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复习题库

时间:2019-05-14 03:3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复习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复习题库》。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复习题库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六章復習題庫 单选题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___________。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 D、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___________。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___________。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 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若干个历史发展阶段,其中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的是___________。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20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6、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就是说___________。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7、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___________。A、斯大林 B、列宁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8、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A、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的理解为___________。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是指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0、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则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___________。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C、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A、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B、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2、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它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它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合适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它是与历史上社会形态更替也不是从最发达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类似 D、它是“反常现象”,是“畸形的早产儿”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3、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___________。A、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 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D、革命传统不同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4、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___________。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D、第一国际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___________。A、集中民主制 B、民主集中制 C、民主专政制 D、民主共和制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硬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___________。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7、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8、“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说明社会主义改革是___________。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变革活动 B、社会形态的更替 C、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

D、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9、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___________。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0、列宁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这表明马克思___________。A、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B、对未来社会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C、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D、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1、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___________。A、柏拉图 B、圣西门 C、康德 D、李嘉图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2、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___________。A、科学的品格 B、实践的力量 C、现实的意义

D、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3、科学社会主义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___________。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D、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4、下列对无产阶级革命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B、无产阶级革命是为受苦人谋利益的运动

C、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5、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___________。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6、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___________。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7、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是___________。A、群众路线 B、勇于自我批评 C、实事求是

D、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8、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___________。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通过社会改良实现的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9、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暴力革命___________。

A、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C、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0、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___________。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1、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是___________。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___________。A、阶级性和先进性 B、革命性和斗争性 C、先进性和科学性 D、先进性和革命性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___________。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政治腐败蔓延 D、杰出人物的产生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5、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___________。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C、新中国成立之后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6、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7、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___________。A、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C、什么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8、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___________。A、无产阶级先锋队 B、工农联盟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___________。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1、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___________。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2、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___________。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3、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意味着___________。A、社会主义制度无法完善

B、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C、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上有很多缺陷和弊病 D、共产主义社会不需要改革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这是因为___________。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 B、马克思主义政党拥有领袖人物

C、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 D、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远正确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___________。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多选题

1、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___________。A、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C、在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__。A、历史观不同

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不同 C、实现理想的途径不同 D、依靠的社会力量不同 答案:A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下列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它是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B、它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C、它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D、就理论体系而言,它属于资产阶级的理论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在于___________。A、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B、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C、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D、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5、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所以是空想,其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A、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B、不成熟的阶级状况

C、空想社会主义者知识不够渊博

D、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立场是资产阶级的 答案:A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6、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A、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7、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突破。这里“薄弱环节”的含义包括___________。

A、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C、无产阶级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比较高 D、资产阶级统治比较薄弱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8、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主要有___________。A、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各方面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9、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C、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D、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0、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 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地域环境不同 答案:AB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1、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和平发展原则 答案: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对此认识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社会主义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既是国体,也是政体 C、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纯粹民主”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3、《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以后的任务是___________。A、用革命的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B、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彻底消灭私有制

C、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使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本质不同

C、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 D、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5、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这是因为___________。A、肃清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影响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B、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C、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D、世界社会主义全面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各国需要一个过程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6、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___________。

A、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比理论更重要

B、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纲领的讨论是无足轻重的 C、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D、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7、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___________。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答案:A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8、“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这段话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A、越是落后的国家越容易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社会主义可能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革命客观条件成熟的程度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有重大的影响 D、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的国家的胜利必然带来一系列新课题 答案: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9、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但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___________。

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B、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D、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答案:A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0、正确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___________。A、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B、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C、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D、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1、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第一个词是指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阶段,更高的阶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总体上属于同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存在重大区别 C、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D、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2、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___________。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C、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 D、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 答案: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3、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___________。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19世纪初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4、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___________。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被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它认为无产阶级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答案:AB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5、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___________。

A、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C、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D、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答案:AB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6、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___________。A、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B、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的学说

C、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是___________。A、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B、使工人阶级拥有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C、指引一些国家的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在本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消亡成为现实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8、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两大理论基石是___________。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暴力革命论 答案: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9、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内容是指___________。A、社会主义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C、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D、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0、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___________。A、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

B、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 C、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 D、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划时代的意义是___________。

A、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B、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统治 C、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局面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2、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暂新形态,其产生和发展___________。A、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代表社会进步方向 C、体现着人类的未来 D、具有强大生命力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3、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___________。A、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B、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4、列宁在“政治遗嘱”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新构想,如___________。A、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B、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C、用合作社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D、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5、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有___________。

A、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最后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B、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最终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6、社会主义民主___________。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A、社会主义革命中 B、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C、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 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A、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C、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D、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___________。A、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B、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C、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0、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___________。A、各国生产力状况各不相同 B、各国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国工业化程度各不相同 D、各国文化习俗各不相同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判断题 1、21世纪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是指共产主义必然战胜社会主义。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3、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的内涵是指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前者是客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主观主义的态度。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5、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6、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因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7、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指导思想不同。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9、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0、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2、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政党,是出卖劳动力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政党。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5、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6、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探索前进,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中改变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7、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8、资本主义社会是自由王国状态。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19、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其决定因素是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答案:否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0、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答案:是难度:1 知识点:第六章

21、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答案:否难度:1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复习题库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七章復習題庫

单选题

1、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___________。A、社会主义高级时期 B、共产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2、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体现在是否___________。A、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坚持为广大民众谋福利的思想 C、坚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立场 D、坚持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3、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___________。A、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 B、高度文明与和谐的社会

C、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D、人们的精神境界普遍提高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4、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___________。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资料混合所有 C、商品经济制度 D、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5、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___________。A、遵循价值规律组织和安排生产 B、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C、对商品生产进行协同性的安排 D、依据市场需求安排和组织生产活动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6、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___________。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资分配” D、“各尽所能,按时分配”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7、社会阶级的消灭的前提是___________。A、生产资料公有化 B、社会化大生产 C、民主政治发达 D、生产高度发展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8、高尚的精神境界表现为___________。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B、我行我素,无视他人的利益和需要 C、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 D、立足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9、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于___________。A、新社会制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B、新社会制度能够鼓舞人们的信心和斗志

C、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D、新社会制度能够更好地调节生产关系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0、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为___________。A、单纯的谋生的手段 B、“生活的第一需要” C、固定僵化的分工中的劳动 D、具有强迫性的活动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1、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___________。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2、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3、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___________。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答案:A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4、___________是我们在当代世界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A、坚持集中民主制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市场经济 D、坚持民主共和制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5、___________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A、科学发展观 B、和谐社会 C、民主法治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并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___________。

A、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定义

D、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多选题

1、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___________,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初级阶段 D、高级阶段 答案:A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2、共产主义社会是___________。A、人类难以企及的“乌托邦” B、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千百年来国人梦想的“大同社会” 答案:BC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3、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___________。A、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揭示出弊端的根源

C、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

D、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4、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___________。A、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B、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5、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___________。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它是___________。A、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 C、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既定发展轨道的结果

D、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 答案:AB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7、社会主义之所以在曲折中前进,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A、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制度,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B、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 C、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错综复杂和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变动演化 D、社会主义国家难以避免党政官员的腐败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8、向共产主义过渡___________。A、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B、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

C、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逐步创造条件 D、对经济落后国家需经历更长期的实践过程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9、下列对“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A、两者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B、“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C、“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D、说明“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0、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这里的“三大差别”是指___________。A、民族与民族的差别 B、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答案: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1、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___________。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公有制形式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

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答案:A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___________。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答案:ABC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14、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___________。A、正确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 C、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

D、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答案:ABCD 难度:1 知识点:第七章

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答案:否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3、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4、现实中的苦难,既是诱发人们渴望未来新世界的动因,也是人们设想未来新世界的素材。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5、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是逐步完善宪政民主制度。答案:否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7、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8、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有内在联系的,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9、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第一次能够“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10、一部人类历史,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1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预见到在进入共产主义之前必然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答案:否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12、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和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1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14、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也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答案:否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15、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答案:是

难度:1 知识点:

第七章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档

马原复习文档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时代条件,二时实践条件,三是理论条件,四是个人条件。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形成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属于哲学范畴。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时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实践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什么是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所具有的特点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7、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任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8、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0、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杨弃”,既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规律的含义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2、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13、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知道、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什么是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题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题改造客体的过程。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认识的规律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6、感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7、理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联系。

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0、认识为什么要回到实践

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二是理论只有回到时间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11、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哪些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12、真理的客观性的表现

主要体现在内容以及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

1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个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15、真理与谬论的辨证关系

真理与谬论既对立又统一。

16、为什么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7、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获得的认识又需要回到实践中去。

四、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他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以及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与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6、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矛盾,直接动力——阶级斗争,重要动力——改革,科技等。

8、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五、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转化而成。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是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价值和使用价值辨证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5、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

7、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8、价值规律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9、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为剩于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1、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1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殊性: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4、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5、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段生产的剩余价值。

1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8、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六、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什么事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后果:

积极后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消极后果: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有哪些新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一、判断正误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Y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Y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Y

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Y

5、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Y

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Y

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Y

8、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N

9、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N

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相统一的。Y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Y

1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N(核心是国家政权)

13、时势造英雄。Y

1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N(没有英雄)

1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N(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之间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N(劳动的二重性)

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N(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8、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N(越小)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N(相对过剩)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政党制度。N(国家制度)

21、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Y

22、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N

23、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N

24、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N(没有破坏)

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Y

二、名词解释: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5、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联系: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章:

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第三章

10、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设施。

12、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向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3、人名群众: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

1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1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5、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16、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8、经济全球化: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第六章:

19、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20、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全体劳动者,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2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也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

第七章

22、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必然从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简述题: 绪论

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P23(具体以书为准)

(1)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2)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 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一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 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4)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工厂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机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揭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社会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

6、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生活,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73-75)

A.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真理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不能成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

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具体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因此,真理具有相对性。

B.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 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割裂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各走一个极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对待一切真理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客观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但同一切科学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完善,所以又具有相对性,必须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反对只坚持不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的教条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第三章

1、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结合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一时反映的能动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个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实际,论述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式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体现我党不断深化经济体质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体质改革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通过改革有利促进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协调我国的国内发展不均衡的发展局面。

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案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二、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第三、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中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2、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4、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各是什么? 实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等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有四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际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其产生的原因有: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用力量;

3、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用作用。

第六章

1、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33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P239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到了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总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真理。

第七章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P259-264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题库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答案:D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答案:B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答案:A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A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B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答案:D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C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答案:C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答案:D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答案:D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答案:D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答案:A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D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答案:A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答案:

ABCD

2、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案:

ABC

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答案:

ABCD

4、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答案:

ABC

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答案:

ABCD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 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他们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的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

2、[材料1]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

[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靠福利和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 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中制度中得到拯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请回答

(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2)2l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

五、论述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要点]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为什么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答案要点] 第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预测决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发现了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正是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未来走势上把握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深入分析社会结构,认识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就可以把握和不断加深对社会轮廓和它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就可以看到,随着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也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也共产主义走近一步。

第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考查。共产主义这个概念有三层意思,一是共产主义思想,二是共产主义运动,三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诚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完美状态需要在遥远的未来才可以实现,但是,这不应成为悲观的理由,因为作为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科学社会主义早已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随之而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正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至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也不渺茫,因为社会主义运动,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已经从一定意义上向人们展示了共产主义的晨曦。虽然这种展示还是不完全的和尚未完成的,但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展中,这种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越能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提供着更多更有利的条件和更有力实践证明。

⒊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

[答案要点] 第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复习题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复习题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第四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条件)。*商品的含义:用来交换的能满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陈碧莹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重点

    绪论 三大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最新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5-2016第一学期 1. 2. 3. 4. 5. 6.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7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档(高等教育出版社)

    1 / 6 马原复习文档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〇、绪论 1、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2-2013 第 1 学期 1. 2. 3. 4. 5. 6.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代价值? 怎样理解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