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务职级并行能增加多少工资
职务职级并行能增加多少工资
一、有关法律政策规定
十六大提出:“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完善干部职级晋升制度,探索依据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晋升职级的相关政策。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强化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2012 年前制定和试行干部职级晋升和管理办法。”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厅局级副职及以下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任职时间和级别达到规定条件后,经考核合格,可以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生活待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1月5日召开的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上表示,在现行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基础上,要按照中央要求,完善级别晋升制度,进一步强化级别的激励作用,注重向基层和低职务人员的倾斜。
二、落叶絮语
1、中国官方文件和高官讲话历来是由专门的写手捉刀代笔的,能写文件和讲话的确是一门技能——写作能力,但能写和对自己所写的东西是否专业是否了解好像不是一回事。“职务”与“职级”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恐怕无论是文件的写手还是读文件的高官可能并不十分了解,但从高官口中读出了外行写手写出的错误的概念或观点,以讹传讹,金口玉言,成了无人敢改的官方正式表达。从十六大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到《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职务与职级并行”,无一不是把“职务”与“职级”这两个本属于同一体系中的概念当作了两个不同体系的概念来“结合”、“并行”。
职务与职级是同一体系,密不可分。
职务者,本意是工作人员所“务”之“职”,务者,动词,从事、履行之意;职者,名词,事务、事项、任务之意。教科书中种种不同解释但基本共同点是说职务是工作人员在一定职位上所应从事的工作任务。实际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职务是“事”,职务也就逐渐成了是职位的代称,进而是官位的代称了。
职级者,本意是指职位的层次,在同一职系中因职位的难易繁简程度不同、对任职者所需任职资格条件的不同而从纵向划分的层次。在中国,公务员职级就是公务员法中所说的“职务层次”。从以上所说的职务与职级,“职务和职级相结合”、“职务与职级并行”的说法显然是有问题了。
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1月5日召开的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上所说的,“在现行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基础上,要按照中央要求,完善级别晋升制度,进一步强化级别的激励作用,注重向基层和低职务人员的倾斜”,正确的表述应当是“职务与级别相结合”“职务与级别并行”。职务与级别才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2、职务与级别的结合,实际上是从92年工资制度改革实行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的结构工资制就开始了,只是级别的作用仅局限在工资构成上;公务员法将原来级别15级改革为27级,本意也是要加大级别在管理中的功能作用,但遗憾的是仍然是仅体现在工资构成上,由于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关系,级别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职务,许多待遇只与职务挂钩,级别在管理中的功能作用,仍然很小。更为搞笑的是,《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厅局级副职及以下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任职时间和级别达到规定条件后,经考核合格,可以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生活待遇。”请注意,按照这一规定,出现的情况是任低级职务的人享受上一级职务的待遇,与任什么职享受什么待遇的基本原则冲突了。
问题的实质在于,应当把某些待遇与级别直接挂钩,如职务的待遇应当是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将某些生活性待遇与级别挂钩,达到某个级别就享受该级别应当享受的生活待遇,这样才好说是职务与级别并行。
3、职务与级别并行,难也不难,关键是观念的改变!《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使其复杂化,仍然是仅以官职定待遇,显然不行。让职务与级别各自都承载与其相适应的待遇资源,职务贡献与资历积累贡献都能各得其所,恐怕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篇:最新公务员工资职务职级并行是什么意
最新公务员工资职务职级并行是什么意思?
简述: 《国家公务员法》即将提交初审。这部两年多来11易其稿的法律,立法动议甫出,即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国家公务员法》即将提交初审。这部两年多来11易其稿的法律,立法动议甫出,即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出台《国家公务员法》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织保证。现代国家是“专业人员国家”,这些专业人员的水准决定着政府的效率和行政质量。但从1998年到2002年,在人事部抽查的21个中央部委中,流失本科学历以上的公务员1039人,其中流失比重最大的是专业人才,特别是涉及外语、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涉外审计等专业人才。现行的职务设置等管理办法,不利于调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
当前,一线执法队伍庞大,仅公安、税务、工商、质检、环保、药监等政府部门中的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就近200万人。他们是政府形象的窗口,是老百姓接触最多的一线执法者。可眼下这支基层一线执法队伍依然是最难以管理的公务员队伍。现行的制度设计提供的约束功能不足,激励功能不够。“什么人都能执法”的观念还有相当的市场,有的执法系统甚至依然“谁家的孩子谁家抱”,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亟须改变。同时基层执法部门机构规格低(绝大多数处于科级以下),而队伍基数越大,职业发展空间越小,70%的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在30-40年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办事员、科员两个发展台阶,自然缺少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手段。
在现行制度下,公务员的成长发展、物质待遇的改善主要与职务特别是领导职务挂钩。因此,对广大公务员来说,职务晋升才是真正的晋升。所谓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官本位”,就是这种制度造成的结果。从全国来看,92%的公务员职务层次在科级职务以下,只有8%的公务员是副处级职务以上。依靠职务晋升来提高公务员的待遇,难以调动广大中低层公务员的积极性。通过创新级别设置,在职务晋升之外,开辟一条职级晋升的渠道,确立“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增强对公务员的激励作用。
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的试点: 摘自:08160.cn 2014年5月28日,人力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提出,将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
《公报》称,研究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方案,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试调查和分析比较。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近期公开出版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披露,有关部门已经对此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具体办法。目前,这项制度经中央批准正在县以下机关开展试点,将在试点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推广。
职务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如县长;职级,即职务级别,是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主要体现年功和资历,如县长所对应的职级是县处级正职。根据现行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这意味着,在中国,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相挂钩。职务能够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导致,当前干部人事管理强调职务较多,工资待遇等都与职务挂钩。公务员个人发展路径就仅限于职务晋升这一制度。职务“单轨”晋升的制度曾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造成了基层干部成长的“天花板”现象。基层一级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由于其所在的机构行政级别低,晋升空间有限,不少干部到退休时仍只是科员职级。激励机制的匮乏消磨了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另外,目前实施的这种职务与职级对应的单轨制也导致了“跑官要官”的不正之风,逐步恶化了选人环境;许多默默奉献的非领导职务干部也由于待遇与职务挂钩,而难以分享制度的“红利”。
《辅导百问》披露,目前总的考虑是,在公务员法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依据级别和任职年限等条件晋升职级的制度,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强化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
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所谓的“并行”,实质上是一种分离,将原先职务与职级对应的单轨制,分离为职务与职级两条并行的晋升通道。公务员即使得不到职务上的提升,也能通过职级的晋升,来提高自己的待遇,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2012年7月,佛山市曾向外界透露,佛山正在制定职务与职级分离的方案。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子甫指出,“职务职级分离能一定程度解决晋升空间的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告诉南都记者,职务与职级在国外的制度也是分离并行的。职务、职级双重晋升的机会,既为能够担任领导的公务员保有职务晋升的动力,又为踏实工作的普通干部预设了正常的职级晋升机制。两者的工资待遇可能很相近,打破了“官本位”思想,维护了公平。
最新公务员工资职务和职级并行:
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随着《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的相继实施,公务员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立完善公务员制度的目标仍存在不小差距。为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级别并行制度”,并在《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进一步细化该目标,要求在2012年前制定和试行干部职级晋升和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干部职级晋升制度。
所谓职务与级别并行制度,简称职级并行制,是指在职务晋升之外,开辟一条职级晋升的渠道,确立“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并行的一种“双梯”制度。
那么,现行公务员制度究竟存在哪些弊端?“职级并行制度”又有何种优势?如何推进该制度的实施?需要哪些配套措施?中国县域经济报社主办的《市县领导参阅》邀请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际开展这项工作的同志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是:曾挂职浙江瑞安市副市长的中共中央编译局陈林研究员,在湖北远安县试行职级并行制工作的湖北省仙桃市组织部长夏锡王番
同志,山东烟台牟平区委党校的高维谦同志,云南水城县委组织部的张周虎同志以及贵州锦屏县委党校的龙安增等同志。
一、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公务员制度自实行以来,在规范人事管理、提高政府工作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公务员队伍的逐渐壮大,其弊端也日益曝露出来。例如:《公务员法》第三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即职务决定级别,级别比对职务并随职务变化,喻示着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乃至办公经费都受制于职务的刚性约束。因此,职务晋升几乎成为公务员个人发展的唯一路径。而据报载,全国92%的公务员职务层次在科级职务及以下,只有8%的公务员是副处级以上职务,在职务与待遇“连生共存”的大格局下,这样失衡的科层结构必然扭曲公务员队伍发展,使其呈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局面。那么,具体到操作层面,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弊端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让我们听一听基层干部们的“三不”体会:
1.有效激励不足
夏锡王番同志认为,公务员制度应该同时具备规范、约束、激励、引导、惩处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而现行制度的主要缺陷就在于激励功能的失效。目前,公务员的待遇主要由工资和津补贴构成,工资高低又与职务和级别挂钩,职务越高、级别越高,其对应的工资水平自然越高,甚至一些地方的津补贴,也与职级挂钩。而正如张周虎同志所提到的,现行体制下职务晋升是关键,没有职务晋升也就没有级别晋升,那些勤于政务却无领导职务的普通干部自然得不到有效激励。另外,他援引《公务员法》第八章第五十条规定:“公务员的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认为精神奖励固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激励手段,但这与职务和级别晋升并无直接关联,奖励动态灵活性不足的问题便暴露出来。
此外,公务员激励不足还衍生出一系列子问题:(1)考核流于形式。公务员达到可以达到的最高级别以后,对考核的积极性就值得怀疑。而考核形式多于实际功用,又会压制和挫伤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考核因此就成了令人诟病的形式主义。(2)在职退休现象突出。考核流于形式,逐步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格局。一些长期默默工作却得不到晋升的同志,连并在选举中落选、到龄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同志,逐渐产生不思进取、丧失工作激情、被动应付、出工不出力等“在职退休”现象。“天花板干部”、“45岁现象”等媒体热词,无一不是对该现象的形象披露。(3)超编问题严重。“在职退休”现象极容易造成人浮于事的沉冗局面,浪费职位空间的同时,也造成工作的荒废,超编扩招补充新人员成为无奈之举。
2.晋升空间不大
如果我们无法创设一个激励人们终生奋斗的制度,又如何去鼓励人们干事创业呢?夏锡王番同志提到,由于机构的层级决定了干部职级的最高限,因此基层干部上升的空间很有限。比如在科级机构,其领导职务最高是正科级,而职务又决定级别,行政级别最高也为正科级,上升空间明显被压缩。
高维谦同志结合相关法规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据他分析,《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层次,除去层次相当部分有十二个层次,对应十五个级别。职务层次与级别数量都太少,使得公务员缺少级别晋升空间和机会。很多基层一线的公务员,机构本身的规格就低,职务层次相应地就很低,一生的职业生涯中往往只有办事员与科员两个职务晋升台阶,在职务得不到提升时,级别又不能提高,机关工作就失去了活力。此外,由于领导职数限制,使得晋升空间更为狭窄,而每个干部都应该由低级别向高级别有序晋升,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其需求,大多数地方都会不顾职数限制而超配人员,造成领导(非领导)职数在“严控中失控”。
3.资源分布不均
李源潮部长指出,要让基层的路越走越宽。这种理念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也极大地温暖了基层干部的心。但是,如何把这些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则是另一番景象。
夏锡王番同志谈到,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存在于很多方面。津补贴、财力状况、激励措施、办公经费、场所、设施等保障条件呈倒金字塔现象,越到基层越薄弱。上面有用不完的钱,发不完的补助奖金,而县乡两级,维持基本运转都成问题,工资水平、津补贴水平本来就是最低的,而且还经常面临着财政拨款不能到位的问题,基层政府为人民办实事而有心无力。某地的一个厅级单位,人均办公经费预算额度是5万元,县乡则只有800~1200元。乡镇办公用的电脑,一用就是十几年,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电脑,在上层,这种情况是难以想像的。
资源不均也体现在职务分布上。以县乡为例,乡镇干部哪怕是最勤勉地工作一辈子,最高可以奋斗到正科级。这个情况在县里面也是一样,一个县的干部,绝大多数最终都只能奋斗到科级,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擢升到副县级以上,但是中央部委和省厅就完全不同。省厅的干部,业绩平平亦可达到正处级及以上,一部分人还可以升到副厅级,而在数量上正处级干部也远多过于县市区。作为我国执政体系中最重要的县市区层级,其待遇水平与工作重要性并不相匹配。
因此,基层公务员难以安心扎根立足,往往一门心思追求晋升,致使“跑、要、买、卖、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愈刮愈烈,而晋升无望的干部便也消极怠工起来。简而言之,基层人才难留,上层人满为患,公务员流动机制呈现畸形发展。我党执政,关键靠基层抓落实,而基层又是这种状况,稳固党执政根基的问题事实上也是十分令人堪忧的。
第三篇:公务员工资职务与职级并行框架方案
公务员工资职务与职级并行框架方案
公务员工资职务与职级并行框架方案(见议供参考采纳)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这意味着,基层公务员将“不当官也能享受官员待遇”。这是一次基层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的配套改革,为他们拆除了“天化板”,开辟了职级晋升通道,以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项改革确实让基层公务员欢欣鼓舞。如何搞好“顶层设计”,使美好的愿景变成现实?网上熙熙攘攘,众说纷纭。
我国公务员工资上一次调整是2006年,此后7年间,没有再调整。公务员工资改革核心在于公平,要做好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必须要引入比较机制。此次职级并行空间,上限只能晋至正处级。我赞同并从工作年限.资历.能力来界定公务员工资改革职级并行的空间,并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工作年限(即工龄)。办事员任期满三年按科员对待;科员满五周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满八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这样,从参加工作起,办事员8年晋副科;16年晋正科;26年晋副处级;36年晋正处级(指待遇)。一般情况下,以本科毕业25岁参加工作,按现行退休年龄,一个人一生直到退休,才能享受到正处级待遇!这个晋职级空间还可以从资历能力上来平衡。
二,资历。资历主要以任职时间长短来界定。比如:同样任职10年,正科副科就要有区别;同样任正科职时间长短有区别。可在同级别上相应提高档次工资。
三,能力。能力是很难评定的,最会惹事非招争议。可以从发明创造或获奖等硬项来考评。比如:连续几年评上优秀公务员,获县市省国家级先进个人(工作者),视授奖级别次数而增加档次工资。
四,不可忽视的各种补贴。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的组成中,职务和级别工资约占30%,各种补贴占70%的大头。由于各种补贴津贴基本按照职务发放,职务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如本县生活费补贴:科员比副科级少170元,副科级比正科级少220元,正科级比副处级少240元,再到正处级?科员工资仅此一项补贴就有近千元的落差。忽视各种补贴,“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就有名无实了。职级与待遇挂钩是实现并行的前提,强化职级对经济待遇的决定功能。五,莫忘掉退休老干部。
1,总书记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老干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党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载着党中央关心爱护广大老同志的重要任务。认真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把党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一项一项落到实处。习近平强调,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切实解决好老同志的实际困难,让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
2,我们参加早、退休早的下层机关人员,同样是弱势、低收入人群。我等老朽:年纪轻者已过古稀,年高者80甚至90有余。艰苦奋斗几十年,老来收入却与同是机关事业单位,晚退休人员相差悬殊,本县机关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工作,2001年9月前退休的公务员退休费:基本工资,正科级1200多元;副科级1100多元;科员900左右,全国统一规定,有表可查。补贴吗?有取暖费补贴,住房提租补贴,艰苦边远地区补贴,生活补贴。(2014年又涨点生活补贴正科级170元;副科级130元;科员140元)满打满算,退休费加补贴:正科级2900至3000元间;副科级2700多点;科员在2400至2450元之间。就這些!年节福利有的单位有点不多,有的单位一桶油一斤月饼皆无。
3,工资改革也要关注体制内的不公平。本地是艰苦边远地区,无论在职还是退休的工资都很低。我等参加早、退休早的机关干部更少得可怜。同一县域、同一单位、同一级别人员,在职的正科级高出我们八、九百元;2001年10月1日后退休的高出五、六百元。事业单位退休早教师等人员情况也大体这样,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老教师退休金都是2400上下。现在,早退休科级干部比企业早退休人员高一些,科员級别和企业晚退职工己拉平。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年代。然而,爹娘生的早,当然参加工作早。2000年末,正是50年代参加工作人员退休的高峰期。所以参加早、退休早的命不逢时没赶上。而参加晚退休晚的没拉下。形成参加早的不如参加晚的,年龄老的不如年纪小的,工作条件苦的不如环境好的,贡献多的不如贡献少的待遇差距。
4,说困难。有些老夫妻双方都有养老金或子女有成,并不缺钱。也有许多老干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城里的大姑娘可找,找的是农村伴侣。老來老伴没收入,子女无承受能力。老夫妻生活、看病都靠一人支撑,徘徊在温饱线上。
5,分配不公使老人们心理不平衡。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嘛!有一老友说:见到从前自己的下属.徒弟,同样级别,但60年代后期或70年代参加工作、年龄都少十几或二,三十岁,退休后待遇高出自己五百元很得意,就觉得矮人半截。死后抚恤金都少一万元。有的老同志自我安慰:“不怕开得少,就怕死得早,想开点呀''!体制内的分配不公,有悖中央领导关于:”老干部是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意愿。所以,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应合理确定早退休老人们待遇。
第四篇:公务员工资职务与职级并行框架方案
公务员工资职务与职级并行框架方案(见议供参考采纳)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这意味着,基层公务员将“不当官也能享受官员待遇”。这是一次基层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的配套改革,为他们拆除了“天化板”,开辟了职级晋升通道,以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项改革确实让基层公务员欢欣鼓舞。如何搞好“顶层设计”,使美好的愿景变成现实?网上熙熙攘攘,众说纷纭。先看下工资表
我国公务员工资上一次调整是2006年,此后7年间,没有再调整。公务员工资改革核心在于公平,要做好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必须要引入比较机制。此次职级并行空间,上限只能晋至正处级。我赞同并从工作年限.资历.能力来界定公务员工资改革职级并行的空间,并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工作年限(即工龄)。办事员任期满三年按科员对待;科员满五周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满八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这样,从参加工作起,办事员8年晋副科;16年晋正科;26年晋副处级;36年晋正处级(指待遇)。一般情况下,以本科毕业25岁参加工作,按现行退休年龄,一个人一生直到退休,才能享受到正处级待遇!这个晋职级空间还可以从资历能力上来平衡。
二,资历。资历主要以任职时间长短来界定。比如:同样任职10年,正科副科就要有区别;同样任正科职时间长短有区别。可在同级别上相应提高档次工资。
三,能力。能力是很难评定的,最会惹事非招争议。可以从发明创造或获奖等硬项来考评。比如:连续几年评上优秀公务员,获县市省国家级先进个人(工作者),视授奖级别次数而增加档次工资。
四,不可忽视的各种补贴。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的组成中,职务和级别工资约占30%,各种补贴占70%的大头。由于各种补贴津贴基本按照职务发放,职务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如本县生活费补贴:科员比副科级少170元,副科级比正科级少220元,正科级比副处级少240元,再到正处级?科员工资仅此一项补贴就有近千元的落差。忽视各种补贴,“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就有名无实了。职级与待遇挂钩是实现并行的前提,强化职级对经济待遇的决定功能。五,莫忘掉退休老干部。
1,总书记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老干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党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载着党中央关心爱护广大老同志的重要任务。认真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把党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一项一项落到实处。习近平强调,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切实解决好老同志的实际困难,让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
2,我们参加早、退休早的下层机关人员,同样是弱势、低收入人群。我等老朽:年纪轻者已过古稀,年高者80甚至90有余。艰苦奋斗几十年,老来收入却与同是机关事业单位,晚退休人员相差悬殊,本县机关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工作,2001年9月前退休的公务员退休费:基本工资,正科级1200多元;副科级1100多元;科员900左右,全国统一规定,有表可查。补贴吗?有取暖费补贴,住房提租补贴,艰苦边远地区补贴,生活补贴。(2014年又涨点生活补贴正科级170元;副科级130元;科员140元)满打满算,退休费加补贴:正科级2900至3000元间;副科级2700多点;科员在2400至2450元之间。就這些!年节福利有的单位有点不多,有的单位一桶油一斤月饼皆无。
3,工资改革也要关注体制内的不公平。本地是艰苦边远地区,无论在职还是退休的工资都很低。我等参加早、退休早的机关干部更少得可怜。同一县域、同一单位、同一级别人员,在职的正科级高出我们八、九百元;2001年10月1日后退休的高出五、六百元。事业单位退休早教师等人员情况也大体这样,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老教师退休金都是2400上下。现在,早退休科级干部比企业早退休人员高一些,科员級别和企业晚退职工己拉平。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年代。然而,爹娘生的早,当然参加工作早。2000年末,正是50年代参加工作人员退休的高峰期。所以参加早、退休早的命不逢时没赶上。而参加晚退休晚的没拉下。形成参加早的不如参加晚的,年龄老的不如年纪小的,工作条件苦的不如环境好的,贡献多的不如贡献少的待遇差距。
4,说困难。有些老夫妻双方都有养老金或子女有成,并不缺钱。也有许多老干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城里的大姑娘可找,找的是农村伴侣。老來老伴没收入,子女无承受能力。老夫妻生活、看病都靠一人支撑,徘徊在温饱线上。
5,分配不公使老人们心理不平衡。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嘛!有一老友说:见到从前自己的下属.徒弟,同样级别,但60年代后期或70年代参加工作、年龄都少十几或二,三十岁,退休后待遇高出自己五百元很得意,就觉得矮人半截。死后抚恤金都少一万元。有的老同志自我安慰:“不怕开得少,就怕死得早,想开点呀''!体制内的分配不公,有悖中央领导关于:”老干部是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意愿。所以,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应合理确定早退休老人们待遇。
【1
第五篇:关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晋升工资的请示
×××〔2015〕×号
关于×××等同志晋升职级的请示
中共XX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颍办发〔2015〕10号文件精神,我单位对符合晋升职级条件的ⅹⅹⅹ等同志情况进行了初核,经民主测评及考核,2015年ⅹ月ⅹ日ⅹⅹ单位党委(党组)会议研究,同意上报ⅹⅹⅹ等同志晋升职级。
妥否,请审批。
附:
1、公务员(含参公)晋升职级花名册;
2、公务员(参公)晋升职级审批表;
3、公示结果的报告。
单位(盖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