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路天使观后感
好人,穷人;蚂蚁
————《马路天使》观后感
“······放了他,他是好人,他是穷人。蚂蚁,蚂蚁。” 这是小云在弥留之际讲的最后的话语。“好人”、“穷人”、“蚂蚁”,乍一看,这三者毫无联系。然而,这三者形容的却是同一群人,也是他们这几个人的真实写照,甚至是以他们几个人为代表的这一阶层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是穷人,栖身在破旧的房屋里;他们是好人,一人落难,大家帮;他们是蝼蚁,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紧贴着泥土呼吸。
他们是穷人。影片中,小陈唯一体面的衣服就是那套海军外套,这是表演赚钱时穿的制服,朋友们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卖报纸的老王没有一件好衣服,以至于他跟小陈去找律师打官司时,出现了用胶水粘衣服的那一幕,叫人不可思议。但细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因为他平常唯一的嗜好就是看报纸,粘报纸。不像古老爷他们,有钱到处消遣,一会儿去酒楼,一会儿去澡堂。而小陈这个群体,他们的娱乐场所就在马路上。他们跟着花桥,看迎亲队伍,沉醉在市井的乐趣中。也不像那位律师,生活在“天堂“一样的高楼上,架在云层中。因此,律师跟小陈们的距离真正可以算得上是天壤之别。律师办公室的布置就让小陈咋舌,他还误打误撞不知喝了什么。当服务员端上咖啡,他们的表情很明显就是第一次接触的样子,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饮品叫咖啡。最主要的差距是表现在双方的沟通上,小陈与老王犹犹豫豫,颠来倒去不知道要说什么,而律师则直截了当地讲明了金钱办事的主题。老王疑惑地自言自语:“五百两银子是几块钱啊?”小陈则沮丧地感慨:“妈的,打官司还要钱的!”十分明显,律师与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一方是云里的主宰者,一方只是土地里的蝼蚁。是让人眩晕的白色高楼和阴暗的泥土地下的距离。
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是一群好人。他们善良,正义。坚守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当小陈需要帮助时,他的“把兄弟们”毫不犹豫,义然群起;当理发师面临失业的危机时,他们一起想办法。他们有他们的快乐,不仅有友谊的温暖,还有爱情的甜蜜。小陈与小红用纯洁美好的爱情在生活中演绎了一场“天涯歌”。然而,他们的恬静生活总得不到安定,因为他们是一群蚂蚁,不断搬家的蚂蚁,为了逃避恶势力就要像蚂蚁一样不停地搬家,且越搬越深。最初,他们都是住在阁楼上的。后来逃跑,住在了水平地上。最后,却搬到了低于水平地面的房子里。他们被恶势力驱赶,向大地深处寻求安全。“放了他,放了他,放了他······”这群人需要自由,需要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是穷人,他们是好人。他们不是蚂蚁,放了他们。
小教094
黄文超
0911011116
第二篇:《马路天使》影评
马路天使
《马路天使》电影上映于1937年,正处于默片和有声片的更替时期。这部电影融合了爱情、喜剧、悲剧、音乐剧等元素,可谓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
背景设定在1935年秋天,小红和小云是一对从东北逃离到上海的姐妹,由于家破人亡而被迫卖身,小云从事娼妓,而妹妹小红则随琴师到茶楼卖唱。小红邻居,从事乐器演奏的艺人小陈互有好感。当姐妹俩得知琴师意图将小红卖给一有钱人后,她们逃离住所向小陈求助。在小陈及其朋友的协助下,一伙人搬迁它处开始新生活,不料最后为琴师跟有钱人找到,虽然小红成功脱逃但小云在争执中为琴师所伤,不久因为失血过多而逝世。
影片主题上以爱情为主线,表现小人物之间真切的友情和爱情,同时通过小陈的朋友老王常常在报纸上寻找信息的情节设置,巧妙地将小人物的琐事和家国仇恨相结合,可堪精巧。影片也通过象征或隐喻方式传达呈现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比如小陈跟老王曾为协助小红姐妹而拜访上海一律师,律师直接表示其工作需要高额费用而打发两人,最后因小云受伤而找医生的老王,在回来后表示因为钱不够多医生不愿意就诊,透露出上海中上阶级态度。影片没有一个贯穿全片的戏剧性事件。小人物们甚至从未和琴师等恶势力发生过正面冲突。影片只有一条并不十分连贯的叙事线索.把线索上的一些点选出来,再扩展成面进行渲染,从小地方折射范围更广的生活。迎亲、卖唱、打官司等一系列片段都处理得相当生活化,且具有较大的思想容量。影片结尾小云死了,小红等还处在被查找的处境,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结构。
个性鲜明的人物是《马路天使》的一大特点。以小陈为例,他是一位个性十足的喇叭手,从电影开始的迎亲大礼就可以看出来,他出场滑稽,当他偷偷看到花轿里坐着的新娘子是斗鸡眼时,他也扮成了斗鸡眼;他穿的打着领带的衬衣其实只是脖子周围的一小块布,并不是一件完整的上衣。还有那个口吃的剃头匠,每次他要说话,小陈就对他说:“哎呀,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
影片十分注重给电影镜头以艺术表现力,在画面的构图、光影,镜头运动和组接等各个方面都颇有意味。在迎亲的场景中,摄影机象一个灵活的孩子跳上跳下,机位、角度、景别富于变化,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光影应用方面,小云这个人物的出现每次都处于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之中,很好地烘托出人物的心理。小陈夜晚偷偷带着小红去玩时,小云忽然出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在路灯光线的照射下形成强烈的剪影效果,这不仅符合环境光源的真实情况,也有力地揭示了人当时的精神状况。
在场景的设置上影片也有其妙处。拥挤的马路、幽深狭窄的弄堂、阴暗的亭子间和地下室,贴满了旧报纸的墙壁,它们既为故事提供了符合主人公身份的环境,又成了影片意义表达的主要部分。而电影开头和结尾是以上海华茂饭店大楼为背景,开头是由上下而结尾时是由下而上,传达该片以诉说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为重点,并以该大楼富丽堂皇的建筑和故事主角们的困顿生活形成强烈对比。
片中音乐的应用堪称经典,也产生了两首经典歌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尤其是《天涯歌女》,这首歌本是小红和小陈阁楼传情的欢快情歌,但当小陈误会小红,在酒楼要点唱这首歌的时候,小红却唱得令人伤怀,对影片气氛的渲染可见一斑。
第三篇:观《马路天使》有感
含泪的天使在微笑
--------观《马路天使》有感
人们都说,最美的艺术在民间,最美的歌声在民间,最好看的剧本在民间,殊不知,梦中的天使其实也在民间。
有时我常常在想,人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我相信人作为一种感情动物,其实在心灵的深处都有一块“柔区”,一旦这个柔区被接触到,人便会变得情绪激动,从而作出强烈的反应。看完《马路天使》,我确信我的“柔区”被结结实实的触动了。一种颤栗的感觉。《马路天使》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两个姐妹的生活,一个是在酒楼里卖唱的妹妹小红,一个是在路边卖身的姐姐小云,一个清纯玉女,另一个街边妓女,两种人,同样的生活,命运并没有多怜惜哪个,但是这两姐妹确实相互关心,相互扶持。在电影里小红的清醇可人确实让人着迷,但是我却更为她的姐姐所感,如果说在不幸中寻找幸福,那就是妹妹找到了爱情,而姐姐却因为妓女的身份而被心爱的人所厌恶,每次赵丹看姐姐小云的眼神里总是透露出一丝不屑,蔑视,而对于妹妹小红却是关爱有加,姐姐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妹妹,而是一心想帮助妹妹逃出这种生活圈子,因为她知道妹妹如果一直呆在这结果和她是一样的,她不想让妹妹重复她的痛苦,而演员赵慧深很好的诠释了姐姐这一角色,不多的几句台词,淡淡的眼光,邋遢的步子,落寞的身影,这几组简单的镜头就清晰地勾出一个善良不幸的女人。一场大雨的夜晚,小芸在街上拉客,跌跌撞撞不稳的脚步不时踏在泥水中,无奈,厌倦又有些放任地去裹紧披肩。就这几步路,也得艰难走过。她必须走下去,为了生活,为了妹妹,而电影的结尾以姐姐为救妹妹而死,更把这情感推向高潮,让人不禁感慨,我想这就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体,虽然是生活的在马路上的妓女,但是她的精神、思想确是像天使一样的高尚。
看完这部电影,我确实被震撼了,被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底层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所震撼。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这些出身卑微的贫苦青年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极度匮乏,多年的动荡与战乱也使得他们孤苦伶仃、家破人亡,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在艰难的岁月中互相扶持、苦中作乐,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的生活是凄苦的,但是他们不轻易低头,不轻易屈服,有着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他们将喜感寄于悲情中,泪中带笑,笑中带泪。
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卖唱女小红,这一形象可谓理想的中国良家女孩,纯真可爱,还歌声甜美。而吹鼓手是一个很会讨人喜欢的帅哥,有些理想主义,看人也存在成见。这两人是本片的主角,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注意力。可如片名所示,所谓的天使姐姐小云则是本片最大的悲剧角色,她似乎从头到尾没有得到一刻自己想要的温暖,大多时候的沉默也意味着她所受的苦难。当然,小红的死给了我们一个警示,逃避不是办法,如果社会是坏的,那么善良的人们无论身处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无法逃离开无限的重担,后果往往是非常惨痛。也许我们可以等待,等待这个社会重新变好的一天,但更积极的解决办法,也许就是积极的去抗争,去努力的争取我们正常生活的权利。
动荡不安的社会,破烂不堪的弄堂,险恶的生存环境,片中的另一对情侣老王与小云无终的结局,也恰恰反映了当时穷人生活的无奈.....日子虽苦,但这些也都无法阻止劳苦大众的“穷开心”,生活还要继续。捉弄收租人的一段,让我看到了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一面,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于命运反抗的决心。
透过这一切表面现象,我亦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这部电影不仅将人们苦难的生活赤裸裸的表现了出来,更深的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人们身上的重担太多,多的无法喘气,帝国主义的欺压、地头蛇的恃强凌弱等等,都成了当时老百姓难以跨越的障碍。套用一句烂俗到不行的话就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外我也明白了,从古到今,爱情始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体,是人们最美好的情感,那种纯纯的爱情看起来是那么简单,但却十分甜蜜。只要两人生活在一起,即使再苦也无所谓。
第四篇:定陶最美的马路天使
定陶最美的马路天使——张保芝
张保芝,女,现年44岁,是定陶县环卫处一名道路清扫保洁工。从平凡的沟坡到川流不息的繁忙街道,她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奋斗了12个春秋,用勤劳的双手和奉献的精神为市民创造出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的精神也展示了“最美的马路天使”的光辉形象!她多次被评为市、县、局先进个人,2011年10月,她在菏泽市首届环卫行业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2000年她选择了工资微薄,工作辛苦,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保洁岗位,成为了一名环境卫生清扫工人,在环卫阵线上一干就是12年!她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不怕黑、不怕辛苦的环卫工作,从此便与街道清扫,保洁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实际工作中,她亲身体会到清扫保洁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随时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扫干净的街道上,她上前好言相劝,不要乱倒垃圾,污染环境卫生都得不到人们的理解,这也是环卫工人经常遇到的事情,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中不可少的工作。
张保芝担任了县城主要干道,最繁华的“窗口”兴华路中段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7000平方米,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5点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工作下来,经常使她累的满头大汗,腰酸背痛,面对困难不泄气,不动摇,同时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特别是有关清扫保洁作业技巧,她回到家还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几年下来,张保芝不仅掌握了清扫工作的基本技能,而且还练就了一套又快又好的“清扫要诀”:遇到有车停靠在路边时总是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垃圾扫出来,不留清扫灰痕,清扫道路落水口时,放慢速度仔细扫,把堵塞落水口的杂物积污用手轻触,道路卫生经常保持整洁„„。张保芝在环卫清扫岗位上工作了12年,早已与环卫结下了深厚情谊,再也离不开这个行业了,只要大街上干干净净,市民舒舒心心再苦再累她在内心深处觉得是值得的,她说:“我就喜欢这份工作,看着被我扫干净的街道,心理很舒坦,不想干别的,决心在这一行干下去。”其实她的工资每月才670元!对于这么低的工资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她从不怨天尤人,从不跟人攀比、抱怨。在她工作岗位不远处的天联超市开业时,老板听说她人踏实,靠得住,许诺高薪聘请她,被她婉言谢绝(还有还有附近的中城饭店、养鸭场等单位的负责人也都被她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动了,来“挖”她,她也没去)。丰厚的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都没能使她为之动摇,可见“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在她身上真正得到了体现。
作为环卫处的一名清扫工人,张保芝的事迹其实用十句话就能说清楚,却让听的人听后感觉鼻子酸酸的,眼睛涩涩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但是图书馆副馆长牛萍给我转述时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先说张保芝一年365天不请假,就是有事情也让70多岁的老母亲代替她,并且临出门前还嘱咐注意安全,因为她每天都是凌晨4点多钟就开始出门工作了,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她很担心老母亲的安全。由于工作认真,能吃苦耐劳,局里特意把她调到金茂街路口,这里人流量大,垃圾最多,别人都不愿意干,她却从来不叫苦,不喊累,一干就是5年,遇到有特殊任务时,孩子没地方吃饭,就给孩子几块钱,让孩子随便买点吃的,更别说家里老母亲在农村就更顾不上了。十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给张保芝落下了一个病根——就是由于喝水不足,一年数次出现喉咙干哑的症状,特别是夏天,在高达40多度的炎炎烈日下,我们的好工人,实在口渴难耐时,就跟附近的摊铺要点水喝。妻子辛苦的工作,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天早起和妻子一块清扫街道,然后再回家给孩子做饭,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物质上虽然不富裕但精神上很富有,能得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是金钱也卖不到的幸福。
这就是她一名为美化城市而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
第五篇:石碣镇关爱马路天使项目正式启动(新闻稿)
石碣镇“关爱马路天使”公益项目启动
正阳社工筹集善款物资惠及600名环卫工人
(通讯员)
近日,石碣镇“关爱马路天使”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石碣梁家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举行。据了解,该项目由石碣镇社会事务局与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发起,社工通过链接爱心企业,筹集2万元善款和近千份营养品为全镇600名环卫工人开展关爱活动,并在全镇内设置7个“爱心驿站”,这些行动将改善环卫工人身体状况和工作环境,倡导市民爱护环境,共建文明城市。
全镇7“爱心驿站”本月启用 环卫工人可免费使用
在石碣,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明显提升,特别是一段时间的整治,门口卫生更干净、交通更顺畅、“三包”落实也更加自觉。而很多市民从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当中,也感受到了环卫工人们的辛苦,更加关注这些城市的“美容师”。
今年7月,正阳社工联合几家驻石碣的社工机构,与多家商铺合作,在石碣全镇范围内为环卫工人设置7个 “爱心驿站”,并于11月1日正式启用。
据了解,这些“爱心驿站”主要为环卫工免费提供茶水、休息桌椅以及物品寄存服务。记者来到位于该镇桔洲村的一个“爱心驿站”,看到社工还特意为环卫工准备了一个“爱心药包”,翻看“爱心药包”,记者发现里面有急救手册、急救包、碘酒棉片、创可贴、止血带、救生哨等21件物品。
此外,贴心的正阳社工还印制了“爱心驿站”分布地图,让环卫工了解并能在就近的“驿站”休息。“我们还会收集‘爱心驿站’与环卫工的温暖故事,倡导市民尊重环卫工,爱护环境卫生”黄健谊说,“爱心驿站”建立后,全镇环卫工人都可以免费享受“爱心驿站”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社工筹善款物资关爱环卫工人
“我们设置‘爱心驿站’,目的就是为环卫工做点实事。”正阳社工黄健谊告诉记者,他们于今年7月发起了“关爱马路天使”义捐活动,并与腾讯公益、爱德基金会合作,进行网上募捐。截至9月9日,共有591位爱心人士捐赠善款2万元。
据黄健谊介绍,广东中食营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得知 “关爱马路天使”公益项目后,主动联系到正阳社工,并捐赠了近千份由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态立方缓解体力疲劳粉”。
“我们的这款产品功效就是缓解体力疲劳,适合体能消耗大的、压力大的工作者食用,像环卫工人平时劳动强度、体能消耗都比较大,所以我们也想为他们做一点小事。” 广东中食营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经理朱少新表示,公司积极参与这个公益项目,不仅是为了帮助环卫工人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为环卫工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更是希望站在社会责任的角度,希望通过支持公益,影响更多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加入,支持我们身边的公益项目,关爱有需要的群体。
据悉,广东中食营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将与东莞正阳社工机构开展更多的合作,支持该机构在其他地区的公益项目,为更多弱群送去关爱。
社工为环卫工人家庭提供多元的服务
“正阳社工会一直关注环卫工人群体,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贫困环卫工人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和服务。”黄健谊说,2012年至今,正阳社工驻石碣团队先后服务石碣横滘、涌口、梁家村、桔洲等环卫工人,约为20户环卫家庭持续提供家庭关系辅导、子女教育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救助金申请、重大疾病陪伴治疗等不同类型的服务。
东莞正阳社工机构刘玉平主任表示,期望有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能共同携手,为更多环卫工人送去关爱,形成互助的公益氛围,让环卫工人有尊严地在莞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