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经通小儿推拿御医传承
五经通小儿推拿御医传承
春秋战国时期
按摩疗法就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由于按摩具有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其在小儿疾病的防治和小儿保健方面也具有优势。
西汉
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了推拿方面的记述,记载了用勺匙的周边刮擦患儿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
晋代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介绍用拿捏方法以治疗腹痛。唐代
《备急千金要方》中介绍了运用膏摩去除风寒的小儿保健护理法。《外台秘要》记载用按摩头面及脊背以防治小儿夜卧不安。宋代
《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的记载。明清时期
推拿疗法在儿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展成为小儿推拿专科,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专门体系,这一时期出版了近30种小儿推拿专著。其中《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创立了小儿推拿的理论体系,标志着小儿推拿开始了发展的新纪元。
清代至近现代
后世医家在《小儿按摩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域的不同理解及对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差异,对小儿推拿包括穴位、手法、操作手法等产生的不同理解,逐渐发展成为小儿推拿的不同流派。其中尤以三字经小儿推拿为代表的北派和以湖湘小儿推拿为代表的南派发展最为显著。
湖湘小儿推拿以湘西地区推拿名家刘开运为代表。刘开运,中医世家,苗汉后裔,祖上曾担任清廷御医,家族行医有三四百年历史,祖辈相传,代代相续。
21世纪初
澳籍华人郭少权融湖湘小儿推拿与学院派小儿推拿于一体,汲取中西小儿推拿之精华,再经发展和创新,创造出了21世纪里、世界范围内的小儿保健养生的一朵奇葩——五经通小儿推拿。
五经通小儿推拿由融湖湘小儿推拿学派与学院派小儿推拿为一体,是中西小儿医学精华的集大成者。郭少权研究员不仅继承了湖湘小儿推拿学派的核心内容,具备顶尖的传统的中医小儿推拿保健养生技术,而且游走香港、远赴澳大利亚,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和教学,同时注重现代医学关于推拿的学习和研究,包括运动学、解剖学、生物力学、手法治疗学,且长期受聘于澳大利亚自然疗法学院、诺贝尔学院、澳大利亚欧瑞特医学院。郭少权研究员已成为国际小儿推拿学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迈向了国际小儿推拿领域的的最高舞台。
第二篇:五经通小儿推拿,让我对儿子的爱更加完整
小儿推拿,让我对儿子的爱更完整
文/丁晓花
那天,天蒙蒙亮,值了一夜班的我终于回到了家,然而,看到的却是妻子踱来踱去的身影和焦急不安的神情。原来,儿子一晚上腹泻不止。
我和妻子都是医生,而且是“中西合璧”。我是中医出身,是五经通小儿推拿健康中心主任,而妻子学的是西医,不仅在医院里,而且在家里,她都能独挡一面。正因为如此,儿子凌晨开始出现腹泻时,她并没有立刻告诉我,而是自己给儿子做了诊断,然后给他取了药,打了点滴。后来,我们俩又一起守护了儿子一天,然而,病情仍不见好转,直到傍晚,我决定用五经通小儿推拿给儿子调理。
儿子全身无力,面色苍白,身体消瘦,四肢不温,不停地哭闹,也不吃东西,舌淡苔白腻,指纹淡红,我初步诊断为脾虚,当用补脾肾,补大肠,接下来我对儿子的腹部、足三里、上七节和龟尾进行按揉,一晚上共做了三四次。与此同时,我又让妻子做了些清淡的菜,煮了粥给儿子喝。第二天儿子拉了两次黄软便,精神好多了,吃饭、睡觉也好了些。后来的几天里,我每天坚持给儿子做腹部按摩,且格外注意儿子的饮食和睡眠,并让儿子多喝水。慢慢地,儿子的腹泻痊愈了,又恢复到了以前活蹦乱跳的样子。我和妻子也很开心。
在外面,别人称呼我为五经通小儿推拿大师,然而,对于自己的儿子,我尽心照顾的地方实在太少。用五经通小儿推拿给儿子治疗腹泻的经历令我恍然大悟,作为父亲,我应当更多地关注儿子的健康。于是,我决定用五经通小儿推拿为儿子做日常保健调理!
对于五经通小儿推拿,今天我又多了份特殊的情愫——是它,让我对儿子的 爱更加完整!
第三篇:小儿推拿材料
1.张席珍原青岛盲校教师。中医世家,相传其祖父是早年燕赵地区名医。张席珍自幼跟随祖父刻苦学习,深得祖父真传。年青时便能熟练运用针灸、推拿医术为百姓治病,是百姓眼中“颇有本领”的草根医生。五十年代,张席珍被派往北京参加全国首届盲人按摩培训班。结业后,因其在小儿推拿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和技能,被青岛市盲人按摩学校聘为讲师。他全身心扑在小儿推拿事业上,创立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为岛城小儿推拿临床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张寄岗张席珍之子。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的小儿推拿,认真学习中医和小儿推拿,18岁即开始独立行医,亦被聘为盲校教师。在40余年的小儿推拿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知识。教学临床相长,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目前日门诊量平均在200人次左右。他明确提出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总结出流派“三快”(操作频率快、时间短、疗效好)特点。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推向新高度。
3.张寄青张席珍之子,毕业于青岛医学院,现任青岛市济青中医院院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张寄青学识渊博,理论水平高,早期曾协助父亲张席珍整理出版《张氏小儿推拿》一书,是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的理论奠基者和手法传承人。其在不孕不育症治疗方面也颇有成就。【学术思想】
1.切而知病,切推结合:由于该流派的创始人张席珍老师本人为盲人,其教学对象就是盲人(许多流派骨干也是盲人,如张淑华老师等),传统四诊的望闻受限。张席珍根据盲人的特点(识记性强,手感强,触觉灵敏)确立了以切诊为主的学术思想。临床上,该流派只简单了解相关病情,就开始推拿。边推拿,边体味手下感觉,如手脚、额头皮肤的干湿与温度,颈部及寸口动脉的搏动,脘腹的膨隆与凹陷,丹田与命门的冷暖等。通过触觉发现病变所在部位、经络和异样点,确定推拿重点。将切诊发挥极致,将切诊与推拿有机融合一体。同时,也重视问诊,通过问诊了解主要病情,了解发病经过,了解治疗效应。
2.百病归宗,阴阳为本,建立二元论。该流派认为,小儿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阳易耗散,阴易消亡。疾病千变万化不离阴阳,任何病变都可以用八纲来概括,而阴阳则是八纲的总纲,因此,只要把握住了阴阳两纲就把握住了疾病的本质。本于此,该流派从阴和阳立论,创立阴阳二元论。分别针对阳证(纲)和阴证(纲)特别
设立调节阴和阳的各种组合(见附表2)。创造性地将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其选择的证型深刻反应了儿科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考虑到单纯补阳常伤阴,单纯补阴多碍阳,该流派又特别注重补阴补阳不宜太过。如常将推上三关和退下六腑,将各种阴阳套路按一定比例联合运用,以调平阴阳。3.天人合一,按时开穴:该流派将盲人擅长的五行和八卦推算与小儿推拿相结合。重视子午流注理论,在治疗小儿咳嗽、发烧、腹泻,以及每天定时而发的一些病症时,多掐指计算该症状出现时辰所属经络(气)的盛衰,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开合,卦运的推算等。并根据时辰变化、五行生克、八卦演绎等确定穴位、方向、手法等对小儿进行调节。张席珍前辈就根据《内经》“顺之(天)则倡,逆之则亡”的训诫,认为天人关系失调是百病之源(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调节天人关系就成了该流派治疗小儿疾病的基本思路。
4.强调内功,形神合一。该流派除强调基本手法练习外,还特别注重练功。自创“三步练功法”(二元辩证、穴位配伍和手法练习),要求学员内外皆修。练成后,识病准确,成竹在胸,施术自然,动作圆润,呼吸调匀,手感灵敏,探穴准确,易于得气。而具体小儿推拿操作时,则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全神贯注,做到手到、心到、意到、气到,实现形神完美结合。【技法特征】
1.左右对称,全身按摩,完整套路:该流派本为盲人所设,又是为了盲人教学,因而执简御繁。临床以八大套路为主。左右手穴位均推,从头至脚,前后均设计有步骤。寓灵活变化于看似不变之套路之中。
2.手法以推、揉、颤为特色。推法总结出“直推一条线,运推穴相连,分推向两边,合推朝中间,刮推指缝现,搓推往来返”等经验。在穴位或重点部位操作时多行振颤法,或采用揉3振1复合手法。揉以和之,振颤产生波,既有助于推拿信息和能量的深透,又有助于其扩散和传导。
3.手法轻快、柔和。该流派力度较轻,被形容为清风拂云,水波荡漾。患儿大多感觉舒适,一般不会哭闹。其频率特快,常达到每分钟200次以上。4.操作时间短,一般5分钟左右。该流派涉及部位多,穴位多,操作已经覆盖了小儿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等全身部位,但因操作频率特快,故整体小儿推拿操作时间短。少则2-3分钟,多则5分钟。因时间太短,就不需要介质,且小儿更易于接受。
5.特殊穴位定位与推法
(1)肝、心、肺、肾等穴位的特殊定位。该流派与传统小儿推拿的五经穴位于手指螺纹面不同,规定为从指尖到掌指横纹(掌指关节处)的直线。
(2)特殊的肾经推法。该流派认为向心从小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肾阴,反之离心从小指根推向指尖为补肾阳。
(3)突出重点,主穴先推:该流派虽然有一定套路,但推拿时,多根据病情,将适应主要症状的穴位先推。如以清热泻火为目的时先平肝、清心、清肺;如欲滋阴清热则先推天河水、补肾阴、分阴、揉总筋等。
6.数字有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该流派在温阳益气操作时多用7的倍数,而在滋阴降火时,多用6或8的倍数。【常用处方】 1.常用套路
该流派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儿科病症主要集中于脾胃和肺系病症,它们各有寒热虚实。《中医儿科学》各大病种之间的证型又互相重叠。因此,只要设计并掌握有针对性的常规推拿套路,再根据临床具体病情作相应增减就能很好地切合病机,取效于临床。这是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
(1)实卫固表套路
症状:小儿四肢欠温 易外感 自汗 哭声无力 神疲乏力
组方:补脾 补肾阳 清天河水 分阳 关3腑1 揉太阴(男)太阳(女)虎口入天门 清补肺(为关键穴位)顺运内八卦平肝 外劳宫。
(2)解表发汗套路
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
组方:清天河 分阴阳 分阳 关3腑1 顺运外八卦平肝 清肺 一窝风 两扇门 揉太阴(女)太阳(男)外劳宫。
(3)温阳益气散寒套路 症状:小便清长 四肢欠温 腹冷痛喜温喜按 遗尿 大便溏泻 不思饮食 呕吐 腹胀 面黄少华 发育迟缓 唇淡舌淡苔白腻 脉濡弱
组方:补脾 补肾阳 清天河水 分阳 合阴阳 关三腑一 顺运内八卦 运土入水平肝 补大肠 清小肠 一窝风 外劳宫 逆揉神阙 上推龟尾七节骨 上推承山 正捏脊 点颤百会(4)清热化积利湿套路
症状:大便粘腻,臭秽,里急后重,腹痛腹胀大便频数量少,昼重夜轻,面赤唇红,四肢温,小便短赤,烦躁,夜卧不安,多动,舌苔黄腻。
组方:取天河水、分阴、合阴阳(化湿热)、腑三关
一、逆运内八卦、顺运内劳宫、平肝、清心、清大小肠、清肺、运水入土、清脾胃(利湿热)、顺揉神阙、下推七节骨、点刺长强。
(5)温化寒痰、宣肺止咳套路(昼轻夜重、晨起加重)
症状:脾虚加肺寒所致之咳声重浊、痰白清稀、鼻流清涕、+脾虚,理论上应痰易咳,但小儿不会咳痰,故多流清涕以排痰。
组方:补脾(断痰源)、补肾阳(助脾阳)、清天河水、关三腑一(温)、分阳、合阴阳(化寒痰)、顺运内八卦(治寒)、离宫顺掐至乾宫(治寒咳)、平肝、清肺、小横纹、顺揉乾宫(治寒,乾宫对应肺)、点颤天突-俞府、膻中、肺俞。
(6)清化热痰、肃肺止咳套路(昼重夜轻)
症状:咳声轻扬,痰粘难咳,鼻流浊黄涕,四肢温或伴大便干
组方: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和阴阳(化热痰)、腑三关
一、逆运内八卦、顺揉内劳宫、小横纹、由离宫逆掐至乾宫(治热咳)、平肝、清肺、清大肠、清脾胃(利湿热)、运水入土、天门入虎口、点颤天突-俞府、膻中、肺俞。另热咳应配点刺少商、关冲。
如治疗过程中由昼重夜轻转为昼轻夜重,说明用寒过多,应反过来温之。(7)滋阴清热套路
症状:潮热 盗汗 面红目赤 手足心热 四肢温 夜卧不安 便干 咳嗽 溲赤 舌红少苔脉细数
组方:取天河水 补肾阴 分阴 清六腑 揉总筋 逆运内八卦 顺揉内劳宫 运水入土 清大肠平肝 清肺 清心、清小肠(小便短赤者用)固膀胱(小便清长者用)顺揉神阙 下推龟尾、七节骨 支沟 照海 注: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当尺、桡骨之间,能清泄三焦,和解少阳,通利胸胁,治热病无汗、便秘、目赤肿痛、口噤、暴喑、呕吐、耳鸣耳聋、胁肋痛、肩背酸痛;照海在内踝尖下一寸,内踝正下缘凹陷处,滋阴补肾,清利下焦,清心宁神。
(8)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套路
症状:高热难退,面赤唇红,口舌生疮,肌肤发斑疮,舌红苔黄,脉数,抽搐
组方:取天河(蘸凉水)、补肾阴、分阴、清三关六腑、(大寒)逆运内八卦、水底捞月(顺运内劳蘸凉水,吹气)、平肝、清心、清肺、总筋、擦百会(泻热效果好)、倒捏脊、点刺静脉(腘、肘静脉)。2.特殊穴位与手法
(1)天河水
1)清法代表:天河天河天上之河,有河就有水,有水就能滋,“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该流派承袭传统小儿推拿观点,广泛将其用于一切外感和内伤发热。并认为该穴不仅能清热,还能存阴。尤其是取天河水借助凉水和所吹之凉气的凉润之性更能提高疗效。
2)发散外邪:天上银河,烈日当空,天河之水蒸腾升华。该流派根据这一特性,认为天河水还有蒸腾透邪之功,故亦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流清涕和其他表症(如风疹、湿疹等)、头痛、身痛等。
3)防温燥太过:在补益处方中运用清天河水能防止温补太过。此为反佐用法。如常在补脾经和补肾经的同时配合清天河水。
(2)内八卦
1)内八卦具有开脏腑之闭结,通全身之气血之功。
2)顺运治寒,逆运治热。
3)卦与腑脏相应。坎—水—肾,艮—山—胃,震—雷—胆,巽—风—肝,离—火—心,坤—土—脾,兑—沼泽—小肠、膀胱,乾-天-大肠。
以左手为例:由乾→坎……→兑为顺运;由艮←坎……←震为逆运。顺运时先揉乾宫可增加顺运的功效,逆运时按八卦方向逆运艮宫可增加逆运功效。每一宫都可按顺揉或逆揉调理相对应的脏腑机能。如咳喘者,可揉乾宫(肺);厌食者可揉艮宫(胃);肝胆火旺者,可逆揉巽宫(肝)、震宫(胆)。
亦可根据脏腑之间五行生克关系配伍应用(乾、兑属金,震、巽属木,离属火,坎属水,坤、艮属土)。如火旺时,可由坎宫逆掐至离宫、巽宫、震宫取水克土之意。特殊的八卦配伍应用如离宫掐至乾宫,治疗咳喘效穴;顺掐治寒,逆掐治热。乾坎艮入虎口,为消食导滞效穴。
(3)捏脊:该流派捏脊以轻柔见长。操作时可隔着衣物,轻柔捻推脊旁皮肤。正捏脊由龟尾捏至大椎,功能健脾消积;倒捏脊从大椎捏至龟尾,能退热。均操作6-7遍。
(4)分阴阳
部位:小天心两侧,桡侧为阳穴,尺侧为阴穴。
操作:以两拇指(或单手拇指)从小天心处向两侧(或向一侧)分推称分阴阳(或分阳或分阴)。
功效:分配阴阳,调和五脏。
主治:一切脏腑之寒热证。热盛分阴(单手拇指推向尺侧)或重分阴,重分阴(分阴阳不均)为分阴多而分阳少;寒盛则分阳或重分阳。疾病治疗本身就是分配阴阳,据天人相应观点,分阴阳以取天河水(分阴)或清天河水(分阳)为前提。热证须补阴,必依次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寒证须补阳,必先清天河水,再依次补肾阳、补脾、分阳。盖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的根本。【代表著作】
《小儿推拿疗法》(张席珍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地域】
山东青岛地区
第四篇:奎文区开展小儿推拿传承技能培训班
奎文区开展小儿推拿传承技能培训班
为提高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诊疗水平,4月12-16日,奎文区卫计局邀请知名小儿推拿专家赵军到我区举办赵氏小儿推拿传承技能培训班,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58名中医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赵军,是赵氏小儿推拿创始人,1995年独创“赵氏小儿推拿法”,以经方、验方为介质进行古法小儿推拿,配合赵氏小儿捏脊法、脐疗、艾灸等疗法,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赵氏小儿推拿理论体系,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扶正祛邪的功效。赵军老师向参训学员传授用古法小儿推拿手法,解决儿童常见感冒、发烧、便秘常见病。
通过此次培训,让参训学员深入学习了小儿推拿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操作水平。目前,奎文区已将福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做为赵氏小儿中医推拿培训基地,不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全区小儿推拿职业技能人才诊疗水平。
奎文区卫计局 2018年4月17日
撰稿人:来昭
第五篇:小儿推拿教学大纲
儿推教学大纲
本校为技能培训学校,不同于学员教学的是:本们课程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理论与实践成4:6的比例,为的是从我校毕业的学员,可在学满结业时,轻松接诊患儿。
本门课程学期为10天,共计80课时,课程设置为四大部分:
一、讲小儿推拿概要:包括小儿推拿学的发展史及前景介绍;小儿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生长发育特点;小儿四诊的要点(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小儿推拿治疗概要讲: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基本要求推拿处方,常用介质。
二、讲儿推手法,以常用手法为主(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运法、掐法、捏法8法)以复式手法为辅。
三、讲儿推常用穴位,含头面部、胸腹部、上肢部、腰背部、下肢部共计76个。包括取穴,操作方法,主治与临床应用。
四、讲常见病症的治疗:有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婴幼儿腹泻、腹痛、呕吐、疳症、便秘、遗尿、惊风、夜啼、小儿肌性斜颈等十几种临床效果显著的疾病。同时会结合一些病例及临床经验介绍。另外。我们还总结出一套小儿保健手法,用以强身健体,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练功:是专门为从事本行业的人员所设定的一门课程,此课程可历练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技能以及专业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