第一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内涵。然而其却在逐渐的流失,只有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了解和学习,维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加强对于文化资源的创新力度,才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好的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特色,继续传承给子孙后代们。
关键词:传统文化,缺失,传承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传统精神的影子却越来越模糊,传统文化逐渐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淡漠,现对于此种现象进行以下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现象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这一概念可再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结构层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发展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表现,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历史悠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我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概念性不强,这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很好地维护和发展,如韩国向联合国申请端午节为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围棋界称雄;日本发扬源于中国的茶道,且在对于儒家文化的研究有着比中国还要高的水平;还有韩剧日剧冲击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现象都表明我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别国存在着差距,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流失。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曾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但我国传统文化现状仍然令人担忧。外来文化冲击侵略,城市化演进使我国许多文化遗址遭到破坏,文化遗产受到严重损失,这一切着实令人叹息,发人深省。
二、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国度,这一点在唐宋之前尤为明显。可惜清朝的闭关锁国使我们落后于世界的文明发展步伐,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这使部分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解,认为传统文化是“糟粕”,“孔老二”不足取。再往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取得高速腾飞,却忽略了自己的民族精神。虽然现在大力提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但国内西方文化的冲击依旧十分严重,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和不了解,对于西方文化的国度推崇是我国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政府如若对文化建设放任自流,我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将愈演愈烈。我们应当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领域中抬头,建立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社会和思想。这之中不仅要靠我们个人的践行,政府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如何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应明确的是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不能笼统的全部接收或全盘否定。如严重束缚了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是我们应当摒弃的。而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古时圣贤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是我们可以借鉴和传承的。如儒家文化重视修身养性,内炼立德,对于价值失落、人性沉沦和道德迷惑,具有点化和明悟作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中庸尚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实中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是应该将其发扬光大的。此外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的创新,文化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如若固步自封,不求变革,终将自绝后路。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优秀资源,这在动画游戏的方面就能够体现,美国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花木兰》在国内外大受好评,日本制作的以三国和西游记为题材的游戏和动漫也很受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欢迎,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在发扬优秀文化上面的不足。只有顺应时代发展、从文化的碰撞中汲取养分,开创新道路,以科学的技术丰富自身,才能使传统文化富有生机的传承下去。
还有一点是我们应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近年来西方的节日盛行国内,我对于这种现象并不是全面否定,而是认为我们应当以辩证的思想看问题,既不盲目的崇拜,全盘吸收西方文化,也不完全否定,闭关锁国和其老死不相往来。依旧是这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柏。对于那些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的小节日如愚人节,我们可以随性而至。如若符合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父亲节,则要大力提倡,如此,可使我们民族的素质更上一层楼。
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当采取措施,维护传统文化。如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民团体。制定传统文化的开发、复兴及保护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加强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维护与复兴。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坚决打击那些假借优秀传统文化之名实际却宣传封建思想、拜金主义和官本位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团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这方面国内也要动用现有科技和资源,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行业宣传自身。最重要的是,加大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义务,使人民群众能够拥有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能够自觉学习并推广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优良品质展现给世界,使国际对于中国人民能有一个客观、明确的新认识,不再完全不了解或局限于数十甚至数百年前的错误的认知状态。这样相信我国在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就可以迈出更好的一步。
参考文献:1.韩云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弥补》 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2.白金杰《传统文化缺失原因之探讨》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12-16 引证文献:汉汉007《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f9eb8010005vw.html
第二篇:浅谈传统文化的缺失
浅谈传统文化的缺失 狭义上讲,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在此基础上,又根据视角的不同,对文化结构进一步分类。首先,从时间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其次,从空间角度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其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
提起传统文化,我们知道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现在传统文化正在被严重的商业化,我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事,它应该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不应该成为大众的娱乐。话说“中国传统文化” 本来不想说这个话题,但近来有许多怪异现象,使我不得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很多艺人、匠人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似乎中国传统文化只剩下了酒文化、茶文化、根雕文化、古董文化,甚至是绣花鞋文化了!难道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只有这些物文化了么?中国先秦时期古人只懂得喝酒饮茶以及绣花鞋么?中国现代学者也只懂得喝酒饮茶以及绣花鞋了么?那么,首先我们必须要研究“文化”一词,只有弄懂了文化一词的根本含意,我们才能真正弄懂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周礼·柞氏》:“若欲其化也。”《国语·晋语》:“胜败若化。”《礼记·乐记》:“和故百物化焉。”继承,吸收,创新,总结。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
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
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
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明清以来“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
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一。
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儒家的人本、“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益的。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
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一体、人和自然统一,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一直被斥为现代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其真理越历史时空的界限,成为一种文明的积累,它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所以,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所在。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
一、判断
1、中国传统的农本观念、抑商观念和乡土观念,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农耕封闭性形成的。√
2、《易经》曰“观乎天文,以化成天下”。此论的本质是“以文教化”。√
3、文化,是指一切上层建筑的总和 X
4、中国古代的载于《易经》的“大中至正”观和儒家的“中庸”观,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中正”品格 X
5、“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
二、填空
1、理性活动、道义活动、感性活动和物利活动构成了《人生(生活)》的全部活动内容。
2、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3、依据中国传统的“认知论”,人类认知世界的三大方式是(宗教)方式、(艺术)方式、(科学)方式。
4、“三谛圆融论”所提的“三谛”,是指(假观)(空观)(中观)
三、单选
1、儒家提倡的“仁民而爱物”,所显示的终极趋向是(A)A、天人合一 B协和诚信 C适者生存 D智无涯
2、孔子亲自摘写的史学经典是(C)A大学 B周易 C春秋 D札记
3、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特征是(D)
A、厚德载物 B、文质彬彬 C、自强不息 D、重道轻器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公式,是(B)哲理思想的高度概括。A、儒学 B、道学 C、佛学 D、理学
5、父系家长制,血统尊卑制、嫡长继承制与封土建侯制,是中国传统(A)的基本内涵。A、宗法制 B、君主制 C、婚嫁制 D、礼制 6《(A)》一书,系统而科学地提出了阴阳协和论、量变质变论与无限否定论。A、道德经 B、南华真经 C、法华经 D、坛经
四、简答
简要解读下列各论:
五、摘文
以下文题,均为不同的写作范围,请任选其一,并自拟标题。要求:书写整洁,理据合理,格式规范,标点正确,800字以上。
1、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2、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或民族背景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4、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5、论儒学、道学或中国佛学
6、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信仰
7、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心得、体会或收获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