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19-05-14 04:4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篇: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天津市徐庄子中学 2007年10月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学校中,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立足本校实际,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下面把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点做法和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之初,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文件,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理论,使全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何在等方向性问题。这样不仅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更主要的是唤起了每一个教师的资源意识,为了能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课程,教师们都在不断地充电,这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领导的重视、全员的参与、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校本课程所带来的优势:①教师的积极参与。②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③适应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④彰显了学校自身的特色。

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与经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最大的育人功能。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立足校情,开发课程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们在办学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农村孩子淳朴、真诚,有较为丰富的农村生活实践知识,但在课外阅读、课外知识的扩展、艺术、科技教育、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孩子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他们也迫切地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因此我们在开 发校本课程时,立足于校情,立足于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灵。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三礼”教育

古语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知晓礼仪原理和规则,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交流了解、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营造良好的氛围。一个人缺少社会礼仪意识和规范意识,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以“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为内容的“三礼”教育和青少年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些学生因为礼仪问题或不良行为习惯也影响着自身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把开展“三礼”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基础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整体文明水平,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成立了礼仪课程开发小组,编写了《青少年礼仪教育读本》上、下册。

六、七两个年级开设“礼仪”教育课,八、九两个年级由班主任结合班级的实际运用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教育。

在具体的课程中,我们注重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礼貌的涵义及作用;礼节礼貌与尊重的关系;了解礼仪的涵义及作用,知晓生活中的基本社交礼仪。能力目标:学会以礼待人;能在不同情境下表达自己的礼貌;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带给自己的乐趣及人生的价值。

在校本教科书的编写上我们注意了知识、操作、实践等不同层面。首先在绪论中强调了礼仪教育的沿革及其对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具体的内容中重点涉及学生在校礼仪,包括课上、课间活动及与教师同学相处的礼仪,在强调学生在校礼仪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每一个章节之后都有与本节内容相联系的名言警句和有针对性的思考题。

在具体实施“三礼”教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

1.从规范学生言行起步,培养学生来年更好的行为习惯。2.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入手,开展感恩父母、师长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3.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品性。4.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家庭、爱学校入手,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我们还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确定不同的侧重点。六年级学礼仪、懂礼貌,了解基本礼节,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七年级懂礼仪、反思改进,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进一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八年级规范礼仪,重点进行礼仪实践教育,开展感恩父母、感恩师长的教育;九年级提高礼仪修养,做全校同学的表率,进行励志教育。

我们还把对学生的基础道德文明教育和三礼教育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使文明礼仪教育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我们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及体验活动,如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走向社会、关注社会,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社区中开展志愿者行动,学雷锋树美德活动,帮助学生礼节所学到的礼仪知识,最后使之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

(二)关注心灵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新课改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我们在选择校本课程时,注意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进而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我们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作为人文读本,选择“三百千”《弟子规》《论语》和《经典古诗词》等作为必读书目。同时开展硬笔书法训练。我们利用晨读课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诵读,我们采取读、背为主,点拨为辅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反复读及至于会背诵。当背诵达到一定程度开展交流活动。我们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读书、演讲比赛。近年来有四名同学先后获天津市中学生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十余名同学获得市级征文、演讲比赛二、三等奖。学校多次在大港区读 书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意向重点内容,结合我们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弥补了农村孩子阅读量的不足,使传统人文精神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三)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学科兴趣小组,它是对兴趣小组的继承和发展与提升。我们在原来开设兴趣小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如语文学科中的《特色作文教学》《名著导学》,生物学科《生物与环境教育》,体育学科中《篮球特色训练教学》,美术学科中的《美术鉴赏》,英语学科中的《新概念英语的学习》。

我们把这些作为校本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题作用,使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师生共同走进名著,一起赏析书中人物,老师以《百家讲坛》的形式向学生来讲,学生们经过精心准备站在讲台上,他们仿佛就是未来的于丹、易中天。

在2007年我校在美术方面有两名学生被认定为天津市艺术特长生。在大港区篮球比赛中我校男、女队都获得第二名。

三、体会与反思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一直是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校的良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礼仪和习惯,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构建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几年来,我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区级名师,5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2007年在大港区教师水平测试中我校被评为优秀单位。一大批教师在全国和市区级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我校连续多年本评为大港区办学水平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天津市贯彻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 市义务教育完成率优秀学校、天津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学校还三次被评为“天津市学雷锋 树美德 做新人”优秀集体。2007年6月大港区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三礼”教育现场推动会,对我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和困惑

1.由于学校资源以及教师意愿和能力所限。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2.在评价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同时,如何考核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3.大家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校本开发的理论层面,缺少关注建立相应的组织与制度。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待进一步规范。

总之,校本课程实践让我们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这项工作很艰巨,但在上级领导指导下,我们一定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们学校形成独到的办学特色。

第二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汇报材料: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汇报材料: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样,使“校本课程”这一高扬个性旗帜的事物有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近几年,根据课改精神,我校在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课程改革教材的同时,尝试着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有效地配合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一、开拓创新,开发完善校本课程

##年3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现有的条件、环境等客观实际入手,充分利用##县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和学校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先后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走进##国》,其中,《走进##国》共分四类。即:“秀奇的##国名胜”、“灿烂的##地文化”、“多彩的##国民间艺术”、“丰富的##地乡风民俗”。该课程体系,以地方性、校园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开发目标,经历了艰苦、漫长的探索,逐渐由初期的朦胧走向现在的成熟。每类都以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引领,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图文并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为

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探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校本课程的拉动下,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了尊重,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探究问题的意识.二、立足校本课程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了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加深教师对课程的深层次理解,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规范教育行为。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转变教师观念,创办刊物—《教研之窗》

自2003年开始,学校就办起了教研刊物—《教研之窗》。每2周一期,现在已100多期了。每期约3000至4000字,刊登的内容比较丰富,如国家《新课程标准》解读;国内外教育教学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当前研究课题的最新动向,一些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各学科教案设计以及案例分析等,每期后面都附有与内容相关的问答、论述、研究性的题目。此刊物的创办大大提高了教师的阅读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上了新台阶,深受全校教师的青睐,为有效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保障。

(二)注重研究,引领教师资源共享

1、构建有序的校本教研模式

确立课题——个人思考——集体研讨——反思修正——形成策略。

2、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教研沙龙”、“专题辩论会”、“案例分析”、“说反思、谈体会”、“绿色课堂展示”等。这样帮助教师把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改变了多数教师理论与实践存在“鸿沟”的现象。(实例展示)

3、每学期推出有助于教师成长的“五个一”工程。

①参加一项课题研究;②撰写一篇科研论文或教学案例;③撰写一篇校本课程故事;④撰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⑤上好一堂优质公开课。

4、举行创新型观摩课。

即一个班上课,其他平行班的师生可以共同观摩。这样,打破了以前一师上课只有教师观摩的模式,既实现了师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标,又体现了师生关系平等的教育理念,实现双赢。

三、依托校本课程实施,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一)课程保障:

落实省颁布的课程计划,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2007年9月,学校把“走进##国”“文明礼仪”“古诗文诵读”等部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一二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个课时。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正常运行。为了提升“校本课程”的研究底蕴,更好地服务于校本课程,学校鼓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开发和建设,从而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打通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保障:

1、实行“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分年级段实施,“文明礼仪”、“数学小博士”等为一二年级的内容,“古诗文诵读”、“竖笛”、“五

子棋”等为三四年级的内容,“二胡”、“走进##国”等为五六年级的内容。

2、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教师自由选择内容编写教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搜集教材,培养教师和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活泼“校本课程”教学形式,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形成“校本课程”资源的全面而广泛的共享。

4、加大学校业务领导随堂督课的力度,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检查、有小结。

(三)师资保障:

教师要求一“专”多“能”,体现校本管理科学化。“专”指教师的专业课,“能”指教师除专业课之外,能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让每一位任课教师自由申报承担某一类课程。自由选择的方式,不但增加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兴趣,而且也使有专长教师的才能,得以展示和发挥,自信心、责任心大大增强,体现了校本课程管理的科学化。

四、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有机结合

近几年,我校对日常课程进行改革,在校本课开设实施的同时也注重与综合实践等日常课的整体结合。开展“综合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活动因素,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融合为一体。以活动的形式将各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和拓宽,使校本课程更具魅力。如:

语文学科,在活动主题“我与奥运同行”中,开展了“奥运日记”、“观奥运有感”、“奥运在我心中”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运

用写作手法,感悟奥运精神,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数学学科,在活动主题“小课题研究”中,开展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实践与探索。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数学故事”、“数学作文”大赛等,评选“数学小博士”“数学故事大王”等,获奖学生的名字和照片公布在学校宣传栏中。

艺术学科,举行了“剪纸小巧手”、“小小舞蹈家”、“小小画家”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校本课程,开展了“缝荷包大赛”、“小调查”“小论文”大赛等活动。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他们在积极地感受和体验学习过程,在分享成功的欢乐。在这样的课程中,每位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有了更多发展自我的空间。

五、建立健全良好的评价制度。

1、采取多样化考核形式。一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听课、评课、说课、编写教材、搜集材料等方式),作为评优树先的依据。二是对学生的考核(抽查、座谈、研究成果展示、作品比赛等方式),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出等级。

2、与常规课程捆绑评价。书面考核占80%,技能测试成绩占10%,校本课程成绩占10%,各项的综合成绩为本学期该生的学业成绩。这样,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先进性、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实施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师共同探讨,协作寻求教学的策略,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思考,同时在全校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了教师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合作探究,与人沟通的能力,引领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我校结合##县和学校实际,开拓创新,开发出了别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依托校本教研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扎实推进校本课程,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第三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举措

消水完小

一、常规教育持续改进 “五个一活动”持续优化,“主题班会”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成长记录袋”进一步规范,其评价、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彰显。各年级学生会组织、“学生校长助理”的自主管理职能到位,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体系。继续实行了日常无分数评价机制,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得到完善与落实。

二、专项活动统筹落实 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制定了《学生体育锻炼实施方案》并严格落实,让“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四大活动合理的贯穿到一学年的德育工作中。组织了“牵手阅读,在书香中成长”读书节、“和谐校园•快乐成长”文化艺术节、“为全运喝彩”阳光体育节和“实践•创新•成长”首届校园科技节等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徐文耀研究员、山东发明协会理事陈明泉来校作了专题科普报告。

积极探索情感与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与Ta16青年志愿团共同建立开放的“体验式工作坊”,举办了的“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公益活动。广泛开展了“班级文化氛围”建设活动。

三、系统工程稳步推进我校扎实组织实施了“2+1+1工程”,学校制订了《“2+1+1工程”暨学生特长星级达标实施方案》,对该项工程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项目内容、认定标准与办法、组织保障等做出了规划与要求。已经成功组织了两批“2+1+1工程”学生特长认定。

四、实践公益活动拓展“星级义工实施方案”全面启动,鼓励学生做社区义工,各班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班、组为单位的学雷锋活动小队活跃在各个社区。近日,我校学生到王府井广场等繁华地段进行报纸义卖活动,用所得义款购买爱心礼物,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赴王舍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淄博晚报记者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跟踪。

第四篇: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校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校发展

《陕西省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计划。”我校是宝鸡市职业重点院校,随着对二期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理解,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改变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和体现一所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意义界定。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和研究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特色而自主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先进的硬件设施,优质的教学师资,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充分开发学校的特色项目,如乒乓、商务、数控、舞蹈等,体现“校本课程”“校本化”的特点。学校通过自行研讨、设计以及与社会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丰富多样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丰富教学实践,凸显“智慧育人”的办学理念。

2、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也是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自身科学课程观的建立、课程开发能力的增强、行动研究能力的获得、合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课程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各类教材或讲义的编写,教学行为的实施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师。

3、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教育的实践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突出是不可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证了学生基本方面达到基本质量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校本课程则要求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拓展空间。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始终围绕着一个最终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全面的发展。我们依托课改,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组成了以拓展型课程为主、探究型课程为辅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格局,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从而培养“智慧型学生”。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前期准备

1、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机构。

在组织管理上,我校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第一责任人,提出课程设置与开发的要求,教导处负责将要求落到实处,负责具体的计划制定,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负责具体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确保学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2、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确立开发类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以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为目的,因此它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和反映学生的需要。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情况作了深入地分析之后,决定以知识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突破口,以艺体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重点,逐步向实践类型、综合类型的拓展型课程延伸,构建具有普小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体系。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后,由单一走向多元,增加科技环保、嘉定文化、少先队自主性探究活动等探究学习活动内容,逐步增加探究型课程的比重。

3、组织力量开展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在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为了让每个教师尽快适应和掌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这一个新课题,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由分管校长亲自主讲,并专门编写了校本课程培训材料,同时还聘请专家和学者来校讲课,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对一部分有条件的教师进行“送出去”培训,学成之后在校开展自培,使更多教师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技能。此外,还进行了探究型课程的培训研讨活动。通过对教师的专题培训,统一了认识、更新了观念、激发了热情,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和提高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发、设计、组织、调控和评价等能力。

(二)实施过程

1、启动实施

在启动实施阶段,我们分为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

1)自主申报课程,教师人人参与。

起始阶段,学校要求教师们根据自己特长,自主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类型人人申报一门校本课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并列入学校考核之中。我们不要求教师拿出非常详尽完善的方案,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开发课程的意识与能力,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在人人动起来的基础上再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2)列出“课程菜单”,学生自主选择。

在教师申报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将老师申报的拓展型或探究型课程进行归类整理,列成“课程菜单”,并在“课程超市”开张之前,再次在学生中间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后根据学生的喜欢程度和学校需要确定具体开设的课程。去年全校共开设了10 门校本课程,今年增加到15门,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课程的选择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老师,从而使校本课程能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真正拥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拥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3)开设“课程超市”,分层分步实施。

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是我校学生“走班”学习的时间。学生们纷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我校的“走班”学习分为校级和年级两个层面。校级层面的校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跨年级、跨班级,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形式最终确定学生名单,便于培养和选拔特长生。年级层面的校本课程实施采用学生自选课程自选老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走班流动的形式,既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促进了各年级各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又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几年来,校本课程的开课率达100%,学生参与率达100%。涉及的课程内容丰富,分成艺术、体健、综合、活动、学科应用五大类。其中艺术类校本课程有舞蹈与体操、器乐、合唱、日记画、彩墨童谣、儿童画、少儿书法、剪纸、中国结编织等;体健类的有体育游戏、乒乓、田径“三棋”、少儿武术等,综合类的有心灵的春天——心理游戏、绿色小卫士、中国传统节日等,活动类的有嘉定之旅、园艺种植、变废为宝巧制作等,学科应用类的有文明礼仪教育、演讲与口才、几何大探秘、童年的梦——童年故事创作、趣味日语等等,可以说精彩纷呈,师生全员参与。

2、总结提高

在多年的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后,我们发现一门适合学生发展的优秀的课程,其内容必须具有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同时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他的良好个性是否得到一定的发展,他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些问题都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从去年开始,我们着手开展教材的整理、修改和编写,并努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团队合作开发课程、编写教材。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团队的力量,为此,课程开发方面,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开设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学校个性化特色项目,结合现有资源,重点扶持少儿乒乓、游泳、环境科技、艺术体操等校本课程,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实现校内外联动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努力打造特色,并以此带动其它学科。数学组的“数学小天才”,语文组的“古诗文阅读”等校本课程的合作开发都颇具规模,逐步实现由以个体为主的开发形式转向团队、个体多元开发的格局。

教材的编写方面,努力构建以团队合作为主,以个体为补充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新格局。在广大教师原有编写的校本教材基础上,通过分管牵头、骨干领衔,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集中智慧、力量和优势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一类是围绕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进行校本教材的团队合作编写,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分层次、分项目编写,形成教材开发的几大拳头产品,促进学校特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形成特色化校本课程教材。如以朱彩英老师为带头,由多名科技、劳技等学科老师合作编写的自编校本探究型教材《身边的绿色》等。另一类保留原有的适合个体开发,初见成效的校本教材,再进一步完善修改,形成个性特色。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规范运作、科学评价。

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我们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具体实践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对教师的评价,视过程与结果并重,将目标取向与目标达成相对照。既关注教师平时实施开展的过程:如看课程目标和方案的制定、看上课过程记录、看平时抽查情况,又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如看学期总结、看教材编写、看获奖情况等教学成果。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既有任课老师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表现对学生做出评价,又有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等。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收获

1、转变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尊重学生意向,确立和开设一系列课程超市。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加强所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个人需求的社会性发展。在课程选择上,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发展,以此改进学习方式。

2、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研制校本教材,开展“智慧杯”校本教材展示评比,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广大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的力度。全校共编写了三十多门教材,其中有许多教材是团队合作编写的,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以同伴互助的形式促进了教师间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培养了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舞台,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在课程的整合、开发、建设中发挥着聪明才智,贡献着才学与能力,体现着生命的价值,创造着事业的成功。

3、开发、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要适应学校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需要。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篮球房、电脑房等,尤其充分利用普通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一独特平台,发挥辐射效应,使得乒乓、游泳的校本课程规模队伍日益壮大,形成特色课程,丰富 “智慧育人”的内涵,彰显学校特色。

开放空间,引入家庭、社区资源。由书记牵头,与嘉定博物馆、肯德基(欧尚店)、秋霞居委等签订了共建协议,建立少先队“探究基地”,针对嘉定的“名胜古迹”、“食文化”、“社区文化”、“车城文化”形成探究网络。同时开发家长资源,实现家校合作,发挥群体的智慧和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特色化,选择性的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拓展课程的内容范围。首先,我们向家长分发了课程开发意向表,根据填写的意向,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了普通小学家校合作校本课程活动方案,举办了家校合作校本课程系列讲座,邀请家长做了《如何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作文教学》等讲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家校合作的讲座形式搭建起校内外课程资源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流动与分享,从中体现了二期课改和“智慧育人”的教育理念。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难点、热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反思、完善和提高。我们会不断地朝着“育智慧之生、成智慧之事、办智慧之校”的目标去努力。

第五篇:以艺术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艺术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扩大优质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探索和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可选择的教育。

我校是一所高完中学校,位于泸州市中心,生源基础相对薄弱。我们认真分析学校实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适合自己的办学思路,在2016年8月,学校提出“艺体见长,走特色立校之路。”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作为我校高中办学的理念和目标。

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开设了艺体特色课程,创建了艺体教育管理机制,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年至今,为各所高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艺体人才。多名学生先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名牌大学。

一、弘扬传统文化,非遗走进校园

传承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既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是由五千年的民间文化中的精华所组成的。它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弘扬,更需要子孙后代的传承。

为弘扬传统文化,我校积极的把“非遗课程”引进校园。非遗课程进校园,能有效的拓展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向,是学校开展丰富教育活动的保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学校非遗课程的开设使枯燥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既让学生体会到了非遗项目绝佳的技艺,也传承了伟大神圣的民族精神,是德育、美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课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内心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让他们学会了做人。

2009年,泸州一中首次把泸州地方美术资源分水油纸伞引入初中美术课,2011年一中美术教师陈敏执教的《桐香竹韵油纸伞》一课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展评中获得二等奖,2013年陈敏老师作为人美版美术教材四川部分分册编委采编了《泸州油纸伞》一课。

在泸州一中,非遗油纸伞逐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鉴赏拓展为体验、实践、创作。学校成立了油纸伞社团,面向全校高初中学生,为热爱这一项本土非遗项目的同学提供了研习的机会和条件。同学们的作品日渐精彩,成为学校交流访问赠送来宾的特色礼品。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活动。我校编导的四川清音节目《小放风筝》首次参加泸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市级二等奖的成绩。目前已经与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达成协议建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河调清音”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在学生选修课堂中开设“非遗课程”,让学生了解非遗、走进非遗。下一步将深度挖掘我校校史,把红色文化融入到“中河调清音”原创作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调清音”走进学校,丰富学校内涵,创建学校艺术品牌。未来力争把我校“中河调清音”的学生团队作为我市优秀典型示范,对“非遗传承文化”起到宣传性作用。

二、艺术特色课程,提高育人成效

(一)艺术教育课程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近几年来我校在构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使学校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将音体美课程设置的规划如下: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以下音乐课程

初中可以利用四点半课堂开展以下项目:

四川清音、合唱、拉丁舞、经典红歌传唱、民族舞、播音主持

高中开展:合唱、街舞、经典红歌传唱、民族舞

美术可以选择以下课程:

国家非遗技艺——泸州油纸伞、美与自然——花草绘、珍珠版画——藏书票、中国画、油画、版画、摄影、手工

学校每学期开设选修课,选修课包含音乐、舞蹈、非遗文化等,教师自编校本教材,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3、建立社团、丰富校园生活

在艺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创学生社团:音乐社、书画社、街舞社、朗诵社等等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校园文化生活。

4、以音体美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面实行大课间活动制度。各校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必须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大力推行音体美“2+1”项目,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兴趣需要和学校教育资源,设立田径、球类(含毽球)、体操(含跳绳)、武术、书法、绘画、雕刻、摄影、工艺、声乐、器乐、曲艺、舞蹈等各种兴趣小组。

(3)抓好课余音体美训练。要在抓好体艺课教学和课外体艺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艺训练,加强体艺特长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艺术技能,并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活动。

(4)定期举办综合性、专项性音体美竞赛,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活动。将根据计划安排,每举办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田径运动会和校园艺术节,举办音体美单项竞赛活动,如乒乓球、篮球、排球、大合唱、书法等。

2、力推素质教育的改革,初见成效

(1)美术方面:

美术教师蔡学伟多幅作品在中国西南地区绽放。蔡学伟老师的2018年作品《龙脑桥韵》入选四川省美协主办四川省美术教师双年展,2019年作品《赤水河畔》入选川黔2市5县写生精品联展,2019年作品《山水组画》入选泸州市政协丶市诗书画院庆新中国70周年优秀作品展,2019年作品《老屋》入选四川省政协诗书画院主办“酒城醉墨“作品展,2020年作品《塬之舞》入选云贵川五地市政协主办《磅礴乌蒙.奔康圆梦》精品联展,2020年作品《塬之云舞》入选川渝五地市政协主办《共建双层经济圈》精品联展。

周小川多幅画作参加高端美术作品展。课题组周小川老师六幅作品入选四川省“视觉在场——阿坝写生画集”。油画《羌寨阳光》入选川南五地市州“大美川南”书画联展。2018年油画作品《末秋》入选四川省美术教师作品双年展。2018年参加四川省文联组织的川台美术教育论坛暨当代图纪学术交流与美术作品展,油画作品《晚雪》被台湾艺术大学收藏。

美术教师陈敏多次参加海峡两岸跨省学术交流。陈敏老师近年在四川省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中承担讲座《初中美术课堂设计》,2019年在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中承担示范课《桐香竹韵》,2019年在广州黄埔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中承担同课异构《长信宫灯》,2020年在武汉华中师大生命科学院“卓越班主任成长计划”中承担讲座《主题班会设计》。2008年被泸州市政府授予“技能标兵”称号。2012年参与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四川省地方美术资源部分的编撰。

杨婷老师指导的高一18班的周鑫萤同学在泸州市第十届中小学艺体绘画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茶香春早》在泸州市第十届中小学艺体绘画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被市上选中送到省上参评!作者:罗婧露(初二)周鑫莹(高一)指导教师:杨婷、李春霖。

《习总书记寄语》在泸州市第十届中小学艺体绘画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被市上选中送到省上参评!作者:钟梦宇(初二)指导教师:李春霖。

《中国少年》在泸州市第十届中小学艺体绘画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被市上选中送到省上参评!作者:赖亦成 指导教师:陈敏

陈敏指导的学生侯逸轩的摄影作品《国旗国旗我爱你》陈姝宇的《卧倒!瞄准!》李鑫艺的《超越》赖亦成的《中国少年》在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摄影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省级课题“中学高品质艺术课堂与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圆满结题。

市级课题《将蒋兆和水墨人物画艺术思张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研究》于2021年3月2日成功立项,并在6月底顺利开题。

李春霖老师在2020年泸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活动中荣获普通高中组一等奖。

第五届教师书画摄影大赛选送作品获奖名单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项目

作者单位

获奖名次

《军民一家亲》

李春霖

绘画

泸州一中

一等奖

《冬之韵》

周小川

绘画

泸州一中

一等奖

《毕业典礼》

陈敏

摄影

泸州一中

一等奖

《忠犬》

陈敏

绘画

泸州一中

二等奖

《山茶物语》

杨婷

绘画

泸州一中

二等奖

(2)音乐方面:

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由田溪琳,张晓映老师指导的表演唱《小放风筝》获泸州市第二名。

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由李睿,范瑶瑶,胡俊贤指导的朗诵《我心中的党旗》获泸州市二等奖。

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由徐达容,彭莲,张晓映老师指导的大合唱红歌《我爱你中国》获泸州市二等奖。

熊艳老师撰写的论文《浅析互动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别获泸州市教育教学论文比赛获二等奖、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论文比赛二等奖,经常担任我校各种大型艺术活动的总指挥和具体负责人。

李睿老师获得泸州市音乐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欧洲易北河谷音乐节中国区邀请赛声乐组一等奖(2017年),泸州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18年),中华国际音乐艺术大赛四川分区赛一等奖(2018年)。撰写的论文《以声乐训练提升师生普通话语言的策略》获泸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论文比赛二等奖(2018年),出版37万字廉政历史小说《合江走出的李超琼》(2020年),2020年推荐为泸州市艺术教育专家库成员,2021年选拔为泸州市“祝云名师工作室”成员。

张晓映老师组织排练了共青团泸州市委、市教育局主办的“五月的花海·汇青春、智扶贫,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大型文艺晚会开幕节目,80名学生演员参与表演(2017)。排练歌舞剧《青春的颜》参加泸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戏曲类一等奖(2018年)。

黄维老师辅导的节目《摘菜调》表演唱在泸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芝术节声乐类中获二等奖(2018年)。在通俗唱法方面有深有心得,在泸州市委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中演唱歌曲《又唱红梅赞》(2019年),在九三学社参观泸州河川剧艺术馆活动中献唱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2020年),在九三学社赴古蔺精准扶贫演出活动中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2020年)。辅导节目《蒙古人》表演唱在泸州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芝术节声乐类中获二等奖,田溪琳在2020年参加泸州市举行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田溪琳老师参加泸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历年的泸州市“忠山之秋”大型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学生音乐、美术、舞蹈、演讲等项目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在泸州市第十七届“忠山之秋” 大型艺术比赛中,我校学生张槟容、王一杰包揽歌手大赛前两名。在历年泸州市“五月的花海”、“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中,我校的大型学生团体节目多次荣获1等奖或第一名。

我校学生参加泸州市第32届科技节获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普文艺节目比赛荣获二等奖、美术科幻画现场比赛团体一等奖。我校学生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获得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100人次。泸州市第七届中小学艺术节美术展览上有三人获得一等奖,七人获得二等奖,其中刘明兰的绘画《民族之舞》获得四川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美术作品一等奖、陈小红的绘画《心念》获得四川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美术作品二等奖。学生陈严臻创作的作品《情满火烈》、田慧的作品《传承》均获得泸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美术作品二等奖。学生的国画《江清云渺》获泸州市第九届中学生艺术节书画比赛一等奖。

近五年,我校有数百名学生分别被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学院、复旦大学艺术学院、北京中华女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艺术学院录取。

下载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现在,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这是在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典型材料

    第二回民小学督导评估档案封面 第一卷办学方向 关键词:典型材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典型材料 整理时间:2014年10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典型材料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为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特制定计划如下:一、课程的内容安排:课程内容包括:“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的实施方法:我们初步设想一、二......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石河完小 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