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11--14课精选练习[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5:1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11--14课精选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11--14课精选练习》。

第一篇: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11--14课精选练习

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右图邮票是为了纪念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而发行的。下面选项中,在他的发言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D、阶级斗争要年年抓,月月搞

2、如果想通过阅读书籍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情况,不可能选择的书籍是()A、《大转折》

B、《邓小平》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科学发展观

4、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中国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

B、沿海城市

C、经济特区

D、农村地区

4、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权,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是邓小平在听取了广东省的工作汇报后说的一句话,这里的“血路”指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经济特区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建立经济开发区

6、一位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浏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①广州

②深圳

③珠海

④汕头

⑤厦门

⑥湛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7、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8、1979年5月1日,《厦门日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复刊,复刊号中的头条标题为“工人阶级要打好重点转移第一仗”。这里的“重点转移”指的是()

A、反对“台独”势力的进攻

B、大搞阶级斗争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抗击全球性经济危机

9、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有关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错误的是()A、拨乱反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邓小平主持拨乱反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B、拨乱反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没有邓小平也有其他人来主持拨乱反正 C、邓小平是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有了邓小平才可能有中国的历史转折 D、邓小平是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起了重要左右

11、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近期播出的专题片《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中以“一夜城”来形容其发展变化快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珠海

D、深圳

12、土地是农民的灵魂,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3、作为建国6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袁隆平》,一经放映,票房就直追国产大片。影片里表现的他的成果是()

A、研制原子弹

B、研制导弹

C、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14、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政策

C、“七五”计划

D、“八六三计划”

15、“游戏”、QQ、“淘宝”是当今青少年经常接触到的网络项目,请你为这几个词配置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A、网络改变生活

B、上网有害健康

C、重视教育、重视网络

D、献身网络事业,开创一片天地

16、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基础教育,其表现不包括()

A、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国家全面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C、建立学位制

D、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

17、胡锦涛主席说过:“创建和谐文化,要坚持双百方针”,这里的“双百方针”指的是()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百尺竿头,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百炼成钢

18、在图书馆,小明60多岁的爷爷,在他年青时代所喜爱的一些文学作品前驻足不前,他可能看到的文学作品有()

①《青春之歌》

②《红旗谱》

③《创业史》

④《红岩》

⑤《平凡的世界》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9、新中国成立后,在体育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我国运动员最早走出国门及最早取得奥运会冠军的两种体育项目,分别是()

A、羽毛球、射击

B、乒乓球、射击

C、羽毛球、举重

D、乒乓球、举重

20、著名作家魏巍以作品《东方》而成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之一,他获得此奖项可能是在()A、1959年

B、1975年

C、1980年

D、1982年

21、观察下列图片(略)

图一:世纪伟人

图二:地王大厦

D、东方明珠

(1)图一中的人物在历经“三起三落”的磨难后,仍幽默地说:“如果为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他是谁?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哪次会议?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图一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什么圈?这得益于党和国家作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3)图二和图三分别是梁座城市的地标。图二这个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图二是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你要了解它们,应去哪里?这些“窗口”的设立有何积极作用?

(4)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面对成就,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2、2009年7月29日12时30分,邓小平遗孀卓琳女士因病逝世,想念93岁。当年,是她带着邓小平遗愿抵达澳门,参加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亲眼见证了哪个国家把政权交还给中国()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葡萄牙

3、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因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被有关各方面接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4、澳门回归10年,经济持续增长,2002年—2008年GDP年均增长达20.5%,人均GDP达29.2万澳门元(约3.6万美元),已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地区。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在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适合我国实际

B、澳门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 C、澳门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一国两制”是澳门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5、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他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祖国大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

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6、“几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7、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适合于解决中国的()

①少数民族问题

②台湾问题

③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香港、澳门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洗刷了香港被日本侵占的百年耻辱

B、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 C、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D、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9、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共同之处是()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都有自己的法律

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都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0、2004年3月20日,台湾当局执意举行所谓的“和平公投”,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

④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1、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的前提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13、“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指()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14、回归前后的香港最根本的不同是()

A、社会制度不同

B、法律制度

C、生活习俗

D、主权归属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框架,不包括下列哪项()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6、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必须建立()①公司制度

②股份制

③私有制

④个体经济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③

17、邓小平说:“改革使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

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

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8、改革开放以来,窝工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①企业打破了“铁饭碗”

②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③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④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定向分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9、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包括()

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②职工失业保险制度

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⑤职业培训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0、下列哪些流行于老百姓中的歌谣是属于改革开放前的是()

A、吃不愁,住无忧,无事花钱去旅游

B、吃安全,重营养,绿色食品重健康 C、乘火车,坐飞机,出门办事不发愁

D、中山装,铁饭碗,粮食布匹凭票买

21、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1)请你分别为这三幅图片命名一个主题

(2)图三体现了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这一局面的出现是中央对这一地区实行什么方针促成的?

(3)图三中阻隔了近60年的海峡两岸终于正式通航。请你写一副对联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想

(4)结合这个专题图片,说说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看法。11—12课

(1)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2)建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3)深圳、上海;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4)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西气东输;三峡工程建成;神舟七号;嫦娥一号发展成功等。

感悟: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3—14课

(1)图一:香港回归,举国欢庆

图二:澳门的明天会更美好 图三:两岸直通奔统一(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共盼团圆

日月潭连长江黄河,直航速至;阿里山接长城万里,祖国归一(4)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北师大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3.掌握《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4.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能力目标

1.通过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

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2.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教学重点 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教学难点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2.《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示例1

(投影展示):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皇帝为哀悼哪位民族英雄撰写的? 生答:邓世昌 投影展示:邓世昌像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带领我们回忆这们民族英雄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故事? 生讲述邓世昌故事,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总结:同学们,这是甲午中日海战中最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它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心里,激励着他们去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不息。那么,甲午中日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它的过程和影响怎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导入示例2: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一段(时间)

教师提问:影视片段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生答:甲午战争或黄海大战

教师总结:是的,这部影片的名字叫《甲午风云》,它反映的是1894~1895年间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退让,中国方面节节失利。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中日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马关条约》的内容又有哪些?这些,全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导入语例示3

(投影展示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燃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选自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

教师提问:“夏日”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板书]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黄海大战:

师:请大家看课本第一自然段,回答: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称:甲午中日战争? 生:回答: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

师补充讲述:同学们的回答正确。日本的对外侵略梦想要追溯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但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封建残余势力的保留,市场的狭小,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日本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这一政策分为五步:

一、侵占中国的台湾;

二、征服朝鲜;

三、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

四、征服全中国;

五、侵占亚洲,称霸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否征服中国是它大陆政策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为了实现其野心勃勃的战争狂想,日本为侵略中国作了蓄谋已久的战争准备,这就构成了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日本就象一条潜伏已久的恶狼,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1894年,朝鲜爆发民众起义。为日本制造中日冲突创造了绝好的平台,所以已控制大半朝鲜的日本竭力怂恿清政府应朝鲜请求派兵朝鲜,而从清政府决定派兵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了日本人精心设计的圈套。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丰岛海面清军,战争爆发。(投影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教师提问]下面请大家从形势示意图上找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地点。[投影]1.时间、地点

[学生回答]时间:1894年7月 地点:朝鲜丰岛海面 [教师提问]从以上我们的学习可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投影]2.战争的性质

[学生回答]日本发动的是侵略中国的战争。

[教师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掌握了战争的性质,下面咱们来了解战争的经过。[投影]3.战争的经过

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陆军望风而逃、一溃千里。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却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异常惨烈的黄海大战。哪个同学能将搜集到的有关海战的情况简要的讲给大家听? 学生讲述:略(以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师总结:

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提问思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邓世昌的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

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指导学生看课本P17第二自然段,总结回答)[投影]4.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政府在甲午战争的残败。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联系课本P17动脑筋题目:

[教师过渡]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战后,日本又向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板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师提问]《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地点及双方代表各是什么? [板书]1.时间、地点、双方代表

[学生回答]1895年4月在日本马关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教师提问]《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板书]2.《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师提问]为了便于同学们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下面大家回忆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要点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协定关税

[教师总结]两个条约相比,可以看出前三项要点相同,第四项不一样,那么《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投影显示] 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师分析]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相比,只有第四项,《南京条约》是协定关税,而《马关条约》是关于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免交内地税。这是日本对中国进行的一种新的经济侵略方式——资本输出,这比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的利润高得多。什么是资本输出、商品输出?请看投影。[投影显示]

[教师过渡]以上咱们通过比较法,学习了《马关条约》的内容,下面咱们来分析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板书]3.《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师讲述]在讲这个问时为了强化大家理解,我们仍采用比较法。大家可参照《南京条约》的影响来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学生回答]1.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2.赔款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3.开放口岸便利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入侵;4.开设工厂掠夺了中国廉价劳动力,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师总结]大家分析得还可以,下面咱们具体分析教材。

(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的掠夺。它迫使台湾与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赔款:数额高达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进一步加剧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即使人民被榨干,清政府倾空国库也无力偿还,只好向列强贷款,这样就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开放口岸:新增口岸的开放,可知口岸从沿海开到内地,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获得了同样的权利。

(4)开设工厂:工厂的设立,使日本通过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榨取高额利润,而且利用关税特权,严重排挤和摧残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使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的矛盾和斗争更加激烈,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欧美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课堂总结]

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中国的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欧美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后,列强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课堂小练] 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政府惧怕与敌“失和”,迟迟不敢宣战 B.清军水师惨遭败绩

C.清军爱国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 D.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答案:A

2。《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款白银2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答案:D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导学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共1课时1 课时数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

3、学习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

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与目的:__ 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相应地培养。

3、“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1)工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通运输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业基地的形成:

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 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4、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______年9月。

地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的宪法。

二、合作探究(请相信集体的智慧)

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三、达标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2、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3、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 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 D、1950年~1954年 4、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

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5、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该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四、课堂小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各具特色的要点。

五、课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第四篇: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练习

分式

一、填空:(每题3分,共33分)

1、时,分式2x5x有意义。

2、当x=时,分式的值为零。22x41x3、xmy

24、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m=2x3x3y4

二、选择:(每题4分,共24分)

1.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111x1x+y,,—4xy, 2,325axxy

A、1个B、2个C、3个D、4个

2、如果把x 2y中的x和y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2x3y

A、扩大5倍B、不变C、缩小5倍D、扩大4倍

3、小明通常上学时走上坡路,途中平均速度为m千米/时,放学回家时,沿原路返回,通常的速度为n千米/时,则小明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

A、mnmn2mnmnB、C、D、2mnmnmn4、某厂接到加工720件衣服的订单,预计每天做48件,正好按时完成,后因客户要求提前5天交货,设每天应多做x件,则x应满足的方程为()

7207207207205B、5─48x484848x

7207207207205D、C、=5 48x4848x

2ax33的解为x=1,则a=()

5、关于x的方程ax4A、A、1B、3C、-1D、-3

三、化简:(每题4分,共12分)

(1)、12242x6x3(2)、a+2-(3)、÷2ax2m293mx24x4

142x13x223 0(3)(2)、、x4x16x33xx1x(x1)

四、解方程:(每题5分,共15分)(1)、五、应用题:(每题6分,共12分)

(1)、甲、乙两地相距360km,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甲、乙两地间行驶的长途客运车平均车速提高了50%,而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缩短了2h。试确定原来的平均速度。

(2)、八年级(1)班的学生周末乘汽车到游览区游览,游览区距学校120km,一部分学生乘慢车先行,出发1h后,另一部分学生乘快车前往,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游览区。已知快车的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5倍求慢车的速度。

第五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内容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

(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

④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目的: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①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②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实现了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内容标准】(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史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2)意义:

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事迹:①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②邱少云:在抗美援朝争中,严守潜伏纪律,宁愿被烈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

(2)精神:高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补充:抗美援朝:①目的:保家卫国;②经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③意义: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不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内容标准】(1)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①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 1953年12月,我国同印度政府谈判中首次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圆满成功。

①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我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

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问题。意义:改善了中国国际环境;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对以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内容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3)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场、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川藏、新藏公路等。

(4)特征:以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

(5)影响: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6)取得成就原因: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②制定一五计划;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人民群众的努力。2.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农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2)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

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第5课

“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 【内容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2)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五个自治区的名称: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 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注意: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4)意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8年)(特征:失误—曲折—探索—发展)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内容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 严重失误。

1.“大跃进” 运动:(1)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2)主要标志和表现:①盲目求快;②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速度;③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人民公社;②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③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3.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4.失误原因: ①缺乏经济建设经验;②违背客观经济律;③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是速度;④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泛滥。

补充:5.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原因:①一五成就的基础;②国民经济的调整;③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等。6.中共“八大”内容和影响。

内容:分析了主要矛盾;提出了主要任务。影响: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

【内容标准】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1.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 “五一六通知”

2.迅猛开展: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司令部:国家主席 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

3.破坏史实:(1)民主法制被践踏:①红卫兵、造反派冲击和批判各级领导干部;②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③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2)经济受损失: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4.结束标志: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5.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6.灾难: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④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⑥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注意:

5、6合起来就是评价)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军事和科技)

【内容标准】(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3)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2)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3)1967年6月,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意义: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l号”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1949年11月,空军成立。从此,我军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

3.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1966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它与后来的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说明: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补充:“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70年代外交成就)

【内容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意义:在联合国组织内,我国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2.中美建交的基本史实。

(1)l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

(2)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3)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补充: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第10课“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

【内容标准】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事迹。

(1)王进喜:为大庆油田和我国石油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群众称为“铁人”。(2)邓稼先: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3)焦裕禄:为治理兰考“三害”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好干部”。

(4)雷锋:在平凡岗位上,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共同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拼搏精神、奉献为民精神、科学求真精神。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现在)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1)时间:1978年1 2月;

(2)地点:北京。

(3)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标志着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试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2)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其收成按规定交给国家后,剩余部分归农民所有。

(3)意义: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4)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建立: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影响: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l 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这样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内容标准】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 “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1)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很高,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国紧紧抓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经济、社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积极运用。

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1)目的: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2)战略:科教兴国战略;(3)重大举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

(4)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

(5)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设立学位制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1)文学成就: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 《创业史》《红岩》等,成功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是那个时代青年喜爱的作品。②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③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影响: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在全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体育事业成就:① l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共夺得金牌l5枚,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四。②2000年在悉尼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28枚,名列金牌榜第三,实现了新的飞跃。③我国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内容标准】(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简述“一国两制” 的提出、目的、含义、作用(意义)、成功示例

(1)“一国两制”的提出: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目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作用: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开辟了途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4)事例: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1)史实:1982年,我国政府作出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决策。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中国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97年7月 l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如期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2)认识: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繁荣富强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一国两制的正确运用。它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国家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我们个人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认识:①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③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④我们要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言行,维护国家统一。第 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内容标准】(1)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3)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4)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法律。作用: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先进典型。

3.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1)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2)观念变化:人们在劳动就业观念上逐步告别了“铁饭碗”和“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4.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目的: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稳定。

(2)建立:我国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3)作用:促进了企业改革;稳定了社会。

5.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 作用。

(1)史实:① l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其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作用:中国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树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 良好形象。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997年9月,党的十五会议上,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下载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11--14课精选练习[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11--14课精选练习[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精彩四选一,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八年级7-10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由光辉灿烂、源......

    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套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套教案[北师大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2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

    2009-201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北师大]

    11-12学年八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新中国建立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B.西藏已经获得了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运动的广泛开展D.人民解放战争已......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

    北师大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五篇范文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