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筑梦中国》第七集解说词
《筑梦中国》第七集解说词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6月30日至7月6日每天20:3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筑梦中国》第七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历经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圆梦,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
【解说】 一端是四大发明,一端是奥运五环,《复兴之路》展览前厅的浮雕,勾勒出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拥有着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以来遭遇了严重的危机,经历 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终于迎来了当代中国的辉煌。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 第七集 圆梦有时
【解说】 2012年的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半个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前来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 难忘岁月。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博物馆这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荟萃的殿堂,总书记庄严昭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同期声】
自1840年以来,我们是持续奋斗,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大家都能感到,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解说】 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
【采访】 冷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什 么是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最大共识。中国历史上很辉煌,但近代落后了,经受了无数的屈辱。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 头,这就是一种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就是爱国主义。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
【解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越是接近梦想,越需要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新一届领导人将如何带领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去圆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梦呢?
2012年12月7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二十三天的习近平首次离京赴外地考察,第一站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深圳之行的第二天,总书记来到了渔民村。这里的村民,以最朴素的视角观察着这次考察。
【采访】 邓国华 渔民村村民
当天一早我就下去了,下去工作。我看到他们没有封路,我们村没有封路。
【解说】 轻车简从、不封路、无列队、没有警笛开道。深圳之行展示的新作风,向全党发出了改进作风的明确而又强有力的信号。
就在总书记前往广东的四天前,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采访】 陈宝生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
这一次八项规定做得好,第一条它很具体,第二条它能够操作,第三条从上到下,从中央开始一级做给一级看。所以在作风建设方面,我的看法就是,具体了便于聚焦、便于监督。
【解说】 千秋基业仗民心,党的作风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作风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解说】 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各同志分别选择了一个省级单位和一 个县级单位作为两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他们在联系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参加当地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 展。
整 个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 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在铁腕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同时,中央重拳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作 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4年12月13日,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进一步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 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在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激荡中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全面 从严治党,正在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
【解说】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同期声】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解说】 这是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的人民的期待和执政党的责任。
【同期声】 2013年5月14日 《新闻联播》资料
14号一早,习近平从北京乘坐城际列车前往天津。
【解说】 2013年5月,总书记来到天津的就业市场,与大学生交谈,为他们鼓劲、打气。这一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六百九十九万,创历年最高。就业,既是民生之本,又是执政难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每年需要创造千万级的就业机会,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中国面对的是棘手的复杂局势。调整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速,危及就业,而不调整产业结构,则影响经济的长期健康。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两难抉择。
【采访】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宏 观调控重在微调、预调,而不要大起大落,每次大起大落都是有碍于以后的发展。第二,结构调整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更重要。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质量比经济增长 本身更重要。这一点从经验上可以看出来,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造了很多后遗症,环境顾不顾?资源消耗程度顾不顾?还有产能过剩又怎么办?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 解决。
【解说】 2013年,中国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波及二十五个省,一百多个大中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29.9天,创五十二年来之最。灰霾污染,华北地区首当其冲。
2013年11月,让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成为河北第一个亿元村的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的高炉,正式熄火关闭。
【采访】 刘强 原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
没了,很不好受。但是说呢,咱们按照国家政策,淘汰产能落后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义无反顾,按照国家政策这么做,做得不管好不好,我们肯定尽心尽力去做。
【解说】 为了化解产能过剩,中国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直指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和平板玻璃五个严重过剩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
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出一系列措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解说】 这里是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2013年10月8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受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全天接待注册和咨询客商两千零五十七人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评价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的支点所在,意义堪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三年在新年伊始奔赴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可谓用心良苦,用意深远。
小 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而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贫困地区,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总书记用自己的示 范行动告诉全党同志,时不我待,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解说】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高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中国一步步走向辉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期声】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说】 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 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 未来。
实 现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梦想,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 战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 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解说】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续写了这个故事。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采访】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所谓治理指的是一套制度体系,就是党领导人民来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保护等等,一套制度体系。那么这套制度体系它是法治化的、是法律化的,是定型的,我们必须按制度办事。
【解说】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八十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一百零八个改革任务,共出台三百七十条改革举措„„改革部署出台的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
【解说】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5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的各层次各领域,都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回应着公平正义的群众诉求,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之义,激发着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宏图正在徐徐展开。
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勾勒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新一届党中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以作风建设和反腐败为突 破口,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两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 密。
【习近平同期声】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解说】 2013年以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新的精彩。
中国领导人秉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坚定表述国家核心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与胸怀。
2013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谋划,是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战略纽带。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也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紧紧相连的。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解说】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此召开。它被称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古田会议。
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安全保障。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人民军队越来越有底气,中国也越来越有底气。
【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历经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圆梦,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
【习近平同期声】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解说】 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已经铺展开来,十三亿中国人民正沿着圆梦之路奋勇前行!
【更多相关内容精彩推荐】
>>>观看2015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第一集风雨如磐视频
>>>《筑梦中国》第二集中流击水视频
>>>《筑梦中国》第三集正道沧桑视频
>>>《筑梦中国》第四集伟大转折视频
>>>《筑梦中国》第五集世纪跨越视频
>>>《筑梦中国》第六集发展新境视频
第二篇:《筑梦中国》第七集圆梦有时视频
《筑梦中国》第七集圆梦有时视频
> 纪录片《筑梦中国》是大型纪录片《中国精神》的续篇,以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著书立说、齐家治国、孝道伦理、礼仪天下和忧国忧民的诸多优良品质传承,融合新时代普通百姓的奉献,为民族伟大复兴担当的故事,解读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 本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第七集 圆梦有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历经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圆梦,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
【解说】 一端是四大发明,一端是奥运五环,《复兴之路》展览前厅的浮雕,勾勒出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拥有着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以来遭遇了严重的危机,经历 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终于迎来了当代中国的辉煌。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 点击下图观看《筑梦中国》第七集圆梦有时
- >
《筑梦中国》第七集解说词
【解说】 2012年的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半个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前来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 难忘岁月。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博物馆这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荟萃的殿堂,总书记庄严昭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同期声】
自1840年以来,我们是持续奋斗,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大家都能感到,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解说】 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
【采访】 冷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什 么是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最大共识。中国历史上很辉煌,但近代落后了,经受了无数的屈辱。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 头,这就是一种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就是爱国主义。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
【解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越是接近梦想,越需要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新一届领导人将如何带领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去圆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梦呢?
2012年12月7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二十三天的习近平首次离京赴外地考察,第一站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深圳之行的第二天,总书记来到了渔民村。这里的村民,以最朴素的视角观察着这次考察。
【采访】 邓国华 渔民村村民
当天一早我就下去了,下去工作。我看到他们没有封路,我们村没有封路。
【解说】 轻车简从、不封路、无列队、没有警笛开道。深圳之行展示的新作风,向全党发出了改进作风的明确而又强有力的信号。
就在总书记前往广东的四天前,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采访】 陈宝生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
这一次八项规定做得好,第一条它很具体,第二条它能够操作,第三条从上到下,从中央开始一级做给一级看。所以在作风建设方面,我的看法就是,具体了便于聚焦、便于监督。
【解说】 千秋基业仗民心,党的作风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作风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解说】 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各同志分别选择了一个省级单位和一 个县级单位作为两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他们在联系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参加当地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 展。
整 个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 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在铁腕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同时,中央重拳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作 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4年12月13日,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进一步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 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在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激荡中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全面 从严治党,正在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
【解说】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同期声】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解说】 这是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的人民的期待和执政党的责任。
【同期声】 2013年5月14日 《新闻联播》资料
14号一早,习近平从北京乘坐城际列车前往天津。
【解说】 2013年5月,总书记来到天津的就业市场,与大学生交谈,为他们鼓劲、打气。这一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六百九十九万,创历年最高。就业,既是民生之本,又是执政难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每年需要创造千万级的就业机会,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中国面对的是棘手的复杂局势。调整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速,危及就业,而不调整产业结构,则影响经济的长期健康。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两难抉择。
【采访】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宏 观调控重在微调、预调,而不要大起大落,每次大起大落都是有碍于以后的发展。第二,结构调整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更重要。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质量比经济增长 本身更重要。这一点从经验上可以看出来,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造了很多后遗症,环境顾不顾?资源消耗程度顾不顾?还有产能过剩又怎么办?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 解决。
【解说】 2013年,中国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波及二十五个省,一百多个大中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29.9天,创五十二年来之最。灰霾污染,华北地区首当其冲。
2013年11月,让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成为河北第一个亿元村的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的高炉,正式熄火关闭。
【采访】 刘强 原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
没了,很不好受。但是说呢,咱们按照国家政策,淘汰产能落后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义无反顾,按照国家政策这么做,做得不管好不好,我们肯定尽心尽力去做。
【解说】 为了化解产能过剩,中国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直指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和平板玻璃五个严重过剩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
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出一系列措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解说】 这里是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2013年10月8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受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全天接待注册和咨询客商两千零五十七人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评价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的支点所在,意义堪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三年在新年伊始奔赴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可谓用心良苦,用意深远。
小 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而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贫困地区,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总书记用自己的示 范行动告诉全党同志,时不我待,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解说】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高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中国一步步走向辉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期声】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说】 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 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 未来。
实 现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梦想,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 战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 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解说】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续写了这个故事。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采访】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所谓治理指的是一套制度体系,就是党领导人民来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保护等等,一套制度体系。那么这套制度体系它是法治化的、是法律化的,是定型的,我们必须按制度办事。
【解说】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八十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一百零八个改革任务,共出台三百七十条改革举措„„改革部署出台的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
【解说】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5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的各层次各领域,都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回应着公平正义的群众诉求,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之义,激发着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宏图正在徐徐展开。
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勾勒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新一届党中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以作风建设和反腐败为突 破口,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两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 密。
【习近平同期声】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解说】 2013年以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新的精彩。
中国领导人秉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坚定表述国家核心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与胸怀。
2013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谋划,是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战略纽带。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也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紧紧相连的。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解说】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此召开。它被称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古田会议。
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安全保障。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人民军队越来越有底气,中国也越来越有底气。
【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历经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圆 梦,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
【习近平同期声】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解说】 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已经铺展开来,十三亿中国人民正沿着圆梦之路奋勇前行!
【更多相关内容精彩推荐】
>>>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纪录片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筑梦中国》第一集风雨如磐视频
>>>《筑梦中国》第二集中流击水视频
>>>《筑梦中国》第三集正道沧桑视频
>>>《筑梦中国》第四集伟大转折视频
>>>《筑梦中国》第五集世纪跨越视频
>>>《筑梦中国》第六集发展新境视频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第三篇:《筑梦中国》第五集解说词
《筑梦中国》第五集解说词
2015年6月30日至7月6日每天20:30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本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筑梦中国》第五集世纪跨越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解说】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苏联时,特地来到“十月革命的摇篮”圣彼得堡。在一位海军中将的陪同下,他登上了象征着“十月革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参观。
这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考验。几个月后,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
社会主义中国,将如何涉过这段激流险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又将如何扬帆远行跨进新的世纪呢?>>
【解说】 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曾经强调指出,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面对复杂纷纭的国内外形势,如何带领中国在已经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全世界都在观察。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很难想象,1990年这里还遍布着一片片的农田。那一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1992 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浦东开发,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期声】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说】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词汇,记录了中国十多年艰难执着的探索,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1992年8月5日,一个重达十八公斤的包裹寄到了深圳市,包裹内是两千八百张身份证。五天之后,一百五十万股民汇集了两千多万张身份证,从全国各地南下深圳抢购新发行的股票,最终酿成了中国股票发行史上的“8·10事件”。这次极端的抢购事件背后,透露出1992年独特的经济温度。伴随着高增长率的,是通货膨胀率的飙升,其数字一度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纪录。如何遏制经济过热的形势,成为一次严峻的考验。
【采访】 夏斌 国务院参事
1993年6月份,中央下达了6号文件,采取了十六项宏观调控的措施,其特征之一,以整顿金融秩序为突破口,用金融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为建立市场经济体系这样框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解说】 三年后,通货膨胀率从最高的24%降到了1996年的8%,同时经济依然保持了9.7%的增长率。人们形象地把这次利用市场规律进行的宏观调控比喻为“软着陆”。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创阶段,那些曾经支撑着共和国经济大厦的国有企业,有很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当时国有企业占比高达80%,率先经历了国企改革的阵痛。
【解说】 1995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情况的汇报。当大家谈到当前国企改革面临许多困难时,他问在场的同志:“现在有些干部不愿意管国企改革,你们怎么样?”
【采访】 蒋以任 上海市原副市长
江总书记提出问题,这个困难怎么样?你们要有信心。我说,困难不少,信心还是有。搞这个企业改革,命中注定。你碰到这个困难,你非得这么做。
【解说】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企改革是上海市无可逃避的命运,也是无可推脱的责任。一百万下岗工人,其中仅纺织工人就有二十七万。面对这个人群,上海率先在全国设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国企职工分流架一座从“企业到市场”的桥梁。国家再就业工程的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编制起一个温暖的安全网。
到2000年,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民营经济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大。改革的探索获得了丰硕的回报。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农业作为社会效益高而比较效益低的基础产业,与国有企业一样,也一度出现了增长迟缓的情况。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经过数年努力,一个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解说】 这是一份来自民间的记忆,三十多本家庭账本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展出。2001年,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陈禹历经八次上海之行,从市民杨燕秀家搜集到这些账本带回北京。
【采访】 陈禹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当时我看了这个账本之后,我也确实是挺震撼的。因为这账本它很真实,它不光是柴米油盐,其实还是真正完全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国家从物质匮乏一直到物质丰富,人民生活逐渐走上小康这么一个过程。
【解说】 账本记录了杨燕秀一家从1965年到2000年三十多年的家庭收支情况,事无巨细,无一遗漏。1980年6月,杨燕秀花四百五十六元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1984年11月,账本上第一次出现了余额;2000年春节,杨燕秀花一千元为自己买了条铂金项链„„从每月欠账到月有盈余,三十年,杨燕秀一家的生活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个家庭的账本,记录下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也勾勒出了时代的变迁。
1995年和1997年,我国分别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提前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解说】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曾经是天安门广场上一道牵动人心的风景。1997年7月1日零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香港这颗耀眼的东方之珠,重回祖国怀抱。两年后,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
欢呼的人们,喊出了一个民族积蓄了百年的内心情感,它是对历史屈辱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复兴的期盼。
民族统一大业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1992年,海峡两岸代表经过多次商谈,就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谈话,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两岸的经贸、文化、人员交流日益扩大,和平、合作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解说】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现代化建设事业跨世纪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
【江泽民同期声】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解说】 十五大提出了二十一世纪的奋斗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采访】 林兆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这个目标,实际上是对“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细分和发展。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党中央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包括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现在看得很清楚,这些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解说】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力量。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危机中,这份力量更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随后波及东南亚、东亚众多国家和地区,导致了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失业剧增、社会动荡。
中国怎么办?1997年12月,江泽民在出席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首次公开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是向世界传达了坚定而负责的信号。在国际投机资本对香港进行突然袭击时,中央政府成为香港奋起反击的最坚强的后盾。最终,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是唯一顶住国际投机资本进攻的,保住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
在整个危机期间,中国信守承诺,给东南亚各国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赢得了这些国家的真诚尊重。
当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之时,喜怒无常的大自然又带来了新的挑战。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
【江泽民同期声】
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够,最后,取得最后的胜利!
【解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洪的最后胜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抗洪中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新时期,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注重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解说】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了。一百年前的世纪之交给中国带来了八国联军的枪炮和屈辱,一百年后,它给中国带来的是光荣与梦想。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夜,北京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人民日报》第二天的社论这样写道,“奥运选择北京,世界看好中国”。
从十年前的制裁,到十年后的欢迎;从十年前的唱衰,到十年后的看好。世界对中国的态度,是国家发展态势的一个外界投射。
【解说】 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这一天,距离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十五年的谈判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程,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历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历程,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真实写照。
【解说】 中国的发展成就,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全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党要做出新的应对。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到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系统阐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江泽民同期声】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地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说】 十六大闭幕不到一个月,12月3日,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传出喜讯,中国上海成功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在世博会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上,2010年世博会成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这座城市,正在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国家,也正在让生活更美好。
【解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第四篇:《筑梦中国》第三集解说词
《筑梦中国》第三集解说词
纪录片《筑梦中国》是大型纪录片《中国精神》的续篇,继《中国道路》(总撰稿徐晓宁{已播出})、《中国精神》(总撰稿徐晓宁{制作中})《中国力量》(总撰稿徐晓宁{策划阶段})原班制作团队打造的又一纪录片力作。
【解说】 作为中国西南铁路交通枢纽,成都北编组站总是那样繁忙。这里的铁轨有一条通往重庆,它就是有新中国第一路之称的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的修建始于清末1909年,但到新中国成立时,大部分路线依旧只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实际上,新中国建立之前,除东北三省外,中国铁路的主干线几乎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那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河山亟待重整。但是,正像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豪迈宣示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第三集 正道沧桑
【解说】 北京,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十月一日和五月一日,天安门广场都会被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庆祝新中国的生日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1950年的5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二十万人的游行队伍在大雨中走了七个小时,当家做主的劳动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高采烈、理直气壮地庆祝自己的节日。
【解说】 新中国成立仅仅八个月,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已经展示了新的气象。这年6月,毛泽东发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全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然而,就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信心百倍、百业待举的时候,战争不期而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七舰队悍然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十月,美军越过“三八线”,直接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面对严重局面,新生的共和国,决策异常艰难。
【采访】 阎学通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在这种条件下,很多人都认为,我们1949年刚建立新中国,百业待兴,需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没有能力打仗,是毛泽东看到了如果不进行这场战争,我们将来面临的安全环境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解说】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断。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在这个橱窗里摆放着这样一铲土,取自朝鲜战场。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上甘岭战役是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这铲土就来自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阵地,我们可以目测一下当时土和弹片的比例,几乎可以达到一比一的比例。
【解说】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敌人使用了除原子弹之外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武器。而我志愿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敢于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1953年,“三八线”上的炮声趋于平息。7月27日,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和谈判斗争,终于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后来彭德怀曾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解说】 全国人民在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上来。
十多万民工、一千四百六十万土石方、十四座隧道、两百多座大小桥梁、四百多个涵洞„„完成这些艰巨任务,使用的工具仅仅是简陋的十字镐、大锤、钢钎、锄头和铁锹。很难相信,成渝铁路,这条曾被搁置了四十多年的铁路,在新中国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全线贯通!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新生的共和国坚持“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除成渝铁路之外,鞍山钢铁厂、上海电机厂、塘沽新港„„一批重大工程相继竣工。
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三亿多新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解放。
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
【解说】 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展柜内,摆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蓝本,这在当年属于绝密文件。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曾经积贫积弱的农业中国,开始迅速走上一条工业强国之路。
长春,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1953年7月15日,就在这片市郊的荒野上,人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就在这一天,六位年轻的建设者抬着镶嵌有毛泽东手书的汉白玉,埋下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块基石。就此,连续三年不间断的大会战拉开帷幕。三年后,1956年的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白手起家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创造了诸多的奇迹: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卡车„„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1956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七个国庆节。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包括苏联援建的项目,中国实际实施了九百二十一个大中型项目,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采访】 柳建辉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
当时整个社会是一种很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社会风气最好的一个时期。我认为与当时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极大的关系。
【解说】 建国初期,中央就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那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这块中央人民政府的牌子,随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性地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人民民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这预示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在新的起点到来之际,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56年4月,毛泽东将这些探索和思考进行总结,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自主探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做了理论准备。
【毛泽东同期声】
我们并没有孤立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解说】 党的八大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解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超越了现实可能性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
在“一五”建设的成就面前,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于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高涨的建设热情和低迷的国民经济,提醒着决策者。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号召全党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随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这件是刘少奇在农村调研的笔记,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是周恩来的工作计划和5月13日到农村调研的安排。还有这一件是陈云在上海农村的调研报告。展柜中展出的这几本日记本和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就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
【解说】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统一了全党认识。此后的几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推进。中国,从困难之中走了出来。
这群人像雕塑的原型,是来自于大庆油田的建设者。“大跃进”之后,正当中国工业处于调整、压缩局面中,地质部门和石油战线却爆出了震动全国的喜讯。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大同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了黑色油流。第二年,油田投入开发建设。
这位跃入泥浆挥舞双臂的人,就是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
【解说】 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专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的“两弹一星”精神,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那个艰苦创业的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雷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任劳任怨的平凡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保护集体财物与风雪搏斗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最好注解。他们的名字被人们争相传颂,至今耳熟能详。英雄的篇章,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周恩来同期声】
我们要在今后建设工作中,进一步认识建设的客观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解说】 1964年底到1965年初,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明确地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然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却被“文化大革命”打断了。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即使在那段岁月里,国家建设的脚步依然艰难前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迫于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进行了一次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
攀枝花,中国西部的工业新兴城市。从这里看去,对面被金沙江环绕的这片区域就是攀钢集团所在地,被叫做“弄弄坪”。谁能想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里竟是“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之地。从1964年开始,数万建设者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从“席棚设计院”里绘制的蓝图,终于在1970年7月1日绽放出绚丽的钢花。
【采访】 李东学 攀钢运输部纪委原副书记
高兴得都睡不着觉,晚上从鞍山调来的那些老同志坐在一起唠嗑都唠这些。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就好办了。
【解说】 正是有了像这样的建设者,我国国民经济尽管受到“文革”冲击而损失巨大,也仍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
【解说】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四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在北京,他的此次行程,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关系的突破与发展,成为二十世纪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年后,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对此评价说,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的功绩。
【解说】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筑梦中国》第三集《正道沧桑》观后感
以成渝铁路为引子,回顾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故事。作为一名共和国培养的医学生,需要思考的是:在实现中国当代梦想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将国家命运与人生价值牢牢结合。
朝鲜战争的胜利打破了列强对亚洲任意霸占的格局,第一个五年计划也使得经济贫困的中国白手起家,短时间内取得的各种飞速发展的背后是齐心协力为祖国发展挥洒汗水与智慧的美好愿景。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的前辈非常艰苦却更是幸福的,令人敬佩。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新中国百废待兴,重振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命运第一次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人的夙愿,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实现国家强盛的自豪感,创造人民幸福的热情不断高涨,呈现出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然而,大风大浪并没有停歇,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不断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曲折发展中失误的深刻反思,实事求是,百折不挠,不断前行的共产党人精神带领全国人民拨开中国发展道路上的迷雾和曲折,打倒了迷信的教条主义,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基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昂首阔步地前行,不畏风雨,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再也不是落后挨打的民族,国家强盛成为了一代代中国儿女的不懈追求。
今天的《筑梦中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也增强了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动力,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要坚定信念,勿忘初心,这样才会让人民安心和依靠,在未来的日子里,创造更美的中国梦!
【更多相关内容精彩推荐】
>>>筑梦中国观后感
>>>党员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第四集解说词
>>>《筑梦中国》第二集解说词 >>>《筑梦中国》第一集解说词
>>>收看《筑梦中国》的通知
>>>《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第五篇:筑梦中国解说词七
《筑梦中国》解说词——第七集 圆梦有时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6日 20:32 | 来源:共产党员网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举报/纠错 ]
【解说】 一端是四大发明,一端是奥运五环,《复兴之路》展览前厅的浮雕,勾勒出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拥有着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以来遭遇了严重的危机,经历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终于迎来了当代中国的辉煌。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第七集 圆梦有时
【解说】 2012年的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半个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前来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博物馆这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荟萃的殿堂,总书记庄严昭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同期声】
自1840年以来,我们是持续奋斗,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大家都能感到,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解说】 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
【采访】 冷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最大共识。中国历史上很辉煌,但近代落后了,经受了无数的屈辱。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就是一种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就是爱国主义。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
【解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越是接近梦想,越需要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新一届领导人将如何带领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去圆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梦呢?
2012年12月7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二十三天的习近平首次离京赴外地考察,第一站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深圳之行的第二天,总书记来到了渔民村。这里的村民,以最朴素的视角观察着这次考察。
【采访】 邓国华
渔民村村民
当天一早我就下去了,下去工作。我看到他们没有封路,我们村没有封路。
【解说】 轻车简从、不封路、无列队、没有警笛开道。深圳之行展示的新作风,向全党发出了改进作风的明确而又强有力的信号。
就在总书记前往广东的四天前,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采访】 陈宝生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
这一次八项规定做得好,第一条它很具体,第二条它能够操作,第三条从上到下,从中央开始一级做给一级看。所以在作风建设方面,我的看法就是,具体了便于聚焦、便于监督。
【解说】 千秋基业仗民心,党的作风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作风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解说】 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各同志分别选择了一个省级单位和一个县级单位作为两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他们在联系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参加当地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在铁腕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同时,中央重拳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4年12月13日,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进一步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在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激荡中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正在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
【解说】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同期声】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解说】 这是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的人民的期待和执政党的责任。
【同期声】 2013年5月14日 《新闻联播》资料
14号一早,习近平从北京乘坐城际列车前往天津。
【解说】 2013年5月,总书记来到天津的就业市场,与大学生交谈,为他们鼓劲、打气。这一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六百九十九万,创历年最高。就业,既是民生之本,又是执政难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每年需要创造千万级的就业机会,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中国面对的是棘手的复杂局势。调整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速,危及就业,而不调整产业结构,则影响经济的长期健康。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两难抉择。
【采访】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宏观调控重在微调、预调,而不要大起大落,每次大起大落都是有碍于以后的发展。第二,结构调整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更重要。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质量比经济增长本身更重要。这一点从经验上可以看出来,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造了很多后遗症,环境顾不顾?资源消耗程度顾不顾?还有产能过剩又怎么办?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解说】 2013年,中国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波及二十五个省,一百多个大中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29.9天,创五十二年来之最。灰霾污染,华北地区首当其冲。
2013年11月,让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成为河北第一个亿元村的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的高炉,正式熄火关闭。
【采访】 刘强
原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
没了,很不好受。但是说呢,咱们按照国家政策,淘汰产能落后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义无反顾,按照国家政策这么做,做得不管好不好,我们肯定尽心尽力去做。
【解说】 为了化解产能过剩,中国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直指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和平板玻璃五个严重过剩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
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出一系列措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解说】 这里是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2013年10月8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受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全天接待注册和咨询客商两千零五十七人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评价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的支点所在,意义堪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三年在新年伊始奔赴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可谓用心良苦,用意深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而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贫困地区,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总书记用自己的示范行动告诉全党同志,时不我待,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解说】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高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中国一步步走向辉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期声】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说】 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梦想,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解说】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续写了这个故事。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采访】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所谓治理指的是一套制度体系,就是党领导人民来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保护等等,一套制度体系。那么这套制度体系它是法治化的、是法律化的,是定型的,我们必须按制度办事。
【解说】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八十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一百零八个改革任务,共出台三百七十条改革举措„„改革部署出台的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
【解说】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5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的各层次各领域,都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回应着公平正义的群众诉求,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之义,激发着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宏图正在徐徐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勾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新一届党中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以作风建设和反腐败为突破口,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两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
【习近平同期声】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解说】 2013年以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新的精彩。
中国领导人秉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坚定表述国家核心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与胸怀。
2013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谋划,是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战略纽带。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也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紧紧相连的。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解说】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此召开。它被称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古田会议。
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安全保障。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人民军队越来越有底气,中国也越来越有底气。
【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历经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圆梦,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
【习近平同期声】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解说】 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已经铺展开来,十三亿中国人民正沿着圆梦之路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