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逐步推进,我国的课程管理不能再是“大 一统”的体制,这种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课程体系不能充分涵盖地区的差异,不能真正做到困材施教,因此课程 开发应该体现层次性,这是大势所趋。我国部分学者把课程划分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三个层次。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及统一的教材已经开始启动,但由于课程统一,各地差异很大,仍然出 现许多的不适应,第一,出现国家课程与办学条件的不适应,第二,出现国家课 程与师资条件的不适应。第三,出现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第四,出现国家课程与地方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因此;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也 必须同步跟上来,各地也正在积极地尝试与实验,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 课程开发的难点,一般来说,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1]它使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呈现“三位一体”的态势,具有了强大的优势。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趋向,它能拓宽课程 范围,适应个别差异,呈现最新动态,发挥创新意识。但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背景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严密科学,又要符合实际,要对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环 境进行详尽的分析。就学校内部来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分析:①教师的素 质和态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其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因素。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教师的专业 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分析教师在专业领域之外的才干、兴趣、爱好等,以便 各尽其才,目前,大部分教师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他们对自身的定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 发,不仅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导致角色的转换,采用新的教学 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等,从而使某些教师感到没有把握,因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②学校领导的态度与组织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 先学校领导的认识要到位,态度要积极,可以说这是校本开发的前提,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了,才能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外,校本开发是一个科学 的过程,学校领导要加强组织管理,包括宣传、确定目标、组织实施、校本课程 的评价等等。③学生的实际。任何课程的宗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 的开发也一样。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具体他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年级之间、学生群体的状况是有差异的,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兴 趣、爱好和已有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智力发展、身体发展及存在问题 出发,来确定目标、并组织实施。④学校经费等资源状况。校本课程的开发,还 要注意学校的资源状况,资源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经资源和 信息资源等。尤其要涉及到学校经费的预算,以及如教学设施、图书资源和网络等信息资源的分析。
第二,要把握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点
以学科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社会为中心仍然是校本课程的三个基点,教 育史上,曾出现过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相对划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 教育,其课程的体现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主张以有组织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依照学科结构组织学科知识,使学生由易及难、由简及繁、由浅及深 地掌握学科知识。它强调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连惯性,学习过程有助于促进 学生的智力发展,课程管理比较容易。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其课程的体现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为以学科中心为基础的课程基本上没有体现学生 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已有经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科分得过细,偏重 书本知识,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课程,不注重课程的编排顺序和范围,注重课程的综合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这里,学科知 识将成为学生探索某些问题的一种工具,如研究性学习。它体现了学生的需要、兴 趣、能力和已有的经验,充分考虑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可以重点发展学生独立研究和自学的能力,有利 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以社会学习论者的观点,主张以社会作为课程开发的 基点,认为这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和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学生从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初改造社 会,它强调了课程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实用性和适用性,加强了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从中可以看出,以学科为中心、学生为中心以及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开发,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的偏激之处。目前,中小学所进行的 校本课程开发,学科中心、学生中心以及社会中心仍然是三个基本点,在开发过程 中,要充分把握这三个基本点,吸收它的优点和特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学生实际,在校本课程的实际开发过程中,保持课程的平衡。
第三,要注重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后,其效益如何?质量如何?如可行性、相容性、优越性、相对的 深度和难度等,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校本课程本身的 评价,二是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后的学业和能力评价。一般来说,对校本课本身的评 价是为学校领导、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因此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要把握以下几方面:①课程目标评价,即校本课程是否达 到预期的目标?预期目标是否有效?咖程组织评价,即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课程组织形式?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课程内容?③ 课 程实施评价,即是否选择了最恰当 的教学方式?④评价的再评价,即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评价模式?校本课程的评价 应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始终,特别要注重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这关系到校本课程的长远质量。至于学生学习课程后的学业和能力评价,它是反映校 本课程质量的晴雨表。要努力建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 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一言以蔽之,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核心标准。
第四,要注意解决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第一,不能把校本课程等同选修课和活动课。校本课程要体现在课表上,应该 是很正规的,国家课程强调了共性,而校本课程强调了个性,这应该是比较完善的课程整合,可以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不能把校本课程当作兴趣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来对待,把它当作一种补充。第二,不能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增加学生负担联系起 来。有 许多老师可能会认为,目前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了,在一片减负的 叫喊中,校本课程开发不是更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吗?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问题、操作问题。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大多是人为的因素,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式,要 真正体现在课表上,要求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重新分配课时,这不会增加学 生负担。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不能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槁。要利用校外资源,借梯上墙,借“鸡”生蛋,水涨船高,要联合同一地区同类学校共同开发,实行资源共享。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龙固镇李集小学
常胜钦
一、课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由教育教学行政部门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国家课程。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已全面展开,但是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这导致了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缺乏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更难以达到国家课程的预期效果。在推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国家课程普遍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等。
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早就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应该直接参与到课程的编制工作中去。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形式及时间设置上都有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我校地处乡镇,虽然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但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具有乡镇特色校本课程的前景广阔。在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过程中,步促进了学校工作的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乡镇小学所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确立了本课题,试图通过探索和实践,寻找到突破口,最终走出一条乡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好路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1、校本:指的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它强调课程开发活动是学校和教师发起的,并在学校中实施,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的利用,特别是与校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2、校本课程。亦称“学为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校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3、开发:《牛津英语词典》中,把“开发”解释为“一切计划、方案的具体细节的确定或小说情节的完全展开。”而在课程开发中,指的是准备一项可操作的计划,以便去运用现有的教学大纲,包括教科书和教学材料的选择。或者也可指编制出一套教学大纲及其配套资料,以供班级教学使用,特别是指教科书、教参的编写以及教具的配备,有时还包括课程目标和评价手段。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然而,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不仅仅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在目前的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
全面发展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现代社会的教育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一切教育活动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创设适宜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实现其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所在。校本课程正是基于教育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开设的课程。
2、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要重视书本知识,但是也从来认为知识最深厚的根源乃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知识之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这是现代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可以在书本之外,可以在课堂之外,可以在学校之外。
3、现代课程的有关理论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被动地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科学全面地分析校本教学资源,组织编写以“***********”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并有效地开展实施和评价。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通过实验,更新教师观念,建立课程意识,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展现教师教育智慧,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3、强化学生独立能力、合作能力和非语言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等产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协调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关系,充
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是按照原先制定的研究方案,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始终坚持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特色性原则,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同时辅以调查研究法、文献总结法等,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
(一)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前期酝酿、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先设计了一个初步研究方案,然后成立课题组,形成了研究工作网络,之后通过召开课题组会议,进一步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同时制定了有关研究制度。
2、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文献研究阶段
本阶段,我们主要是利用假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专著,进行文献研究,并通过召开研讨会,再次讨论、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阶段
主要是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结合乡镇特色及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并组织编写了以“********”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3)实证研究阶段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环节,我们遵循修改、完善后的具体实施方案,依照环境分析后所制订的校本课程目标及课程结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而务实的研究并开展评价。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然后再实践、再论证、校内及校外推广研究经验和成果。
(二)实验方法
1、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教研紧密结合,通过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反思、再体验、再反思,不断深化研究,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实验工作的开展。
2、研究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内容进行调控,以参与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前后的认识和发展作为原始依据,组成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理性的总结和研究。
(三)实验措施
1、组建实验课题组。
2、成立学习型组织,建立每周学习制度,引发和推荐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组织实验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以实验骨干教师为龙头,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参与实践和研究的积极性,及时交流、展示、推广不同阶段的成果。
4、开展听课、评课、课例分析、研讨等活动,各分项负责人直接面对每位实验教师,亲自参与研究课的备课、试讲及评课活动。倡导实验教师勇于改革,不断总结新鲜教学经验。
5、保证实验经费按时到位,专款专用。
五、研究的内容分析:
课题研究应该是务实而规范的。按照既定的课题研究方案,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环境分析研究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环境因素分析的根本原因。环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它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斯基尔贝克曾经说过:“尽管选择目标的过程中涉及科目、学习理论以及对儿童的理解,但是课程目标不能仅仅从科目中推论出来,从学习理论中推理出来,或者从对儿童的理解中感受出来。相反,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
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不同的,从一所学校获得的环境分析结果不能照搬到另一所学校。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环境,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
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实践,我们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科学认真的分析。我镇地处汉江支源,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我镇的豆腐制品享誉海内外,可以说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学生开发校本课程的兴趣浓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强。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目标设置研究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本课题组成员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方向,既制定了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研究
课程组织就是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组织。编写了一套以“ ********”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可爱的荆门、神秘的钟祥、我们的母亲河、礼仪教育、家乡特产、科技大观”等。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特殊的教学目标和特殊的教育场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还编写出了相关的配套材料等。
(四)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实施过程研究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1、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正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上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很浓郁的地域内容,更有学校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考察探究活动中去。我们给学生创造了适合的实践情境,使学生放心、放松地参与实践研究,他们的学习表现非同一般。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小课题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先后确定了如下研究小课题:豆制品制作与销售、母亲河的变化等。我们在选题上针对本地的丰富资源,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本地特色,教师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进行有效的辅导。
由于学生身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面对的是身边熟悉的研究材料,比以往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有了更多的合作空间,有了更多难得的体验。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自由研究,努力自助和适当寻求他助,伴随着探究过程感受挫折与失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强化。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中去,在与环境的相处相适中发挥了特长,优化了个性,提升了研究能力。
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当然开发者,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教师介入校本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着
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心,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实践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效果更好。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教师逐步树立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及评价观念,认识到了教育必须从关注共性、关注社会性的要求中逐步走向满足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体会到了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文本,而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过程。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间改变了以往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科学大观》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了研究小组,由于这项课题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集体协调一致,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教师。由于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需要具备多项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知识视野。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本课题研究全面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积极利用网络优势,积累素材,真正成为了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等。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3、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材料。它以其形象生物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固有的,它必须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代媒体是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具有浓郁古镇氛围的《古镇寻踪》时,教师先用多媒体演示了用数码相机自拍的石牌古镇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尽情地欣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趁势揭示课题。临近下课,朗诵由石牌本土作家蔡兴荣创作的《小巷》,学生边听边学,气氛异常热烈,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校本课程开发素材转化为具有直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五)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课题组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并取得了预期的评价效果。
1、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评价又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我们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认知内容。例如,在学习了《古镇寻踪》这课后,我们并不是着重考查学生对我镇的古代建筑、自然资源等方面记忆性的认知因素,而是让学生根据实地考查的情况,认真查阅各种资料,请教家长、老师,然后写出小课题研究报告,在撰写课题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增长了见识,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又如在学习《小豆腐闯出大世界》后,让学生进行豆制品制作表演,考察豆制品市场并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市场经营策略的若干意见,为石牌豆腐走向世界出一份力。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及社会参与到学生学业的评价中来。教师在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上,加强纵向比较,减弱横向比较,并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通过这样的学生学业评价实践,我们课题组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研究
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本身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领导和课堂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了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建立了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用数理统计和描述的方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通过对课程本身的评
评价小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符号学生的需求,课程组织形式及内容恰当,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以上对校本课程研究内容的分析只是针对于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它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我们认为,只有在认真地分析不同学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个性鲜明的校本课程目标,并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才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强化学生的独立能力、合作能力和非语言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好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最终走出一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好路子,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的品位和特色。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课题组成员几年的倾力协作,本课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开发、收集了一批校本课程资源
编写了《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案》,设计了《校本课程纲要》,开发了部分校本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操作性,为今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丰富了素材资源,深受师生的喜爱。
我们在编写与实施教师指导用书时,力争做到主题鲜明,趣味性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活动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好地适应学生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主要本着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了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和实施:
1、整体性原则:把各科融为一体,发挥其整体作用,使学生的能力、个性、身心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围绕一个主题的多科内容有机结合的活动方式。
2、活动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发展个性,提高能力。活动是该课程的主要形式,基本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去启
为学生的活动充分地创造条件。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操作来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课前准备——活动过程——评价——反思,学生自始至终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
4、愉悦性原则: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到充分的快乐。努力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使学生充分获得情感和审美的愉悦体验。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情感。
(二)开发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在人类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活动之间建构起了一座桥梁,课程资源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教材内容丰富性的特点,教育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以适应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就要尽可能地拓展教材内容的领域,使那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内容因时因人而异地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教师的“教”成为极富创造性的“教”,学生的“学”成为极具个性化的“学”。为此,我们构建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和策略。
1、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兼顾能力层次不同的每一类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面,通过参与、探索、实践、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充分发展。
(2)科学性原则。精选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同时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性的评价。
(3)开放性原则。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使资源内容更加广阔,特别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开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较充分地思考、讨论,2、开发学科课程资源策略
(1)整合策略,即:整合教学素材,深化教学内容。教材虽然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块学习的土壤,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作为教师就应把教材作为教学素材去看待,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以此为依据来走进我们的实际生活,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需要迈近,达到走出教材、深化教材、跳出教材的目标,从而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整合教学素材时,我们注意了以下四方面:①考虑学科内容及特点。②关注教材上内容的呈现方式。③思考教学设计。④设想课堂使用情况。
(2)生成策略,即:捕捉动态生成,优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生成新的实践智慧的立足点。作为教师就应善于保护和捕捉这些资源,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留心学生的反馈,及时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捕捉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并恰如其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经历知识形成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情感。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四会:一会判断选择这些资源,课堂上信息量非常丰富,教师们学会了在40分钟内在师生交互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二会“回应”不同声音,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为了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学会了根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或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三会延伸和拓展课程资源,面对课堂上动态性的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在课堂上来不及解决的教师把这些资源延伸到课外进行拓展,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爱学、乐思的积极情感。四会善待学生的错误,实践使我们感到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错误,教师要善待,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进行创造,发现真理,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发展,同时也丰富着教学实践智慧。可见,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只有融进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肤浅走向深刻,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得以真正实现。
(3)和谐策略,即:和谐师生关系,挖掘潜在资源。在特别关注三维目标达成的今天,我们逐渐认识到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动态的、对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教学资源。实践使我们感到,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无法对话,就无法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从知的方面来看,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而从情的方面看,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都是具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因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它自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平等的交流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来自课堂和老师,很多的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在课余生活中的积累,只要我们创设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孩子们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发现知识,从而更加喜爱学习。
(三)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1、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继承和宏扬了优秀的本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
2、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校本课程就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了,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全校学生活泼、团结、积极向上。
(四)教师的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得到发展
1、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2、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交流探讨,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
3、是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师的论文有多篇分别在国家、省、市、县获奖或者发表。课题组在研究中,捕捉展示机遇,参与展示过程,以专题研讨、评比交流、撰写论文等方式为舞台,推出了一批老师。
(五)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校本课程的开发,课题研究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学校校风良好,学风严谨,受到家长、社会一致好评。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如:
1、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涉及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2、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
3、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参与面。
4、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建立学生实践基地。
5、如何进行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等等。
我们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后继研究,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转变教师传统的课程观念,使其不断提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转变引起学生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家乡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特色与品位。
我们的展望是:
1、组织课题组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使学校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进一步研究学校课程的发展,科学分析学校和社会课程开发因素,自觉地开发培养未来意识的课程。
4、不断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要对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为学校领导和课堂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制定出适合学校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及实施细则,使校本课程开发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学校的整体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第三篇: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南宁市第二中学
岑盛锋
2018.8.26
南宁市第二中学
课程文化和综合实践课程介绍
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关键看
两点,一是卓越严谨的课堂教
学,二是充分全面的课外活动。
而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的课程数量和质量决定的。
一、背景:学校的样本课程应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2014年9月4日
教育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依据一参考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项内容18个基本点”
2017.9.24“两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关键能力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一个中心:全面发展的人
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六项内容: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18个基本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于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
技术运用这18个基本要点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1.课程原则
全面发展
个性选择
档案袋需要(新高考)
二、新形势下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2.课程目标:支撑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1)培养认知能力
(2)培养合作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
(4)培养职业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综合性、校本化、谱系化
【案例】上海中学课程图谱示例:上海中学的学校课程图谱由
“重立志”的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重激越”的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重挖潜”的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子图谱三大部分组成。三个分图谱都有基础型和发展型两大部分,三个分图谱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了近10个学习领域的880多个科目与模块供学生选学,为高中阶段推进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案例:建平中学课程谱系】
语言学科群
文史哲学科群
自然科学学科群
艺术学科群
STEAM
学科群
四、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
实效德育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
思维创新课程
财商培养课程
STEAM
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职业体验课程
社团活动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设计:
学校目标—学生需求—教研组计划—教师申报课程系列结构:
领域——学科——模块
五、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案例分享
南宁二中课程文化设计与实践
第一部分
顶层设计---构建魅力课程体系
基于促进学生潜能全面开发、个性充
分发展的生态型课程
1.创建魅力课程图谱
2.完善魅力课程体系
⚫
基于以人为本,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
理论和马斯洛需要
层次理论,基于潜
能充分开发,基于
彰显个性气质魅力,基于因材施教原则,构建二中特色课程
体系。
完善魅力课程体系的路径选择:
(1)
国家必修课程开足开齐、吃透研透,形成校本化
(2)
国家选修课程优化分解、模块多选,形成个性化
(3)
校本必修课程精心打磨、传承创新,形成品牌化
(4)
校本选修课程开放开发、深挖潜能,形成特色化
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开发过程
中,已提供与核心素养培养相配套的拓展选修课程150多门,涉及7大领域:
(1)
科技创新类课程
(5)公民素养类课程
(2)
学术拓展类课程
(6)国际视野类课程
(3)
艺体特长类课程
(7)社团实践类课程
(4)
大学先修类课程
形成了4大系列特色课程模块:
(1)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实践,科技创新
(2)
心健教育课程—健康成长,终身幸福
(3)
大学先修课程—高端需求,个性培养
(4)
苗圃计划课程—专业引导,提前育苗
四大课程模块
四大课程模块
着力打造国防军训教育、绿色环保教育、校情校史教育、三典仪式教育等4门校本必修精品课程和
30门校本选修精
品课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7大学习领域
四大课程模块
学术拓展类、体艺特长类、科技创新类、综合实践类、公民素养类、大学先修类、国际视野类等7大类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从“供给型过渡到需求型”的二中显隐课程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元祖论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慧弘讲堂
百家讲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戏曲进校园
启天艺术节
世界冠军进校园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舞蹈选修课
书法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人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机器人竞赛
青少年科学体验
创客实践室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创客竞赛
科技节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综合实践: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
保护母亲河
义务植树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感恩教育
防溺水安全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成人礼
反恐防爆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大学先修课:同济苗圃计划
结题报告
苗圃夏令营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国际视野:夏令营冬令营游学、英美国家文化选修课
全球青少年文化大使活动
英美文化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
认识一百种鸟类
古琴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https://mp.weixin.qq.com/s/K9KZCbPBS8ezewwWWuzxeQ
生活中的物理
环境化学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在思考与实践这三个问题:
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是怎样培养人?
三是为培养这些人能提供哪些支持和服务?
1.校本课程建设第一步:做好课堂内与外的平衡
工作。
现实中的学校太关注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大多数都与具体的课程相联系的。课外活动是课程的延伸与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的。
2.学校课程建设第二步:课程分与合的统整工作
学生在校要经历一件事情、一种项目、一个活动,理论意义上讲,这些事件都有可能成为课程,因此,学校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课程。当
这么多课程在学校产生时,学校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这些课程进行
分类。但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一要能够自圆其说,二要能够反映学校
传统,三要能够体现特色优势。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基础上,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
珠海市香洲区香洲一小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是构建幸福人生素养,下设五个子目标,分别为人文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为实现这五个目标,学校从四个层面三个层级分别给予落实,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层落实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是打造幸福人生的课堂文化,这是按照学校的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校
本化改造。第二层次是开展活动拓展,第三层次是活动探究类课程开发。这一课程设置将原有的国
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扁平化,通过整合、拓展、补充等方式整体构建学校课程。
3.学校课程建设第三步:做好课程选择定与动的设置工作。
不同学段,课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单科课
程与综合课程并存;高中阶段,以单科课程为主。
正因为如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特点根据培养目标,学校应该设置哪些课程是必选的,因为这
是体现了学校的意志和要求;哪些课程是自选的,因为这是反映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4.学校课程建设第四步:做好课程推进先与后的计划安排。
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会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这个梳理包括从专家的视角、行政的视角、师生的视角、家长的视角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诊断,拟出学校课程建设最需要解决的若干个问题,然后将之排序。
在选择突破的时候,是选择最难解决的呢?还是选择最易操作的呢?教育只能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在完全不可改变的地方,哪怕再强势的教育也很难发挥功效;在容易改变的地方,哪怕是在弱势的教育也可以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却很少,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很难改变的地方停留太久,却忽略了容易改变的地方。
5.学校课程建设的第五步:课程质量高与低的研发
21世纪技能包括: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数字化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ICT(信息、通讯与技术)素养)。三是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生产能力与绩效能力;领导力与责任感)。
因此,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想清楚核心学科是哪些?21世纪技能如何培养?能否形成一个技能序列,尽可能体现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育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倘若能够实现,这样的学校课程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一定是教师们最认同的。
谢谢聆听
第四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现在,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校本课程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对指导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点;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国际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 McMullen)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他们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即指那些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关成员,以学校为基础,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这一描述是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较早期的认识,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意义。[1]
目前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如徐玉珍(200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廖哲勋(2004):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等等。[3]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无论是对国家教育部门还是对地方教育部门,以及还是对学校与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次,就该领域的现状而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开发人员的素质还不相切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再次,就社会现况而言,校本课程的理念难以与目前的考试制度相协调,所以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简言之,目前,我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适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氛围与机制。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所以,国内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明确理念;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和优势评价。这些都是学术上对校本课程开发制定的宏观程序,理论上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直观性、操作性比较欠缺。
1.成立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前期,要多做宣传和动员,目的是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开发团队。
2.环境分析。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习内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和特殊环境分析。
3.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二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4.方案拟定。在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施之前,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5.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和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的传播、采纳和推广,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化教学,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
6.评价与修订。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配套做一个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收集各方建议、意见,从而对课程的修订提供参考。[5]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3.1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达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一直是教育所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内需要协调解决的基本问题。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虽然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发展问题,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上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以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学科教学目标及统一的教学评价形式下放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学校为了完成任务、符合要求,必须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由于有了统一的要求和教材,只需要以此为本,放心讲授。学生为了赶进度,只有跟着教师的步伐向前冲,根本无暇顾及自我发展。
自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地位确立之后,国家课程比例相对减少,学校也拥有 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学校和教师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进行教学,既实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与个体的和谐统一,使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真正落到实处。
3.2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差异,促进了教育系统中老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差异、教师能力的差异和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全国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客观上存在着这么多差异的各级教育子系统,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照顾现实的差异。这种矛盾的扩大势必会束缚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阻力。校本课程的提出正是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反思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1)这种提倡“多样性”、“可选择”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
由于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教师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么,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
(2)这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校本课程适应了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了差异,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3.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合理解决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校本课程“具有弹性,很容易融进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而且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
它的开发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了一起,促进了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以往的课程虽历经几次改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德雷斯尔在评述60年代的课程改革时,指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弊 2 端:(1)仅仅着眼于各门学科的内容更新,跨学科的内容尚未触及;(2)仅仅着眼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跨年级的内容尚未触及;(3)仅仅着眼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只研究一些脱离生活的课题。
从这个指责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的范围、形式、方法必须改革。而校本课程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要,它的范围可以涉及必修课、选修课,也可以涉及理论课、实践课;可以涉及定向性的显性课程,也可以涉及非定向性的隐性课程。其形式既可以针对某些具体内容、某个课题研究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将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单元设计成微型课程,还可以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课程。其方法灵活,可采取“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活动”。所有这些皆可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发展较好、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深入开发,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学校则可以量力而行,合理解决地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4.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4.1课程决策民主化和形成学校特色
从学校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并且使学校成为课程的权力主体,让学校在课程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此同时,也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广大中小学校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片“试验田”。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4.2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从教师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一直以来,我国教师习惯于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忠实的执行者,不需要关心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就较为肤浅和表面。
自实施校本课程后,课程开发的任务摆到了教师面前。教师就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呼唤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从原来被动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真正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这对教师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随时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同时,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使自己位于教育理论前沿,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组织能力及专业素质。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面临着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这样,教师在充分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旨趣和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素质与能力会逐步提升。
以上这些在很多实验学校都得到了验证。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为教师培训亦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视角。4.3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尊重,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
5小结
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差异需要、体现学习特色,同时它对学校及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促进自身和学生个性的发 4 展,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学校,应该通过参与式的校本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掌握课程开发的本领。作为教师,更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阅读一些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以获得理论指导,深化自身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梦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11-12.[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04:12-17.[3]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11-18.[4]王传金.论校本课程开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1-34.[5]石中英等.教育学基础[M].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stract: China's basic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 levels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now,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which makes the school under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various types of school.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meaning
第五篇: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反思
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反思
(教育科学学院 13级教育学专业 刘爽 学号:131274026)(教育科学学院 13级教育学专业 宋晓艺 学号:131274018)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的不同,关于其定义和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由此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定义多样化和相关定义混淆等诸多问题。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明晰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反思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案是研究的重点。与此同时,也为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经验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点;问题及对策;
20世纪60-70年代后,当各个发达国家政治上的民主运动与权力下放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政治上的变化影响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要求在课程决策上实现民主化即权力下放,因而强调学校一级的课程决策,重视学校的教师、学生、1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这就是课程史上的“校本课程运动”。在这一运动之下,出现了正式的“校本课程”概念和对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我国于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里所说的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2。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实践的课程模式和过程的课程模式两大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新课改要求下,全国几乎85%以上学校都开设有自己的校本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在此,针对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与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得校本课程开发存在更少的阻力,帮助其顺利进行。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和概念
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外来词,在国外兴起较早,于1999年引入我国,结合我国的三级课程体系展开,然而在我国发展呈现不成熟的特点,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与概念,不同的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研究采纳了几种相对比较成熟的定义。国外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 u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School used curriculum planning)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School-centered innovation)或(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缩写词为“SBCD“,在英语教育文献中,与SBCD相近的词汇还有“学校聚焦的课程决策(school-focused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学校中心的课程改革(school-centered curriculum reform)"“学校课程改进(school curriculum improvement)”等3。
197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给校本课程开发下了一个定义:基于学校课程需要的自发的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利和责任重新分配;使得学校获得法律、行政和专业的自主权,进而得以从事自身的课程开发过程4。国内定义:
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5。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解决学校自身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以学校为基础,结合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和社区人员等合作进行的课程发展过程与结果6。
通过比较相关概念,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存在以下5种基本要素:以学校为本、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配合、结合各地办学差异、旨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一种开放的课程开发的动态过程。在此,对校本课程做出一个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以学生发展为前提、立足学校自身教育资源和特色、充分吸纳校内和校外资源(教师、学生、课程专家、家长、社区、社会支持系统),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体系进行补充,是一个课程编制、开发、实施、评价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直接理论支持的课程学者当属美国的施瓦布(CJ.J.Schwab)和英国的斯腾豪斯(L.Stenhouse。施瓦布与布鲁纳(CJ.Bruner)一起领导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即“新课程运动”。在总结该运动失利原因的基础上,施瓦布创立了“实践的课程范式”,发起和组织了课程领域的“走向实践运动”。几乎在同一时期,斯腾豪斯在英国与施瓦布遥相呼应,针对目标模式提出了与之对立的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并领导了“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他们的课程理论和实践为校本课程开发揭开了序幕7。经过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开发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结合特色,体现差异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能够尊重学校师生差异性和独特性,满足师生需要的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差异,促进了教育系统中老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校本课程强调实践的课程模式,它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能够合理解决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例如,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国家课程设置采用自上而下的封闭式8、集权式开发模式,使得课程体系脱离学校发展要求,造成教育效率下降,学生辍学人数增多等问题现象;在校本课程开发后,不仅能够更好地照顾到地区差异和民族特色,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二)科学决策,强调民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采用实践的课程模式,强调通过集体审议来解决课程问题。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相比之前的课程开发:课程设计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教育管理者和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很少有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成员的参与。在国家实行三级课程模式后,课程设计的主体就呈现扩大的模式,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人员都应当广泛的参与其中,并且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
(三)优化资源,形成系统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校内、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是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缓解了理念美好但和实践脱离的矛盾,合理优化和配置资源,这有利于达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9。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
(四)不断发展,动态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一种学校文化建构的过程10。它着重体现在课程问题的发现、课程内容的制定、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与反馈等过程中。在螺旋式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当采取动态的管理过程,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体制,并贯彻落实11。
(五)体系完整,过程统一
实践的课程模式强调课程开发的过程与结果、目标与手段的连续统一。校本课程开发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经历了概念的分析、课程目标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总结经验再指导实践等步骤,过程呈现出连续统一的特点。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要求,即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动态发展和相互补充的过程。
(六)全员参与,体现开放
学校自身不再仅仅局限于专家和国家设定的课程,而是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融合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不再是僵化、封闭、专制的单一模式,它开始吸纳学校外围力量的广泛参与,呈现开放和接纳的特点,这就为开发后的校本课程的效果提前做好了保障。
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关问题及相关举措
由于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出现,研究着重于发现问题,并结合中外研究现状提出一些相关举措:
(一)改变旧的课程观,完善课程评价体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理念是先导,更新理念是关键。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统一的国家课程体系,在这种长期单一的计划体制下,学校和教师长久依赖这种封闭式、集权式的开发模式,所以他们的观念仍然停滞在课程改革以前,他们关于校本课程的思想理解较为肤浅。较为明显的则为:当前学校领域仍然存在“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踏踏实实办应试教育”的现象,毫无根据地把课程分等级,导致“重主课,轻副课”现象。再加上学校自身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偏差,他们选择安于现状或者应付检查,导致学校在开发过程中将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没有很好的实施。
课程实施后,课程评价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仍然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过程评价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这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即培养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再加上学校没有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不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从而也就不能为课程进一步开发创造条件。
不少学校认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矛盾”,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12,一方面,国家课程的目标旨在提升全体国民的素质,存在单一性和统一性,而校本课程旨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培养全人。另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家长盲目向学校施压,学校盲目向学生施压,国家课程体系的实施存在优先地位,这使得校本课程一开始就以从属地位展现在教师和家长面前,而学校更多的选择逃避和应付。因此,国家课程体系在编制过程中应当更具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也应当注重创新。
学校要在每学年,每学期末进行校本课程的总结反思。从课程设置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系统和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借鉴目标达成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I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应答模式、鉴赏评价模式等,采用量化评价、质性评价和典型质性评价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做准备13。
(二)更新学校理念,完善管理体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基石
普通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相当落后,民主程度不高,不少学校管理人员和课程安排人员闭门造车,相对封闭,忽视了家长和学生的参与,不能吸收更多的社会意见。
学校要更新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学校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不要把校本课程开发当做是国家强加给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把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都落实到实处,争取看到实效,并且不打折扣地完成。
对外开放,民主管理。课程的开发如果不能在进行充分的民意调查的基础上,忽视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动力量,这将使得校本课程开发的阻力大大增加,也会额外增加学生的课业量和负担,从而失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在管理模式上,学校要真正地摈弃以前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不能关起门来搞开发,要敞开大门欢迎家长、社会相关人员的参与,积极听取他们的有效建议,真正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课程,从而获取他们的有力支持。因此完善课程评价模式,保证开发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校总结前一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为更加高效的开展新一轮的校本课程做好铺垫。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关注校本课程开发较为成熟的学校,实现校际合作。为防止各种意外因素的发生,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准备,切忌盲目和偏离开发的本源,克服“非线性”带来的后果。非线性提醒我们:一个结点元素可能有多个直接前趋和多个直接后继。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可以说,不论做出的预设方案多么完美无缺,在实践过程中都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学校、课堂不是一个仅仅依靠预设就能知晓其可能发生的情况,更多的则是灵活的生成的部分14。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一蹴而就,相反它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从已有的课程实践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包括六个步骤:组织建设、情景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学校在完成第一个步骤后,也可以从剩下的五个中任意一个入手,也可以几个同时进行,需要专家和学校在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应当注意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校本课程形成的沃土,要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大胆创新,不断实践,反复修改补充,完善校本课程15。理论开发要注意密切联系实践性,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进行补充,完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密切联系家长和社会资源,全方位,立体化完善课程体系。
(三)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长期实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一纲一本”,对实施的课程缺乏反思。并且由于升学压力,教师也没有精力去进行校本开发。不仅如此,高校师范教育也忽视了教师入职前关于课程开发的能力训练。长此以往,教师的观念落后,也失去了课程开发的能力。
教师要更新课程观念和提高自己课程开发的能力,采取在职进修,积极主动与课程专家合作、开展校本调研、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等方式,通过不断学习,努力跟上课程改革的潮流。
完善教师的在职进修制度。实现中小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的对接,帮助教师更新自身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理念,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体会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方法,明晰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类型,动态把握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以及领会校本课程的评价措施。教育要回归人的善行,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应当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触碰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因此,应当指导教师改变以往的终极评价方式为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立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根据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需获得课程专家的支持,实现专家和学校的对接。从而通过校内和校外两者的合力实现校本课程的开发,但由于我们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轻视,实际上造成了课程专家资源的短缺和学校自身的封闭16。
(四)课程专家的有效参与,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必要保证
课程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也没有系统性的认识,使开发出来的课程本身不具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专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只关注前期的设计,忽视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动态的过程,缺席后期的指导。
课程专家要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念进行清晰的界定17,保证对校本课程有深刻正确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此同时,课程专家要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每个学校的特色,并清晰地把握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课程,不能用不切实际的理论盲目的指导。课程专家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后续追踪调查活动,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不可认为只有课程开发的责任而忽视关注校本课程后期的演变和发展的指导。
(五)家、校、社有力合作18,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有效保障
传统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不需要校本课程这支新鲜血液的注入,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没有什么别的要求。社会也普遍认为学校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呼吁学校提供为孩子开发情商和智商的辅助手段,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一个特色课程承担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学校的单一责任,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爱,如果课程的开发不能在进行充分的民意调查的基础上,这将会额外增加学生的课业量和负担,从而失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相反,如果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有助于实现家校合作,更好地关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使得学校有可能帮学生定制更加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这将为孩子的成长增添色彩,也能够强化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突出作用。
(六)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物质保障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作为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开发经费和科研经费,但大部分学校教育经费不足,上述资源得不到满足和开发,这难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深入展开调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全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所需的硬件设施。也可以适当允许民间力量加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开发和合理的管理追踪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人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仍然存在急需开发和改正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校本课程的开发仍然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校要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努力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相信经过学校、教师、家长、社会、课程专家、政府的不懈努力,校本课程开发的步伐会越来越快,效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丁念金,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2] 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1:9.[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1:8.[4] [5]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6]罗永忠,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理念[J].山东教育科研,2002:7.[7]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0:6.[8] 李兵,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2:5.[9] 王彦,浅谈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0:4.[10][11] 罗永忠,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理念[J].山东教育科研,2002:7.[12] 张永宜,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6.[13] 靳玉乐,课程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67—379.[14] 尹弘飚,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15] 刘国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革新,2006:4.[16] 康实,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云南教育,2003:12.[17] 朱安安,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7.[18]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