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专学生婚恋观的调研

时间:2019-05-14 04:3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专学生婚恋观的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专学生婚恋观的调研》。

第一篇:关于大专学生婚恋观的调研

标题:关于大专学生婚恋观的调研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产生了恋爱的需要,对婚恋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的尝试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为对他们进行婚恋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分布在全国6大区几十所高校中的9472名大学生(其中男生5288人,女生4169人,性别不详的15人)的团体问卷调查,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爱情、婚姻、家庭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位置

大学生处在求学、求职、求偶和为未来奠定重要基础的人生关头,一方面他们希望多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并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和恋爱的需求,渴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对象,追求理想爱情。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中,追求理想爱情被24.7%的大学生视为最迫切需要,在所列的八种需要中居第五位,即在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多掌握实用技术、找一个理想的职业和赢得别人尊重之后,在轻轻松松的生活、提高生活档次和政治上进步之前。也就是说,追求理想爱情成为大学生仅次于学习求知、长才干、求职需要的第二类需要。正是因为有了这类需要,大学生强烈渴望与异性交往,找到自己的恋人,有的大学生已在谈恋爱。例如,有学者对5070名大学生进行的《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文明现状调查》的数据显示,91.1%的男大学生和88.8%的女大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另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中有恋人的达47.5%,其中男生为46.8%,女生为48.9%。

如果说追求理想爱情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当前最迫切的需要,那么,与一个理想的伴侣共同组建家庭并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便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未来几年中首先要实现的最大心愿。我们的调查显示,分别有39.4%和34%的大学生认为未来五年的最大心愿是有理想的伴侣和家庭幸福,在所列的心愿中居第四位和第五位,即在工作出色、获得更高学历、身体健康之后,而在赚一大笔钱、职业稳定之前。这再次说明,虽然工作出色做出成绩、求学深造获得高学历、身体健康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最大心愿,但寻找理想的伴侣,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问题,并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已成为他们的第二类心愿。既然如此多的大学生有追求理想爱情幸福家庭的迫切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恋爱就要正确看待,不能强行禁止。

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恋爱、婚姻家庭如此看重,与他们对爱情、事业、健康、学问、工作等在生活中重要程度的看法相关。人们常说,事业是第一位的,爱情和家庭是第二位的,健康对个人来说最重要。当代中国大学生也有这样的看法吗?调查数据显示,在我们所列的知识、事业、健康、友谊、家庭、爱情、金钱、理想、权力、地位、名誉及其他等12项内容中,分别有31.0%和30.4%的大学生认为家庭和爱情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居第五位和第六位,在知识、事业、健康、友谊之后,而在金钱、理想、权力、地位、名誉等之前。这意味着,作为青年知识群体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看重知识、事业、健康、友谊,而不是金钱、权力、地位、名誉、理想,这似乎表现出与一般青年的不同特点;而相当重视家庭和爱情,似乎又与一般青年的观点一致。

二、大学生看大学生恋爱

如前所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将追求理想爱情、寻找理想伴侣作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最大心愿,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已经开始了恋情,充满激情地体验恋爱生活。怎么看待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呢?大学生谈恋爱有何利弊呢?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的看法

看法

选择

人数

百分数 青年正常的身心需要

3470

36.6 重要的人生体验

163

417.3 说不清

1242

13.1 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1104

11.7 没什么益处

28.7 会增加个人生活支出

444

4.7 可以促进学习

389

4.1 表1显示,大学生对大学生恋爱有肯定、否定、说不清三种看法,持肯定看法的大学生有69.6%,如是青年正常的身心需要(36.6%),重要的人生体验(17.3%),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11.7%),可以促进学习(4.1%);持否定看法的有13.4%,如没什么益处(8.7%),会增加个人生活支出(4.7%);对恋爱利弊说不清、持模糊态度的有13.1%。这就是说,更多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正常的现象,利大于弊,因而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谈恋爱不好和不清楚利弊的大学生只占少数。

具体而言,36.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青年正常的身心需要,他们感到恋爱是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可以化解他们对异性的渴望。已产生恋爱需求的大学生被禁止或自我克制谈恋爱,便会处于性饥渴状态,势必影响其身心健康乃至生活和学习。17.3%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是重要的人生体验,是人必须经历的。11.7%的大学生认为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因为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男女能相互了解,并能通过交往,由友谊发展为爱情,找到在理想、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甚至一致的意中人。仅有4.1%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可以促进学习,说明谈恋爱促进学习也许是幻想,爱情作为学习动力的可能性比较小,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恋人将较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恋爱上,恋爱中产生的无穷烦恼也对大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明确赞同谈恋爱没什么益处的大学生有8.7%,他们可能是反对恋爱的坚定者;认为谈恋爱会增加个人生活开支的大学生有4.7%,这可能是基于对大学生恋爱现实的观察或自我恋爱的体验而得出的结论,也说明大学生谈恋爱的花销很大。

三、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配偶 具有什么条件的人才是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对象?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十分关注的。美国学者布斯(DM.Buss,1994)对世界各地10047名男女进行调查后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男性希望理想的配偶年轻漂亮、忠贞等,女性喜欢理想的配偶富有、社会地位高、有能力等。199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中国农村青年的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择偶时依次重视的因素是性格脾气投合、聪明能干、文化程度、温柔体贴、健康、老实可靠、外貌身材、职业、收入、生活习惯、住房、出身和身份。浙江大学两名研究生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他们设定的人品、经济收入、外表、文化水平、性格、健康、贞操和有共同语言这八项择偶标准中,人品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性格和有共同语言,贞操排在最后一位。我们的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大学生的择偶条件

选择

条件人数

百分数 人品

6124

64.7 才能

5429

57.3 性格

394

541.7 气质

3268

34.5 志同道合320

233.8 外貌

2525

26.7 健康

1840

19.4 财产

574

6.0 家庭背景

389

4.1 地位

318

3.4 其他

0.9 表2显示,以百分数作为衡量指标,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依次是:人品、才能、性格、气质、志同道合、外貌、健康、财产、家庭背景、地位、其他。可见,这一结果与对农村青年的调查结果和对浙江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人品被排在第一位,说明大学生在择偶时最看重人品。人的品质、品性对家庭幸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任何人都不愿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一个品质恶劣、道德沦丧者。才能被排在第二位,说明大学生十分重视才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和特长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有才能的人容易被他人爱。才能之所以为大学生择偶时如此重视,可能是因为他们意识到有才能的伴侣可以为家庭幸福美满的生活奠定基础,也更善于使家庭克服困难,度过生活中的难关。性格和气质被排在第三位,两者合计为76.2%。这就是说,近80%的大学生认为择偶要考虑对方的性格和气质,希望对方性格适合,脾气不古怪,因为性格和气质的相容和适配是婚后减少夫妻摩擦、促进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33.8%的大学生认为择偶要考虑志同道合,排在第四位。志同道合也就是在价值观、理想、兴趣、爱好等方面相似甚至一致,有共同语言,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恋爱者组成的家庭因为有更多的共同点,因而感情易于建立,也少对立和冲突,会更幸福。我们的另一项研究证明,大学生认为志趣相投是婚姻幸福的第三大因素。有26.7%的大学生看重外貌,排在第五位。貌美的人为人们所喜爱,人们都希望能找到潇洒、有风度、漂亮、迷人的意中人,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有19.4%的大学生看重健康,排在第6位。择偶时大学生对外貌的重视排在了健康之前,且看重外貌的大学生非常显著地多于看重健康的大学生(11.97),相比之下,农村青年则将外貌排在健康之后。说明外貌与健康相比,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择偶时更为重视外貌,他们甚至比农村青年更重视外貌,可见大学生的虚荣心比较强。认为择偶要考虑财产、家庭背景、地位这三个因素的只有13.52%,说明它们不大为大学生所重视。总起来说,大学生择偶时首先看重的是人品、才能、性格、气质等个人内在因素,其次是两人间的志同道合,即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一致性。第三是外貌和健康等个人生理因素,最不看重的是财产、家庭背景、地位等个人外在因素和家庭因素。

四、大学生的婚恋道德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婚恋态度即对恋爱重要性、对婚前性行为和对婚外恋的看法反映了他们的婚恋道德,也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性文明教育关注的核心内容,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如表3。

表3 大学生对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

非常同意和同意 不同意

问题

人数

百分数

人数

百分数 谈恋爱是终身大事,必须谨慎

8803

84.8

1312

13.9 恋爱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3937

41.6

5399

57.0 只要对方愿意,婚前性行为无须指责5489

57.9

3910

41.3 学校应该负责向学生提供避孕工具

3939

41.6

53856.8 只要不破坏家庭,婚外恋可以接受

31.2

6375

67.3 首先,在对婚姻大事的态度上,同意和非常同意“恋爱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大学生有41.6%,不同意的57.0%,后一选择的多于前一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谈恋爱是终身大事必须谨慎”的大学生高达84.8%,不同意的仅为13.9%,前一选择显著多于作后一选择。这就是说,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是终身大事,必须谨慎;多数大学生不赞同“恋爱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杯水主义”恋爱观,说明大学生能慎重对待恋爱,在他们看来,恋爱并不是不求结果只求过程,而是寻求和建立真爱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大学生不赞同谈恋爱要谨慎,近半数大学生赞同“恋爱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这比他人研究发现的25.8%的大学生认为“爱的意义在过程而非结果”所揭示的大学生对恋爱不慎重的问题更严重。对恋爱持这种看法的大学生可能会把恋爱看作是大学生活的插曲,他们恋爱或为了满足暂时的身心需要,或为了使单调的大学生活丰富,或为了赶时髦,有恋爱的从众心理。大学生这样草率对待爱情与他们如此看重恋爱、理想爱情、家庭幸福不相配,也许他们并没真正认识到慎重对待爱情、寻求真爱对理想爱情、家庭幸福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恋爱动机、慎重对待恋爱的教育。

其次,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57.9%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婚前性行为无须指责”,不同意这一观点的有41.3%,前者显著多于后者,有如此多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反映了他们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这一百分数高于1998年对城市青年和1999年对农村青年的调查结果,该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认为“婚前性行为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的分别只有33%和35.1%。我们发现的大学生赞同率接近有学者发现的58.2%的赞同率,略低于另一研究发现的62%的赞同率,说明大学生较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对婚前性行为有更高的宽容度,这可能与大学生受西方性自由思想影响更大、中国传统性道德标准不为他们看重相关。有这样多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就不难理解现实中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实际婚前性行为状况是:1991年报告有7.9%;1997年报告男生有10.9%,女生有8.4%;2001年报告有13%。可见,自我报告有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人数和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人数不一致,这可能是大学生有意隐瞒婚前性行为的缘故,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出那些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就已实施婚前性行为,或许是因为目前尚不具备实施条件。根据思想支配行为的原理,如果他们一旦拥有了实施的条件,婚前性行为肯定就会出现,即大学生的实际婚前性行为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第三,避孕工具该不该进校园,学校该不该免费向大学生提供避孕工具,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表3显示,有41.6%的大学生赞同学校应该免费向学生提供避孕工具,56.8%的大学生反对,虽然反对的显著地多于赞同的,但如此多的大学生赞同再次证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已十分宽容,性观念较开放。这一结果印证了有关研究发现的6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在校园内设立自动出售避孕套机的结果。我们的这一调查研究和其他先前研究发现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学校提供避孕工具的看法和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实际性行为的发生率以及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上升的可能性使高校面临着两难境地:容忍婚前性行为、提供避孕工具,将使性道德教育面临挑战;而禁止甚至处罚婚前性行为、不提供避孕工具,高校或者会担心防不胜防,感到力不从心,或者恐怕受罚面太大,或者导致大学生人流增多,甚至将孩子产在校园里。鉴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婚前性行为的不良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后果,用意志克制婚前性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介绍避孕方法,提供避孕工具。这也许是最符合实际的对策。

第四,“对只要不破坏家庭,婚外恋可以接受”这一问题,31.2%的大学生表示赞同,67.3%的表示不同意,也就是说,赞同婚外恋的大学生有1/3,表示反对的有2/3,这一结果与对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调查的结果一致。婚外恋是一种对婚姻不忠的行为,不管是不是破坏家庭,都是不应该的,也是不道德的,因而是不能接受的。如此多的大学生根据婚外恋不破坏家庭来认可或接受婚外恋,说明他们的婚恋道德存在问题,也体现了他们对婚姻幸福构成之条件的漠视。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排他性和独占性,婚姻双方的忠诚特别是性忠诚是决定婚姻幸福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任这种婚外恋的错误观念发展,就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机。鉴于此,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婚姻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认清婚外恋的危害。

第二篇: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班级: 组别: 成员: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调查背景

二、课题提出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结果

六、调查分析

七、体会感悟

八、导师评语

一、调查背景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恋爱已经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了大学生婚恋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由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进而发展到正视现实、积极引导。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和观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的进步增强,固有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正受到冲击。作为跨世纪的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正折射出代中国社会婚恋价值观的种种。

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其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当代大学生生理条件成熟,思想开放,加上校园环境的相对自由,婚恋已成为高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碰撞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带来了考验。因此,如何使当下大学生婚恋现实与传统婚恋道德相调和成为当务之急。而所谓的婚恋道德是指个体反映在婚恋中所必须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现代社会中再用以前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已经不太现实了,但是一定的准则还是要遵循的。

现在有一句流行用语叫做: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在耍流氓,的确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把婚姻家庭看作谈恋爱的终极目标,恋爱意识的开放性与传统恋爱家庭的矛盾,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判断的迷失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家庭,而是寻求精神寄托和感官享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婚恋是以孤独为恋爱动机,而以人品、才能、性格、志同道合等为标准,寻求择偶对象。这样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状态:动机“低劣”标准“高尚”。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性”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恋爱产生于性的生理机能的成熟使异性产生倾慕彼此靠近交流的渴望。性爱是性的行为表现是恋爱、婚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还是比较宽容的。传统的婚恋观念中恋爱——结婚——性行为的递进模式是符合社会婚恋道德规范的,但在当代大学生婚恋中这一模式已不是必然约束,而是被解构成恋爱——性行为——结婚。在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也是比较宽容的。这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接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更多,而不太看重中国传统性道德有关。这样的模式在传统婚恋观中是违反婚恋道德规范,受社会群体谴责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一模式已被半数多大学生认可。

所以我们就对于生活周围的大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而更加了解现今我们生活中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且去寻求造成的因素。以下是调查的详细说明。

二、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校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各界和高校对此现象也投入了较大的关注。但仍未能形成较完整、系统的定论。就现状来说,高校掀起的恋爱热,覆盖面广、影响深,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长安大学在校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的本科学生及这些学生周围的朋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对于调查对象也做了分析:关于本次随机抽样调查我们总共受访人数147人,男生79人,女生68人,男女比例1.16:1;关于调查渠道我们用了包括维信朋友圈、qq空间、qq群等多种渠道;关于本次调查问卷问题的设有32个大体上接近真实恋爱的情况确保了样本的准确性使得得出的结果更加的真实可靠)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的大学生《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内容涉及到了如何看待爱情、恋爱观、父母对于自己爱情的看法、择偶的标准、爱情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面对、婚姻前后的看法、如何对待性行为、及父母一辈和家庭环境对于自己爱情的影响等多个方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们自己及周围朋友中发放问卷确保了调查样本的准确,总体上以长安大学的学生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大学的大学生为样本总体,更能接近我们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真实情况,问卷以电子问卷采用网络形式发放,秉承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五、调查结果

接受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男生有79人,女生有68人。其中是独生子女的有64人,不是独生子女的有83人,男女比例,是否独生比例都比较均衡,因此调查结果较为准确。本次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恋爱,婚姻与性。

(1)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36%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处于单身状态,47%的学生则有过一次以上的恋爱经历;而在为什么没有上大学前谈恋爱的问题上,40%的学生认为是因为父母和升学的压力,45%的觉得是自身原因造成,其余的则认为没有遇到合适的。40%的学生表示希望大学开始一段新的恋情,60%的学生则表示不希望或视情况而定。关于恋爱的最佳时间,近90%的学生选择是大学期间及其大学后,而只有10%的学生选择在大学前去谈恋爱,因此,在初恋的时间这个问题上,更多的人表示还没有到这个时间。

而在如何产生感情上,50%的学生选择了日久生情,其余的则更倾向于一见钟情和缘分一说;对于择偶标准的问题上,一半的学生觉得自己有较为明确的择偶标准,而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3个择偶标准分别是性格,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在恋爱的动机上,50%的学生表示是被对方的某种气质或特点所吸引,而5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原因

对于恋爱中的现实因素问题,60%的学生觉得很重要,35%的学生觉得一般,而只有5%的学生觉得不重要

(2)大学生婚姻观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婚姻与恋爱的差别大,只有20%的学生认为两者差别不大或者没有根本区别;对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70%的学生表示赞同,30%的学生表示反对。

在对理想的结婚时间的调查中,有近95%的人选择了25~30岁期间考虑结婚;而在婚姻中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大部分人把感情,经济条件,孩子排在了前三位,而把性,声誉排在后两位。在理想家庭的问题上,54%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配偶,孩子,父母”的形式,36%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配偶,孩子”的形式,只有1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配偶”的形式

在婚姻过程中,80%的学生认为现实因素很重要,18%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而在社会上许多女大学生求保养,男性包小三的现象的问题上,大部分人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少部分人的态度理解,但不支持,只有少部分人表示理解且支持。

(3)大学生性知识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过性行为,只有少数的学生有过性行为;而对于性的看法上,95的学生表示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是生理需求,也是爱情的调味剂;因此在能否接受你的恋爱对象或配

偶在与你交往之前的发生过的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上,60%的学生表示自己可以接受,40%的学生表示不能接受;关于性知识的来源途径,大部分学生表示来自视频书籍等媒介,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来自父母的教育。

六、调查分析

恋爱观首先表现为恋爱认知,大学生在对自我性别的满意程度上,男生普遍高于女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的性别满意吗?”问题时,男生中有91.1%的人选择满意;而女生中选择满意的人数比例为77.8%;3.3%的男生和10.6%的女生选“很难说”。在问到“男女生的智力有无明显差异”时,大部分的男生和女生都认为男生高,仅有一小部分选择女生高。在女生中,有41.2%的人选择“男高”,5.7%选择“女高”,53.1%认为无明显差异;45.3%的男生认为男高,1.9%认为女高,52.8%认为无明显差异。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社会存在的性别偏见有关。存在了很多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在现代社会并没有被消除。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男性大多承担政治领导、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军人警察等较高层次的社会职业;而女性大多从事服务员、营业员、保育员、护士的功能较低层次的社会职业。这一切表明,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在我 国是普遍存在的。

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获取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体,占被调查学生的71.7%;其次是从朋友和同学处得知,占18.2%;而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获得的最少,分别仅占7.9%和2.2%。在问到“你希望从哪里了解更多的性知识和恋爱知识”时,有45.5%的学生回答“希望通过学校设置专门的教育课程来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无师自通占主导方式。同时,对于性及婚恋知识有迫切需要,婚恋及性的教育应走进大学课堂。这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性”的话题是羞于被提起的。而网上的东西真假难辨,所以在家庭和学校普及性教育刻不容缓。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

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从来没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恋爱史的学生占大多数。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被调查的已恋爱的学生中,女生占61.1%,男生为38.9%。在选择“从没谈过恋爱的”人数中,女生占68.0%,而男生为32.0%。由此可见,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从来没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

男生。这一是乎矛盾的结论与男女性别差异有关。与男生相比,女生更为感性,并且在生理、心理上较男生更早成熟。所以,对待恋爱比男生有更多的想象和渴望,希望有位护花使者能让自己依靠。在性意识的指向上,女性多以男性超群的才华、非凡的能力以及潇洒的风度为仰慕内容;男性则多以女性温厚的情感、温柔的性格、俏丽的容貌、妩媚的体态为追求目标。在性意识的表露形式上,男性总是竭力显示才华以博取异性的欢心,显得坦达直露;而女性太多腼腆矜持,甚至故意藏起“庐山真面目”使人难辨真伪深浅。

大学生恋爱比例随年级升高而且呈螺旋式增长。大学四年中,各年级大学生实际恋爱的比例有所不同。大学四年中各年级学生恋爱比例,随年级升高而呈螺旋式增长趋势。其中,大二有所停顿;大三出现转折,恋爱人数增长较其他年级显著。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因为,刚刚进入大学第二年各种考试接踵而来,都忙于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所以对恋爱这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多;到了大三,由于在学校里已经生活了两年,生活、学习各方面都比较稳定,也不必忙于找工作,同学间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会更多的考虑到恋爱的问题;大四恋爱比例最高。在大学四年级存在一种“黄昏恋”现象,就是到了大四会有一些人开始恋爱。可能是因为到了大四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有些学生可能过去一直有喜欢的对象,但由于专于学业,无暇顾及恋爱,到了大四,希望能够把握住机会。

不同生源学生在恋爱比例上存在着差异。调查表明,来自城市的学生恋爱比例为44.5%,高于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的恋爱比例。生

活条件和环境对大学生恋爱观念会带来一定影响。城市生活条件好于农村,所以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去谈恋爱,而农村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学习上。文、理科的恋爱比例差异不大,文科生的恋爱比例略高于理科生。大部分文科生认为恋爱的原因是“偶然的,本来没有考虑太多,有了合适的机会也就谈上了”。相比之下,在对待恋爱的问题上文科生较理科生感性,理科生更具有理性控制力例略高于理科生。这和不同学科的学生性格不同有关。文科生感性,喜欢浪漫;理科生理性,更注重实际。父母对于你大学恋爱的看法。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一半人恋爱还是自由的,完全由自己决定,还有近一半要听从父母议建,有十分之一是受严重限制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放松会使很多大学生把恋爱当做一种感情体验,而偏离了恋爱的本质。“你是否有较为明确的择偶标准?”对于这个问题一半人是没有择偶标准的。也许大家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要求,但没标准就没法选择出自己满意的另一半。由此可知很多大学择偶是盲目的。或者只是单纯的喜爱对方某一方面。所以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择偶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许多大学生也并不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式框架取筛选周围的异性。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理想恋爱对象订出一些主、客观条件还是必要的。据调查大部分的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首先考虑的是性格问题,其次是人品。同时对于日常习惯的要求也不低,还有对能力,气质,外貌也有一定要求。“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性格、人

品和志趣是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主要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标准,注重精神而不在乎其他条件。如社会地位、物质条件等。大学恋爱还是相对纯洁的,但偏于理想化、浪漫化。

大学里谈恋爱到底会不会有结果呢?这是很多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其实很大程度上跟大学生本身的态度是有关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对此认为困难很多,但只要坚持一定可以。有少部分认为最终很难走到一起。因为大学生当前所处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大学生的思想也还没有完全定型,可塑造性是非常强的,同时对自己的信心也不够足,所以在对未来婚姻的把握上不敢肯定,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同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大部分是因为被对方所吸引而产生了爱恋,每个人都会对美好的的东西有所向往和追求。有部分同学是为了寻找以后伴侣,正所谓先下手为强,早做准备以后不愁。还有部分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少部分同学是因为生理需求或环境影响。

大多数人认为现实因素(经济,工作,父母)对于恋爱和婚姻是重要并且十分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

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就业后社会现实的考验、外界物质的诱惑、家庭的责任等等限制的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又有几份理想化的爱情能维持?

大学生在面对恋爱对劈腿时大部分的人选择果断分,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可以给予一次机会,还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原谅但舍不得分,很少有人会以牙还牙,由此可知大学生恋爱还是理性并且乐观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是带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针对社会上许多女大学生求包养,男性包小三的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中55.10%示坚决反对,28.57%表示理解但不支持,2.04%表示理解并支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信息的交流高速发展,各种观念各种价值观交相呈现在纷乱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冲击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多元文化共生的当代大学生,与此同时,全社会性的拜金主义,人们以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这之中,必然会有些人想要走捷径获得高品质的生活与社会阶级较高的荣耀。从调查结果中显示,80%左右的大学生坚守传统道德的底线,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应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劝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建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全面而健康的审视自身价值。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才。

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婚前性行为和婚前同居的人数为高达138人,支持异地恋的人数为87人,支持裸婚和同的人数分别为44人、37人。支持闪婚和网恋的人数相对较少,分别为22人、21人。而80.27%的同学没有性行为,19.73%有性行为。在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时,82.99%的同学表示你情我愿,17.01%的同学表示坚守贞洁。在你对性的看法中,179个人认为性是非常正常的是爱情的衍生品和调味剂,65人认为是生理需求,较少的人表示排斥或难以启齿。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等西方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影响,加之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传统的婚恋观正在接受挑战。具有一定国际意识与潮流思想相结合的中国当大大学生更是如此。性更多的被认为是恋爱的调味剂与催化剂,是情侣间的正常行为。而并非传统文化认为性的婚姻性:婚前性行为女性不贞洁,男性放荡浪子。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让异地恋的情侣更能相隔万里而沟通无阻,视频通话等交流手段更让生活没有距离。同时,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也让距离不再是问题。多种价值观的互相融合正是当代年轻人的特征。同性恋也可被部分人接受,裸婚也是可以。闪婚和网恋相对较少,时间是了解彼此的基础。网络环境的不安全与虚假信息让网恋支持者相对较少。加强网络环境安全与透明是急需的。由性行为数据上看,大学生虽说是观念开放,但实际行为却依然是尽量避免性行为的,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对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时,17.01%是拒绝的,这仍可体现传统性观念在保守的大学生中任由不小影响。这正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对于性的看法大多数人表示理解正常,少数人难以理解。造成这种现象,正显示出了中国性教育的匮乏,对于保守的古老大国,这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一个无人触及的幽暗领域。

根据你现有性知识的来源途径来看,绝大多数人是来源于书籍视频和同龄人介绍,高达153人,而来源于生理卫生课的仅有60人,父母教育的有22人。可知加强性教育势在必行,学校或父母对孩子进行正当的性教育远比同龄人或者书籍视频更加健康。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健康的影响。

恋爱关系发生性行为是否要结婚这个问题中,102人选择要看具体情况,要和不要的人数都为21人。可知传统的婚姻与性的捆绑关系正在慢慢变弱,而新型的健康的性观念正在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恋爱对象有婚前性行为是否接受的调查数据显示能接受的有88人,不能接受的有59人。也表明大学生对性的观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恋爱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83人选择增加了消费开支。对学习有影响的人仅有35人,没有消极影响的有47人。由此可见,恋爱果然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和一定的时间分配。但是收获的可能是学习的好友生活的伴侣。合理的支配时间可以让恋爱学习两不误。

七、调查感悟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

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

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

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教师评语:

第三篇:婚恋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婚姻价值判断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及大学生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引言:对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体现。作为处于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学生,我们的婚恋观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一. 大学生婚恋观的概述和现状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多样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金钱至上型。恋爱双方看重的是对方的金钱储备,家庭背景,2、纯情型。双方看中的是自己与对方的真心实意,至于其他方面考虑的不是太多。

3、爱情兼经济型。既有浪漫的爱情又有现实的经济条件做铺垫,可以算是两全其美型。

4.、游戏型。双方彼此都抱着玩玩而已的态度。只是从彼此那里找到一种填补空缺的方式。

二.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意义

婚恋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等问题的基本态度。当代大学生处于新时代思想阵地的前沿,其婚恋观在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中面临着激烈的价值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与其心理健康、人格成长及品格培养切切相关,而且预示着中国社会情爱道德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它有助于丰富伦理学的研究。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的研究是伦理学中一项尚未深入展开的课题,但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伦理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从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进行深

入与系统地研究,具有独特的视角与价值,可以弥补目前伦理学研究的不足。

从现实意义上说,一方面,它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克服情感上的迷茫和困惑,规范异性之间的交往,培养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婚恋观中价值冲突的现状及其变化态势,反思目前教育体制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情爱道德教育体系,制定实施相关的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三.大学生婚恋价值观

1、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决定了恋爱目标及生活方式的的选择。恋爱动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另一半”,“重要的人生体验”。

2、择偶标准

择偶标准是人们选择婚恋对象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恋爱,婚姻对象的条件的要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说,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时,男生最看重的是对方的气质性格,相貌身材,发展潜力。女生最看中的是发展潜力,气质性格,相貌身材。

3、两性观念

近90%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除发生性行为以外的所有亲密接触方式。同时,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社会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趋向宽容。但性别差异明显,男生比女生更赞同婚前性行为 四.大学生对婚恋的态度

第一: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81.5%赞同大学期间谈恋爱,53.2%的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但仅有16.1%的认为大学期间的恋人会成为夫妻;同时另一份调查显示:由52.9%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是“青年人正常的身心需要”,有19%的大学生则是“为了建立专一爱情”,有58.2%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是终身大事必须谨慎”。通过上面两组数据这说明大学生的恋爱是建立在以心理机能成熟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同时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把婚姻家庭看作谈恋爱的终极目标,他们恋爱意识的开放性与传统恋爱是婚姻家庭的矛盾,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判断的迷失,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家庭,而是寻求精神寄托和感官享受。从这里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婚恋认可与婚恋目的之间的矛盾。第二:婚恋动机与择偶标准的冲突性:当代大学生婚恋是事实,他们的动

机如何,以何为标准寻求心中的理想对象,这是研究大学生婚恋道德的关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男生排在前两位的是爱情(50.8%),孤独(42.7%);女生排在前两位的是孤独(68.9%),爱情(51.9%)。同时,有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以人品(64.7%)、才能(57.3%)、性格(41.7%)、气质(34.5%)、志同道合(33%)以绝对优势站前五位。如果当代大学生婚恋是以孤独为恋爱动机,而以人品、才能、性格、气质、志同道合为标准寻求择偶对象,那么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矛盾——动机的“低劣性”,与标准的“高尚性”。

第三:婚恋程式结构重塑:在传统的婚恋观念中,恋爱——结婚——性行为的递次线性模式是符合社会婚恋道德规范的,但在当代大学生婚恋中,这一模式已不是必然约束,而是被解构成恋爱——性行为——结婚。据调查分析:57.9%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婚前性行为无需指责”,比农村青年的33%和城市青年的35.1%都高。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还是比较宽容的。这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接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更多,而不太看重中国传统性道德有关。这样的程式在传统婚恋观中是违反婚恋道德规范,受社会群体谴责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一模式已被半数多大学生认可。五.大学生的婚恋观特点

1、恋爱公开化。在大学里,爱情已经不是敏感和不可提起的话题。大学校园里情侣来来往往,构成一道风景线。

2、恋爱的标准多样化。与走向社会的青年男女相比,大学生共中情感本身,而不是金钱,权力,地位等因素,但是以貌取人的观念仍有部分市场。

3、恋爱道德的宽容性。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普遍比较宽容。

4、恋爱悲剧增多。有部分大学生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爱情至上,整天忙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厌学、早退、旷课现象增多,甚至造成多门课不及格,不能顺利毕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令人痛心。也有的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期望值又高,容易冲动。一旦失恋,往往造成伤害对方、自杀、精神分裂、厌恶俗世、破罐破摔等爱情悲剧。

六.大学生应正确处理婚恋与学习

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有些大学生整天沉浸在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中,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大学生们无意于学习,荒废了学业。可见,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是大学生难以控制而又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

大学生恋爱不能只重过程而不顾后果,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本身,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注重恋爱过程,有利于双方相互了解、加深认识,也有利于培养感情、增加心理相容度,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不愿落入俗套,着意追求爱的真谛。但是,如果“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种做法也不可取。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爱的责任。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那些抱着对大学恋爱只是玩玩而已的心态去尝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正确认识友情与爱情,切莫把友情错当作爱情。七.大学生婚恋观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后者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需要,在此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心理上的逐渐成熟和自我完善。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分析。

1.、个人因素。随着生理的成熟,对异性交往的愿望和要求变得更加强烈。

2、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多元化是传统婚恋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观,人生观都不稳定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变化的影响,容易把眼光放在金钱上。

3、教育因素。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采取回避态度。

综上所述,当代青年婚恋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青年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第四篇:大学生婚恋观调研

2013年《形势与政策》暑期实践调研报告

大学生的婚恋观

学生姓名:崔静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专业班级:五班

年8月201

3前言

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其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事业和前途,影响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传统的大学生恋爱观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对大学生恋爱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观 调查研究

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

一、调查方案

1.调查研究时间

2013年7月10号至2013年7月24号

2.调查研究对象

身边的同学、亲人朋友,以及身边陌生的群体

3.调查研究内容

大学生的婚恋观

4.调查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的校园已不在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卿卿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应如何对待爱情、追求爱情,这将是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我自己设计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对本校社工系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5.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是在采用比较普及而实用性强的“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报告”的访问调查形式,采用对身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其具体做法是:对身边经历恋爱的人士、已婚人士以及有恋爱经验的和未恋爱的人士。进行调查访问他们有关婚恋观的问题。

访问的问题有以下:(问题及选择)

1、你的性别是?

2、你所在的地区是?

3、你职业的是?

4、你的家庭所在地为?

5、你的恋爱状况?

6、你谈过几次恋爱?

7、你正在恋爱的什么时期?

8、你为什么恋爱?(可供参考的)

A、寻找人生伴侣

B、因寂寞所找的感情寄托

C、身边朋友都有男(女)朋友,自己也想证明自己的魅力

D、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E、好奇心

F、同学和社会的影响

G、其他(请说明)

9、你你认为什么时候恋爱比较合适?

10、如果恋爱和学业发生冲突,你会如何选择?(如果你是学生的话)

11、你每月可以承受的恋爱消费是多少?

12、你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会存在像《山楂树之恋》那样的爱情么?

A、完全不存在 B、基本不存在 C、还有少数存在 D、我认为一定存在13、你会选择怎样的人作为你的恋爱对象呢?

A、选择一见钟情的B、选择你爱的,无论对方什么条件,即使对方不爱你,你也义无反顾

C、选择爱你的,因为被爱总是幸福的D、一个拥有物质基础的,可以为我提供优越条件的14、假如有一场恋爱就要降临于你身上,而你总是有所畏惧。那是为什么呢?

A、过分沉溺于恋爱,会荒废学业,失去自我,甚至失去人生目标

B、浪费时间,;浪费钱财

C、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因此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D、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有错觉,很容易受伤,影响心情

15、若有一天带给你快乐,和幸福的那个人突然和你说分手,你会怎样对待?

A、恨他(她)并且想诽谤对方

B、愤怒觉得对方欺骗了你

C、分析原因,依然做朋友

D、祝福对方,慷慨放手(虽然心里不舍)

16、你觉得恋爱有什么好处?

A、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B、了解更多有关情感的事,可以从总得到锻炼

C、谈恋爱在学习、生活上,可以互相帮助有助于缓解学习生活中的不适与压力

D、有助于成熟

17、如果你们吵架了,你会怎样对待?

18、你相信“毕业等于失恋”这句话么?

A、相信,赞成并抱着这种态度 B、不相信,不支持 C、说不清

19、上题若选择A,请问你问什么还要选择大学期间恋爱?

20、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对于大学生的恋爱有什么看法?

6.调查研究结果

一种是当被问到选择怎样的人作为恋爱对象时,女生大多选择爱自己的,感觉被爱是幸福的,有没有钱都是次要的,她们对于富豪征婚的报道嗤之以鼻,认为那样是在歧视女性.剩下的部分就是现实派的,感觉经济基础决定爱情的上层建筑.当有恋爱来临的时候,未免会有所畏惧,一些人害怕谈恋爱影响学业,然后就是害怕父母的指责和管教,亦或是害怕自己没有经验,害怕受伤,影响到心情.一种是当面对对方突然提出分手时有一大部分的人会感到愤怒,责怪对方欺骗自己;少数的人是真的祝福对方,大部分人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不是真的祝福;少部分人觉得可以做朋友,看来大部分人觉得分开就没必要在一起,甚至朋友也做不得.还有当面对毕业面临失恋时,有的人借酒消愁,痛苦悲伤 ,有的人则认为毕业不会影响感情.当被问到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赞成:他们认为大学应该谈恋爱,我们刚从高中紧张的气氛中解放出来,恋爱是美好的,当我们面临工作步入社会的时候,就不会有纯真的爱情了.另一种就是不支持态度:认为大学谈恋爱就是寂寞的代名词,没人管教就会慢慢堕落,最终会荒废了学业.以上就是我对于调查结果的一点小小的分析.二、调查的具体内容与结果

1.择偶的要求

对于男人来说,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女朋友要贤惠,要懂道理,可以处理好家务问题和婆媳关系.再高的一些要求就是年龄适合,青春漂亮,但不要很漂亮,主要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对于女的来说,考虑最多的是自己未来的老公要对自己百般照顾和疼爱,幽默风趣,有能耐,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好,爱自己的人.要求再高一点就是要稍微英俊一些,身材要挺拔有安全感.至于现代富豪征婚等等问题,很多女性很厌烦,感觉这是在歧视女性,他们并不认为经济可以左右婚姻的走向,他们认为有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人疼爱。但是有的家长却认为找一个有钱的人不仅可以生活的安逸,在一方面可以光门耀祖,给家里添光彩··所以有的女性喜欢有钱的男生,不仅是家庭问题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拜金主义的存在是大有的。

2.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

在我看来,婚姻是一个很神圣的话题,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必须要有的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关系.恋爱的背后是婚姻,然后就是家庭,这个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在婚前性行为这个话题上,现代妇女逐渐从过去的处女情结解放出来,不再受封建文化的限制,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曾经有一位大学教师对十二所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不求天长地久,但愿曾经拥有”,是“两情相愿、不

必谴责的一种爱情观”,社会的开放婚前性行为已被社会成员逐渐接受着。但有一部分人由于接受的家庭教育或者是个人思想观念的不同,他们不会接受婚前性行为,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提倡也不反对,我觉得成年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要具有责任感,要抱着一个好的初衷去对待爱情.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寂寞就盲目的跟风,把恋爱当成一种游戏,那就有违背爱情的真谛了.3.对于恋爱和结婚的态度

个人感觉恋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它是通向婚姻的基石,是婚后幸福生活的保证,每个人都必须要认真对待,既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因此,好的恋爱是美好婚姻的前奏.如果遇见了觉得对的人,那就好好去经营感情,促进两个人共同进步,这是最高境界的爱情.但在现实中,少部分同龄人抱有另外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恋爱和婚姻是要有所区分的,不应该一起谈论.他们认为,恋爱的时候专心恋爱就好啦,不要对未来考虑太多,那样会太疲惫,毕竟我们还年轻.即使以后不能走入婚姻殿堂,恋爱也是应该开始的.我不愿对这种观点作出评价或者说是批评,话说回来,这又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态度,一种乐观的,这样的恋爱肯定也是很轻松的,也是一种活法.但是,大多数的人普遍认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这说明我们大学生对于婚恋的关系总体还是很谨慎,很明智的.4.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外界原因

周围人的眼光所谓的面子 父母之命 攀比心理社会风气家庭教育

5.恋爱中的花费问题

恋爱需要经济基础,学习也需要高额的学费,而大学生往往没有经济来源,吃喝用都由父母提供。这些对于我们,对于父母都造成了无形的压力,用父母的血汗钱去谈恋爱会快乐吗?

在调查中,绝大部分说每个月要在五百块左右或者以上,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是有一点多的,这就额外增加了我们的每个月的生活费.在我看来,恋爱中的男女,可以辅助以别的方式来经营爱情,并不是不花钱就没有好的爱情,相反,如果一味的要求对方为自己花钱,以花钱多少来衡量爱情的价值,那样就大错特错了,那就不是和人谈恋爱,而是和钱谈恋爱.6.动机

毛主席有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耍流氓,由于社会秩序的开放和混乱,一些女性对于恋爱已达到身心疲惫,觉得找一个安全可靠的男生是她们的婚姻生活的保障,我敢保证有90%以上的人是这样看待的婚姻和恋爱的关系的,这表明了大部分人对于恋爱和结婚还是能够考虑到一起的,这个是比较能反映主体人群的价值观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目的不纯的人,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到处欺骗别人的感情,最后玩物丧志,失去道德底线,这是很危险的.还有少数人是为了排解寂寞,为了要面子才开始谈恋爱,这些都是不健康不纯洁的恋爱观.7.分手是否可以做朋友

恋爱开始时候是甜蜜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份甜蜜都能保持到最后,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这样,分手这个话题,在我们身边永远都不会消失.所以,在分手这个话题上边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分手以及分手以后如何开始新生活.分手不可怕,可怕的是分手后带来的痛苦,很多人会因此一蹶不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如果真应了这句话,那就有一些过了,分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新的开始.分手了就不要联系,分手后可以做朋友…如果真的分手了,你打算怎么做?周围的人有的分手直接不再联系,他们说那样会影响彼此的生活,尤其是在两个人婚后不舒心的时候就可能会想起对方,从而毁掉两个家庭…有的人说可以做朋友,因为曾经的恋人,并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即使不在一起了,也希望对方过得比较幸福,这个是比较好的一个结局,我更青睐于后一种观点.三、调查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对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经过细致分析,我逐渐对于大学生婚恋观有了一定的认识.从总体上来说,近十年来,大学生的恋爱观逐渐趋于开放, 大学生恋爱背负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已越来越少。慢慢的从不敢恋爱到现在的开放式恋爱,公开性恋爱,一切都来的很平常,这些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九零后年轻一代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接受新事物群体性特点.金钱、家庭,地位都没有成为恋爱的限制,为大学生的恋爱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创造了真空。它是社会上的一片净土,让我们能尽情的享受爱情的纯洁与美好。对大学生的恋爱教育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共同探索和通力配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念和行为。社会教育将持续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净化社会舆论环境,减少低俗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婚恋观。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引导: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二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性观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三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四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软文化教育,帮助大学生营造优雅的恋爱环境。

第五篇:婚恋观(推荐)

大学生婚恋观的状况分析及对策

执笔:董刚强、陈理想 材料:杨郁、周晓彤、周翔宇

概念的界定

婚恋观的界定

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幸福。恋爱观的界定

所谓恋爱观是指一个人对于爱情的认识与了解,对于恋爱的态度,看法及行为倾向。一个人的恋爱观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或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中的桃花源蜜语,不是轻弹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因此,在恋爱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马克思和燕妮的崇高爱情就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爱情才经受住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栋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现状分析

1.恋爱动机的盲目性与单纯性并存。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当代大学生恋爱普及率高且呈明显的低年级化倾向。恋爱行为低龄化导致恋爱动机的盲目性,80%以上恋爱中的学生往往在自己的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经慎重考虑,“遇上了就爱”,闪电式地进入恋爱状态。近一半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并且有明显的从众心理;近10%的学生恋爱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恋爱,否则显得没有魅力或不正常;同时,还有近2%的学生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保持多角恋爱关系或关系模糊。其动机也比较复杂,有的是为了显示个人魅力,有的是难以区分友情与爱情。恋爱动机的盲目性,导致交往双方缺乏充分的了解,易引起恋爱矛盾和恋爱冲突,甚至酿成爱情悲剧。但值得肯定的是,多数大学生恋爱的价值取向比较单纯。58.0%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专一的爱情”,23.8%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建立家庭”。这说明大学生能将爱情作为恋爱与婚姻的真谛,受社会功利性恋爱动机的影响较少,保持恋爱动机的纯真性。

2.择偶条件的理性因素多于感性因素。

在以人品、经济收入、容貌、文化水平、性格、能力、贞操和共同语言等多项条件为备选项目的大学生择友标准调查中,人品(64.7%)、共同语言(33%)、性格(41.7%)成为影响男女生择偶的共同首选因素,而能力(57.3%)在女生择偶条件中占一定地位,男生比女生更注重容貌。“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因素没有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趋于理性,注重人品、性格等个性特征,淡化容貌、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感性要求;强调将志同道合和共同语言作为恋爱的基础。3.性观念在日趋开放中有坚守。

审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普遍状态时,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对性的观念。调查显示,有近1/3的大学生对“性解放”“性自由”持认同态度;近80%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理解。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整体呈现开放、宽容、理解的态势,传统的性观念在发生改变。但不能将大学生性开放思想简单地等同于庸俗的性自由观点。因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应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只有双方真心相爱、恋人关系稳定、将来准备结婚的情况下,婚前性行为才是可以接受的。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是受道德约束的。同时,男生女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接受程度高于女生,而女生对性行为的责任期待高于男生。有50%的男生表示会对性行为负责,而80%的女生希望对方对性行为负责。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对婚前性行为的开放、理解、宽容态度,反映出传统贞操观在大学生的婚恋意识中在逐渐淡化,但是这种态度在对自己和对他人身上是有区别的。就是对与自己无关的人较宽容,而对自己的婚恋对象较苛求,普遍希望对方是纯洁的。在这一问题上男生的双重态度尤为突出,不管他是否有过婚前性行为,但对自己的婚恋对象保持童贞的要求仍然十分强烈。这种矛盾态度会影响大学生未来对婚姻的满意度,可能的结果是婚前性放纵与婚后幸福感成反比。这种负关系更应引起女大学生的足够重视。4.恋爱结果的理想化与现实的冲突。在传统的婚恋观中,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恋爱的结果和归宿,同时,也是恋爱者的美好愿望。在关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问题调查中,虽然有78%的学生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爱情的升华”,但只有20.8%的男生与25%的女生选择恋爱是“为了将来婚姻”;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恋情与婚姻是两回事,校园恋情是难有结果的,只能将“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奉为爱情格言。这说明,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理解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对爱情的归宿——婚姻充满期待,对恋爱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的,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能理性地看待恋爱与婚姻的不同,普遍认为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受到经济、事业、家庭等诸多非感情因素的影响。而在校大学生恰恰缺乏维持婚姻的稳定基础条件,未来存在很大的变数。尽管在校大学生拥有结婚的权利,但选择“在大学期间结婚”的不足3%。“毕业即失恋”是大多数校园爱情的共同结局。既渴望爱情有结果,又迫于现实压力而放弃爱情,反映大学生对恋爱结果理想化与现实并存的矛盾心理。只注重恋爱过程、不在意恋爱结果,是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5.恋爱关系不稳定,矛盾、纠纷频发。

盲目恋爱的结果必然是恋爱关系的不稳定,“闪电式恋爱”必然导致“闪电式失恋”。校园恋人常常会因为思想、性格、志向、兴趣不合或一方移情别恋而发生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分手。面对恋爱纠纷,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智对待,92.91%的同学表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但要查清原因,汲取教训,重新开始。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恋爱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投入太多,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一旦恋爱受挫,往往情绪失控。当恋人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8%的人表示可能“采取报复措施”;13%的人表示“当恋人提出分手时会痛苦得难以自拔”。而恰恰是这少部分人群的偏激、不理智,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不稳定因素。当前各大校园频频发生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相当一部分都与此有关。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当前高校婚恋观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逐年升温,婚恋观教育已引起相关部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新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统编教材已将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和树立家庭美德作为专门章节。但教育者受传统思想束缚较深,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问题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显着。1.教育者观念落后。

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强调学习专业知识和拓展能力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强调将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意志品质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忽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禁止大学生恋爱”的年代。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家长和教师羞于与孩子、学生交流婚恋问题。在很多教育者的眼中,恋爱、性与婚姻是很私密的事情,难登大雅之堂。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问题,更是有损所谓的师道尊严。所以,在有限的婚恋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婚恋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给学生以实质性的指导。对大学生婚恋问题的漠视和忽视,客观上弱化了婚恋观教育的效果。2.婚恋观教育内容滞后。

在现有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中,婚恋观教育篇幅较少,内容粗略、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更新;重传统道德原则教育,缺乏恋爱方法、技巧、艺术的教育,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有关性的教育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已发育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需要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大学生依赖网络、书籍、影视作品获取有限的性知识,片面理解甚至是误解西方的“性解放”和“性自由”思想,导致大学生中庸俗的性自由思想流行和性行为超越社会的认可。3.婚恋观教育形式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两课”教师、辅导员和党政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灌输式理论教学和主题讲座进行。这种教育形式较适宜于团体性普及教育,比如传授基本的婚恋常识、婚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恋爱道德与婚姻法律责任,但不适合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和个体性的指导。而婚恋问题具有强烈的个体性,每个人碰到的婚恋问题各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4.婚恋观教育方法落后。

在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上,现行的教育方法手段单

一、粗糙,预防性教育不足,惩罚性教育有余,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婚恋观教育“浅尝辄止”,学生的具体问题、焦点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大学生在处理恋爱问题时,违法违纪行为层出不穷,如为恋爱旷课、私自校外租房同居等。教育者平时对学生的恋爱不管不问,出现问题时往往用严格的校纪校规进行处分,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断送学业。

改进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针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的特点和现行婚恋观教育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使婚恋观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婚恋道德重塑,更能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1.把握大学生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

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需要与异性交往,追求美好的爱情,符合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面对“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也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不能因为大学生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恋爱问题有一定的私密性,就主观认为大学生恋爱问题纯属个人私事,教育者没有责任和义务;也不能因为大学生因恋爱问题导致的恶性案例逐年增多,就反对大学生恋爱。过分地宣传恋爱的负面影响,会使部分学生对恋爱产生恐惧感,“谈爱色变”,并且会将这种不良情绪泛化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中,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恋爱婚姻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爱情,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生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婚恋观念和恋爱行为,疏导恋爱矛盾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2.丰富婚恋观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婚恋观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帮助解决问题。将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道德教育融入婚恋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西方的“性解放”与“性自由”思想,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加强恋爱与婚姻统一性教育,培养婚恋责任意识;树立恋爱婚恋道德教育与恋爱艺术教育并重的意识。恋爱、婚姻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既要受平等、忠诚、尊重、负责等基本道德的约束,又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之所以校园恋情会演变成校园暴力,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婚恋对象、不善于表达爱情、不能理智对待失恋。国外一些大学包括中学对学生的婚恋教育非常细致,小到约会的地点选择、约会时的着装都有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简单实用的恋爱艺术指导值得借鉴。

3.拓展婚恋观教育的渠道,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

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改进婚恋教育形式。大学生婚恋教育应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加强普及型教育,即普及婚恋常识、婚恋道德、婚恋法律责任,培养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包括安全、健康、文明教育。这种普及性教育可以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二是深入开展个性化指导。婚恋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婚恋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同学的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个体化的教育和指导更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管理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培养信任感,这样,一旦学生在恋爱关系中出现问题便能主动与教育者沟通、寻求帮助,或由教育者主动出面干预、化解矛盾。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尊重不同性格特征学生的交流、沟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辟便捷的服务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学生的困惑及时进行指点与疏导,尤其是要建立恋爱挫折干预机制。因为完善的恋爱挫折干预机制,能帮助学生宣泄、转移不良情绪,减轻痛苦和压力,解除因恋爱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4.开展文体活动,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大力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符合大众需要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高雅兴趣和爱好,丰富校园生活,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另一方面,可借助优秀文学作品和经典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人文修养,体验健康、文明、纯洁、崇高的校园爱情。

下载关于大专学生婚恋观的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专学生婚恋观的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研报告 婚恋观是指人们在恋爱、婚姻方面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人生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大学生关于婚恋观的随机调查,我们不但可以把握大学生在......

    《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随着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婚恋成为了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近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某婚恋交友运营平台联合发布《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与世纪佳缘交友网联合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显示,18岁-25岁女性有70%是“大叔控”,其中“气质大叔”、“事业型大叔”......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合集5篇]

    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贺秀峰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重庆师范大学 2015年4月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 学院:政治学院 年级:14级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组员:黎......

    部队婚恋观教育

    保持军人本色 树立正确婚恋观 授课目的: 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您的性别?您的年龄: □男□女1、在上大学之前有谈过恋爱吗? □有□没有3、在大学期间您谈过恋爱吗? □谈过□还没开始4、您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谈恋爱吗? □......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5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1 实践主题:关于当代青年婚恋观的调查研究实践时间:20xx年7月7日—8月15日实践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裕翔街河北科技大学校......

    军人婚恋观浅谈

    军人婚恋观浅谈 健康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能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军人亦是如此。有位心理学家分析说:人们在建立家庭前之所以能保持艰苦持续的奋斗,最大的内部潜在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