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与非限制区、区域之间须有门隔开,标志明显,洁污分流。设置正常分娩室和待产室、隔离分娩室和待产室。
(二)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应更衣,换拖鞋、带帽子、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医护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其它传染性疾病时不能在此岗位工作。
(三)对急产妇、疑似或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室内待产及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用物、器械等严格按要求处理。
(四)特殊感染产妇生产后,对隔离室应严格执行终末消毒,并进行细菌监测,达到无致病菌要求后方可再次使用。
(五)接生前医护人员进行外科洗手和手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六)保持室内清洁,每日通风至少两次,产床、台面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每次分娩后对产床、橡胶单、器械等及时清洁、消毒,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七)产房器械、产包等物品一用一灭菌,灭菌物品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标识齐全,存放符合要求。一次性医疗物品禁止二次使用。
(八)产包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如仍未生产,应重新更换并再次消毒外阴。无菌持物钳干罐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
(九)分娩室为Ⅱ类环境,每季度做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十)感染性胎盘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均符合卫生部要求。
第二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产房应设置在与母婴室和新生儿科(室)临近,环境清洁、安静,周围无污染源,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区域。
二、产房的设施、环境条件与手术室要求基本相同。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及感染控制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三、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有实际屏障。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四、应设置隔离待产室(床)和隔离分娩室(床)。一个分娩室内最多设2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m2.。
五、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一灭菌,吸痰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一婴一瓶,不得共用。
六、建立感染控制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护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落实。
七、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换鞋、更衣、洗手,外出更换外出服;助产人员按外科刷手法洗手。
八、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护理和助产,使用后房间及所用物品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断脐后的新生儿应用无菌巾保护,并直接送隔离婴儿室或母婴室隔离处理。
九、医务人员在诊疗、助产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术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十、配备空气消毒装置,每日对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地面湿式清扫;产妇分娩后及时进行室内清洁消毒。待产床、产床等床单元及平车每次使用后更换所有物品。
十一、环境清洁,每日消毒,有记录。按规定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
十二、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交换、登记等工作。胎盘按病理性医疗废物处置,低温存放。
第三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须更换衣裤和鞋,戴好口罩、帽子。
2、接触病人前后,医务人员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3、工作人员离开产房因事外出时要更换衣或穿外出衣。
4、产妇进入分娩室除更换全部衣物外也须换鞋,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二、环境管理
1、产房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亲儿室相邻近。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清洁区、污染区。
3、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待产室、分娩室的门面、桌椅等,每班用消毒液擦拭地面1-2次。
4、分娩室每日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60分钟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分娩室和待产室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对室内空气及家具物表彻底消毒一次。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接生前按洗手常规刷手,刷手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
2、接生按规定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3、接生后,所有物品送洗,更换产床被服及产垫。
4、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后再使用。
5、须在更换待产床上的全部被服后,才能接受新的待产者。
6、凡隔离者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用过的布类和物品均应在待产室和分娩室先经消毒处理后,再送出清洗灭菌。待产室和分娩室内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7、无菌持物钳(镊)、泡镊筒、无菌容器、碘酒、酒精瓶应每周更换二次。
8、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无菌包上注明科室、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有效期一般为6天,霉季为4天。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有无过期物品。
9、保持工作拖鞋清洁,每天清洗一次。
10、待产室和分娩室等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1、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进行消毒毁形送固定地点无害化处理。
第四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与设备
(一)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与产科病房、母婴室邻近。
(二)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三)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消毒。
(四)每张产床占地面积不少于16m2。
(五)设置隔离产房,用于患传染病产妇的待产和分娩,感染和非感染产妇分室管理。
(六)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并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水、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设施、每张产床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七)配备清洁隔离衣、帽、口罩、鞋,以备入室之用。
二、人员管理
(一)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接受预防接种。当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应停止工作,接受系统的抗感染治疗后经预防保健科检查、医务科鉴定同意后方能恢复工作。
(二)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预防感染的理念,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有血液、体液暴露危险时戴防护面罩、穿防水围裙和防护鞋。
(三)进出产房应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及更衣、换鞋,离开产房要更换外出衣和鞋子。
(四)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在以下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戴手套操作后,脱下手套立即洗手。诊治特殊感染病人时做好个人防护。
(五)接生或助产前按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接生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六)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七)职业暴露防护:诊疗护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我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行暴露后的相关处置工作。
三、环境要求
(一)空气质量要求
1、空气持续消毒机消毒
2、空气持续消毒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
(二)物体表面清洁及消毒要求
1、每天湿拭拖地2次,物体表面如监护仪面板、电话听筒、鼠标、键盘、门把手、病历夹、桌面等每天用清水抹洗2次,被体液、血液污染时随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2、每台分娩后应湿式擦试地面及产床周围的各种物体表面,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3、室内鞋每天清洗消毒一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4、空调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窗帘每月清洗一次。
5、禁止在产房内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被服。
四、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有序排放,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接触患者的所有诊疗用品均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三)用过的各类无菌包及时送供应室清洗灭菌。
(四)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应一人一用一换,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应分开收集、标识明确。新生儿包被、衣物均高压灭菌。
(五)体温表一人一用,用后用流动水冲净,再浸泡于75%酒精内,冷开水冲净后用无菌纱布擦干,放入消毒容器内备用。每日更换酒精一次。
(六)清洁用具标识清楚,按不同用途分开放置与使用,不得混用。每天使用前后用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
(七)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用后立即消毒。
(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九)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五、隔离产房感染管理
(一)用于有传染性疾病产妇的隔离待产、隔离分娩。
(二)穿隔离衣入室,一用一换。
(三)室内物品专用。
(四)必要时戴双层橡胶手套。
(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六)一切物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
溶液混合搅拌,浸泡30分钟后倒入厕所。
(七)一次性用品及胎盘用后分别放入室内双层医疗垃圾容器内,并注明“隔离”;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隔离衣等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六、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
(一)感染监控护士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
(二)监测超标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措施,重新监测至合格。
(三)各项监测结果认真记录、存档,定期进行分析。
第五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人物流向符合要求。
二、分设生理、隔离待产室、产房;急诊产房按感染产妇对待。
三、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及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
四、一次性用品与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按有效期长短分别从里到外分柜放置。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五、产前应做HbsAg、抗-HCV、抗-HIV等检测。阳性者及急诊产妇在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产房接生。
六、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诊疗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供应,科室不得有自备包。
七、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八、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并到感染控制科进行登记。
九、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检测不合格要有追溯记录
十、医疗废物规范放置,专人收集处理。一般胎盘应归产妇所有,特殊感染的或产妇不要的双包双扎按医疗废物处理。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区域间标识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二、医务人员进入产房应更衣换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生前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刷手及手消毒制度,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接生前应按要求消毒产妇会阴。接生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分设生理、病理产房、待产室。产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分娩前后用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产妇出产房后进行终末消毒。
四、保持室内清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物表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拖把分区使用,每日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两次。遇污染时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覆盖并清除。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每周彻底消毒一次。
五、一般诊疗用品如体温表、听诊器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流动水冲洗,干燥备用。消毒液定期更换,保证有效浓度。
六、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应采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流动水冲洗,干燥备用。
七、产妇所用物品及器械应严格按照要求处理。一般产妇用后的器械,在处置室冲去血迹后交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确诊、疑似感染及急诊产妇用后的器械尚需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交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一、若发生皮肤、粘膜的职业暴露后,应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
四、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上报感控科和预防保健科,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五、医务人员应及时留取暴露者和患者血样进行血源性疾病监测,以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适的预防用药,并定期追踪。
六、感染源为特殊病人者,应立即上报,并严格处理。医疗废物泄漏处理:发生医疗废物的泄漏时,应及时对泄漏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将含氯消毒液直接倾倒在污染区域,由外围向中心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院建立严格的污物分类收集制度,所有废弃物都应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内,严禁将生活垃圾、放射废物、化学废物等混入医用废物中,各科加强管理,严防人为流失,勤务中心定时清运。
二、生活垃圾按开封市城市垃圾处理原则,用黑色塑料袋存放,各科将其置放于指定垃圾堆放处由勤务中心统一回收上交环卫处收集。
三、普通医用垃圾如外科、妇产科、换药室、手术室的大量敷料和各种注射后的棉签等固体废弃物置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四、未接触病人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部分直接毁形后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抽血的一次性注射器需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先消毒后毁形,并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五、一次性输血袋,检验科大小便废弃物等均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六、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暂放于固定位置,其中经毁形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由供应室定点回收;其它医用垃圾由专人收集转运。
七、医疗废物的院内运送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集中堆放于医院专设的医用垃圾房内,密闭保存,防止污染周围环境。黄色医疗废物转运箱应张贴标签,表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八、集中的医疗废物由专人管理,防止流失。开封市医用废弃物
中心每三天上门收集处理。以上垃圾置方法要求各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管理,分门别类放置。坚决杜绝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合外流,以防引起社会污染。
母乳喂养十条措施
一、成立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小组,并建立院科两级母乳喂养技术指导网络。
二、对所有接触母亲和婴儿的医务人员均应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对孕妇及家属定期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每个孕妇及产妇要接受一次以上的教育”,并进行孕期、哺乳期营养指导。
四、帮助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婴在产后1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剖宫产母亲回病房后,补足母婴皮肤接触和吸吮30分钟的时间。
五、凡无医学指针的母婴均应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护理或治疗母婴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鼓励按需哺乳,不受时间和次数限制。
六、指导母亲正确地哺乳和含接姿势、挤奶的手法,及时解决喂奶中出现的问题,坚持纯母乳喂养六个月。
七、取消正常新生儿室,在产科病房内放置婴儿车,在医院爱婴区内取消奶瓶和人工奶头,喂前不添加辅食。
八、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乳品销售守则》,禁止医院职工为奶粉公司做广告及出售奶粉,不接受任何公司馈赠的代乳品,不得以任何借口喂代乳品和饮料。
九、开展整体护理,实行护理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负责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及技术指导,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产后访视组织,继续指
导母乳喂养。
十、设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及24小时咨询电话:*** ***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
一、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人员。
二、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三、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四、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五、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新生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六、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七、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八、鼓励按需哺乳。
九、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十、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一、禁止对公众进行母乳代用品、奶瓶及奶嘴的广告宣传。二、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三、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四、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五、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六、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七、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八、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九、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十、即使国家无相关法律,制造商及推销者也均应遵守《守则》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