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5:2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茂府办〔2016〕14号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 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 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茂名滨海新区、高新区、水东湾新城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政管办反映。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3月30日 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 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人民满意度,在借鉴先进地区“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经验及近年来我市四级综合政务服务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借鉴推广“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工作理念和“把简单留给群众,把复杂留给政府”的服务思想,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全市行政资源,打破行政界限、政务樊篱和信息孤岛,跨越区域、层级、部门限制,破除政务服务碎片化、条块化、本位化,通过建立上下联动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机制,努力打造标准统一、体验一致、跨界协同、运转高效的“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茂名实践”模式。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改革理念,整合打通各级、各部门自设的“服务门”“标准门”“信息门”,推动政务服务从分部门、分层级、分区域分散式服务向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综合化服务转变,从“我”要找政府向政府找“我”转变,努力实现审批办

第二篇: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

丹 赵 路 卫 生 院

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拓展“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服务内涵,更好地

为居民提供便捷、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现就做好我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为目的,在“3+X”家庭健

康责任团队服务的基础上,以服务片区为对象,提供包括健康服务、卫生监管、应急救治在内的综合服务,解决最后一米问题,实现卫生到门口,健康进家庭。到2015年底,各居委会、村网

格化覆盖率达到100%;卫生院30%以上的医务人员加入到网格内;团队各项服务功能提供率100%,居民对网格化管理知晓率达到60%以上,对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层级管理的原则。在管理片区内实行层级管理,由处网格到居委会网格,最后是团队网格。

(二)充分利用“X”的原则。区医疗集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根据居住地就近加入所在地网格服务团队,在就医路径选择、健康咨询指导和预约转诊服务等方面,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壮大“X”的队伍,增强团队服务能力,提高团队服务水平。

(三)协同管理的原则。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村委会网格长的作用,共同做好网格化健康服务。

(四)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在网格化划分过程中要考虑不同社区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法,既要保证网格科学性、合理性,又要保证整体工作的连续性。在网格化服务工作中要注重差异化发展,品牌化打造,形成既符合统一标准,又具备不同特色的服务团队。

三、网格划分

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依托道路、集镇管理、村委会等,按照民政部门划分的2-3个网格或500户、1500人为单位,设置一个网格区域,每个网格区域配备1个“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具体的网格设置可以采取三种形式:

一、以1条或几条道路为参照设置小区类网格;二是在棚户区,以居委会为参照设置集镇类网格;三是在农村以原有村委会为参照,设置村委会类网格。

四、服务内容

(一)健康服务。全面掌握本网格内的人口、家庭、单位等本

底资料和年龄谱、疾病谱等情况;做好居民健康管理,与网格内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健康监测和管理;开展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和个体化健康教育;做好网格内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者疾病筛查和规范管理,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开展网格内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工作;做好网格内一般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协助开展网格内传染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转诊和随访管理;开展网格内残疾人康复指导和重性精神疾病分类规范管理;为网格

内孕产妇提供孕期保健指导及产后访视,为妇女提供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开展适龄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保健管理。

(二)基本医疗。提供适宜的医疗和中医药服务;帮助网格内

居民选择适宜的就医路径,预约上级医院诊疗和转诊服务;协助开展院前急救工作。

(三)卫生监督。协助收集网格内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非

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学校、公共场所等相关卫生信息,发现违法行为或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协助协管员开展卫生法制及卫生知识的咨询与宣传。

五、进度安排

工作准备阶段:2012年7月底前,全面动员,成立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网格化管理协调小组,通过广泛宣传网格化管理服务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广泛共识,全面启动网格化管理工作。

组建网格阶段:2012年8月上旬前,在医疗集团和专业公

共卫生机构的配合下,完成网格划定工作,并为划定的网格配备“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绘制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平面图,建立层级管理网络。

工作实施阶段:2012年8月中旬起,“3+X”家庭健康责任

团队深入网格内家庭、单位,通过绘制自然村、楼宇图等方法全面掌握网格内人口、家庭、单位、疾病谱、重点服务人群和卫生监管相对人等基本情况,提供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卫生监管和应急救治等服务。

长效管理阶段: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加强督查考核,加大推进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双网联动阶段:2012年8月底起,利用网络平台提升网格

化管理水平,各团队将网格化管理的本底资料全部录入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通过电子地图对服务片区进行精确定位,全面了解网格内居民的健康问题和工作重点;建成全科医生移动平台,提高网格化工作效率;建立网格化管理决策平台,精确计算网格工作开展情况,为网格化绩效考核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建成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将网格内的康复期病人自动转到团队,由团队提供后续服务,疏通下转通道;建立团队服务网站,让居民能了解网格化,参与网格化,推动网格化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是在“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可及性和服务质量,提高社区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改革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绩效考核。将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对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以网格后的服务团队为考核单元,根据网格内服务人口、服务单位等基本情况,编制每个团队的各项工作数量,将工作数量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实行双考核、双挂钩,充分调动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促使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报刊、网络、社区宣传栏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网格化的认识和了解,各团队可建立并利用网上居委会、QQ群、短信通、微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社区居民互动,培育一批骨干式志愿者,让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二号

第三篇:关于印发《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11-8-31

来源:政府办

点击率:1157

平政办发〔2011〕97号

平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社会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完善我县社会管理长效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根据《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决定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结合全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责任制为依托,以合理划分网格管理单元、加强对社会各类人员的服务与管理为重点,综合考虑“地、物、事、组织”等因素,通过三维数字地图,实现对社会的精细化、常态式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网格划分

在坚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由政府办牵头,各乡镇(街办)、各有关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在全县全面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四级网格”,建立以“人、地、物、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把管理、服务、自治纳入网格中,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

1、一级网格。即县级网格。在公安局办公楼七层,配备10-15名工作人员,组建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对“四级网格”建设及运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全县重大管理服务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置,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对下级网格进行指挥调度、考核评估和监督管理。同时,做好与市级网格的对接工作,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综合监管的工作机制。

2、二级网格。即乡镇(街办)网格。每个乡镇(街办)为一个网格,共17个网格。成立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办)主要领导为该区域网格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确定1名副职为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长为副主任,具体承担该区域网格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乡镇(街办)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场地、政务网络资源,增设2个坐席及电脑等办公设施,安排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区域网格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并实行轮流值班制度。服务中心要吸收民警、劳保、环卫、医疗、计生、民政、司法等站所人员为兼职网格助理员,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其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整治环境监督、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责,并开展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3、三级网格。即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网格。每个行政村为1个网格,全县农村划分为273个三级网格。每个居委会为1个网格,社区居委会网格数量根据居委会实际确定。各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主抓本区域内网格管理工作。同时,乡镇(街办)包村(社区居委会)领导负责联系、指导、协调所包村(社区居委会)的网格建设与运行工作。

4、四级网格。即基础网格。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以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无缝拼接、工作量等因素划分基础网格。城区网格(古陶镇依据城区网格模式划分)依据居民实际分布状况和长远规划,以庭院、小区、街巷为边界,遵循“以村为主,村居一体化”管理模式,按照户数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左右设置。行政村网格按500人左右设置,500人以上的村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网格;山区村可以根据人口偏少、布局分散的实际,适当缩小网格规模。网格边界必须明确,确保不遗漏、不交叉,要将网格内市场、学校、医院、景点、景区等驻地单位及楼栋、小区、院落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之中。

5、网格长和监督员的确定。每个基础网格要选聘网格长。行政村网格长要采取村民直选、一事一议的形式进行选聘,网格长人选以村民小组长、老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威信、有能力的群众和大学生村官为主,网格长直接联系网格内的所有农户,每位村干部通过联系网格长,最终联系到每位农户,村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城区网格长的选聘要以党小组长、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有威信、有能力、有专业知识的居民代表为主,并长期居住在该网格区域,对本区域地熟、人熟、情况熟,可以24小时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城区居民和古陶镇村民混居的区域,在每个网格由村委会和居委会各设置1名网格长,并适当扩大网格规模。城区社区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网格长的核心工作是配合村两委和社区居委会做好网格内的社情民意了解、治安秩序维护、环境监督整治、矛盾排查调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网格长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聘用,对网格长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四定”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促进网格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同时每个城区网格应配备监督员,监督员原则上从网格长人员中选择,每个监督员可管理若干网格;每个乡镇网格配备2名监督员,原则上由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担任。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负责的管理区域内不间断的进行巡察,并及时、准确地将巡察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用“城管通”手机报告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三、信息采集

在系统建设的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方案要求,主要围绕“人、地、事、物、组织”社会管理网格化五大要素,开展对系统所需信息的前期采集工作。

1、人口信息采集。由各乡镇(街办)负责组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具体实施需要进行,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进行建设,并逐步核实完善。

2、地图信息采集。由项目承建单位承办,住建委、国土局配合。

3、社会事件、部件的采集。由各乡镇、街道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

各乡镇(街办)以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要求,采集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党建组织、依法行政、社情民意共七大类61项信息并进行逐级汇总,形成数据库,进入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数据处理中心。七大类61项信息具体为:

第一类是公共服务类信息。包括:政策解读、行政审批、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教育文体、城建规划、科教科普、文物旅游、社会保障、救济救助、市容市政、食品安全等14项信息分项;

第二类是社会事务类信息。包括:民生就业、人事录用、户籍身份、计划生育、物业管理、消费生活、兵役退伍、金融服务、水电气暖、通讯服务、农林水牧等11项信息分项;

第三类是安全稳定类信息。包括: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户籍管理、协警管理、防水防盗、矛盾调解、重大事情处理、法律援助、信访监控、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邪教组织排查、宗教事务等13项信息分项;

第四类是应急管理类信息。包括:应急预案、应急队伍、专家组、危险源排查、避难场所建设、物资储备等6项信息分项;

第五类是党建组织类信息。包括:党的建设、工会组织、监管监督、青年组织、妇女儿童、党的建设、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统一战线等9项信息分项;

第六类是行政执法类信息。包括:行政处罚、法律解读、行政执法监督队伍、行政执法监督员等4项信息分项;

第七类是社情民意类信息。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民生民情、投诉建议、热点咨询等4项信息分项;

信息收集汇总过程要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保密原则,进行认真采集和筛选、甄别和检查(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暂行办法见附件1)。

4、各级网格组织机构信息采集。由各乡镇(街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

5、事件处理预案采集。由各乡镇(街办)、相关部门负责落实。

四、系统建设

网格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是网格建设的核心部分,是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功能实现的主要载体。系统建设将依托县电子政务网络进行。

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以移动终端、农村广播,三维数字地图、无线卫星传输及LED显示屏等为载体,在三维数字地图基础上,采用数据服务中心、呼叫中心,结合移动终端、物联网、互联网、政务审批、通讯基础网络、110专号、12345热线等分层模式进行建设,以居民、村民服务为切入点,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公共信息服务资源,通过公共信息无线卫星传输、LED显示屏、农村广播,对县级、乡(镇)街道级、农村居委会级、基础网格级进行四级联网,实现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步”工作流程,为村民、居民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便民平台和社会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社会部件和事件的可视化监控。

1、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软件运行平台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两个部分:

软件运行平台以县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建设内容包括增铺若干光纤,整改乡镇(街办)政务网络线路,添置服务器、安全网闸及交换机等设备。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包括高清液晶拼接屏、LED电子显示屏、重点部位和路段视频监控的集成及指挥控制台等。其中高清液晶拼接屏和LED电子显示屏组成图像显示系统,显示各个系统的动态信息、三维电子地图、监督员跟踪定位和属性说明,重点监控人员跟踪定位,业务受理和处置的电子工单流转,综合评价结果,社会公众论坛信息等功能;视频监控能够显示各监控点、重点部位、路段的监控场景和布防,并可实现对图像进行切换、转向、录像、截取图片等操作;指挥控制台组成指挥中心中央控制系统,并建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及监控中心,以实现以下业务处置和监督评价功能:

服务中心坐席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受理。当有任务接入时,坐席人员可通过矩阵将视频或事件的三维地图节点直接切换至坐席电脑进行处理。

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负责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上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

监控中心通过集成到系统平台的视频摄像头分布位置,在三维数字地图上,使用矩阵切换随时调阅现场视频画面,实现对视频监控区域内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实时视频监控。

2、软件建设。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地理编码、大屏幕监督指挥、协同工作、业务处置、接待受理、监督指挥、数据交互、分析评价、事件管理、居民与房屋管理、公众信息发布及三维数字地理信息等13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县人口大县、旅游大县的特色,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建设“五大平台”,重点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舆情处理平台。该平台设在县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指挥中心。主要以政府网站的部门协同处理系统为基础,与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进行全面对接,对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收集的民情民意及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县长信箱等渠道收集的群众诉求进行全面整合、规范运作,按照“集中受理、分类办理、分级负责、全面反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舆情收集、处理、督办和反馈机制,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各类诉求。

(2)民生服务平台。该平台设在政府办。涉及保障性住房、就医上学、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及供水、供电、供热等民生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电子地理地图,加载业务系统相关数据,建设民生服务平台,为广大民众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服务,并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3)旅游环境平台。该平台设在旅游局。重点以“城管通”专用手机终端及网络技术为基本依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信息要素进行经纬度坐标标注和人员定位,从而实现旅游环境和旅游秩序整治的全天候、精细化管理,彻底解决我县旅游业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该平台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提供服务。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加载景点景区、宾馆客栈、票务服务、停车场、旅游产品商铺、旅游咨询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便捷服务;二是强化管理。监督员在各自的网格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设施损坏、欺客宰客、违法经营等涉及旅游的问题,及时上报到旅游环境平台,再由平台工作人员转交各相关部门予以限时解决,尤其要通过对旅游景点、宾馆客栈、导游、旅行社、电瓶车等从业人员的精细化定位和网格化管理,全方位提高古城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树立平遥旅游的新形象。

(4)安全监管平台。该平台设在安监局。重点围绕煤炭行业、私挖滥采、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包括非法加油站)、民爆物品、消防、道路交通、学校等八类重点行业,以全县电子地图和卫星影像图为基础数据,根据行政区划将地图划分成网格化的监管区域,对网格内各重点行业的监管对象进行详细分类和地图标注,尤其是消防、道路交通两大行业要引入安防监控系统实时定位,从而建立完整、准确的监管对象数据库、行业安全隐患标准数据库和安全隐患处置措施数据库。同时,明确各级网格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及其工作任务,制定完善隐患排查和整改流程,实施分层、分级,全时段、无缝隙、精细化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快速处置隐患,确保安全监管的全覆盖。

(5)治安管理平台。该平台设在公安局。充分利用全县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加载社区民警逐村、逐户、逐人采集涉及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危险物品、旅游、客运等6大类40项治安管理基础信息,城市(农村)三级视频监控信息、环城区和环县境高清治安卡口两层屏障防控信息、情报研判信息、互联网网侦网控信息、技侦工作信息、视频侦查技术信息、网上警务督察信息以及城市巡防电子管控信息等内容,打造全县治安管理信息化平台,努力以信息化推动全县治安管理机制的全面创新,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

五、运行机制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全县社会管理的指挥中心、监督中心和呼叫中心,受县社会管理“网格化”领导组直接领导,代表县政府负责对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具体承担以下工作:一是依托遍布全县的监督员和网格长队伍,负责对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处理;二是负责各类社会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各乡镇(街办)、各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与综合评价;三是负责分派任务和督办落实情况,并及时向领导组反馈社会管理中的相关情况;四是综合协调、指导各乡镇(街办),做好监督员和网格长的配置、招聘、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指挥中心处理社会管理网格化所收集信息的具体流程如下:

1、信息收集。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与乡镇(街办)、乡镇(街办)与行政村(居委会)之间建立问题流转办理机制。网格长对本网格区域内各类不稳定因素、治安隐患、事故隐患、居民矛盾等进行随时排查,监督员在规定的若干单元网格内巡视,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接收社会公众举报、领导批转的问题,由监督员核实,对于能在行政村(居委会)解决的问题,解决后登记备案;需上报处理的问题由行政村(居委会)或监督员提交乡镇(街办)处理并备案;需上报县指挥中心处理的问题由乡镇(街办)上报或监督员直接上报,真正做到“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

2、案卷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坐席人员接收各乡镇(街办)或监督员上报的问题和各类信息,根据部件、事件预案进行立案,并报值班班长审核。

3、任务派遣。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值班班长将立案的案卷进行分解,确定责任单位,并交由坐席人员派遣至相关责任单位处置。

4、任务处理。相关责任单位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按规定组织管理力量到现场进行处置。涉及多个部门联合答复解决的问题,由责任单位协调各协办单位答复或解决,并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督促落实。

5、结果反馈。各相关责任单位对问题处理完毕后,要通过系统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6、核查结案。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坐席人员利用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应区域的监督员到现场核查问题处置情况,并将信息反馈至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经坐席人员核查、值班班长审核后,若上报的核查信息与问题处置标准一致,指挥中心进行结案处理;若未达到处置标准,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立案督办。督办未果转交县效能办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7、综合评价。在平台系统中设置绩效评价模块,自动生成评价结果。同时,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定期发布问题处置情况和各责任单位的绩效评分,接受社会监督。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特成立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曹治胜担任,常务副主任由政府办主任刘继国担任,副主任由信息中心主任史森盛、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毛志文担任,成员由各乡镇(街办)、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七、建设步骤

重点做好四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8月15日——8月30日)。成立领导组和网格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建网格化服务团队。

第二阶段:调研培训阶段(8月31日——9月15日)。开发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划分网格,明确任务,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选聘网格监督员、网格长,并对其进行培训;收集、汇总、分析、整理网格内社会管理基本信息。

第三阶段:信息录入阶段(9月16日——9月25日)。将入网信息归档整理,全部录入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

第四阶段:示范推广阶段(9月25日——9月30日)。在前期调试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运行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并以点带面,总结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县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

八、工作要求

1、细化任务,确保落实。各乡镇(街办)、县直各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对下达的各项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同时,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各项任务做细做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注重指导,强化管理。各乡镇(街办)、县直各单位要在村民(居民)自治工作中找准定位,转变角色,变“管理者”为“指导者”。重点要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指导,坚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基础台账、统一队伍纪律、统一考核管理、统一组织管理。

3、例会推进,加强督查。领导组将通过决策协调会、工作专题会等形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重要问题进行协调讨论,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联合县效能办,定期对各乡镇(街办)、县直各有关单位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并以领导组办公室简报予以通报。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网格化”管理要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覆盖。城区网格化管理要以古城为重点,向南扩张6平方公里,先行开展试点,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全面铺开;农村网格化管理要在岳壁乡、卜宜乡各选择3-5个行政村,先行开展试点,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

附件:

1、平遥县网格化管理事件信息采集暂行办法。

2、平遥县社会管理网格划分编码规则。

第四篇:层台镇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层委发„2012‟93号

中共层台镇委层台镇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区“两年明显变化、五年

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

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

谐因素”的总要求,以“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

体化、统筹信息化”为总抓手,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为工作原则,全面树立以网格化统筹

工作全局的理念,为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

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合理设置平台,形成层台片区、斯栗片区网格化服

务管理分中心的工作格局,整合部门职能,调节人员结构,全面细化考核,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信访队伍、综治维稳

信访阵地、便民利民工作平台、平安建设、民生工程”等五

项建设,提升干部抓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为民服务能力,最

终实现“为民服务群众满意、民生改善群众满意、平安建设

群众满意、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干部作风群众满意”的工作

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机构。成立我镇网

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福顺

第一副组长:赵仁祥

副组长:王鹏黄平顾怀礼罗才平孙奇

肖敏张楠彭正富聂志祥

成员:谢军支耀民贾成学张平刘晓飞

刘国勇张鹏举(各村支书)

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由罗才平同志

任办公室主任,支耀民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

工作。

(二)科学划分网格。根据我镇地理位置、人口状况、村寨

分布,以便民服务为划分宗旨,我镇设立层台片区网格分中

心和斯栗片区网格分中心,层台片分中心包括层台村、东沟

村、五里桥村、青春村、关厢村、红岩村、光辉村。斯栗片

网格分中心包括斯栗村、付家沟村、幸福村、玉龙村、牛场

村、向阳村。

(三)落实网格工作职能。网格工作主要以开展特殊群体服

务管理。将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违法青少年、易肇事

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

2、开展党建

和群众诚信评定工作。将基层党建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发

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与群众的连心桥。将群众

诚信评定纳入网格管理,建立完善群众诚信评定动态管理机

制,做好评定档案工作,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的科学化。

3、开展治安防控和解决便民服务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打防

结合”工作机制,整合网格人员力量,开展重点区域、重点

场所的巡逻,建立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创建以层台片区和

斯栗片区便民利民服务分中心,减少群众的办事成本。

4、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式,整合干部力量,强化各项工

作措施。形成以分中心为阵地,分中心为指挥中心的计划生

育片区格局,党委政府联系分中心的工作局面。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4月9日—11日)要广泛开

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社会管理工作现状,找出工作难点和

薄弱环节,反复研究,征求意见和建立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2012年4月12日—5月25日)要去

参观学习其他地方的网格化工作阵地,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

经验,在两个片区找出合适的网格工作地点,配置好实施工

作人员,投入经费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6月1日—6月10日)由镇组成验收

组对两个片区网格化建设成果进行验收,对工作不力的工作

人员要严格按照镇“双评双考”进行考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

工作完成,对影响我镇网格化建设进度的,将按照有关规定

作出严格处理。

二〇一二年四月九日

主题词:政法工作网格化服务实施方案报:区政法委1份

发:各村、镇直单位各1份层台镇党政办公室2012年4月9日 印发

第五篇:推进社区“单位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单位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自治区推进社区“三化”建设现场会精神,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部署要求,提升城市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就全面推进社区“单位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以下简称社区“三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迎接十八大”主题,牢牢把握“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总体要求,突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这个核心,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为支撑,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社区管理社会、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能力为目标,通过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联动、整合资源,全面推进社区“三化”建设,使社区党组织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目标要求。到2012年底,全地区50%以上的社区实行“网格化”覆盖,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出租房屋较多、— 1 — 情况复杂的社区全面实行“单位化”管理。到2013年底,县(市)城镇社区全部推进“三化”建设。通过实行社区“三化”建设,实现党组织覆盖更加全面、社会管理更加有力、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基层基础工作更加牢固的“四个更加”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任务

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实行“单位化”管理、推进“网格化”覆盖、实现“社会化”服务。

(一)按照“三有一化”要求,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明确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内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完善社区人、财、物投入保障机制。

1、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竞聘上岗等方式,充实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社区党组织书记无特殊原因不得空缺。全面落实每100户居民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要求,辖区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可适当增加。提升社区干部待遇,对社区国家干部实行每月不少于150元的专项岗位津贴,对承担包户任务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和聘用人员,每月每户按3-5元进行补助,保证每月实发工资不少于1200元。

2、建立健全社区经费和场所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经费、社区工作者工资报酬以及社会保障资金单位应缴部分,一并列入县(市)财政预算。社区组

— 2 — 织办公经费每年不少于8万元,并根据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保证逐年递增。建立社区组织阵地管理使用、党员教育培训、群众文化活动专项经费补助制度,保障社区党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3、进一步加大社区基础性设施建设力度。从2012年起,全面落实新开发居民商住小区同步建设社区场所的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没有社区居委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或者不能满足需要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也可以从其他社区设施中调剂置换,或者以购买、租借等方式解决。在有条件的小区,按照人口数量建设社区服务和群众活动场所,形成社区服务站点网络。

(二)实行社区单位化管理,提高维护稳定工作水平。“单位化”管理就是改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把社区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人员结构复杂、出租房屋较多的重点区域作为实体单位,实行封闭式或半封闭院落式、小区式管理,促进辖区和谐稳定。

1、分类推进封闭式小区建设。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根据不同社区实际情况,建立若干封闭或半封闭式小区。对重点区域可以建立封闭式小区。对不具备隔离条件的片区,实行局部封闭管理。建立视频监控、车辆人员进出管理系统,— 3 — 设置治安岗亭和24小时值守等方式,实行单位式管理。对无人管理院落,社区要建立值班室,选出热心服务群众的居民代表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巡逻队员共同管理。

2、提高社区整体防范水平。强化社区物防、技防设施建设,通过县(市)财政保障经费投入,加快小区内治安岗亭、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建设,从重点复杂区域开始,至2015年全面覆盖到每个居民小区。整合社区维护稳定的各种力量,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综合治理、政法组织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网络。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全面落实“一区一警、一区多警”要求。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等各类组织,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栋(巷道)长。按照每年不少于500元的标准发放楼栋长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高发放标准。

3、建立基层综合配套化解社会矛盾协调机制。在社区按照网格区域分片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台帐和矛盾纠纷排查台帐,形成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格信息分级动态管理和分类分级处理机制。发挥社区基层组织覆盖优势,协助相关部门建立重点人员、重大社情动态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辖区重点社情动态。在此基础上,动员基层各方面力量,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建设,定期分析、排查社会矛盾,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减

— 4 — 少社会矛盾发生。

4、抓好重点区域集中整治活动。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公安、劳动、计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信息通报、联合检查的持续性动态管理机制,把治安重点整治与维稳集中整治、基层组织整顿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对辖区内流动人口集中、重点人员较多、各类案件高发、情况复杂地区排查整治,着力解决治安秩序混乱、矛盾纠纷突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脏乱、基层基础薄弱等问题。对有宗教极端思想的人要加强盯防和教育,坚决防止非法宗教活动发生。

5、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落实 “四类管理法”,健全定期走访工作、定期研判和情况报告制度,全面落实街道干部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分片包户责任制。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信息化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建立流动人口经常性集中排查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双向管理信息交换、管控合作、协作稽查制度,确保管住管好管牢。对出租房屋全部挂牌管理,依法落实出租房屋业主的管理责任。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延伸党的工作手臂,探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新途径。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真情关心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让流动人口在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城同地同等待遇。

(三)实行社区网格化覆盖,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网格化”覆盖就是把社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网格,建

— 5 — 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体系,确保管理区间、管理对象、管理时限和管理环节全覆盖,努力实现地无缝隙、人无遗漏、时无盲点的管理效果。

1、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委-楼栋(片区)党总支(党支部)-单元党支部(党小组)纵向组织体系;建立管理型、生活型、活动型、功能型等横向组织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的党组织体系。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党的工作覆盖,不留死角。推进楼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在各党组织建立居民楼栋党员信息管理库,解决党员活动场所,规范党员组织生活。

2、优化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在县市、街道(城镇)、社区三级建立共驻共建协调机构的基础上,扩大推进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在5个县市推进试点建设。通过联系社区县(市)领导推荐、共驻共建联席会推选等方式,选聘一批责任心强、影响力大的辖区共建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兼任大党(工)委委员,协助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好社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

3、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体制。原则上建在网格上的党组织书记由社区在职国家干部担任,每个网格配备协管员。在网格片区内建立党群代表工作例会制度、民情分析会议制度、工作协调制度、民情传递制度、网格责任人奖

— 6 — 惩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全面推广“两代表一委员”、辖区共建单位分片包户等做法,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掌控能力。

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社区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人等,把发展党员的工作做到社区各类新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去。规范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制、党代表常任制、党员接待群众制度等,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加强教育管理。按照“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网格、奉献双岗位”的要求,全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承诺至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推广网格化党群议事会做法,确立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理念,以党建促进群团组织工作,以群团组织活动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5、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工作机制。推进辖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联建活动,每个辖区单位认领一个责任区,负责联系1个小区、楼栋,指导帮助组建党支部、党小组,规范运行机制。研究建立部门单位共驻共建考核制度体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各辖区单位和在职党员承诺到社区,领诺到社区,实践到社区。社区党组织要建立跟踪问诺和民主评诺制度,利用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测评单位共建社区及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创先争优的表现,促进社区共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6、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城乡综合

— 7 — 管理服务系统”使用,以满足居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对各类信息采集、监督、反馈职能,建立包含社区办公、管理、数据同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向居民提供全天候的生活、工作系列化服务,切实做到“静态管理到物、动态服务到人、跟踪处置到事”。

(四)实行社区社会化服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社会化”服务就是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为核心,整合各类资源,抓紧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1、构建社区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内党内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社区建立建立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党群志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有效衔接的服务体系。鼓励辖区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能特点、资源优势和自身需求开展共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共建单位直接面向居民群众的服务基地,推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推广社区服务中心融合社区内各类服务资源的有效做法,拓展以物业家政、养老托幼、社会福利为重点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引导组织各种社会组织、个体服务人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

2、规范社区服务机制。建立民情征集、归纳、受理、— 8 — 服务、反馈、监督一体化的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实行代办制、公开制、限时办结制,推行“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揽子解决”模式,全面落实首接首问、全程代办责任等制度,公开办事指南、代办项目、责任人员、办事程序、承诺期限等内容,完善受理、承办、回复等环节。推广“五百”服务、“民情流水线”等做法,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3、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活动经费补贴等途径,大力扶持和培育公益类、慈善类、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引导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对群众自助服务组织实行备案制度,在组织运作、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促进依法自律运营。引导各类服务型企业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壮大社区服务队伍,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登记制度。

4、创新社区服务理念。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落实,引导各个社区充分利用掌控的辖区社情民意及服务资源,研究分析社区居民群众的人员结构,了解和掌握辖区党员群众及驻区单位的服务需求,针对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的空白点和薄弱点,重点要依托优势资源,挖掘辖区群体的深层次服务需求,创新工作载体,形成“一居一特、一居多特”的服务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服务项目。

— 9 — 每个社区都要努力形成1个以上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品牌。

5、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倡导“新疆精神”,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读书、文艺、体育等活动,增强社区对居民的凝聚力和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增强主流思想价值观对居民的感召力,引导居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努力形成讲秩序、担责任、守诚信、重包容的文明风尚。六是理顺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普遍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组织;凡依法应由社区组织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给社区组织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应当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保障措施

推进社区“三化”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各县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 10 —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社区“三化”建设,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县市社区大党建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统筹指导督促,组织、民政部门发挥牵头指导作用,搞好协调服务。各县市要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对“三化”建设的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同时,要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目标季度分解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要加强分类指导。已经实行“三化”地方要注意总结社区新鲜经验、落实新的举措,努力提高“三化”建设水平;尚未推行的地方要抓紧制订实施细则,细化推进的具体时间表,统筹安排、全面启动。要针对单位型、小区型、纯居民型、商贸集中型以及城乡结合部、社情复杂等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社区,明确工作重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推进。

三要加强工作考核。要把加快社区“三化”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考评的重要内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主要指标,既要考核社区党组织和所辖党员在社区“三化”建设中的履职情况,又要考核职能部门、驻区单位对此项工作的投入、重视程度。安排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要把社区“三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推动领导到位、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工作落地。

四要鼓励改革创新。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

— 11 — 实效,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大力推进组织设置、管理体制、工作手段、运行机制,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社区“三化”建设提供体制保证和制度支持。要认真做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地区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培养、总结和推广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下载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茂名市“一门式网格化”全科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