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发展规划
大韩村小学校本课程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我的课程我喜欢”为主题,以“让多彩的课堂伴随孩子的童年,让美丽的校园成为孩子的舞台”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了十年的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在未来三年,我们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通过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在成为最好的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向前迈进一大步。
二、总体目标
1.大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本课程,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存的校本课程体系。
2.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努力开设能全面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多样化校本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成为最好的自己上向前迈出一大步。
3.梳理提升现有校本课程,打造生存教育文化等特色校本课程,争取推出两至三个品牌校本课程,让其为特色精品校本课程。
三、课程原则
1、主体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由专家编教材、教师教教材。
2、合作性: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与专家、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3、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开发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4、选择性:课程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5、开放性:课程开发在资源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开发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6、灵活性:采用自编、选编教材,但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内容要贴近时代,社会与学生实际,防止过分知识化、概念化,体现有效性、适应性、趣味性、可学性、现实性和实用性要求。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参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且应该拥有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及时间、才力、物力、人力等投入来衡量,采用筛选、改编已有课程或编制全新校本课程的三种方式。根据教育对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办学条件等,采取相应的课程模式,本学期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始阶段,计划按照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阶段进行开发。这五个阶段可以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必要时,也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课程开发。
五、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阶段目标:
1、依据学校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2、根据学校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探索校本课程更有效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持条件等,重构校本课程总体框架。
3、制定《校本课程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实施步骤:
1、建立机构。
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
2、需要评估。采用问卷调查,邀请专家、教师、学生谈等方式,对学生的需求、兴趣、我校的教育资源、办学特色、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等进行调查分析,确立课程目标和总体框架。
3、校本课程的申报与评审。教师自主申报校本课程,撰写申报表,编写《课程纲要》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开发研究小组依据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及学校、社区的教育资源是否能够支撑该课程等条件,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并做出评价意见。
第二阶段:成熟阶段 阶段目标:
1、丰富课程资源,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规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推动校本课程特色化、本土化。
2、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能力,环保等社会意识进一步增强,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同时为学生的特色发展和个性张扬构筑广阔平台。
3、教师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拓展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知识结构得到完善,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初步形成。
实施步骤:
1、开发学校的有利资源与我校校本课程整合,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教师改进各自的课程纲要、计划,撰写课程教学计划教案,设计学生活动手册,组织校本课程实施。
3、制定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保障工作。
4、校本课程领导、开发、研究、管理机构进行课程内容、活动方式、评价方式等研究,加强校本课程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
5、每年开展一次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加强资料收集、整理、建档、经验的总结,编写教材,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确立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正式确立。
2、校本课程的实施,以教师对校本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内化为重要保证。因此在课程实施的各阶段,都必须加强教师对校本课程理论的学习和课程开发技术的指导。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校本化”的模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同时强调做小学,加强教师的“行动研究”和合作意识,做到研训一体化。
六、课程评价
根据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采用多样化、过程化的评价方式,运用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依据《校本课程方案》和《课程纲要》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教师和课程进行评价。采用自评、互评、总评的形式进行,学生评价体现三大目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参与、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突出正面、激励和关怀;教师评价体现知识、能力、态度和教学效果的评定,突出人文关怀和评价的反馈、矫正功能。
设计评价工具和确立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主要采用学生活动手册和阶段评价表。学生活动手册记录学生参与式分数,根据学生发展变化的大小予以评价,重视过程的体验和提高。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常规考察、课程档案检查、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定向、积极的评价。
发挥评价的矫正反馈功能,明确促进教师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七、课程管理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历躬行。成立以韩斌校长为领导的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开发研究小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委员会等领导机构,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良性运行。校领导带头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做好示范。
2、规范学校课程管理秩序。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由校长负责学校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同时做好监控工作;教导处根据各类课程计划制定教学(活动)计划、进度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教师认真进行教学,撰写课程实施的教学(活动)案例,及时总结反思;校长办公室及时整理,保存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料及取得的成绩证明。学校每学期召开学校课程研讨会、教学观摩会,交流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组”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了解具体情况,召开分析会,总结经验。“学校课程评估工作组”随机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活动进程,每学期结束对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3、进一步拓宽学校教育资源,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功能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制各种教学设备,对现有对现有教育资源整理充实,妥善安排,统一调配。
4、时间上的保证。
八、学校课程保障措施
(1)奖励制度。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的态度、能力以及实施效果对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
(2)教研制度。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分学科的教研活动,研讨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质量监测制度。教导处根据教学流程管理的要求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意见或建议,确保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
(4)队伍保障。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挖掘教师的课程开发潜能;实施竞聘上岗原则,愿者上,能者上,有志者上;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深刻领会课程精神内涵。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课程实施的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进行课题研究。
十、资料收集、整理(作品收集)
教导处负责学校校本课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各开发教师负责学生作品的收集、整理,并上交教导处建档。
第二篇:东风小学电子琴校本课程发展规划
东风小学电子琴校本课程发展规划
(2008——2010年)
前言
我校现有音乐教室一间、钢琴1台、“YAMAHA SKB-130”电子琴40台、音叉一个、节拍器一个、五线谱教学黑板一块。在音乐室除了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电子琴校本课程及电子琴课外兴趣辅导班的教学工作。这些活动既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现根据区艺体中心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电子琴校本课程发展规划,以此保障学校电子琴特色教育发展平台迈上更高一层。
一、2006——2007年本课程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自2006电子琴校本课程开设至今,已走过一年多的历程,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教师的努力下,学校增添了电子琴教学配套设施,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校以“一切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工作根本出发点,自办学以来,坚持教育创新,在课程开设宗旨、管理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探索,努力形成“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显校、创新强校”的开发方略。学校经常以组织专人外出学习和讲座的形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实践。
所教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等影响,基础非常薄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他们的手型、弹奏姿势都得到了一定的调整,能基本认识C大调音阶键盘并用右手弹奏一些小乐曲。电子琴校本课程的开办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认可。
二、2008——2010 年电子琴校本课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为爱音乐而学音乐,在有健康体魄和聪明头脑的同时,让其掌握一种综合音乐能力,塑造他们富有审美能力的心灵。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可行性方式,使孩子们尽早地窥视神秘美妙、辉煌丰富的音乐殿堂,培养孩子与音乐的一 种亲情关系,使之形成一种有音乐伴随的生活方式,掌握一种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内心语言。
(二)、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树立超前意识,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在资源配置、教育管理等方面做到超前思考、科学规划、主动发展。
2、创新性原则。在教材开发、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求新颖、致力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3、特色性原则:针对学生人数情况和现有电子琴的数量情况,在教材内容编写、学生组织方面求特色。
4、综合性原则:将校本课程的开设与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实行互补。
三、2008—2010 年学校发展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
(一)、总体要求
注重教育目标的科学性——主动、全面、个性;注重教育体系的先进性——有序、多元、优质;注重教育体制的特色化——公平、高效、创新;注重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敬业、博学、善教;注重教育环境的优质化——健康、安全、和谐。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能够正确流利地视谱、背唱、弹奏相应的练习曲、乐曲。具体来说可运用单指和弦弹奏《新大陆交响曲》、《雪绒花》、《祝你生日快乐》等乐曲;运用多指和弦弹奏乐曲《浪漫的西班牙》、《友谊地久天长》等乐曲;与他人合作弹奏乐曲《欢乐世界》等。
2、在学习中培养音乐欣赏听辨能力和记谱能力。
3、培养学生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的精神。
4、力争每年通过芙蓉区学校“特色项目”考核,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学习型、特色型的示范性学校。
四、主要策略和措施
1、建立全程性管理模式(在课程开设思路、教育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心理、质量评估、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向管理要质量。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让学校有序地步入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轨道。一是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学校的凝聚力。
2、以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为中心,建设一支人员精干、富有活力、师德高、师艺强、理论精、善钻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积极开展评优工作。
3、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电子琴校本教学工作的新特点和有效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德育模式。积极做好学生电子琴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工作。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
4、树立大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积极构建以学校为核心,包括社会、家庭、课内、课余相结合的,有利于学生特长发展和创新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5、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添置先进教学设备。
何浏
二○○七年十二月
第三篇:校本课程
晏子礼貌护尊严
春秋时,南方的楚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为了疏通国与国之间的渠道,齐王就派晏婴出使南城。晏婴到达楚国。前来迎接的礼宾官员见他个子矮小,就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旁边的侧门,似笑非笑地指了指小门说:“先生,您请进吧!” 晏婴轻蔑地反击道:“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洞!”礼宾官员反被侮辱了一通,只好命令士兵把正门打开。
楚王接见了晏婴,他不屑一顾地问晏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听了这话,赞颂自己的国家道:“故国齐都,如果每个人都把袖子甩开,能盖住太阳!如果每个人挥一把汗水,无异于一场大雨!”
楚王接上晏婴的话茬,冷嘲道:“齐国既然人多势众,为什么选取你来出使我国呢?”晏婴接着楚王的话讽刺道:“水平高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低的,出使下等国家。我水平低,就到贵国来了。”
楚王还想反唇相讥,可又觉得无理,无奈,只好吞下这颗“苦药丸”!
铁杵成针
李白是唐朝时代的大诗人,他出生在中亚的碎叶。五岁时一家人随父亲迁入蜀地,他才开始读书人字。他的父亲是一个富商,富裕的家境,使李白养成了贪玩的习性。
这一年,李白的父母送他到学堂去读书,可他刚念了几天,就觉得读书太枯燥,太没意思。于是,他经常读着读着,便丢开书本跑到外面玩去了。
有一天,李白又逃学了。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玩,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走着,走着,他看到路边有一户人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门口低着头干着什么。他走近一看,只见老婆婆双手一根大铁杵,正专心致志地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力地磨着。
李白觉得非常奇怪,便走近老婆婆身边,好奇地问:“老婆婆,你磨这根打铁杵,有什么用呢?”老婆婆抬起头,看见一个孩子站在面前,就一边擦着汗,一边回答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心理想,这不是在开玩笑吗?这么粗的一根大铁杵,的磨多少年,才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于是,他问老婆婆:“这么粗的铁杵,要磨成针,怎么能做到呢?”
老婆婆看了李白,然后认真地说:“孩子,你不要笑,也不要觉得奇怪,更
不要认为做不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非常手感动。他仔细地想了想,老婆婆的话可真有道理。于是,就向老婆婆深深行了一个礼,跑回家读书去了。
从此以后,李白便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并且不断地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后来,他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诗人。
“铁杵成针”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只要努力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取得成功。
学会感恩
“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许多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着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谁能想到这段豁达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30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世界科学世匠霍金。
与霍金相比,我们有的人什么也不缺,要手有手,要脚有脚,可生活给了他一点磨难,他就开始怨天尤人了。这样的人没有感恩之心,快乐也就与他失之交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会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平静。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快乐。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的价值。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晏子用礼貌维护尊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晏子有胆有识,能言善辩,用礼貌维护尊严的精神。
2.体会晏子不顾个人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晏子使楚》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晏子礼貌护尊严》这个小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借助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简介晏子
四、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2.课文中写了几次晏子巧妙地反驳楚王的羞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语言、神态、动作,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体会句意,理解全文内容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句意。
①“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洞!”
②“如果每个人都把袖子甩开,就能——!”“如果——,无异与一场大雨!” ③“水平高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底的,出使下等国家。”
2.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二、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理解课文。
1.让学生找出描写晏子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晏子有胆有识,能言善辩的精神。
2.小组合作学习。
3.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晏子用礼貌维护尊严的可贵品质。
三、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从晏子身上学到了用礼貌能维护尊严的精神,从而进一步体会到语言的说服力。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春秋时期的故事。
铁杵成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铁杵成针”这一故事的来历。
2.学习李白刻苦学习的精神,了解“铁杵成针”这一成语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铁杵成针”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词、新词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自学。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简介李白
四、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这一段,想一想李白为什么养成了贪玩的习性。
①学生汇报,老师帮助归纳。
②出示句子“他才开始读书认真„„富裕的家庭,养成贪玩的习性。”
2.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李白是怎样逃学的?“毫无目的”是什么意思?
②李白在逃学路上看到什么?“专心致志”怎么理解?
③老婆婆是怎样回答李白的问话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2.李白从老婆婆的话中明白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三段,思考:
①李白从此以后是怎样做的?他终于成了什么?
②“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让学生谈谈心得体会。
四、布置作业
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学会感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的感人事迹,学习他那颗感恩的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简介主人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霍金遇到了怎样的打击?
2.他是怎样不怕困难战胜一切的?他在取得辉煌的成就时是怎样感恩的?
3.谈谈你对本文的认识。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霍金是怎样对待命运之神的?重点理解霍金说的一段话。
2.讨论交流:你是怎样对待感恩的?
四、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懂得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对感恩的看法。
第四篇:校本课程
高中实用英语词汇与表达
一、指导思想:
依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能力。本学期的校本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并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的差异和跨文化交际,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二、课程目标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习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的交际用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三.实施原因
1.英语的地位;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扩大了交流渠道,英语也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性。
2.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七级)即:能在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根据熟悉的话题,稍做准备后,有条理地作简短的发言;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能根据话题要求,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意图。
3.与高考紧密联系;
口语交际是高考的必考题。而且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先听说后读写,只有可理解性地输入,才能够输出,进而促进其他的语言技能的提高。
四、学生情况分析:
当前大部分学生来说,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比较吃力。主要是缺少对英语作为语言的了解。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使用英语词汇与表达的学习和应用,对英语国家的背景和文化风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的要求与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最终确定该题目作为校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英语底蕴和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并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语言差异并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五、研究的内容
(一)餐饮
(二)旅游
(三)购物
(四)健康
(五)校园英语
(六)交通
六、教学措施
运用上网查询、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思考分析,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七、校本课程的准备和实施
(一)发现问题-查阅文献-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学习现状确定题目
(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
1.英语口语大赛 2.情景剧大赛 3.英语演讲大赛
七、拟定评价和考核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来考核学生。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第五篇:校本课程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学生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其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我校地处泉安公路旁,安全问题更是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知识与措施,成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我校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着手进行校本开发,将安全教育编入课程,这已成为我校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规范管理和便于操作,特制定我校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我校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
1、学校建立“桥头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学校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计划和相应步骤,协调各方面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各种保证。
2、教务处、教科室:学校实施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进度和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检查各年级课程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聘请校本课程的任职教师,把具体的工作要求布置给各年段和各学科教研组。
3、年段、教研组:课程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上承校长和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段内各班主任和校本课程的任职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
4、班主任和任职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授课指导工作,要求随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关注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校本课程教料的编写。
教材名称:《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编委会:顾问(黄肖星)主编(许金莲)副主编(许丽鸳)责任编辑(陈婷婷、颜丹兰)美术编辑(方秋玲)文字编辑(陈双双、许冬祥)
四、校本课程与平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开展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溜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五、校本课程与平日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班、队、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
(三)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学校要建设符合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三维”,关注发展性目标,除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外,更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的表现及习惯养成等,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评。考评方式: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计分方式: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习成果。
(二)对教师的评价。
重视教师角色的定位,看教师是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着、组织者、辅导者,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是否能贯彻落实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校将根据实际纳入教师考勤考绩,进行量化考核,与评优、职称评聘挂钩。
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安全无小事,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坚决把学生的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片刻的放松,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努力办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办好让群众放心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