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的中央对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透露出哪些信息?(附军产房的消息)

时间:2019-05-14 03:0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号的中央对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透露出哪些信息?(附军产房的消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号的中央对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透露出哪些信息?(附军产房的消息)》。

第一篇:8号的中央对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透露出哪些信息?(附军产房的消息)

8号的中央对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透露出哪些信息?(附军

产房的消息)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是明年要着力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这是一个重要消息,意味着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讯息得到确认和进一步加强。

笔者试着做一番整理和分析。

回顾一下有关房屋制度改革的由来和沿革轨迹。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一阶段

建国之始,随着新政权的建立和产业结构所有制形式的确立,我国并没有商品性质的房地产市场。在建国后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完全的计划经济和福利房分配供给(仅限使用)时代,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实施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成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的主要来源。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所在单位解决,各级政府机构、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统一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住房建设,结合职级、工龄、年龄、居住人口、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分配给职工或员工居住并收取较为低廉的租金(军队系统亦如此)。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特有的房屋分配形式,做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际体现,显然是一种福利待遇。由于房屋产权制度没有建立,房地产市场的自然市场属性自然也不会存在,受计划经济的制约,人们生活中的居住条件也难以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二阶段

上世纪90年代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房地产市场改革才开始真正启动。1978-1997年进入住房初步改革时代。福利分房制度下,住房供需矛盾持续增大,上山下乡知青大规模返城,城市住房供需问题日渐突出。

199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发布,标志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之路正式启动。这一时期住房公积金制度实行并推行,一部分人开始购买公房。1998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计划经济下的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结束,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房屋改革制度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迈进。这份标志性的文件明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即: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在调整住房投资结构方面,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加快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

这一宏观政策决定是我国房地产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停止住房福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从根本上推动了住房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增加住房的刚性需求,启动房地产消费市场,推动整个房地产业上下游链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放开和投资体量的进一步扩大,市场供需矛盾之间的平衡也被打破,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理念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2003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将房地产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明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自此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更加癫狂状态,购房者、炒房者投机、投资性心理植入,加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驱动与各大商业银行捆绑拉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随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忽左忽右的不断出台,致使房地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数据表明,房地产业对中国GDP贡献2016年高达36%,同时也成为制造中国贫富差距最快的实现工具。房地产商品化特征过度膨胀,一度成为众议“三座大山”中的活火山,深为社会诟病。

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逐利套现,完全忽视了中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需要,这与当初改革的初衷也是不相符,《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三个层次界定非常明确,最低收入家庭只租不购,中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高收入家庭购买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高收入家庭购买商品房),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和节制的执行与“轻租重售”住房模式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

三、房地产属性调整新时代

有关“租售并举”的提法其实在第二阶段就已有之,只是贯彻和执行的力度不够。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刚需之间的矛盾,要达成“居者有其屋”的和”有恒产者有恒心“的衡平,的确必须加强房地产市场走向的顶层设计。2016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房地产行业出现大起大落,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屋产权属性及市场主体地位较第二阶段有大的调整和变化)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定位,提出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已经成为共识,这也是对住房改革中历史欠账的弥补。

为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稳定房地产市场。2017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在租赁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的超大和特大城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试点。”2017年7月18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九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从融资、土地供应、盘活租赁房等角度提出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成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12个城市。国土资源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地方自愿,确定第一批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州、佛山、肇庆、成都等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制定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试点方案》提出,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自行开发运营,也可以通过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集体租赁住房。集体租赁住房出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租赁合同约定,不得以租代售。承租的集体租赁住房,不得转租。通过改革试点,最终在试点城市成功运营一批集体租赁住房项目,完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规则,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支撑。各大城市住房供应正从“重售轻租”转向“租售并举”。不少城市将租赁企业培育数量进行量化考核。沈阳到2020年住房租赁业务的企业要达到50家;武汉要求在其两大开发区新增租赁住房7000间,试点企业不少于20家。国有租赁供给主体正在不断增加。成都要求到年底要组建3至4家国有住房租赁公司;厦门提出要扶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住房租赁业务。(本段讯息来自网络)

2017年8月3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委联合起草《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述,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是为了全面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住房的居住属性,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在总结自住型商品房工作经验后推出的又一举措,意见并就规划建设、审核分配、规范管理、新老政策衔接、房源比例、申请流程、规范退出等方面做了相应规定。

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是通过实行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方式,政府将其持有的部分产权的“使用权”让渡给首次购房人,房屋出售价格相应降低,以最大限度满足无房家庭住房刚性需求为己任,这一举措的目的是进一步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和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在当今和相当一段时期对平抑房地产价格走势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以上是有关”“租售并举”、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助推房地产体系以及共有产权的新住房改革制度的方向性讯息,可以视作201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质内容,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国家层面的“二次房改”,顶层设计脉络清晰,新政初现端倪,呼之欲出。

附:有关军产房方面的走向和预测

军队住房制度改革是随着地方房屋制度改革的步伐进行的,但实践中与地方住房制度改革有着不太一致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已售住房的产权问题(干休所改造已售房改房、经济适用房)未完全明晰,历次军改文件上有明确表述,但实践中鲜有得到有效执行,操作层面有现实障碍;二是在房改过程中特别是各建设单位在售房环节的超建、超售及违规外售情况比较突出,尽管目前已经出台清理整顿的相关文件和政策要求,在已经入住住房成为物理状态的现实情况下操作性不是很强,这一现状还要持续一段或相当的时间;三是所谓的军队住房新体系并未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受历史原因和人治因素制约,本来可以得到普惠的军人住房制度并没有普遍得到落实,这一现实问题也直接影响现在在职符合房改的现役和家庭。

受地方住房制度改革新政的影响,与军产房有关的住房问题的未来走向可以做如下判断:

一、已经完成改造并已经出售的符合条件的住户(含遗孀、家属)随改造地段完全变性,纳入完全产权实现交易系统,前提该地段完全与军事用地剥离(军用土地性质为“城镇住宅用地”,非“军事设施用地”),部分干休所须依照干休所调整改革归属转隶进行;

二、已建成并使用的1200多所军队干休所随国家或军队保障职能调整,住房制度暂不做大的调整改变。按照中央军委2017年关于军以上干部待遇的规定执行住房及政治待遇方面的保障,作为房改的参与者最终的房屋所有权及遗产继承问题随军改的深入今后将会有更详实的政策出台。

三、已建成军队经济适用住房并出售给符合条件已入住军队人员(含现役及退出现役安置或退休人员)的小区,按照原总后516号文件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现称不动产产权证),其物业管理完全与军队后勤管理脱离,实行自有住房物管自治,由业主成员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社会化保障内容。

四、关于新建统建房配售方案可视情做一番调整。原因是地方共有产权制度的出台及租售并举的政策影响。做为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立意是社会中低收入家庭,现对军队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人员的现实待遇定性与以往有所变化,纳入国家保障人群须遵循国家层面住房改革新政的制度设计,目前统建房的性质还未完全明确,未来售房方案中的性质一栏会有调整属性的可能。

五、继续完成军改期间布置的清理整顿经济适用房专项工作。这一任务和目标要求严格遵循“一个家庭只能享受一次福利购房”的原则,对违规购房者的调查尺度进一步收紧,离异家庭的重复购买行为视作重点目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购房(经济适用房、房改房、央产、央企福利房等)纪录(含购买后出售情形)一并纳入调查视线,这项工作根据各单位工作实际和进度还将持续进行。

六、解决前期住房制度改革中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历史中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有原有政策方面导致的,也有历史体制性障碍形成的,各种成因和表现比较复杂,这方面还有好多方面的工作要做,虽然繁杂,但是客观存在,还须相关人事、机构部门依法协调处理。

总的原则,应该是基于公平和尊重历史的态度,结合现代政策制度情形,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以及普惠的原则,在政策允诺和法律的框架内解决过往存在的住房权益和保障问题。

(图:QHC)

第二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情况分析.doc(200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情况分析

中央经济会议的定调与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保持一致,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增长位列政策目标之首,是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

宏观政策仍然定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经济持续下行,宏观政策的方向将是逐步小幅放松,稳健货币政策将“中性偏松”,更体现出“灵活性”和“预调微调”的特点,且随着经济下行,政策力度将不断加大。

“稳中求进”,调结构仍然是管理层大力推进的发展方向,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也是明年经济的主要着力点;

房地产调控仍将持续,商品房销售情况难有好转,预示着未来商品房投资有超预期下滑的可能。

一:稳增长是第一要务

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增长位列宏观政策目标之首。会议提出,要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政策目标顺序已由此前的“防通胀,调结构,保增长”调整为“稳增长,调结构,管通胀”,而此前胡锦涛也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的十二字方针,由此可以判断,“稳增长”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11月宏观数据进一步确认了经济的下行趋势,工业和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出口疲弱,而消费相对平稳。展望2012年,在降息、降准的情况下,GDP增速将下行至8.2%左右的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房地产(尤其是商品房)投资下滑,而保障房建设与基建投资难以成为新的动力。而且由于政策放松力度、欧债危机恶化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经济还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因此,稳增长自然成为明年工作的重点,同时,随着CPI的逐步下行,通胀压力减弱,已经不再是管理层关注的焦点。

二:政策将逐步放松

明年宏观政策的定调仍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定调在市场的预期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以结构性减税为主,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难以大幅增加,以实施减税、扩大政府购买等措施为主。由于中长期通胀压力以及目前国内经济并没有出现类似于次贷危机期间那种全面衰退,货币政策的定调仍然是“稳健”,但是,由于经济的持续下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将发生变化,由2011 年的“中性偏紧”转向“中性偏松”,更加体现出报告中提到的“灵活性”及“预调微调”的特点。因此,我们判断,宏观政策将逐步小幅放松。而且,政策放松的进度将根据经济情况而调整,从力度上看,将出现逐步加大的特点。

综合来看,2012年人民币新增贷款8万亿元以上。新增信贷资金对部分行业和在建、续建项目“定向放松”。部分行业主要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农村电网、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新能源、环保、节能减排等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项目,续建项目主要指受今年紧缩调控影响进度滞后的已开工项目,主要分布在公路、铁路、市政以及一些民生投资项目。存款准备金率至少下调四次,到明年底,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高于17%。,M2 增速为13%,均较2011年略有上升。

三、调结构仍是进取之路

从11 和12 年的政策目标排序来看,“调结构”始终位于政策目标的第二位,凸显了管理层对于调结构的决心,而且会议也提出了明年的“四个着力”,扩内需放在了第一位,作为战略基点。不过,目前内需还没有获得实质性拉动,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保持平稳,预计2012 年将保持平稳或小幅下降。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得到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但是调结构仍然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短期内,内需难有明显的改善,调结构任重而道远。

四、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商品房投资可能超预期下滑

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商品房市场的销售情况明年难有好转,根据目前房地产开发以销定产的普遍规律,未来商品房投资有可能出现超预期的下滑。

总体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地产的坚定调控进一步压制了市场对传统周期品的信心,积极财政明确提出结构性减税,投资重点支持农业水利、电网、道路建设、节能环保、保障型住房等民生和转型相关的行业,对出口行业将有维持鼓励和保障的态势,以维持就业铝。货币政策以稳健之名行宽松之实。目前基本面需要等待工业增加值增速见底,资金面需要等待信贷反弹和七天资金利率下行,在此之前市场都将呈现弱势局面,时间至少持续到明年初,但传统年底资金困难局面将有所缓解。

补充:关于人民币阶段活动猜想:

1、中国官方不会轻易让人民币贬值 十一月下旬以来,随着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大幅走强,人民币即期汇率展开了少有的调整,即期汇率连续触及交易区间下限,中间价也稳中有降,暂别了此前迅猛的升值势头。一时间,有关人民币已进入贬值通道的猜测四起,不过,个人认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并没有结束,这一趋势至少仍会维持到2012 年上半年。

导致人民币连续跌停的技术性原因很多,比如购汇盘较大、套利因素、提前偿还外币贷款、热钱回流等,但根本原因是在内外环境的变化下,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前景乃至信心出现了动摇。

个人认为出现这一变化十分正常,在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全球货币普遍贬值是大趋势,出现对人民币的看空思路是符合逻辑的,此时继续看涨人民币才是不符合逻辑的,同时,中国经济自身的持续放缓,特别是房地产、城投债等风险浮现,也会自然的作用于市场预期。

但由于中国央行牢牢掌握了人民币中间价的主动权,而中间价则决定了日内交易区间,因此,只要中间价保持升值趋势,即使即期汇率每日跌停,人民币依然会持续升值。而考虑到国际政治博弈因素,以及扶持国内市场信心等问题,中国官方不会轻易做出让人民币贬值的决定。

2、三大因素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 展望明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因素将会对汇率政策带来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构成双向波动的基础条件(这里指的双向波动不是几百点的波动,而是上千点的阶段性升贬值)。

欧债危机的恶化程度

首先,欧债危机是否会在2012 年上半年急剧恶化。明年上半年是欧债危机恶化的高风险窗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国的出口势必会受到冲击,决策层必定会对此做出反应。虽然出口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压缩顺差和促使经济转型也是政府的既定目标,但如果在短期内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引发就业问题和经济波动,这将是决策层所不能接受的,因此预计,一旦欧债危机出现上述异常恶化的局面,那么人民币很可能会重新软盯住美元,甚至为了避免追随美元被动大幅升值(美元很可能因避险情绪而大涨),而兑美元出现阶段性贬值,从而提前进入双向波动。

中国经济放缓的幅度

其次,中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的放缓程度既处在各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也是政府的既定目标,基本上在沿着“软着陆”的轨迹前进,但“硬着陆”的风险并未排除,特别是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和城投债到期高峰来临的压力,都有可能引发经济的超预期回落。

虽然在严厉的调控措施下,中国房价已经出现了松动迹象,但迄今为止决策层并没有放松调控的任何迹象,有理由相信强硬的调控立场将会贯穿明年全年。但受到资金压力及房产滞销的影响,开发商拿地及开工增速已出现明显下降,预计在几个月内就有可能出现负增长,这将直接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构成压力,同时也将对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构成巨大压力。

而大量的城投债都是以地方政府的未来财政收入做为担保的,因此一旦土地收入不能跟进,随着第一轮还款高峰期的来临,城投债的风险将会明显上升,银行的呆坏账压力也会上升。如果中央政府不能在还款高峰期来临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有效的城投债缓和举措(如发行地方债或展期等),再结合房地产转冷对上下游产业的负面作用,那么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将是现实的。

届时,做为应急举措之一,相信决策层不会允许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现在的技术性贬值也是手段之一),以此来保证外贸行业的就业保持平稳,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他经济部门下滑的负面冲击。

再次,中美间的政治博弈可能会再度升温。人民币在国际上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夹杂了太多的政治博弈,而美国对人民币的政治压力始终是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预计美国明年大选各个党派都会将人民币汇率做为竞选的筹码之一,并为目前糟糕的就业形势寻找替罪羊;另一方面是,虽然美国的经济迄今远好于欧洲,但如果欧债危机持续不断,即使没有出现急剧恶化,也会对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压力,因此明年美国经济很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经济复苏遇阻将会加大美国对华施压的力度。

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预期明年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可能见到2%左右的涨幅,但很难维持今年这种单边升值的走势,进入双向波动的概率将大幅上升,而对人民币升值速度与空间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将是前两个因素,来自美方的政治因素将会构成阶段性干扰。

整体而言,除非世界经济出现意外的强劲复苏(这种可能性看来相当小),否则,人民币经过汇改以来的6 年升值进程,很可能会在明年接近其阶段性的均衡价值所在,预计6.15-.20附近将成为明年的天花板。

第三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经济发展趋势

人民日报社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回升向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兼顾,符合实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外部环境剧变,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就极为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曲折漫 1 长,仍然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准确把握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贯彻这个总体要求,一定要抓住关键,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应当深刻认识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目前我们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源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缓慢和滞后。这又一次警示我们,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再也继续不下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只有坚定不移谋发展,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幸福。但是,发展不仅要看速度和规模,更要看经济结构是否优化,自主创新水平是否提高,就业规模是否扩大,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人民生活是否改善,社会是 否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增强。一句话,我们谋求的发展,是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的难得机遇,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明年经济工作要突出以下重点。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回升势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不盲目追求更高的速度,下更大功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结构优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明年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明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重点,加快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大公共支出,加强公共服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惠民生的事情办好办实。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务求实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哪些新信息?

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优化

在2009年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中国的宏观经济去向何方,这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记者分别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

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他们认为,会议传递出许多重要的新信息和新信号,为明年宏观政策确定了基调,即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张立群认为,在今年经济保增长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转变发展方式,争取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平稳较快增长,从而对明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会议提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张立群认为,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经济发展还面临不确定的因素。他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的投资,政府投资的数量要保持适度。货币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货币供给要保持适度增长,用好各项贷款,优化贷款的使用,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会议提出,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张立群表示非常认同。他认为,要着力增强来自市场的投资力量,这对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是非常关键的。当市场推动的投资和需求比较活跃时,这种增长才是可持续性的。

梅新育说,印象深刻的亮点之一是货币政策要因应形势调整,“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这实际上是给明年货币政策调整转向留下了空间,埋下了伏笔。

重要任务是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如果说200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保增长,那么2010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调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新信号。”姚景源说。姚景源认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来之不易。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姚景源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增长方式上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上。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姚景源认为,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很重要,它把对干部政绩的考核由过去对经济数量比如对GDP的考核转变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考核,从而完善了政绩考核机制,突出了重点,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有效。

汪同三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一切建设的基础,只有发展了,才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能改善民生。发展,要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也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应该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相当成功的,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基础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6 当前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利因素,这也凸显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汪同三表示,总结此次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最大的启示就是:下一步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是如何保持高速,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形势下,再走以前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要更主动、更着力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汪同三认为,推进城镇化这一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得非常全面。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是不行的,会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统筹城乡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而这仅依靠大城市是不行的,现在大城市也面临一些发展的问题。从中国的国情和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成本低,效益也较好。

梅新育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提出,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因为外需疲弱这回暴露得非常突出,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进一步限制了外需的潜力,所以必须强调内需。但更多地依靠内需驱动不等于不要外需,相反,我们出口绝对规模还是要继续扩张的。在扩大内需方面,扩大消费关键之一是收入分配,希望能够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例,在稳定外需方面,现在 的政策已经够了,一一落实即可。但是,在应对危机旗号下,有些“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出现回潮,需要逐步纠正。(本报记者 刘泉 张意轩)

社科院预测我国明年经济增长9%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7日发布经济蓝皮书,预测2009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8.3%左右,实现“保八”经济增长目标。如果2010年世界金融危机不再进一步严重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将稳步回升到9%左右的增长水平。

明年经济形势特点“温和”

在发布会上,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对2010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他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止跌回升、企稳向好的势头,保增长的预期目标完全会实现,预计全年的GDP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3%以上。明年的经济形势的特点,可以用“温和”二字来概括。投资、消费、出口、物价等指标都将是一个温和上涨的态势,这就决定了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是比较温和的,预计可以达到9%以上。

原因有四方面:第一,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也表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措施还要继续。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的出口也只能是恢复型的增长。

第二,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今年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即便是投资拉动,但是民间的投资还没有真正拉动起来,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要使经济保持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还要靠民间投资的增长。

第三,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也还需要一些大政策的出台。因此,明年的消费增长,特别是居民的消费增长只能是保持适度增长的态势。

第四,中央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也将是保持经济稳定较快的增长,既要保增长,又要防止经济过热,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经济回升过程中警惕通胀风险

本书主报告课题组除了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还提出:明年要在经济回升过程中警惕通胀风险。据预测,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以及投资品价格分别下降0.5%、0.8%和1.8%。2010年价格水平将恢复上涨,三种价格将分别上涨2.1%、1.8%和1.3%。

报告称,200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从年初的“防止通胀”到年底的“通缩压力”,反映出价格变动中通胀和通缩的因素共同存在,交替主导。今、明两年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但是需要特别警惕经济回升中可能诱发通货膨胀的多种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在政策层面提前做好预防通货膨胀的准备。

课题组表示,当前,通胀压力突出表现在输入型通胀冲击和流动性资金相对过剩引起的通胀预期加剧。2009年初到现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约60%,铁矿石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约40%,而粮食价格上涨约20%。今年1-6月份,我国粮食价格环比已连续6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4.9%。这些数据表明,短期引发价格再次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

我国的经验分析也显示,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过快增长在短期内可能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起到推动作用。预计2009全年新增贷款可能突破10万亿元。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不能及时收回大量释放的流动性,就有可能造成过量资金在经济复苏之后仍然活跃于市场,从而形成通胀压力。

除了国内释放的大量流动性之外,国外资本的进入也会进一步加剧国内货币供求的失衡,放大通货膨胀的风险。

房地产市场短期波动不可避免

在报告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梁爽撰文《2009年房地产市场分析与2010年展望》,对明年楼市发展情况作了展望。

梁爽在文中称,虽然我国住房需求潜力巨大,支撑房地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因素仍未改变,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仍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但是房地产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可避免。

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难以启动,仅靠增加流动性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为继;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多项指标都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变化,但民间投资增长依然缓慢,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刺激,尚未完全进入自主增长状态。

文章表示,在国际、国内经济尚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随着房价的不断走高,自住需求的实现将会遇到阻碍,买卖 双方将走入新一轮的博弈;二套房房贷政策的收紧,影响到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的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可避免。

但文章也指出,当前,各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住房供应多集中在城市核心区以外,如北京市,四环内住房供应相当少,主要供应在四环以外,这与住房需求多集中于城市核心区存在错位,因此结构性供需失衡的存在,将使城市核心区房价面临很大的上涨压力。

必须有效解决房价不断上涨的问题

报告还指出,2010年我国经济有望全面复苏,在新一轮周期中城市化率的提高,以及相应的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业的发展,仍然是新一轮周期中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但必须有效解决房价不断上涨的问题。

蓝皮书指出,目前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更好地使住宅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重要支柱产业,就必须有效地解决房价不断上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城市化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安定。我国住宅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先,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中的住宅问题主要是由政府包办,住宅严重短缺;后来,住宅商品化了,完全推向市场,推动了住宅业的大发展,也使房价不断攀升;再后来,把市场化和政府责任相结合。

现在看来,为有效抑制房价不断上涨趋势,必须进一步采取“釜底抽薪”办法,即把政府保障部分再加以扩大,不仅把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从市场中抽出来,而且要把城市中等收入群众住房问题也从市场中抽出来,纳入政府保障范围。但对城市中等收入群众的住房保障是“保”人人都有居住权,都能租上房,而不是“保”人人都有房产权;而且是在政府保障下,进行市场化操作,租住房有高、中、低档,可自主选择。记者 方烨

新华社评论员: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

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一决策部署,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战略意义。

2009年,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总体企稳回升。随着促进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的进一步实施,明年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会好于今年,我国经济将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

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还存在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当前看,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加上国际经济存在着不少不确定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从长远看,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这就需要我们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把握好方向,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

在发展中促转变,意味着发展的重点应该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中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丰富完善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就是要增强信心、再接再厉,巩固和增强回升向好的势头;就是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奋力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争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胜利。

在转变中谋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才能满足人民新期待新要求,才能打开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总之,以转变促发展,我国经济前进之路才能愈走愈宽广。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上,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外依存度过高、投资率过高、资源环境成本较大,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和外延扩张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当经济出现回升向好势头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利用经济转好的良好环境,抓住难得的机遇,迈开大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转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社科院蓝皮书对明年我国经济作出较乐观预测

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国社会科学院7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计,如果2010年世界金融危机不再进一步严重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将稳步回升到9%左右的增长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涛博士指出,影响GDP动力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投资,2009年我国基本依靠投资拉动增长量,形势非常明朗,所以2009年预测的结果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32%的水平。2010年,投资跟进工作会继续,但是投资的力度会有所减缓,但仍然保持着相对高位的水平,达到23%左右的投资增长速度。

——其次,是对于消费的预测。消费往往是经济繁荣的结果,而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2009年和2010年消费增长的情况,都是保持平稳的态势。

——再次,是对于外贸的形势。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最重要表现在外需的大幅度波动,所以2009年我国的进出口都出现了下滑态势,进口增长率在2009年的预测结果是负20%,出口增长率大概是负的19.5%。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回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我国的外贸情况有所改善。

此外,蓝皮书还预测了,在需求总体平稳增长,而生产和供给能力充足的背景下,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不会出现明显通胀,CPI涨幅在3%以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述评:中流击水 趁势而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 新华社述评:中流击水 趁势而上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刘 铮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年有余,中国经济以一条鲜明的“V”形反弹曲线,平息了当初一些人作出的“L”形、“W”形等猜测,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划出一道“上行线”。

砥砺奋进一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动荡、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

经济增速从去年下半年的急速下滑转为今年以来的逐季回升,全年“保八”无悬念;从启动成品油税费改革到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批多年想改未改的重点改革相继启动;从年初上千万农民工失岗返乡转为部分地区再度出现“用工荒”,全年就业目标有望超额完成„„“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工作取得可喜成就,鼓舞人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坚定地阔步前行,走得比预期的好。然而,往后的道路仍存不少困难和复杂因素,对此我们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及早谋划、周密安排未来的发展。

如同“船到中流”,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互相交织。如果在这个时候沾沾自喜、满于现状,不但会错失未来发展的良机,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出现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漫长,欧美国家高消费低储蓄的模式正在变化,诸多因素使得我们自改革开 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难以为继。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以及国内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使得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也难以为继。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重大经济危机都伴生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调整,强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时期,各国着眼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已展开一场抢占新制高点的竞赛。

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全球将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期。

面临在新的起跑线上的竞争,重要的是抓住机遇,谋划长远。只有如此,方能赢得主动权,取得新突破,赶上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步伐,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谋划中国经济的持久发展,实现趁势而上,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行动起来,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现在,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靠强有力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所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将逐渐显露出来,结构调整任务由此更加凸显。只有加快体制创新,有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才能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立于不败之地。

促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经济的回升,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资的拉动,消费和民间投资有待进一步充分发挥其潜力。今后必须着力推进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战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完善 16 促进消费政策,加强保障力度,使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同时鼓励民间投资,从而有效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谋划中国经济的持久发展,实现趁势而上,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从全球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一些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日益显现。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已极具前瞻性地对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了战略性和全局性部署,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中流击水争朝夕,趁势而上谋发展。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经济处在调整结构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抓住有利条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使中国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飞跃。

牛人炒股1年爆赚2400% 小李炒股:从2005年的10万元入市,到2007年的100万元,再到2008年10月的跌回不到10万元,再到如今的近250万元。

“我当初带10万元入市的目标就是:用几年时间炒到500万元,买套房、买辆车,再找个女朋友娶回家。”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略显腼腆、不善言谈的刚30岁出头的小伙子提起入市怀揣的梦想就显得有点激动。

这位小伙子人称小李,湖南人,现在是广州天河区一家餐饮店的经理,2005年看着该餐饮店老板买股票,他也拿出打工后的第一桶金10万元开始买股票。回顾这4年的炒股历程,小李称,自己在多次的失败中积累了一套自己的炒股方式——只买中小板爆发性强的题材股,并快进快出。从2005年的10万元入市,到2007年的100万元,再到2008年10月的跌回不到10万元,再到如今的近250万元。最近的一次,小李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赚得了2400%的收益。

涉股初期只买大蓝筹

13年前,不到20岁的小李便跟随着家乡的打工大潮来到广州淘金。初来广州,人生地不熟的小李吃了不少苦头。“在工地上搬砖的事情我都干过。”后来,小李选择了在餐饮店里打工,吃住有着落,发的工资几乎能全部存下。

辗转了好几个餐饮店后,小李来到了天河南二路的一家饭店。这家餐厅老板是个炒股高手,平时没事时总会在店内炒股。老板有上千万的资金,动辄几十万的盈利让小李羡慕不已,小李知道股市可以让人快速地积累财富。“我还年轻,亏了也才10万元,还有大把机会赚回来。而且炒股和上班时间也不冲突。”心痒的小李也在2005年时义无反顾地将自己辛苦存到的10万元投入了股市。由于没有电脑,小李每天一大早就去营业部占机位,等到11点再回去上班,下午趁老板炒股时在旁边偷师。2005年6月6日股市创出998.23点的低位后,慢慢步入上升通道。刚入市的小李,只买大蓝筹,银行、地产都是股池里的常客。小李说,“老板推荐的就是这类股票,当时什么也不懂,只能跟着买。也许老板认为不能让我把血汗钱败在股市里,所以才推荐稳健的股票给我吧。”

去年熊市时被打回原形

大蓝筹爆发力不强,一连好几个月,虽然股价在慢慢上涨,但一直没达到小李当初入市的目标。“虽然没亏钱,但按这种速度,何时才能存到500万元。”小市值股票更灵活,于是,小李便开始在中小板里选择一些技术形态看起来不错的个股来操作,追涨也是小李的最爱。

A股市场历史上百年一遇的大牛市行情来了,小李的这种追涨风格,恰赶上买哪只哪只涨的行情。顺风顺水的小李,账户的钱随着股指水涨船高,10万元一下子攀升至了最高点时的100万元。“人生最难赚的第一个100万元都赚来了,再有两年时间,应该能实现目标吧。”此时的小李还交了一个女朋友,仿佛触碰到500万元梦想的小李,没想到接下来的几个月,泡沫破灭得如此之快。仅一年时间,小李就被打回原形,100万元跌到2008年10月份的不到10万元。提起当时的操作,小李称,在从6000点之上跌下来的时候,边跌边买,一直频繁换手,犯了熊市大忌,所以我的损失也比别人大。”

紧跟热点快进快出

今年来,仅一年的时间,通过对广东明珠、广州药业、白云山A、中煤能源、桐君阁、紫金矿业等个股精准的波段操作,小李的资金在近日不仅突破了前期100万元的高位,甚至炒到了将近250万元。

如今,小李的炒股心态变得十分平和。善于抓热点、炒题材、看技术面的小李,学会了及时斩仓、止损,学会了顺势而为。“现在是先看大盘形势,在大盘形势好的前提下,选择有题材的板块或个股,在KDJ线向上交叉,均线金叉形成,个股有放量迹象的时候,就会考虑买入。如果大盘形势不好,我会及时空仓或轻仓;个股亏损在5%的时候,我会及时止损。”

小李说道,“通常不买庄家在底部慢慢吸筹的股票,因为等庄家吸够筹码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只有那些技术指标走势良好,庄家即将拉升或者是已经开始拉升,而前期涨幅不大的个股才可能是获利最大的个股。做短线需要跟庄操作,但也需要弄清市场热点,辨明主力资金动向,如今年的甲流概念、新能源概念。”

牛人资料

行业:餐厅经理 股龄:4年

选股风格:只买中小板题材股,注重消息,配合技术面选股。

操作风格:操作风格犀利、快进快出,持股周期通常为一个星期。

战绩:2005年,10万元入市;2007年,炒至100万元;2008年10月,跌回不到10万元;如今,近250万元。

现持仓个股:金晶科技(600586)后市看法:看好跨行情,年内会涨至3700点。

看好板块:环保、低碳和资源类个股

操盘心得

一、顺势而为,要看宏观经济,再看政策,最后才看公司。如果走势不是十分明朗的话,宁可空仓。

二、消息技术面相结合,尽信消息不如无消息。不能被消息牵制住操作,消息会带来个股炒作的机会,但总有一天会利多出尽。

三、庄家即将放量拉升,或是已经开始拉升的,但前期涨幅不大的股票才是可能获利更高的个股。四、一旦抓住了爆发性强的个股,一定要吃尽利润,不能因为涨了20个点,就认为该股的收益到头了。

五、及时止损。5%即止损的标准一百年不动摇。

六、仓内持股不超过三只。因此在中小板中要优中选优。

个股点击

提前布局两医药股获利51万

白云山和广州药业是小李近期成功操作的个股。10月28日,此时正逢甲流猖獗的时候,听消息称白云山抗甲流的药物早已研制成功。此时小李关注到白云山股价自反弹以来未有多大表现,10月28日当日白云山在缩量弱势调整,小李便估计其股价会有所表现,就尝试性地以每股8.2元左右买入10000股。第二天,白云山果真向上突破开始拉升,小李再次追入25000股。第三天,白云山便受消 息影响而涨停了。买入第二周,市场上充斥着白云山的利好传闻,连拉4个涨停板,直到11月6日停牌。

10天后,11月16日白云山复牌,就在当日,小李看到陷入重组传闻的另一方——广州药业仅有小幅的拉升,幅度远不及白云山,当日小李果断地以9.5元左右的价格买入50000股广州药业。果不其然,借白云山复牌之势,第二天广州药业和白云山双双涨停。在白云山复牌后的第二个涨停板后,11月19日,小李以16元左右的价格陆续抛掉白云山。20多天时间,白云山让小李获利26万元有余。11月23日,广州药业再次涨停,白云山和广州药业也澄清了重组传闻,小李果断地以涨停价14.52元悉数抛出,获利25万元。(新快报)

第四篇:1997至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定调

1997至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定调

1997稳中求进

1998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1999抓好国有企业改革

2000加强和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善宏观调控 2001扩大内需是要长期坚持,同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2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

2003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

2004 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2005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6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 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2008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2009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

2010把稳物价放在更突出位置

2011稳中求进

2012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第五篇: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形式与政策论文)

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

班级:07土木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姓名:王国辉学号:2007070914

4【摘要】:2009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把“促转变”作为“关键之年”,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是个转折点,关注的问题明显由短期向长期转换,政策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关注民生成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共同“重点”。

【关键字】经济,通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2009年,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挑战,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大背景下率先实现企稳回升。然而,2010年国内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如何打牢经济复苏的基础,全面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2009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把‚促转变‛作为‚关键之年‛的工作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可以说,在‚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促转变‛已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2009年,由于特殊时期、特殊的经济环境,政府把保经济增长放在首位。不过,特殊时期的应急政策如不能在合适的时机作出调整,也会给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与隐患。‛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内涵十分明确,就是指经济发展并非仅是GDP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张,而是要让经济增长不仅民生目标明确,而且在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之间达到平衡,投资、消费及出口之间达到平衡,产业与产业之间达到平衡。‛‚可以说,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是个转折点,关注的问题明显由短期向长期转换,政策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据我们的判断,2010年将是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也是我们谋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为关键的一年,转变发展方式其实是一个长期问题。现在,短期目标‘保增长’见了成效,明年经济环境也将好于今年。在这个时候,的确应当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为中国经济长久发展夯实基础。‛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进一步指出。调控政策基调不变,‚针对性、灵活性‛增强在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做出谨慎乐观的判断后,国家后续调控政策是否转向引发广泛关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关注民生成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共同‚重点‛。尽管双政策主基调不变,但‚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提出为未来政策调控预留了较大的空间。

对此,易宪容表示,2010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会‚退出‛,但不会出现2009年由于特殊经济形势造成的货币投放极度宽松的情形,银行信贷在2010年会有所收缩。如果2009年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多在‚宽松‛上,2009年重点则该放在‚适度‛上。专家普遍对于2009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幅高于GDP增速表示担忧,并认为货币政策的微调在所难免,而且会更加注重信贷速度与平衡的问题。对此,王小广的看法更为明确,‚未来政策走向将会更加关注信贷货币政策尺度的掌握,而财政政策有必要维持现在这个积极的态势,而且财政政策应该放在更加重视民生这样一个出发点上‛。‚可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临的决策难度比往年更大,因为国际国内经济局势尚不明朗,我国经济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更为艰巨,对政策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中央和地方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现在我们面临的一大风险就在于如果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强,2010年经济很容易走向过热。如果不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经济还有再次下滑的可能。‛祝宝良表示。

‚通胀预期‛压力不大,其他风险不可忽视在2009年我国货币供应创出天量、世界主要国家投放巨额流动性的背景下,通胀问题成为媒体和民众广为关注的焦点。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应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缓解通胀预期。所谓通胀预期,不是真正的通胀。事实上,在总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单纯的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引发实体经济通胀的可能性较小。对此,王小广和易宪容等专家均认为,在中国目前的CPI体系下,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专家也指出,虽然CPI等指标可能不会显现出通胀苗头,但是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风险却不容忽视。股市和楼市的过度活跃和投机过热,往往是通胀的前奏。管理通胀预期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关键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因此必须调节货币流向、信贷结构,防止大批资金流入股市并助推资本市场泡沫化。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祝宝良说:‚我主张2010年货币增长控制在17%左右,否则肯定是有风险的。‛

专家特别强调,应当未雨绸缪高度关注房价上涨问题,一定要避免房地产市场重蹈2009年利用银行金融杠杆大肆炒作而非理性暴涨的覆辙。2009年12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扩内需‛潜力在农村,促进居民消费是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议指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这意味着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将更加明确和具体,而政策操作思路开始转向解决深层次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通过哪些途径措施来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苏海南对记者表示。那么,‚扩内需‛应从何处着手,又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呢?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来扩大内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的一个环节,必将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部署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指出,城镇化肯定是一个亮点,因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等多方面入手,稳步扩大农村需求,这既是扩内需举措的新亮点,也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新定位。‚城镇化当然是好事,但牵扯的多方面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一方面是农民进城后如何承担高昂房价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土地流转的问题,牵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易宪容认为,通过农民进城来实现城镇化,还是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另外,专家普遍认同,从短期的刺激效果来看,2010年的财政政策应更大力度地支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大支持家电、机动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力度。对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都应提升,以解除居民后顾之忧,促进扩大消费。‚调结构‛刻不容缓,为经济回升打牢基础‚扩内需、促消费‛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主题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谈到‚调结构‛问题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跃勤认为,从国际横向对比来看,虽然金砖四国遭受此次金融危机冲击并不是最大,而且四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并未下降,但其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也暴露出经济快速增长的脆弱性,可以说结构失衡已经成为四国经济持续崛起的巨大威胁,而我国‚调结构‛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为突出。对此,祝宝良表示:‚中央

提出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将从总量增长转向效益和质量提高与结构改善上,支出结构也将更多投向完善消费刺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稳定外需等方面。‛

‚调结构‛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挑战,背后的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仍需体制的再造和改革的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可以说2010年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脉络已清晰可见。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此外,2010年我国还将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深化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苏海南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要求调整收入分配,就是抓住了最困难和最核心的问题。收入分配改革一直被视为扩大民间消费的关键,但改革推进的最大困难在于分配问题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乃至社会文化等方面制约分配的问题纠缠在一起,相互牵扯、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虽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阻力,但这是亿万老百姓的殷切期盼,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所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需求,是体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必行之举,其大势已不可阻挡。国家的这些经济政策对我家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因为我家的经济状况不怎么样,该消费的地方,不需要的地方没什么多大改变,总体上看国家经济的调整对广大农民兄弟还是有好处的。

多位专家均表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以往的一些治标之策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以前被掩盖或推迟出现的矛盾,现在正逐渐浮出水面。2010年既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二五‛规划做准备的关键一年,而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必须也只能通过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深化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市级机关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机关动

态(2010-2)

【2】 找准矛盾点、寻求突破口、把握新机遇——解读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科技智囊(2009-12)

【3】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1-5)

下载8号的中央对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透露出哪些信息?(附军产房的消息)word格式文档
下载8号的中央对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透露出哪些信息?(附军产房的消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