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14:2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第一篇: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绯红(fěi)不逊(xùn)质问(zhì)广漠(mî)B.瞥见(piē)粗糙(zāo)野蛮(mán)广袤(mào)C.诘责(jiã)尴(gān)尬 粗劣(liâ)教诲(huì)D.驿站(yì)甲胄(wâi)嬉戏(xī)托辞(cí)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⑵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⑶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4、文学常识填空(6分)(1)《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我们学过的《

》一文也是选自这部集子。(2)《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____(国名)的茨威格,在七年级时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

》。(3)《再塑生命》的作者是____,____国女作家,她一生自强不息,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3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

6、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某班打算以“感受母爱,略表寸心”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参加。(5分)

(1)摘引与母爱有关的诗词名句或俗语警句,感受母爱深情。(写出两句)

(2)拟写手机短信,发送给母亲最温馨的祝福。

(3)反哺母亲养育之恩,说说你最想为母亲做一件什么事。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①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 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 并且要求他们 将检查的结果 , 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 , 干事却又竭力运动 , 要收回那一封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②中国是弱国 ,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 ,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 , 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 ,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 ,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 , 被日本军捕获 , 要枪毙了 , 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③“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④这种欢呼 ,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 但在我 ,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 ,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 ——呜呼 , 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 ,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 请加以概括.(2分)

.“这种欢呼 ,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 但在我 ,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2分)

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 , “我”十分气愤.B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 , 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 所以觉得特别“刺耳”.C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 , 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D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 , 兴灾乐祸 , 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 , 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3、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这个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4、第③段划线句子中的“他们”指什么人?第④段划线句子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4分)

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__________;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_______;“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表现了鲁迅_______的精神。(4分)

6、“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_________的感情。(2分)

7、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2分)

(二)手

凡夫

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扳开他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

“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

“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

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

再也无法忍住,呜„„呜„„

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

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就像老丝瓜内芯做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

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身边。

“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伸出他那一双手。

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1点送到30里外的街上去卖一块五毛钱,给我一块,那5毛留给弟妹们。

我模糊的眼睛望着我那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父亲;父亲苍老了。

“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啪”,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

“混蛋!”他咆哮起来。

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

我理解了他„„

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自强、上进。

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

这是中国农民的手。

1、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着力写_____ ;第二次看手掌,着力写______ ;第三次看手腕,着力写 _____。通过对父亲的“手”的刻画,表达了“我”对父亲的 __________。(4分)

2、从“父亲的手”上,你品悟到了他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2分)3.、“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还“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分)

4.“我理解了他”,理解了父亲什么呢?对其分析不太恰当的一项是:()(2分)A.父亲希望“我”把书读好。

B.父亲对“我”爱之深。

C.父亲希望子女们自强上进。

D.父亲认为“我”太任性,恣意浪费钱财。5.作者用“这是中国农民的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2分)

6.我们现在好像很难再对生活中某些事件感到心酸难耐。人一天天长大,见惯了周围的悲欢离合,有时候竟也习以为常。虽说偶有波澜荡漾,但真要动情,却已如童话般遥远。然而,我们还是会被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请认真“品读”你的长辈,搜寻他们身上那些最让你心酸难耐的事例,谈谈你当时的心理感受。(4分)

事例: 心理感受:

(三)五把钥匙的秘密

2001年5月,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题?其它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他交了白卷。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这位大陆学生在这道9分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它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E—mail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经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1、“这位大陆学生”的答卷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基本准则,就是________(2分)

2、“这位大陆学生”的答卷又告诉我们一个教育现象,就是__________(2分)

3、“他的同桌”的遭遇也告诉我们,就是________(2分)

4、比尔.盖茨最感兴趣的东西是:_______,你最感兴趣的东西是:______。(4分)

5、结合全文分析“人生的秘密”是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泪水,是感情的流露,或喜悦,或悲伤,或懊悔,每一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会在情感深处留下印迹。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你走过的历程。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呢?

请以“泪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

(2)母爱历来是为人所歌颂的、被视为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歌颂过她。今天,请你以“我的母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

名、班名。

参考答案

1.C 2.B 3.C 4.(1)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奥地利

伟大的悲剧(3)海伦·凯勒

美 5.示例:乐观的人,将失败当做垫脚石,一步步登临理想的高峰。6.(1)示例: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一)1、我收到匿名信的事件

2、D

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匿名信事件议论,领起下文看电影事件。

表达作者在遭受侮辱后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大愤慨和辛酸的情绪。

4、前一个指讲堂里的日本同学,后一个指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作者对围看的中国人极端失望、愤慨,痛感他们精神麻木、思想愚昧,要救治他们的精神,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5、在讲堂里听到欢呼声时

医学救国;弃医从文;爱国主义

6、不可压抑的激愤

7、记叙、议论

(二)1、指甲厚

裂口多

血痕深

惭愧和感激(感恩))

2、勤劳

克俭

无私

坚强

3、要点:①指甲厚难剪

②内心沉重,剪得小心仔细 ③激起强烈的情感浪潮。

4、D

5、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升华了主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6、略(要扣心酸难耐的事谈心理感受)(三)

1、人应该城实

2、一种呆板、僵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只培养听话、守规矩的学生,不注意发展的动手能力。

3、财富永远不能放在做人的首位

4、电脑

只要不是违法乱纪之类的兴趣均应算正确。

5、人生的秘密是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可能拥有其他四种。

第二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姓名:

座号:

评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季爷爷告诉苗苗,21 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七、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4分)

(30 分)

1、一日无书,------------------------。

一、看拼音,写汉字。(6 分)wū yán

chōnɡ zú

bàn lǚ

yú lâ

bâi sònɡ

biān xiě

2、读书破万卷,-------。

()()()()()

()

二、辨别形近字,并组词(4 分)

婪()焚()尝()偿()

忧()扰()呕()区()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2、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盆大()

牵()挂()

如()如()

()()不忘

()不同

()()吞枣

五、选词填空。(4分)

鼓励 激励 继续 陆续

1、爸爸()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读书。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 分)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句。)

3、--------------,白首方悔读书迟。

4、书如药也,---------------------。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 分)

一、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12 分)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 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 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 下

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

时望着街 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 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

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4分)

躲藏()光临()勉励()充分()

2、这片段主要写了我是如何窃读的。(2分)

--------

3、用“~~”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3分)

(------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 理解。(3分)

------------------------

5、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 分)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 “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 1 小时。”朋友点头答应。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时间写 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ué

jiào)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 经()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 写起来。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ēi

bè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 “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2分)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画“√”。(4 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勤奋()

拜访()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分)

(1)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2)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3)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4)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5、你觉得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

6、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 分)

---------

7、请把文中的中心句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你的感受。(3 分)---第三部分:习作。(40 分)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怎么读书,读了哪些书?从书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读书方法?选自己体会深的地方写一写。题目自拟,要求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姓名:

座号:

评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0 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 分)wū yán

chōnɡ zú

bàn lǚ

yú lâ

bâi sònɡ biān xiě

(屋 檐)(充

足)(伴 侣)(娱乐)(背诵)

(编写)

二、辨别形近字,并组词(4 分)

婪(贪婪)焚(焚烧)尝(尝到)偿(赔偿)

忧(担忧)扰(打扰)呕(呕吐)区(区域)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豫)

2、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珍)(遵)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倾)盆大(雨)

牵(肠)挂(肚)

如(醉)如(痴)

(念)(念)不忘

(与

众)不同

(囫)(囵)吞枣

五、选词填空。(4分)

鼓励 激励 继续 陆续

1、爸爸(鼓励)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继续)读书。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 分)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句。

2、季爷爷告诉苗苗,21 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七、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4分)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 分)

一、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12 分)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 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 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 下

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

时望着街 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 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

书长大的!”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

躲藏(隐藏)光临(光顾)勉励(鼓励)充分(充足)

2、这片段主要写了我是如何窃读的。(2分)

3、用“~~”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2分)

作者在下雨天窃读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就有充足的理由呆下去。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 理解。(2分)

“读书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 身体,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成长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5、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2分)成语:废寝忘食 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 分)勤奋写作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 “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 1 小时。”朋友点头答应。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jǐ)时间写 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ué√jiào)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 经()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 写起来。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ēi√bè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 “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2分)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画“√”。(2 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勤奋(勤劳)拜访(访问)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分)

(1)继续支持耐心延误(2)持续支持忍心耽误(3)持续坚持信心耽误√(4)继续坚持忍心延误

5、你觉得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惜时如命,一丝时间也不耽误。

6、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 分)

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丝时间也不耽误。

7、请把文中的中心句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你的感受。(3 分)中心句: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 小时的文章。我的感受:他非常勤快,一天要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第三部分:习作。(40 分)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怎么读书,读了哪些书?从书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读书方法?选自己体会深的地方写一写。题目自拟,要求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祖国大陆统一了!

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

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 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9.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

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

13.李明自习课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读邱少云的事迹,是让他学习()

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16.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第一个五年计划

17.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8.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9.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

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21.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D.中共“八大”决议

22.“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3.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2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C.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50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该地区的首席和谈代表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27.分析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跨过鸭绿江朝鲜战场图示抗美援朝纪念碑抗美援朝纪念章

(1)为什么中国要把志愿军开赴到朝鲜战场?(2分)

(2)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写出一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并说明你敬佩他什么?(4分)

(4)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

(5)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影响?(2分)

28、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⑴ 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2分)

⑵ 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文献是哪年颁布的?(4分)

⑶ 能说出这次土改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吗?(2分)

(4)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2分)

29、阅读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12分)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1)“三年以来”的“三年”中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2)材料中“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什么?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第四篇: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 练习题

《草船借箭》习题

-、给加粗的字注音

丞相()

饮酒()

都督()

惩罚()

水寨()

呐喊()

调()度

二、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三、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2.呐喊(一对近义词):()()(3.顺风顺水(ABAC):()()(4.探听探听(ABAB):()()(四、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是()。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作者))))););)。)。))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五、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六、文学常识填空。

1.()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和()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诸葛亮复姓(),名(),字(),又称()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等等。请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 一、二、1.必然 2.仍然 3.果然 4.忽然

三、1.虚实、开关、装卸、是非;2.推却、延迟、惩罚、语言;3.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4.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四、1.《三国演义》,罗贯中。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3.有胆有识,才智过人。4.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五、1.如鱼得水。2.起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六、1.罗贯中;《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2.诸葛,亮,孔明,卧龙。《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530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强化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铆钉()香蒲()迁徙()纠正()缄默()雾霭()滑稽()繁衍()啮齿()媲美()2.改正下列错别字。

喜行于色

荒凉箫瑟

苍皇逃窜

难以致信 狼籍斑斑

金碧辉煌

前扑后继

莫钟一是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

(1)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2)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4)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6)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4.揣摩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

(2)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3)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到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4)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5.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C.《旅鼠之谜》向作者介绍了北极旅鼠几种奇异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D.《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围绕着神奇的洞发生的故事,剖析了人类的许多愚蠢的做法,探索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和人性的阴暗之处。6.仿写句子。

(1)看不厌,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郊野与草原上奔驰的骏马;看不厌,看不厌________;看不厌,看不厌________。

(2)花的美,不仅美在艳丽的色彩、妖娆的姿态,更美在它装点着大地、点缀着生活;山的美,_________;人的美,_________。

二、课内精典语段阅读

(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深邃()

混淆()

胜任()

相形见绌()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3.品味文中加粗字蕴含的感情色彩,并写出其作用。4.文段写人体细胞协作工作的精巧细致,有何用意? 5.概括总结本段段意。

(二)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 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 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1.文章第一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2.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什么关系?哪些词语突出了这些关系? 3.数据的引用有何作用?

4.画线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概述本段段意。

三、课外迁移拓展阅读 我有一个梦想

1986年的夏天,我父亲的一个同学携妻带子前来拜访,他看上去比我父亲要年轻许多,有蓬勃的络腮胡子,讲非常标准的普通话。据说,他来自一个被我们叫做“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美国,是过来接他父亲一同赴美的,顺便,来看看旧日的同窗。

于是,那个夏天,从7月到8月,我一直在和一个叫王鸿儒的人玩耍,这个名字非常让我恼火,因为每当我们相互把对方的名字写在地上并狠狠踩两脚以示不屑的时候,我总是要慢许多。这个在另一个国度长大的黄皮肤的孩子,经常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比如:去街上拾废纸箱子拖到垃圾回收站卖掉,然后买更多的冰棍和糖果吃;或者,召集一群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在学校门口挥舞写了字的小旗子,以抗议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太多。那天,他无意中问我:“从容,你以后打算做什么?”

“以后?当科学家呗!老师都这么说,当科学家最厉害了,可是成为科学家要学好多东西,好累呀,我真不想学,可是又没办法。对了,你呢?” “我想,嗯,我想,”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道,“我想做一个调酒师。” 调酒师?调酒师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后来,父亲叫我们回去吃晚饭;再后来,我一直没机会再问他调酒师是做什么的。他们全家在8月中旬离开,调酒师成了留在我心中的一个谜。直到初中时遇到一个北大毕业分配回本地来的英语教师,他说:“调酒师就是在喝酒的地方为客人调出各种好喝又好看的酒水的人。”

我不禁为我的理想感到自豪,科学家是为全社会服务的,而调酒师,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职业罢了,除了成天把一些酒调配到一起,还能做什么呢?有什么意义呢?可是,如果这就是调酒师,他为什么还要上学呢?像语文、数学这样的东西,和调酒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呀!1989年,我刚刚升初二,一个普通的夜晚,父亲接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是他的同学托他处理一些旧事的,说完,父亲把话筒递给了我:“你和王鸿儒聊聊吧!你们也好久没见了。”王鸿儒?是那个普通话都说不好的男生吗?那个胸无大志的家伙? 于是,关于调酒师的理想又让我想起来了。我嘲笑般地提起了他的理想:“你何以要继续念书呀?不就是洋调酒师吗?”谁料他却认真地说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yùn,又怎么能调出独特的味道、颇色和层次,又哪来那么多新鲜的想法和创意?” 我的心一震,他因变声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电话线的那一端传来,在黑夜里是如此的清晰而完整。

从此我开始认真学习,因为我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我要念重点高中,念名牌大学,念硕士,念博士,念博士后,做科学家,拿诺贝尔奖„„

1994年,我顺利地进入大学,已经不再想做科学家。在父母的指导下,我选择了国际金融专业。这时候有很多人开始出国:已经出去的则寄回大沓精美的照片,漂亮的房子和车子,不敢想像的高薪;准备出去的则天天守着英文书和美国地图,作画饼充饥之用。我自然也不例外。并且一下子就想到了王鸿儒,那个未来的调酒师。可是,我只知道他曾经居住在北卡罗来纳州。我开始使用互联网这种东西的时候,在学校为数不多的几台586上拼命搜寻,竟真的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网站上找到了他的E-mail地址。于是,我们终于再一次联系上了,距离上一次的交谈,已经整整8年。

他学的是历史,美国史和世界史,他知道的中国历史事件比我还多,着实令我惭愧,虽然我的历史会考得了A,可是,我一点都记不起来了。我不知道历史能给我带来什么,是优厚的薪酬,还是锦绣的前程?

我不再嘲笑他调酒师的梦想,因为我已经知道:嘲笑别人的理想是不礼貌的。可是,我依然看不到做一个调酒师有何好处,他自己也从不提及;他关心的仿佛只是调酒的乐趣,只是如何想方设法调出一种特别的味道以及颜色。

1997年的秋天,我参加了TOEFL考试,接下来的那个春节,我把自己整整关了一个月,做无数的练习题,背成千上万的生僻的单词,然后参加了GRE考试。因为繁忙,我几乎没有时间给王鸿儒回信,他很理解地继续给我写长长的电子信,和我大谈学校的趣闻,还有关酒的各种传说,他的笔调是那样地快乐和轻松,成了我备考期间最好的安慰剂。

考试成绩下来,比我想像的还要好,打电话告诉他,他的同学却说是他们班的棒球队队长,已经打进半决赛了,正在赛场上练习呢!放下电话,才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玩过了。小学六年级,我曾经得过学锐校的乒乓球赛冠军,奖品是一对“红双喜”的乒乓球拍。可是,现在的我,恐怕连拍都不知怎样握了。

我给他写信,问他是否能帮我联系学校,他一口答应下来,顺便问我打算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工作,然后才能替我选择合适的学校和导师。我却茫然了,进入大学以来,我除了想学好英语好出国之外,什么也不知道。我要学的,到底是什么呢?

王鸿儒依旧是那么快乐,说没关系,等我想好了再说也不迟,任何时候他都会帮我的。可是,还没等我想好,就在1998年我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收到了他同学发来的E-mail,王鸿儒,这个我只见过一面的朋友,在一场交通意外中丧生了。据说,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他自己写的调酒心得,其中至少有十种以上是从未有人尝试过的。

听到这个消息,我突然恐惧起来: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啊!王鸿儒有过一个理想,因为他喜欢,所以他决定去做。如果有一天,我也这样不声不响地消失了,那我会留下什么?我曾经做了些什么?我也有过一个理想,或者说,一些理想,从科学家到出国,但我从来不知自己做过什么,为什么要去做„„那时候,已经有一些学校给我寄来了课程介绍和报名表格,可是我一份都没有填,因为,我仍旧不知道我去美国做什么呢。现在的我,在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打一份薪水尚可的工,业余时候我在一家小小的乒乓球馆当陪练,因为英文好的yuán故,我和一些常来这里的外国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明年下半年我就可以自己开一个乒乓球馆了,他们都将是这个球馆的股东。我相信我会做得很好,因为,在那个jú黄色的小球飞起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的理想在哪里,我的快乐在哪里。

1.根据拼音填汉字。

底yùn()

yuán()故

jú()黄色 2.初识王鸿儒,他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用原文回答。3.促使我开始认真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4.“虽然我的历史会考得了A,可是,我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说明了什么?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画“

”一段运用了哪种写法,有何作用? 7.王鸿儒带给我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8.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9.请写出画饼充饥的同义词。

10.你有理想吗?你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吗?谈谈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四、写作

收获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思想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 收获要靠辛勤的劳动,收获要靠神奇的智慧,收获要靠朋友的支持„„

请以“收获”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参考答案

一、1.máo pú xī

jiū jiǎn ǎi jī yǎn 2.行→形

箫→萧

苍→仓

致→置

籍→藉

→碧

扑→仆

钟→衷3.(1)设问(2)拟人(3)对比(4)比喻(5)比喻、排比(6)通感4.(1)赞叹(2)惋惜、痛心(3)欢欣、喜悦(4)讽刺、挖苦5. C 6.略

二、(一)1.suì

xiáo shēng chù

2.第一句。3.赞叹、崇敬,突出大自然 的神奇无比。4.以人体为例,细致描述人体的精巧、复杂和细致,生动具体又有力地体现了大自然无与伦比的智慧。5.对大自然的力量和智慧的赞颂。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是人类智慧目前远不能达到的。

(二)1.排比、比喻。既形象、具体地体现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也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焦虑。2.塔里木河是罗布泊的源头。“急剧”“马上”“很快”,明确地写出塔里木河与罗布泊休戚相关的紧密联系。3.确切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出人类致使塔里木河缩减、罗布泊消失的巨大危害。4.深深的痛心、惋惜、遗憾之情。5.具体描述塔里木河缩减与罗布泊消失的过程。

三、1.蕴缘橘2.“去街上拾废纸箱子„„以抗议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太多。”3.王鸿儒对理想的执著追求。4.为了考试而学习,使“我”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5.王鸿儒追求的是实现理想的乐趣,而不是为了获得名利上的好处。6.对比。表现了两种人生态度的不同。7.我终于明确了自己真正的理想。8.追求理想,是为了享受人生的乐趣。9.望梅止渴。10.略

四、略文 章来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下载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j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考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出卷:七年语文集备组 考试时45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诱惑泣zhuì凝成níng......

    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教案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

    201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总分:7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 给带点生字标音,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荷花淀( ) 箱箧( ) 蹿( )仄歪( ) ....寒jìn( )荒miù ( ) jiàn ( )忘 肃mù......

    2014六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版下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六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版下学期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60分钟)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别墅(shù yě)抽噎(yē yiè)烟熏火燎......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下册1--2单元(答案)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共七大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制定第一部社会......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单一元测试题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学校 姓名 班级 评分 (时间:40分钟)Listening Part (50分) 一、听音,写出你所听到的大写或小写字母。(5分) 二、听......

    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0分)1、“法律在那里实现自由,也在那里限......

    八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学生刘刚是班中的“双差生”,他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