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论文-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小析大学生爱情观
查海波
一、剖析恋爱行为。
(1)人类性心理的发展过程:疏远异性期(10——
11、12岁)、接近异性期(13——
15、16岁)、两性初恋期(17、18——20岁)。
此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逊对于人类自我发展提出八个阶段: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春期、成年早期(18——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期、成熟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成年以后,对于爱情的追求成为人类这一阶段的主要诉求。
(2)恋爱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男女互相爱慕。
康德认为,性冲动是具有周期性的;所谓恋爱就是我们借助了想象的力量,把它从周期性里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有延续性的东西。
夏威夷大学曾文星教授认为,“恋爱”乃是指两个人之间发生强烈且浓厚的喜爱情感,是一种情感与人际关系状态;通常是个短暂时间的心理现象。
黄希庭等认为,“男女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特别强烈的互相倾慕”。
由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恋爱进行剖析: 第一,恋爱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性欲望
第二,恋爱的本质是满足男女双方心理需要 第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恋爱的外部条件
因此,恋爱是一种在性欲望驱动下,为了满足男女双方心理需要,受到环境因素临影响的,互相倾慕和培植爱情的过程。
(3)关于恋爱观
人类对于恋爱这一问题所持有的基本看法、观点,就是恋爱观。爱情是人类繁衍生息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不论对个人,还是整体人类而言,它都是弥足珍贵,举足轻重的。但是我们同时又应清醒的认识到:虽然爱情是个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如此,正确地树立这一认识前提,我们才能建立正确恋爱观。
二、爱情的本质及其特征。拉罗福什科尔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读过爱情字眼的话,就不会堕入情网之中。由此,我们可以先行树立一个观点,那就是,爱情归根结底,也是社会的产物。我们不必将爱情描述得如何神秘,如何圣洁。
仔细道来,爱情是男女双方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以及共同的生活理想的基础上,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由衷的倾慕,同时,双方都渴望与对方结为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归根结底,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具体到爱情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 1.爱情具有自主性和互爱性。
所谓真爱难求,真正的爱情是双方感情发展的自然升华。它是一种纯洁、复杂而又崇高的感情活动,由男女双方的心灵的共鸣而产生,彼此倾慕,情投意合。在爱情的初期,双方都对于它的发展具有着自主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爱情具有自主性。而在爱情的发展过程中,男女双方始终处在了平等的地位上。并且,双方都因为对对方的爱慕而产生爱意,因而爱情又具有互爱性。
2.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
陶行知曾经很形象的形容过爱情: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我们可以由此而对爱情的专一性有所了解。确切地说,爱情是由男女双方所自然维系的,只属于两人的感情。在爱情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中,都要求男女双方对对方保持忠贞不二。同时,因为这专一性而又衍生出排他性,即爱情是排斥第三方的介入的。
3.爱情具有持久性和阶段性。
爱情不是如昙花一现短暂,而是如亲情般具有持久性。爱情的持久性表现在爱情发展、深化以及升华的过程上。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真正的爱,非环境所能改变;真正的爱,非时间所能磨灭;真正的爱,给我们带来欢乐和生命。我们由此可以一窥爱情持久的本来面目。同时,在爱情发展的过程中,它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一定过程,并且在不同阶段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4.爱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
由于爱情的社会属性,我们可以推演出爱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因此,无论是爱情的本质,还是爱情的发展过程都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爱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
三、不同的爱情观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魅力恒久的人生课题。在人类发展史上,许多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是与爱情有关的:我国的《诗经》、《楚辞》,希腊的史诗,莎士比亚的作品,甚至基督教的《圣经》中对爱情都有相当精彩而感人的描述。《诗经》首篇《关睢》即描述一名男子追求女子的恋爱过程。而莎翁笔下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更是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除了文艺作品对爱情的描写,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也对爱情有着不一般的看法。黑格尔认为:爱情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她不止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内容,爱情不过是性本能的一种表达或升华。而哲学家休谟认为:爱情是由“美貌”、“性欲”和“好感”这三种印象或情感结合而发生的。这些笔者所罗列的对于爱情的阐述,距离爱情的本质依然还有一些差距。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认为,建立在男女性爱基础上的感情之所以是爱情,是由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所以,所谓爱情,不单单是由人类的生理需要的冲动而互相需要,更重要的是,爱情是基于双方志趣的投契以及心灵的相通。这些,前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受特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地位和知识结构等等所制约。总而言之,爱情是男女双方在一定的客观的物质基础以及双方所共有的生活理想上,在双方心里所形成的对对方最真诚的倾慕,并且,双方都因为这倾慕而强烈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在两性之间的崇高的感情。与友情相比较,爱情还有两性之间那生物性方面的吸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异性相吸。而爱情与好感的不同,就在于爱情是根植于男女双方的社会属性的基础上的。而好感却通常都只是单纯的感觉。
综上所述,关于爱情观,我们可以从它丰富的内涵中归结出四个要素:
一、性欲。这是爱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
二、情感。这是爱情的中心部分,它往往表现为灵与肉相融而为一体的强烈感情;
三、理想。这是爱情的社会苊,也是爱情的理智向导;
四、义务。这是爱情的社会要求,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责任感。以上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四、树立正确的大学生爱情观。由于大学生还未走出社会,因此,这阶段的爱情会明显地表现为如柏拉图之恋般的不需顾虑物质基础。但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爱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只有正确树立这一意识,才能更好掌控爱情之舟。
与些同时,大学生的爱情的特殊性又表现在,大学时候正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锻炼生存技能的特殊时期。因此,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不能将大学的重要任务——求知,抛开,而应当正确地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原文:
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一、爱情的本质和特征
1、恋爱概述
(1)人类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类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儿童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疏远异性期(10——
11、12岁)、接近异性期(13——
15、16岁)、两性初恋期(17、18——20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逊关于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春期、成年早期(18——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期、成熟期。
(2)恋爱的概念
黄希庭等认为,“男女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特别强烈的互相倾慕”。
康德认为,性冲动是具有周期性的;所谓恋爱就是我们借助了想象的力量,把它从周期性里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有延续性的东西。
夏威夷大学曾文星教授认为,“恋爱”乃是指两个人之间发生强烈且浓厚的喜爱情感,是一种情感与人际关系状态;通常是个短暂时间的心理现象。对恋爱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恋爱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性欲望
第二,恋爱的本质是满足男女双方心理需要 第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恋爱的外部条件
因此,恋爱是一种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植爱情的过程。
(3)何谓恋爱观
人们关于恋爱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恋爱观。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但又不是人生的全部。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特征,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建立正确恋爱观的基础,也是青年大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
2、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不同的爱情观。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人生课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许多不朽的文艺作品都是描写爱情的,我国的《诗经》、希腊的史诗、罗马的神话甚至基督教的《圣经》,都有动人的爱情故事。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也对爱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爱情是由“美貌”、“性欲”和“好感”这三种印象或情感结合而发生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她不止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内容,爱情不过是性本能的一种表达或升华。所有这些对爱情的理解,离科学地揭示爱情的本质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唯心主义者常常把爱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属性分开。柏拉图式的爱,即精神恋爱。柏拉图赞美精神的爱,鄙视世俗的爱欲,把人们引向抽象的爱情,片面强调爱的因素。泛性论者用性本能来定义爱情。象弗洛伊德、叔本华等,只强调性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认为,男女之间建立于性爱基础上的情感之所以成为爱情,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不仅是自然生理需求的冲动和相互需要,更是志趣的相投和心灵的相通,而这一切,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背景的,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等等。因此从本质上讲,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如果说,好感不同于爱情,就在于它还缺乏对爱情的社会性认识的话,那么友谊之区别于爱情,常缺乏相互间生物性方面的吸引。志同道合能结成高尚的异性友谊。
由此说来,爱情有着丰富的内容,她通常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一是性欲,这是爱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二是情感,这是爱情的中心环节,表现为灵与肉融为一体的强烈感情;三是理想,这是爱情的社会基础,也是爱情的理性向导;四是义务,这是爱情的社会要求,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责任感。上述四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残缺的或被扭曲的爱情了。
3、爱情的特征
作为人与人之间特定的社会关系,爱情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爱情具有自主性和互爱性。爱情是一种复杂、圣洁、崇高的感情活动,她是由两颗心灵弹拨出来的和弦,彼此互相倾慕,情投意合。真正的爱情是不可强求的,只能以当事人双方的互爱为前提,当事人既是爱者又是被爱者。在爱情发展中,男女双方必须始终处于平等互爱的地位。单恋虽然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但它却不是互爱意义上的爱情,它只能从内部消耗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从而造成心灵创伤,因而是不可取的。
第二,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爱情是两颗心相撞发出的共鸣,男女一旦相爱,就会要求相互忠贞,并且排斥任何第三者亲近双方中的一方。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很形象地说过: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爱情具有持久性和阶段性。爱情是一棵苍松而不是一枝昙花,爱情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义务因素,不仅存在于婚前的整个恋爱过程之中,而且延续到婚后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爱情的持久性表现在爱情的不断深化、充实和提高上,恰如莎士比亚所说:真正的爱,非环境所能改变;真正的爱,非时间所能磨灭;真正的爱,给我们带来欢乐和生命。事实上,爱情的持久性正是建立和保持婚姻关系的基础。真正的爱情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减弱,但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爱情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具有阶段性。
第四,爱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爱情虽然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私情,但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爱情的内涵、本质以及追求爱情的方式,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爱情的道德性是指爱情中蕴涵着对对方的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4、爱情的发展过程
尽管有多种多样的个人恋爱方式,但就爱情萌发的心理条件来讲,真挚的爱情往往经历了一个由好感到钟情,由友谊到爱情的发展过程。
由好感到钟情,是恋爱过程中的两个心。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大学生恋爱会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促使双方在心理上的趋于成熟。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总是精神愉悦,充满爱心,这种美好的情感使他们乐于承担责任;恋爱中的大学生为获得恋人的爱,总是力图完善自己,爱成了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但是,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也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是人陷入痛苦,处于空虚甚至绝望的状态,处理不好会对以后的恋爱和婚姻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就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俄罗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以为着奉献,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缔造幸福。”这样的爱情才高尚、纯洁和美好。大学生正处在各种观念的成形时期。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爱的本质。真正的既不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也不是纯粹异性间的心理吸引。爱情的本质是给予,是责任的承担,而不是索取和战有。其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恋爱动机是保证恋爱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恋爱建立在相互了解、志同道合、感情投入、心灵相契的基础上。再次,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一方面,恋爱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得基础上的;另一方面,爱情应当追求持久永恒。
最后,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我们要看到尽管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给爱情一个恰当的位置。
此外,还要处理好恋爱与集体的关系。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人,才会真正给予自己所爱的人以深沉、坚实的爱。
总之,对于大学生谈恋爱,既不必可以克制,也不必刻意追求。大学生首先要树立高尚的恋爱观,把学业放在首位,使爱情服从于学业,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爱情之花爱能开的艳丽、长久。
王丹松
第三篇:浅谈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浅析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012-01-10 22:19:28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摘 要:爱情,凡夫俗子都憧憬、向往,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精力旺盛,谈恋爱对他们来说再正常不过,但由于年轻,涉世未深,在爱情的领域里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爱情观
爱情是人世间一种最美好的一种情感,作为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生理渐趋成熟,精力充沛,对待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再正常不过。爱情,是完美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裴多菲曾经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是啊,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是最可宝贵的,但如果没有爱情点缀,生命又显得多么的平淡乏味。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⑴大学时光,是大学生最可宝贵的人生黄金期,面对不期而遇的爱情是坦然接受还是退避三舍,爱情与物质孰轻孰重,诸如此类,大学生究竟该怎样面对爱情?针对大学生关于爱情几方面的疑问,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大学教师,我想谈几点认识,借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一、谈恋爱不是选修课也不是必修课我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六章“树立家庭美德” 涉及爱情的教学内容中,大一新生问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生应不应该恋爱,谈恋爱究竟是门选修课还是必修课。我想这个问题不论一概而论,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生理成熟度,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物质条件,何况爱情,在我看来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一定的缘分,因此谈恋爱在我看来它既不是选修课更不是必修课。爱情产生于一定的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张爱玲曾在她一篇题为《爱》的散文中这样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大学生多数经济尚未独立,需要父母或亲朋老友的物质帮助才能完成学业。谈恋爱互送小礼物,一起KTV、吃烛光晚餐等等都需要钱。如果家庭条件不够好,自己挣钱的能力、时间又不够,谈恋爱的花销肯定得问父母要,这势必增添家里的负担,造成家长更多的负累。再个,谈恋爱需要一定的心理成熟度,大学生虽然生理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但心理却未必一定成熟,心智的成长成熟差异很大。比方,对自身的了解是否足够,有没有独立的认知事物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因此,我的观点是谈恋爱或不谈恋爱,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为恋爱而恋爱,盲目跟风,迷失航向。
二、大学生恋爱要正确对待物质利益
第四篇:爱情心理学 我的爱情观论文
我的爱情观——聂万洋——11西语本
1爱情与事业相辅,责任与理想并存,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如何找到真正的爱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我认为爱情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是会引导人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生活的。
“爱情”的中文解释是:“爱”和“情”的结合:爱是喜欢,爱是给予和奉献;情是两人之间的互相吸引和倾慕。恋人间的“爱情”是纯真,纯正的,至善至美的,体现为双方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有着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强烈愿望。而学生时代的爱情更是被赋予了纯真和美好等等的代言词,然而,随着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代一代的孩子更早的感受到了爱情的滋味,有的在爱情的作用下,奋发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而有的则由爱生恨,在嫉妒与烦闷中慢慢走向阴沉与衰落。这时就尤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爱情观决定着一个人对于爱情和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了。
如今的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处理爱情方面问题的能力,有了自己的主见,可以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加入爱情这一个浪漫的调味剂,使之在这平凡的世界中感受只属于自己的愉快
与精彩。可是大学也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前的最后的历练,在大学里学
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光顾着恋爱而放弃十年的寒窗苦读,为了恋
人而迷失自己学业的中心,为了自以为崇高的爱情而失去了将来奋斗
事业的目标和方向,那么这个人无疑是失败的,当走过这个爱情的门
槛回头再看自己一无所有时,那便是生活对他的最大的讽刺。
人生一世,免不了要为自己的将来做些打算,过去已成回忆,无法
改变,现在就要为将来考虑,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将来的一切。将来的一切却又是围绕着事业与爱情而展开的,所以可以这么说事业与爱
情是人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主题。事业给人一种探索的亢奋情
绪,让你为之奋斗,走向自己憧憬的未来和打开光明的前途之道。然
而事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坎坎坷坷的终会有的。那么爱情给人
予美好的未来,不仅如此,爱情也是事业上的伴侣,你累了,爱情是
你的一杯咖啡,给你再一次的精神抖擞,当然爱情也是你积极奋进的一大动力,事业的一部分是为了爱情而努力的。但并不能说因为爱情
而奋斗,不能有爱情至上的观念,不然会在事业与家庭上遇到迷航,那么你就可能手足无措,若爱情高于一切,什么都围绕爱情的话,就
会像大诗人“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一样,为了爱情,为了追求莫
斯科第一夫人娜塔莉亚,与贵族斗争而死于红颜,他那辉煌的事业与
成就为爱情而终止,抱憾终身。
当然有爱情的人生是幸福的,然而为爱情而奋斗的人生是危险的。
只有将爱情扎根于事业至上,互取所需才能健康成长。
有人说爱情就是花钱月下的谈笑风声,双双漫步于林间小路的浪漫。
虽然如此,谁不愿自己的生活浪漫,谁不愿享受爱情的快乐与挥霍。
但是我要说的是什么呢?其实我个人觉得爱情需要建立在事业之上
才能牢不可摧,绽放夺目的绚丽的光彩。因为男人以事业为重才显稳
重,而爱情就是调味料,必不可缺,但必须是催人亢进的,能使自己
更加全心全意的热情奔放的毫无担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或者学习中的爱情,而不是为了爱情而担心忙于事业会失去这份爱情。我们应该要
有积极的爱情。
有人会问了?那么如果为了事业而把你的爱情忽略一旁,何来幸
福可言?当爱情需要依靠或倾诉时,找谁去?问得好。所以我说爱情
与事业是平等的,相辅相成的,没有孰轻孰重。我想说的是人生之路
漫长,在我们真正的打开我们人生的大门后,前期应以事业为重,爱
情是其的坚强的后盾,此时爱情应服务于事业。不能放弃真爱,因为
那是自私的,爱情需要呵护,但不是溺爱,否则没有了真爱,事业缺
少动力不说,还会使人慢慢的变得空虚,无心事业。你的人生差不多
就原地踏步或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不能放弃事业,如果只有爱情,没有可以用来支撑爱情的事业,那么着爱情也许就命不久矣,或者说
爱情慢慢的消耗青春,最后只能为生存而奔波劳累,事业很难再起,悔不当初,你们愿意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呢?
为了让爱情将来有个停靠的避风港,有个坚强的堡垒来保护爱情,呵
护她,让她幸福。为了让事业有个坚强的后盾,激励他劈荆斩刺,达
到事业的巅峰。所以需要我们用更成熟稳重来赢取事业,用我们的睿
智来创造未来,用成功的事业回报默默支持其进步的爱情。然后将爱
情进行到底。
事业心是通过自身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已经不辜负大家的嘱托而
自身激发出来的,爱情是通过两个人两颗心的激烈共鸣而诞生的,而
维持的住那经过诸多流年而不被生活打败不被平淡摧毁的爱情靠的是什么呢?很多人可能会说当然还是因为爱情,当然是因为他们还在彼此深爱着对方。其实不然,我认为扛得住时光荏苒而依旧在一起的情侣或者家庭,更多的支持他们的是责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许多的家庭里,爱已经被许许多多并不
浪漫的生活琐事所淡化。而支撑着这个家庭不破裂,男人不出轨,女
人不外遇原因,往往是因为他们有着一颗责任心。而在大学生活里,责任心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对于爱情随便,对于恋人不
负责任的摧残和忽视,不能肩负起对于爱情的和对于恋人的责任,那
么这个人在生活中人情中也是一败涂地的。
所以爱情不是风月场上风花雪月的浪漫温情,也绝不是生意场
上的推杯换盏,加以虚情,相对那看似动人心魄却虚渺无期的誓言,爱更是一种坚守,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的伴侣,家庭和父母的责任,一种对于亲人朋友的承诺,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恋爱自由,结婚资源,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一旦决定享受了,就要相互扶持,相守一生。
而理想便是承载着这一切的大船,远远的让人向往,让人心甘情
愿的成就爱情比翼双飞的理想,让人废寝忘食的奋斗事业有成的理
想,让人达到朝夕相处而相敬如宾的美满生活的理想,人就是因为有
理想才有活下去的意义,没有理想的人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有“爱情与事业相辅,责任与理想并存”的 爱情观
感谢老师批阅
第五篇:爱情观论文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工管062班
小组成员:李克 侯国强 郭龑喆 刘志杰 刘一权 李亚强
分工:我们六个成员共同完成课题资料的查询工作,郭龑喆负责提出、设计问卷,李亚强负责问卷调查,刘志杰、刘一权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筛选,侯国强负责ppt制作,最后由李克编写此报告。
步骤:
1、小组讨论,讨论选哪个课题,理由,并选定此课题,分析可行性。
2、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查阅课题资料。
3、发现、提出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
5、统计、筛选问卷结果,成员讨论。
6、细化、编写报告。
引言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但是,我们的恋爱心理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研究小组在我校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由于时间有限,接受问卷调查的只有50人,其中包括男生31人,女生19人.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大学是否需要一段恋爱经历?”有27%的学生表示需要,23%不需要,而50%的学生选择看情况。可见,不太了解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大多属于朦朦胧胧型的,似成熟非成熟。而我们说好的爱情让人变得智慧与成熟。
一、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1.恋爱人数增多,且十分投入与公开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而且越发表现得十分投入与公开。在教室、在餐厅、在操场、在行人道等各种公共场所勾肩搭背者有之、拥抱接吻者有之,抚爱触摸者有之,卿卿我我,旁若无人,其行为令人惊诧。这种投入的程度,可以说自恢复高考以来达到白热化程度,使清静的校园变成待月西厢,使大学管理者无所适从,使大学风气难以言说。大学生对恋爱的如此投入,究竟还有多少精力学习,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恋爱至上主义的表现,是社会上利益至上主义在校园中的思想折射。
2.恋爱出发点盲目 在恋爱动机上,大学生对此并没有很清晰的目的。种种迹象表明,不少在校大学生恋爱似乎是一种时髦,只是一种对恋爱情结的满足;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实际是在调侃爱情,把恋爱当成打发业余生活的方法和排解孤独感的渠道。在对“你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中,67%的学生选择“寻找精神寄托”,还有部分选择其他,而以“将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相当部分的人是:(1)为爱而爱。这部分同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爱的心声在召唤,则犹如“寂寞梧桐”般从心底发出幸福的回应。他们的信仰是“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或者是“只求曾经拥有,更求物质占有”,只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2)为满足虚荣心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没人追求或追求不到对象,则是自身价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产生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才能显示出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或高出他们一等。(3)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读书是苦行僧,非常寂寞孤独,只有谈了恋爱,才能解决临时的困难。这种恋爱被称之为“寂寞期恋爱”。
3.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爱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二、大学生恋爱的几大特点
:
1、相互攀比,赶潮流而行。有些同学谈恋爱不是为了寻觅知音,而纯粹是从众的结果。
2、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就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
3、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社会在快节奏的生活,大学生的恋爱也开始简单化,从思想上没有了以前固有的“审时度势”,恋爱观简单了起来。
4、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在一时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也要寻求一份爱情,但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计较后果的心态。
5、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
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用爱情转移思想上的空虚。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出现了理想的真空地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当的动机,出现错误的心态。
2、思想上不成熟、不稳定出现矛盾冲突。两个人确立恋爱关系以后,经常会出现争吵的现象,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思想上往往更多的是索取。当对方的举动和语言或是行为有不当之处时,就会毫无顾及的开始争吵,这是恋爱观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自己不信任的态度。
3、好奇心较重,存在试一试的想法。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四、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普遍存在,这无需回避,那么,我们说大学生恋爱现状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冷静的分析其原因。
1、主观原因
大学生生理上的原因 大学生在校的年龄一般都在17~24岁之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已跨过青春期而进入成熟期,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敏感、简单、易冲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异性的吸引、彼此有好感的情况下,产生“恋爱滋情感,润心细无声”的身心需求,大学生心田萌发爱情蓓蕾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思想观念的相似。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问寒问暖、求医送药、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日有人送礼品真诚祝贺,苦恼时有人劝说解闷,平时有人陪伴呵护,出门成双进门成对,很容易使它们产生羡慕和向往之情,促使他们跃跃欲试。
2、客观原因
社会文化环境的严重影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给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人生道德、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些大学
生把握不住自己,盲目追求感性的体验和刺激,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约会,陶醉在对方的音容笑貌中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特意安排了一题,题目是“对于未婚同居你的看法是?”,选“不反对”的占33%,事实上也说明了大学生的辨别能力缺乏。
五、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解决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学业高于爱情,主张学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爱认为爱情是学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学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要做到对别人的起码的尊重。
(3)信任能力。如果爱对方,就应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对方。信任作为人际交往的前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4)给对方以大度。正确处理恋爱排他性问题,因为恋爱观排他性充分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3、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我们在对“两个人在一起开心就好”问题的调查中,发现选择“是的”只占了27%,而更多的选了’不一定”,这说明开心并不是恋爱是否合适的标志。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