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嘉定区优秀人才住房第十二批试点工作方案
嘉定区优秀人才住房第十二批试点工作方案
根据嘉定区优秀人才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各板块的实际情况,经2014年12月30日区优秀人才住房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第十二批试点工作分配操作方案如下:
一、配售房
1、配售房试点范围
区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领域事业单位板块中全部单位,企业板块为大部分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部分总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重点骨干企业和区属国有企业以及在《嘉定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嘉委发[2011]26号)的实施范围内,符合本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
2、配售房房源
第十二批配售房源共224套,总面积合计约21000㎡,分布于:
(1)嘉定新城52套
新城馥华里26套(叶城路385弄9号、10号)好世皇马苑26套(崇教路25弄3号)(2)菊园地区48套
合景叠翠峰苑31套(秋竹路655弄5号)旭辉锦庭17套(双坪路185弄11号)(3)南翔地区82套
华润菁英苑(浩翔路505弄3号、4号)(4)安亭地区42套 瑞立华庭(塔山路452弄2、3、4号)
房源各板块分配情况:高校、科研院所板块80套,企业板块55套,区属事业单位板块(含“千人计划”)89套。
二、专项租房补贴
1、专项租房补贴试点范围 参照配售房试点范围确定。
2、专项租房补贴资金额度
第十二批试点确定为400人,需要的补贴资金约为每年430万左右。其中,企业板块补贴资金由区、镇两级财政各负担50%。
3、初步分配方案
高校、科研院所板块80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及重点企业板块240人,事业单位板块80人。各板块具体分配方案由主管部门确定。
三、时间安排
第十二批试点工作自2015年1月启动,计划2015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
嘉定区优秀人才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月14日
第二篇:深圳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建房〔2017〕153号)和《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本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住房租赁消费,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一批有规模、专业化、经营规范的租赁企业;基本建成信息共享、服务全面、监管有力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市场规则明晰、政府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制度体系,实现我市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二、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
1.发挥国有住房租赁企业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依托现有或新成立市属国有企业,于2017年底前筹建3-5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着力发挥市人才安居集团政策性、专业化、规
模化的住房租赁平台作用。“十三五”期间,除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外,国有住房租赁企业还应通过新建、改建、收购、租赁、资产划转等方式收储不低于10万套房源,开展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业务。(责任单位:市国资委、人才安居集团)
2.指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指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和市、区社区集体经济资产处置的有关规定,组建社区住房租赁公司或委托市、区国有住房租赁企业等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开展规模化住房租赁业务;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应于2017年底前至少要组织开展一项“城中村”规模化租赁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区、新区可以街道为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引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开展规模化租赁业务。“十三五”期间,通过收购、租赁、改建等方式收储不低于100万套(间)村民自建房或村集体自有物业,经质量检测、消防验收等程序后,统一租赁经营、规范管理。(责任单位: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公安消防、住房建设等部门要按照《深圳市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城中村”的整治提升进行技术指导,梳理制定“城中村”综合整治提升后的质量检测和消防验收或备案的有关标准和流程,并在整治完毕后进行质量检测和消防验收、备案手续。各区、新区应安排专项补贴资金,用于支持原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组建社区住房租赁公司、对房屋进行改建和装修、对社区进行综合整治和环境提升。(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住房建设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鼓励房地产开发、经纪、物业管理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开展住房租赁经营。“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借助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政策,鼓励300家房地产开发、经纪、物业管理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或设立子公司拓展住房租赁及其他“管家式”业务,推动住房租赁经营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建设局)。
4.鼓励各类产业园区、基地或大学城区管理机构及驻地单位开展规模化租赁。“十三五”期间,鼓励300家各类产业园区、总部基地、大学城区管理机构及驻地单位,利用其自有或管理的配套职工宿舍、公寓和住房,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租赁经营,或者委托给专业租赁企业进行规模化租赁经营,优先面向园区单位或职工出租。(责任单位:市国资委、科创委、教育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5.落实国家住房租赁财税、金融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快落实国办发〔2016〕39号文关于住房租赁税收优惠的有关规定,对个人出租住房的,增值税减按1.5%的税率缴纳;对个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2017年底之前可按规
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住房租赁经纪代理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对一般纳税人出租在实施营改增试点前取得的不动产,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承租住房的租金支出,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统筹研究有关费用扣除问题。完善对住房租赁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对住房租赁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股权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或经营住房租赁业务的企业通过IPO、债券及不动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完善住房租赁企业的商事注册登记,将住房租赁企业的经营范围统一规范为住房租赁经营。全面落实住房租赁企业享受生活性服务业在财税、金融、价格、土地等领域的相关支持政策。(责任单位:市地税局、国税局、金融办、发改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市场监管委;完成时限:2018年6月)。
(二)加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供应
6.加大新增供应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的力度。自2017年8月起,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除按规定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或人才住房外,还应按不低于规划建筑面积20%的比例建设自持租赁住房,自持年限为70年;推进自持租赁住房和自持商务公寓用地的试点出让工作,除福田、罗湖、盐田区外,其他行政区、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
合作区应于2018年6月底前至少供应一宗地块用于全部建设自持租赁住房或商务公寓,租赁住房自持年限为70年,商务公寓自持年限为40年。(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
7.规范商业用房按规定改建成租赁住房。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公共配套要求的前提下,梳理出台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的项目备案、规划、建设、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条件和规范性程序,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改建后的租赁住房,不得分割销售,全部用于租赁经营。(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发改委、住房建设局、公安局、水务局;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8.规范现有住房按规定改造后出租。梳理制定住宅改造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住房改造不得改变原有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设施,必须确保消防设施、防水排污功能完好有效,不得损坏或者擅自变动房屋承重结构、主体结构、影响房屋安全,不得加建卫生间、厨房。允许现有成套住房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单位对外出租,但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6平方米,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加强租赁住房在使用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监督,加大对“房中房”、“打隔断”等违法违规出租行为的查处力度。(责任部门:市房屋租赁办、住房建设局、公安局、安监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支持住房租赁消费需求
9.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个人承租住房的支持力度。在现有50%的基础上,研究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额用于支付房租的提取比例,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个人承租住房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住房建设局;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10.完善基本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制度。基本住房保障实行租售补相结合,以租为主。福田、罗湖、南山等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应当在完成“十三五”期间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供应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增加货币补贴的覆盖比例。货币补贴资金应当纳入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财政预算,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可结合辖区住房租金水平和保障对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探索住房租赁券计划,鼓励更多基本保障对象和人才群体通过住房租赁市场解决住房困难。(责任单位:市住房建设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11.提升对承租人的公共服务水平。非深圳户籍承租人可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等有关规定申领居住证,享受义务教育、医疗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探索研究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对户籍承租人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公安局、卫生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四)发挥政府住房租售交易服务平台监管与服务作用 12.建设政府住房租售交易服务平台。搭建政府住房租售交易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租售平台”),并于2018年6月底前上线运行。加快录入、核验租赁房源信息,发布住房租赁供求信息;明晰和规范住房租赁交易流程,制定推行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实施住房租赁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实施住房租赁企业登记备案制度,建立住房租赁行业诚信管理机制;开展住房租赁市场调查,及时预判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趋势,精准分析住房租赁市场供求关系;开展住房租赁市场监测,统计租赁成交规模和价格,编制全市及各区住房租金指导价格和价格指数,将租赁住房的建设、供应指标作为全市住房建设规划及其计划的重要内容予以明确。(牵头单位:市规划国土委、房屋租赁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创委、财政委、市场监管委、国资委、公安局、教育局、住房建设局、地税局、国税局、统计局、市金融办、市人才安居集团等,各区政府、各新区管委会)
13.规范住房租赁信息的填报和录入。实现租售平台中租赁住房相关信息或数据的标准化、模块化,便于租赁企业、个人填报和各相关单位录入。全市各租赁企业和个人应及时、主动申报住房租赁信息,各相关单位应真实、准确录入或提供数据接口,实现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单位自建住房、城中村住房、工业区配套宿舍、商务公寓及其他
类型住房等住房租赁信息的共联共享。(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建设局、国资委、公安局、房屋租赁办、人才安居集团,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
14.切实发挥租售平台的监管和服务作用。租售平台信息是出租人和承租人享受国家及我市有关税费优惠、财政补贴、基本公共服务等政策的依据,要发挥租赁平台的信息发布、交易流程规范、合同管理与登记备案、统计及监测分析、诚信管理等作用,实现住房租赁全过程监管和服务。(责任单位:市规划国土委、房屋租赁办)
(五)创新住房租赁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
15.完善住房租赁管理体制。加快全市住房租赁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住房租赁管理与城市建设管理、房地产管理、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关系,建立各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等多部门联合监管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市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住房租赁市场管理的统筹协调和政策制定工作,负责会同各相关部门搭建全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负责辖区住房租赁市场和行业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工作,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住房租赁违法违规行为;市住房建设局负责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的租赁管理;市公安局负责出租住房治安管理和住房租赁当事人居住登记,督促指导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继受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排查安全隐患;市市场监管委负责租赁
价格和广告的监管,完善住房租赁企业的注册登记,负责将住房租赁企业的经营范围统一规范为住房租赁经营。(责任部门:市编办、规划国土委、住房建设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委、房屋租赁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16.完善住房租赁管理政策法规。加快修订《深圳市出租屋管理若干规定》,研究制定《深圳经济特区住房租赁管理条例》及其相关配套措施,明确住房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市场行为,稳定租赁关系,使我市住房租赁管理逐步纳入法治轨道。(责任部门:市规划国土委、法制办、房屋租赁办)
17.完善住房租赁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将住房租赁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下移,完善住房租赁的网格化管理;建立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租赁矛盾纠纷。(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组织实施与监督
18.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对全市住房租赁管理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各成员单位及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应亲自推进、落实住房租赁相关政策、方案及领导小组议定的事项。增加市房屋租赁办为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规划国土委)
19.做好宣传引导。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对推进我市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加大住房租赁的正面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广电集团、报业集团、规划国土委)
20.加强监督问责。对本方案明确事项或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推动、落实不力的,应加强监督问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得到贯彻落实。(责任单位:市政府督察室、绩效办)
四、试点工作方案报批
21.实施方案制定。市规划国土委代市政府拟订我市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后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22.实施方案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市实施方案进行审定,作出批复。
23.督促检查。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我市试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24.阶段性总结。2017年12月底前,市房地产调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报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三篇:农村宅基地换住房与承包地换社保试点工作方案
为指导、规范、促进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和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社会保障工作(以下简称农村“两换”工作),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意见》(*市办发〔2009〕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
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保障群众利益为根本,进一步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要合乎情理,不违背基本法律。即在实施农村“两换”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合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情理,更要维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威严,不能与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相抵触。
2、要群众满意,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即实施农村“两换”工作,要建立在群众满意的基础上,不要违背群众意愿,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要不谋私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即实施农村“两换”工作,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为私利所诱惑,一心放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上。
4、要抓点示范,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即实施农村“两换”工作,要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周边以及公路沿线宜工宜商地区,本着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的原则稳步推进。
5、要集中连片,走整居整段推进路子。即实施农村“两换”工作,要以集中连片为前提,便于整体开发和适合农业机械化耕作,拓展农村宅基地的增值空间和提高农村土地的产出效益。
6、要找准人群,减少工作推进阻碍。即实施农村“两换”工作,不仅选准试点地是关键,而且选准试点人群同样非常重要。实际操作中,要着重选择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多,人均收入水平高,平均年龄小的村落开展工作试点。
三、优惠政策
1、对农民原有房屋区分建筑结构、建筑年限、建筑面积、建筑用途、地理位置等给予相应的拆迁补偿。
2、拿出原农村宅基地面积的20~30%来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用以安置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且符合规定的农民,也允许这部分农民进入城镇优惠购买经济适用房。腾出70~80%的原农村宅基地置换成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土地出让金收益用来补贴农民购买新房,补贴标准在新建住房成本价的基础上每平方米下浮300元。
3、农民进入城镇后,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就业扶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或继续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人口同样的待遇。
4、进城农民留下来的承包土地用以集中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合作社、农业大户以及耕种能手经营,流转土地收益用来帮助土地流出农民解决城市社会保障问题。
5、鼓励农村“两换”工作试点范围外的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地的剩余承包期一次性流转出去,允许这部分农民同试点地的农民一样进入城镇优惠购买经济适用房,优惠价款由县财政统筹解决。同时享受与城镇人口同样的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就业扶持以及其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不想进城购房,可按每年每亩200元的标准给予货币补助,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工作步骤
1、试点准备阶段(5月1日至6月30日)。这个阶段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摸底调查,认真分析实情,各项优惠政策涉及的业务部门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条款、规定、办法、标准等,各乡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二是选好试点地方。原则上要求小乡镇选择1个试点地、大乡镇选择2~3个试点地。选择试点地要以地理位置好、村民生活水平较高、人际关系融洽、便于开展工作等作为衡量标准;三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促进农民自觉加入到农村“两换”工作行列,增强农民一次性流转承包地剩余承包期的主观愿望,掀起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高潮。
2、试点实施阶段(7月1日至10月31日)。这个阶段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原则不放松;二是工作做细不松动;三是善于总结会创新;四是流转有序出效益;五是群众赞同喜气洋。
3、总结提高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正确看待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步工作打算;二是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相关优惠政策,使之更有利于推动农村“两换”工作,推进和加快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五、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农村“两换”工作的组织领导。
历史证明任何成功的改革举措都是走“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农村“两换”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逐步变农民为市民,改革难度很大,牵涉利益甚多,有些问题甚至较难解决。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试点成功。
2、多留实
惠给农民,避免出现“上楼致穷”现象。在农村“两换”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要将农村宅基地置换成城市建设用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以各种方式全部返还给农民;要对农民宅基地和拆除的房产给予合理的安置补偿;要允许农民安置房在不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前提下可直接上市交易;要优先安排进城农民就业,其子女入学问题与城市人同样对待;要确保进城农民与城市人一样享受到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要让这项改革举措不办成瓜分农民利益的盛宴,避免进城农民出现“上楼致穷”现象。
第四篇: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川建发〔2017〕11号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7〕101号)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深化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方式改革,决定在全省全面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现将《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方案》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7年7月17日
附件:
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7〕101号)要求,结合我省建设工程组织管理现状和工程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深化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推进工程咨询服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咨询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咨询行业和市场环境为依托,充分发挥咨询业“增效器”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我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机制,重点突破
全面整合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项目策划、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后期运营及其他相关咨询服务等业务,创建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新型管理制度。选择通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作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重点;以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及工程咨询等为主体,各自延伸业务领域作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的突破口。
(二)政府引导,市场选择
对于被国际工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坚定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同时,政府投资工程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服务功能和监督管理职能,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保驾护航。
(三)及时总结,持续改进
在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过程中,成立专门机构,及时对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追踪,研究解决试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试点过程中好的做法,不断改进提高,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
三、工作目标
通过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整合建设工程各阶段、各层面、各环节组织管理的优势,探索总结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规章制度和监管方式;形成建设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的技术标准、行为标准以及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合同范本等文件;引导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吸纳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高端人才进入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推进参与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的转型升级,培育一批智力密集型、技术复合型、管理集约型的大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发挥在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和投资效益、社会效益。
四、工作内容
(一)促进项目落地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本地区直接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作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项目;积极引导其它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自身需求,把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优先采用的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方式,参加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大力鼓励非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参加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并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所选择的试点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示范性,确定的试点项目报省住建厅备案。
(二)创新委托方式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下,按照有利于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开展的原则,创新全过程工程咨询委托方式。依法应当进行招标的项目,当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时,只需对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其中一项进行招标即可,其它咨询服务可直接委托给同一家咨询单位,无需再对其它咨询服务内容进行招标;对于不需要依法进行招标的社会投资项目可以直接委托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接受委托的咨询服务单位既可以是一家单位,也可以是由两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咨询服务单位不得与本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施工企业、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之间有利益关系。所选择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报省住建厅备案。
(三)提升服务水平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工具和信息化手段,研究创新全过程工程咨询技术、管理、组织、程序,提升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基于BIM技术信息平台全过程咨询管控模式,不断提高工程咨询信息化水平。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营造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抓住“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良好氛围。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作为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全权代表,根据合同的授权,充分履行全过程、多层面、多角度的管理职能,具备相应的工程文件资料的签署权,应大力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建设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四)探索合理价值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费用应当根据受委托工程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服务范围与内容等,由建设单位与咨询服务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在签订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中约定。服务费用的计取可根据委托内容,依据现行咨询取费分别计算后叠加;或根据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机构人员数量、岗位职责、执业资格等,采用人工计时单价计取费。对咨询企业提出并落实的合理化建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应节省投资额或产生的经济效益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奖励比例在合同中约定。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充分体现其自身的市场价值。
(五)培养高端人才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机构负责人应为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等工程建设类注册人员。有条件的试点项目可以尝试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建筑师负责制,从统筹协调各设计专业开始,在此基础上延伸建筑师服务范围,鼓励建筑师依据合同约定提供项目策划、技术顾问咨询、施工指导监督和后期跟踪等服务,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工程咨询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培养高端人才、吸引高端人才、造就高端人才的良好氛围。
(六)培育龙头企业
承担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企业应当具有与工程规模和委托工作内容相适应的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工程建设类两项及以上的资质。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利用先导优势、工程监理单位应利用施工阶段管理优势,积极拓展覆盖可行性研究、项目策划、项目管理、后期运营等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选择本地区有实力的大、中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咨询企业作为试点企业,促进企业探索总结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方法、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咨询服务标准和信息集成管理平台,通过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七)完善服务标准
通过试点工作,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摸清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以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管理方法等,为建设工程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咨询和管理智力服务的核心内涵,梳理咨询服务任务清单、制定咨询服务业务流程、界定咨询服务岗位职责、理清咨询服务工作内容、编制咨询服务工作标准、细化咨询服务程序表格等,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技术标准、行为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
(八)创建制度体系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制度体系建设上积极创新,逐步完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相关的招投标监督、服务合同备案、实施过程监管、竣工验收备案等一系列制度。凡是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未予以禁止的,可从有利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试点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大胆摸索、勇于探索,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体系。在分析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组织有关行业专家、政府主管部门、大学科研机构等,制定《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范本》、《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人员配置标准》、《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作质量检查标准》等制度文件,把试点工作的成效固化下来,为今后全面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实施步骤
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具体工作由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分为准备部署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分析总结阶段三个步骤实施。
(一)准备部署阶段(2017年6月--8月)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根据企业综合实力、相关业绩和社会信誉,确定一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选取一些本地区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作为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确定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项目和试点企业应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省级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试点项目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文公布。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9年2月)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对试点项目和试点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积极研究解决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指导,确保试点项目顺利进行,每季度末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三)分析总结阶段(2019年3月--4月)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全过程咨询试点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重点剖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建立相应机制的意见,进一步为形成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做出工作总结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全过程咨询试点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精心安排,认真部署,成立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全过程咨询试点的重点、步骤和要求,加强市场培育和政策引导,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组织实施好试点工作。
(二)构建协同机制。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全过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同发改、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相关工作。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牵头解决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清除试点工作中的各种障碍,完善配套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成效。
(三)建立指导机构。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指导,建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试点工作指导机构,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为全过程咨询试点工作提供政策上、管理上、技术上、程序上的具体指导。同时,将各地试点项目上成功的经验及时予以总结提炼,实时发布,共同改进工作方法,全面完成试点工作。
(四)发挥协会作用。各级有关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培训,大力培养工程管理服务专业人才,提升企业和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企业自律、树立行业标杆、推广先进典型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各级协会围绕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紧扣全过程咨询试点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全过程工程咨询技术标准、行为规则等,为今后全面推行建设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强化宣传引导。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多层面、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充分宣传推行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社会认知度,特别是建设单位的认可度,营造支持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哈尔滨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方案
哈尔滨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 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方案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是市委、市政府设立的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组织评审。为完成好本次社科成果评奖工作,市评奖委员会依据《哈尔滨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哈政发法字„1991‟5号),结合社会科学评奖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注重成果的原创性和实际价值。通过对社科优秀成果的奖励,鼓励社科研究机构和社科工作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为我市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提供智力支持。
二、评选范围
1.参评成果原则上应是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取得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2009年以前 的科研成果,如果在我市历次评奖中未获过奖,经实践验证确有突出价值,可申报参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已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的研究成果不再参评。
2.以下情况不属申报参评范围: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时事新闻、大事记、概览、辑集的人物传略、回忆录、统计资料、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有争议且尚未妥善解决的研究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涉及国家机密的研究成果。
3.评选成果类别:专著类(指有自己独立观点并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著作);编著类(含编撰的图书、古籍整理及填补空白并有实用价值的辞书、工具书、手册、志书、科普读物等);论文类(含专题论文、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等指导性、应用性研究成果)。
三、成果申报
(一)申报资格
1.申报参评的成果必须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出版社正式出版,或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市级以上社科学术团体(含市级)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获奖。虽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已被有关部门采用,并且有比较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须附被采用的原件、被采用机关提供的证明和产生效益的证明)。2.申报参评的成果作者原则上应是我市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外地或省直、中直部门作者参评必须是对哈尔滨市的情况进行研究的成果。
3.申报成果权属明确。两人以上合作的成果,须经合作者同意后,与合作者具名申报,不能以个人名义申报;具有多名作者的研究成果,申报参加评奖时,须明确主研人员(一般以研究成果上署名排序为准),并提交证明材料;成果以单位为作者署名的,以署名单位申报,不能以个人名义申报,并提供成果主要研究者的排序名单;多人合作的同一主编、同一学科的系列丛书,每一分册主编相同的,如果整体参评,不再允许分割参评,分册主编不同的,不能整体参评,不属于同一主编、同一学科的系列丛书不能整体参评;著作类以版权页署名为准,版权页上署名的顾问、编委、主审等不具有申报权,其申报权归“作者”或“主编”,文章以正文标题下首次出现的署名为准;如果第一作者(或主编)放弃申报权的,须出示让权申报的证明,其他作者完成成果写作任务占50%以上的,方可申报。
4.用外文发表的文章,需译成汉文附上,方可申报。
(二)申报方法
1.成果申报程序。由作者本人填写《哈尔滨市社会 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申报书》(在哈尔滨市政府门户网站
2.申报费缴纳及使用。根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暂行办法》(黑办发„1988‟9号)规定,参评作者要根据成果自报等级,向初评组缴纳申报费,未缴纳申报费的成果不予接纳和评审。申报费的标准为:申报特等奖200元;著作类(含专著、编著)一等奖120元、二等奖50元、三等奖以下(含三等奖)30元;论文类(含调研报告)一等奖100元、二等奖30元、三等奖以下(含三等奖)20元。申报费全部由初评组使用。
四、评选标准
本次评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佳作奖及荣誉奖和青年奖(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申报时须附身份证复印件)。
特等奖:在学科理论建设上有重大突破,对国家和省市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具有突出指导作用,产生显著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大影响。
一等奖:在学科理论建设上有新进展、新突破,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有重要作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省、市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二等奖:在学科理论建设上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有较大作用,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省、市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三等奖:在学科理论建设上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有一定促进作用,在省、市有一定的反响。
佳作奖:对于说明或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积极作用,思想方法正确,观点富有新意,结论科学,在我市较有反响。
青年奖:按以上标准评定。
五、评奖比例和奖金
奖项分配及奖金额度。特等奖1项(奖金额:10000元);一、二、三等奖和佳作奖根据申报成果总数设奖,获奖成果比例不超过申报成果总数的36%。其中,一等奖奖项为参评成果总数的3%(奖金额:专著4000元、编著 3000元、论文2000元);二等奖奖项为参评成果总数的6%(奖金额:专著2000元、编著1500元、论文1000元);三等奖奖项为参评成果总数的12%(奖金额:专著1000元、编著800元、论文500元);佳作奖奖项为参评成果总数的15%(奖金额:专著500元、编著400、论文200元)。
荣誉奖奖励对象为副市级以上(含副市级)领导申报的科研成果。荣誉奖直接向市评奖办申报,由市评奖终评组评选。对荣誉奖获奖者只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青年奖按上述标准奖励。为体现鼓励青年社科工作者投身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其入档比例原则上高于非青年奖入档比例的9%左右,青年奖奖项含在评奖总数之中。
每位作者最多申报两项成果,但只可获得一项奖励,包括与他人合作的成果。
六、评选步骤、时间和方法
评奖工作按五个步骤进行,即初评、复评、终评、公示、公布结果。
初评(3月初至5月末)。由市级社科学术团体、科研院校及区县(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成立初评组。每个初评组可视成果数量多少,设评委5至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应占半数以上。初评组要对申报成果进行资格审 查,对合格的成果依照评选标准,认真填写《初评意见书》。连同成果及佐证材料于6月7日至15日报市社科评奖办公室。
复评(7月中旬)。由市评奖办聘请省内社科界专家学者按学科组成若干复评组,对初评成果进行资格复审和价值评议,按照评奖原则和办法,确定其等级、顺序。
终评(7月中旬)。在复评的基础上,由市评奖办聘请省内社科界专家学者对复评入选为特等、一等和二等奖的成果进行最后评定,并对复评入选的三等、佳作奖进行审查,以投票方式,评出拟获奖成果,提交市评奖委员会讨论通过。
公示(8月上旬)。将拟获奖成果名单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公布结果(8月中旬)。在《哈尔滨日报》刊登光荣榜。
七、组织领导
评奖工作由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统一领导,评奖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委员:朴 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 莉(市政府副市长)
副主任委员:张力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王 丽(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研究员)
委 员:褚先顺(市社科联副主席)
张文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办公室主任:王 丽(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兼)副 主 任:褚先顺(市社科联副主席)(兼)张文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兼)
办公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125号 联系电话:87657272、876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