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间:2019-05-14 04: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第一篇: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方案》

发布于:05月19日 环评消息速递 阅读:67 赞:0 定山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推进工作方案,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推进机制,扎实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健全、重点工作,形成要素明晰、交易规范、碳排放权配额管理、碳排放数据核查、监管严格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加快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在碳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

三、、制度创新

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按照源头预防、责任追究、考核激励、损害赔偿、过程控制、市场驱动的思路,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快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编制实施山东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推进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治,实行生态重要性、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依法管理、强制保护禁止开发区域,生态优先、在保护中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

2.强化资源消耗管控 能源方面,建立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用能总量指标挂钩制度,设立新上项目用能强度标准,超过标准的不予办理核准、备案和审批手续。土地方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做到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不低于11218万亩。森林湿地方面,推进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设立省县两级林地和森林红线,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绩效专项审计、、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效益,确定县级以上湿地保护名录,实现湿地质量和数量同步提高 大气方面,实行逐步加严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二期行动计划,建立市(县)空气质量统一监测体系,加大重点领域气体、、扬尘排放治理,确保域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水资源方面,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加强对黄河、大沽河和半岛水系、沭河、潍河、小清河、海河、沂河、南四湖、用水效率控制、大汶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

3.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加强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 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科学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强制性措施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1.健全污染物排放监管制度 创新生态环境调查和执法工作机制,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和移动执法系统,完善执法部门独立调查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工作程序,形成部门间职责明确、分级监管,配合联动、凝聚合力的环境监管工作格局,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

2.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完善污染物排放监管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企业环境信用、级评价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污染损害责任赔偿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将企业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去向、总量、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浓度、超总量排污,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依法追究责任

3.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和环境信息公开。稳步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备案制试点。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适时调整主要污染物指标种类,纳入约束性指标。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民众知情权、环境公益诉讼、参与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三)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1.健全补偿运行机制 坚持谁受益、补偿程序、,综合运用财政、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各领域的补偿主体、受益主体、税收和市场手段,形成奖优罚劣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在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改善、监管措施、方面成效显著的,加大奖励力度

2.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整合现有各类生态环保资金,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规范资金分配方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化

3.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总结推广小清河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经验,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产业转移、共建园区、人才培训、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方式实施补偿。逐步提高林木、、湿地生态补偿标准。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四)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1.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对水流、滩涂、湿地、荒地、森林、山岭、各类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普查,摸清底数,厘清归属,完成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建立省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数据库。逐步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

2.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 在科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和划定生产、生活、界限清晰、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水资源、森林资源、约束性强的用途管制制度,实现能源、责任明确、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的前提下,按照“多规合一”要求,逐步建立覆盖全面、梯级利用

3.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 ,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强化林地“一张图”建设,加强林地用途管制。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提高矿山开发规模和准入门槛, 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煤矿项目,从严控制审批新建花岗岩、水泥用灰岩、大理石、玻璃用砂(岩)矿、采矿项目

4.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依照国家政策导向和顶层设计,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按照所有者和监管者分开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组建对全民所有的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行使所有权的机构,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出让、、(五)完善政绩考核制度

1.完善政绩考核方法 充分发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导向作用,完善生态山东建设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大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内容的考核力度,引导各级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实行差异化考核, 对限制开发区域,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 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

2.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现状,编制资产负债表,建立资产数据档案。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对象、、范围和内容,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权责一致、科学认定、终身追究的原则,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因决策部署不力、、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一律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对盲目决策、监管不严、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的,依法追究监管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公开道歉、情节较重或者干部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纪违法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处理

(七)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

1.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 推动制定出台山东省循环经济条例、、山东省节能监察条例和山东省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密切跟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 适时出台、方面的地方性立法,实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有效解决环保责任不落实、湿地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订包括水、违法成本低、气、守法成本高、土壤、声、固废、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2.发挥标准的引领、、制约作用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能耗、水耗、环境质量、地耗、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制修订地方能耗限额标准以及其他地方强制性节能标准。科学划定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风险高的地区范围,制定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标准,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大推进力度,将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标识、循环、有机、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再生、低碳、体系,推动企业发展从研发到产品全过程绿色化

(八)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

1.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 制定山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推进工作方案,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推进机制,扎实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交易规范、碳排放数据核查、碳排放权配额管理、重点工作,形成要素明晰、制度健全、监管严格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加快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在碳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暂行管理办法,明确报告主体、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报告模式,建设碳排放数据库,构建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数据直报平台,制定征选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相关措施,健全核查机构及核查员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监测体系,为实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报告内容,规范报告程序、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制定有助于实现我省减碳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法和标准。开展森林碳汇交易试点,探索森林碳汇交易模式,加大政府引导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汇交易,培育碳汇交易市场

2.建立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 完善山东省节能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实施细则,适度扩大基金规模。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加大电力直接交易改革力度,扩大发电企业与用户直供电试点范围。完善山东省节能量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提升省级能源环境交易中心服务功能,不断扩大交易规模

3.建立水权水市场制度 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构建较为完善的水权水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流转方式,允许通过水权交易满足新增合理用水需求。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可以优先获得新增水资源使用权。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

4.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 制定合理的交易规则和初始排污权分配的指导性办法、、排污权指标核定方法。完善污染源监测监督制度,建立排污数据实时查询系统和交易信息系统,健全排污权交易的技术支撑体系。制定激励政策,提高企业交易的积极性,加快交易市场的发展

5.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制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策措施,开展试点积累经验。改革投资运营模式,创新第三方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机构,壮大第三方治理市场

(九)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国家关于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废弃物和开发循环经济链接技术, 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产品、节能减排设备投资、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能源回收利用和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

2.稳妥推进价格综合改革 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活领域,推行居民生活用水、脱硝、制度,严格执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在生产领域,完善和落实“扶限并举”的差别化价格政策体系,推行差别电价、非基本需求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政府定价机制、阶梯电价、用气阶梯式价格制度,建立健全基本需求价格相对稳定、超标准耗能加价和超定额用水加价、环保电价政策,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推进农业用水综合水价试点改革,完善风力、用电、除尘、光伏、焚烧处置垃圾(污泥)、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省级价格补贴政策。深化天然气、成品油、电力、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稳步扩大征收范围

3.推动相关费税改革 积极推动环境保护费税改革,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品目,逐步扩展资源税征收范围。制定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征收消费税具体办法。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根据国家规定及时调整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完善水资源费征缴制度和污水处理收费政策,适当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制度,稳步推进以排放物的浓度和数量为基础对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试点

4.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政府资金带动作用,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PPP项目建设。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产业、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污染防治、低碳产业、低碳试点示范、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试验、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利用开发、绿色城镇化、生态农林业、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推广绿色信贷。探索采用碳排放权、排污权、收益权,以及知识产权、用水权、用能权、预期绿色收益质押、增信担保方式,拓宽绿色金融担保增信渠道。深入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保险产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市、担保补贴、基金注资、债券贴息、县(市、区)政府通过投资补助、多种方式,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项目实施,稳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十)完善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体系

1.加强统计监测体系建设(1)完善全社会能源消耗统计核算体系。巩固能源生产、消费、库存、流通、数据的统计联网直报。(2)完善矿产资源生产、库存、消费、统计数据网上报送体系。明确非化石能源统计指标,改革能源平衡表核算,切实反映非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情况。(3)完善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资源综合利用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统计监测(4)完善水质、大气质量、土壤环境、温室气体、海洋环境、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构筑陆海统筹、上下协同、天地一体、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全天候监测。(5)完善重点企事业单位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费、环境污染物、温室气体、在线报送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监测手段,建设统计监测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数据准确性、、及时性,提升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管控能力(6)完善统计监测保障措施。健全各级统计监测体系,加强技术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提高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立环境与健康调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对统计监测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生态文明统计监测的长效机制

2.强化执法监督(1)贯彻实施《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建立常态化、干扰统计监测数据质量、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制度化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浪费能源资源、行为的执法监察和专项督察力度。(2)建立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执法活动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监管机构开展行政执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3)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平台,依法科学划分执法权限,整合执法主体,减少执法层级,杜绝有案不立、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现象,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查处力度,落实“零容忍”。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加强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装备水平和科学处置救援能力。(4)建立执法跟踪监督制度,强化对资源开发、旅游开发和交通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监管。(5)健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发展人民调解员队伍,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种手段,积极化解生态文明保护涉及的各类矛盾纠纷

四、、共建共享

弘扬热爱自然、更加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使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广泛推行、尊重自然、人人尽力、顺应自然、人人享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一)推动生态文明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坚持生态文明教育从基础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家庭、进园区、进机关

2.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思想 充分利用齐鲁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结合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深入挖掘天人合一、崇尚节俭、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大力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

3.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设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设一批生态文化长廊、生态博物馆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支持生态文化富集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提高生态文化知识宣传的普及性 4.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 以世界地球日、低碳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森林日、主题活动为依托,制定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

5.强化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把生态文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宣传教育重点内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部门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和能力

6.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大新闻媒体开展生态文明公益宣传的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创作一批优秀的动漫和影视作品,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推动生活方式更加绿色健康

1.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完善各类节能产品补贴政策,健全售后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水型器具、高能效家电、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倡导自备洗漱用品和餐具,减少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制定礼品、保健品、食品、重点领域包装标准,限制过度包装。提倡使用太阳能、地源热泵、新型家庭能源形式,广泛使用可再生的能源产品。在餐饮企业、家庭,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把食品节约纳入“山东餐饮名店”、单位食堂、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评价体系

2.推广绿色低碳出行 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范围,建设完善自行车道、慢行道路系统,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倡导自行车和步行、无碳出行方式。建设多元化的租车服务平台,提高社会车辆利用效率

3.发展绿色休闲旅游 树立健康、体验性、向上、轻松的绿色休闲理念,鼓励旅游沿线开发趣味性、参与性项目,吸引游客自愿步行,打造以休闲健身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型旅游景区。完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单位

4.建立绿色办公制度 党政机关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配备应优先选择绿色产品,按规定配备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大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强化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示范带头作用

(三)推动公众参与渠道更加畅通

1.建立生态信息公开机制 利用现有信息发布资源,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定期发布环境质量、政策法规、项目审批和案件处理、信息,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在建设项目立项、后评价、实施、环节,根据项目影响范围,合理确定参与群体,适度扩大群体参与规模,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

2.建立生态环境监督制度 健全举报、舆论和公众监督、制度,发挥人大代表、听证、政协委员监督作用,设置社区生态文明监督员,引进社会监督人员,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法律援助体系,支持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3.鼓励全民主动参与 开展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活动,发挥民众关爱生态保护环境的自觉能动性鼓励发展环境质量监测第三方机构 ,支持生态公益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绿色企业、建立政府引导机制,开展绿色单位、绿色社区、绿色学校、评选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保障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建设美丽家园的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一)构建统筹协调推进机制

生态山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方案》实施的统筹协调,研究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重大事项、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方案》实施的组织推进工作。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完善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重大政策落实以省直部门为主,重大事项和重大工程建设以所在市为主。各市县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序推进《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坚持分类指导,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

(二)构建科技创新引领机制

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生态环保领域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对接融合,全面提高生态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生态环保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企业牵头组建生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优先支持能源高效节约与梯次利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生态环保技术创新体系、生态修复、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保类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和孵化转化平台、清洁能源、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重点支持节能环保、科研、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和“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着力培养引进一批生态文明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把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十三五”时期全省人才资源开发体系,深入推进生态环保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通过泰山学者、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能源、防灾减灾、人才三位一体的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和成熟实用技术的推广利用、市场为导向、新能源开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

(三)构建国际合作促进机制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合作竞争新优势。高水平推进青岛中德生态园、东营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在开展科学研究、日韩、淄博中日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示范区和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与欧美、方面的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援助。大力引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和引导外资投向新能源、生态环保、节能减排、高科技、高端高效产业

(四)构建贯彻落实督查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把抓好《方案》实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作,抓紧制定与本方案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制定《方案》实施责任清单,建立完善政府职责事项和约束性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列入审计范围。建立《方案》实施工作进展报告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对《方案》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和通报,督促各方面加快推进速度。各地各部门《方案》实施情况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同时抄送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省政府将就《方案》实施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第三篇:河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开发区发展的意(精)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开发区发展的意见(2009年7月28日

近年来,我省开发区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建设发展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发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坚持以扩大利用境(域外资金为主,坚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坚持以壮大规模经济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开发区向现代化、高集聚、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转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通过不懈努力,使开发区在产业发展集聚上取得新进展,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集约开发水平上取得新提升,在投资环境建设上取得新飞跃,成为发展科学、结构合理、环境优良的现代产业示范区和社区。到2012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7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省的75%以上;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6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约占全省的7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增强开发区的先行带动功能

(三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制订开发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和修订开发区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区建设用地范围。市(州、县(市、区政府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切实保障开发区用地。

(四加快促进产业集聚。紧紧抓住国际国内资本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围绕做大做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光电子信息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使开发区成为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

(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区要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科技基础设施,设立研发中心、创业中心、孵化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大力吸纳和引进科技创新的资金、人才、科技成果、科研机构、先进设备和高科技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切实加快推进开发区的自主创新步伐。

(六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按照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发展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思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开发区,应积极创建保税物流园(中心等功能区。在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建设中,要科学规划产业带和发展节点,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区。

(七提高科学发展水平。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工业用地经过生产性改

造依法提高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的,相应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引进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小、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逐步淘汰污染企业和高能耗企业。制订、完善各类开发区的环保和生态标准,加快生态园区、节能型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

三、改革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

(八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设置开发区管理机构及其内设机构。开发区管理机构作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派出机构,编制纳入当地机构编制部门统一管理。要从我省开发区发展的实际需要

出发,切实解决开发区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领导班子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倡和鼓励开发区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之路。

(九创新开发区开发机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引导外资、民资和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开发区基础设施。积极建立以开发建设公司为投融资主体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建设发展步伐。

(十加强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引导各金融机构对开发区实行重点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区所在地政府要整合区域内资源要素,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吉林银行等省内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开发区的信贷投放,设立绿色通道,缩短审批链条。省信用担保投资公司等担保机构对开发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优先提供担保,并鼓励各金融单位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

四、加大对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一强化政策落实。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开发区发展建设的意见》(吉发〔2006〕10号文件和本意见精神,进一步下放权力,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各级督查部门要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各项政策落实。

(十二赋予必要的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管委会依据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负责编制区域内的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经市(州、县(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建设规划部门要依法在开发区设立派出机构,负责区域内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享有一级土地开发职能,负责区域内集体土地征地,经所在地政府审查后,报省政府或国务院审批;享有土地储备交易权限,负责确定土地出让底价、土地征地拆迁成本审核、土地资产处置和登记发证,报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开发区所在地政府规划和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安排开发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农用地转用计划,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享有区域内国有土地上本级房屋拆迁管理职权。

根据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及管理权限,设立环境保护派出机构,进行入区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颁发排污许可证、办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手续,并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享有所在地部分价格管理权限,负责制定区域内市政设施损坏补偿费、经济实用住房价格、廉租房租金指导标准、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享有区域内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及注销初审权。享有所属国有资产管理、处置、国有产权变动的审批权限。

享有区域内人力、劳动管理权限,按照有关规定,实行灵活的用人和分配机制,入区人员档案封存,出区时双向选择;制定有关政策,自行引进和聘请高端

人才;负责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报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享有区域内劳动用工管理权限,负责属地企业非标准工时审批管理。

负责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推荐工作,经省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开发区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负责区域内民办非学历教育办学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筹设审批和监督管理,按当地统一编码办理许可证。

(十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对中心城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含工业集中区实行“基数加增量返还”的财政扶持政策,即以“十一五”期间省对中心城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含工业集中区税收返还平均数为基数,对开发区当年上划省共享收入比上年的增量部分再给予70%的返还。省财政税收返还资金,要专项用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和融资、信息等平台建设,具体办法由省经合局与省财政厅共同制订和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含工业集中区项目用地,上缴土地出让金省级分成部分,除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土地出让业务费外,实行返还。返还资金由各地建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在开发区打造全省最优的投资软环境。取消开发区内的达标评比等活动。各有关部门在开发区内实施行政执法和检查时,应征得当地软环境办的同意,并通知开发区管委会予以配合。开发区管委会要牢固树立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严肃查处涉软案件;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严格规范行政管理、审批、执法行为,主动接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五加强对开发区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省经济技术合作局负责全省开发区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代省政府受理、审查设立开发区和各类园区,负有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依据有关规定和条件,将工业集中区分期分批地纳入省级开发区序列。各地要明确开发区的主管部门,并赋予应有的管理权限。开发区所在地的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开发区领导班子建设,真正把政治坚定、懂经济会管理且年富力强的干部选调充实到开发建设的第一线。各地在对开发区领导班子工作考核时,应征求主管部门的意见。

(十六加大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要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积极搭建各类有效平台。省直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并给予大力支持。要把产业链招商作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有效形式,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的思路,谋划开发区的招商引资。要对全省各地招商引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实行表彰奖励,贡献突出的给予重奖。

(十七建立健全开发区统计体系。要切实加强开发区统计工作,纳入各级统计部门工作内容,建立和完善开发区统计制度,科学合理地设定统计指标,保证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

(十八调整完善《吉林省开发区建设发展评价考核办法》。要明确考评范围,科学合理确定考评内容、指标及权重,确保客观、公正,由省经合局牵头组织制定具体

办法。要强化激励机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开发区在全省综合考评中位居前5名且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的,奖励100万元。

第五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富锦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富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厅字〔2015〕1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谋划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基本方针实现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转变,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实现转型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重大突破,以彰显巴山蜀水生态文明精髓为特色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美丽富锦建设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全面推行,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市打好生态本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蓝天净土。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二、加快建立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

(一)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富锦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加快推进绵竹市等地“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适时扩大试点范围。严格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

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重点开发的城镇化地区,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影响;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要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强面源污染治理,防止污染转移和扩散;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环境生态功能。

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全面评价我市全域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二)科学划定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严守资源消耗上限。合理设定资源消耗上限,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双控”制度,将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量的重要措施。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确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应进行水资源论证,确保与本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永久保护和用途管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将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合理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实施成渝城市群(富锦)国家重点控制区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减排,加强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取缔饮用水水源地所有排污口。严格实施农产品产地安全区划和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产品产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风险评估。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科学划定林地和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区划技术规范和管制原则、措施,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出台征占用生态用地禁限目录,强化执法监督,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三)构建新型绿色城镇体系

加强绿色城镇规划。认真落实《富锦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科学确定城镇终极规模,构建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城市群,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合理引导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杜绝大拆大建。提倡城镇形态多样性,延续城镇历史文脉。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强化新区产业支撑,推动产业和人口同步聚集,有序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大力实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城市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和绿廊绿道等具有地域景观文化特色园林建设,持续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抓好“百镇建设行动”300个试点小城镇建设,发挥好21个市级重点镇建设示范作用和小城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重要节点作用。

切实加强城镇管理。依托山体、水系、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镇绿地系统,划定并强化城市绿线管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加快成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气、综合管廊、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进遂宁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四)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落实科学规划理念,坚持规划先行,调整完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对新村聚居点、旧村落和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研究制定富锦市乡村规划标准,提升全市乡村规划编制水平。加快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传承农耕文化和农村民居特色,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精品村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保护传统村庄院落民居,加强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推行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及农田径流回收工程建设。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稳步实施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富锦行动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动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快油气化工、钒钛稀土、饮料食品、汽车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着力打造成都汽车制造、绵阳电子信息、德阳重大装备制造、攀西战略资源开发等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动态监测,建立完善预警机制。严把行业准入关,各地、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兼并重组或转产升级,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强制性标准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做好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快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为重点的水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适度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有序控制煤电建设。推动川东北、川中、川西等全国重要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川南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优化城乡用能方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应用和能源转化利用方式变革。

(六)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建立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目录,引导绿色消费,推动高效清洁节能锅炉、节能电机、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装备规模化发展,建设成都、自贡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和成都、泸州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基地等一批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强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天然气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适应性研发和应用。建设智能电网,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推进建筑光伏发电一体化。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城市群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推进公共领域和公共场所应用新能源汽车,引导鼓励新能源汽车进入个人消费领域。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以研发设计、技术孵化、检验检测、商务咨询、软件外包等为重点,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现代经营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等服务业。推进文化创意、会展业、餐饮业等特色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七)推动科技创新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需求,突破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全市高端产业向自主研发跨越、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提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互联网+”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加强互联网在建设、交通、教育、健康、安全、人口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综合集成,提升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国家、市级绿色制造技术、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加快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推进成都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四、推动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

(八)协同推进节能减排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组织开展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市千户工业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逐步提高节能标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健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市级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以县为单位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进全市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优化运输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发展甩挂运输。提高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水平。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开展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

继续强化总量减排。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加大高污染物排放行业淘汰力度,全面推进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乡镇、农村居民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研究出台机动车增量控制措施,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依法开展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强化农业园污染防治,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重点行业全面建成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中控系统,建立健全总量预算管理、初始排污权分配、总量前置审查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扩大IC卡刷卡排污试点范围,持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实施锅炉窑炉改造、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建设节能重大技术示范工程。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锅炉、汽车、照明等产品。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替代工程,抓好重污染行业、工业园区管控,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实施水泥、玻璃、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减排工程。强力控制秸秆焚烧、工地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

(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发展,实现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加快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市工业集中区等市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结构调整、工程建设、管理强化和科技创新,促进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种植、养殖业,深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畜禽、水产清洁养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印刷。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推进国家(市)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现代物流业循环发展,促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

推动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和商贸等领域,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在矿产资源、产业废物、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企业,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加大选矿废渣、冶炼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矿井水等大宗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力度,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领域。率先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产出率,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入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继续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建设,推动形成典型案例。加快建设攀枝花、德阳和攀钢集团、川威集团、钢城集团等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富锦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富锦保和富山再生资源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州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成都、绵阳、南充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广元、德阳国家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加快内江等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区)、富锦新津工业园区等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十)加强资源节约

加强水资源节约与替代。加强用水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促进人口、经济等与水资源相均衡,全面推进和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节水技术装备支撑,推广高效节水技术、设备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低耗水产业,创建一批节水型示范企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及脆弱区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加强工业用水统计、监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和污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乡水源工程建设,鼓励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和第二水源,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在成都、自贡等缺水城市开展雨水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回用率。

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机制、项目用地“后评估”制度、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全面建立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制度。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监督机制,开展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开展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大力推进城市立体开发和闲置用地综合整治,拓展资源利用新空间。

加强矿物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绿色矿业,按照综合勘探、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特别是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我市钒钛磁铁矿、稀土矿、有色、稀有金属矿和川南硫煤矿绿色矿山及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矿山固体废物、尾矿和废水利用。着力推进矿产资源就地转化、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五、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

(十一)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积极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继续实施《富锦市湿地保护条例》《富锦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年)》《富锦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若尔盖草原湿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秦巴生物多样性、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长江、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沱江、雅砻江、涪江、渠江8大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带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等典型生态系统建设,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推动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经营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健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启动退耕还湿。加大荒漠化治理和修复力度,深入推进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畜动态平衡,加强草原鼠虫害治理,有效遏制草原退化。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重要湿地和河湖库综合治理,加快建设汶川、芦山地震灾区生态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水资源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和监测,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酸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和农用残膜资源化循环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耕地质量、草原生态、外来物种调查监测,建立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严格落实天然水域禁渔期制度,强化水下工程作业项目对渔业资源的补救措施,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健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加大基因、物种、典型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加快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重要河湖生态水量保障机制。

(十二)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防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以“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为重点,认真抓好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治理,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岷江、沱江、渠江、涪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和生态敏感区水污染治理。加强良好湖库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排污管理。加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实施雨污分流,加强污水配套管网和垃圾收转运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收集率。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藏区、彝区县城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有序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设施。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示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建设。探索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固体废物。严格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加强核设施运行监管。

(十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减缓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降碳工作,全面控制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等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草原、湿地碳汇,有效减缓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促进全市碳排放总量尽早达峰。积极开展低碳城市、小城镇、社区、园区、企业试点示范。

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等适应性措施,推进农牧业适应能力建设。加强森林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岷江—大渡河干旱河谷、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示范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实施《富锦市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建设,减少水资源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适应能力。

推动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机制与政策法规体系、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机制、碳排放总量控制与配额管理机制、碳排放权交易运作机制等,建设富锦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加快构建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建设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六、努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十四)健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

全面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根据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修订我市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在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加快组织制定地方标准;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结合实际需要依法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加强对现行地方标准的复审工作,加快地方标准升级步伐。根据法律法规,适度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探索在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风险高的地区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十五)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进行建设与保护,在禁止建设区严禁各类建设开发。实施差别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执行限制和禁止用地目录,禁止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供地。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

(十六)推行市场化机制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综合环境服务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培育壮大节能服务产业。优化电力生产运行方式,推进替代发电,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组织开展低碳产品认证,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推行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鼓励采用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物集中治理,推进环保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实行新建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指标通过交易方式有偿获得。积极探索研究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

(十七)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制定出台富锦市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明确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生态补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在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和重点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展试点探索,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其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体系,实行城乡统筹的环境保护公共事务管理。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试点,按照要求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十八)健全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目标考评指标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实行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切实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背离绿色发展理念的行为依法依规坚决查处。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问题线索移送制度,对党员干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依纪依法实施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七、树立生态文明社会风尚

(十九)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办法,鼓励学校开发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资源,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市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二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等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二十一)着力培育生态文化。

深入挖掘巴蜀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夯实生态文化有形载体,进一步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天府之国、巴山蜀水、茶马古道、大熊猫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生态文化地标和景观廊道,加快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打造“巴蜀画风”和扶持地方戏剧工作,创作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大力推进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生态道德,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十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八、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二十三)加强统计监测。

建立健全全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和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温室气体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准确性、及时性,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全市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地方各级政府在安排预算内投资等财政性资金时,加大对统计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十四)加强预警调控。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设定承载能力上限,切实提高环境监测系统科学分析潜在环境风险、准确预测各类环境问题的能力。建立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大气、地表水、土壤等的预警监测,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等制度,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地区及时预警调控。

(二十五)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加大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强化对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等活动的生态环境监管。加强行政监察,对群众反映强烈、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不解决或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加强执法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主体不合法、程序不规范、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作为失当等行为。建立领导干部干涉行政执法登记制度,确保资源环境监管机构独立开展行政执法。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畅通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移送渠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

九、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六)强化统筹协调。

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快制定富锦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勇于探索创新,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十七)完善政策措施。

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及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调整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提高生态资源配置的税收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再生资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大力促进节能减排。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完善融资对接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融资支持。推进银行间市场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加大金融对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信贷,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环境保护黑名单制度。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水平。

(二十八)加大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生态旅游区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等。

(二十九)开展国际合作。

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并按程序申报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宣传展示富锦形象。在国家统筹部署和指导下,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广泛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装备、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优势产业和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选择有市场、有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对走出去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资金支持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我市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水平。

(三十)加强区域合作。

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沿江市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等,加强与邻近或相似地区的横向协调配合,研究制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问题,采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参与项目开发等方式,共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三十一)抓好贯彻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根据本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抓紧提出本地区、本部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与本方案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报市委、市政府,同时抄送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市政府将就贯彻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下载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