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大家好,我叫王琦,我是一名企业管理培训顾问。那之前我曾经在大学当过十年老师,然后到联想集团工作十年,在2007年离开联想集团自己做企业管理的培训。那我主要专注的领域是员工的职业化和领导力发展这些方面。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一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这本书是非常著名的一本书,在美国说销量第一的是《圣经》,销量第二的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在俄罗斯,普京大帝曾经有个说法,你看普京他对美国人的很多东西都是比较排斥的,但是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却非常的推崇。他说,俄罗斯也应该出这样的思想家。他说,每一个俄罗斯的公民都应该学一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从我们培训行业这个角度来去看,我们也觉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是最经典的,也是最知名的一个课程。那这个书迄今为止它已经影响到了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影响到他们的在职场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整个的人生。所以我们建议每一个加入职场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那说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就首先来看效能,效能指的是什么?那史蒂芬·柯维博士,就是这个书的作者,他讲说效能是什么呢?效能是产出和产能的平衡。那什么是产出?什么是产能呢?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伊索寓言》里边有个鹅生金蛋的故事,说有个农夫有一天捡到了一只鹅,这个鹅每天能下一个金蛋。这个农夫因此就富了起来,那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农夫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急躁,他已经不能满足于鹅每天给他下一个金蛋了,所以他把这个鹅就给杀了。那结果可想而知,他想看看鹅肚子还有没有金蛋,但结果鹅肚子当然没有金蛋,下金蛋的鹅也死了,也不能再下金蛋了。那在这里这个金蛋就相当于是产出,鹅就是产能。所以我们说产出是你要的那个结果,产能是能给你带来那个结果的工具,或者手段,或者相关的这个资源。那太多的人往往只关注产出,追求效率,忽略了产能,忽略了对那个鹅的这个呵护和维护,结果可能是欲速则不达,想要那么多的产出,反而得不到那么多的产出。当然我们说如果反过来,只重视产能,不重视产出,那你没有产出,你也难以为继,你也很难生存下去,那也不可取。所以他讲高效能的人士一定是产出、产能是平衡的,互相都要关注到。
这个课程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他说叫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命运。那就是说这个人最后的命运怎么样,他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最终是由什么导致的。为什么我们看到职场里有的人能够发展得很好,很成功,那有的人走起路来却磕磕绊绊,而且还不断地往下坡路上走,为什么?那我们说按照刚才说的那句话,命运的这个路径这往前是品格在影响这个命运。那什么叫影响品格,是习惯在影响品格。那什么在影响习惯,那就是你每天所做的事,每天的行动在影响这些习惯。那当然,行动的先导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意识,你的理念。所以我们说,最后要想收获一个成功的命运,这个习惯在其中起到这个非常非常关键,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怎么去养成这些习惯呢?就需要我们理解什么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一步一步按照这些想法去做,最后把这些行为养成习惯,而把它变成习惯。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七个习惯指的是哪七个方面。那这七个习惯,习惯一叫积极主动,习惯二叫以终为始,习惯三叫要事第一,习惯四叫双赢思维,习惯五是知彼解己,习惯六是统合综效,习惯七是不断更新。后边我们会把每一个习惯都会展开来一下,那其中重点我们会讲到第一个积极主动,第三个要事第一和第四个双赢思维,这三个习惯我们会重点来展开来说。
那柯维先生他把这个人的成长阶段分成这么三个阶段。第一个叫依赖阶段,就是这个时候这个人还不能自己独当一面,所有的事都要依靠别人来替他去完成。那当然如果出了差错,他也会更多地去怪罪别人,责怪别人,抱怨别人。所以依赖阶段,我们说这个人还不能对自己负责的。那第二个阶段是独立阶段,就是这个人成长到独立阶段的时候,就他已经能够独立,独当一面了,能够独立做起一摊事了,他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相应的责任了,这是进入到独立阶段。那我们说作为人再往上发展,还应该有一个更高水准的阶段,就叫互赖阶段。如果说独立阶段是这个人已经能够独立做起一些事,那我们说到了互赖阶段就是这个人他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配合做起一番大的事业了,这是在互赖阶段。独立阶段是以自己为中心,那到了互赖阶段是以我们为中心,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能够一起配合。那七个习惯和这三个阶段也有一个相互匹配的关系,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由依赖走向独立,帮助我们取得个人成功。那第四到第六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可以帮我们从独立走向互赖,这是给我们带来公众成功。当然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是能够对前面六个习惯来起到这种加强的作用。
那下边我们就来看一下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那在这里边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人叫弗兰克,他是犹太的心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曾经被纳粹关进过死亡集中营,遭遇非常悲惨。那他的父母、他的妻子、他的兄弟都死在集中营里,都被纳粹用毒气给毒死了。那他本人是因为被纳粹选作细菌实验的样本,侥幸活了下来。说有一天在集中营里他突然体会到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他后来把这种感觉起了名叫人类的终极自由。当时他就想说,尽管我现在失去了自由,尽管我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尽管我的生命随时可能被剥夺。但是有一点是别人永远无法剥夺的,那就是我对我外界这些刺激,我怎么想,我怎么看,我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换句话说,我的精神还是自由的,我的心灵还是自由的,他说这就是人类的终极的自由。那这样这个弗兰克就开始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就在设想,将来如果有一天走出集中营,那我可能会做什么事,包括我如果站在课堂上给我的学生讲课,我怎么给他讲这段经历。那这样下来,弗兰克后续在集中营里的那些日子就不再是像原来那样,每天都是处于一种悲惨绝望的状态。他可以做很多的事,包括准备素材给自己的学生讲课,包括去帮助其他的狱友,跟其他的狱友做这种鼓励,做这种沟通,帮助他的狱友找回做人的尊严。
那弗兰克这个表现,我们说是特别典型的一个积极主动的诠释,积极主动到底是什么?积极主动首先是你内心对这事是怎么看的,怎么把握的,你是怎么来去选择的,而不是受外力去影响,你是根据你的价值观,根据你的原则做出选择,做出反应,这是积极主动最重要的体现。
那我们说一个人可能会关注很多方面,从个人的身体健康,子女的教育,到个人的职业的成长、发展,到天气的变化,到世界的这个经济形势等等。你关注的事非常多,我们把这些事都给它圈起来,这些就构成了你的关注圈。那其中有些事是你能影响到的,有些事是你影响不到的,你控制不了的。我们把你能控制,能影响那些事圈起来,那就是你的影响圈。那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在这个方面会有个特别明显的差别,积极主动的人都会特别的在意,特别地聚焦于自己的影响圈,就是我能控制什么,然后我去采取行动,去控制,去做。消极被动的人更多的是停留在整个关注圈,结果它会是什么状态呢?就他关心的事有那么那么多,结果一看,其中相当相当多的事他无能为力,他影响不到,他左右不了,所以他就会是一种特别无奈,特别的一种被动的状态。时间长了,他就会有很多的牢骚,很多的抱怨,这是典型的消极被动的这种体现。
那从他们的言谈中也能够体会出来,他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比如说消极被动的人就特别愿意去说一些虚拟语气,一些假设句,比如说他会讲说,如果我的老板脾气能更好一点,如果我的孩子能够更听话一点,如果我自己学历再高一点就好了,就怎么怎么样了。其实那些都是别人的事,都是过去发生的事,那些不是你能直接影响和控制的,那些是你的关注圈。如果你老是想,如果他能这么这么样,如果他能怎么怎么样,那其实你是把你自己放到了一个被动的位置,被动的状态了。那积极主动的人他不会那么去说,积极主动的人会说,我应该怎么怎么做,我还可以怎么怎么做,这是积极主动的状态,我能够影响到什么,我去做什么,这是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是关注圈,影响圈这里边积极主动能够体现的这个方面。
所以我说第一个习惯,主要讲到了这么两点,一个是刺激和回应,刺激和回应之间积极主动的人会加入自己的选择,根据他的价值观来做出选择,我要做出什么样的回应,这样他体现的才是对自己负责。那另外一点就是,积极主动的人会聚焦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消极被动的人才会聚焦在关注圈。那从刺激和回应的角度来去看,其实它和影响圈,关注圈也是相关的,刺激是来自外界的种种因素对你的影响,那它其实是你的关注圈。但是回应,这是你可以自主做选择的,这其实是你的影响圈。刺激是关注圈,回应是影响圈。那你要关注到影响圈,要聚焦到影响圈的话,其实就是意味着你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怎么去做这个回应。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习惯。第二个习惯叫以终为始,终就是终点,始就是起点,就是开始。那以终为始其实讲的就是你在开始行动之前要先弄明白自己的行动是希望达到什么结果,你在开始上路走之前先要弄明白自己要去哪。爱丽斯漫游仙境奇遇,那个小说里边有个小故事,说爱丽斯有一次走到一个路口,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她就问这个小猫,说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这小猫问她,你要去哪?爱丽斯说,我去哪都无所谓。那小猫说,那你走哪条路也都无所谓了。那其实小猫说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哪儿,你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那其实你走哪条路就都无所谓的,那其实就意味着你会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那也意味着你可能最后就是一事无成。那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成长来说,我们的方向是什么,怎么来明确我们的方向,那这里边有一个小方法,在七个习惯里我们讲的以终为始具体的方法就是可以制定个人使命宣言。
那个人使命宣言是什么呢?举个例子,说你要盖一栋楼,盖楼之前你先要有一个设计蓝图。那设计蓝图出来之后,你按照这个设计蓝图一步一步地把这个楼盖起来。个人使命宣言就相当于是你自己要发展成什么样,你自己先有一次自己的思考,把它明确出来,它就相当于是你的成长的这个蓝图,把它描绘出来,然后你按照这个蓝图一步一步往前走。那具体地说个人使命宣言是什么呢?这个人使命宣言主要会包括这么几个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做什么样的事,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你最看重的这个品格,或者说你最看重的原则是什么,你希望你的未来是什么样的,类似的这样一些问题,把它明确出来,回答出来。那这些就构成了个人的使命宣言,然后后续你就可以结合你要做的每一件事来去看看它和你追求的这个方向,和你所最看重的这些东西是不是能够相符合。比如说有的人特别强调说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叫保护那些不在场的人。什么意思,就是如果这个人不在场,我不会和其他人去说他的不是,去议论他的是非,叫保护那些不在场的人。他说这个原则体现的是我特别看重的一个品格叫诚心,使命宣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出来。简单地说就是首先明确出来你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最看重的品格是什么。然后再具体落到各个角色里,在这些角色上你觉得怎么做能做好自己这个角色,让它成为你后续在工作,在生活中的一个指导,这是我们说的这个个人的使命宣言和角色,这是讲到以终为始这个方面。
那我们来看第三个习惯,叫要事第一。要事就是重要的事,要事第一就是把重要的事排在第一位去做。那有人曾经花很大的精力做过研究说所有的成功人士,一个最重要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最重要的秘诀说就是他能够把重要的事做好,做到位,这是就是他的成功的秘诀。那什么是重要的事?那这一点结合我们刚刚前面看到的这个以终为始,个人使命宣言就可以来去判定什么事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应该投入最主要的精力去保证这些最重要的事能够做到位,能够做好。那怎么做到要事第一,这里有一个小方法,各位自己也可以用一用这个小方法,看看能不能起到这种帮助的作用。就是我们可以把事情分成这么四类,第一类事是重要又紧急的事,第二类事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第三类事是不紧急不重要的事,第四类事是不紧急,但是重要的事。
那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类事是什么事?重要又紧急的事。那重要又紧急的事,比如说家里着火了,马上必须得救火,这就是重要又紧急的事,否则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问题。那如果每天这种事特别多,这个人一定会压力特别大,特别疲惫,特别被动,忙得不可开交,这样的状态。
我们再来看第二类,第二类事是紧急但不重要。什么事呢?比如说我是歌手,电视节目马上要开始了,这个时间到了,但是这事重要不重要呢?它不重要。这就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如果这个人每天有太多的时间都花在紧急不重要的事的处理上,那就说明这个人有太多的打扰,而自己又没有办法去排除这些干扰,所以经常会被这些干扰所左右,所以这个人每天,你看他会特别忙乱,但是一天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不会有任何的成就感,因为重要的事都忽略掉了,整天在忙那些紧急的事。
我们再来看第三类事,不紧急不重要的事。那这是什么事,就是一些纯消遣性的事,比如说打游戏,或者没完没了的上网,看电视。那这些情况都是属于不紧急不重要的。那如果人过多的处于这个状态,这个人就会觉得很无聊,那时间长了,这个人也会特别的缺少责任感。
那我们再来看第四类事,是重要又不紧急的。重要又不紧急的是什么事?就是对很多做计划,做准备的事是属于重要不紧急的事。就这些事如果做好了,做到位了,重要又紧急的事就会越来越少。因为你提前都做好准备了,所以,重要不紧急的事,这些事做得比较多的话,你会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特别主动的这种状态,这种感觉。那我们说有些关于价值观的澄清,对锻炼身体,包括重要人际关系的维护,这些也都属于第四类事,重要不紧急的事。
有这种数据分析说普通人大多数的精力,60%左右的精力会放到第二类事,就是紧急不重要的事,那高效能的人士会把70%左右的精力,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到第四类事,就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的处理上。所以这个部分,要事第一,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重要又紧急的事做完了之后马上动手做那些重要又不紧急的事,那对于紧急不重要的事要想办法,一个是不做,排除干扰,另外一个就是委托他人去做,把精力主要投入到重要不紧急的事上来。
那我们下面来看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那双赢思维也是我们在七个习惯里特别重点会来讲的一个习惯。那我们都知道双赢思维非常重要,那一般我们说,除了双赢思维之外还有五种思维方式,这一共有六种思维方式,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这个思维方式到底是意味着什么。比如说这个夫妻两个人吵架,必须要争个是非对错出来,那其实这种状况下,这个夫妻双方用的思维方式都是赢输思维,都是想自己胜,对方输,这是吵架,一定要争个是非对错,这是赢输思维。那最后如果有一方迫于压力放弃了,忍下这口气了,那这个人这时候的思维方式就是输赢思维了,我忍了,我让了。那当然如果忍的时间长了,最后爆发了,忍无可忍了,俩人动起手来了,打起来了,那这种情况就双方就变成了输输思维,最后是两败俱伤。那当然如果这样下来,俩人觉得过不下去了,最后选择分手,离婚,那这时候这个思维方式又变成了无交易,我们要选择彼此不再有任何关系了,无交易了。当然再往后,两个人回忆起来又觉得自己其实有很多地方做得是不对的,对对方又能够有很多的理解,然后能够坦诚地承担自己该承担的那些责任,能多去欣赏对方,然后双方又重新再把家庭组建起来,那这个时候双方又走到了双赢思维这种状态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几种思维方式。那我们说人际交往特别重要的是双赢思维,其他的赢输思维,你想一直想压制对方,一直想占对方的便宜,短期可能可以,那长期看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当然输赢思维,输输思维从长期看也都是不可持续的。长期看,可持续的一定是双赢思维。那怎么才能够形成双赢思维,怎么才能够具备双赢思维。那我们说这里有三个条件,就从心态上首先你要是有正直的品格,要能够忠实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够诚心。第二点就是要有成熟的心态,成熟的心态是什么?就是成熟的心态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他能够对对方有一种高体谅的感觉,能够善解人意,能够体谅到对方的感受。第二点就是他又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缺少体谅,那时候我们说他是赢输思维,就不关注别人,只关注自己的意见。那当然如果很能体谅对方,但是自己的想法不敢去表达,那就是输赢思维。那双赢思维是既有勇气去表达自己想法,又能够体谅到对方的感受,那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这就是我们说的这个双赢那温和的强硬,我们说它往往会更具有力量,它比那些赢输思维的那种单纯的强硬力量要大得多。双赢思维的第三种品格是指的是要有一种富足心态,富足心态就是不要担心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多的东西,别人多拿了你就少了,所以也不要对别人取得的成果有那种羡慕嫉妒恨那种心态,不要用那种眼光去看待它,那对应的是一种匮乏的心态。那我们说这个世界足够之大,如果我们以一种富足的心态去对待它,以一种双赢的这个思维去合作,我们一定能够把这个蛋糕做得更大,那我们大家最后都会获得利益。
那双赢思维的精髓是情感账户。情感账户是什么?我们说人和人打交道其实都是涉及到会有一个情感账户的,你或者是在情感账户做存款,或者在提款。那什么是情感账户的存款,就是你为他做了一件有帮助的事,做了一件他乐于看到,乐于接受的事,对他有意义的事,那你就等于在他的情感账户那儿做了一次存款。那反过来,你就相当于在他的情感账户提款。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人脉,什么是人脉?我们说人脉就是你在不同的人的情感账户那儿都做了足够的存款,那其实你的人脉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就形成了。
那我有一个客户,这个客户是一家银行的客户,那他是一位支行的行长,他说别的支行的人到总行去办事,都觉得不好办,这个事难办,脸难看。他说对我来说很容易。我问他,我说你怎么那么容易?他说,因为好多总行部室的负责人都曾经在我手下干过,在我的支行里待过。我说那其实就是因为你在他们的情感账户那儿做了足够多的存款,所以你现在办起事来就会特别容易了。
我们说这个双赢思维的这个精髓就是在情感账户有足够多的存款。那情感账户的存款越多,你的双赢的基础就越牢靠。有很多日常的小事,我们说都能够体现出情感账户是不是在存款。比如说这个对方说话的时候,你能有耐心倾听,而不是经常去打断他,那其实你就在情感账户做存款。比如说多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对方,多给对方点赞,那其实你也是在对方的情感账户做存款。再具体一点,比如说每天见面了,上班来见面了,热情的打招呼,有的时候出电梯的时候先请对方先走,这些行为体现的都是情感账户的存款。情感账户有足够多的存款,这个双赢就会有足够多的基础。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双赢思维的要点。首先一点就是双赢思维要具备这样的成熟心态,就是你既要有高体谅,又要有高勇气。高体谅就是能体谅到对方的感受,有高勇气就是又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双赢。另外一点,我们强调的就是双赢思维特别重要的,要做好情感账户的存款,那我们介绍了一些情感账户的存款的方式。你也可以来考虑一下,对于你来说,你怎么在你的那些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做情感账户的存款,包括一些日常的行为,反思一下什么行为是在存款,什么行为是在提款,那从明天开始你就来看怎么能增加你的存款。这就是我们的双赢思维这一部分的内容,好,我们进入到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知彼就是先了解对方,解己就是再让对方了解自己。那这里也有一个顺序,就首先要知彼,首先要去理解对方,其次才是解己,其次才是把自己的想法跟对方说,再去让对方去理解自己,先知彼,后解己,有这样一个顺序关系。那怎么做到知彼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做到同理心倾听。那什么是同理心倾听,同理心倾听有两个要点,那就是一个是你能准确地把对方意思用你的话来去表达出来,第二就是你能体谅到对方的那种情感,对方的那种感受。就是既掌握了对方说的话的意思,同时也能体会出对方的感受,那你就做到了同理心倾听。那是不是做到了它有一个标志,就是当你用你的话把对方的话说出来的时候,对方如果认为确实准确地体现了他的意思,那你这同理心倾听就做到位了。这就是同理心倾听。比如说儿子说,上学真是太无聊了,无聊透了。然后父亲回应说,你觉得上学很无聊,上学让你很有挫折感,你不想上学了。那父亲这个回应,我们就说他是同理心的回应,因为他既回应出了儿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体现出了儿子的那种感受,这就是同理心的回应。那在这种回应下,儿子的感受是什么,儿子的感受一定是他的爸爸理解了他的意思,所以这个对话可以继续往下进行了。所以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知彼解己这部分,我们讲的要点,一个是和人沟通的时候,如果你想要去影响对方,先要去知彼,先要去让对方影响你,先要去理解对方,然后再让对方理解你。第二点讲的就是同理心倾听,同理心倾听重要的就是既能够准确地把对方的意思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对方的感受。
好。我们再来看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那统合综效主要讲的其实就是一加一怎么大于二,人和人之间配合起来怎么能让配合的这个效果更好。那我们说通常这个配合起来的话,有的时候一加一是小于一的,比如说大家彼此不信任,互相提防对方,互相排斥,那这种状态其实是我们说的内耗了,这是一加一小于一的状况。那还有的时候,其实也是现实中可能更多的时候,会出现的是一加一小于二的状况。那这种状况是什么?就是我有一个想法,你有一个想法,然后我不能同意你的想法,你也不能同意我的想法,最后有一个人要妥协,要折中一下,那最后的结果其实就是一加一小于二,一加一小于二。统合综效是能够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甚至大于三,大于一百,甚至更多。
那统合综效怎么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特别重要的是有这么三个基础,一个是双方在情感账户会有足够的存款,有足够的存款就意味着双方彼此这个信任的基础足够牢固。那第二点就是,有双赢思维这个模式,我都在想着我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会保证对方的利益,大家共同获得利益。那第三点就是能够知彼解己,能够对对方的想法,对方的感受充分地理解,充分地体会到,那以这三个为基础,最后就有可能能够寻找到第三种方案,就既不是我原来的想法,也不是你原来的想法,而是我们,把我们想法之间合理的那些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形成第三种方案。那这个第三种方案最后就能够带领我们取得一加一大于二这样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说的统合综效。一加一大于二,最后取得这样的效果。那所以我们说七个习惯里边,其他的六个习惯其实都是在统合综效这儿得到了检验,那些习惯如果都做好了,那统合综效这个效果最后就会有保证了。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最后一个习惯,习惯七,不断更新。那前面我们曾经讲过,产出、产能的概念,习惯七,不断更新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我们要对我们自己这个最主要的产能能够做维护,做更新。那这个更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生理方面的更新,比如说我们通过锻炼身体,通过健康的饮食,通过良好的起居,生活习惯,能够让我们的身体保持有活力,积极健康的状态。第二个方面的更新指的是我们的心智方面的更新,比如说我们通过学习、读书,通过这个欣赏音乐,通过记日记,通过这样一些方式能够让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不断地来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是心智方面的更新。那第三个更新是精神方面的更新,比如说我们通过冥想,通过走进大自然,通过对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的这个反思来进行自己精神这方面的更新。那第四种更新指的是社交,人际关系这个方面的更新,这一块主要体现在我们的重要人际关系那儿不断做情感账户的存款,这方面的更新。
好,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刚刚说过的七个习惯。第一个习惯叫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主要强调的是要把注意力专注在影响圈,对于我们能直接控制的事我们去控制它,对于我们能间接控制的事我们去影响它,对于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我们至少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我们怎么去面对它。那第二个习惯叫以终为始,那主要是说我们要通过制定个人使命宣言来明确我们的人生蓝图。第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强调我们要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做好,那些成功的高效能的人士共同的特点都是花大的精力来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而不是去做紧急不重要的事。第四个习惯是双赢思维,双赢思维主要强调的是要把情感账户的存款做好,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情感账户的存款。第五个习惯是知彼解己,强调的是先要了解,理解对方,那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点就是做好同理心倾听。第六个习惯是统合综效,统合综效主要是告诉我们怎么能够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那不断更新提醒我们对自己要不断地做完善,做更新,从生理,从心智,从精神,从社交,人际关系这些方面不断地更新自己,让自己不断地迈向高效能的人士,最终获得完美的,圆满的人生。
讲述:王琦
撰稿:王琦
第二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今天,在和各位交流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习惯。事业成功的共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的经典名作,他所教授的理念使我们的思维模式产生巨大的改变,不仅对个人心态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在与同事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中也传播着自我修炼、双赢思维的创新理念。从七个习惯来修炼、培养和塑造自己,由内而外的全面造就自我,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因为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那咱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是哪七个习惯,对我们的成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是积极主动,第二是以终为始,第三要事第一,第四双赢思维,第五知彼解己,第六统合综效,第七不断更新。
那谈到习惯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习惯: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三者的混合体,知识是理论性的观念,指点我们“做什么”和“为何做”;技巧是指“如何做”;意愿则是“想做”,表示我们有付诸行动的这种愿望。要培养一种习惯,这三项因素缺一不可。
习惯对我们的工作效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大家都知道,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它在不知不觉和经年累月中就会形成一贯性;如果是不好的习惯呢,在某些时候,它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甚至会影响我们事业的成败,当我们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就会感到迷惘,不知何处是人生的方向。习惯呢是可以养成同时呢它也是可以改变的,好的习惯对我们事业的成功必定是大有帮助的。
一个人的习惯呢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个人走向成功,都必须经历三个时期:也就是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在依赖期呢,主要是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独立期呢,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互赖期呢,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立、合作、统合综效,共创伟大前程。大家看,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呢,体现的是个人效能方面的提升,而从独立期到互赖期体现的呢,则是团队效能的提升。
高效能人士的这七个习惯呢,就是贯穿在个人走向成功的这三个时期的。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这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主要蕴涵着这几个层次:首先要树立起我能够的这种思想,然后呢要有我愿意的这种想法,其次要有我想成功的这种欲望,最后呢,必须立即付诸行动,也就是我做。大家看,迈向成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做到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主动,凡事才容易成功。
那第二个习惯呢以终为始。也就是我们每一次的成功呢,都是要把它当作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次的成功,又从这里开始。为什么有的人取得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失落呢,那时因为他们失去了重新奋斗的方向,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不断的找到生活的目标,我们才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我们射出的这支人生之箭也才能够更远、更准。
那第三个习惯呢要事第一。这里体现的是自我管理的原则,要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那到底是西瓜重要呢,还是芝麻重要?要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孰重孰轻自己必须把握清楚。
第四个习惯呢双赢思维。这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从人人独立到互赖,走向公众的成功的这个阶段。一般人看事情多是二分法: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啊,我们应该这么来想,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所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所失。互相携手、共同合作,达成双赢的结果,实现利人利己才是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也就是将心比心交流的原则。首先是要用心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是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的关键。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简单的理解就是敞开胸怀、博采众议。我们试想,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非常值得去加以了解。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并且与其进行创造性的合作,必定会有一番大的收获。就像这个圆盘一样,本来是很普通的一个形状,但是加入了这块椭圆和木板后,则又是另外的一个特殊造型,让我们的思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它的主旨是磨练自己,从身体、精神、心智、与社会情感等四个方面,增进个人产能,积累其他修养的本钱。同时,它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赋予其新生命。
大家看,这七个习惯与我们的成长期息息相关,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着重在如何修养自己,有依赖进而独立,属于“个人成功”的一个塑造阶段;而独立期到互赖期呢,体现的又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这三个习惯致力于团队精神、合作和沟通方面的培养,追求的是“公众的成功”,同时在不断的更新中呢又督促我们日新又新,永无止境。
人生轮回,重而复始,我们只有不断地陶冶情操,从“积极主动”起步,时时地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与时俱进,获得持续的升华。养成这七个习惯,与我们所爱的人、朋友、同事和谐一致,是七个习惯的最高的、最美好成果,我想我们大家都愿意来一起品尝这和谐一致的美味果实。
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带给我们的心灵感悟和启示,在人生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以品德为原则,以智慧为基石,不断地修炼和磨砺自己,充实自我,我们的人生世界必定绚丽多彩,生命之花必将傲然绽放。
谢谢大家!
第三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导读
对于希望改善目前生存状态的人们来说,是否考虑要改变或者说是调整我们的行为习惯呢?其实书中介绍的这些习惯已经获得众人认可,但并不总是被广为实践。所以作者首先提出了两个基础:品德和原则的力量、思维转换的力量。
其一,以原则为中心,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其二,以生长背景、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式,再重蹈覆辙的事件中,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却无法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甚至改变普通事件中的某个条件就可能搅乱我们的计划。有时我们的思维定式就像一本盗版的上海城市地图,“地图”就是错的,又怎么能到达目的地?
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去重新审视和检测面前的问题、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更广阔、更客观地去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
第一部分:个人领域
1、积极主动—个人意愿原则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
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因此,由书中所描绘的“影响圈”和“关注圈”关系图来看:积极主动地人专注于“影响圈”,专心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地,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怨天尤人,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造成影响全日益缩小。客观条件受制于人,并不足惧,重要的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并且可以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积极回应。当然,个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导致的结果承担责任.实际上,上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文过饰非,强词夺理无异于一错再错。
影响圈的核心:做出承诺于信守承诺
敢于做出承诺并付诸实践的,就表示我们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勇气和实力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原则
人生剧本的构思: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番外 两个原则基础:1)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2)自我领导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以原则为中心,都可以清晰明确地一一列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这种良好的目标管理,能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
不同环境给了我们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不同的角色我们可以为自己设立不同的目标。除了个人以外,立足于家庭或集体,使更多的人团结在共同的目标下—一个真正反映每个成员的共同愿景和价值的使命宣言,才能调动出大家的创造力合奉献精神。“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则 先决条件:独立意志(由内而外形成的自律)何为“要事”:“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
如果前两个习惯问的是:愿不愿意做,可不可以做,那么现在提出的就是怎么做? 个人管理:产出与产能的平衡问题
本书提出第四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六标准
六标准:和谐一致、平衡功能、围绕中心、以人为本、灵活变通(管理方法)、便于携带(管理工具)
根据6个标准,更加具体的4步骤:确认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每日调整
第二部分:公众领域
习惯四至六从人际关系入手,在公众领域里由个人独立递进到人与人相互依赖和信赖的关系
1、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人际交往的最有模式—双赢(利人利己)
但是如果不能达成利益双赢,那也可以商定放弃交易,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所以从长远来看,双赢才是在相互依赖环境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双赢除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之外,员工与团队、部门、企业之间也同样存在。所以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
双赢思维就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 作者为我们构建了模型,模型里涉及到了五个要领:
1、品德:一个诚信、成熟、知足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或根本不需要用到什么技巧,因为对方能很直接的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投入
2、关系:在品德的基础上维护双方关系,互相信任
3、协议:确定双方认同的一些准则和标准
4、体系:双赢的生存条件是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在组织机构的内部,由竞争变为合作
5、过程:因为有了之前的协议,所以在出现双赢结果之前,这个过程要学会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第三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第四,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2、知己解彼—移情沟通的原则
知己解彼的前提是一种信任,接收方需要的是主动,如果单方面去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了解到此习惯的人一定要拿出诚意来,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或者听完就急着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别人。
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这就是移情聆听。例如当对方心情不好的时候,最需要善解人意的好听众,或者他仅仅是一些抱怨,我们必须真心诚意为他照相,不存私心。有时甚至不需要说什么,仅仅一份心意就能够感动对方。
3、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表现形式:1+1>2 本质:求同存异
几乎所有创造性活动看上去总是那么不确定,充满试验性和犯错的风险。
统合综效的沟通,就是要敞开胸怀,坦白相告还能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去发掘新潜力、新方法和新选择。所以其精髓便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在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应用双赢思维和移情沟通来寻求第三变通方案来同时满足你我的需求。
同时,在合作的时候,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不能够消极地区对待,一致并不代表团结,要学会化阻力为助力,这样才能够推动前进。
第三部分:提升和完善(习惯七)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工作和生活都要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精神)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于这个习惯,我认为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还必须从以上四个方面去总结,不能停留在做完一件事再总结的层面,这是不够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就在提高整体。
结尾:
此书介绍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 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第四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短信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主动积极;二.以终为始;三.要事第一;四.双赢思维;五.知彼解己;六.统合综效;七.不断更新.习惯一.积极主动:思维决定行为(低效能:我是环境的产物;高效能:我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行为决定结果,(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积极的语言)主动积极的语言:我选择、我愿意、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对你有信心、我们一起想办法。消极被动:我已无能为力、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能、我不得不、你怎么做的这么差、你令我失望、你怎么这么笨。。
上帝:请赐我宁静以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事情,赐我勇气以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我智慧以分辨这两者之间的分别《宁静祷文》
如果你主为问题都是外界造成的,那这样的思维本身就是问题所在。
习惯二;以始为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没有目的的人,身边总没有贵人),我是人生航船的舵手,我明白航船驶向哪里,我控制航船驶向既定的彼岸。
习惯三。要事第一:低效能急事第一(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注意的事和活动)高效能:要事第一:对你的使命和价值观及目标具有贡献的活动)跟时间有关的事是急事,跟方向有关的是要事(危机,紧急的问题是急事,(准备工作,预防工作,学习,计划,价值观的澄清。。是要事)就好比急事是救火,要事是防火,没有提前防火,就会不断的救火。
习惯四双赢思维:一个关于互利的习惯,人际领导的习惯,什么时候需要双赢思维?当发生冲突时、在长期关系中、在互赖的情景下。。
习惯五:知彼解已-一个关于相互理解的习惯,人际沟通的习惯 学会聆听-要不然你的舌头会把你变成聋子;学会用同理心倾听以真正愿意理解别人的态度倾听
1.重复对方的内容 2.反映对方的感受
3.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对方的意思与感情 4.提问题以求理解的更清楚
习惯六:统合综效-一个关于创造性,合作共赢的习惯,习惯七:不断更新-一个关于更新的习惯
想象你的知识和技能将在两年内老化,你将学习什么新东西?想象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年了,你希望留下些怎样的传承?你有在身体、心智、心灵、人际方面做持续的更新吗?
第五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著名领导力大师、人际关系专家史蒂芬·柯维博士开发的享誉全球的版权课程。[2]习惯一 · 积极主动
培训收益
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是人类的四大天赋,也是职场人士天然具备的重要资源。但是,只有通过运用高效能的思维框架(例如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人的效能受情绪、心境、刺激和外在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本讲帮助学员掌握心态管理的技巧。
本讲重点
1、人类四项独特的天赋。
2、消极被动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危害
3、面对工作压力和环境的变化:是什么决定了你的反应方式?
4、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于改变我们的习惯,改变我们的影响途径
5、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
6、如何扩大你的影响范围;
1)面对可直接控制的问题的处理原则
2)面对可间接控制的问题的处理原则
3)面对无法控制的问题的处理原则
7、管理工具:
-积极主动的“刺激与回应”模式
-影响圈
-时间线
习惯二 · 以终为始
培训收益
以终为始是一个人应有的职业习惯。以终为始的基础是想象力——设想的能力、看到愿景的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目前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事物的能力。以终为始意味着,每天、每个任务、每个项目开始之前,你都要对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构思(即愿景),然后再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它。任何机构和单位都需要具有“以终为始”素质的职业人。机构愿景或者企业愿景有赖于具有个人愿景的人去落实。本讲帮助学员建立个人愿景和制作个人使命宣言的技巧。
本讲重点
1、以终为始的思维优势
2、千里之行始于目标
3、什么是愿景?
4、所有的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
4、你有多少种角色
—你是谁?你从何得知你是个怎样的人?
5、心智创造需要善用你的左右脑
7、谁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领导
8、怎样编写个人的使命宣言
9、管理工具:
--see-do-get
--逻辑架构
--拟出个人愿景的模板
--拟出个人使命宣言的模板
习惯三 · 要事第一
培训收益
为了生活更加平衡,有些事情不做也是可以的。必要时也可以拒绝。但是哪些事情必须首先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延后,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先事务?本讲帮助学员掌握优先处理要事的技能。
人们普遍的习惯是急事先做。本讲帮助学员理解这样的道理:“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不紧迫。”
目前在培训市场上流行的时间管理课程,属于传统的第三代时间管理理念。传统时间管理的理论,以时间、规划、控制、效率为重点,讲求事半功倍,属于一种强调效率和控制的思维。七个习惯课程讲授的有关时间管理的全新思维方法,是一套讲求关系建立,不注重行事日程的思维方法,它属于第四代时间管理理念。
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境:在以目标为导向的时代,当两个目标乃至数个目标同时存在时,那么这些目标的优先级该怎样安排呢?换句话说,有限的时间资源究竟该优先给予哪个目标呢?本讲会就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本讲重点
1、确定“要事”的原则是什么?
2、效能与效率的区别在哪里?
3、以原则和关系为导向的时间管理法则
4、怎样判断事情的“重要程度”?
5、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及其特点。
6、怎样将事情或任务有效分布在四个象限中?
7、要事第一的策略——有效授权
8、管理工具:
—第二象限工作法
—紧迫指数测试。
—要事第一的六步骤流程习惯四 · 双赢思维
培训收益
双赢思维是在一切人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寻求互利的一种思维模式。怎样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同事之间是否真心乐于分享?跨部门之间的协作是否以利人利己为目标?这些都是每个类型的组织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本讲的重点。
本讲帮助学员认识到,双赢品格是双赢人际关系的基础。双赢品格特征是: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任何有成就的组织,都焕发双赢品格的光芒。本讲还帮助学员建立“不同人际观的成熟度”的意识。
当对方缺乏双赢思维时,你怎样创造双赢局面呢?这也是本讲学习的重点。
本讲重点内容
1、六种人际关系模式的特点。
2、为什么说多数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模式是“赢输思维”而非双赢思维?
3、情感账户对双赢人际关系的意义
4、什么是情感账户中的存款与取款?
5、什么是双赢品格?
6、什么是富足心态?
7、什么是匮乏心态?
8、当对方没有双赢思维的时候,你如何创造双赢局面?
9、不同人际观的成熟度——高体谅与高勇气的平衡
10、构建双赢人际关系的策略——利人利己五要领习惯五 · 知彼解己
培训收益
高情商员工的特点是什么?本讲帮助组织机构建立这样的标准。
另一方面,自传式回应是每个人都有的弱点,也是组织机构缺乏执行力的主要原因。本讲帮助学员建立“以寻求理解为宗旨去聆听别人的习惯”。通过学习,学员还将了解到,聆听的目的不是为了“回应”而是为了“理解”对方。本讲将训练学员掌握四种有助于聆听的管理工具。
本讲重点内容
1、完美沟通的标准;
2、人际交流的最大障碍是“自传式回应”。
3、自传式回应与同理心回应的区别
4、沟通的基本原则—知彼解己(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的习惯)
5、在聆听中需要扮演的两个角色;
6、倾听的五种境界;
7、管理工具:
—沟通中的回放技巧
—冰山模型
—印第安发言棒
—同理心回应的五步骤习惯六 · 协作增效
培训收益
协作增效又称统合综效。
协作增效是建设性合作的习惯,意味着你能与他人共同创造一些个人单干时达不到的业绩。协作增效的实质是重视差异、尊重差异、建立优势并弥补弱点。人们一旦经历了真正的统合综效,他们就不再放弃。
本讲帮助学员掌握下列观点:在你能充分利用他人的优势之前,你首先要承认并尊重他们的差异。本讲将测试学员对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态度——排斥、容忍„„还是尊重,或赞美?每一种态度都将对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珍视差异并不代表全盘接受或认同。本讲不但帮助学员理解“有分歧才有收获”的道理,还将向学员传授创造性的利用彼此差异、寻找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题模型”。
本讲重点内容
1、协作增效的精髓;
2、协作增效与集思广益;
3、协作增效的难点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4、高情商的人际关系模式是珍视差异;
5、协作增效就是发现第三替代方案。
6、管理工具:
—创造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题模型
—水平思维(平行思维)
—九型人格模型习惯七 · 不断更新
本讲重点
1、什么是持续更新的习惯
2、什么是人类的四大天赋才能
—身体才能
—智力才能
—情感才能
—精神才能
3、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精力管理四大策略
—提升体商
—提升智商
—提升情商
—提升灵商
在正式讨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前,我想建议读者先建立两个新观念,这将使你阅读本书的收益大为增加。
首先,我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等闲视之,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当然,你不妨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以了解全书梗概。不过我希望在你改进自我的成长过程中,本书能时时与你为伴。本书在编排方式上分成几个循序渐进的章节,便于读者随时参阅并付诸行动。即使你已对书中的原则观念得心应手,还是可以不时翻阅,或许会有更多的体会与收获。
其次,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理准备,预计在48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读书心得。
我相信心态不同,阅读的成效就会两样。比方你知道将要在48小时内,向别人讲解本书提到的产出/产能平衡原则(P/PC balance principle),你的阅读成效定会有所不同。现在你就可以假定今天或明天,要趁记忆犹新之际,把本章最后一节的主旨告诉家人、朋友或同事。然后试着比较一下,感觉有何差别。
我保证,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本书所讲述的原则。同时,开诚布公地与人分享读书心得,可以改变形象,赢得友谊,甚至为你带来一群实践七个习惯的同伴。
你将收获什么
我要借用美国作家佛格森(Marilyn Ferguson)的一段话: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倘若你已决定打开“改变之门”,接纳本书所阐扬的观念,那么我保证,你会得到以下的收获。首先你的成长过程虽是渐进的,效果却是革命性的。你将会认同,仅产出/产能平衡这一项原则,如果得到充分应用,就会使大多数个人和企业发生变化。前三个有关个人成功的习惯,可以大幅提高你的自信。你将更能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独特的才干与能耐。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产生自尊自重与自制力,并且内心平和。你会以内在的价值标准,而不是旁人的好恶或与别人比较的结果,来衡量自己。这时候,事情对错与别人是否发现海南无关。
你还会意外地发现,当你不再介意别人怎样看你时,反而会去关心别人对他们自身、他们所处环境以及与你关系的看法。你不再让别人影响情绪,反而更能接受改变,因为你发现有一些恒久不变的内在本质,可以作为支柱。
至于追求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能够帮助你重建以往恶化、甚至断绝了的人际关系。原本不错的交情则更为巩固。
习惯七可加强前面六个习惯,时时为你充电,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的互赖。
不论你的现况如何,都请相信你与你的习惯是两码事,你有能力改变不良旧习,代之以意味着高效、幸福和互信的人际关系的新习惯。
我真心地希望你能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在学习这些习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对自己要有耐心,因为自我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是人生中最大规模的投资。虽然这需要长时间下功夫,但是必定会有鼓舞人心的直接收益。诚如美国开国初期政治思想家佩因(Thomas Paine)所说:
得之太易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上苍深知如何为其产品订定合宜价格。在正式讨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前,我想建议读者先建立两个新观念,这将使你阅读本书的收益大为增加。
首先,我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等闲视之,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当然,你不妨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以了解全书梗概。不过我希望在你改进自我的成长过程中,本书能时时与你为伴。本书在编排方式上分成几个循序渐进的章节,便于读者随时参阅并付诸行动。即使你已对书中的原则观念得心应手,还是可以不时翻阅,或许会有更多的体会与收获。
其次,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理准备,预计在48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读书心得。
我相信心态不同,阅读的成效就会两样。比方你知道将要在48小时内,向别人讲解本书提到的产出/产能平衡原则(P/PC balance principle),你的阅读成效定会有所不同。现在你就可以假定今天或明天,要趁记忆犹新之际,把本章最后一节的主旨告诉家人、朋友或同事。然后试着比较一下,感觉有何差别。
我保证,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本书所讲述的原则。同时,开诚布公地与人分享读书心得,可以改变形象,赢得友谊,甚至为你带来一群实践七个习惯的同伴。
你将收获什么
我要借用美国作家佛格森(Marilyn Ferguson)的一段话: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倘若你已决定打开“改变之门”,接纳本书所阐扬的观念,那么我保证,你会得到以下的收获。首先你的成长过程虽是渐进的,效果却是革命性的。你将会认同,仅产出/产能平衡这一项原则,如果得到充分应用,就会使大多数个人和企业发生变化。前三个有关个人成功的习惯,可以大幅提高你的自信。你将更能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独特的才干与能耐。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产生自尊自重与自制力,并且内心平和。你会以内在的价值标准,而不是旁人的好恶或与别人比较的结果,来衡量自己。这时候,事情对错与别人是否发现海南无关。
你还会意外地发现,当你不再介意别人怎样看你时,反而会去关心别人对他们自身、他们所处环境以及与你关系的看法。你不再让别人影响情绪,反而更能接受改变,因为你发现有一些恒久不变的内在本质,可以作为支柱。
至于追求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能够帮助你重建以往恶化、甚至断绝了的人际关系。原本不错的交情则更为巩固。
习惯七可加强前面六个习惯,时时为你充电,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的互赖。
不论你的现况如何,都请相信你与你的习惯是两码事,你有能力改变不良旧习,代之以意味着高效、幸福和互信的人际关系的新习惯。
我真心地希望你能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在学习这些习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对自己要有耐心,因为自我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是人生中最大规模的投资。虽然这需要长时间下功夫,但是必定会有鼓舞人心的直接收益。诚如美国开国初期政治思想家佩因(Thomas Paine)所说:
得之太易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上苍深知如何为其产品订定合宜价格。
高效能人士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 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渴望成功的人给出了方法,对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决心至关重要,要按照书中所写去做还是很难的.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本书没太多提及性格,但频繁的用了”习惯“二字.作者认为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4]?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 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主动积极是书中提及的第一条习惯,作者认为:客观条件受制于人,并不足惧,重要的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并且可以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积极回应;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做一个真正”操之在我“的人.其中很有份量的一句是”有选择的自由“,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个体拥有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潜规则是不能妨碍他人选择的自由.接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导致的结果承担责任.当外界出现刺激时,积极主动的人必须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然后给出个人特色的回应.这种自由被视为”人类最终的自由“,即在任何环境中,人有能力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及回应方式.这给广大没有做出选择的人提供了一线光明和希望.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 “我迟到,因为„„”,“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未来,实现梦想.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同时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习惯二:以终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 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 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实际中的创造是由心智来创造的,远期目标决定的是未来,而不是到了未来我们在做什么 书中提到了创造的顺序:第一步是规划预期的结果,二是实现预期的结果;区别只在于一个是规划,另一个是实现,但人往往缺乏的是规划,没人去想很远,所以目标管理是很重要的,看了书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他们想要的 不是因为机遇,也不是因为能力,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那又怎么能得到呢 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所以说,活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是很悲惨的,这也让我明白了,当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的时候,问问自己要过吗 有多么强烈的想要
目标都可以设定,会写字的人都会,但〖以终为始〗说的是“以结果为目标”,因为目标有可能得不到,但结果是一个人一定得到的,所以你希望自己的结果如何,用此来刺激自己,调动自己的主动积极性,这才是好习惯,高效能习惯.在以往的工作习惯上,我做事总是要问自己目标明确否 但也仅局限在做单件事情上,缺乏系统的目标,对事情过程控制不好,经常有头没尾;〖以终为始〗讲了一个“个人宣言”,我认为很好,我太缺乏与自己沟通了,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只是就事论事,很多事情都偏离了目标,而我们还在拼命的去常识,这很是低效的.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要事〗是我们前一阶段讨论很久的一个概念,多么的好我就不说了,我认为〖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每个人的〖要事〗都不一样,因为〖要事〗是因使命,价值观来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于时间的,所以紧急不紧急是时间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与〖以终为始〗的延续.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双赢思维〗我认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既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大多数人的性格是做不到的,少数性格类似的人努力后会做到,所以〖双赢思维〗是我成熟所追求的目标,是对自己,社会了解的更深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七个习惯中最难作到的,也直接影响着“统合终效”.在〖双赢思维〗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维上都提到了人际关系,我也这样认为,双赢是人赢,而非物赢,那么要不伤害自己还要让双方都好,就必须有两好的人际关系,而书中的“主要流程”的第一点也说了“在勇气与体谅之间实现平衡,以需求共同利益”,双赢还要需要勇气和体谅,所以要学会双赢的思维.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书中提到了互赖,我是这样认为的,互赖是长期的一种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我认为互补比较好,可能更加实用.习惯五: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在有了〖双赢思维〗的基础上,人就会耐心的去倾听,才会有合作产生,如果没有〖双赢思维〗的思想,就谈不上了解对方和解放自己,这一点我做得不好,很多时候别人的话是听不进去的,所以根本就不了解对方的意图,只是一味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不可能协作好,〖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动,如果单方面去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了解到此习惯的人一定要拿出诚意来,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使用过去的观念去处理问题.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统合综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研讨的过程,我们目前有两套或者四套五套的方案,惟独缺少第三套方案,意思是说:大家很难达成共识,商讨出大家都认可的一太方案.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对于〖不断更新〗这项,我认为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还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去总结,不能停留在做完一件事再总结的层面,这是不够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就在提高整体,提高前面提到的六个习惯,这一切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懂得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