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习题简答材料分析部分

时间:2019-05-14 05:3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学习心理习题简答材料分析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学习心理习题简答材料分析部分》。

第一篇:中学生学习心理习题简答材料分析部分

1.简述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2)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3)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4)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3.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4.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要平均诵读的次数和时间也 越多,不及时复习,就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4)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5)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

(6)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内容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影响。

5.简述有效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集中复习就是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分散复习就是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复习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果,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结合。

6.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者,流畅性越高。(2)变通性 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3)独特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特性越高。

7.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 时比较困难。此外,由于问题的陈述方式或所给图示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2)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已获

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3)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4)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 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5)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6)动机的强度。学习动机会影响问题解决。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9.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10.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 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1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定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12.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1)布鲁纳的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布鲁纳的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提倡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

(3)提出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分别是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13.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1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3)学习的情境性

学习的情境性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15.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3)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6.简述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

17.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1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2)安全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3)归属和爱的需要

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4)尊重需要

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19.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0.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2)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来划分,可以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21.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第一,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3)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第二,选择与安排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第三,教授学习方法

1.材料:

在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议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

问题:

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

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

(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第一,创设有利

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张老师的言论是错误的。第一,张老师错误地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第二,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材料: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问题:

请问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相对于小方的回答,我更欣赏小明的回答。

小明的回答体现了发散思维。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会按照习惯或传统经验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这时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则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思考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不仅想到了砖头不仅可以做建筑材料.还可以做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较强,其新颖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材料:

材料一:考试过后,考卷发下,小康考得不理想。老师让他分析原因时,他这样说:“因为我这段时间学习太不用功了,我就知道我这次会有麻烦。不过我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小方说:“我就不是学这个的料,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学不好,以后也不想在这门课上下工夫了。” 材料二:小容参加了英语口语班的学习,在最初的摸底考试中,老师说他的口语棒极了,很有学语言的天赋。从此以后,小容在班上说英语的次数有了极大的增加。问题:请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说明以上现象。

材料一中,小康认为考得不理想的原因是不用功,不努力,因不努力而失败,这是强调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这可以使他体验到羞愧,下定决心下次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有利于他的成长。小方认为自己很努力了,还是学不好,他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能力,也就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这样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会产生一种抑郁状态,从而影响学习动机。

材料二中,老师说小容很有学语言的天赋,这是对小容能力的肯定,使其将学习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了小容的学习动机。

4.材料:

在某班,小刚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小鹏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小刚和小鹏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问题: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2)小刚、小鹏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小刚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小鹏同学是因为尊重需要、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小刚、小鹏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需要和安全需要。

第二篇: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

【内容提要】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又富有特色的时期,是人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病率有明显增长的趋势。面对学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教师有责任也有优势扮演好“心理治疗家”角色,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让生命之花结出灿烂的果实。笔者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多年,耳闻目睹了多起网恋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特撰文分析中学生网恋心理、明白阐述矫正办法,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学生 网恋心理 分析矫正

16岁的花季,正是青春绽放,追寻梦想的季节,然而,甘肃省庆阳市16岁的刘燕却是不幸的,短短7天时间,她被网络聊天改变了正常的生活。快速陷入网恋的刘燕怀孕了,一时间,周围的邻居与朋友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无法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刘燕偷偷买来农药一饮而下„„,2006年7月6日上午8时许,刘燕带着泪水永远离开了人世。

2005的1月23日,河南省宁陵县一名年仅16岁的花季少女,与网聊不过月余的18岁男孩私订终身,相处不到半年后,又因吵架赌气出走,身无分文,流落到安徽水家湖火车站,竟动了卧轨自杀的念头,幸亏被车站民警及时发现,避免了一场因年少无知引发的悲剧。

2004年7月8日上午,安徽省肥东店埠镇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因网恋失败一时想不开,竟服安眠药自杀,幸亏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化险为夷。

近年来,中学生“网恋”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件令教师、家长深感困惑和棘手的事情。本文试从心理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网恋成因的心理分析

网恋的悲剧不少,却丝毫没能使人们对网恋的热情降温,仍然有很多人期盼来一场刻骨铭心的网恋,很多人甚至是“次次失望次次望”,一点都没有“浪子回头”的意思,网络就像一层厚厚的面纱,隔开了两个人,也遮住了两个人的真实面目,因此,在交往时,人们只能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去猜测,即使有所了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看不真切,因而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总是吸引着人们去一探究竟。那么中学生网恋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追求时尚、追赶潮流

网络正在全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有些中学生认为,通常的恋爱方式太俗!而网恋则属于高科技的产物,天然的有某种高贵、美好却代表新生活的一种方向。与现实中的爱情相比,网恋不需要你考虑房子、票子、工作的好坏等诸多对婚姻起重大制约作用的因素。这样,去掉了这些世俗的影响,两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纯粹的爱情之中,尽管双方彼此未曾谋面,但在感情的交流上也许比生活中的夫妻要深刻的多。这也使得许多人明知这种恋爱没有结果,却乐此不疲,越陷越深的原因之一。

(二)渴求“友谊”,充实生活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此,渴求友谊就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当然中学生也不例外。从整体上来看,人类的活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但就多数个体而言,人的活动空间却在不断缩小。这是因为现阶段人们的交往,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反而减少了。因此,人与人的交往就显得非常可贵。而且在人们交往的对象中,最普遍的人际关系是亲友关系、同学关系,其范围显然不能满足中学生交往的本能需要。所以,中学生迫切期望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有一些合适的交往场所。而互联网的普及正好迎合了中学生的这种需要。在那里,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无所顾忌地谈天说地。谈得好,可以“掏心窝子”;谈得不对路,鼠标一点就走人,完全不用顾及对方的脸面。

(三)逃避挫折,寻求慰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遭受挫折一般都会产生三种反应:补偿、逃避、攻击。在学习压力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渴望宣泄自己的感情,同时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而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坐在电脑屏幕前,敲击着键盘,通过网线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互诉感情,这份距离带来的美,这种新鲜与感动,是公园里的长凳、树荫下的人行道所不能体验得到的。由于不用面对彼此,一向含蓄的人们可以更加大胆热烈的表达爱情,把所有想到的爱意捎给对方,把自己的不愉快告诉给对方,彼此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爱情也就显得格外的美。

(四)本我享受,自我炫耀

网恋是无拘无束的,没有现实的道德观念。可以自由选择网恋对象,并且这种选择是相当大的,可以因为不需要太多的珍惜而谨小慎微。可以任由本我快乐原则肆意大放撅词而不须顾及有伤大雅。本我是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它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源泉,是一种完全没有组织的能量储备库,居于无意识领域中。本我受享乐原则的支配,遵循初级的思考方式。在网恋中网恋者总是觉得做“自己”的角色心情很好,如今的年轻人更是不再想过前辈们没有“爱情”的生活。相反因为网恋的甜蜜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也已成为网恋者引以为炫耀和自我慰藉的资本。

(五)社会渐染,人生仿效

“网恋”心理及行为的发生不只是由其生理因素,还有其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开放,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大众传播中性、婚恋内容的剧增,同龄人的互相感染式影响,都促进中学生的性心理的早熟和性意识的强化。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性文化”(诸如色情文学、色情影视、色情音乐等)泛滥,诱使一些学生模仿、效尤,导致网恋,甚至误入歧路,违法犯罪。另外,由于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知识”教育滞后,不少中学生缺乏正确的“性知识”,产生对性的神秘感和畸形的好奇心,这也是造成中学生“网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网恋的危害

中学生谈恋爱主要有两个特点:情感的不稳定性和结局的不确定性。由于中学生还处在未成年的阶段,还不成熟,他们对爱情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幼稚,并且不具备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的能力。两个人走在一起往往是一时头脑发热,一时的冲动,根本不考虑后果,只注重眼前的“幸福和甜蜜”。常言道:“早开的花早谢”。网恋往往难以持久,缺少承诺,大多是没有结果的。

(一)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网恋多半是不理智、不成熟的选择,容易造成过度狂热和痴迷,从而直接影响学业。网恋的同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急速下降,进而与老师、家人关系恶化,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前途。网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苹者,但因为网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学习。其实,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学生每天同时学几门功课,即使很用功的学生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倘若谈情说爱,彼此情意绵绵,心猿意马,怎么能将功课学好?中学生学的课程大多是基础课,学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的知识,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把基础打好,将来凭什么就业,靠什么成才发展,靠什么立足于社会、为国家作贡

献呢?

(二)感情冲动,种下苦果

少男少女在堕入爱河以后,强烈的性冲动往往使他们失去理智,不考虑后果而发生性行为。一旦生理和心理防线被冲破,婚前性行为便由此开始。在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生活经验尚未能有效地对本能欲求施加控制的情况下,早期的性行为会使青少年沉洒于性快感之中,而无视由此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后果。由于性知识的缺乏,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后果----怀孕常常使得网恋中那种浪漫倔意的气息一扫而光,代之以性行为后双方的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由于少女的身心均未发育成熟,婚前性行为必然要种下苦果。我国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对少女怀孕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有的少女因害怕别人知道,又无颜向老师及家长交待,便装病偷偷到远离家的医院去做人流,术后又得不到充分休息,给身体造成极大伤害。有的少女甚至因自行买药打胎而死于非命,更有的少女在事情败露后,在家长的打骂、学校的惩罚、同学的冷眼嘲笑面前无地自容,继而轻生。可见,网恋的结果,往往是少女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三)精神受创,心理失衡

由于网恋的需要,处于热恋中的年轻人需要经常上网、聊天,长时间的上网会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诱发肠胃不适、偏头痛等疾病。尤其是容易引发学生的精神问题。按理说,上网扩大了交流范围和深度,可以使学生的压抑之情得到释放,缓解学生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但是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感情容易冲动,网恋又缺乏理性的引导,往往会产生网上失恋等问题。严重者精神受到重创,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17岁前便谈情说爱的少年人,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会为日后患上精神病埋下伏笔。有关数据表明,不论这些少年人真的有特定恋爱对象,还是自我陶醉地迷恋偶像明星,都有可能因为不懂得处理这段感情而导致日后出现忧郁症及酗酒等精神病。网恋在遇到波折---感情转移、争吵、分离等情况时,易于产生偏激行为,如殉情、恶性报复、离家出走等。

(四)交际障碍,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上网使一些学生迷恋于与网上朋友交流,热衷于虚拟的朋友关系,对网上的朋友产生心理依赖,而没有给现实中的朋友、同学时间和空间。他们常常拒绝和同学一起活动,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进行逃避,引起人际关系的障碍。他们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人际沟通能力下降,如果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出现“网络孤独病”等症状。

由此可见,网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参考文献】

1.陈庆良 丁昭福 刘明撷.学生心理学[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2.马建青发展性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3.郑日昌 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人民教育出版社

4.范红霞.渗透人格教育促进心理健康[J]课程教材教法,1999。(1)5.贺银瑞.关于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1998,(1)

第三篇: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初探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初探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部分学生,了解到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感到数学难学外,还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中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无法不受不利因素干扰,游戏、网吧等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我所教的一个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连生活费也搭上去了,学校里从同学的帮助到家长的恳求,都不能使他悬崖勒马,到了高三,任课老师天天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从心理角度入手,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校长时常对他晓知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使他走出网吧,进入高校深造。

二、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往往使现在的中学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在和我交流时强调:谁不想成为人才,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时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而且总觉得数学学习没有头绪,付出的劳动和成绩的提高没有正比关系,甚至于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怕被同学笑话和老师的轻视。

三、缺乏恒心

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动的说教,如勤奋学习等。喜欢听一些摧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在他们心中和老师是有代沟的,尽管他们也尊重老师,但对老师还是有畏惧感,在他们心里无法和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

四、青春期的困惑

青春期的萌动、对异性的好奇使学生好表现,从而学习更有动力,这本是好事,可是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学习。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偶而出现的嫉妒心理,都是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再加上对各门学科在时间上不能合理安排,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不同,这些就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觉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吸引你的学生,引导你的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自己学的好坏来确定的,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其采用的是逃避的方式,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教学方法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爱学生,不能做“教育警察”,而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做到由原来的被迫学转变为主动学。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循循善诱,对男女同学交往不能横加干涉,当众批评,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同学友谊,要成才先成人,激励机制要落到实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天表扬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四、贯穿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作为数学教师,应贯穿德育教育于教学中,试问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人才,现在的学生有的不是缺智商,而是缺动力,他不知学习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父母勒紧裤腰带也不让他受苦,但他们根本没有同情心,不思学习,贪图享受,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应给予其如何成人的教育,抵制他们在生活上的攀比之风,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总之,教师如果能做到爱你的学生如你的孩子,在高中数学初始阶段的教学中,设置适宜的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你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会增强,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才。

第四篇: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中学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调查报告表明: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烦躁、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违纪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对我实习学校——双碑中学高中部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不健康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的教育: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是我国的突出特征之一。在学校考试及考试成绩压倒一切,因为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就是升学率。造成了学习好的学生一切都好,成绩差的就被冷落、歧视孤立,甚至与被排除在集体之外,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上的扭曲,形成德、智的严重分离,而学习好的学生则一味地追求分数,脱离群众,甚至可以不参加集体活动,自大自负,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应有的常识和尊重,分数常常能影响他们的情绪。还有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二、家庭的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太高,让孩子产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发展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还有家长重钱轻学的思想、家庭的溺爱、家庭分裂的创伤。以上这些都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他们在这样的家庭中出现自私,对他人施暴、喜怒无常、性格孤僻、情绪烦躁、忧郁等不正常的心理状况。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贪污、受贿、假冒伪劣、卖淫嫖娼、贫困失业、抢劫、离婚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产生,也导致部分中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对于灯红酒绿,贪污腐化现象不可能天生就有正确的辨别能力。盲目的全盘否定,盲目的崇拜和羡慕,都会给他们的心理上带来阴影。

根据调查我发现,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压力大造成精神紧张。

2、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人际较紧张。

3对学业没有信心,精神抑郁、情绪低落。

4、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是很好。不太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太喜欢班里的风气。

5、与父母的沟通很少,很多问题都不愿与父母讲,通常会去选择与朋友交谈。

6、上课时打不起精神听棵,还有所谓的“早恋”的问题。

上述种种现象,我对之进行了归类,大致可以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其中,学习类问题占有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大部分。中学生中绝大多数感到当前的学习压力太大。还有就是人际关系类问题;随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父母的日渐年长,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越来越

困难。部分青少年会产生压抑和抑郁,部分则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与同学或朋友的关系不融洽。再则就是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近年来,也发生了不少典型的案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他在中学时曾获得不少荣誉。但却是一个有知识文化、心理的不到位的人。

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睦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心理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第五篇: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概况

我于**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下载中学生学习心理习题简答材料分析部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学习心理习题简答材料分析部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伦理学重点简答及部分案例分析

    1.现代医学职业道德的特点和局限性? 特点: 1)具有独特的职业性:在内容上,具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更完备的规范;在形式上,医德行为准则具有更强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道德上,要......

    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学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分析5篇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 武鸣县甘圩镇中心学校黄菊梅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七岁至二十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

    国际贸易试题(简答部分)

    1.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在哪里? 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施工练习题(简答部分)

    第一章 施工导流 1施工导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形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拟......

    【学校管理心理】简答

    简答 1、如何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实施管理。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下面针对胆汁质和多血质谈一下他的管理要点。对于胆汁质的人应着重培养自制力......

    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研究

    Q:为什么要学习? A:因为不学习就没有将来,而且父母和老师都想我们好好学习,社会也是这么希望的。 Q:那你自己呢?抛起别人的看法你为什么学习呢? A:因为我以后要工作 Q:那你为什么要工......

    中学生学习心理情况的调查报告[模版]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5日。调查人数及对象,初二年级七班八班各50人调查目的;通过对学生学习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和学习状况,为搞好教学服务。调查情况分析。1你现在的学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