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6个问题(作文)修改版
一.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提出的。内容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都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任何一种思想的提出,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和发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自提出到在全党得到确立经过了十九年的探索和宣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0年5月,他通过《反对本本主义》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在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为了揭露错误的思想根源,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深刻地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在之后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借中国传统文化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恢复但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以至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年12月,邓小平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放在了第一位。经过邓小平等人的努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重新确立和恢复。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此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不断地创新和升华。江泽民在邓小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在1997年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继续强调了实事求是。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作为领导人,也对其作了补充,进一步完善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今后的时间里,实事求是这种思想路线必将继续继承和发展壮大下去。
四、意义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一系列领导人的共同总结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群众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可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才会越来越浓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越来越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中国革命道路是一种什么道路为什么可行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指向农村。《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分析了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1938年,《战争和战略问题》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人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军队。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土地革命)。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主观原因和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关系;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2中国革命道路是一种什么道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的:(1)中国革命没有合法斗争的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行的是法西斯专政,革命根本没有和平和合法斗争的环境,只有武装斗争一条路可走。(2)中国革命的敌人相当残酷,革命力量只有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3)从敌我力量对比看,中国革命的敌人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力量弱小的革命势力只有经过长期武装斗争,才能最后战胜敌人,夺取全国政权。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为什么可行
1.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2.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影响力的地方。4全国革命性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解决。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三.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改革实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2.两者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背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无论是改造还是革命,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四.毛泽东时代探索中国道路经验教训、成就、错误、意义: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就:1.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3.多次阐述统筹兼顾的方针。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4.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5.提出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力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6.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7.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8.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错误:在50年代末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运动、反右倾斗争、在60年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了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致60年代中期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并延续十年.犯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
五如何认识中国国情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从而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叶剑英也曾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制定计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适当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两层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十三大中还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我们的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在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夙愿,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共同的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国家复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强是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更好造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人民幸福:人民利益保障更加充分,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益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大概可以总结为三个内容: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第二篇:毛概模拟题修改2
单项选择题(20题)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a 无产阶级领导权
b 革命的动力
c革命的前途
d 革命的对象
3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范畴不同 B、革命前途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任务不同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B改革C开发D依法治国
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10我国的政体是(B)我国的政体制度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什么。(科学技术)
1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海峡两岸问题 C经济问题 D历史问题
1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4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
A爱国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C人民民主性质的D.政治联盟性质的1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B)。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0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问题 B.分清敌友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2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C·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A.维护世界和平B.促进经济发展
C.团结第三世界 D.反对霸权主义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科学发展D.坚持民主法治
24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体制机制创新)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5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特点。(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
5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多项选择题(10题)
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手段 E稳定是动力 1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BCE。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D、为人民服务E、批评与自我批评
1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实行的利润分配政策。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6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实事求是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3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
B.公私合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作社经济
E.资本主义经济
3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A.和平赎买政策
B.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先集体化后机械化
D.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34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是否有利于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4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2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答(4题):
5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54、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5、什么是依法治国?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可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57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新的社会阶层是指那些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
61、我国文化建设的作用、现状、如何发展?p248-250-266
作用: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现状:
①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②我国文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改变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相对分散、总体实力弱的现状,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如何发展: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文化知识,传播
先进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性作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62、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论述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案要点:
(一)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成就,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请回答:
(1)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2)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大为什么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答案要点:
1、原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行业垄断。其二,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的保护。其三,灰、黑色收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地域差距的存在。其
五、劳动报酬占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2、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最终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第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完善分配体制。努力做到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第三,逐年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3、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利润和职工工资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是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第三篇:毛概问卷问题若干
文化倾向:
1、公司总是充满着乐观和成功的气氛。
1)、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不好说4)、基本不同意5)、不同意
2、公司有明确的企业宗旨和企业精神。
3、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形象。
4、公司员工的服务质量很好,员工和公司都非常重视顾客服务。
5、员工普遍认为自己和客户之间的工作态度和形象直接影响公司的服务品牌。
4、公司定期为员工举办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
5、公司的决策经常吸收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6、公司领导认为,用正确的方式工作比工作成果更重要。
7、公司鼓励员工从不同角度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8、公司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条件,工作环境使我感到舒适、安全
9、公司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支持。
10、公司有完善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以及绩效评估制度。
11、你对目前的公司归属感极为强烈。
12、在本公司工作,你感到强烈的自豪感。
第四篇:毛概访谈问题
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或商路创业协会指导老师蔡宝婧老师的访问:
(1)针对本b:
1.您是否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您觉得本b类大学生创业前景如何?
2.您觉得本b大学生创业相比其他类院校有何优势?
(2)国家政策及社会环境:
1.现在国家出台了政策,明确表示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有这样一个统计,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比较高,有的人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仅有3%,那么国家出台的政策到底能不能对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帮助呢?如果能,体现在哪里?
2.大学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在这种情况下,您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有什么建议?
(3)学校:
1.大学创业教育是一项实战性非常强的工作,您具有创业经验的,在大学里也在做创业教育,您怎么进行创业教育呢?
2.我们学校会举行一些参与性、互动性的活动,把企业家请进校园进行演讲,还建议让我们创业教育走出课堂,走向企业,到企业中开展创业实践。在您看来,这么做意义大不大?
(4)创业人群:
1.大学生创业具备什么条件才行?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2.大学生创业需不需要学习一些创业专业知识呢?
3.大学生刚毕业以后,社会经验不足,如何避免在创业实践中上当受骗?
4.很多大学生对我们说,“我们是三无人员,一无资金,二无项目,三无经验”,很多大学生认为缺少资金是创业最大障碍,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5.有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确实很有激情,恨不得一下实现自己创业梦想,您对大学生在校创业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6.您认为学习和创业能不能兼顾?
对从化街口大学生创业基地或本b类创业成功学生的采访
(1)环境影响:
1.你创业的时期社会经济环境如何?为什么你会去创业呢?
2.当时你的家庭环境如何?在创业路上家庭是否给了你帮助?
3.身边是否有亲戚朋友创业?有没有从他们身上获取经验?
(2)自身因素
1.创业之前做过什么工作吗?
2.你在创业初期有没有做什么准备吗?
(3)创业经历
1.你能否简单的跟我们讲一下你的第一桶金是怎样赚来的呢?
2.在创业初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3.对于以上遇到的问题,当时你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4.在你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到现在为止,有没有什么事让你感到很自豪,而且很深刻的事情呢?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呢?
(4)建议
1.对于现在大学生创业,你可否给他们几点建议呢?
第五篇:毛概问题及答案
毛概问题及答案
1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有无群众观点)
2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解析:农村合作社由于尚未改变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因此农村合作社具有办社会主义性质 3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合作化)解析: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大体与农业相同。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什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析:这是毛泽东在1957年3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P19第三段
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7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中邓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8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是基本一致的,他么都有什么特征?(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9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析: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必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必须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解析: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什么是党建设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梦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124 第三.那里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解析: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包括: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其中,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首要的就是土地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来残酷地压迫剥削农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