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发展情况材料

时间:2019-05-14 05:2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发展情况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发展情况材料》。

第一篇: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发展情况材料

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发展情况

一、基地简介

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建于2002年,主要养殖獭兔、肉兔等特种畜类动物以及皮毛和肉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基地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己任,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技术培训、供种、服务、回收、加工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民走向致富之路。基地拥有办公室4间230㎡,仓库10间600㎡,兔舍17栋。年出栏商品兔1万多只,带动辐射养兔农户380户,现有总资产270万元。

二、发展前景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兔产品(肉、毛、皮及其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兔肉是最理想的肉类功能食品。兔肉是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即“三高三低”的营养保健食品。国外视兔肉为理想的营养保健、益智益寿、防病美容的滋补食品,堪称肉中之王,是预防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等现代文明病最为理想的食品。

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如果按2010年14亿人口,年人均消费1公斤兔肉计算,相当于140万吨,比现在的产量40.9万吨增加3.5倍,因此,中国将成为世界兔肉消费量大的市场。

单从世界市场上看,仅美国和日本两家年需獭兔皮就达1000万

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凡是养殖户出栏的商品兔,只要有电话打来,基地都及时上门收购,并且现金结算,这样就给广大养兔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真正起到了一个农业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

目前,基地发展的养殖户户均年纯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个别大户年纯收入高达几万元。带动了180多户农民、残疾人和下岗职工走上了养殖发家的致富之路。(报纸、农业网站相关报道附后)2009年年底通过核算,基地发展的养殖户超过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倍以上。为促进兔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发展建设

这几年来一直在高速滚动的发展,现在基地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兔厂房、笼舍面积2000多平方米、笼具5500个,现有核心种兔415只,繁殖母兔600只,可年产种兔、实验兔、肉兔8000只。基地配套全价颗粒饲料厂1间,年产兔用颗粒饲料500吨。配套实验室及兽医室,可实施药敏试验,细菌病原检测,血清分离,人工授精等技术。

基地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注册了“亿玉”牌商标,2009年兔产品通过国家认监委 “中国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是在铜陵地区第一家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名(其中助理畜牧师1名、助理兽医师1名、农民技术员4名)和企业管理人员2名,并长年聘请高级畜牧师担任基地技术顾问。

为了宣传企业文化、推广企业产品及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我们于2006年建立了安徽铜陵荣胜特种畜类养殖专业合作社网站--安徽獭兔网(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基地。

七、发展规划

1、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标准化厂房、办公楼、兔肉深加工厂及兔皮硝制厂。

2、建立完善家兔良种繁育体系

按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肉兔和獭兔种兔原种场,从机制、规模和设备等方面改进提高。

3、抓好家兔商品生产基地,兔肉加工厂批量生产

抓好肉(皮)饲养繁殖,饲养优良肉用种,自繁自养,2011年供商品兔达到20000只。通过家兔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加工厂及市场供应充足货源。

4、开展兔业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 基地将近一步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派技术员深入养殖场教授、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等各种方式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各养殖户的养兔技术。

八、存在困难

2009年7月,我们到中国兔业协会兔肉加工部学习兔肉深加工四项国家专利技术,购进了兔肉深加工机组。铜陵亿玉兔肉深加工厂在建设中。

主要建设内容:年加工白条兔30-50万只,需主车间面积200平方米,设备投资200万元左右,年创造纯利润250-300万元。带动1万户农民养兔致富,人均净增收入千元以上,有2万人从业于养兔业,兔产品加工业可解决400多个下岗职工重新就业。

第二篇: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公司加农户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兴县固贤乡吴城村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兴县固贤乡吴城村

公司加农户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公司加农户养殖基地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单位:======畜牧养殖公司 项目负责人:贾俊宏

技术支持单位:兴县畜牧服务中心

项目建设规模:养殖绒山羊1000只,养肉牛200头 项目建设地点:固贤乡吴城村

项目建设时间: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 项目总投资:220.2万元

二、项目背景分析

吴城村位于兴县南山地区,属固贤乡管辖,西距县城40公里。紧邻黑茶山和兰马森林。现有人口1400人,耕地面积 亩,85%以上为坡耕地,且25°度以上陡坡地占65%,仅有约 亩沟坪地。2009年粮油总产量为 万斤,人均收入 元。该村为纯农业区,没有任何工副业。多少年来贫穷落后的面貌一直得不到改变。加之该区地处偏僻,科技文化落后,群众靠天吃饭,生活非常困难。

项目区植被较好,山上天然林和次生林面积较大,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年侵蚀模数在0.6万立方米以下。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性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为550mm以上,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在170天左右,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

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牧业比较有利。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产业,其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5%。但是,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逐步到位,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如何开发传统的养殖业,使畜牧业的优势得到保持和发展成为农村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号召下,兴县县委、政府把退耕还林、种草、养畜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制定了5年退耕还林还草20万亩,户均一头大畜,人均2只羊的实施规划,并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办法,规划了林业基地和牧业基地,合理解决了林牧矛盾,协调统一发展,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把退耕还林种草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扶贫开发规划。

退耕种草养畜在短期内即可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群众急切盼望的工程。通过多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群众已充分认识到,单靠几亩薄地永远摘不掉贫困的帽子,种草养畜是农村的根本出路。特别是近年来全县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使粮食产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所以,发展畜牧成为干旱地区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根据畜牧部门的测算,每亩草地养畜牧收入176元,比种植业收入高40—90元,因此,种草养畜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决林牧矛盾,使林业生产和畜牧业同步发展,必须大范围的推广舍饲养殖,而舍饲养羊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必须在优种繁育、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摸索经验,加以推广。本项目就是顺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这一历史要求而确定实施的。

三、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兴县的养牛,养羊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本省肉食的主要产区。不但本县消费在400万斤左右,而且供应离石、太原约200万斤,近年来兴起的退毛羊,更是远销湖南、湖北等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绒毛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前景看好。

在国家退耕还林的大政策下,整个中西部地区基本上全面实行封山禁牧,这就必然地使养畜量大幅度降低,从兴县的实际情况看,全县范围的封山禁牧,使养羊数量由27.3万只下降到5万只左右。这就必然地出现市场的极度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时也为圈舍养羊带来了契机,用舍养取代放牧,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条件分析

1、资源条件

圈舍饲养首先必须有充足的饲草,本人已购买了包括退耕坡地在内的600亩荒山,目前的自然草坡年产饲草在35万斤左右,项目建设中同期种植优质牧草,以满足圈舍养羊的需要。此外,兴县市场目前玉米、高粱等饲料数量充足,价格便宜,特别是大量的农田秸秆可以全部用来加工饲料,使废物得以利用。

2、设施条件 在村外建设饲养圈舍50间,配臵活动场所,建设饲料加工、储藏间,建设规模以满足饲养为目标。

3、交通运输条件

吴城村距苛大线仅15公里,有村村通公路与之相连接,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五、方案设计

1、目标:建设绒山羊、肉牛基地各一个,种植优质牧草500亩。同时在品种引进、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环节给农提供一条龙服务,带动全乡、全县的养殖事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为调整产业结构与保护生态环境寻找最佳结合点。

2、实施内容

⑴建设山地人工草场500亩。⑵建圈舍及饲草料库230㎡。⑶购进绒山羊1000只。⑷购进架子牛200头。⑸购臵切脱机、揉草机各一台。⑹购臵防疫检测设备一套。

⑺建氨化池100m3,以后投资改造建设大型沼气池,以供村里用气,形成产业链。

3、实施计划

3月份完成圈舍及其它配套实施,4月份完成种草任务并开始养殖。

4、支持环节 ⑴资金支持

本人有一定的自筹能力,加之项目内容实际上是引导和带动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致富的龙头项目,应当得到扶贫资金的有力支持。

⑵政策支持

实施圈舍养殖符合国家多项政策。一是可以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符合调产政策;二是能够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符合扶贫政策;三是可对老区的退耕还林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符合中西部开发政策。因此,项目的实施一定会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⑶技术支持

本乡兽医站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就近提供办场后的技术服务,并把兴县畜牧服务中心作为技术、信息支持单位。

六、效益分析

1、投资概算

⑴建设山地人工草场种苜蓿500亩。每亩用种子4公斤,每公斤收购价20元,种子费共需4万元,人工费每亩100元,共需5万元,两项合计9万元。

⑵购进绒山羊1000只,平均1500元/只,需资金150万元。⑶建圈舍及饲草料库230㎡,平均400元/㎡,计9.2万元。⑷先期购进架子牛200头,平均每头2000元,计40万元。⑸购臵切脱机、揉草机各一台,计2万元。⑹购臵防疫检测设备一套,7万元。⑺建氨化池100m3,300元/m3,计3万元。以上七项总投资为220.2万元。

2、效益分析 ⑴经济效益 ①收入

本养殖基地建设目的是进行种羊的繁育销售,绒山羊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长快,产羔率高,每只母羊年产羔两茬,每茬产羔率平均为2.7只。年出栏种羊至少在5000 只以上,只均售价 元,收入 万元,毛绒收入 万元,共计收入 万元。

年出栏肉牛200头,每头以 元计算,年收入为 万元。年总收入为 万元。②支出

A、场内雇用员工4人,年工资 8.6万元。

B、年耗饲料(主要是肉牛)5万斤,每斤以 元计,共需 万元。

C、水电费每年约1.5万元。

D、草场抚育费每年2万元。③净收益

收入减去支出,再减去税金(按照现行税率,销售税按 ﹪计算)万元,则年净收益为 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年)即二年多时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⑵社会效益

项目投产后,每年为农村提供300只绒山羊种羊,可以有效地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养殖业方式的变革,把舍饲养殖在全乡乃至全县办成示范性的龙头企业,使放养彻底变成圈养,在增加畜牧收入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林业和草场建设,实现林牧同步发展的目标。

⑶生态效益

通过圈养,既提高了草坡的利用率,又避免了林牧争地,可以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沼气原料和有机肥料,减少燃烧用料和化肥用量,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粮食产量。

七、项目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220.2万元,自筹20.2万元,请求上级部门从扶贫资金中解决200万元。

八、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适应本县恢复生态、脱贫致富的需要。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达到75%,大于行业基准率,投资回收期为 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十分可行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第三篇:养殖基地建设

青岛市2010年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为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经济社会效益,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制定2010年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加快畜禽标准化生产进程、增强畜产品安全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广现代化无公害养殖方式,建立畜禽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基地,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要。

二、任务目标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推进饲养设施现代化、养殖品种良种化、生产管理方式标准化、质量监管全程化、生态环境友好化、市场经营产业化,加快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建设步伐。具体目标是,2010年,在全市新发展(含改扩建和技改)畜禽标准化养饲养场、养殖小区125处以上,其中,新建25处;新发展发酵床生态养猪场100处以上,全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总数达到1400处以上。

三、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建设重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以发展标准化饲养场和标准化养殖小

区为主要实现形式。新发展的标准化养殖场区,以生猪、蛋鸡、肉牛、肉羊、奶牛、肉鸡和肉兔等优势产业为发展重点;对现有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重点是配套完善生产设施设备,推广统一的专用品种、统一的技术规程、统一的质量标准,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为标准化生产场区;重点建设一批符合当前畜牧业发展方向的高标准畜禽生产场、小区,在全市起到明显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市要以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为突破口,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加投入,抓点带面,不断在技术上创新,在措施上完善,在效果上巩固提高。其它畜禽的生态养殖技术,要区别不同情况和条件,加快推广应用。

(二)建设内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内容,包括饲养场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内容,主要指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硬件建设内容如下:

1、管理区:管理区处在上风向,包括值班室、消毒室、办公室和技术服务室。场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大门口消毒室安装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生产区:生产区处在上风向,包括兽医室、饲料库、畜禽舍和饲养员住室。肉牛、肉羊和奶牛场区设有运动场和青贮池。

3、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处在下风向,距离生产区50-100米,采用围墙和绿化带隔开。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厂或沼气

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是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重点内容。

4、猪场发酵床:发酵床建设根据当地水位高低选取地下式和地上式。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cm,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高90 cm的坑。床底均为土地面夯实,建好后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剂。发酵床的主体是由有机垫料组成的,垫料可由木粉、秸秆、稻壳、花生壳粉、玉米芯等按比例配合。加入原土、食盐、酵素菌剂、天惠绿汁、氨基酸、乳酸菌、汉方剂、矿物质MA等,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5%,经过2-4天发酵制成有机垫料猪场发酵床。

(三)具体要求。

标准化养殖场区地址选择、规划布局、品种引进、日常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疫病防治、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等要求,依照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标准化场区建设地点必须距离生活饮用水源2000米以上,距离镇村居民区、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500米以上,距离干线公路500米以上。

2、标准化场区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防疫条件,满足动物防疫监督与疫病监测工作的要求,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管理,积极配合并主动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并持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防疫合格证》,从事种畜禽生产的应同时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3、具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布局科学合理,标准化场区周围有隔离墙和树木隔离带,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出入场区净道与污道分开,大门入口处有消毒设施。

4、具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的粪便处理池须防渗漏、防雨淋、不外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16548的有关规定。

5、引进饲养的畜禽属于在全市推广的主导品种,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非疫区种畜禽场引进,经产地检疫健康并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引进后隔离饲养观察不少于15天,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无规定的动物疫病。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

(二)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各区市畜牧兽医部门要积极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环保等相关部门,在用地、资金等扶持措施方面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重点扶持新建的标准化场区。市财政安排的标准化示范项目资金、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扶持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2010年,市局争取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710万元,用于生态养猪场发酵床建设补贴。

(三)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展科技人员联系养殖大户、送

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对标准化饲养场区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在良种繁育、建场、饲养管理、技术服务、疫病防治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服务,把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推广到每一处标准化饲养场、养殖小区。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菌种制作使用技术、养猪场舍及发酵床建设技术、垫料筛选应用技术、发酵床使用管理技术,以及夏天通风、降温和冬天采光、保暖等集成技术,规范菌种使用,规范猪舍建设,规范发酵床建设,规范饲养管理。

(四)加强档案管理。各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管理档案,妥善保管基地建设相关资料。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要建立完备的养殖档案,档案要载明畜禽的来源、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消毒情况;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等情况。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实行备案制度。各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尽快拟定2010年规划建设的畜禽标准化场、小区,填写《2010年规划建设畜禽标准化场区备案一览表》(见附件2),并于6月20日前将规划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场区名单报市畜牧兽医局备案。

(五)加强督导与检查验收。市局将组织专家及时对全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验收。对建成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各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验收评分表》(见附件1)进行验收,市局在半年和年末两次集中进行复验。

第四篇:畜牧养殖基地实施方案

恰尔巴格乡畜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实 施 方 案

近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各种措施,畜牧产业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良种良法、示范带动和扶持推广力度不够,畜牧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群众增收不明显,导致脱贫致富进程缓慢。为了推动畜牧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通过对全乡土地、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及劳动力的实地考察和论证,拟确定在恰尔巴格乡建设2个畜牧养殖基地,以政府引导、业务部门指导、农户自主经营的方式,带动恰尔巴格乡畜牧业的发展。

项目计划在麻扎阿勒迪村(7村)、乌斯拍苏康村(10村)实施。两村交通便利,与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44团、49团、51团、52团、工程团、小海子水管处连界,构成了迅捷便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两村具有典型的中亚内陆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雪量少,草场面积大,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和耕地资源。

一、资源条件

恰尔巴格乡草地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地1万余亩。天然牧草种类繁多,且品种优良。全乡每年生产粮食的同时,还可以产出大量的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这都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物质保证。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把以畜牧业作为振兴该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抢抓机遇,用活、用好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畜牧业产品改良,以大畜和商品畜为主攻方向,为进一步调整优化恰尔巴格乡畜牧产业结构,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将畜牧养殖业做大、做强。

二、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当前全乡畜牧业仍处于传统的生产状态, 对产业化、规模化生

产认知不足。虽然近几年加大了畜牧养殖专业村、畜牧专业户的建立,但大多数牲畜仍是农家散养,生产方式落后,不能有效地利用草场。

2、农户养殖自给自足达不到规模,长草整喂和农作物桔杆不经加工处理饲喂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科学养畜、管理、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生产畜产品等工作存在很大困难,而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加大,这种状况要求畜牧生产改变散养状态,向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迈进。

3、规模化养殖可有效防止畜群畜种结构不合理,良种畜较少, 品种混杂、退化, 生产母畜比例偏低, 品种退化, 出栏率、商品率低, 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的现象。

4、规模化养殖可以突破传统的饲养方式,(即自然养殖、靠天养畜、养传统畜种, 畜牧业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差。)增强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走一条在量上形成规模, 在质上保证突破的发展路子, 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 在农村经济中占到应有的份额。

5、由于长期以来我乡农牧区受人口、气候、草原虫鼠害、牲畜超载过牧和草场滥垦乱挖等因素影响,使我乡天然草场和春秋草场退化严重,给农牧区畜牧业生产及我乡草原植被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

三、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

1、巴尔楚克羊繁育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00万元,用于购买种公羊和购买母羊品种培育。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引进、种公羊和母羊新品系培育、对巴尔楚克羊进行保种等。

2、黄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00万元,用于购买种公牛扩建和购买肉牛品种培育。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引进、种公牛新和肉牛新品系培育等。

3、肉牛繁育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50万元,主要用于肉牛规模化基础设施建设(打井或通自来水和架设电线等)(150万元)。分别在麻扎阿勒迪村(7)、乌斯拍苏康村(10)建设2个1000畜位育肥场和500只肉牛,投资100万元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4、建立饲草规模化种植基地。以农户为基础,建立区域规模饲草种植基地,鼓励和组织农户进行苜蓿种植,集少成多,形成苜蓿规模种植基地。计划在四个管理区连片种植紫花苜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提供优良种子,并与农户签订了生产、收购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为恰尔巴格乡麻扎阿勒迪村(7)、乌斯拍苏康村(10)的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计划投资30万元,建设麻扎阿勒迪村(7)、乌斯拍苏康村

(10)2个畜牧改良站。

6、计划投资300万元,沿永安坝、拉依荡沙山、巴图公路、7、10村进行10000余亩的天然湿地草场加装护栏,由乡政府统一开发管理,使其成为我县最大的牧场和饲料基地。

四、效益分析

根据当前我区人均消费牛羊肉产品,结合本县有生产优质牛羊肉的地理环境,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牛羊肉消费必将大幅增加,所以这是当前这两个村发展畜牧养殖脱贫致富的唯一之路。

该项目实施后,当年可使麻扎阿勒迪村(7)、乌斯拍苏康村(10)两个重点村的362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同时,以点面,可示范带动麻扎管理区、苇湖塘管理区共12个村畜牧养殖户的积极,带动其它贫困村的经济发展。通过本地繁育优良品种,逐步淘汰原有的混杂、退化品种,促进我乡畜牧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有机结合产业结构,促进农、林、畜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五、产品市场分析

牛、羊市场容量大。近几年,虽然全国羊肉产量大幅增加,但羊肉在肉类生产中只占4%左右,人均占有羊肉1.19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夏秋季节供应尤为短缺,羊肉价格不断上涨,市场潜力巨大。据专家预测,牛、羊肉在国际肉类贸易中的份

额将会不断增长,特别是周边国家进口量将大幅上升。因此,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国内羊肉需求上升,价格坚挺,市场前景广阔,这是发展肉羊产业的巨大推动力。肉羊饲养因生产成本低而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近3年的畜产品市场来看,猪、鸡的行情均不稳定,价格经常大起大落,而肉羊则销路看好、价格稳中有升。由于牛、羊繁殖相对缓慢,数量的增加与市场需求的增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之成为投资小、效益稳的饲养项目。

六、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为980万元。主要包括黄牛良种繁育体系,肉牛育肥基地建设和巴尔楚克羊繁育基地建设。

2、社会效益:开发肉牛羊生产是促进养牛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根本措施和有效途径,不仅可满足市场对牛羊肉的需求、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而且为打入周边国家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既可使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为粮食和农副产品转化成优质产品提供可能,还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3、生态效益:养牛可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减轻环境污染;通过“过腹还田”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合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良性循环。

七、发展畜牧养殖基地的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恰尔巴格乡畜牧养殖基地建设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成立由乡政府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旗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并设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规划,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查、施工、管理等项工作,对项目执行情况及资金作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督促有关部门拔付资金,协调落实配套及自筹资金,对竣工项目组织验收或预验收。

加快养殖基地建设要实行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全面推进的方法,着重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立足引进和自繁,以自繁为主,培植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快畜群畜种结构调整,抓好牛羊肥和繁育工作,促其尽快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三是大力实施牲畜品种优化工程,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大力开展牲畜品种优化活动,以品种改良为主,加快良繁步伐,提高牲畜良种和改良种比率。四是加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引进优质饲草料品种,尽快做大饲草业。五是继续抓好草原畜牧业基础建设,增强草原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六是切实转变饲养模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加产出效益。七是加强动物疫病检测和防治,防范畜牧业发展风险,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按国际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并争创优质名牌。

八、结论

恰尔巴格乡处于整个灌区最下游,气候干旱,蒸发强烈,降雨稀少,光照丰富,日温差大,且地势相对平坦,发展畜牧产业极为有利。大力发展畜牧业,农牧结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生活水平,加快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起着必然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希望该项目能尽快实施,使农民群众早日受益。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恰尔巴格乡人民政府

第五篇:蜜蜂养殖基地建设

项目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蜜蜂养殖基地建设及蜂蜜深加工项目

项目建设 背景

古蔺有悠久的养蜂历史,蜂农有丰富的养蜂经验。近年来,随着古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安全天然的绿色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蜂蜜属无污染、绿色、生态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位于川黔渝 旅游金三角核心区,交通方便,2008 年我县共计接待游客 99.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6亿元,古蔺县的蜂蜜及其蜂产品深受游客喜爱,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蜂蜜 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上每年有八、九个月无蜂产品销售。该项目拟建大型养蜂基地及 加工和保鲜一体化的蜂蜜加工车间满足市场对蜂蜜产品的需求。

建设条件、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幅员辽阔,气候温暖,终年都适合养蜂,养蜂历史悠久,蜂农有丰富的养蜂经验,养蜂成本较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地处川黔渝交界,区域优势日益突出,通乡公路均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3、政府重视、政策优惠。

项目建设 内容及规模 新建加工和保鲜一体化生产车间 1500平方米对蜂产品进行深加工;扶持规模养蜂户 1000户,建成养蜂科学示范点 100个,发展养蜂 10000群。

项目投资预算

1000 万元

效益预测

古蔺蜂蜜产于深山之中,天然纯正、甜度好、气味清香,富含多种生理活性很强的物质,质量上乘。古蔺蜂蜜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收益率为24.42%,投资回收期为 4.9年(含建设期),投资利润率 30.6%。

合作方式

独 资

项目进展

列入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中

项目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畜牧局

联系方式

古蔺县投资服务局 0830- 7102972

下载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发展情况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铜陵荣光养殖基地发展情况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文鱼养殖基地(xiexiebang推荐)

    从2005年开始,甘肃省河西水产良种试验场在刘家峡水库利用虹鳟进行了三文鱼养殖试验,基本上掌握了三文鱼的养殖技术。 虹鳟鱼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

    肉鸡养殖基地简介

    尖字沽乡华庆肉鸡养殖基地简介为切实加快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我乡党委、政府积极谋划,鼓励和引导本乡能人、大户搞投资上项目。由尖字沽村村民李克稳......

    养殖基地合作协议书

    养殖基地合作协议书(精选多篇) 生态养殖基地合作协议书 _________与_________就贵州长丰高原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及养殖品种开发,在平等、友好、合作的基础上,经双方考察论证,达成......

    发展小区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发展小区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陕西千阳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情况调查戴存鉴罗谦让吕淑云张梦楼近期,千阳县政协组成调查组,通过赴外地考察学习和县内现场视察......

    乡镇鱼养殖基地实施方案(合集)

    某乡鲟鱼养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特色水产养殖步伐,促进养殖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依根据县委常委、副县长卢世坤同志在2012年2月9日《关于领导批示......

    生态养殖基地立项报告

    佳木斯市松江乡淡水生态深加工基地 建设项目申请书 2016年06月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 基地建设项目: 淡水鱼生态养殖深加工基地 二、项目投资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人: 项......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马灯村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编制单位:编制时间: 实施方案 2014年2月 马华马灯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马灯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二、项目主管单位: 三、......

    肉牛养殖基地简介(推荐5篇)

    肉牛养殖基地简介 某某乡镇肉牛养殖基地简介某某乡镇**村位于镇政府南部,人口人,耕地亩,农民人均年收入元。今年以来,为切实加快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