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泛道德主义
《 泛道德主义》
在成都,一个女司机变线“别”了一个男司机。
男司机逼停女司机后,拽着该女人的头发,一个“大背”将女人腾空飞摔在地上,然后上前继续拳打脚踢。视频上可以看到;该男人至少用到了“揪”、“摔”、“掴”、“踢”,四种武功。
那个男司机“教训”女司机后,叫好的人居然占了绝大多数。
要么说大多数人都没有社会责任感。这些叫好的人,有一天自己的老婆女儿,叫人这样当街殴打。他们还能高兴的起来?
后来,又出了“新情况”。尽管网上一直没有“人肉”到该男人的背景,倒是该女人的背景被“人肉”出来。至于这个反常的原因,有人分析了;
第一 那些网络高手恨这个男人的少,倒是愿意把技术和时间花在那个女人身上。第二 最主要的原因是交警明显偏袒施暴者。
二人的车都扣了。交警有人私下把女司机的车牌号甚至姓名公开。但对男司机的车牌号打死不说。所以很多人认为男司机背景很深。
你想啊,敢于那样残暴的打人,又有交管部门保密。说没有后台也没人信。
这下好,女司机被“人肉”了,后续背景资料源源不断出现在网上。有人把女司机开房记录发到网上,意思该女平日道德也不咋样,这回“别”人家的车子。该打!
央视的白岩松,也就自然再次成为了全中国、全社会的道德判官,在电视上对该“女犯”进行再次的道义鞭笞。以此警告其他人,尤其是妇孺老弱,别没事找抽。
许多网民紧跟白岩松出来作义务陪审团,认定女司机有罪在先。同时认定男司机打女人是对该女的“执法”,所用的“掴”刑,“揪”刑,“踢”刑,“摔”刑,也均符合大众心理和大众道德要求。
当有人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否认男司机打人的“合法性”时;这些叫好的人群中,也有人突然想起自己还读过几天书,好像有法律和道德这样的玩意。
这些人于是从单纯的“打得好,就是好,就是好”的干嚎中,开始与人也争辩法理问题。
他们认为;你随意变道,首先违反了“法理”。后面的男司机,就自然成了道德法庭的现场法官,并兼任行刑官。对该“女犯”执行“惩戒”。
包括那些说“打的轻,应该打死才好”的人,他们的道德标准就是“谁挡我的道,谁就该死”。
去年在电视上看过一段视频。一个北京妇女,带着一个身高和她差不多高的孩子,掌掴公交车上一个不给她让座,正在发烧的残疾大学生,嘴里还骂骂咧咧说这个学生没有道德。
此时那个北京妇女,就是临场的道德法官兼行刑官。她自认为是有这个权利的。
我也说个不讲理的话;那个男司机下车后,如果发现“别”他的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的人,他敢动手?
那个掌掴残疾大学生的妇女,如果看到坐着的是一个膀大腰圆,袒胸露背,浑身刺青的家伙,她敢抬手吗? 男司机一下车,看到是一个瘦弱女人,那浑身的雄激素立马上涌。
那个女人一抬眼,看到是一个带着眼睛又瘦又小的学生,虚弱的瘫坐在椅子上,浑身的荷尔蒙顿时涌起。所以啊,那个男司机和这个带孩子的女人,都是懦夫。欺软怕硬。—————————
在全民舆论争论中,人们都试图用道德标准来理清是非。也就出现了“泛道德主义”这个词汇。包括众多认定女司机有罪在先的义务陪审团,和道德教官白岩松,都属于“泛道德主义”。“泛道德主义”,通俗讲就是;如果被你侵犯的人,不是一个圣人,那他(她)就活该!
女司机平日和人“开房”,如此道德败坏的人,不打你打谁?就是没有“别”我,就凭你“作风问题”就可以打你。女家长认为;那个学生你作为一个男人,看到我带着孩子(视频上那个“孩子”,身高比坐着的学生都高)不让座,属于没有道德,凭此就该打。
这就是“道德泛滥”。
辞海百度,对“泛道德主义”的解释是:
“对他人道德人品要求过高,要求其道德水平在人的能力范围之外。各种问题都归结为道德。” “为攻击他人有效,可以不择手段争抢道德制高点。”
“泛道德主义缺乏理性思考,容易被当权者制定的道德规范利用。”
“被道德攻击谴责的人,会导致仇恨反抗社会心理,导致人们弃善从恶,自暴自弃,产生暴民。”
“泛道德主义”,也同“历史虚无主义”一样,是中国山寨版。
外国没有这个词汇。人们推测是有人参照「泛神论」(pantheism)而来的。把“泛”,加在道德主义前面合成。所以有学者认为,发明这个词的人,一定是把这个“泛”,定义为“泛滥”、“越位”等贬义。所以辞海百度才会有了上面的解释。
尽管“泛神论”的含义,根本不是神仙泛滥,到处都是的意思。
“道德泛滥”,并不是指人人都讲道德。真是那样就好了。
“泛滥”的结果是,人人都只对别人讲道德,自己毫无道德约束。道德只是一种自卫和劫掠他人的武器。
我们从小受到的道德教育,就与真正的普世价值观相去甚远。我们的道德教育,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 儒学教育环境。
儒学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生来就是善良,洁白无瑕。我们的道德是与生俱来的。万一有点道德缺失,不是受父母影响,就是别人给“带”坏的。自己没有任何原罪。自己身上的道德资源总量,且用不完。
人的自然属性,说白了就是带有原始兽性的动物属性。是极其自私和残忍(丛林法则)的本质,无人例外。所谓人性,只是被“人类社会”这个东西压抑,所表现的表面顺从性。
政府如果明天宣布银行可以任意抢劫,杀人放火不管。你试试看就知道结果。
千百年来,皇上、官员、儒生,道学、理学家,要求老百姓循规蹈矩,他们自己高喊仁义道德,干着男盗女娼之事。让黎民百姓生活在丛林中相互倾轧,在“囚徒困境”中选择生存之道。
那从上至下,谁还在相信道德?遵守道德?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里,讲了一个观点:在“君子国”里,如果大多数人都愿意吃亏,最终沾光最多的人,一定是道德水平最为低劣者。于是“君子国”,“共产社会”,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这就是所谓“道德的悖论”。而基督教的“原罪说”,从源头上就遏制住了“泛道德主义”文化的生存。
第二 斗争哲学教育环境。即阶级斗争道德观;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说,“我们的道德完全服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是从斗争中引申出来的。人道主义,慈悲博爱,是超人类超阶级的道德欺骗,是为了地主资本家的利益愚弄工农,禁锢工农的头脑,所以必须彻底摈弃”。
阶级斗争是激烈的生死搏斗。不容有任何“温情主义”存在。
这就更助长了缺乏道德基础的百姓,血管中充满“斗争基因”,变为暴民。
历次政治运动和文革,使得大批民众充当过法官和行刑队。任意对“地、富、反、坏、右、知(知识分子)”的“坏人”执法。就形成了庞大暴民群体以及遗传基因。
我认定你是不道德的坏人,并且我占有态势优势,我就可以惩戒你。
所谓“态势优势”是一种强势优势;男司机认定女司机不敢还手,北京妇女认定大学生不会还手,革命群众认定“地富反坏右知”不能还手。白岩松认定电视观众无法还“嘴”。
泛道德主义社会,人人都口称道德,人人却都不讲道德。有人出来正经讲道德,讲人性,就会受到“歪理道德”攻击。导致整个社会缺乏理性和宽容。
近代百余年的历史已经过去,我们不仅没有训练民众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法制精神,而且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客观上一直不断强化国人的“泛道德主义”习气。
“泛道德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空泛”道德宣传。
历代统治者,精心制造一些道德模范故事;用来教育人民忠君爱国。也会让人常常以此来做百战百胜的法宝。一次凤凰卫视的经济学辩论会,一个嘉宾处于理论劣势时,喊出“我爱我的祖国”。获得全场掌声,台下观众立场顷刻转向他。
另一次是浙江一个企业家因盗版国外专利被外企起诉。在他举办的个人新闻发布会上,他同样是喊出“我爱我的祖国”,现场一片掌声,连那些记者也不得不无奈的拍手。
因此要说谁想占据道德制高点,最高点就是“我爱我的祖国”。无人能敌。
“泛道德主义”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却会带来伪善盛行。
那个打女司机的“勇士”,平日里当街见到偷窃、抢劫、杀人罪犯,肯定是会躲得远远的。那个打大学生的妇女,平日一定是绝不会给人让座的人。我这个结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去判断是否正确。
第二篇:浅析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道德困境
浅析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道德困境
【内容摘要】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忠实地记录新闻,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尊重良知,把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新闻专业主义下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俨然成为一对矛盾,记者的社会责任——谋求公共利益,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契合点。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公众利益
一.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两难道德抉择
社会角色体现着人们对特定社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记者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公众期望记者按照社会、受众的需要履行必须的权利和义务。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头脑思考现实,用文字、图像记录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是记者的工作;做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瞭望哨,这就是记者的职责。同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和特定的功能指向,新闻行业所提倡的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的一种职业理想和职业理念,从职业化的角度讲,记者的基本职责是毫不犹豫的发现新闻,捕捉信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使公众了解所置身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思维和行为。【1】 这是记者区别于其它职业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特征。
但是在具体的现实采访中,面对突发的的事件,尤其是面对弱者和不幸的时候,记者常常陷入一种两难的尴尬困境中,记者的所作所为也往往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就有许多经典的案例 案例一:
十几年前,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以一张《饥饿的小女孩》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照片上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首发后举世震惊,成为南非儿童苦难的一个标本。凯文·卡特名声大噪,但同时,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不明白身在现场的凯文·卡特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把,就连凯文·卡特的朋友也指责说,他当时应当放下摄影机去帮助小女孩。有评论家称他见死不救,是另一只秃鹰,人们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只是以新闻专业者的角度,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3个月后,即1994年7月27日夜里,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了凯文·卡特的尸体,他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据媒体报道,在凯文·卡特自杀身亡的前三个月中,他本人一直处于冲突的痛苦之中。凯文·卡特对朋友辩解说他同情非洲的灾难,“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
案例二:
爱迪·亚当斯在美越战争中拍了一张《枪杀越共》的照片,刽子手将战俘当场打死了。爱迪·亚当斯真实记录了枪决的这一幕,看到这幅照片的人们,包括一些新闻界人士,都责怪亚当斯,当时不应该抓拍这一残酷的场面,而应放下相机阻止屠杀发生。第二年,这幅战地摄影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但是各方面的指责也越来越多,亚当斯由此陷入无休止的困惑之中,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不敢去看自己这幅作品,并且毕生都在寻找为战争创伤赎罪的机会。更让亚当斯痛心的是,当年枪杀越共的警官后来移民美国开了一家小店谋生,但人们去他的小店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去看看这个著名的刽子手。这些现实折磨着亚当斯,他挖苦自己说:“两个人的生命因此而毁掉了,而我因此获了奖,我可真是个英雄。”2004年9月,爱迪·亚当斯在纽约辞世。
在坚持报道新闻和实施人道主义援助之间,爱迪·亚当斯和凯文·卡特选择了新闻专业主义,他们的报道震惊了世界,甚至影响了历史,但他们自己却因此而承担了无尽的道德谴责和心灵煎熬!从以上两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忠实
地记录新闻,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尊重良知,把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新闻专业主义下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俨然成为一对矛盾。
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记者的要求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部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准确的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真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以此获得公众信任。【2】
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中立性和客观性。要求把关人在做必不可少的抉择时,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进行取舍,当批评社会和国家时,它们是人民的代言人;同时它们又是人民的教化者。在报道问题时,它们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而客观性则要求新闻报道者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要求事实的准确和报道方式的冷静。新闻工作者用客观性表明其报道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出现后,给新闻界带来了清新之风和正义之气,与其说“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念,倒不如说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理想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它无形之中会给新闻从业者产生自我检查和自我约束,使新闻传媒业的运作和发展更加规范化。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新闻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记者是新闻事实的忠实记录者,必须秉持不偏不倚客观中立的的态度。日本新闻学者松本君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盖新闻之要旨,不在粉饰社
【3】会之现象,而在据实直书,以供社会之评判,作社会之鉴镜。”由此不难看出,记者的天职就
是准确无误的报道新闻真相,记者作为新闻的见证者,历史的第一陈述者,其基本职责就是“让公众知情。”从这个角度讲,记者是旁观并独立于事实之外,做事实的记录者,而不去干扰事实发生的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完全符合新闻职业理念的。
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个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用他的镜头记录了摔跤全过程,并在第二天的《东南快报》上刊发。这组照片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和“记者良心”的争论。有人认为,记者“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有违社会公德,应该受到谴责。
但也有很多人支持记者这样做,支持者大多持专业主义主张,认为记者的责任在于客观记录而非参与,他所拍摄的照片对于反映社会真实、促进问题解决大有裨益。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即表示:“记者没错。因为他履行公民责任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职业手段,即新闻摄影取得最大的社会效应”。【4】在西方,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核心的新闻文化已经内化为记者职业意识的一部分了。这就是亚当斯等人在突发事件面前能选择专业主义报道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只有进行报道才能显示记者和新闻事业存在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在面对战争、**等大的灾难时,记者个体现场的任何努力,都比不上向世界报道真相更有意义。
三.记者职业价值和伦理道德的博弈:
记者的角色除了职业角色还有记者的社会角色,记者的社会角色又包含着社会中作为个体存在的角色以及其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伦理道德等。最近在网上就有对记者的角色定位争论不休,记者是普通人,还是职业人,就有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记者首先是社会的人,是个普通人,然后才是记者,作为社会的人就要遵守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陈力丹教授认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面对很多事实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两难选择,首先要想到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职责,第二想到作为记者的基本职责,这个不能够颠倒。”【5】《南方周末》作为全国著名的媒体,就有这样一个箴言“给弱者以关怀,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从其中我们看到记者、媒体应该有悲天悯人,关怀天下的情怀。记者职业角色与伦理道德等社会责任的冲突一直存在,当冲突发生
时记者采取高度职业化的做法,往往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这种做法如果违反人伦底线,一切以新闻为本,或许可以给他带来新闻价值,甚至是社会效应。最终可能得到的是大多数人的反对甚至是漫骂,亚当斯、凯文·卡特、柳涛的遭遇就是明证。
恰好相反,另一方面,记者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守人性与伦理,同样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然而大多数获得的是赞赏。例如在2006年被许多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的曹爱文。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在遇到少女遇难的现场,不会急救却能想到打电话询问120活学活用,或许曹爱文的技术不够稳当熟练,但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现场的大多数人呆呆的伫立无能为力,而曹爱文忘却了自己的主要目的――采访,人性的光辉在她身上闪烁,做为一个女人,一个怀有悲悯心怀的女人,岂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朵刚刚绽开的花朵凋零?这个事例中,曹爱文,这个都市报的普普通通的女记者,以自己的爱心善心展露给世界一个崭新的记者形象。曹爱文在事后接受搜狐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有一丝希望我们就看着她一口一口断气吗?我觉得出于人的良心、良知都不会这样做的。新闻是我的工作,但是我觉得任何事情跟生命比起来都是非常渺小的。”
1904年美国报人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他主张:报人应该有最崇高的理想,最神圣的急于做好事的愿望,对于本身所接触的问题具有准确的知识和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应以服务社会增进公益为目的,不应屈从于商业利益或追求个人权利。新闻要合乎伦理道德的理念越来越受到
【6】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四.记者走出道德困境的突破口——为公众谋求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
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新闻媒体“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崇高目标决定了记者不能把“忠实的记录新闻”作为自己的唯一责任。有时候,有些记者声称只报道真相,其实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忘了社会责任感,最终造成公众对记者的怀疑和不信任,影响人们对记者和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
记者要想赢得公众的信任,就应该具备一种社会责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记者的报道不单是对某个人、某个部门或群体负责,更应对整个社会负责,为公众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记者不能随心所欲的的只顾报道真相,记录新闻,而应该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记者忠实记录的重大权利应该用来为公共利益谋利,行使公众代言人的角色。
在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记者在第一时间里把地震的痛苦、惨状活生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人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提出对记者质疑,那些过于凄惨的报道是否应该报道,会不会对灾民的心理构成二度伤害,有些记者坚定的说,我们客观的把地震的惨状呈现给世人就是为了让国内外的人们了解真相,尽快给灾区以支援,尽了一个记者的社会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并不是完全水火不容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契合点,这就是公共利益。【7】既然如此,当以后记者“忠实记录新闻”和“社会公德心”发生冲突时,记者的取舍就有了衡量标准,即从社会公益出发,力求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忠实的记录新闻可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记者就应该忠实实录。如果仅仅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却以对个体的伤害为代价,这样的新闻就得值得记者的三思了,以免落得让社会唾骂的境地。
五.小结
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像一条毒蛇一样苦苦缠绕着众多新闻从业者的心智,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凯文·卡特的悲剧不时在新闻界还会上演,亚当斯式的良心谴责让记者们痛苦煎熬,社会的舆论压力更是一把高悬在他们头顶的的无形利剑。因此,理清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寻找一个契合点不在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和新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公共利益可能就是引导记者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法宝。
第三篇:生态主义
生态主义
这里讲的生态主义(Ecologism),又称绿色政治学(Greenpolitics)、环境政治学(Environmental politics)和生态政治学(Ecologicalpolitics)。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兴的政治思潮。是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反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内部不同群体、不同阶级、不同种族、不同国别之间新型关系为内容,是一种突出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未来人类利益的新的绿色政治运动。
第一节 生态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生态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历史背景: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看,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采取了对环境不负责任的态度。
从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所提倡的高消费的生活耗费了世界上的大量资源,并带来大量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来看,现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某些危害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负面效应。
(二)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基本上从工来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出现了一支庞大的中间阶级队伍。这个中间阶级队伍既不同于传统的工人阶级,也不同于过去的中产阶级,其自身的构成和政治要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第一,普遍接受良好的教育,对社会提出新要求。第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第三,参与政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三)公众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不满情绪。生态主义政治是人民群众对所谓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传统左翼政党奉行的改良政策不满的产物。
(四)传统对外政策对和平的威胁。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军事集团形成了尖锐的军事对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核武器的竞赛,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安全。欧洲地处东西方对峙的焦点,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着这一地区。同时,欧洲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人们对战争与秤问题更为敏感。由引,在西欧各国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和平反战运动。
发展:随着绿色政治运动规模的扩大,绿色和平主义斗争的主题和内容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动员、宣传群众,唤醒社会的生态意识转为以将生态价值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社会实践,绿色和平主义者积极参与政治,努力改变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进程和方向,斗争内容的转换使得绿色和平主义早期所采取的远离议会、远离国家决策程序的斗争形式无法再适应新形势,所以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政党渐渐提上了各国生态运动的政治日程。
第二节 生态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流派
一、生态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态主义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无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还是别的什么政治派别,只要认同生态主义的基本主张,都可以成为生态主义的成员。
第二,生态主义崇尚一种新激进主义,或者“新乌托邦主义”。生态主义否定工业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其制度,追求建立一个自然和社会生态平衡的美好的“绿色社会”,其现实性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怀疑和攻击,不可避免地戴上了乌托邦主义的政治标签。
第三,生态主义的思想方法上赞同整体论,反对以培根、笛卡尔、牛顿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科学的分析—归纳方法,特别是机械的线性思维方式和原子论观点。
第四,在哲学立场方面,生态主义者信奉一种后物质主义,批判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和物质享乐主义倾向。
二、生态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初期的派别
初期的绿色和平主义至多可以粗略地分为激进派与温和两大派。激进派属于绿色和平主义中的理想主义者,主要是一些绿色政治理论家,激进派表达绿色政治的理想或者终极目标,强高绿色政治内部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政治思潮的区别,认为必须抛弃工业资本主义的整个体系才能实现世界的绿化,激进派的主张常常被称为“深绿政治”。
温和派属于绿色和平主义中的现实主义者,主要是一些绿党政治家,他们出于政治需要,强调绿色政治兼容并包的一面和由此产生的勃勃生机。常被称为“浅绿政治”。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主要派别
20世纪80年代,绿色和平主义运动中出现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自由主义、生态激进主义、生态现实主义的划分。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社会民主党和工会已被资本主义化和物质主义化,无法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目标。
生态自由主义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工业文明中出现的共同现象,而并非资本主义制度的独有现象。
生态激进主义包含了生态原教旨主义、生态理想主义、生态自治主主义、生态无政府主义、生态乌托邦主义等多种不同的派别。此派最根本的特征是彻底反对现行的工业制度和社会政治制度。
生态现实主义奉行的改良主义路线,类似于社会民主党人所奉行的渐进改良主义。
(三)“绿色绿党”与“红色绿党”
所谓“绿色绿党”即生态运动中以无政府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张生态中心主义的派别,包括生态原教旨主义、生态无政府主义者和生态自由主义者等。所谓“红色绿党”,即生态运动中以社会民主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张生态社会主义的派别,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主义者。
第三节生态主义的基本主张
一、绿色哲学
绿色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如何评价人类用以征服自然的手段(科学技术)。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科学技术的评价。
二、绿色政治
在政治领域,绿色和平主义者的回归自然和激进平等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激进的民主观念;第二,认同现存国家的部分合理性功能;第三,主张社会公正。
三、绿色经济
自二战以来,传统政治思潮一向以经济问题为中心,欧美政治学界称之为“非政治的政治”。事实上,绿色和平主义也非常关注经济问题,可以说,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政策层面上,经济问题都是绿色和平主义的主体。绿色经济在内容上比较全面系统,主要有:第一,绿色发展模式;第二,绿色能源;第三,绿色经济决策方式;第四,绿色消费方式。
四、绿色外交
坚决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和剥削行为,强烈地追求一种平等、和平、公正、共存共荣的国际新秩序,他们的思想形成了绿色和平主义的绿色和平政治理论。
第四篇:素食主义(定稿)
久未谋面的某女告诉我,她素食快一年了。
原来的她曾无肉不欢,但因妈妈生了重病,焦急之下,在寺庙中许下愿心,如果妈妈能够康复,从此不吃任何有眼睛的食材…后来妈妈康复出院,她果然遵守诺言,食性大变,也就是说,从此告别鱼肉虾蟹。
问她感觉如何,她说,开始还需要克制食欲,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对鱼肉海鲜也没什么兴趣了。人瘦了十多斤,身体清爽多了,皮肤也更光滑了。只是和从前相比,手脚有点发凉。妈妈经常担心她,问素食会不会造成营养缺乏?我说,素食有两种,一种是吃鸡蛋牛奶的蛋奶素食,也有人吃蛋不吃奶制品,或者吃奶制品不吃蛋;另一种完全不吃动物来源食物的纯素,奶、蛋都不能吃。还有人不吃肉但还吃鱼和其他水产,从营养学上来说,这已经不能叫做素食了。国外研究发现,总体上看,素食者患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较低,肥胖的危险也比较小。和其他饮食习惯的人相比,甚至和蛋奶素的人相比,吃纯素的人平均血压和平均体重最低,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种慢性病风险都是最小,肠癌、前列腺癌危险也最低。从血液流变学指标上来看,红细胞的变形性也比较好。不过,素食如果安排不好,也有营养素缺乏的危险。总体来说,蛋奶素的人还比较容易保持营养素平衡,只是铁吸收率偏低,只要注意不发生缺铁性贫血就好了。但吃纯素的人,不仅贫血、缺锌的危险较大,而且维生素B12完全缺乏供应,必须配合营养素增补剂和营养强化食品。
某女若有所思:是的,医生对我说,血色素略微低于正常水平,血压也略偏低一点,但还没什么大碍。看来,我要多吃些大枣桂圆山楂黑芝麻什么的补补铁了。
我说:没错。素食并不一定贫血,但素食铁吸收率低,需要更多的维生素C供应,来帮助铁的吸收。鲜枣、大枣等水果和水果干里的铁吸收率比较高,是不错的选择。但还需要其他的水果蔬菜帮忙才好,必要时补充VC片。某女又问:我最担心的是骨骼会不会疏松。听说吃素会缺钙…
我说:国外研究发现,吃纯素者骨密度的确略低于蛋奶素食者和其他杂食者,原因是钙、维生素D、蛋白质的摄入量较低。所以吃纯素的人应当服用钙片、鱼肝油来作为弥补,并多做室外活动,接触阳光。但是,像你这样吃蛋奶素,对骨密度并没有不良影响,因为奶类、豆制品和绿叶蔬菜里面钙含量高,而且奶和蛋都含有少量VD。只要你把这些食品吃够,再多晒太阳,就无需担心啦。某女开心之余,又不解地问:我吃素之后是瘦了,可我有个同事为什么吃素后发胖了呢?体质还不如从前了!
我说:素食也有健康不健康之分啊!很多营养差的食品,比如白糖、薯片、膨化食品、方便面、油条、甜饮料、果脯蜜饯、人造奶油,都可以称为“素食”。但它们不利健康。所以素食照样可能发胖,照样可能高血糖高胆固醇。只有远离高油高糖食品,吃大量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的素食,才是有利于预防慢性病的素食。国外的很多纯素者都有营养专家的专业指导,而国内没有咨询营养师的风气,以为只要简单地不吃鱼肉蛋奶就可以,非常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的现象。我最后总结说,你现在的食谱还不错,有了蛋和奶,再加豆制品和大量蔬菜,蛋白质充足,B12和钙也不缺…
某女庆幸地笑道:小得意一下哈,我的健康素食很成功,加点水果干,再多出去做点阳光下的运动,就够完美了,妈妈无需担心!
第五篇: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融合思想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居住社区分化现象日趋显化。在辨析与借鉴“心城市主义”有关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居住社区融合的若干建议。
近年来,在城市化与居住效区化的进程中,居住社区的分化现象日益突显,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化与区隔不断地加深着不同住宅群体之间的社会排斥问题,笔者在借鉴“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居住社区融合的对策。
1、社区融合的基本内容
社区融合包含社区内部融合与不同社区之间融合两个层次。社区融合不仅承认居住分化的现实,而且提倡保持适度的分化状态。在允许一定程度分化的前提下,突出社区之间的联结和形成功能层面上的统一体,并且在社区内部实现社区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社区融合有两个基本主张:
(1)适度地将某一层次的住宅及消费群体穿插到相近层次的社区当中去,并逐渐取代以往低收入住宅区成片开发的模式。由于处于阶层分化序列中相邻位置的群体在经济实力、生活方式等方面比较接近,共居后不容易生产新的矛盾,也更可能形成交往,但必须注意配置的比例不宜过高。这样,尽量避免同一个社区居民之间差距过大,保持社区较高同质性。
(2)更重要的是,要在社区居民相对同质化的情况下,提倡交往活动的多元化,使社区居民进行对话,形成交往。创造出更多多元化的活动,使社区更具生动性和生命力。
有学者指出,社区人际交往不足往往表现为人际活动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分散,前者是指在居住区交往空间(公共空间)内活动的人数过少,后者则是人们的逗留时间不够长久。为促使更加频繁和具有一点深度的人际交往,一方面应该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另一方面鼓励每一个逗留更长的时间。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将结合对“新城市主义”相关观点的讨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2“新城市主义”社区融合思想
2.1“新城市主义”社区融合思想的形成背景
“新城市主义”与美国居住效区化运动密切相关,该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效区的发展模式与分区原则使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种族和家庭的人们分隔开来,而不是形成多样的、人性化的社区。向效区迁移的同时,人们往往与亲朋分离,并切断了与原来社区间的联系。原本较为完整的都市感、城市文脉、邻里关系和社区情感等都被隔断。更严重的是,美国的效区化加剧了阶层化与种族隔离等社会问题。美国效区住宅区大多都是“门禁社区”,它“不仅是企图创造次序的城市政策失败的象征,却将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人分离为不同社区,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分层对立,并使得”种族马赛克“这种隔离形式表现得更加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正是在郊区功能分区及住区分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新的社区开发模式。1981年,安德列·杜安妮与伊丽莎白·齐佰克夫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设计了滨海社区,这成为”新城市主义“的初次实践并成为一个典型个案。建筑规划师彼特。卡茨出版的《社区建筑:新城市主义》是第一本论述“新城市主义”的专著,书中总结了“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之作。199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亚历山大市,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新城市注意”的组织成型,其思想及理论初步确立,“新城市主义“运动正式开始。又经过十年的发展,”新城市主义“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与效区社区开发模式。
2.2“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
“新城市主义”运动在阐述了郊区主义局限性的基础上,“要求回到优秀的美国模式中去,即回到一种紧凑的、联系紧密的社区。”其核心思想表现为:①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②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③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④多元开发的设计理念。”新城市主义“本身就是在吸收建筑学、规划学、社会学、行为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元的、开发的设计理念构成其核心生命力,而”新城市主义“的目标也十分确切,就是通过心的设计理念与模式来”创造居住的多样化,使不同收入者和不同住房类型共处以创造更为融合的社区“。
2.3“新城市主义“社区开发模式
“新城市主义者”在上述核心思想的主导下,分别推行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一种是杜安妮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简称(TND)另一种是彼得·卡尔索普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简称(TOD)。
2.3.1 TND 杜安妮夫妇设计的滨海社区就是典型的TND模式,她们主张向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学习。该模式试图打破简单的功能分区,重塑邻里空间,回归传统的社区生活方式,强调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和传统街坊的重要性。其主要内容是:以邻里为社区的基本单元,每个邻里以400cm左右为半径,规模约为16—80hm.邻里有多种类型的住宅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大部分家庭到邻里中心的距离都在5min左右;公共设施围绕邻里中心进行布置,住宅后巷作为邻里间交往活动的场所等;以网格状道路系统来组织邻里单元,增加出行路径与方式的可选择性,尽可能减少交通拥堵等。
2.3.2 TOD模式
TOD模式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来规划设计社区,将公共空间、居住、商业、办公服务等组织在一个高密度的步行社区中。该模式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①在邻里的层面上,注重营造适宜步行的社区,减少对于小汽车的依赖程度;②在区域的层面上,引导空间开发沿区域性公交干线或便捷的公交支线呈节点状布局,形成有序的网络状结构。
TOD模式具有如下特点:①采用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②提供多种不同类型、2价格和密度的住宅,满足不同阶层家庭的需要;③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增加包括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各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机会;④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公共领域使用方便舒适等。
2、社区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本质上来认识“新城市主义”,它实际上是试图通过城市规划的手段,实现人、社区和自然三者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融合性社区,营造理想的社区生活。
3.1社区边界的确立与柔化
新城市主义者认为,一个相对清晰的社区边界对于社区感,形成局‘民的自我认同意识是必要的。然而,以社区门禁为标志的社区硬性边界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性,不仅阻碍非社区居民的进入(如中高档社区常常将非本社区居民从人身到视觉都排除在外),而且社区周边,尤其是入口处缺少吸引人们停留的设施和场所,只能适用于居民短暂的出入,难以增加人们接触、交往的机会。柔性边界则考虑用自然地形
绿化带或农业用地来形成社区的围合空间,同时设置一些公共设施,便于人们休息、停留、交流,目的是要增加人们的逗留时间,人们既可以在公共的座椅上休息,也能够有事可做、有话可谈。例如,社区人口处的音乐广场即为一种柔性边界形式,人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在广场中小憩。当然,柔性边界并不能完全取代目前大多数社区的高墙铁栅,尤其在社会治安状况并补理想的情况下,社区边界柔化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2社区规模与密度控制及住宅类型多样化
为了保证住宅、就业、日常需要和其他活动控制在5—100min步行范围的需要,也为了让同一个社区的人们有足够的交流机会,社区规模应该适度。“新城市主义”认为邻里交往的前提是在确定空间内有足够的人群和交往辅助设施,因此必须推行较高密度的社区模式。在居住社区规划中,可以考虑逐渐采用混合密度空间,即在同一社区内开发不同密度的组团,价格也相应不同。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弹性,适应人们的多样化需要。
目前许多居住社区都采取单一的或一主一辅式住宅类型,如多层、高层住宅社区、别墅住宅社区,或以多层等住宅为主,兼有少量别墅住宅等。在同一个板块或相邻地块上,也以湘潭或相近的住宅类型为主。“新城市主义”提倡在社区内部及相邻区域中,开发多种住宅形式(如独立住宅、联立式住宅、多单元公寓等),使不同经济水平和年龄层次的人住在相同或相近社区。此外,混合住宅类型的开发可以提供多元选择的户型与建筑风格,也更加富于变化和形式美。
3.3功能分区与重组
“新城市主义”强调对各类资源的混合使用,使居民区、工作单位、商业活动等有机融入邻里和社区的生活中,同时通过有机联系的街道网络共同构成居民邻里生活的舞台。居住区、工作区、商业区、娱乐区等应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其实质是将同一区域的功能要素看作一个统一体,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上形成合理的互补关系。围绕居住社区形成居住、工作及生活消费一体化的格局,目的在于“异中求同”,即在居住空间适度文化的前提下,为不同社区的居民提供共同的活动与交往空间,从而形成不同社区居民的生活共同体,这无疑是针对目前君主社区分化的一个重要思路。
3.4 公共场所与开敞空间的设置
公共空间的建设对于消解不同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分化,加强社区融合具有明显的意义,对于社区内部来说同样如此。“新城市主义者”强调在社区内设计公共空间,形成公共中心,而其他建筑都围绕该中心配置。社区中既应该有多种开阔空间,如小广场、绿地、小公园等,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高其使用率,也可以建立一些过渡区域,在这些区域中设立休闲区、游戏区、观赏区等。对于室内公共空间来说,在有条件的中档以上社区中可以进一步完善会所等公共场所的建设,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对有能力且有意愿来活动与消费的其它档次社区的居民也应该准许进入,并给予同等待遇。中档以下社区应该在当地政府部门,如街道、居委会等组织的扶持下,主要由社区自主建设和自主管理。
此外,作为新型的社区,公共空间的社区网路普及化对于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显然,“建设网络社区最根本的挑战在于遵循社会平等原则安排获取信息的机会,不能采用扩大富有者特权、加剧贫困者边缘化的做法”。当然,社区网络的建设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居民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等因素,但作为政府部门和社区管理者至少应该在提供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尽量做到一视同仁。
3.5 多种出行方式的有效结合
从“新城市主义”的连个主要模式可以看出其对步行与公共交通方式的偏重,“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19世纪西方国家的小城镇规划中的“可步行社区”设计,提倡人们以步行为主,社区中的道路系统、居住布局、服务设施等都为步行者提供方便。公交系统也尽可能设计在人们步行距离以内。对居住分化问题而言,提倡围绕步行与公共交通主导方式,来形成网格状道路系统的意义在于增加人们在室外逗留的时间和直接接触的机会,为促进更有效的互动提供更多可能。但是从现实来看,城市居民对私家车的购买欲望和能力都在快速上升,因而,比较现实的做法实在步行、公交、私家车极其它方式之间形成均衡关系,如增加公交的路线、班次与站点,提高公交服务质量;道路设计上考虑到行人步行的安全,并且提高道路本身的“乐趣”,增设道路景观;增加道路两边的公共设施,如小型商业设施、小广场及其它可供休憩赏玩的空间等。
3.6 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新城市主义”的一个重要诉求。“新城市主义者”明确指出,应该禁止对社区内部及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切割、开发或改变用途。这无疑也切中了当前国内居住空间分化的要害。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对明显影响公众生活质量的自然环境必须严格规定公有共享,尤其逐步取消在土地拍卖过程中将自然资源附带租售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利用环境保护组织、土地保护组织等进行监督以防止破坏环境”。结语
毫无疑问,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日益深化的阶层分化趋势,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化以及社会排斥问题将更为凸显。本研究结合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想,从社区规划设计层面进行的讨论只是一种尝试性努力,还有必要从政府政策调控以及区域整合与管治等层面展开新的探究,此不赘述。居住社区空间分化与排斥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地理现象,亟需从空间——社会统一的视角切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析,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命题。
梵瑞国际,梵瑞建筑,梵瑞设计, ,建筑设计公司,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