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两会,教育之我看
思想汇报
——两会、教育之我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担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更应心忧天下,看到两会上代表们热烈讨论,进言献策,我禁不住热血沸腾。在此,我就教育这一问题阐述一己之见。
教育是兴国之器,安邦之本,是培养早就人才的重要手段。教育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只有教育水平提升了,国家才有向上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好自己使命。尤其是在中国这一个人口大国,教育总体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还略低,想要提升教育总体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加大财政投入,降低教育“门槛”
两会上北大校长周其凤提出,由于中央政府允许高等学校贷款扩招,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大概有二、三个亿的银行贷款,因此应加大国家投入。虽然他的意见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仍然还比较低,对比中国与日本、美国等特别注重人才培养的发达国家的重视教育发展的程度,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地方政府对财政拨款的落实程度,我们也不得而知,令人好奇的是,去年5·12大地震中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校舍一并倒塌?没有这些基本设施的保障,教育从何而兴?
备受人们关注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学杂费减免”的政策近年来逐步落到实处,老百姓也确实从中受益,但教育收费就好像一根气球棒,中间捏紧了,两端却膨胀了。说白了,就是一个收费的“转移”——学前班,幼儿园与普通高中的学费、学杂费正以直线上升。如今学前班的平均收费相当于义务教育一年,安化县一群众反映,小孩的学前班费用为1400+150(牛奶费),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前班的费用仅为8元,再来看看普通高中的情况:如今高中的普遍收费不低于1500元,特别是有些民办高中高三年级的收费竟高达2200多元,还不包括补课费,试卷费之类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费用仅为300元,不知道这些学费、学杂费上升的幅度是否与人均收入的上升幅度相当,亦不知道这是否就是近年来高呼的“减负”“减免学杂费”的预期效果。如此昂贵的费用不知道是否起到了“降低门槛”的作用,在我看来“门槛”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几千年前,私塾、疏远乃至老师弟子的直接传授形式是儒者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孔子起,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经过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教育在束缚中生存,经过解放再到只是高度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更应提倡全民教育,我认为全民应无条件地接受义务教育,至于义务教育的具体年限,这里不作探讨。
“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及其普及,依我来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自有它的道理”——兴国安邦治天下,必先善其教育。
二、教学应注重创新性,成效性
且不论教学环境,教学条件需要如何保证,教师——这一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群体,其素质与教学质量都亟待提高。中国教师队伍庞大,在应试教育主导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教师们面临着薪酬、职称、职务、升学率、考核等多重压力,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走入填鸭式教育的死胡同,大思想家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同样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不是如今站在中、小学甚至大学讲堂上的那些照本宣科的“师”者。
当然,在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教师们不免叫苦不迭。大学里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就有十三级。教师是全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本应崇尚学术自由,追求学术平等,至于其贡献大小,应另有其嘉奖鼓励的办法,职称的评定应是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因什么样的材施什么样的教。而不是作为衡量其贡献大小、工资高低、地位上下的标准。
两会上有代表提出,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例鼓励优秀教师服务农村贫困地区,必须把教师逐步变成公务员。但我认为此举无疑加重了公务员,教师队伍以及全社会人才管理的负担,教师是教师,公务员是公务员,虽说同为人民服务,但不可“官师勾结”,不然,社会上业已存在的官家子弟进入重点学校的现象势必继续“蔓延”,虽然我在此并无刻意批判官场黑暗的意图。在此,我还想说,如果为了鼓励教师服务基层,那么,医生是不是也可以一并扩充进公务员队伍呢?
当谈,教学质量的好坏,全社会的巨大压力给教师及其教学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是,教师本身的素质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课堂上应注意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的激情与乐趣,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才达到了教书、育人;教真、育爱的真正目的,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所说——“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信息”。
三、改革完善教育机制
升学,特别是高考、成绩考核、重点班级、重点院校、重视外语、重理轻文„„当前社会存在如此多的教育体制的弊端,这些都是造成学生们普遍素质单一与应试教育得以“肆虐”的“肥沃土壤”,或者说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滋长出来的“瘤子”,良性抑或恶性暂且不论。毋庸置疑的是它的确是造成学生们缺乏自主性,教师缺乏创新性,学校缺乏良性竞争,学术界缺乏生命与活力的重要原因。
两会中又代表建议,增加高考次数至一年三次,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我认为,一年三次的高考不可取,此举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据我所知,每年高考的管理、戒严,无论是从交通还是政府管制都给社会及各行业带来了压力,也给考生带来的压力,虽说是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几率,但无疑给考生心理,生理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担,再次是加大了招生的负担,引发不公平危机与秩序混乱。如果说一次考不好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那么所有的考生是不是都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理想中的大学?那么相应的每个大学是不是因此就都能招收到最符合条件的学生?如果是,人人得而上大学,那么竞争又何在?如果不是,那么此举是否与大力兴办高等院校殊途同归?那么又为何不把大笔的心思与精力放在高等院校的建设上面呢?毕竟高考失误的学生终究是少数。
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弊端重重,还有许多不足与值得探讨完善的地方,要想实现由应试教育这个“大头”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积极参与。我期待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一派生机!
以上就是这个月以来我对两会对教育一点浅薄的看法,望党组织予以指正。此致
汇报人:王玲芳 敬礼
2009年3月20日
第二篇:思想汇报【一】 我看两会
浅析《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学生的影响尊敬的党组织:“两会”尽管已经闭幕数日,但学习两会的精神没有停止,“两会”期间处处流露出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怀,特别是在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让我倍感鼓舞,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真收听、收看《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报道,借此机会浅析报告对大学生的影响,思想汇报【一】 我看两会。在长达132分钟的工作报告,温总理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和提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医疗、教育、卫生、住房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爱看的大实话,求真务实,催人奋进。作为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就业和教育问题,其中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并未完全走远,部分企业心存余悸,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使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发展的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把推进就业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500个”、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企业创业,强化企业职工、下岗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切实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思想汇报《思想汇报【一】 我看两会》。同时在本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有效发挥、整合现有资源,为青年创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而建言献策,青年企业家委员则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创业的青年。通过对两会精神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我认为我们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对于我们来说也就以意味着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关心下,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该如何应对就业问题呢?
一、在校必须努力学习好马列专业知识,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注重对自己的课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平时加强科研能力的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二、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三、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树立“,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四、坚持不懈,对人生和前途充满自信。始终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管你多优秀,准备得多充分,你都仍然有可能遇到失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也有可能是一道分水岭。有人能够东山再起,有人却一蹶不振。希望同学们以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挫折,成功就业由此开始。我相信,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汇报人:游必康2011年3月30日
第三篇:看两会(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四海借力风帆劲,春风拂面笑颜开。三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承载着百姓的寄托和希望,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带着各自的议案,从全国各地奔赴北京,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为祖国发展献计谋,为普天苍生请民愿。每年的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不仅是我国政治上的盛会,也是我国加快发展,关注民生,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下午,很幸运的可以代表学院参与到保卫处组织的关于两会议案问题调查的座谈会中,有幸代表我校学生反映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表达自身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在座谈会中基本上涉及到了……等问题,老师很认真的记录下了同学们的发言,并表示将尽快整理成议案提交有关部门,这也是我们作为学生参与政治的一种渠道。这也充分表明了党对于青年学子的重视和希望,我们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当代学子良好形象,不辜负党对我们的厚望和重托。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我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紧跟中央文件。在行动上,要切身体会大会精神,以实际行动拥护党中央所作出的决定。请组织在实践中检验我。
第四篇:两会思想汇报:我看明星政协
敬爱的党组织:
3月3日上午也就是今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拉下帷幕。在纷纷奔赴两会驻扎地的全国各界政协委员的身影中,我们很容易会注意到许多公众人物,比如文艺界的朱军,崔永元,黄宏,冯巩,濮存昕;体育界的刘翔等。
比较吸引我的是骑自行车赶往驻扎地北京国际饭店的濮存昕。今年,他以同样的装扮同样的交通工具赶赴现场,许多媒体认为纯属炒作。在我,则是看到了其亲民朴素的一面,我认为他是在号召广大人民骑自行车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为缓解交通拥堵,私家车泛滥及汽车尾气排放严重的现象而出一份力。
其实,各界政协代表乘哪种交通工具,如何装扮自己入会无关紧要,关键是要在这短短的两会提案及征求各代表意见期间,他们要充分的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疾苦,提出当前广大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工作当中的问题并给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走走场面,上上新闻,作作秀罢了。
政协代表来自人民,依靠于人民,更应该为人民服务。作为明星政协,他们极具社会影响力及号召力,人们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而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广大人民进行模范指导,把自己身为政协代表的职责尽到极致。
汇报人:好范文
第五篇:我看两会
我看两会
在两会期间,学校掀起了一场学习两会精神的热潮。从小团体的讨论会到班级内部的主题班会,从系部的学习两会精神的讲座到副院长召开的形势报告会,学校里全面关注着两会,并积极传达着两会的各方面精神,而且校园广播里每天都会有两会热点的新闻报道。
在关注各方面的新闻报道时,有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和网友对话时说的话。要过得幸福,享有尊严,就必须出台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从制度层面着手改善民生,通过制度的完善以靠近冷暖的目标,这显然是当今两会承载的重要使命。
而今年的政府报告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的总结了2010 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要求,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对于我们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关注的莫过于就业问题。关于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重要思想,一个是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另一个是强调要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应该说,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将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就业”两个字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率词汇。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青年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有效发挥、整合现有资源,为青年创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而建言献策,青年企业家委员则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创业的青年。
学校近两年来,也更加关注创业,支持更多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在自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积极创业。大一时有学校创业协会组织的十堰市草根级的创业家白手起家的创业讲座,到大二有了MM创业计划的相关讲座与比赛。不仅给我们传授了大量关于自主创业的知识,更是积极为我们提供创业平台。在副院长的形势报告中,我更加全面了解了我校的就业情况。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
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其次,是要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如此一来,从就业、创业的各方面,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让就业难的阴影不在笼罩我们。两会的各种精神也积极被大学生积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