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月考古文三篇虚词句式归类(小编推荐)
第一次月考古文三篇虚词归类
1、虚词“而”用法: 《鸿门宴》中的“而”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连词,表目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连词,表转折)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连词,表修饰)项王按剑而跽曰(连词,表修饰)立而饮之(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啖之(连词,表承接)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连词,表转折)拔剑撞而破之(连词,表承接)
《陈情表》中的“而”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连词,表递进)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而”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复音虚词,“罢了”)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连词,表转折)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连词,表转折)
2、虚词“为”用法: 《鸿门宴》中的“为”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任)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动词,是或呈现)臣为韩王送沛公(介词,替、给)为之奈何(介词,对)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介词,替、给;后动词,出、献)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介词,替、给)沛公奉卮酒为寿(“为之寿”;介词,替、给;或“为寿”整体做动词,敬酒祝寿)约为婚姻(动词,成为)君王为人不忍(动词,作为)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客何为者(动词,是)
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动词,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公为我献之(介词,替、给)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被)
《陈情表》中的“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词,是)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动词,是)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动词,过)《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为”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动词,做,担任)王子晞为尚书(动词,做,担任)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动词,做,担任)能为公已乱(介词,替、给)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介词,替、给)今尚书恣卒为暴(动词,做)
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动词,做,担任)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动词,作为)
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动词,和“以”连用,认为)太尉为人姁姁(动词,作为)
3、虚词“其”用法: 《鸿门宴》中的“其”
此其志不在小(代词,他的)吾令人望其气(代词,他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代词,他的)樊哙侧其盾以撞(代词,他的)樊哙覆其盾于地(代词,他的)会其怒(代词,他)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其”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副词,表反问,难道)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代词,他的)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代词,它的)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代词,他的)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代词,他的)
4、虚词“之”用法: 《鸿门宴》中的“之”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代词,代珍宝)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为之奈何(代词,代事)故听之(代词,代人)臣活之(代词,代人)吾得兄事之(代词,代人)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助词,主谓之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助词,主谓之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代词,代人)不如因善遇之(代词,代人)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词,的)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代词,代物)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代词,代人)今日之事何如(助词,的)
臣请入,与之同命(代词,代人)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助词,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助词,的)壮士,赐之卮酒(代词,代人)立而饮之(代词,代物)赐之彘肩(代词,代人)拔剑切而啖之(代词,代物)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助词,的)天下皆叛之(代词,代人)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代词,代人)未有封侯之赏(助词,的)欲诛有功之人(助词,的)此亡秦之续耳(助词,的)公为我献之(代词,代物)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代词,代人)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代词,代物)亚父受玉斗,置之地(代词,代物)拔剑撞而破之(代词,代物)吾属今为之虏矣(代词,代人)
《陈情表》中的“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助词,的)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助词,主谓之间)
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助词,的)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助词,的)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助词,的)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之”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助词,的)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代词,代物)今之称太尉大节者(音节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助词,主谓之间)人视之,儒者也(代词,代人)
5、虚词“以”用法: 《鸿门宴》中的“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介词,把)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连词,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与“所”连用,表“„„的原因)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把)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用)请以剑舞(介词,用)军中无以为乐(“无以”连用,表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常以身翼蔽沛公(介词,用)樊哙侧其盾以撞(连词,表承接)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连词,表目的)项王未有以应(助词,无义)
《陈情表》中的“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因为)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介词,凭)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介词,用)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连词,因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但以刘日薄西山(连词,因为)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无以”连用,表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连用,表固定句式,“因此”)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以”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介词,凭)率以货窜名军伍中(介词,用)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介词,因为)太尉自州以状白府(介词,用)天子以生人付公理(介词,把)
今不忍人无冠暴死,以乱天子边事(连词,来)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介词,把)又以刃刺酒翁(介词,用)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介词,用)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介词,用)
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前介词,用;后连词,表修饰或承接)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介词,把)农且饥死,无以偿(“无以”连用,表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介词,用)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介词,凭)吾终不可以见段公(同现在“可以”)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介词,凭)处贱无以拒也(“无以”连用,表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然终不以在吾第(介词,把)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介词,把)太尉终,吏以告泚(介词,把)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前,动词,认为;后连词,表目的)未尝以色待物(介词,用)
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介词,用)
6、虚词“于”用法: 《鸿门宴》中的“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引出对象,不译)贪于财货(介词,引出对象,不译或介词,对)长于臣(介词,比)
于是项伯复夜去(同今“于是”)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在)因击沛公于坐(介词,在)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同今“于是”)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于是遂去(同今“于是”)《陈情表》中的“于”
日群行丐取于市(介词,在)请辞于军(介词,到)
敢以状私于执事(介词,给)
7、虚词“于”用法: 《鸿门宴》中的“且”
且为之奈何?(连词,承接,那么;或副词,将要)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臣死且不避,杯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且”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副词,将要)太尉笑且入(连词,并列,一边„„一边)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副词,将要)罪且及副元师(副词,将要)且熟,归我半(副词,将要)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副词,将要)人且饥死(副词,将要)
8、虚词“因”用法: 《鸿门宴》中的“因”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介词,趁机)不如因善遇之(介词,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于是,就)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介词,趁机)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介词,趁机)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连词,仍然,却)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词,于是,就)
9、虚词“也”用法: 《鸿门宴》中的“也”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表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表判断)毋从俱死也(表肯定)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表肯定)固不如也(表肯定)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表肯定)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判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肯定)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表判断)亚父者,范增也。(表判断)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表判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表判断)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表判断)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表判断)今者出,未辞也(表肯定)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表判断)《陈情表》中的“也”
是臣尽节於陛下 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表肯定)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也” 无伤也,请辞于军(表肯定)杀一老卒,何甲也?(表疑问)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表肯定)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表判断)段公,仁信大人也(表判断)处贱无以拒也(表肯定)人视之,儒者也(表判断)
10、虚词“则”用法: 《鸿门宴》中的“则”
庄则入为寿(连词,表承接,就)则与斗卮酒(连词,表承接,就)则与一生彘肩(连词,表承接,就)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连词,表承接,就)
《陈情表》中的“则”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连词,表转折,却,但)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连词,表转折,却,但)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则”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连词,表承接,就)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连词,表承接,就)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连词,表转折,却)
11、虚词“乃”用法: 《鸿门宴》中的“乃”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副词,于是,就)良乃入(副词,于是,就)
乃令张良留谢(副词,于是,就)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副词,才)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乃” 乃我困汝(动词,是,表判断)
12、虚词“者”用法: 《鸿门宴》中的“者”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表判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代词,代人)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表判断)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音节助词(另种说法作代词),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
亚父者,范增也。(„„者,„„也;表判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助词,补语标志)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代事,“这样的话”)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音节助词(另种说法作代词),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
客何为者?(代词,代人)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表判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代词,代人)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者,„„也;表判断)今者出,未辞也(音节助词(另种说法作代词),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代词,代人)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者”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句中表停顿)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代词,代人)甲者出,太尉笑且入(代词,代人)甲者愕(代词,代人)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代词,代前文功勋)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代词,代人)命持马者去,旦日来。(代词,代人)
谌盛怒,召农者曰(代词,放在主语后,不译)旦夕自哺农者(代词,放在主语后,不译)又用大杖击无罪者(代词,代人)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代词,代人)又取仁者谷(代词,代人)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代词,代人)人视之,儒者也(者也,表判断)
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代词,代事)
13、虚词“何”用法: 《鸿门宴》中的“何”
为之奈何?(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且为之奈何?(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什么)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么样)客何为者?(代词,什么)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代词,什么)大王来何操(代词,什么)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何” 且大乱,若何(何,怎么办)
将奈何(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杀一老卒,何甲也(副词,何必)奈何欲以乱败郭氏(奈何,为什么)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几何,多久)何敢言我!(副词,为什么)
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代词,什么)
14、虚词“乎”用法: 《鸿门宴》中的“乎”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语气词,吗)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语气词,啊)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语气词,呢)壮士!能复饮乎?(语气词,吗)
15、虚词“所”用法: 《鸿门宴》中的“所”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助词,无实义)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助词,无实义)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表原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所+动=名词短语)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助词,无实义)
《陈情表》中的“所”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助词,无实义)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助词,无实义)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助词,无实义)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助词,无实义)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所” 旦,俱至孝德所(名词,处所)
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所+动=名词短语)
16、虚词“若”用法: 《鸿门宴》中的“若” 若入前为寿(代词,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你们)
《段太尉逸事状》中的“若”
且大乱,若何(复音虚词,怎么办)
尚书固负若属耶(代词,与“属“连用,你们)
副元帅固负若属耶?(代词,与“属“连用,你们)
第一次月考古文三篇句式归类
宾语前置句: 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沛公安在?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欲谁归罪? “客何为者? 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汝将何以视天地 慈父见背
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而刘夙婴疾病 则告诉不许 公见人被暴害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
定语后置句: 邠人偷嗜暴恶者 项羽兵四十万 沛公兵十万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状语后置句: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长于臣 具告以事
得复见将军于此。急于星火
日群行丐取于市 请辞于军
公幸教晞以道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今臣亡国贱俘 乃我困汝!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段公,仁信大人也
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 决非偶然者
人视之,儒者也。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省略句: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沛公奉卮酒为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置之坐上 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寓军邠州 植市门外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遂卧军中 农以告谌 使人求谕谌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尚不愧奴隶耶!栖之梁木上 吏以告泚
然终不以在吾第
第二篇:·常用词语归类:虚词
·常用词语归类:虚词
a
b
c 从而
d
e
f
g
h 或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第三篇: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三、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天子为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
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起提示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所】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且】1.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文言实词
一、词类活用(具体见语文复习用书223--226)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
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二、通假字(读音要准确)
三、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文言句子翻译
一、要点讲解: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强化“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字字落实”的原则和“翻译六字诀”,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要求学生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
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2、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3、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1)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2)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推断方法见前面实词部分。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要掌握前面提到的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斟酌、调整,自己确信无误,且通顺畅然,然后才能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喻旭初先生说:翻好后一定要轻声念一遍,才能誊写到答题卷上。这里要求“念一遍”既是最后审查有无遗漏,与上下文是否吻合,也是看译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二、课堂练习
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留(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译: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一职,统领各路军马。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换(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阅读《核舟记》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第四篇:必修一二 文言文虚词,重点句式
尔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
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例解]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如此(这样)”“那”。
8.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例解] 用作副词,用来修辞动词,相当“这样(地)”。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解] 用作助词。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当于“的”“地”“着”。
夫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4.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5.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何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例解]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5.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例解]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8.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解] 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例解]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莫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解] 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例解] 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5.今为君计,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例解] 用作否定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7.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例解] 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其5.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例解]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7.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8.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例解]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1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例解] 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然
1.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例解] 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解]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4.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例解]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6.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例解] 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7.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晋出入,余唯利是视。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4)介词宾语前置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五、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 七
八、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五篇:苏教版教材古文特殊句式整理
高二复习专题之古文特殊句式整理
倒装句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2.秦人不暇自哀
哀自
3.何厌之有
有何厌 4.我之谓也
谓我也 5.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遍于天下之钩党
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莫若己
7.何以伐为
以何伐为
9.胡为而来哉
为胡 10.何厌之有
有何厌 11.我之谓也
谓之我也 1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钩党遍于天下
1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莫若己
14.童子何知
童子知何
15.而莫之夭阏者
夭阏之 16.奚以知其然也
以奚 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取之、于蓝青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于周郎困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于江渚之上渔樵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
5.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弟子贤 6.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于赤壁之下泛舟游
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南亩之农夫多
8.赵尝五战于秦
于秦五战
9.以其无礼于晋
以其于晋无礼
10.设九宾于廷
于廷设九宾 11.虽董之以严刑
以严刑董之 1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于当道请
13.常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于穆、曹二善才学
1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邦内谋动干戈
1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毁 16.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17.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申之
18.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19.有动于中
于中有动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于邻国多
21.不能喻之于怀
不能于怀喻之
22.灌夫受辱于居室
于居室受辱
23.急于星火
24.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25.其制稍异于前
26.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7.无益于俗
定语后置
于星火急
于此居
于前稍异
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
于俗无益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以为凡是州之有异态山水者 3.凌万顷之茫然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5.仰观宇宙之大
主语后置
1.渺渺兮予怀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戍卒叫,函谷举
4.洎牧以谗诛
被动意义
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吾属今为之虏矣
9.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10.怀帝阍而不见
11.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2.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语态
13.韩非囚秦
14.流俗之所轻也
“所”,表被动
15.屈原既放
之意 16.是以见放
于“被”
17.文王拘而演《周易》
18.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19.重为乡党所笑
被动 判断句
茫然万顷
能不易其志者缙绅
仰观大宇宙
予怀渺渺兮
介词“于”表被动
为„„所,表被动
“举”是被攻占的意思
动词“诛”本身具有
“被”表被动
“见„„于”表被动
介词“于”表被动
介词“为”表被动
介词“于”表被动
不见,不被召见
“不焚”,即不被焚毁
动词“婴”本身具有
“囚”,被囚之意
省去的“为”与
“放”,被流放
“见”表被动,相当
“拘”,被拘之意
“于”,表被动
“为„„所„„”,表2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表示判断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者”“也”表示判断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表示判断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也”表示判断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也”表判断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也”表判断
7.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皆”表判断
8.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者„„也”表判断
9.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也”表判断
10.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也”表判断
1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也”表判断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者„„也”表判断
1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为”表判断
14.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判断 15.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表判断
16.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 17.非谢家之宝树
“非”表否定判断 18.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是”表判断
19.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乃”表判断
20.是社稷之臣也
“是„„也”表判断
2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直接表判断
2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非”表否定判断
23.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动词“为”表判断
25.今臣亡国贱俘
直接表判断
26.齐彭殇为妄作
动词“为”表判断
27.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者„„也”表判断语气 28.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省略主语“其声”,(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2.因坐法华西亭
省略主语“我”,(我)因坐法华西亭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省谓语“有”,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
4.輮以为轮
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之)以(之)为轮
5.故为之文以志
省略宾语“之”,故为之文以志(之)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省略宾语“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7.吾从而师之
省略宾语“之”,吾从(之)而师之
8.始指异之
省略宾语“之”,始指(之)异之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省介词“于”,假(于)舟楫者 10.居是州
省略介词“于”,居(于)是州
11.几世几年,摽掠其人
省介词“于”,摽掠(于)其人
1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省介词“于”,长桥卧(于)波
1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省略介词“于”,暴(于)霜露
14.谁得而族灭也
省宾语“秦国”,谁得而族灭(秦国)也 15.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介词宾语“之”,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16.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省略介词“于”,断头置于城上
1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省略介词“于”,渔舟唱(于)晚
18.翱翔蓬蒿之间
省略介词“于”,翱翔(于)蓬蒿之间
19.草创未就
省去主语“书”,(书)草创未就 20.读书轩中
省去介词“于”,读书(于)轩中 2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省去宾语“之”,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
22.日过午已昏
省去主语“室内”,日过午(室内)已昏 23.使不上漏
省去动词宾语“之”,使(之)不上漏
2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去主语“余”,(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