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

时间:2019-05-14 04:5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

第一篇: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

以德为本

追求卓越

四川德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

系统建设服务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

各潜在供应商:

受采购人成都市新都区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委托,四川德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将对“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服务采购项目”(招标编号:SCDXZC-201310-058)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为了保证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政府采购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现就该项目的资格条件和技术需求广泛征求各供应商的意见。

如您认为该项目的资格条件和技术需求存在倾向性或不合理性,请具体指出存在倾向性或不合理性的内容,并进行说明。所提意见请在2013年10月15日下午17:00时前,以书面形式反馈至我公司,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一、项目名称: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服务采购项目

二、项目编号:SCDXZC-201310-058

三、资金来源:财政资金,已落实

四、招标项目简介:本次政府采购项目共一个包件(服务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五、投标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的相关规定;

2、在中国境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法企事业单位;

3、具有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乙级及以上(含乙级)资质;

4、蓉外企业须在成都市设有分支机构;

5、本次政府采购活动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以德为本

追求卓越

四川德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刘先生、陈女士 联系电话:028-83995998 传 真:028-83995998

四川德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10日

以德为本

追求卓越

四川德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附件: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服务采购项目服务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范围:成都市新都区境内的所有土地

二、项目对象:林地、林木和花卉园林苗圃地及其自然环境条件 三、二类主要内容:

1、核实各类土地利用属性,并进行小班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面积、蓄积;

4、调查各类四旁林(竹)木株数与蓄积;

5、调查各类绿地的面积与分布;

6、调查区域花卉园林苗圃地面积与分布;

7、专题调查川西“林盘”面积与分布并进行保护性分类;

8、核准各类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天保公益林、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的面积、质量与分布;

9、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10、核实新都区境内其相关的基础地理信息。

四、林业和园林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内容

1、森林资源基础信息更新

2、森林资源属性数据库建设

3、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

4、园林专题信息建设

5、信息系统集成建设

6、系统应用培训

五、设计要求:二类调查质量达到《四川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并通过省级验收;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质量达到《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及四川省林森林资源属性信息建设”要求(川林发[2006]144号)并通过省级验收。

第二篇: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市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2008年4月底完成我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体制改革经营大户(李永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为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按期、保质完成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目的

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其目的是为科学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拟定实施方案,同时也为制定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以及实施林业工作的监督与考核提供依据。

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权利义务统一,分区施策,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开

展和圆满完成,按编制细则要求,决定成立以000000为组长,0000,000为副组长,汪百力(资源保护科科长),0000,0000,0000为成员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本次编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资保科,000兼任办公室主任,000兼任办公室副主任,00000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编案业务开展,组织完成编制任务。

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下达

0000林业局下达000国有林场和个休经营大户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计划任务书,明确编案单位类别,经营方案设计深度,组织编制单位、承编单位、林权所有者及有关部门代表召开编制工作动员会,并形成有关会议纪要、协议文件。

五、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量 ㈠准备工作

1、技术人员组织

由编案领导小组抽借调查设计人员36名,其中协助调查人员18名,组成6个专业技术组(补充专业调查组,资源校核组、规划设计组、资源培育组、数据统计组和成果撰写组)来完成编制任务。为保证编案各项调查和设计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领导小组应聘请林业技术专家3名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参培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技术规定和仪器的使用,熟悉工作方法,统一技术标准。

2、编案工作物质准备

①、调查资料的准备(二类调查资料、资源档案数据、森林经营分类区划成果资料、调查图件、调查各类表格等)。

②、相关设备、工具的准备

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海拔仪、罗盘仪、测高器、GPS手持仪、测绳、花杆、皮尺、钢卷尺、油锯、砍刀、计算器等。

一般工具:记录夹、绘图板、铅笔、橡皮、资料袋(包)等。

交通工具:各编案单位应根据情况,安排必要的交通工具。㈡、调查与勘测(外业)

1、基本情况调查和收集

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与收集、自然条件调查与收集、生产建设情况调查与收集、森林经营情况的收集、林区多种资源调查、技术经济指标和定额资料的收集。

2、森林资源调查

000二类调查资料于2004年完成成果资料,至今已经4年,其资料不能完全满足编案精度的需要,须进行补充调查,校核资源数据。校核内容包括:林地校核、林地面积校核、林地地类校核、林木资源的校核、林木生产量校核,此项调查工作量大,技术性强,任务重。

3、森林经营调查

森林经营调整涉及内容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大。主要包

括立地类型调查、森林生长量调查、森林消耗量调查、抚育间伐调查、低产林改造调查、苗圃地调查与勘测,采种林(母树林调查)与勘测、森林保护调查等。

4、林业经济调查

林业经济调查主要是收集各种经济、技术指标资料为分析评价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主要包括:林区的人口、劳动力、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化、交通运输、通讯邮电、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等社会经济调查,市场经济调查、林业经营状况调查等。

5、森林采伐利用调查

主要对拟定采伐的小班进行伐区典型调查。

6、林区基本建设及辅助工程建设调查。

该项调查内容:林区公路及道路网布置,物质运输类型及设备,场址、管护站址、嘹望台、宾馆、休闲山庄等场址、建筑物的勘测与调查、机械检修、供电、给排水、通讯工程等调查。

7、多种经营调查

多种经营包括一、二、三产业的经营项目调查。

8、非木质森林资源利用调查

9、森林游憩调查

㈢、调查资料的整理、归类和分析评价

将各补充调查、专业调查、典型调查分类进行整理、归类,通过初步计算,确定资料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撰写论证报告。

㈣、筛选编制方案

通过各种调查资料的系统分析评价,分别不同侧重点为编案单位,提交2-3个备选方案,由领导小组召开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加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评选出1个最佳方案,以作为本次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的依据。

㈤、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设计(内业)

1、编制三表。立地类型、造林类型及森林经营类型表是经营方案编制的重中之重,将集中主要技术人员进行计算编制。

2、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①造林和更新规划设计 ②森林培育设计 ③种苗设计 ④林业产业规划 ⑤森林采伐利用设计

⑥健康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

3、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4、经营管理规划设计

5、其它设计

6、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㈥编写经营方案说明书

成果资料包括:经营方案说明书、说明书附件、设计图纸和附表四大部分组成。

六、进度安排 ㈠、准备工作 1、2007年4月30日前,组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工作经费。2、2007年5月10日前,下达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书,制定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3、2007年5月11日-31日,参加本局培训及区局培训技术人员,聘请专家授课。4、2007年6月1日-6月30日,落实专人负责完成收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各项资料,建立资料数据档案。5、2007年7月1日-7月15日,采购调查所需的物质设备。6、2007年7月16日-31日,组织完成开展外业调查生产实习,调查人员熟练掌握各种专业调查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

㈡、外业调查 1、2007年8月1日-7日,完成编案单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调查。2、2007年8月8日-9月15日,完成编制单位的补充专业调查和资源校核调查。3、2007年9月21日-9月30日,完成编案单位森林经营

调查,林业经济调查。4、2007年10月8日-10月20日,完成编案单位采伐利用调查,基本建设及辅助工程调查,多种经营调查,森林游憩调查,非木质资源利用调查,森林保护调查等。5、2007年10月16日-11月6日,完成外业调查资料整理,系统分析评价,提交2-3个经营方案编制备选方案。由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评选出最佳方案。

㈢、内业设计 1、2007年11月7日-12月6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三表”计算、编制工作。2、2007年12月7日-12月31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各专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3、2008年1月4日-1月31日,编写森林经营方案说明书。4、2008年2月1日-2月28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图、各种总平面图、现状图,其他示意图的制作。5、2008年3月1日-15日,森林经营方案成果资料(初审稿)上报区局,并组织初步论证。6、2008年3月16日-4月15日,根据论证组意见,对经营方案进行修改,上报终审,再修改完善装润资料,上报审批和备案。

七、安全生产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外野外作业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领导小组、编制单位、承编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和落实安全制度和措施,积极帮助一线调查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八、工作经费预算及来源

根据《重庆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此项工作涉及1个林场、1个经营大户,调查任务重,外业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共需经费898250.00元。其中:外业调查费用322720.00元,内业设计制图40200.00元,评审和培训 21280.00元,设备费396800.00万元,成果资料费97250.00元,不可预见费20000.00元。(详见《0000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经费概算表》)。

第三篇: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试 行)

一、总 则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规范和引导森林经营主体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纲要。

2、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森林经营主体要依据经营方案制定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经营方案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

3、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森林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4、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统一,坚持与分区施策、分类管理政策衔接,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的原则。

6、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有利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改善林区经济社会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编案单位和程序

7、从事森林经营、管理,范围明确,产权明晰的单位或组织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单位。依据其性质和规模分为以下几种编案单位:

(1)一类编案单位: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国有森林经营公司、国有林采育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经营单位。

(2)二类编案单位:达到一定规模的集体林组织、非公有制经营主体。

(3)三类编案单位:其他集体林组织或非公有制经营主体,以县为编案单位。

8、一类编案单位应依据有关规定组织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二类编案单位可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三类编案单位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

9、编案工作组应以编案单位为主、林业规划设计单位、林权所有者代表及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和社区代表共同参加。在方案编制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森林经营者的自主权,林业部门负责政策把关和协调,规划设计单位负责技术服务。具体工作应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一类和三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二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10、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程序。

(1)编案准备:包括组织准备,基础资料收集及编案相关调查,确定技术经济指标,编写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2)系统评价:对上一经理期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本经理期的经营环境、森林资源现状、经营需求趋势和经营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经营目标、编案深度与广度及重点内容,以及森林经营方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经营决策: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不同侧重点提出若干备选方案,对每个备选方案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选出最佳方案。

(4)公众参与:广泛征求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适当调整后的最佳方案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5)规划设计:在最佳方案控制下,进行各项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编写方案文本。

(6)评审修改: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成果送审,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定稿。

三、编案内容和要求

11、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森林经营,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目标与布局,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维护,效益分析等主要内容。

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目标与布局,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分类,森林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评估等主要内容。

1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深度依据编案单位类型、经营性质与经营目标确定。

森林经营方案应将经理期内前3-5年的森林经营任务和指标按经营类型分解到,并挑选适宜的作业小班;后期经营规划指标分解到。在方案实施时按2-3年为一个时段滚动落实到作业小班。

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应将森林采伐和更新等任务分解到,规划到作业小班,其他经营规划任务落实到。

规划性质经营方案应将森林经营规划任务和指标按经营类型落实到,并明确主要经营措施。

四、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

13、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必须建立在翔实、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基础上,包括及时更新的森林资源档案、近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专业技术档案等。编案前2年内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应对森林资源档案进行核实,更新到编案。编案前3-5年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需根据森林资源档案,组织补充调查更新资源数据。未进行过森林资源调查或调查时效超过5年的编案单位,应重新进行森林资源调查。

14、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全面进行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分析重点包括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状况;森林提供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的能力;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游憩服务、劳动就业等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和地力衰退状况等。

评价应参照国家、区域或经营单位等不同层次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重点包括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保持森林健康与活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潜力和问题,编案单位的经营管理能力、机制,森林经营基础设施等条件。

15、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全面分析国家、区域和社区对森林经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需求,找出外部环境对森林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重点分析相关森林经营政策、林业管理制度的约束与要求,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相关利益者对森林经营的需求及依赖程度,生态安全与森林健康对森林多目标经营要求与限制等,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确定经营战略。

五、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16、编案单位应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森林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现状、经营特点、技术与基础条件等,确定方案规划期的森林经营方针。经营方针必须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经营主体与社区利益,协调好森林多功能与森林经营多目标的关系,确保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的充分发挥。

17、森林经营方案应当明确提出规划期内要实现的经营目标。经营目标应根据现有森林资源状况、林地生产潜力、森林经营能力和当地经济社会情况等综合确定。森林经营目标应当作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国家、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相衔接。经营目标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发展目标,林产品供给目标和森林综合效益发挥目标等。

六、森林区划与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18、一、三类编案单位应按照《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的要求,以区域为单元进行森林功能区划。包括森林集水区区划、生态景观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野生植物保护区划、野生动物保护区划、人文遗产保护区划、森林游憩区划、森林火险区划、有害生物防控区划等。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属性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应优先区划出来:

(1)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如地方特有种、濒危种、残遗种)显著富集的区域。

(2)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主要物种仍基本保持自然分布格局的大片森林景观区域。

(3)珍稀、受威胁或濒危生态系统区域。

(4)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集水区保护、土壤侵蚀控制)的区域。

(5)满足当地社区生存、健康等基本需求的区域。

(6)对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

19、编案单位应以小班为单元,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进行公益林和商品林区划。国家重点公益林按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划定;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原则上根据国家、地方相关规定和规划以及经营者意愿划定。

20、编案单位在功能区划和森林分类的基础上,以小班为单元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综合考虑生态区位及其重要性、林权、经营目标一致性等因素,将经营目的、经营周期、经营管理水平、立地质量和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小班组成一类经营类型,作为基本规划设计单元。

七、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21、公益林经营规划设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经营单位公益林保护与管理实施方案等进行。

(1)根据森林功能区经营目标的不同分别确定经营技术与培育、管护措施,维持和提高公益林的保护价值和生态功能。

(2)依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明确编案单位内严格保护、重点保护和保护经营三种经营管理类型组的经营对象和经营管护措施,设计经营技术指标和管理目标体系。

(3)依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系列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公益林的造林、抚育和更新改造等任务。

(4)重点公益林区的更新造林,应充分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修复。人工林应采取保护天然幼树、幼苗等措施,增强自然属性。重点保护类型组和保护经营类型组的重点公益林可以限量规划抚育间伐、低效林改造和更新采伐,引进乡土珍贵树种,提高公益林的经济产出潜力。

(5)公益林管护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集中管护、分片承包或个人自护等方式,制订管护方案,落实管护责任。

22、商品林经营应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

(1)根据立地质量评价、森林结构调整目标、市场需求与风险分析,以及森林资源经济评估成果等,综合确定商品林经营类型的培育任务。

(2)分别更新造林、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三种主要经营措施类型组进行规划设计。培育任务按林种—森林经营类型—经营措施类型(组)进行组织,各项规划任务落实到每个森林经营类型。

(3)经济林规划应根据种植传统,因地制宜地选择果树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或其他经济林。根据市场需求、土地资源、产品质量、经营加工能力、储存能力及运输条件、名牌效应等因素确定经济林发展规模。按照名、特、优、新的原则,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

(4)生物质能源林经营可分为木质能源林和油料能源林两种类型。木质能源林经营应重点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能源需求和当地生物质电能源生产的原料需求,选择高燃烧值的树种,规划经营规模。油料能源林经营应充分考虑就近加工的条件和能力,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树种,规划培育基地规模。

23、森林采伐贯穿于森林经营的全过程,是森林培育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森林采伐量应依据功能区划和森林分类成果,分别主伐、抚育间伐、更新、低产(低效)林改造等,结合森林经营规划,采用系统分析、最优决策等方法进行测算,确定森林合理年采伐量和木材年产量。

(1)森林采伐应重点考虑建设和培育稳定、健康与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资源的保护价值和持续提供物质、生态、文化产品的能力。

(2)按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标准,建立以生态采伐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区域应推行梯度经营,将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3)森林采伐应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森林结构,稳定木材产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水土资源,维持森林的碳汇平衡,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经营目的。

(4)采伐量测算应以小班为单元,进行时间和空间分析,确保森林采伐量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4、更新造林和森林采伐的工艺设计应充分考虑下列条件:

(1)在溪流、水体、沼泽、冲积沟、受保护的山脊或廊道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区)。

(2)尽量减少用于作业的林道、楞场和集材道。

(3)适当增加小流域、沟系、山体的景观异质性,特别是不同年龄、不同群落的森林合理配置,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为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提供有利条件。

(4)合理设置作业区域和作业面积,保证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所需的生态单元和生物通道。

(5)合理确定造林与采伐方式,确保生态景观敏感区域不受严重影响。

(6)优先安排受灾林木、工业原料林、人工林的采伐和造林更新。

25、根据森林经营任务和种子园、母树林、苗圃和采穗圃状况,测算种子、苗木的实际需求和供应能力,规划安排种苗生产任务。应创造条件建立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提倡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

八、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

26、非木质资源经营规划应以现有成熟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利用方式、强度、产品种类和规模。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非木质资源的人工定向培育。

27、森林游憩规划可按照功能区或旅游地类型进行,充分利用林区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开展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的游憩活动。规划应因地制宜地确定环境容量和开发规模,科学设计景区、景点和游憩项目。

九、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8、森林防火规划应重点区划森林火险等级,制定森林防火布控与应急预案,规划森林扑火队伍、装备和基础设施等。

29、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规划应与营造林措施紧密结合,以营造林防控为主,辅以必要的生物防治和抗性育种等措施。重点规划预测预报系统与监测预警体系,防治检疫站点与检疫体系,制定林业有害生物和疫源疫病防控预案等。

30、林地生产力维护措施应贯穿于森林经营的全过程。应充分考虑有利于地力维护的培肥技术、采伐要求、化学制剂应用等保护对策。提倡培育阔叶林和混交林;速生丰产林应考虑轮作、休歇、间作等培育措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在造林、采伐作业时,采取土壤水肥保持措施。

31、森林集水区经营管理规划应科学规划集水区的类型和等级,分区确定森林经营策略,将采伐、造林、修路等森林经营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降到最小。

(1)邻接多年性河流、间歇性河流或湖泊、池塘、水库、沼泽等水体的条形地带,应按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的要求划出缓冲带。

(2)坡度大、土层薄,以及山脊、湿地等敏感区域的森林,应按照公益林的要求进行管理。

32、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应充分考虑生物资源类型、保护对象特点、制约因素及影响程度、法律法规与政策等。

(1)以生态系统保护途径为主线,注重对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等不同层次多样性的系统保护。

(2)将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作为规划重点,明确高保护价值区域范围、类型与保护特点,提出保护措施。

(3)以林班或小流域为单位,以指示型物种确定适宜的树种、森林类型和龄组结构,保持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异质性。

(4)注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群落建群树种的林木、幼树、幼苗,在成熟的森林群落之间保留森林廊道。

十、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

33、林道规划应根据森林经营的实际需要和建设能力,明确林道建设及维护的任务量。林道密度以满足森林经营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新建林道应尽量结合防火道、巡护路网等布设,避开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缓冲带和敏感地区。

34、森林保护、林地水利及其他营林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应充分结合国家、地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以利用和维护已有基础设施为主,并考虑设施的多途利用。

35、森林经营管理队伍建设规划应依据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经营任务、劳动定额等进行。要加强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森林经营管理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

36、森林经营档案建设规划应以分类、准确、及时、便捷为原则,重点规划档案管理人员、设施设备和相关管理制度建设等。森林经营档案应包括森林资源档案、经营技术档案、生产管理档案及相关文件、资料等。

十一、编案方法与公众参与

37、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以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为指导,积极应用林学、经济学、生态学、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科学决策和规划设计,确保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38、森林经营决策应针对森林经营周期长、功能多样、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分别不同侧重点对森林结构调整和经营规模提出多个备选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

(1)每个备选方案应测算和评价一个半经营周期内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木材及林产品生产能力、投入与产出等指标。

(2)每个备选方案应对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力维持、森林健康维护等进行长周期的生态影响评估。

(3)每个备选方案应对社区服务、社区就业、森林文化宗教价值维护等进行长周期的社会影响评估。

39、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采取参与式规划方式,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在不同层面上,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保障其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公众参与式管理制度化。

十二、编案成果与审批

40、森林经营方案成果包括方案文本及相关图表和数据库等。

41、编制成果经承担规划设计的单位签署意见后,由编案单位和林业主管部门共同论证。

(1)论证由指定的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小组执行,可采用召开论证会或函审的方式。

(2)论证人员应由技术专家、管理者代表、业主代表、相关部门和相关利益者代表等组成。

42、森林经营方案实行分级、分类审批和备案制度。

(1)一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由隶属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二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三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

(2)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由国家林业局或委托的机构审批并备案。

十三、方案实施、监测、评估与调整

43、编案单位为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主体,应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规划设计的各项任务和安排制定计划,编制作业设计,组织并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44、森林经营单位应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体系,监测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依据计划和有关标准、规定,验收经营作业成果。

45、森林经营单位应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定期评价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鼓励由社会第三方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

46、森林经营单位可在经理期内依据监测、评估结果对森林经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其中对经营目标、森林分类区划、采伐利用规划等内容进行重大调整时,应报原森林经营方案批准单位重新批复。

十四、方案管理、监督与保障措施

47、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定期对编案单位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48、森林经营方案是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的主要依据。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将森林经营方案作为编制森林采伐限额、下达木材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原则上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按依法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

49、各地编制各项与森林经营有关的规划、工程项目和投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森林经营方案设计的森林经营目标和主要规划内容。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逐步确立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理顺森林经营的利益分配关系,促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附:名词解释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它既是森林经营主体制定计划,组织和安排森林经营活动的依据,也是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检查和监督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

编案单位:是指拥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或经营权、处置权,经营界限明确,产权明晰,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相对稳定的经营期限,能自主决策和实施森林经营,为满足森林经营需求而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经营单位、经济实体,包括国有林业局(场、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集体林场、非公有制森林经营单位等。

森林经理期:是指森林经营主体为实现其阶段目标任务,在一定时段内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目标与任务对所属森林资源进行资源调整、配置的最佳时间间隔期。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从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出发,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的过程、路径及相互依赖关系,长期保持森林生态系统良好功能、自身健康为目标,按照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演替规律,通过公众参与、分层次协调和控制,主要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森林动态管理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以森林经营单位为对象,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对森林需求的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健康、生物多样性、适应性、演替规律及经营成效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森林功能区划:根据森林资源主导功能、生态区位、利用方向等,采用系统分析或分类方法,将经营区内森林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功能区域,实行分区经营管理,从整体上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功能特性的管理方法或过程。

高保护价值森林:所有森林除具有经济价值外,都包含环境和社会价值。当森林所具有的环境和社会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时,这些森林就可以被定义为高保护价值森林。

森林经营类型:将经营目标、经营周期、经营管理水平、立地质量和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小班,划归同一类型,采取相对一致的培育过程的小班集合体。

森林经营措施类型:按照森林培育和利用的主要环节或技术措施,将森林经营措施和技术特征相同的小班组织为同一类型的小班集合体。

森林游憩:指人们以森林景观资源和森林环境为对象,开展生态性、知识性旅游和休闲活动的总称,是一种整体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方式。

森林集水区管理:集水区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集水区是以流域为单元的森林-水生态系统。森林集水区管理是指采用行政、经济、社会、技术等手段,保护和培育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水流量、减轻河道淤塞,维护区域森林和水生态系统安全与稳定的过程或途径。

森林碳汇:是指以木本植物和林下腐殖质层为主体的植物群落吸收和固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

景观异质性: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技术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它是一个景观中对一个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形状)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异质性是景观的根本属性,任何景观都是异质的,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和功能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反映一定空间层次景观的多样性信息,而时间异质性则反映不同时间尺度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差异。正是时空两种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景观系统的演化发展和动态平衡,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质和地位取决于其时间和空间异质性。

森林经营生态影响评估: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动态监测数据为依据,确认森林经营活动对区域生态健康与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现实或潜在影响,计划尽量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期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为制定森林经营决策、探讨森林经营问题、实施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经营社会影响评估:针对森林经营单位近期目标,通过专家咨询、社会调查与访问、资料查阅等方法,获得森林经营活动对区域文化教育与劳动就业、公共福利与社会保障、人民生活与健康、社会文明与和谐等方面的信息,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森林经营活动对人造成的现实和潜在影响,计划尽量减少对利益相关者的负面影响,为科学组织森林经营活动提供依据。

利益相关者:所有对森林经营和实施活动感兴趣或受其影响的人和团体,如政府部门、森林里或周边的社区,本地人、林业从业人员、投资和保险商、顾客或消费者、对环境感兴趣的组织、一般公众等。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第四篇: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附件: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试 行)

一、总 则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规范和引导森林经营主体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纲要。

2、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森林经营主体要依据经营方案制定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经营方案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

3、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森林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4、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统一,坚持与分区施策、分类管理政策衔接,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的原则。

6、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有利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改善林区经济社会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编案单位和程序

7、从事森林经营、管理,范围明确,产权明晰的单位或组织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单位。依据其性质和规模分为以下几种编案单位:

(1)一类编案单位: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国有森林经营公司、国有林采育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经营单位。

(2)二类编案单位:达到一定规模的集体林组织、非公有制经营主体。

(3)三类编案单位:其他集体林组织或非公有制经营主体,以县为编案单位。

8、一类编案单位应依据有关规定组织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二类编案单位可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三类编案单位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

9、编案工作组应以编案单位为主、林业规划设计单位、林权所有者代表及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和社区代表共同参加。在方案编制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森林经营者的自主权,林业部门负责政策把关和协调,规划设计单位负责技术服务。具体工作应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一类和三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二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10、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程序。

(1)编案准备:包括组织准备,基础资料收集及编案相关调查,确定技术经济指标,编写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2)系统评价:对上一经理期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本经理期的经营环境、森林资源现状、经营需求趋势和经营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经营目标、编案深度与广度及重点内容,以及森林经营方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经营决策: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不同侧重点提出若干备选方案,对每个备选方案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选出最佳方案。

(4)公众参与:广泛征求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适当调整后的最佳方案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5)规划设计:在最佳方案控制下,进行各项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编写方案文本。

(6)评审修改: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成果送审,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定稿。

三、编案内容和要求

11、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森林经营,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目标与布局,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维护,效益分析等主要内容。

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目标与布局,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分类,森林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评估等主要内容。

1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深度依据编案单位类型、经营性质与经营目标确定。

森林经营方案应将经理期内前3-5年的森林经营任务和指标按经营类型分解到,并挑选适宜的作业小班;后期经营规划指标分解到。在方案实施时按2-3年为一个时段滚动落实到作业小班。

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应将森林采伐和更新等任务分解到,规划到作业小班,其他经营规划任务落实到。

规划性质经营方案应将森林经营规划任务和指标按经营类型落实到,并明确主要经营措施。

四、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

13、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必须建立在翔实、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基础上,包括及时更新的森林资源档案、近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专业技术档案等。编案前2年内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应对森林资源档案进行核实,更新到编案。编案前3-5年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需根据森林资源档案,组织补充调查更新资源数据。未进行过森林资源调查或调查时效超过5年的编案单位,应重新进行森林资源调查。

14、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全面进行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分析重点包括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状况;森林提供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的能力;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游憩服务、劳动就业等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和地力衰退状况等。

评价应参照国家、区域或经营单位等不同层次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重点包括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保持森林健康与活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潜力和问题,编案单位的经营管理能力、机制,森林经营基础设施等条件。

15、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全面分析国家、区域和社区对森林经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需求,找出外部环境对森林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重点分析相关森林经营政策、林业管理制度的约束与要求,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相关利益者对森林经营的需求及依赖程度,生态安全与森林健康对森林多目标经营要求与限制等,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确定经营战略。

五、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16、编案单位应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森林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现状、经营特点、技术与基础条件等,确定方案规划期的森林经营方针。经营方针必须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经营主体与社区利益,协调好森林多功能与森林经营多目标的关系,确保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的充分发挥。

17、森林经营方案应当明确提出规划期内要实现的经营目标。经营目标应根据现有森林资源状况、林地生产潜力、森林经营能力和当地经济社会情况等综合确定。森林经营目标应当作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国家、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相衔接。经营目标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发展目标,林产品供给目标和森林综合效益发挥目标等。

六、森林区划与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18、一、三类编案单位应按照《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的要求,以区域为单元进行森林功能区划。包括森林集水区区划、生态景观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野生植物保护区划、野生动物保护区划、人文遗产保护区划、森林游憩区划、森林火险区划、有害生物防控区划等。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属性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应优先区划出来:

(1)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如地方特有种、濒危种、残遗种)显著富集的区域。

(2)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主要物种仍基本保持自然分布格局的大片森林景观区域。

(3)珍稀、受威胁或濒危生态系统区域。

(4)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集水区保护、土壤侵蚀控制)的区域。

(5)满足当地社区生存、健康等基本需求的区域。

(6)对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

19、编案单位应以小班为单元,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进行公益林和商品林区划。国家重点公益林按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划定;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原则上根据国家、地方相关规定和规划以及经营者意愿划定。20、编案单位在功能区划和森林分类的基础上,以小班为单元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综合考虑生态区位及其重要性、林权、经营目标一致性等因素,将经营目的、经营周期、经营管理水平、立地质量和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小班组成一类经营类型,作为基本规划设计单元。

七、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21、公益林经营规划设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经营单位公益林保护与管理实施方案等进行。

(1)根据森林功能区经营目标的不同分别确定经营技术与培育、管护措施,维持和提高公益林的保护价值和生态功能。

(2)依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明确编案单位内严格保护、重点保护和保护经营三种经营管理类型组的经营对象和经营管护措施,设计经营技术指标和管理目标体系。

(3)依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系列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公益林的造林、抚育和更新改造等任务。

(4)重点公益林区的更新造林,应充分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修复。人工林应采取保护天然幼树、幼苗等措施,增强自然属性。重点保护类型组和保护经营类型组的重点公益林可以限量规划抚育间伐、低效林改造和更新采伐,引进乡土珍贵树种,提高公益林的经济产出潜力。

(5)公益林管护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集中管护、分片承包或个人自护等方式,制订管护方案,落实管护责任。

22、商品林经营应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

(1)根据立地质量评价、森林结构调整目标、市场需求与风险分析,以及森林资源经济评估成果等,综合确定商品林经营类型的培育任务。

(2)分别更新造林、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三种主要经营措施类型组进行规划设计。培育任务按林种—森林经营类型—经营措施类型(组)进行组织,各项规划任务落实到每个森林经营类型。

(3)经济林规划应根据种植传统,因地制宜地选择果树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或其他经济林。根据市场需求、土地资源、产品质量、经营加工能力、储存能力及运输条件、名牌效应等因素确定经济林发展规模。按照名、特、优、新的原则,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

(4)生物质能源林经营可分为木质能源林和油料能源林两种类型。木质能源林经营应重点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能源需求和当地生物质电能源生产的原料需求,选择高燃烧值的树种,规划经营规模。油料能源林经营应充分考虑就近加工的条件和能力,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树种,规划培育基地规模。

23、森林采伐贯穿于森林经营的全过程,是森林培育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森林采伐量应依据功能区划和森林分类成果,分别主伐、抚育间伐、更新、低产(低效)林改造等,结合森林经营规划,采用系统分析、最优决策等方法进行测算,确定森林合理年采伐量和木材年产量。

(1)森林采伐应重点考虑建设和培育稳定、健康与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资源的保护价值和持续提供物质、生态、文化产品的能力。

(2)按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标准,建立以生态采伐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区域应推行梯度经营,将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3)森林采伐应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森林结构,稳定木材产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水土资源,维持森林的碳汇平衡,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经营目的。

(4)采伐量测算应以小班为单元,进行时间和空间分析,确保森林采伐量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4、更新造林和森林采伐的工艺设计应充分考虑下列条件:

(1)在溪流、水体、沼泽、冲积沟、受保护的山脊或廊道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区)。

(2)尽量减少用于作业的林道、楞场和集材道。

(3)适当增加小流域、沟系、山体的景观异质性,特别是不同年龄、不同群落的森林合理配置,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为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提供有利条件。

(4)合理设置作业区域和作业面积,保证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所需的生态单元和生物通道。

(5)合理确定造林与采伐方式,确保生态景观敏感区域不受严重影响。

(6)优先安排受灾林木、工业原料林、人工林的采伐和造林更新。

25、根据森林经营任务和种子园、母树林、苗圃和采穗圃状况,测算种子、苗木的实际需求和供应能力,规划安排种苗生产任务。应创造条件建立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提倡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

八、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

26、非木质资源经营规划应以现有成熟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利用方式、强度、产品种类和规模。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非木质资源的人工定向培育。

27、森林游憩规划可按照功能区或旅游地类型进行,充分利用林区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开展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的游憩活动。规划应因地制宜地确定环境容量和开发规模,科学设计景区、景点和游憩项目。

九、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8、森林防火规划应重点区划森林火险等级,制定森林防火布控与应急预案,规划森林扑火队伍、装备和基础设施等。

29、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规划应与营造林措施紧密结合,以营造林防控为主,辅以必要的生物防治和抗性育种等措施。重点规划预测预报系统与监测预警体系,防治检疫站点与检疫体系,制定林业有害生物和疫源疫病防控预案等。30、林地生产力维护措施应贯穿于森林经营的全过程。应充分考虑有利于地力维护的培肥技术、采伐要求、化学制剂应用等保护对策。提倡培育阔叶林和混交林;速生丰产林应考虑轮作、休歇、间作等培育措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在造林、采伐作业时,采取土壤水肥保持措施。

31、森林集水区经营管理规划应科学规划集水区的类型和等级,分区确定森林经营策略,将采伐、造林、修路等森林经营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降到最小。

(1)邻接多年性河流、间歇性河流或湖泊、池塘、水库、沼泽等水体的条形地带,应按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的要求划出缓冲带。

(2)坡度大、土层薄,以及山脊、湿地等敏感区域的森林,应按照公益林的要求进行管理。

32、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应充分考虑生物资源类型、保护对象特点、制约因素及影响程度、法律法规与政策等。

(1)以生态系统保护途径为主线,注重对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等不同层次多样性的系统保护。

(2)将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作为规划重点,明确高保护价值区域范围、类型与保护特点,提出保护措施。(3)以林班或小流域为单位,以指示型物种确定适宜的树种、森林类型和龄组结构,保持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异质性。

(4)注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群落建群树种的林木、幼树、幼苗,在成熟的森林群落之间保留森林廊道。

十、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

33、林道规划应根据森林经营的实际需要和建设能力,明确林道建设及维护的任务量。林道密度以满足森林经营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新建林道应尽量结合防火道、巡护路网等布设,避开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缓冲带和敏感地区。

34、森林保护、林地水利及其他营林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应充分结合国家、地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以利用和维护已有基础设施为主,并考虑设施的多途利用。

35、森林经营管理队伍建设规划应依据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经营任务、劳动定额等进行。要加强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森林经营管理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

36、森林经营档案建设规划应以分类、准确、及时、便捷为原则,重点规划档案管理人员、设施设备和相关管理制度建设等。森林经营档案应包括森林资源档案、经营技术档案、生产管理档案及相关文件、资料等。

十一、编案方法与公众参与

37、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以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为指导,积极应用林学、经济学、生态学、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科学决策和规划设计,确保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38、森林经营决策应针对森林经营周期长、功能多样、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分别不同侧重点对森林结构调整和经营规模提出多个备选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

(1)每个备选方案应测算和评价一个半经营周期内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木材及林产品生产能力、投入与产出等指标。

(2)每个备选方案应对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力维持、森林健康维护等进行长周期的生态影响评估。

(3)每个备选方案应对社区服务、社区就业、森林文化宗教价值维护等进行长周期的社会影响评估。

39、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采取参与式规划方式,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在不同层面上,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保障其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公众参与式管理制度化。

十二、编案成果与审批

40、森林经营方案成果包括方案文本及相关图表和数据库等。

41、编制成果经承担规划设计的单位签署意见后,由编案单位和林业主管部门共同论证。

(1)论证由指定的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小组执行,可采用召开论证会或函审的方式。

(2)论证人员应由技术专家、管理者代表、业主代表、相关部门和相关利益者代表等组成。

42、森林经营方案实行分级、分类审批和备案制度。

(1)一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由隶属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二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三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

(2)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由国家林业局或委托的机构审批并备案。

十三、方案实施、监测、评估与调整

43、编案单位为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主体,应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规划设计的各项任务和安排制定计划,编制作业设计,组织并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44、森林经营单位应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体系,监测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依据计划和有关标准、规定,验收经营作业成果。

45、森林经营单位应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定期评价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鼓励由社会第三方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

46、森林经营单位可在经理期内依据监测、评估结果对森林经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其中对经营目标、森林分类区划、采伐利用规划等内容进行重大调整时,应报原森林经营方案批准单位重新批复。

十四、方案管理、监督与保障措施

47、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定期对编案单位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48、森林经营方案是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的主要依据。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将森林经营方案作为编制森林采伐限额、下达木材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原则上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按依法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

49、各地编制各项与森林经营有关的规划、工程项目和投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森林经营方案设计的森林经营目标和主要规划内容。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逐步确立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理顺森林经营的利益分配关系,促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五篇:福建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工作内容、程序、任务和目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按照《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本方案未尽事项按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执行。

一、目的意义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是国有林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科学培育、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经营效益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有林场进行一次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为森林经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主要任务

(一)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

1.核实经营小班界线,查清各类森林资源面积、蓄积的现状;

2.监测森林资源结构和质量状况;

3.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动态;

4.建立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和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5.完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6.完善省、设区市及国有林场三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二)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任务:

1.确定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

2.确定国有林场的林种、树种和经营类型的结构;

3.规划森林经营总体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工程;

4.安排两个五年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成林抚育等具体地点、时间和相应措施;

5.落实经营小班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

三、遵循的原则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真实反映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经营水平,科学评价林业工作成效。

2.总体控制的原则。采用抽样调查与小班调查相结合,以抽样调查控制小班调查的总体精度,提高小班调查的可靠性。

3.一查多用的原则。坚持森林资源调查与建立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规划相结合。

(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原则。

1.生态优先,可持续经营原则。坚持森林经营管理从以木材生产管理为主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为主转变,以利用性采伐为主向经营性采伐为主转变,严格按照“管严公益林,放活商品林”的精神,力求达到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统一。同时,按照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围绕林业发展的方针,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又要确保森林资源的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确保各经营单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2.科学经营,合理利用原则。科学培育森林,最佳组合树种和龄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确定森林年采伐量。并制定相适应的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政策,充分发挥森林功能的多重性。

3.实事求是,科学编制原则。根据国家林业局下发的《森林采伐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结合我省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四、单位的确定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单位。

1.抽样调查。1996调查时,确定以国有林场为调查总体,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或分层抽样调查控制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的方法:一是系统抽样结合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14个;二是系统或分层抽样结合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12个;三是分层抽样结合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43个;四是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39个。

本次调查仍以国有林场为独立调查总体,采用分层抽样结合小班调查和小班调查两种方法,根据2001年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和国有林场经营区变化情况对少数林场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整,具体是:

⑴分层抽样结合:峡阳、葫芦山、樟湖、政和、大庄、石陂、范桥、故县、和平、武夷山、水西、卫闽、松溪、寨下、埔上、路马头、止马、华侨、三明市郊、明溪、宁化、清流、永安、桃源、梅林、尤溪、水南、将乐、泰宁、建宁、官庄、五

一、楼子坝、邱家山、仙岽、南坊、白砂、金山、岩溪、西陂、利水、葛山、天马、九龙岭、中西、南靖、林下、永丰、丰田、半林、碧卿、五台山、葛坑、灵石、美菰、白沙、大湖、陀市、南屿、白云山、杨梅岭、黄田、景山、溪口、洋口、莱舟、莘口等67个。

⑵小班调查:南平市郊、西芹、香洋、蟾溪、福口、水库、化蛟、后坪、古峰、蜡洋、水门、宦溪、平潭、北峰、大鹤、桐口、罗源、长龙、白濑、坫头、竹园、罗溪、罗山、大荣、赤湖、黄龙、白云、亭下、长芦、国强、赤山、下蔡、岭下溪、湖内、园岭、天宝、汀溪、祥溪、坂头、天竺山、树木园等41个。

国有林场分层抽样以林分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量2项因子为分层依据。采用小班调查方法的国有林场要求负责回收经营区内的县(市)级抽样总体的样地。

2.小班调查。以国有林场为调查单位开展小班调查。

(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单位。

以国有林场为编案单位,按一类编案单位的要求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国有林场中不同的经营模式数据应在经营方案中予以充分分析,说明不同的经营模式的森林资源的情况、发展方向、森林资源利用和经营效果评价。

五、调查界的确定

国有林场经营区界以林场总体规划、林权证、协议书确定的界线为准,即以199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数,1996年以来依法受让的森林资源应纳入国有林场调查编案工作。

前期调查遗漏的属国有林场经营区的山林,应由国有林场调查统计。前期调查中不属国有林场经营区的山林本次可不进行调查。

国有林场经营区的山林,未按规定要求办理手续被集体或个人占用的,仍属国有林场的经营区,由国有林场调查统计。

前期调查调绘的经营区界,本期调查时有争议,但未经协商或协商未果的,仍按前期调查确定的经营区界调查统计。

国有林场协议归还并经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批准归还的集体林地应从国有林场经营区中划出。为此要重点做好如下五项工作:

1、各国有林场应做好与当地资源管理部门对接工作,包括准确界定国有林场现有经营区的界线和经营面积,收集2003年全省统一建立的图形数据,核对国有林场的经营区界和原图形数据的准确性,做好与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对接,确定好国有林场应调查的范围,国有林场调查面积和经营界确定后应正式上报各国有林场管理处;

2、各国有林场管理处应将所属国有林场确定的经营面积和经营界及时与各设区市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对接,并将对接后的国有林场经营面积上报省局,并由省局汇总后报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备案;

3、各国有林场在调查规划过程中应及时、主动的与与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保持业务上的联系,确保森林资源调查与编案工作不重不漏;

4、各国有林场在外业调查结束后应及时将调查范围和调查情况与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沟通;

5、各国有林场应做好“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前已协议受让但未列入国有林场“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和“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后协议受让的小班登记和面积、蓄积量统计并逐级上报汇总。

六、技术方法

本次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采用传统调查技术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相结合以满足查、管、用的需要。

(一)森林资源调查采用总体抽样调查与小班区划调查相结合,定期全面调查与每年变化调查相结合。以抽样调查总体林木蓄积量控制小班蓄积量调查。以总体抽样调查估测值为准,误差小10%,修正小班调查值;误差在10%至20%的应在检查并修改误差较大的地块或类型的基础上,修正小班调查值;误差大于20%的小班应重新调查。小班调查采用现有的森林资源信息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绘制的1∶1万林业基本图与林改林权发证的宗地界图相结合,卫片(航片)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仪器测定与目视判定相结合。

(二)为了保证前后期调查数据的可比性,国有林场小班蓄积量调查、样地蓄积量调查应采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蓄积量速见表》、《一元立木材积表》、《二元立木材积表》。材种出材率表采用《福建省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用表(二)》中所规定的材种出材率表。

(三)推广应用新技术,启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将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的图表制作、数据处理一律由省厅开发的软件完成,提高外业调查、内业计算以及成果编制的速度和质量。

(四)经营方案编制采用宏观调控与实地规划相结合,制定森林经营总体规划目标和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相结合,以上期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适当进行经营规划调整,力求经营方向、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的连续性。

(五)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根据国有林场的特点、森林资源现状、和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确定两类林场的发展方向。要全面分析两类林分的森林资源状况,确定两类林分的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和发展方向。

(六)国有林场管理处应根据所属国有林场自然、社会和经济情况,四大基地建设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等目标和条件,制定各国有林场经营类型的比例和调整的指标。国有林场经营类型的组织和调整应严格按控制指标调整到位,不得随意调整。

(七)国有林场伐区安排严格执行采伐伐区配置的11条原则,在此基础上允许国有林场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树材种和数量的需求、交通情况、林分生长情况等因素合理调整当年或下一的伐区配置。国有林场伐区和采伐指标可结转至下一。国有林场的伐区调整和指标结转要报请国有林场管理处审核并报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八)国有林场由于森林经营需要补充编制造林类型、经营类型、经营措施类型者应由国有林场提出申请,国有林场管理处审核后报林业厅批准执行。

七、工作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林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

(二)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和森林培育、保护、采伐等方面的技术规程。

(三)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定。

(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编制的林业区划、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生态公益林规划。

(五)上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近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成果。

八、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从2006年8月开始,2007年3月底前完成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任务。2007年上半年完成国有林场各级汇总,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小班数据库和样地数据库以及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和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工作步骤为五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

(1)成立领导机构。省国有林场管理局、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各国有林场要成立调查与编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和指导调查与编案工作。

(2)组织工作队伍。各调查和编案单位要组织与任务相适应的工作队伍,完成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任务。无力自行承担的国有林场可由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统一组队开展工作。

(3)制订工作计划。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各国有林场要制订工作计划,明确部门职责、阶段任务、工作时间和相关制度等。

2.收集资料

(1)上期森林经营方案的有关图、表、文字资料。

(2)上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变化调查统计)有关图、表、文字资料。

(3)上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有关技术规定和技术经济指标。

(4)近期林业生产、建设的统计和规划资料。

(5)近期本地区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资料。

(6)近期与森林经营有关的国家和地方建设工程项目情况。

(7)最新的行政区界、经营区界的有关图籍和文字资料。

(8)生态公益林规划图表和文字资料。

(9)印制各种用图(林业基本图、地理信息图、林权登记发证“宗地”权属分布图等)和用表(小班变化调查记录卡、调查规划一览表、调查用的数表等)。

3.技术培训

(1)由省林业厅统一组织对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①学习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有关文件和林业发展规划。

②学习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有关技术规程: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森林培育技术规程、森林采伐技术规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定等。

③学习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微机软件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

(2)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可根据本市国有林场规划设计调查和编案工作的实际要求组织参加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4.试点

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林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应起到发现工作的盲点、解决技术难点和确定调查的重点的效果,起到统一各设区市国有林场仍至全省国有林场调查步骤、时间和技术路线的目的,确保全省国有林场按《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定》要求完成调查和编案工作。

(二)初步规划阶段。

国有林场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前应对编案工作中的主要事项提出初步构想,为现场调查规划提供依据。

1.拟定本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重点。

2.拟定本期经营方案编制的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和树种选择的指导意见。

3.提出本期经营方案编制的用材林各经营类型面积比例的控制指标。

4.拟定本期经营方案编制的伐区配置所需要的各类采伐类型年采伐量(未编制采伐限额前)预控指标。

5.拟定本期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经济指标。

6.提出本期经营方案编制的重点工程如森林公园、商品林基地、防风固沙林带、农田防护林农带、防火隔离带、种苗培育、集运材道路等新建或扩建的规划意见。

(三)外业调查阶段(包括样地调查与小班调查)。

国有林场样地调查,由各国有林场负责实施,样地调查数据由各国有林场组织进行处理,计算结果作为控制小班调查精度和修正小班蓄积量的依据。

小班调查由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国有林场组织调查。小班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提供软件,各国有林场运作,打印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资料。

(四)方案编制阶段:

在外业调查基础上进行森林经营方案有关项目的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更新造林的规划设计。

2.森林保护的规划设计。

3.森林采伐的规划设计。

(五)成果复制阶段: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2)森林资源统计表。

(3)森林分布图。

(4)工区林相图。

(5)工区林业基本图。

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成果。

①森林经营方案说明书。

②森林采伐规划图。

③更新造林规划图。

④重点工程规划图。

⑤森林经营规划设计表。

九、审批制度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的确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按规定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转入经营方案编制和成果复制。检查验收办法按《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执行。

(二)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制度。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由省国有林场管理局负责审批,报省林业厅备案。

经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作为经营期采伐规划主要依据,国有林场的采伐规划由省国有林场管理局负责审批,报省林业厅备案。

十、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监督

(一)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管理机构。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应由省国有林场管理局、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两级监督管理。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要按方案文本执行监督。方案一经批准,必须认真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变动;确需修改,应报原批准的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执行。

(二)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检查评定。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列。省国有林场管理局、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应成立专门机构组织检查评定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效果。重点方案生产性指标和林业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期末重点检查是五年方案实施的效果。

(三)建立方案实施信息反馈体系。

建立包括经营方案——生产计划——作业施工——经营效果等内容的信息反馈体系。信息反馈一律以各级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森林资源变化,年末进行小班资源数据输入,建立省国有林场管理局——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国有林场方案实施信息反馈体系,作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检查评定经营单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采伐利用的依据。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调查与编案领导小组。

为加强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领导,要求成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方案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相关内容的技术指导,森林资源调查和方案编制的质量检查。国有林场在开展外业调查前上报开展单位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总负责人名单及工作计划。

(二)严格执行技术规定,搞好质量检查监督工作。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调查和方案编制工作应严格执行《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定》。为了保证质量,省局、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各国有林场要指定技术总负责人,具体负责业务技术工作。同时要建立成果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1.调查人员对调查材料负全部责任,第一手资料要齐全准确,记录和计算材料以及质量检查报告单等均应填写日期和调查(检查)人员姓名。对调查材料弄虚作假,除责令返工外,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2.质量检查工作分三级管理,一是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调查办公室按规定组织专业检查组,负责外业调查与内业成果的质量检查。通过检查评定工组的调查质量,提出质量检查报告;二是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按规定组织专业检查组对所属国有林场调查质量、成果检查,提出质量检查报告;三是省国有林场管理局、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质量、成果检查验收。

3.实行奖惩制度。调查与编案工作核心是质量问题,要求把质量摆在工作的首位,对质量差的予以重罚,对质量优的予以奖励,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同时要及时通报质量存在的问题。若有重大质量问题,全省通报,并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统筹安排,落实经费。

国有林场工作经费由国有林场自筹。内外业补助标准为抽样调查每个样地100-150元,小班调查按实际调查的林业用地面积计算每亩0.70-0.80元。调查经费列入国有林场经济计划,专款专用。

(四)注重安全生产,防止工伤事故。

森林资源调查与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量点多、面广、分散、流动,野外作业要十分注意安全。各级领导要把调查与编案人员的安全工作时刻挂在心上,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五)建立汇报制度,及时反馈进度。

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于每月25日前向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汇报工作进度、质量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省局汇总后上报省调查和编案办公室,并通报各地。

下载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都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资源地理信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