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毕业论文1

时间:2019-05-14 04:1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毕业论文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毕业论文1》。

第一篇:幼儿毕业论文1

浅析幼儿创造力在角色游戏中的培养

【摘要】: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运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开发智力的主要方式,它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交往机会。让创造力在游戏中模仿成人,进行广泛的交往,从而可以发 展幼儿的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学会合作交往的同时,解放幼儿 大脑。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创造力

一、研究方法和途径

观察法、行为指导法、交流引导法

二、幼儿创造力的特点、(一)幼儿的创造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创造力的可塑性十分强。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幼儿心理的发展将慢慢成熟,所以经验日益丰富,创造力的范围也不断地扩大,目的性也不断增强,在这一阶段,抓住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契机,会收获良好的效果。

(二)幼儿的创造力比较简单、初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思维发展正处于只有动作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刚刚萌芽。所以他们的创造力是直观的、具体的,有一定限制,处于创造力初级阶段。

(三)幼儿的创造力是无拘束、不受环境和实物干扰的自由现象

幼儿的创造力是随意的、非现实性的。他们喜欢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想象,自得其乐。当他们遇到感兴趣的游戏时,创造的力量会滔滔不绝,就算没有观众,也不会停止,因为此时,他们已经“身临其境”的融入自己的想象中,体会着其创造的快乐。

三、教师如何指导好幼儿有效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才够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创造潜能。

(一)鼓励和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的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愿望和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应该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明确主题。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指导,小班幼儿要多利用玩具和语言启发他们确定游戏主题,中大班幼儿则要鼓励他们独立提出游戏主题;其次,对于幼儿提出的主题,教师要热情支持,对其中有些内容不健康的主题,可采取商量、建议或转移的方式予以改变;再次,教师也可以作为建议提出一些新主题供幼儿参考,但不能强制幼儿采纳。

例如:在小班的娃娃家活动区里,老师看见茜茜和雯雯把娃娃放在一边,只顾埋头起劲地切着菜,互相也不交流。老师知道她们只是对模仿成人切菜的动作感兴趣,对自己在玩什么主题的游戏没有明确意识。于是启发说“你们这样忙着切菜给谁吃啊?”茜茜回答说:“我给娃娃家切菜”,雯雯说“我也是。”老师接着说:“那你们谁是娃娃家的妈妈呀?你们是一人玩万玩娃娃家游戏还是两个人一起玩娃娃家游戏啊?”茜茜说:“我当妈妈。”雯雯说:“那我当姐姐吧。”老师说:“哟,娃娃哭了,该喂奶了吧?”雯雯抢着说:“妈妈做饭,我去喂娃娃吧。”茜茜也说:“好,我先给娃娃热点牛奶。”在老师的启发下,茜茜和雯雯不仅意识到了自己在玩“娃娃家”这一游戏主题,而且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身份及行为的意义,游戏也开始出现有趣的情节了。

(二)指导和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分配角色

幼儿玩角色游戏最为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并以扮演了角色,模仿了角色的行为活动为满足。对于大家都喜爱的角色的争抢以及对待次要角色的正确态度是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指导中要解决好的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幼儿采用猜拳、轮换、推选、自报公议、共同商议等方法来分配角色,注意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其次,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安排他们尝试扮演不同于自己的角色,以利其个性和谐发展。例如:让某些性格比较安静、内向的幼儿去扮演活泼的、活动性强的角色,如警察、运动员等;而建议那些外向的、活动性过强的孩子扮演一些需要耐性的角色如门卫、收银员等;再次,教师要启发幼儿理解角色,并会创造性地扮演角色。例如:幼儿扮演“售货员”,最初只知道售货、收钱,经过老师的启发,“售货员”会吆喝叫卖,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为有困难的顾客送货上门,还会在没人来买卖东西时忙着重新布置货架等,把“售货员”扮演得生动逼真。

例如:一天,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小个子的浩浩和高个子的毛毛都想当爸爸。毛毛说:“我个子比你高,应该我当爸爸!”浩浩不服气地说:“我穿着皮鞋,应该我当爸爸,爸爸都是穿着皮鞋的。”两人谁也不让谁,其他小朋友也没办法说服他们。我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你们俩各自说说你想怎么当爸爸,让大家来评选,大家觉得那个爸爸说得好,就让他来当爸爸。”浩浩先说:“我帮妈妈干活,包饺子给孩子吃。”毛毛接着说:“我也和妈妈一起包饺子给孩子吃,吃完饺子,我再一起去看电影。”结果,小朋友们推选毛毛当了爸爸。

(三)引导和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制定和遵守游戏规则

角色游戏需要制定和遵守的规则既包括内在的扮演角色和物品使用规则如医院的护士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不能擅自给病人打针吃药;已经被用来做围墙的积木就不能随便搬动等,也包括外在的开展游戏活动必须遵守的常规,包括不干涉他人的游戏、游戏结束收拾整理玩具和在游戏过程中友好相处、注意环境卫生等。对于内部游戏规则,教师首先要组织幼儿讨论角色任务,明确每个角色该做何不该做的行为规则以及角色之间的行为方式;其次,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执行规则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再次,注意把握好遵守规则与自主游戏之间的度,既要督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又不能破坏游戏的愉快气氛;最后,对于外部游戏常规也要引导幼儿共同制定和完善。

例如: 中班活动区新开的“超市”很吸引人,有的“顾客”们以为开放式的货架上可以自由取货,是不用付钱的,所以拿了东西就走,“服务员”也没有阻拦。教师见此情景,并不指责这些不付钱的“顾客”,而是同样以一个“顾客”的身份到“超市”去拿许多货物,故意对超市“服务员”说:“谢谢,谢谢,这儿买东西不用付钱,太方便了。”引起了超市工作人员的注意和异议,从而纠正了游戏中的购物规则。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以想象为特质的创造性游戏。它反映了成人的社会生活,但不是成人生活的真实再现。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无论是对游戏环境的假想,还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无论是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还是对游戏情节的假想,都是幼儿充分展开创造性想象的过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幼儿为本”的原则,处处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和自由,适时适当的指导,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 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分配角色”和“按自己的意愿制定和遵守游戏规则”。从而使幼儿在体验“游戏”真正快乐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和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艾森伯格.爱心幼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研究[M].巩毅梅,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14,115.[2]秦金亮,黎安林,李齐杨,等.幼儿发展理论[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139.[3]马乔里.J.科斯特尔尼克,等.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M].邹晓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31.[4]托尼.W.林德;在游戏中评价幼儿.陈学峰,江泽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5]Shenila Riddall-Leech著.观察:走进幼儿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王丽著.走进孩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2.[7]Joanne Hendrick著.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培生教育出版社集团.2002.5.[8]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编辑部.2011.7.8A第515、516期.[9]陈淑琴、宋旭辉编.幼儿表演游戏教案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9.1.[10]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

第二篇: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学前教育

丹东职专

12学前3班

宋淑馨

目 录

一、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现状

1、对“方法”概念和层次的理解模糊混乱

2、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

3、注重研究方法的运用,忽视对研究方法的研究

4、盲目的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方法

二、家庭教育方面

1、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三、情商教育方面

1、情商教育的意义

2、当前幼儿情商教育的现状

3、幼儿情商教育的策略

四、学前教育的方法

1、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4、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5、让孩子多接受艺术启蒙

五、提高幼儿能力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2、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5、适当向幼儿进行拼音教学

6、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六、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学前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家庭教育 情商教育

一、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现状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学前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它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研究方法可以规范和指导学前教育研究,在学前教育研究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学前教育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从教育研究方法中逐渐分化出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是近20年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成为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日益升温的课题。

1、对“方法”概念和层次的理解模糊混乱

教育理论在其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学科知识,很多时候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借鉴。教育研究方法也不例外,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借鉴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哲学思辨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直觉思维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分类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统一的标准。近几年来,一些关于方法的新概念层出不穷,但它们很多没有明确、系统的定义,指向较为模糊,如科学研究方法、现场研究方法、教育研究诊断方法等等。某些新旧概念之间非常容易混淆,这些给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这种先天不足。并且在还没有厘清这些概念之前,就开始使用这些方法了。除此之外。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理解也较为模糊。由于强调学前教育的实践取向和应用性原则.人们习惯于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看作是一种具体的技术和技巧,把观察法、文献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等同于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是为研究教育规律而建立的一整套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体系,而各种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则是方法论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转化形式,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则是方法或方式的情景适应。这三个层面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2、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

由于缺乏对研究方法层次系统的了解,在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人们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方法的第二和第三层面,即强调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也就是说,有的研究者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持有的态度往往是“用什么”“有什么可以用”或“怎么用”,而很少去思考“为什么用”的问题。将“是否能用”作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选择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在选择和运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方法论研究和学习的缺失是导致学前教育研究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3、注重研究方法的运用,忽视对研究方法的研究

“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这一误区。反映在学术研究中,就是研究者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研究方法运用的探讨,而较少对研究方法本身进行研究。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好比是沟通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它的正确运用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其规范性、科学性的理论追求,可以丰富和充实学前教育理论。因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缺一不可,两者只有“齐头并进”,才能推动学前教育学科朝着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4、盲目的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学前教育领域,很多研究者热衷于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学前教育问题。这虽然反映了研究者跨文化多学科的视野。但有很多研究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既不考虑这种方法与学前教育具体问题的适宜性,也不考虑这种方法产生的深刻理论渊源,为赶时髦为突破和拓展方法而使用这种方法,结果往往只是借用新的术语和概念对学前教育研究进行表面化的装饰,产生不了具有说服力的研究。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不能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学前教育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具有特殊性和规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研究方法必须具体化和特殊化。

二、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强烈的针对: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老师应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情商教育

1、情商教育的意义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即智商(IQ)的高低,而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即情商(EQ)的水平高低。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重智轻德现象严重,特别是情商教育被忽视。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2、当前幼儿情商教育的现状

教育目标上重智力开发轻情商教育。一直以来,我国理论界倡导全面素质教育,实际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儿智力的研究和开发即“智商”的发掘,而忽视“情商”的教育,于是出现了诸如“智优德劣”等诸多不良现象。家长行为上过分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教师的教育实践上轻视了幼儿的主体性。

3、幼儿情商教育的策略

我们明确了情商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当前情商教育现状,就要大大增强教育幼儿的耐心,一点一滴地去塑造幼儿的灵魂,注重提高他们的情商。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构建情商智商并重的教育观(2)提高家长的情商教育意识(3)强化幼儿园的情商教育责任

四、学前教育的方法

1、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

3、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究、认识的内动力。幼儿年龄小,有意控制力差,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在幼儿的学习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能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兴趣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凡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他学习时就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兴趣还能激发、维持、促进幼儿的探索欲望,并能使之形成积极、主动、富有坚持性的性格特点。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它能使幼儿主动探究,并使活动得以深入持续。

4、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④提高幼儿记忆力: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

5、让孩子多接受艺术启蒙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受教育者的未来人生发展奠定终身受用的基础。我们一定要用正确并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进行幼儿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五、提高幼儿能力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四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并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作普通话交谈,还要提倡家庭里多用普通话交谈。另外,在大班环境创设中要创造一个自然学习汉字的环境,唤起幼儿无意识频繁出现的汉字的本能。如,图文并茂,蒙台梭利的三段式学习法等,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学习汉字的方法。

4、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教师一直需要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适当向幼儿进行拼音教学

在与小学老师讨论过程中,小学老师指出幼儿在上小学后学习拼音只有一个月时间,这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所以幼儿园期间可以给幼儿进行23个声母的教学,可以利用各种空隙时间,运用电教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小学语文拼音的软件、拼音的磁带等。给予幼儿标准的发音和正确的指导。使孩子上小学后能更扎实的学好拼音。

6、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大班应坚持开展了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可以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高。

经过以上的这些活动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探索更多的方法,让孩子能更好的过渡这个成长的转折点、困难点

六、参考文献

【1】骆正编著.《情绪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10月 【2】智商・情商・识商[J].学前教育研究.1997.(04)【3】曾天德.略谈情商及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J].基础教育研究.2000.(04)【4】《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7】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第三篇: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英语教育二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1

二、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1

(一)游戏教学的目的„„„„„„„„„„„„„„„„„„„„„„„„„„„„1

(二)游戏教学的意义„„„„„„„„„„„„„„„„„„„„„„„„„„„„1

三、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2

(一)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2

(二)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2

四、结合实践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英语„„„„„„„„„„„„„„„„2

(一)按照英语教学内容和语言技能训练安排游戏„„„„„„„„„„„„„„„„2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3

(三)在幼儿玩游戏时进行观察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3

(四)在幼儿玩游戏时给予适当的帮助„„„„„„„„„„„„„„„„„„„„„3

参考文献„„„„„„„„„„„„„„„„„„„„„„„„„„„„„„„„„„4

0

浅谈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英语

章姿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随着人类的高速进步,近些年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幼儿教育也一直在不停地改革,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也提高了对游戏的认识。从中我们认识到,为促进幼儿的发展,应充分重视幼儿游戏,加深对幼儿游戏教育的理解。目前,一些开展了英语教学的幼儿园的幼儿英语实用能力仍较差,仔细探讨,主要在于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材教法在总体设计方面陈旧。因此,我们考虑通过设计游戏创造英语口语环境,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玩玩中学会英语口语。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学习英语

一、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和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幼儿英语学习是除母语之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教育家乔姆斯基认为,幼儿在学习母语的敏捷性同意可以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来,其提前条件是创造和母语一样环境的情景。幼儿教师以游戏的方开展英语教学,这就是为幼儿创设这种学习第二语言的机会。因此幼儿教师运用游戏激发幼儿英语学习是实施英语教育的最佳途径。著名儿童教育学家严文井先生讲过“教育,决不限于课堂教育和学校的课外教育,孩子们的游戏,就是学习,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已经提上当前教育的议程,它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已被众多家长和教育者认同。幼儿英语学习活动的游戏化,是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前期的学习特点决定的,一个有趣的游戏,不仅会使幼儿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加深了语言材料的理解,而且以其独特的方式给幼儿带来了快乐,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幼儿更大的学习英语的热情。目前一些幼儿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一)游戏教学的目的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游戏教学而恰恰能满足他们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而兴趣又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Learning by doing things.”即在做中学、学中玩。因此,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英语活动是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样化并且充满新鲜感的游戏。如:大小声、踩地雷、歌谣、吊死鬼等,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边学边玩。

(二)游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把游戏广泛地应用于课堂能为英语学习创造真实额、寓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方式,从而刺激幼儿旺盛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幼儿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有利于幼儿更容易掌握英语知识

英语知识本来是枯燥泛味的,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游戏,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课堂也因此充满了活力。例如,歌曲童谣一般都配合手指及肢体动作,不但增加趣味性,同时也符合孩子好动爱玩的心理,让孩子在动中学,学中动。更重要的是,这些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对语言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孩子在学习hula-hoop(呼啦圈)时,边做转呼啦圈的动作,边念儿歌“hula-hoop,hula-hoop转一转”,学习soccer(足球)时,边做踢足球的动作边念儿歌“soccer,soccer踢踢踢”。同时,将课文配上律动,能使幼儿学的更快,越学越有兴趣。

3、有利于培养老师和幼儿的教学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节课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如果磁场的磁力大,那么就可以吸引住幼儿,教学效果也一定能事半功倍。游戏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在游戏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在情景表演中活化生活,感知社会,从认知、思维等多角度进行训练,教师在激发学习潜能的同时也为幼儿的人格魅力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

(一)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少儿3-6岁的这一年龄阶段,为学前期,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和身心等其他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少儿英语教学的内容可选择少儿感兴趣的主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其内容可包括:动物、玩具、颜色、数字、食物等等,可先在3-4岁年龄段叫简单的单词,到4-6岁的年龄段再进行简单的口语教学,如先学习Pear(梨子)、Cat(小猫)、Banana(香蕉)等单词读音后,在由易到难,提升至短语及口语对话:Give me a pear,please(请给我一个梨子)、It is a dog(它是一只小狗),让少儿在这一年龄阶段得到适宜的阶段性学习。

2、在保持幼儿的天性中学习英语

游戏是少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少儿天性的展示,教师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而且可以充分挖掘幼儿的兴趣,天性。另外也培养了幼儿开朗的性格和主动团结他人的品格。

(二)、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幼儿英语学习首先需要一个安全且适合少儿游戏活动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其次就是需要优秀的教师,能够跟上当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最后重中之重的就是语言环境的创设。任何语言学习都不能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作为渥德福教育的创始人奥地利科学家鲁道夫·史坦那指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是对环境不假思索的全盘吸收。幼儿学习语言是对其周围语言环境的模仿和吸收。作为中国幼儿学习英语恰恰缺少的是英语语言环境,这是建设的关键环节。

四、结合实践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英语

(一)按照英语教学内容和语言技能训练安排游戏

1、词汇游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幼儿来说,词汇无疑是一大难点。让幼儿在诸如情景游戏中记忆单词的发音、含义、拼写。比如可以通过识图理解含义,制作一些小卡片来做拼单词游戏来记忆单词,发音可以采用挺辨音游戏,鼓励幼儿分辨不同的发音,并模仿。这样幼儿就不会觉得枯燥。

2、句型游戏。通过猜谜和角色扮演等游戏,唤起学生们的丰富想象,在模拟的情景中,体验 句型的用法,激发幼儿用所学的词汇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爸爸和妈妈是一对组合,然后可以用爸爸妈妈分别代替某个句型的一部分,然后告诉孩子们句型是如何组合。

3、听读游戏。让幼儿听指令或阅读图片文章之后按要求去做,目的是学习和巩固语法或句型。如《bingo》这是一个训练学生听写认读字母能力的游戏,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并在上面画一个“井”字,将纸分成九格,然后教师随便念九个学过的字母,学生边听边将字母填在格子中,随便填在哪个格里都行。学生填好后,教师再打乱顺序逐个念这九个字母,学生边听边在听到的字母上画圈,当画的圈在横行、竖行或对角线上成一条直线时,学生便可以边喊“宾狗(Bingo)”边将纸举起让教师检查,最先喊“宾狗”并写得准确的获胜。这个游戏还可以用于音标,单词或数词等。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1、幼儿游戏时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教师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样板,因此在游戏中尽可能为他们创造真实的英语环境,更多机会说英语、接触英语,尽量避免翻译。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来让儿童明白游戏中英语的含义。例如在学习人体部位的名称时就可以采用反应性游戏的形式进行,取游戏名称为《 Touching game 》,教师以全英语口语的形式组织游戏,利用简短的语句、形象的肢体动作和生动的表情,让幼儿理解玩法。要求不让幼儿输出一个“中文字音”,只给幼儿通过反复地听、看,从“猜着玩”到“试着玩”,一直“玩得对”“玩得准”,还能回答老师提问:What's this?(指幼儿Touch 的东西)教师的每一个步骤都给予肯定“Good!”、“Wonderful!”。这个游戏的难度在一步一步地提高,教师的作用在于每一步做出的肯定都“心中有数”,使幼儿在难度上升的过程中都获了不同的成功感。另外在游戏需要鼓励儿童主动说英语,避免中文。虽然一开始说几个单词都很困难,但是通过激励措施,小的奖励会激发他们心中的欲望。

2、教室内设置英语角。根据教学内容在英语角内放置适当的卡片和实物,并且要定期更换那些卡片和实物。假如第一周放置动物类:kitty(小猫)、elephant(大象)、lion(狮子)等,下一周要换成植物类:tree(树)、flower(花)、grass(草)等。鼓励幼儿观察这些物体的颜色以及形状--发展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和空间智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问幼儿英语角里物体的英文名称--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还要引导幼儿在英语角里进行简短对话,如“May I come in?(我可以进来吗?)”,"Yes,come in.(好的,进来吧。)--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智能。

3、要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多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课堂上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儿童感受到爱和支持。他们也会为此做出积极的回应。曾听过一堂外教上的幼儿英语课。他灿烂的笑容,高昂的情绪,热情的语调,丰富的肢体语言,感染了每个幼儿。孩子们对他的教学指令做出了积极回应,教学组织得很成功。因此,不管在游戏中还是在活动中,教师都不应吝啬微笑和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向幼儿发出积极的信息。在一种受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幼儿的学习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在幼儿玩游戏时进行观察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

1、幼儿在游戏中,为了玩具材料,分配角色而发生争执,影响他人游戏的正常开展,此时教师必须加以介入,通过交替轮换玩具材料或角色,阻止这些过激行为,协调好幼儿间的相互关系。

2、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教师有必要及时进行指导,如在玩《转陀螺》游戏中拿鞭子抽陀螺,幼儿不注意间隔距离;如《踩高跷》游戏时幼儿得胜心切,踩着高跷狂奔等等。这些情况下教师的及时介入与指导,能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3、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求助时教师要给予帮助。如游戏材料不足时,教师及时增添,使游戏顺利进行。

4、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游戏时,教师要给予帮助。如幼儿踢毽子时毽子老是掉到地上,而准备放弃。此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系了绳子的毽子,让幼儿拉着绳子踢,以降低游戏难度,尽可能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游戏的快乐。

(四)、在幼儿玩游戏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1、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对幼儿的一些游戏进行指导。此时,教师的指导意义并没有失去,但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作为幼儿游戏伙伴出现。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弱,对成人的依赖性强,他们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当看到教师和他们一起成为游戏的伙伴,会感到格外兴奋,使游戏玩的更加有兴致,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真实。如在《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中,活动单调,幼儿自顾自的游戏,这时教师便扮演老狼,和幼儿一起游戏,由于教师担任了游戏的主角,调动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始终也不要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随机指导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

2、教师通过直接点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这是教师在幼儿游戏情节之外插入的有目的的教育指导幼儿游戏并不表示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不管,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也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插入的教育教学,只不过这时的游戏已暂时转变为教学,融入了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意图。如在《数字朋友》游戏中我会用英语说出任意1-10以内的数字,找到相应数字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小圈,让后我用英语和大家一起点数。

3、教师做出示范性动作,对幼儿英语游戏进行指导。在组织游戏时,幼儿教师需要做好示范,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让游戏顺利开展。在游戏中,教师不断丰富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在游戏时,注意引导幼儿开展活动,并鼓励进行创新活动。如故事性的英文游戏《小红帽》,可以让小朋友实际演练,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加深小朋友对故事的印象性。

参考文献

第四篇: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30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1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

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

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

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

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

【摘要】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强烈的针对: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例如:我校幼儿园全部幼儿都出生在农村。所接受到的东西不如城里的幼儿多。农村中好多庸俗。无聊的话语容易被幼儿带入园内传诵,行成顺口溜,久而久之,就容易行成难改口语而流传下来。至于某些下流式的动作。有些幼儿也会模仿。甚至在老师面前也胆做作。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④提高幼儿记忆力: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经提到。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1、家园结合。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

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讲讲自己对洗手的看法,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科学引导。

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我曾今听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散步,走到半路时,孩子看到地上有一根羽毛,孩子蹲在地上把玩,妈妈看到了就制止孩子“不要玩,太脏了”,孩子被妈妈拉着走时还不停的回头张望。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另外一对母子身上,那位母亲的做法是“你怎么发现这根羽毛的啊?你的眼睛真厉害,可是它太脏了,我们把它带回去洗个澡,让它变漂亮”孩子高高兴兴地带着羽毛回家了,并把它做成了一个小玩具,不仅家长尊重了孩子还让家长和孩子有了一次亲子活动的机会。一件同样的事情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家长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一种教育机制比较好呢?

4、言传身教。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妈妈看到垃圾桶旁掉了很多餐巾纸,就对正在玩耍的女儿说:“你看,垃圾都掉在地上了,你是想让家干净还是不干净啊?”然后当着女儿的面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女儿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

5、强化巩固。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个别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我们就要有意识一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还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检查中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还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1—2个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第五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下载幼儿毕业论文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毕业论文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论文: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1 页 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1问题的提出 1.1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途径,也是人可......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天津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作者:杨娜 学号: 1212001453305 所 在 分 校:北辰电大 班级: 辅导教师姓名:家园合作......

    《论教师言行对幼儿的影响》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与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定稿) 专 业: 学前教育专业 姓 名: 赏林霞 学 号: ***43 指导......

    【教育毕业论文】小班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探究(最终5篇)

    小班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探究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条件下老师才可以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

    毕业论文

    运用电教媒体 享受多彩课堂 【摘要】:充分发挥电教多媒体集计算机、录像、动画、图片、音响等功能与一身 ,它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教学中。小学......

    毕业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姓名:尹鑫雪 班级:06电商(2)班 专业:电子商务 指导老师:王兰兰 论文大纲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一)......

    毕业论文

    论民主立法原则 民法典,尤其是博大精深,卷帙浩繁的民法典,是现代商品经济与法律文明和谐结合的精美产物。同时,民法典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文明的演进又起着极其伟大且难以......

    毕业论文

    单位代码 10642 密 级 公 开 学 号 200609013081 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中华民族声乐与演唱方法 论文作者: 张越 指导教师: 陈陟熹(讲师) 学科专业: 音乐学 提交论文日期:2011 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