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 河 夺 淮 情 况 简 介
黄 河 夺 淮 情 况 简 介
一、黄河夺淮以前的淮河
古代淮河水系,大体上是独流入海的淮河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淮北支流主要是洪汝河、颍河、涡河和汴泗河、沂沭河等。其中支流水系变化最大的是泗水水系。古泗水源出蒙山,经曲阜、兖州、沛县至徐州东北角会汴水;又在邳县的下邳会沂水、沭水,在宿迁以南会濉水。至今淮阴与淮河会流。古泗水的上游部分与现在的泗河相似,下游部分由于黄河夺淮,已被南四湖和中运河所代替。古泗水流域面积比现今骆马湖以上沂沭泗水系面积要大,当时是淮河最大的支流。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1194-1855年黄河夺淮经过 从1194-1855年,黄河长期夺淮达661年,这一时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据《淮系年表》及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在4个朝代期间,淮河水系经历以下变化。
(一)宋朝时期
在宋朝的83年期间(1195~1278年),主流东夺汴泗,短期内尚较稳定。
(二)元朝时期
在元朝统治的88年期间(1279~1367年),黄河向南决口增多,淮河水系受到扰乱,水灾日益频繁。其中至元25年(1288年),黄河决阳武22处,主流向南泛滥,由涡河入淮。后经元明两代的治理,直至1644年,黄河才复向东出徐州入泗河,结束了黄河由涡、颍入淮的局面。元、明两代,均建都北京,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任务(即漕运),在治河策略上,都是尽力防止黄河向北决口,以免危及运河。元至正4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今山东曹县境内)决口,严重威胁漕运。朝廷派贾鲁治理黄河,贾鲁主张“疏塞并举”,疏是疏浚原汴河,导水东行。塞是修筑北堤,堵塞决口。1351年贾鲁大举治河,堵决口,修北堤,一年工毕,河复故道。共浚深河道80余里,堵决口20余里,修各种堤坝36里。使黄河自黄陵岗以东河道改在徐州会入泗水,当时称为贾鲁河。以后,由于年久失修,黄河又出现了以南流入涡、颍为主,以东流入泗为次的南、东分流局面。当时南流的称大黄河,东流的称小黄河。
淮河流域支流在元朝期间,也有很大变化。1335~1337年间,河南汝水泛滥,有司自舞阳断其流,引汝河水东流,改道入颍河,从此汝河有南北之分,舞阳以北为北汝河,舞阳以南为南汝河,这就是现在漯河以西的北汝河、沙河、澧河三水系改流入颍河的经过。又在元至正16年(1356年),贾鲁自郑州引索水、双桥等水经朱仙镇入颍河,以通颍、蔡、许、汝等地的漕运,当时又把此河称为贾鲁河,即现在沙颍河上游的贾鲁河。
(三)明朝时期
在明朝统治的275年间(1368~1643年),治黄策略仍与元朝相似。为了维持大运河的漕运,尽力避免黄河向北溃决。明弘治6-8年(1493-1495年),刘大夏治理黄河,采取遏制北流、分流入淮的策略,于黄河北岸筑太行堤,自河南胙城至徐州长一千余里,阻黄河北决,迫使南行。在黄陵岗以下,疏浚贾鲁旧河,分泄部分黄水出徐州会泗河,使得黄河主流继续由涡河和颍河入淮。直到明正德3年(1508年)黄河北徙三百里,主流由徐州入泗,黄河向南经涡河、颍河入淮河的水量才日益减少。明万历6-17年(1578-1589年),潘季驯治黄河。潘季驯采取“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河方针,大筑黄河两岸堤防,堵塞决口,束水攻沙,同时修筑高家堰(即洪泽湖大堤),迫淮水入黄河攻沙。他大修黄河北岸的太行堤,又修筑黄河南岸堤防,把黄河两岸堤防向下延伸到淮阴。经过这次大规模治理,黄河一时趋于稳定。但以后由于河床不断淤高,黄河两岸决口增多。在明万历统治时期的23年(1596-1619年)中,黄河决口18次,几乎年年决口。在明朝统治期间,淮河流域的变化,除黄河主流由向南转而向东,经徐州夺泗夺淮,灾区下移到江苏和山东以外,还修建了洪泽湖大堤,并在大堤上修建了泄水闸坝以分淮入海入江。明万历32年(1604年),还开辟了微山湖以下至骆马湖之间的运河,以避免黄河航运的危险,这就是现在的韩庄运河的一部分。
(四)清朝时期
黄河夺淮在清朝统治期间共计211年(1644-1855年),黄河已不再向涡河、颍河分流,而是全部经徐州南下夺泗夺淮,灾区转至徐州以下直至海口,江苏省受灾最重,其次为皖北与山东。清朝在康熙、乾隆、嘉庆3代(1662-1820年)期间,统治阶层曾经竭尽全力治理黄、淮、运河,康熙和乾隆,都曾多次到徐州、淮阴和洪泽湖大堤等地亲自巡视,并加指示。当时的治理黄、淮、运策略,以靳辅为代表人物。靳辅的治理策略是,“疏以浚淤,筑堤塞决,以水治水,籍清敌黄”,也就是所谓“蓄清刷黄”。靳辅治河22年(1670-1692年),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黄、淮、运河的水位日益抬高,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还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修建了洪泽湖大堤的石工,增建了归海闸、归江坝,使淮水不断分流入江入海。到道光、咸丰统治期间(1821-1855年),黄、淮、运河已经千疮百孔,难以救治。当时的治河总督,差不多年年更换,以惩处治河不力。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淮同时发生大水,洪泽湖南端蒋坝附近大堤决口,洪水经三河流经高宝洼地、芒稻河,在三江营入江,形成了入江水道的雏形。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
三、黄河夺淮使淮河流域产生重大变化
1、淮河入海故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改流入江。
2、由于黄河夺淮,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形成了现在浩瀚的洪泽湖。
3、由于黄河夺泗夺淮,使泗、沂、沭河洪水无出路,并在泗、运、沂的中下游形成南四湖和骆马湖。
4、豫东、皖北和鲁西南等平原地区的大小河流,都遭到黄河洪水的袭扰和破坏,造成排水不畅,水无出路。其中以濉河变化最大。濉河原是发源豫东,中经皖北,至江苏宿迁小河口汇入泗河的一条大支流。经黄河多年的决口和分洪,终被淤废,下游不得不改入洪泽湖。
5、洪泽湖以下的入江水道逐步形成,高邮宝应水位抬高,面积扩大,在自然水力冲刷和人工疏导之下,入江水道的泄水能力不断扩大,而淮河下游运西运东地区的水灾也日益加重。
6、留下从兰考,经徐州、淮阴到云梯关入海口的一条高出地面十数米的黄河故道,将原本统一的淮河水系划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7、将鲁西的原属济水水系淤塞,后经治理现统属南四湖水系。
8、由于抬高洪泽湖水位和抬高干流中游河床,使原来畅流入淮的支流,形成背河洼地,新产生出如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湖泊。
第二篇: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
[提要]黄河“夺泗入淮”,彻底改变了淮(河)泗(水)流域水系,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网河流,河道淤塞,湖泊兴替,导致了苏北乃至整个淮河中下游流域的重大环境变迁,土壤沙化碱化,原始植被除极少数地区外,被彻底破坏,许多城镇沉入湖(河)底,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水、旱、蝗、风灾频繁,“饭稻羹鱼”的富饶之地,变成了“有雨则涝,无雨则旱”的贫穷之地。[关键词] 黄河 夺泗入淮 苏北 影响
古泗水,发源于山东省南部泗水县境内。宋以前,古泗水在江苏境内由徐州向东南到清口(今淮安市淮阴区)向东入海。淮河进入江苏后由苏北盱眙流向东北,经过今日洪泽湖中河道到清口与古泗水汇齐再一道向东入海,淮河、古泗水构成了丁字型布局,苏北地区徐州、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五市就以这丁字型为脉络展开分布。南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是苏北历史重大转折点。这一年黄河在河南省阳武决口,流向东南在江苏省沛县境内冲入古泗水河道下泄入海,开始了为期659年的黄河“夺泗入淮”。黄河大水的冲击和泥沙的淤积,彻底改变了淮(河)泗(水)流域水系,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网河流,河道淤塞,湖泊兴替,加上元明清三朝的治水保漕等,导致了苏北乃至整个淮河中下游流域的重大环境变迁,土壤沙化碱化,原始植被被彻底破坏,许多城镇沉入湖(河)底,水、旱、蝗、风灾频繁,“饭稻羹鱼”的富饶之地,变成了“有雨则涝,无雨则旱”、“十年到有九年荒”的贫瘠之地。
一、淮泗水系的变迁
黄河“夺泗入淮”的历史过程。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汉书.沟洫志》)。从两汉到北宋初年,黄河决口的次数很少,且都被迅速堵上,对下游特别是苏北淮泗流域影响很小。944年(后晋出帝开远元年)、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1019年(宋真宗天禧三年)、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到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的二百五十年间黄河的四次大决口,确立了黄河“夺泗入淮”。1194年到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于苏北以上地区有较大的溶纳能力,泥沙淤积主要在河南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和安徽北部地区。明正统二年(1437年),“时泗州城东北陴垣崩,水内注,高于檐齐,泗人奔盱山。漂流清河县房屋孳畜甚重。山阳城内行舟,禾苗荡然。或以为清口以下,淮患始见”[1]。1494年,黄河全流入淮,徐州、宿迁首[2]当其冲。刘大夏筑阻挡黄河北流的屏障,大河“复归兰阳、考城,分流径徐州、归德、宿迁,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淮”。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苏北顿失水源,河道又全被破坏,“有雨则涝、无雨则旱”成为苏北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特征。
由于黄河水不断带来大量泥沙,河底不断淤积,河岸不断加高,苏北的岸高水低的自然河流变为地上河。到明代中期,苏北的河流绝大部分已成悬河。1592年(万历二十年),潘季驯就指出,“自开(封)归(德)以至安东(今江苏涟水县),地皆卑于河,不独徐泗。”[3]徐(州)泗(州)以下就更为严重,当时就有人提到,由于河身日高,“徐(州)、邳(州)以下,居民尽在水底。”[1]“天启三年,(河)决徐州青田大龙口,徐、邳、灵、睢河并淤,吕梁城南隅陷,沙高平地丈许,双沟决口亦满,睢(宁)之河并淤,上下一百五十里悉成平[1][2]《淮系年表》
《明史.河渠志》 [3] 《行水金鉴》 三十四引《明神宗实录》。[1] 《明史·八十四》《河渠志》。陆。”[2]
1河道变迁
自宋代黄河夺泗入淮,几百年下来,今天洪泽湖西部和西北部已基本没有湖泊了。现有的河道也是解放后整治和修挖的。蔡河、颖河、涡河、汴河、还有隋朝的通济渠都被淤废。原有河道水系均被严重破坏。
河道淤积。1375年(明太祖洪武八年),黄河在开封大黄寺决口,始夺蔡河,挟颖河入淮。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又在原武黑洋山决口,下游还是由蔡河和颖河南行。又过了六年,到1397年(洪武三十年),蔡河下游已告淤浅,颖州(今安徽阜阳县)的黄河水也为之断流。至1494年(明孝宗弘治七年)由孙家渡口,经朱仙镇,下至项城县南顿的河段就有二百余里已经淤浅,仅剩下涓涓细流。后来屡开屡淤,竞至不能再通。蔡河之东的涡河也是从明初(1413年,成祖永乐十四年)为黄河夺流的。到1493年(弘治六年)就已经淤塞。后来虽经疏浚,还是难免全淤。再东的淮河(指今天的淮安市区向东的废黄河一段----引者注)也是如此。其在睢宁一段,(这段河流实际上是古泗水河道之一段----引者注)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为黄河冲入,水泛沙积,成为平陆。[3]古泗水江苏段被黄河所夺后,不断淤高。1855年黄河北徙后,因失水源而迅速被废弃,此即今日地图所见之废黄河徐州至淮安段。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水冲破洪泽湖上的三河口,洪水由三河经宝应湖、[4]高邮湖和入江水道流入长江。从淮安向东经涟水、滨海直到黄海的原淮河入海水道迅速淤废。
次生影响。沂河古称沂水,源于山东省沂蒙山区,原南流至江苏邳县入泗水下泄。黄河“夺泗入淮”后,沂河改入黄河,入黄后出路受阻滞积成骆马湖。沭河古称沭水,也源于山东省沂蒙山区,东汉时南流至邳县入泗水。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年)齐王萧宝寅镇东徐州(今宿迁市宿豫县),在山东省郯城筑禹王台阻沭水西流,开新河引沭水至沭阳,与游水(涟河)合流,经海州入海。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禹王台被毁,沭河西流改入沂河。至清初,骆马湖淤高不足容蓄沂河洪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保槽运开六塘河分泄沂河洪水。此后,六塘河成为沂河归海出路,但泄洪能力甚低,且通过沙礓河与沭河沟通,因没有完善的排洪出路,每逢汛期暴雨,常沂涨犯沭,沭涨犯沂,沂沭下游洪灾频仍。
2新湖形成
洪泽湖、骆马湖、南四(微山)湖等皆是受黄河“夺泗入淮”影响后扩大形成的。
洪泽湖的形成。洪泽湖区原来是古淮河下游所流经的地方,在远古时代,洪泽湖原始湖盆是一个泻湖。(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中国地貌区划》)。以后由于黄河、淮河、长江泥沙在各自海口不断淤积,陆地向海洋推进,古代的泻湖逐渐退居内陆,与大海失去了联系,同时分裂缩小成为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随着时间推移,有的变成冲积平原,也有的变成沼泽。这些小湖见诸于历史记载的有白水塘、破釜塘、富陵湖、万家湖、泥墩湖等,各
[5]湖之间都有水道相通,分布在古黄河的右岸。隋代称洪泽浦,已形成湖泊,这是“洪泽”二字的由来。唐代始称洪泽湖。黄河全流夺淮后,黄强淮弱,淮水受黄水顶托,在洪泽湖区潴积,水位急剧增高,诸湖陂遂汇合为一。万历间潘季驯治水,提出“蓄清刷黄”的治水方 [2][3] 《明史·河渠志》
史念海著 河 山 集(二 集)[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1年5月第1版P50 [4]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 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P253。[5]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 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P213。略,大筑高家堰。后历任河臣萧规曹随,不断加筑或检修高家堰土堤石工,北至淮阴县石工头,南至蒋家坝以南礼河口,长67公里。至此,洪泽湖不仅是淮河下游的防洪屏障,而且已成为能蓄能泄的水库。由于黄河浊流经常倒流入湖,淤淀湖底。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测定,[1]湖底平均高程在10.5米左右,比湖东平原和里下河平原高4~8米,成为著名的“悬湖”。
骆马湖的形成。骆马湖,《宋史·高宗纪》称为马乐湖。当时,骆马湖地区地势虽然低洼,由于沂水于邳州(今睢宁古邳)汇入泗水不进骆马湖,故良田万顷,堪称富饶。黄河夺淮早期,加河未开,“微湖之溜,东不至邳”。沂水及邳州北来诸水,仍可由泗水泄入淮水。金代仍能屯兵垦植,所以又名落马湖。该湖湖区原是沂水入泗的古沂口以东,泗水以北,宿迁马陵山西侧的一片平原洼地。其原始湖盆基底是个地堑式的陷落盆地。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沿湖东岸穿过,湖西岸还有一组南北向断裂构造与郯庐大断裂并列,属于典型的构造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江苏湖泊志》)。黄河南支“夺泗入淮”以后,泗水出路受阻。明中叶,黄河河床日益淤高,沂水南下入泗受阻,洪水在此积蓄,加上黄河屡次决口、漫溢,东面又受马陵山阻隔,水流不畅,遂潴壅成湖。明万历年间,为保障水运畅通,避黄开加,开通后的加河,“广纳群流,北遏鲁河,西引湖水”,“沂、武、燕、艾、不老、房亭,交输工准,并趋腹心,逐为众壑所归”。由于运河南去仅系于一线细流,出路甚微,而运河与骆马湖又“在在相通”,骆马湖自亦成为众壑所归,将邻近的周湖、柳湖、隅头诸湖兼并。天启年间,骆马湖夏秋遇潦,湖面横亘二十余里,已汇成汪洋大湖。明崇祯及清康熙年间,凿开马陵山断麓,引湖水经六塘河东下入海,但出路甚小。康熙二十三年(1684),骆马湖已淤垫,水涨时湖面“有六七十里宽,八十里长”,[2]其北岸达今新沂炮车至邳州徐塘一线,以后湖底继续淤高。道光元年(1821)骆马湖开始放垦,次年清丈涸出土地1892顷。咸丰、同治年间,续涸土地近900顷,“每年汛期,遇蒙、沂山水涨发,汇归湖内,滩地悉被淹没;及秋冬水势渐消,滩地涸出,播种二麦”,[3]仍起汛期滞洪作用。骆马湖到清代变成为淮北地区的一个“周二万五千八百三十丈,南北长七十里,东西宽三、四十里”[4]的大湖。
微山湖(南四湖)的形成。南四湖是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湖泊的总称。它位于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和鲁中南山丘西麓两斜面相交的低洼处。湖泊成带状,是淮河流域的三大淡水湖之一。在元代以前,南四湖区基本上是古泗水流经的一片平原洼地。元代京杭运河全线开通后,济宁至徐州之间的运河基本上利用了泗水的这段河道。泗水入运前,河道短浅,又系山洪季节性河流,在枯水季节,水量甚小,这段运河水源不足。为了保持航道水深,元代开始在泗水航道上建有南阳、孟阳泊、金沟、沽头等闸,控制泗水南流。一到汛期,山洪暴发,泗水及运东各山泉河道的洪水,又排泄不及,多在运道东岩低洼处停蓄成湖。积水成湖后,运西黄河和运东山泉河输入水量不断增加,尾闾又受到黄河夺泗水河床淤高阻拦,宣泄不畅,遂使湖区向四周扩展,淹没大片良田,变陆为湖,先后形成了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四湖。据解放前汪胡桢勘测计算,平均湖水面积1051平方公里,洪水期可达成[5]176平方公里。
3湖泊淤废
苏北湖泊的淤废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很大。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曾在洪泽湖下游的高家堰以西至清口之间,掘深六尺(折合一点九一米)有余,尚不能达到当时的湖
[1]底。据说这是三年内新淤的。三年之中就已经这样,长时期的变迁就更不必说了。黄河“夺 [1][2] 荀德麟
洪泽湖研究[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3年7月P2。
《行水金鉴》引《两河总说》。[3] 《民国宿迁县志.卷三.山川志》。[4] 《续行水金鉴》卷七十,转引《江南运河厅册》。[5] 汪胡桢 《整理运河工程计划》,转引自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 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P222。
[1]《行水金鉴》四十八引《敬陈经理河工事宜第二疏》。泗入淮”阻塞了淮水、泗水的出路,其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渐将苏北的硕项湖、桑墟湖、埠子湖、仓基湖、古射阳湖等淤垫为平陆。
硕项湖。又名硕清湖、大湖。隆庆《海州志·卷二》载:“大湖在州治南一百四十五里,西距安东(今涟水——引者注,下同)、沭阳二邑,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州)与安东、沭阳各得三分之一”。其范围东至新安镇,北至张店、南岗岭,南至沈集,东南至高沟、灰墩,西至马厂荡,面积为4550余顷。硕项湖上承海、沭、宿迁境内河道来水,常年有水,东南有关头河、白头河、盐场河、平旺河等分泄湖水入海。由于黄河不断泛滥,泥沙淤积,硕项湖逐渐浅涸,特别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淤垫尤其严重,大部成为平陆。康熙二十四年,靳辅开挖南北六塘河,并筑屯堤,对硕项湖进行围垦。至民国初年,硕项湖只剩沭阳兴隆镇西北、韩山镇东南有一片东西三、四十里,南北二三十里的洼地,伏秋水涨一片汪洋,冬天则涸成农田。
桑墟湖。历史记载也见于明隆庆《海州志·卷二》:“桑墟湖去州治南九十里。昔因银山坝废,通海,夏则潴水,冬为陆地”,又言该湖“上源引沂、沭及桑墟之水,经石湫及黑土湾入海”。该湖中心位置在今沭阳县桑墟乡境内。清康熙以前,该湖在汤沟(今灌南县汤沟镇)附近与硕项湖相通,上承接沭水,下宣泄入海。清代中前期,该湖已淤淀为季节性湖泊,夏季积水为湖,秋冬则涸为陆地。
埠子湖。《民国宿迁县志·卷三·山川志》:“埠子湖在县西南40里,明末淤废。后有泉突出,汇而成潭。冬夏盈溢,祷雨辄应。又有小龙潭,周数亩,阴晦遥望多异观,咸丰初,六塘河溢,中起一滩灵怪,不复见。
仓基湖。以今泗阳县仓集镇为中心,明代淤废。《太平寰宇记》载:湖周长45里,旧为石崇积贮的地方。有闸名石崇闸,湖水下泄以利灌溉航运之河叫崇河。
古射阳湖。古射阳湖的淹废也与黄河“夺泗入淮”有关。清光绪《盐城县志·卷三》:“射阳湖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西接宝应,西北接山阳县,中流为界,潆徊约三百里,南北浅狭,自故晋地方至喻口北流入海,东属盐城,西北属山阳县,故晋而上至射阳镇属宝应。嘉隆以来湖乃大淤,万历七年民李雯等建议开浚。”清光绪《阜宁县志·卷之四》“万历九年春知县扬瑞云申祥具题请发帑金重浚(射阳湖),水由庙湾新丰市入海。水患稍息,民赖以安。至崇祯四年,淮北苏家嘴、柳浦湾、新沟、建义口并决,筑塞久无成功。黄流灌注三年,水退沙停,支河小港大半壅淤,而射阳湖几化为平陆矣。”
还有许多小湖泊淤塞,见地方志。
4海岸线东移
淮安、盐城两市的情况。清口(淮安市淮阴区境内)以下经安东(今涟水县)至海口一段,除河床增高外,还有河道向海中伸延的特殊情况。自1194年黄河“夺泗入淮”,到清代康熙初年四百多年间,安东县东北云梯关外淤出的滩地已远至一百二十里,又七十余年,至乾隆初年,淤出的滩地更远至二百八十余里,[2]又七十余年至道光初年,滩地又增加了二百余里。[3]嘉庆时,马港口附近的一次决口,不仅海口为之淤垫,就是马港口北上下百余里内的支河汊港亦皆成为平陆。[4]泥沙壅积,海岸线东移,直接导致了阜宁、响水两县的形成。清光绪《阜宁县志.卷之一》:“(清)朝雍正九年以庙湾镇为阜宁县治,划山阳县之马逻、羊寨等乡地八十里,盐城县之仁义、长乐诸里地四十五里,合之场灶暨海滩升涨之地归县辖”。响水位于阜宁东北,解放后才建县。
连云港市的情况。1194年黄河泛滥夺淮,黄河泥沙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在苏北海岸迅 [2][3]《续行水金鉴》十三引《皇清奏议》。《再续行水金鉴》一五一。[4] 《续行水金鉴》四十七。速发育,河道塞。到康熙五十年(1771年)后,原在海中的云台山渐与陆地相连。《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第二十.海防考》:“[云台山志]顺治十八年,兵部尚书苏纳海等会阅江南沿海地方,将各岛所住村庄迁移内境,云台山以向在海中一并禁为界外。康熙十六年漕运总督帅颜保奏复云台山为内地时,山在海中距板浦中正两场仅隔一渡。渡名对口溜,风涛险恶,以西通恬风渡,东通大岛口。每潮长时两潮相对激而为溜也。康熙四十年后海涨沙淤,渡口渐塞,至五十年忽成陆地,直抵山下矣。”从此“驾舟上云台”就变成了“策马上云台”。
二、苏北自然灾害的增多
1水、旱、蝗灾
黄河为害从现象上看主要是在宋朝以后,其根本原因则是在这之前的人类对黄河中上游的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长期积累的结果。
水灾。苏北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又值南北气候过渡区,洪涝、旱、大风、暴雨灾害频繁。据史料记载,淮河流域从汉高后三年(前185年)至宋绍熙五年(1194年)的1379年中,发生较大洪涝灾害的年数有175年,平均8年一次;1194~1855年黄河夺淮时期中,南宋年间(1195~1278年)83年,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12年,平均7年1次;在元朝(1279~1367年)的88年中,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57年,平均1.3年1次。在明朝的最初32年中,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14年,平均2.2年一次,水灾频率大大加快。
据《淮河水利简史》统计,从1400年到1900年的500年中,全流域共发生了350次较大水灾。元元统二年,“六月,戊午,淮河涨,淮安路山阳县满浦、清岗等处民畜房舍多漂溺”。[1]明正统二年(1437年),“凤阳、淮安、扬州诸府,徐、和、滁诸州,河南开封,四五月河、淮泛涨,漂居民禾稼”。[2]“时泗州城东北陴垣崩,水内注,高于檐齐,泗人奔盱山。漂流清河县房屋孳畜甚重。山阳城内行舟,禾苗荡然。或以为清口以下,淮患始见。”[3]万历十九年(1591年),“夏、秋淫雨,河淮泛涨,山、清、宿、桃、安、沭、海、赣,平地水丈余,漂溺无数。”[4]
清末和民国期间,淮河流域的灾情更为严重。特别是1921年和1931年的大水,每次都使几十个县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达数千万,死者人口以百万计,真是“庐舍为墟”、“遍地尸漂”。1931年7月,流域内普降暴雨,河水陡涨,堤防到处溃决,大片地区洪水漫流,庄稼被淹没,房屋被冲毁,人畜尸体顺水漂浮。江苏高邮挡军楼一处,就淹死约2000人。兴化县全县一夜间全部淹没。官庄100多户人家,除树梢幸存5人外,其余全部被洪水卷走。由弯头到仙女庙的运河中和邵伯镇的街头上,漂浮的尸体满目皆是。大水退后,侥幸活下来的农民,也已倾家荡产,无以为生,只好外出逃荒,飘零异乡。[5]
旱灾。同样据《淮河水利简史》统计,从1400年到1900年的500年中,全流域共发生了280多次较为严重的旱灾。1929年和1942年的大旱灾,又是一幅“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的惨景。1942年,淮河及沿淮上下河水几近断流,湖泊干涸,不少地方连吃水也发生困难。饿死、病死的仅河南省就有100万人以上。在淮河流域内旱灾的严重性并不亚于水灾。
蝗灾。旱灾过后往往紧接着蝗灾。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七月,淮安清河县飞蝗 [1][2]《元史·顺帝本记》。《明史·五行志》。[3]《淮系年表》。[4]《淮系年表》。
[5]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 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P16。蔽天自西北来,几经七日,禾稼俱尽。”[1]以徐州为例也可以看出其惨烈程度。徐州历史上发生严重蝗害有70多次,其中以明末和清中叶最多。明熹宗天启五年至思宗崇祯十四年(1625年至1641年)连续十多年闹蝗,蝗群过处,地如扫然,徐州附近人相食,十室九空。崇祯七年(1634年),“徐属蝗飞蔽天,越城渡河,禾稼木叶皆尽,或入人室啮毁衣物。”[2]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州又大旱蝗,人相食,道无行人。夏,大疫,死无棺殓者不可计数。”[3]
2城池陷落
徐州城的淹没。徐州本来濒于泗水,黄河南行“夺泗入淮”,河患增多,堆积益厚。徐州城下已经发现前代故城残迹,且为上下两重。深者竟在十七米以下,浅者犹有十米。万历十八年(1590年),“大溢,徐州水积城中者逾年。众议迁城改河。”[4]万历二十年(1592年),“河决徐州狼旋、磨脐二口,又马陵山水发,沂、沭并涨,海潮亦大上,邳、宿、安、海一带,悉沉釜底。”[5]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河)决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徐民苦淹溺,议集赀迁城”。[6]此次黄河决口,大水将徐州城淹没,历时3年。水退之后,徐州成了一座死城。
泗州城的淹没。据徐士传考证,泗州城城址高程仅4.8米,城址又紧临淮河,四周平坦且卑下,十分不利于防洪。然而,由于扼漕运之要冲,该城不仅历劫不磨,而且在唐宋时期,曾呈现过繁华竞逐的盛况。
明万历六年,总河潘季驯为了确保清口水道畅通,以利漕运,想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水方针,并开始修筑高家堰石工,加筑高家堰土堤,提高拦蓄能力,洪泽湖水位遂逐渐抬高。低洼易灾的泗州城水灾随之自然加重。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泗州大水,州治淹三尺,居民沉溺十九,浸及祖陵。而山阳复河决,江都、邵伯又因湖水,田庐浸伤。”[7]明末清初,高家堰不修,蒋坝一带的天然减水坝越减越低,加上高家堰频繁决口,堵闭不及时,泗州城在行将灭顶之际,又得以苟延残喘.
清康熙十六年,靳辅出任河道总督,雷厉风行地继续实施潘季驯的“蓄清刷黄济运”的方针。康熙十七年(1678年),“泗州淮涨浸城”。[8]紧接着第二年夏黄、淮并涨,黄河又冲决归仁堤,直注洪泽湖,湖水猛涨一二尺,原已险象环生的泗州城外防洪堤,终于洪水撕开,分别从城的西北、东北冲进城内,顿时“水深数丈”。所幸此前官民大都转入盱眙城,少数在洪水入城时,转移到防洪堤上,只有个别老弱恋家者被洪水吞噬,泗州城终于沉沦。明祖陵、古洪泽镇等也先后沦入水中。[9]
三、苏北农业生产环境及种植结构变迁
良好的灌溉水利设施全被破坏。古代苏北平原上湖泊星罗,硕项湖、桑墟湖、青伊湖、丁湖、传湖、飞湖等;运河以西还有富陵湖、泥墩湖、白水塘、羡塘、鸡鸣塘、沛塘、雷塘、陈公塘等;运河沿线由南而北则有武广湖、陆阳湖、新开湖、樊良湖、津湖、白马湖等;里下河地区有著名的射阳湖,还有大纵湖、德胜湖、吴公湖、广洋湖等等。《读史方舆纪要》称淮安府清河县“湖泽相连,大小以数千计”,一县如此,整个苏北平原上湖泽荡地之多,分布之密,可想而知。淮河和古泗水在苏北交汇,岸高水低的自然水系是良好的生存地域。[1][2] 《元史.五行志》。
同治《徐州府志.卷第五下》。[3] 同治《徐州府志.卷第五下》。[4] 《明史·河渠志》。[5] 《淮系年表》。[6] 《明史·河渠志》。[7] 《明史·河渠志》。[8] 《淮系年表》。
[9] 荀德麟
洪泽湖研究[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3年7月P328—329。[1]自古以来苏北建设有较多的水利工程,《尚书》记载:“禹导淮自桐柏,东会沂、泗入海。”春秋时吴王夫差开邗沟通淮、泗,接河、济,联颖、濉、达淮、江。三国时邓艾屯田,修筑白水塘、破釜塘等陂塘水利设施。隋代开凿大运河、唐代开干渠。这些湖渠网络在分洪蓄洪、湿润气候、农田灌溉及水上运输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宋代以前的苏北几乎可以称之为风调雨顺,古人有诗称之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黄河“夺泗入淮”以后,河水带来大量的泥沙,使苏北的河道淤塞,湖泊兴替,黄河、淮河下游河道变成了地上“悬河”,洪泽湖也成为“悬湖”,苏北原先良好的灌溉水利设施全部被破坏。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破坏甚巨,土壤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战国时人在《禹贡》中把全国划为九个区,称“九州”。《禹贡》记述了九州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土地开发利用、人口、产出,对中央王朝承担的纳赋标准。九州实际上是不同水平的农业区,基本处于黄河、淮河两大流域。
淮河流域:青州土质“上下”,属于三等,纳赋“中上”为四等;徐州土质“上中”,属于二等,纳赋“中中”为五等;扬州土质“下下”,属于九等,纳赋“下上”为七等。青州、徐州的位置,据《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基本上都在淮夷这个大范围之内。青州纳赋仅次于冀州、豫州;徐州高于雍州、梁州、克州;扬州临江滨海地势低洼,又有长江以南一部分未被开发的土地,故“土薄赋轻”,还高于兖州。这是关于苏北地区最早的土壤情况记载,它表明古时苏北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都是较好的。
黄河“夺泗入淮”后,苏北地势较低地区的地表全部被黄河带来的黄沙土所覆盖。沙地不保水份,所以苏北“有雨则涝、无雨则旱”,自然灾害极为频繁。特别是由于排水不畅,土壤次生盐碱化非常严重。清代涟水有一位县令,就曾咏叹原先为鱼米之乡的涟水,成为“有田皆斥卤,无处不蓬蒿”的极贫县份。据解放初统计,仅淮安市就有沙碱地500余万亩,约[2]占耕地总面积的40%。
种植结构显著变迁,稻作变为旱作。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出土石斧、石锛、石磨盘、石棒等生产生活工具,以及石制和陶制纺轮、骨制鱼镖、陶制鱼网坠等渔业工具,还有稻作的碳化籼稻粒。“青莲岗文化”距今5500年,大致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长江流域马家浜文化年代相当。石磨盘石棒和碳化籼稻粒的出现,[3]标志这里原始农业经济已占重要地位,粮食特别是水稻已成为种植业中的主体。该遗址正是在本文研究的苏北淮泗流域的中心地带。《周礼.职方》记云:“正东曰青州,其谷宜稻麦”,“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当时的青州包括淮河以北和山东的南部地区,今天的徐州就属青州。《禹贡》也记载徐州是最早的稻作区和桑蚕区,产稻仅次于长江流域的荆、扬二州,列九州第三位。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曾表东阳县令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巡土地之宜,[4]尽灌溉之利,粳稻丰积。”这些都表明,早期徐州地区是以稻作为主的。自1194年黄河“夺泗入淮”,到1855年再次改道北徙的600多年间,黄水泛滥,造成徐州一带水系紊乱,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旱作物逐渐取代水稻,富饶的徐州,逐步变为贫瘠之乡。小麦、玉米、水稻、红薯和大豆、花生成为这里传统的粮油作物,到元、明时全部为旱作物,直到近代仍以一年一熟的旱作为主。[1]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第十·舆地考》:“[明张峰海州志]五谷曰稻曰黍稷„。海州水田少而旱地多,民间以麦为重,谷次之,黍豆又次之。”从中可以看出,明代海州种稻还排在第一位,清嘉庆年间已经是以麦(旱作)为主了。原淮阴市(即今日之宿迁、淮安两市)的情况也是如此。唐代诗人高适在《涟水题樊氏水亭》中道:“煮盐 [1] 彭安玉 试论黄河夺淮及其对苏北的负面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2][3][4] 荀德麟 主编 淮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阴市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4年P14。
见《文物集刊》1980年第1期。
《三国志》卷七,《魏书.布臧洪传》注引先贤行状。[1] 董献吉 总纂
徐州市志[M] 中 华 书 局 出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P4 沧海曲,种稻长淮边。四时长晏如,百口无饥年。”[2]可见唐代涟水及周边的水稻是靠淮水灌溉的。[3]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说:“粳,淮、泗间最多”。清末涟水“田滨河海,[4]岁罹水患。无陂塘沟池之蓄,旱涝由乎天。”无水只能种旱作物。清代同治年间宿迁就已
[5]经“下隰之稻,百不及一”。盐城市阜宁县“昔淮渎安流,港清交络,与射阳湖互为灌输,鱼盐(禾亢)稻之利丰阜安饶。自黄淮合流,支渠湮汩。决水所至,暨浊沙所凝结。陵谷互[6]易,沧桑改观。” 总之,由于黄河“夺泗入淮”,明清以后苏北逐步由“稻作为主”改为“旱作为主”了。
[2][3] 高适:《涟水题樊氏水亭》,《全唐诗》第212卷。
荀德麟 主编 淮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淮阴市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4] 《同治安东县志》卷之二,建置志,风俗。[5] 《同治徐州府志》,卷十,舆地考。[6] 《光绪阜宁县志》卷之一,疆域,恒产。
第三篇:淮师男儿简介
淮师男儿简介
淮师男儿是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12级信息安全专业某大学生网名。此大学生将该网名用于各大知名网站上,比如百度、新浪、优酷等。在“淮师男儿”的百度云网盘上分享了众多与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关的视频教程、文档教程等。在其优酷网上也发布了一些个人录制、或制作的视频。同时其新浪博客上也发布了众多计算机相关技能的教程,受到广大网民的热爱。
附:淮北师范大学简介:淮北师范大学,简称淮师大,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是安徽省一所具有较长本科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始建于1974年。学校有16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博士点授予单位。
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3门省级课程(含精品、开放性、重点建设课程)。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
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新区2200亩,老校区8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5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
第四篇:黄河科技学院简介
黄河科技学院简介
北依滔滔黄河,南望巍巍嵩山,岿然坐落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郑州市。雄浑中原,弦歌不绝。黄河科技学院在这里诞生,发展、壮大。
黄河科技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84年。1994年第一个经国家教委批准实施专科学历教育,2000年第一个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2004年取得学士授予权;2008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应用科技大学战略研究试点单位”。2015年,学校“黄河众创空间”经科学技术部和河南省认定,成功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成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2016年3月,我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黄河科技学院在郑州市有两个校区,济源市有一个校区,占地2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学院现有工学院、医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设有工学、理学、文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62个本科专业,数控技术、护理等33个专科专业;其中区域经济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音乐表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6个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品牌专业;建有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45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现有教师1800余人,拥有 “双师型”教师63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青年教师中80%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亿元;馆藏图书294万册。
现任校长杨雪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后,黄河科技学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河南省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委员,民建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青联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职教社河南分社副主任、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首批评估专家,曾任河南省政协常委。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青年联合会杰出贡献奖、河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她致力于民办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出版专著3部,主持《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被授予首批“2012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十大科技领军人物”“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等荣誉称号。
黄河科技学院办学30年来,学院秉承“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立了“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创新创业,着力构建了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成功开展。建校以来,在没有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为国家培养了13余万名毕业生。学院曾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全国诚信自律先进单位”、“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种荣誉称号。
东方之子——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胡大白教授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大白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执行会长,河南省残联名誉主席;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60年60人中国教育成就奖”等荣誉称号。2011年又荣登“中国好人榜”,获河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好校长”。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半边天”、“对话”栏目、新浪网、《中国教育报》、《瞭望》、《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华盛顿邮报等各中外知名媒体都曾专题报道过她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和办学事迹。
设施先进 凸显实力
学院注重教学设施建设,目前建有可容纳1000余人的专业音乐厅、可容纳18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可容纳5000余人的综合体育馆、图书信息大楼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学院现有各科类实验(实训)室110个,实验分室288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良好平台。
学院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发展的多种平台,建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纳米复合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心2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1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4个。
学校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设有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全国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工艺职业技能培训点,教学设施完备,让学生实现“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职业优势。
学校现有馆舍面积41659平方米,设有18个书库,各类图书资料29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89.4万册、电子图书100.3万种;中外文期刊2341种、报纸178种,其中专业类期刊占总数的90%以上;阅览室18个,座位4600余个;拥有中外文数据库23个;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方式,共享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各类优质资源,成为CALIS在河南省13个成员馆中的唯一的民办高校图书馆。成为继郑州大学图书馆之后在河南省第二个最先建成了“读秀跨库检索信息平台”的图书馆,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先进集体”等称号。学校已建成“千兆主干到楼宇、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网出口带宽达3.2Gbps,交换设备600多台,信息点数12000多个,建立了教务、科研、图书、学工、校友、精品课程、网络课堂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
群贤毕至 名师强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师1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青年教师中80%具有研究生学历。各学科专业都拥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拥有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国家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标兵等荣誉的教师150余人;拥有工程师暨教师、律师暨教师、会计师暨教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600余人,使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紧密结合。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共承担科研项目194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河南省科技计划等省部级课题2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490篇,其中检索收录280篇、中文核心期刊862篇;出版著作及教材629部;获得科研成果奖2247项,其中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及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各2项,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学校教学成果“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在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4中国民办大学国内论文排行榜中居第一,在《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名列民办高校理工类第一名。近五年来,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3946项,其中全国级奖励1090项(特等奖、一等奖152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29项。
为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塑造学生人格,弘扬先进文化,传承大学精神,构建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黄河科技学院精心打造了“黄河讲坛”,广泛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社交文化名流、企业精英等开坛设讲,内容主要涉及学术前沿、社会热点、先进文化与思想动态。自2007年11月开坛以来,“黄河讲坛”已举办185期,直接和间接受益人数达数百万之众,其影响在河南省高校同类讲坛中处于领先水平。
服务为本 终身就业
学校围绕就业工作创新办学理念,探索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学生职业发展方向量身打造,分类指导,对学生就业、创业、深造实施服务“一条龙”,真正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实施“毕业生就业工程”:对每一位学生“量身打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终身就业服务。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受到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曾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入伍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调查十佳样本院校”之
一、“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院校”之
一、“河南最具公信力十大教育品牌”之
一、“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优秀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宣传优秀单位”、“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先进单位”等荣誉。
1997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把人才市场引进校园,让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人才供需双方实现双向选择。2014年,学校依托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成立了黄河众创空间,它定位为海内外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交流和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互补优势,强调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目前在孵企业66家,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主。培育创业团队和项目131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创客170人。同时,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开展多种合作,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等地建立600余个就业(实习)基地,与黄河实业集团、邮电设计院、郑州空军医院等30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始终居于前列。毕业生的去向主要集中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保险、高校科研、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如: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人民日报社,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审计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河南电视台,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
黄科大学子在近几年考研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众多学子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名牌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海纳百川 育无国界
黄河科技学院是具有接收国外留学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学校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以交流促友谊,以合作促发展,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学校与美国肖特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国际学院,2009年与爱尔兰垂利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共同成立黄河科技学院垂利国际学院。2014年与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合作办学,并开始招生。凭借丰富的国际化办学经验和鲜明的中西方有效结合的管理特色,黄河科技学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众多赞誉,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西文化的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简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
学院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40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
学院依托浙江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法学院和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等9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中外课程合作项目。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3100余名。学生德、体合格,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达到学院最低毕业学分要求,由学院颁发根据国家统一规格印制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士学位。2003年起,学院依托浙江大学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学院继承和发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倡导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为育人理念,全力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本科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为社会奉献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专职专任教师队伍中,超过50%的教师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超过88%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科研开发与产学研合作。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药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岩土工程),学科数量列全省独立学院首位。药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被列为杭州市重中之重学科,中药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电子服务与智慧工厂、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被列为杭州市重中之重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理学、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4个学科被列为杭州市第一批市级重点学科,网络与计算开放实验室、集成化信息处理与控制实验室、药物信息与新药研究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被列为杭州市第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岩土工程、新闻学等3个学科被列为杭州市第二批重点学科,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实验室、商务信息分析实验室、数字城市与电子服务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被列为杭州市第二批重点实验室;传播学、经济法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免疫学等4个重点学科被列为第三批市级重点学科,地下工程安全与监控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区域经济发展与演化仿真等3个重点实验室被列为第三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旅游发展与法制研究中心、传播与杭州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被列为杭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立了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会展研究中心等30多个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在杭州市和浙江省各地建立了25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学院将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办学体制优势突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培养质量稳定优秀,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若干特色优势专业和学科跻身浙江省属高校先进行列,现代大学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办学综合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的高水平新型大学。在今后的15年内,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市校合作办学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培养质量稳定优秀,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成效显著,中外合作办学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新型大学。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简介
2003 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步伐,经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应运而生。学院新校区与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紧邻,她扎根在河南大学这片有着百年文化积淀的沃土上,茁壮成长。2009年,河南大学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民生学院,掀开了学院发展的新篇章。这种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得到了时任中央领导李长春与教育部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建院以来,学院秉承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院风。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流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改革创新,注重培养质量,注重特色办学。依托河南大学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学院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现设有6个二级分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法、医、教育、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在校生 15000余人,已发展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应用型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教学型独立学院。
学院紧紧依托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学术底蕴、健全的学科专业、崇高的社会声誉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始终把培养质量作为学院的生命线,在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同时,又选聘河南大学最好的教师为学生上课。目前,学院任课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5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3.47%。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在河南日报社、河南佳瑞特实业集团、北京天一文化有限公司等近百家知名企业建立有实习(实训)基地。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师风、学风、考风”建设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民生学院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选调生的比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25%,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取了国内外一流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生,2014年涌现了六个全部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明星宿舍。学院生源质量年年在省内同类院校中领先地位突出,近年来录取的学生,文科均高出分数线40分以上,理科均高出分数线50分以上。2014年文、理科高出三本线50分的学生超过93%。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河南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既有一大批分布在省内外企业一线岗位上的业务骨干,更有在党政机关、科研院所、部队、教育战线上的佼佼者。他们奋斗在省内外各行各业,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与好评,已崭露头角。
学院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贯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及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学生在参加省、全国“挑战杯”及科技比赛活动中,屡创佳绩;影点 E站短剧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精彩纷呈;体育竞赛活动、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广场、个人才艺大赛、校园短剧大赛等,已成为绽放学子们灵性与才情的亮丽舞台。
学院现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独立学院工作部副部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高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十佳院校、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十佳示范院校、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河南大学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如今,按照“一环两心,两轴三组团”规划,新建成的多功能、数字化的民生学院新校区已投入使用。伴随着二期工程的即将完工,一个风景优美、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校园正蔚然形成。全院师生正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创造着美好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黄河文化补习学校简介
西安黄河补习学校简介
西安黄河文化补习学校是一所正规化、高品质的全日制中、高考补习学校。学校地处西安东郊幸福北路,与黄河集团毗邻。学校开设高考文、理科和中考补习班。“学生为本,教师为先,质量为命,管理为天”是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规范诚信办学,确保一流品质”是学校坚持的教育宗旨。办学十年来,学校依托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凭借精良的师资力量及科学的课程设置,致力于引领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机构,倾心打造“黄河品牌”。先后有近5000余名学子走进大学之门或进入高中学习,不少学生考入重点大学、重点高中,圆了梦想。卓越的教学成果和良好的声誉赢得社会的高度赞誉及家长学生的信任。
●办学模式
实行质量目标跟踪
坚持分层推进施教
进行能力思维拓展
强化应试技巧训练 ●科学精细化管理
学校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责任考核严细,坚持教学目标管理,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习成绩档案和坐标图示分析,实行质量目标跟踪。
●全新的备考模式
实行分层推进施教,采用滚动式递进管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将“学、练、考”融为一体,坚持周周有测验,月月有大考,作业试卷全阅批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每个学生成绩提升,考试成功。
●新颖的教学方法
注重过程教学,突出“积累与整合”,“应用与拓展”,“发展与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努力使学生掌握学习要诀,把握高考脉络,夯实学科基础,运用应试技巧。
●创新的教学形式
学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全日制系统教学和集中授课与“单科补习”、“名师讲座”、“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等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诚信的规范办学 我校严格执行法规政策,坚持规范办学,诚信服务,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治校,以严治教,严格执行收费、退费政策,学校与家长、学生签定“诚信协议”,做到:公示收费标准、公布任课教师、公开政策承诺。
●卓越的教学质量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先、质量为命、管理为天”的办学方针。竭力打造名校品牌,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学校连年高、中考成绩稳定提高,高考补习最高分数686分,中考补习最高分数650分。高考补习提高分数最高有223分。高考一本上线率保持在50%左右;二本上线率最高达89.3%,本科上线率达98%以上。一大批学生补习成绩提高100分以上。
●六大亮点
教学质量目标跟踪管理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成绩快速提高
西安补习学校中真正坚持小班化教学设置的典范,确保优良的教学效果
独立校园,全封闭式管理,食宿一体,管理更严格更科学,切实保障学生在校学习与安全 专业班主任,专职生活管理人员24小时全程跟管服务、陪护学习,让家长更放心
服务功能大提升,宿舍教室夏有空调,冬有暖气,住宿管理公寓化,食堂就餐标准化,学生学习生活更加舒心
★西安市培训机构优秀单位
★陕西省十佳诚信补习学校
★陕西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学校
欢迎各位家长和学生来我校参观学习,西安黄河补习学校期待每一位莘莘学子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名校梦,欢迎您的咨询。学校名称:西安新城新黄河文化培训中心 咨询电话:点击此处
学校地址:西安市新城区幸福北路23号(黄河厂北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