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作业的答案

时间:2019-05-14 05:3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课程作业的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课程作业的答案》。

第一篇:网络课程作业的答案

1.1 课前热身 走近安全.绪论概述已完成

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不包括

    A、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 B、符合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关的文件 C、是学校开设的修学分的公共课 D、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谁提出的

   A、胡锦涛 B、江泽民 C、习近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绪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   A、使各位同学了解大学生安全教育目标与任务、内涵与特点,了解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的整体结构 B、学习安全教育的方法形式安全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C、激发大学生参加学习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 4

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2 “安全”二字 牢记心中.安全教育概述已完成

远古时代人们主要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 A、自然灾害   B、凶残的野兽 C、战争

正确答案: AB 我的答案:AB 2

人类在阶级社会当中解决安全问题最大的一种手段是

   A、战争 B、和平C、流血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2003年3月20号发生了什么大事

   A、伊拉克战争 B、911事件

C、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如果掌握了保障安全的知识与技能,完全可以大大减少死亡人数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需要也在不断地发展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除了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类安全

    A、自身因素 B、社会因素 C、世界因素 D、国家因素 正确答案: AB 我的答案:AB 1.3 举安全之盾 防事故之患.安全教育的概念特征与目标已完成

安全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   A、安全是指人的身心不受危害,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要求 B、是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C、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正确答案: AB 我的答案:ABC 2

所谓安全,顾名思义就是“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人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天生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保障安全的捷径是

   A、天生 B、传授教育知识 C、社会传播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日本安全教育普及的人群包括

    A、青年 B、少年 C、中年 D、老年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6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    A、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B、大学生具有全面性

C、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反复性 D、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创新性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1.4 我要安全 安全为我 1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  A、是安全法规与校纪的责任教育 B、是安全知识教育 C、是安全技能教育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2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的年轻群体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几种

    A、2 B、3 C、4 D、6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般原则要求不包括

  A、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B、坚持教育引导与强化管理相结合   C、坚持内容充实与方法创新相结合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 生命无价 安全至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已完成

谁提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   A、威廉·赖希 B、马斯洛 C、费罗伊德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包括几个阶段

    A、5 B、3 C、4 D、7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安全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所有的单兵武器的枪管前面都套上了什么

    A、布料 B、抢冒 C、避孕套 D、.镜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我们大学生必须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国家安全

2.1 小个人 大安全.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已完成

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哪些?

    A、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B、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 C、一切依靠人民

D、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立了?

    A、国家安全委员会 B、国家教育委员会 C、国家经济委员会 D、国家对外贸易委员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国家安全是我们个人安全的前提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我们现今面临的安全问题除传统的安全问题外,还包括?

   A、恐怖袭击 B、自然灾害

C、非传统的安全问题  D、疾病传播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三股恶势力不包括以下哪个?

    A、宗教极端主义 B、民族分裂主义 C、恐怖主义 D、突发事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有了安全保障后才会有安全机制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包括哪些?

   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以军事 文化 社会安全为保障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8

习近平同志的11个安全观中排在前三位的是?

   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国土安全 D、军事安全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CD 2.2 国格不可侵犯.提高国家主权安全观已完成 1

下面哪个是国家安全存在的标志?

    A、国家军事力量 B、国家政治力量 C、国家经济力量 D、国家主权安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当和比我们强的力量斗争时,我们应该采取?

    A、奋勇斗争 B、敌进我退 C、诱敌深入 D、智取对手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C 3

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哪个国家抢去?

    A、美国 B、法国 C、俄罗斯 D、英国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中国被俄国抢占了多少平方公里的领土?

    A、150 B、160 C、180 D、200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全世界有几大黑土地?

   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苏联于哪一年侵占我国的黑匣子岛?

    A、1924年 B、1917年 C、1929年 D、1927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3 爱我国土.增强国土安全意识已完成

我国的国家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公里?

    A、960 B、1260 C、1160 D、1360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全世界哪个国家开了用地空导弹打下飞机的先例?

    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德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中国周边环境有哪些特点?

    A、邻国多 B、边界线长 C、历史遗留问题多 D、现实矛盾突出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4

目前,印度还侵占我国多少陆地领土?

    A、7万平方公里 B、8万平方公里 C、9万平方公里 D、10万平方公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中国在1959年之前是没有领空安全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4 爱我海洋.树立捍卫海洋国土意识已完成

我国总的国土面积是多少?

    A、960万平方公里 B、1260万平方公里 C、1160万平方公里 D、1360万平方公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中国哪个省份的面积是最大的?

  A、四川 B、新疆   C、西藏 D、海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3

《联合国海洋法》规定,沿海国家都享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在韩国和日本的争议中,有一个小岛,日本人称之为?

   A、独岛 B、竹岛 C、郁陵岛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中国的最南边是什么地方?

    A、海南岛 B、西沙群岛 C、曾母暗沙群岛 D、南沙群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1840年以来外国军队从海上总共侵略我国的次数?

    A、479次 B、477次 C、480次 D、491次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在南海,我国和下列哪些国家存在争议?     A、朝鲜 B、日本 C、越南 D、菲律宾

正确答案: CD 我的答案:CD 8

针对海洋国土的争议,中国政府的策略是寸土必争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5 绝不放手亲手足.国家安全的核心反对分裂台海统一已完成

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是反对分裂、台海统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重要任务是什么?

    A、大力发展经济 B、大力普及教育 C、跨海收复台湾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中国解放台湾最大的障碍是下列哪个国家?

    A、美国 B、日本 C、越南 D、朝鲜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当时是针对香港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中国的很多周边问题主要是由于台湾问题没有解决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习近平同志的“四个绝不”包括哪些内容

  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绝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放弃 D、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7

以下哪种情况不包括用武力解放台湾

    A、台湾要宣布独立

B、台湾社会发生大规模**、外国势力介入 C、台湾当局长期拒绝和平统一 D、台湾人民的爱国游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6 钢铁长城永屹立.富国强军国家才安全已完成

我国的国防安全、军事安全采取的战略是积极防御的自卫性的安全战略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中国政府郑重的承诺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 A、永不称霸 B、不争霸   C、不搞军事扩张 D、只有自卫防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中印自卫反击战后,我国基本收复了多少被侵占土地

    A、9万平方公里 B、10万平方公里 C、11万平方公里 D、12万平方公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军队在世界屋脊上进行了一次打出中国国威、军威的战斗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以中国战胜结束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7 法律法规心中记.遵守校纪校规树立法律意识已完成

对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   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记过 D、留校查看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大学生在学校的违纪主要分为违反日常行为规范和违反教学管理规定两种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马加爵事件告诉了我们一个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什么道理?

    A、互帮互助

B、全力救助有困难学生 C、尊重困难学生的人格 D、看不起困难学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4

马加爵是在云南被抓住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校纪校规与法律法规的区别包括下面哪项()

    A、制定的主体不同 B、二者的效力不同 C、二者面向的对象不同 D、以上三项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8 执科学之剑,斩邪教之恶.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已完成

教育部规定不允许在高校进行宗教传播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邪教的最终目的是

    A、反科学 B、反社会 C、反政府 D、反人类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3

宗教通常会危害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一切邪教组织都是

    A、诡秘的 B、邪恶的 C、危害社会的 D、非法的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5

进入21世纪以后,和平统一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邪教和宗教都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公共安全

3.1 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预防演练.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特征与应急预防演练已完成

安全事故的颜色等级划分,最严重的事故颜色表现是

    A、橙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体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 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公共性 D、广泛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只分为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有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哪一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制定各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应案

    A、2003 B、2004 C、2005 D、200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2 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救.自然灾害的种类与特征及如何防海啸已完成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

  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地质灾害  D、地震灾害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哪些情况会影响地震的防范工作?

    A、政治稳定 B、社会动荡

C、缺乏健全的地震活动检测系统 D、缺乏相应的工程设防设施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CD 3

河湖泛滥、水涝倒灌属于洪水灾害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鼠灾不属于森林灾害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听到灾害预警时,要及时撤离现场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人们对印度洋发生大地震的警惕性很高。()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为更好的防范灾害,应对民众进行灾害风险知识的教育。=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3 气象灾害的安全防御.台风雷电龙卷风的安全防范已完成 1

台风暴雨时,在野外要格外注意哪些危险

    A、电线杆倒塌 B、电线杆断线 C、公路塌方 D、树倒枝折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野外遇到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   A、赤脚站在地上 B、紧闭门窗 C、躲在树下

D、防止侧击雷和球形闪电入侵 正确答案: BD 我的答案:BD 3

雷电天气时不宜在哪些地方躲避?

    A、成片房屋内 B、金属车厢内 C、树下

D、无防雷措施的低矮建筑物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CD 4

遇到龙卷风时,应向龙卷风前进的什么方向逃离?

    A、相同 B、平行 C、相反 D、垂直

正确答案: CD 我的答案:C 5 外出行走风力很大时,尽量弯腰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被雷电击中的人,身体会带电流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台风来临时最好呆在室内,当风力很大时要关闭窗户。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经过高大建筑物时,可以躲在下面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4 极端温度的防御.高温低温的安全防范已完成

高温情况下宜穿浅色、透气性好的衣服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大量出汗后大口大口喝水,能快速解渴。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5 地震、泥石流、洪水的防护.洪水泥石流地震的防护已完成

泥石流发生时,要顺着滚石下方进行逃生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当车辆在水中抛锚时,车主应该

    A、立即打开车门下车,撤离到高处 B、在车内等待救援 C、大声呼喊求救 D、手机呼救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如果雨水过大,把整个车门都淹没了,车主应该

    A、在车内等待救援 B、手机呼救 C、想办法砸破车窗 D、用力打开车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撤退到哪些地方

    A、高地 B、山坡 C、楼顶 D、大树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5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及地点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撤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如果洪水持续上涨,可以准备的救生器材有

    A、门板 B、桌椅 C、箱子 D、大型泡沫板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3.6 恐怖活动知多少.恐怖活动知多少已完成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中,恐怖分子共劫持了()架飞机

  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日是()

    A、2000年6月15日 B、2001年6月15日 C、2002年6月15日 D、2003年6月15日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恐怖活动的性质不包括()

    A、反政府的性质 B、反社会的性质 C、反国家的性质 D、反人类的性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我国已经出现了带恐怖组织性质的犯罪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藏独”恐怖主义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头号恐怖威胁。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7 恐怖活动 沉着应对.常用的反恐措施已完成

假如在地铁站遇到爆炸应及时跳车

 我的答案:×

 遇到身上着火时应该怎么做? 我的答案:

在地上打滚,或用重的衣物把自己包裹起来,使火焰窒息

发现可疑爆炸物的应对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    A、及时报警 B、迅速撤离 C、深入观察 D、协助警察 我的答案:C 4

黑火药含有硫磺,会发出臭鸡蛋气味,这种气体是

   A、硫化氢 B、二硫化氢 C、过硫化氢 我的答案:A 5

遇到纵火犯的袭击我们应该大声呼喊请求救援

 我的答案:× 人身安全

4.1 小矛盾带来大伤害.运动场纠纷、寝室矛盾引起的伤害案件已完成

将安全作为大学生第一课有必要吗

  A、有 B、没有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在运动场上打球的都是对手,就一定要分出输赢结果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对寝室内“看不惯”室友你会忍让吗

  A、不会 B、会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有时候拥有的知识越多,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2 恋爱也会危及人身吗.酗酒及恋爱纠纷引起的伤害案件已完成 酒精能麻醉人体的什么系统

    A、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下列关于酗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加重肝脏、心脏负担 B、麻痹神经中枢 C、有利于解除疲劳 D、诱发心血管疾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过量饮酒有损健康,应严禁酗酒、尽可能饮用

   A、低度酒 B、烈性酒 C、洋酒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大学生酒后违法犯罪会因你饮酒而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3 十页遗书.自杀事件已完成

每个人都要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大学生发生自杀案件的原因有哪些

    A、失恋

B、学习成绩不理想 C、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D、家庭矛盾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3

发现有精神类疾病的同学,可以采取的政策之一是休学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4 意外及其他事件.意外及其他案件已完成

能想到会造成的伤害都能避免,想不到就不可能避免了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招工或招聘时,条件许诺你越优厚,你越要留个心眼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水很浅,只有一两米深的河不可能淹死大学生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5 盗窃引发的惨案.由盗窃转化的人身伤害案件已完成

如果发现夜晚小偷进入寝室,小偷叫你不要出声的时应照做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保护财产与保全生命安全哪个更重要

  A、财产 B、生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面对一些带有凶器的歹徒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    A、记住歹毒特征 B、立即报警 C、全力反抗 D、舍财保命

正确答案: ABD 我的答案:ABD 4

平时手机里没必要存当地派出所的报警电话号码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6 诈骗带来的人身伤害.由诈骗及“两抢”转化的人身伤害案件已完成

骗术不可能对人身造成任何伤害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什么叫两抢

    A、抢劫 B、诈骗 C、偷盗 D、抢夺 正确答案: AD 我的答案:AD 3

遇到两抢案件,财务不是很多的时候最好舍财保命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任何人到学校里进行宗教方面的宣传都是非法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我们国家法律规定,不得在非宗教场所从事宗教活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7 女生如何防范性骚扰.针对女大学生的人身伤害案件已完成

在遭受性骚扰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    A、大声呼救 B、进行反抗 C、进行斥责 D、保持沉默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发现有违法人员靠近的时候,可以选择提前下车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财产安全

5.1 为什么爱偷大学生.发生偷盗窃案件的主要原因已完成

小偷爱偷大学生是因为学生防范意识差,容易偷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盗窃行为一经发生,就应当被立为刑事案件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犯罪人在实施盗窃的过程中,一旦使用了暴力,盗窃犯罪就转化成了抢劫犯罪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盗窃案件的特点是

    A、犯罪人与事主不发生正面接触 B、案前多有踩点和其他预谋活动

C、犯罪现场往往会留下犯罪痕迹及其他物证 D、作案手段常带有习惯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5.2 “顺手牵羊”.偷盗窃案件的种类已完成

学校不属于公共场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东西放在教室里是非常安全的,不可能被偷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宿舍、食堂、操场、浴室都是容易被偷盗的地点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偷盗案件可以从以下哪几点来进行分类

    A、从发案地点来分 B、从作案时间段来分 C、从作案对象来分 D、从作案手段来分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5

把包背在前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盗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4 防范偷盗三两招.如何防范偷盗已完成

上盥洗室上厕所时间很短,可以不用锁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在教室里或者宿舍里发现有陌生人上前询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偷盗事件发生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发现自己东西被偷后,应该及时进行挂失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5 大学生为什么被骗.发生诈骗案件的主要原因已完成

大学生被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  A、思想单纯,轻信偏信 B、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C、急于求成,轻率行事  D、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偏离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诈骗案件造成的损失远远高于盗窃案件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遇到诈骗案件时,只要最后一个关口也就是汇款的那一关节守牢就不会有问题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6 常见行骗伎俩•上.诈骗案件主要种类已完成

诈骗案件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    A、网络诈骗 B、电信诈骗 C、代刷诈骗 D、乞讨诈骗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在众多的中奖信息中,属于诈骗的占99%以上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在诈骗案件的调查工作中,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包括

    A、电话通讯记录 B、治安摄像头 C、高速公路监控录像 D、违章记录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4

诈骗犯罪的手段温和,一般不使用暴力,因而社会危害性较小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当你搞不清楚是否是诈骗时,110可以咨询吗

  A、不可以 B、可以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8 两个凡是一求助.如何防范诈骗已完成

凡是与你非亲非故的人,却许诺要给你好处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诈骗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个人和家长信息包括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电话是应该严格保密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9 “小甜头隐大苦头”.“两抢”及赌博案件已完成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两抢”案件

    A、结伴而行 B、人行道处逆行 C、少带贵重物品 D、不乘坐“黑车”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遇到“两抢”案件时,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舍物保命    B、记住特征 C、立即报警 D、追赶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同学间的少量输赢的“小来来”是赌博吗

  A、是 B、不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10 馅饼越大 陷阱越深.传销、“代销”及“上门推销”已完成

如果发现自己误入传销组织,要果断、严辞拒绝并寻找一切机会报警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代销是一种不正常的商业行为,犯罪分子利用代销进行行骗,诱导学生上当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代销前可以将东西送到工商部门去做鉴定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真正的老师是绝对不会到宿舍向学生推销任何东西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11 培训机构 鱼龙混杂.非正规的培训及金融操作造成的损失已完成 参加培训的时候,需不需要先查看其培训资质证明材料,并上网或电话核实工商部门有没有登记

  A、需要 B、不需要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大学城的培训机构就是大学的培训机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参加培训要签订培训协议,缴费要索要正规的发票并保存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在网吧、公用电脑上进行金融操作存在很大风险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12 弱智密码 埋下祸根.银行卡有关的损失已完成

担心忘记密码将密码写在卡上或随卡的纸上可不可行

  A、可行 B、不可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任何情况下银行卡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ATM机上操作时最好单人单间,并查看ATM机上有无多余装置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13 “伸手要钱”“一证办七卡”.出租车物品遗忘及办卡造成的损失已完成

上出租车时应将物品放在身边,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裤子口袋内以防滑落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乘出租车是否需要索要和保存发票

  A、不报销就不需要 B、需要索要发票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办卡时要尽量将自己个人资料都填写完整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如办卡需要复印身份证,最好在复印件是注明用途及时间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

6.1 身份危机的悲剧.身份危机的案例分析已完成

智德体全面发展的观点最早诞生于以下哪个地区

    A、古希腊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社会功能受损容易导致自卑和自责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身份危机时常伴随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此类

    A、我究竟是什么人? B、我的人生该怎么度过? C、我有意义吗?

D、我该怎么度过这次危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身份危机常常发生在经常遭遇失败的人身上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2 自尊受损的阴影.家庭关爱缺失的案例分析已完成

家庭关爱缺失中当事人不接纳自己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够漂亮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此个案中当事人与父母的依附类型属于哪一种

 A、安全依附型    B、焦虑不安全型依附 C、逃避型依附 D、紊乱型依附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此个案中当事人并未陷入身份危机当中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反社会性不属于自我形象低劣者的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孤单痛苦与不诚实属于自我形象低劣者的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3 全新的健康观.全面健康的阐述

(一)已完成

现实中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梦想”的理解往往越来越狭隘、单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青年人在青年时期探寻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我是谁?”,这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  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埃里森 D、霍妮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全面健康不包含以下哪种

    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D、营养全面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道德健康也被纳入到全面健康的概念之中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心理学概念“personality”,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品性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根据所学内容,以下不属于道德健康的是

    A、心态平衡稳定

B、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信仰 C、具有高尚的品德与情操 D、有完美的人格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6.4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1

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情商是一个具有严格意义的科学概念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以下关于EQ与智力活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 A、EQ对智力活动起到动力和导向作用 B、EQ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力活动的效率 C、EQ对智力活动影响不大

D、EQ通过情绪和意志力对智力活动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智商高的人,情商一定也高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容易表现出以下哪种情绪

    A、怀才不遇 牢骚满腹 B、善于聆听 尊重他人 C、充满热情 情绪饱满 D、心胸阔达 待人宽容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一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出自我国古代哪本医学典籍

  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药方》 D、《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现在很多独身子女所必须面对和弥补的一种缺失是

    A、家庭关爱

B、与自我挫败作斗争的毅力 C、人生目标 D、责任意识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非智力方面发展完善的人仍然能够拥有一份美好的生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9

关于网络成瘾的行为,以下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   A、要矫治,必须要去了解当事人的内心 B、沉迷者现实中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C、网络世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沉迷者的某些心理需求 D、仍然是没有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5 挑战自我设限.自我设限的弊端已完成

自我设限也是当代年轻人需要挑战和弥补的一种缺失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自我设限所会产生的结果

    A、自我满足 B、望而却步 C、突破自我 D、丧失信心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6 什么叫自我形象.自我形象的重要性已完成

自我形象与学业、事业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关系不大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健康的自我形象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 A、追求完美 B、人格完整

C、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 D、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自我形象好的人,由于接纳自己,没有明显的自卑感,生活中就没有焦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7 不开心=不悦纳自己.自我形象与人际关系、事业关系的发展已完成

高校中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中,最多见的是下列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

    A、学业上的问题 B、身体健康上的问题 C、求职与择业的问题 D、人际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人际关系问题的出现往往发生在亲密关系过程当中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案例中,婚姻关系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

    A、丈夫非常优秀 B、妻子自我形象低劣 C、丈夫缺乏安全感 D、双方缺乏沟通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一个人最终实际成就的大小和他成就动机之间一般说来存在一种什么关系

 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自我形象低的人因工作出色同样会有成就感.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自我形象低的人因工作出色同样会有成就感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以建设性、发展性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正面反馈

    A、接受肯定内容 B、不自满

C、看成一种巨大的压力 D、进一步开放自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以非建设性、退缩性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正面反馈

    A、接受肯定内容 B、不屑一顾 C、骄傲自满 D、否定正面反馈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以非建设、退缩性态度来对待他人负面反馈

    A、拒绝了解

B、潜意识认可负面反馈 C、越来越讨厌自己 D、逐渐改进缺点和不足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8 一滴红墨水.一滴红墨水引发的思考已完成

很多大学新生在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对于将要承受的心理压力都缺乏准备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阳光而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将红墨水图片看成

   A、灿烈的一汪血 B、烂漫的山花 C、滴着血的嘴唇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带抑郁气质的女孩子将红墨水图片看成

   A、烂漫的山花 B、惨烈的一汪血 C、滴着血的嘴唇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遭受失恋应激的女孩子将红墨水看成

  A、惨烈的一汪血 B、滴着血的嘴唇  C、烂漫的山花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9 小小动物园.自我形象的评估已完成

“小小动物园”这个活动可以被看成是对自我形象一个评估的过程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在活动中,现实觉得自己像猪,并希望选择成为猪的同学,主观幸福感一般来说

    A、高 B、低 C、一般 D、无从判断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在活动中,现实中觉得自己像阴暗角落里的老鼠,并希望成为赛场中赛马的同学,主观幸福感一般来说

    A、高 B、低 C、一般 D、无从判断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10 压力是把双刃剑.压力与动力的关系已完成

压力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当我们提到让我们烦心的事情时,这些事情只属于压力当中给自己带来破坏性和不愉快体验的那个部分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下列哪种表述不属于正应激的结果

    A、加深我们的意识 B、增加我们的心理警觉 C、经常导致高级认知和行为 D、产生大量焦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压力过大带来的影响

    A、情绪低落 B、睡眠障碍 C、活动效率下降 D、活动效率上升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11

A型性格分析.A型人格已完成

人格特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A型人格,B型人格、C型人格和D型人格四种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B型人格的特征

    A、平平淡淡才是真 B、退一步海阔天空 C、相对承受能力较弱 D、我啥都能接受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B型人格的人,情绪容易波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A型行为

    A、同样压力底下,A型人更容易情绪低落 B、自制力强,遇事稳重

C、A型行为有害核心是鄙视/愤怒

D、A型性格与人的社会地位有很强的相关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人类所具有的强大的心理修护能力,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12 减压路在何方.减压的方法已完成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适应综合症三阶段的是

    A、警戒反应阶段 B、衰竭阶段 C、亢奋阶段 D、抗拒阶段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人一开始遭遇应激的时候,身体的防御能力是下降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以下哪项描述不属于抗拒阶段特征

    A、以下哪项描述不属于抗拒阶段特征 B、应激撤除,身体防御会恢复到正常抗拒水平C、身体防御能力高于正常抗拒水平

D、如果过大的压力长期不撤销,身体防御会一直处于抗拒阶段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警戒反应阶段身体防御能力变化曲线是呈倒U字形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衰竭阶段,身体防御能力变化曲线是呈下降趋势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过度引申这种非理性功能失调想法的出现,是压力过大造成下列哪一方面出现问题的表现

    A、身体方面 B、情绪方面 C、思想方面 D、精神方面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过大压力会给人的精神方面带来影响,其中,萎靡抑制是不健康的,亢奋则是健康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8

压力的三大构成要素不包括

    A、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B、外界对自己的要求 C、自己的内在要求 D、个人应对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

调节好来自于外界和内在的要求,可以有效地管理压力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提升自我观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前提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认知减压法告诉我们导致不良情绪的背后,不一定都有功能失调的自动思想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减压的3R原则不包括

    A、Relaxation B、Reduction C、Revolution D、Reorientation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13 心理咨询OR心理治疗.心理咨询OR心理治疗已完成

前去心理咨询师咨询的一般都是病人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   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社会及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他们从事的干预对象都是异常人群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心理出现异常状况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求助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以下哪一项属于心理异常的范畴

    A、精神病 B、一般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D、严重心理问题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14 心理正常OR异常.心理正常OR异常已完成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辨别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原则

第二篇:“爱课程网络课程”大作业

“爱课程网络课程”大作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花卉栽培应用与养护技术也得到了很多改善和拓展,人们更加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室内花卉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始终享受到春天的生机。室内绿化过程中对花卉的栽培和养护,将直接关系到室内绿化的效果,花卉是室内绿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室内花卉栽培和养护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室内花卉

科学栽培

应用

意义

花草是大天然的精髓,以它绰约的风韵,沁人的芬芳,斑澜的色彩,把大天然装饰得额外斑斓,越来越让人们的喜欢。可是,要养好花,却并非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人们不懂经管让很多原本可以多年发展的花草而很快呈现黄叶、枯萎而灭亡。因此必需按照家庭现实情况,科学地进行经管栽培,从而削减没必要的损掉。

1.科学栽培室内花卉

1.1合理浇水

水份是花草保存和繁衍的需要前提,合理浇水是养花成功的关头,花草的情况、种类及天气的分歧,需水环境有很大区别,家庭养花,尤其是室内花草,因为没有阳光直射,花草蒸腾感化较弱,泥土常常处于渍水状况,根系会窒室而死,浇水过量过勤是很多家庭养花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室内的花草少浇。气温风凉时少浇,气温酷热时多浇,朩本少浇,草本多浇,泥土相对较干时オ浇水,每次浇水要浇至盆底有水渗出为止。

1.2当令施肥

家庭花草一般不需要太多肥料,尤其是今朝较受接待的不雅叶花草为巴西铁柱、发家树等,因为要连结原有株形,避免徒长老化,一般在春秋雨季各施肥l2次,其它生势较为兴旺的花草,一般每个月施肥一次便可,肥料可选用氮磷钾复合肥5OO8OO倍淋施,亦可克已有机肥,如将洗奶瓶水、淘米水,插手桔皮、蛋壳密封浸泡半个月后,就成为无臭味优良有机复合肥料。

1.3无污染治虫方式

家庭养花,首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和泥土中的蚂蚁、蛴螬等,因-般化学农药毒性较高,轻易污染情况,对人体造成危险,最好以人工捕获为主,也可克已无公害花药喷杀,如将大蒜捣汁插手少许洗衣粉,稀释5O倍。或将烟丝加水25倍,浸泡48小时,取其滤液加适当洗衣粉,或用风油精加水5OO倍等,对一般害虫均有较着的鸩杀结果。

2.室内主要场所的花卉应用

2.1

门厅

居室的门厅空间较窄,门厅大多光线较暗,可采用吊挂的形式,以高处更容易接触阳光为主。常选用吊兰、蕨类植物等,这样既可活跃空间气氛,又能节省空间。此处的绿化装饰大多选择体态规整或攀附柱状物的植物,如巴西铁、黄金葛等。总之,门厅绿化装饰选配的植物以叶形细、枝茎柔为宜。

2.2客厅

客厅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空间,是家人共同休息、互动,客人来访的主要接待所。因此也是最常放置室内植物的地方。摆放植物首先应着眼于装饰美,注意植物大高度和颜色等,要与整体风格协调,使之成为整体的一部分。此外,植物应角落放置,不妨碍人的走动。如在沙发旁或高几顶上,可摆放龟背竹、金橘、花叶万年青,是整个客厅绿意怏然。

2.3卧室

卧室是睡眠休息的主要场所,花卉不用吸引人,我认为主要以养人为主。景也不宜造型奇特。可在案头、几架上摆放文竹、百合、夜来香等。盆如果空间许可,也可在地面摆上造型规矩的花卉植物,如心叶喜林芋等。卧室应围绕安眠休息这一功能进行,同时由于卧室家具较多,所以花材的选用以小型、淡绿色为好。这样不容易空间显得拥挤。

2.4书房

书房布置格调,要突出明净、清新、雅致的气氛,花卉装饰应以观叶植物为主。在写字台上,宜摆放一小盆叶形秀丽、体态轻盈的文竹或娇小雅致的碗莲,再点缀一盆园林小品,或一盆五针松、六月雪等微型盆景,或一瓶精巧别致的插花。春季,可摆放一盆水仙花。书架或书柜顶端,宜摆放一盆枝叶悬垂的小型花叶常春藤,或彩叶缤纷的绿萝。临窗处,再悬吊一盆金边吊兰。人们在这种文雅洁静环境中学习和工作,有利于焕发精神,提高效率。

2.5餐厅

餐厅位置靠近厨房,而且是家人团聚一起吃饭的地方,应配置如秋海棠和圣诞花之类的盆栽,一些开放着艳丽好看的盆栽可以让家人的氛围有欢快的气氛,或把餐厅中放富有色彩变化的吊盆植物。餐厅的植物最好用无菌的培养土来种植,健康无污染。适宜摆放的盆栽植物有,番红花,仙客来,四季秋海棠,常春藤等,但餐厅里,要避免摆设气味过于浓烈的植物,例如风信子。

3.室内花卉的意义

3.1营造室内环境

绿色是和平与生命的象征。用花卉装饰房屋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而且可以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让人赏心悦目。如果放置得体,还会使房屋更加富有生机。如果只重视人工装饰而缺少自然生物的映衬,那么这种居室就缺乏生命力。

3.2增进人类健康

室内植物的观赏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心里,它们能使人净化心灵、赏心悦目、陶冶情操。良好的室内环境还可以使人在紧张的工作中除眼睛的疲劳,消获得放松,对于人的生理和精神都能起到作用。植物本身的气味还可刺激相应的功能器官、兴奋神经中枢,起到加强呼吸和消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8-60

[2]

李秉岭,姜周熙.健康植物伴我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5-88

[3]

李燕妮,李悦,谢田富.浅谈室内花卉装饰要点[J].现代园艺,2009,(3):59-60

[4]

吕荃.种植设计与室外空间[J].安徽建筑,2010,(06):19-37

[5]

肖梅.景观设计要素[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9-51

第三篇:西交大网络课程作业《社会学概论》答案

第二章

社会结构

1.什么是社会?社会有哪些特征?社会的功能是什么?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个人以角色的名义参与他人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以人群为主体、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等特征。社会的功能主要有:整合功能,包括文化整合、规模整合、意见整合和功能整合;交流功能,即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导向功能,即社会有一套行为规范,规定和指导着人们思想、行为的方向;积累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2.社会有哪些构成要素?分别有哪些功能?

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郑杭生教授把社会的构成要素分为地理与自然环境、人口要素、心理因素、行为要素、群体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文化要素等8个方面。通常认为,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1.自然环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可分为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三个部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人类对自然环境一方面具有依赖关系,同时,人类也改变和利用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1)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衣食住等基本需求的内容和方式,包括相应的风俗和习惯。(2)自然环境影响人们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多寡和方式。(3)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交往规模。(4)自然环境提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和制约人们的新陈代谢过程。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和关系构成,等等。

2.人口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是构成社会的重要要素。人口作为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与社会有着特殊的关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深刻。按照一般规律,在一定生产力状态下,保持一个相对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3.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文化加强了人们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推进社会的发展。(2)文化提供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方法,包括行为模式。(3)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制约尤为深刻。(4)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5)文化推进人类历史的进程。(6)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3.人口、资源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从而保持一种和谐关系,被称为功能藕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能够保持协调发展。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类的破坏,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被打破,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一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表现在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和过快的增长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人口质量问题是指人口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口结构问题指由于人口类别之间的比例失调,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人口结构问题包含很多方面,如人口受教育结构不均衡,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等。二是环境资源问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任意开采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逐渐枯竭口环境资源问题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又一大难题。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慎重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各要素关系协调的基础上,谋得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国在制定本国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时,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发展问题。因为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问题也不会仅仅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

虽然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未能充分履行它们就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种种承诺。目前,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缓解贫困问题。

目前发展中国家经受着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因此缓解贫困问题是当务之急。转化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5.社会学提出了哪些经典的社会类型范畴?

1.孔德的社会三阶段理论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神治的社会,社会活动以战争为主。其次是重视人权、法制的社会,社会活动中战争仍存在,工业活动不断发展。最后是工业社会,社会活动中工业处于支配地位。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三种形态的更替不是顺次出现的,而是交叉进行的。

2.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滕尼斯依据社会结合关系的不同,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社会结合关系的区别标准是其中所包含的集合意志。滕尼斯把集合意志划分为自然意志和本质意志、理性意志和选择意志。代表自然意志、本质意志的社会结合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就是礼俗社会,代表理性意志和选择意志所构成的社会就是理性社会。

3.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社会迪尔凯姆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将社会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社会。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同质的。社会个体受传统的支配,没有个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机械关系,社会的整合是建立在思想和道德同质基础上的。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发达,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异质的。社会分工导致传统力量的衰退,社会个体个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机关系,社会整合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

有的社会学家以社会生存方式为标准把社会区分为:狞猎或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社会观有哪些派别?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

1.正统派唯名论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卢梭,英国的霍布斯,以及德国的韦伯等人。他们把社会看成是一群啊心的人“的集合体,是代表许多人的总和。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们把个人行为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唯实论

社会唯实论也称社会现实主义,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派哲学的正统派唯实论。与唯名论相反,早期唯实论依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一般脱离个别而为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形成的概念,存在于人的理想之中。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迪尔凯姆等人。社会唯实论者把社会看成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他们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有集体意识和集体的特征。据此,迪尔凯姆把社会本身及其制度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齐美尔则认为群体代表社会,社会学应当研究群体。他们都强调从实体出发,把社会作为具体事物来描述。社会唯实论因片面强调一般的实在性,否定个人的主体性,结果不能把握社会的实质。

3.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理论的根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力的组织,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为了自身的存在,社会组织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合乎目的性的功能,如效力、作用、关联等,而这种执行一定功能的各个部分,就是社会结构。一般认为,传统功能理论的创始人是斯宾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传人美国,发展成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等人,其中以帕森斯为典型代表。帕森斯认为,结构功能是社会体系的概念,结构是一个生命体系诸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功能则是决定生命体系运行的各种条件的一种理论构造。功能影响体系的稳定。帕森斯理论最大的优点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他注重对系统内部功能平衡的研究。他认为,社会系统一般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和功能过程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平衡和系统的稳定,帕森斯忽视了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以致不能解释当时社会中的事实,所以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开始受到批评,以后影响开始减弱。

4.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集中研究权力的产生、分配和作用,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冲突现象,包括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冲突。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联邦德国的达伦多夫(Ralf Dahredorf)等。

当代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者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如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应该在道义上承担起批判现实社会的责任,主张勇于指出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并提出改变这些现象的措施。他们还认为,从原则上看,没有冲突的人类社会是可能出现的。而达伦多夫等人的观点正相反,认为冲突是社会结构固有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不可避免、永远存在的一个方面,人类社会永远也摆脱不了冲突的困扰。

当代西方冲突社会学的代表们自称其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并大量引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论述作为其理论依据,然而,他们片面强调的只是社会冲突的表面特征,忽视了冲突内部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实质。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主要包含有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是人们交往作用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不管其形式如何,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往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对社会的科学认识,既不在于整体,也不在于个人,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基本观点有两个方面:(1)人是社会的主体,但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简单堆积,而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生产关系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2.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在这方面,列宁发挥了马克思的观点,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深刻地告诉我们,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关系状态,来源于自然,与自然的诸种关系形态有许多共同点,但与自然界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它的存在、发展和更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用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冲突理论是把社会当作一个矛盾冲突实体来研究的理论。一般认为,冲突理论大多注重权力问题,把社会看成一个不停的为权力而角逐的竞技场。的产物,是全部社会丁关系的总和。(2)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有自己内在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就克服了以往各种社会观的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倾向,就能使人们对社会关系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研究,像自然科学一样,成为真正精确的科学。正如列宁所说,把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学说相比,是完全正确的:”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反正都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从而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三)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关于劳动,马克思从社会学意义上作了说明。马克思认为,所谓劳动,”只是指人们用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一般人类生产活动,它不仅已经摆脱一切社会形式和性质规定,而且甚至在它的单纯的自然存在上,不以社会为转移,超乎一切社会之上,并且作为生命的表现和证实,是还没有社会化的人和已经有某种社会规定的人所共同具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劳动不仅改变自然而且改变自身;劳动是社会向自然吸取物质资料,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惟一途径;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动力。7.什么是社会结构?有哪些主要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结构的出发点有那些?

社会结构一般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

社会的主要结构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阶级和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1)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2)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意识形态和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结构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3)阶级和阶层结构是社会学分析社会结构的重要范畴。虽然阶级和阶层的涵义在不同的社会学家那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涵义都是指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被分为不同的层面。(4)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具有不同性质的人口的构成关系。人口的性质可以分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因此人口结构相应的有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等。(5)民族结构是指社会的民族成分、分布状况和发展程度。(6)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各种类型的家庭及其内部的恒定关系。家庭结构是人类社会最稳定的社会结构之一,与其他各种社会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有很多出发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心理。这种出发点主要受心理学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分析中,他把人类的心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组成部分,三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人类的各种行为模式。格式塔心理学也把人类的心理看成是具有结构的。从心理结构出发分析社会结构的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结构与人类的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以心理结构作为研究社会结构的出发点又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心理结构反映社会结构,比如迪尔凯姆;二是认为社会结构反映心理结构,比如列维-斯特劳斯。

(2)形式。从这种出发点研究结构的主要代表是齐美尔。齐美尔注重挖掘个体和群体互动中的永恒互动形式,而忽略互动中的内容或互动性质。这些永恒的互动形式就是人类行为的潜在模式,也就是社会结构。齐美尔强调:”尽管从目的性和一般意义来看,社会群体最为变幻莫测,不过,群体内部个体成员之间仍然具有同样的行为模式。我们在国家、教区、反叛者群体、经济团体、艺术学校甚至家里,都能发现优越与卑从、竞争、劳动分工等不可胜数的相同特征。无论这些联系的旨趣相距多大,但对旨趣的认识形式却可能是相同的。“(3)行为。人类的互动过程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结构。从行为结构出发研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家们认为,人类行为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方面的奠基人是米德和舒茨。米德认为,个体具有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行动能力。个体的行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1)角色认知,即认清自己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角色调整,即根据自我感知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应付不同的情景。(3)角色参与,根据自己习得的行为模式,积极参与角色信仰和角色规定行为的经验和路线。

(4)需求。持这种出发点的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结构是人类需求结构的反映。人类需求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类需求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就是以需求为出发点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需求导致了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生,而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需要人们以一定的关系结合起来,于是各种社会结构就产生了。8.社会结构的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分别从哪些视角对社会结构进行了研究?

1.早期的结构主义理论

(1)马克思的结构理论马克思所关注的是社会结构的生产、再生产和发展变化。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的生产、再生产和发展变化依赖于行动者当中的资源分配,其中主要的是经济资源的分配。行动者利用各自所具有的资源进行社会互动,互动的结果是生产和再生产了社会结构以及这种社会结构条件下的资源分配。社会结构成了行动者在互动中所拥有的符号、物质和政治资源。简单地说,社会结构规制了社会互动,并通过社会互动生产自身。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社会结构将会一成不变。然而,马克思认为行动者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来实践的,行动者并不单纯地受制于社会结构。于是矛盾这一概念就被马克思引人了其社会结构的理论。矛盾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可能。

马克思把社会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又把经济基础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部分。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实际能力,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联系而存在。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生产关系的结构: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 互动。米德认为,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解读与个体的反思性衡量,社会结构得到有效建构和维持。舒茨强调外在规范对社会个体的约束,规范、价值、生产关系是复杂且多层次的经济结构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并且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社会的基本结构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特定的社会形态,是和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社会统一体。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和发展的。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生产力的发展将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应的发展变化。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决定社会的一切其他构成的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任何其他社会构成都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派生和表现。

(2)迪尔凯姆的结构理论迪尔凯姆的结构理论是与其所看重的社会整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迪尔凯姆认为社会通过四种基本的机制来解决社会整合问题:文化机制、结构机制、人际机制、认知机制。迪尔凯姆着重讨论这些机制是如何把社会要素整合为各种社会结构的。迪尔凯姆结构理论分析的重点是在”数量“、”性质“、部分或成分的相互关系上。迪尔凯姆并没有确认结构到底是心理的、文化的还是物质性的。但是,迪尔凯姆确认思维的结构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物质结构。例如,迪尔凯姆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图腾等圣物及神圣观念,实际上是对社会的崇拜。

(3)齐美尔的形式结构主义理论齐美尔的结构理论注重挖掘潜在的个人和群体联系的潜在形式。齐美尔相信在社会结构中存在”永恒的行为“,形式(4)微观结构主义结构的生产、再生产由互动完成,互动理所当然成为结构分析的重点。米德认为,个体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通过符号相互解读,从一般化他人的角度对自我进行估计,以及通过反思性衡量的方式来构建互动。人们的互动最终将制度化,并形成群体与组织。

2.文化人类学的结构理论

当迪尔凯姆的功能主义从结构的物质观点转向心理视角时,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结构传统,一是以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一是以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和纳德尔为代表。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社会结构仅仅是基本精神过程的表象。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理论受到了结构语言学的影响。结构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索绪尔认为,说话仅是更为基本的精神过程的一个表象,语言不是谈话或书面语,而是一套特殊的思维方式。索绪尔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引人到了他的社会结构理论中。结构语言学的另一位创始人雅克布森认为,总而言之,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主要是根据人脑的生化结构为基础的普遍心智过程来理解文化和社会模式,是唯灵论的和还原论的。

布朗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必须强调结构。社会系统是个体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心理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别,心理系统研究个人内在的联系。社会结构是现实的存在物。纳德尔认为结构是一种部分之间的有序安排。结构要将视角放在关系的特质,特别是那些固定不变和经常发生的关系的特质,而不是行动者之上。纳德尔进一步指出,社会结构是有能力进行角色扮演的行动者之间关系的模式或网络。结构里面存在着各种关系类型的”亚群体“。这样,社会结构就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簇群的关系网络。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帕森斯从分析单位行动出发,提出了自己宏大的社会结构理论。单位行动是行动者达到某种目标的行动,它包含行动者、手段、情景、规范、价值观和目标等要素。帕森斯单位行动的分析已经表达了他将要提出的社会结构理论口单位行动通过互动产生了固定模式,这种模式就称为社会系统。根据行动者的动机和价值,帕森斯提出了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人格系统主要指动机和角色扮演技能的结构,文化系统指价值观、信仰、规范等观念的有机体。这样,对于行动的分析就过渡到了社会系统是如何被文化系统和人格系统所制约的。后来帕森斯又加上了行为有机系统。这样整个社会就被划分为四大系统,即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

这些子系统分别承担一定的功能,即适应、目标实现、整合和模式维持功能。适应是指系统必须有能力从外部环境获取生存资料并分配给整个行为系统。目标实现是指系统调动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整合功能是指系统协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模式维持是指系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保证行动系统的连续性。这四个功能项就是著名的AGIL模式(每个功能项首个字母的组合)。所以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又被称为社会结构功能理论。

4.吉丁斯的结构化理论

结构二重性是吉丁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结构二重性是指结构既是行为的中介,又是行为的结果。结构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内涵于行动。结构化社会理论的任务是揭示行动如何被结构化,同时行动又生产出结构化的资源和规则。社会实践是吉丁斯结构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实践具有连续性和反思性。社会实践的连续性是指社会实践使行动者的主观意图得到展现,同时社会实践创造出社会互动存续的条件,社会实践由此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上不断展开。社会实践的反思性指的是社会实践包含着行动者的主观意图。吉丁斯认为,行动者的意图并不能使社会实践按某种特定的模式进行,相反社会实践完全可能产生行动者意图之外的后果,这种意外的后果又构成未被行动者认识到的外在条件,这种外在条件对社会实践构成新的制约。所以,吉丁斯认为,行动始终受到意外后果和未被认识到的行动条件的制约,行动具有能动性和被约束性。社会实践的反思性是建立在行动者认知能力基础上的。吉丁斯认为认知能力是行动者对行动环境背景的认识,这种认识构成行动者的知识库存。在社会实践中,行动者的知识库存成为行动者的工具,知识库存也是解释行动者意图的根据。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分工合作方式;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社会学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永恒互动的潜在模式。互动内容或实质性的社会学意义的重要性远不如它们的基本形式。社会结构就是互动的形式或结构。

语言中潜在的精神思维是以二元对立出现的。受这一观点的影响,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二元对立的潜在精神现实是由一系列”内在符号“或规则组织而成。

结构是吉丁斯结构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吉丁斯认为,结构是指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利用的规则和资源。在具体的时空中,行动者在社会实践中利用这些规则和资源维持和再生产出结构。规则是社会实践中暗含的影响因素。有的规则比较明确,而有的规则却含混不清。规则指导行动,使行动者有章可循。资源是社会实践中行动者的工具。资源分为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配置性资源指的是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环境及人工制品。权威性资源指的是支配地位。权力不是资源,资源的运用产生权力。在行动者的互动中,他们就利用权力来构建别人的行动乃至结构。

吉丁斯强调,规则和资源相互关联,共同存在于社会实践中。行动者利用资源来进行互动从而达到某种目的,利用规则作为社会互动的指导,达到行动者之间的相互适应。资源和规则成为社会关系的纽带,发挥了中介的功能。在具体的时空中,行动者利用资源和规则不断地维持、创造和转化各种社会关系。通过社会实践,规则和资源能够被组合成不同的模式,即结构。

总之,吉丁斯把社会结构看成被行动者所用的资源与规则,而不是外在于行动者的社会实体。行动者在社会实践中生产和再生产资源和规则。这样,社会实践和社会结构相互融合,彼此间不再是对立的关系。

5.社会结构的文化理论

文化结构理论不仅强调文化与个体行为及社会互动相关联,而且强调与行动的制度相关联。

(1)乌特诺的文化结构理论乌特诺把文化结构分析的主题称为道德秩序。乌特诺认为道德秩序包括:道德秩序的结构;仪式的表现;动员资源创造和维持这些规则及仪式。

道德秩序的结构包括三种基本的规则类型。一是承诺的对象与真实计划。承诺的对象属于想干什么的范畴,真实计划属于怎么做的范畴。比如你想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你便开始计划努力读书并不断增加社会经验。二是自我与扮演的角色。自我与角色扮演中展现的”自我“的差别叫做”角色距离“,它说明角色低于个人的尊严或自我价值的层次。三是不可抗力与主观控制。道德对主观能够控制的行为做出道德评价,而忽略由于不可抗力产生的行为。没有上面的三种区别,道德秩序及其所处的制度体系将会面临危机,并开始崩溃。仪式是对集体价值的戏剧化,并表明了个人为实现集体价值所负担的责任。仪式是维持道德秩序的一种基本机制。仪式还被用来处理社会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创造新的道德秩序。行动者使用资源来维持道德秩序并生产新的道德秩序。除了资源外,行动者还必须依靠他们所属的组织中所包含的权力、领导关系等要素,也就是相应的制度结构。所以,道德秩序与制度结构紧密相连。另外,乌特诺认为,道德秩序的动力是意识形态的竞争所产生的优胜劣汰。而意识形态的竞争又产生于群体中社会关系的不确定性。

(2)布迪厄的文化结构理论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结构理论的核心在于社会阶级以及与这些阶级相联系的文化形式。布迪厄的文化结构理论受到了马克思阶级理论和韦伯阶级阶层理论的影响。布迪厄提出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四种资本:经济资本,即生产资料;社会资本,即群体和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与关系;文化资本,即非正式的人际技术、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程度、格调与生活方式;符号资本,即使用符号使占有不同层次或形态的其他三种资本合法化。布迪厄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这些资本可以相互转化,不同资本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程度取决于在社会斗争中存在的风险。比如,以经济资本”购买“文化资本会受到人们的鄙视而受到限制。

不同群体占有相应的资本总量,社会中因此存在客观的阶级结构。统治阶级占有数量最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符号的资本;中层阶级次之;下层阶级最少。在每个阶级内部,又因两种因素而区别为不同的集团,这两种因素是:自身占有资源的构成或结构;个体拥有一种特殊形式或结构的资本所需要的社会背景或时间总量。在每个阶级中又可以分为统治集团、中间集团、被统治集团。每个阶级中的统治集团控制绝大部分的经济或生产成本;底部的集团则占有本阶级的绝大多数文化和符号资本;中间的集团掌握着适中的经济、文化和符号资本。

当不同的阶级和集团进行斗争以控制资源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性的时候,它们就动员其社会资源组成利益群体和网络。由于各种资本间的转化是受限制的,所以不同阶级和集团的组织能力受到其他形式社会资本的制约。因为如此,特定的利益群体、网络可以反映阶级、集团所占有的经济、文化和符号资本的特殊结构。

可以看出,阶级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高低等级次序。处在不同阶级的地位相似的集团间也存在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在于各集团所占有的资本的同质性,比如,统治阶级中的富裕资本家和中层阶级中的小商业主在控制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面具有相似性。这样,各阶级间的冲突就会错综复杂。因为同时并存着不同阶级中集团的统一,又存在着因其地位处于不同阶级之中集团的分裂。另外,即使是在同一个阶级中的同一个集团中,人们也会由于社会出身和生长轨迹的不同而造成意识形态的冲突。比如,已经富有的人认为新暴富的人没有品位,喜欢”摆阔“。

6.社会结构的网络分析

社会结构的网络分析看重社会单位间关系的模式。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是结点和联系口结点指任何可能与另一个实体发生联系的实体,比如人、位置等。联系指结点之间的关联。联系也经常被概念化为资源。个体间由于交换资源、而发生联系。网络中的资源流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的、符号的和情感的。

结点间的联系有不同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结构。网络分析描述这种结构的纬度主要有:联系的数量、方向,联系的互惠,联系的传递,联系的密度,联系的力度,桥梁,中介,中心和等效。其中,联系的互惠是指结点间资源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互惠的;联系的密度是指结点间可能联系的最大数量;联系的力度是指结点间资源流动的容量和层次;桥梁是指使不同结构连接起来的联系;中介是指把不同结构联系起来的结点;中心是指与其他结点相比具有更高比例的社会资源通过的结点;等效是指一些点与另一点有相同的联系。

7.布劳的宏观结构理论

布劳认为人口的分类根据有两种参数:一是类别参数,它将人口中的成员区分为不连续的类别,比如性别、种族和宗教等;二是等级参数,它将成员放入连续的等级次序中,比如收入、教育年限、年龄、权力、财富、社会经济地位、特权,以及其他规定次序的等级。人口类别参数差异的程度决定了宏观结构的异质性程度。人们所属的群体数量越多,分化程度越大,异质性就越高。人口的等级参数差异的程度决定了人口中不平等的程度。越少的人掌握了社会资源,资源的分配就越不平等。这样,社会人口就存在着特定的宏观结构。布劳认为,宏观结构最重要的外在特征是参数相关的程度。一个群体的成员在等级参数上都处于较低的位置上,包括收入、财富、特权等,那么参数就相互关联起来。参数的关联越高,参数的相互整合越高,一定人口中不同成员的社会互动与社会流动就会有更多的障碍。相反,参数关联越低,人口中不同个体的社会流动就较为顺利。总而言之,宏观结构是一定的人口按照社会不平等与异质性程度的类别参数和等级参数而形成的分布与分化程度。为了进一步说明宏观结构,布劳提出了3个基本假设:个体间社会交往的可能性取决于他们相互接触的机会;在多维空间中,个体间的相似性增加社会交往的可能性;与其他群体或阶层交往会有利于向这些群体或阶层的流动。在3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布劳又提出了14个基本命题。所有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命题都是为了说明:一定数量的人口分布于不同的结构位置,这些结构位置又限制了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宏观结构不仅为社会交往提供了机会,也对将与谁发生交往关系产生一种限制。9.什么是功能?结构与功能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功能是社会系统或者结构体系为实现系统目标和系统适应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结构和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结构不涉及价值,是描述性概念。功能则涉及价值,是解释性概念。社会结构是恒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学在使用社会结构一词时,主要用它说明社会关系的性质、类型、范围、层次等方面。比如我们用社会经济结构表示人与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结成的关系。社会经济结构说明社会经济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功能则是直接与人的需求和社会的目标直接相联系的,因而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价值问题。

第二,结构是功能的载体,功能是结构运行的结果。社会结构通过多种方式把社会要素调动起来,分配于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使社会各部分的资源相协调。这样,社会结构一方面满足了人的需要,一方面使社会保持整合,使社会适应了自然。比如社会经济结构把经济资源按其本身特有的方式分配于不同的社会生产部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可见功能实现要依赖相应的结构,结构的运行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功能。

第三,结构必要条件和功能必要条件。列维把功能必要性条件解释为”为了维持系统而必须具备什么“,把结构必要条件解释为”为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东西为什么是必须的“。其实功能必要性条件与结构性必要条件是相通的。简单地说,功能必要性条件是指为了维持社会系统的存续,社会结构必须发挥什么功能,社会结构必要性条件是指为了发挥一定的功能必须要有什么样的结构。但是结构与功能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不同的结构可能发挥相同的功能,而即使是相同的结构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发挥不同的功能。比如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不管是君主立宪制还是议会制都发挥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功能。

第四,结构与功能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概念,并不是社会学所独有的。结构和功能这两个概念都广泛用于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领域。虽然在各个学科里面的涵义不尽一样,但是基本意思都是相通的。社会学借用结构和功能这两个概念来说明社会的构造、运行以及运行的结果。10.社会学家提出了哪些功能理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是什么?

1.社会有机体功能理论

受生命科学的影响,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最先把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类比,对社会功能进行了论述。孔德认为,生物有机体可以被分解为要素、组织和器官,对社会的分析也同样可以这样分析。社会有机体可以分为家庭、阶级或种族、城市与社区三个层面。孔德称家庭为社会真正的要素或细胞,称阶级种族为社社会真正的组织,称城市与社区为社会的器官。

在孔德研究的基础上,斯宾塞充分发展了社会有机体功能理论。斯宾塞以为,社会和有机体之间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生物有机体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带来结构的分化;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每一分化的结构都担负着一定的功能;结构和功能通过相互依赖实现整合;结构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整体总受其组成部分的系统过程影响;整体解体后,有机体和超有机体都能继续存在一段时间。有机体与超有机体除了以上相似之外,也有相异之处:关键程序不同,相对于有机体,超有机体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较为松散;关联方式不同,相对于有机体,超有机体多用符号连接;在意识和自觉程度上,超有机体中所有单元都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而有机体中只有某一部分有这种性能。

依据对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比较分析,斯宾塞发展了必要条件功能主义的思想,即为了适应环境,有机体和超有机体必须具备某些必要条件。比如,生物有机体为了生长发育,必须有一套营养摄取系统。社会为实现整合,就必须有权力机构,通过权力的运用,社会秩序得以维持。这种必要条件功能主义可以综合成四个方面:结构功能必须满足某种基本需要,比如获取和传输资源等;群体、社区、地区或整个社会都显示出同样的需求;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是各层次系统的重要动因;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则社会越能适应环境。

必要条件功能主义使得对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分析变得简单。人们只需要考察四种需要就能很好地分析有机体:不同部分整合的需要、维持系统这些需要就必须由一定的结构满足。

迪尔凯姆继承了孔德的社会有机体功能理论。迪尔凯姆认为社会自身可被看做是一个实体,社会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但各个组成部分又不能被 各个部分的需要、生产和支配信息及物质的需要、政治调整和控制的需要。当系统很简单时,这些需要由系统中的要素就能满足;当系统变得复杂时,简单地还原。各个组成部分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和需要的必要条件。迪尔凯姆提出了生活会“常态”和“病态”的概念,认为社会的病态与常态是和整体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的,整体需要得到满足社会就是常态,否则就为病态。所以,社会系统存在着一定均衡点,围绕着这个均衡点的功能得到了满足则社会就会正常运行。迪尔凯姆注意到了有机体功能理论中潜在的目的论的危险,即事件的功能就是它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对于这一点,迪尔凯姆虽然力图极力避免,但还是陷入了目的论的漩涡。

布朗与马林诺斯基都受到了迪尔凯姆的影响,但是他们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功能主义的主要弊端就是其目的论的倾向。为了避免迪尔凯姆功能理论中的目的论,拉德克利夫-布朗用“存在的必要要条件”去替代“需要”一词。拉德克利夫·布朗这样做的理由是无须假定存在着普遍的人类或社会的需要,而什么是生存所必须的条件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于是结构分析与功能分析的基本逻辑就变成:社会组成部分最低程度的整合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功能是维持最低限度整合的过程;因此,可以用对社会整合的作用来说明社会具有的结构性。根据这种逻辑,布朗认为可以用社会结构对团结和整合的需求来解释文化要素,如宗族准则和宗教仪式时整合的作用。但拉德克利夫-布朗没有详细指出如何评估使社会系统存在下去的功能统一的必要程度以及检验这种假设所必须的操作步骤,所以其功能理论陷入一个同义反复:因为社会存在,所以它必定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整合。

马林诺斯基的功能理论为了消除功能理论的目的论缺陷,重新引人了斯宾塞的研究方法,实现了功能理论的回归。马林诺斯基引入两个概念:一是系统层次,二是在各个层次上,需求复杂多样。系统有三个层次:生物的、社会结陶的和符号的。生物系统处于底层,社会结构处于中层,符号系统处于上层。结构和符号系统对社会学的分析是重要的。每个层次上都有基本的需要和生存39条件,这些需要和条件得到满足是社会结构整体和文化一致的前提。某一层次系统需要的满足必然制约着靠近它的系统层次需要的满足方式。马林诺斯基强调制度分析对于分析结构系统层次的必要性。在他看来,制度是满足必要条件的行动被组织成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2.默顿的功能理论

默顿的功能理论被称为经验主义分析的功能理论。默顿认为,宏大理论的建设必须以经验为基础。功能主义理论最大的缺陷是太过于宏观却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默顿认为功能主义应建立中层理论。中层理论既包含了定义清晰的操作化概念,又能对有限社会现象的关系进行论述。默顿的操作方法是用功能主义的特定范式来阐述中层理论。默顿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功能主义假性假定。假默顿认为功能主义理论有三个问题的假定,即功能一致性假定、功能普遍生假定、功能不可或缺性假定。功能一致性忽略了社会整合类型、方式、程度、范围以及社会系统各部分中既存事件的各种影响。功能普遍性假定忽视了社会事件不单单具有正功能,而且还具有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忽视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种类型的“功能替代物”的存在。

从经验分析出发,默顿提出了自己的功能分析方法。默顿的功能分析坚持认“纯粹描述”个体和群体行动开始,通过研究行动意图、顺从倾向和越轨**来说明行动模式所发挥的功能情况,通过研究一些潜在模式的作用来了解行动模式的潜功能。这样:功能分析就能解决行动模式所发挥功能的均衡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对行动模式所发挥的功能做了全面考虑,解决了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社会人

1.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种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的三种属性是统一的。马克思承认人的自然属性,但是,在生产劳动基础上的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纯粹自然属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自然都在生产劳动中被社会化了,因此,人的自但它也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2.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必须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满足自身各种社会性的需要。不仅如此,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五种需要组成人的需要发展的阶梯,一种需要的满足既是另一种需要的基础,又会推动人对更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如果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人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安全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不可能得到满足。而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人必然会渴望安全需要。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一个人只要正常存在,就必然会竭力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然而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限制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生产力因素、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人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受到自然资源多寡的限制。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多少和方式口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他人合作的同时,还与他人竞争。在与别人的激烈竞争中,人可能运用社会法律、道德所不允许的手段击败对手从而获得稀缺资源。一定时期的社会制度、风俗和习惯对人们需要的满足也构成限制。在具体的社会互动中,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运用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手段,才能使社会互动顺利进行下去。这样,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可能与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发生激烈冲突。如果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对人的需要过分压制的话,人可能会绕过甚至破坏它们以便满足自身的需要。

这样看来,人性的问题就不能以简单的善恶标准来评论了,不然就会把人性问题抽象化,不能把握人性问题的实质口马克思主义人学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人性与需要联系起来,从而科学的解决了人性问题。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很明显,马克思认为,人性与社会实践是一致的。人通过社会实践与 然属性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实践观点去理解,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必然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社会、自然发生联系,改造社会与自然,同时又不断的改造自己。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强调人性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抽象静止的。人性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条件,人性就有相应的发展水平。社会需要引发人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恩格斯根据这个观点,把人的消费对象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从社会结构角度看,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既是人的需要的产物,又具有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独特社会功能:经济活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政治活动满足人际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化活动赋予人生更高层次的享受。人的需要总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人过分追求某一种需要,必然会导致人性异化并将社会实践引人歧途。马克思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的需要被全面、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的多样性是统一的,它们共同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之中。基于对人的本性的全新理解,马克思赋予“富有”和“贫困”以全新的涵义。在马克思那里,富有和贫困同国民经济学上的富有和贫困的涵义全然不同。在马克思那里,贫困不是指物质财富的贫乏,而是指需要的单一,富有同样不是指物质财富的富有,而是指需要被全面地、最大程度地满足。3.人权的内涵是什么?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存在普遍的人权吗?

天赋人权是指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一,人权根本不是天赋或与生俱来的权利,人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第二,在阶级社会里,人权不是普遍的、超阶级的观念或法规,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权总是统治阶级的特权。统治阶级认为剥夺他人是自己天赋的权利,被统治阶级则认为,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实现自身经济政治的解放是自己首先要争取的人权。第三,人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权受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权标准是有所差别的。第四,不存在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人权。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负担相应的义务。第五,人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人权的内容必然会越来越丰富。第六,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确立真正、彻底4.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最高原因和最高目的,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基本标准。5.社会发展为什么会出现“无主体”的困境?

真正的社会发展表现为人的本质和人性的不断发展,那么这就意味着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关系出了问题,都会导致人的异化。

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由于不能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结果出现了这些关系中一种或几种关系的不平衡,不仅社会发展排挤人文精神,漠视人的存在。比如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工业文明观”,认为工业的增长是衡量发展的惟一尺度。在传统社会发展观的指引下,社会发展出现了诸多的矛盾与问题。

第一,社会财富的增加与人口贫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在全球范围内,贫困人口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逐渐加大。从人口的角度看,不仅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贫富差距拉大,而且发达国家的人口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无疑为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稳定设置了障碍。

第二,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当今社会经济的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环境污染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发达国家在经过发展以后,开始注意环境保护。但是有的发达国家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源来治理环境污染的。它们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企业,比如钢铁企业,另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直接输出污染物品,比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

第三,物质文明繁荣与精神文明衰退。精神文明衰退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社会诚信问题严重。2002年安然、世界通信等美国大公司的倒闭所暴露的企业诚信的丧失,对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美国的公司是最讲诚信的。《圣经》上说,撒谎是犯罪;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必须首先这样对待别人。这两条训诫对以诚信为核心之一的“美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9·11”事件后,布什曾说过这样的话,“恐怖分子可以摧毁美国最高的大厦,但是他们无法动摇美国的根基„„”他的讲话令美国人鼓舞万分,但谁也没有料到美国大公司相继爆出重大丑闻,美国人不明白了,他们的根基还是那么稳固吗?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诚信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企业诚信问题成了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是企业,个人的诚信问题也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诚信的解体将比战争更可怕。

“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使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遭到破坏,使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关系失衡,人性异化。它启示我们: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只有在人与世界的相对平衡关系中才能实现;一旦人们在实反人性的异化效应。6.什么是现代人?现代人应具备哪些素质?

英克尔斯提出了现代人应具有的12个品质特性:乐于接受新事物、准备接受社会的变革、思路广阔头脑开放、注重现在未来并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重视有计划的生活与工作、尊重知识探索未知、可依赖性和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乐于选择新职业并对传统敢于挑战、相互了解尊重与自尊、了解生产及过程。大体上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主性,进取心和创造性;对社会有信任感,能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针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者提出了现代人标准的具体规定:(1)为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献身的精神;(2)准备和乐于接 的人权,就必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灭私有制。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消灭统治阶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人权才成为全体人民的权利。

本身受到阻碍,而且人本身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科技理性、经济理性,把社会发展自然化、理性化、实证化,受他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新的行为方式;(3)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以非传统的行为方式去生活、创造;(4)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看法;(5)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情时;(6)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7)计划性强;(8)注重对事实的考察和尽可能多地去获得知识;(9)可依赖性和信赖感;(10)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11)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12)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13)了解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创造。总之,现代化的人思想不保守、僵化,更不偏狭、固执。他们能够正视现实、正视自己,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喜欢思考问题,善于应付变化,对于与己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有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对于不了解或不懂的事情,不盲目轻率地肯定或否定;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能够力求采取科学、理性、明智的态度;他们立足现实,而又不拘泥于现实,能够面向外部世界和未来;他们憧憬外部世界和未来,而又不至于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等等。可以看到,现代人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现代人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

7.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人的现代化有哪些途径?

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化。通过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从而人能够更好的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人的本质,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现阶段,人的现代化就是实现“四有”新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人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起作用的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明确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性质,然后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目前来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实施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大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造就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第四章

社会角色学习

1.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就是指,由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2.对社会角色有哪些经典解释?

戏剧中的舞台和社会舞台有异有同,因此两种舞台中的角色概念也必然有异有同。一方面,正是因为具有相同之处,社会学才得以把角色这一概念从戏剧中借用过来;另一方面,社会学中的角色已经部分地改变了舞台角色的涵义,并注入了一些新的意义,因此两种角色概念又必然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1.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似分析

(1)两种角色都是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在舞台上,即使扮演着某个角色的某个演员消失了,这个角色依然可以存在着,也就是说,戏剧中的各种角色不过是根据剧情需要而安排的各种位置。舞台角色如此,社会角色也是如此。一个县要有县长,县长可以易人,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县长这个位置却是“不可缺少的。即使不叫县长而该叫其他的什么职务名称,这个位置依然存在。

(2)两种角色都有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舞台角色要按照剧本所规定的人物的行为和姿态来说话和行动,这种规范有其专用的词汇,叫做程式。表演程式,就是指剧中人物表演动作规范化。类似地,社会角色也要按照社会所规定的适合该角色的规范来说话和办事。社会角色实际上就是指人们在某一特定社会位置上与他人进行交往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中,就社会角色而言,不管是哪个人担任县长这一职位,都必须按照社会对县长的要求来说话办事,否则,这个人就不能担任或担任不好县长。

(3)两种角色都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毫无疑问,社会角色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尽管舞台角色经过艺术加工,但它也是以生活中的原型为蓝本,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些戏剧和电影中的角色甚至直接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物。如话剧《陈毅市长》中的陈毅,原型就是陈毅元帅;当今许多刑事侦缉大片,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大案、要案为根据,采用纪实手法制作等。

2.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异分析

(1)舞台角色与社会角色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就模式而言,社会角色?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模式,舞台角色则是通过艺术加工后反映人类生活的舞台模式。舞台表演反映生活,但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甚至是通过变形的方式反映出来的,按照戏剧理论的说法,是”虚拟“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活生生的,戏剧艺术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表现广阔的活生生的人类生活,就不能完全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反映者和被反映者之间并不是等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社会角色是人类生活中的现实角色,舞台角色是表演角色。

(2)两种角色的行为目的不同。社会角色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担任的角色。如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只有认真担当他们所承担的家庭角色,才能过上美满协调的家庭生活;个人也只有在社会中认真担当社会分配给他的职业角色,他才能得到社会给他的一份合适的报酬来满足自己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舞台角色的扮演则并不是为了直接想尽某种义务和事受某种权利,而是通过表演使广大观众得到休息、娱乐或精神上的享受和教育等。

(3)两种角色行为规范的根据不同。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如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父亲的行为规范是根据他在社会中的谋生方式,以及由谋生方式派生的社会权利和应尽的社会义务所确定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父亲的行为规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非任何个人想怎么改变就可以改变的。相反,舞台角色的行为规范,则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导演的要求以及演出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感情是”体验性“地投入。

(5)两种角色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同。社会角色是人类社会实实在在的生活角色,人们担当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舞台角色则纯粹是一种表演,演员担当舞台角色,只是通过表演以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舞台角色在舞台上的任何行为,都是剧本或导演预先规定好的,演员通过这种行为扮演,除了获得艺术创造的偷快外,不过是在那里”做戏“而已。3.社会角色有哪些基本要素?

角色义务、角色权利和角色规范就构成了社会角色系统结构中的基本因素,即社会角色要素。1.角色义务

角色义务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义务的确定性,表现为同一种社会角色具有相同的角色义务。一般来说,角色义务的确立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要为角色义务确定了范围;二是个体的行为必须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角色义务一般经由两种形式凰得以确立:一种是自然确立,即有些角色义务是人们的行为习惯的结果,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一种是通过行政方式,即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制度和纪律等来确立。许多职业角色的义务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加以确定的。

2.角色权利

有义务就必然有权利,权利是同义务相对应的。角色权利是保证社会角色履行角色义务的基本条件和动力。角色权利不明确或者不为社会清楚地了解,角色义务也就元法履行。具体来讲,角色权利包括角色权力和角色权益两方面,前者指角色扮演者履行角色义务时必须具有的支配他人或使用土地、矿藏等,没有这种权力就难以履行角色义务;以及同交往对象进行交往的权力,即社会角色还必须同其他社会角色进行交往和合作,没有这种权力,也不能履行角色义务。角色权力具有目标性、限定性和确定性这三种特性。也就是说,角色权力的目标就是履行角色义务,并且权力使用的范围也只能限定于角色义务。同角色义务的确定性一样,社会赋予社会角色的权力也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改变的。角色权利则具有直接性和明确性两种特性。直接性是指角色权益可以直接由角色扮演者获得,因而可以用来直接满足他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明确性是指角色扮演者所拥有的权利不是隐含的、模糊的,而是具体、明确的,这种明确性通常用文件标明,如工人与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既规定了合同工的角色义务,也明确规定了合同工应享的权利,包括工资待通、劳保福利等。

3.角色规范

角色规范是社会所规定的角色的行为要求或行为模式,同角色义务和角色权力相比,它具有外显性。一般来说,人们往往通过角色规范来认识和理解角色义务和角色权利。纵观人类历史,可以看出,角色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在个体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是调节人类个体行其二,在社会影响个人时起中介作用;其三,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4.社会角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客观性

社会角色的产生和存在是客观的,任何一种角色都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而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结果。一定的社会需要要由一定的社会角色的活动来满足,脱离社会需要而由人们头脑中想像出来的社会角色〈如观世音菩萨和玉皇大帝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

2.规范性和期待性

角色首先就是一整套指导人们行动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人们担当一定的角色,就要按照相应的角色要求来说话行事。既然角色首先是一整套行为规范,所以当个人处于特定角色位置时,人们自然就会对处于该角色位置的个人提出与之相应的要求或寄托特定的期望。

3.惟一性和对应性

无论哪一种社会角色,它在社会中都是只此一种,是惟一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已经被历史淘汰的角色还是现存的角色,都是在特定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具有惟一性。此外,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是对应于另一种社会角色而存在的,没有相对应的角色作为前提,这种角色也就不复存在,如没有父亲就没有儿子,没有老师就没有学生等,反之也一样。

4.扮演性

好比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舞台角色一样,人们在担任一种社会角色时,也具有”化妆演出“的特性。演员必须按照剧本的规定和导演的指示,表演”他我“;社会成员在担当某种社会角色时也必须按照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来说话和行动,即他的言语举止带有一种扮演的性质。比如,一对夫妻吵架,恰(4)两种角色感情投入的要求不一样。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在扮演社会角色时,感情投入是自发、真诚和实实在在的,而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时,角色义务就是指社会对社会角色所规定的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每一种社会角色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也就是角色义务。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权力,后者指角色扮演者在履行角色义务后应当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报酬。角色权力包括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的权力,如工具、设备、为使之符合社会需要的指示器。角色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其一,保证角色权利的运用和角色义务的履行,防止角色扮演者行为越轨;

遇客人来访,双方立即收起怒容,笑脸相迎,热情待客。他们这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就可以说是一种”伪装“,是为了接待客人的需要而不得不装出来的,也就是一种扮演。

5.发展性

即角色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或个人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角色的发展性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角色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二是角色的行为规范随着个人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6.基础性

社会角色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角色发生着不同的社会关系,也正是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单位,如果离开了这些角色,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也就不复存在。5.什么是角色丛?

角色丛是指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也被称队为角色集,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与他人相互联系的产物。

6.社会角色包括哪些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因素的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或者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角色。自致角色亦称成就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得的角色。现代社会中的学校角色和职业角色,绝大多数都是自致角色。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规范化程度的不同,即社会对角色有无明确具体的规定以及角色如何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把社会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都有十分明确和严格规定的角色。开放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都没有明确和严格规定的社会角色,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所承担角色的理解以及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比较自由地从事活动。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角色的行为动机、效果以及所得报偿方式,可以把社会角色划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获得实际利益。表现性角色,是指那些不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某种价值观念、思想信仰或道德情操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永久角色、长期角色与临时角色。依据角色伴随个人时间的长短来看,可以把社会角色划分为永久角色、长期角色和临时角色。永久角色,是指个体从出生开始一直到生命终止都一直在扮演的某种角色。个体在家庭、学校与职业岗位上所扮演的角色,一般都是长期角色。临时角色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在社会中发生突然变化时临时扮演的角色,另一种是个人在闲暇时间或休假日临时扮演的角色。

5.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根据角色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正式角色,是指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角色。非正式角色,是指偏离或违反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角色。7.角色学习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角色学习既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又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角色学习的内容是由扮演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决定的,主要包括角色义务、角色权利和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角色的情感和态度。8.角色扮演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角色期望。它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亦即社会对处于特定社会地位上的成员所规定的一套角色义务、权利和规范。角色期望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对角色的一般期望,二是对角色的特殊期望。角色期望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它能影响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一般来说,为了能更好地扮演角色,个人应尽力了解社会或他人对某一角色的要求或期望。

(2)角色领悟。角色领悟也叫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的理解,是自我对角色的认知形态。由于人们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对同一社会角色的理解常常存在差异,甚至截然相反。怎样处理这种领悟上的差别呢?一般而言,个人应该尊重社会上多数人的看法,努力缩小自己的领悟和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因为,一种角色扮演成功与否,最终是以社会的评价而非个人的评价作为标准。

(3)角色实践。角色实践也叫角色行为,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如果说角色领悟是一种个人观念,那么角色实践则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一般情况下,个人的角色领悟与角色实践是一致的,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或制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的角色领悟与角色实践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4)角色建设。角色期望、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是社会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角色建设是指人们在实践角色时,遇到了很多先前料想不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角色扮演者不得不随机应变地创造出一些过去为这一角色所不具有的行为规范。9.什么是角色失调?它包括哪些基本类型?

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仅会出现角色差距,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 为了能有效地扮演好自己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社会成员还必须进行角色学习。所谓角色学习,就是指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些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统称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3.角色中断。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期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向发生了矛盾的现象。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10.社会角色理论主要包含哪些重要流派?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建立在个人层次上的,它认为角色是在相互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创始人是提出自我理论的米德,因而,这种角色概念是与自我概念紧密联系的。

米德综合了詹姆斯和库利等人的理论,研究了心灵、”社会我“和社会如何通过互动产生出来,又怎样凭借互动得以延续。他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主要包括:

第一,在社会交往中,象征符号是最基础的东西,”自我“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有赖于扮演他人角色的体会。米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沟通和交往,人们的思想和感觉必须先转换为象征性符号,如文字、手势、表情等,通过交往的反应,建立起共同的了解。他认为,人们在交往中,通过理解别人的手势和表情等,就能将自己假定在别人的位置上,设想互动对象的观点、态度、意向及其他内心状态。如果没有这种”取得他人的角色“或”想像性排演“的能力,人们就无法进行互动。米德进而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超脱于他自己(根据经验)从而变为自己的对象“时,他的自我概念才能形成。也就是说,自我观念是通过象征性互动和扮演一定的角色而发展起来的。

第二,把”自我“区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指未经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客我“是指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它是自我的社会部分一一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主我“首先发展起来,但由于婴儿必须首先领会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因此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得以出现。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包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系列连续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我不断地对变化着的客我作出反应。

第三,自我概念的发展阶段。米德认为,客我发展要经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群体游戏或博弈阶段。”模仿阶段“是自我形成的最初阶段,发生在2岁以内。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与父母进行”手势交流“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客我“尚未形成。其后是嬉戏阶段,从两岁开始,大约持续几年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即把他们自己想像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最初,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和目标与父母的思想和目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当父母未能满足他们某种需求而遭受挫折时。儿童最开始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一一那些与儿童相处十分密切并对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人一一的角色,首先是父母或代理父母之职者,其后是兄弟姐妹、家里的朋友以及其他一些非亲非故者。在这一阶段,”客我“开始得到发展,但儿童还不能理解角色借用的意义,他们只是在玩耍生活中的社会角色。群体游戏阶段则源于三四岁以后,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并把家庭看做是他们所隶属的群体。他们开始关心在非家庭群体、包括作为整体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即米德所说的”概化了的他人“。在群体游戏中,如玩垒球,儿童必须考虑许多人在同一时间内扮演许多不同角色时的相似行为,必须预知所有其他玩伴的行为并”客我“的形成过程已经完成。

米德认为,个体只有在获得自我概念以后,才能扮演好自我的角色。自我概念在个体与他人的接触互动中,起着影响或支配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作用。可以认为,米德有关自我的理论提出了对角色发生论的解释。

2.结构功能论

结构功能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建立在社会系统层次上的,正像在整体社'因嘻职业角色中和企业组织的职务系统中可以看到的具体例子那样,角色是社会的构成单位,它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而分配给个人的,以使自己的行动应这种分配,这是它对个人提出的课题。这种意义上的角色概念是和“地位”一词配对使用的,地位侧重反映行动者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角色反映社会系统中行动者的行动过程。

结构功能论中角色概念的创始人是文化人类学者林顿,他也是角色理重要代表人物。林顿首先把地位和角色作为一对概念来使用,并对两者了区分,认为地位所代表的权力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规范。因此他认为,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也是根据文化所规定剧本进行的。

帕森斯承袭了地位和角色这对概念,并将之完整地纳入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之中。他把两者用连字符联结起来,把地位-角色看做是比社会系统有关的行动更高一级的单位;这个单位从结构上来看是地位,从功能上来看是角色。前面所讲的”位置“,是表示某个行动者在与别的行动者的联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因此也就是结构,而”过程“是表示某个行动者在与别的行动者的联系中是怎样行动的,因此就是功能。称地位-角色是社会系统的单位,意味着它是与社会系统有关的特性,而不是与行动者有关的特性。4.角色失败。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决定对这些行为做出何种反应,必须知道周围的整个情势。这样,他们就在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当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他们已将”社会“内化了,总之,符号互动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微观社会分析的概念,而结构功能的角色概念是宏观社会分析的概念。尽管这两种角色概念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但他们对角色行动的性质本身的看法并无分歧。角色概念对于社会学分析真正意义,只有通过调和两者在角色看法上的分歧并对其进行整合,才能得正确认识。综合上述两种角色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角色概念本来就具有需包含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性质,也就是说,把角色作为一种职能来理解时候,角色是个人行动,属于个人层次,角色履行、角色扮演等就表现了这方面;而把角色作为整体中的局部所承担的部分来理解时,角色表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属于社会层次,角色结构、角色分配等表现了这一侧面。角色概念的特征同时包含着个人和社会这两个侧面,这在社会学分析中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如果排他性地将其中的任何一方排斥掉,则这个难能可贵的联结个人和社会的概念,就不会再具有它原来具有的战略上的重要意义了。

11.社会角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个体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社会由诸多个体组成,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通过个体生命的延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人天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进入社会生活之前就已经实行群居了。也就是说,个体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由个体组成。人类的原始群体经过漫长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级结构和多维关系的复合体系。市民个人需要的满足,人身与财产的保障,以及特殊利益、公共福利和秩序的维持等,都是通过单个人的联合、通过法律等来实现的。人们在社会的各种交往活动中,都有法律、纪律、制度、秩序、礼仪、道德和习俗约束着,无论哪一种社会空间位置,都对人的活动有所规定和要求,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群体中生活的个体,他的目标、行动都必须与群体和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相协调。个体在群体中占据着一定位置,群体对占据这个位置的个人的行为做出一定规范,使之符合这个群体的利益。这种有一定要求的社会位置,它的动态表现就是社会角色。总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社会角色是和社会同步产生的,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

12.如何科学地认识社会角色的变迁与发展?

1.角色内容的变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角色恒久不变是没有的。例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妻子“这一角色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社会,”女子元才便是德“,作为妻子,其理想形象是”贤妻良母“,义务就是”相夫教子“,社会要求她们温柔、体贴、善良、贤淑,把全部身心都投注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权自主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等。

2.社会角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消失或产生

社会角色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需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有些角色随着需要的消失而消失了,有些角色却随着需要的产生而产生了。随着每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相应抱有一系列旧的社会角色的消失和新的社会角色的诞生。

在各种社会形态中,社会角色的数量和形式不尽一样。一般而言,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越丰富,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需要而实行的社会分工也就越来越精细,社会角色也就随之不断增加。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生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不断产生出一些新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增加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分裂,一个社会角色被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例如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民,自己包揽田间一切农活,全国绝大多数农民都扮演着这个同质的农民角色。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这个角色迅速分解。有专门供应种子的,有专门管理水利的,等不同分工,于是就产生了种种具有各种不同专门技术的农业耕作者和技术员。这种角色增加的方式叫做角色分化。第二种方式是增生。随着人们社会需要领域的拓宽,原有的角色不能满足现有需要,于是一些完全新型的角色就诞生了。例如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后,社会增加了工人这一新角色;当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社会又增加了微机操作人员等新的社会角色。总之,角色增加与角色消失都取决于社会需要的变化与发展。也就是说,社会角色不但与社会同步发生,而且社会角色的增减也与社会同步发展。从整体上看,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角色的种类越多。

第五章

个人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它具有哪些特征?

社会化就是指个体从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不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形成、发展和完善自己人格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化过程也就是社会角色的学习过程。

1.社会强制性

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时常表现出无意识地、被动地、潜移默化地被周围的人们和环境所塑造,尤其是在生命发展的早期阶段,个体更多的是不自觉地接受社会的影响,较少有能动的选择性。

2.主观能动性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影响,而是一方面既接受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积极主动地认识社会,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环境。个体在社会化中的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自身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和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引导着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不仅有选择地将社会价值文化内化,还将内化了的社会价值文化有创造性地外化;二是社会化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既被社会化,也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个体既是社会化的客体,也是社会化的主体。

3.终身持续性 于整个家庭。现代社会,提倡”女人半边天“,做妻子的不再把”无私奉献“放在首位,除了家庭生活外,她们还要追求自己的事业,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适应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完善自己的人格。由于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迁和发展之中,个体和社会交互作用,无法造就固定不变的模式,从而使人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终身不间断进行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

4.相互性

所谓相互性是指社会化过程中主体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包括正向、反向和侧向三种影响类型。就世代延续而言,人们特别关注正向和反向这两种社会化。如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以及成人对儿童的教化和影响等都属于正向社会化,而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以及儿童对成人的反教化和影响则属于反向社会化。通常而言,正向社会化比较明显,而反向社会化则不易被察觉;在正向社会化中,施化者往往是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影响受化者,而在反向社会化中,施化者则往往是无意识地、无明确目的地对受化者产生影响。并且只有当子女、学生或儿童传达给父母、老师或成人某些文化因素时,才谈得上反向社会化问题。这种传达或表现为受化者对新的文化因素的领悟,或表现为对原有观念、规范和行为模式等的改变。一般来说,在传统社会中,反向社会化非常少见,因为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父辈把一切传给子辈,子辈再传给孙辈。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反向社会化也变得比较普遍,子辈和孙辈都可能反过来将知识、文化和规范教给父辈和祖辈。2.社会化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具有一段相当长的生命周期,在这段时期,人在生理上元法自理,智力上尚未趋于成熟,生活上不能独立,不得不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怀和照顾。正是这种生活上的依赖性,决定了一个人生下来就得生活在社会中,而人的生理、心理及能力的成熟与发展过程,在客观上又决定了这种依赖期一直要延续一二十年才能完成。这种较长依赖生活过程,提供了大量的亲子相互作用的机会,提供了充分的共同生活时间,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及发展条件。所有这些,使得人的社会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同时社会也将其知识、规范、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文化,传递给新的社会成员。

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较强的学习能力则是人类所独有的主观上的特征。尽管社会中每个具体的个人在学习能力上有很大的差距,但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确实有着其他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学习能力,不仅比其他动物学得更多,而且学习的时间也更长。

3.人有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人类语言具有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借助语言来传达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和表达意愿等。借助语言,上一代人可以对下一代人、同代人可以对同代人进行社会驯化,个体也可以学习社会文化、积累生活知识、学习他人经验以及认识和理解环境的意义,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和改造社会等。可以这样认为,有了语言,人类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互动,有了社会互动才有交互作用,也才有社会化。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它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社会化的内容,扩大了社会化的范围,加速了人们社会化的进程。

4.人有思维能力

人之所以具有优于其他动物的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能够通过实践把在客观现实中所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观念、思想和动机,从本质上认识客观事物。人的大脑结构为人类的思维提供了客观的生物基础,而人类在这一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高度复杂的思维能力又为人的社会化增加了新的工具和途径。3.社会化有什么意义?

个体与社会处在一种双向的适应和改造关系中。个体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也在改造着社会,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社会化则对形成和维持人与社会这种相互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个体需要

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也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或者说社会化是把个体从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的过程,个体只有经过社会化的途径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生活技能、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等,才能适应社会生存。由于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和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个体还必须继续社会化,更新观念,转换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接受新事物。

2.社会需要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类文化延续、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类交往和有秩序地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保持安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整体,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源源不断地补充新成员以接替老成员,而社会化过程正是社会以它特有的文化将新成员不断教化为符合要求的合格成员的过程。因此,尽管老成员在不断死亡,社会却仍能够存在和向前发展,社会文化也在其中得以保存、传递和更新。4.社会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社会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现实社会生活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社会化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由于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社会化过程,从而导致对社会化内容的不同认识。

1.从社会化的基本活动来看

从社会化的基本活动来看,可以把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几种:

(1)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人要在社会中生活,首先就要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它包括两个方面:生活自理能力和谋生能力。人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谋生手段,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2)掌握基本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向其全体成员所提出的行为规则的总和,个体如果不掌握这些规范,就会与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就无法与社会良性互动。相反,个体只有掌握这些行为规则和方式,并按其行事,才能为社会所接纳。因此,个体除了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既包括强制性规范,如法律规范,又有范围极为广泛的道德规范,还包括各种各样具体明确的生活规则。

(3)确立生活目标,内化价值观念。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还必须在更深的层次上向他们提供一种价值观和生活目标。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既包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也包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如何确立生活目标以及确立什么样的生活目标,涉及到人的价值观念,因此确立生活目标与培养价值观念密不可分。一般而言,个体最初确立的生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父母和老师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社会接触的日渐增多,个体的能动性逐渐增大,开始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

(4)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要为社会培养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角色,并按照相应的角色规范行事。因此,社会角色的学习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中,角色学习是社会化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个体所要达到的一项基本要求。即使是在成人以后,人们也始终要对许多新的社会角色进行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

2.从社会化发生的领域来看

从社会化发生的主要领域来看,可以把社会化的内容划分为以下几种:

(1)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会被现有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在于将个体培养和训练成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利、承担应尽义务以及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操的培养是公民政治态度与政治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部分。

(2)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完善道德观念的过程口道德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行为的准则。人们有了道德观念,才能够控制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因此,把道德内化为人们自身的意识也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3)两性角色社会化,也称性别道德社会化。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特征方面,而且还表现为社会特征的不同。男女之间的这种社会性差别,正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5.社会化的主体是什么?

社会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群体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则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区以及工作单位等。

1.家庭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机构。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学校: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儿童社会化主体是学校。作为一种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正规化的学习机构。3.同辈群体:是由地位、年龄、性别、兴趣和价值观念等基本相同的人所组成的一种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4.大众传媒指的是以印刷媒介(报刊、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网络等)为工具,面向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信息传播手段。

5.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常常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社会心理、价值标准、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来控制和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使人们不断在新的生活条件下继续社会化。

6.工作单位一般是指个人在社会结构中从事某一职业所归属的社会组织职业生涯的开始,意味着一个人经过早期社会化之后进入了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新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结束。工作单位元疑也是个人开始新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影响主体。要求人们付出更大的责任心,有更清晰的角色意识。6.社会化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社会化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个体往往要经历各种类型的社会化,才能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社会学者们一般把个体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化划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基本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也是社会化最主要的内容。基本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家庭、邻里、幼儿园和学校来进行的,对个体而言,它是基本的却也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化阶段。

2.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继基本社会化之后的成年人的社会化,它从个人完成基本社会化的时候开始,一直到他离开世界时才结束。继续社会化与基本社会化首尾相接,贯穿了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继续社会化主要通过成人教育、职业培训、业余学习和专业进修等途径来进行。

3.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社会化过程,它是指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适应和文化内化的过程。它意味着个体放

弃了原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确立起新的人生目标。7.社会心理学派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社会化的?

社会心理学派从个性发展角度来研究社会化,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1.库利的”镜中我“ 库利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镜中我“,”镜“指的是社会,即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映,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就产生于这种反映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映来了解我们自己的。例如通过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我们才知道自己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是受人尊敬的还是遭人鄙视的等。库利最先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家庭中,孩子对他们父母的意见抱有”同感“,由此而形成自我意识。他还认为,人们在童年期形成的自我概念比在后来生活中形成的自我概念更稳定、更持久,因而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也更重要。

2.米德的”主我“和”宾我“ 在库利之后,米德进一步提出,把别人的态度内化,并能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判断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米德把自我区分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主我“富有创造性和独特的性格,对他人的态度作出反映,而”宾我“则是自我的社会方面,体现了他人的态度。作为整体的自我则是把普遍性的他人有规律的态度与个体行动者不可预测的自发性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尽管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每个人又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这个世界作出反映。

按照米德的看法,要想意识自己,就应自己把自身作为一个客体来体验,而要使这种体验成为可能,就必须能够”采取他人的态度“。也就是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从外部观察自己,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积累与他人接触的社会经验,这也正是自我的形成过程。米德把自我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精神的发展程度还很幼稚,只能对特定个人的特定行动的经验进行个别的组织化,在这一阶段,自我的社会化还不充分;进入第二阶段后,精神的发展更趋成熟,可以开始作为自己所属共同体中的一个成熟的成员进行活动。同时,自我终于通过所属共同体整体的即”被一般化例如,当某一行动主体所属的共同体具有一定的业已确定的习惯、制度和规范时,他的宾我便由此决定,共同体的约束力越强,自我内部的宾我便越占优势。但宾我并非自我的全部,自我的另一半是主我,主我则不受外部他人的约束,具有独创性和革新性,它是能够进行主体性再组织化的自我部分。

8.精神分析学派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社会化的?

精神分析学派也十分重视社会化过程中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心理学派的区别在于,库利和米德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而弗洛伊德则看到这两者之间更为基本的是冲突,文明的生活要求我们去压抑许多深层次的生理欲望。库利和米德把自我解释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并强调语育和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而弗洛伊德则强调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认为我们大量的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这是我们的意识和理性难以进入的区域。

1.弗洛伊德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或者说把“我”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是个人在出生时以及一生中表现出来的自然驱动力的来源,包含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有学者认为,对本我的强调,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幼儿的“我”几乎完全是由本我组成的,但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通过与他人的社会相互作用,逐渐知道了本我并不总是得到满足,而且必须加以限制,于是“自我”出现了,它是“我”中自觉的成分,也可称为意识我,它理智地试图在社会环境的需要与本我的自然驱动力之间求得平衡。可见弗洛伊德的自我与米德的自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米德的自我分为主我和宾我,而弗洛伊德的自我是本我、自我和超我这种三分法中的一个。“超我”则大致相当于米德的宾我,即对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是对人格的审查、意识和社会监控。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一个中介角色,大多数情况下,它都处于无意识之中。在他看来,只有人格的这三个部分终其一生都是和谐的,一个人才能获得心理健康。

2.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他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故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冲动,而埃里克森主要关心的则是更为理性的自我的世界,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生物学观点,认为其忽略了社会与文化的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到5岁就基本塑造完了,但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不仅仅在儿童期。他把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心理阶段,认为它随着我们一生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而变化。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是由“认同危机”来定义的,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源自于对这些认同危机的积极解决,在现代社会中,这也囊括了人们对生活的许多基本关怀。

埃里克森提出的8个认同危机依次包括: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学龄前的主动与内疚,学龄期的勤奋与自卑感,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中年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以及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不过他所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伴随着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而来的共同社会趋于解体、教育时间普遍延长以及职业生活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青年的认同危机问题。认同是一种整合自我的机制,但在青年期,人必须脱离共同社会,加入职业世界,职业世界是包含许多分化出来的角色的利益社会,当青年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社 为“主我”和“宾我”,“主我”是本能的、自私自利的、任性的和未经社会化的自我,而“宾我”则是了解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期望的社会化了的自我。的他人“的态度组织化而形成,这个因一般化的他人态度的组织化而形成的自我有一部分是宾我。也就是说,米德所说的宾我就是一般化的他人的内化。

会环境时,就会产生认同与角色的混淆,即出现认同危机。埃里克森认为,现代产业社会所特有的各种青年期精神病理都可由此得到解释。9.认知学派、文化学派和结构学派又是怎样理解社会化的?

1.认知学派

社会心理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都是把人格的发展当作一个整体,而认知学派所关心的则只是人格发展的某个局部,即认知的发展,或者说是我们学会思.考的途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与人的认识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这一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为了学习,儿童必须吸收知识并加以消化,并坚信儿童智力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前操作阶段(2岁左右到7岁)、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1岁)和形式操作阶段(12岁到15岁)。皮亚杰认为,在每个发展阶段,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儿童所有的活动都标记着确定的智力操作类型。这些智力操作类型为儿童获得知识给定了某种结构。他相信,尽管有些儿童比另外一些儿童走而且事实上也是荒谬的。

2.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是从文化角度来研究社会化的,它把社会化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这一学派形成于社会学的初创时期,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的创始人萨姆纳和托马斯。20世纪20年代之后,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对社会现象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系统地确立了社会学研究的文化角度。同时,他确立了一种重要的现代社会化的概念,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口这种对社会化的解释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在文化延续中的重要性。

3.结构学派

结构学派是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研究社会化的,它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学习和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1950年,美国社会学家S·萨金特在其《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中,首次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角色承担是社会化的本质。之后,帕森斯进一步认为,社会没有必要把人性陶冶得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只须使人们知道社会对不同角色的具体要求就可以了。他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即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其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应该说,帕森斯有关社会化的解释对社会化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以他自己的行动理论为媒介,可以使弗洛伊德的从精神分析出发的人格结构分析和从社会学出发的社会系统的结构分析趋同,向共同的标准构架发展。帕森斯认为,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和超我都可以解释为通过学习而内化的产物,无须加以区别,倒是废弃这种区别在理论上才更为合理。他还认为,弗洛伊德研究超我的形成,只局限于道德准则的内化,范围过于狭窄。可以这样认为,帕森斯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正是建立在以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这种修正的基础上的,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社会学化的尝试。10.试述个体生命历程中各阶段社会化的特征、目标和意义等。

1.少儿期的社会化

少儿期一般是指个体从出生到15岁这一时期,可以根据人的生理、心理、智能及个性上的差异把这个时期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和少年期。少儿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本领和行为规范等。少儿期的社会化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人的社会知识的增长与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同步进行;第二,施化手段逐渐由非言语手段发展到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第三,社会化主体逐渐由家庭扩展到社区和学校。与上述特征相应的是,这一时期个人社会角色的获得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逐渐由获得先赋角色发展到获得自致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首先进入家庭,自然而然地获得并扮演儿子或女儿、兄长或弟弟、姐姐或妹妹、孙子或孙女等角色;接着进入邻里,自然而又有选择地获得并扮演伙伴、朋友等角色;之后进入学校,通过选择和努力而获得并扮演小学生、中学生以及三好学生、少先队员等角色。这一时期个人社会角色的获得与扮演实质上反映了个人是如何与他人建立并处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志缘关系以及业缘关系的,尽管这些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和直接,但它们对个人社会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和至关重要的。

2.青年期的社会化

青年期一般是指个体从跨出少儿期到30岁左右。依据社会化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把这一时期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青年前期和青年后期。从15岁到18岁,称为青年前期,它是个体基本社会化的最后阶段。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并称这一时期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日趋成熟,世界观也初步形成,个人的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大,并逐步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独立地跨入社会,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这一时期的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同年龄男女的新的交际;学习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机体;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那里独立地体验情绪;有信心实现经济独立;准备选择职业;做结婚与组织家庭的准备;发展作为一个公民的必要的知识和态度;追求并实现有社会性质的行为;学习作为行为指南的价值与伦理体系。从18岁到30岁左右则是青年后期,也称为成年早期,即孔子所讲的”而立“时期。这一时期,个人面临着多种选择:一是选择配偶,建立家庭;二是选择职业,建立事业;三是选择生活目标,建立信仰。这三个方面的选择对于个人的发展和个人社会角色的获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偶选择的结果将使个人相继获得丈夫或妻子、女婿或儿媳、姐夫或嫂子、妹夫或弟媳以及父亲或母亲等一系列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新角色;职业选择的结果将使个人获得同事、管理者等一系列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新角色;目标选择的结果将使个人获得领导或被领导等一系列以志缘关系为基础的新角色。上述选择的结 过这些阶段要快些,但所有的儿童都必须按同样的顺序走过所有的阶段。他认为,像”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孩子教以任何东西“的说法不仅是错误的,果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个体的社会性,而正确地实现上述选择则是个人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关键所在。

3.中年期的社会化

中年期一般是指个体从跨出青年期到55岁左右,也称成年期。处于中年期的个体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和定型了,他们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年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建立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维护这种水平;帮助青少年成为一个能被人信赖的幸福的成人;充实成人的业余生活;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照顾年老的双亲等。中年人的历史责任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一方面,他们要接过老年人的”接力棒“,继承和发展他们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另一甲方面,他们要向青年人传递”接力棒“,引导和培养青年人步入更加广阔的扯会,使之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相对于青年人来说,中年人所扮演的角色在数量上没有什么大的增加,但他们所承担的角色在份量上则大大加重了,角色|期望和角色要求也明显提高了。此外,由于在同一时间里,许多不同的角色往|往对同一个人提出不同的角色要求,因此,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是中年人在扮|演角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4.老年期的社会化

老年期一般是指个体从跨出中年期到生命的终点,也称成熟期。老年人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极为丰富;二是他们的身体机能处于逐步衰退状态。社会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和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巨大反差常常使老年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许多方面都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人到老年都要从他们长期工作的岗位上退下来,停止他们的各种职业角色的扮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退出了社会,相反,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还要在社会生活领域度过他们整个人生过程的1/5甚至1/4的时光。一般来说,老年人在退出工作岗位后常常会感到失落、孤独和寂寞,并由此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因此,为了克服上述老年问题,这一时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就是: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公民的社会义务;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方面要求降低。总之,随着老年社会的来临,如何帮助众多老年人在其最后的生命旅程中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调适其与社会的关系,并使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越来越成为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六章

社会互动

1.什么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与其说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行为的一种循环模式,不如说是角色互动的一种循环模式。社会关系是一个体系,由相互联系的角色互动关系构成。

2.社会关系有哪些种类? 社会是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4个体系。1.角色人格体系

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所以角色与人格是有机联系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个人与社会的初始关系体系。

2.价值规范体系

但在角色行为中通常表现为人们的主观意向,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灵魂,因而价值标准在现实生活中因人而异,是特殊的和无形的内在要素,需要转化为规范才能发挥作用。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只讲价值标准不讲规范,则价值标准无法体现;只讲规范不讲价值标准,规范就失去内在依据。价值标准和规范是内在联系的有机体系,内在的价值标准转化为规范,从而组成个人与社会的第二层关系体系。

3.权力制度体系

根据角色与人格、价值与规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我们看到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在互动中建立的社会,是一个具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人们的角色行为在不同的价值标准驱动下,经常处于无序状态。为了角色行为的有序性,人们设置了权力。什么是权力?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是安排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权力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权力是人格化的,制度是非人格化的,只有非人格化的制度才能实现权力的功能,所以权力必须转化为制度,从而形成个人与社会的第三层关系体系。

4.行为交换体系

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建立关系网的内在依据是为了满足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角色表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人的价值标准的层次,也是人的行为的层次。处在不同需求层次上的人,他们的价值标准不同,行为层次也会不同。由于人的需求决定人的价值标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决定人的需求,人的行为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分工决定的。行为通过交换才能满足需求。交换是经济学家的术语,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已将人的一切关系都视为交换关系即使最有权力的人,也要依赖无数具有交换价值的人。交换、分工与权力编制着一个不断增长并贯穿整个社会过程的网络,包括工业化、都市化和世 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虽然价值标准归根结底是由人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进行分析。交换与分工相连,分工与权力相关。由于分工的差异,每一个从事对别人有交换价值的专门任务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对他人的权力。

界化过程的相互依赖且变化发展的网络。这是人与社会的第四层关系体系。3.什么是社会互动?早期的社会互动理论家从哪些方面对社会互动作了说明? 作为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科学家,詹姆斯开启了社会互动研究的先河。詹姆斯认为,人类倾向于将自身看做客体,进而发展出自我感觉和对自身的态度。自我产生的机制是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对此作出反应和调整。詹姆斯将这种过程看做是人类自我的能力。詹姆斯进一步提出”自我“的几种类型: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其中社会自我影响较大,它是指个体由于同他人交往而形成的自我感觉。这个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自我是通过与别人的互动而形成的。

库利发展了詹姆斯对自我的分析。库利提出了互动背景的概念。库利认为自我产生的背景是群体。在首属群体中一一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小群体,群体性质对人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是最为重要的。库利用”镜中我“使其理论形象化。镜中我是指人们总是想像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而获取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以及自我态度。

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杜威提出了人类互动中的心智意识这一概念。杜威认为在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独特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心智意识。心智意识是一个过程:针对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行为路线,选择最佳的适应环境。心智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与延续。

米德对詹姆斯、库利和杜威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将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结构融合于社会互动中。这种融合的前提是米德的两个基本假设:人类有机体生理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人类有机体内和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从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保存下来。对于人类心智,米德将使用符号和语言的过程称作想像性预演。通过想像性预演,人们选择最合适的行动路线。心智进行想像预演的过程是这样的:掌握常规姿态的涵义;通过常规姿态领会和理解他人;想像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对于自我,米德认为由于心智的存在,人类能象征性地将自身表示为客体,对自身进行评价和估计。自我的形成主要是把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想像“归结为”自我概念“。米德指出自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最初阶段为嬉戏阶段,它是指个体对自身角色的领会。次级阶段称为团体游戏阶段,指个体领悟互动中的他人的角色。最后阶段是一般化他人阶段,指个体能够体会进而理解社会中”一般化他人“的角色或明确的”共有态度“。关于社会结构,米德认为,由于心智的存在,个体间的相互调适,社会互动就组织化为社会结构或制度。

米德没有解决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如何相互影响的问题。角色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解释。帕克认为,角色与社会的结构位置相联系,而自我则与社会结构位置规制下的角色扮演密切联系。自我在人们的多种角色的扮演中体现,角色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位置。默雷诺试图将社会结构概念化为有组织、要求个体按角色行事的期望网络。林顿进一步对角色、地位与个体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角色是地位动态的一面,地位是权利和义务的整合。个体在社会中占有某一位置,并与其他位置相联系,个体承担权利与义务的过程就是角色扮演。

舒茨把欧洲社会互动思想与美国社会互动思想做了融合并提出了现象学互动主义。舒茨的现象学互动主义关注的是行动者如何创造一种共享的主观世界以及这种共享的主观世界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对此,概念和信息的总和。袖里乾坤给人们的行动提供了一种参考架构或取向,从而人们可以从容地适应环境,并对事物进行解释。

4.社会互动有哪些理论派别?这些理论派别研究社会互动的视角是什么?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个体间出于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的、以符号运用为主要手段、以社会结构和文化作为背景的交往活动,通过这种交往,自我得以形成,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维持。

1.符号互动理论

(1)趋同分析。人类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制造符号。凭借在发音和自身姿态上获得一致意义的能力,人们能够有效地沟通,人们能够预期对方的反应,并彼此调适。米德称这种能力为”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如果人们不能解读他人姿态与符号,并以这种姿态为基础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互动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就不复存在。

托马斯称之为”情景定义“。心智使行动者能够在各种情景中进行界定、分类和调适。自我是人们情境定义的重要客体,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观点和行为。社会是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社会依赖于人们情境定义的能力。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借助符号进行互动,通过角色领会进行顺利交往;心智和自我的存在以社会互动为前提;社会互动是构建社会的基础。

(2)差异分析口在人的人格结构和稳定性问题上,布鲁默强调,人们有把自身当作客体,并与其他任何客体一起置于互动情景中的能力。互动者是世界的积极创造者。个体符号化客体世界,并使客体世界组织化。人的行为总存在着潜在的自发性和不确定性。如果客体世界发生变化,那么人们就会改变情景力。”核心自我“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化获得的关于其自身的稳定的意义和态度。由于核心自我影响和限制人们情境定义的方式,从而使人们的人格结构化并相对稳定,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可预测性。

在互动主动性问题上,布鲁默强调互动的创造性、建构性和变动性。正因为互动的主动性,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可以因人的定义和行为的转变而被替换和变更。与布鲁默相反,库恩强调核心自我和群体情境对互动的影响作用。核心自我和群体情境促成社会互动。互动中的个体受制于自我态度和个人的角色预期。但是库恩并不完全否定社会互动建构的可能性。

对于社会组织和结构,布鲁默认为社会组织、结构是暂时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是行动者进行情境定义时的一种客体。与布鲁默相反,库恩 社会互动使人类成为动物界中独特的种类,并赋予个体以独一无二的特性。社会互动对心智和自我的产生也有重大影响。心智是进行思维的能力,注重互动情境的结构化。库恩认为,社会情境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地位网络。这种地位网络又与相应的期望和规范相联系。虽然社会互动能够创造地位网络,然而一旦地位网络被创造出来,人们便会遵守这些地位网络的预期,坚持所形成的自我态度。

在方法论方面,布鲁默坚持社会互动的非决定论。布鲁默认为,行为更多地是行动者通过连续不断地自我暗示建构出来的。社会结构并不直接导致行动。所以布鲁默在方法论上强调经验研究的重要性,坚持用归纳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在具体操作上提出了”敏感概念“的方法。敏感概念是指能够灵敏反映社会互动的概念。与布鲁默相反,库恩坚持社会互动的决定论。库恩认为对于经验世界的研究应当采取演绎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些概念的操作化,用社会生活来检验概念,从而达到对社会互动的认识。

2.自我与认同理论

在社会互动理论发展的进程中,自我是一个核心概念。20世纪中叶,社会学家们广泛用认同这一范畴来阐述自我。自我和认同理论认为,自我是个体对特定场景做出反应的认同,自我是由具有高低差别的等级所构建的。在认同的等级序列中,处于高等级的认同对个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个体按照高等级的认同来组织自己的行为。这里将介绍斯特赖克以及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自我与认同理论。

(1)斯特赖克的自我与认同理论。斯特赖克认为,个体通过自身的心智能力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标定和定义。个体在标定了自身位置和他人的认同位置时,个体就会产生自己如何行动的预期和如何引导他人角色行为的预期。同时,个体行为还将参考社会结构的性质以及情景定义。当社会结构为刚性时,个体行为与预期趋向一致,当社会结构为弹性时,个体行为与预期趋向不一致。斯特赖克认为,认同是个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与所占据位置相联的自我标定的内在化。由于社会位置的多样性,所以认同表现为高低有别的等级序列,高等级的认同相对于低等级的认同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当个体履行某一认同时,个体的自尊感就依赖这种认同的履行,认同履行越是成功,越能给个体带来自尊感。

斯特赖克认为,认同的等级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个体所处文化对个体认同评价的积极程度;个体与他人预期调适的一致性;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密切性;个体所依赖的其他个体的数量。斯特赖克认为,高等级的认同使个体做出与该认同相联的角色活动,个体不仅运用现有条件而且还积极创造条件履行认同。斯特赖克认为,当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时,个体将接纳新的认同。

麦考尔与西蒙斯认为,个体角色认同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个体角色认同仍具有等级序列性质,角色认同是人们计划与目标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仅仅具有自身的角色认同是不够的,个体力图通过角色践行来实现角色认同。角色认同的实现一方面要个体用自身理想化的观念来估量他们的行动,一方面个体还必须获取他人的角色支持。麦考尔与西蒙斯认为,由于角色认同是理想化的,所以个体的角色认同与情境中的角色支持存在着矛盾。

然而,个体试图使认同获得合法化的目的,成为推动个体行动的力量。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自身的心智能力来明确在认同序列中哪种认同是高的,以及他人的角色执行是否值得角色支持,并且解决了社会互动的模糊性、无结构性。这样,人们根据对他人角色的解释调适自身的定位和角色执行,从而准备自己要表演的角色,谋求角色支持,以期实现角色认同的戏剧化表演。

所以社会互动中的矛盾是常在的。为了减少矛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运用了众多的自卫机制。比如,人们谋求社会互动中的短期信用,即相互之间的支持只是暂时的、部分的,容易发生变动。

3.角色理论

角色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结构的中介,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社会学家们的普遍重视。特纳针对角色理论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角色理论。特纳认为,早期角色理论存在以下缺点:强调规范、社会地位和规范预期对角色的设定而导致角色理论走向结构泛化;过于集中在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而忽视了人类互动的常态过程分析;堆砌命题与经验概念而没有理论的系统性;没有把米德的角色领会作为核心概念。特纳的角色理论因此强调互动过程的研究。

特纳以米德的”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来定义社会互动。但是,特纳又对这一概念作了发展。特纳指出,人们的社会互动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假定:行动者构建角色,并在社会互动中告知他人自己扮演的角色。通过这一假定,人们能有效地解读他人的符号,从而确定他人正在扮演的角色。同时,主体也可以主动地暗示自己正要扮演的角色。这样,特纳认为角色领悟就是角色建构。通过角色建构,个体不仅为自己在松散、模糊的文化环境中建构一个角色,而且也建构隐藏在他人行为背后的角色。

特纳指出,正是因为上述假定使社会互动依赖人们行为的一致性,人们试图将彼此的行为归类,以掌握彼此的行动,他们就能预期彼此的行为,然而,行为总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样行动者就要改变对他人角色的认知,也就是角色校正。

特纳认为,自我概念与角色的一致性程度将影响个体的戏剧性表演。比如,扮演一个与自我概念不相符的角色时,行动者就会显得生疏和迟钝;而自我概念与角色相一致时,则正好相反,显得从容不迫。行为者在社会互动中是以一种能够强化自我概念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他人总是在寻求判定行动者的角色,所以个体就有必要通过各种符号来告知他人自我认定的角色。

在建构理论的方法上,特纳主张用主趋势命题来连接经验的规律性概念,从而在具体经验命题与理论陈述之间保持具有创造性的对话。特纳在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趋势命题:角色的出现;角色作为互动框架;角色与互动者的关系;处于社会背景中的角色;角色和人。主趋势命题只是简单地描述什么将会发生,而没有说明在什么特定条件下这些主趋势会成为现实。(2)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自我与认同理论。麦考尔与西蒙斯的认同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与社会结构相关联的认同,一是由个体想像所建构的认同。麦考尔和西蒙斯认为,社会互动从本质上说是极其复杂和微妙的谈判。这种谈判是以报酬为中介的交换性谈判。人们的付出与回报经常事与愿违,并调整彼此的反应。显而易见,如果社会互动中彼此的行为都不为对方所理解,那么互动就难以进行。所以在人们的彼此互动中隐藏着”一致性规范“。

4.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戈夫曼在对待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上显得很灵活。戈夫曼认为,社会结构规制着社会互动,甚至限制互动的一般形式。但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动力并不是必然的与社会结构的参量形成一对一的关系。社会互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变动性,社会结构作为一种情境要素只不过是为社会互动提供了众多的可能选择。这样,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之间只是存在一种松散的锅合。行动者利用一系列的转变机制来转变社会结构进行社会互动。戈夫曼的社会互动理论被称为戏剧理论。

戈夫曼认为社会互动好比剧场中的戏剧表演,在剧场中存在着文化脚本、舞台、观众、道具和扮演角色的演员。具体说来,戈夫曼强调标准化的规范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突出个体如何控制他人的印象并扮演角色,通俗地讲就是印象整饰;看重角色扮演时的姿态、空间、道具以及情境中其他要素的运用;认为自我是不断变化的,自我更多地受文化脚本、舞台和观众的影响,而自我概念和自我感觉的结构影响则较小;强调社会互动如何构建一个剧场,也就是如何对情境进行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展示》一书中,戈夫曼论述了社会互动的基本机制与技巧。个体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意地向他人展示一些符号,让他人获得如何对之做出反应的信息。通过这种共享的符号中介,人们发展出情境定义,以指导社会互动者如何行动。在构建情境定义的过程中,人们投入到角色的扮演中。个体充分利用前台来为他人提供第一印象,然后个体努力地通过角色表演来展示自我,这种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常用到一些技巧,如表情控制、误导性表演、使自身具有神秘感、让自己的”表演“看起来”真实“等,通过这些技巧,社会互动会更加顺利地进行。

戈夫曼把社会互动分为非焦点互动与焦点互动两种基本类型。非焦点互动双方单纯地依赖人们在彼此面前的表现来进行交往。具体说来,当两个陌生人面对面穿过房间时,他们彼此审视对方的衣服、姿态和一般的格调,并调整各自的风度,因为他们自身是处在被观察之下的。焦点互动是当人们积极有效地在某一时间里,集中感觉和视觉的注意力于某一焦点上发生的。比如,在一场对话中、一场大的游戏中。

戈夫曼提出了框架的概念。框架可以大致认为是一种蓝图。人们利用框架来界定这个世界,或勾勒出某些东西,或过滤掉某些东西。原生框架是指不依赖于对事物先在解释的框架。原生框架可以分为自然框架和社会框架。自然框架与物质世界相联系,社会框架与社会相联系。所有的框架都包含着一些规则,以决定何者将被选择何者将被排除。原生框架可以发生变化。原生框架变化的三个途径是社会互动中的拟制、伪造和歪构。拟制是一套惯例,原生框架中已被赋予意义的行为通过拟制变换为一种具有另外意义的模式。比如爱情的白日梦就是真实爱情的拟制。伪造是指个体有意诱导他人相信眼前的框架是什么,而实际上背后的框架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愚弄、反面游戏、策略操纵都包含着伪造。歪构指行动者由于某种原因而错误地架构框架。由于框架的这种变化性,社会互动中的架构显得非常复杂。正因为如此,社会互动有时很难顺利进行,但是人们仍旧力图寻找一个共享的框架以维持彼此的社会互动。

5.常人方法论

现象学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这种发展集中体现为”常人方法论“的出现。常人方法论关注人们彼此之间互动的”日常方法“。常人方法论继承了布鲁默互动理论中关于行动者如何在彼此互动中构建共同意义的主题,借鉴了戈夫曼戏剧理论中行动者构建印象技术的论述,吸收了舒茨现象学互动论中世界想当然性和想当然的世界如何维持行动者现实感觉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常人方法论试图提出一种不同的社会世界的视野,以便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理解社会组织的解构、维持和变革。

人类通过彼此间的暗示、姿态、言辞和其他信息交流来加强、验证自身的某一信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自作多情。一个人当认为某个异性对自己感兴这时他或她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不仅不会打消掉原来的念头,相反她或他会更执著地坚持原来的观念。索引性是指互动各方收发的姿态、行动者构建和维持现实的互动世界。

常人方法论提出了众多的互动技巧。西库雷尔总结为三条:寻求常规互动模式,进行视域融合和运用等原则。寻求常规互动模式是指行动者倾向于以熟悉的情景模式作为互动模式。如果行为者对情景的真实性感到模糊时,他们就不能顺利互动,这时他们就通过相互提示回到情境的正常模式中去。进行视域融合是指行为者假定彼此具有相同的经验,由此他们都忽视由于他们的独特经历所引起的视觉的不同。运用等等原则是指在互动过程中有许多东西是隐而未说的,行动者必须不断地等待或替代所需的信息,从而使其他的言辞和行为不会变得没有意义,这时就运用了等等原则。比如”你不会不知道吧“,通过这句话人们就能顺利地按照自己所预想的互动方案把互动进行下去。

加芬克尔对常人方法论做了开创性的贡献。加芬克尔认为,进行互动就是解释互动,其中互动者所使用的重要互动技术就是口语表达。通过人们之间的解释互动,人们来建构现实感。现实感是隐性的互动规则。这种隐性的规则需要互动各方都要明确并且不能对它提出疑问。加芬克尔通过裂变实验来说明这一问题。在裂变实验中,互动的正式程序与规则都被打破了,结果互动不能顺利进行。加芬克尔旨在说明对现实感的确信不移是社会互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加芬克尔非常关注索引性,也就是说成员与特定背景和情境相联系。在其考察陪审团的研究中,陪审员在对”到底发生了什么“做出判断时,由于案件的模糊不清,陪审员用了不同于官方规则的新规则进行判断。这样,加芬克尔就说明了互动成员与特定背景和情境相联系,因而行为的规则是可以变化的。

6.情感理论 在常人方法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反身性,二是索引性。反身性与互动行为相联系。人类的互动行为很多都是支持着某一特定的情景信念。趣时,他或她会从与其相对的异性的言谈举止中力图分离出支持自身信念的要素来。当她或他向自己的倾慕对象吐露自己的感情时,一般会遭到拒绝,暗示、言辞和其他信息的意义,它是与一定的背景相联系的。这种背景是与互动各方的生活经验、互动目标相联系的。通过互动中符号意义的索引性,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互动理论开始关注社会互动中的情感问题,并形成了众多的情感理论。

(1)霍赫希尔德的情感剧场理论。霍赫希尔德认为,情感是行动者在情境规范和文化的规制下表演的表露。很明显,霍赫希尔德强调文化与规则对情感表露的限制作用。互动者必须依据文化与规则来控制他们的体验和在他人面前所展现的情感,从而把握好自我的表现。控制情感表现的机制是情感运作。情感运作主要有身体运作、表面行为运作、深层行为运作和认知运作。身体运作是指改变身体的感觉,如深呼吸以镇定情绪。表面行为运作指改变外部表达姿态,如社交活动中的强作笑颜。深层行为指改变内心感受,如想像某些悲哀的事情以使自身变得哀伤。认知运作指调动与情感相联的思想和观念以激活某种情感。

(2)情感的符号互动理论。肖特从角色领悟和社会控制的角度对情感作了论述。肖特吸取了符号互动理论的精髓,即人们有一种内在的把自己当作客体的能力。肖特认为,人们从特定他人和一般化他人的视角来看待和审视自己。在这种自我评估的过程中,人们便对自己赋予了某种情感。肖特认为,这种赋予的情感有负罪感、羞耻感、尴尬感、自豪感、移情等。人们一旦对自己赋予某种情感,那么这种情感就对人们起了一种控制作用,相对于外在的社会控制,这是一种自我控制。

海斯认为,人们以情感化的方式对社会事件做出反应。人们这样做的程度有赖于基本情感与暂时感受的一致性程度。基本情感就是已经被建构起来的、超越了特定情境的具有文化特征的感情意义;暂时感受是对特定情境情感反应的感知。两者的一致性将导致情感的唤起,而两者不一致则会激发情感行为去调适基本观念和情境感觉,使两者一致。人们行为和互动的基本动力是消除矛盾,随着矛盾的消除,就达到感情的控制。

斯特赖克从身份的显要序列来论述个体的角色扮演和情感如何相互作用。斯特赖克认为,在显要序列中的高身份引导角色行为。当某种角色行为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时,个体就会具有自尊感,并把与这种角色相连的地位固化在显要序列的前列。如果某种角色行为获得他人的消极评价时,个体就会感到恼怒、羞耻和内疚,从而将角色所对应的身份置于显要序列的后列。

(3)地位和权力的情感理论。柯林斯的情感理论关注互动仪式。柯林斯认为,互动中的交流是以手段和仪式的交换为中介的。柯林斯所讲的仪式包含物质的配置、相互的注意、共同的情感、彼此的符号表现等方面。仪式是互动的情感性能源,仪式中含有交换的过程。在仪式和交换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资源: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文化资本涉及个体的自身素质、地位等方面;情感能量包含个体在情境中所动员的情感、感觉和感触的种类及水平。互动是人们利用他们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进行的交谈与交换。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互动的真正驱动力,情感能量是最有价值的。个体总是最大化他们的情感能量感受。但是人们必须平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带来积极情感能量的仪式,比如谈恋爱;另一方面是带来物质资源、充沛体力的行动,这种行动是个体参与更高情感能量体验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仅仅沉溺于情感感受而不顾如何解决物质生活问题,那么他的情感能量体验将会十分有限。所以,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那么就会在互动中有更高的情感回报。

肯础认为,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权力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其情感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权力是迫使他人服从自己愿望和指令的能力,地位是指个体得到的顺从、依附、尊敬和荣誉。当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权力和地位或提升时,人们就体验到一种满足、安全和充满信心的感觉,相反,权力和地位下降时,人们就会体验到一种焦虑和恐俱。这里涉及到预期权力和地位,权力、地位的预期与现实总是存在矛盾的。当个体的意愿与现实相符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满足,相反,他们就感到痛苦。

(4)情感网络理论。情感网络理论关注的是情感如何引发社会团结的。马克夫斯基和劳勒认为群体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情感的存在。情感是粘合剂,它将社会单元和结构连接在一起,建立并维持着连接和配置,防止社会结构破裂。这是人们的预期发挥了作用。如果人们预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将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情感,他们就会积极进行群体互动口如果人们的确得到了积极的情感,那么在互动之中,个体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就会增强。如果人们得到了消极情感,人们就会避免这些互动。积极情感的继续发展使人们把更大的社会网络当作整体,社会团结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但是,当这种积极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自我就会丧失,消极情感就会显露出来,破坏整体的团结。

7.预期状态理论

预期状态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预期状态理论一方面是互动理论的发展,即预期状态理论假定行动者知道如何参考社会和文化的规则来预期状态过程将会被激活,对行为进行组织和再组织,然后转人静态,直到条件再次变化时,预期状态过程又被激活。

作为预期状态理论的核心概念,预期状态指的是一种推测,它指的是一个人将要做出的行动相对于他人的行动而言会是怎样的。简单地说,就是推测一个人将如何行为时,是以他人的行为作为参照物的。预期状态理论可以归结为4点:(1)在特定的信息条件下,人们感知并评价信息,将与自身最相关的信息作为自身如何行动的根据。(2)依据自身思维所形成的行动根据进行互动。(3)随着互动的进行,固化已建立的预期。(4)条件变化时,情境信息发生了变化,个体重新评估信息,建立新的预期。5.什么是网络互动? 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互动有了新发展。网络不仅成为人们互动的一种手段,更为人们创造了一种互动空间。6.为什么说网络互动是特殊的社会互动? 在最简单的面对面互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不仅能够看到对方的表情、姿态,而且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但是人们的这种互动受到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交通工具的创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交往的距离问题。电话、电报等联系方式的发明虽然解决了距离问题,但是人们却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与姿态。网络的出现使人们能够远距离地实现相互之间的直接交往,人们能够通过声音、画面进行全面的信息交流。网络解决了人们直接互动的 行动,一方面预期状态理论又有其独特的地方,预期状态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指出了预期状态的片段性。预期状态的片段性指在特定的信息条件下,全球性等特点。

7.网络互动有哪些特点? 1.虚拟性

在网络空间中,现实社会结构的规制不再具有效力。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文化与规则。网络文化与规则表现出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是不断变动的,不再具有社会结构强制性的特征。网民可以自己设定互动规则。一种网络文化与规则可以很快形成,又能迅速地消亡。其次,网络互动虚拟性表现为网络群体的虚拟性。在网络互动中,人们由于相同的爱好、兴趣或者对某种网络资源的共享从而形成一定的网络群体。在这种群体中,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对彼此的背景毫不关心。网络互动的虚拟性使互动主体具有空前的能动性,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互动模式。

2.符号性

网络互动与现实社会的实体互动相比更具有符号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达方式的符号化。网民用单纯的符号来代替某些信息传达方式,从而能够较好地表达相互的情感与意愿。网民对信息传达方式的符号化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替代。就是用一种符号来替代现实社会互动的所传达的信息口通过这种方式。(2)标准化。主要是对所要表达情感的符号化。二是实物的符号化。在网络互动中,网民之间也时常相互赠送一些”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过这些物品只是一些图形。不仅是礼品被符号化,其他在网络互动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也被符号化。三是网络互动主体的符号化。在网络发展的现阶段,网民之间的互动是间接的。网络互动实际上是网民代号或者名称之间的互动。每个网民都会在网上设置自己的代号与个人资料,这样在网上参与互动的只是一个符号化的主体。由于主体的符号化,网络互动的主体内涵扩大了。

3.全球性

网络互动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首先,网络互动成本低。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以很小的代价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互动。其次,网络互动的便捷性。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网上互动。不管网民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都能迅速地与网上的互动对象建立联系这样,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间与地域问题就解决了。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到距离和时间的限制。最后,网络本身的扩展。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它的优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作为展现人类本质的手段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工具,它必然在全球内扩展开来。今天网络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有充分的理由表明,将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与全世界建立联系。

第七章

社会群体

1.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的性质? 社会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是指两人以上有较为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关系,有结构的人类共同生活的集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直接交往和心理沟通联系起来的人类结合体。

社会群体是人们之间由于互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社会群体有哪些种类? 1.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外群体是以个人是否参与社会群体中的互动所做的一种划分。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内群体又称我们群体,简称我群。外群体是相对于内群体而言的,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群体。外群体又称他们群体,简称他群。

2.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以个人是参与还是接受其规范而将群体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是个人参加其中并接受其规范的群体,也称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它是一种小群体。所属群体的成员在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上是或多或少相互依赖的一组人,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规范及彼此协调一致的社会行为。由于规模小,所属群体更具有凝聚力。

参照群体并非个人参加的群体,它是用作评价人物或事物标准的群体。个人和社会在评价社会现象时,往往把它与其他社会群体进行比较,这种用作评价事物尺度的其他群体就是社会学所说的参照群体。

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而将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角色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元成员间的地位及角色关系的群体。非正式群体也有一定相互关系的结构和规范,但是往往没有明文规定,群体成员中会自然涌现出首领,群体成员的行为受群体中自然形成的规范所调节。

4.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分子间关系的亲密程度不同,可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库利所说的初级群体主要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并强调这些群体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社会中,血缘群体与地缘群体是初级群体的两种重要类型。3.初级社会群体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功能有哪些? 距离与时间问题。网络互动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互动发展的高级形式,具有一些实体互动所不具有的特点。网络互动具有如下的特点:虚拟性、符号性、初级群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规模小。初级群体人数有限,接触广泛,交往频繁,易于成员相互了解,个人人格全部投入并能得到充分体现。(2)直接互动。直接互动保证了互动者之间随时交换信息,把握对方的情感状态与要求,相互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3)不能替代的人际关系。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具有相互依赖性。这种依赖关系主要是一种情感关系。只要情感对象还存在,情感对象就不能随便置换。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相互熟悉而产生的。由于人的视觉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资源都很有限,一个人所熟悉的情感对象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群体道德等非强制性因素。(5)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强。由于初级群体具有一种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其成员往往拥有较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初级群体是由于社会个体多方面的需要特别是情感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初级群体具有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的功能。另外,初级群体对人的社会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初级群体的生活,可以培养人类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有亲情、同情、慈爱、爱情和悲伤等方面,它对于人类的生活、繁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如果连人类情感都没有,那么这个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极端的不稳定。由此可见,初级群体还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

然而初级群体又有其不利的一面。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他的生活圈子被限制在初级群体之中,那么他的视野也就被限制在他所在的初级群体,如我们所说的小农意识就是这种负面影响的典型表现。对正式群体特别是组织来说,初级群体可能干扰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的正常运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表现为帮派和小团体。

4.什么是家庭?家庭的性质是什么?

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家庭是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姻缘与血缘是人类所有社会关系中情感色彩最浓的两种社会关系。5.家庭研究的视角有哪些?

1.进化论的视角

社会科学的研究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社会科学家将生物进化的观念纳入社会变迁的研究当中,认为社会发展的进程同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历程。在家庭的研究中,社会科学家们也运用了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成果。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当人们开始以捕鱼为业或依靠人力获得食物生存时,家庭开始形成。人类的家庭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形式:(1)血婚家庭。血婚制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家但是兄弟姐妹则可互为夫妻。(2)普路那亚家庭。”普路那亚“在夏威夷语中的意思就是亲密的伙伴。这种家庭的基本特征是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实行族外通婚,一个血缘中的众兄弟和另一个血缘中的众姐妹结成夫妻集团。(3)偶婚家庭。偶婚家庭是群体婚姻向个体婚姻过渡的一种家庭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族外通婚。在这种家庭中,一个男人可以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一个女子也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夫。(4)父权制家庭。这是偶婚制与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中间环节。在这种家庭中,父权至上,一个丈夫可以拥有很多妻子。(5)一夫一妻制家庭。这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和家庭形式,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出现的,其经济基础是家庭私有制。

家庭进化论认为,推动家庭不断演变的动力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自然选择规律和私有制的出现。2.结构功能的视角

结构功能的视角是社会学研究社会的重要视角。家庭研究的结构视角是把家庭看做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实体。家庭结构的具体体现是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横向的夫妻关系和纵向的上下代关系。家庭研究的功能视角不仅把家庭看做是具有内部功能联系的有机体,而且认为家庭对更大的社会结构也同样具有功能发挥。一般而言,家庭不仅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从结构出发可以将家庭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妻。它包括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即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所以又称夫妇家庭和血缘家庭。这种家庭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平等权利,简化了家庭人际关系,减少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核心家庭是现代都市和工业社会最主要的家庭模式。(2)主干家庭,又称扩大家庭。它是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等直系亲属几代人。主干家庭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代际之间的生活文化。但是在主干家庭中关系复杂,易引起冲突。(3)联合家庭。它是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如果说主干家庭是血缘关系的纵向延伸,那么联合家庭则是血缘关系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合。(4)特殊形式家庭。特殊形式家庭主要包括独身家庭和单亲家庭。独身家庭是指成年男性或女性不婚单独生活的家庭,在现代社会它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单亲家庭也称残缺家庭,是配偶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和分居等原因使夫妻成员不全的一种家庭。

家庭的功能一般有:(1)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在社会化大生产普及以前,家庭的经济生产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化大生产普及后,家庭生产的作用逐渐减弱,同时消费功能逐渐加强。家庭的消费能力极大地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2)生育功能。家庭是人类在漫长的种的繁衍中产生的一种合理的生育单位。通过婚姻家庭,人们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使社会的生命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家庭的生育功能被当做一种伦理和制度被固定下来。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强调”不孝有三,元后为大“,”有子万事足“。在美国独立的早期,如果一个人不结婚生子,那么就会被罚款甚至被逮捕。(3)性生活功能。家庭是满足人类性需要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使人类性的满足变得更具有社会性,更具有文化特征。家庭使性满足与家庭责任连接起来,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4)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两个方面。父母对子 中的人际关系具有不能替代性。(4)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初级群体不存在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而依赖于自发的、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庭形式。在漫长的实践中,人类积累经验,认识到不同年龄的人的生理差别,开始选择按辈分划分婚姻集团。血婚家庭排除了上下辈之间的婚姻关系,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义务与责任,它是实现社会继替必不可少的保障。(6)情感满足功能。家庭能满足个人多方面的情感需求。(7)休息和娱乐功能。休息和娱乐是家庭闲暇时间的使用形式;它使个体获得最大程度地放松,从而维持身心健康。(8)稳定功能。家庭是社会中广为存在的群体形式,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3.冲突的视角

家庭冲突论者认为,家庭中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与其强调家庭关系是和谐的,不如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家庭冲突的规律和调节上。

家庭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夫妻冲突。夫妻冲突是夫妻之间因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冲突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婚姻由义务型变为感情型,感情与义务相比具有不稳定性和容易转移的特点。一旦感情淡薄、转移和破裂,就会导致夫妻冲突。第二,都市化和交通运输发展,使社会流动性增加,社会交往频繁,家庭的控制力减弱。第三,妇女经济上的独立。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使妇女向男权主义提出挑战,必然造成夫妻冲突。第四,生育观念的变化。子女是联系夫妻关系的纽带。在现代家庭中,少生或不生成为普通现象,子女纽带作用减弱,离婚后顾之忧减少。第五,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正逐渐失去市场,两人过得来就在一起,过不来就分开。(2)亲子冲突。亲子关系失调主要指未成年子女与父母关系失调。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代差的存在。代差是指两代人在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明显差异。不同代的人具有以自身群体为中心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对同一现象或同一系列社会现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看法。(3)老年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冲突。老年人由生产者变成消费者,这一变化使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不少老年人在经济上都需要下一代照顾,因此,在一些文明水平较低的家庭,老年人常遭受儿孙的歧视、遗弃和精神折磨。

4.微观互动的视角

家庭的存在以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为前提。在家庭这种初级群体中,成员间相互熟悉,所运用的互动符号往往不被外人所掌握,并且相互间一点就明,彼此会意。伯吉斯的家庭理论研究是将微观互动运用到家庭研究之中的范例。他直接将家庭理解为家庭成员间的一种相互调适关系,是”人格互动的单元“。他突出家庭互动的不同模式,详细描述家庭互动中不同角色的表现形式。

在家庭互动中,存在着多种角色之间的互动,包括夫妻间的互动和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等。在不同的互动中,互动双方都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比如父母对子女既要慈爱、关怀,又要严肃、认真。在家庭中,功利性的互动不占主导地位,而情感性的互动往往才是主导。情感回报是家庭互动中它们虽然不一定很脆弱,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出现不和谐。正因为这样,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矛盾和冲突是经常存在的。5.交换的视角

从交换的视角来看,家庭关系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家庭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交换的顺利进行。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学家在研究城市家庭关系时就运用了家庭交换理论。家庭交换理论认为,亲属间的互动是互惠、互利的交换行为。

以交换来看家庭中的关系明显受到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这种理论强调社会互动过程都围绕着行为者之间的资源交换而展开。简单地说,家庭互动表现为资源共享。这里的资源既可以是物质性资源,也可以是非物质性资源。社会互动能否顺利进行和展开的关键在于资源的交换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霍曼斯在其社会交换理论中提出了六大命题,阐述了社会交换的机制。这六大命题分别是成功命题、剌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理性命题。布劳在其社会微观交换理论中也阐述了同样的观点并进一步细化。布劳认为社会王动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影响社会交换的基本社会规范是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

6.发展的视角

美国学者格里克曼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了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他认为家庭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自然过程。他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六个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家庭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美国社会学家古德把婚姻周期视为家庭的生命周期,认为婚姻是家庭的开始,离婚是家庭的终结。

家庭生命周期这个概念包含了家庭的重大事件和起始历程。当代的很多研究都以家庭生命周期作为分析手段,并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1)把家庭当作一个分析单位,研究不同周期阶段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把家庭生活中的个体当作分析单位,通过这些个体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来推断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不同周期阶段的家庭特征。6.影响家庭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1.社会因素

(1)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是家庭变迁的主要动因。人类家庭形式的变迁正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2)社会流动。这里的社会流动包括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和在社会等级体系中的流动。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增加了家庭成员在更大社会范围内互动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其再加入其他初级群体的可能性。人口在社会等级体系中的流动增加了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与其家庭地位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这种冲突所产生的情感矛盾直接影响家庭结构的稳定性。

(3)社会传播。社会传播能够使得某种生活观念传播开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1.观念因素(1)性解放。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到性领域并逐渐形成了 女的教育称为前哺,子女对父母的教育称为后哺。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庭成员不断地社会化,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5)抚养与赌养功能。的最大回报,因而家庭中的互动不能轻易地被其他互动所取代。充满情感的家庭互动需要家庭成员间的极大关注和维护。因为情感互动是比较敏感的,”性自由“和”性解放“的思潮。

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内容主要有:(1)破除性的神秘感。人的身体是上帝创造的,那么有关性的一切也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不必为性而感到害躁。男女的性生活也没有什么神秘。(2)自主的性行为。”性解放“者认为,爱情包含精神和肉体两个部分。相爱的人们发生性行为是必然的,相爱的人没有必要等到结婚以后才进行性生活。(3)男女平等的性生活。”性解放“者认为,女人与男人一样应当被看做具有自我感受的性的主体,而不是被当做单纯发泄性欲、生儿育女的工具。

(2)妇女解放。妇女解放有三层涵义:妇女解放的思想与言论;妇女解放的运动;妇女解放得到的认同及其影响。

(3)婚姻解放。人们对婚姻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天上到人间、从社会到个人,从个人不能决定到完全决定的过程。3.科学技术因素

家庭是人类进行自身繁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现在社会中惟一合法的形式。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育、生殖技术的发展对家庭提出了严峻挑战。

7.目前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家庭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来说明。

在西方,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如下变化:家庭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单身家庭大量增加,倾向于过单身生活而不愿结婚的人越来越多;离婚率升高,不完整家庭大量出现;家庭类型多样化。家庭功能发生如下变化:家庭生产功能基本消失,消费功能加强;家庭保障功能减少;生育和抚育功能减弱等。

受计划生育影响,家庭的生育功能受到抑制;家庭消费功能逐渐加强。

中国家庭与西方家庭的变化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加之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所以中国的家庭变迁具有不同于西方的一些特点。8.家庭的发展预测理论有哪几种?家庭会消亡吗?

对于家庭的未来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家庭消亡论

家庭消亡论者依据现代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别是当今出现的大量家庭问题,认为家庭会走向灭亡。他们认为,随着个人主义、平均主义和世俗化的不断发展,婚姻和家庭将消失。机械化、工业化、科层化正如同化其他社会结构一样将同化家庭,由于大规模有效率的托儿所、幼儿园、寄宿学校培养和教青儿童会比单个家庭更出色,家庭功能就只剩下生儿育女等功能,夫妇可以自由解除婚约而解散家庭。所以,家庭会随着家庭功能的不断削弱而自然消亡。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行将到来的世界革命》一书中认为,家庭已”接近完全消亡的时候了“。

2.家庭回归论

家庭回归论者认为,家庭观念的剧烈变化和家庭的动荡不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问题。相比较之下,稳定的传统家庭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是和谐与安定,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因此,在家庭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必定出现向传统的复归。

3.家庭振兴论

家庭振兴论者认为,正因为家庭危机的存在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家庭的意义,调整自身对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适应家庭的不断变迁。同时由于新因此,家庭功能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愈来愈强大。

4.新家庭论

新家庭论者认为,未来的家庭很可能以不可思议的新方式出现,其主要代表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新家庭的新方式主要体现为:(1)家庭关系新。托夫勒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家庭中的生育关系以及生殖方式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传统的父母、父子概念以及家庭的职能与概念都会受到冲击。在这种条件下,会出现全新的亲属关系。(2)家庭形式多样化,包括简化家庭、公共家庭和独居家庭等家庭形式。(3)家庭观念新。爱情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它不再追求地久天长、白头借老,爱情被理解为夫妇双方”齐头并进“。由于现实的阻碍不能使夫妇平衡发展,于是夫妇终生在一起是不可能的,婚姻将是短暂的。

5.家庭趋同论

家庭趋同论者认为,不管社会制度的差异如何,各国的现代化都有着相似的过程和结果,家庭的发展也将趋向一致。

另外还有家庭淡化论和家庭改革论。家庭淡化论从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当淡化家庭观念和简化家庭功能。家庭改革论者认为,家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革和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动力是家庭与现代文明的矛盾。

上面的几种家庭的理论预测都有自己的现实基础和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家庭消亡论,虽然家庭消亡起码在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却使我们认识到必须严肃地看待目前家庭存在的问题。家庭也不可能简单的复归,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呈螺旋式发展的。托夫勒的新家庭论是基于目前的技术发展对人类的未来家庭做出的预测,看到了技术发展对家庭的影响。家庭虽然有趋同的一面,但也不可能是机械的 在中国,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如下的变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大量出现;家庭关系由父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家庭功能发生相应变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家庭生活将越来越科技化、人性化,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人们将重新回归家庭,在家庭中工作和生活,甚至组成电子大家庭。

一致化。淡化论者看到了家庭功能消极的一面。那么家庭将来到底走向何方呢?这是一个每个关心家庭的人所力求知道的问题。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预测将来的家庭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不过,由于家庭作为一种人类初级群体在人类种的繁衍和人类共同情感的培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人类的发展不会离开家庭。

第八章

社会组织

1.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有哪些类型?它对人类社会有何作用? 社会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在具体的运行环境中将其参与者行为协调和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相对持续的社会结构系统。社会组织是复杂而多样的,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是为了方便研究。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影响较大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目标原则。它是根据组织的目标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布劳。按照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类型,把社会组织分为四类:一是互利组织,组织参与者均可以从中获益的组织,如工会;二是私有者的赢利组织,指以赢利为目的、受益者只是少部分人的组织,如商业组织;三是服务组织,指以使服务对象受益为目标的组织,如医院;四是公益组织,指以为社会和大众谋福利为目标的组织,如政府机构。

结构原则。它是根据社会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代表人物是梅约。按照这种方法,一般把社会组织分为两大类:一是正式组织,指具有一定的目标,组织成员间的关系由正式的规章制度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二是非正式组织,指正式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持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些团体有自然形成的规范和惯例,其成员必须服从。

功能原则。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倡导者。他根据社会组织的功能和目标,将其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从事生产,完成服务性、福利性目标,如工厂和医院。通过这类组织,社会可以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以适应人类的生存。二是政治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保证整个社会的目标获取和实施社会权力的配置,如政府机关和政党组织。三是整合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如法院、监狱和警察局。四是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如教会和学校。

控制原则。这是美国社会学家A·爱桑尼最先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根据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控制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强制性组织,指通过强制手段迫使成员服从的组织,如监狱;二是功利组织,指通过金钱或物质报酬为媒介控制其成员的组织,如工厂;三是规范组织,指通过伦理道德或观念信仰来控制其成员的组织,如宗教团体和政党。

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般按照组织的性质和功能,将社会组织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和群众组织。

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指社会中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其主要活动的组织。包括生产机构、商业机构和服务机构。经济组织内部的功能分化越来越细,执行不同经济目标的多种经济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经济生活的完整基础。

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专门处理社会各种不同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包括政党组织和政权组织。中国的政党组织包括中国共产党和8个民主党派,政权组织则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军队等。

文化组织。文化组织包括社会各级各类的文艺组织、教育组织、卫生组织、科技组织和宗教组织。文化组织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传播、弘扬人类的文化成果;二是宣传各种社会思想观念;三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群众组织。群众组织包括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团体。中国的群众自治组织主要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法律上,它们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但长期以来,它们一直扮演准政府机构的角色,现正在不断改革之中。群众社团是人民群众为特定目标自愿组织的、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大体分为文教体卫类、学术类、工商行业类、社会公益类和宗教类等几种类型,如个体劳动者协会、律师协会。它们为各界群众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各界群众的重要桥梁。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社会组织是人类追求理性、追求效率的产物。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社会组织使社会成员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满足。社会成员的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不同的层次。由于高度组织化,这些社会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工厂、商店等经济组织满足了社会成员的生理需求,军队、警察等社会整合组织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安全需求。参与组织,可满足社会成员社会交往、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社会组织把分散的个体力量结合为整体力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并越来越难以预测,社会成员个人的能力显得十分渺小。社会成员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延伸自身的能力,应对环境和技术变化的挑战。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可以实现分散的个人和小规模的初级群体所无法实现的重大社会目标,如登月探险。

社会组织提高了社会活动的效率。美国学者科斯和威廉姆森指出,社会组织和市场一样,都是协调和配置资源的制度,但社会组织比市场更节省交易费用。社会组织以专业化为基础,通过严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集体活动的效率。

社会组织增强了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形成,承担和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现代社会组织把社会成员大规模地组织起来,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把整个社会高度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均衡、协调和有序的状态,为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社会控制提供了前提和手段。缺少了这些条件,不但社会组织的正功能得不到发挥,还会产生负功能,如妨碍组织成员的个性发挥和情感交流,影响社会的有序和有效运转等。2.什么是组织目标?试述组织目标的功能和分类。

组织目标是组织在一段时间内所确立的运做目的,表示未来组织实现的方向和组织在未来的形态。当然,社会组织上述各种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社会组织目标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吻合程度,社会组织自身的整合程度和正常运转程度。

组织是人类创造的社会工具,它有特定的目标。组织目标作为某种有待实现的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失去目标,组织活动就失去了合理依据。

组织目标影响着组织的基本结构特征。组织要根据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原则调整其结构,确定所需要的技术手段、组织活动的专业化形式、履行权力和职责的形式、各种规范、信息沟通的渠道和决策的程序。

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组织活动的效益与效率如何,要看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种角度对组织目标进行分类:

根据目标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要目标是指一个组织自始至终或在某一发展阶段中主要寻求的目标,它直接关系到组织主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的满足;次要目标是指那些处于从属或次要地位上的目标。

根据目标作用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战略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战略目标是组织的终极目标,反映组织的根本宗旨;长期目标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成的目标;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具体化,是对长期目标进行的分解;短期目标指组织短期内要实现的目标。

根据目标的公开程度,将其分为显目标和隐目标。显目标是指组织通过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确定并公之于众的目标;隐目标是指那些没有公开宣布但实际上却在施行的目标。

根据目标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具体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将其分为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平衡性目标旨在满足组织成员的一般需要,维护组织内部团结,促使组织常态运行;改进性目标旨在促进组织的发展,是一种以改进工作和以更高效率完成任务为基础的目标。3.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有何特点,怎样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社会组织有其特定的边界,组织边界划定组织活动的范围,并把组织与环境区别开来。在组织边界以内,是组织的内部结构。通常从组织内部各种关系正式与否的角度,将其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两类。

1.正式结构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指组织内部各种职位、各个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模式。职位、部门是构成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职位、部门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包括直线型、矩阵型和网络型。直线型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呈直线式等级序列。每一层下一级都必须接受上一级的领导,最高领导可直接指挥各层次的职员。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简单组织或较大规模组织内部的基层单位,如部队中营以下单位,其功能在于垂直领导,权力高度集中在最高领导手中,保证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矩阵型组织结构是在较大的组织内,把相关的职位集中起来,建立职能部门,将整个管理内容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由这些职能部门对组织进行具体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职能部门一般只有管理权,而决策权集中于最高领导层,其功能在于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网络型组织结构力图避免直线型结构和矩阵型结构在信息沟通和组织指挥上的局限性,它是一种纵横交错立体沟通的”网状“组织结构,其功能在于系统协调,使各个职位和各个部门的活动围绕组织总目标有效地运行。

现代组织的正式结构一般由这三种基本类型复合演化而来,如直线矩阵型、直线参谋制、事业部制、系统制。2.非正式结构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组织中的个人是具有多方面需求和丰富个性的”社会“人,其行为并非总是都按照正式结构的规范来进行,其需求也不是正式结构所能完全满足的。那些社会地位、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相似,个人性格、兴趣、情感和志向相投,相互接触、交往机会较多的组织成员,往往很容易结成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结构。

3.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的关系

总的说来,正式结构以理性为原则,它是完成组织目标合理而有效的工具。非正式结构是非理性关系的体现,它依附正式结构而存在。非正式结构的行为往往是非功利性的,与正式结构相比,非正式结构是不稳定的、易变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强制性的。组织内部的冲突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组织成员的流动,都容易引起非正式结构的变化甚至解体。

一般而言,非正式结构的行为是对正式结构的偏离,当偏离度较小时,非正式结构只是依附于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当偏离度较大时,往往表明非正式行为中的合理因素在增大,正式结构应予以正视。这时,非正式结构有可能转变为制度化的东西,成为正式结构的一部分。

4.试比较家长制和科层制的优劣。

在组织管理上,家长制和科层制是两种主要的管理方式。

家长制产生于传统社会,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特征是:”)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领导者的权力既没有划(3)任人唯亲,因人设位。在选择安排人员时以私人关系远近和私人交情亲疏而定。以领导者为中心形成权力圈,那些接近权力中心的人往往有较大的权力。(4)元章可循,无法可依。管理的规范要么不存在,要么只是粗略地提到、含糊地定义,并且随着领导者的意志而任意改变。没有任何文本用来 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组织确认和维护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非正式结构是和正式结构相伴而生的,分,也不受限制。组织的一切活动均由领导人一人决定。(2)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分工依赖于领导者所布置的任务,这一任务可能随时都会发生变化。

保存和记录事务。(5)终身制。领导者和高层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利益群体,成员利益处于相互制约之中,领导者与高层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替代的。

家长制管理方式适用于规模不大、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组织。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管理者的经验和素质。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它的崛起与次级社会群体的兴起紧密相连,其特征是:(1)明确的分工。正常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以职位形式明确每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2)明确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位权力遵循层序原则,下一级成员接受上一级成员的管理和监督。(3)明确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而且毫不例外地普遍适用各种情况。(4)量才录员,按绩晋升。按技术资格招聘人员,执行按年资、工作表现或两者兼顾的提薪晋级制度。(5)公文往来,言行有据。各项业务的处理、上下左右信息的传递都以公文为手段,在精确度、信息量以及后期处理方式上较家长制中的口头指令优越。

使他们遇事只得准确地执行各种规定,而不关注结果,忽视组织的目标和效率,造就一帮官僚。(2)墨守成规,练就元能。由于分工细致,组织成员一般以刻板的程序和技术处理他们的工作,会泯灭主动性与革新精神,遇到情况U EF Peter)曾指出,在一个层级体制里,按绩晋升的结果是每一个雇员最后会被提拔到他不太胜任的位置。美国社会学家帕金森曾指出,科层官员一般会为提高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力而要求增加部属,最终导致机构朦肿。(4)寡头统治。美国社会学家特纳曾指出,事实上,一般组织成员对组织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身的利益,最终导致组织中高层精英的寡头统治。高层精英为维持其权力,有可能危害组织的发展。

5.试分析组织研究中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视角关注的重点。

1.作为理性系统的组织

从理性系统视角看,组织是一种为完成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工具,工具的好坏取决于组织内部的结构设置。采用这一视角的研究者都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即目标的具体化、规章和角色的模式化。

2.作为自然系统的组织

理性系统模型着重于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自然系统模型更强调的是组织与其他体系的共性。研究者认为更重要的是那些更一般的、相似的系统和过程,如特定的组织目标通常被另一些目标特别是组织的生存目标所破坏或扭转,组织的正式结构往往被“真正”的非正式结构所摒弃。

3.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

理性模型和自然模型建立在将组织视为封闭系统的基础上,着眼点在组织内部,忽视了环境因素。对组织而言,环境可以包括所有与组织发生社会经济关系的环节,如对企业而言,环境包括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企业联盟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组织、社会制度、文化和法律等。持开放系统的视角的研究者认为组织总是处于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并在互动中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在动态平衡中保持其能量的转换。他们将组织行为视为“集体行为”。

第九章

社会制度

1.什么是社会制度?怎样认识社会制度的起源?社会制度形成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社会哲学家曾进行过许多探讨,如卢梭和杜林就分别用“社会契约论”和“暴力论”来解释社会制度的起源。社会学家的观点跟他们的看法不一样,一般都认为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类的需要。由于对人类需要理解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完全一致。萨姆纳和白拉德都是从人的生理方面来理解人类需要的。萨姆纳认为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即饥饿、爱情、虚荣和恐惧。饥饿产生社会自存制度,如工业组织等;爱情产生社会自续制度,如婚姻、家庭;虚荣产生社会自足制度,如礼仪、娱乐等;恐惧产生宗教制度。白拉德认为,社会制度的基础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的本性之中,它是由需要满足的、明确的、持久的欲望而产生的。他指出,家庭产生于人类繁殖和抚养孩子的需要;国家产生于生存的需要;宗教认为社会制度建立在人类各种需要之上,并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服务。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结构功能学派所说的人类需要不仅指人的生理需要,也指人的社会需要。

从人类需要的角度去探究社会制度的起源无疑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任何社会制度都是为适应一定条件下的人类需要而产生的。但是,如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类需要上,忽略满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径,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重大缺陷,即无法从根本上解释社会制度的变异性。这也正是以上各种关于社会制度起源的解释无法令人完全信服的原因。

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民俗是指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的趋向性行为,这种行为并不被人们所觉察,而是自然而然的,缺乏约束力民俗的发展便形成民德。民德是被人们觉察到的趋同性行为,它不仅得到大坛的公认,而且还成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民德一经人们加l;组织并使之系统化和条文化,便形成制度。如婚姻、家庭、经济等广泛而持夕的社会制度,最初就是这样形成的。二是立法产生。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制B如政治、思想文化等制度,一般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的。实际上,现代主会的许多制度,尤其是国家的根本制度,都是通过立法产生的。2.简述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无论人们怎样对社会制度进行分类,也无论各种社会制度之间存在多大差异,社会制度本质上是指包括价值标准、规范、组织和物质设备等要素 现代社会组织多采用科层制管理方式,但科层制的不足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1)例行公事,形式主义。组织成员的行为受各种规章和程序限制,产生于对神灵的恐俱或某种好奇心;工业则产生于对商品的欲望。结构功能学派的先驱人物通常运用个人和群体及其相互需要来解释社会制度的起源,在内的复合体系。

1.价值要素

价值要素也称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价值标准是人格和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是制度的灵魂,通常用来阐释制度的目标与功能,通过对社会地位、角色及利益关系的评判,体现社会的普遍价值。

2.规范要素

价值要素和规范要素是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作为制度灵魂的价值要素是内在要素,是看不见的,必须外化成为规范才能发挥作用。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是一系列有关角色行为的规定,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法规范等。

3.组织要素

组织要素是社会制度的实体部分,是价值和规范的载体。组织要素包括组织领导、职能机构和组织成员。价值与规范的功能是通过组织活动来实现的。社会制度的价值与规范通常由组织的准则、规章和纪律来实施,有的通过非组织化的惯例或不成文的习俗来实施。从社会秩序的维持、社会地位、角色以及利益关系的协调层面来看,组织化的活动是实施制度功能的基本途径。

4.设备要素

设备要素是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如教育制度运行除有学校和物质管理组织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图书馆、教学楼、图书资料、试验设备等物是组织与制度的物化表现。另一类属于运行性物质设备,如法律制度得以运行的法庭、监狱等。

由上可知,制度差异是由制度要素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由于人们对制度要素的认识不同,对社会制度的理解也会不同。3.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1)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在使用“制度”这一概念时,是捐包括价值标准、规范、组织和物质设备等要素在内的复合体系,其中价值标哥是组织和物质设备是制度的实现方式。

(2)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社会制度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权j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就像交通警察通过交通规则来实理自己的权力一样,交通规则就是一种制度。权力是人格化的,而制度是非人书化的,没有直观性,不讲人情,一旦违反它,就会受到惩罚。社会制度无处习在,它是实现权力的统治作用以及安排和维持社会秩序的权威力量。

只要这些社会力量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衡,社会制度就可以保持稳定。但是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社会制度的物质设备和军现形式仍会有差异,这就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性。

(4)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正如默顿所说,社会制度是把存在着潜在矛居的规范与不一致的行为融合起来使之模式化、制度化,因此,模式化的制度开原有互相矛盾的规范和行为就会有抑有扬,在抑扬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平衡点充分表现为制度的公平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断讨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其实公平是多元价值判断,效率是一维事实,两者只能统一于最公平的制度。4.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

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角色关系。个人是自身行为的主体,由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念,不仅人与人之间的角色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个人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也很大。为了使人们的角色行为保持一定程度的协调一致,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连续性,社会总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社会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通过权力和义务系统确定个人的地位和角色,为人们提供思想和模式,引导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尽可能避免个人与社会发生太大的矛盾和冲突。

2.行为调控功能

仅凭引导还无法确保社会稳定,所以还必须附带一套强制性措施,对个人、群体和组织行为进行直接调节和控制。通常表现为通过对合乎规范的行为进行鼓励和对偏离规范的行为进行惩戒,调试角色关系,消除社会运行的障碍,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促使社会行为有序化。

3.文化承续功能

人类文化史可以说是不断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的历史。人们不仅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开始生活,而且在继承前人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整合力量,通过保存和传递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之得以世代沿袭,并在空间上得到普及和发展。制度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不仅积累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而且也推进了文化创新。

4.社会化促进功能

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以及社会向个人灌输知识、技能和规范的相互过程。从制度化层面看,社会化是制度化过程;从社会化层面看,制度化是社会化的手段和方法。社会制度作为人类文化的精华,通过价值标准,主导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向,通过规范、组织和物质设备为社会化 质设备。设备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象征性的物质设备,如厂徽、厂志、国旗、国徽等,它们标志和象征组织和社会物质的性质、地位和功能,核心,而且是与权力设置和一定历史秩序相关的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一旦哥定,就会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物质设备来保证规范的实施,所以规范体系、(3)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从本质上看,社会制度是各种社会j量交互作用的产物,通常具有比较完整的规范体系、组织体系和工具体系。社会制度的调整与整合功能是行为导向功能的强化和延伸。社会的正常运行,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不可以想像的。然而由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提供基本保障。

5.什么是婚姻家庭制度?怎样认识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转型特征? 婚姻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它的内容主要由婚姻制度及相应的习俗礼仪、生育制度、亲子制度、父母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家庭财产继承制度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组成,其中婚姻制度最为重要,其他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与转型之中。处于变革转型时期的家庭制度,可以说是挑战和机遇同在,问题和发展并存。一方面,改革开放给家庭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契机;另一方面,历史遗留的问题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又向现存的家庭制度提出了挑战。(3)婚姻家庭问题的复杂性。

6.什么是经济制度?简述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经济制度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主要由经济法规、条令、经济组织条例及其职能和性质的规范等方面构成,是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

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经济制度通过相应的经济利益和权利,规范所有者对财产所有权以及这种权力的具体运用,并由此确定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基本性质和一般的经济取向。随着生产活动的复杂化和经济组织的集中化,运行制度中对财产所有权的规范由直接的、单一的形式逐渐向间接性和多元化方向发展。(2)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对经济活动的整体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分工越来越细,并最终通过经济制度被固定下来,人们的经济活动由此被越来越紧密地联合成一体,并从中产生深刻的社会后果,如分工可以作为财富或权力占有的标志。(3)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交换是经济制度规范的重要对象。在人力、资源、资金和产品等各个方面的交换活动中,对于交换原则、交换程度、交换媒介、交换手段等各个环节的固定化、标准化,是经济制度对交换的规范和保障的集中表现。(4)对市场运行的规定。市场的孕育成熟,是经济运行的发展和复杂化,尤其是交换活动逐渐发达的结果。对市场的组织、市场的运行规则、市场的操作程序、市场活动的协调等,元疑就成为经济制度对市场规范的重要内容。(5)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经济合同和契约是7.什么是教育科学制度?简述教育科学制度的基本功能。

教育科学制度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其目的主要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代代相传并使之发扬光大,通过人的素质培养促进社会进步。

考察教育制度的功能,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从它的外显功能和内潜功能的角度来展开分析。教育制度的显功能是指与它的目标直接相关并被人们明确认识的功能,也即它在社会生活系统中的直接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二是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即把人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三是文凭功能,即确定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功能。四是社会选择功能。这是在文凭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诸如能力测试等其他辅助手段,进一步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以便使适当的人能够进入适当的岗位。

教育制度还有许多间接功能,即所请潜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会控制功能;二是调整、协调社会职业体系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功能;三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四是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功能。8.什么是政治制度?简述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及转型特征。

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政治制度具有权力和权威性,因各种社会制度的设立和修改都由政治制度决定,所以称为主导性制度,因而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制度。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是有关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国家管理的原则、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国家具体的法律制度、干部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军事制度和对外关系制度等,也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社会秩序。由于人类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以及利益驱动的多极化,规范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便成为可能。政治制度可以通过权力的作用,对社会群体活动实行协调、监督、控制,尤其是对各个社会群体在社会权力体系中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有条不紊口二是管理公共事务。公共事务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以不同利益要求为基础的共同行动,如何使这些行动的目标以及行动过程被限制在社会整体目标和有序范围之内,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任务。9.简述权力的定义与特征。论述权力与制度的关系。简述权力的基本结构。

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中以威慑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权力有以下特征:第一,权力是个动态过程,不是一个静止概念。第二,权力是和强制性联系在一起的,不受强制性约束的行为不是权力所致。第三,权力是以服从为对象的,没有服从,权力便不存在。第四,权力是和一定的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身份地位便没有名分,“权力就元从谈起。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权力意味着对资源的占有,资源包括金钱、财富、武力、声望和有价值的社会关系等。不占有资源,虽有名分地位也是无权的,掌握有价值资源是权力的基础,掌握资源的多少是权力大小的基础。对权力的争夺本质上是对地位和资源的争夺。

权力的基础是对资源的占有,权力的大小由资源占有多少而定,由此我们把权力分为三个等级体系:世界权力等级体系、国家权力等级体系、群体和组织权力等级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目前的家庭制度兼具传统和现代双重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2)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经济制度对人们顺利开展多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它体现为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性,是对那些损害既定目标实现的行为的禁止,也是予以惩罚的依据。

10.什么是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简述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之中。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社会制度变革创新的根源。如前所述,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相应变革与创新。(2)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需要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制度作为人类需要的产物,作为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无疑也会随着人类需要的发展而变化。(3)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一种社会制度都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诸如地形、气候、资源、技术、外来文化传播、人们价值观念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上述原因,每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直至最后被新的制度所替代的过程,就被称为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

11.什么是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简述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应遵循的规律。

所谓社会制度的变革就是指对社会制度的改造与更替。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都处在不断的变化、改造与更替之中。但这种变化、改造与更替并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变化原因并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社会环境也总是不断地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变革创新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偶然的,是因为即使具备了上述前提,制度也不一定出现变革与创新。一定的制度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变革与创新具有偶然性。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历史的,因为它是一个包含许多迷误、失败和挫败的复杂的历史过程,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必然性。也就是说,历史是逻辑的历史,逻辑是历史的逻辑。因此我们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

(3)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制度变革与创新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时期内,制度总是逐渐地、平稳而缓慢地调整规范的内容及其排列组合,改革本身的结构来适应社会的变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当上述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其根本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4)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还是一个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可能性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思想条件和科学条件等,当这些条件成熟时,制度创新就具备了可能性。现实性则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完成。变革与创新的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在许多情况下,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可能性已经具备,但制度变革与创新却没有发生。因而,要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必须通过人们的艰苦努力。12.什么是制度化?简述制度化的途径与基本功能。

所谓制度化,即指制度对个人和组织行为产生影响并使之模式化的过程和程度。在”角色一制度理论“体系中,制度化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化过程。制度化的主要途径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就是制度化过程。由于个人通常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学习规范,因而可能对某些规范的内化程度较深,而对另一些规范内化的程度较浅。

(2)组织灌输。个人学习规范是比较自由的,缺乏强制性,因此还必须通过组织灌输的方式推进制度化进程。组织可以根据社会要求并结合个人的需要,把一定的社会规范灌输给个人,使其接受并按规范行事。组织灌输方式具有强制性。

制度化具有两方面的基本功能:一方面促使人们内化规范,认定角色和权力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促使社会角色具有可预测性和可期望性,即人们通过规范领悟,产生角色预期。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根源是什么?有何作用?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所谓社会地位,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中,由社会因素所确定的社会位置。社会成员通过继承、社会化、个人努力来获取和占据各种社会地位。在社会分层中,社会地位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等级体系中的排列位置。所谓”社会资源“,是对满足个人需求或实现社会系统的功能先决条件所有用的、人人都想得到而又相对稀少的、为此从个人的观点和社会的观点出发赋予其价值的有形及无形的对象。社会资源分配的等级体系主要有三种,即财富的等级体系,权力的等级体系,声望的等级体系。在社会资源分配等级体系中实际存在的垂直分化,构成一个社会现实的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与社会成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整体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变迁过程。1.社会分层对社会成员的影响

(1)生活机会上的明显差异。生活机会是指社会成员一生中可能具有的各种机会的总和。在社会分层体系中,上层社会成员明显具有更多的生活机会,而下层社会成员在生活机会方面很难达到社会的平均水平。

(2)生活方式上的明显差异。上层社会成员在饮食、服饰、居住环境、医疗条件、交际方式和闲暇消费等方面与下层社会成员有着明显的差别和

32(1)角色学习。角色与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和如何扮演角色,必须通过角色学习,把握相应的社会规范。个人学习规范的过程,界限,这些差别和界限一般通过”地位象征“表现出来。

2.社会分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社会分层的现实格局,刺激着下层社会成员采取各种努力向上流动,争取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资源配置。这必然要求社会创造社会流动机会,并使这些机会能公平分配,但既存的社会分层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流动机会的封闭。

若封闭性程度较低,大部分社会成员能通过社会流动获得一定的成功,社会分层就会激励社会成员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竞争,不断奋斗,争取较好的社会地位,形成强大的动力机制,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

若封闭性程度较高,较低阶层的社会成员不能通过社会流动改变自己的低地位状况,就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产生群体意识,进而引发一些反社会行为。当下层成员人数较多时,可能利用占优势的人数资源对现有的社会分层结构提出挑战。当由精英人物领导时,他实现社会变迁。

2.试比较阶级与阶层的联系和区别。

”阶级“一词最初泛指社会中由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地位的人构成的各种群体。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者率先指出,阶级是按人们的经济地位来划分的地位群体,后经列宁进一步具体化,阶级指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居于相同地位的人构成的群体。拥有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构成一个阶级,没有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构成另一个阶级。它们体现出一种”零和“的关系模式,即一个阶级”得“便意味着另一个阶级”失“,阶级之间存在实际或潜在的对抗。阶级分层是阶级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基本的分层,无产阶级最终将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阶级是按社会成员的经济地位划分的,但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并不具有决定性,社会成员的经济地位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市场竞争的成功者构成上层阶级,失败者构成下层阶级。在市场竞争中,除了拥有生产资料,社会成员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能够得到的机会也是重要的资源。同时,韦伯认为阶级分层只是社会分层的一种形式。韦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力分配的形式,即阶级(经济)的、等级(身份)的和党派的,社会分层还可以采用等级和党派指标。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财富、权力和声望为基础的阶层分层法,阶层分层法是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方法。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广泛实施,社会多元化越来越明显。传统的阶级概念所能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少,阶级概念开始进一步扩大,拉尔夫·达伦多夫将阶级理解为在某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群体。美国社会学家伦斯基认为,阶级是在各种权力、特权和声望方面处于相似地位的社会成员所构成的社会群体。

(2)阶层是那些不能用阶级标准去划分的社会群体,如干部、知识分子等群体。(3)阶层泛指所有具有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在这三种理解中,前两种是传统理解,第三种最初是西方学者的理解,但近年来已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平、教育程度是常用的划分标准,此外,城乡、种族和民族、宗教信仰性别、年龄与婚姻状况等也可以作为划分标准。3.当前中国社会分层机制有何特点?分层状况如何?

第一,在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职业因素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力与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二是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

第二,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的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仍然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制度因素包括所有制、户籍制度、部门差异以及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强有力的作用。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权是导致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一因素在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的作用要相对弱于它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

第四,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期对社会阶层分化产生了特殊影响。在过渡时期的利益调整中,大部分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会逐渐提高,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人因为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下降而落入社会低层,另外在过渡时期还会出现阶层位置不确定的边缘性群体。4.试述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演进。

1.奠基性主张:阶级斗争和阶级竞争

马克思和韦伯在社会分层领域提供了两种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即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竞争理论。这两个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对社会分层的本质、决定要素与形式等,分别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代表了两种本质不同的理论取向.给后来的社会分层研究以极大影响。

阶级理论认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其实质是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不平等,即阶级地位一一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不平等一一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理论是一种关于”关系“的理论,它具体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基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形成的雇佣与被雇佣、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

们会形成有部分或完全实现;但在专制的政治体制下,他们的抗争往往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冲突,最终导致以革命方式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分层体系,通常认为,”阶层“一词有以下三种涵义:(1)阶层是一个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如在土地革命中,曾将农民阶级划分为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两个阶级中间,尚存一些中间阶级小群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中间阶级小群体必将两极分化,要么融入资产阶级,要么沦为无产阶级,这是一种历史趋势。

韦伯认为,财产占有与否是一切阶级状况的基本范畴,但纯粹的财产占有本身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商品市场及劳动力市场)进行交换,而产生进一步的分化。韦伯区分了食利者与企业家这两类财产所有者,前者拥有的是土地,后者拥有的是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与此类似,非所有者也可以根据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提供劳动服务的不同类型,尤其是根据其技能方面的差异,而产生进一步的分化。因此,阶级结构不是二元的,而是多元的。客观的产权状况与市场竞争中的个人相互交织,真正构建了阶级。

韦伯区分出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四个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缺乏财产的知识分子与专业人士、凭借教育和财产获得优势的阶级,他们在基于市场处境的报酬获取渠道方面相差甚远。韦伯指出,这四个阶级之间的社会流动是封闭的。

2.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未能预见到中间阶层的增长会成为社会中的主要部分。新马克思主义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以解释新的社会状况。美国社会学家普兰查斯和赖特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普兰查斯坚定地追随马克思的两分模式,他重新阐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过程“。他把所有权具体规定为实际的经济所有权。剥削阶级并不单是在法律意义上拥有生产资料,而是占有着生产资料。”占有“意味着有能力控制生产资料。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并不包括公司的所有股东,只是那些公司中享有控股权益的管理者。在国家社会主义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不是全体平民百姓,而只是高级党政官僚。只有那些通过直接的商品生产创造剩余价值的社会成员,才可以视为被剥削阶级。他认为,纯粹的经济标准不足以确定和定位阶级,有必要考察阶级在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中的位置。

普兰查斯的阶级结构理论承认两个支配性的”经济“阶级,但也承认一些覆盖其上的社会阶级,它们有的属于封建残余(如农民),有的正方兴未艾(如专门职业一经管人员)。他还指出,阶级进一步会分裂成一些集团和阶层。”集团“是剥削体系中进一步分化出来的位置,如剥削阶级中的金融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被剥削阶级中的手工业者。”阶层“是具有分化的意识形态立场的群体,如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与保守派。赖特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剥削的资源还包括组织资产与资格认定性技能,它们也具有占用和调配剩余价值的能力。

赖特拓展了普兰查斯的占有观念,他指出,即使不拥有生产性资源的实际所有权,也有可能控制它们,这主要是通过控制组织资产和拥有资格认定性技能来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组织资产的运作方式类似于财产,但同时从属于财产。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和所有者占有和控制了生产资料和大部分组织资产。资格性认定技能的分配较之组织资产的分配要均衡,但它们也提供某些稀缺的劳动形式,有可能促成对剩余价值的占有。相对于生产资料和组织资产,资格认定性技能处于从属地位,但它的运作方式与前两者大体类似。因此,赖特将财产所有权、组织资产、资格认定性技能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包括12种阶级的阶级结构新图式。

3.新韦伯主义

韦伯指出了阶级之间在社会流动方面存在”封闭“,”封闭“主要指对市场的某些部分实施垄断,抵御其他阶级成员的流入。新韦伯主义者集中探讨了市场通过哪些方式,将客观的潜在可能转变为实际的不平等模式。英国社会学家吉丁斯将这一过程称为封闭过程结构化。他指出,市场能力的各种具体形式(如生产资料所有权、教育与技术方面的资格证书、体力劳动的力量)在流动上都存在封闭,导致上层阶级、中层阶级和工人阶级这种基本分层财产制度和资格证书都可以被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用来排斥居于从属地位的阶级,财产和资格证书是可以相互交换、彼此等价的资产。

美国社会学家皮奥里指出,许多公司提供的劳动条件、报酬、社会保障及再生产条件是不相同的,有的较好,有的较坏。与之相应,劳动力市场被分为两个部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这两个部门之间的流动是有限的,一个从”坏“市场开始的人很难进入”好“市场。

主要劳动力市场以高生产力、高报酬、高水平的职业保障与晋升机会为特征,这一部门包括了大多数技术发达的行业与经济分支领域。在这些行业与领域,工人不干了可能会使雇主付出较高的代价。主要部门内部分割为上层和下层,上层包括从事专门职业、行政、经营的白领劳动者,下层包括大型垄断组织中的熟练技术工人和蓝领工人。

工人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收入低。大型垄断公司依赖小企业和小公司降低成本,工会依赖小企业和小公司提供尽可能多的会员。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倾向于尽可能地扩大次要劳动部门。

4.社会网络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将社会网络的概念引进社会学对市场等经济现象的研究后,社会网络开始被看做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此基础上,社会网络成为研究社会分层的一个新视角,与社会网络相联系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概念进入到社会分层结构和地位获得的研究之中。

社会网络理论重视人际关系而不重视个人特征;重视人际关系所形成的网络以及社会成员处在什么网络中,而不重视社会成员的类别(例如男女或

才真正造就了”阶级“。人们对市场机会的占有是表现个人命运共同条件的机制。财产所有权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类型,根据它们在哪些市场(资本市场、赖特并不预期会发生两极分化,他认为生产不是阶级剥削的惟一源泉,他拓展了剥削的概念,使它包括各种与生产资料的运作方式相类似的资源。体系的制度化,跨越阶级的流动很困难,尽管基本体系内部还可能进一步分化,如工人阶级内部根据技能水平而产生的分化口英国社会学家帕金指出,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待遇明显差于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和常常受到竞争威胁的小公司组成。它们需要的技能水平并不高,职业);重视人际间的联系性和资源的嵌入性,不重视社会成员的归属感;重视社会成员能够通过这种人际网络摄取多少资源,而不是重视社会成员现实地占有多少资源;重视社会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和通过网络所能使用的资源,而不重视人们的阶级或阶层地位。华人学者边燕杰指出,社会网络理论主要通过人们的行为,研究人们的社会地位。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是人们构成的网络结构,人们按照诸如财富、地位或权力等,得以排列在这一网络中及相应的位置上。传统社会地位获得分析中所描绘的”个人资源“,包含的是个人的财富、地位和权力,社会网络理论中使用的社会资源则指与个人直接或间接相联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力以及社会关系。社会成员通过社会网络,对社会资源的接近与控制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形的结构:越靠近顶部的位置,越容易接近和控制更多的社会资源。一些研究发现,人们的社会资源与其获得的地位之间具有显著的联系。当然,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华人学者林南指出,个人资源(尤其是先赋性资源),至少在最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她)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但随着其积累的增长,社会资源会在将来社会网到那时,个人所积累的社会资源则会转化为下一代人的(先赋的)个人资源。

5.市场转型理论 产生了市场转型理论。

市场转型理论,集中研究了国家社会主义市场转型过程中社会精英的形成和替代模式,讨论了市场转型对利益关系、社会分层结构和机会结构所造成的影响。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泽林尼和维克多认为,过去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都是将社会分层看做是某种经济整合机制固有的特征,而忽视了这种机制身处其中的制度环境。在他们看来,某种经济整合机制对社会分层和机会结构的影响,必须在特定制度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应将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对社会分层问题进行分析。

维克多·倪在泽林尼对社会主义再分配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组成了他的市场转型理论:(1)市场权力命题:市场转型会引发有利于生产者而不利于再分配者的权力转移。(2)市场刺激命题:市场经济比再分配经济对个人努力工作的刺激更大。(3)市场机会命题:市场机会打开了另一道社会流动的大门。倪还指出市场转型越是彻底,经济交易就越少可能嵌入由干部所左右的关系网中,也就越可能使控制资源的权力植根于市场制度及个体化的买者和卖者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中。在稍后的研究中,维克多·倪将其转型理论延伸到收入领域。在这方面的延伸以两个假设为前提,一是补偿性优势,一是结构性限定。补偿性优势假定认为经济协调的类型(行政式的或市场型的)决定了各个社会位置上的收入分配。通过给予某类社会位置高报酬,行政式协调和市场协调分别有利于不同的位置,而且这两类位置相互排斥,那些在行政式协调中不受优遇的位置将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补偿;结构性限定假设认为,可以通过协调系统为个人和家庭配置的社会位置来充分界定它们。行政性协调系统向市场性协调系统的变迁将导致位置报酬的变迁,市场力量将在社会位置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

6.历史因素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历史因素的分析被纳入到社会分层的研究中来。在对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分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中,有研究指出,尽管国家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结构是重要的,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不同的分层类型,但仅仅强调结构环境对于理解分层是不全面的。在国家社会主义中,社会分层的结构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过程被构建的。国家通过垄断性权力将绝大部分资源控制在手中,利用政治决策在社会中配置资源,从而影响和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机会。在这种社会中,宏观政治过程的特点是明显的政治波动和国家政策变化。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分层结构不同于市场经济社会之处不仅仅在于制度结构的不同,而且在于市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初始禀赋因为私人财产权的稳定而对社会地位产生持续的影响,并且使不同群体的相关机会稳定化。在国家社会主义中,社会群体、组织的界限和相关位置是基于国家政策的考虑而不是市场交换,国家政策对分层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国家通过改变社会群体的相关资源来改变它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并导致社会流动类型的改变。因此,要理解社会结构中与地位相联系的资源,需要考虑到历史因素的变化。华人学者周雪光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机会,不仅受国家再分配体制的不同结构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国家政治动力和伴随的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

将历史因素纳入到社会分层研究中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对所有集权社会的社会分层研究都有相当意义。推而广之,在基本的制度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分层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又会对未来的社会变迁产生影响。5.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有哪些类型?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变动。社会流动既可能发生在社会成员个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阶级、阶层等社会群体上。从社会学角度看,后者的意义更大。

划分社会流动的类型,有助于更深入、具体地认识社会流动的规律,把握与社会流动有关的各种因素。1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

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

城乡结构等方面的变化,都会造成结构型流动。结构型流动规模宏大、速度快、变动急剧,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上的重大变化。如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社会成员在各产业之间、阶级阶层之间大规模的流动。

非结构型流动,指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少数社会成员零散的流动。这种流动多由个人原因造成,如某人因业绩卓著而不断得到提升。个人自致因素

原有的分层理论对集权体制的社会,包括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分层机制,缺乏深入的探讨。在研究国家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中,结构型流动指由于生产技术及社会变革引起社会成员在阶级、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大规模的、整体性的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人口结构、是造成非结构型流动的基本原因,非结构型流动一般不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

2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从较低的阶级、阶层转入较高的阶级或阶层,称为向上流动。当人们的社会地位从较高的阶级、阶层转入较低的阶级或阶层,称为向下流动。水平流动指人们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职业、地区之间的横向流动。大规模水平流动的出现,往往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有关。水平流动对个人社会地位影响不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较大,如民工潮。

3.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根据代际关系,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又称一生中的流动、终生流动,指一个人在一生当中的地位、职业、权力、声望等方面的变动。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向上流动,可能向下流动,也可能水平流动。考察多数社会成员在什么年龄、在什么条件下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时,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结构,可以发现社会流动的规律。

代际流动,指两代人在职业、地位、身份、收入等方面的变动,即子女从父母所在的阶级、阶层向另外的阶级、阶层的流动口代际流动的状况,可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变化。

4.自然流动和人为流动根据人为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自然流动和人为流动。

自然流动,指按照社会的需要或个人意愿而发生的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社会流动,一般都是自然流动。

人为流动,指人为干预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流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流动多是有组织、有步骤的人为流动。中国实行市场调节为基础、计划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为流动在社会流动中仍占一定比例。

第十一章

日常生活

1.试述日常生活微观研究的几种解释理论。

一、现象学的社会学

舒茨从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出发,借用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概念与方法,精辟地论述了现象学的社会学。

1.生活世界

舒茨曾借用多种术语来概括”生活世界“、”社会世界“、”常识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以及”日常世界“,它们都是对个体进行多种日常生活的具体社会环境的概括。具体地讲,生活世界是指人们度过其日常生活的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其特点是”预先给定性“,即它存在于社会个体对它进行任何反思和理论研究之前。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着,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并且是以一种组织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它首先是我们进行多种行动的场所,是我们对行动作出反应的场所。其次人们在这个世界中,用常识解释着这个世界,所有的基本事实都是交织在自然态度的结构之中。

2.自然态度

自然态度在舒茨的理论中是指人们在其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具有的态度,即人们对生活最初的、朴素的未经批判反思的态度。舒茨认为仅通过单一的社会个体来考察生活世界表现出来的各种类型化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通过共同生活和他人来理解这个世界。”生活世界之所以是主体间性的,是因为我们作为其他之中的一群人生活在其中,通过共同生活和工作与这些人连接一起,理解他们且被他们理解。“舒茨认为个体在生活世界中共事社会实在的先决条件是”视角互易性“,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应该改变我的位置并且由”此在“移动到”彼在“。舒茨把这种认识对象的他人主观世界称为”变形自我“。

二、符号互动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是最早对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之一。他非常重视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一一行动的研究,他把行动看成是人在一定处境下的全部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包括人们的意向或动作,同时也包括人们对于环境中特定物体的思想和感情。

米德认为,人类的各种日常生活都是为文化的意义所规定的,而众多的文化意义又都是象征性的。比如,旗杆上一块带有某几种颜色和图案的布象征着一个国家;而十字路口上的红绿灯或是交通警察的手势则意味着”是否可以通行“。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

符号互动理论指出,人们行动时,往往必须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同一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人正在做或正在想的保持一致。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了解自己和其他人各种行动的象征意义

符号互动理论还认为,人们往往是在对各种象征性的符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环境赋予同样意义的前提下,从事大多数日常活动的。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交往,大部分都是在交往双方对各自的角色、对共同的环境、对相互作用的过程都有某种共同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当肯定人类同低等动物不同,他们具有思维能力;第二,社会的交往决定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形式,特别是人类早期和成年期的社会化过程;第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逐渐掌握了能使他们实践自己所独具的思维能力的意义和符号;第四,意义和符号反过来促进人们能够进行独特的人类行为和交往的能

然,在有些情况下,社会环境的定义并不清楚,人们便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形成他们所需要的定义。符号互动理论具有明显的微观心理学特征。第一,力;第五,在对具体情境解释的基础上,人们能够修正和改变他们在行动和交往中所使用的意义和符号;第六,人们之所以能做出这种修正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相互交往的能力;第七,行动和交往的形式相混杂构成了社会。

三、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是符号互动理论流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戈夫曼在研究人类的日常生活时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日常生活世如果剧本不明确或者不完整时,他们就随机应变,临时发挥,即兴创作。

1.印象处理

戈夫曼认为,在日常生活表演中,人们通常都非常关心并总是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他们往往通过语言、姿态、手势等表现来使别人形成他们所希望的印象。戈夫曼将这个过程称作”印象处理“。他论证说,人们在处理他们的印象时,往往会运用一些手段、工具来装点门面,建造好自己表演的”舞台布景“。

在戈夫曼看来,人是印象的经纪人,所有印象是以我们给面貌、姿势、服装、用具和言辞所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人也就在于此。去掉这些东西,人们就兽化了,相反靠这些脆弱的东西把人装扮起来就能够使自己在别人面前保持印象,正因为这样,戈夫曼把人类的日常生活活动说成是表演。

2.前台和后台

戈夫曼认为,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而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人们在前台与后台的行为举止是不一样的。戈夫曼把专门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的朋友所表演的行为叫做前台行为,而人们在后台的所作所为则只有熟人或关系密切的人才能看到。

3.校直行为

当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或者看来有可能违反了大家默认的行动准则时,自觉内疚的表演者常常试图通过对违反准则的行为轻描淡写来”挽回面子“。这种做法就叫作”校直行为“。

校直行为的一种方式是解释,即用来为已经发生的不恰当的行为找理由或进行辩护。

四、本土方法论

本土方法论又称民俗方法论或日常生活方法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分析人们日常生活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理论。

本土方法论与符号互动理论和拟剧理论有关,但在方法上和重点上又与它们不同。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相互作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在本土方法论者看来,一个群体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各种日常生活,都受着某些”民间“的规则所支配。群体中的成员都具有某种对现实世界的共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构成了”民间“规则的基础。

为了揭示和说明这些客观存在的理解和规则,本土方法论的创始人加芬克尔提出了一种以打破常规来揭示常规、以违反共同的理解来表明这些理解的特殊方法。他带领他的学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到了十分明确的结果。加芬克尔在实验中让他的学生们表现根本不懂得那些调节日常生活的基本的、不言而喻的前提;故意不遵守那些人人皆知的、司空见惯的”民间“规则。

本土方法论集中在对日常生活的经验研究上,力图以”打破常规“来研究”常规“。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我们很少有机会去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自己或我们的朋友及其他人创造的,因为事情每天都是以非正式而不是以正式方式创造的。

五、交换理论

霍曼斯、布劳等人提出的交换理论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关系所决定的交换过程。个人利益是人们相互交往背后的普遍动机。人们像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实验中的动物一样,倾向于为了奖赏而做事,而人们又为了相互的需要交换奖赏。

1.霍曼斯关于交换行为的六大命题

霍曼斯相信行为心理学足以解释人类的一切交换行为,为此他创立了六大命题来解释人类的交换行为:(1)成功命题,”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某种行动得到的报酬越经常,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这种行动“。(2)刺激命题,”如果在过去一种剌激或一组剌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报酬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相同,人就越可能产生这种行为,或是一些相似的行为“。(3)价值命题,”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他就越可能去执行这个行动“。(4)剥夺一一满足命题,”一个人在最近越是得到一种特殊的报酬,那么该报酬的追加对于这个人来讲,就越来越没有价值“。(5)攻击一一赞同命题,”在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预料的报酬时,或得到他没预料的惩罚时,他将感到气愤,他便可能去从事侵略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变得对他更有价值。在一个人的行动得到他预料的报酬时,尤其是得到的报酬比他预料的报酬大时,或者没有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增大的行为“。

2.布劳微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布劳认为人际间的交往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会带来报酬,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那么他会受到能提供报酬的人的吸引。而要使对方承认自己,愿意与之交往,就必须向别人证明自己也是

界就好比剧院,而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这个剧院里的演员。他们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表演在不同的场次。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按照剧本表演;得到他预料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他更可能从事认可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变得对他更有价值”。(6)理性命题,“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一个有吸引力的人。

布劳认为,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在开始是同一的。一个能产生极大吸引力的人一定是因为他能提供给别人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的报酬。随着竞争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开始出现地位分化,一些人处在吸引他人、被人尊敬的地位,另一些人处在被人吸引、表示尊敬的地位。这时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不再同一,那些处于被人尊敬的地位上的人继续为权力或领导地位竞争,而那些表示尊敬的人失去了竞争机会,不得不以尊敬来换取别人提供的报酬。

”互惠主义“是在许多社会交换过程中起作用的一个特征。根据这个特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给予的同时也包含着对回报的期待。尽管回报的形式不同,时间上既可能是即付的,也可能是日后的,但是,对同等报答的期待决定着最初的奉献。

还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都可以从交换理论的角度做出一番解释。许多社会学家还将这种理论应用于研究组织活动、婚姻、友谊等领域,甚至用来研究夫妇之间的关系。2.什么叫公开规范?什么叫隐蔽规范?

所谓公开规范是指群体、组织和社会公开宣布的规范,比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各种规章、规则、制度等,都属于公开规范的范畴。公开规范包括公开宣布的规范、规则、制度,那些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但内化为人们行动指导标准的道德准则,以及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所认隐蔽规范不违反公开规范,不是公开规范明确允许的。所以它既不是对公开规范的补充,也不是对公开规范的违反,而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对自己有利的不便言明的规范,是一种擦边球式的一套行为准则。3.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前苏联著名的管理学家奥马罗夫把利益的协调看成是社会规范产生的重要原因,他认为,社会规范反映着各种社会、阶级、集体和团体的利益,而它们最主要的、最直接的任务是在社会利益居于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来协调各种利益。所以统一的规范按其实质来说是统一的利益的另外一种反映。人们在选择行为方式时,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利益中体现了人们一系列要求一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政治的,等等,那么社会规范的产生就是协调一定范围内群体利益的结果。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则认为,社会规范是人们创造的,社会规范存在的条件是社会认定对规范涉及的各种行动进行控制的权利,不是由行动者掌是社会认定的权利。如果行动者拥有控制自身的权利,便元规范可言,如果他人没有权利,规范便不存在。也就是说规范产生的原因也是惟一的条件就是行动者之外的其他人拥有影响行动者行动的权利。

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却并非是协调群体利益的结果,而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不违反公开规范的前提下,最终形成的一套大家都明白、心照不宣的行为模式。所以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利己主义自发倾向的结果。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隐蔽规范与自发规范的不同。隐蔽规范与自发规范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本质是不同的。自发规范同公开规范一样,体现的是群体的共同的需要,共同的价值标准,使群体生活更有秩序。而隐蔽规范总是从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它不考虑他人或者整体的利益,只考虑如何在不违反公开规范的前提下,为自己或小团体争取更多的好处。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隐蔽规范并不能满足社会结构某方面的需要,所以一个社会最好不要存在隐蔽规范。但事实上任何社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隐蔽规范,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隐蔽性社会规范的特征:

第一,隐蔽性。隐蔽规范之所以称为隐蔽规范,也是由于它具有隐蔽性,即非公开性。这样一类规范在法律、道德、规章制度等之外,没有公开宣布,没有明确成文的形式,但是却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现实的生活之中,被一部分人所认同。

第二,利己性。隐蔽规范与公开规范的不同之处,除了隐蔽规范是没有公开宣布但被人们默默遵守的规范外,隐蔽规范还表现了很强的利己主义倾向。隐蔽规范的形成是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第三,擦边性。隐蔽规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擦边性,它擦公开规范的边,但是又不会违背公开规范。

第四,狭隘性。这里的狭隘性主要是指隐蔽规范调节对象和社会关系的局限性。隐蔽规范只是对部分人和社会关系起作用。4.如何理解公开规范和隐蔽规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促进社会的整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这两种规范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公开规范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来促进社会整合。社会是由各种具有特殊利益、特殊意志的个体构成的,是独特的人群集合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满足,必定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于是个体、群体、社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就产生了。

公开规范通过对利益关系的协调使整个社会处于有序的运行之中,从而促进社会关系的整合。公开规范通过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来促进整合。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价值主体、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社会个体具有不同的内容、层面和方式。但是个人需求与目的的实现,都是在社会需求与社会目的的实现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公开规范将个人的意愿、目的、理想等引导、集中到社会价值、社会理想上来,形成统一的社会目标和力量,38

交换理论的一些观点在解释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人际交往、互动行为方面的确有它独到的作用,不论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同的行为标准。隐蔽规范主要是指公开规范不禁止也不提倡的,被人们默默遵守着的那类规范。这种规范和公开规范一样普遍,各处都有。一般而言,握,而是由行动者之外的其他人掌握。这里的权利不是法定的权利,也不是权威人物强加的以正式规则为基础的权利,规范所涉及的权利是非正式的,从微观层次来看,规范是对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同时也协调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宏观层次来看,规范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成员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下行动,在对价值整合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的整合。公开规范通过惩罚失范行为来促进社会整合。

公开规范一经形成便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科尔曼认为,规范的惩罚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遵守它,便会从中获取利益,如果违背了规范将会失去从社会中获取利益的机会。公开规范对失范行为的惩罚也主要表现在失范对象对利益的丧失上。公开规范正是通过惩罚这样一种途径将人们的行为约定在一个较为符合社会价值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整合。

与公开规范相比,隐蔽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有下面两种负作用:

第一,隐蔽规范增加社会失范的风险性。对于隐蔽规范的把握,从实践层面看是非常困难的。隐蔽规范行为把握得当可以看做是在隐蔽规范的范畴中,如果稍有失当,很可能转化为社会失范行为,可能是对道德规范的违背,也可能是对法律规范的违背。隐蔽规范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社会成员可能会采取一些违背社会公开规范的行为来牟取个人的私利,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社会失范的风险性。

第二,隐蔽规范增加社会的不公平。隐蔽规范行为,从本质上讲是对社会拥有更多资源的社会成员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隐蔽规范是对自己有利但又不便言明的规范,运用隐蔽规范的人将会比不运用隐蔽规范的人获得更多的利益。当这种不公平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阻碍社会整合的顺利进行。

5.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人们正是通过琢磨自我、回味自我来体会他人,理解他人的。

我们可以尽量用他人的观点看问题,努力理解他人的感觉,预知他们可能会怎样做,并预料他们对我们的行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由于人人都有这种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并且人人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共同的规定和期望,因此日常生活充满了意义,并得以顺利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自我实际都是随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每个人都不会对各种不同的情境和各种不同的人采取完全一样的行为。

角色实际上是与社会中各种地位相对应的一套义务、权力和规范行为。对每一种具体的角色来说,人们角色行为的内容主要取决于角色期待,即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应该如何扮演这一角色的社会规范。6.日常生活中的非语言交流有哪些? 非语言交流有两种重要的形式:一是体态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二,是个人空间的运用。

第一,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指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或态度的姿势、姿态、手势和表情等。

第二,个人空间。在日常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往往对于自己周围的某些个人空间非常敏感,如果有人侵入了这个空间,他就会感到不舒服。人们总是有意元意地运用个人空间来表达某种意义,来控制相互的交往。所有这些对个人空间的处理方式都在传递着微妙的信息,反映出并保持了交往者相互之间社会关系的远近亲疏。

7.试述现实的社会构想是如何完成的。

我们面对的”现实“只不过是我们对自己意识到的现象作出的解释而已,处于不同文化的人则会对现实做出迥然不同的解释。

人们并非生来就意识到日常生活的一切,或者说我们所在的社会。我们是通过社会相互作用才知道这些东西的,而我们学到什么又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

伯杰和勒克曼在其颇有影响的分析中描述了现实的社会构想是如何完成的。这一过程包括三个不同阶段: 外化一一当人们通过他们的社会相互作用生产出文化产品时,就出现了外化

客观化一一当这些外化了的产品呈现出它们自己的现实,变得不再依赖它们的创造者时,就出现了客观化。

内化一一当人们经过社会化的过程,知道了被设想为客观事实的现实,并使它们成为自己主观的”内在“意识的一部分时,就出现了内化。

第十二章

社会文化

1.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 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从抽象层面来看,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文化不能通过生理进行遗传,任何文化都是社会成员们在后天习得和创造的。

文化的传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纵向传递和横向传递。纵向传递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新一代人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发展与创新,由这种代际传递造成的文化积累是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横向传族、国家人们之间的交往实现的。

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文化的变迁一般由以下三种因素引起:(1)自然条件的变化;(2)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3)发明和发现。

从具体层面上看,文化具有多样性、共享性、象征性和复合性等重要特征。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民族、社会团体、社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我们向别人表现的自我与我们当时所充当的角色紧密相连。当我们处在不同的情境中,充当不同的角色时,我们所表现的一定是自我的不同方面。

文化的共享性是指文化具有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享的特性。文化的象征性指一切具体的文化现象都是一定文化类型的象征。

文化的复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围绕某一社会活动,会产生一宗教组织等宗教文化现象。第二,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2.试述各学派对文化的研究侧重点。

生态学派的文化研究。生态学派将文化的产生归结于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是由其资源和周围环境的特点及这些环境的变化决定的。进化学派的文化研究。该派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来研究文化。认为文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同质到异质逐渐进化的。

传播学派的文化研究。传播学派以传播原理解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认为所有文化开始于一个或多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其他社会传播,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在世界各地同时发展文明。

历史学派的文化研究。历史学派认为,文化都是由各民族特殊的历史造成的,研究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能脱离该民族的独特历史。各种文化是各首先要研究各种文化单独的演变过程,对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材料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每一个民族或部落的具体资料重新构造其特有的文化历史。

功能学派的文化研究。该派学者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规范,是一种价值工具。文化的意义以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

冲突学派的文化研究。冲突学派将文化体系视为一个冲突与矛盾的集合,文化体系内部的和谐只是暂时的,当不同构成要素的矛盾元法掩饰或压抑时,社会的变迁便随之发生。冲突学派指出,文化是统治阶级与强势群体巩固其地位,控制被统治阶级与弱势群体的工具,通过文化的传递将统治阶级与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念,植根于被统治阶级与弱势群体的内心深处。

结构学派形认为,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纷乱繁杂的社会制结构。这种普遍性结构即文化的无意识结构,它们不能从现实的社会中被直接观察到,要通过建立概念化的模式才能认识。通过概念模式来理解社会文化结构的全部过程,是结构学派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在亲属关系和神话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心理学派的文化研究。该学派用人类心理说明文化现象的产生及其作用,用心理的观点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研究民族文化的特性,从不同民族个体经验推导出民族文化模式。

象征学派的文化研究。该学派认为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文化的功能或结构分析,而是解释各种文化现象和行为所表达的信息或意义;主张把象征及其意义作为文化的核心进行研究,寻求象征的多层次理解。3.根据本章对文化模式的介绍,分析中国的文化模式。4.文化有哪些功能? 文化的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个人的功能,二是对社会整体的功能。1.文化对个人的功能文化

塑造个人的人格。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1)世界观、价值观、理想等思男女两性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只能从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得到解释。

文化为个人提供了一整套行为模式。2.文化对社会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文化将生产活动过程中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环境和作为劳动者的人口结合起来。正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人类才获得征服自然界的能力,从而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条件;也只有在文化的基础上,人类相互结合、共同生产。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充分展示了其第一生产力的地位,社会的发展已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语言文化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交往的纽带,精神文化为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情操等方面的追求提供了共同的准则,物质文化为社会各部分的联系、为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制度文化保障了社会成员社会互动的正常进行。从纵向看,文化的世代传承保证丁代与代的连接;从横向看,文化的共享性使各个群体、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能够相互交流,使社会得到延续和发展。

文化是社会、民族、群体分野的标志。在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最为深刻。疆界、地域、规模只能划出国家、民族、群体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内在的本质的区别。5.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首先,现代化的推进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发展决定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某些传统改变了存在的价值,社会发展必须冲破某些陈旧传统的束缚。现代科学技术不可能在农业社会中发展,现代工业不可能在封建经济基础上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同本质上与农业经济相联系的传统文化发生矛盾和冲突。传统文化喜静不喜动、喜闭不喜开、喜和不喜争,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搞活、开放、竞争。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传统文化中各种旧观念

个社会独特的产物,相似的文化现象实际上都有其各自发展的历史线索,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要了解人类文化成长的一般法则,想意识;(2)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3)习惯、态度、动机等内在行为趋向。人格受到文化的决定性影响。各民族在性格方面的明显差异,和习惯势力的重重阻力,只有勇于改革传统文化中一切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东西,才能使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使其生生不息。

其次,现代化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文化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有其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会有力地作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及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某些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健康的成果,可以成为推动本民族现代化的有利因素,如勤劳、节俭、刻苦与互助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传统品质,完全可以成为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逐渐积淀的结果,很大一部分作为集体无意识,深入到人们的无意识结构中,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以各种形式顽强地证明自己的存在。任何现代化措施,如果与人们的原有观念和社会心理习惯严重对立,就很难取得成功。任何企图过激地变革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做法,只会有害元益。只有在继承、改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十三章

社区

1.什么是社区?社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具有共同意识、利益和归属感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从其内部的构成来看,有以下几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第一,地域。一个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它是社区居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依托。

第二,人口。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人口的数量、集散的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是影响社区的重要方面。第三,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每一个社区由于自己特有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因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特点,以区别于其他社区甚至邻近社区。

第四,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社区居民在感情或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第五,为社区服务的公共设施。社区居民要生活,社区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2.简述社区研究的发展。

社区研究起源于西欧,在美国得到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社区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一批爱国社会学者积极从事具有中国特点的社区研组究,使社区研究在中国缓慢地发展起来。

1.西方的社区研究

(1)滕尼斯的社区一一社会理论

理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发端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他首先在噩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又译《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一书中使用了温”社区“这一概念。滕尼斯在书中将社区与社会进行对比,分析,以说明两种不同的社会团体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变迁的趋势。他用”社区“一词表示传统农业社会的社区,这是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关系的社会群体。其特征是: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重感情、重传统,彼此之间全面了解。

而”社会“则是用以说明都市和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一种由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异质人口所组成的。在这个群体中,人们的关系是由分社会发展趋势是从前者向后者过渡。滕尼斯所强调的是他那个时代欧洲的社会关系越来越朝着现代社会的方向发展。

滕尼斯关于社区的理论,为以后的社区社会学研究打下了基础。滕尼斯的社区一一'社会的社区理论是早期美国社会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如库利的首属一一次级群体、奥登姆的民俗社会一一国家的区分、索罗金的家族一一契约关系,以及帕森斯的模式变量,都可以追溯到滕尼斯的社区一一社会类型学。

(2)芝加哥学派的研究

就是在分析社区区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学派的沃思1938年发表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一文,解释了人口规模、密度和异质性这三个而且还以芝加哥市内的犹太人聚居区、波兰移民区、上层阶级邻里、贫民窟等作为单个的社区研究对象,对芝加哥在20世纪20年代飞速的都市化过程中所不断弱化的社会整合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解组进行了深入研究。

(3)林德夫妇以小镇为对象的综合研究

在芝加哥人文区位学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学者林德夫妇开创了社区研究中以小镇为研究对象的全貌研究,即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他们研究了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市镇,这个小镇大约有3.5万居民,开始他们的目的只是研究这个小镇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而不是整个社区。但他们很快发现,宗教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区中的其他制度和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理解宗教问题,必须揭示宗教与社区中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929年出版的《中镇》一书反映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使用参与观察法、档案分析法和问卷法,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个社区居民的宗教生活,同时涉及谋生、成家立业、闲暇时间的利用以及社区不同群体早上起床的时间、用于家务的时间、性别角色、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政治、宗教价值观,等等。《中镇》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几年以后,林德夫妇又重返这个小镇进行调查,并于1937

工和契约决定的,重理性而不重人情。其特征是:人们没有或很少有认同感,情感中立,成员之间的交往是片面的。简而言之,社区是社会的对立物。美国芝加哥学派在20世纪20~30年代研究了美国大城市芝加哥的都市化过程,用以说明美国城市的结构和动态。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学理论,区位变量是如何共同导致产生了一种更富有法理社会色彩的生活方式。这个学派从不同的层次上研究了都市社区,不但以整个芝加哥市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控制了整个社区。林德夫妇对中镇社区中权力不平等分配的描述,诱发了另一种类型的社区研究:社区权力研究。

(4)社区权力研究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社区研究中,又发展了关于社区权力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社区里的权力分配状况,并据以辨认哪些人是真正左右着社区决策的。1953年,美国学者亨特出版了《社区权力结构》一书,对亚特兰大市的权力分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发现社区中最有影响的4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本地政府中没有职位的商人(36人),正是这40人决定着整个亚特兰大市社区的命运。亨特认为,在这个社区中,民主形同虚设,由选举产生的社区官员对本社区的一些重要决定没有多少影响力。他认为只有辨认出”真正“的领导人物,同他们进行恰当的沟通或对他们施加压力,才可能促进当地社区的重大社会变迁。

另一位学者戴尔对纽黑文社区的决策情况进行研究,并于1961年发表了《谁在进行统治》一书,他得出与亨特完全不同的结论。他发现在纽黑文存在着一种多元化的民主,在这种民主中,由选举产生的纽黑文市长在社区决策中起核心作用。

2.中国1949年以前的社区研究

20世纪初,中国陆续派出到欧美国家攻读社会学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开始发展中国本土社会学。民族学家考察边疆的部落社区或殖民社区,农学家考察内地的农村社区或移民社区,都市社会学家考察沿海或沿江的都市社区。这些学者有的进行模型调查,即静态的社区研究,以了解社区的结构;有的进行变异调查,即社区的动态研究,以了解社区的历程;或者把两种方法相结合,从整体上了解社区的组织和变迁。学者们在大力宣传社区理论的同时,还派出一批学生进行社区实证研究。这种努力一直到抗战期间也没有结束。社会学家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上《禄村农田》等。中国社会学界爱国学者们为了认识和改变旧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状况,为了建立有中国特点的社区社会学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地研究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但有助于我们认识1949年前的中国社会,而且对于今天的社区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社区的分类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划分社区的? 社区的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由于人们对社区涵义理解不同以及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对社区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社区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类方法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社区划分为四种类型:(1)流动性社区。它指旧石器时代,人类靠捕鱼、狞猎和采集野生食物为生,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式的流动性生活的一种聚居形式。(2)村舍式社区。它指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出现结束了人类的渔猎和游牧生活,人们定居下来,建起了茅舍、村落的聚居形式。(3)农村社区。它指许多人家永久地居住在一个地方,从事农业生产,形成了农村社区。(4)城市社区。随着阶级的出现和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离,一部分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摆摊设市,并逐步定居下来。同时,部落首领带领氏族成员为抵御异族人侵筑起城堡,逐渐”城“、”市“合并,形成城市社区。

第二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空间特征把社区划分成居住社区(又称生态社区)和精神社区。英克尔斯就是这种社区分类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居住社区是这样的社区,”联合其成员的纽带是一定社会范围内的物质空间的共同住处:圈起的场地、邻里、城镇和乡村、城市、区域和国家“①。有些学者进一步把居住地区分成三类:(1)法定社区,即地方行政区。(2)自然社区,即人类的生成于一定地域空间的聚集区。精神社区是指空间特征不很明显的社区。英克尔斯认为:”精神社区指的是这样的社区,它的共同成员感建立在价值、起源或信仰等精神纽带之上。“②精神社区超越了地理空间的界限,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历史渊源和共同生活方式,但不一定集聚于共同地域的人们组成的社区。像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华侨,由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民族感和隶属感,因而也可以构成为一个精神社区或心理社区。

第三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社区的结构和特点把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农村社区是以各种农业生产为基举特征,由同质性劳动人口组成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域社会。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居民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在这两类社区之间还有一个中介性社区,那就是集镇社区。集镇是既不属于城市又不属于农村的自成一体的独特社区。集镇社区规模大于农村居民点而小于城市,它既不像这与城市中主要只有工商业,农村中一般只有农业相比,显示出混合特征。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职业构成的复杂性。集镇社区从事第一、第但也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独立复合体.系,体现了秩序井然的层次性,并表明集镇聚落系统向纵深发展。4.简述农村社区起源的途径。

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没有固定的聚居地,因而也就不能形成社区。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人们识别和选择了可供食用的植物,同时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世代相传的经验,掌握了各种生产规律,学会了种植的方法。于是人们就在一些宜于农作物生长的地方开始了农业生产,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永久村落。聚集在同一地域上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主干的亲密协作关系,并且逐步形成了独立、稳定的生活共同体,产生了人类社会最早的社区形式一一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除了自然起源途径之外,还有社会组合和农村建设两种途径。所谓社会组合途径,就是若干独立的农业家庭在长期的历史演化和人们家庭之间开始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社区就是这样形成的。所谓农村建设的途径,是指在一块空地上建设而成的新的农村社区。例如英国的新教徒因

年出版了《转变中的中镇》一书,分析了当时美国经济危机对该社区的影响,他们发现,经济大萧条使得社区中的某个家族垄断了全社区的经济命脉,农村那样地广人稀,也不像城市那样人口高度集中,出现”生态膨胀病“。集镇社区产业结构上的明显特色是产业门类齐全,农工商各业均占一定比值。

二、第三产业的人员各占一定比.例,甚至还有亦工亦农、残商亦农的”两栖型人口“。在集镇聚落系统中,虽.然成千上万个集镇大小不一,功能各异,无数次的社会交往中逐渐联合而成的村落。这些家庭原先彼此独立,互不往来,往往表现为封闭的社团式的居住形式。后来由于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受宗教迫害,跑到美洲去建设新农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类农村社区与自然起源的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人为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与社会组合的社区也有不同之处,社会组合的农村社区是先有许多独立的个人或家庭,然后组成社区。农村建设的社区是一种群众运动,因而这种农村社区往往有很强的集体感。

5.什么是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的特点是什么? 农村社会是由许多毗连而居,具有共同事件的农家构成一一其构成的必要事件为目的、信仰、欲望、知识一一一个共同的了解,即社会学家所称的同心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是一对彼此关联的概念,讨论农村社区的特点,离不开与城市社区特点的比较研究。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人口密度低,规模小,流动少。

第二,人口同质,社会结构简单。首先表现为职业结构简单。其次表现为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第三,文化水平低下,生活方式落后。第四,人际关系密切,感情色彩浓厚。

6.什么是农村社区的社会控制?它对维护农村社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用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农村社区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控制概念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所谓农村社区的社会控制就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它体现了社会控制手段与体系在农村社区的具体化运作,为维护社区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引导农民实现充分社会化

社会控制与社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化是社会主体掌握生存于社会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接受一切必要的教育与训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也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对社会成员全面施教,使其按照社会期望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发展。有效的社会控制可以促进社会化进程的加速,保证社会成员遵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

2.维持农村社区的良好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区人民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农村社区的社会秩序是整个社会秩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控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等手段,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区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良性运行。其中调解手段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

3.促进农村社区的社会进步

农村社会控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推动整个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控制可以通过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扬弃世俗的文化消费及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7.城市社区起源的理论解释有哪些?城市社区的特点是什么? 1.防御说

”防御说“的观点散见于大量记载因政治军事功能而兴建城市的中国古文献中,认为城市社区的兴起是因为防御的需要。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一一奴隶主、封建主一一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城市兴起的具体地点虽然不同,但是其作用是相同的,即是为了防御和保护而兴建起来的。

2.地理说

”地理说“认为城市社区因地理条件优越而兴起。中国不少城市均设在河川渡口、交通方便、拥有自然生态资源的地带。3.市场说

“市场说”认为城市社区的兴起是商品生产和交易活动的产物。韦伯在《经济于社会》一书中说:“只有居住在当地的居民在经济上日常生活需要的基本部分,能在当地的市场上得到满足,即基本部分由当地的居民和周围附近的居民为了在市场上销售而生产或者获得的产品加以满足,我们才说是经济意义上的‘城市’。任何在这里所说的意义上的城市都是一个‘市场的地方’,也就是说有一个市场作为定居点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市场的定居点。”由此看来,城市的兴起与商业性的集市贸易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这些集市商业活动不仅推动了城市的兴起,也保证了城市的延续和发展。

总之,城市的兴起是与防御、集市有关的,是政治军事、经济和生态因素的综合产物。古代城市只能不同,起因不同,但在农业时代,其发展都是缓慢的。工业革命后,城市才迅速发展起来。

城市就是集中,是物质资料的集中、人口的集中、组织的集中、生产的集中。1.城市社区人口密度,异质性强 2.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复杂,功能专业化

3.城市社区家庭规模缩小,家庭、邻里的传统作用削弱.4.城市社区文化呈现理性化和世俗化特征 8.什么叫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

大体上,城市化可以从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和社墨学等四个方面去理解。人口学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域向城市也域的变化,即地域中城市性因素逐渐扩大的过程;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强同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和结果;社会学对城市化的研究,是从城市弓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探讨人口集中、地域转化的深层社会原因。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化的连续性与不稳定性。中国的现代城市化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经历了一段连续而不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四,1978年至今,城市蓬勃发展时期。

(2)城市化的区域性。宏观上,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明显。城市化从现象上看,就是作为区域”点“的城市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国地域广阔,城市化基础不同,城市化动力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因而表现出城市化的区域性,不同经济地带的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空间发展模式不同。

(3)城市化的综合性。城市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应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人口集中、空间形态改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城市化;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和意识上的城市化,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城市化;三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的城市化。9.结合实际,谈谈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学术界有以下观点:一是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二是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三是中等城市的发展应放在推动城市化的首位;四是小城市是实现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五是以区域综合功能为中心,建立专业化明显的、城市职能分工明确、结构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利于工作、方便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舒适的居住区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既是城市化的保障手段也是其限制条件。中国城市化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城市化既要注重速度又要重视效益;二是城市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但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三是城市(群)规划不超过区域生物圈的生态限制。

在这三条原则的规定下,《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与蓝图的推出,对城市化提出了新的目标:”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并同时进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组织城乡综合开发与建设。“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所谓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城市化进程。它是从区域实际出发,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质量提高的城市化过程。即城市化道路是以经济为中心,兼顾区域整体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要求,达到”人口一城市化一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取得区域整体发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有下面几个内容:

(1)健全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是地域经济、社会空间组织的主要依托中心,健全城市经济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的辐射作用。人们有意识的加强城市的生产、流通、金融、人才、科技、文教、贸易、交通、服务与信息功能便促进了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城市区域得到发展。

(2)完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体系的过程是向完美的城镇体系的过渡过筐,是通过调整内部与外部某种因素所造成的紊乱现象,提高体系的组织程度实现的。它可以使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间、城镇与体系之间及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协调发展,从而强化体系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循;坏,促使体系向有序化转化。在完善城镇体系过程中,大城市的卫星城镇建设a往往占有重要地位。卫星城镇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一是控制大城市的重要措施,可以减轻和防止由于工业或人口过分集中带来的矛盾和可题;二是可以借助大城市的区位优势进行区域经济开发,扩大城市中心作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大城市科技与文化的辐射,适应科技改革与进步,取得高效经济成果;四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如工业卫星城跑建设。

(3)城乡一体化趋势。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趋势,也是与可持卖发展理论相一致的。日本学者岸根丰郎先生在《迈向21世纪的国土规划一一城乡融合系统设计》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系统设计理论。地理学者杰弗逊主很久以前就注意到,城市与乡村是一体的,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工环境在它之上的堆砌。然而城乡一体也不是追求纯粹的田园城市或绿色城市,而是把城镇建设成为综合的多功能的人类居住区,并与周围区域之间保持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在中国实施城乡一丰化,主要目的是注重因地制宜,把农村人文生态城市化和解决城市问题如城育污染、拥挤等相结合,把城市再开发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把非农业产业增£及培育与城市文明扩散相结合,把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巴县级中心城镇或条件优越的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安置及大城市卫星城建设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夺别是减小城乡差别,达到使城市化、区域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四者协司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统一,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或乡一体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1.什么是社会变迁?围绕社会变迁有哪些经典解释? 《社会学简明词典》指出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方面的变动。它既表现在经济基础方面,也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既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质的变化,也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各个方面量的变迁。

第一,1949~1957年的城市恢复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第二,1958~1965年的波.动发展阶段;第三,1966~1977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停滞阶段;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的界定也为德国社会学家查普夫所认同。他认为社会变迁是社会学中一个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如果借助另外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即社会结构的概念,就很容易定义社会变迁。”社会结构可以理解为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一种不易改变的相对稳定状态。这样,社会变迁即可称为: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制度的变化。“ 当然由社会结构变化引起的社会系统的功能变化也包含在社会变迁的内涵中,因此《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给社会变迁界定了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涵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社会学在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变迁的同时,着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化、特定社会结构要素或社会局部变化的研究。这种广义的内涵将社会变迁的外延拓展为一切社会现象发生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日本学者富永健一则认为:”所谓社会变迁,从字面上看,显然就是社会在变迁。但仅仅这样说,还过于含糊,不成其为对这个词的定义„„因此,我要选择的社会变迁定义,就是社会结构的变迁。这样说的理由在于,要回答什么在变迁的问题,只需反过来看看,在没有发生变迁时,是什么东西未变,而这种相对稳定的东西,即是我们所讲的社会结构。换言之,社会变迁这个概念,指的是较长期地看,短期内较稳定的东西发生变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变迁,就是通常难变的东西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被富永健一称为社会变迁的,是特别根本性的变迁,它蕴含的意义是从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范式推导出的狭义定义。

社会变迁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既不一定代表社会进步,也不必然预示社会退化,它可能是一种有益的社会变化,也可能是一种有害的社会变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人们时刻都在感受着社会变迁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感性认识,但要从理性高度把握社会变迁的内涵,则需从众多社会现象中进行抽象与概括。社会结构的研究范式为理解社会变迁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框架,通过上述不同观点的介绍即可看出,虽然见仁见智,但都力图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把握社会变迁的实质与主旨。

2.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社会变迁?在影响社会变迁的诸因素中,什么是最根本性因素? 社会变迁除了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然环境变迁

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动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界自然的变化,即人类不能控制的自然力,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社会变迁产生很大影响。

2.人口变迁

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3.经济变迁

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整个社会变迁起决定性影响,其中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

4.社会结构变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将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进行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准、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

5.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价值观念的指导,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

6.文化变迁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是社会的基础,没有文化也就没有社会。文化变迁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视角,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

7.科学技术的变迁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现代社会的变迁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发现的新成果一旦应用于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中,都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3.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1.整体的社会变迁和局部的社会变迁

按社会变迁的规模,社会变迁可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但两者是相对而言的。整体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从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有机变迁中演化而来。局部变迁是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

2.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

按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划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活水准的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倒退的社会变迁往往表现为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一般而言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3.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

按社会变迁的性质,可划分为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进化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过程,是社会有秩序的、缓慢的和持续的变迁,如社会改良、社会改革等都是采取进化的社会变迁方式。进化的社会变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变迁的量的积累过程,它不会带来社会系统的震荡,能够在比较平稳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改变。

4.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变迁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从自发的社会变迁到自觉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人类对社会控制的参与程度逐渐深入的过程。4.社会发展内涵的不断拓展是否实现了对传统的社会发展意义的升华? 社会发展是个历史范畴,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将追求幸福的生活等同于追求大量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似乎成为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志。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质财富的积累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也有明显改善。但两极分化更趋严重,实现社会公平的路途遥遥无期。

第二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经济增长不再是社会发展的惟一指标。许多学者将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拓展到消除贫困、改善环境、消除战争的可能性,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限制军备、保障人权等范围。

第三阶段,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将社会发展视为追求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从增长第一转变为综合协调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在全球取得共识为标志。可持续发展概念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并被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采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成为人们新的发展共识,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动态分析,从理论上明确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和资源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关系。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由资源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为技术型发展模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5.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产生何种深远的影响?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口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口因此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均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可总结为三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和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6.古典社会变迁理论包括哪四大分支?分别有哪些学术思想? 1.进化论学派

进化论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地向前发展。代表人物有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孔德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孔德构建了人类进步法则,即三阶段法则一一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从进化论的角度,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人类社会政治组织形式的演变最先是神治的社会、政治组织,这是以军事、战争为主的古代;随后神被抽象的原理或概念所取代,出现了诸如以自然法学说为根据的重视人权、法制一类的社会、政治组织,该阶段从14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才结束口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整个世界日益卷入工业革命的浪潮当中,工业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这是同实证阶段紧密相连的过程。科学和生产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活动,人类互相了解、联合、取得和平。

按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可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口可持续发展不但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则不能遏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社会学的先驱斯宾塞在一篇题为《发展假设》的论文中,曾阐述有机物的进化过程。他认为,进化是从相对模糊的、松散的和同质的状态向明确的、紧凑的和异质状态转变的普遍的过程。这种思想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他把社会比附为一个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体,并认为社会有机体的进化与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1)在生长过程上,社会的规模发生由小到大的变化;(2)在结构进化上,社会从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成长为较复杂的结构形式;(3)在功能分化上,社会进化是从同质性社会转变为异质性社会的过程;(4)在社会联系上,结构和功能发生分化的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他认为,社会发展同生物有机体的进化一样,是一个内部”细胞“不断分化和结构复杂化的自我发展过程。

2.循环论学派

循环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史宾格勒、索罗金和汤恩比。他们都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成熟、衰退过程的循环而不是进化,认为文化或文明可以向前发展,也可能会衰退,社会变迁是周期性的重复。

德国历史哲学家史宾格勒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社会是有生命的有机组织,每个社会都有诞生或开始,经历儿童期、成熟期直至进入衰弱期。社会的变化类似于人的生命循环,在经历一个周期之后,社会历史将返回到最初的起点。大多数文明都必须经历这样的生命周期,世界史并不是理念自我表现的直线发展过程,而是各个独立的文化形态循环相继的反映。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认为,社会变迁是遵循一种”历史循环模式“进行的。他把文化意识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理念文化,基础是超验的、非物质的终极现实,是为了满足精神和心灵的需要;二是感觉文化,它的前提是把感官体验的物质世界当做惟一真实的存在,强调感觉经验和物质欲求的价值;三是混合文化,即把超验的东西和现世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文化形态。索罗金认为意识的三种基本类型以循环的方式不断重复出现,遵循理念时期一一感觉时期一一混合时期的顺序循环往复。

汤恩比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发展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他在对世界几大文明的兴衰史进行长期分析研究后指出,由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压力,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接受挑战和做出反应的过程,而挑战和反应的多次循环就构成了历史变迁和社会变迁。

3.均衡论学派

均衡论学派的理论假设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系统的各部门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功能联系,因而社会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必然会带来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其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趋于平衡和和谐。在这样一种系统中,变迁是缓慢而有序的,始终朝着均衡和谐的状态运行。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均衡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社会系统是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由社会一般的规范和价值维持和调整,表现了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致性、不矛盾性和稳定性。社会的相互作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本身就具有一种使原有状态保持不变的倾向。当某一部分因内部或外部力量造成整个社会失调时,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就会采取矫正措施,使社会恢复到均衡状态。20世纪60年代以来,帕森斯将进化论与均衡论结合起来,形成进化的结构功能主义口他承认社会历史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表现为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即社会系统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在系统内部分配这些资源的能力增强。社会要保持均衡的进化,最终取决于社会能否发展出一套新的、普遍化的价值体系,容纳与整合新的结构要素。

迪尔凯姆主要是从分析两种社会团结出发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过程。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的分工及其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机械团结以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而集体意识指的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这是一种依赖于想像中共有规范模式形成的团结形式。因此个性不能得到发展,要求绝对一致的压力不断压制个性,但是由于选择的认识没有得到发展,所以个人不一定体验到这种抑制性的'压力。相反有机团结则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基于高度的相互依赖,允许甚至鼓励个人之间差异的发展。人们可以从现代社会中的工业化城市找到这种团结的典型形式。其基本特征是高度的社会分工、高度的异质性、微弱的集体意识、高度的个性化、较强的相互依赖、复原性的法律规范等。迪尔凯姆所言的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社会内聚力的涵义大体相同。他认为社会结构将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实际上是把社会变迁看作社会整合功能的变化,认为社会变迁意味着更有效的社会整合形式的出现。

4.冲突论学派

冲突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不平等的、紧张的、冲突的,同时这种理论l认为社会变迁不仅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而且是急剧的,社会变迁不是维持l而是打破现存社会的整合与均衡,变迁的动力就是冲突。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l的客观现实,它既是社会变迁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同样社会变迁也是普遍性的,变迁过程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由于冲突论学派或多或少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西方社会学界便一直习惯于把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归纳为冲突型社会变迁理论。马克思把来解释社会的变迁,认为社会变迁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引起的。”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变更是一切社会变迁的最根本原因。但生产方式并不是社会变迁的惟一原因。”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引起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调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变革的方向。同时由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使得上层建筑的变化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上层建筑对社会变迁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变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迁的过程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主体活动过程的辩证统一;社会变迁在阶级社会中直接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冲突;社会变迁的模式具有不同的类型,即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社会变迁的历时性表现为不同社会

科学的分析同某一特定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利益直接结合起来,从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因素在形成各种社会结构中的优先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形态的演变等。

冲突论的代表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和美国社会学家科塞等人认为,应该将社会体系看作是一个各个部分被矛盾地联结在一起的整体。最主要的社会过程不是均衡状态,而是各个社会集团为争夺权力和优越地位所进行的斗争造成的冲突。社会权力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获得权力的人为了自身利益要求获得权力,已经掌握权力的人要防止别人夺走他们的权力并想获得更多的权力。任何社会成员都在为权力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斗争,一切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建立在权力分配的基础之上。人们对于权力再分配的欲望是元止境的,围绕权力所进行的斗争是持续不断的,由此造成的社会冲突是社会内部固有的现象。这种利益不可调和的冲突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变迁是必然的、急剧的,后果是破坏性的,任何宏观的社会变迁理论只有涉及与权力相联系的冲突时,才是有价值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社会变迁的宏观研究已逐步转向对某一特定阶段、特定社会、具体社区的社会变迁的研究,相继出现了社会发展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

7.随着实践发展,社会发展理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哪几大理论流派? 1.现代化理论

(1)理论核心

基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二分法,现代化理论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首先,在发展阶段上,现代西方发达社会与非西方不发达社会的发展应是一致的。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现在所处阶段,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前所经历过的一个阶段,两者间的差异只是发展进程的快慢差异。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现在的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只要突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临界点,就能进入现代社会。但在现阶段,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突破这个临界点,仍处于传统社会。

其次,在发展原因上,现代化理论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未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原因归咎于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现代化是传统社会通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稳定成熟状态的”内生性变迁“过程。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缺乏进步的动力,即缺乏”追求现代化的意志力“,原因在于其本土文化的”传统性“。对于传统性,现代化理论是借助于”现代性“概念的对立面来理解的。

再次,在发展前途上,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惟~途径就是西方化或照搬西方模式。简而言之,现代化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与转化。现代化最早出现于欧洲,因此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例如艾森斯塔德就认为:”从历史上看,现代化是一个朝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于17世纪至19世纪就在欧美各国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由其自身的制度结构和文化传统促成的,它是西方文明在自身文化环境中逐步发展壮大的,是一种文明的自我发展。而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来说,其社会内部因素无力促成现代化的发端,只有依靠西方文明的传播与冲击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即引进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等西方文明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对西方文明的引进必须是全盘的,即”全盘西化“或”照抄照搬西方模式“。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西方化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向西方文明全方位开放,让西方文明自然而然地涌入国内;另-条是引进西方文化丛中的经济因素,以它作为本国文明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文明都由此产生出来,长期坚持必然会带来西方式的文明。

2.依附理论

(1)依附理论的研究视角

依附理论以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特别是关于资本剥削与资本扩张的理论以及列宁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理论为基础,借鉴了发展经济学家,例如默达尔、普雷维什等人的理论观点而形成。

依附理论在基本理论倾向上,反对现代化理论将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内部因素,而是从它们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发达国家对它们的控制中寻找原因。依附理论指出:以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控制和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为本质特征的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依附理论中的”依附“一词,专指属于中心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和不公正的贸易关系,控制和支配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使后者不得不屈居外围地位,成为依附于中心国家并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条件的国家。同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内部因素决定论“相反,依附理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未能实现现代化,并非内部因素所致,而是由这种控制、剥削和依附关系所造成的。依附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传统一现代“的二分法转向”不发达一发达“的二分法。依附理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发达“状态,而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发达“状态,两者的状态关系不是现代化理论所鼓吹的纵向的或依次进步的关系,而是横向的或并行发展的关系。依附理论认为,西方现代化理论将非西方国家当前的不发达状态完全归咎于自身内部因素是根本错误的。”中心“国家或称”宗主“国家的”发达“状况,同”外围“国家或称”卫星“国家的”不发达“状况,是同一关系所产生出的两个不同结果。前者的”发达“导致了后者的”不发达“,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没有后者也就没有前者,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不可分离。

作为依附理论最激进的代表弗兰克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宗主一卫星“关系,不仅存在于世界的层次,而且存在于每个卫星国家的社会内部。这些国家的金融和出口中心,对于世界体系来说是宗主中心的卫星,而对于国内的生产地区的居民来说则又是宗主中心。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通过这种连锁关系,将控制力量渗透到不发达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吸取资本和剩余价值。这种关系模式深深根植于拉丁美洲等不发达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不发达的发展“。

化理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仍处在传统社会阶段。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有一个”中心点“,只有突破这一中心点,传统社会才能进入现代社会。国家,使之陷入不发达状态。虽然某些拉丁美洲国家在战后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和工业化的快速进展,但这决不能使之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3.世界体系论(1)理论观点

”世界体系“概念是由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在其所著|《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中提出来的。世界体系论有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论证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体系论认为世界进入现代史以来,自足l系统只有一个,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各个国家和社会只是这个体系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世界体系中的单元或次体系。沃勒斯坦将世界体系的起点一直追溯到1500年前后的西北欧。他从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其拓展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所具有的扩张性,以此作为世界体系形成的出发点。

其次,说明世界体系的结构和运动。世界体系理论认为,整个世界体系由中心国家、边障国家和半边障国家三个部分组成。中心国家是指在世界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可以控制其他国家的国家;边障国家是指受中心国家控制的国家;半边障国家则是指居于二者之间、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边障国家又在E某种程度上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由这一世界体系的结构状况所决定,通过'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相互关系,造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位上升或下降的变动,而社会内部的努力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世界体系理论特别强调半边障国家的双重重要意义,认为它可以发挥中间缓冲作用,避免日趋两极分化的世界体系内部的矛盾过于紧张,以消解经济危机和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再次,论证世界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沃勒斯坦以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系统论为指导理论,在深入分析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世界体系整体发展规律的看法:既互不相同又紧密联系的”周期性.节律“与”长期趋势“。”周期性节律“认为世界体系的长波是每40年至50年.重复一次,每一个周期中的停滞期都创造出重组世界体系生产格局的能力,产·生出新的扩张机制,从而为下一个周期的扩张做好准备。”长期趋势“则用来说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诞生、发展和死亡。主要包括”外在扩张“和”内在扩张“的形式,商品化的形式,机械化的形式等。

最后,说明世界体系的消亡过程。沃勒斯坦一方面否认不发达国家有退出世界体系的可能性,甚至用”流通决定论“观点论证社会主义国家也必然要遵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运作规则,不可能摆脱这一世界体系而成为另一个体系;另一方面,又认为并非所有的国家都要永远受世界体系的制约,因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反体系力量和世界体系扩张极限双重因素的影响。他认为世界体系在地理范围上的扩张已经接近极限,要消除反复出现的危机和越来越强大的反体系力量的压力,只有靠进一步的内在扩张。而当这种扩张接近极限时,三个长期趋势中只要有一个无法继续发展,世界体系就不能消除压力,一旦有大的危机来临,世界体系就要崩溃,就会发生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就会被”社会主义世界政权“所取代。由于这种政权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生产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产出满足全人类的需要。

第十五章

社会现代化

1.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有哪些不同定义?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与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拟的复杂过程,它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一切领域的变化。

1.布莱克的比较历史观

美国的比较史学家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一书中曾指出:”‘现代化'在这里指一种动态形式,对于历史悠久的改革过程来说,它是近世以来知识爆炸性增长所带来的结果。其特殊意义,来自于它的动力特征和对人类事务影响的普遍性。

2.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

第一是所谓“权威的合理化”,即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权威取代分散的、宗教的、集团或地域性的权威。第二,应达到政治职能的区分化,国家官僚机构的出现便是其集中的表现。第三,“政治现代化涉及整个社会中更多集团的参政”,人民的大规模参政是“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最大区别”。

3.马克思的历史演进观

马克思在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现代世界的兴起做出了经典性的描述。他强调人类活动的普遍化与合理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决条件,肯定了资产阶级社会及其社会关系的非神秘化和合理化,并把这种新的社会形式推向全球,从而支持了他的关于历史发展序列的划分,“大体说来,亚细亚的、而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从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社会巨变,导致了大工业的兴起,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像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这个不同于中世纪的”现代生产方式“所引起的一系列革命、变革开辟的新时代,就是马恩著作中的”现代“的涵义。

4.金耀基:科技作用下的现代化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金耀基先生从现代化、工业化、发展这三种现象的比较出发指出现代化是指传统社会利用科技之知识以宰制自然,解决社会与政治问题的过程

5.钱乘旦:全球视野下的现代化

在全球的视野下研究现代化问题,南京大学的钱乘旦认为现代化便是一个全球性的运动,光从字面上来理解现代化是不够准确的。它并不表达明确的时间概念,不可把”现代化“等同于”现代“。同时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与“现代化”之间划等号,把高度发展的经济和高度发达的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标志。因此他总结道,现代化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动,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化。换句话说,现代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工

亨廷顿试图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描述现代化总体特征的一部分,即提出了政治等级上的现代化进程的概念。他认为政治现代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把19世纪称之为现代,并非当时时代的泛称,业文明)逐渐确定的过程,它包含着整体的社会变动。

6.殷海光:文化层面的现代化

台湾大学的学者殷海光在深入研究西方近代文化在世界规模上的扩张以及中西文化的接触后,从文化的层面上对现代化的涵意进行了阐释。他认社会要想获得进步,只有顺应和因势利导,并需要现代化的文化思想和这一趋势配合。2.现代化的共同特质有哪些?

一、知识特质

知识革命的光辉却迅速照亮了人类前进的行程,创造出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更加辉煌的文明。知识特质直接推动了现代化的世界演进。以技术的形式运用于人类实际事务中,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一,知识的理性化:为宇宙万物求取理性的解答。

第二,科学的实用化:在价值评估方面,人类的幸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科学的实用化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挖掘出巨大的潜能。第三,科学知识无限扩张: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伴随着科学知识的无限扩张。

第四,知识的权威性增加:政治、经济、社会各部门,都由专家主持,即培根所谓的知识即权力。

二、政治特质

第一,中央集权:政府成为国家统治的合法集团,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中央政府以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名义直接统治人民,管理各项社会事务,行使统治权利,甚至包办教育、大众传播、交通、社会治安、工业生产等事业。

第二,统治权力的合法化:国家权力建立在对公民承担责任的基础上,不是自然的神意而是来自世俗人民的批准。

第三,法治精神:由法律代替世俗裁决,以法治精神统治社会代替个人独断专行;是政治领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逐渐从追求法律形式上的平等转变到强调实质的平等一致。

第四,官僚制度:在现代社会行政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凭借合法的制度体系保证国家机关的高效运行。

第六,福利国家:由于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大量参与,政府没有办法仅用武力来统治,必须注意人民的福利,通过推行福利政策、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环境赢得公民对现有统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增进与公民间的关系,维持统治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三、经济特质

现代化的经济特质十分引人注目,以致许多人把它看做是现代化过程决定性的中心力量。然而事实上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过程的知识和政治方面,特别是知识的积累增长。

第一,机械化: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取代手工作坊,依靠一系列的重要的技术发明进入了工业化。

第二,专业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经济发展快速发展阶段。即使时至今日,从整体上看,它们的发展水平也数倍于今天的不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过程,严密的社会分工使经济领域的专业化程度逐渐加深,促进了生产的精细化。

第三,国内外贸易的扩大:与专业化过程并进的是国内外贸易的扩大,能够把广泛的人力物力资源整合成一个相对密切合作的经济体系。第四,产业部门的增多:作为专业化发展的结果,地区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也在扩大,国内外旅行和贸易的屏障逐渐打破,这又促进了供应大众商品的大众市场的形成。

第五,技术科学化:即不断以科学新知识提高工业、商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通过劳动机械化使生产的巨大增长成为可能。科学技术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生产效率呈几何级数提高。

四、社会特质

第一,城市化: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迁。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更多人口定居于城市,生活在都市。城市化浪潮席卷了每一个现代化国家。

第二,小家庭制度:城市化常常使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功能社会化的趋势同时存在于现代家庭结构的演化当中。第三,人口的流动性增大:现代化过程还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地理性流动。人们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都不再固定不变,由乡村到城市,由此城到彼城,职业的变动率很高。

第四,社会分层的变化:知识、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趋向使人们在收入、教育和机会方面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有了更多社会流动的机会。社会地位升降变化很快,不再终身固定于某一个阶层。

第五,普遍主义:现代化也是文化普及的过程,由传统社会的少数人拥有文化转变为普遍具备读写能力。

五、心理特质

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具有基础的性质,因为归根结底,所有事情都依赖于人类个体的感知。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受早期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深刻影响,后者将潜移默化地对个体思维模式的形成起作用。

为现代化至少应该在两种程序里进行。其一是世俗化,其二是革新。在这两种程序中进行的现代化,可以说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于这种变迁,第五,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大量参与:现代社会高度依赖公民各种形式的承认和合作,以至于国家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这种承认的能力。

第四篇:网络课程论坛答案

生产力革命:机械化与设计

工业革命:始于1750年的英国,机器的时代 瓦特蒸汽机/1850年的机床(祖师)社会的分工/工厂化体制——设计师独立个体/以机器取代人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源于1750年英国。--“机器时代”2.代表性事件:1瓦特蒸汽机的出现.2史蒂芬1829年设计的火箭号机车。3.1830年,第一辆载客火车运行。

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水晶宫”展览馆举行,称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 起来的大型建筑。完全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工艺。强烈的工业生产的机械特色,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为家庭主妇设计的女红工作台;一方面叫全面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博览会上的鼓形书架:新型奇巧,花哨浮夸。美国座椅公司的金属转椅:为装饰而装饰,漠视基本设计原则。

最早的设计改革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时间大约从1880至1910年。在工业设计开始后,设计师们的设计风格从线条伶俐的工业式设计慢慢变成一种动感的,细腻感性的活动式设计风格,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极具个人风格的大师——真的是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单拿出来说很久的大师。麦金托斯,戈地等。尤其是戈地,一直觉得他是用建筑在挥洒自己的灵魂,代上帝描述心中的人类的蓝图。那么的超现实,却真的实现了,一直想知道戈地的脑子里在想的是什么。这里还将到了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将艺术和工业手工业结合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世界对设计的看法。从此就走向了现代设计之路。

20实际设计探索:定义新完美

标准化与生产流水线:为了适应机器流水线的批量化生产,产品就必须标准化,即部件的尺寸设计应该精密并严格一致,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准化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它使设计完全摆脱了手工艺设计的传统。1874年雷明顿公司的打字机 1907年雷明顿公司生产的10型打字机 1849年生产的柯尔特左轮手枪 1870年胜家“新家庭”型缝纫机 标准化的起源是美国制造体系;特征:1.标准化产品的批量化生产2.产品零件的可互换性3.在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 标准化的优点很快为许多大型的工业企业所认识,特别是几家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生产电气产品的公司,如西门子公司及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等。贝伦斯于1909年的设计的水壶之一 德律风根公司于1927年生产的“阿尔法”收音机 德律风根公司于1936—1937年间生产的“T644W”收音机

表现主义:20世纪初-30年代,表现内在,最重要代表人:蒙克《呐喊》 立体主义:1907-1925,将有机形体抽象为单个立体几何形式,代表人物:毕加索,最著名的作品《亚威农的少女》。未来主义:1909-1918,尼古拉·久海罗夫《灰色城市》,发端于意大利。构成主义:1913-2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高度抽象。风格派:将所见抽象为最基本的元素,1917-1931,蒙德里安的油画构图,每个像素由红、黄、蓝加上水平、垂直的线条。工业文明下的美学探索:走向现代主义,审美标准的重新确立:简介主义到功能主义,逻辑关系到理性主义。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德国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德国米斯·凡德罗,法国柯布西埃。现代主义理性发展:后印象主义(用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处理自然)到立体主义(一切物体、风景、人物、房子变成了几何图形和方块)到风格派(一种纯粹关系的艺术)

机器美学:(法)柯布西埃 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特点: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摒弃一切附加的装饰。核心:满足日常起居的各个方面 代表作;"新精神馆”1925年 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上世纪五十年代)

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Bau就是英文building的意思,house就是英文的house,就是建造房屋,所以它是一所建造房子的学院(建筑学院)。

二战后重塑与设计

商业性设计;把设计完全看做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设计改型不考虑产品的功能因素或内部结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刺激。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起源于美国,工业设计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激烈商品竞争的产物,背景:流线型风格设计的风行、工业设计师职业化的日趋成熟、战后美国人的心理需求与乐观激情。核心: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功能型废止+合意型废止(每年推新)+质量型废止(设定产品质量期限)。商业性设计的典型代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汽车设计(深受美苏太空争夺战等时代背景的影响,反映和体现出美国的“乐观主义精神”)

“汽车设计之父”的美国工业设计师厄尔Harley Earl在二战后的汽车业中发挥重要作用。风格主张:大胆奔放、富于创新的形式主义;极力赞成并推崇“商品废止制”。成就: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汽车设计师,开创了汽车设计中的高尾鳍风格。特点:模仿飞机、火箭的造型;速度感十足的流畅线条;整体弧形的前档大玻璃;镀铬构件的雕塑化使用。喷气时代高速度的标志,反映美国人对于权力、流动和速度的向往,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就

20世纪60-80年代设计发展

理性主义和20世纪50、60年代的无名性设计是一致的。1.设计科学指导,减少主观意识 2.产品质量和工艺,外观因素减少 3.批量生产

新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在家居设计中喜欢采用镀铬钢管,在形态上强调机械化和几何化,具有冷漠、正规、中性的外观特征。活动地区:欧洲、美国。主要代表:OMK、克雅霍尔姆(丹麦)、阿基佐姆(意大利)。新现代主义是一个回归过程,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理性、功能的特征。阿基佐姆设计的“米斯”椅,克雅霍尔姆设计的钢片椅。

高技术风格: 特征设计和美学上的新技术 最先在建筑学中发挥 然后再影响到工业设计 代表:诺曼 皮阿诺 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的 蓬皮杜中心 诺曼福斯特 香港汇丰银行 法兰克夫商业银行 德国议会 莫萨设计 高架床 波提耶 儿童座椅 1980 全电动缝纫机

受孕怀孕分娩

:早孕反应:在怀孕5.6周,常在早晨起床后恶心、吐酸水等。症状严重,这在任何时候都可发生,伴随乏力,嗜睡,食物不振,这种反应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怀孕12-16周,早孕反应自然消失。

怀孕20周以前是第一阶段检查一次;怀孕28周以前是第二阶段每月检查,怀孕32周以后每半月检查一次,35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

怀孕传递出了四个信号即停经、早孕反应、妊娠试验和乳房变化。妊娠试验是医生诊断怀孕的主要方法。怀孕后需要按时检查,有三个重要检查时间段安排:怀孕20周以前是第一阶段;怀孕28周以前是第二阶段;怀孕32周~35周以后是第三阶段。计算分娩日期和认识胎动对胎儿生命安全的意义。

性健康含义与男女生理特征

性包含:1生物的性:是一种遗传自然现象; 2心理的性:以生物性为基础的精神心理方面的反应; 3社会的性:有社会约定俗成的男女行为的差别; 二性健康:性的身体层面,情感层面,理智层面,社会层面四位一体完全结合状态。

:女性身体第二特征:身材娇小,骨骼细弱;皮下脂肪丰满,身体圆润;乳房发育隆起,臀部宽大;声音细柔而高尖;皮肤细腻,毛囊和毛发纤细

男性身体第二特征:身材高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皮肤粗糙,皮下脂肪少,毛发粗硬而密集;口唇周边长出胡须;喉结发育而突出;声音低沉而宽厚 性心理健康

女孩子出现月经,男孩子出现遗精,这就是男女性成熟的标志。青春期性心理的过程:1:异性疏远阶段,2:异性亲近阶段,3:两性爱恋阶段。身体和心理发育的不同步显示出了青春期人格发育的相对不均衡。讲述了青春期男女身体迅速发育,性器官发育成熟,随后心理上出现明显的变化。性心理的发育相对性生理发育是延迟的,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提出了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四个时期。我们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青春期是大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生理突变期,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嗯不均衡,其心理表现有四个特点

性自我保护与性心理健康

性侵害的分类 本节主要内容是讲述了按照侵害严重程度,性侵害可以分为性骚扰和性犯罪两种类型。性骚扰是以性的语言图片、电子信息或肢体动作引起对方的反感。性骚扰可以根据发生的场所不同与受害人关系不同分类;性犯罪是以暴力的行为手段达到性满足或是怀有性动机伤害他人的行为,性犯罪一般包括两种类型

自我防卫的措施建议1 本节主要内容是讲述了性侵害行为的发生有一定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并采取防范措施,可避免自己成为性侵害的对象。预防性侵害发生,建议注意自我保护、防范意识等8个方面的问

男女生理特征二

当卵泡不断发育开始分泌激素,血液雌激素水平回升,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小动脉重新生成,子宫内膜逐渐恢复,子宫便不再出血

阴茎功能,性交,射精,排尿。海绵体膨胀两倍。阴茎的内部结构是:海绵体组织

男女两性的生物学特征5本节主要内容是讲述了男女两性身体的差异。包括身体形态的差别(第二性征)和性器官结构功能的差别(第一性征)。介绍了男性内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官、女性内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官以及乳房的结构、形态和功能。本节还重点讲述了女性的生殖周期即月经周期的分期、时间、与排卵的关系和乳房的自我检查的方法。

性的历史

人类对生殖的崇拜 本节主要内容是讲述了在人类刚刚从动物进化到人的时候,受当时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落后所制约,对生殖敬畏象神一样崇拜。他们认为人口增多是神的恩赐,由此生殖被神化了。生殖崇拜是遍及全世界的文化现象,至今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少地方尚未绝迹。

性科学发展

在母系社会崇拜女性生殖器官,在父系时代,崇拜男性生殖器官。人们制作男性生殖器官形状物,插入天地里,祈求庄稼丰收,繁衍子嗣。

我国妇产科医生马斯特斯授予心理学博士约翰逊女士经过研究,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人类性反应》成为世界现代性医学奠基人和当代性科学的权威

潘光旦,社会科学家,翻译了【性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性科学研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吴阶平教授编写了我国【性医学】历程碑意义的著作。

性心理偏离

wto性心理健康标准,通过丰富和完善的人格以及人际关系和爱情的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露阴癖患者一般是男性,在当众环境下对异性裸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女性的紧张,惊恐,患者获得一些性满足。

性心理偏离2 本节主要内容是讲述了性心理的异常在临床上存在着连续谱现象,即正常与病理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二者互相过渡,存在着中间的和混合的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性心理健康的标准,即病理状态的性心理不符合完善的人格以及人际交往和爱情的方式,或表现为性冲动障碍和以异常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分析了性心理偏离几个案例和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

性疾病传播

梅毒。梅毒螺旋体,传播方式,直接性交感染,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危害全身器官,病程长。

改革开放后,人们性观念转变,对外交往频繁,这些原因,导致梅毒在中国兴起。淋病感染方式:不洁性交、间接传染,(污染衣服、被褥、马桶、毛巾等)引起一种泌尿生殖道感染。淋病严重着可造成男女不孕。

1981年世界上发现了艾滋病这种有史以来从未有发现过的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种疾病简称AIDS即艾滋病。HIT传播的途径和不传播途径。我国1985年发现了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毒易感染的高发人群以及“零”艾滋的内涵。治疗艾滋病主要方法。青少年应该有道自律、洁身自好,防止HIV感染。

第五篇:网络课程 音乐欣赏 答案

第1题(20)分 古琴原称琴,是弹拨乐器的一种,体长,木质,无品,又称:()A. 五弦琴 B. 六弦琴 C. 七弦琴 D. 九弦琴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2题(20)分 古琴音乐文献浩如烟海,其中大量虽已失传,但保留至今的谱集仍有上百种,琴曲数千首,其曲谱产生的年代据考可推至()以前。A. 唐宋 B. 明朝 C. 清朝 D. 元朝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3题(20)分 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琵琶乐曲所表现的高超的技艺与丰富的内容。A. 长恨歌 B. 琵琶行 C. 忆江南 D. 暮江吟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4题(20)分()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以唢呐模拟百鸟的叫声为其显著特征。A.

十面埋伏 B.

夕阳箫鼓 C. 喜相逢 D. 百鸟朝风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5题(20)分()抒发的是一位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对生活的无限感慨。其音调委婉缠绵,表达了不尽的心酸和不幸。A.

梅花三弄 B. 夜深沉 C.

二泉映月 D.

渔舟唱晚 答案:C 1 . 第1题(20)分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一带的乐曲为主。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2题(20)分 由《老六板》及其发展成的《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组合成套,称为:()A. 新六板 B.

五代同堂 C. 熏风曲 D.

雨打芭蕉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3题(20)分 南曲“谱”中的四大名曲之一的《八骏马》因其有八节,故称为《八骏马》,其首节的名字是:()A.

骈骥骄奔 B.

班骢展足 C.

騄駬闲游 D.

骅骝开道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4题(20)分 《八骏马》演奏起来比较冗长,近人做了删减,将八节减为()节,使其更加凝练集中。A. 6 B. 5 C. 4 D. 3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5题(20)分()是一首琴歌,传说是汉末女琴家蔡琰所作,叙述了文姬从被匈奴掳获思家念国,到喜得生还汉室而与稚子嗟别。A.

阳关三叠 B.

秦王破阵乐 C.

胡笳十八拍 D.

白石道人歌曲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1题(20)分 自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叶,()音乐风靡全欧,盛极一时,对整个西欧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巴罗克 A.

洛可可 B.

古典派 C.

浪漫派 D.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2题(20)分 巴赫创作的(),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的“百科全书”。

    A.

阿里路亚

B.

惊愕交响曲

C.

勃兰登堡协奏曲

D.

平均律钢琴曲集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3题(20)分()是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

    A.

第三交响曲

B.

暴风雨奏鸣曲

C.

月光奏鸣曲

D.

d小调第九交响曲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4题(20)分()的艺术歌曲赞美自然,歌颂艺术和爱情,鞭挞黑暗的统治。

舒伯特 A.

舒曼 B.

肖邦 C.

李斯特 D.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5 . 第5题(20)分 李斯特的其中一个伟大贡献是,首创了()这一音乐体裁。

管弦乐 A.

交响诗 B.

丝弦乐 C.

交响曲 D.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1题(20)分()是法国音乐家比才创作成就的最高峰。

彩珠人 A.

查米莱 B.

卡门 C.

 D.

阿莱城姑娘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2题(20)分 民族乐派,一般是指()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

    A.

十六世纪

B.

十七世纪

C.

十八世纪

D.

十九世纪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3题(20)分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作品《谢赫拉查达》是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   A.

渔夫与魔鬼的故事

B.

天方夜谭

C.

王子阿穆德和仙女裴丽巴诺

D.

阿拉丁神灯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4题(20)分()的创作思想是浪漫主义乐派的延续,它继承了古典乐派以来各乐派的一些优良传统,同时发展了一些新的特色。

    A.

印象派音乐

B.

新浪漫派音乐

C.

民族派音乐

D.

古典派音乐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 第5题(20)分 拉威尔非常重视法国与()的民间音乐。他善于将民间音乐赋予现代写作技巧,使之融化于自己独特的风格中。

西班牙 A.

葡萄牙 B.

德国 C.

意大利 D.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下载网络课程作业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课程作业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心理学网络作业(答案)

    作业一: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 )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A. 二元论 B. 唯心论 C. 唯理论 D. 构造主义 2、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

    档案课程作业答案汇总

    档案工作概论课程 一、单选题 1. 《广东省档案条例》属于( )A、地方性法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发布于( ) D、1990 3. 《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

    网络农大作业答案完整版

    网络农大作业答案完整版(网上农业大学作业) 2011-11-02 19:09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B.A.A.B.B.B.A.A.B.B.A.B.A.B.B.B.B.C. 2.A.A.C.B.A.A.ABCDE.BDE.ABCDE.BCDE. 审计学......

    2014华工网络土木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一、问答题。 1.常见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有哪些? 答: 1) 橡胶类有:三元乙丙卷材、丁基橡胶卷材、再生卷材等; 2) 塑料类有:聚氯乙烯卷材、氯化聚乙烯卷材、聚乙烯卷材等; 3) 橡塑类......

    水利工程施工基于网络作业答案(范文)

    任务1 001 一、连线题 1、导流时段:按照导流程序划分的各施工阶段的延续时间,但通常也指由围堰挡水而保证基坑干地施工的时段。 2、河道截流:将天然河流全部或部分拦断。 3.......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业答案

    答:工作说明书是对项目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叙述性的描述。对内部项目而言,项目发起者或投资人基于业务需求,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提出工作说明书。对外部项目而言,工作说明书作......

    微课程作业答案(合集五篇)

    1. 微课程(micro-course)和微型课程(mini-course)都属于课程范畴,两者的区别在于: (ABCD) A 时代背景不同,微课程是受终身学习需求和“微时代”发展所催化的产物,人们 希望借助移动......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答案 文档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一) 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___________、课程即经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