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

时间:2019-05-14 03:4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

第一篇: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主要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1848年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而作出的必然的历史的选择。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 这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 毛泽东说,“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进行转化,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中国特有的科学理论。 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很早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如:李大钊、恽代英、蔡和森等人。

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毛泽东。

 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之作。

 1938年1月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历史性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其次,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3)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时代背景

从列宁到毛泽东:“战争与革命” 邓小平的新判断:“和平与发展”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A.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力量成为主体。

B.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悬殊日益扩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要解决的共同课题。

C.当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状况将最终决定一切。必须寻找符合本民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第二,历史前提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第三,实践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的新事物、新经验,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新的理论创立和发展的源泉。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 第一,酝酿(萌芽)时期(50年代中—70年代中)

“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 第二,形成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A.主要观点形成时期(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82年“十二大”)

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B.形成轮廓时期(“十二大“—87年”十三大”)

“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C.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十三大”—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南方谈话。

“十四大” 作了新的科学概括。

“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的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第一次是马克思恩格斯:从空想到科学; 第二次是列宁:从理论到实践;

第三次是邓小平: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马恩、列宁、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

第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第二,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格局。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

第三,两种制度较量的重点从军事斗争、意识形态斗争转变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第四,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第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 第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

第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第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

第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对外开放;

第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三步走; 第八,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第九,统一国家的构想——一国两制。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当今国际局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碰撞。

(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一,苏东社会主义发生剧变、解体,执政的共产党垮台的教训;

第二,中国共产党80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现实依据 ——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第一,国情发生新变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多元化。

第二,党情发生新变化。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执政、领导能力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纲领和指导思想

新时期党的建设要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领导水平; 二是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一,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二,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等问题。

第三,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共产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第二章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过渡时期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设想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曾设想过要有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 “一化”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三改”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采取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使我国在国民经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急剧变革。

二是采用和平渐变的方式,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过渡措施,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

(一)1956-57年

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照苏联的经验教训,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对关系或十个矛盾。

第一,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第二,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积极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

第三,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提出一定要加强国防建设,但是加强国防就一定要先加强经济建设。

第四,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原则。

第五,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新的方针,特别是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道路。

56年9月,八大正确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以下重要观点和主张:(1)提出经济建设的新方针。

A.提出正确处理重、轻、农的关系。重轻农——工农业并举——农轻重。“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B.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张分权。

C.提出引入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按市场变化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2)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B.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C.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

(3)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1956年5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57年夏天,毛泽东发动反右运动。

反右开始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错误估计,改变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判断。

(二)1958-60年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是:

A.想打破常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

(三)1961-65年

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思想。C.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的思想。

在62年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又重提“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要整“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四)1966-76年

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主要论点是:

A.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已经混进党、政、军、文各界,相当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B.一大批干部已变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

C.过去各种形式的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毛泽东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传统认识)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1、马恩的认识

马恩主要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推翻资本主义的问题。初步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对未来社会的特征的预测和设想:

(1)建立在高度社会化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即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2)消灭了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所有制);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4)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5)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人类将得到彻底的解放,每一个人都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2、列宁的认识

(1)社会主义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要建立在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之上;

(2)社会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3)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斯大林的认识

(1)社会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2)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3)社会主义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4、毛泽东的认识

一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二是计划经济;三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

经典作家或传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即所谓“三位一体”特征),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

80年:“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84年: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87年:“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91年:“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马克思,„„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92年初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1)内涵——三方面基本内容和观点: 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 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2)意义

 理论意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二,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本质。改变了只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

第三,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表达社会主义本质,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且指明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第四,突破了社会主义必须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 实践意义:

第一,为建立、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第二,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生产力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马恩说,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完成以后,就要“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指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须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邓小平曾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实践

马恩设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并提出三个阶段的设想: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但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作具体论述。

列宁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并根据俄国具体情况,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斯大林急于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认为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

毛泽东急于求成,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文革”的灾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等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发展阶段问题。

1979年9月叶剑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了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基本含义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时都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经的历史阶段。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第一层说明社会性质,第二层说明发展程度和水平。二者缺一不可。

(二)基本特点

1、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是,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

2、就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

(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先天不足。即“一穷二白”。

(2)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特点:一是总体水平低;二是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同时整个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显著。

(3)生产力水平低又决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尚不成熟、不完善。

3、就社会发展的历史地位来说。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特殊的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跨越了所谓“卡夫丁峡谷”。商品化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所必经的,不可逾越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征、历史任务和地位,说明了其长期性、艰巨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

(1)初级阶段理论把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与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区别开来。

(2)初级阶段理论还突破了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是一个短暂而单一阶段的观念,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多阶段的。

2、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过去过高估计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与发展观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社会的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的增加和扩大。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

“有增长无发展” 现象。

2、发展和发展观

发展是指一国或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即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提升和进步。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思维理念。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1、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主要是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很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剧增,资源短缺而又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更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主要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物质、精神和政治三个文明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解决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是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可持续发展,是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自然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国情以及各种制约因素的认识和分析,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以及步骤、重点、指导原则和根本措施等所作的全局谋划。

一般以经济发展为主,同时包含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又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

战略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十七大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基本实现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现代化理论。

一般认为,现代化是指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

现代化的基本涵义,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等各方面的转变。

现代化是历史的和动态的概念。现代化进程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

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以工业化的发展为核心。

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知识化、信息化是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 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确立起来的。“四个现代化”。

82年十二大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87年十三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07年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战略步骤——“三步走”。

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翻一番,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达到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同”与“小康”(出自《礼记•礼运篇》):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大同”是一种最高境界。“小康”则是次一等的理想。

“小康” 指称一种经济较为宽裕,可以不愁温饱的生存状态。邓小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我国目前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小康。

“新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1世纪的头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第二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指工业逐渐取代农业而成为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产业部门,并用先进的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及其他部门的过程。或者说,是指一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最大比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伴随着城市化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工业化进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阶段;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第三阶段是技术密集化阶段。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重工业化阶段,正处在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工业化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工业化道路即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就是主要依靠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通过提高农民的赋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高速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然后再装备和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高速度(工业片面发展),低效益(资源极度浪费),城乡分割。

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3)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

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资源、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数量、规模。二是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讲求经济增长的效益、效率和质量。

1953-1990年,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经济效益、效率提高的贡献率只有5.46%,而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率高达94.54%。

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9倍,原材料消耗是5-10倍,而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17-1/14。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成效的大小,通常用投入与产出之比来衡量。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顽症:高速度、低效益。

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统一起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共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之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现实“三个转变”: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快”与“好”的关系问题。毛泽东时代讲“多、快、好、省”,但是实际上是片面追求“多、快”。邓小平时代强调“又快又好”,但是实践上还是“快”字当头,或多或少忽视了“好”。中共十六大以来,提出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特别是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比例关系及结合状况。

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广义的农业,即所谓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广义的服务业,包括为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及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类服务部门。

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表现在: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而第一产业农业严重滞后,第三产业相对落后。

(2)各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第一产业农业偏重种植业,其他各业落后;第二产业一般加工工业发展较快,但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一般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其他方面滞后。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和重点:(1)大力发展第一产业;(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次发达的中部地区和落后的西部地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变化过程:

新中国建立之初,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当时中国的现代工业。50年代开始,曾对工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三线”建设。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近年来,又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新的战略部署:继续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87年在42届联大会议上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下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行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不是谋求国民经济的短期的快速增长,而是谋求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1994年3月,我国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我国的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改革与开放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

一、社会主义的改革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

恩格斯:“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1、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系统理论,但其解决矛盾的方法途径是错误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思想。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其基本性质是相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基本适应的方面必须坚持,而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则必须进行改革。

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1)忽视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到建成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和距离。(2)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3)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的变更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

(4)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管理方式方法合理化、固定化、神圣化,形成了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模式。

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单一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企业没有自主权;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严重压抑、挫伤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自给自足、闭关自守。

政治体制也是高度集权:政治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个人专权,职务终身制,“民主集中制”无法落实,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民当家做主权利无从体现、实现。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很多方面和环节已经不适应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底邓小平就指出,“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3、时代主题转换的要求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面临决定命运的抉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认为,我们既面临着问题和挑战,也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为我们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三,新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在各国间大规模转移和扩散,为我们利用新技术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邓小平提出: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开放。邓小平: “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1)改革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的体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执行并实现社会主义原则,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4)改革的方法:一是有秩序、有步骤、有领导;二是改革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改革要在各方面相互协调中配套进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但强调并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为优先、为中心,然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通过改革,使生产力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旧体制的改革和新体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三)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

1、改革开始于以速度为主要目标到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调整。

中国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照搬苏联模式。

经济建设速度快,效益低。52-7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0%,而同期居民消费水平年均仅提高3.3%。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提出:集中力量把农业搞上去,加快轻纺工业的发展等。

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的改善和提高,其中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最快。使改革一开始就得到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使人民在改革中能得到比较多的实惠,从而赢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2、以农村改革作为第一推动力,改革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推进。

52-79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从43.1%上升到75.2%,26年间上升了32.1个百分点;而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却仅仅从87.54%下降到82.08%,26年间仅下降了5.46个百分点。

80%以上的人口搞饭吃,是农民贫穷、中国贫穷的根源。

农村是原有体制最大的受害者和最薄弱的环节,农民的改革要求最为迫切。农村成为改革最理想的突破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不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导致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道路。

农村改革和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形成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使改革向城市扩展,也为改革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经验。

3、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改革,改革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

对外开放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带动改革:

(1)随着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扩大,经济对外依存度空前提高,客观上要求改革外贸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整个经济体制。

(2)创办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的试验区同时也是改革的试验区。

4、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改革从体制外向体制内逐步推进。

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一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扶持鼓励非公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90年代末之前中国经济和市场因素的发展,从总体上说主要不是通过改革国有经济,而是靠发展非公有经济带动的。在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进展缓慢的情况下,非公有经济支撑着经济增长。

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改革首先从体制外开始,市场经济因素首先在传统体制外发展起来,然后从体制外向体制内逐步推进。

非公有国有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对国有经济的强力冲击,又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

5、先试验,后推广。

邓小平的“两论”:一是“猫论”,“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二是“摸论”,“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先试验,后推广,可以避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争论,通过实践来统一认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可以通过边试边纠错,避免犯大的错误。

二、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广义地讲,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一个方面。我国从封闭的经济社会转向开放的经济社会,本身就是一种重大变革。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分工和交换相互促进,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地区(地区分工和交换)——一国(国内分工和交换)——国际(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世界(世界分工和世界贸易)。

到当代,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继续深化,把一切国家、民族都卷入了这一进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

邓小平:“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1)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节约劳动耗费,降低成本,以最少耗费取得最大收益,即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等。

邓小平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内地。

(三)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对外开放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1)对外贸易成就:

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从出口一般加工产品为主向出口机电产品为主的双重转变。

(2)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A.产品质量、价格问题。

B.市场过于集中。以港澳台、东南亚、欧美和日本为主。风险很大。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的问题。

基本原则:关税减让;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第二,有利于推进改革和开放。第三,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环境。第四,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第五,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第六,有利于增强、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力,加快技术进步。第七,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优质、廉价的产品和服务。

 消极影响:

第一,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第二,某些产业部门会受到较大冲击。

2、对外资金交流

(1)利用外资形式主要有两类:

1)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国外贷款,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市场贷款等。

2)直接投资。主要形式是举办“三资企业”。

(2)利用外资成就:10年达1057亿美元,超全球总额一半(53%)。我国已多年(90年代中以来)成为利用外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发展中国家第一。

(3)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外资投向政策引导不够,没有统筹规划。导致某些产业部门(如制造业特别是一般出口加工工业)投资过于集中,而一些更需要资金和技术改造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基础产业部门)投资很少。

在2005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70.4%和9%。2)对外资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招商引资。

3)利用外资的企业规模小、投资额小、技术档次不高。4)忽视国有资产评估,造成严重流失。

(4)对外投资:2011年746亿美元,列全球第6位。

3、对外技术交流

引进技术包括两方面:一是引进“硬件”,即进口机器设备等;二是引进“软件”,即引进专利、专有技术及技术人才等。

我国引进技术的成效较之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要逊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软件少,硬件多。(2)盲目和重复引进。(3)不注重技术创新。应走“引进—吸收—改造—创新”的道路。

4、对外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是邓小平在 1982 年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正式提出来的。邓小平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1、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通过生产资料而形成的一系列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的性质,即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归谁所有,这是关键,是根本。

二是所有制的内部关系,即以所有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关系,包括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后三方面又统称作经营权。

三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即生产资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和经营方式。

 所有制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同时并存的不同所有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在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及结构中,总是以其中某种所有制为主体,或占统治地位。

 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马恩设想是单一社会(全民)所有制。

列宁提出全民与集体两种公有制形式的构想。

斯大林则将其付诸实践,但是同时认为,全民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

新中国建立初期(过渡时期),曾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三大改造结束后,基本上消灭了私有制经济,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

在经营方式上,全民搞国有国营,集体企业向国营企业看齐,变成“准全民”,导致经营方式也单一化。

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是旧所有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传统所有制模式的弊端:

(1)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2)不利于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3)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动力和活力。

2、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建立、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公有制必须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或主体地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建立多元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特点: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

(3)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以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和主体为前提条件。

(4)是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优势各不相同。

3、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1)公有制的内涵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劳动者共同所有的所有制形式(社会所有制)。

公有制的本质是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同时由劳动者直接占有、支配和使用,劳动成果由劳动者直接占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不同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公有制。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不能实行单一所有制——公有制;2)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1)全民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在全民所有制中,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具有平等权利和处于平等地位。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所以也称国有经济(企业)。2)集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在同一集体经济范围内,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是平等的,但在不同的集体经济之间,则是不平等的。

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有股份制、跨所有制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主要表现在:

A.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

(1)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形式

1)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其性质是一种私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不具有剥削性质。

2)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私营经济存在雇佣劳动和剥削。其本身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三资企业”中的外资成分和中方的非公有成分。股份制经济中的私人股份。企业集团中的非公有成分。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性质上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十五大”前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形式。

“十五大”对其重新定位,把它们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篇:毛概PPT

毛概PPT要求

第一,PPT是以寝室或者每6个人为单位,制作两个PPT.主题分别是和谐校园和文化校园

第二,PPT第一页要求写上标题、班级和姓名还有学号的信

第三,息 星期五上午交给班长!

第三篇:毛概PPT总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PPT制作总结

13物理2班

13物理2班

在制作PPT时,我和其他同学分工明确,我负责查找相关资料,然后阅读课本教程,理清结构关系,列出PPT制作大纲,思考怎样提出问题,同学们如何作答,标准答案是什么?然后制作出PPT的框架,为了丰富课外资料,我又查找了相关视频。下载相关图片。做好PPT后,我发给我的另一位组员,由她来整理思路,上台为大家讲解PPT,通过这次合作,我感受到分工合作,合作共赢的快乐。

我们讲的是第三章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通过此次PPT的制作,我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1、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

⑴国际形势:存在着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形势对我们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①从有利的方面看,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得到苏联、东欧等人民民主国家和若干资本主义国家的承认、同情和支持。到1951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有25国家承认中国,其中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②从不利的方面看,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美国千方百计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对新中国施加压力,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这对新中国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⑵国内形势: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任务已摆在全国人民面前。这是形势的主流。另一方面,新中国在旧中国的废墟上艰难起步,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主要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还很艰巨;国民经济千疮百孔;财政经济严重困难。

上述国内外形势表明,建国初期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2、建国初期党的任务

建国初期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三、没收官僚资本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

新中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逐步建立起来的。到1950年初,合计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800余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构成了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部分。

稳定物价,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的一个突出任务。当时各大城市军管会或人民政府均发布了以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的法令。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相继组织了 “银圆之战”、“米棉之战”,使全国物价开始趋于稳定。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三个统一: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这个决定实行后,很快收到明显效果,财政收支接近平衡,市场物价开始回落,并趋于平稳。至此,建国初期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初战告捷。

总之,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财政经济战线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胜利。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是强有力的,在经济上也是完全有办法的。

四、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 为了及时总结经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上,毛泽东提交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

毛泽东在书面报告中提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指出,实现这个任务,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为了保证上述任务的顺利完成,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的战略策略方针,这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就是必须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该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七届三中全会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制定的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对统一全党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土地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的进行 1.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按照新的《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开始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各地大体上都分三批进行,每期约半年左右。每一期各地都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分赴农村,领导土改。每一期大体上都经过发动群众、划分成份、没收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步骤。

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大约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历史意义:⑴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⑵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摆脱千百年来封建宗法的人身束缚,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六、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到1952年底,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具体表现:

1. 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1952年,工

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平均每年增长21%左右。

2.城乡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19

52年同1949年相比,职工工资提高70%,农民收入增长30%。

3.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实现了根本好转。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准备了基 础条件。

4.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

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五种经济成份是: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国营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并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是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党在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同时,胜利地开展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斗争,顺利地推进了各项社会改革事业,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从而为整个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七、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应用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认真总结建国后头三年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国情而提出来的。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大体相同。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必须经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任务的完成,我国已具备了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条件。因此,从1952年9月起,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开始酝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和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常简称为“一化三改”。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这条总路线。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从此,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的纲领。

八、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历史的必然性

1.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虽已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整个说来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的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按照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的,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要从根本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就必须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只有这样,才能用先进技术来装备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立强大的国防。

2.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在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业中占绝对优势的是小农经济,分散而又落后,不能满足人民及工业化事业对粮食和工业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使小农经济同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来改造农业,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就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一个基本依据。个体手工业者的情况也是这样,他们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生产技术保守落后,同样不能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因此,通过合作化把手工业者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产生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其唯利是图的本性和要求自由发展的欲望,必然和社会主义发生矛盾,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总而言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九、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1.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一化”和“三改”,这两方面的任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即建设与改造的辩证统一。

2.逐步过渡。即在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上采取逐步由低级到高级的形式,而在过渡的时间上采取分阶段的逐步过渡的办法。

3.和平改造。不但对农业和手工业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也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这是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不同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

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一五”计划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愿望。“一五”计划制定和公布后,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潮。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各项建设捷报频

传。比如,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

礼,这是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产的重要工程,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地区钢铁基地建设。同时,华北地区的包头钢铁公司和中南地区的武汉钢铁公司也先后正式开始施工,为在内地建立大型钢铁基地开了头。

再比如,到1956年,中国第一家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家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大批量生产电子管的工厂北京电子管厂正式投产。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开始修建。

还有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不胜枚举。总之,“一五”期间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的艰苦奋斗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到1956年,“一五”计划原定的主要指标就提前一年完成了。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了。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十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从1949年到1956年,在短短的七年内,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居绝对优势地位。在1956年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3.4%,公私合营经济占7.3%,三者合计,公有制经济占92.9%。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占67.5%,国家资本主义工业32.5%,资本主义工业下降到接近于零。这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经济成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使全国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我收货到不少知识,了解到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尽管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以致在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局势而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确的。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今后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经过半年毛概课的学习,我感觉我最大的收获是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了,国家的外交政治,国内外的时势新闻,每一点,每一滴都吸引着我,我们通过讲评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国家的现状和未来。每一次听别人讲,我都特别认真,很感谢老师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我们上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更富多彩了我们的课堂生活,也给我们营造了有趣的课堂氛围。使上课的氛围很活跃,又有激情,我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在这样的氛围和条件下,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也很高。最后谢谢老师这一学期来对我们的教育,希望老师身体健康!

第四篇:毛概ppt总结

过程

首先查阅相关资料,围绕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针对调查内容写出问题,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问卷内容。然后对学生、老师等不同群体进行调查,根据得出结果做个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得出结论。

心得体会

做问卷调查也不是第一次了,不过这次是最成功的一次,也是最有体会的一次。我们调查小组有四个成员,首先,我们确定了调查的主题,针对主题进行分工,各司其责,互相帮忙,调查活动逐步进行。

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做调查的不容易。调查主题倒是好选择,不过也是要我们热烈讨论了好一会儿,选题不好,调查的时候可能就会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给调查增加了难度。调查问卷的内容的设计也是马虎不得,这个可是花费了我们不少精力啊。调查问卷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要是问卷设计的不好,得到的调查结果可能会不怎么理想,这样就有悖我们做这次调查的初衷了,所以科学合理的设计一份点差问卷不容易啊。调查形式的选择也很重要,不仅要求简单方便,还要切实可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是有讲究的,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不能主观地区看待、分析问题。最后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要是马虎不得,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调查结果,提出的方案还要切实可行,操作性强,针对性强,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学会了怎么去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怎么和小组成员合作,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小组之间还要相互信任、理解,加强小组成员间的沟通,遇到困难时向小组需求帮助等等。我觉得这次调查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我们的团结协作,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合作精神,只有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调查才能顺利完成。

这次调查,也让我们我们积极的关注两会、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算是为社会贡献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吧。

第五篇:毛概PPT重点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容体系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富强,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明

4、建设社会特色主义社会——和谐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建设是根本(物质基础);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制,对策。

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财富分配制,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所有制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四:为什么实行所有制?

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具体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不平衡,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五:解析: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P147)六:所有制应该这么做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针: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资产、主导)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权利、机会、规则平等)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七:分配制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劳动为生产要素(劳动收入、劳动力价值收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利润、利息、租金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八:解析: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P152)

九:解析: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起全部作用。(P146)

十:关于GDP增速主观战略,客观因素,实际运行 十一:政党制度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P195)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P187)

三: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四:五位一体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为何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需要(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党的工作重心面临由农村向城市转变,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2、应对“四种考验”的需要

执政考验: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为不易。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市场经济建立后,利益冲突与价值观多元化导致道德建设“滑坡”;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特性,某种程度上也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外部环境考验。

3、破解“四个危险”的需要:

精神懈怠:精神上的衰退是最危险的衰退,意志上的消退是最根本的消退。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是无法打开新局面、谋求新发展的。

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本领不强,是难负领导之重、难负工作之任的,是切不可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胜利推向前进的。

脱离群众:脱离群众,伤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执政的基础,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消极腐败 : 消极腐败犹如毒瘤,侵害着党的肌体的健康,吞噬着党的肌体的活力,消极腐败现象不除,党的事业就难以健康发展,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

4、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要防止来自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在及时解决问题中得到有效推进。六: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主线和内容

主线:

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纯洁性建设:纯洁性首先是指党的肌体的整体纯洁,主要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崇高坚定、纯正完美。

党整体的纯洁是靠每位党员个体的纯洁构成和体现的,每一名党员都是党的一份子,只有保持每一名党员的纯洁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内容: 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改造和克服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

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是指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反腐倡廉建设

制度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就是把长期以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并狠抓贯彻落实。

七:社会主义和谐(P170)

民主政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重大民生问题(P171)

教: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劳: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得: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养:“居”,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

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 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改革行政复 议体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十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P173-175)十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175-176)十三: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十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原因:多极化趋势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各国综合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从而导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趋势是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搞单极的图谋尽管没有改变,但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赞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多极化发展的意义: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十五: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国际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方面: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展和推广,促进市场开放、加强竞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利方面:全球化导致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全球化在一定时期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矛盾。全球化增加了各国发展的脆弱性.全球化引起的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许多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复杂化。

十六: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P204)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十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原则为指导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64)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65)(2012年提出)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167—168)

含义 内容 五:中国政治制度(P157—158)

五大基本政治制度 :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

政党—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含义、实质、特色)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含义、特色、内容)政党—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据、合作方针、特色)

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由来、依据、特色 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由来、依据、特色)七: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重要性4条)

(P159—160)八:法治中国---理解(材料分析)(P160)十五: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十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十七:时代主题的判断包括四个方面:(P198)

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的时期的和平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下载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PPT演讲参考选题

    课堂PPT演讲选题指南 一、基本要求 1、 主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当代、现代或近代问题,理论或实践均可,侧重一个方面。 2、 注意结构、条理,简明清楚,图文并茂,详略得当。 3、 PPT篇......

    毛概参观郑各庄心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郑各庄参观观后感 11会计2班李慧茹6号 201120442062 伴着初冬的乍寒还暖,上午,三个班的同学从依旧沉浸在金秋的大北农出发了,去往......

    毛概第十一章ppt文本[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实现社会和谐,建......

    毛概

    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合理安排大学生活 作者:孙树清 年级:建筑工学院10土木本二学号:10115003222 摘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

    毛概

    当代大学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将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分......

    毛概。

    一、 选择题 1、 毛泽东思想活动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毛概

    湖南大学2010级本科生“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和实施要求,我校已在2010级本科生中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时间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