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检察院
立足检察工作树新篇
推进转型跨越谋发展
——学习贯彻袁纯清书记在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0月27日上午在太原工人文化宫隆重开幕。袁纯清同志代表九届省委作了重要报告。我院在会后迅速传达、学习全会精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把全院检察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一、认真抓好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的决策部署上来。
我院在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后立即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全院干警大会,学习传达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具体内容。检察长常向东向全院检察干警提出要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通读文件与互相研讨、党组中心组学习与各部门组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把学习贯彻十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落实大会各项决定部署上来,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关注民生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弘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在顽强拼搏中加快改变山西面貌;要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再学习、再教育,增强全院检察干警的核心价值观念,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忠诚、为民、公正、清廉”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地做好各项检察工作,更好地服务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更好地推进社会长治久安。
一是要迅速传达贯彻落实。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和手段,通过网络视频、报纸刊物等传媒学习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关于贯彻大会精神的要求上来,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组织干警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
二是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我省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坚定转型跨越思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学习贯彻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强化管理年”活动结合起来;与创文明单位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学习与推进各项检察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二、按照全会的部署要求,立足抓好当前检察工作,全力推进我省转型跨越发展。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创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承担着惩治犯罪,伸张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监督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办事的重要职责。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要加大打击刑事犯罪力度,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其次,要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办案中要把协调案件当事人之前的社会关系、化解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社会矛盾贯穿执法办案的始终,化解矛盾冲突、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再次,准确适用法律,在具体办案工作中,注意疏导教育,析法名理,理顺民众情绪,引导民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行为,打击非法行为。通过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活动,将法律条文中蕴含的公平正义精神内化于民众之心,外见于民众的行为,使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第四,立足检察职能,加强法律监督,充分发挥先进检察文化的引导、教育、凝聚、塑造等功能,增强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服务和深化全区文化建设体制改革保驾护航。最后,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严厉打击职务犯罪活动,同时强化诉讼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构筑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总结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奋力进取,努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作为基层检察院,应立足检察职能,强化法律监督,为实现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宏伟目标,再造一个新山西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一一年十一月
第二篇:学习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十二五”发展取得良好开局、省第九次党代会各项任务胜利完成、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刻,全省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际召开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会议回顾总结了省九次党代会以来五年的工作,确定了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战略,提出了事关山西改革发展全局的两件大事,明确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产生了中共山西省第十次委员会和中共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和激励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袁纯清书记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报告》从九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就: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明显。三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四是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六是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七是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八是社会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九是党的建设扎实推进。
《报告》从四个方面对过去五年发展作出准确评价:一是过去五年,是思想大解放,积极探索山西科学发展新路的五年。二是过去五年,是全省人民同舟共济、经受考验的五年。三是过去五年,是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的五年。四是过去五年,是赢得发展大机遇、打造建设大平台的五年。
《报告》指出六个方面差距和问题后,概括了八个方面的主要经验和体会: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强省之要、富民之本,必须把解决发展不足问题摆在工作首位,紧紧扭住不放。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从资源型地区实际出发,走山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第三、解放思想是先导,必须不停歇地推动观念创新,通过打开思想的大门,进而打开发展的大门。第四、改革开放是活力之源,必须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大开放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民生为本是我们党的宗旨之要,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忱关心群众,全力造福群众,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第六、统筹兼顾是科学方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是必备品格,必须弘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在顽强拼搏中加快改变山西面貌。第八、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党的建设新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新发展。
围绕今后五年指导思想,《报告》提出“七个新”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山西的主要标志。一是经济总量有新提升。二是产业发展有新体系。三是区域发展有新格局。四是民生福祉有新水准。五是社会管理有新作为。六是生态环保有新局面。七是发展环境有新气象。
《报告》从三个方面部署综改区建设:一是核心在转型。二是根本在改革。三是关键在实践。
报告指出,扎实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跨越的主要任务。《报告》讲了四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招商引资引智是首要任务。二是打造开放平台是关键环节。三是扩大区域合作是重要突破口。四是营造良好环境是制胜砝码。
《报告》从五个方面作了部署:一是坚持职工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凝聚各方力量。二是扩大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三是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建设“法治山西”。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法治廉洁效能政府。五是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第七部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报告》突出了四方面内容: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优势企业和品牌。
报告提出从六方面着手,建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一是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产,树立安全发展新形象。
《报告》提出六方面要求: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三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打造一支在转型跨越发展上有激情、有能力、有思路、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四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六是提高反腐倡廉水平,构建山西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报告》最后强调,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山西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必须要按照省委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大会精神实质,科学谋划具体工作举措,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着重在“六个深刻领会”上下功夫:一是深刻领会省九次党代表大会以来我省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启示经验。二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三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事关山西改革发展全局的“两件大事”。四是深刻领会“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五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六是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
省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山西发展的蓝图。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学习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学习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将描绘未来五年山西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埋头苦干,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抓好关键部位。
农民收入翻番是转型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指标。要突破农民增收这个难点,确保早日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投资力度决定发展速度、投资结构决定产业结构,转型跨越离不开投资的强力支撑。要抓住投资这个关键,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开放半径决定发展半径。山西要转型跨越,必须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球经济大循环中,我们要建设的新山西首先必须是更加开放的山西。要强化对外开放这个动力,拓展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要抓好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要把基层基础作为工作重心。要把群众工作作为根本法宝。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造福群众。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保障红线。要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职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是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也是改造主观世界、锤炼干部队伍的过程。要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这个保证,打造一支在转型跨越上有激情、有能力、有思路、有突出成绩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坚忍不拔攻坚克难,卓有成效造福于民。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胆气,勇当排头兵,敢与标兵看齐,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奋力开拓山西发展的新境界,携手共创全省人民的新生活。
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标志着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山西之幸、山西之福。作为国家级综改试验区中唯一的资源型综改试验区,为山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平台、创新平台、发展平台。主要有两大任务:在生产力层面,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建立起低碳高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生产关系层面,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一整套有利于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本质是体制机制创新。要把创新经济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要把完善产业转型促进机制作为攻坚领域。要把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体制机制作为重要内容。
转型综改试验区的灵魂是先行先试。要克服“等靠怕慢”的心态,鼓起敢行敢试的勇气。要搞好上下衔接和沟通,探索善行善试的途径。要通过试点示范等途径,找到能行能试的方法。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要害是尽快入轨。既要放眼长远,更要抓好头五年。要着力突破路径依赖,尽快完善制度框架。要树立全局性视野,干几件标志性大事。
总之,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在转型的普遍规律和潮流中如何彰显山西转型综改区的特色;二是在能源价格居高企高的利益格局中如何引导生产要素投向转型发展;三是在几十年的转型历程中如何抓紧当前、尽快入轨;四是在庞杂繁重、千头万绪的转型任务中,如何明确工作的具体抓手。这四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确保转型综改试验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就可以向国家和全省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心得
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10月27日至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省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我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大会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二、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
三、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次大会肩负着庄严的政治使命,这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推进民主法治,着力完善民生保障,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切实推进固本强基,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法治社会、和谐太原,实现全市人民的富裕安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通过对袁书记的讲话报告的学习,使我初步领会此次党代会精神;更加充分地了解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也使我对今后五年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太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关键措施以及太原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盼。通过学习,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是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在提高素质能力上下功夫,把学习作为武装和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论,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把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与个人自学集合起来,一方面积极参加集中组织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搞好个人自学,不断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
二是强化职责意识,在争创一流业绩上下功夫,继续把“服从核心,服务中心”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在业务能力上,注重提高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独立办事能力、预测应变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是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按照上级纪检部门的有关要求,经常性学习党纪法规、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中纪委七次全会提出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六项规定”,以此端正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切实履行好自己工作职责,没有违反廉政规定和制度的行为。
四、加强与同事团结协助,构建和谐办公氛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理念,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谐”成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竞相议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了媒体宣传的关键词。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搭建同事交际平台。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从而推动建设和谐山西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学习乌鲁木齐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学习乌鲁木齐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乌鲁木齐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具体要求,对全力推动首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构成差异比较大,在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产业构成,一般情况下现代服务业要占其GDP的70%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工业化进程比较健康的产业构成,一般指工业增加值占GDP50%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的产业构成。
目前,乌鲁木齐进入了工业化发展中期,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5%左右,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以上。但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技术水平偏低,资源依赖性强,高新技术产业较为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中,要在结合首府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等现实条件的基础上,遵循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规律,以创新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推动力,通过理念、制度、技术、管理等多维度的创新来化解乌鲁木齐市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从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具有乌鲁木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个转移,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这个双重任务,更新发展理念,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三大产业的优化合理布局。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从传统产业体系脱胎换骨,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企业竞争手段由单纯的数量和价格竞争转变为品质和价值竞争达到一定比例的状况。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结果,是促进首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乌鲁木齐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要打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煤电煤化工等传统产业一直对乌鲁木齐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柱作用。但由于这些产业对资源依赖性强、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就显得更加紧迫。要通过自主创新提
高生产制造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资金引入力度,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势,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继而向经济优势转换。
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我市的风能、太阳能、生物医药等产业都已初具规模,要做大做强风电、农牧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发展建材、纺织、食品和服装等都市型工业,加快形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实现全市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
要立足现实基础,发挥现有优势,以改造传统产业为抓手,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两个开发区重点发展太阳能、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米东区要紧紧围绕国家级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引进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政合一后,两个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地缘、体制功能、产业聚集、投资环境、科技人才和资金保障等优势,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要提高落户企业的准入门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落后产能和重污染企业进入园区。要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努力把环保产业做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节能工业、循环工业,努力用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保持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力推动服务业优化升级
现代服务业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它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影响着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服务业作为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在我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虽然大但层次并不高。因此,切实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含量,促进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并向现代服务业迈进,实现服务业现代化是当务之急。
要加快对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改造升级,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商贸流通体系。鼓励企业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通过专业经营、连锁经营、联盟发展等方式,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推进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
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中介咨询、科技信息、文化教育、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物流业是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也是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要完成乌鲁木齐市既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初步建成以物流园区为核心、以物流功能区为配套、以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服务站为延伸的“三环、五区、多层次”物流设施体系。完成乌拉泊物流园和甘泉堡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铁路物流园区的功能整合。要抓住亚欧博览会成功举办的机会,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经济,培育会展业的知名品牌。同时,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就业和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
要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围绕“亚心之都”、“丝绸之路”、“西域风情”等主题,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和多姿多彩的地方风情旅游资源,挖掘西域文化特色,优化组合旅游资源,努力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观光、科考、探险、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对内对外开放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特别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更深刻、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作用,实现要素的吸纳和市场的扩散,逐步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平衡发展局面。
要发挥乌鲁木齐市在中西亚地区的影响力,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借助与中西亚文化相通的优势,发展面向中西亚的国际性运输融资、保险、技术、信息咨询、法律等服务,努力把乌鲁木齐建成面向中西亚的出口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基地和国际物流大通道。
要继续扩大外资引进力度。以2011年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成功举办为新机遇,大力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采用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高起点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不断增强首府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核心竞争优势转变。
要整合区域优势资源。通过打造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五大经济圈”,加强与各经济圈行政主体的联系,建立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机制。这意味着今后这五大经济圈不仅在经济来往、社会服务、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同时在交通上也将更加快捷方便。通过划分五大经济圈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从而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吸纳力,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最终达到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乌鲁木齐是“大城市、小郊区”,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严重短缺,必须走优质、高效节约、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动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要紧紧依托乌鲁木齐这个大市场,发挥城郊的位置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要打造首府的“菜篮子”和“果园”基地,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实现从大田农业到高效农业从粗放管理到集约经营、从传统城郊农业向全面现代化农业的根本性转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农牧区跟城市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总之,构建乌鲁木齐市现代产业体系,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从自身要素特点出发走创新之路、开放发展之路、融合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出一条具有乌鲁木齐区域特色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之路,推动首府经济快速增长。(史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