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未曾中断

时间:2019-05-14 04:0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文明未曾中断》。

第一篇:中华文明未曾中断

中华文化未曾中断的原因探析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各自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的哈拉巴文化、古希腊文化毁灭殆尽,唯有崛起于东亚大陆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在坎坷跌宕中延绵发展数千年,经历改朝换代,分分合合,却始终未曾中断,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那么,为什么中华文化在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不仅未曾中断,而且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体系,被世人称为“神秘的东方文化”呢?

第一,“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从地理环境看,大中华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之中:一面临海,三面是高山险阻,由此造成了华夏人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人们不求对外的开拓发展,而只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稳定的生活方式,以及讲究个人的自我完善的道德生活。从社会性质看,古代华夏是宗法制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逐步向外辐射,形成家族、宗族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亲情编织起来的,道德伦理就成为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首先必须遵守的,也是自觉遵守的、高于一切的标准,从而形成华夏人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心理。

正是由于这种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华夏族社会独特的、稳定的生存系统,与此相适应,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显示了鲜明的伦理型特色。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重德求善的伦理价值取向的文化,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性质造成了独具一格原始信仰—— “敬天法祖”。而这种“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在六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以下观念:

其一、宗法观念。中华民族自从开始在黄河、长江流域繁衍生息之日起,就产生了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以部落神、氏族英雄人物为崇拜对象,相传燧人发明用火,伏羲发明家畜驯化,炎帝、神农发明种植、医药,黄帝是发明舟车、宫室、衣服等器物制造的神,还创制了文字。他们是人,也是神,中国古代民族信仰,往往是氏族领袖死后被尊为神,受到本部族的祀奉。

在古代祖先祭祀与天帝信奉相伴相随,纠结在一起。随着部落组织形式的日趋完备,上帝的轮廓、形象逐渐形成,也日趋完整。祭祖先,敬天神,二者紧密纠结胶固,凝为一体,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的宗祖观念。

宗祖观念的核心是“孝”,它是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之情,并且通过宗祖神的崇拜和祈求保佑家族繁荣而表达出来,以此维护家族内部的团结。

家庭或家族成员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并有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作为家长的父亲,享有绝对的权威,有权支配子女,子女对其有尊敬和服从的义务。《尚书.酒诰》云:“肇率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诗.小雅》亦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孝”这一道德观念,主要是用来维系宗法制度的,周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大宗”、“小宗”的宗法制。由此看来,“孝”就不仅限于家庭伦理范畴,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已扩大到“小宗”对“大宗”的义务,并在政治上延伸为卿大夫对诸侯、诸侯对天子的义务。血缘上“追孝”、“尊祖”观念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纽带。于是,由家族到国家达到了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之后,孔子又在《孝经》中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把人放在了一个立体坐标中,一个人不仅要对当代家族的人负责,而且要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在老百姓心里,“忘本”、“没良心”、“败家子”、“数祖忘典”是最大的耻辱,而“光宗耀祖”、“德高望重”、“封妻荫子”、“流芳百世”又成为有志者的毕生追求,正是这种宗法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其二、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在秦汉以后,“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具体化为“忠孝节义”、“三纲五常”。它使“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内容更趋完善化,它是宗教信仰,又是政治思想,更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的生存要求。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到内忧外患,政权经过多次更迭,社会经过无数动荡,民族之间以融合为基调,也有过暂时的战争。总之,秦汉以后的中国,人民已习惯于在中央高度统一的政权下生活,因为大一统国家与国与民都具有重大利益:

(1)、大一统国家可以给人民带来实际利益。比如说,国家统一,老百姓可以不见兵戈,安居乐业地过日子;国家统一,可以借助强大的国力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调剂各地岁收丰歉,从而避免人民流离失所。

(2)、大一统国家可以充分发挥大国的综合国力办成大事。古代中国是个自然经济结构的小农经济之国,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除了供全家消费,所余无几。正是借助统一大国的高度集中,把分散、零星的少量财富集中起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如修长城、开运河、整治大河河道,进行重大项目的文化建设,修纂大的文化典籍,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战时还可以调动全国人力抵御外来侵略势力。

(3)、大一统国家吸引力强,便于光大中华文明。第二周期秦汉帝国把大中华文明光大于西域,乃至中亚、西亚;第三周期的隋唐帝国把大中华文明光大于朝鲜、日本,乃至东南亚;第四周期元明清帝国把大中华文明光大于欧亚大陆,乃至非洲。

(4)、大一统国家影响力大,即便分裂时期大中华文化仍占主导地位。第一周期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和东方六国都是华夏文化,逼迫西戎秦国首先把自己“华”化;第二周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出现了许多政权,华夏文化始终保持占主导地位的态势。魏、蜀、吴、两晋、南朝都是华夏文化,北方16国,更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自居,不失时机地进行汉化改革;第三周期宋代出了程朱理学,辽、夏、金、元无不争夺汉族儒家名士,接受道教;第四周期清朝相对于元、明仍是分裂时期大中华文明圈内的一个大国,尽管其曾推行“剃头令”,搞“圈地运动”,但是,之后它也极力奉行程朱理学,搞“华、夷之辩”,以证明自己是正宗的大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接受、支持、维护这个大一统的国家制度,从诸子百家到佛、道、儒三教分别站在自己的宗教立场论证其合理性。从“三纲”、“五常”的言行中体现天理,宣扬忠孝是出自人的本性,不忠、不孝是违背人的天性,不但不能成佛、成仙、成圣贤,甚至也不足以为人。从孝敬父母作起,推及到孝忠祖上、祖先、祖国,形成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以尊祖、爱国、报恩、报国为荣,以窃国、卖国、篡国为耻。在老百姓心里,最臭的莫过于“汉奸”、“卖国贼”,可以说比骂祖宗八代还厉害。这类人不光个人被判了“死刑”,就连子孙后代也抬不起头来。

就这样,大一统观念促进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大一统国家又进一步光大了大中华文明,形成滚雪球式的良性运转,使大中华文明不仅未曾中断,而且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体系。

第二,保皇的是儒家,造反的也是儒家。在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与当时中央政权的统治不太集中、中央统摄力还不够强大的政治形势相适应。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势力强大了,上帝的统摄范围也扩大了,不但山川、日月,连人们的内心活动、意念善恶也要受宗教神学的管束。由皇帝直接管理天下的郡县,参与管理的有丞相、三公。但皇帝经常受到诸侯、后党、权臣的干扰,甚至发生宫廷政变,皇权遭到篡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社会秩序,汉朝以后,加强了儒学的教化作用。特别是隋唐两代,以科举取士,官方用考试制度强力推行儒教思想,凡是走这条路的士人都要系统地接受儒教思想培训,这对儒教的普及起了有力的作用。宋朝以后,儒教以教化力量巩固了中央集权,使它更趋稳定,故有权臣而没有篡臣。曹操在唐以前有能臣的形象,宋以后,曹操成为奸臣;唐以前,扬雄在思想界有较好的声望,宋以后,由于扬雄做过王莽的官,声望下降。

中国的儒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高度的政教合一,政教不分,政教一体,皇帝兼任教皇,或称教皇兼皇帝。神权、政权融为一体,儒教的教义得以以政府政令的方式下达。朝廷的“圣谕广训”是圣旨,等同于教皇的手谕。中世纪欧洲的国王即位,要教皇加冕,才算取得上帝的认可。中国皇帝即位,只要自己向天下发布诏书就行了。诏书必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皇帝的诏书同时具有教皇敕令的权威。

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准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尊孔子为教主。儒、佛、道三教同为古代传统宗教。唯有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然而,一旦皇权制度被废除,儒教也随着皇权制度一同凋谢。

历史证明,行政命令打不倒信仰,但政权是可以更迭的,儒教与皇权融为一体,所以才随着皇权的废除而暂时销声匿迹,这便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保皇的是儒家,造反的也是儒家。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但不能算政治家。儒学被后人宗教化后,既是学术,又是准宗教。它不仅能为统治阶级服务,也能为被统治阶级反抗剥削压迫提供思想武器。

均平原则构成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和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均平原则是针对财富占有行为的一种分配理论,孔子对此有过经典阐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中国古代平均主义盖源于此。其实孔子的均平思想是对古代社会大同理想的描摹,也是体现其本人确立的“仁”学风格。“仁”是一种以普遍情感为基调的理论原则,它在分配行为上必然体现出和谐温馨,而不是巧取豪夺、毫不利人、专门利已。但孔子讲的并非绝对平均,他将“仁”、“礼”相互贯通,将平均原则寄于“礼运”之中,礼的实质是区分上下尊卑等级秩序,在分配行为上应该体现不同等级对财富的不同占有,超越或低于起码的标准,那也是不允许的,是对礼制的践踏。因此分配行为应该是依礼而行,均衡有序,使贫富、贵贱之间差距不至于无限扩大。荀子也指出“制礼仪以分之”的目的,就在于“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壳禄多少厚簿之称。使夫群居合一之道也。”主张“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因此均平思想成为民族意识和分配标准,成为历次改革和农民起义的重要目标和理论武器。从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王安石提的“方田均税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都是以均平为指导思想提出来的。

农民起义、骚动、**更是如此,“均平”始终是农民起义军最感亲切、最得人心、最有号召力的战斗旗帜。绿林、赤眉起义是因为“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赋税。”黄巾军的原发组织“太平道”宣称“人无贵贱,皆天所生。”隋末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发难,是由于山东地主是土地兼并及其严重的“狭乡”地区。唐未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打出了“均平”的旗帜,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南唐诸佑起义提出了“使富者贫,贫者富”的口号,宋代王小波、李顺起义明确提出“均贫富”。明末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纲领。

儒家不仅为造反大军提供行动纲领和鲜明的旗帜,还为造反大军提供了领袖人物和骨干力量。秦末农民起义的队伍中,范增、张良、萧何、陈平、陆贾、郦食其、曹参皆饱学之士。

《明史•儒林传序》说:“明太祖起布衣,定天下。当干戈抢攘之时,所至征召耆儒,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兴起教化,焕乎成一代之宏规。虽天亶英姿,而诸儒之功不为无助也。”意思是朱元璋虽然是个马上皇帝,但是在他的高级幕僚中诸儒占主要成分,在他兴兵造反、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诸儒功不可没。

朱元璋一开始就注重网罗儒者文士。早在渡江前,他即已征用冯国用及其弟国胜、李善长等人,冯氏兄弟“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明史》卷129《冯胜传》)。朱元璋进军滁阳,途经妙山时,冯氏兄弟“着儒服”来见,朱元璋谓:“若书生耶?试为我计安出?”国用曰:“建康,龙蟠虎踞,帝王都会,自古记之。幸而近我,其帅懦弱不任兵,宜急击下其城,踞以号召四方。事仿仁义,勿贪子女玉帛若群竖子者,天下不难定也”(焦竑编:《国朝献征录》卷六王世贞《宋国公冯胜传》)。朱元璋遂令其为幕府参谋,计议大事。不久,定远人李善长也到军营求见。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明史》卷127《李善长传》)。初谒朱元璋,即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同上),殷殷期其成为当今的汉高祖刘邦。朱元璋对他甚为信任,留在幕府掌书记。

渡江后,朱元璋更是大力罗致人才,“所克城池,得元朝官吏及儒士尽用之”(刘辰:《国初事迹》)。至正十一年(1355),兵克太平,儒士陶安、李习、潘庭坚、梁贞等出城迎接。陶安,博涉经史,尤深于《易》,与朱元璋语,甚合其意,遂留参幕府,拜左司员外郎,从克金陵,升左司郎中;李习,自幼老成持重,治《尚书》,又旁通群经,攻性理之学,被朱元璋用为太平府知府;潘庭坚,元末用荐为富阳县学教谕,朱元璋任之为太平府儒学教授,次年取金陵后改为中书博士;梁贞,元至正中为国子监生,后由国子伴读授太平路儒学教授,见朱元璋时,所言辄援《诗》、《书》,被命为江南行省都事。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军取金陵,得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各授官职。又因秦元荐而以书聘陈遇。陈遇,博通经史,尤邃于先天之学,元末为江东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称其“学贯三史六经,博览兵书百技,才兼文武,实我良辅”(《国朝献征录》卷116陈镐《陈静诚先生遇传》)。他与朱元璋相见后,希望其“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明史》卷135《陈遇传》),被命筹帷幄,诸计划多秘不传。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下徽州,召儒士唐仲实,问:“汉高帝、光武、唐太祖太宗、元世祖一平天下,其道何由?”对曰:“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今公英明神武,驱除祸乱,未尝妄杀。然以今日观之,民虽得归而未遂生息”,元璋深以为然(《明通鉴》“前编”卷一)。又素闻儒士朱升之名,遂“潜就访之。升因进三策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大悦,命预帷幄密议,“大抵礼乐征伐之议,赞画居多”(《朱枫林集》卷九《学士朱升传》)。

在建置百官的同时,又遣起居注吴林、魏观待访求遗贤于四方,以期使更多的儒者文士聚集在自己周围。这样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刘基、宋濂等出自浙东的儒家学者为核心的幕僚集团,这对朱元璋的思想及他的帝业之成功均有重大影响。

近代更是如此,洪秀全、石达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章太炎、毛泽东本身就是儒家,而且是大儒、鸿儒、通儒。毛泽东曾经崇拜过孔子、陈独秀。他的许多政略出自《论语》,其革命理想也是孔子说的大同世界。

治世治国安民靠儒家,乱时打天下也靠儒家,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治乱兴亡,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儒家,这本身就是文明的继承。换句话说,在中国只要有儒家存在中华文明就不会中断,而中国的文人中,百分之九十是儒家,中华文明怎么办会中断呢?

第三,道家有“兴灭继绝”的功能。道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基,具有旺盛的再生能力。鲁迅先生(1881—1936)曾经断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李约瑟博士(1900—1995年)也敏锐地指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学文化中既蕴藏着死而复生的活力,又具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品格。为什么中国文化在古代能接纳印度佛教,在近代又能接纳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这显然不是“严夷夏之防”的儒家文化的功能,而是靠道家善于融汇异质文化的博大包容的特性。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也都以儒守成,以道达变,人们深知道家智慧有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宽容气度,以及能生能化,善于应变的长处。

“反者,道之动。”说明道家的核心是革命的哲学。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大的社会变革,总是由道家首先发起对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旧体制的批判开路。从先秦的老子、庄子、列子,到近代的魏源、鲁迅都是旧社会的批判者,是革命的先行和旗手。

道学的策略思想是以曲求伸、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在士人被腐化,思想被扭曲,人民失去信仰时,道家以开放的思想体系和儒家自我封闭体系有着互补作用。每逢儒学走向唯心主义,成为僵化的“官文化”时,道家便对儒学进行补救。统治阶级既无创业的历史使命和事业压力,又抛弃了儒学德治思想的约束,逐渐成为“无道”。必然形成信仰危机。儒学道统衰弱,礼崩乐坏。而儒家刚性太强,“天不变,道亦不变,”、“士可杀而不可辱。”在这种情况下,道家发挥自己的优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而起到对中华民族兴灭继绝的作用。(见第八章第二节)

“无”和“反”是《易经》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道德经》所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无中生有是创新,反其道而行之是改革。有了改革和创新就可以达到“兴灭继绝”了。道学主导的历史阶段是“国乱”(久乱)一直延续到强治周期段的前期。“国乱”(久乱)周期段,国破了,(皇)家散了——诸侯坐大,法、儒两家的招数都使绝了,不灵验了,因此导致信仰危机,出了危机怎么办?只有道学出来救驾。但救驾的方式不是助一臂之力,而是挂倒档,开倒车,返本开新,另辟蹊径,重开新路。

第一周期,当神学出现了信仰危机之后,圣哲把人、神、道德、天文和巫、卜相结合出了《易经》,这便是道学的根基。

第二周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夫子发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呼喊。然而,他并未做到,真正做到的是道家。道家在批判神学、天帝、圣贤的同时,以法家的面目出现,运用“法”、“术”、“势”,推出一系列改革方案、政策和措施,最终实用武力完成统一大业。故司马迁在《史记》中特意将老子和韩非子写在一起。

第三周期,东汉末年经学地位下降,道家的何宴、王弼将道学和儒学相揉合,创立了“玄学”。

第四周期,南宋时期,儒学危机时,朱熹融合儒、道、佛创立了理学。可以说是道家一次又一次地维护了中国的“道统”。

第五周期,从启蒙运动、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异教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到文化大革命运动,儒学连续受到冲击,在这信仰危机、民族危亡的日子里,是道学在批判儒学的同时返本开新,敞开思想,对世界开放,实行“拿来主义”。实证主义进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进来了,新儒学复活了,古老的中国才又一次焕发生机。

道家的一个重要信条是“不为王者师,便为万世师”。在政局混乱的时期,一些有高深道学的人转而为师,如鬼谷子、文中子即是。他们是诸子百家中一流的、非常规的教育家。他们用改朝换代的帝王之术授徒课业,培养一批因缘时会、出入军机的人才,使之逐鹿中原,以求一逞。隋末天下鼎沸,文中子王通先生教出了魏征、李密、徐懋公等几个知兵领军的干才,他们都是扭转乾坤的命世之才。鬼谷子、文中子通过自己的学子达到了对国家、民族“兴灭继绝”的目的。

中华民族文化周期性的更新再造功能不是别的,就是“道”。因为它是开放型的,且具备“体”的特质,有隐性世界的力量,这也是中华文明未出现断层的一个内在原因。如自然界,月季花枝繁叶茂,月月开花,可是花农每年冬季都平一次茬。翌年生长出来的新枝条粗壮鲜嫩,开的花比上年更大、更鲜艳。

第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始民主制。公元前7——2世纪,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西戎小国——秦能打败政治、经济、文化相当先进的东方六国呢?13世纪,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仅有150万人口的蒙古能打平欧亚大陆,建立四大可汗国呢?为什么16世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女真族能打败6000多万人口的大明王朝呢?研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原始民主制胜过封建专制、独裁政治。而这种原始民主制与之后的专制、独裁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并存,经六千年之久,历三个大周天,九个周期。每当中原地区的政权走向专制、独裁,搞得民不聊生时,底层民众或边疆的部族就祭起原始民主制的法宝,组织起一支又一支的革命大军,摧毁专制、独裁的腐败政权,改朝换代,使华夏文化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原始民主政治制度是原始社会普遍实行的制度。我国在夏以前实行的“禅让”制度实际就是原始民主制。原始民主制始建于父系社会,是在家族议事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初的议事会由各父系的大家长(长老)组成,负责处理内部事务以及与其它氏族交往的事务。在母系社会民众大会观念淡薄之后,这些大家长(长老)逐渐形成氏族的贵族,是氏族酋长的辅佐兼保护人,对氏族的各种活动有参与权。

部落议事会由各氏族首领和家族族长组成。部落的重大事情,如战争、讲和、缔结盟约、推举部落首领等,都必须由部落议事会作出决定。部落议事会成员一律平等,采取民主的方式协商讨论,实行原始民主制。史载:“伏羲氏以龙纪,故龙师名官。”(《通典》卷19《职官一》)传说“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四岳”、“十二枚”,“官员六十名”。(同上)“少昊氏以鸟名官,风鸟为历正,玄鸟为司分,伯赵氏为司至,青鸟氏为司启,丹鸟氏为司闭,祝鸩氏为司徒,(且鸟)鸩氏为司马,(尸鸟)鸩氏为司空,爽鸩氏为司寇,(骨鸟)鸩氏为司事”。(《左传昭公十七年》)

原始民主是与之后的封建专制、特权相对的,要实现民主就势必反对特权。所谓特权是指超越任何制约、滥用国家权利的权利,必然遭到大多数人的强烈抗议,反对特权,就能取得多数人的拥护,产生极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二周期之交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和东方六国的封建领主专制制度已经走向穷途末路,在西南边陲的秦国,由于封建领主专制制度的基础薄弱,经过“商鞅变法”最先废除了封建领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封建地主制的生产关系。

秦原系颛顼之后,西周时是一个附庸小国,东周初年被封为诸侯国。长期活动在陕西和甘肃东部,与西戎部落杂居,非子为秦部落领袖,时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为附庸,由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迁至秦(今甘肃张家川东),始以秦为称号。公元前659—621年,秦穆公实行原始民主制,任用百里奚、蹇叔等,积极加强国势。插手中原国家的事务,谋求向东发展。但是晋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迅速强大,阻碍了秦国东进的计划。尤其在崤之战中,秦军惨败。因此,秦穆公转而向西发展。先争取到西戎谋臣由余归降,然后用由余的计谋进攻戎地,短时期内兼并了十二个戎国。开拓了上千里的土地,取得了独霸西戎的地位。

秦穆公称霸西戎国。但终因僻处西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力逊于中原华夏大国。秦孝公即位后,继续实行原始民主制,任用商鞅变法,大力招徕六国居士,迅速取得富国强兵的效果。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东并六国,建立秦帝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年的混战。

第三、四周期之交的夏、辽、金、元最初都是实行原始民主制凝聚本部各部落的力量。蒙古族的“库里勒台”就是实行原始民主制建立起来的,“库里勒台”是各部落首领举行的一种会议,它决定有关部落的重大事情,如战争、讲和、缔结盟约、推举部落首领等,都必须由部落议事会做出决定。后来演变成“宗王大会”。与会成员一律平等,采取民主的方式协商讨论,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一是人才选拔面宽。凡是各部落的首领及贝勒都是大汗的后选人,能够优中选优;二是即使选不上大汗,当摄政王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多尔衮就是以摄政王的身份指挥八旗入关,消灭大明王朝的的。由于夏、辽、金、元实行原始民主制还涌现出一批女主,如西夏惠宗秉常母梁太后、辽太祖阿保机皇后述津氏、辽圣宗母承天皇太后萧绰、金熙宗皇后裴满氏、成吉思汗皇后孛尔台旭真、元文宗皇后弘吉刺氏等,临朝称制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其中承天皇太后萧绰“裁决国事”长达40年之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中华文明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有四:根深蒂固的“敬天法祖”的原始信仰衍生了宗法观念和大一统观念是思想基础;儒学是个双刃剑,坐天下治国安民是儒家的长项,打天下安邦定国也离不开儒家;道家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华文化的“体”,具有“返本开新”、“兴灭继绝”的功能,在吸收异质文化,推动大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中具有隐性世界的力量;原始民主制是“德文化”的根基,是改朝换代的原动力,是专制、独裁、腐败分子的克星。

第二篇:亲子关系中断[范文]

“亲子关系中断”与疗愈

“亲子关系中断”。通常来说,0-7岁的孩子,尤其是0-3岁之间的孩子,最好和父母在一起,受到父母的照顾。如果要和父母分开的话,分开的时间也不要太长。因为0-3岁的孩子,神经系统还没有足够的承受力,如果跟父母分离很长时间,会产生极度的恐惧,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情绪创伤。孩子长大之后,他/她内心的安全感,他/她与人连结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铁脸实验”,把一群一两岁的孩子放在一个游戏室里,让这些孩子去玩,然后让妈妈全部出去。孩子玩了一会,发现妈妈不见了,就开始哭,开始叫。实验人员规定,这种情况下,不管孩子怎么哭怎么叫,妈妈都不要理他/她,妈妈都要拒绝他/她。这样几轮下来之后,突然有一刻,所有的孩子都不再哭了,都安静下来了。这时候妈妈再上来逗孩子,孩子的表情都成了“铁脸”,没表情了,麻木了,不理妈妈了。

实验到了这里,无法在进行下去,因为妈妈们投诉得很厉害。由此也可以看到,当小孩子被妈妈拒绝,被妈妈忽略,被妈妈不理会,离开妈妈的时候,遭到的创伤。

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你可以上班,可以出差,但是请尽量多的与孩子待在一起。你每次回家,最好多拥抱他/她一会。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感觉是最安全的。父母,尤其是妈妈,既是创伤的开始,也是疗愈的开始。

在孩子0-3岁这段时间,谁在照顾他/她,他/她就可能把这个人当成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养育孩子,最好父母自己带;第二给自己的父母带,也就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再其次是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带,比如叔叔姑姑;最次是给陌生人带,比如让阿姨带,让保姆带,而且父母也不经常去看孩子,这对孩子会是相当大的心理创伤。

问:如果创伤已经发生,怎样去弥补?

答:刚才说了,有一种方式叫“强抱”,紧紧地去拥抱孩子,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你都去拥抱他/她。例如七八岁的孩子,调皮捣蛋,父母去抱他/她,他/她往往会把父母推开。但是你耐心一点,多抱一会儿,比如一个小时,你会发现孩子会软化下来,孩子其实很需要你。

问:如果早年有亲子关系的创伤,父母已经去世了,该怎么办?

答:有个方法,找个老婆回来,先当她是妈,然后再把她当成伴侣,也有疗愈效果。

第三篇:时代未曾堕落

时代未曾堕落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终于又尘埃落定,屠呦呦获中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全中国为之震惊骄傲。但今年的气氛在喜悦之中,更显出几分沉重感。源于近日中国又一大新闻——中国娱乐圈当红明星黄晓明的婚礼。

一场耗资俩亿几乎让上海俩座机场瘫痪的“世纪婚礼”,一位获诺奖却在北京买不起半个客厅的杰出女科学家,一时间引发了无数人良知与心灵的思考。

俩亿的耗资和一生努力却买不到半个客厅。的确,在看到这种强练的反差时,我们会感到辛酸,甚至悲哀,我们会觉得中国正陷入一个“娱乐至上”的思想狂潮。这样的对比所体现出的是一个扭曲了的价值观,拜金主义盛行的堕落时代。

然而我们也可以想,耗资巨大,是为了一场婚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终身大事”之说,由此可见在中国人心目中成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人生大事,因此,可以看作是一对相爱的人极尽心思把自己的婚礼设计得完美难忘。这是人之常情。不过是恰好拥有丰厚的家庭背景,于是一场惊世骇俗的“世纪婚礼”脱颖而出。至此我们可以批评他们奢靡不懂勤俭,但是谈及不到时代的堕落。或许我们更应该祝福他们在“世纪婚礼”后依然能够白头偕老、相敬如宾。不是一场虚张声势的秀,而非带着羡慕而不能得到的情绪与盲目的“时代忧心”感慨不已。

相反,当我们用“在北京买不倒半个客厅”来衡量屠呦呦所获的奖金时,才是真正站在一种骨子里浸刻的拜金主义价值观上看待事件。北京房价高高在上,于是在北京买房成了一种有成就有地位的象征。与今年三月十三万人疯抢上海车牌一样,充斥着扭曲与虚浮、盲目与可笑。这样杞人忧天的断定与拯救了一百多个国家无数性命的高尚科学情操放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社会悲哀。

如果你觉得获诺奖拯救无数人生命的屠呦呦没有能办的起一场豪华婚礼的明星得到的多。只能说价值观的重心不同。在半生的努力中,她得到的是在自己痴迷并从事的事业中得到幸福、为造福人类而不懈追求的一腔理想。最终实现目标并获得世界认可,而为自己的国家带来无上的荣耀,这也本身就非一场豪华婚礼可比。每个人生在世上,有不同的特长、从事不同的行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你不能要求一个影视演员能为全世界做出太大的贡献。同样也不能认为一个获诺奖的杰出科学家获得的奖金必须能买下什么。

事各有态,人各有志。不能用统一的物质或精神眼光来衡量。伟大的中国梦、民族复兴梦不仅需要一个民族有觉悟的意识。还需要有清醒不盲目跟风的智慧、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宽容绝非苟刻的心。对于大家关心的诺奖奖金的疑问,屠呦呦本人也笑谈说“买不起半个客厅吧”,学者的淡泊可见一斑,“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经拯救了全球数以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或许我们的科学家并不想在北京买房,我们又何必替此忧愤不已呢?

第四篇:中华文明赞

中华文明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文明赞》。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线。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圣火照亮了我们。讴歌我们的历史,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田园。讴歌我们的历史。那狼烟了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声威。讴歌我们的历史,那宏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坚强。讴歌我们的历史,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若干可歌可泣的悲壮,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到宁靖洋上,我们实现了重整山河的理想。

看今朝,锦绣大地神采飞扬。看今朝,江山如花诗意酣畅。看今朝,轰隆的铁生梳理着野外的歌喉,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看今朝,贫油的国土供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看今朝,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宏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莽。看今朝,“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神州九号漫游太空。看今朝,人民军队的戎行威武雄壮,捍卫祖国的江山铜墙铁壁。看今朝,人民迎着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兴。

我们华夏的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精神,正等我们新一代的发扬滋长。

“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听老师为我们传道解惑,愉快地在宽大的操场上奔跑跳跃。我们如幼苗,似雏鹰,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努力汲取着知识的雨露,锻炼着稚嫩的翅膀。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明天!我们将用知识的琴键奏响新世纪的辉煌,用七彩的画笔描绘祖国的未来!

【评语】这篇歌颂祖国的演讲稿,短小精悍,语句铿锵有力,历数了中国历史的辉煌成就。大量排比手法的成功运用,让其气势恢宏,读来琅琅上口。读了

这篇演讲稿,相信每位读者都会在那一瞬间被融入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会产生对祖国、对人民无怨无悔的热爱。

第五篇:中华文明演讲稿

中华文明演讲稿1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吉林文庙》。

吉林文庙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的战略要地,雍正二年,办理船厂事务的朝廷官员上奏皇帝,请求在吉林兴建文庙,却遭到了皇帝的严厉训斥。当时清王朝对自己的满族文化传统相当重视,对吉林乃至整个关外另眼相看,一直对这片龙兴地实行封闭政策,反对建庙兴学直到1736年乾隆登基,这事才被重新提起。乾隆毕竟年轻,思想开放,下旨在吉林建立文庙。

吉林文庙是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内,主要建设是为了纪念孔子对中国教育事业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也有崇尚儒学、崇尚科举的含义。吉林文庙在吉林市是首屈一指的,吉林文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吉林文庙,既是清朝对汉文化传入东北的认可,更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互通有无的历史见证,吉林文庙建筑群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在封建社会所建的地方文庙中是独有的。

最奇的是它的殿顶,一般文庙都是绿色琉璃瓦,而此庙却是只有皇家建筑才能用的黄金色琉璃瓦,这不仅在东北绝无,就是全国也属罕见。文庙由殿堂、配庑、墙垣围成三进院落,南北长221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64平方米。院落四周红墙高耸,院内大树参天,共有殿堂、配庑64间,此外还照壁、辕门、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等附属建筑,规范宏大,布局严谨。整座建筑庄严肃穆,雄奇壮观,金碧辉煌。由清代吉林提学使曹广祯题写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个大字,分悬于东西牌坊之上,气势非凡。吉林文庙还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圣迹石刻图陈列、历代衍圣公及夫人绣像展室、吉林碑林等。

中国是礼仪之邦,吉林文庙的建设对传播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喜欢吉林文庙,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热爱我的祖国!它的历史渊源流长,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华文明演讲稿2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文明赞》。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线。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圣火照亮了我们。讴歌我们的历史,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田园。讴歌我们的历史。那狼烟了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声威。讴歌我们的历史,那宏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坚强。讴歌我们的历史,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若干可歌可泣的悲壮,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到宁靖洋上,我们实现了重整山河的理想。

看今朝,锦绣大地神采飞扬。看今朝,江山如花诗意酣畅。看今朝,轰隆的铁生梳理着野外的歌喉,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看今朝,贫油的国土供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看今朝,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宏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莽。看今朝,“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神州九号漫游太空。看今朝,人民迎着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兴。

我们华夏的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精神,正等我们新一代的发扬滋长。

“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听老师为我们传道解惑,愉快地在宽大的操场上奔跑跳跃。我们如幼苗,似雏鹰,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努力汲取着知识的雨露,锻炼着稚嫩的翅膀。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明天!我们将用知识的琴键奏响新世纪的辉煌,用七彩的画笔描绘祖国的未来!

中华文明演讲稿3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民族本来就是礼仪之邦,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世代相传的美德;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文明素养。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乘车让座是文明,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所以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心中。

站在时代的今天,让我们暮然回首: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民族经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更需要一种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们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国家荣辱,匹夫有责”,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用“谦谦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宏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他人的心。希望大家一路留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有我们中华学子的文明素养和儒雅风度。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华文明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飞逝,几千年如白驹过隙,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了数千年整个世界的沧桑巨变之后,依然高高矗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巅,俯瞰着人间冷暖。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豁达,一种气量,一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广胸怀。

有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位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虽然身处异地,可她依然坚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她将宽容带出了国门,带到了世界。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是一种美。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加以指点。过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也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这场音乐会完美落幕。

生活需要宽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请别忘了: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会带着你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当看到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和负荆请罪的廉颇相拥而泣,誓言共保赵国的时候;当看到蒋琬用宽容之心对待无礼的杨戏而得到世人称赞的时候,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宽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钥匙吗?仁义胡同的故事家喻户晓,董笃行的一句: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发人深省。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只要遇事多为他人想一想,多为集体、社会想一想,多往大处、远处想一想,就不会被暂时的烦恼所困扰,就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生机勃勃地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

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瀚无垠;

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一宽一容笑天下。

年年花开,拉开了“宽容”的华美与绚丽;

岁岁雁来,捎来了“人情”的梦想与天堂;

花开雁来,宽容谨记,人情莫忘。

同学门,我们有缘而相识,相聚,相知,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和谐不愉快的事情,面对小小的过失,如果能报以一个淡淡的微笑,说上一句轻轻的歉语。能让我们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始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华文明演讲稿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中华文物浩如烟海,称得上国宝的文物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国宝大多都在各地的博物馆中,想全部欣赏这些国宝,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的。所以我便在书店买了这本《国宝档案》。这本书中收录了56件“重量级”的国宝,分为6类,分别是青铜器类、玉器类、瓷器类、石刻类、书画类和其他类。几乎每一件奇珍异宝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婉转悠扬的故事,既回味悠长,又让人流连忘返。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沉浸在这些故事里,或欣喜若狂,或扼腕长叹,与众不同的流传经历让这些无价之宝在视野中

慢慢呈现。回肠荡气之余,让你在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匪浅。

这本书中有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氛围,因为中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不少国宝都“流离失所”,很多爱国主义人士都想尽一切方法来保护这些贵重的国宝,不被金钱、官职所利诱。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比如虢(音“国”)季子白盘,是刘铭传家中四代的共同守护,才使得它流传至今(现藏北京的博物馆)。虢季子白盘这个青铜器是商代一个诸侯打铸的,重达215。3公斤!刘家为了让虢季子白盘不落入坏人手中,作为一条祖训让子孙们保护好它。后面三代传人更是铭记着祖训。每次有坏人来索要盘子,都被刘家以各种方法拒绝,他们气急败坏地在刘家掘地三尺,可仍没找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家第四代传人刘肃增解开了秘密:原来刘铭传栽了一颗桂花树,将虢季子白盘埋了下去,现在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刘肃增含泪砍倒了这个“功臣”,将虢季子白盘取出毅然交给了国家。刘家四代竭力保护国宝已成了一段佳话,他们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国宝档案》,觉得受益匪浅,他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国宝知识,而且还领悟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他们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记载了中华的古老文明,宛如一条血脉连载着过去、今天和未来。通过这些国宝,我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了解了我国的灿烂文明。它们就像是立体的历史书!《国宝档案》带您穿越时空,进入一个神奇瑰丽的世界。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我从中读到人的贪婪与正义两面,有的人为国家献出一切,而还有一种人为了金钱放弃了良心。

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它们,对这些国宝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中华文明演讲稿6

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美德这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在学校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于同学团结友善,学习生活上勤俭节约,在社会中,多为他人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我们只要想做,一定会做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本身就要有一正确的观念,从子身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

现在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德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鬓繁的国际交往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要丢起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我国国情不符合的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美德。

当前我们这样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中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急需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名利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因此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的社会美德。让我们一起奔向现代化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中华文明演讲稿7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在浩瀚得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得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得探寻。绵延得历史、灿烂得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礼仪之邦,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世代相传得美德;在现代得社会中,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文明素养。

文明礼仪得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乘车让座是文明,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得点滴小事之中。所以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得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心中。

站在时代得今天,让我们暮然回首: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需要强大得民族经济、需要坚实得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得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更需要一种博大深沉得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得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历史得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得新一代。黄河在我们得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得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得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们得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们得明天更加辉煌。

“国家荣辱,匹夫有责”,做为二十一世纪得小学生,我们有责任做中华文明得传承者,用“谦谦君子”得标准要求自己,宏扬礼仪之邦得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得行动去感染身边得人,用我们得真诚去打动他人得心。希望大家一路留下得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有我们中华学子得文明素养和儒雅风度。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得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得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我得演讲到此结束。

【中华文明演讲稿】相关文章:

1.传承中华文明演讲稿

2.赞中华文明的演讲稿

3.中华文明作文

4.《中华文明的曙光》评课稿《中华文明的曙光》评课稿

5.歌颂中华文明的作文

6.关于中华文明赞演讲稿

7.赞美中华文明的演讲稿

8.有关中华文明赞的300字演讲稿

9.中华文明赞演讲稿2018

下载中华文明未曾中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文明未曾中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文明赞

    中华文明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文明赞》。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

    中华文明演讲稿

    中华文明演讲稿 中华文明演讲稿(一)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本次我演讲的题目是《长城赞》。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涵盖的面非常广,把整个文化载体当中丰富的内涵......

    linux中断总结

    1.Linux中断的注册与释放: 在, , 实现中断注册接口: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irqreturn_t (*handler)(int, void *, struct pt_regs *), unsigned long flags, cons......

    清明——生命从来未曾离开(精选)

    清明——生命从来未曾离开 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心灵,超越千年的民族之路上,是什么让我们传承不惜,寻找民族的精神力量,清明,生命从来不曾离去! 今天是2009年的4月4日,农历的清明时节......

    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范文

    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 1、那天晚上,有语文自习。 2、我去看自习。高考前的教室里静极了。我蹑手蹑脚,从后门进入教室,同学们都埋着头。还没有人注意到我。班长贺琼看到了我,她一惊......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1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在现在的......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这里,我们赞颂我们祖**亲的无疆大地;赞颂我们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赞颂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炎黄......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范文大全]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3篇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