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4)400号)5篇

时间:2019-05-14 03:0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件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4)400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件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4)400号)》。

第一篇:文件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4)400号)

国科发火字〔2004〕400号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

议领导讲话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今年8月,我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现将?马颂德副部长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科技部党组成员石定环同志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报告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

附件:1.马颂德副部长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科技部党组成员石定环同志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报告

二OO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附件1:

马颂德副部长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

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 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4年8月13日· 长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科技部组织的这次“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多年以来,大家为发展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们的高新区和创业服务中心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努力。尽管大家所付出的努力有时不能被完全理解,甚至被误解,但大家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我代表科技部,向工作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岗位上的广大科技人员、企业家和管理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国务院各部门、各地党政机关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来第一次关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会议,也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1999年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我们各地科技厅(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机构和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领导300余人齐聚一堂,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使我们的会议成为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次会议得到了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府对会议高度重视,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为会议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昨天上午,石定环秘书长代表科技部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尤其是对“二次创业”最核心的关于提高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做了重要报告,火炬中心巫英坚同志做了关于创业中心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研究和落实。报告中提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等文件,我们还要根据大家的意见,经过进一步地讨论和推敲后再行发布。我想借此机会再讲几点意见,请同志们参考。

一、要充分肯定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来在集聚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成绩

1.国家高新区内规模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占据了全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半左右。截止2003年,全国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的数目在国家高新区内已超过2千家,区外3千家;两者利润的增加值和出口创汇数额也大致相当,区内出口创汇比区外甚至还要高一些。区内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工业增加值,还是实现利润都占到了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左右。53个国家级高新区所占的国土面积很小,但在这样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却容纳了全国近一半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这充分体现了高新区强大的集聚能力。

2.高新区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占到了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半左右。2003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为500亿,占到全国R&D投入的1/3,而全国企业界R&D的投入占整个R&D的投入的2/3,所以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的R&D投入就占了全国企业界R&D投入的一半。国家高新区R&D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是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我特别要强调一点:国家高新区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瑞士洛桑研究所对全世界竞争的企业进行排队,中国工业界的研究开发投入总量已经在全世界排到第9名了,但是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在50个国家里面只排到第41位。总量在前面,但科研人员人均经费非常低,说明研究开发活动存在重复、分散问题,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但是在我们高新区,人均研究开发经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出6倍。

3.在创新环境方面,全国科技型创业中心中有近一半设立在国家高新区。从2000年到2003年,创业中心在孵企业增加了近4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有一半左右建在高新区。创业中心最近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快,也侧面反映出了我们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成绩和辐射带动能力。过去我们在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方面,基本上采用的是依靠自然资源和资产投入的模式,例如我们没有石化工业,国家花几十个亿引进设备建厂就形成了一个产业,而且全都是国有企业。我们的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还走这条路,显然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发展创业中心,大力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将会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所以,创业中心非常重要。我们大胆预测,十年、二十年以后,创业中心作为国家创新基础设施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此外,高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高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是全国人均GDP的10倍。高新区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进一步发展国家高新区是毋庸置疑的。

4.人才建设方面,高新区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高新区从业人员已有400多万人,大专以上人员占37.3%,比全国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此外,近三年来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了近万名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

5.国家高新区在专业服务机构方面的工作有了新进展。高新区内的金融、法律、进出口、风险投资等专业服务机构,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以北京为例,高新区内的科技中介机构就有5000家。当然,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诚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高新区要进一步在这个方面下大工夫,成为有“诚信”的各类专业机构成长最好的土壤。

6.国家高新区现在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唱主角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最重大的成果之一就是发展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民营企业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2003年,国家高新区民营企业有24726家,占高新区全部企业数的75.25%,占全国民营企业的21%,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基地。此外,高新区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外资企业,不同的所有制的企业都把高新区作为发展的重要阵地。

以上就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要充分肯定“二次创业”以来,高新区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成绩。我这里所用的数据是火炬中心统计处统计出来的。火炬中心统计处作了非常好的工作,许多统计数字已经得到了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高度重视。但我觉得还有许多数字有待做得更细,同时也希望各地方政府、高新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精确的统计数据是我们各级政府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

二、要充分认识提升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成绩可以用一些宏观的数据来说明,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充分认识提升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中国靠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的投入和资本的投入,这种增长方式还有空间。很多人说我们手机相当多,有三亿部手机,成为全世界第一手机大国。但大家想想,三亿部手机占全国人口的20%,而北欧许多发达国家手机保有量占90%,甚至更高。我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还大得很。所以我们一直支持扩大国家级高新区,甚至增加国家级高新区。过去一些年,各种层次的开发区办了很多,并由于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损害了“开发区”的声誉。但我们的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所取得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支持扩大高新区,大家要做好研究,做好准备,要符合建设部的要求,符合发展规划,符合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不能乱占耕地。高新区新增的面积应主要用于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企业用地和少量配套用地,重点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火炬创新创业园。我们也希望各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修编的时候,要在国家高新区周围留有较大的发展和生活配套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的增长模式的边际效益在减少,依靠优惠政策的发展模式的边际效益也在减少,增长的极限已现端倪。加上中国进入WTO以后,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较量,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清楚。区域经济的发展呼唤高新区成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龙头和核心。但是龙头和核心不是自封的,如果高新区集中了当地研究开发的半壁江山,那就是核心。如果做不到,就是另外一回事。在重重压力下,在边际效益减少的情况下,我们的各界政府、各方面的人要充分估计到提高高新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讲了很多次,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形势下,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发展都要通过发展高科技,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否则将无法摆脱人口,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才外流的困境。而且,能不能发展高技术也成为了考验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甚至社会进步的试金石。我们搞科技产业化的人要看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务必要做好地方政府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性,更要充分认识到,高新区肩负着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性调整以及提高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大历史责任。这个历史责任相当巨大,我们要切实把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工作。要把不断提升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高新区的立区之基、强区之本。这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

三、加强对创新链薄弱环节的战略研究

第三个方面,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思考如何加强战略研究、深入研究创新链的薄弱环节。我们“二次创业”以来做了许多工作,还有哪些是薄弱环节?在座的各位大多数来自政府部门,或者是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或事业单位,对于这些薄弱环节,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这是本次讨论中,我们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想讲一点,就是要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关于技术、技术创新,我这里要引用美国哈佛管理学院写的关于创新(innovation)的书(Innovation Dialogue)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把人才、资金、原材料、信息、知识转化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的创新。创新存在于这个全过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观念更新,我们要让全社会逐渐认识到,把劳动、资金、信息、知识、材料转化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创新,或者整个过程的创新,都叫做技术创新。这是国际公认的一个提法。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说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可统称为技术创新。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讨论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是整个创新链,这个体系中任何一点的变化,就可能会引起别的地方跟着变。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来想一想有哪些地方还可以创新,还有创新的空间?战略研究就是要研究创新链的薄弱环节。在这里,仅把我觉得比较迫切需要讲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参考。第一、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我最近看了一个中国风险基金年度报告,报告称在风险基金所资助的这些项目中,曾经得到“863”计划或“攻关”计划支持的只占10%。我看到这个数字很吃惊。这是什么原因?“863”计划本身的目标是研发5-10年以后有市场前景的共性技术,是风险基金看不上这些项目,还是因为我们研发团队的观念问题,不愿意用风险基金这样一种形式。我想两方面原因都有。对第一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改进863工作,使它更贴近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二个问题也是存在的,我在各地考察时碰到过很多自相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风险基金抱怨资本投不下去,找不到好企业;另一方面是好的技术成果没有资金,原因是研发人员或企业主不愿意让风险基金占股份,都希望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投入。没有风险基金投入,创新链就是断裂的。

不仅仅国内外风险资本投入高新区的比例偏小,高新区上市企业占国内上市企业的比例也仅仅只有5%。当然也有人说,高新区内民营企业比较多,中国前一段时间上市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力量把国有企业弄上去的,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企业真有实力和雄心,就应该有能力到境外上市。我们这样的企业有多少?现在缺少的是服务,还是人才呢?还是缺少其它的?整个创新链上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回顾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上的边际效应很大,但是以后那种政策上一个突破,就可以带来大发展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或者说没有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第二,高新区的研究开发投入已经占到全国的1/3,但是申请的专利数,2002年占全国的5.7%,2003年占全国的6.2%。我们一直强调专利战略,可我们的专利却这么少。当然这里原因很复杂,有些地方不愿意申请专利,一方面怕时间太长,专利的登记需要一定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家觉得我们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我们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和创业中心应该帮助企业申请专利,提供这样的服务。同时,我们对这方面的统计工作还要加强。

第三,自主创新的源头包含很多内容,并不仅仅是我们把R&D放到一个企业,让他开发一个产品。虽然这很重要,但只是一个方面。希望我们大家好好想一想其它内容。劳动、原材料、自然资源转化成产品和服务,这里有没有创新的可能?如何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为什么我们省以下的县市一级、甚至村一级政府也办开发区,因为有土地,但是这样的开发区没有能力实现集聚效应。为什么有些高新区要和行政区合并?我理解这一点,主要还是土地资源的瓶颈以及高新区与周边行政区利益分配的问题,我知道解决利益共享的问题是很困难的。但我们不赞成这种合并,因为合并就不能保持一个轻型的创新服务结构。所以,我这里特别要强调如何在保持轻型的创新服务结构的同时,进行利益共享的制度安排,实现技术创新跨区域的发展。比如,高新区可以把生产等一些环节外包到区外去,保持区内高附加值的知识创造和各种创新活动,这样区内区外就容易协调发展了。我知道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利益共享,大家都有积极性。

第四,我们要大力培养为企业服务的战略咨询机构,研究后来者居上的战略。当一个产业被一些实力很强的企业垄断,新来者在什么情况下能进得去?这对我们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对发达国家也是一样。我们要需要根据高新区自己的特点提供战略咨询服务。我们的软件园为什么都是小企业,都长不大,是不是我们的科研人员不具有这种能力?当然不是,这说明我们的创新链出了问题。当前,兼并和战略联盟成为国际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创新的巨大动力,成为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创业中心已经有1万多个毕业企业了,统计显示,创业中心孵化企业仅有24%的成果实现了技术转让或者技术合作,大部分还是自立门户,小富即安。而国外中小企业的兼并活动非常频繁,是中小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退出机制。兼并实际就是一种转让和合作。硅谷有很多十几个人的软件公司,公司完全从事技术开发,软件开发有了一定的成果,就有一个知名的IT业大公司买下这些软件公司,开办软件公司的人就获得很大的利润。我们的软件园,包括其它创业中心,一定要把上游的企业、中介机构、孵化的企业构成一个网络,创造兼并和战略联盟的环境。

第五,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每投入一元钱,就能增加2-3元的GDP的增长。但是这些年逐渐下降,边际效应递减了,降到了接近世界最低的水平。我们高新区应该比其他地方高得多,但是没有这方面的数字,这方面应该做一些调研工作。

第六,我还要讲一讲现代服务业。假如说我们在其它地方创新的空间减少的话,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创新空间最大的地方,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实在太大。10年以前,法国的“家乐福”曾经找过我,想到中国投资,我认为没有可能,因为我原来以为他们只是把法国的产品全部拿到中国来开一个超级市场,中国老百姓讲究“货比三家”,超市把散装的货物一包装,肯定价格要贵。可实际不是这样,现在它卖的80%-90%的产品是中国的,“家乐福”实际是一种现代服务的理念和结构,它的整个物流系统和零售市场的管理就完全是一种创新。现在 “家乐福”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物流既不是生产这一方,也不是销售这一方来搞,而是第三方服务机构来搞,提高效率。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只占总物流的7%左右。高新区是多少,我们还没有这个数字。我在苏州高新区看到一个佳能的数字复印机的生产线,靠的就是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司准时地每天把它所需要的零件开到厂门口,效率极高。但中国缺乏整个“诚信”体制,而且我们的服务业往往都是政府派生出来的,水平不高,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步履会很艰难。不过,我希望五年、十年后,我们可以有数据好好来分析我们的现代服务业,高新区应该带个好头,反映它的先进性。

第七,人才问题。瑞士洛桑研究所世界竞争力排队时,就能不能在市场上找到合格的工程师的问题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印度,正面回答的比例很高,而中国在世界五十个国家排队里面排到第48。中国现在每年毕业大学生300万,为什么企业仍然认为找不到合格的工程师?现在的高新区和创业中心跟我们的大学建立的联系,往往是大学到高新区办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中心,这当然非常重要。但是高新区能不能和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做一些深层次的联合?如大连做得就很好,在高新区办了一个软件学院,常州的技术专科学校也办到了高新区内,去年全国的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一般都在70%-80%,但常州的技术专科学校达到99%以上。第八,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这既是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能力的检验,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最薄弱,最需要建立和完善创新链的方面。科技部一直在提倡国内企业“走出去”,并开始做了一些工作,如在国外办了一些海外科技园,有俄罗斯的、英国的、美国的、新加坡的等等,但响应不热烈,企业去得很少。许多企业认为我们国内还没有搞好,怎么又跑到海外去。我并不是强调大家都去国外,大家不挣钱,去了有什么用?但去得数字很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是很少的。而且,大家不要认为“国际竞争力”就一定是某个技术创新产品的竞争力。产品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围绕一个产业的相关专业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比如说我们与俄罗斯在讨论中俄科技园时,就谈到了一些中国科技园在那边的一些问题,包括税收方面的问题,我问了好几个从事法律工作人,都不太清楚,反映出我们懂俄罗斯法律的人很少,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此外,从重量级的各类博览会里面还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比如说,我们现在提倡软件外包,国际上有几个有重量级影响的国际外包博览会,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伦敦,一个在拉斯维加斯,几乎都没有中国的身影,而印度在这些博览会里却如鱼得水。相反国内深圳高交会、上海、重庆、东北等等,各个地方搞科技博览会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要科技部做主办单位或者是主办单位之一。这些国内展会论起国际化还有很大差距。当然,这些情况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但是假如高新区要真正担负起历史责任,真正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长远一点的考虑,现在就必须要考虑怎样改变,要负起责任来。

刚才我都是以提问题的形式,让大家看一看有哪些地方创新链是断裂的,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地创新。希望大家能把思路放开,搞好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集群。我们许多高新区的主任也都是地方的领导,希望在座的各位不断的把高新区和创业中心的发展情况反映到地方政府,争取地方各部门的支持。

四、关于政府工作的重点

第一,要因地制宜,引导特色产业群的形成。这个特色产业群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在现有经济竞争的情况下,没有这种cluster(集群)的话,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日本的佳能在苏州高新区设了个厂,生产彩色打印机。我原来以为像国外的这种企业在中国就是做做装配,但实际上不是。那个厂是做装配,但它零部件的90%以上都是在苏州地区配套的,而不是从日本把所有的零部件运来组装一下,它形成的是产业群。引进“leading industry(主导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非常赞同大家通过招商引资把一些具有领导性的企业引进来。这样也说明这个地方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提高。深圳也有很多是这样的。不过另一方面,我们当然还是希望更多地利用科技的重大成果与当地特色资源相结合形成特色产业群。在这些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是指什么呢?有时候要咬咬牙,顶住点压力,把有限的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集中地瞄准特色产业群。我希望我们各个地方要做工作,政府要联合科研人员甚至国外的咨询机构,好好研究,做出有说服力的战略发展规划。第二,创业中心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创业中心在1999年以后发展非常快,超出我们的想象,一千多万平方米,将近500个孵化器。我们要搞好创业中心,创业中心的工作要搞好全过程的服务,全过程的服务要为开放式的创新提供条件,要为国际化创造条件,要建立创业中心的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们的创业中心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我这里强调一下要注意发展专业孵化器和孵化器的网络化。我们要通过专业孵化器的建设,搭建测试环境和公共技术平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现在也出现了企业自主办孵化器,但企业办的孵化器与被孵化的企业关系太紧密,对企业的控制太紧,要引起注意。风险投资也是一样,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太大,也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这次会议上,西安高新区介绍了网络孵化器的概念,很有创意。将上游企业、风险投资、法律与物流服务等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种适度紧密的网络联系,既创造了利用社会资源的环境,又不过分控制被孵企业,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创业服务中心可以积极探索的一种发展模式。要搞好特色服务,如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中外法律服务等,争取把我们的创业中心和高新区建成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先导和示范。

第三,深化跟踪研究,细化统计工作,逐年分析效果。我知道大家对科技部制定的高新区评价指标多少有意见,我也理解大家有压力。我们根据评价指标对高新区进行排队主要是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我们还要继续逐年跟踪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各地高新区和创业中心分析和发现优势、成绩和发展的薄弱环节,从而不断促进国家高新区、创业中心持续健康的发展。希望各高新区,包括我们的创业中心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规范统计工作,把刚才说的问题,也包括我们的成绩,量化出来,保证我们评价工作的效果。

总之,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和创业中心的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绩。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将成为“二次创业”的核心。大家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理解提升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全面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深入分析创新的空间,不断积累创新经验,通过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腾飞,为实现我国第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附件2: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 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秘书长 石定环

2004年8月12日· 长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目的有两个:一是全面总结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和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成绩,交流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经验;二是从战略的高度来明确技术创新在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创业中心在促进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突出地位。这次会议对于在当前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国家高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会议在长春召开,一是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二是因为吉林省特别是长春高新区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次会议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和长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会议承办单位长春高新区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向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长春高新区以及为会议筹备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1年武汉会议提出的“二次创业”,得到了国家高新区积极的响应,徐部长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二次创业”以来大家的成绩。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共识。在推进技术创新的积极探索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无疑是一个耀眼的亮点。自1999年以来,创业中心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服务水平、国际化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下午,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巫英坚还要作专题报告,对下一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整体工作将做部署。下面,我受马部长委托再结合最近去各地考察调研的情况,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重点就加强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二次创业”谈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二次创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国家高新区必须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主导的世纪,谁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谁就将牢牢地把握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主动权。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如美国政府把保持美国在科学知识最前沿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目标,英国政府把创新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快经济增长的核心。2003年美国安排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支出,欧盟国家提出到2010年将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约70%。目前,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有20个左右的国家,他们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R&D占GDP的比重都在2%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始终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5位,来自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过来自国外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两届产生,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与世界发达国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UNDP 2001年的报告,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传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人力资源及其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测算,我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在72个主要国家或地区中排名45。韩国(5)、爱尔兰(13)、以色列(18)、甚至马来西亚(30)、墨西哥(32),泰国(40)、巴西(43)都排在中国之前。

国家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实施“二次创业”以来,继续保持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近30%的高速增长,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更加巩固。2003年,国家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939亿元,工业总产值17257亿元,上缴税金990亿元,出口创汇510亿美元。区内企业2003年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1%,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工业增长幅度20.2个百分点;在一些地方,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如长春、苏州、西安、绵阳等国家高新区工业产值已占全市的1/3以上。西部12个国家高新区为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七个国家高新区集中了大部分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活力。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家高新区整体竞争能力还不强,2/3以上的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在400亿元以下;技术创新链不完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相互脱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不高,整体规模较小,效益较低。

经验告诉我们,由技术创新引起的产业突破性发展,有可能使后发国家利用经济技术范式变化的机遇,通过技术的学习和赶超,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实现发展的后来居上。现在,国家高新区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国家高新区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面对如此良好的发展局面,我们应当为亲历其间感到自豪,更应当深刻认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党和国家的期望,国家高新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二次创业”,继续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准确把握未来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把技术创新工作真正置于“二次创业”的优先地位,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加快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核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在人口众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高新区更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回首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所克服的困难,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让我们自豪;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高新区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宏观经济环境中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远未形成,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迟缓,不能有效地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优势实现更高经济效益,影响了企业向创新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继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期望值十分强烈,导致部分国家高新区继续偏好以依靠要素投入来实现的短期增长为目标。

因此,在“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努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勇担国家和地方调整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在以下六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转变

国家高新区建立以来,体制创新能量的释放和土地、优惠政策、投资等要素的投入,一直是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些优势势必将逐步弱化,对国家高新区的持续增长提出了严峻挑战。按照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时,经济发展可以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引领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能力。国家高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已经具备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面对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情,国家必然实行更加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不可能长期建立在以土地为载体,“以地招商、以地养区”的模式之上。如何实现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国家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我们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宗旨,就是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而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偏离这个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掉这个最神圣使命,始终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高新区的立区之基、强区之本。如果国家高新区不能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基地,不能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不能推动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差距,高新区就不会有生命力,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此,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必须进一步明确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的定位,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目前,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成为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重要聚集地,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家高新区R&D经费支出占营业性收入的比例只有2.37%,低于这些国家3%以上的标准。高新区创新能力不足与提高竞争力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制约高新区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大部分国家高新区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聚集,但这仅仅是 “地理”上的集中,尚未形成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良好互动的创新合作网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组织的合作机制不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不健全、区域创新文化未形成等不足,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高新区现行的封闭管理模式,导致区内与区外、区与区之间创新活动分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难以建立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的机制,无法形成整体的区域竞争能力。

国家高新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全社会科技文化素质,使科技进步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国家高新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为此,国家高新区必须要从以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聚集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向依靠自主创新的内涵式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外延式发展并重的科技工业园方向转变,在现有工业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加快提升为“科技创新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的国际化科技工业园区,真正使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这次会上,我们草拟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发展纲要》,请大家展开广泛深入地讨论,希望以此来推动国家高新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快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三是必须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关系,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把国家高新区建成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正在走向富裕和强大的中国,必须有与自身地位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为支撑。自主创新是我国追求自强自立的政治意愿,经验告诉我们,战略技术、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跟踪模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更不可能实现后来居上的发展目标。从国家自身的政治意愿和战略利益出发,必须下决心自主创新,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尽快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我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高新区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我们必须树立民族自信心,坚信在各方面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经济、科技、教育诸多方面获得很大发展的今天,完全有条件能够把自主创新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要注重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国内企业中的生产设备仅有24.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却有30%处于国际落后水平,必须通过技术引进,尽快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但是,我们必须牢记,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在更高的层次上自主创新。我们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要逐步实现从引进、跟踪、学习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

53个国家高新区由于所处区位、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的不同,已经呈现层次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在选择技术创新道路、处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上,不可能采取同一模式。位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高新区,要依托所在城市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雄厚的科研力量,把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沿海城市的国家高新区,要依托已经形成的技术引进基础和经济实力,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更高的层次上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其他高新区,也要结合实际,处理好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关系。

四是必须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使之成为国家高新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高新区内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目前,国家高新区内的民营科技企业约占80%,它们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高新区未来的希望所在。

但是,由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起步较晚,较长时期处于不公正的竞争环境,导致总体经济实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国家高新区在加速推进“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性,既要支持已经具有较大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更要支持刚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既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壮大经济规模,更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从小到大、大浪淘沙、滚动发展的历程,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聚集壮大、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这是由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国内外成功高新技术企业的必由之路。国家高新区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重点从具体项目建设转移到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成长的环境上来,重点支持体制新、机制活、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为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五是必须围绕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产业集群,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资风险大、技术附加值高、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决定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必须紧密结合。大量事实表明,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发明,只有当它成功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时候,它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体现;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才具有强劲的动力和蓬勃的生机。国家高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把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

目前,53个国家高新区都把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作为支柱产业,但没有进一步细分,导致一段时期社会上对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产业趋同的印象。实际上,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是大的产业门类,从大的原则来讲,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没有错。但是,具体到国家高新区这样的小区域,必须对两大产业进行细分,否则,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区域发展就缺乏竞争力。据有关分析,在产业细分基础上,发展一个很小的产业链,都可能形成上百亿元的产业聚集。国家高新区要结合自己现有的产业基础,明确更加细分的产业定位,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形成产业群聚效应,积极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别要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等国家急需的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进三个层面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是国家高新区自身形成以区内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二是以国家高新区为核心、联系区域内传统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三是跨地区特色产业集群联结形成带状产业集群。

国家高新区应通过强化其技术创新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用,逐步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促进周边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形成高新区与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形态和空间布局,不断提高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是必须完善和优化市场、资金、人才和政策四大支撑体系,构建跨区域的协作网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需要动员和整合大量的社会资源,需要在市场、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要努力完善和优化市场支撑体系,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科技产品进入和拓展市场创造条件。我国民族高科技产业整体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在市场上难以和国外同类企业抗衡,国家高新区要认真研究WTO有关规定,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科技产品提供市场支持,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加大政府采购民族高科技产品的力度,支持民族高科技企业拓展产品市场。

要完善和优化资金支撑体系,加大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融资担保、贴息等机制,引导银行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积极推动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建立,引进投资型企业、风险投资企业进入园区,积极推进技术产权交易融资工作;探索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和机制,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积极探索“高新区+高新技术成果+民营资本”联合支持科技项目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构造重大产业化项目金融服务的快速通道。要完善和优化人才支撑体系,培养、引进和发展创新创业优秀人才。一要建立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动、才华充分施展的机制,为优秀创新人才提供舞台。二要建立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激励机制,调动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三要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和高水平人才团队,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努力形成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新潮流。四要鼓励企业深化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创新人才。

要完善和优化政策支撑体系,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加快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国家高新区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科技部将加快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及“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和技术创新提供宏观指导;结合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认真研究国家高新区开发模式的转变,切实解决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空间问题;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强“创新、产业化”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创新创业网络体系的建设。创新创业网络是指建立在特定范围内多元创新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全国性或区域创新系统。实践表明,技术创新网络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越紧密,创新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用,尊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注重建设本地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具有较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以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实现创新研发、孵育转化和产业化三个环节的有机互动为重点,培养跨省市的区域创新协作网络,实现大联合、大协作。

三、认真落实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工作要求,加速推进“二次创业”

未来10-20年,是高新区实现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高新区长远规划目标要求,到2010年,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要占全国GDP的10%,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推进“二次创业”进程,全面提升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下面,我再讲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提高对国家高新区推进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预见,依托国家高新区,营造良好的局部环境,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全党发出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的动员令,新一轮经济增长大潮正在形成。各地方党委政府已经把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焦在高新区,要求越来越高,期望越来越大。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巨大的压力。加强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既是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更是关系到国家高新区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出现了一些重视招商引资、轻视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实际上就是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的关系问题。我们希望大家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领会“二次创业”新阶段对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国家高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领头地位,切实承担起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营造局部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推进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保证。在“二次创业”的新阶段,高新区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努力创建“三优”环境。一是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就是要适应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现代化科技园区和新城区结合的标准,建设以一流的基础设施、社会配套设施、生活设施为主体的研发环境、孵化环境、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二是创建优化的发展环境,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变盲目开发为理性开发,变无序发展为有序发展,走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把高新区建成规范运作、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典范。三是完善优质的服务环境,就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把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机构建成服务型机构,为推进技术创新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要特别加强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由于许多初创型科技企业受人才结构、资金实力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从事一些对关键技术的试验和创新活动,因此,国家高新区应该充分重视对特色产业相关的共性技术的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如共享的生物实验室、公共软件开发和测试平台等,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以降低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提高其技术创新的能力,促进共性技术和一些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要继续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孵化能力,拓展国际化能力。要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体多元化、功能专业化、形式多样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发展一批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子等专业技术孵化器,加快火炬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创业园、军转民技术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多种形式孵化器的建设。注重形成孵化网络体系,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有效链接技术创新成果源头、各类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风险投资、技术市场、企业等,这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挥能效的关键所在。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区要通过规划和引导,逐步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专业分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区域——火炬创业园,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更优化的孵化空间。

三是要聚集资源,形成全社会支持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局面

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工作,不仅事关国家高新区未来的发展后劲,更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把推进高新区的技术创新作为本职工作,把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指导和支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各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都应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投入。各国家高新区每年应拿出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地方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我们也希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能指派专人,在国家高新区挂职,加强引导,积极参与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的规划和建设。各国家高新区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动员地方一切可能的力量,聚集地方一切可能的资源,形成积极支持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和技术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加强指导,为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国家高新区过去的发展,一直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在“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切实帮助国家高新区解决困难和障碍,加快提升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重点需要在制度创新、创新资源集聚、投融资以及土地规划等几个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1.认真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高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对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指导。国家高新区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部分国家高新区所在地的人大政府相继制定或修改了国家高新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不断加快。一方面,工商、税务、金融、社会保障等机构实行了垂直管理,高新区作为改革先行区应享有的经济管理权限弱化,甚至出现了高新区与一般行政区合并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新区“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模式,也面临产业发展集群化,技术和人才快速流动的挑战。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新区必须继续承担改革先行区的重任,要继续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严防体制回归。科技部将针对高新区的管理模式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及管理制度,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在高新区开展政府宏观管理改革试点,为推进全面改革做好先行和示范。

2.研究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行动纲要》,引导国家高新区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目前,科技部正在组织研究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行动纲要》,目的就是要明确提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进一步突出高新区的科技特色,突出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在“纲要”讨论中,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目标和要求。如国家高新区直接用于支持新产品开发的科技经费,不能低于年财政预算的10%;区内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不能低于年销售额的5%;高新技术企业的大专以上毕业人员数不能低于企业员工总数的30%;从事R&D的人员数不能低于企业员工总数的10%;国家批准的高新区范围内,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用地不能低于总面积的70%;建立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代表参加的咨议委员会,负责评议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向本地政府部门和国家科技部门报告工作等。“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行动纲要》组织对国家高新区和相似区域进行技术创新发展评估和考核,并根据评估考核的结果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增加或调整国家高新区的布局。

3.积极引导国家863项目、攻关项目、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基金项目、各类孵化器项目成果向国家高新区聚集

“十五”期间,国家启动的863计划、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目的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国家竞争能力。但这些计划的真正成功,最终还要靠市场检验,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与人才、良好的创业机制与环境,把科研成果转换成现实生产力。去年启动的863计划引导项目,就是探索国家和地方在高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上下联动,加强同国家高新区的衔接集成,推动863计划项目的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如果没有863计划、攻关计划的成果在国家高新区实现产业化,那么,这些计划和高新区的建设都不能说是成功的。

一直以来,以国家高新区为载体,将国家项目与地方的产业计划、规划形成良性互动,是我们支持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在刚刚闭幕的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马部长说过,只要863等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东北的高新区,科技部就承诺给与相应的支持。在这里,我想重申一下,这个政策对全国所有的高新区都是适用的。此外,我也希望大家认真探讨“高新区+高新技术成果+民营资本”联合支持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形式,这对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积极推动国家高新区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快促进科技资源的资本化

科技资源的资本化,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必须发展有利于科技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市场体系。我们将在国家高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在有条件的高新区开展创业投资、企业信用体系、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小企业信贷试点,并及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部正在考虑实施“创新基金全方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路线图计划”,提出全方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力争未来5年内使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5.以全国土地规划调整为契机,解决国家高新区发展空间问题

关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空间问题,我想在这里重新强调一下:国家高新区必须尽快走出“以地招商、以地养区”的旧的发展模式,要通过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由要素驱动向自身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要积极看待国家对土地的清理整顿对国家高新区正常土地需求的影响,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要搞好存量土地的清理,对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进行扩散转移或置换调整。要结合落实国家科技产业政策,按照市场标准,严格筛选入区企业,科技部鼓励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进入国家高新区。科技部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支持适当扩大和调整国家高新区的区域面积,重点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技研发孵化园区。我们将联合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对未来几年国家高新区的土地、建设规划进行评估、审核,并报国务院审批实施。也希望各国家高新区以此次土地清理整顿为契机,深挖潜力,搞好资源整合,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五是要以人为本,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文化的力量十分强大,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文化都是最后的竞争力。创新文化是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灵魂,是推进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建设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重点是要坚持一个信念、树立三个精神,即要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要树立团队、创业和学习三个精神。要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营造团结向上、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氛围,要让敢于创新的人受到尊重,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实惠,创新失败的人得到宽容,真正在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特色。国家高新区和创业中心的文化建设还应该突出民营科技企业家的形象、突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真正让人才特别是科技管理和研发人才感受到鼓舞,让他们的创新热情充分涌流。

同志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高新区实现“二次创业”的核心工作。我衷心地希望各地、各国家高新区、创业中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加快实现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目标,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http://

第二篇:四区领导 畅谈科创中心建设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原标题:四区领导 畅谈科创中心建设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本报就“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主题,专访杨浦、嘉定、青浦、金山等四区区委书记、区长。各区具体举措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提到了一点:政府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

A0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重发挥“三区联动”优势,狠抓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青年报就此主题专访杨浦、青浦、嘉定、金山等四区区委书记、区长。各区具体举措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提到了共性的一点:政府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

为创业骨干提供2000套人才公寓

嘉定同样是打造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市人大代表、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认为,不同区域应有差异化的定位和特色化的发展举措,嘉定的定位就是自主创新产业化的示范区。

嘉定是先进制造业的大区,做好承载区,就既要在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工程等重大项目上有一席之地,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马春雷说:“两者的结合,对创新氛围的活跃,创新人才的集聚,创新企业的培育,以及鼓励更多青年人结合自己的岗位和追求,去做创新创业,都是有益的。我们既需要草根性的百花齐放,也有重大项目上的制高点。”

马春雷说,目前嘉定明确了“一核三区”的功能定位:“新城核心区”完善优化产业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项目引进和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吸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围绕构建汽车产业服务创新生态圈及高品质国际化社区,促进产城融合深度发展;“北虹桥商务示范区”全面对接虹桥商务区,推进重点区域规划研究和功能性项目引进。嘉定区科委还牵头编制出台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重点通过要素集优、促进协同,助推创新链瓶颈突破,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管理体制、政策体制、服务模式、市场环境,让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活跃起来。

在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方面,马春雷说,嘉定区还将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通过“嘉定创业321”住房保障计划,明年年底,至少有符合条件的300名创业核心团队成员可以享受到45-60万购房补贴,为创业骨干提供2000套人才公寓,同时探索“创客客栈”市场化运作模式,借助社会力量,三年内为各类创业者提供不少于10000间的“创客客栈”,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享受租房优惠。

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夏科家

把17号线变为“青年创业之线”

“郊区是城市发展的后劲。”市人大代表、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夏科家说,“当前,城市建设空间日趋紧张,要依靠城市更新来提升城市品质。而郊区的建设空间却相对宽裕,城市建设的中心要进一步向郊区转移,这既是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的需要,也是补短板的需要。” 夏科家说,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把目光聚焦在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这毫无疑问是对的,在他个人在郊区工作后,已越发认识到进一步提升郊区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夏科家说,产业和科创之间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高端先进制造业,郊区的地位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从这一点说,科创中心建设也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反之,产业也会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郊区应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阵地和空间,进一步提升其作用。”夏科家建议,要重视郊区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制定实施有利于郊区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更好发挥郊区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夯实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础。

具体到青浦,夏科家认为,要做众创空间,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还是应该围绕区域已有的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形成独特的优势。“目前,我们做了一个众创空间地图,比如,上海全球青年创业中心暨大虹桥飞马新立方,就是围绕快递、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来进行的,以此也为大虹桥地区增添了一个10万平方米的国际性的众创空间。” 作为上海市区通往大虹桥枢纽的轨道交通17号线,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地下盾构已推进4公里,9个站点实现结构封顶,站点周边开发也在同步推进实施。夏科家说,青浦辖区内有12个站,其中9个站点都在做“上盖”开发,大的“上盖”周边约有10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相当一部分是商业、办公用地,小的“上盖”周边也有10-20万平方米,完全用于商业并不现实。

夏科家透露,目前,青浦方面正在酝酿与有关众创空间的经营者合作,将这条地铁线变为“青年创业之线”,在地铁“上盖”周边,使得年轻人创业、居住、生活有一定的区位集中优势。

金山区委书记李跃旗

把枫泾建设成创业首选的科创小镇

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委书记李跃旗一直认为,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金山不能缺位,要站好位,同时也要有所作为,在全市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

据介绍,金山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其中明确了重点以“四智”路径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即发展“智造产业”,打造“智创平台”,培育“智能农业”,建设“智慧城市”。

在具体支持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方面,金山正加速创建“枫泾科创小镇”。李跃旗说,其中已经有好多创业企业在其中进行孵化,通过搭建“产学研创孵投”科创平台,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同时,以“创新人才+创意项目+投资基金”为合作路径,激发创业创新的连锁反应,搭建实现青年自身价值的舞台和空间,把枫泾建设成为金山、上海乃至长三角创新资源集聚、大众创业首选、创投资本活跃、商务配套齐全的科创小镇。

第三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范文)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文件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4)400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件 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4)400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