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作业说明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作业说明
一、专题内容
专题一: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以下是参考题目,围绕专题可自行拟题目)
1、浅谈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国家软实力提升
3、当代大学生该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4、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哪些对我们有所启示
5、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6、结合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发达国家提升软实力的做法,谈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专题二:我国周边国家安全问题(以下是参考题目,围绕专题可自行拟题目)
1、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2、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关系与国家安全
3、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4、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5、浅谈我国近期周边安全状况
6、论周边外交与维护中国海权
二、考核办法
“形势与政策”课实行学年考核制度,其成绩纳入学籍管理,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挂钩。课程成绩的确定要根据学生参加“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活动的情况、现实表现和课程论文成绩来确定,一般为平时成绩占30%,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或者课程论文占70%。
三、论文要求
1、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撰写规
范,杜绝抄袭他人成果。
2、论文选题应在所要求的九个专题以内。
3、论文内容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绪论、引言、本论、结论)、等相关材料。
4、论文要求格式规范、字迹工整、使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字数在2000字左右。题目下行写明专业、姓名、学号。论文排版格式为:A4纸打印,论文题目用黑体三号字体,文章摘要(100字左右)用楷体小四号字体,正文用仿宋四号字体,上、下、左、右的页边距分别为2、2、3、2(单位:厘米),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
第二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作业要求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作业要求
一、要求对象
2011级本科学生
二、作业封面格式
见下页,不用打印,抄方格稿纸上。
二、内容要求
(1)字数不少于1500字,手写在300字的方格稿纸上。
(2)以教材目录所列专题为小标题,学生提炼每个专题的关键词进行书写,也可以写成读书心得体会。
(3)小标题后每个专题按数字顺序标注。(从教材的4页-----117页,共计31个专题)
举例:XXXXXXXXXXXXXXXXX(大标题自拟)
------xxxxx(X)(小标题从书上抄,后面括号加专题的序号代码)
(4)字迹清楚,重点准确;
三、上交时间
2014年5月5日10:00交到院大办公室(以专业为单位)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作业
“读教材·观天下·谈时政”读书笔记
专业:生物技术
学号:2011XXXXXXXX
姓名:XXXXXX
第三篇: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
课程论文考核题目及要求
一、论文总要求及评分标准
1、在6 个论文题目中任选一题。
2、论文总字数要求在1500 字以上(占总分5%)。
3、尽力以自己的语言完成论文的写作(占总分20%)。
4、引用别人的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占总分5%)。
5、论文必须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资料翔实,并请独立完成。同一论题不允许出现内容雷同现象,如有雷同,即为零分处理。(占总分的70%)。
二、论文题目
1、结合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2、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之体会;
4、谈谈2013 年两会的热点问题与对策;
5、如何看待当今的中日关系;
6、“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格式及打印要求
1、统一使用A4 纸,单面打印;
2、封面:要求单独打印,样式见下页;
3、字体全部用宋体。
题目二号加粗(主标题与次标题字号不作要求),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字,行距1.5 倍。请最迟于7月10日前完成并上交。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四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作业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作业要求
1.上交电子版即可,字数2000字左右。文件名为:学号+专业+姓名。其中专业为简称,即:财管,物流,信管。例:124222011001财管张三。
2.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见附一。
3.以专业为单位分别建立文件夹,于9月10日前上交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打包发至邮箱:704455386@qq.com。
附一:社会实践报告格式示例
知识产权制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张三124222011001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财务管理)
城市竞争力源于城市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和转化能力。知识产权制度以产权确认和交易功能及对创新资源要素的流动导向功能参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文章从创新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理,构建知识产权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一)创新资源及其向核心城市集中的趋势
1.…………(1)……
格式说明:
1、标题:黑体3号固定值30居中
2、正文:仿宋_GB23124号固定值26两端对齐
3、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序。
二级标题用
(一)、(二)、(三)〃〃〃〃〃〃标序,标题内容不宜太长,单独成段成行,标题后不使用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1、2、3〃〃〃〃〃〃标序,标题内容不宜太长,标题后使用句号,不单独成段,与下文接排。二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标序时,排版要求与三级标题同。
四级标题用(1)、(2)、(3)标序,不独立成段,套在三级标题的段落内。四级标题也可以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标序。
如表达需要,可使用五级标题。但标序时应与四级标题的标序有明显的区别。不主张使用六级标题。
第五篇:130616三农问题2012-2013学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作业
三农问题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三农问题
摘要: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词: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措施、政策分析、成效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简称。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中国正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先进的工业大国转变。而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同时,“三农”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是我们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农村的发展如何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三农问题的含义
农业问题,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因此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规模经济,目前还存在着部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
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导致了农村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两极分化明显。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其一: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其二:减负问题,自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农民的负担大大的减轻了,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二、三农问题具体表现
第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第二、农民负担过重、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到了农民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负担重到一个什么程度?一般是一亩田200元左右,有的甚至400元。即农田收入的50--100%。
第三、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由上述原因而引起的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
第一,要持久深入的分析三农内部的根本性矛盾,力求找出三农
内部的政策发力点。
无论我们转移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给予农村部门多少补贴,都不能代替农村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找出农村经济具有先天分散性的与城市经济发展条件不一样的这一现实,将一切政策效力的原点立足于人的保障和发展上。解除一切可以解除的农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长期坚持以资金投入为主的政策性支持。
第二,加强政策的科学规划能力,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有效地政策推动机制。
从历史轨迹看,我们针对三农问题的对策往往是纲领性的,虽有提纲挈领的目标,却没有切实落实到具体方方面面的行为上,以小城镇为例,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千军万马各自为战,忽视了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一些城镇规划成了领导体现政绩的工具,不切实际盲目扩大城镇规模,不讲科学地追求高标准等等,这都是政策规划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过程脱节的表现。因此,注重政策制定的同时还应加强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