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科业务学习材料(汇总18周)
语 文 组 业 务 学习材 料 1
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
——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张庆
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然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大家还缺乏经验,难免会处臵不当,乃至出现一些偏差:
——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但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淹没了语文的本体。课堂上‚语文‛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
——有的语文课还是老路子,课文掰得比较碎,仍有‚牵‛的痕迹。——有的地区学生负担仍比较重。老师普遍对考试比较担心。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习惯势力使然,二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工作滞后,三是对‚课标‛的理解不够全面。
有人把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比作‚似雾,似风,似雨‛,可见还有不少困惑或疑虑。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倡简。
要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
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语文是复杂的呀!诚然,从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将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进行训练,试图用这样的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完全是一厢情愿。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这就好比是新买的钢精锅,铮亮铮亮的。放在灶上煮饭,经过三五个月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再过个年把二年,又进而变成褐色。几年后,锅底甚至变成黑色的了。学习语文就跟‛熏锅底‛的情形差不多。大家经常说‚某人的语文修养如何如何‛,这‚修养‛二字恰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庄子》里有个寓言,讲的是‚儵‛和‚忽‛要在‚混沌‛的头上给他凿‚七窍‛。他们每天在他的头上凿一个‚窍‛。到了第七天,‚七窍‛凿好了,可是‚混沌‛也一命呜呼了。毫无疑问,‚儵‛和‚忽‛的用心是好的,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混沌‛就是自然的状态,是不该有‚七窍‛的。硬是给他凿出‚七窍‛,反而害了他。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综合的,你硬是要像数理化那样,构建一个知识点、能力点的网,进行线性的训练,这不啻是在‚混沌‛的头上凿七窍。
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一、知识能力,二、方法过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
须知:‚课标‛里面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举例来说,教学生写字,好像是纯知识技能问题。其实不然,在写字的时候,要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从内心里喜欢汉字。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教给孩子怎么把一个字写好,比如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相接的部位要收敛,要避让;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得不好到写得好,自己动脑筋,自己体会怎么才能把字写得漂亮。这就是方法与过程。
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本质上把握住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简简单单地上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
语文‛的东西;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二、务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事实是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根据‚课标‛的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
超越文本的提法固然不错,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须研读文本,了解文本。如若对文本一知半解,何谈超越?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举一反三,如果‚一‛都没有举好,怎么能够反出‚三‛来呢?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如果教师对文本就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甚而至于南其辕而北其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的教研组备课,一人备一个单元,然后互相交换,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钻研文本是自己与作者(其中还应包括编者)对话,怎么可以由别人来代劳呢?
现在大家谈预设与生成很多。‚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好比烧开水,只有到达了沸点,才有气泡冒出来。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像温吞水,哪里会有‚气泡‛冒出来?所以我以为,老师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场‛。
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个人的阅读。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怎么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呢?我觉得有两点要引起注意:一是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应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二是阅读感悟要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比如孙双金老师教《三顾茅庐》,就抓住‚诚心诚意‛这个带有纲领性的词语来切入,使学生领悟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纲举起来了,目(网眼)就张开了。
还要鼓励多读,熟读成诵,以形成积累。并通过适当的迁移,引导运用。
三、求实。
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又何所得呢?
在教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追求浮华、不讲实效的问题。上研究课,追求观赏性,可看性,花样多了,务实少了。有些教学研究文章,追求所谓‚学术性‛,食‚洋‛不化,术语堆砌,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我认为,上公开课,应提倡以平常心上常态课。搞课题研究也要倡导一种实事求是的风气。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即是研究的课题,自己的教学实践即是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效果即是研究的成果。提倡迈开自己的双脚,走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做研究,或者写文章,才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于人有用,于己有益。
对于‚训练‛,在‚课标‛中似乎有点淡化了。其实‚课标‛所反对的只是过去充斥课堂的繁琐、机械的训练,是只对考试有用、而对终生无用的那些‚题海战术‛。如疲劳轰炸式的抄抄写写,连篇累牍地做模拟试卷……
我们还是看看‚课标‛上是怎么说的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如写字、读书、习惯等,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
习惯,不仅是指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连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也必须达到技能乃至习惯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张光鉴先生所说的‚快速反应通道‛,对学生才有实际的用处;离开了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达不到自动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么用场。这话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
国外有一个统计资料很能说明问题。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
我们强调的训练是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这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以及‚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等栏目的设计可以看出来。这些练习是为了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具有开放性的,是面向生活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是鼓励探究的,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能够激发儿童兴趣的。
四、有度。
所谓有度,就是我们应当把着力点放在调整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上,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要实现重大变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从而出现了新的不平衡。随着变革的逐步深入,和经过不断的调整,又建立起新的平衡,事物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前进。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通过学习‚课标‛,认识提高了,理念更新了,便试图打破课堂旧模式,建立教学新秩序。当此破旧立新之时,难免会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可以看到过度拓展的情况。有个老师教《秦兵马俑》,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是老师却用了大半堂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资料,并节外生枝地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这就远离了文本,拓展得有些过了头。
比如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运用多媒体、表演要把握好一个‚助‛字。有的老师上《蘑菇应该奖给谁》,还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什么是阅读能力?就是‚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学生看多媒体虽然也弄懂了故事,但他是看多媒体‚看懂‛的,却不是读课文‚读懂‛的。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上,多媒体一定要慎用。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
吉春亚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推陈出新‛的绝招也令人眩目。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与综合结太深的缘。如有老师处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忽略了这篇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的,而是详细讲解了关于地球的知识和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再如,《将相和》一文的阅读重点是如何从字里行间找到依据评价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复述课文和学习课文布局谋篇的思路,但有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介绍当前的时代背景上,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至于语文课被‚异化‛为音乐、美术等大杂烩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一味地去搞课外延伸,‚文理沟通‛的潜台词是‚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这样的所谓‚综合‛,实在是令人堪忧:学完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得之甚少,学课文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式地‚到此一游‛而已。这,还有语文味吗? 与人文攀太近的亲。如教一篇主题是‚诚实守信‛的文章,仅致力于如何懂一个诚实人的大讨论,充实理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上《落花生》仅努力于探究怎样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的人,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读《鸟的天堂》仅注重于感受大榕树如何如何美丽,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读
《山泉流过的地方》,深刻地体会年轻的女教师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重要原由是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跳水》《称象》等课文时,仅着力于引导想出更多更好的救人或称象的办法,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上课时,漠视那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言语‛,于是,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诗句,更不用积累其间的语言运用于生活中的语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细细品来,与‚人文‛
攀得这么近的课,还有多少语文味? 与多媒体贴过密的心。我们会看到不恰当的多媒体的课件充斥着各种场合的公开课、评优课,也殃及日常的语文教学。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一再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于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日薄西山‛。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思维时空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多媒体的富有动感的演示中浅尝辄止……为了追求所谓的多媒体展示的视觉效果,而使言语的欣赏、积累、运用等本色的‚语文学习‛退出了语文课堂的舞台的做法,岂不是与有‚语文昧‛南辕北辙之嫌? 管中窥豹的失真之举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非‚语文味‛的教学与语文教学有多少补益呢?
删繁就简一树花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
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语文课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我们还是从叶老的话中来领悟‚语文‛的内涵吧。
‚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个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
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那么按照‚语言‛和‚言语‛的理论,听说读写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应该属于运用语言的行为和产物,即是与‚语言‛
既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言语‛,这么说来,‚语文‛的内涵是‚言语‛才合适。于是,我还这样思考:
①‚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诚然,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 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在语文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语文本身。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其他课程(外语除外)是借助言语学习言语的内容,如数学课以数学原理即数学公式定理(一门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历史课则把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教学的内容……它们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言语内容为教学本体,唯独语文以言语形式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言语能力‛——‚言语行动‛优化组合(人品、文品综合表现)的必然结果成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这里的‚人品与文品‛的优化组合不妨认为是‚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即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携手走向丰妙境界。也就是说,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
由此来推断,‚语文昧‛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定位呢?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的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学习与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我:如果这样来定位‚语文味‛的话,又如何去理解语文素养的目标呢? 我的回答是——
语文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中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都属于这一范畴;过程和方法,是知识和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不是语文课的本质目标)同时又是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动力或激励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被赋予了新鲜内容,它指向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高层次目标。在这三维目标中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专职)任务。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语言学习实现的。换句话说,语文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训练达到对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果没有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语文课就没有开设的必要。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习语言,为了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具有真正的‚语文昧儿‛呢? ‚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腹有诗书气自雄。‚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咏,楚辞世界巫风神话的幽怨对话,魏晋士子的生命自觉,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弘,宋元山水的迷我忘我之境,明清之时的纷繁世俗图景……我们需认真品味。老舍的文字是漫画,世俗风情,鲁迅的文字是木刻,力透纸背;余秋雨的文字是
水墨,意蕴深刻;张承志的文字是油画,色彩浓烈……我们该细心欣赏。安徒生的童话以虚构之笔昭示给世人美所能达到的程度,巴尔扎克构筑一座座语言及命运的迷宫,艾略特打开了一片意象与文明的荒原……我们应默默体会。‚平心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让读书,这剂心灵的鸡汤,不断地滋养着曾经‚气虚‛的自己。‚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 的课奠定基础。
‚望闻问切‛‚调整良方‛——探求庐山真面目。
教无定法,这儿只是向大家说明一般的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以一斑见全豹: 第—,凭借例子——积淀语言,习得规律(1)预习入手,感知语言材料
按照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程序安排上,就应该让学生先直接接触课文,而且应是整篇课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这就是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总体印象,以利于下一步学生居高临下对各部分进行品读、领悟。
(2)品读领悟,重视语感培养
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接受其负载的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即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入选课本的文章,文质兼美,特别是他们的言语更具鉴赏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一篇作品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体会运用——不是分析语言的表面特征(词性、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的神奇效果。品味点可以是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可以是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可以是句式上的有意变化,可以是修辞上的别具一格等凝聚着作者的心血的言浯。品味的方法常用的是比较法,增删补换,和原文对比,显出优劣,再结合感情朗读,‚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之心‛,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那么言语对象的形态、句式、语调、含义等自然就能够充分地内化为品读主体的语感图式之中。
(3)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语言,重在吸取和积累语言,熟读背诵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也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功经验。人们常以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来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之所以有这样的说写能力,就是因为语言积累丰富。否则,说写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言积累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
(4)练习迁移,形成言语能力
积累的言语若在脑海中长期不使用,那么,这些言语也就成了静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因而,应不断地促其成为动态,即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活力。如每篇课文均有生字新词,让学生把生字新词抄写数篇还不如改成‚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练习,既掌握的生字的音形义,又化静态的积累为积极的运用,一举多得;又如,我们可以仿照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让学生进行模仿——旧瓶装新酒;还如,‚摘抄好词佳旬‛是我们经常布臵的作业,如何利用这些词句可能很少考虑,不妨让学生用造段的形式将摘抄的内容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如古诗句的运用:
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你的身于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第二,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把选文当作一个‚例子‛,只是将课堂教学局限于选文之内,即使完成了训练的项目,达到了训练的要求,也不一定就能在现实世界里通畅地交往,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因此,还须超越‚例子‛——以选文里的言语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言语运用的‚三‛,‚单一反三‛;
由现实生活言语运用的‚三‛又复归于选文的‚一‛,如此的往复。形式有把课文新的言语形式出现之处作为课外衔接的‚靶心‛,拓展相关材料,让学生学习表达。如教学《游园不值》时,补充写春天景象的古诗;学习《和时间赛跑》拓展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学生设计个人名言。
还有将教材重组。以作家重组。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将这篇文章与《新语文读本》《亲近母语》中选择的巴金的文章《繁星》等组成一个新单元,体会巴金文笔的魅力。又如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等,现
代作家冰心、老舍等,我们进行集中阅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诗人和作家。以题材重组。如教学第11册第一单元时,课文中已有的课文是《桂林山水》和《火烧云》,可将选读课文的《镜泊湖奇观》和《新语文读本》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共3篇也引进教学单元。以情感重组。如教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特殊的礼物》等文章,我们发现当代学生物质生活丰富了,而对父母的亲情却熟视无睹。我们便推荐学生阅读萧云儒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母亲》等又章,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悟。
另外,通过组课的形式,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有机地进行整合。如教学《武松打虎》时,可这样安排:第一,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如何读小说。第二,拓展阅读课,阅读《亲近母语》中的《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和《可爱的李逵》。第三,口语交际课。学生在‚我认识的水浒人物‛口语交际课中学习表达自己的体验,畅谈自己的感悟。这种大语文观的教学,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再如,第10册课文中有几篇童话、科幻、寓言作品,选文较为新颖,想象奇特。《语文读本》又选编了好多篇这类作品,使学生享受了一次想象大餐。教学这个单元,阅读只是起点,应着重发挥它的辐射功能。首先,我们开展‚故事大搜寻‛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搜集神话、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编一本选集。第二,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所搜集的故事。第三,编故事比赛,要求不能抄袭别人的作品,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来编故事。第四,开‚梦想大展示‛主题晚会。学生根据自己所读到的或自己编的故事,重新改编成小品,自编自导自演。这样将阅读教学延伸到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体现了教材使用的整合功能。
这样的超越例子的教学使选文的教学充满现实生活的气息的同时,又使他们掌握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母语在当今社会里进行言语交往活动(听说读写活动)的能力。
‚一朝悟罢正法眼。‛‚语文味‛不是‚语文是个筐,啥东西都能装‛;‚咬定青山不放松‛,定心静气,不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专心致志地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回归语文的本色,把握好这门教育学生更多、更高、更好、更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言语交往活动形式——听说读写的形式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凸显五实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有效率,即充实的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是充实的,能量的大的。
有生成性,即丰实的课。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常态性,即平实的课。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再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撼的,有缺撼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有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撼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好课三味
——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
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有了‚三味‛的语文课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简约之美
——我的好课设计观
著名特级教师
薛法根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设计:
教学目标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臵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活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其实,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著名特级教师
靳家彦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本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的理念,提出十条标准,就教于大家。
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
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无论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
让课堂充满活力
著名特级教师
贾志敏
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
一般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
1.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臵。
2.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3.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边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好的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什么是好课
——直观的感性评价
著名特级教师
支玉恒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教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进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有些老师模仿别人的教案去上课,试一试可以,一以贯之,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教师阅读三问
朱永通
(大夏书系策划编辑,《教师月刊》的首席记者)
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在人们的印象中,读书之于教师,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身为教师而不读书,才是咄咄怪事。可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却是:读书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先讲一件沉重的事情,不久前,我中学母校的一位青年教师在家猝死。好友在电话里几度痛泣,他说,这位老师工作上勤恳如牛,任劳任怨,自恃身体不错,身兼数职,常常加班加点,他的死完全是超负荷劳动所致,即所谓过劳死。
母校这位青年教师的不幸,虽不能说普遍,但此类事件在全国各地也时有耳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生活上、工作上诸多压力的侵袭,很多教师在身体上、精神上纷纷亮起‚红灯‛。
没有美好的生命状态,难有美妙的阅读。让一个身心疲惫的人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好比要让荒漠一夜间变绿洲一样,不过是一件想起来很美的事而已。打开一本书,不知不觉沉浸进去,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心境。
所以,教师不读书,更多是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本能地启动生理、心理的调衡机制,以免耗能过多,免疫力下降,让身心遭到疾病的侵扰。
以上观点,并非主观臆断,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流行着这样的社会风气:许多薪俸阶层的男人下午下班后,径直到小酒馆喝酒,直至酩酊大醉才回家。
针对此社会现象,当年担任日本劳动卫生顾问的松田育一先生,通过对人的大脑构造进行独特研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在‚日新报导刊‛上发表了《驱散焦躁和烦恼》一文。
松田育一先生研究指出,在人的脑子里同时存在着三个脑子,分别为鳄鱼脑、马脑和人脑。从人脑的构造分布来看,属于爬虫类的鳄鱼脑(脑干)在最底层,它承担了人的自律神经作用和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功能,如呼吸、维系心脏跳动、保持体温、消化食物,以及睡眠、排泄、自我防卫本能等;居于鳄鱼脑之上的是更加进化的哺乳动物的马脑,其作用是赋予人以感情,如恐惧、愤怒、思慕、寂寞等;包围在鳄鱼脑、马脑四周的是大脑,即人的脑子,它是理性、智能的代称,诸如思考、计划、创造等人所特有的功能都是通过人脑来实现的。
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家庭里,每个人都被要求要冷静、合理、理智、抑制自我,而不能凭感情行事。其实,人与动物相似,若过于粗暴地处理自己的感情,则易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倘若人长期受到精神紧张的打击,此信号会传至鳄鱼脑中的自律神经,并使之紊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穿孔、胃溃疡等症状。
于是,日本薪俸阶层的男人们就去小酒馆喝酒,因为酒精可以使大脑休眠。这样,平时受到大脑抑制的马脑便恢复了精神,随即感情毫无掩饰地宣泄出来,具体表现为酒醉后时哭时笑、喜怒无常。
回过头来看,整天忙不停的教师同样需要释放马脑,让大脑休息,以便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去工作,所以,当教师好不容易歇下来,最好是散散步,看看电影、电视,或跟家人、朋友聊聊天。
阅读是有难度的,同时需要马脑和人脑的协调、配合,才可能与作者对话,还原书中的情感、思想。对于大部分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教师而言,在忙了一天之后捧起书,只能使精神进一步紧张,要么昏昏欲睡,要么身心倍受折磨。
也就是说,教师不读书,或书读不下去,其实是源于调剂身心的生命本能而为自己理性选择的一种‚节能‛的生活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竞争意识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教师之不读书,与此息息相关。目前的职称评定标准在看似公平的逐条量化之下,却指向了淡化读书,乃至‚鼓励‛不读书的方向。
教师职称关乎其个人利益及荣誉感,除了心灰意冷或洒脱超越的极少数教师,绝大多数教师还是趋之若鹜的。然而僧多粥少,竞争随之而来。在职称评定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各种荣誉中,最为关键的是学校的评价。现实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很单一的:能抓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考试是一门技术活儿,只需特定的技能,学科之外的书往往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当教师选择为眼前利益冲刺后,难免要把学科之外的书本冷落一旁,久而久之,也就忘却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书的精神食粮。
现代教师为什么需要读书?
何为现代教师?在我看来,其核心特质表现在,他的观念是否与这个世界、与校园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血脉相连,并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要位臵。
观念是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在观念上出现问题,无论其在专业上有多深的造诣,也无法弥补因观念上的偏差而给学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演员李冰冰接受采访时提到,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特别没有自信的人,因为小时候数学成绩不好,她一直笼罩在这样的观念阴影下:‚小时候不会算算术的人都很笨。‛她说,数学不好,导致什么都不好,以致一直没有安全感,恨不得自己能丑一点,‚我现在有点驼背,因为小的时候一直是这样走路,就希望老师不要看到我‛。观念是一只可怕的‚看不见的手‛,它甚至可以让人类这个‚物种‛慢慢地‚变异‛。
教育上存有偏差的观念,犹如枷锁,学生的心灵一旦戴上它,可能花一辈子的时间都解不开。麻烦的是,有些观念有其时间性的一面,最容易过时、落伍,教师一不小心,就可能会以这些过时的观念建立起铜墙铁壁,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自以为是,而对外面的世界保持封闭和无反应的生命状态。
基于此,衡量现代教师的三个标准即为:其一,做一个开放的教师;其二,做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其三,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这三个标准既有次序上递进的关系,又互相关联、交叉,比如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对达到前面的两个标准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总是抱持开放的生命态度,与这个世界、与他人、与自己时刻进行积极的对话。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开放的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精神性状:一是,在不断正面回应环境的各种挑战的过程中,他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和职业追求的方向,努力去寻找并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尼采语);二是,他乐于学习,善于悦纳不同的人,并批判性地吸收、消化不同的观点。三是,他放下成见,以崭新的方式看世界,伴随着好奇心、责任感,并在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分享中,不断学习、转化、创造、发展,在生命不同的季节里,其思想总有恰如其分的成长。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内心敞亮,知道自己在专业上追求的方向,正如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有专业伦理和专业能力的人。叶圣陶先生对教师有一个基本要求:肯负责,有本钱。‚肯负责‛,指向专业伦理;‚有本钱‛,指向专业能力。
先说专业伦理,它早已被各行各业所忽视,为了利益,伦理底线面临着被降低的风险。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即成全生命、呵护人性,应该成为其专业伦理的根本标准。
再说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并非局限在教学能力这一狭隘的范围里,它还包括爱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等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可见的将来,能让学生考出好分数,不过是一个教师最低限度的‚本钱‛。作为现代教师,最大的‚本钱‛是,在读书中扩展教育视野,回归教育常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从而建构起支撑他作为现代教师的‚思想资源库‛。
有‚本钱‛的教师,对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似是而非的繁杂现象,不盲从权威的声音,也不轻信流行的观点,而是保持自己的敏感,屡有独到的见解,因为他始终眷念健康的人类精神,视‚读书明理‛(郑板桥语)为天职。
现代教师怎么读书?
古人云:开卷有益。这是一句很笼统的励志口号,很像小时候大人哄我们的招数:‚乖,听话,才给你糖吃!‛糖吃多了,不仅牙要坏,脑袋瓜也会不灵光的——光听话,就不思考了。同理,如果所开之卷皆是糖之类哄我们听话的东西,何益之有?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作为现代教师,如何读书,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一曰,须开有益精神发育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基本常识和心灵滋养。
浮躁与功利,是这个时代的传染病,其病毒之蔓延无孔不入,殃及教育,最明显的恶果是,教育日益平庸化、世俗化,且逐渐露出僵化和滞后性的面孔。作为现代教师,如何在庸俗的空气中增强免疫力,自觉去突破现状的呆滞和体制的局限,让自己多一点教师味,多一点书生气?这个问题,可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句话来回答:‚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当然,‚拿学问提着‛,指的是在思想上下工夫,这是精神发育之关键的关键,而提高思想能力的关键途径则在于‚直扑经典‛(黄克剑语),读点哲学,回到人类的思想源头——轴心时代的伟大人物(比如孔孟老庄,柏拉图、苏格拉底)那里去吮吸精神发育必需的奶水。今天之教育,虽流派林立,杂象丛生,但若有哲学之慧眼烛照其间,我们一定不会因被遮蔽而迷失,因为哲学有益于我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回归教育之常识。
话说回来,今天的中小学教师,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走上讲台,皆在应试教育的大道上前赴后继,几乎无暇亦无心去吮吸哲学原典之奶,久而久之,精神的肠胃根本适应不了‚原奶‛。这时候,当然要退而求其次,先吸收一些‚奶粉‛式的解读本,比如《论语》,可以先借助杨伯峻的译注本、黄克剑的解读本、李泽厚的今读本等等,至于于丹的心灵鸡汤版,最好别碰,因为她只是从《论语》中舀了一丁点的‚奶粉‛,却用了一吨以上的水去冲泡,偶尔尝尝倒也无妨,若喝多了,喝上瘾了,只能导致营养不良。
精神发育犹如身体发育,除了必需的营养外,还需运动,所以,现代教师的精神生活需要经常‚运动‛、调理,也就是说,现代教师既需要满足生存的职业生活——教书,也需要丰盈灵魂的内心生活——读书。就精神享受而言,读文学类的经典作品,犹如听经典音乐,可以滋润心灵,让生命伸枝展叶,保持旺盛的活力。叶嘉莹教授在一次讲座后,曾与学生有过如下对话。一学生问:‚叶先生,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道:‚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你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啊!‛叶先生的回答,让我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神说:‘如果你内心的光明熄灭了,那黑暗多么可怕。’‛是啊,很难想象,一个‚内心的光明熄灭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如何能做到以人间情怀之灯去引领学生观照、眷注人生世相。
二曰须开有益专业发展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素养和思想能力。
谈到读书,许多专家学者言必兴趣,使读书成为人生之乐事云云。从理论上来说,一点都没错,因为人要把一件事做好,最需要的是动力,就人选择读书而言,其动机有二:一是喜欢其‚无用之用‛;二是确信其‚有用性‛。第一是全凭兴趣、爱好去读书;第二是抱持一定的功利心去读书。对于久经应试教育锤炼的教师,除非从小培育了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很难让读书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兴趣一旦错过早期开发,缺乏一点一滴的能力积累过程,长大后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真正开发出来。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虽然无法尽情享受把读书作为消遣的乐趣,但至少还有第二个动机,可以让他们拿起书本,即把读书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无需囿于道德感,觉得缘于第二个动机去读书多少有些不光彩,其实,当我们与有益专业发展之书——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专著朝夕相处之后,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足以改变我们的气质,提升专业素养,并显露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
作为现代教师,当你依据有益专业发展的原则来精选书籍,并认真地一部部‚啃‛下来,你的专业能力自会潜滋暗长,获得意想不到的提升。
此外,作为非消遣性阅读,你还可以尝试做读书札记,一则有益记忆;二则有益思想能力的提升。读书札记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摘引书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二是记下自己的心得、见解。
(转自《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13后11月18日)
什么是有效的小组讨论
窦桂梅
‚小组讨论‛背后都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质疑不同观点,以及在合作中如何提供应有的信息,如何评价团队的互助等。可以说,‚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起,是一件好事情。
前几天参加‚全国主体实验研讨会‛。会议呈现了几节来自不同地区的研讨课。每课堂都能看到‚小组讨论‛形式。当然,有些流于形式,有些派上了用场。
‚累‛一点的课,也就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教师进行了点拨的课,在大多听课的眼里是‚预设‛过于严重,学生主体发挥不够。然而,学生在课堂特别活跃,老师说得很少的课,比如《理想的风筝》,老师们就认为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于是进行评课研讨的时候,有老师就认为前者的课,教师‚牵‛的痕迹太浓,压抑了学生的主体。
到底怎么才是‚牵‛?是顺着学生没完没了‚跑野马‛,还是必须拽回应有的轨道?是随随便便散谈漫议到底,还是删繁就简告诉学生必须明白的理儿?是学生停留同一水平的泛泛而谈,还是在此基础上教师的‚点睛‛和转化?
在很多热闹的课上,学生畅所欲言,看似尊重学生,但他们的能力其实没得提升,他们只是把原来自己肚子里有的东西展示给大家。有时候他们不愿意说,但是老师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只好‚没话找话‛。
《麻雀》一课里。老麻雀和猎狗的对阵场面是相当惊险的。可有的老师却定格处理,进行理性的分析。这位老师要求是——自学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动作与神态的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然后把自己感悟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从学生不紧不慢地平平静静地表达中,我感到,老麻雀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变成了学生旁观者的‚无所谓‛的评说和评价——多么令人痛惜。
在《珍珠鸟》一课里。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边默读,边想象,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简单批注。然后练习用以下方式谈谈让你感动的地方——小组内一人读鸟的话,一人读‚我‛的话,体会鸟是怎么一点点缩短与‚我‛的距离的;展开想象,试着在文中添加小鸟的心理活动,然后相互配合,一人引读原文,一人补充想象。
当学生开始汇报后,老师在一旁被‚晾‛了起来。你的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学生的表达。我发现,学生所说的特别‚散‛,东一句,西一句,尤其是想象,无边无际还缺乏深度。
结果——发散下去,造成的就是‚一个平面‛。从学生内在的感受来说,根本没有进入一种‚线性‛的,或者螺旋式的‚生成‛中。因此,给你的感觉学生的发言就是平平,空空。最后根本没有升华到由于
鸟和人彼此的信赖而创造的美好境界。
难道这样的学习就能走进文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我想,教师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是否可以抓两条线:一条暗线——从字里行间抓‚我‛的一贯态度,另一条明线——抓‚鸟‛的逐渐变化。最后然后教师一点点归结到结尾的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上?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
北京小学的李明新校长说:任何时候,教学都是‚主动‛和‚受动‛的过程。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整堂课的思想和行为的担当体。尤其是在小学,失去教师的作用是很可怕的事情……
的确,无论对文本怎么处理,一定不要全盘推给学生,不然就破坏了文本的张力。如果老师因为自己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主体表现在时间和方式上的话,那么,我们语文将越来越肤浅。我们的语文就成了依赖学生情况下的‚勾兑‛。我们的语文,本来复杂的,却简单化了,本来简单的,却复杂了。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国情——大班额的教学目的既是够得着的,也是能够提升的。我们的课堂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马上有效,我们的形式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我们的课堂必须应有高度——哪怕队伍是一群‚羊‛,跟着‚豹‛跑,‚速度‛是差不了的。
说到底,小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要看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是否有所收获。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交流的确很好,但,完全丢掉了教师的推波助澜和‚指点江山‛必将是肤浅和脆弱的。不妨借鉴文喆院长的建议——关于合作讨论,这个题目需要吗?有没有团体的氛围让其讨论起来?学生有没有能力进行讨论?你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吗?
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的比方再恰当不过了——教师的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这是真理。但教师的服务不等于端上一盘菜:‚噢,学生您吃吧!‛学生处于独立的主体,然处于学的地位;教师服务于学生,然处于教的位臵,不是吗?
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于漪
语文课改从起步到现在快要十年了。这十年,我们语文教学第一线教师们的艰难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时至今日,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逐步一致起来,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借此机会和同行切磋切磋。
一、语文教师的误区:被他信力左右
十年路程走下来,我们很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自信力都很少,往往是不知道课怎么上。我想这样一种心态,会影响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相当程度是被他信力所左右。
第一,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
第二,信教学时尚。比如说,我们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
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还有信什么呢,信评价标准。教师上课就是怕评价,评价就好像是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我参加过一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有时我看那论文中评价一节课有三十几个指标。三十几个指标,多少项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微笑几次,学生微笑几次……我想这叫什么课?我也听过一些评课教师的高见,如: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会怎么怎么上,我想这大概不叫评课,这是评课人自己的亮相、自己的诉说。任何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钥匙,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
还有,信一课一练。如果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可以靠题海题库这样来一课一练的话,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呢?诸如此类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教师,导致教学自信力消解,被他信力左右:到底什么是语文搞不清楚了,到底怎么教语文、教什么也不知道了。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是差不多的模式,差不多的样式。
二、加强自信力:树立理想,提升修养
我希望我们的优秀教师要有自信力,要树立教学人生的目标,建设你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美国一位管理大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石匠,在建筑教堂。有人问第一个石匠:‚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只是在这混饭吃的。‛问第二个石匠,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要盖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教堂。‛说完就埋头敲石头,他要做一个能工巧匠。问第三个石匠,第三个石匠目光遥视远方,然后说道:‚我要盖一个世界上 最有特色的教堂!‛同样是石匠,他们的目标不一样,他们的道路和成果也就迥然不同。
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个调研,有一届毕业生,无目标的是27%,目标比较模糊的是60%,有近期目标的是10%.有3%是有远期目标的。25年之后,再追踪调查,这有远期目标的3%成为了美国的精英。因此,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树立目标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
我树立的目标是终身做一名教师,我一辈子树立的目标是做一名合格的基础教育的教师。我认为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求学时期.学生的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成长的。因此,教师须建设教学人生。日本哲人池田大作讲过:人一辈子都在建设,没有建设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一定是随波逐流的。
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教学人生,我热切地期望我们中青年教师能够人才辈出。台湾作家白先勇讲过,百年中文是内忧外患。外患什么呢?西方语言的冲击。上海小学一年级就要学外语,跟语文平行。初中的保送生,测试两门:数学和外语,没有把语文当回事。语文建科以来,一百多年的时间,老觉得语文是难题,如果五十年以后仍然是难题,一百年以后还是难题,那么我们这一代一代人在于什么呀?因此,我想我们建设的教学人生.要有一种雄心壮志,要破解这个百年以来中文教学的难题。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言文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根,但是现在我们自己没有多少发言权,而让国外很多的概念术语来左右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教学常被作为例子作为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某个概念的正确性。那么我们中国培养这么多教师做什么?
外患是外部来的,内忧就是奴性——崇洋。中国语文,汉语言文字是世界非常优秀的双脑文字,有它独特的东西,是人家没有的。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重振价值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我们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的自信力。如果我们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地认识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个难题总有破解的日子。
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以下说三点。
第一是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知识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础。我们过去的一些大学的、中学的教师文化积淀很深,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参考书,拿起一个教本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他们的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我们现在上课就怕学生问,一问就不知道怎么办,回答不上来。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发明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的化妆。
第二是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浅阅读,为什么会误读,就是没有通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
不深思,你怎么知道这些文字背后的东西呢?感性的认知都是蒙眬的,因此你要学生真正理解,获得清晰的认识,就一定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统的语言,形成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语言整体里的一个部分,七级浮屠呀,拆下来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宝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
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语言本身是双刃剑,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和义乃至文外的东西。品味语言是中国的特色.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语每年的新词大概要增加两万,所以莎士比亚的文章,现在英国人读不懂了。中国的词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组合一下就好了。过去是牛车、马车、人力车、自行车,现在是火车、磁悬浮车、动车,你怎么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语言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言过其实,就是语言的陷阱;我们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词句拖着走,文没有了,被肢解了。
教课,一是要研究语文和语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学生。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你的方向引得对,方法正确,修行还要看学生自己。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语言文字非亲身实践不可,要读,要说,要写,要听。教师要养成倾听学生的好习惯。学生有很多思想、意见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
必须知心,一定要养成倾听的习惯。所以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
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三、执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我非常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出现很多流派,百花齐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进。
我们什么时候有教师专门从美育人手来教语文,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也可以从文言文这个角度人手,从朗读人手,从写作人手,等等。应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教师一定要充实自己,研究自己,要认识你自己,这叫自信力。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人,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逐步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
到底教师要不要教学个性?我觉得改革到今日十年了,如果我们全国各地都能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优秀教师,一定可以顶起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片天,而不是都‚差不多‛。这个差不多,绝对不是胡适先生讲的‚差不多先生‛.而是我们的课基本上面貌是差不多的。我们听了很多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丝丝人扣,分秒不差。对怎么教考虑得很多,但对教什么考虑得显然不够。
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各个地方很多教师都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我不是说这些个性都非常完美,从科学的层面、从哲学的层面、从语文本体的层面,也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个人的教学就是这个人的,不是其他人的,这就叫个性。差不多一个模式,我是比较反对的。大家用一个模式,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
标准化的教师就无法张扬个性,你这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了。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很有才华,但是被框住了,潜能出不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已经是死水一潭了。语文教材中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文章,怎么可能是一个模式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对象。难道你用一个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吗?套不住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危害。
我们语文学科太需要领军教师了。放眼看全国,前不久,季羡林老先生过世了,东方文化的大学者呀;钱学森老先生过世了.任继愈老先生过世了,继承发展的大师何在?当然,那是学术界、科学界的大事。但我们教语文的也要深思,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啊,我们太需要全国性的出类拔萃的领军的语文教师。可是没有个性就根本没有可能领军,不可能出类拔萃。出类拔萃需要有智慧。我们的课堂是时间和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个场所。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
青年教师要学习于永正老师的备课方法
看到于永正老师的备课方法,我感受很深,我要组织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要好好学习.我听过于老师的好多课,他还在我的老同学-----特级教师薄俊生校长的引荐下给我签了名.我很佩服于老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是于老师的备课方法:
关于备课的重要性不必说了。反正不备课,或者备得不充分,我是不敢进课堂的。下面,我就说说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
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第一步:钻研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如我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无不手舞足蹈。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备‚朗读‛,一是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平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诵,这对提高我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努力去做。
如《水上飞机》一课,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海鸥决心去问个究竟。‛这里‚究竟‛当‚结果‛讲,即看个明白,看个结果。但词典里讲,‚究竟‛还当‚追问‛讲,‚因有疑问,而追问‛。如:‚这种冰箱究竟省不省电?‛我弄明白了之后,心里一亮,便有了底儿了,于是每个不同解释我都造了几个句子,这就取得了指导造句的发言权。但我造句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抄袭以应付考试,那样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此外,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专门翻看了《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教《海洋——2l世纪的希望》,我在网上搜集到了不少有关海洋方面的资料(如潮汐发电站等),受益不浅。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备了一辈子。‛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观点三:要思考教法
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备学生‛、‚备学法‛。上边说了,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
即使教师在教学前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朗读好了,读出文章的妙处和味道来了,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有人请教一位台湾的教授怎样教语文,该教授说:‚跟我读。‛这话真是说到根本上了。
观点四:教案一定要写
隐形实际上并不隐形,它指的是在写教案之前的准备工作。当然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但我认为,备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显性备课。所谓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教案一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于形式。我所记下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东西,以防忘记。这相当于‚作战计划‛。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记;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片断、造的句子,我先写一写,造一造;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我以前书写较工整,为的是校长检查能得到好评。现在写得较随意,底线是自己必须能看懂。有些课文考虑得比较周密,我只写个大体教学过程。对已经教过数次的课文,我只写新的体会、新的处理方法。
我还喜欢在课本上写‚教案‛,美其名曰‚备课于书‛。我把隐形备课称为‚备课于心‛。我是每课都想‚出新‛的人,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教案往往只写个过程,更细微的东西在书上。
总之,备课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
观点五:讨论与自读尤为重要
钻研教材时,我喜欢和同事讨论。同事间的讨?特别是上公开课),很有作用,有时会使我豁然开朗。自己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会被别人一句话点破。听别人上课,也有助于对教材的把握,即使上得不成功,但至少帮助你熟悉了教材。我的好多教学方法,是在听别人的课的时候想出来的。
人教版小语课本第八册有一篇课文叫《全神贯注》,我读了一遍,就被罗丹的全神贯注的精神所感动。当我又读了两遍后,教法一下子就产生了:我打算一开始把文章最后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的两句话‚那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提出来讲。
这一课,我备课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时,教案写得很简单。只是个过程,重点记下了要抓的关键词语,记下了怎样指导朗读的办法以及自己读了之后写下的‚名言‛。教案虽然写好了,而且自己也较为满意,但出于习惯,我又查找了有关罗丹和茨威格的资料,这些东西虽然上课不一定用得上,但作为老师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我之所以举这个课例,为的是想具体说明我到底是怎样‚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的。
写到这里,关于备课的话题似乎可以画个句号了。但意犹未尽,我就写‚教后记‛(即写所谓的‚反思‛)说几句话。我把我为徐州市民主路小学的《教学反思集》上的题词抄录下来,作为文章的结束: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
我怎样备课
于永正
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读四、五遍对于情感型课文,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是赋予作品以生命。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 24
多高,甚至超过老师。“备”朗读,第一是多读,第二是多听别人读,听录音,第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诱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钻研教材的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先答一答。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我一定先写一写。
以上就的是钻研教材的几个方面。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接下来是思考教法。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教案一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于形式。总之,备课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
写到这里,关于备课的话题似乎可以画个句号了。但意犹未尽,我还想就写“教后记”(反思)说几句话。可以这样说,我是在不断地写教育、教学札记的过程中成长的。“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的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本文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1期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常态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陶醉,回到现实却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现实教学往往很难象公开课、观摩课那样进行。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受最多的课,教学基本是常态课进行的,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运用超越现实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呈现出丰富而灵动的课。要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常态课的教学:是朴实的、精彩的、也是高效的。
常态课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不会因过滥、过繁、过度的的雕琢和宣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臵;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
常态课也应该是精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着意设计,又天然浑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之中彰显教师的功力——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常态课也应该是高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课改的灵魂,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二、常态课的课程: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形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课堂上什么样的交流是有效的?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思考的问题之一。
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课堂上的"有效交流",不仅仅是让学生大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单向传输,而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有效交流"中活跃思维、增值知识,课堂,在"有效交流"中灵动生成、智慧闪耀,教学由此而精彩无限。
常态课上师生活跃,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所受的限制也较少,教师与学生配合很自然默契的,课堂上精神放松、情绪正常;不象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上师生的注意力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转移——效果怎么样?这种功利的想法无疑会流露到课堂教学中。一次听一位很有威望的教师讲课,当学生回答问题"出轨"时,他脸红了,动作乱了,后面的教学可想而知;如果这不是公开教学,如果不是讲台下有听课的老师、听课的评委,这种状况绝对不可能出现,也许教师和学生会演绎出更精彩的学习过程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太追求完美,学生太看重自己班级的表现和教师、领导、其他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了,他们怕稍有闪失造成名誉上的损失,因此就极力约束自己,极力保持沉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
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的。常态课师生在自然状态下,教师的应变灵活、适时介入,教师的一点水花,能引发学生的层层涟漪。学生在表达各自思维的交流过程中,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催生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为教师不必担心一旦闪失造成的损失,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活跃、自然,他们能互相启发、大胆质疑、积极发言、有效的交流。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的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形成课程。
三、常态课的教师:要依学而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好的常态课课堂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
常态课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题目,选择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机智地应变教学中的"意外",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动的结果,都会给学生带来启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收获。
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因为它不单单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更关系着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潜能的开发、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要上好常态课它需要教师"拥有超越现实的智慧和才能",需要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作为一名教师,要怀揣一颗朝圣者般的虔诚之心,勤于学习,善于反思,不仅仅满足于做教材的代言人、教学常规的执行者,更要努力做一位教学活动的创造者、教学环境的开拓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假以时日,其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魅力定能喷薄而出。
优质课的目的是阅读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提升、促进常态课的教学水准的试金石。专家提出:常态课向优质课学习,优质课向常态课靠拢。其涵义是优质课要接近常态课,要有常态课的味道,这才是真正上优质课的意愿。
常态课与优质课的区别;
准备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是衡量常态课的主要标准,钻研教材、教法,查找资料等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备课,打造精致的教案呢?用一节、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备课,或者形成思路、简案,然后去上课,可以称之为常态课;经过几天,甚至更多时间的深思熟滤,精心打磨,同事探讨,反复推敲,教研组修改等,这就是优质课(或者是公开课)。
常态课未必需要精致的教案,也并不一定要很多的准备,凭教师的经验、积累、功底、教学才气等与教学的融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技能水平、技术能力创设个人的教学方法。
随着教材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风格、方法可以如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式,亦如汪洋大海的起伏翻腾式…….优质课真正的方向就是需要这样的原生态,也是真正的优质课接近常态课,上出常态课的味道,这就需要教师勤修内功,苦练外功,内外结合,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促进常态课的有效性。
常态课与优质课的关系;
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优质课也一样,与常态课并不矛盾,从守望与探索的角度上去看待二者,是相互依托,共同提高,优质课是提升常态课的镜子,常态课是优质课基石。专家认为常态课是原生态的玉石,优质课是经过雕凿的钻石,也有教师认为常态课是养身体的粗粮,优质课是改善生活的精粮。
常态课与优质课二者之间能取长补短,常态课要学习优质课的推陈出新,勇于开拓;优质课要有常态课朴实无华,不要为了博得评委的一点分数而哗众取宠,要目中有生,心中有爱,凸现自我,展示生态。
珍爱每一堂实践课,既要重视常态课,又要争取优质课,做到这些才能在优质课中拓现教师的悟性、才气、真正锻炼自己。成为一个既能上出优质的常态课,又能上好高品位的优质课的教师。
从教当学魏书生 为师当学魏书生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著名教育专家任小艾曾这样说,一个学生或教师,如果没听过魏书生的课或报告,那真是一生的遗憾。魏书生,1950年5月4日出生,河北省交河县(现泊头市)人,系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特级教师,辽宁省优秀班主任、省劳动模范、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现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魏书生身兼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等40多项社会职务,讲学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及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被马来西亚华文报纸称为‚穿西装的孔子‛。
魏书生自1997年任盘锦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至今,全市教育获得均衡发展。2007年6月,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视察盘锦市教育时,对全市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魏书生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当了22年班主任、23年校长、12年教育局长,但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他撰写的教学体会文章和教育改革专著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国内外报纸多次大版面介绍他的事迹,辽宁、山东、江苏等省也成立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
中华教育圣坛,人才济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又如美丽夜空,星光灿烂,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各领风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追寻先贤的踪迹,阅读名师的华章,聆听大师的教诲。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他对教育改革所倾注的热情,为众人所景仰!
‚从教当学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从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的思想,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引领当今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他在‚兼职多、会议多、访客多、信件多、稿债多‛的情况下,始终敢于、始终能够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事实,检验并证明了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的生命力。他所具有的理论家的思考、实干家的行动,不浮躁,不虚功,对浮躁喧嚣的当今社会来说,无疑是一支冷静剂,也是作为一名教育人所必需的功力与定力。
今天,魏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作了近四个小时的精彩报告,博得了与会听众阵阵热烈的掌声。报告沉静而又饱含激情,表达质朴而又充满哲理,的确令人震撼,震撼于他的朴实无华,震撼于他的胸襟开阔,震撼于他的知识渊博,震撼于他的爱岗敬业,震撼于他的勇于创新,震撼于他的简淡心态。其中,他的‚民主、科学‛教育思想和‚松、静、匀、乐‛的人生境界感染着与会的每位同志。魏书生的‚松、静、匀、乐‛
在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贯穿他报告始终的‚松、静、匀、乐‛,即让身体放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太多的哲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魏书生在当校长、当局长期间,只要没外出,几十年如一日,总是定时带领全校教师、全局职工做‚注意力体操‛,‚松、静、匀、乐‛便是其中的精髓。
‚松‛,身体松。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放松自己的身体,让全身的每一根神经都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同时让自己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节奏那么快,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放松自己,能够真正去享受生活和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静‛,心灵静。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于每一位人民教师,不都应该拥有一颗安静的心灵吗?抛开个人的私欲,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把自己的心灵交给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事业,这不就是个人的成功吗?
‚匀‛,呼吸匀。人生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呼吸。这是每个人每一天都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要做的事情,可我们还是做得不亦乐乎,而且似乎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工作时,却感到困难重重。如果我们都能像对待呼吸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一切工作都会变得很美好,正像魏书生先生讲的那样,任何平凡的事只要我们认真、投入地去做,就会有无穷的快乐。
‚乐‛,情绪乐。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最高理想,可我们怎样才能时刻保持这种情绪呢?魏书生先生给我们的答案很简单,你快乐地过好一天和不快乐去过一天,其实时间都是一样的,但过程却大不相同。对待自己的教学、学生,我们也应该这样,用我们积极的情绪去感染他们,这样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会快乐,都会有所收获。
生活中的‚松、静、匀、乐‛,工作中的‚松、静、匀、乐‛,需要慢慢体会的‚松、静、匀、乐‛,更是每个人所渴求的‚松、静、匀、乐‛。魏书生教育民主思想的四个层次
魏书生的教育民主思想,主要体现于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工作行为之中。
(一)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的目的是什么?魏书生的回答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怎样实现教学民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魏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尝试: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怎样为学生服务?魏书生提出:‚为学生服务,就不应该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种理念,魏书生在当教师时就充分重视了。20多年前,魏书生就认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 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这些年来,我教语文,越来越轻松,根本原因在于我从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魏书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必须研究人的需要,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世界的丰富多彩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
4.决策过程要多商量
魏书生认为,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民主治教
魏书生愿意当班主任,尽管当了学校书记兼校长,他仍然当着班主任。他认为,班级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文明进步时代的选择,大团体如此,小团体——班级也是如此。他从班主任要有公仆之心、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自然的人性、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决策过程注重商量五个方面,实施了班级的民主管理。
(三)民主治校
关于如何管理学校,魏书生同志提出,学校管理,一要民主,二要科学。1986年,魏书生就任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后,向学校领导成员提出了系列管校要求,其核心就是民主科学治校。他提出,发扬民主的关键在于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臵,应该是教职工和学生的服务员,是公仆。在分房、评职称、提干等问题上,他组织教职工学习政策,掌握政策,到投票时,群众、评委、领导三方面看法一致,这就使群众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形成了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积极为办好学校提建议的风气。采用民主的方式,实验中学建立了三十多项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工作制度,又采用民主的方法不断对制度进行修改,使之更完善、更科学,还注重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实行民主监督。魏书生在总结民主治校的经验时说:‚靠民主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靠科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验中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走出了办学、管理的困境,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四)作风民主
前面,我们阐述了魏书生思想上的民主、教学上的民主、班级管理及学校管理上的民主,这些民主的内容中自然包含着魏书生行为上民主的成分。魏书生教育民主思想及其高尚的境界,源于他的自身修养,源于他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源于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书本之于魏书生的收获,集中体现在对他的哲学启迪上,使他得于顺畅地解决世界观、人生观这些根本问题,能从必然王国迅速进入自由王国;而自我修炼,则可以用他的务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给出解释,把民主思想在行动上演绎得淋漓尽致。魏书生科学管理方法的三个系统
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就是建立三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
第一,建立计划系统
计划就是要让人们明白,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就是要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第二,建立监督检查系统
魏书生认为,校长实施管理,需要设臵五道关口,第一道关口是自检关,第二道关口是互检关,第三道关口是责任人检查关,第四道关口是集体舆论关或集体检查关,第五道关口是校长出面抽查。有了这些关口,到最后第五道关口时,轮到校长做的事就非常少了。
第三,建立总结反馈系统
单位定的制度不是常有理、总正确,时间、空间等发生变化,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改变自己的制度,使制度不断地适应客观需要。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魏书生以现代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教育研究成果,揭示并尊重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将其思想融入了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育人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其中的奥秘,是和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密不可分的。
第一,解决了教书育人的关系问题,实现了教育功能的全面化
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发展人的功能,又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以及它们具有的选择功能。把考试成绩绝对化,并作为教育评价的惟一标准,追求的目标是升学率,即重视了教育的选择功能,而忽视了其它功能。而在教育功能中,育人则是教育的本质功能。不重视育人的教育,就是违背了教育本质的教育。因此,处理好教书育人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否达到,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在魏书生的教育教学中,时时、处处、事事,都体现着教书必须育人这一观念,魏书生正是抓住了‚育人‛这一关键,积极探求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在实践中运用了许多新颖、独特、有效且深受学生喜欢的育人方法,如他要求学生写日记,要把生活的摄像机对准光明的亮点;他要求学生确定自己的座右铭,来点亮自己的心灯。魏书生开辟了学生彼此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两个渠道,如‚道德长跑‛、‚读名人传记‛、写‚说明书‛等等。在魏书生的报告中,他谈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放在第一位的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第二位的是育人,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在第三位的,才是教书。
正是由于这些方法始终紧紧围绕着培植学生强大的、积极的、奋进的、谦虚的自我这一中心,才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了追真、向善、求美的强大动力,既学会了做人,又学会了求知,获得了教书育人的双丰收。
第二,倡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与民主,实现了师生关系的科学化
师生关系是制约教改深入开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保障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它本身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由于‚一言堂‛、‚满堂灌‛违背了教育规律,始终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破坏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和谐,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魏书生多年来一直主张,‚教师的作用是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去发现和扶植积极的一面‛、‚凡是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做‛。他觉得,老师不做,不是做老师的偷懒,而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他说:‚一个当老师的,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人家能够吃得了,干得了,你不让他吃,不让他干,当然学生的体质就会下降。所以,看起来让学生做事,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不对,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他只
有更多地做事,参与管理,参与制定计划,他才能增长能力,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
师生之间,是互助的关系。魏书生说:‚大夫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各种患者的疑难杂症的医疗实践中提高的,同样,教师的教育水平是在治疗各种心理上的疑难杂症的教育实践中提高的。‛‚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生,是后进生帮我学会了怎样教后进生。‛由于认为师生之间是互助的,才使魏书生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大家在对那些上课不听讲、不回答问题、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惟恐避之而无不及、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他却能看到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寻常的抗挫折能力、宽阔的胸怀、真挚的感情等优点,对考试成绩很差的学生也不排斥、不放弃,而是想方设法因势利导,树立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
正是因为坚信师生之间是互助的关系,他才培养了那么多助手,他才能面对各种繁忙的事务,轻松、有条理地应付自如。师生之间的互助关系,是魏书生教育民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强调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需要相互尊重,因此,他和学生之间牢固地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这种平等商量、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双方互惠,满足了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即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活动的效率,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了学生发展的自主化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才能真正调动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在魏书生教育思想中,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贯穿这其中的,是他的民主科学思想。魏书生认为,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营造师生互助的氛围,让学生产生‚我要学习,而不是老师要我学习‛的意识;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后,再及时给学生个体方法的指导,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后,紧接着是一系列的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老师抽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才能起到督促学生成为主人的作用。要做到学生成为主人,老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决策过程多商量。这样才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自己留作业、批改作文,学生讨论制定班规班法等的运用,都体现了他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成为主人的思想。经过师生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这正是魏书生学生自主发展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此外,这一思想还体现了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有助于使每名学生都获得成功。
第四,适应社会及人心理发展的需要,强调了教育过程的人性化
教育是社会的一种活动,其特殊性就在于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教育的对象都是人。因而,要促进社会的进步,适应人的发展,就必须尊重人,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由于人性化的教育是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去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它总是尽可能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因此,人性化的教育具有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人性化的教育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民主与科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魏书生主张,人性化的教育,就是首先要把人看作一个宏大的世界,要让人的内心深处那些符合人性的、32
善良的、积极的、昂扬的、智慧的种子发芽、长大,舒枝展叶。在面对学困生时,他说:‚我批评学生,喜欢不直接对着他的缺点去批评,那样既容易跟学生对立,也容易使他变得焦躁。我总是采用迂回的办法,去让他后悔,让他恨自己,我再扶植他积极的一面去压住它。‛于是,他采用了写说明书、写心理病例、写两个自我的对话的日记等新颖、独特、有效的育人方法。
第五,遵循能力形成及人格完善的规律,做到了良好习惯培养的经常化
叶圣陶曾说过:‚大凡传授技能与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分离,不走样,那才是终结。‛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完整的个性,是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形成的。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人生的基础。魏书生认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它揭示了行为、习惯、品质和命运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健康习惯,即是探究到了教育教学的真谛,符合能力形成、人格完善的规律。1997年他任教育局长以来,盘锦市中小学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做到‚七个一‛,培养学生的‚十二个良好学习习惯‛,强化‚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及实施盘锦课堂教学模式,从小事做起,从学生、教师能做到的事做起,由外在行为到内在品质,从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从课外活动到课堂教学改革等,都贯穿着良好的生活、健康、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主线。这些具体活动,都反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中,习惯培养所占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还体现在重视学生人生观、苦乐观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学中求乐,苦中求乐‛,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处理好继承传统与追求创新之间的关系,抓住教育的根本,向更高的地方攀登,向更深的地方钻研,而不要盲目地追新求异。他的课堂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堂‛,而是一种掌握知识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的课堂,是教师放弃师道尊严和学生建立起了平等民主关系的课堂,是师生共同交往、共享经验、共同进行知识、态度、价值观等的分享活动的课堂。他的课堂,已经由‚知识课堂‛转变为了‚生命课堂‛。
正如他为《人民教育》题词所说的那样:‚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更重要的是,三十多年教改实践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接受,以及课改的要求与其实践的一致性,都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其思想的先进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魏书生教育思想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在报告的最后,魏书生指出,中国教育要守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对教而言,要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对学而言,要坚持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教当学魏书生 为师当学魏书生
魏书生生动形象而富有哲理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这使我更加感觉到:从教当学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
学习魏书生,应当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魏书生目睹了文化大革命中善恶颠倒的场面,深感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他想从净化孩子的心灵做起,为拯救民族的未来,实现国家的兴盛,提高全民的素质而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在报告会上,魏书生谈了他做教师的幸福观:一是收获各种人才,二是师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教育科研成果。魏书生说,他抱着感恩的心理,把工作看作是对党对人民的回报,对大自然
的热爱。因此,魏书生提出要守住心灵的宁静,做人要坚持做好平常人,做事要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学习魏书生,我们就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从教者必须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信念。
学习魏书生,应当学习他那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魏书生在教学实践中,追求从生命内部去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发展自己,树立不断升华人生的处世观。他认为,人与人之间要多理解,多帮助,要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多与人合作。教育中,要多向差生学习。他指出,每一个差生都是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教。他把这个观点用于教学,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与学互相促进,共创佳绩。魏书生有着系统的教学观,他给学生画出一棵知识树,生动地勾画出语文知识系统,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结构一目了然。对语文教学方法,魏书生认为,教学可选用不同的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他给自己的语文课定为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
学习魏书生,应当学习他坚定的改革信念与实践精神。魏书生不仅有着崇高的事业心、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及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他还不断努力探讨教学改革。他把语文教学定位于四项大目标、一百项分目标的语文教学新体系,他的改革与实践最后取得了成功。在报告会上,魏书生说:‚有毅力的人,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没毅力的人,能变可能为不可能。‛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情。魏书生做到了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为了杰出的人物。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社会和教育本身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完报告,见过魏老师一面,我深感:魏书生是中国大地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师,是中国教育界杰出的人物,不愧称之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值得学习,魏书生的教学方法值得研究,魏书生的改革精神值得发扬,从教当学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
朋友们,老师们,只要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从从容容、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就能每时每刻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怎样评课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前应有质量标准一样。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些年来,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
评价项目与现代教学观
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习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个性(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评课原则
所谓评课原则就是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和评课的需要,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坦率诚恳原则
三、兼顾整体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形式
由于听课评课的目的不同,执教者水平又各异,评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评课形式有这样几种。
一、个别交谈式
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评课者一两个人与任课教师个别交谈,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
二、集中讨论式
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
集体评议,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很重要,他应适时的归纳、启发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一要少做结论,多做探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二是营造一个争鸣气氛,使参评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三、书面评议式
书面评议法由主持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让每个听课者写出一份书面评析材料。
书面评议有很多好处,由于听课者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得透彻、中肯,态度上也比较开诚布公,另外,这也是个很好的总结,使之形成为规律,升华为教学理论的高度。
当然要想达到上面的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求每个评课者,真正的动一番脑筋。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防止草率从事。
四、师生互评式
师生互评法即是评教评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加评课。
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及时把握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教学民主。但由于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不可多用。运用时不可完全听其自然,应该加以必要的引导。
五、抽签答辩式
这是以抽签形式选项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评委;当场打分。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评委提出的即兴题。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这种评课方法是把教学、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形式新、触及深。也是互相学习、互相
竞争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六、庭辩式
它是模拟法庭辩论的一种评课方式。这种评课方法能打破以往评课的模式,改变授课与评课的脱离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尽可能公正、客观地评价。
七、自我评议式
自我评议就是教者课后做总结与反思,包括广泛听取评课者意见等。通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感觉能够做出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估。
王崧舟: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语感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诗意语文》等4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语文工具化、技术化的时代,痴心地实践着诗意语文的理想与信念,执著地持守着诗意语文的‚方寸田园‛,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是王崧舟老师对语文教育怀抱的不朽的希望。走进王崧舟老师的这个诗意语文的‚方寸田园‛,我们便被唤发出诗意语文的灵思妙想,触摸到诗意语文的性情本色,深悟着诗意语文的生命真义。王崧舟老师曾真情告白: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是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王崧舟老师崇尚的这种诗意语文,据他所作的诠释,与诗化语文多有不同。诗化语文追求一种诗样的风格和意境,其灵魂乃审美的极至。诗意语文,当有审美的追寻,但绝非审美二字所能涵盖。诗意语文,是有神性的语文,没有神性,便没有诗意,自然也就没有诗意之语文。但诗意语文,其内涵更为宏阔,更为丰厚,更为深刻。诗意语文,着一‚真‛字,觅一‚善‛字,成一‚美‛字,贵一‚适‛字,化一‚神‛字。王崧舟老师的这种诗意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所以,学生用情感领悟语文的同时,语文也同时熏染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语文的同时,语文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语文的同时,语文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因此,语文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心灵世界中的一溪甘泉。这或许就是王崧舟老师崇尚和标举诗意语文、将生命融于诗意语文的真义。
正因为王崧舟老师将生命融注于这种诗意语文,所以,他在语文教学中以诗意语文特有的意识和视角,烛照语文世界的各面,诠释语文教学各种不同的现象和存在状态,从而启开语文真义,昭示语文本性,从根本上揭示语文教学的诗意智慧,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何为语文精神?说到底就是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文化意蕴,就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亦即王崧舟老师所说的‚生命的诗意存在‛。她或许是天边飘逸的彩云,或许是水中灵动的白鸥。她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她又是具体的,伸手可以摸得着的。这并非说它是一种不可描述、不可确定的神秘物,而是说它是能够确定、能够把握的具象体。在王崧舟老师的这种透射着语文精神的诗意语文世界里,一个汉字就是一种姿态,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空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特定的生命世界。简单的一个‚水‛字,就可呈现江河湖海之旺泽,显示沟溪塘池之恬静;既有大浪淘沙的雄美,又有秋水长天的明丽。毋庸臵疑,这就是诗意语文之本色,就是诗意语文所富有的语文精神。学生只有在这种诗意语文世界里动情动容的时候,只有在诗意语文世界里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精神建构的时候,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取得语文学习的最佳成效。
鉴于此,所以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实乃语文哲学之‚体用观‛的生动体现。‚诗意‛为其‚体‛,‚语文‛为其‚用‛,‚体‛以驭‚用‛,‚用‛以健‚体‛。从语文哲学的高度看,藉语文以育人,才是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藉语文育怎样的人?育‚真、善、美、适、神‛之人。一言以蔽之,育‚充满诗意的人‛。要育‚诗意之人‛,非有诗意之语文、非有诗意之课堂、非有诗意之教师、非有诗意之学校、非有诗意之管理、非有诗意之文化。在这其中,语文有着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的优势。诗意本是语文之基因,与生俱来,本体生成。用诗意之语文育诗意之学生,实乃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亦为语文教师的终极之追求。所以说,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其根本取向在于‚用语文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促进‚生命的总体生成‛。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王菘舟老师关于‚诗意语文‛的几段生动的阐释文字,借此可以透视他的‚诗意语文‛的教学智慧。
诗意语文的灵魂:价值引领
诗意语文,其核心、其灵魂是‚价值‛一词。没有高尚价值引领的语文,是庸俗的语文、粗劣的语文、甚至是罪恶的语文。
战国时期,赵文王酷爱剑术,天下剑客都蜂拥至赵国,宫廷里聚集了3000多名剑客。赵文王日夜不
停地要他们比试剑术,三年来不知死伤了多少剑客,但赵文王却依然乐此不疲。诸侯见赵文王如此沉迷无道,便密谋诛杀赵文王。赵国太子知道消息后焦虑不安,急忙找庄子前去劝阻赵文王。庄子见了赵文王。
庄子说:‚大王,我有三柄不同用途的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天子之剑?‛ 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国做剑锋、齐国做剑棱、晋国做剑刃、周和宋国做剑环、韩国做剑把。此剑一出,向上可以劈开浮云,向下可以斩断地根,天下无人不服、无人不敬。故名天子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诸侯之剑?‛ 庄子说:‚诸侯之剑,用聪明勇敢的人做剑锋、清廉的人做剑棱、勤奋的人做剑刃、忠诚的人做剑环、豪杰的人做剑把。此剑一出,如雷霆威震四方,四境宾服。故名诸侯之剑。‛
赵文王问:‚那何为庶人之剑呢?‛ 庄子说:‚庶人之剑,满头乱发,言语粗俗,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两眼张着像死鱼一样。此剑一出,上砍国君首级,下刺人民胸膛。大王喜欢的是庶人之剑,真是太可惜了!‛
庄子所谈的,正是一个价值问题。都说‚价值转乾坤‛,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价值上出了问题,或是异化、湮没了教学所内涵的‚人文价值‛,或是淡化、剥离了语文所固有的‚本体价值‛,那么,我们就会陷入‚马跑得越快、车夫的驾驶技术越高、带的盘缠越多,离楚国也就越远‛的悲哀。因此,诗意语文,首先应该追寻的是一种高尚的价值。在语文的价值取向上,我们老师决不能放弃引领的责任。
上《去年的树》,在整体感知的时候老师启发学生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的说‚我体会到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了乱砍滥伐树木,破坏了环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鸟儿的真诚‛;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树木的伟大,他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那些乱砍滥伐的人真可恶,他们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了真情难找‛。显然,对文本价值的感悟,有的是深刻的、有的是肤浅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正常的,毕竟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品质、文化背景不一样。但不正常的是老师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上述表达统统予以肯定和褒奖,完全放弃了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价值引领的责任。
导致这样放弃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己本身对文本价值、课堂价值、教育价值的把握发生偏离和扭曲;有的是对价值虽然心里有谱但却引领乏术;有的是害怕引领不当反而落个牵得过多的罪名;有的是将多元感悟误解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的担心否定了学生的理解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语文课的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在对待根本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含糊、丝毫犹豫、丝毫摇摆、丝毫误解。《去年的树》,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一诺千金、矢志不渝的诚信;《三顾茅庐》,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惜才、爱才、求才、重才,得人才则得天下的真理;《狐狸和乌鸦》,决不能将乌鸦的形象异化为一个受害者、一个知错就改的聪明者;《飞夺泸定桥》,除了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军先烈表示崇敬和赞美之外,我们有必要用‚北上抗日‛伪战略为那些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人洗刷千古罪名吗?这一切,说到底,不就是一个价值引领的问题吗?诗意语文,怎能让价值引领缺席?
诗意语文的血脉:文化传承
诗意语文,应该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美丽姿态,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
诗意语文,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可以这样说,我们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诗意语文,就是要让这种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对语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我们应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
有人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先让学生改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进行改动,结果学生改出了各不相同的60多个字;改出来的字,老师还让学生向王安石挑战,跟 ‚绿‛字一争高低。争来争去,争出了一个‚艳‛字超过了大诗人;借着这股东风,老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挑起学生进一步质疑王安石的诗句。于是,有人质疑,难道长江的北岸就没有春风和春天了吗?有人质疑,王安石已经到了
瓜洲,为什么不去近在咫尺的家乡看看?有人质疑,王安石要明月照着他回家,是不是太危险了?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我们固然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汲取一些怎样的东西?
我们且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由江宁知府被任命为副宰相,进行变法。变法对巩固朝廷统治、增加国家税收起了积极作用,但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宋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回江宁任知府。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到第三年,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当时,作者由江宁奉诏进京。坐船沿长江南下,泊船瓜洲。再由瓜洲沿运河北上,赴汴京任职。
《泊船瓜洲》是千古佳作,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是千古绝句。众所周知,‚绿‛字是王安石经过静心筛选的。作者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字,最终却锁定‚绿‛字。那么,‚绿‛字妙在哪里呢?
一妙在‚形象‛。着一‚绿‛字,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就有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派春光:春风拂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满目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妙在‚意味‛。‚绿‛字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夏丏尊先生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味。‚绿‛是什么?是生机、是活力、是希望、是憧憬。诗人心中有否这样的情味呢?答案是肯定的。‚又绿‛是否还有别的寓意呢?变法的背景、浮沉的仕途,作者心中怎能不对此发出深深的感慨?
三妙在‚理趣‛。‚绿‛是谁带来的?当然是‚春风‛。‚春风‛一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又颇多理趣。它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想起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让人想起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象征什么?皇恩浩荡。春风驱散寒流,那是政治上寒流;春风带来温暖,那是变法图强的温暖。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这样一个绝妙的‚绿‛字,焉是学生的那个‚艳‛字可以比拟的?焉是这样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可以了事的?
再说‚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质疑王安石不去看家乡、实在太危险,简直让人莫名其妙。这样一质疑,诗的美感和意境荡然无存。我们且来体味一下此句的神韵:
诗人泊船瓜洲,回望钟山许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东升。隔岸的景物已经消融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加深厚。变法图强、匡扶社稷是诗人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寄情山水是诗人的生活理想。仕途艰险、如履薄冰、前程迷茫、世事难料,不由得不让诗人生出‚归去来兮‛的心愿。‚明月‛在这里同样既是实写,更是一种意象。‚明月‛寄托思乡之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无不是诗人思乡怀人的一种寄托。
语文课的浮躁、肤浅、庸俗,大多与缺乏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有关。诗意语文,必是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我们的课程改革,只有融入到这条博大精深、浩浩荡荡的文化长河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诗意语文的旋律:精神诉求
诗意语文,是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精神诉求的语文。就文本而言,它是作者的一种精神诉求。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作者有着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迷茫、太多的觉悟、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言,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诉求。文本做为一种召唤结构,在让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这勾起的种种经验,足以让学生产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诉求。
上《捞铁牛》一课,在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以后,老师针对铁牛的‚笨重‛,补充了这样一段资料:铁牛始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的地锚之用。1989年,人们从黄河古道中挖出了四只大铁牛,一只只膘肥体壮、威风凛凛。牛身下铸有小铁山,入地丈余。牛前另有一铁柱,可系铁链。每头牛的体积在3立方
米以上,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相当于9000多个体重为100斤的人。
没想到老师的资料一补充,引起了学生的广泛疑问:既然铁牛这么重,它怎么会被洪水冲走的呢?疑问,真实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恰恰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精神诉求。满足这种精神诉求,无疑有利于学生精神生命的茁壮成长。老师当即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组织小组讨论后开始了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
有的说,从插图可以看出,铁牛的造型不但大而且还挺圆,洪水以来,自然容易滚动;
有的说,铁牛在岸上,岸上到河里有一定的坡度。洪水一冲,岸会滑坡,铁牛极有可能滑到河里; 有的说,铁牛是拴浮桥用的,发洪水时,水猛冲浮桥,浮桥拉动铁牛,就可能将它拉下水去; 有的说,洪水淹没了浮桥和铁牛,滚滚泥沙就会把铁牛慢慢地滑向河里; ……
这次学生精神诉求的满足,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表达思考、表达见解、表达情感、表达困惑、表达想象、表达创意的愿望和冲动。于是,在全课教学行将结束的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怀丙的方法需要改进‛的见解。应该看到,学生的精神诉求中,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潜能和创新活力。教师的明智之举,在于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精神诉求,真正将课堂中的话语权毫无保留的还给学生。对于改进怀丙的捞法,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建议:
如:将泥沙换成人。开始时,人都站在船里。铁牛拴住后,再弄些小船,人全到小船上去。这样,既避免了把泥沙弄到黄河里,又捞起了铁牛。
又如:将泥沙换成水。因为水不仅有浮力,也有重力。先将黄河水舀到船里,等到拴住铁牛后,再将水抽到黄河里。既方便,又不污染黄河。
还如:可以用沙,但不必向黄河里铲沙。只需增加两只船就可以了。先把装满泥沙的船划到铁牛沉没处,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船靠上去,将沙铲到空船里;接着用这两只装满沙的船再去捞另外的铁牛。如此循环,就能将全部铁牛捞上来。
假如没有学生的精神诉求,假如学生的精神诉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我们怎么可能分享到如此绝妙的主意和主意背后的种种自豪和愉悦?
总之,消解课堂上的话语霸权,消解课堂上的话语中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话语者,满足每个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这是诗意语文应有的追求。
诗意语文的光华:生命唤醒
诗意语文,应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闪耀生命光华的语文。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明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唤醒。
拿《爷爷的芦笛》一课来说,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
(一)唤醒鲜明的视象
师:爷爷的芦笛是什么样的,你们读懂了吗? 生:我读了课文知道芦笛是什么样的了。‚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股浓浓的海水味。‛芦笛是用芦苇的叶子做的,吹出来的曲调婉转悠扬,很动听。
生: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写芦笛的。‚爷爷折下一片苇叶,做了一支芦笛。清脆的笛音传得很远,招引来好些海鸟,在大海边飞来飞去。‛读到这里,我知道了芦笛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竹笛、竖笛完全不同,它的材料很普通,做法也很简单,但是声音却很清脆。
生:我还从课文的插图中看到了芦笛的样子,爷爷吹的就是一支用苇叶做成的芦笛。可惜,图中我们只能看到它的样子,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二)唤醒真切的感触
师:关于芦笛的样子,看来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但老师想说,爷爷的这支芦笛你们真的读懂了吗?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描写芦笛的这两段话,然后请你们谈谈从中都感受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
生:从这两段话中我体会到了芦笛的曲调婉转悠扬,连许多海鸟都被动听的笛声吸引来了。
生:我感到爷爷的心灵手巧。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我想要是换了别人,就不一定能做成。
生:我感受到爷爷是长期生活在海边的,他和海边的一切都有着感情。他很喜欢吹芦笛,而且吹奏芦笛的技巧很高超。
(三)唤醒优美的想象
师:是的,芦笛是和爷爷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海水、海鸟、芦苇、芦笛,还有爷爷,一幅多美的画卷呀。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美美地读读这两段话,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配乐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爷爷站在海边,遥望着大海,深情地吹奏起芦笛,笛声婉转悠扬,唤来了许多海鸟,笛声和海鸟的鸣叫声汇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
生:我仿佛看到了爷爷轻轻地折下一片苇叶,三折两卷就做成了一支精巧的芦笛。爷爷把芦笛放在唇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那悠扬而清脆的笛音便传了出来。
生:我仿佛看到在一个恬静的夜晚,爷爷带着强强来到海边做芦笛。仿佛听到婉转悠扬的笛声在大海上回荡。礁石上的海鸟越聚越多,它们大概都是被笛声吸引过来的,听得如痴如醉。
生:爷爷的笛声清脆悦耳、美妙绝伦,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瞧,就连天上的星星也在眨着眼睛侧耳倾听呢。
(四)唤醒飘逸的情怀
师:多美的情景呀。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进这优美的画面——(音乐响起,学生齐读这两段课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臵身在大海边,你也跟着爷爷学会了吹奏芦笛,那么,你想吹一首怎样的曲子呢?
生:我想吹一曲《大海啊,故乡》。因为这首曲子最能表达我对大海的喜爱之情。生:我想吹一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因为这首曲子和课文的景象十分相近。
生:我认为站在海边,看着眼前蔚蓝的大海、翱翔的海鸟、飘荡的芦苇,想吹什么曲子并不重要,可以自由自在地任意发挥。想吹什么都行,芦笛无腔信口吹。
(五)唤醒深藏的意味
师:那么,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爷爷的芦笛是一支怎样的芦笛呢?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美妙的芦笛。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神奇的芦笛。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迷人的芦笛。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幸福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让人终身难忘的芦笛。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有着生命活力的芦笛。
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走向精彩。是的,我们应当牢记,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生命。因此,诗意语文的挥洒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诗意语文的情怀:感性复活
诗意语文,不是知识的堆砌体,因为它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诗意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诗意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精神的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大多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证推理。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说白了,他们是在读书中学会阅读的,是在习作中学会作文的,是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听说的。靠传授大量抽象的语文知识,是决计培养不出良好的语文素养的。
在语文课上,词语教学是最容易滑向纯理性分析的泥坑的。《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在复活词语的感性内涵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初读课文后,老师通过课件呈现出六个新词:
羊皮筏子
艄公
竹篙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对新词的理解,接着组织全班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和引领,以广化、深化、敏化、美化学生对词的语感:
对‚艄公‛一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艄公指的是怎样的人,接着让学生想象一下艄公的模样,最后通过课件呈现艄公的特写镜头。
对‚如履平地‛一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履‛是什么意思,然后顺势解释了‚如履平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读读课文中带有该词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如履平地‛在课文中具体讲的是什么。
对‚惊涛骇浪‛一词,老师现让学生逐字说说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个词的意思。接着,老师问:由‚惊涛骇浪‛这个词,你们还想到了哪些相似的词语?学生中有说‚波浪滔滔‛的,有说‚浊浪排空‛的,有说‚汹涌激流‛的。老师接着追问:读着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
有的说:我去过黄河,看到过壶口瀑布,就像书上的那幅彩图一样。黄河滚滚、波浪滔天、奔腾咆哮、震耳欲聋。看到一排排巨浪向岸边扑来,真让人害怕。
有的说:读着这些词语,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向前翻滚,浑浊的黄河水打着巨大的漩涡,好像要吞下一艘艘小船。
……
对‚竹篙‛和‚羊皮筏子‛,老师则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看看黄河上真实的羊皮筏子和竹篙。
掌握了这些词语的感性内涵,老师让学生依据这六个新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黄河艄公。
生1:我仿佛看到一脸黝黑的艄公,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勇敢地用竹篙驾驶着羊皮筏子如履平地。生2:我仿佛看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艄公,撑着竹篙,驾着羊皮筏子,凭着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生3:我仿佛看到一艘羊皮筏子在黄河的汹涌激流中出没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惊涛骇浪打翻。但一位勇敢而镇静的艄公,灵活自如地用竹篙操纵着羊皮筏子,如履平地,真让人惊心动魄。
……
复活感性,就是说,感性是学生本有的,教师之功在于激活、唤醒和调取这种本有的感性。复活感性,就是要让学生动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甚至下意识、潜意识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肤温、去聆听词语的声音、去掂量词语的体重、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诗意语文,就是复活学生感性生命的语文,就是让感性和理性趋向融合、求得平衡的语文。
诗意的风采:个性高扬
诗意语文,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语文。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有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 第四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对前三个学生的发言,这位老师或是当堂否定、或是不臵可否,对第四个学生的发言,老师则是笑逐颜开、大加赞赏。为什么?因为在老师的心中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筑就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最应该感谢的只能是这些劳动人民。‛
这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谁都清楚,对于这个标准答案本身的记忆,也许一年、一月、甚至一周之后就可能被学生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对于自由精神的禁锢、对于独特个性的压抑、对于创新思维的摧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为,43
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一部‚红楼‛,写尽风流。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相反,有老师在上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对‚用身子噌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的解读,却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师:能说说‚噌‛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噌‛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生2: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师:看来,‚噌‛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决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噌‛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3:我觉得‚噌‛是一种轻轻地‚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生4:我觉得‚噌‛是一种温柔地‚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噌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5:我觉得‚噌‛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噌着老舍爷爷的腿,还噌出了什么呢? 生6:噌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生7:噌出了友谊。生8:噌出了顽皮。
生9:噌出了它的天真活泼。生10:噌出了乖巧。
生11:噌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噌‛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
一个简简单单的‚噌‛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老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丰满起来,喷涌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曲个性洋溢的高歌、一片色彩缤纷的朝霞。
诗意语文的神韵:智慧观照
诗意语文,呼唤一种高智慧、大智慧的观照和统领。诗意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智慧的结晶。所谓知识,那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所谓智慧,它看见的不仅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的一个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它欣赏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赤诚的灵魂。
有人上《丑小鸭》,课已临近尾声,那是在丑小鸭成了美天鹅的时候,是在学生尽情地欢呼着美天鹅、羡慕着美天鹅、赞美着美天鹅的时候,突然,教室的一个角落站起一个学生,漫不经心的说道:‚我认为,丑小鸭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她本来就是天鹅蛋孵出来的,那她长大了当然就是天鹅喽!总不成变成鸭子呀?‛全班一片寂然。是的,这个学生说得没错。丑小鸭的的确确是天鹅蛋孵出来的,她长大了百分百的是一只天鹅。怎么办?学生在思考,老师在思考。
一会儿过去了,只见语文老师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对全班同学说道:‚那位同学说得完全正确。的确,丑小鸭长大了肯定是天鹅。但是,请同学再去仔细地读读书,假如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那么多磨难,假如丑小鸭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害怕了、退缩了,重新回到了那个充满嘲笑、充满歧视、充满侮辱的鸭窝,那么你想一想,丑小鸭长大了能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神情举止中,老师明白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趁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为那只在充满嘲笑、充满歧视、充满侮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天鹅画一幅像:
一个说:天鹅耷拉着脑袋,整天有气没力、无精打采。
一个说:天鹅见到谁都害怕,老早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别人发现。
一个说:天鹅蜷缩着身体,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边走还一边凄惨地鸣叫着。一个说:天鹅白天都在鸭窝里,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出来寻找食物吃。它实在是太饿太饿了,它已经瘦得不成模样了。
……
老师话锋一转,说:‚一只多么不幸、多么凄惨的天鹅呀。但是,在我们的故事中,这样的不幸没有发生。丑小鸭在冷风苦雨中坚强的成长起来了,它终于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于是,师生再次动情地诵读起丑小鸭的美好结局。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智慧,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一种在突变状态下精彩生成的智慧。学生从自然生理的角度解读着丑小鸭,显然,这不是文学的思维、不是童话的价值。老师则不然,她敏锐而巧妙的将解读童话的角度由自然生理转向了人文精神,她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的是一个精神生命、一个高贵灵魂的成长过程。诗意语文,太需要这样的智慧了。
我们需要关于生命和心灵的智慧,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候,明晰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来指导人生道路。
我们需要一种以人类作为终极目标关怀的智慧,以使知识不致于成为毁灭的魔咒,而是一种人类的福音。
我们需要语文的实践智慧,这种智慧让我们的语文拥有一种真正内在的力量。
我们需要一种高效猎取的智慧,能够在语文的广阔海洋中,采撷到闪亮的文化贝壳。我们需要一种理性至上的批判性智慧,避免外在和内在的错误。
我们需要一种随机应变的生成性智慧,能解决语文内外的各种结构性冲突,并将内外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
我们需要不断超越的创新智慧。诗意语文的境界:心灵对话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诗意的语文,是心灵对话的语文。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这是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应有之义。
有人在执教三年级《蒲公英》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捧出一捧蒲公英的种子,用嘴一吹,蒲公英的种子迅速在教师的上空飘飘悠悠地飞起来。同学们都欣喜地看着这些漫天飞舞的小花朵。
师: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鼓起你的小嘴,你就是蒲公英的种子,让我们一起飞起来吧。(教室里顿时开了锅的水,学生们纷纷张开双手、离开课桌,飞了起来。)
师:飞吧,飞到你想去的地方。教室前方是黑黝黝的土地,教室左边是浪花朵朵的湖泊,教室右边是金光闪闪的沙漠。飞吧,飞吧,蒲公英们,尽情的飞吧。(经教师这么一诱导,有的飞到了讲台前,有的飞向了湖泊、飞向了沙漠,有的飞向了教室的后墙角。)
师:我是森林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们为何选择沙漠? 生:因为这里金光闪闪,我们要到这里来探寻宝藏。师:你们为什么要投身湖泊?
生:这里浪花四溅,肯定能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
师:那么,你们呢?黑黝黝的土地可不太好玩哟,你们为什么选择它? 生:因为这里有我们生长需要的水份、养料!(后墙角的‚种子‛们见老师冷落了他们,一下子拥到了台前。)
师:我正要采访你们呢,你们这些顽皮的种子,飞到哪里去了? 生:我飞到了海南岛,看到了南国美丽的景色。
生:我飞到了安徽,看到了黄山奇丽的风光。
生:我飞到了首都北京,见到了天安门广场和鲜艳的五星红旗。生:我飞回了自己的老家青岛,现在正在沙滩上玩水呢。生:我飞到了美丽的大草原,骑在马上尽情地奔跑着。……
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童心和诗意一起随着悠悠飘荡的蒲公英种子,飞向了每个学生的梦想地带。每个学生仿佛都成了诗人,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流泻出一首首充满幻想和期待的小诗。正是这种自由、平等、充满情趣的对话,让孩子的心灵获得了一种高雅的解脱、一种畅达的飞翔、一种童话般的陶醉和幸福。
心灵对话,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安全、自由、和谐、欣赏的课堂氛围、课堂文化。心灵对话,既是学生和作者的心灵交融,也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间的生命互动。在学习《鸟的天堂》中那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时,老师以自己的对学生经验的体察和对语言意蕴的敏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疑惑的机会。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生自读、体会)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生1: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巢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拍拍翅膀。当小鸟拍打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是小鸟让每一片绿叶颤动起来,这是多么独特的感受呀。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2: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是的,每一片绿叶都是那么青翠、那么鲜亮,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看到‚新绿‛,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可爱的生命、向上的活力、自然的造化。你的感受多深刻呀!生4: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风乍起,吹皱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的意境呀!
生5: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点点光斑,点点闪烁。那是精灵的舞蹈,那是生命的音符。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叶,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那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精彩的心灵对话。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他们互相倾听着、互相解读着、互相体悟着、互相欣赏着,做为引领者的老师,仿佛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知己和知音。他时而惊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时而陶醉于学生的精辟读法,时而点化着学生的稚嫩见解,时而又提升着学生的审美情
怀。
语文教学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通过对话的相互作用,让学生达到实践语言、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的目的。我们崇尚对话,这是因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诗意语文,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我以为,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安顿我们的灵魂;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听从发自我们灵魂最深处的召唤;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走向清静的彼岸净土;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清除文明给我们的灵魂蒙上的厚厚的尘土,让我们自然、真诚、鲜活的天性充分展现出来。
人的诗意栖居,正是这种天性的自然流泻。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现实主义,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物欲的满足,那么,诗意就是一种精神的追寻;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采菊东篱下,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诗意就是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入世,那么,诗意就是一种出世的胸襟;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理性,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激情的投入;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对生命的执着,那么,诗意就是一种超脱之后的自在和圆融…… 没有栖居,何来人生?没有诗意,何来真正的人生?
文本细读与文本诗意的开掘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与文本的对话有三种姿态:一是作者崇拜。即‚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文本阐释学,西方亦如此;十九世纪,欧美、英美都新批评的崛起,‚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已经死亡‛,文本完成后,作者已经没有说话的权利,而由文本来说话了。文本细读就是研究语言的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这一时期就是——文本崇拜。20世纪,德国接受注意美学的出现,和文本对话出现了第三种方式——读者崇拜。这样的转变哲学家把它称为‚扬弃‛,破中有立,立中有破。文本细读也应是‚扬弃‛的姿态。
每一个读者面对文本的时候都会遇到三个主体:文本之母一定是作者。作者在创作文本的时候一定有一个预期的理想境界,我们必须面对。第二是读者主体。读者对文本也会有一个理想的预期。文本在没有进入读者的视野之前,没有被读者的精神进行再创造的时候,它才发挥出生命。第三个主体是文本。文本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把流动的思想和精神用文字固化下来,它同样有话语权。
此时谈文本细读是当代意义下的文本细读。
语文教学的诗意。第一要素是文本的诗意;第二要素是教师的诗意;第三要素是学生的诗意。三个要素的交集才是语文教学的诗意。
什么是诗意?赫尔德林、海德格尔的语论中翻译过来‚诗意的栖居‛应该是一种‚美‛。语文教学的美是很广泛的:语言的美、结构的美、语意的美……语言是什么?语言就是诗。语言拥有诗性。语言的存在本身就是诗意的流淌。
诗意的语文、文本的诗意更多的是在广义的层面来理解。
一、直面文本,体验原初的诗意
文本细读的第一要义就是直面文本。在第一时间、第一空间与文本本身直接晤面。
但现在,往往第一时间是查阅资料,第二是匆匆与文本打上一个照面;第三就是想该怎么设计。违背了课程生发的逻辑。课本是第一手的课程,教参是第二手的课程。舍弃第一课程而去关注第二课程,这不是逻辑错误了吗?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一位教师这样设计:
第一步:老师范读文章的第一段,提问:小村长美吗?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美的印象?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教师出现‚森林(),河水(),天空(),空气()。‛然后让孩子们读,读出感情、读出典雅精致的诗歌的味道。
第二步:小村庄那么美,还想去看看吗?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指明读第一自然段,渗透读法的指导。第三步:假如真有机会,你去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你最想做什么?孩子们的发言表现了对小村长的憧憬和向往。读出憧憬和向往。
教师的处理干净利落,没有一句废话。老师们在评课时夸奖‚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王崧舟老师点评时,提出一个疑问,按照这位老师的教法,有一个词是多余的‚早先有过‛。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篇,在文章的第一句话要安插这么一个词?一个好的文本是完型的、是全息的,每一部份的变更都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文本的有机生命体从什么地方开始?当然从题目开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故事传递的信息或许是比较模糊的,但是文章的情感基调就是从第一段开始奠定,作者要言说的那一份情怀是从第一句开始的。作者的情怀是饱经沧桑后的忧患感,文章的第一句后就流露出了文章生命的气息。作
者对村民的情感借用鲁迅的话就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个文本的情怀基调第一是‚哀其不幸‛,第二是‚怒其不醒‛啊!‚所有的天灾都是人祸‛,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教者就是把这个字眼给忽略过去了。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教参也把这个词眼忽略了。怎么改?只需在孩子对小村庄充满憧憬和向往时加一个问题:你们真的想去吗?你们去得了吗?孩子们就会去直面文本去寻找理据——‚早先有过‛。你去不了,于是你的脑海里自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么美的小村庄到哪里去了?是谁让小村庄不见了?这样的解读才是到位了。用叶老的话来说:‚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原初就是自己的最初始的、最纯洁的体会。语文老师要珍视自己面对文字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是来自灵魂的语言。
二、沉入词语,品味精微的诗意
文本细读要指向语文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品味文本细小、细微、细致、细腻的诗意。‚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海明威
‚沉入词语‛,词语是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语文教学当中很多很经典的做法和教法都和水有关系,比如‚涵咏‛、‚滋养‛等词汇都和水有关,再如课堂的最好状态是‚让每一个孩子浸润其中‛,也是如此,没有水,如何‚浸润‛?文字也罢、语言也罢,都像水,汉语当中很多意义的关联都是基于联想。而这里的‚沉入语文‛,这是一种心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面对文本,不是‚扑通‛一个猛子扎下去;第二是全心投入的心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与其说是一个童话,不如说是一个关于爱的寓言。故事的第一部分,女孩找水昏倒在地,作为读者第一反应就是‚孝感动天‛(这是二十四孝的第一孝——‚孝感动天‛,即讲虞舜的故事),这是爱的第一境界,是一种小爱,是一种私爱,是基于血缘的爱。故事的第二部分,女孩回家的路上给了小狗水喝。这时奇迹再次发生,木罐变成了银罐。罐子这个道具就像爱的境界的体温表,水就是爱。当小姑娘把水给小狗喝的时候,爱的境界提升了。故事的第三部分,女孩回到家里,母亲面对生与死的考量,母亲把生的希望给了小姑娘,把水推给小姑娘喝,水罐再次变化。故事的第四部分,把水给过路人喝。这是爱的最高境界,是钻石之爱!救地球、救世界、救人类的只能是‚爱‛,在生死考量面前,小姑娘把生的希望给了‚过路人‛,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大爱!所以这个‚过路人‛是关键,‚过路人‛是一个抽象的人,是人人,是人类。不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国王、地位卑贱的奴隶,只要经过她的门前,她都会给水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爱的面前人人平等‛,这才是博爱、大爱,能够无条件地把爱施给每一个身边的人。这个‚过路人‛就是需要‚沉入‛的词语,很不起眼,会稍纵即逝。‚沉入词语‛是需要修炼的。
三、互文参照,彰显深层的诗意
拿两个以上的文本互为印证、互相阐释,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文本所体现的不同色彩、质感和情调,从而彰显文本各自深层的诗意。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古诗两首》:《题临安邸》 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很自然产生互文的关系。
第一层:都写到了人。‚游人‛、‚遗民‛,‚游‛本身就是生命的象征。
第二层:游人的状态是一个‚醉‛,是烂醉如泥、是纸醉金迷、是醉生梦死;遗民的状态血泪斑斑、以泪洗面;
第三层:遗民之所以泪是因为游人之‚醉‛,我们能感受到两首诗互文所产生的悠远和深层的历史沧桑,我们能感受到‚兴,百姓亡……‛,最好能找几个互文的文本读,当一类文本放在一起作为参照的时候,我们才能读出文本的这一个。
四、擦亮语言,揣摩形式的诗意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语文老师要练就第三只眼睛——形式之眼。细读不仅指向内容,更应指向形式,指向语言。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1课《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
像独木船;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浙教版的语言非常干净、简洁、灵动。中国人的思维是当下的、直觉的,所以简洁。很多人没有去过威尼斯,没有见过贡多拉,用打比方的方式让人很清楚、明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不板滞,读起来有一种变化的没。其次,语言富有变化的节奏美,明快、轻快、跳跃、灵活。
而人教版‚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就差之远矣。
文本的细读是基于内容的细读,还是基于含义的细读,亦或基于形式的细读,细读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五、还原比较,感悟潜在的诗意
文本的生成状态和文本存在的状态进行比较,体悟修改的过程。
细读文本,不仅要将目光投注到现实文本、显性文本上,也应该有还原和比较,深入到与之对应隐性文本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夜的工作》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里的‚及其简单的陈设‛相对于建国初期物质的匮乏来说,这样的陈设不算简单,似有矫情之感。但是,细读之,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带来的想象预期相比较,这种还原以后的比较,才会感叹:确实及其简单!通过还原,会发现及其简单的是陈设,及其不简单的是总理的人品和人格。
六、寻找缝隙,挖掘蕴藉的诗意
缝隙就是破绽、矛盾。这个破绽和矛盾不是作者的笔误,而是作者有意为之。文本的诗意,往往藏在这些缝隙之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就是一个破绽,怎么可能只有‚一片孤帆‛? ‚千里莺啼‛顺风耳不成?‚元朝四百八十寺‛千里眼不成? ‚黄河入海流‛亦是如此,千里眼不成能看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这段话中的破绽就是‚老太太‛,为什么前面一直没有写老太太?如果写老太太,会出现什么状况?当小伙子被老汉从队伍中揪出来的时候,老太太肯定看到了;当小伙子被老汉推上木桥时,老太太也一定看到了;当小伙子和老汉被洪水吞没时,老太太也一定看到了。
对文本诗意的开掘是一个无限开放的过程。细读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以《小珊迪》为例,解说整篇文本细读。
《小珊迪》,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小说。阅读的期待就是阅读时关注人物的表现,关注人物所在的环境。接着,发现题目当中的破绽,阅读完文本后,发现破绽:文本中5次出现珊迪,但没有一次是说小珊迪。为什么作者要用‚小‛?再细读,发现珊迪年龄小、身体小、地位微小,这叫预扬先抑,正话反说,正是衬托其人格之大、人性之大。
文章开始就介绍环境。‚天气很冷‛,珊迪后面的一系列表现都和天气很冷有关。接着就集中和典型的
第二篇:小学语文科总结
小学语文科总结
本学期,我们语文科组认真贯彻落实区小语教研室和学校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中共中央各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教研,大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办学特色作出了努力。本学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现代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用理论指导实践。(1)深入学习十五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掀起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增创我们教育新优势。(2)进一步学习优化课堂教学的原理和方法,明确优化教学的价值取向,同时学习有关的教学模式,大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狠抓教育科研 现代教育模式的建立,必须有现代教育理论强有力的支持和主导,因此我们继续狠抓教育科研,按学校制定的“科研兴校”的计划落实执行,形成教育科研为现代化教育服务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课题攻关工作。本学期,我们语文科研小组推出了四个网络,有作文课,也有阅读教学课,有低年级的,也有中、高年级的。这四个课都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在校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作出了大胆的常识,积累的经验。
3、健全级组和科研小组的教研、教研活动。各级组和科研小组自行安排时间,每周定时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
4、组织和发动科组成员积极参加优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比活动,征集优秀的教学设计、论文和课堂教学实录参加区市的评比。本学期,我们科组选送了李茜茜老师的教学设计《巧用网络,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送交去参评。
5、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1)积极抓好一年一度的广州市词语能力竞赛,力争再创佳绩。(2)联系环境教育,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航空科技知识”征文比赛。经过选拔,我们选送两篇作文送交去参评。(3)组织一年级参加区汉语拼音能力竞赛(4)组织二、三、四年纪参加区查字典比赛。(5)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环境知识竞赛,以《环境知识知多少》开展学科环境知识评比。
6、抓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我们一方面号召新教师主动想老教师学艺,多听课,多取经,多学习;一方面安排有经验,有特长的老师帮助他们,采取“一帮一”的形式,是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
7、组织、发动科组成员继续上好每一学期一次的公开课。本学期,我们科组推出了二十多个多媒体教学的公开棵,其中有四个网络课。这些课中,有不少被评为了优质课。本学期,我们科组基本按时完成了学校指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科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科总结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时光匆匆,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检视自己一学期的教学足迹,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在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此外还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力求做到让教材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识字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效果可以大大增加,并且把肢体动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从中也加强了肢体运作智能、交际智能和语言智能。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
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安徒生童话》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耐心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科任:叶秀梅
2011年
第四篇:小学语文科作业检查情况汇总
XX小学语文科作业检查情况汇总
(2011学年第二学期)
3月27日下午第二节课我校语文科组对全校12个班的部分语文作业进行了全面、认真地检查,现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反馈。
1.此次作业检查目的①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重点检查作业本面、正确率、书写、格式、更正这几方面;
②检查教师布置作业的水平:从作业的针对性、符合课程标准的情况、作业的形式、作业量、作业的层次性、难易搭配的程度等几个方面检查;
③检查教师对作业的批改情况:从批改的正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和是否有鼓励性、针对性的评语等方面检查。
2.此次作业检查类别一、二年级的听写本、教辅资料(天天100分或黄冈小状元);三、四、五、六年级的听写本、作文本、教辅资料(天天100分或黄冈小状元)。
一、一至二年级的作业情况:
1.主要优点
①学生的作业总体书写比较认真,教师批阅规范,能做到全收全批; ②有些老师还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用红花和优字印章以及短语予以鼓励,激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兴趣;
③学生能及时更正,并且能保持整洁的本面;
④在学生的写字习惯方面,老师们都花了不少心思,费了不少力,孩子们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作业普遍纸面整洁,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跟老师的工作细致到位分不开,也跟老师本身的基本功扎实也分不开,这几位老师的字都非常漂亮,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2.存在问题及建议:
①要继续重视一年级学生规范作业的指导,重视拼音在四线格中规范书写;
②二年级应该在重字词的基础上加强说话写话的训练、初步引导学生注意作文格式的学习,如开头空格、标点符号的运用等;
③部分教师(包括高年级)不善于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使用鼓励性、针对性的评语。其实评语也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途径,评语应该与学生平时的行为、思想动向、课堂表现结合起来,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进步,如:“如果你上课更认真点,相信这道题肯定难不倒聪明的你!”这样的评语会比“你上课要认真听讲!”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
④希望老师们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合理地布置家庭作业,避免作业量太多且机械重复,否则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三至六年级的作业情况
(一)听写本和教辅资料方面
1.完成情况
①学生作业数量合理,教师批阅规范,且能做到细致、及时; ②学生有较规范的书写格式,作业纸面干净整洁、书写工整,正确率较高;
③学生作业能及时更正;
④作业能体现教师重视词语佳句、古诗及需要背诵课文的积累。
2.存在问题及建议:
①个别班学生更正后老师没有认真复查,还有个别学生没有及时更正,或是圈了错字没有改;
②缺乏鼓励性的,有针对性的评语;
③学生互改后,老师也要及时收上来检查是否正确;
④中高年级的老师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课外练笔的训练和课外阅
读文摘的训练,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作文方面:
1.批改情况
每位老师均有很强的责任心,进行认真及时的修改,基本上能根据学生的习作实际,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改作确实是一项很累人的事情,但工作所需,我们还是应该认真对待。我们现在的作文要求大体上是文通句顺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在批改时要注意从谋篇布局方面写批语,首先是主题是否明确,然后是事例是否典型,布局是否得当,叙述是否生动,最后是病句错别字。如果要详批,就至少从这五方面中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总体上看,学生的习作大多数都干净、整洁、字迹工整、美观。先说中年级的作文,对于作文刚起步的孩子,能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能把一个故事,一处风景写得生动、少则两三面,多则四五面,这很难,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老师们都能运用范文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构段、如何把文章写具体。细读作文,发现有些教师的批改特别认真,横批与眉批处较多且写得较中肯,非常关注学生用词的生动性,构思的巧妙性。
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文章大体语句较通顺、流畅、条理清楚,叙事生动具体,读后感感受真切。部分学生的文章还能做到构思巧妙、立意新颖、想象力十分丰富。还有高年级的老师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改和互改的能力,老师们采取了多生互批的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体现更明显。学生学会评作文,自然是建立在懂得如何去写作文的基础之上的。习惯中作文批改到老师的批语就结束了,学生本身对我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又是如何想的呢?他们真的能接受我们的批语吗?作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不能停留在老师个人对文章的定论中。
2.不足与建议:
①对学生的语言表述合理性关注不够,批注还可以更丰富些;还有对于小学生而言,基础知识非常重要,文章中出现的错别字不仅要指出,更要认真修改!第二次习作前或讲评课上一定让学生订正错别字;
②每个班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作文能力较弱,中年级的构段、篇幅、语言的通顺流畅等方面,高年级的构思、选材、语言的运用、思想内涵的提升等方面还是应该加强指导;
③有些老师的批阅过于粗糙简单,学生改了之后老师没有认真批阅;
④还是在鼓励性、有针对性评价方面很欠缺,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无论在作文还是作业方面都存在这个缺陷。
让我们一起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不断提高!
第五篇:语文科总结
四年级<一>班
语 文 科 工 作 总 结
@@小学@@
阿戛小学四年级一班 语文科工作总结
@@@
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我在语文学科上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
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校的要求尚有差距,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