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2008年6月26日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8年9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统筹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适用本条例;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条例所称用人单位,包括城镇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他依法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
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应当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以及保障水平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
第四条 市、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具体承办基本养老保险事务。
财政、审计、税务、工商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第五条 鼓励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向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其招用的全部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的,应当自招用之日起六十日内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第八条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具体缴费数额应当经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职工本人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征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本人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超过部分不计入征缴基数。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其所在用人单位代为扣缴,不计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条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分别记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计算利息。利息收入分别并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不得减免。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缓缴手续,核定缓缴期限:
(一)人民法院已受理破产申请,进入法定重整期间的;
(二)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关停整顿的;
(三)生产经营连续三年发生严重亏损,连续六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
(四)全面停工、停业十二个月以上,且无其他经营性收入,或者虽有其他经营性收入但连续六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
(五)因不可抗力造成严重损失,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基本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用人单位经批准缓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当与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缓缴协议,并提供担保。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第十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的缴费记录,保证其完整、安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信息查询系统,方便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查询缴费情况;每年向参保人员个人发送一次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通知单。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缴、少缴或迟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投诉、举报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投诉人或举报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指定专人负责接待投诉、举报。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情况纳入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第十六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依法收取的滞纳金;
(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利息和运营收入;
(五)财政补贴;
(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七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足支付时,按照有关规定由财政资金弥补。
第十八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挪用,或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运营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情况,应当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十九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应当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除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运营方式和转定期存款外,不得利用基金从事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资行为。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所得收益全部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十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规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第四章 个人账户管理
第二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主要用于记录参保人员基本情况、个人缴费情况及账户结余情况。
第二十二条 1994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从1995年1月1日起建立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5年1月1日以后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从本人缴费当月起建立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
(二)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规定划入部分;
(三)利息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部分的收益;
(四)其他应当计入的资金。
第二十四条 参保人员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期间,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并不间断计息;以后继续缴费的,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第二十五条 个人账户基金应当与统筹基金分别管理、分别核算、分别支付。统筹基金不得占用个人账户基金。
个人账户基金用于支付基本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个人账户基金不足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时,由统筹基金支付。
第二十六条 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基金结存额中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余额,一次性支付给死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个人账户基金结存额中的其余部分并入统筹基金。
第二十七条 参保人员在本市统筹范围内跨县(市、区)流动的,其个人账户的档案资料应当随之转移,但个人账户基金不转移。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的,个人账户基金的转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参保人员因出国(境)定居或家居农村的参保人员回原籍定居,本人自愿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其个人账户基金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结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个人帐户基金结存额中的其余部分并入统筹基金。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八条 参保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后,按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退职条件,且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五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的,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次月起,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直到死亡;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参保人员的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其视同缴费年限应当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认。
第三十条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退职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2007年6月30日前在本市统筹范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退职的人员,其视同缴费年限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以前的,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补贴组成。
第三十一条 参保人员退休、退职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十五年的,不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终止。其个人账户累积资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累计每满一年,另发给一个月生活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生活费标准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第三十二条 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具体计发办法,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的,其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和办法支付。
第三十四条 基本养老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银行直接发放给退休、退职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保证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拖欠。
第三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做好退休、退职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有管理权限的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为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的;
(二)擅自改变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或者缴费比例的;
(三)延期或者不按照规定支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四)未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其利息和所得收益全部存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的;
(五)侵占、截留、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
(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保险基金损失的;
(七)违反有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规定,进行投资运营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未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的;
(二)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的;
(三)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加收滞纳金;逾期拒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
第三十九条 参保人员或其他人员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对其处以骗取金额两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市统筹范围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聘用的非在编人员、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参照本条例执行;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1993年8月27日郑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22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郑州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同时废止。
发布部门:郑州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8年09月26日 实施日期:2008年11月01日(地方法规)
1、丧葬费
补助费按职工死亡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3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按所在省辖市上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
2、抚恤金
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职工死亡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20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发给。
3、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至受供养人失去受供养的条件为止。
抚恤金的20个月工资有些是发全额退休工资,也有只发放20个月的基本工资,生活补助却没有。这要根据当地政策和具体单位的规定。最好直接问问单位。他会算好出张清单给你。
关于郑州市企业工伤职工抚恤金一次性计发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事劳动局、市直各委局、驻郑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抚恤金和工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计发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郑州市企业工伤职工伤钱抚恤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计发办法
1:工伤职工伤残抚恤金=受伤时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计发比例×年龄段对应月数 2: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月支付标准×年龄段对应月数
3: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16周岁以下或在普通中学学习者)=供养亲属抚恤金月支付标准×计发月数
4:供养亲属抚恤金月支付标准=工亡职工死亡时上一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计发比例 因工死亡职工的供养亲属有一个以上且每个亲属的月抚恤金标准之和大于该工亡职工死亡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时,供养亲属的月抚恤金支付标准必须进行调整。
即:某供养亲属调整后的抚恤金月支付标准=该供养亲属调整前的抚恤金月支付标准×工亡职工死亡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所有供养亲属调整前的抚恤金月支付标准之和。
公式3中的计发月数根据工亡职工死亡时其供养亲属的情况确定:
(1)供养亲属不满16周岁的,从职工死亡之下月起(遗腹子出生之月起)计算到16周岁:(2)供养亲属超过16周岁且在普通中学初中学习的,计算到初中毕业,在高中学习的计算到高中毕业。
工亡职工的供养亲属有残疾,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公式2的标准一次性支付。
公式4中的工亡职工死亡时上一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以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见表)举例:
A职工1998年元月8日因工死亡,其97年月平均工资为340元,97年社会月平均工资为566元。经核查确定以下三人为供养亲属:A职工的供养亲属为:妻子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50年3月生),女儿(81年4月生,高中一年级在校生),父亲(30年6月生,无固定收入),三人均要求一次性支付供
养亲属抚恤金,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步、确定每个人的月抚恤金标准:(1)调整前
妻子:566×40%=226元 女儿:566×30%=170元 女儿:566×30%=170元 父亲:566×30%=170元 合计:566元(2)调整后
妻子:340/566×226=136元 女儿:340/566×170=102元 父亲:340/566×170=102元 合计:340元
第二步、计算每人的一次性计发额:(1)妻子50年3月生到98年元月是48岁
妻子的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月支付标准×年龄段对应月数=136×168=22848元(2)女儿的抚恤金一次性计发额:
女儿1981年4月出生,为高中一年级在校生,以高中学制3年计算从1998年2月到2000年7月毕业尚有30个月
女儿的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月支付标准×计发月数=102×30=3060元(3)父亲的抚恤金:
其父1930年6月生,到1998年元月为68岁
其父亲的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月支付标准×年龄段对应月数=102×120=12240元 以上3人的抚恤金一次性支付总额为22848+3060+12240=38148元
第二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改革,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参保职工因无力.或不知道续保而中断缴费.保险关
系自然中断。从而影响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质量。对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影
响。断保原因大致有以下情况。
一是无力“续保”而“断保”。有些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年龄偏大、一时难以再就
业,缺乏经济来源,受收入影响,难以持续负担逐年递增的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缴费,时 断时续。
二是不愿意“续保”而“断保 ”。一些年轻的职工觉得退休是几十年的事,在有些职工
认为自己已经连续投保15年了,按现在政策规定退休也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不愿意
继续投保。
三是企业困难造成“断保”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长期欠缴社会保险费,本应由单位负
担的部分也转为个人负担,较高的社会保险费使大部分职工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续保无钱
缴。
四是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政策不完善。由于其他因素造成其养老保险关系只能封存不能转
出,(如;户口,农民工,调动等)繁琐的手续。从而形成断保人员增多的重要因素。
第三篇:2009年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009年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预决算检查实施方案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劳社政字[2006]9号)、《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测算和补助资金分配暂行办法〉的通知》(湘财社[2005]15号),为加强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经研究,决定组织实施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决算检查。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检查内容
(一)检查核实各地2008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二)检查各地200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情况;
(三)检查各地2006至2008年三年个人账户做实情况;
(四)检查2008年各项补助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
(五)检查社保经办机构2008年底代发人数(军转干部、军队退役人员)情况。
二、检查步骤
此次检查分为三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是市州自查阶段。市州按照上述检查内容要求,除做好市、州本级基金预决算编制 1 工作之外,对县、区基金收支预决算情况和其它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并上报书面自查报告和相关表格;第二个阶段是省厅检查阶段。省厅根据市州上报情况,综合年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组织全省交叉检查,并对市本级和部分县区进行重点抽查(益阳、常德、岳阳等市须选择一个农垦管理区为检查单位)。第三个阶段是预算下达阶段。省厅综合市州上报情况和抽查核实情况,编制2009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会同财政厅下达各市州,并以预算缺口作为全年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三、检查方式
此次检查采取报表和生产库数据比对、报表和台账核对的方式(业务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数据均采用2008年年报数据),核定200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项基础数据。
(一)2008年基金收支决算情况检查
1、核实基金收入
①参保职工人数和实际缴费人数。要按月查实2008的参保和缴费人员数,确定2008年末参保职工人数和实际缴费人数。同时,掌握人员增减异动情况,对不正常的增减因素进行分析。
②单位和个人缴费工资总额。按月查实2008单位和个人缴费工资总额,再除以平均缴费人数求出月人均缴费工资基数(对于按20%比例缴费的人员,其缴费工资基数要按28%的比例进行换算)。
③应征和实征基金(含清欠)。主要核对计算机系统记账、登账和基金财务凭证、报表及业务统计报表。按月查实2008 2 单位和个人应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实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实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应包括断档补缴、统筹补缴、清欠和预缴等,并分类单列。
④缴费比例和基金收缴率。用应征基金与缴费工资总额之比来校对缴费比例(以单位名义缴费的:28%;以个人身份参保的:20%;参保农垦企业:20%)。用实征基金与应征基金之比计算基金实际收缴率。
⑤对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的核定,要逐项查对资金拨付文件、基金财务报表、原始凭证确定。
2、核实基金支出
①离退休人数。要按月查实2008离退休人数,并求出平均数。要掌握人员增减异动情况,对不正常的增减(以2007年底离退休人数为基数,超过5%的)进行分析。特别是要严格掌握提前退休情况,着重掌握关闭破产企业政策性提前退休以及2008年新增退休人员情况,对不符合省统一政策规定纳入或办理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数,要予以剔除。
②应发、实发基本养老金和人均养老金水平。要通过查对计算机系统和业务统计报表,确定当期应发基本养老金;通过查对计算机系统和基金财务凭证、报表,确定当期实发基本养老金(注意代发因素)。一方面,要检查确保发放(含调待发放)的到位情况;另一方面,要以当期应发基本养老金除以平均离退休人数求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对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增长过快,不符合调待增加的情况,要重点查实,合理确定。
③对丧葬费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转移支出、其他支出核定,要逐项查对基金财务报表、原始凭证确定。
(二)2009年基金收支预算编制和检查
各地在核实2008年基金收支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区分城镇企业和农垦企业分别编制2009年基金收支预算;市州对县、区预算编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基金收支预算编制方法如下: 1、2009年基金收入预算
城镇企业基金总收入=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
①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
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月人均缴费工资基数×实际缴费人数×12个月×缴费比例×基金收缴率。
月人均缴费工资基数:按上月人均缴费工资基数乘以全省缴费工资基数平均增长比例,并按1940元的60%保底。
实际缴费人数:以核实的2008年末实际缴费人数乘以全省实际缴费人数增长比例计算。
缴费比例:按全省统一政策执行,即:参保单位:20%,个人:8%;以个人身份参保的:20%;
基金收缴率:按95%计算。
②财政补贴收入。即同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按下达的目标任务确定。
③利息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按上实际发生数确定。
农垦企业基金总收入=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
农垦企业当期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实际缴费人数×月人平缴费工资基数(1940元的40%)×20%×12×征缴率(95%)。农垦企业2009年实际缴费人数以2008年底核实人数为准。2、2009年基金支出预算
基金总支出=基本养老金支出+个账做实上解支出+调剂金上解支出+丧葬费支出+转移支出+其他支出。
①基本养老金支出=平均离退休人数×月人均基本养老金×12平均离退休人数:以审核认定的上末离退休人数乘以一定增长比例确定。增长比例,按各市州前三年平均增长率确定,但年增长率最高不超过5.5%。
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核定的上月人均养老金加上自然增长水平(4元/月),同时考虑当年调待因素(按月人平增加100元计)。
②个账做实上解支出=2008年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总额×全省近三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5%。
③省级调剂金上解支出。按目标任务数确定。
④丧葬费支出=上实际发生数×全省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比例。
⑤转移支出、其他支出。按上实际发生数确定。3、2009年基金收支缺口
各地基金收支缺口=各地基金总支出-各地基金总 5 收入。
(三)2006至2008年个人账户做实情况检查
主要是核查2006至2008每年应做实基金总额、做实基金上解情况和财政补助情况。一是核查2006至2008年个人缴费工资总额;二是检查2006至2008做实基金上解情况,要逐笔查对资金上解的原始凭证;三是按有关文件下达的指标数,检查2006至2008地方财政对做实的配套投入情况。
(四)2008年各项补助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检查
主要是核对2008年全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专项补助资金分配情况。一是要检查补助资金分配有无明确的办法和规章制度;二是要核查各地各笔资金分配的文件;三是要按文件下达的指标数,核查资金是否及时转入基金专户。
(五)社保经办机构2008年底代发人数情况检查
主要是核对至2008年底社保经办机构代发生活补助人员(军转干部和1953年底前参军的军队退役人员)的具体数额。采取统计报表与生产库数据比对的方式核实代发人数。
附件: 1、200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数据情况核实表(表1-6); 2、2009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表(表1-2)。
二〇〇九年二月三日
第四篇: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
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
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
【发文机关】:
【文号】:豫劳社养老[2009]5号
【成文时间】:2009-01-08
【主题词】:
各省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2006〕29号)精神,为妥善解决未参保城镇企业和职工参保等问题,现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未参保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和漏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问题 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未参保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含退休人员)和已参保城镇企业中目前仍与其保持劳动关系的漏保人员,按照下列办法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本金和利息后,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一)缴费时间和缴费比例。按照当时当地规定的缴费时间和缴费比例执行。
(二)缴费基数。当地建立统账结合制度之前和当地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之后的时段,缴费基数按照当时当地的规定执行。当地建立统账结合制度至实行市级统筹之间的时段,缴费基数按照当时当地对应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或100%选择,其间缴费的指数对应为0.6或1.0。
(三)计息和记账办法。当地建立统账结合制度之前的利息,按照建立统账结合制度第一个缴费原省劳动厅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建立统账结合制度之后的利息,按照对应缴费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其中单位缴费部分利息按照当时账户规模相应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后剩余部分计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部分利息计入个人账户。利息按复利计算。
(四)待遇计发。
1、1986年9月30日以前达到政策规定退休条件的人员,经核准直接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参保次月起发放养老金;1986年10月1日以后至
参保前达到政策规定退休条件且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经核准参保并足额缴费后,从次月起发放养老金。
2、参保时已达到政策规定退休条件,但未办理退休审批手续的人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其达到政策规定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其补办退休手续,并在相关手续上注明“补办”字样。
3、上述人员的养老金标准按其达到政策规定退休条件当时当地的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标准低于400元的按400元发给。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之前的养老金不补发,也不参与历次基本养老金调整;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后我省再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参与调整。
二、关于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问题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参保之月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得向前补缴,但其参保前在城镇企业工作且符合国家和我省政策规定连续工龄的时段,可按照本意见第一条的有关规定补缴。这部分人员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且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5年,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方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三、关于达到政策规定退休条件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延续缴费问题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政策规定退休条件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可向后延续缴费至满15年再办理退休手续。延续缴费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照其办理退休手续时的计发办法计发。
四、关于已参保企业和职工欠费处理问题
为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切实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参保企业和职工过去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2009年年内补缴的,补缴本金的同时,按照对应缴费的记账利率补缴利息,不再收取滞纳金。2009年年内没有补缴的,仍按照原规定执行。行政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判定由企业补缴养老保险费的,以及经稽核、监察发现少缴、漏缴养老保险费责令补缴的,按照规定加收的滞纳金不得减免。
五、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临时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处理问题 现与机关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临时工,应当参加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劳动法》实施前用人单位使用的临时工,从1995年1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之前不能补缴,也不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劳动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使用的临时工,从使用当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按照当时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同时按照对应缴费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补缴利息。计息和记账办法同本意见第一条第(三)项。
六、审核事项和工作要求
1、未参保人员办理参保补缴手续,须提供本人档案等材料。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参保,须同时提供历年工资发放表。
2、参保时已达到或超过政策规定退休年龄的未参保人员参保,由县级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初审,省辖市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复核,报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核准后,方可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3、妥善解决未参保城镇企业和职工参保等问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组织,认真审核。弄虚作假的,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七、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之前已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办理的,不再重新处理。
二○○九年一月八日
第五篇: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2008年6月26日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
08年9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统筹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适用本条例;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条例所称用人单位,包括城镇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他依法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
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应当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以及保障水平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第四条 市、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具体承办基本养老保险事务。
财政、审计、税务、工商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第五条 鼓励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向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其招用的全部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的,应当自招用之日起六十日内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第八条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具体缴费数额应当经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职工本人工资低于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征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本人工资高于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三百的,超过部分不计入征缴基数。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其所在用人单位代为扣缴,不计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条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分别记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计算利息。利息收入分别并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不得减免。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缓缴手续,核定缓缴期限:
(一)人民法院已受理破产申请,进入法定重整期间的;
(二)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关停整顿的;
(三)生产经营连续三年发生严重亏损,连续六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
(四)全面停工、停业十二个月以上,且无其他经营性收入,或者虽有其他经营性收入但连续六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
(五)因不可抗力造成严重损失,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基本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用人单位经批准缓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当与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缓缴协议,并提供担保。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第十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的缴费记录,保证其完整、安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信息查询系统,方便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查询缴费情况;每年向参保人员个人发送一次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通知单。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缴、少缴或迟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投诉、举报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投诉人或举报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指定专人负责接待投诉、举报。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情况纳入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第十六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依法收取的滞纳金;
(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利息和运营收入;
(五)财政补贴;
(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十七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足支付时,按照有关规定由财政资金弥补。第十八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挪用,或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运营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情况,应当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十九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应当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除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运营方式和转定期存款外,不得利用基金从事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资行为。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所得收益全部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十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规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第四章 个人账户管理
第二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主要用于记录参保人员基本情况、个人缴费情况及账户结余情况。
第二十二条 1994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从1995年1月1日起建立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5年1月1日以后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从本人缴费当月起建立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
(二)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规定划入部分;
(三)利息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部分的收益;
(四)其他应当计入的资金。
第二十四条 参保人员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期间,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并不间断计息;以后继续缴费的,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第二十五条 个人账户基金应当与统筹基金分别管理、分别核算、分别支付。统筹基金不得占用个人账户基金。
个人账户基金用于支付基本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个人账户基金不足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时,由统筹基金支付。
第二十六条 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基金结存额中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余额,一次性支付给死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个人账户基金结存额中的其余部分并入统筹基金。
第二十七条 参保人员在本市统筹范围内跨县(市、区)流动的,其个人账户的档案资料应当随之转移,但个人账户基金不转移。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的,个人账户基金的转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参保人员因出国(境)定居或家居农村的参保人员回原籍定居,本人自愿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其个人账户基金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结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个人帐户基金结存额中的其余部分并入统筹基金。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八条 参保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后,按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退职条件,且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五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的,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次月起,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直到死亡;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参保人员的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其视同缴费年限应当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认。
第三十条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退职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2007年6月30日前在本市统筹范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退职的人员,其视同缴费年限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以前的,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补贴组成。
第三十一条 参保人员退休、退职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十五年的,不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终止。其个人账户累积资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累计每满一年,另发给一个月生活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生活费标准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第三十二条 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具体计发办法,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的,其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和办法支付。
第三十四条 基本养老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银行直接发放给退休、退职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保证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拖欠。
第三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做好退休、退职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有管理权限的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为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的;
(二)擅自改变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或者缴费比例的;
(三)延期或者不按照规定支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四)未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其利息和所得收益全部存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的;
(五)侵占、截留、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
(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保险基金损失的;
(七)违反有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规定,进行投资运营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未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的;
(二)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的;
(三)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加收滞纳金;逾期拒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
第三十九条 参保人员或其他人员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对其处以骗取金额两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市统筹范围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聘用的非在编人员、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参照本条例执行;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1993年8月27日郑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22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郑州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同时废止。
发布部门:郑州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8年09月26日 实施日期:2008年11月01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