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历史规范答题
高考历史规范答题
一、规范作答
1.答题格式规范。做到提示化、序号化、条理化。
(1)提示化:根据要求写明 “表现”、“原因”… …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
(2)序号化:做材料题组织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3)条理化:一是指先后顺序条理。二是次序条理分明。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
(4)简洁作答:点多、面广、话短(答案组织:A、摘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词,但不宜过多抄袭长句;B、联系利用课本的经典结论或观点;C、自己归纳、提炼,尽量用上专有名词、习惯用语。(5)先概括(多用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后分析;史论结合
2.语言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书写规范。整洁、不要超出答题区域。不要串题(随意对换题号);不要留空。
二、答题技巧
1.选择题技巧
(1)材料型选择题:做好这种题型首先要读懂材料,对材料能够进行由表及里地分析,坚持两个有效的原则,即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包括引导语和材料和主体部分)。
(2)图像型选择题:先弄清图名,然后对图像认真观察和解读。多个图像的,要善于进行联系和比较。最后做到“论从图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概括或推断。
(3)最佳选项选择题: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答题时需要对比找出最优选项。
(4)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5)否定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2.材料解析题技巧
(1)、总体思路:联(联系课本、笔记内容,寻找是否有依托的内容和观点,然后迅速简单记下稿子上)→→找(找回材料,印证材料是否有课本提及的观点,逐一标示出)→→联(对材料与课本吻合的观点,答题时尽量联系用上课本观点、专有名词)(2)、具体步骤:明(明中心)→→审(审问题)→→划(划材料)→→联(联答题)A.明(明中心):无论题目有多少问,都总是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明确中心后,每问都必须环绕此中心作答,不能脱离。
明确中心方法有四:
①浏览全部的问题,看从哪一板块、哪一具体问题设题;
②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注释(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 ③抓住中心句:通常在段或句的首、尾、中; ④根据材料大意自己提炼。B.审(审问题:三审一挖不分割):
①审清题目能力要求(论?述?比?评?析?尤其是比,技巧性最高)②审全求答项及分值,依此定分点及观点(答点≥分值)。尤其要注意结合**(如背景)列举(或评价)**(如措施)此类问法,别忘记要答结合后的求答项;
③审准答案来源及答题的范围(如时间)、方向(政治?经济?文化?),以防止答非所问。答案来源有以下三种情况:a、根据材料﹡﹡回答,则答案从材料中即可提炼完整;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则答案既要从材料又要结合课本所学提炼;c、请回答,则答案来源同②。
④挖:尽量挖掘题干的有效信息,答题时务必将之变为答案。
⑤不分割:要将各问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思考,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C.划(划材料):根据问题中的求答项,在材料中用不同的序号及线条将各求答项观点分别标示出来。要求:必须要逐段、逐句分析提炼观点,尤其是短材料更应该如此,一句话往往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观点。(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部分答案可能就是句子的缩写)D.联(联答题)
①运用好“联→→找→→联”公式
②因各问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所以注意前后问是否有递进关系,前面的问往往为后面的问提供答题的思维方向(或许,回头就是答案)
③简洁作答:点多、面广、话短(见规范)④先概括(多用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后分析;史论结合; ⑤注意格式及版面:点化,标号,求答项等;整洁 ⑥书写规范。
第二篇: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一、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二、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三、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五、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三篇:必备!!高考政治历史答题格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政治答题公式
1、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治主体:政府,这样做的依据、为什么做某事、怎样做某事,一般可从以下六点进行论述。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
◆宗旨和基本原则
◆职能
◆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2、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⑥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政府职能。
二、国际关系
1、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竞争的实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4、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政治学)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
1、性质
2、宗旨
3、执政理念
4、指导思想
5、领导地位
6、执政方式
7、领导方式
8.加强党的建设
9.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企业(经济生活)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科技和管理)
4.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品牌)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7.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8.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和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外贸出口)
9.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利用世贸规则)
10.通过兼并、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规模)
1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效益)
12.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2)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三大原则:
①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2)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等。
(2)劳动者: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要促进劳动者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劳动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4)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
(5)纳税人:权利义务,依法纳税。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注: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具体的又可以从党、政府、公民角度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指导思想角度回答;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四大途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序政治参与角度回答;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第四篇:历史小高考答题方法
历史小高考的试题分为两部分,一是选择判断题70分,二是大题笔试部分30分。
一·选择判断题
1.时间相当重要。我估计老师也应该强调过时间的重要性,绝大多数题目是根据时间来判断的,即使不能一下抉择出答案,但是起码可以排除几个选项。如2012年试卷中的第18题:)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这个貌似至今未确立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是的,这就是所谓“九二共识” 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这好像是前几年的事情吧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至今木有
仅仅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看,其他几个选项就可以排除了,这就是时间的伟大力量„„„„„„
所以,在脑子中的时间应该有两条主线: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在这一条时间线上还要填充上各种事件,也就是说要将时间和时间对应起来。时间+事件=得分
2.看懂材料灰常重要。现在绝大多数题目都是给你一段材料然后给你个问题让你去判断,所以现在读材料的要求很高,读材料时要抓关键词句和时间,如2012年试卷中的第一题: 1.王国维说:“欲观周(时间:周朝,确定从中国古代史第一专题中寻找答案)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我们必修一学的就是政治制度,从必修一中寻找)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立嫡”二字很重要,即嫡长子继承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后面的几句话是对“立嫡之制”的解释)”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由以上分析得出答案A)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礼乐制度应该算作第三专题思想史,与上文无关)C.婚娶联姻制(结婚娶老婆的事情貌似材料中木有体现)D.功臣分封制(还还是没体现)
所以由上题可反应出读材料的重要性,有时候只看选项,觉得都对,但是有些对的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读懂材料后,还是要结合时间来判断。
二·大题,大题分为材料题和问答题,问答题相对简单,鄙人窃以为问答题乃送分之题。我只谈谈材料题的做法。
1.小高考的材料题还是比较浅显的,绝大多数都是书上的简易知识点,这就要求要对书中内容的掌握。还有一种就是材料分析,让你根据材料分析作答,这类题目书中是没有答案的,也找不到。这就要求你要读材料了,如2012年试卷中的第36题: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世人都笨,把商业放到最次的地位,„„„„„„„„(商人很好,工业可以制造需要的物品,商业可以促进流通。,要把商业放到重要地位)这也是黄宗羲的基本观点之一。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3)材料三作者如何看待工商地位?作者的理由是什么?(2分)
所以啊,材料一分析,答案就出来了。工商皆本,工业可以制造需要的物品,商业可以促进流通。OK!!
2.还有一种是让然你写出对某个事件的认识啦,实质啦,评价啦,等等„„„„这类题目书本上也是没有答案的,不过练习册上或许有。例如2012年试卷中: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四
《耕织图·耕图》[清]焦秉贞
(4)材料四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3分)第一问书上有“春秋战国时期”;第二问,材料三上已经表明了工商皆本的观点了,所以要把农业商业结合起来看,即“农业是商业的基础,商业又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完成任务„„
实际上这类语句都是固定的,我感觉就那几句,比如说: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等等,可以看看政治必修四上有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好多这样的句子都出自于此。
3.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读懂材料,要学会分析材料,如果材料懂了,那下面的问题还是问题吗?例如2012试卷中的第37题:37.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陈同志先说了,革命没成功是有原因的)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实这句就是废话,没啥用);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好啦,重点!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思想未开化)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单独政治革命而不进行思想革命就是所谓失败的原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单独进行政治革命(是这样的吧)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思想解放运动?(思想革命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分);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好了,三纲五常,封建礼教,对这个进行批判),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西方制度,自由平等)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要改变思想)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根源是什么?材料说啦,自由平等!)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阻碍是什么?材料说啦,封建纲常伦理)(2分)完成!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主要说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一条线:器物——制度——思想)(2分)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器物,是洋务运动吧)
(4)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这个你自己写,注意一定要有鲜明的观点,赞同就是赞同,不赞同就是不赞同,然后再结合书本简单扯两句)(2分)
赞同;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赞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和对西方文化全面的的态度不可取)
通过这道题目还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答案都在书上,还有的就在材料中,有的同学都会背,就是不会做题,很简单,把材料丢了,当然,运用材料答题也不能全抄,要转化语言,比如古文转化成现代文。所以要学会运用材料答题。
三·结束差不多就是这样吧,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要学会分析题目,但是毕竟历史是文科性的科目。一定要在会背的基础上去完成题目,而且背也是有技巧的,什么要背什么不要,这里就不多说了。编写(zs)
第五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注意事项
如何审题
历史非选择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任何脱离基础知识而空谈技巧的做法都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首先是一个知识问题,其次才是解题方法问题。当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如果能掌握一些做题技巧,还是大有裨益的。
一、审: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设问仔细审读,明确题目要求。
近年来的历史非选择题,一般包含五个部分: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简述、说明、指出、阐述、概括、简析、简评、比较、论证、评述等。
⑴简述:用简要的话陈述或总结。虽说是
“简”,但答题时要所涉及的“要点”还是多多益善。(点到为止,但“点”要全面。)⑵说明:解释清楚,解说明白;证明,论证。(作为问答题提示语,一般取前者,下同。)⑶指出:(用浅显的语言或专业语言)指点出来。⑷阐述:阐明陈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
⑸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简明扼要。
⑹简析:简要分析。分析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 ⑺简评:简要评价。评价指衡量评定人或事物 的价值或作用(解题时常用辩证法)。
⑻比较: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的形式有横向比较(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在某时刻呈现的异同)和纵向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不同时刻呈现的异同)。
⑼论证: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因果论证等。
⑽评述:评论﹑叙述。对历史“小论文式”试题而言,一般要叙述观点、论证观点、评价观点(表明态度)。
3.限定词:时间、空间、答题范围、角度等。
4.核心词:原因、背景、措施、特点、特征、趋势、变化、区别、异同、结果、意义、作用等。
5.分值:每道试题后面后标有分数,该分数实际上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例: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清中期人口膨胀的 原因及影响 12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 基本趋势 8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 根据材料 概括 孝文帝庙号改革的 内容 8 分 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 不同之处 10 分
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孟子与苏格拉底的 法制观念 10 分
2015 年天津卷 依据材料 概括 ①至⑤各个时期中国和罗马的 历史特征 7 分
题干解读 解题依据 答题要求 限定词 核心词 分值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题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在考试中,考生若对“限定词”判断失误,往往会答非所问。为此,考生可以在审题时使用不同符号对题干进行标识,以提醒自己不要忽略相关要 求。(注:高考答题卡不许乱画,但试卷可以。)
二、读:分析材料
明确了“设问要求”,带着“问题”读材料,是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捷径。由于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不再严格依据教材,试题提供的常是“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所以“材料”常是作答的主要依据。所以,答题前必须读懂、读透材料。
文字型材料一般包含三部分:即引言、正文、出处。
1.注意材料的导入语(如果有的话),有时答案就蕴含其中,有时可以给考生提供答题方向。
2.正文是材料的核心。阅读文字型材料时,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史”(史实),哪些是“论”(观点、评论;史论常出现在材料首句或末句,有时出现在省略号后面),哪些是“概括”,哪些是“阐释”。
其次,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而且)、转折语(虽然,但是,尽管,然而——转折语后面往往是重心)、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以至于)等。第三、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一般和上句是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省略号(省略号后面的一句尤其要注意,多是关键性结论)、引号(注意引号的几种用法)、句号(判断材料有几层意思)、括号(括号里常有注释或解释)等。
3.注意材料的来源,即作者、时间、出处等。有时材料的出处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有时可以给解题提供背景知识,如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日期(写作日期)等。(有时,是出于学术规范。这种情况下,出处对解答问题无关。)4.其他:地图类材料要注意“地图名称”、“图例”、“图示信息”等。文物图、漫画要注意名称及其中隐含的文字信息(如果是讽刺性漫画,要弄明白其寓意)。
如果材料是图表,无论是数据表格,还是柱状图、线型图等,都必须首先搞清楚图表的标识和数据类型,并注意相关数据在不同指标下的变化。坐标类图例除“名称”外,还要注意“纵横数轴的含义”及“相关数据变化”。(注意是率还是量。地理选择题此处容易挖坑。)
表格类数据,尤其需要注意与数据相关的提示语。
三、找:寻找答案的出处
1.依据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一定要从材料中“找寻”答案。有时只要把符合题意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摘抄”出来就能得分,但更多的时候需要 提炼、概括、抽象、归纳等。(有时特别规定“照抄材料不给分”,注意变换说法或宏观概括)。2.依据教材。如果确信材料中没有有效解题信息,那么考生一定要克服思维定势,将设问、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以便确认用教材的哪一章、哪一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找准解题的方向。
3.依据材料及教材。题目的提示语如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既要利用好材料,又要依托教材,解答时取“材料”与“教材”的“并集”。
例(2011 年高考江苏卷):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解析:材料中只有“政治”因素一项,显然除提炼材料外,还需要“背课文”。参考答案: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4.答案既不来源于材料也不来源于课本: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依靠平时知识积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如(2009 年全国文综卷Ⅰ第 37 题第⑶问):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 分)解析:本题无论“根据材料”或是“结合所学知识”都无法得出答案,考生组织答案要全凭自己平时的积累。根据日常的报纸、电视、网络等报道,考生完全可以写出一些口号性的东西,诸如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执政为民之类。但凡需要自主发挥的主观性试题,答案要尽可能面面俱到。参考答案: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 2600 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四、答:有针对性作答。
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等。段落化,即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五、查:认真检查
检查的主要目的不是修改,而是看有没有漏做试题,回答问题的角度是否遗漏。对于已经写好的答案,不要轻易改动,更不要划掉;如确实有需要补充的内容,继续写在原答案后面即可。
六、部分类型试题的解题思路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作答思路,如
1.原因(背景)类:主观—客观,国内—国际,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外交)—民族关系—社会生活,等。2.措施(内容)类: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过程类:导火线—起点—转折—结果—评价。近年来很少考。)
3.影响类:分析性质,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对内—对外,等。4.作用类:由近及远,由内及外,直接—间接—深远,等。
5.评价类:分析性质,积极—消极,进步性—局限性,初期—后期,等。如分值较高,可采取:史实+性质特点+影响(消极和积极)+结论。
6.变化(趋势)类:由……到……,越来越……,之前……之后,等。7.体会(启示)类: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或整改措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等。
8.比较类:相同点—不同点;比较角度:原因—内容—性质—结果—影响,等。9.判断(选择)观点类:判断(选择)观点—阐述理由(论证观点)—总结升华,等。10.评述类:一般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模式。“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的观点是什么、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或你对材料观点的态度。“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证据);评卷要求“多角度”论证,一般应不少于三方面论据,有时还需要中外对比。“怎么样”,分析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七、克服答题失误
答题失误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一定要想办法克服。1.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遗漏问题(特别是“分别”、“各”等字眼,对比“异同”的“同”)。
2.阅读材料不够细心,遗漏有效信息,即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解读不“完整”。
3.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作答,不能两者互补,致使答题内容不全面,遗漏答案要点。
4.把几个问题合并作答。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有几个设问就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不要把几个设问混起来回答。
5.不能史论结合。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6.观点、立场错误,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7.答题针对性差。要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8.答案层次不分明,要点不清晰,条理不清楚。9.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
答案源自何处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材料题通常把古今中外的历史综合在一起,或者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溶为一题,加之材料提供的一些观点有时又与教材不尽相同,所以,很多考生对材料题望而生畏,不知该如何组织答案。绝杀技之一:“抄材料”
《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其中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材料型试题提供的材料,一定是有“用”的,尤其是“根据材料总结……内容/措施/特点”之类的试题,答案往往隐藏在材料中。如果试题提供的材料足够丰富,很多时候,考生只需把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出来,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再加工”(抽象、概括、归纳)即可作答,我们不妨称其为“抄袭”艺术。当然,“抄袭”的时候要掌握技巧,一般不要“原文照抄”。“抄袭”的类型很多,或抄袭大意,或抽象概括,或同义词(反义词)替换,或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或把欧式语言转换得符合中国语言习惯,或把口语转换为专业术语,或长短句互换等。总之,既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又要对有效信息能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2016 年高考全国卷,40 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
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解析】试看答案与材料的关系。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统一与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税收制度的变革),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精耕细作)。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高产作物的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耕地面积增加)。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人地关系紧张)“田地贵少,寸土为金”(土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环境破坏);农业人均收益递减(贫困化),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社会矛盾加剧)。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概括材料即可作答。注意把材料中的所有有效信息皆提炼出来,不放过每一条有用的信息。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改良农业生产)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节制生育)。
演练(2014 年全国新课标卷第 40 题摘录)宋应星(1587~约 1666 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不被重视)的原因。(答案】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绝杀技之二:“背课文”
尽管当前的高考很少会有直接背诵教材就得分的试题,但很多时候,试题的设问还是与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生通读材料和设问之后,如果无法从材料中寻找到答案,也不必紧张。此时,可尝试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所学教材相对照,以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一章、哪一节相关联,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以便于找准答题的方向。当然,这种联系可能是凌乱的,可能涉及到教材的许多章节。这就需要考生唤醒记忆力,把与试题有关的教材知识“调动”起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知识“大挪移”。此类方法多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试题。
例…………略。
绝杀技之三:“问题转换”
(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高考命题也不再“唯教材是举”,考卷中难免出一些不为考生所熟知的问题。遇到较为怪僻的问题,考生不要惊慌,可以尝试把问题进行转换,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有时换一种问法,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
例(2008 年高考全国卷Ⅰ,大纲版)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5 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 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问: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 分)
点拨:关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高中各种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没有涉及,考生只学过“唐代科举制”。其实,我们可以把本题转化为“唐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何作用”,考生只需背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把里面不适合“英国文官考试”的语句剔除,就 OK 了。
参考答案: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演练(2010 年高考福建卷):分析影响 14世纪到19世纪中国与西欧人均 GDP 走势变化(笔者注:1300~1840 年,中国人均 GDP 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 分)点拨:本题考查 1300~1840 年东西方对比,考生比较陌生。但考生可以联系“鸦片战争的背景”,从中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答案: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
绝杀技之四:“移花接木”
即用“彼”知识回答“此”问题。由于历史新课标教材版本众多,里面讲述的内容又不尽一致,高考试题难免顾此失彼。加上新理念下的高考命题也不再强调严格依据教材,所以试卷上出现考生较为生疏的知识,也在所难免。但是,历史知识都是相通的,考生要学会用熟悉的历史知识推导不熟悉的同类历史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无非是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某项措施产生的历史影响,无非是积极消极面、国内国外、短期长期(或政治、经济、文化)。当试卷上出现较为生疏的知识时,考生可以回顾平时所学,看教材中有没有与该考点类似的知识,不妨来个“花接木”,用“其他”知识来回答“此”问题。
知识转化——把课本上学的特殊性知识或具体性知识转化为一般性知识,是高考中的常见现
象。在应考复习阶段,考生要注意复习技巧,如:①一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一定要记准一个问题,如战争爆发的原因、失败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只需记住鸦片战争,回答类似的问题即可转化套用。改革失败的原因可以把王安石变法或戊戌变法推而广之,变法成功的原因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反向思考即可。②比较两个历史问题的异同点只需抓住一个历史问题。如果试题提供两则材料,只需抓住较短的一个即可(“交集”是由内容较少者决定的)。③把课本上学的一般性知识或普遍性知识转化为特殊性的具体化知识或区域性知识。回答区域性问题想全局;回答大前提下的小问题,从大前提入手,如近代新式学堂建立的影响,可以考虑洋务运动的影响;反向转化(逆向转化)——把课本上学的有关历史知识学会反面思考,如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找一个失败的案例进行反推。
例(2010 年高考山东卷)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据图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 分)这一问题可以和汉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唐朝时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历次政府平叛,甚至和历次“国家统一”的意义,相互套用,相互迁移。此类问题的答案无非是“有利于对边疆的管辖和开发,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角度)。再如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后果:一是使中国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二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城市化等。考生可以把这些语言套用到任何遭受西方侵略的亚、非、拉国家上面。
参考答案:设郡县,修驰道;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演练(2012 年全国大纲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节略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据《史记》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 分)答案: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演练(2010 年高考安徽卷)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从
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问:指出材料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 分)
点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指的是“近代科学技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教材只讲过“两次科技革命”,所以本题可以转换为“两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参考答案: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答题模板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 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 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苏格兰人民与专制王朝统治的矛盾④清教与国王的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
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睁眼看世界”、“西学东传”、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5、历史评价(认识)=(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如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