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
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学校的财产免受破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学校门卫管理制度。
一、学校门卫由当天值日教师兼职。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必须登记,经门卫值班人员同意方可入校。
二、非本校机动车辆不得随意进入校园,凡需进入校园的车辆必须经门卫同意,车辆进入校园后均要慢行,不得鸣笛,在指定位置停放。
三、各类商贩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校园,或在学校门口周围摆摊叫卖。
四、携带物品出校必须登记,并说明情况。属学校财产必须持有学校的证明,否则门卫有权追问并扣留。
五、上课期间,学生不准会客,有特殊情况要求出校的学生,必须有班主任的签条,否则一律不得放行,杜绝发生因学生逃学而在校外出现意外事故。
六、外来人员含学生家长、亲戚,未经学校领导批准和班主任确认,不得进入班级。任何人进入校园必须遵守学校规定,对拒不服从管理无理取闹,情节严重者,门卫可采取必要的手段维护学校治安,或将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七、每天上、下学时间,校门要敞开,管理好门口区域的安全,防止拥挤和踩踏等伤害事故的发生。上课时间,校门要全部封闭。
八、放学后,要认真检查各室门窗是否关牢、锁好,电源是否切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第二篇:青山乡黄大桥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小结
青山乡黄大桥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阶段性小结
青山乡黄大桥小学“班班通”设备自2014年秋学期安装成功以来,做到专人维护,做到正常使用促进教学,现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学校根据区教育局电教馆要求,组织召开教师会,分析教育形势,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越性,并在思想上提高了运用新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学年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保障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
二、加强培训,注重指导
8月份,学校安排人员前往城北小学和三里岗小学参加区级信息化领导力及“班班通”应用培训,然后在9月份和10月份先后两次于校内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校信息技术指导教师由陆秀红和陆秀林两人承担,结合理论现场演示,从电脑基础知识和多媒体设备专业知识方面指导教师如何操作,并且就课件下载和制作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应用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三、规范运用,有效教学
第二次区级培训之后,陆秀红老师就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完成注册,之后适时根据教学进度上传资源,目前该教师工作室已有教学设计3篇、教学课件4份、课后反思9篇,另有媒体素材、教学日志、主题讨论等内容若干。另外,在9月底,学校已完成所有教师计6位平台注册工作。自9月1日至今,我校陆秀红和陆秀林两位年轻教师多次使用“班班通”设备开展五语和四语教学,学生课堂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其中陆秀林老师《天安门广场》《买文具》两节示范课,分别为我校语数老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陆秀红老师《推敲》一课,运用此设备开展优质课教学,将参与青山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出精品”晒课活动。此外,学校老年教师也尝试性参与其中,从最初的观课做起,然后大胆而积极地摸索,在低年级拼音教学和高年级图形教学中适当采用这方面的辅助,促进了整体上教学的提高。
“班班通”新教育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都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和与兄弟学校交流,提高对设备的运用操作能力,确保将这一资源用好用实。
2014年11月2日
第三篇:青山乡黄大桥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解说词选录
青山乡黄大桥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解说词选录
学校整体解说词
各位领导好,欢迎莅临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我叫陆秀红,是该教学点校长,小学一级教师。
我们一直秉承“自觉行动,励勤养德”校训,克服困难,步步进取。本校始建于1951年3月,建校后办学类型为小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辅助办过初中班,七十年代末为完全小学。2007年9月,与青山乡戚塘小学合并。2013年9月,成为教学点。现有一至五五个年级,在校学生24人,教师6人。
学校位于青山乡东北端,与中店乡和城南镇毗邻,地处金安区和裕安区交界处。占地7265平方米。
进入大门,呈现在面前的是运动场,面积999平方米。西南面的是454平方米的排球场和88米的环形跑道,西北面的是545平方米的篮球场。两块运动场地以一条60米的直跑道连为一体。
运动场为我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3年冬建成,2014年春正式使用。这儿是学生们日常体育课及早操的训练场所,也是中高年级大课间的活动场所。
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含336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224平方米办公用房,196平方米生活用房。
南边建筑为一至四年级四个教室,2004年建成,2010年校安工程加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
北边建筑含五年级教室、音体美器材储存室、校产储存室、教师休息室,2008年建成,2010年校安工程加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
东边建筑含留守儿童之家、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2011年校安工程重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其中,科学实验室与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两室合为一体。科学实验室为标准化建设项目之一,2013年冬建成,2014年春正式使用。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2014年秋完成设备及软件安装,当年9月代替农远工程光盘播放室投入使用。
食堂和厕所,分别位于校园东北角和东南角。
首先请各位领导查看音体美器材储存室,该功能室管理员为学校教导主任陆秀林老师。请查看,请指导。
接下来请查看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解说词
各位领导好,我叫陆秀红,是图书阅览室管理员。
阅览室开放的时间,5—9月是下午的2:30—4:30,10—4月是下午的2:00—4:00。图书借阅时间为每周五上午8:30—10:30。
图书室2014年登记图书400本,2015年3月新增图书64本,现有图书464本,不含教材类藏书。现有的464本图书,采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号,一书一号,每本书的编号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索引号,后一部分为架序号。例如,我手中拿到的这本《武穆精忠传》,它的编号是“I242.4/1113”,I242.4表示类属于中国古代至近代章回小说,1113表示排列在第一架第一排第十三本。采取这样双份标号,既能了解一本书的类别,也能明确其具体位置。
图书室的图书主要陈列在南面的图书架上,分为6组。第一组是“中外文学”,也就是编号字母“I”打头的,这一类共193本。具体可细分为I242.4 中国古代至近代章回小说,I247.51 中国当代革命斗争小说,I3、I5、I7 亚洲、欧洲、美洲文学。
第二组是“历史人物”,编号字母“K”打头,共84本。具体可细分为K2 中国史,K209 中国历史普及,K26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K10 世界通史。
第三组是“百科知识”,编号字母“Z”打头,11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含各学科、各领域、各行业知识普及读物。
第四组是“教育读本”,编号字母“G”打头,77本。含G40 教育学,G47 学校管理,G78 家庭教育,G62 初等教育,这一组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家长阅读。
以上四组,供学生平时借阅。从借阅情况看,学生偏向于“中外文学”和“百科知识”两组,这也为我们下一步新增图书提供了参考。
第五组“循环教材”,从上至下分六排,分别是秋学期音乐教材、春学期音乐教材、秋学期美术教材、春学期美术教材、秋学期科学教材、春学期科学教材。每一本书都编号上架,一书一号。例如这一本“Y1112”,表示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十二本。循环教材,2015年登记总数为410本,本学期发放至学生65本,详情可查阅《循环教科书登记表》和《循环教科书发放与回收记录》。
第六组“教学教辅”,主要是每学期期末回收的教师教本,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性资源,分学科全套教材收集在一起,便于开展校本教研,查阅相关课题资料。
书架东边的末端,是破损或陈旧的下架图书存放处,待集中处理。图书阅览室的北面,摆放在课桌上的是阅览读物,分为“学生刊物”“教师刊物”“存档报纸”“特色校报”“阅读成果”五部分。
学生刊物,主要有《红蜻蜓》《小学生导读》《少儿画王》《少年博览》《意林 少年版》等。
教师刊物,主要有《中小学管理》《安徽教育》《教育文汇》《中国火炬》《江淮》等。
存档报纸,主要是教育类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和党报《安徽日报》《皖西日报》,收集起来,便于开展学校的政治业务学习。
特色校报,是我校自主设计、编辑的《阳光少年》,宣传校园动态,展示师生风采,截至目前已出刊19期。
阅读成果,即是呈现师生通过阅读取得的成效,重点展示发表的作品,以及优秀习作的结集。仅本学期,就有《2014年全国小学生作文精选》《“七彩桥杯”六安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品集》选登了我校学生多篇作品。另外,我校阅览室开展的“《意林》杂志漂流进学校阅读活动”报道,发布在今年5月29日《皖西日报》。
更多的阅读成效,可登陆我的新浪认证博客,点击“学校教育”版块查阅。
现在请各位领导查看实验准备室,管理员是陆秀林老师。
现在请查看科学实验室和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管理员分别是陆秀林和陆秀红老师。
最后,请到我们的留守儿童之家和会议室,期待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2015年6月5日
第四篇: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解说词选录
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解说词选录
学校整体解说词
各位领导好,欢迎莅临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我叫陆秀红,是该教学点校长。
我们一直秉承“自觉行动,励勤养德”校训,克服困难,步步进取。本校始建于1951年3月,2013年9月,成为教学点。服务半径3公里。
现有二至六年级五个班级,在校学生21人,均为学区范围内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6人;教师5人,其中中共党员2人,小学高级2人,研究生1人,本科2人,语文专业2人,数学专业1人,美术专业1人,信息技术专业1人。
我校位于青山乡东北端,裕安区东部,与中店乡和城南镇毗邻,地处金安区和裕安区交界,距离城区约15公里。
学校占地7256平方米。进入大门,呈现在面前的是运动场,面积999平方米。西南面的是454平方米的排球场和88米的环形跑道,西北面的是545平方米的篮球场。两块运动场地以一条60米的直跑道连为一体。
运动场为我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3年冬建成后使用。这儿是学生们日常体育课及早操的训练场所,也是中高年级大课间的活动场所。
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含336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224平方米办公用房,196平方米生活用房。
南边建筑为二至五年级四个教室,2004年建成,2010年校安工程加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
北边建筑含六年级教室、音体美器材储存室、校产储存室、教师值班室,2008年建成,2010年校安工程加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
东边建筑含留守儿童之家、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2011年校安工程重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其中,科学实验室与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两室合为一体。科学实验室为标准化建设项目之一,2013年冬建成,2014年春正式使用。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2014年秋完成设备及软件安装,当年9月代替农远工程光盘播放室投入使用。
食堂和厕所,分别位于校园东北角和东南角。
首先请各位领导查看音体美器材储存室,该功能室管理员为毛媛媛老师。请查看,请指导。
现在请查看留守儿童之家。
留守儿童之家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陆秀红。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创建于2011年,建立以后学校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关爱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同时担任班级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之相对应,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相关制度,重点给予这些孩子们心理上、交往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指导和照顾。2012年以来,我校的留守儿童人数每年分别为29人、22人、19人、16人,分别占当年在校生总数的35%、55%、79%、76%,男生人数多于女生。我们通过家访,了解到他们的父母通常在外地务工,一般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隔代教育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甚至在学习辅导上是一片空白。
为此,每学期,我们都召开一次集中的全校留守儿童交流会,详细询问家庭状况,登记联系信息。在学期过程中,适时地开展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如拨打亲情电话、与代理家长亲情聊天、快乐阅读、文体锻炼、结对帮扶等,课余时间无偿辅导孩子功课,让孩子在这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感受家的温暖。有时,我们争取村委会、退休教师和老干部的支持,共筑留守儿童的关爱网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2012年夏,我校留守儿童商某某同学的转型事例得到了一致好评。一个从外地转学回来本来调皮的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改掉了打闹的坏习惯,爱上了学习,还把平时玩耍的活动写成了一篇具体生动的作文,后来发表在《新安晚报》上。这位同学的事迹也选入裕安区关工委采写的我乡留守儿童工作专题通讯稿,刊发于《皖西日报》《安徽日报》。
接下来请查看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解说词
各位领导好,我叫陆秀红,是图书阅览室管理员。我校图书室始建于1999年,阅览室创建于2013年。
阅览室开放时间,为师生在校工作日的7:50—16:50,图书借阅时间为每周五8:30—14:30,师生可利用课间时间来此阅览报刊和借阅图书。
图书室原有的图书因为时间长远和内容老化,大多数下架处理。现在陈列的,基本上都是2011年以来新购图书。现有图书464本,均登记造册,其中2012年新增14本,2013年新增30本,2014年新增20本,2015年新增64本,以上数据不含教材类藏书和流动性阅览报刊。
现有的464本图书,采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号,一书一号,每本书的编号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索引号,后一部分为架序号。例如,我手中拿到的这本《武穆精忠传》,它的编号是“I242.4/1113”,I242.4表示类属于中国古代至近代章回小说,1113表示排列在第一架第一排第十三本。采取这样双份标号,既能了解一本书的类别,也能明确其具体位置。
图书室的图书主要陈列在南面的图书架上,分为6组。第一组是“中外文学”,编号字母“I”打头,共193本。具体可细分为I242.4中国古代至近代章回小说,I247.51中国当代革命斗争小说,I3、I5、I7亚洲、欧洲、美洲文学。
第二组是“历史人物”,编号字母“K”打头,共84本。具体可细分为K2中国史,K209中国历史普及,K26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K10世界通史。
第三组是“百科知识”,编号字母“Z”打头,11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含各学科、各领域、各行业知识普及读物。
第四组是“教育读本”,编号字母“G”打头,77本。含G40教育学,G47学校管理,G78家庭教育,G62初等教育,这一组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家长阅读。
以上四组,供师生平时借阅。我们规范图书借还手续,凭借书证借阅,认真填写借书记录表,归还时管理员验收图书质量。从借阅情况看,学生偏向于“中外文学”和“百科知识”两组,这也为我们下一步新增图书提供了参考。
第五组“循环教材”,从上至下分六排,分别是秋学期音乐、春学期音乐、秋学期美术、春学期美术、秋学期科学、春学期科学、秋学期信息技术、春学期信息技术。每一本书都编号上架,一书一号。例如这一本“Y1201”,表示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一本。循环教材,2015年秋登记总数为466本,本学期发放至学生74本(二年级10本,三年级8本,四年级12本,五年级32本,六年级12本),发放至教师18本,详情可查阅《循环教科书登记簿》和《循环教科书发放与回收记录簿》。
第六组“教学教辅”,主要是每学期期末回收的教师教本,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性资源,分学科全套教材收集在一起,便于开展校本教研,查阅相关课题资料。
书架东边的末端,是破损或陈旧的下架图书存放处,待集中处理。图书阅览室的北面,摆放在课桌上的是阅览读物,分为“学生刊物”“教师刊物”“存档报纸”“特色校报”“阅读成果”五部分。
学生刊物,主要有《红蜻蜓》《小学生导读》《少儿画王》《少年博览》《意林 少年版》等。
教师刊物,主要有《中小学管理》《安徽教育》《教育文汇》《中国火炬》《江淮》《小学语文教师》《读者》《意林》等。
存档报纸,主要是教育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安徽青年报 教育周刊》和党报《安徽日报》《皖西日报》,以及综合类《新安晚报》《大别山晨刊》《六安新周报》,收集起来,便于学校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和教师了解社会生活。
特色校报,是我校自主设计、编辑的《阳光少年》,宣传校园动态,展示师生风采,截至目前已出刊20期,是我校“读写勤向上,阳光少年行”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成果,即是呈现师生通过阅读取得的成效,重点展示发表的作品,以及优秀习作的结集。仅本,就有《2014年全国小学生作文精选》《大别山诗刊》《小学生导读》选登了我校学生多篇作品。
相关的阅读成效,可浏览北面墙壁的阅读过程性展示专栏,我们以“桥头乐水观云起,园内倾心静读书”为主题,设置了名人读书、好书推介、佳句集锦、阅读心语、佳作交流、读写明星、时光珍藏七个版块,让学生主动记录阅读的点点滴滴收获,从而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并真正喜爱上读书。
现在请各位领导查看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管理员是汪醒醒老师。
这里既是科学实验室,也是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管理员是陆秀红老师。
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解说词
我是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管理员陆秀红。
这个功能教室是学校开展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的场所,于2014年9月完成设备及软件安装,代替了原先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光盘播放室,条件更加优越。现拥有惠普电脑、长虹一体机、多媒体机箱和专用黑板硬件设备,以及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软件和office2013教学资源服务包,这些满足了我校电子化辅助教学的需求。
2014年11月,我校成功接受了安徽省“班班通”检查组对该功能室设备安装与日常应用的检查。2015年5月,为了提高应用效率,学校安排资金,安装光纤专线,将原有的互联网接入宽带速度由4兆提高到10兆。
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们考虑新、老教师的特点,对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培训,从最初的开机、关机,到后来的文档编辑、电子教材运行、网页搜索、课件制作、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教师空间应用等,以及设备维护的必要常识,循序渐进指导交流,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这里上好课,能够把最好的教学资源呈现在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为了有序教学,教导处统筹安排,根据学校总课程表,设置了资源全覆盖教室课程表,确保每个年级含小学科在内的重点学科能在这里每周上一节课,上课的同时做好记录。
除了日常教学,这里也是开展集体教育和课堂教学教研的最佳场合。自设备安装以来,我们先后在这里开展过安全第一课、开学第一课、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留守儿童交流、期末布置等专题会议。2014年12月,陆秀红老师在这里录制《推敲》课堂教学视频,经评选,先后获得“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县级、市级和省级优课。2015年4月,陆秀林老师在这里授课《问银河》,后来获得裕安区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15年9月,毛媛媛、汪醒醒老师在此开展新上岗教师诊断课,分别教学《桂花雨》《金蝉脱壳》,均获得了青山乡中心学校语文教研组一致好评。
2015年10月25日
第五篇: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汇报材料
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位于六安市裕安区东部,地处金安、裕安两区交界,距离城区15公里。学校建于1951年3月,2013年9月成为教学点。现有学生21人,教师5人,教师中小学高级2人,党员2人,研究生1人,本科2人。占地面积72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36平方米,均为校安工程加固和重建项目。2013年12月完成标准化建设,现有运动场999平方米,含篮球场545平方米、排球场454平方米,环形跑道88米,直跑道60米,科学实验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图书464册,资源全覆盖教室1个,计算机2台,互联网接入宽带10兆。
二、主要做法
1.争取建设项目,实现办学条件达标。
学校规模虽然小,但是必备的办学条件需要达标。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实施专项资金投入,我校完成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标准化建设、资源全覆盖建设等项目,师资力量配备相对合理,学校面貌改观很大,新旧对比明显,为教师教学和成长、学生学习和活动提供了优厚条件,群众满意度也随着学校软硬件条件的改善而提高。
经自我评估,本,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6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47.6平方米,生均图书册数22.1册,生机比10.5:1,互联网接入宽带10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利用率100%,师均上传资源数60个,实验室配备小学科学实验室1个,教师5人,学历合格率100%,多媒体教室为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1个,课程方案实施情况按照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以上10项指标,对照《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审核基本标准》,均达到规定要求。
2.明确制度职责,落实教育教学常规。
关注教育方针政策,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分别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师生日常行为。制定教师学习、例会、教研等制度,完善学校考勤、值班、财务、教学、后勤、考核等制度,细化各教师、管理员、职能人员职责,保障学校各类事务有人做,有章循,做得实,做得好。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导处针对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评价等环节给予指导和督促。细化和量化教学业务管理,强化教学工作条理性,每学期初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学期过程中开展业务月查,对语文作业进行拼音、生字、词语、听默、造句、练习、写字、日记、作文等项目分类,对数学作业进行计算、应用、图表等项目分类,对小学科作业适量安排。
3.开齐开足课程,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一直以来,学校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
(一)》要求,严格课程设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做好语文、数学课程教学的同时,安排年轻教师或协调老教师,组织和参与必要的教学技能培训,开展小学科教学。
积极发挥各功能室的辅助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标准化工程实施以后,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了解各类仪器、器材、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让其真正运用于教学。
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与教师教学负担。遵循《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学生在校教学活动不超过6小时,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学科教辅资料只选1套,对各学科作业实行量化限制,语数学科课堂作业一日一练,小学科作业一周一至两练。
在学科教学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如模拟购物、手工制作、口语交际、书面表达、板报制作等。其中,陈浩口语交际《新年祝福》展播于安徽卫视,王礼杰、王齐界、王悦悦《我们的春节怎么过》、王悦悦《最好的儿童节礼物》、王礼婷、唐家玲《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张朋《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话》等口语交际先后发表于《小学生导读》。
4.常抓安全卫生,有序保障教学活动。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学校每学期适时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安全第一课、路队与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食品安全等专题会议,并与班会和家访相对应,将安全常挂于口、常管于行,实行课间班级巡查机制,及时制止学生交往间的小矛盾和小摩擦,形成安全教育与防护的牢固网络。将安全工作与校园文化融合一起,结合学生校园、路队和家庭生活实际,自主创作我校《校园安全歌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让学生在唱读中巩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建立教师值班制度,严守学生到校与离校时间,严查和登记外来人员入校。
卫生工作是整治校容校貌、净化亮化校园的必要方式。学校安排卫生专人,划分班级卫生责任区,选取“卫生小卫士”,挂牌上岗评选“清洁班级”。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每天值日,不乱涂乱刻,定期开展擦洗门窗等卫生扫除,发现并清理卫生死角,好习惯促进快行动。学校还根据季节特点,组织有关人员清理土质地面杂草与杂树,消除荒芜地域,修剪绿化树木,还原校园清静、整洁的大环境。
5.开展艺体活动,促进健康快乐成长。认真开展大课间和两操活动。学校根据年级组,划分大课间主活动区域,结合年龄特点,倡导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体育和游戏项目,大课间组织教师在现场指导、巡查,或与学生一起活动。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形成常态,纳入作息时间和广播系统。组织每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测试,对照标准,对不合格项目给予提高指导。
辅导学生参与各类素质教育展演和教育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首先班级预赛、选拔,然后学校复赛、评定,最后推选到上级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比赛、锻炼。乡级、区级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征文与演讲,六安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小学生导读》征文与读刊知识竞赛等等,学校基本上每年均安排参与。
6.搭建多种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每学期,教导处均组织校级观课议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听其他教师的课,之后开展热烈的议课交流。对于新上岗教师,邀请中心学校学科教研组来校开展诊断课和成长课教研。对于中青年教师,鼓励参与乡级和区级优质课大赛。
在继续教育集中培训、校本培训、送教下乡、网上国培的基础上,推选教师开展校际课堂教学交流。近年来,学校多次派教师到乡内兄弟学校、城区学校开展授课、观课议课或教学研讨,如多次派出同学科教师到继慎小学、宋岗小学、红桥小学、青山学校、陶洪集学校、城北小学教研。条件允许情况下,派出教师前往外地开展观摩活动,如2012年陆秀红老师前往合肥安徽医科大学观摩王崧舟老师的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和崔峦老师的报告。
让教师关注教学细节,积累教学困惑,带着问题开展集体业务研讨。近年来,我校教师在思想上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取和探讨课堂上出现的知识性和行动上的疑难和不足,查阅资料,反复推敲,深入交流,形成一定数量可借鉴性的经验总结,已有《“ABB”式词语该怎么读》《“4千”的写法规范吗》《词牌名和题目之间该如何标注》《“梅花开的时候”该如何停顿》《这里用“一行行”是否讲得通》《“呆会儿”和“待会儿”哪个好》《让学生爱上作文》等心得在省、市级刊物中登载。
积极运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指导教师在平台注册,开通学习空间,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源,与全省各地同行探讨教育教学话题。自2014年8月我校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以来,计上传资源300多个,人均超过60个。同时,有教师的教学反思等资料发布于苏教版语文教研平台凤凰语文论坛和新浪博客“学校教育”专栏,与同行和专家交流。
7.构建家校联系,全面关爱特殊群体。开展学期内和假期内家访,关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醒安全话题消除隐患。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动态,适时家访或电话访,促使家庭和学校全面了解孩子的表现,纠正其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培养其健康的心态。
在留守儿童之家实施“代理家长”关爱活动。每学期召开留守儿童专题交流会,详细登记留守儿童信息,与留守儿童亲情聊天,让留守儿童给外地的父母拨打亲情电话,开展留守儿童为父母写信活动,消除其心理空虚,使其感受师生关爱的温暖,开心面对每一天。
认真摸排,登记家庭困难学生信息。上报相关部门,取得资助,解决生活和学习难题。8.弘扬校园文化,彰显乡村学校特色。校园是文化的载体,学生一切活动都应有文化的支撑,这样的校园才是有魅力和朝气的,也才是能够吸引人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制定了班级文化和学习园地模式,以“读写勤向上,阳光少年行”学校特色为主线,发挥各班级优势,自主充实“班级寄语”“作品展览”“动态记录”“思维火花”等版块。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也制定相应的文化专栏,增添快乐学习的氛围。
创办校报《阳光少年》。制定办报实施方案,着眼校园文化品牌意识,由最初的手写版,到现在的打印和电子网络版,专人负责,精细编辑,坚持每学期推出一至两期,在小平台中宣传学校动态,展示师生风采。将“学生佳作”作为主打版块,适时从中推选优秀作品向教育报刊投稿。通过持续不断的坚持,至今已办20期。
设计校徽。以桥型和流水为主体构图,紧紧结合乡土,寓意朝气蓬勃和源远流长。让学生日常穿校服,戴红领巾,配校徽,感受身在校园内的幸福和自豪。
创作校歌《小河 大桥 蓝天》,歌词简练,取材身边,曲调悠扬,贴合少儿,适于传唱。学生在质朴、稚嫩而激昂的歌声中,感受到学习的美好和奋进的力量。
三、取得成绩
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小学毕业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标。我们始终追求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全面发展,加个性特长”目标,并取得了成效。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做到了说好话、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画好画、办好事、交好友等,有了这些,我们感到很欣慰,教师的努力没有白费,上级的关心没有徒劳,我们山村的教育基本上达到了满意的程度。此外,在常规之外,我们拥有自己的特色,师生心中有着身为黄大桥教学点一员的存在感和光荣感,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较为明媚的色彩。
通过师生的努力,近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取得了多方的认可,获得了一定的荣誉,这也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
1.学校集体荣誉方面。
2015年1月,黄大桥小学获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小学生导读》编辑部“分享阅读 分享幸福”征文优秀组织奖。
2014年8月,黄大桥小学被青山乡中心学校评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教师专业成长方面。
2015年9月,陆秀红教育叙事《走出“想当然”的误区》发表于《教育文汇》。
2015年9月,陆秀红课堂教学《推敲》被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省级优课。
2015年7月,陆秀红老师教育评论《好教师的重点是会教学》发表于《安徽青年报 教育周刊》。
2015年4月,陆秀林获裕安区教育局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二等奖。2015年1月,陆秀红童话故事《低下了头的鹅》发表于《小学生导读》。
2014年12月,张志能论文《有效拓展,让课堂充满魅力》发表于《大别山晨刊》。2012年4月,陆秀红、莫昌河获裕安区教育局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二等奖。2012年9月,陆秀红被裕安区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3.学生全面发展方面。
2015年6月,付欣雨、梁娟分别被裕安区教育局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2015年5月,王悦悦被裕安区关工委、裕安区教育局、共青团裕安区委授予第四届“百名优秀学生”称号。
2015年5月,梁娟获裕安区青少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征文特等奖。
2015年4月,张朋《书》、陈筱雅《小船》、卞耀波《春天来了》、王悦悦《橡皮》、王礼杰《枫树》五首诗歌发表于《大别山诗刊》。
2015年4月,张朋《做一个坚强的孩子》获共青团六安市委、六安市文联和六安市作家协会第五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
2015年3月,王悦悦《堆雪人比赛》、商宗宇《钓海虾》、杨晓倩《拯救萤火虫》、张朋《做一棵坚强的小草》、卞耀波《去发现那个神秘的地方》、陈凤娇《二十年后的美丽》六篇习作入选银河出版社《2014全国小学生作文精选》。
2015年1月,杨晓倩《我的课外小伙伴》、陈凤娇《走进昆虫的世界》分别获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小学生导读》编辑部“分享阅读,分享幸福”征文一、三等奖。
2014年12月,卞耀波、陈兴炳获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小学生导读》编辑部读刊知识竞赛优秀奖。
2014年8月,杨晓倩《未来的家乡》获六安市关工委“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征文三等奖。
2014年8月,商宗宇《钓虾》发表于《新安晚报》。2014年6月,鲍远成被裕安区教育局评为“三好学生”。2014年4月,王阳阳《海底家园》发表于《小学生导读》。2013年12月,杨晓倩《写给2021年自己的一封信》、陈凤娇《写给2049年祖国的一封信》分别获六安市教育局、共青团六安市委“我的梦,中国梦”青少年书信征文一、三等奖。
2013年12月,陈浩《我的梦想》获六安市教育局“与中国梦同行”征文三等奖。2013年5月,王林泉获裕安区青少年“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征文三等奖。
2013年4月,王阳阳、胡蝶分别获青山乡关工委、青山乡中心学校“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读书活动征文二等奖、演讲三等奖。
2012年9月,陈浩获青山乡关工委、青山乡中心学校“中华魂,理想点亮人生”读书活动演讲三等奖。
2012年5月,陆兴雨获裕安区青少年“建设幸福中国”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征文二等奖。
四、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笑容校貌改观。
对校园内土质地面实施美化和硬化建设,或拓展为即将开设的劳动课程实践园地。2.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让每个学科都有专业教师来胜任,让每一个专任教师不兼任太多的其他课程,有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关注自己专业成长。
3.思考如何让山村教育绽放光芒。
学习新理念,考察好案例,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保障教学点办学规模,让师生爱上这片青山热土,愿意来,留得下,以昂扬的心态面对每一天、每一年的崭新工作。
2015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