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1
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陆爱萍
一.“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认识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估算,常见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空间与图形”角的认识、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找规律。
二、浅谈如何让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
我从事小学教育两年来,最大的发现就是: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的同时,更应该做好学生的“第二任父母”。父之教,身体力行也!面对“三教九流”的学生,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细心指导也不可或缺。
随着新教材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不可动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重中之重呢?个人认为首先要让他们对数学充满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他们有兴趣就肯定能学好,同时我也要对他们有信心,要经常鼓励他们!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
那么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个人认为不同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做游戏的方式(例如找规律和万以内数的认识就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来教学。),不仅能把学生置于中心位置,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直观的方式(图形与空间就要采用多媒体找一些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来观察并解决。),可以去掉一些繁琐、无关紧要的认知过程,让学生“直截
了当”进入主题;还可以两者兼之,等等。总之,尝试并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三、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8+6×5”与“6×5+8”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
工人老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5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计算如下:
5×3+4=5×7=35(个),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矛盾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引进括号的原因和用途,懂得了先算括号里的数的道理。
四、适时的鼓励,不要“吝啬”鼓励
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被老师表扬和鼓励,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可以使他(她)开心一整天,而且会认真做任何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使用直观教具,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是最认真的,也是最有兴趣的。
也可以说句鼓励的话:“真好”、“真会动脑筋”,还可以要求大家鼓掌或插上小红旗等形式,对学习上的进步表示祝贺,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极大鼓舞,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并适时鼓励他们,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还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操作能力。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师和自己的学生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怎样上好低年级数学兴趣课
辛市镇中心小学杨渭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最有效地获得数学知识。近年来,我对“怎样上好低年级数学兴趣课”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我的体会:要上好低年级数学兴趣课,必须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活力”,让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进入课堂,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乐学。
一、做好“趣味”文章,使数学“活”起来
低年级的数学多数知识显示枯燥无味、呆板、教条,课堂气氛难以活跃。
学习兴趣激发就是数学课要充满情趣,关键是在教学中教者设法把数学教活。
运用数学编儿歌,易记忆
儿歌语句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等形式,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如教学数学大月、小月时,我给学生出示儿歌:“七前单月大,八起双月大。”这样,学生记得快,记得牢。再如,教学除号时,可以教给儿歌:“一条横线画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不仅形象描述除号的形状,还内含等分意义及书写要求,强化了学生表象记忆。
运用数学做游戏,使内含形象化
一节“趣味”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教学形式是否活泼,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动、贪玩,我就投其所好,把部分运算题编成游戏做,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进行改错题计算时,我编“医生诊病”的游戏,将平时 的错例编上口号,让学生分析各种“病例”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改正、正确的得数是什么。学生通过“医生诊病”改错的游戏,很快掌握了计算方法。再如:为了提高学生快速准确计算的能力,我编了“过金桥、夺红旗”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座桥,两边各有六道题,分别请两个小组上台进行计算比赛。同时全班同学在台下边拍手边唱〈〈过金桥〉〉儿歌:“数学题儿一道道,一排排的像小桥,算对了
呀就过桥,算错了就过不了。老师引我上金桥,学好数学夺锦标。“在活动中,学生们的积极性超越了一般。台上的学生要又快又对的计算,台下的学生也在边唱边助威呐喊,课堂气氛出现了精彩的一幕。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编了“摘苹果,找准答案”的游戏,先将10个写有加减竖式的“苹果”贴在事先画好的苹果树上,然后将有正确答案、错误答案的卡片发给学生,学生上台摘下苹果,面向大家让同学们评议,看谁
是又对又快地摘到苹果。当学生看到苹果树上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时,都迫不及待地要去摘。可是,这些苹果不容易摘到,必须把苹果上的算式题的数字相加,得数与自己卡片上的得数一样才能摘。算式题变成了苹果,对小学生自然增加了吸引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运用数学编趣题,使思维多样化
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我运用一些数学编成趣题,开展“动脑筋巧题”活动。例如:有一块木版就像我的课桌面子,用锯子锯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这题一出现,学生纷纷举手,不加多思考的学生都认为还剩3个角。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并表扬他们已经动脑筋了就是好。还有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又举起了手,说:“剩下4个角”、“5个角”。当我听完这些答案后,请学生用纸来折一折、剪一剪。我跨这些同学“真棒”。并且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
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不能简单地想,要从多方面想,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要进行多样化思维,才能达到预定的结果。
二、“美育”,使数学变得“美”起来
人人都爱美,低年级学生对美好的东西更有强烈的追求和向往。如果将美育渗透到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去,把枯燥无味的算式、公式千篇一律,毫无变化的阿拉伯数字“美”起来,对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把算式题与花朵结合,数学变得美丽可爱
鲜花是美好的,低年级的小学生特别喜爱花。我在上“秋游”这节兴趣课时,安排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公园赏花”,我用色彩斑斓的
菊花、玫瑰花、一串红等花朵作教具,布置成一个公园的小花园。在这个花园里的花朵上面都盖着一个得数,只要学生说出一道算式的得数与花朵得数对应,这朵花儿就会开放。上课时,同
学们兴趣浓烈,答题积极,快速准确。题答完了,花朵全部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们既复习了数学计算题,又使他们沉醉在美丽的大花园中。
把数学与动物结合,数学变得逗人喜爱
低年级学生大多数喜欢看卡通片,那时因为卡通里的小动物逗人喜爱。我抓住这个特点,运用到课堂中来。在“秋游”课上安排了一个动手拼图游戏:把条件和问题分成动物的若干部分,只要把有关的问题和条件搭配好,就能拼出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同学们立刻笑眯眯地拼起来,好奇心使他们迅速找到合适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一道道完整的应用题,而且逗人喜爱的小动物出现在面前了。
把口算题与“登山”组合,数学变得催人奋发
使数学“美”起来,不仅要赋予数学形象美,满足学生爱美的好奇心,更要挖掘数学的内涵,把德育美渗透到数学
教学中。我在上“秋游”兴趣课时,又安排了一个“登山攀高峰”的接力赛。我设计了一座又高又陡的山,有四条通往山顶的路,每条路上都有一道道险关,算对题目,就可以到达顶峰。这个游戏的场面非常激动人心,同组的“登山队员”都为自己的队员呐喊加油,争取冠军。通过这种比赛,学生们不仅口算熟练,而且培养了一种齐心协力,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使数学变成了学习的动力。
这节“秋游”兴趣课是以“美”作为主线,欣赏花朵、拼图游戏、登山攀顶等整个课程有声有色,把秋景展示在学生面前,确实使数学“美”了起来。
三、运用“电化”教学,使数学“动”起来
传统的教学方法靠教师的一张嘴,手中的一只笔,一本书,一块黑板,随着现代化教育科学迅速发展,电化教学普及。这对上好数学兴趣课,又添上一把“火”。把电化教学引进数学教学课堂,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动”了起来,效果显
著。
比如:把固定的画面变成活动的课件后,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把呆板的算式变为有生命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把数学的习题变为生动的画面,色、味、声俱全,使孩子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离不开生活。
总之,要上好数学兴趣课,教师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要围绕着“趣”字去组织,去科学编排,去巧妙构思,以自己的智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叩响学生心灵之门,引领学生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到知识的海洋中嬉戏、遨游。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艺术
一(3)
陶华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许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导入新课、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复习等环节的教学艺术,但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往往只是通过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等单调的形式结束教学。其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总结艺术,否则就只能算是虎头蛇尾的教学败笔了,至少不能算是一节十分成功的教学课。
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讲究结尾的艺术,这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儿童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孩子们最疲劳、注意力最分散、学习效果最差的时候。这时候,若是一成不变的作业、预习等内容,学生常常无心去听,有的甚至极为厌烦。下课了,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悄悄地向同学打听作业内容。如此等等,都是因为课堂结尾太单
一、太枯燥乏味造成的。相反,我们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采用以下几种结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总结预习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什么是梯形的底边(上底、下底)、腰和高? 3.梯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不能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进入到下一节课“梯形的面积”新课之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过渡和铺垫。
二、延伸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尾:教师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四边形内角和是180°×3五边形内角和是180°×4。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照这样看,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约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师问:“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呢?”生答:“因为我们的座位号都不是老师拿的卡片上数的倍数。” 师问:“那出什么数时,你们就都可以出去了呢?”生答:“1。”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四、问题启发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
五、音乐赏析式。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小括号”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结尾:师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呢?”生答:“小括号。”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首好听的儿歌。”接着播放录音,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听到童声演唱:“小括号,作用大,题里遇到先算它;睁大眼睛看清楚,可别马虎忘了它;我们从小不马虎,人人顶呱呱。孩子们也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地跟着学唱,在愉快地歌声中明确了小括号的作用,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真正做到了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了新知识。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更新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新课标的推出,要 求我们更新观念,与改革同步。如何组织教学,怎样做才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角色转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这个学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 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 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二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 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 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 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 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 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 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 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我在教学“时间”这部分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三个星 期前就先告诉学生,三个星期后我们要学习时间,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然后我有意创设 一些有关时间的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大家接触,结果学生来了兴趣,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再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解决 相关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多让他们实践,就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得出结论。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太小了,滋长能力比较差。所以导致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定会努力认真的总结、反思,虚心求教,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第五篇:2010学年下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2010学年下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贯彻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石楼镇中心小学 林晃眉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是由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持,各区县教研部门共同参与研究,依据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广州市中小学现行使用教材制定的,目的是通过评价改革,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同时也为市、区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管理提供评价依据,通过规范目前区、校的学业质量监测,导向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包括两种行为:一种是教师行为,一种是国家行为。教师专业化是各级各类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如何将两者结合,贯彻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呢?
本学期,我校数学科组教师,继续认真贯彻学习《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游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我们要变知识育人为文化育人,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在这方面,数学科组以学习《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为切入口,做好三个引领:理念引领、专业引领、方法引领。主要措施是科组、备课组牵头加强理论学习,同伴互助提高认识。
一、科组的理念引领
“学高为师”,过去认为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一桶水也不够,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一滴水就够了,但这一滴水是建立在教师的学养上的能够激发学生滔滔江水的一滴水,这一滴水就是催化剂,让学生与科学与人生与
历史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教师知识需要更新,要不断地研究不同时代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就是说教师是最需要学习的群体之一。《评价标准》作为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献,必须面向全体,通过系列化的研究和学习,使每个数学教师时刻心中有标,按照标准的要求,把握好学科教学的方向、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为了将学习《评价标准》的活动引向深入,科组利用科组活动时间,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研讨活动,要求把《评价标准》的学习作为年级备课组进行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在理论学习时系统阅读;备课设计时有针对性的阅读;在评课议课时对比阅读等。同时鼓励每一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努力提高科组老师对评价标准的理论素养,结合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理论依椐。通过学习,教师们都普遍意识到《评价标准》对学科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少教师说:《评价标准》是学科教学工作的一本重要参考用书,但与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在功能上又有所不同,需要结合起来使用。同时大家也明确了作为《评价标准》的教学要求是一个单元甚至是一个学期学习目标的底线,在课时教学目标中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分解。如科组内的林老师这样写到:我平时有时间就看看《评价标准》,我认为《评价标准》对教师在教学中有比较好的引领作用。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阅读之后对教材都会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使我能准确把握整册书的教学目标以及各部分知识的评价要求和评价标准。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把握尺度。有了《评价标准》的指导,有些教学内容不知道要教到什么程度,不知要从哪个方向去教,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心里就有底了。另外我校在促进教师学习方面一直都有做下面的一些工作:保证教师学习需要的满足,包括外出考察、支教,组织教师集体外出听课学习班,每年花两百元钱供教师购买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笔记,等等。
二、科组的专业引领
阅读《评价标准》的细则并不难,而要真正践行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理念的创新、行动的持久和反思的热情。有思路才有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而更多的思路应该是我们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解困而来。教师要在业务上进一步的提升,除了自身不断学习外,更需要的是专业引领,特别是新课程环境下课如何上?该如何体现《评价标准》的内容等是老师们最关心,最想得到的答案。我科组为了让老师们进一步掌握课改理念,明白自己所教学科该怎样教,首先学校行政带头上讲座课。对教师进行有序列性的专题培训。如:如何备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辅导学困生?如何写案例式论文?等专题,教师听完后针对自己学科的特点写反思,再将反思在会上与教师们分享、交流,引领教师掌握课改理念,明白方法,知道如何实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史其实就是他们的反思史。其次,学校行政带头上引领课。高主任的一节示范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练习课教学,通过学生的思考、练习、相互间的启发研究,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深化。这节练习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活动为主,重视教学中的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具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使学生在亲自动手中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感受数学。通过这样的优秀的课堂例子作为指引,使教师们更清楚明白如何上课改课,主任以及科组长主动上各学科的引领课,与老师们共同研究,共同实践,共同反思,并做好方法的引导。与此同时,通过上讲座课,上引领课,解剖评课这三种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
三、科组的方法引领
学习《评价标准》并在日常教学操作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实践和理论在特定教学情景中任何相互作用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实践智慧,经历和体验这种融合过程后,对实践情景的回顾与思考,并运用个人熟识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触发教师情感表达和进行自觉实践反思的基础。围绕区研究课题“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使用与实施”,我校数学科组老师开展了深入的学习研究活动。(1)科组活动——讲座。有目标的实践常常在理性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围绕评价标准,首先由科长结合教学实际在大科组活动中进行“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下的有效练习”的专题讲座。科长根据市区教研员的指导,结合评价标准的练习设计的去谈练习题设计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创新性方面阐述练习的功能,为教师如何设计练习作出指导。(2)
年部活动——问题收集。有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研究,我们以年部为单位收集有关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使用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经科组提炼出存在共性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如何设计与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配套的练习;非纸笔测试:如项目评价、操作测试等等,其具体的“标准”又是什么?该如何去把握?(3)年级活动——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书籍等手段探求相应有效策略。(4)年部活动——沙龙交流:以年部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组织教师畅谈自己研究中的做法。(5)个体活动——撰写心得,积累经历一系列活动后的所得。我们的科组力求创设开放多元自主动态的教研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活动,在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引领下,我们数学组也在进行不同方式方法的尝试,也希望能通过方法的研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找到一种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在新课改的目标下,合理应用现有资源,做到与时俱进,将我校的教学水平提升上去。百尺竿头,我们会更进一步的,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挖掘更新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措施,把我们的教学搞的更好。
参考资料:
1、学标用标议标 ——《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试用的实践和思考
杨健辉 李醒群
2、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教师教育研究2005.1
3、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教育研究2004.5
4、凝聚力量—提升自我—携手共进
荔湾区华侨小学数学科组
石楼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