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角度归纳与分析
历史主观题答题角度归纳与分析
历史主观题基本都以材料为依托,从某一角度为切入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跨度很大,有时是对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查,有时是对中国或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考查,也有时综合考查古今中外的同一历史知识。但不管考哪部分历史,问题的设置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概括、分析类;
二、评价类;
三、启示、认识类。
无论是应对哪一种类型的问题,首先得教会并让学生熟悉掌握解题的关键:
审题——中心词(作答点)+范围(材料、所学知识)+限定词(时空、中心内容)+分值(作答点数)。
为了帮助学生能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更简单有效地掌握解题技能,立足于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答规律,我归纳出相关的答题公式,通过相关试题的讲练与引导,争取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而提升学生的答题技能。
一、概括、分析类
(一)“依据材料概括类”公式:立足分值和材料数量,概括段意(关注段头或段尾)例:【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6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6分)分析:①分值:6分
作答点数:
3、4或6点 ②材料:一段
归纳句意(3句)
③参考答案: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减弱;(2分)通过联合,摆脱超级大国政治附庸的地位;(2分)通过联合,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原因类”公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分析(提醒:具体分析依据题干和课文)例:【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4分)
分析:回归课文——必修一第六单元第二课的相关内容 只有经济和政治方面 参考答案:①经济方面: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2分)②政治方面: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提醒:“背景类”公式:原因+目的+条件
(三)“影响类”公式:性质(实质或地位)、积极(对内、对外)、消极(不足或局限性)例:【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材料三】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4分)
分析:回归课文,单项分析(积极方面)参考答案:①地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②对内积极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③对外积极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罗马法的影响还涉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1分)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1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比较类”公式: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异同 1.比较方面:背景、目的、方式、结果、影响 2.不同点:锁定一方,逆向思维。
3.作答思维:①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②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③比较需分开层次。首先,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其次,将基础内容进行比较后,应再跃上一个层次,找到更根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找根本、抓本质、看趋势)。④具体作答要求。A.最后作答时取舍比较点 B.先明确比较点,再作简要说明 例:材料一“黑船事件”:1853年培理船队叩关,日本开国。如图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国时局图 康有为图 请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面临民族危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2分)
(2)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2分)分别对两国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参考答案:结果: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2分)。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逐渐成为亚洲强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3分)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分)
二、评价类:
(一)评价“史实、事件、概念、名词”:
1.分析思维:辨证思维
2.作答思路:性质(实质)+特征(地位)+影响+启示(提醒:立足于课文)例:中国古代孔子的“仁”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有很大的差异。试比较孔子“仁”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的基本含义的不同(8分),并做对比评价(5分)。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孔子“仁”
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基本不同(6分)主张爱人;强调人的伦理道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的社会性。(3分)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3分)评价(5分)
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在维护封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也禁锢了个性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3分)
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个性得到解放,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个人欲望也膨胀。(2分)
(二)评价“观点(主张)”:
1.立足点:课文 2.作答思路:表态+论据+总结(回应论点)3.作答心态:史论结合,有始有终(总分总);自圆其说。
例:材料一:1956年12月,毛泽东指出:“上海的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材料二: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
材料三: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
(3)有人说,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是的世纪5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延续和发展,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参考答案:表态:不同意。(1分)
理由: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和私营工商业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1分)今天的私营工商业者是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发展的产物。(1分)总结:所以,我不同意上述观点。(1分)
三、启示类(通常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为提示语)
(一)立足点:现象或问题出现的原因、教训(回归课文)
(二)表述方向:正面(逆向思维)
(三)作答心态: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尽量少走弯路。
例1: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最近连续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重点关注三农问题,国家更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将其列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给今天留下了怎样的启示?(4分)参考答案:
变化:由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分)启示:国家经济(农业)政策的制定要认清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国家稳定。(2分)例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中是怎样“求同存异”,联合反抗法西斯侵略的?(6分)并谈谈你的认识。(3分)参考答案:
反抗:四大盟国:(1)政治上互相协商。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2分)
(2)经济上互相支援。提高了盟军的作战能力。(2分)
(3)军事上互相配合。中国战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2分)
认识: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可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的挑战,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地球。(3分)
(评分说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最后,提醒学生注意:答案规范化——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第二篇: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
必修一《经济生活》
1.价格与物价
(1)价格变化的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稳定物价的措施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
(1)为什么?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怎么样?
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②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企业经营与发展措施
①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③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臵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⑤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对外贸易中,要熟悉国际相关法律、规则,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4.如何分析解决就业问题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③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2)措施①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②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③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④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
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④实现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措施①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作用,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⑤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宏观调控的含义及主要目标是什么?
(1)①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④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7.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②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③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8.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②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③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④注意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
A从国家角度: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B从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⑤从科学发展观方面: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必修二《政治生活》
9.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③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10.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国家性质和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②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⑤科学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或怎样完成一件事?
①人大代表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①积极行使权利。②自觉履行好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③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12.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①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②党的地位决定的。③党的作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⑤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①践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②完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3.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新型民族关系?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基本制度)④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⑤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14.我国在对外关系方面为什么和怎么做?
①必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②意义:对我国:提升国际地位、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等等。对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怎么做?①国际社会成员: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抓住战略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③国际形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④国际关系: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⑤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必修三《文化生活》
15.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⑥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腐朽、落后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⑦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16.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必要性: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意义: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加强各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①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部分。③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文化交流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17.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③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18.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19.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根本途径:社会实践。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20.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④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⑤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1.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⑤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2.为什么和怎么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道德具有时代性,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增添新内容。②是培育“四有”公民,实现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需要。③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2)怎么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从国家来看,应做到:a.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b.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c.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②从公民个人来看,应做到:a.我们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b.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c.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入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3.为什么和怎么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2)怎么样?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反对两种错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④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客观实际。
24.如何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5.如何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⑥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26.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真理是客观的。我们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7.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8.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③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⑤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与外因。⑥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29.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出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0.创新的哲学依据
(1)唯物论:创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树立创新精神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2)辩证法: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③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要求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3)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1.如何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③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⑤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32.如何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存在具有重大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③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篇: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
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
一、材料题答题方法策略(1)一般材料题解题步骤:
①审设问:有几问、问什么、怎么答。
②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并划出关键信息(与设问相关的句、段、词):
一粗读:读标题、材料出处、作者、时地人(分析材料所处时代、作者立场,并与课本相关内容挂钩)——圈定材料考查范围、教材主题。
二精读:逐句逐字读,并划出关键信息;划分层次(按标点);提炼每层、段大意;概括材料中心思想;分析每层之间的联系、关系。精读可读两至三遍。
③据题要求,对号入座,组织答案:按问做答;看分数答题;观点力求全面;简明扼要。(如要求‚据材料回答‛,答案基本上是从材料中归纳得出;如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答案主要还是从材料中得出,但还要结合课本观点补充回答)
④开放性试题(要求谈看法、认识、启示、教训、明白什么道理等)解题关键:把握方向,依托材料、合理发挥、角度多样。一句话:‚站对材料、问题的角度,言之有理‛。
(2)图表型材料题的解题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 分析方法:
①根据时间、时期→→分析出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界定范围)
②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得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问题(找出表象); ③分析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得出历史认识、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三点:
①充分获取有效信息,弄清图表与数据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②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解答问题。
③立足材料、联系课本、全面、辩证地评论与解析。
(3)‚历史地图说话题‛解题四步:——疆域图、经济中心分布图、交通路线图、战争示意图
第一步:认真审题,辨析地图(出处、注释、提示、限定语),限定范围等,一般依时代特征来答(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演变在地图上的反映)
第二步:尊重史实,联系课本内容。第三步:对照行文,讲究层次。
第四步:规范作答,简洁成文。(结合设问要求,作出正确解答,做到‚论从图出‛)
二、几种问答题的答题思路: ①一般的问答题的答题思路:
一审题,理解题意,分析构题成分、明确具体要求:有几问、问什么、怎么答、答哪些。
二构思并列提纲:考虑答案范围可分哪几个部分,各部分要点有哪些,拟出简明要点,即列出提纲,(分点分段,有几问就分几段)使之条理化、全面化,然后按提纲要求的范围作答。
三组织答案:根据拟定的答案要点,汇集材料,进行取舍,选择作答。应按三个要点去做:一要选择典型,二要归纳概括,三要历史基本要素完整(避免由于观点不全面而丢分)
注意三点:①层次条理清楚,按照事件时间的先后顺序回答,不要杂乱无章,头脚倒臵;②答题时,要运用正确观点,做到‚史论结合‛。尽量使用教材上的‚观点‛、‚提法‛。对史实分析进行综合分析时,必须建立在充实的史实基础上,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③认真检查,及时更正:检查审题是否有偏差,题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②比较型问答题:一般是比较两个相近或相似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朝代、人物、文件等)。
一是先审题:明确比什么?属于哪类知识?
二是确定比较项(从哪些方面比):如题目有比较项,直接据题要求按比较项逐项列出两者相关知识要素。如题目无比较项,首先自定比较项,按历史知识结构(即构成历史的知识要素)列出比较项,再按比较项分别把两者的知识要素逐项列出。
三是对比列出的两者的知识要素,找出相同相似的部分,以相同点逐点列出。剩下的部分属于不同点,以不同点表述回答。
试比较: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③论证型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第一步:归纳观点(明确观点);第二步:判断观点:正确、错误、片面、偏激;第三步:以史实来证明观点的正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四步:指出原材料作者的错因,一般从其阶级立场、政治立场、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
④评价型问答题:(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运动、历史事件)一般步骤:
评价人物:第一步,提出观点:给所评历史人物一个总评(历史地位),要一分为二;第二步:史实证明,即以该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活动、政绩、作为等方面的史实来证明你观点。第三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试评价拿破仑)
评价历史事件:①总评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②概述事件的过程(或内容);③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积极作用、局限性)。
评价题需要注意的事项:①要辩证地公正地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切不可片面。②要依据生产力标准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标准去分析评价。③有些人物评价可分期评价,如孙中山。
⑤开放性问题(同材料):
要求学生对人或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启示‛、‚教训‛。此类题目题意一般考查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什么道理、得到什么收获,能否做到以史为鉴。此类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要求站对角度(把握准方向,依托材料、问题);言之有理(合理发挥),角度多样(一分为二)。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转载)
默认分类 2009-10-15 16:31:02 阅读9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内容提要: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一)原因类
1、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2、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
(二)条件类
条件 根本条件 最重要条件 历史必然条件
二、内部结构要素:经过 内容 表现
三、评价要素:
(一)结果类:结果 效果 成果 后果、结局
(二)性质类:性质 实质 特点
(三)意义类:作用 影响 经验 教训、认识、启示、地位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词语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应用训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①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 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D.④
[解题思路]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透过此题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背景‛与‚条件‛,‚原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领悟到‚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故下面我们将原因和条件分类介绍。
(一)原因类
[词语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下便就有关原因类的特定概念作必要的解释。
1、根本原因
[词语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应用训练]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闭关政策(1992年上海高考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抓住概念中的‚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理由是: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即选项A);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给性又造成闭关性,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即选项D)。由此可见,选项A和D都是由选项B所决定的,B项是根本原因。至于选项C,则很容易判断出其错误,因为18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的手工产品在质量上是很难优于英国用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
2、直接原因
[词语解释] 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直接原因‛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应用训练](1)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2)‚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此题的答案为A。到底‚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的关系如何?‚导火线‛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的地点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少许区别。
3、主要原因
[词语解释]指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
[应用训练] 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A.‚分散事权‛的政策
B.‚不抑兼并‛的政策 C.‚守内虚外‛的政策
D.养兵政策 答案:B
4、主观原因
[词语解释]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分析主观原因时,要分辨出与它对应的客观原因。
[应用训练]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干涉 B.封建势力的强大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错误 [解题思路]大革命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但由于右派叛变革命,其已丧失革命性,故革命的领导方是中共。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反映了中共自我方面的因素,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均为客观因素。
5、客观原因
[词语解释]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
[应用训练]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原因是: A、中共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B、中日民族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加紧围剿苏区 D、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5. 目的 根本目的 直接目的 主要目的
[词语解释]目的是指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境地、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这一介词来表示。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所以可自行参照上面介绍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来分析‚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和‚主要目的‛。[应用训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题思路]‚直接目的‛是指近期的、急于马上达到的,不经过其它中介而能够达到的目的。根据这一概念,回忆‚推恩令‛的具体做法:‚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也就是分割王国的封地,故正确的答案为C。但此题如果问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那就不能简单地回忆具体做法了,还要联系背景,要揭示其深层次的因素,即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二)条件类
[词语解释]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事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通常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等。[应用训练1]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① 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 ② 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民主派‛ ③ 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
④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组合式的单选题,该题命题角度新,知识容量大,对于选项中的①②③绝大多数考生可以选出,但对于选项中的④,许多考生由于对‚条件‛这一命题用语的内涵不理解,而漏选,所以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所以选项中的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然出自引言部分,但符合题干的要求,也应当选,此题正确答案为D。[应用训练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我们可参照前面已介绍的对根本原因的解释抓住‚根本‛一词是指‚深层次的‛、‚最本质的‛、‚决定作用的‛。解答此题时,从导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反映客观历史规律要求的必然因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选项A是导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应用训练3]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解题思路]选项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B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选项C为中共诞生的外部条件,选项D为中共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列的四个选项均为中共诞生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要从中鉴别出哪一个为最重要的条件,就必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可根据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一性质,判定出只有选项B:阶级基础才是中共诞生的内在的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故最佳答案为B。[应用训练4]美国独立的历史必然条件:①北美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 ②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涌现了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历史必然条件‛,这就限定了我们必须从导致美国独立的诸条件中找出反映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统一的市场,共同的语言以及民族意识的增强均是一个国家独立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所以此题的选项①、②、③合符题意,而选项④中提及的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虽然在美国独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只属于个人的偶然的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历史的必然的条件,故此题的正确的答案为B。以上我们从背景要素的原因类和条件类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常见的命题用语分别进行了解释,并选取了部分选择题作为典型题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命题用语解释不仅适用于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也同样适用。例如,问答题的题干中出现‚为什么‛这一疑问代词时,那就是询问原因、条件、目的等等背景要素,考生要凭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二、内部结构要素:过程、内容、表现
(一)经过
[词语解释]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外,经过一般包括产生、发展、结局几部分。如抗日战争的经过就包括了以下几部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应用训练](2003江苏广东)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1955年),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地位的。(15分)[解题思路]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美国确立巩固霸主地位的经过。
答案要点:(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于1917年参战,成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大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为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主力之一;掌握了原子弹;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雅尔塔体系为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首屈一指。冷战初期,在西欧各国实力下降的情况下,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巩固了霸主地位。
(二)内容
[词语解释]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如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将兵法。
[应用训练]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第一问的答案]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三)表现
[词语解释]表现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由本质而现象)。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提出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受到 ‚极权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冷战‛全面开始。
② 实施马歇尔计划。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③ 成立北约组织。1949年,美国联合加拿大、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应用训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为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第一问的答案]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两方科学知识。
三、评价要素: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
强调能力考查的高考,不仅重视对历史背景要素和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的考查,更重视历史概念的结果要素和评价要素即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等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如何评价?‛、‚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检测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所谓‚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等,也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等,所以在高考命题中用语中常会接触到的以下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的词语。
(一)结果类
1、结果
[词语解释]结果的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从词性上看,结果是中性词,在问答题中是常见的求答词。
[应用训练]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结果如何?说明导致上述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1992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孙的斗争: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反对张勋复辟和段祺瑞的独裁统治。结果:孙中山的努力屡遭挫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中共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果:这些工作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2、效果
[词语解释]效果是指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简要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199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他领导的太平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后失败了。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所发动的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是百日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纲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总体上获得成功。后来,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运用这一思想武器,终于赢得了新中国,并指明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3、成果
[词语解释]成果与效果词意相当,成果更明显地肯定其好的面,即所取得的成就、成绩。从词性上看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1792年8月有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A.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 B.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C.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公会 D.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99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 [解题思路]认真审题,明确此题要求的是对斗争成果的重要程度作出分辨,在四个备选项均为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情况下,如何取舍?此题限定语‚最重要‛的标尺是‚历史地位‛,某一行为产生的诸成果中,哪一个历史地位最重要,哪一个就是最重要的成果,此题的答案为D。理由是: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共和制对君主制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创立了法国此后长时期内最基本的国家形式——共和制,开始了法国政体的新的历史一页。
4、后果
[词语解释]后果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从词性上看,是贬义词。如: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带来什么后果呢?(答: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后果如何?(答:鼓励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战争的进程,最后英、法、美是自食其果)。虽然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但上述两例中用‚后果‛就要比‚结果‛好。
5、结局
也可以说是中性词,可以是好的结局,也可以是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相似。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后的政治(或军事、或经济)态势。
(二)性质类
1、性质
[词语解释]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特点、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本质、特征。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如关于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如问的是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应考虑用阶级分析法,明确是哪个阶级采取的,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行动;如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当以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从革命面临的任务,革命的领导者,革命的历史功绩方面来考虑。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应用训练1]在下列战事中,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A.纳西比战役 B.城濮之战 C.克里米亚战争 D.雅克萨之战 [应用训练2]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应用训练3]1861年俄国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是资产阶级主导的
B.同时期世界其它地区出现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 C.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劳动力问题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
2、实质
[词语解释]实质也就是本质,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不易改变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质。即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应用训练]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领悟‚实质‛的含义,它是被某种表面现象所掩盖的,其特点是隐蔽的、深刻的、稳定的,所以揭示实质就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法去认识,而是靠思维,此题考生要正确作答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1975年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的确如选项A和C所述的使国民经济回升,形势好转,但这些只是被人感知的现象。选项B‚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才是其深刻的,内在的本质,所以为正确答案。至于选项D实现‚四化‛,那是‚文革‛结束后的事情,所以有明显错误。
3、特点
[词语解释]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
[应用训练]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一个显著特点是:()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1994年上海高考试题)[解题思路]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与北伐战争相比较,两者斗争的对象相同都是军阀,但依靠的力量不同,此题便是要求考生在这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显著特点,北伐战争依靠的是国民革命军,这是一支革命的武装,但孙中山则是依靠地方军阀打北洋军阀,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三)意义类
[词语解释]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广义上的意义,范围很大,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及某一事件的意义怎样,上述提到的这几方面都应加以考虑。
[应用训练]"五四运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解题思路]此题就是典型的要从意义的方方面面进行回答题目。它的答案涉及到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伟大功绩、影响等。
[参考答案](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站在运动前列的是青年学生,他们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在运动前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在运动期间,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和组织社团,与进步青年联系,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他们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2)五四运动波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3)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作用
[词语解释]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应用训练]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199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大运河开凿的主要作用。先看选项A,根据课文可知它是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但大运河开凿中繁重的徭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迫使农民起义,成为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并没有起到巩固隋朝统一的作用,故选项A不合题意。选项B呢,大运河的开凿的确是方便了隋炀帝的南巡,是属于运河开凿的作用,但是否是主要的作用呢?这就必须与选项C、D比较后才得作出判断。选项D加强北部的边防与大运河的开凿无关,可马上排除,那么选项B、C谁主谁次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是基础,如果若干作用俱存,应当从经济方面寻找答案,此外,眼前与长远比较,应看长远。因为选项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符合了上述二点标准,故为最佳答案。
2、影响
[词语解释]影响是指言语、行为、事情对他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作用和影响的含义基本相同。但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题中,接触到作用或影响,一般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即包括积极的、消极的作用或影响。
[应用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它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解题思路及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分析‚二战‛的影响时,就要注意一分为二,既看到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这一消极的影响,又必须肯定其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积极的影响。
3、地位
地位,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臵。就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
4、经验
[词语解释]经验是指从成功的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悟出的道理,它是指实践范畴中的成功的东西,有推广的价值。
[应用训练]简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五条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③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④建立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⑤组织一条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5、教训
[词语解释]教训是指从错误或失败的实践中取得的认识、悟出的道理,属认识范畴。犯了错误,失败了,但仍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供后人借鉴,使后人少走一些弯路,这就是教训的意义所在。
[应用训练]简要概括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
[解题思路]抓住‚文革‛内乱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便可以从教训的角度理出此题的答案思路:①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安定团结,不要搞内乱,反对极左。③要完善法制,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官员不要有法不依,破坏法治,人民应该守法
6、认识、启示
认识、启示与经验、教训一样,此类词,从主要意思来说,都是人们从实践包括成功的实践、失败的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悟出的道理。经验,是实践成功后得到的认识。教训,是实践失败后得到的认识。认识,本来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反映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的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启示,是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指示而有所领悟,其特点是由此及彼。
其他:历史答题时对相近关键词的把握
一、试述、简述、简要述评、概述;简要说明、简要评述、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此类常用词语一般用于问答题之中。
“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的问题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也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抓主干去枝节,点到即止。
二、说明、表明、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中山舰和整理党务案表明什么?”。这里的‚表明‛就是‚说明‛,说明也就是表明。而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含有阐述、分析的含义。‚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体现是某种性质或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反照,即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现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的现象的东西决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表现,则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三、联系、结合、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一般设问形式是“联系(结合),分析(说明)”。结合(联系)的对象,实际是作为分析(说明)问题的背景、依据而存在的。因而,重点在分析说明的事物而不是结合(联系)的对象。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依据”、“根据”、“据”,题意并未发生变化。转载: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方法
默认分类 2009-10-15 16:27:19 阅读9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选例并图解如下:
[例题]根据史实说明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原因。中国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对两次战争的态度如何?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试题均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构成。但在题文中有时有合理省略的情况,合理的省略无损于题意。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臵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3.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内容。时间是近代前期,内容是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构成及教育、科技五个方面。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变化体现在: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现为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从生产方式来看,从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从阶级结构来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从教育来看,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集中体现为新式学堂的出现。科技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参考答案:
(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2)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4)出现了新式学堂。
(5)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例2: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对中国近代化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有多种观点。一位著名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三个时期,并沿着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念转变‛‚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分别指什么?
(2)以上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重要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从近代化的层次性立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对史实的运用能力,解题时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个层次,其关键在于利用时间限制筛选事件,‚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应指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指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涉及的事件较多,要考虑全面。第二问答题比较简单,注意语言要简炼,条理要清楚。参考答案:
(1)‚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2)影响: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②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扩张。③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对中国的近代化在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貌。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具体问题分析
高考历史辅导之一:怎样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
【方法提示】分析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经济因素:看看经济是否发展;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是否加强;差距是否缩小;是否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
⑵政治因素:看看是否是人心所向;民族融合是否加强;利于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否减弱或消失。
⑶核心力量:看看是否存在有实力、有影响、有抱负的政治实体。
⑷领导者的素质:看看策略是否正确;组织是否有力;指挥是否得当。
以上诸条件中,⑴⑵是客观条件,⑶⑷是主观条件。【例题释疑】
例1(2000〃春季北京、安徽卷)结合史实分析隋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社会历史原因,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二个方面的因素去考虑。
答案要点:
(经济上)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政治上)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汉族文化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新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 人民共同要求;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例2 阅读材料:(摘自邓中绵著《康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郑经以后的台湾政权,内部相互倾轧,矛盾重重,已成为加重台湾人民苦难的割据势力。同时,郑氏集团还经常窜犯大陆,使福建人民‚内输官赋,外输郑饷‛,处于‚十室九空‛的破产地位。……1681年(康熙二十年),姚启圣(清福建总督)向康熙帝上疏,提出郑经已死,其子年幼,而内乱不息。……主张乘机统一台湾,并推举熟悉水战的施琅为指挥官。康熙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提出,三藩叛乱,已经次第平复,‚惟有海寇游魂,潜踞台湾,尚为闽害‛。……因而‚特加擢用‛授施琅为水师提督官职,令其乘机收复澎湖、台湾。……这时,郑氏集团惧怕清兵打击,乘机派人携书到福建,‚请照高丽等外国例‛,‚愿称臣进贡,不剃发登岸‛。康熙帝得知后表示,台湾‚不得与高丽比‛。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问: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清政府能够一举收复台湾,完成国家统一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好本题,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见方法提示)。思路明确,则会做到逻辑严密,条理清楚。顺着正确的思路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要点:
经济上:1683年,康熙帝即位已有二十余年,清朝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为最终完成国家统一创造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一方面,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国家、阻挠统一的企图,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清朝政局稳定;消除割据,实行统一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主观上: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高考历史辅导之二:怎样分析变法改革成败的原因?
【方法提示】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例题释疑】
例1 结合史实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春秋以来,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封建化趋势);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和秦孝公的有力支持下(改革派力量强大);‚废井田,开阡陌‛,动摇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特权、建县制‛,摧毁了奴隶制上层建筑,从而建立起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政策措施正确,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不畏权贵、勇于献身改革(改革者必备素质)。例2 试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北宋中期开始,三大危机严重,积贫积弱,病入膏肓(趋势);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破坏(改革派力量弱小);所有措施中,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农民负担不能减轻,因而当时最主要的危机不能解除(政策、措施不力);用人不当,新法出现危害百姓的情况(改革派中有的素质较差)。
例3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同一时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相当的发展。(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潮流);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改革派力量强大,且扫除了主要阻力);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措施正确得力,顺应历史潮流,也反映出改革者素质好);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高考历史辅导之三:怎样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方法提示】
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⑵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时间——负担的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等。
⑶上层建筑因素:包括中央集权、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重要制度,重农抑商等经济制度,还有宗教、文化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⑷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和安定。
⑸地理条件因素:如江南和西北的差异等。
以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
⑵生产关系因素——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⑶上层建筑因素——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⑷社会环境因素——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⑸外来因素——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掠夺和剥削、外援或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等等。【例题释疑】
例1 简要概述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答案要点:曲辕犁、筒车的创制,大面积兴修水利,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力因素);隋末农民战争对地主的打击,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生产关系因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科举制的完善,政治清明,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对外交往政策(上层建筑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社会环境因素)等。
例2 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50至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答案要点:⑴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和第二、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前者垄断组织形成,后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⑶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前者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结束,未发生重大革命运动;后者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政局相对稳定);⑷政策调整。(前者推行政治民主化,后者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等社会改革);⑸对落后地区的剥削和掠夺。(前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后者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高考历史辅导之四:怎样分析某一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 【方法提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⑴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与分裂,社会动荡与安宁,政府重视与摧残。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停滞,发展的新突破与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⑶民族关系:民族团结与战争,民族融合与交流。
⑷对外关系:友好往来与频繁交往,闭关政策与开放。
⑸前代基础:
【例题释疑】
例1 宋元时期的文化特征如何?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宋元文化具有‚高度繁荣、领先世界、人才辈出、成就辉煌‛等特点。其原因是:两宋时期局部统一和元朝大统一的实现,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与海外贸易的极大发展。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对外关系空前活跃。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础。
例2(1996〃全国)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答案要点: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盛世景象;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特点、地位:全面繁荣(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表现);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表现。高考历史辅导之五:怎样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方法提示】
规律:革命根源+矛盾激化的表现+思想动员(可选)+人民斗争+资产阶级领导+导火线 1.根源=‚……(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此规律的详情请点击:中学历史教学空谷规律一
2.矛盾激化表现:往往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独断专行等激化了矛盾 3.思想动员为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4.人民斗争使革命时机成熟
5.资产阶级顺应潮流,发动并领导革命
6.某一突发事件直接引起革命,成为革命导火线
【举例说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根源: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矛盾激化:查理一世独断专行,实行无议会统治,征收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3.人民斗争:农民和城市贫民不断起义,使革命时机成熟; 4.资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顺势发动人民革命;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高考历史辅导之六:怎样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 【方法提示】
1.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意义:该起义的特点+沉重打击了(或动摇了、瓦解了、推翻了)**朝的反动统治+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中国古代统一战争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长期统一稳定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各地区经济交流,为国家繁荣强盛创造了条件。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意义:
(1)对本国的政治而言:推翻了**统治(或废除了**制度),确立了**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初步或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2)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表现的高度概括(可选);
(3)对外国的影响(可选)(4)特点或局限性(可选)
4.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人民运动的意义:性质+特点+影响
(1)性质:斗争目标(反……反……)+阶级属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学生、人民等)+斗争形式(革命、改革、起义、运动等)这方面的详情请点击:中学历史空谷规律二
(2)特点(可选)
(3)影响或历史功绩(略)
5.近现代史上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的意义:解决了**问题(或提出了**主张,结束了**错误,确立了**正确理论或领导等,总之是会议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为……指出了正确方向+会议的特点(可选)。
【举例说明】
1.隋末农民起义的意义:瓦解了隋朝的统治,促使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减轻百姓负担,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三国以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隋唐两代长期的统一稳定局面,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国家强盛创造了条件。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促使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发展为世界经济强国殖民霸国;
(3)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4)英国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首次在欧洲大国取得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从而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性质:它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影响: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后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提出《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由于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使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它的某些领袖还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非常可贵的。高考历史辅导之七:怎样分析历史事件的目的 【方法指导】
历史事件的目的一般分为根本目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
1.根本目的:如果事件或政策、措施是统治者所为,那么其根本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其统治(如**王朝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等),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需要区别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的话,关键要看选项中哪一项和其统治利益最接近。
2.主要目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最主要目的,其他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除根本目的外想要达到或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一般来说,长远目的比眼前目的主要,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主要,集体目的比个体目的主要,深层次目的比表面目的主要。
3.直接目的:顾名思义,就是当事者想要达到的表面的、浅层次的目的。有时直接目的表现为统治者的声明、宣称等口头表示。
【举例说明】
1.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
(2)主要目的:发展农业、促进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直接目的:减轻百姓负担,保证充足的农时。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1)根本目的:巩固和加强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统治;
(2)主要目的:解决1929年以来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缓和阶级矛盾;
(3)直接目的:每一项措施都有其直接目的,如实行《国家复兴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复兴工业,实行工赈救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就业岗位,增强社会购买力等。3.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的目的
(1)根本目的:谋求美国在欧洲的霸权,为美国的霸权服务;
(2)主要目的:增强协约国力量,击败德奥同盟国;
(3)直接目的:报复德国实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4.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工农联盟,维护苏维埃政权;
(2)主要目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直接目的: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在恢复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高考历史辅导之八: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 【方法提示】
对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的评价最重要的方法有三点:其一,是将所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包括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其二,掌握好评价的标准。这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其三,注意表达的格式。如包括划分出不同阶段,归纳成不同的方面(肯定、否定)等。
具体表达模式:
模式一 判断功过并评价影响
(1)功过判断
(2)积极影响及史实依据(时间、地区、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及影响的具体表现);
(3)消极影响及史实依据(同上)。
模式二 开放性评价题
(1)说明自己的观点
(2)说明自己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具体写法同模式一)
【例题释疑】
例1 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影响?
答案要点:
⑴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功过不同。⑵积极: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的思想出发点是正确的。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政策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就是一个典型 例子。⑶消极: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例2(1999〃上海)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⑴这两种看法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
⑵就科举制度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答案要点:
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
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兴人才的成长。
例3(2001〃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后,热月党领导的国民公会于1795年制定了宪法。宪法草案报告人在解释宪法的指导思想时说:‚应该由优秀人物来统治。优秀人物是最有教养和最关心维护法律的人。目前,除个别例外,优秀人物应该从下面这类人中去寻找:他们拥有财产、热爱其财产所在的国家和保护其财产的法律,以及维护其财产的安定环境;由于他们拥有财产而过着优裕的生活,因而很有教养;这种教养使他们明智而有判断力,可以讨论决定国家命运的法律的利弊。一个由有产者统治的国家是有秩序的国家,而由无产者统治的国家将陷入自然状态(按:即无政府状态)。‛
——(法)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简编》
回答:对这段话写一篇短评。(说明)文中应包括当时的背景、这段话所含的政治主张、对它的评价。评价时对它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均可同等得分。
答案要点:
背景:革命高潮已过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正常秩序。
主张:由资产阶级独占统治、实行法治、稳定局势、立法明智。
评价:⑴基本肯定:符合历史客观发展需要;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是革命的任务;稳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⑵基本否定:否定了雅各宾派的民主精神;资产阶级独占统治体现了它的局限性;排斥人民群众,破坏了平等原则
高考历史辅导之九:怎样区分历史事物的性质和实质(本质)【方法指导】
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
【举例说明】
1.美国内战的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内战的实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争夺国家权力的战争。2.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是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的实质: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农民对封建暴政和外国侵略的激烈反抗。4.1861年俄国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861年俄国改革的实质:农奴主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经济实质);农奴主为防止矛盾激化、维持和巩固专制统治的挣扎(政治实质)。5.拿破仑法典的性质: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拿破仑法典的实质;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6.《权利法案》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
《权利法案》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7.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实质:北宋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一次尝试
第四篇: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
高考命题改革要求做到“一点四面”“一点”即立德树人;“四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能力。重点考察学生: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
一、高考政治主观题全面探秘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
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 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观、价值观、人生价值观4)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句、材料中心思想;
怎么抓——通常可找“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观点、主张、事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做某事产生的影响等等”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每小点的字数控制在40-60字以内,每小问的字数在25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5)除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二、高考政治主观题八大题型分析 题型
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说明)类试题的设问一般以“体现”“反映”“蕴涵”“说明”等为关键词,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某某知识点的”“材料体现了某某范围内的哪些道理”,或者要求考生“运用某某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等。这类试题能够很好地实现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结合,既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答题模板】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指向。审读设问,明确考查的是哪一知识点或哪一知识范围,并在头脑中对此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的子知识点过电影似的快速回顾。
第二步,带着设问,审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体现类试题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体现或者说明了什么,因此,材料是解答体现类试题的关键。考生一定要带着问题分析材料,将知识指向和材料进行对接。材料一定要读两遍,第一遍快速浏览,了解大概;第二遍精读细读,将材料中与本题所考查知识(或知识范围)有关的语句画出来,简明扼要地标明此处体现了哪一子观点,为组织答案做好准备。
第三步,作答。把知识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形成答案要点。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知识点+材料某处体现了这一知识点”的格式,也可以采用“材料某处体现了某一知识点”的格式。题型
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现象),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本质)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课本原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题型
三、“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一般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为何”“原因”“依据”“理由”“分析……的合理性(或重要性、必要性)”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原因,采取某种措施或对策的依据,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技巧】:一般从必然性(理论原因)和意义(现实原因)两个方面来考虑(1)必然性:包括理论依据(教材中的原理等)和现实依据(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及当前形势等)(2)意义:包括对国家、集体或个人的意义等,尽可能全面多角度来分析,如果试题中的做法是错误的,还应该答出后果或危害。思路一 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
原因型的作答顺序如下: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应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直接到间接、由眼前到长远、由微观到宏观、先经济后政治、由文化到哲学、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①原理——(做)这件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根据。②重要性——(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③必要性——(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思路二 联系四个角度分析原因 ①联系课本分析原因
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课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②联系材料分析原因
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现状,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重视。
③联系主体分析原因
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在具体的题目中,如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④联系地位分析原因
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在高考中出现的原因类主观题并不一定只能用一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问题,全面考虑、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一般思路和步骤:通读全题,逐个认真研读设问和材料,提取关键字、词、句、用关键字词句折射相关知识和理论,筛选所用观点,结合材料组织答案。一看:先看设问再看材料
二定:一定设问类型,二定答题切入点 三结合:材料、教材、时政观点相结合 题型四:“意义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1.解题程序
有效材料信息+相关的教材知识内容+相关的时政精辟观点。2.解题技巧
(1)根据主体谈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常见的主体有党、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社会、集体(企业)、个人(公民、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等)。
(2)寻找角度谈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从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3)确定范围谈意义。一是知识范围;二是区域范围,如对“当地”、对“国家”、对“世界”有何意义。
(4)回归教材谈意义。即把设问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5)分析材料谈意义。要充分提取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加强分析、归纳和提炼再组织成完整的答案。
(6在组织答案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的原则
①从小到大:先回答对个人的意义,而后回答对集体的意义,最后回答对国家的意义。②从近到远:先回答目前(眼前)的意义,而后回答长远的意义
③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扩展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扩展到多个层次
意义类试题的答案常采用以下表述方式:这是……的需要,这是……的客观(必然、本质)要求,……有助于(或有利于)……,它关系到……,促进了……等。3.注意事项
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意义还是影响。意义与影响不同,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意义一般只指积极方面;如果要求回答意义,要明确是某一方面的意义(经济、政治、文化或哲学),还是全部意义。分析A对B具有的意义(作用),就是运用B的观点,分析A的意义。
【经济意义】(1)从个体的角度组织答案要点:这里的个体是指材料中所反映的比如农民、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等。答案的关键信息包括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变消费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合法权益等。
(2)从集体的角度组织答案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信息包括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等。(3)从国家的角度组织答案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答案的关键信息包括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4)从对外交往的角度组织答案要点:答案的关键信息包括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拓宽我国国际市场,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参与国际分工,优势互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题型五:“措施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措施类”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合理化建议。此类试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设问的限制性和指向性,就是给定了主体是谁,问应该怎么办。如:党、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2.设问本身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就是材料没有指出具体的对象。例如:你认为该怎么做?怎样做到?应该如何做?从中有什么启示等等。1.解题程序
抓主体——定范围——找措施——联材料。2.解题策略
(1)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
(2)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生活与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3)找措施。
第一,从所学知识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所学的相关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第二,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第三,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4)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所学知识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题常用语:坚持、完善、加强、健全、制定、创造、保护、贯彻、提高、调整、改善、转变、培养、发挥、调动、按照、处理等。
经济生活中见到如何做时,应想到: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 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1.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2.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循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题型六:“评价评析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结合材料,针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辨析),这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高频题型之一。评析题要求学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这类试题一般是提供一定的情境材料(某一现象、某一问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情境材料所反映的现象、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认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从设问角度看,一般以“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形式呈现,有时省略“如何”二字;从待分析的对象看,试题或让考生谈对“意义”“积极影响”的认识,或让考生谈对某种“做法”“行为”的认识,或让考生谈对某种“观点”“想法”的看法。1.基本方法
“一分为二”,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其片面性。2.解题程序
教材原理+分析+正确的做法。
3.解题策略(找准辨析点,步步为营,答好评析题)(1)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
(2)分析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及怎样才是正确的。
(3)展开讨论点。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不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有正确的成分等。
(4)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析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
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启示类试题一般以典型的事件、漫画、哲理小故事、名言警句等为背景,要求考生谈谈材料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方面的启示,设问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一事件对你有什么启发”等,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答题模板】
第一步,从设问中明确要回答的启示的知识范围,即看要求回答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哪一方面的启示,明确答题方向,对要求“怎么做”的设问着重回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第二步,分析材料,明确材料中的做法。从背景材料的呈现方式、关键词中去感悟材料说明的道理。对材料要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要分析“怎么样”和“怎么办”两个层次。从“怎么样”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从“怎么办”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或应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应该或不可以这样做。
第三步,作答。解答启示类试题,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思考,但是应略答原理,详答方法论,重点分析“怎么办”。
在解答启示类试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只简单罗列材料知识,没有分析从材料中得出的启示;二是原理与方法论相脱离,要么只写原理性的知识,要么只写方法论的内 容。对于现状的分析,直接找到的往往是原理性的内容,但在答题过程中不应忽略其方法论要求;对于措施的分析,直接找到的往往是方法论的内容,但在答题过程中也应指出方法论的原理依据。
题型八“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
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
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
。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第五篇: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一般模式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一般模式
一、关于依据(理由、原因、正确性等)题型的答案要点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国家)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或者根本任务);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大内需;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优越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劳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8)应对经济全球化;(9)公平与效率,关注社会公平;(10)落实科学发展观,几个“统筹”;(11)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政府(国家)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是宏观调控,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个人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生产;②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④企业经济经营的有关知识(经营战略、自主创新、诚信经营、品牌战略、提高质量);⑤劳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⑥应对经济全球化;⑦落实科学发展观;(8)企业、个人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对外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对外贸易的作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③我国政府的职能;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⑤坚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⑥应对当代国际竞争(9)我国的外交政策。
5、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党活动(做法)的依据
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⑤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⑥我国的政党制度内容;⑦应对当代国际竞争
6、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公民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坚持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⑭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方式和意义
7、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对外活动(国际关系)的依据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时代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⑧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⑨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8、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对外活动(国际关系)的依据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二、关于措施(建议)题型的答案要点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政府)如何做(措施、建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 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② 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③ 落实科学发展观,记住五个“统筹”;④ 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⑤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⑥ 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⑦ 协调劳资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⑧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⑨ 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关注社会公平;⑩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11)根本是发展经济。(12)引导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3)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4)建设“两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如何做(措施、建议)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 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②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③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④ 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
⑤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⑥ 企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 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 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⑨ 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个人(消费者、劳动者)如何做(措施、建议)
① 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②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③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④ 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
⑤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绿色消费;
⑦ 面向市场,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生产优质产品;
⑧ 坚持科学发展观; ⑨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凡是经济生活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⑪ 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⑫ 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⑬ 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⑭ 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⑮ 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⑯ 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⑰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国家)做法(措施、建议)
要从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要写出3点具体内容);政府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实施“阳光”工程;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知识回答。
5、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措施、建议)
要从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等方式,;坚持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等知识回答。
6、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公民做法(措施、建议)
要从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参与政治生活的三条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等知识回答。
7、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对外活动(国际关系)的措施、建议
(1)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努力寻找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2)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结合基本点进行说明);
(4)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8、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措施、建议类型题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具体做法,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和具体措施。
《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⑫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⑬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9、《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是重要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动力、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关于意义题型的答题思路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1、描述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1)国内有关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④(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⑤(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⑥(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对外交往活动的政治意义: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公民“两个”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