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
浅谈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
工作的认识
(荔湾区西村街 王玉田)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实施阶段,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格局是国家一项长期的经济制度安排。“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社会共同进步、有序发展的主旋律。“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稳定社会等方面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是我们党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打牢党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开展“三严三实”和落实“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的切实举措,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意义极为深远重大。
一、坚定不移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归根到底要通过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来实现。因此,要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充分释放树立执政党的先进性的正能量形象。
(一)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地位、定位、作用和主要职责。坚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中发挥政治引领、巩固、壮大企业发展作用。这是执政党在非公企业中的政治定位,通过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凝聚力量,发展企业经济,体现党组织的作用和职责。
(二)非公有制党组织大力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教育党员和职工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维护职工群众正当权益,引导和监督企业合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三)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加强和改进党在非公企业的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动关心、热忱服务党员和职工群众,从得“人心者”上占有党员和群众。二是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组织覆盖是形式,工作有效覆盖更重要,把工作有效覆盖做细做深做透。三是主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在工作生活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关键重点时党组织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党在群众中有号召力、凝聚力。
(四)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情况的调研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括企业法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人数情况、党员数量情况等。通过结合工商行政部门、税务部门的行政机制和各种有效载体,规范经营者经营责任行为和组织行为。企业党组织与党员有密切的联系,有正常的组织生活,有可靠共享的信息资源。做到经济发展到那里,党的工作就做到那里;那里有群众那里就有党的工作,那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的服务。
(五)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的政治、政策法规培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法人政治、政策法规培训学习,增强法人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非公企业党工委都有类似的专题培训,加大对企业法人的政治学习和党建工作的环境营造,这是一个极好的政治现象。
(六)重视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管理和发展新党员工作。通过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途径和方法,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打牢党在非公企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实现党在非公企业领域的政治影响和有效执政。
(七)重视、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工作。重视有“话事权”业主,高级管理人才,部门经理或业务骨干社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的组织,这一阶层人员学历高、年龄轻、有才能、有冲劲,敢想敢干,头脑灵活,知识扎实,有群众基础,影响力、号召力强,在社会累积了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把这些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上来,可以壮大党的队伍,增强新鲜血液,通过有效吸收社会精英队伍加入党的组织,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多元调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蓬勃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域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经济贡献明显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因此,保持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稳定经营、健康发展,共同创造社会财富,共同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共同实现中国梦。
二、在非公有制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着力“三个抓手” 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应着力“三个抓手”,即抓好班子带头人这个“牛鼻子”,抓好党员骨干这个“使把子”,抓好党员先进性这个“紧环子”。只有这“三个抓手”都着力了,党组织的作用才会有效产生。
(一)抓好班子带头人这个“牛鼻子”。党支部书记“一把手”在非公企业中的党建工作影响是否能够形成,是否获得认同,是否打开工作局面,是否取得工作成效,关键要选准配强书记第一责任人。把业务能力强、思想坚定,责任心突出,文化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执行力强的人选拨上来,才能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特别能战斗,特别有威信,特别能完成任务的党支部战斗堡垒。西村街党工委在抓好书记带头人建设方面有着强烈的认同和切身感受。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时,“两新”组织选拨党组织书记时,特别强化特别用心在这点上。
(二)抓好党员骨干这个“使把子”。一支独木难成厦,一枝独秀难成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选强一个支部书记只是一个保证,是基础是前提,但要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组织就要有党员骨干做后盾。因此,党支部书记要紧紧依靠党员群众,发掘党员骨干,握住党员骨干这个“使把子”,集成动力,凝聚合力,团结进取,通力合作,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先进性突 出,群众公认的党员队伍。
(三)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滑轮子”。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的思想政治或精神力量,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一种能推动或影响社会发展变化的独立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与非公有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紧密结合可以起到三种作用:一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二是不可缺少的作用,三是可以推动保证正确方向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同个体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教育与被教育更要建立起平等、友爱、互信、团结的同志关系基础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者思想水平、认识水平、道德水平、经营方式千差万别,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地同本单位的群众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同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经营目标、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行政管理、经济手段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服务为先、真诚平等,坚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激励人,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凝聚多层面的有生力量。
三、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发挥好“四个作用” 抓好非公企业党的工作,使得上劲,用得着力,见着效果,就要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形成和作用是由全体党员共同履职、共同体现出来,并由党员作用的强弱所决定。西村街党工委十分重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战斗集体作用,并从三方面入手予以加强。一是在选人上下功夫,以选准配强为第一着眼点。二是加强书记的培训交流学习,多方面多层次提升支部书记带头人的综合素质。三是开展有效的组织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如发动“两新”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使党员了解社区现状,发动党员参加街道各类党建研讨、征文、演讲、参观学习、社会公益活动等,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激发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热情,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专业水准,成就人生梦想,提升社会认同。
(二)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一个政党,如果丧失了先进性,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就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基本条件,就失去了执政的能力和基础。先进性不是天生的,先进性是要精心组织和培养的。列宁有句格言:不起作用的党员白送也不要。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组织由无数党员组成。党组织的党员如果没有先进性就难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一个党员如同一般群众,一个组织如同一盘散沙,那就是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组织了。因此,发挥好党员作用,党支部才有作用,党员的影响力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就强,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了,党支部的先进性也就有了。党员的先进性如何体现?那就是思想上高于人,能力上强于人,素质上优于人,律己上严于人。
(三)发挥好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每个党员要做好“五个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重大时事政治,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坚持用党的正确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带头争创佳绩”。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在工作岗位上争当第一。三是“带头服务群众”。主动 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和需要,有效解决社区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热点的问题,确实做到群众有所呼,我有所应有所为。四是“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严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做损害国家、单位利益的事情。五是“带头弘扬正气”。认真学习先进典型和事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带头树立和弘扬正气。
(四)发挥好党员的引领发展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非公企业业主就是一个引领发展的先进典型。如何在党员中发挥好党员的引领发展作用,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在生产生活中树立榜样,起好标杆,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引领也;二是党员引领发展的作用。党员在非公企业中,立足岗位做好示范,不管是学习、钻研业务或劳动技能上先进一步,先胜一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引领也;三是带头创业先富行列。先行一步,先富于人,勇于创业,服务社会,引领也。总之,引领就是带头先行,做出示范,树立标杆,走在前头。
第二篇:关于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组织中广泛开展
关于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组织中广泛开展“达标创优”活动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团委,各地州市团委,各直属团委,区直机关团工委:
近年来,随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非公团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历年累计建团达到了5025家,覆盖35岁以下青年124787人,团员57076人。为进一步激发非公团组织的内在活力,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团的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团组织传播党的思想主张、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建功成才的积极作用,决定在全区非公团组织中广泛开展“达标创优”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达标创优”活动重要意义
围绕团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抓好“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青年自组织等非层级化组织的团建”工作主线,按照自治区团委“基层活力建设年”工作部署,在全区非公团组织中广泛开展“达标创优”活动,旨在充分调动非公团组织工作积极性,按照“边建边管、建管齐抓、同建共创”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团组织在企业文化打造、经营管理、青工岗位成才等方面的影响力。
二、“达标创优”活动主要内容 广泛动员非公团组织按照“有班子、有活动、有阵地、有档案、有机制”的达标标准,进行自查整改,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保证团组织运行基本正常。在验收达标的基础上,根据“组织建设好、活动开展好、推动发展好、青年反映好、工作机制好”的创优标准,进行逐级推荐,分级评优,大力推进优秀非公团组织的评选力度,努力形成整体活跃的良好态势。
三、“达标创优”活动评定标准
1.达标标准
有班子。企业内部基层团组织健全,团干部配备整齐,团组织及团干部信息录入网上台帐数据库,并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及时维护。
有活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重大节点开展团的活动,每两月不少于1次。有阵地。建有团的宣传和活动阵地,团组织标识明显。有档案。规范建立团员花名册、工作记录本等资料档案。有机制。建立相关制度,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组织实施。2.创优标准
组织建设好。团干部队伍配备齐全,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基层团组织体系完整,能广泛联系普通青年,基础管理工作扎实。
活动开展好。围绕企业改革发展需要,适应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经常性扎实开展团的各项活动,青年参与面广、影响力强。
推动发展好。围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在提升青年职业素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青年反映好。经常性开展团员思想教育,团员青年的组织归属感强;经常为青年办实事、做好事,团员青年对团组织评价好。
工作机制好。有一套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评有据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四、“达标创优”活动分类指导
各地州市、县市区团委要根据非公团组织工作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非公团组织开展“达标创优”活动。
1.先行摸底梳理。对本区域的非公团组织活动开展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摸底统计,根据“达标标准”进行逐级梳理,对非公团组织负责同志进行培训动员,保证各级团组织的靠前指导和稳步实施。
2.分类制定标准。对于团建基础较弱的团组织,以创建“达标”团组织为目标,结合本区域非公团组织制定“达标”计划,保证团组织作用正常发挥。对于团建基础较好的团组织,要在“达标”的基础上争创“优秀”团组织,逐级进行申报,发挥典型带动、“以创带促”作用。
3.设计活动载体。根据企业特点,坚持“区别对待、行业适宜、有所侧重、均衡推进”的原则,有针对性设计活动载体。比如能源、采掘、交通运输等安全生产责任重大的行业,可以把“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建设作为主要活动载体;商业服务业等窗口企业,可以把“青年文明号”创建作为主要载体;工矿业、制造业可以把“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作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技能比武等活动;科技、计算机等对创新要求迫切的企业,可以把创新创效活动作为主要载体。
五、“达标创优”活动认定程序
1.达标验收。在非公团组织自查、整改、提高的基础上,上级团组织要严格按照“达标”要求和各地制定的“达标计划”,组织开展达标验收工作。到2012年底,各地非公团组织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
2.逐级推优。非公团组织达到优秀团组织标准后,上级团组织可以根据其工作成效,推荐其申报参评县级、地州市、自治区或全国优秀团组织。获得过本级称号的才能参评上一层级称号。
3.审核评定。各地州市、县市区团委根据参评非公团组织的工作情况,根据“谁推荐,谁审定;谁评定,谁把关”的原则,加大评选表彰力度,择优评选本层级优秀团组织,并授予本层级“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称号。
六、组织领导
1.明确工作责任。各地州市、县市区团委要细化实施方案、制定推动办法,县级团委要切实靠前指导、狠抓落实。各级团组织开展“达标创优”活动的有关工作信息要及时录入非公团建网上台账系统。
2.强化工作措施。各级团委要建立工作指导员制度,对已建非公团组织进行分片包干,做到责任到人、挂点指导、严格业绩考核。要通过经常性督查、实地检查、现场点评等方式,检查工作进展情况,把握工作推动节奏。
3.加强指导支持。各级团委机关干部要深入非公团组织,加强工作指导,给予资源支持,帮助非公团组织达标创优。要广泛组织学习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非公团组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4.坚持典型引路。要发挥团内各类先进集体的工作优势,通过组织共建、阵地共用、经验共享等方式,支持和带动非公团组织达标创优。大力宣传“达标创优”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为非公团组织开展“达标创优”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州市团委制定本地区“达标创优”活动实施方案后,于3月1日前报自治区团委城市青年工作部。各地“达标创优”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非公团建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2月14日
第三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成立党支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成立党支部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保那里有人的活动那里就有党员,那里有党员就有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组织生活;确保党的建设始终位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确保党组织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所有党员处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下。经研究决定,要求在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成立党组织,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全市的经济腾飞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立党组织的条件
1、凡有3人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都要单独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够的,不具备单独建立支部条件的,以党员为核心,以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为成员成立党小组并按计划发展党员。当条件成熟后,及时成立单独支部。要保证每一名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使每一名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
2、具备条件成立支部的企业,在按程序成立支部的同时,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及时接转外来务工6个月以上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场所,薄、卡、册标准规范;场所内办公桌椅、学习资料、电教设施齐全,有版面,有党旗、党徽、牌子等标志性设置;有专门档案并由专人管理。同时对党务工作者或日常工作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熟悉业务,提高日常工作水平。
3、大的集团公司若下设3个(含3个)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属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可成立党总支,建立总支的程序参照成立支部的要求。
二、支部书记的任职条件
1、党总支(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总支(支部)书记抓党建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企业厂长经理是党员的,书记一般由企业厂长、经理担任,实行“一肩挑”,使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使党的工作较好地渗透到企业经济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工作之中。厂长经理不是党员的,要选择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有党务工作经验、群众威信高的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员担任。同时有意识地发展非党企业主要负责人加入党的组织。
2、有7名以上党员的企业,要设立一名常务副书记,集中精力抓企业的党建工作,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不足7名党员的由组织委员具体负责记录、整理、收集、归档和上传下达等日常工作。
三、成立党支部的程序
1、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向市委组织部申请关于成立党支部的请示。
2、成立支部的申请批复后,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支部委员会。召开党员大会,首先要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对党员进行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义务的教育。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
超过应到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候选人得到赞成票超过实到人数的半数才能当选。选举结果应以得票多少确定,同时做好记录。
3、支部委员会的构成。党员在7人以下的设委员2-3名,书记1名;党员在7人以上的设委员3-5名,书记1名,副书记1-2名。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后,新的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可由当选委员中推举一人主持,采取选举的办法选出支部书记、副书记,支委会研究确定工作分工。
4、不具备条件成立党支部的企业,成立以党员为核心、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为成员,组建党小组,党员任小组组长,并将小组成员名单等相关资料归所挂靠或联合支部档案,由挂靠支部组织开展生活。
5、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或支委委员会拟定人选后,要及时向市委组织部申请关于党支部委员会组成成员人选的请示,经批复后,将批复复印件报平顶山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设在市工商局)备案,并按《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企业发挥中发展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成立支部需报送的材料
1、申请成立支部的请示。
2、关于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的请示。包括经党员大会选举情况、支委及书记、副书记、纪检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的拟定人选。(样表附后)
3、选举的支部书记简介,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工作和经营经历,以及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等情况。
4、支部全体党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名册,包括出生年月、民族、原籍、学历、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工作简历、档案存放地、月固定收入总额等。(样表附后)
5、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花名表。(样表附后)
6、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思路和计划。
五、时间安排及其他
1、凡符合条件成立支部的企业,要求在2月15日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4月15日前完成报批并正常开展工作。今后,凡具备条件的企业,随时申请成立支部并报批,相关主管部门的党组织要及时协调,督促其尽快成立党组织。
2、对已成立支部的企业,请将支部全体党员的基本情况和支部委员会、党支部书记的任职名单于2月15日前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3、因人事变动,支委成员需变更的,及时召开党员大会改选或补选后报市委组织部批复备案。
4、成立支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须将所有上报材料同时报平顶山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和主管部门备案。
5、所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007年开始每年必须培养3-5名入党积极分子,每年发展1-2名优秀青年党员,要注重发展女党员和生产一线党员。
6、对于煤矿企业,由平顶山市安监局党支部培养,将驻煤矿安监员有计划全部发展为党员,驻煤矿企业安监员同时兼职驻煤矿企业组织指导员,同时进入党支部班子。安监员必须在抓好安监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所驻煤矿企业抓好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7、没有党员的煤矿企业,驻煤矿安监员同时兼任党建联络员,负责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由安监局党支部发展党员。
8、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要设立党员模范先锋岗和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9、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要推行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参谋作用和党组织的监督作用。
10、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每年必须把支部建设经费列入预算,用于日常办公、开展各类活动和奖励模范党员的专项经费。引导党员主动足额交纳党费,征订党报党刊。
11、市委组织部每年将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建设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并向上级党组织推荐。
六、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助和支持企业经营者贯彻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监督,帮助经营者端正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向。
2、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私营企业中的作用。
3、协助企业经营者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共同办好企业。
4、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保障职工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正当权益,维护投资者在企业的合法利益,协调经营者和职工的关系。
6、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同时协助企业负责人完成政府布置的有关社会工作,对企业中发生的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问题,有责任向上级党组织及时反映。
7、领导和指导企业的团、妇、工会等组织,围绕促进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工作。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项工作,同时希望在企业党组织的指导、参谋、监督下,为建设富而美和谐右玉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各企业主管及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支持企业党建工作。2007年将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作为主管及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四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和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合力要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最近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明确提出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等等。都为实践中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支持党建工作,找到了正确答案和理论依据。
1.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⑴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从本质上讲是落实党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促进生产力发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理所当然应为党所重视、关心和关注。
⑵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从本质上讲是落实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促进先进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经济生产的同时,还肩负着把传统农业社会的人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人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理所当然应为党所团结、帮助和教育。
⑶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从本质上讲是落实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所当然应为党所鼓励、支持和引导。
2.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是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要求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公有制经济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形式,而不能是惟一的形式。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快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保证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也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团结和凝聚各种积极力量,确保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时,必须重视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前提条件。
3.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强势推进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得到贯彻和落实,保证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保持稳定。
当前,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努力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税收信贷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行为;进一步放开其发展领域,拓宽其发展空间等。更需要不断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一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偷税漏税,不择手段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为了推销产品给高额回扣,为了承包工程大肆行贿等市场行为紊乱问题;一些企业过度掠夺资源,破坏环境,漠视社会公共利益,不关心群众生活等极端自私利己问题;一些企业管理者文化层次低、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特别是家族式管理比较普遍的经营粗放、管理落后问题;一些企业职工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没有养老、医疗等保险,没有正规劳动合同等用工不规范问题;部分业主过度消费、比富、摆阔,包二奶、养~等不良、不道德问题等。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工作,发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作用,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工作,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落实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去,协调和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沿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前进,更加有序地发展,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服务;可以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可以更好地团结、影响、教育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广大职工群众,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可以积极做好团结、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的工作,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拥护党的各项政策,在守法经营、勤劳致富的同时,关心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4.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是加强党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在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国各类人才和劳动力汇聚的重要领域。他们中,既有从国有、集体企业退出的大量职工,也有从农村解放出来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更有许多知识新、能力强的高科技人才。如何加强党在这些领域中的领导,切实发挥党组织在这些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关系到新形势下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矗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基本都是在非公有制经济涵盖的范围内。团结好他们,除了国家在政策法律上给予其平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以外,还要通过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吸收他们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到党的队伍中来,使他们更深刻认识和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将他们自身的发展和他们企业的发展同党和国家的发展进一步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对于从国有、集体企业退出来的职工,他们长期受党教育,不少人还曾经是优秀党员,劳动模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牺牲和贡献,是我们党主要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对于来自农村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他们是农村今后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了解较少,在城市和企业中基本还处在边缘的地位,有的连基本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福利待遇都得不到保障。除了要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不断规范和完善同他们相关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产经营行为以外,还应当通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扎扎实实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维护他们的权利,实现他们的利益,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使他们成为我们党的新的依靠力量,从而不断扩大和巩固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矗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
1.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思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方向。那就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为着力点,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把握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关键在于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承担社会义务,自觉接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和管理;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把创造经济效益与创造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必须保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企业党组织与企业是目标同向的命运共同体,企业越发展,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就越大,企业萎缩了,没有了,党组织的舞台也就消失了。
2.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工作的方针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也就是:态度要积极,方法要稳妥,要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出发,注重工作的实效性。
实际工作中,一要防止生搬硬套。要认真借鉴国有、集体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但也不能简单照搬。二要防止急于求成。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态度积极,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根据具体情况,探索具体办法,不能层层压指标、凑数字,一哄而起,草率从事。三要防止有名无实。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都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要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切忌搞形式,走过常要选配好党组织领导班子,选好党组织书记。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点放在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注意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和《党章》规定的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3.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工作的目标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通过鼓励和引导,促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力量。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1.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地位和任务
《党章》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体包括: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②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各种关系;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教育工作,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④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作用
总体地讲,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应该发挥帮助、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
一是积极做好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私营企业主的工作。要让广大业主明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源于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有赖于企业中广大党员和员工的贡献;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可以更好地把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支持、保护政策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有利于企业协调人际矛盾,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企业在社会上的信任度,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巩固和发展;发展企业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党组织把关定向,出谋划策,才能减少决策失误,只有依靠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出力。因此,广大业主要积极组建党组织,支持党组织的工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条件;要关心和体贴职工,不得随意解雇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员工;要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二是对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主要是在“人”字上做文章,但绝不是说党组织对企业的重大决策不闻不问。事实上,企业党组织支持企业经营者依法行使职权,对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企业党组织改造帮助促进企业发展基本职能的要求,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对于国家和地方有关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可与地方党组织和政府沟通。其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是保证企业的重大决策不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不发生方向性失误;其次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作用和影响,集中群众智慧,保证企业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的稳妥与周密;再次是积极探索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实现形式,如通过组织党员、职工群众献计献策,由决策层党员说明,提出意见、建议书,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决策会议,党组织书记进入董事会等。
三是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完成各项任务,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最直接的体现。一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来制订党的工作计划和措施。要把党的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把抓党建、促发展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要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点。努力做到生产经营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出现在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做到哪里。三要切实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可根据生产经营任务的需要,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等,让党员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上挑大梁、当先锋。四要针对生产经营任务的变化,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活动。如通过工会、共青团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和争当业务能手、青年标兵等活动,发挥职工搞好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既要代表职工利益,又要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更要保障国家利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党组织所代表的利益主体问题。党组织所代表的是国家、集体、企业经营管理层和企业职工的总体利益,即要从整体、长远、根本的利益来考虑企业的发展。《党章》规定,党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党组织要把关心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职责,紧密团结和依靠职工群众,督促企业经营者严格遵守《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如果党组织的正确意见得不到执行,党组织要依法向上级党组织或有关部门反映,使问题得到解决。要善于通过工会出面做工作,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交涉,提倡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同时,要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消除和减少企业发展的稳定剂、企业内部正常运作的润滑剂、企业经济效益的倍增剂,维护好企业和社会的稳定;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员工和企业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劳资双方的政策观念、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防止出现偷税漏税、违法乱纪等问题,保障国家、集体、企业经营管理层和企业职工等各方利益都能得到合理实现。
第二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建设
一、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不具有国有企业等其他领域党组织一般的权力资源,本身的组织建设,是其活动和能量的主要基础,这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的组织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是新的经济领域,党在其中的组织建设还显得非常薄弱,明显不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形势,如果不能在这一领域扎扎实实地进行党的组织建设,就会影响党的领导,也不能切实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也只有在积极参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党组织才能求得自身的地位,赢得自身的发展。
怎样做到“有作为”,要从不同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各地的一些党建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在实践中进行了摸索和创造。总结这些企业的经验,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要抓住关键点。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是党
组织“有作为”的关键。党组织领导班子必须党性强,有战斗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特别要有一个政治素质好,公道正派,既懂党务工作又熟悉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支部书记。
第二,要找准着力点。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组织“有作为”的着力点。要通过不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桥梁和带头作用。树立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的良好形象。
第三,要选好结合点。企业发展离不开职工素质的提高,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也离不开职工素质的提高。要把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党组织“有作为”的结合点。通过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又增强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吸引力。
第四,要把握落脚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作为”的落脚点是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都应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党组织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并把是否促进企业发展作为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党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市场的天生主体,企业可以无主管部门,党组织则不能无上级。这是党的性质和组织原则所决定的。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部分实行的是属地化管理,有的由企业所在地党组织管理,有的由企业注册地党组织管理,也有少数“再生态”(指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私营企业党组织仍挂靠在原主管部门党委,实行行业化管理。各地党委都在根据实际情况,划定、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结构和隶属关系。
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体经济组织的变化非常快,无论是组织总体上的膨胀或缩减速度,还是组织内部的分化或人员流动速度,都是过去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有些党组织原来隶属乡、村管理的非公有制企业,在二、三年内规模迅速扩大,甚至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公司,如果继续维持原有的隶属关系,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也不利于党的建设的加强。有些行业主管部门在机构改革中,或转为企事业单位,或被撤并不复存在,原来隶属这些部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则要重新找“婆家”。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原来层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多元化适应性强的管理模式。
在这方面,各地都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有的街道党工委之下,专门成立了综合经济党总支,具体负责街道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支部。有的若干个街道组建社区综合党委或社区经济联合党委,形成了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综合党委(社区经济联合党委)——基层党组织的四级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对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属地化管理。
在协会管理方面,也探索出不少新模式。有的市总商会成立了“民营企业党委”,管理市内的私营企业党组织。有的市由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委管理下属的个协或私协分会党支部。有的则通过个体和私营企业协会党组织来协助间接管理个体私营企业的党组织。
在工业园区管理方面,各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行党工委统一管理。二是授权管理。许多开发区或经济小区采取授权,指定管委会或开发公司党委(党组、总支)负责开发区、经济小区党建工作的办法,并给予必要的编制、经费、机构等配套支持,来加强对开发区和经济小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
随着劳动力和人才流动频度和范围的加大,一些工作单位不固定的党员把党的组织关系临时挂靠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党组织。
各地创造的这些管理模式,对理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各种不同管理主体之间,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差别很大,有的管理甚至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因此,从有利于管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中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应当隶属于关系紧密,对其有约束力的党组织。一般要以属地管理为主,其他管理模式为辅。对一些跨地域的大型企业分支机构,有的可采取双重管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管理模式,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二、新建或调整党组织设置需履行的手续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也是党的一级基层组织,它的建立和调整也要按照党的组织程序进行。当前要特别注意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建立和调整步伐要与企业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相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同步考虑、同步进行,这是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党的工作不停,党员队伍不散,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企业组织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党组织的名称、隶属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但从根本上说,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宗旨、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以及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目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并不随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而发生改变,更不能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后,出现“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或者党组织找不到上级的现象。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酝酿组织结构调整方案时,上级党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将党组织的设置、隶属关系调整等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考虑进去,该组建的要及时组建,该改建的要及时改建。国有、集体企业改组为非公有制企业,要根据企业
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并相应调整和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职能。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建党组织,或调整党组织的设置,必须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履行相应的手续。具体说,在农村或小城镇的企业新建立党支部,由乡镇有关部门党组织或企业所在村党组织筹建,报乡镇党委审批。在大中城市的由辖区街道党委审批。建立党委的,须经县(市、区)委批准。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调整党组织设置的,由企业党组织提出申请,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审批权限按建立党组织的规定办理。
三、选配党组织负责人
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所能凭藉的政治资源是明显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关键是选配好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党支部书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书记应具备政治素质好、在群众中威信较高、有组织领导能力、懂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等条件。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性质和党的组织原则,目前,选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书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如果企业有合适的人选,要坚持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办法,从企业外物色。二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上级党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有制性质不同于国有、集体企业,所以,上级党组织在指派或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时,在严格把好党组织负责人素质关的基础上,要和企业沟通协调,把选配党组织的负责人与向企业推荐人才结合起来。
有了素质高、能力强的书记和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才可以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私营企业主由不开明到开明,由不支持到支持党组织在企业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正是由于缺少精明强干的党建工作领路人,抓党建工作理不直气不壮,缩手缩脚,不敢开展工作,久而久之,党组织成了企业的“配角”甚至“点缀”。有的企业党组织的书记,存在从属意识,对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信心不足。没有将党组织摆正位置,一味迎合业主的需要,如党的主张与企业眼前利益出现不一致时,往往将党的主张让位于业主的个人意志,缺乏党组织的独立性,甚至成为完全按业主意愿行事的陪衬与附庸;有的党组织在处理企业内部矛盾时,不能很好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业主和职工的信任;有的党组织不能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关系,或者以生产经营代替党建,从而成为纯粹的生产经营者,或者脱离生产经营实际,就党建抓党建。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没有选好合适的党建领路人有关。
目前,选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时候,还应当注意防止家族化问题的出现。有的企业党员全部是业主的亲戚,建立起的党组织就成了“家族党”、“私家党”。为了避免家族化问题,在选配党组织负责人时,上级党组织要对候选人进行审查。凡是与业主有血缘、姻亲关系的不宜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对于已存在业主的亲戚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情况,应根据实际,尽量做工作,可以替换的就应替换。而且,也不提倡业主本人兼任党组织负责人,这不利于党组织在企业中独立开展工作,特别是当党和国家的政策与企业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时,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必然虚化。
总之,选配好合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对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各地应当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根据党的组织程序和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四、党员大会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也应当同党的其他基层组织一样,其领导班子应当是通过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提名和产生的程序一般为:①召开党的基层委员会全体会议确定下届委员会名额、构成原则、候选人条件、候选人酝酿提名办法;②组织所属党组织全体学员充分酝酿提名,根据多数党员意见提出候选人的初步人选;③对候选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④上届党的委员会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说明候选人预备名单酝酿产生的情况,提请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或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党员人数少的党支部,也可以不提候选人,在全体党员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其会前的准备工作由同级党的委员会负责。应当做以下的准备工作:
⑴召开党委会,研究决定换届选举工作。
⑵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委决定的有关内容。
⑶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
⑷起草工作报告。
⑸组织酝酿提出下届党的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名单。
⑹有党费留存使用权的基层党委应成立党费审查党小组,对党费收缴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提交党员大会(也可以书面形式)审议。
⑺起草选举办法。
⑻在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主要内容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及酝酿提名的方法、程序,选举办法,以及大会日程安排等。
⑼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应抓紧准备选票、票箱和布置会场等工作。
选举大会由上届委员会主持。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进行选举,由上届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选举大会主要程序如下(具体参照社区党支部选举大会程序):①宣布党员大会开始;②宣布正式选举开始。
一般在党员大会闭幕前,召开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
第三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一、发展党员
&nb
sp;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给党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也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组织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而且党员的分布也极不均衡。这就要求积极推进,消灭党的组织建设的空白点,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发展力度。
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发展力度,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有重点,有步骤,有措施,不断创造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条件。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发展党员必须经过支部讨论,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教育工作。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以实际行动加入党组织。
1.申请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凡是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的人均可向党组织申请入党。
党员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互相联系,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规定了党员标准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党员标准的有机整体。一是申请入党的条件。十六大通过的《党章》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对党员的起码要求。二是党员的基本条件。就是《党章》第二条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三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就是《党章》第三、第四条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和享有的八项权利。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必须写入党申请书,这是党员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入党申请书是申请入党的人向党组织正式表达个人意愿和志向的书面材料,也是党组织接纳其为党员的重要依据。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同其他单位的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同其他单位的积极分子一样,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具备以下内容:①为何要入党,主要表达自己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②自己的政治信念、成长经历和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如政治历史情况和受过何种奖励和处分,必须如实写清楚;③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④个人履历、家庭主要成员,以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
写入党申请书是入党申请人向党组织表达自己的入党愿望和决心,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认真学习《党章》和有关党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要联系实际谈对党的认识,向党组织交心,切忌只抄书抄报,不谈真实思想。②要对党忠诚老实,如实向党组织说明自己的政治历史、本人经历等有关情况,不得隐瞒或伪造。③入党申请书一般应由本人书写。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应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不要直接向党的上级机关提出。在本企业还没有成立党组织的情况下,入党申请应向上级党组织指定的管理该企业党员发展工作的党组织提出。
2.审批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应当由上一级党委审批。上一级党委主要指的是领导企业党组织的乡镇、街道党委和县(市、区)有关部门、开发区党委。党委建制的非公有制企业,一般也不能审批发展党员,只负责审核其所属支部发展党员的材料,须报上一级党委审批。要注意的是,临时党组织和县(市、区)有关部门的党组不能审批预备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档案,应存放在有审批权的该级党委。
审批预备党员,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⑴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前,要对党支部报送的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派专人(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到审批对象所在企业听取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并同申请人谈话;提前将审批对象的基本情况通报给党委委员,使委员事先有所准备,以便能在会上充分发表意见。
⑵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把关,及时审批,审批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
⑶一次党委会上如果同时审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入党,应逐个地审查和表决。
⑷填写“党委审批意见”时,应写清楚被批准的预备党员的预备期起止时间,同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⑸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不能由党委书记个人代表党委集体审批,不能用党委成员传阅的办法代替集体讨论,也不能以有关人员碰头会的方式审批预备党员。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人员的流动性大,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党委尚未审批即调动工作的,党委应在其没有办理调动手续前,抓紧审批。如一时审批确有困难,调动后3个月内必须审批。审批结果要及时通知原所在党支部,并同时将审批结果及有关材料及时转给预备党员调入的单位的党组织。凡调离原单位超过3个月以上,原单位党委才审批的,现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可不予承认。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在党委审批前去世,党委不再办理审批手续。
3.发展新党员
在没有党员和只有个别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发展新党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上级党组织要予以重视,要指定一个单位的党组织
是党员所在车间、责任区的人员,对党员干部的评议,范围应更大。参加评议的群众应具有代表性,如党外的车间主任、班组长,工会干部和团干部,科技人员和职工骨干。在评议阶段,群众代表可在听取党员自我总结后,对党员本人进行点名评议,也可由群众代表对每一名党员按照定性、定格标准进行信任投票,考察党员在群众中的信任率。党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设立意见箱、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意见。
总之,在民主评议党员中必须做到党内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党组织要认真对待群众对党员的评议意见,充分发挥群众对党员的监督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对多数群众认为不合格的党员,党组织应结合党内民主评议,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置决定。
5.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是:
①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的组织,主要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工业区、集贸市尝政府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等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相对集中的统一管理。目前,虽然全国不少地方都在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主协会、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党组织,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但这些行业组织或服务机构对党员普遍缺少直接、有力的手段来加强管理,导致不少此类党组织有名无实,实际很少开展活动,成熟有效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总结。
②规范组织生活管理。要根据党委活动的不同情况,为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或开具党员证明信,或要求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使党员参加所去地单位党组织的一些活动。当前在实践中,要严肃这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③建立制度,强化监督。主要应建立外出党员报告制度,外出党员与所到地方和单位党组织联系制度,所在党支部联系检查制度,等等。约束规范流动党员自觉参加党的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监督过程中,党员所到地方和单位党组织与党员原来单位党组织都要克服流动党员的管理可以放松的思想倾向,切实负起责任来。
④搞好流动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流动党员原则上都要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流动党员要如实向支部汇报自己在流动期间参加党的活动、学习、工作和遵纪守法、发挥作用等情况。党组织要认真进行评议。对于不履行党员义务,发挥作用不好的不合格党员,党组织要按照规定严肃进行处置,确保流动党员的先进性。
总之,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一方面我们要执行好现有的制度,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方法,确保每个流动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就近参加一个党组织的活动,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要切实解决“隐性”党员问题,注意防止出现流动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和失管失联的现象。
第四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法
一、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在该经济组织中确立地位、发挥作用,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党组织自身建设要过硬。要探索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的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新方法,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运作方式的新制度,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在新经济领域的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应该在实践中逐步建立适合该经济组织特点,有利于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工作制度。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一般应建立以下工作制度:
⑴组织生活制度。主要有“三会一课”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是指党员大会、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和党课教育。民主生活会制度,主要是指党员在支部、党小组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生活会制度。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小组(或党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以外,还要专门召开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⑵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可以和企业对职工的考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评议中充分听取一般群众的意见。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被大多数党员和非党群众认为是不合格党员的,要对其主要问题进行核实。支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并听取本人意见。党支部将党员大会通过的处置决定和有关材料一并报送上级党委审批。党支部收到党委批复后,要及时找处置对象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党委决定。
⑶培训制度。一是党员定期培训制度,二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如何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制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一些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建立党组织业余党校,通过业余时间的集中学习,对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一些小党委或党员人数还很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以采取参加上级单位或其它单位所办党校的方式完成培训任务。有的还可通过外请专家开设讲座,外请文艺团体演出革命节目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另外,党员培训一般应该利用业余时间,要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将课堂听讲和自我学习结合起来;要将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科技文化、职业岗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⑷党员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向非党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组织发动群众完成本单位的任务。许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员责任
区、党员结对子等活动,密切党组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有的企业党组织还推出了旨在了解下情、倾听员工呼声的“主人谈心接待日”制度,及时化解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二、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工作
党组织按照党的建设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严格党的生活,经常开展党的活动,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务知识,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讨论决定党内的重大问题,召开党支部大会进行发展党员工作,以及召开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会会议研究工作等。这都需要相应的时间和场地。应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开展这些活动应该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这是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的。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产是私有的,其产权属于业主或者股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目的是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企业的赢利、亏损乃至破产的直接承担者,都是业主或股东。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可能要求业主为了企业党组织的活动让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时间,因为在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企业党组织不可能支付这些时间可能产生的效益。在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的工作,开展党组织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应当是带头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先锋与模范。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任务都有阶段性,一批定单来了以后,企业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这种情况下,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任务,应当是鼓励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尽快地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不可能按例按时进行组织活动。党组织必须处理好开展党的活动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关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开展活动在业余时间,并不是说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的所有工作和活动都是“业余的”。首先这里的活动是指为了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等活动,而不是广义上的党组织开展活动。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党的活动恰恰应当是全时的、全天候的。企业党组织是企业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应当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全天候的作用。其次,如果企业党组织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也可以灵活适当地利用一些工作时间开展活动。
三、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切实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各级党委、特别是企业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我们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之后,如果党的工作做得不好,有效性低,那么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难以增强,新的“空白点”就会出现。从实践看,提高企业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这既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检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成效如何的重要依据。因此,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在是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上。党组织的一切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党组织要认真思考每次开展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取得什么效果。只有目的性明确,党组织的活动才有质量和效果。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前提。
2.强调政治性
作为政治组织,必须强调讲政治。党组织开展活动必须体现政治性。党组织要从全党的大局出发,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采取有力措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必须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而非公有制企业是经济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两者不能混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应把握一个基本原则:既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工作,又不能脱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成为企业的附庸。
3、讲求实效
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要力求取得实效,防止空对空,搞形式。这就要求党组织在确定内容时既要注意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增强针对性;在形式选择上,既要注意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又要考虑不断创新,让党员易于接受,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注重生动性
主要是要求生动活泼,力戒刻板呆滞、枯燥乏味的方式,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许多党组织将组织活动带出工厂,摆脱宣讲与听课的老模式。组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改革开放成果展览,同附近驻军部队战士联欢,与贫困地区儿童结对助学。在这些活动中党员和积极分子都有了更直观切身的感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活动。在注重生动性的同时,也应注意防止个别地方出现的党组织活动娱乐化的倾向。
四、坚持“三会一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仍须重视和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党支部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对党的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党的会议上进行民主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统一思想,作出决议。同时党员定期讨论支部工作,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总结工作经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使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接受批评和监督。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经受到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要注意不断改进内容和形式,注重质量,避免流于形式。
“三会一课”中,党员大会是讨论研究党组织重要议题的一种组织活动。党支部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凡有决议事项的党员大会,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的党员参加方为有效,会议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随时召开。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主要是组织党员学习、研究贯彻支部决议等。有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支部不设党小组,党支部一般应做到每月组织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党课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一般情况下,由上级党组织负责上党课。一些基层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由支部自己负责上党课。
为了检查督促“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三会一课”制度实施情况的台账(动态记录卡或登记卡),并做好会议的记录。基层党组织要以正确的认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工作。因为做好台账,做好记录是促进“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同时也便于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的检查监督。台账和记录要有专人负责(一般为组织委员),项目要齐全,内容要简洁,并做好汇总、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严肃性的同时,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比如可以根据一些党组织人员分散的实际情况,“三会一课”视具体情况分散或集中、也不固定时间进行。不过所有的变通都要明确,这一制度是党的基层组织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时间不能固定,但次数不能缩减。
第五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方案
沙井北环片区党总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方案(草案)(2004至2006)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镇非公经济党组织,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的新经验、新路子,根据街道民营党委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北环片区2004至2006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壮大非公党组织,结合企业实际,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夯实后备力量,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具体步骤
(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004年4至8月)
1、宣传动员(2004年4至6月,由各支部负责)。基层党支部要利用集会、板报、广播、座谈等多种形式,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广大员工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扩大党的影响,使他们了解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现阶段任务等,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并为他们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
2、个人申请(随时均可,由各支委和总支负责指导接收)。鼓励、引导具备“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党费”等条件的企业员工加入党组织,指导他们提交书面入党申请。入党申请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二是政治信念、成长经历和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情况,三是对待入党的态度。若本人不能书写,可由其口述,请人代写。
3、民主推荐(2004年6月中下旬,由各支部和党小组负责)。在积极要求进步的优秀分子中,稳妥、慎重地选定积极分子。一方面由公司团委在优秀青年团员中推荐;另一方面,组织群众、工会按要求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推荐要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公正、公开、透明,让广大员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荐结果报党支部备案。入党积极分子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积极要求入党,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突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分子;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敬岗爱业,在企业连续工作两年以上。把着眼点重点放在企业中上管理层、技术和业务骨干、优秀青年员工上。坚持“四个倾斜”,即年龄上向35岁以下倾斜,性别上向女性倾斜,岗位上向基层一线倾斜,文化上向大专以上倾斜。
4、组织核定(2004年8月,由各支委和总支负责)。基层党支部根据推荐情况和实际考察结果,召开支部委员会进行逐人讨论核定,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将思想品质好、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法纪观念强、敬业意识强、工作相对稳定、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员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指导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表,建档跟踪考察。
5、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分批进行,坚持每年一次。
(二)培养考察(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由街道民营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员联系人三级共同承担。并组织他们参加街道民营党委每半年举办一次的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进行培训测试,测试成绩进入考察档案;基层党支部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以及怎样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教育等,并组织他们参加其内容适当的支部生活会。引导积极分子参加党组织的有关活动,并对其进行跟踪考察;确定两名与之工作关系较密切的老党员为培养联系人,经常找入党积极分子交流心得体会,进行沟通引导,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作一次评价,内容记入考察档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采取政治理论学习和宗旨观念培养,典型示范和实际帮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一至二年地精心培育,切实提高积极分子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促进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基层党支部要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入党动机和本职工作表现等,进行定期考察一次,看他们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能否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能否严守党的秘密,遵守党的纪律,以及他们的工作、学习表现和完成党组织交给任务的情况。
(三)吸收入党(2005年10月)
1、认真细致地做好审查工作,确定发展对象(2005年9月底,由各支部负责,总支把关)。总支和基层党支部要把握好原则,采取个别谈话、开调查会、民意测试、听取企业负责人意见、培养联系人鉴定、发调函、审阅考察记录等方法,对发展对象严格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政治背景、入党动机、思想觉悟、作风品质、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等。普通员工的外调要向该员工的户籍所在地和原工作单位发调函。企业管理层的党员发展对象,外调范围要扩大到与其本人在企业工作中有联系的相关部门,如财税、工商等,主要调查其近几年内有无偷漏税等违法违纪行为。通过严格的审查,初步确定发展对象,并拟出意向性名单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2、支部大会讨论通过(2005年十.一期间,由各支部负责)。对已审查通过的发展对象,由党支部组织有表决权的党员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先由发展对象向大会汇报个人近年来的工作、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再由支部介绍对其考察情况,最后逐一听取党员意见,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参加支部大会的党员必须在半数以上,方能开会。讨论和表决结果经片区党总支核定后报镇民营党委审查通过。同时,指导发展对象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由片区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派人找其谈话,进一步了解情况。
3、做好两地公示(2005年10月10日左右,由各支部和总支负责)。对已被支部大会通过的预备党员,其个人基本情况,要在企业内部和户籍所在地进行公示,接受群众举报监督。公示的内容除了公示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外,还要把公示对象在原单位和到企业参加工作以来的实际表现一并公示出去,以便企业员工和家乡群众对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户籍所在地的公示工作,可委托当地党组织予以实施。同时,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4、举行入党宣誓(2005年10中下旬,由总支和街道民营党委负责)。经街道民营党委和街道党委组织部批准后,组织预备党员集中宣誓。同时,完备手续,整理资料,建档考察。
5、认真做好预备党员的考察和转正工作(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由各支部和总支负责)。预备党员的考察工作由片区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共同承担,坚持对其进行党的理论和党纪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支部可结合工作实际,适当分配给预备党员一些社会和群众工作,有意识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基层党支部要及时了解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并要求他们经常向党组织汇报。对他们存在的缺点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帮助他们改正。入党介绍人要继续担负培养联系人的责任,督促和教育预备党员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预备党员的考察期一般为一年,预备期满后,先由其本人书面提出转正申请,然后由基层党支部召开支委会讨论鉴定,最后提交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讨论通过。若因预备党员在预备考察期间表现不佳,或不能履行党员义务,或存在的缺点经组织批评教育后而改正不明显,或政治素质不高等,但本人愿意继续接受党组织教育考察,其预备期可适当延长,最少半年,最多一年。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只能处长一次。其党龄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三、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级党组织要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层层建立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好一级。总支安排一名组织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对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各基层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同企业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强化领导,做到党支部书记亲自抓,组织委员具体抓。党员培养联系人(介绍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发展对象的教育引导工作。
2、把握原则,严格操作。党员的发展,要把握好两个原则,即个别吸收的原则和入党自愿的原则,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有关程序,严格把关,环环相扣,对那些没有经过组织培训,或测试不合格,或档案资料不全,或政审不过关,或正在接受司法审查,或近几年受过处分,或群众不满意的,一律不予发展,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培训制、公示制、无记名投票表决制、责任追究制、党员联系制、企业支部报告制等制度,根据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