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1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北师大]
11-12学年八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B.西藏已经获得了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运动的广泛开展D.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胜利结束
2.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②③④
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
5.下列人物,既是人民政府副主席又是解放军总司令的是
A.毛泽东B.高岗C.张澜D.朱德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A.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B.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C.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选举宋庆龄等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7.“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8.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9.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D、抗日战争胜利
10.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1.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 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 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土地改革的完成13.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土地改革的完成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三大改造的完成14.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15.朝鲜战争爆发于
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
16.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邻人”是指
A.日本B.越南C.韩国D.朝鲜
17.下列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是
A.罗盛教B.邱少云C.杨根思D.黄继光
18.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 19.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A、《土地法案》B、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二、能力擂台:史论结合题:
21.阅读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以来”是从哪一年算起的? “三年”是指什么?
(2)材料中“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什么?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5)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纪念革命先烈及继承革命事业?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的代表。
⑵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⑶“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23.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⑵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文献是哪年颁布的?
⑶你能说出这次土改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吗?
(4)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一、选择题。
1-5 A D D A D6-10 B C C A D11-15 B D B D A 16-20 D D A A D 21.(1)1946年,解放战争。
(2)1919-194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青少年要懂得,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凝聚着革命前辈的牺牲和艰苦斗争,我们应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言之有理即可)
22.⑴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保证了战争的胜利;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⑵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取得五战五捷;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胜利。
⑶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克服重重困难,英勇作战;朝鲜军民的密切配合。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以热情、乐观、决心、勇敢赢得了这场战斗得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3.⑴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⑶当时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现在是土地公有制。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文件是:()
2.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A.西藏和平解放
B.民主改革C.改革开放D.西藏独立
3.“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大陆基本解放B.新中国的成立C.新政协的召开D.解放南京
4.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是在上决定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5.在30万人的热烈掌声中,他亲自按动通往天安门广场中央国旗的电钮,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中国首都的上空冉冉升起。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伴着隆隆礼炮声,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在尽情欢呼。这里的他指的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朱德
6.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了措施。()① 稳定物价②土地改革③抗美援朝④解放台湾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改革土地所有制的伟大革命,它使世世代代贫苦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A.打土豪,分田地B.土地改革C.农业合作化D.包产到户
8.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中国消失是在年底。()
A.1949B.1950C.1952D.1956
9.“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的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烈士陵园,他高大的塑像与丰碑位于烈士陵园之首。()
A.中国工农红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10.1952年12月11日,他所在排潜伏在距前沿60多米的蒿草丛中。12日12时美军发射侦察燃烧弹、恰巧落在潜伏点附近草丛、烈火蔓延到他身边、燃着了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双手插进泥土中、强忍剧痛、始终未动,立至壮烈牺牲!他是:()
A.黄继光B.罗盛教C.杨根思D.邱少云
11.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年通过的。()
A.1953B.1954C.1955D.1956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C.人民D.中央军委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 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共同提出的。()
①中国②埃及③缅甸④印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些话是周恩来在会议上的讲话。()
A.亚非B.日内瓦C.联大D.新德里
16.这个会议是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里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指:()
①保卫和平② 争取民族独立③实现社会主义④发展民族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土地改革后与农业合作化后的农民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A.不再受地主剥削B.劳动积极性提高C.自由处理土地D.互助劳动
18.我国长期是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先后进口和使用过130多种厂牌的汽车,下图中的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时期,终于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改革开放D.文化大革命
19.“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在李白笔下蜀道令人生畏,变天险为通途,连通四川与外部的宝成铁路建成于时期。()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改革开放D.文化大革命
20.毛泽东主席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是为而写下的。()
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C.九江长江大桥D.上海黄浦江大桥 21.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江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A.工业化B.农业化C.现代化D.城市化
22.中共第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从开始的。()A.1949年底B.1953年底C.1956年底D.1958年底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确定以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A.民族独立B.民族自治C.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融合24.“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唱歌;雪光呵闪金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这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是民歌。()
A.汉族B.藏族C.蒙古族D.朝鲜族 25.关于我国民族居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杂居,小聚居B.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分别居住在东、西部 C.西藏藏族自治区只有藏族居住D.苗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5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工作。27.195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28.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公布《》,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29.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的率领下,开赴战场,同朝鲜军民一道抗击美国侵略军。30.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基本完成后。
三. 动脑筋:(本大题共5小题,31小题6分,32小题5分,33小题3分,34小题5分,35小题3分,36小题8分,共计30分)31.阅读材料(6分)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
(1)“长夜难明”指的是什么?“百年魔怪”主要是指一百余年间的哪些势力?(3分)
(2)“一唱雄鸡天下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3分)
32.阅读材料(5分)
“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旧中国的农民不仅缺乏土地,生活无着,而且国民党保长随时以各种方法争收苛捐杂税相要挟,农民无法承担,导致一户户农民家破人亡。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因此中国农业迸发出巨大的生产潜力,在土改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回答:
(1)旧中国农民“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的根源是什么?(2分)
(2)为什么“在土改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3分)
33.“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你知道我国第一五年计划的任务有哪些吗?(3分)
34.从1953年起,我国对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5分)
35.举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3分)
四.问答题:
36.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你能说出它的主要内容吗?
(8分)
探究应用
五.议一议:(本大题共2小题,37小题6分,38小题4分,共计10分)37.阅读材料(6分)
材料一1953-1956年,国家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84.9亿元,其中对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151.5亿元,对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26.4亿元;1956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1639亿元,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农业总产值为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为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农业总产值61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9.6%和4.8%;交通运输有明显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材料二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41.5%提高到56.5%。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从1952年的35.5%提高到45%。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制造业等,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1)材料一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2分)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正确规划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2分)
(2)材料二中的比例变化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什么联系?(1分)现在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第几个五年计划?(1分)
38.读图讲故事:你认识下面三位英雄人物吗?请任讲他们中的一个的故事。(4分)
一、选择题:
1.B2.A3.B4.C5.A6.D7.B8.C9.C10.D11.B 12.B13.C14.D15.A16.C17.C18.B19.B20.A21.A22.C 23.C24.B25.A
二、填空题:
26.北平27.拉萨2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9.彭德怀30.三大改造
三、动脑筋:
31.(1)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见到“光明”。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官僚资本主义等等。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32.(1)封建土地制度,占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占人口90%的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
(2)因为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33.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34.
35.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问答题:
36.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五、议一议:
37.(1)说明了我国经济在“一五计划”期间飞速增长。中国人民刚刚获得解放,涌现出巨大的建设热情;苏联的帮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因此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上升。相应地,工业产值的比重也在上升。38.略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4期制作:邱艳红试做:张永良陈美娜签批:班级:姓名:组号: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祖国大陆统一了!
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9.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
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 1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
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16.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7.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8.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 19.新中国建立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B.西藏已经获得了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运动的广泛开展D.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胜利结束 20.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 22.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
23.下列人物,既是人民政府副主席又是解放军总司令的是()A.毛泽东B.高岗C.张澜D.朱德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A.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B.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C.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选举宋庆龄等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25.“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4期制作:邱艳红试做:张永良陈美娜签批:班级:姓名:组号: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6.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7.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D、抗日战争胜利
28.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2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 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 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0.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土地改革的完成 31.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B、土地改革的完成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三大改造的完成 32.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33.朝鲜战争爆发于()
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
34.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D.中共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八大”决议
35.“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36.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37.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38.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开始C.新中国成立D.土地改革完成 39.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50分)4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8分)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
4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6分)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的他的战绩吗?(9分)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6分)
第四篇: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精彩四选一,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 “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2.在下列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解放的地区是
A.内蒙古 B.新疆 C.宁夏 D.西藏 4.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5.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可不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叶挺 6.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7.1956年 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
8.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 “铁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9.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第五篇:北师大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模版)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一)课程标准: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二)知识与能力 :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要点、实施的意义。
(三)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五)导学重难点、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六)导入新课: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导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俄国向何处去
三、新授课,导学课文
(一)“二月革命”
1、革命前的形势分析革命前俄国的形式
2、二月革命什么是二月革命?
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是怎样的?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1、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三)“退一步、进两步”
1、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2、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回顾加速一战束的事件,进入新课的学习初读课文,弄清本科的主要内容。弄清二月革命的具体情况: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回答: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占领了战略要点,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认真看书,根据教材提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依据小字注解讨论、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回答。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谈谈学习后的感想。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一)课程标准 :了解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认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等问题。
(二)知识与能力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三)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培养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原因与结果、发展与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关系原理,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五)导学重难点 重点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难点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六)新授课、导学课文
(一)理想与成就
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苏联主要制定了哪些政策?
2、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同时,苏联还形成了什么体制?
2、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格式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3、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作为难点知道学生理解分析)
(三)、拓展训练: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影响?
(四)、渗透教材内容:
了解大意 看教材回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看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结合教材回答: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学生看教材回答表现,并分析出特点:高度集中。
在老师指导下,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中国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打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烙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才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特别是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通过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宣称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凡尔赛和约》。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本课的难点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五)新授课、导学课文
(一)战后的“新秩序” 1.凡尔赛会议的基本情况
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英、法、美三国控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
(出示巴黎和会“三巨头”一图,讲述)其实和会上,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这次和会是否进行的顺利呢?
(回答)不是。和会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使得和会持续了五个月。(讲述)与会各国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巴黎和会必然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从和会的掌权者和和会持续的时间来看,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讲述)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就是“通过大战变化了的各国实力”。谁有实力,谁就在和会上说话有分量。
2.《凡尔赛和约》
(讲述)这场持续了五个月的和会,它的结果是什么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这次和会,是如何按照他们的意愿“安排”战后世界的呢?
(出示签署和约的图片,讲述)在和会上各国通过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了协议。1919年协约国也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在这个和约中,规定了战胜国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的规定。巴黎和会签署的各种条约是以条约签订的具体地点来命名的。
(组织讨论,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重点分析、讨论和约中一个方面的内容)(讲述)这个和约,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对德国进行了压制,但是另一方面,它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国实力进行了保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法国,保证欧洲大陆的均势。
(组织讨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建议被无理否定,导致中国国内的“五四运动”。教材上一位美国史学家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思考一下,什么叫做“新理论”,你是如何理解的?
(讲述)参加和会的大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和会上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肆意践踏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随意牺牲他国的合法利益。这就是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倡导的“公平”。而这种不公平,也为以后的历史发展埋下隐患。
3.凡尔赛体系
(讲述)《凡尔赛和约》主要是协约国的对德和约,那么对于其他战败国,战胜国有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讲述)战胜国在1919~1920年间,与德国的盟国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的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的确立,有什么意义呢?
(多媒体地图,讲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其中“新秩序”的概念是:首先,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德、奥、匈、保、土五国的疆界因割让而缩小,原俄罗斯、德意志、奥匈三大帝国统治下的中欧和东南欧地区新成立了一批独立国家;其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统治的新秩序,奥斯曼帝国已经解体,它原先统治的阿拉伯地区,在委任统治的名义下成为英法的殖民地;最后,凡尔赛体系还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讲述)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4.国际联盟
(讲述)在这次会议以后,根据和约规定,各国成立了一个就像今天的联合国的机构,是什么呢?国际联盟。
(讲述)什么时候成立的呢? 1920年1月。
(出示图片,讲述)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因为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所以美国没有参加,最后国联成为英、法操纵的工具。这个机构是根据当时的和约规定设立的,当时的和约大国强权的产物,那么根据它建立的国际联盟,是不是一个公平的机构呢?
(讲述)国联盟约虽然虚伪地写上了对侵略国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的条文,但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得到全体会员国同意才行,而这是不可能的。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但国际联盟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
(二)《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讲述)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参加会议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日、美等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次会议什么时候召开的呢? 1921——1922年间。
2.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
(讲述)这次会议和上次的巴黎和会一样,对于各国之间达成的协议,它们也用条约的形式给与确定下来。这次会议,他们之间分别签订了什么协议呢?
(回答)《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大家回忆《中国历史》中关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有关内容,中国问题是东亚和太平洋问题的核心问题,《九国公约》中宣称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可是,为什么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讲述)《九国公约》中宣称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它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
会议期间中国和日本代表在会外签订了双边协定,涉及到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改变《凡尔赛和约》的安排,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不是一种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求,保持它们之间的均势。
3.会议的影响
(讲述)在华盛顿会议上,也签订了几个重要条约。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呢?教材上说“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继续”两字如何理解呢?
(回答)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
(讲述)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课堂小结】
本课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建立了战后的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压迫众多弱小国家的基础之上,以此来达到自己的野心。这个体系就是众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一个分赃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一)知识与能力:“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竞选总统;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认识: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2.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五)新授课、导学课文
复习提问上课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简结: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的相对稳定时期。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危机爆发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的爆发,这次危机始发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拥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 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指引学生观看课本“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2.危机的特点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为追求自己利润而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1.新政的目的和特点
新政的目的: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新政的主要措施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
3.新政的效果:
(1)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2)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