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黑龙江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政办发„2011‟49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卫生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政府法制办、省畜牧兽医局、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制定的《黑龙江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黑龙江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联合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和全省上下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解决全省农村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在全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节能减排的基础手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是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省上下密切配合,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大行动,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中长期战略部署。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加强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省农村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新旧污染交织,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主要环境问题有: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乡镇工业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粪便和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省农村仅产生生活污水和 2 生活垃圾分别达5.55亿吨和693.5万吨,而且绝大部分未得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为目标,以治理村镇生活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农业生产污染为主要内容,以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美化农民居住环境为基本手段,强化农村节能减排,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组织和动员全省上下相关力量,形成纵横交错的推进网络,集中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实现全省农村环境面貌的显著改善。
(二)基本原则。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基本解决农村环境及农村环保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条块结合,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多部门配合,纵横交错的推进态势。创新机制,突出重点。不断探索农村环保新模式,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以人为本,造福农民。通过开展联合行动,维护农民群众环境权益,使广大农民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
二、行动目标、范围和完成时限
(一)目标及指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环境意识显著提高,严重影响农村和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3 低碳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到2015年,全省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60%;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完成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清洁能源使用效率有较大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30%;农药施用强度控制在每公顷3公斤以下;化肥利用率提高5%以上;生态乡镇达到30%;生态村达到30%。
(二)整治范围。主要包括各县(市)所辖乡(镇)、村、屯;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所属农、林、牧、渔场。
(三)完成时限。联合行动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结束。2011年完成方案制定、工作协调和工作部署。各市(地)、县(市、区)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单位并启动试点。2012年至2015年为全面推进阶段,纳入联合行动范围内的各单位将综合整治工作全面铺开,完成综合整治的基本工作任务。2015年年末进行总结验收。未达到《黑龙江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标准》的,要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为止。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全。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组织开展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根据调查评估结论对饮用水水源地 4 保护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对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对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农村地区,提出并采取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措施。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并发布水质监测信息。
(二)逐步解决生活污染,改善村屯环境质量。在农村各类人口聚居生活区域,制定生活环境保护制度,做到柴草出村或合理有序堆放,沿街植树绿化,边沟清洁整齐。建制镇按国家规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村庄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治理,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县域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在人口集中、垃圾产生量大的村庄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置设施。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
(三)加强畜禽污染防治,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要在2013年前完成禁养区划定,开展禁养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要进行畜禽粪便清运处理,确保在发展生产时不污染周边环境。生产者不能实现处置的,实行指定代为处置的方式解决污染问题。推广利用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和生物质燃料试点。到2015年,全省6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配套完善固体废物 5 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
(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粮食主产区、瓜果和蔬菜产地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等重点地区土壤污染加密调查,建立和完善全省土壤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工作协调机制。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重点,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严格控制农业区和农产品产地周边工业污染,防止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农用土壤的污染。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强化对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开展农村地区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建立农村地区污染场地清单,严格控制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快农村地区历史遗留的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推进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加大秸秆露天焚烧监管力度,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五)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生物肥料、低毒农药、可降解地膜等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积极培育和发掘农业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布局的试点,6 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大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扩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份额比例。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热、供气和发电工程,积极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有计划地控制燃煤数量,采取清洁供暖方式,减少碳排放。
(六)强化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实施农村工业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严格环境准入,农村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严格审批对农业和农民生活环境有破坏或有影响的项目。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推进环境监管向农村延伸,每年确定主题,开展整治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专项督查,加大污染整治力度,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提倡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园区,已建企业要逐步搬迁到工业园区之中。
(七)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重点建设生态廊道。围绕河流、湖库划定连片保护区域,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利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 7 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开展退耕还湿、草原保护、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扩大造林绿化面积。严禁坝内开荒,坝内现有耕地有计划退出耕种。
(八)做好“十二五”期间农村重点污染源减排工作。各地要在做好农村乡(镇)生活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基础上,将农村乡(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COD(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纳入全省“十二五”污染物减排目标,科学核算减排基数,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方案。建立、完善和严格实施农村乡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监测、统计和考核体系。开展农村重点污染源减排试点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部门责任分工。各级政府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编制并实施本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规划,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农村环境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省环保厅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农村工业、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省发改委负责综合协调预算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规 8 划编制、立项与审批工作;省财政厅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和监督管理;省科技厅负责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组织拟定农村科技奖励政策和成果推广;省农委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开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组织指导生态农业建设、农业植物保护和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推广种植养殖业废弃物沼气发酵利用技术;省林业厅负责植树造林和村屯绿化,突出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生态防护林;省水利厅负责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开展农村水系整治、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省畜牧兽医局负责划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并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物的防治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组织农村未利用地适度开发、土地整理复垦;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的编制与修编,指导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泥草房改造;省卫生厅负责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指导乡镇医疗机构依法处置医疗废弃物,有计划地组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卫生学评价及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对农村改厕予以技术指导;省交通运输厅负责村间村内道路硬化建设的行业指导;省教育厅负责指导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省广电局负责组织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广播、电视宣传;省政府法制办负责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行政执法监督等 9 法制建设工作;省新闻出版局负责组织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报纸、期刊宣传;省农垦总局和省森工总局负责开展本系统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年召开2次例会,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成员单位要求或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召集会议或联络员会议。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政府有关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和措施,研究部署今后工作任务,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广实用技术,推动联合行动深入开展。
(三)合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关部门要协力做好列入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的争取工作。相关县(市)要做好项目准备和对接工作,充分利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契机,推动我省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的解决。
(四)实施年度工作考核。将联合行动作为生态县(市)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本级政府对所属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
第二篇:农村环境综合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大 武 口 区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石大园农水发„2011‟263号 签发人:王晓明
关于呈报《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的请示
区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完善农村环境运行管理,使农村整体环境卫生及管理秩序明显改观。结合我区实际,我局拟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运行管理,使农村环境卫生进入正轨管理轨道。现将《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呈上,请批准实施。
妥否,请批示!
附件:
1、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2、各涉农单位环境卫生的情况调查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环卫 方案 请示
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
2011年11月9日印发
大武口区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按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设计要求,目前自治区批复我区实施的几个项目区的垃圾运转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农村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为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明显改观,完善农村环境运行管理,创造干净、整洁、优美、和谐的农村环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环卫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区农村居住区、背街小巷、居住区外围脏、乱、差比较突出的地段及一些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集中治理。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和禽畜养殖场废弃物,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保证各条巷道畅通,沟、渠、路平整无杂物及乱堆乱放乱占现象,完善服务功能,注重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做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都干净有序,整洁美观,使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的更舒适,更满意。
二、主要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建立完善农村保洁队伍、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
(一)整治责任。坚持属地负责、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星海镇,长胜、长兴街道办事处为本辖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环境卫生问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二)整治重点。按照“一拆、二清、三扫”的整治步骤,集中治理明显脏、乱、差地段及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
1、对农村门前、村庄巷道、庭院、庄点脏乱差进行彻底清理,所有垃圾必须进入垃圾箱或垃圾池,达到垃圾统一收集清理的目的。
2、对泄洪沟道及沿公路200米内农村的沟、渠、田间道路等进行治理,清理沟、渠两旁垃圾,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泄洪沟道,清除淤泥,平整沟堤,美化农村环境。
3、以主要街路为轴线,突出人口密集区经营网点、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脏乱差的整治。清理、平整村庄主干道,主要巷道煤堆、柴堆、草堆、石头、沙子。保证道路畅通,治理乱堆、乱放、乱占现象,逐步治理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现象。
4、清理近年来遗留的拆迁废弃物,新建道路周围的建筑垃圾。清理树木、建筑物挑檐等部位的空中垃圾。
5、清理整顿养殖园区的乱搭建、乱摆放、乱倒乱占现象,加强园区统一管理。
(三)落实管理机制。
1、做到农村保洁范围内的每块土地,每一地段都划分落实到人,没有盲点。对不同片区、不同地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凡有管理单位、个人的地段,由管理单位或个人管理,签订责任书,明确奖罚。没有管理单位的,由政府管理。做到管理全覆盖,每个地段都有人管理,有管理办法,有奖罚措施,无管理盲区。
2、各涉农办事处要有专门领导,配备专人对农村环境卫生统一组织,管理协调。
3、健全管理制度。以日常管理为主,日常管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落实门前“三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采取严管重罚与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按照统筹城乡的目标,全面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等现象,达到村居环境整洁,院落硬化平整,居室内外干净整洁,村庄巷道通畅无杂物,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要求星海镇及两个涉农办事处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对辖区内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打通巷道,平整道路,清理各种生活、建筑垃圾及消除拆迁“后遗症”,规范辖区内市场秩序,创建农村环境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新局面。
三、时间安排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0月底之前)。各涉农办事处召开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迅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各责任单位根据《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把各项任务细化到各责任人、到村,分解落实责任到村、到人,层层动员,做到有安排,有落实,见效果。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按照“集中整治,全面推进,巩固成效”的原则,各单位对照整治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同时,各单位要随时进行自查整改,对没有完成或存在问题的内容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根据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重点加强平时督促检查。集中整治阶段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对各涉农办事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农村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确定专人全方位配合好各涉农单位完成此项工作。
(二)建立保障机制。星海镇及各涉农办事处要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明确环境卫生专兼职管理机构,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配齐乡镇、公路、行政村、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财政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为保障此次整治活动取得较大成效,区财政局应列入50万元资金(星海镇20万元,长胜、长兴街道办事处各1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各涉农办进行奖励,作为专项整治经费划拨各辖农办确保整治活动顺利进行。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区政府对成员单位、办事处对行政村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稽查组将不定期检查,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并提出对各涉农办的奖励、奖金分配意见。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单位大力推行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第三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范文
XX镇2013年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会议精神,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打造一个干净、优美、舒适的新春环境,使XX老百姓过一个舒适、祥和的新春佳节,根据上级安排,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镇春节期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一)
成立XX镇春节期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导小组,下设8个督导小分队。(名单见附件
一、附件
二、附件三。)
二、责任区域分工
各村对各自区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实施整治,包括:道路、铁路、河渠沟、桥、院落及公共场所等。XX场镇由镇城管中队负责,其主要街道的保洁工作由保洁人员根据任务的划分,实行责任到人;场镇生活垃圾池由城管人员根据任务,每天督促垃圾清运人员及时清运,坚决做到日产日清。
三、整治内容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每周星期三下午组织机关工
作人员对场镇的连接通道和东升街进行清扫,同时
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对相关街道每周进行一
次清扫。
(二)集中清扫:每周由村两委人员组织人员对本村主要村道或公共场所等进行一次大扫除。社长组织社员对社道或院落进行一次大扫除。
四、工作要求
(一)、各村自行组织人员按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环境整治,此项工作纳入镇对村的工作考核,主要负责人为支部书记,具体负责人为村主任。
(二)、镇领导小组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考评,督导小组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督查方式为:听取汇报、群众访谈、现场检查、暗访检查等方式。各督导小分队每周必须到村监督指导一次,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责成村社进行整改。
(三)、对工作开展扎实,整治效果明显,并长效保持的亮点村社、集体、院落等,将及时通过治理工作平台向全镇通报表扬。
五、工作奖惩
(一)、对在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地村社
1、通报表扬;
2、年终考核加5分;
(二)、对敷衍塞责,造成工作无法推进,影响全镇环境整治的村社
1、全镇通报批评;
2、年终考核扣5分;
3、被市上部门通报或电视台曝光一次者,则补助的50%全部扣完;
4、被镇督查组督查发现严重问题者,予以黄牌警示,如二次发现同样问题未整改,予以红牌,并扣补助100-500元。
第四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镇村面貌及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向阳川镇发展与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两净、三无、两有”的要求。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结合农村各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道路高低不平、乱搭乱建随处可见、垃圾成堆、草堆杂物乱堆乱放、河道淤阻、杂树杂草丛生”等环境问题,通过“三清”、“五场”建设,实现“四化”目标。争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县位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力争达到农村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实行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水管站统筹协调,各村、各单位组织实施,全镇统筹规划,全面推进落实。
2、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原则。各村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本村县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3、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在全面展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形成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4、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原则。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努力在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总体目标
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四创两争”工作,实施修建村屯道路、边沟整治、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屯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每村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完善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每个村为单元,以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综合治理为手段,着力控制全镇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从解决村庄“脏、乱、差”,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力争达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村风文明的目标。
四、整治内容
(一)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1、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与管理机制建设。投入1000万元,到2015年底建成3个村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的购置,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
2、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池建设。在驻镇村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池试点建设,总投资675万元,到2012年完工3个村,2013年完工15个,2014年完工15个,2015年完成16个。确保四年时间全部完成,净化生活污水能力达200余万元吨。
3、农村户用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各村根据当地废弃物具体情况,对农业生产、加工及居民生活废弃物进行多级、充分利用,减少生态系统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投入,减轻农业生产性污染,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同时生产清洁能源,提高综合效益。
4、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程。全面推动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生态乡镇和11个生态村。
(二)道路环境建设。
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道路硬化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村里主干道要水泥硬质化,道路要实行“户户通”,主干道要按照城镇建设标准,两侧配置路灯。现我镇实现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目标,“十二五”末,我镇将完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硬化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00公里,其中实现四通八达、干支相连、联网畅通的公路骨架,计划投资3890万元。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我镇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镇域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解决好由化肥、农药、农田废弃物等带来的污染问题为重点,为彻底根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现代建设持续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做好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招商引资,建设和服务工作。镇林业站:负责经济林木、绿化苗木的招商引资、引导种植和技术服务工作。镇城建办:负责做好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工作,园林园艺及景观。镇国土所:负责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等农用地征占用和农用收贮等工作。
4、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各种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共培训15期,培训1890人次,今后将继续加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5、绿化造林。至2015年,完成义务植树52万株;样板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村庄绿化49个自然村,计划植树83000株。
(四)饮用水安全。
加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水源的监督监测体系,以管网改造和管道延伸为重点,突出解决饮水水质超标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全镇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1、饮用水安全。组织实施驻镇村自来水改造,9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计划投资5300万元。
2、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将各类废弃物较多的工业行业、企业,作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重点,促进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强化环境保护,将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逐渐向清洁生产方式过渡,建设生态文明厂。在各类经济活动,严格控制排污,同时加强整治河道力度,提高河水调蓄能力,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质达标。
(五)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科学构建示范工程,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节约型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农村环境信息系统,改善农村水、土、气、声环境综合监测体系。镇成立农村环保大队,配备队长1名,副队长1名,工作人员10名,负责镇主要街道及重点区域环境管理,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保管人员,负责生活垃圾和全村环境监督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教育。各村、单位、部门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程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镇、村两级责任体系,严格督查增长率,提高农村环境监管力度,制订奖惩办法,把农村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查外不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予以经济处罚。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环境保护行为和投资者的合理经济利益。
(三)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环保投入优先原则,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安排,积极推行“以奖代补”,积极扶持整治项目,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各种本地资金、镇域外资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项目,逐步形成规范的村域综合整治和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投机制。
(四)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各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阶段性任务,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保护技术、清洁生活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加强组织协调,明确部门分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跨村、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环保、农林、建设、水利、卫生、交管、科技、财政等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实施。党政办负责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牵头组织、协调、考核,指导各村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水管站负责全镇农村水、土、气、声环境质量基础资料调查和动态监测、饮用水安全、农村工业污染、人居生活污染的监督管理以及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引导长期稳定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向规划保留的村屯集聚,引导农村居民的集聚规模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适宜农村居民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和适合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方式;农服中心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负责指导农业清洁生产,扩大安全农产品生产面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指导农村造林绿化建设;卫生院负责指导农村改厕工程,指导村卫生室集中、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公路管理所负责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财政所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支持与使用的监管。
第五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镇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新吴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村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镇风文明的目标。
三、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专职(执法管理、保洁服务)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处置体系。
(一)公路沿线综合整治
全面清洁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镇容村貌,修缮、出新围墙和残破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和招牌,拆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土堆、建材、杂物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落实公路保洁队伍和人员,建立管理制度,保证公路沿线常态保洁。
(二)集镇综合整治
全面清理集镇的暴露垃圾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设摊点、乱吊乱挂。完善集贸市场设施,做到有水泥地面、有顶棚、有柜台、有下水道、有垃圾房等,保持设施整洁完好。建立镇区市容环境卫生专职队伍,合理设置密闭的垃圾房或容器,街道及时清扫,生活垃圾及时清运。驻镇单位办公场所整洁有序;整治建筑立面,规范店招标牌,实行一店一招、整齐划一,迅速提高集镇镇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村庄生活垃圾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镇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配备必要的环卫设备,在每个村民组设置数量足够的垃圾桶(房),购置垃圾收集车辆;建立村居专职保洁队伍,明确专职管理人员,清扫保洁公共场所,收集村民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镇镇转运场所,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居和道路干净整洁。
四、整治步骤
整治活动从2010年12月12日开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2011年1月31日前)。全面整治出入口道路、过境公路及其视野范围内的村庄以及集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
(二)拓展延伸阶段(2011年3月31日前)。把集中整治延伸到辖区各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镇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区域的容貌和环境卫生。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4月1日起)。各责任区(村)全面建立、落实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吴城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责任区(村)、责任段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信息,编发情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指导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整治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各村要研究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市容环境卫生专职管理队伍,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管理队伍和保洁服务组织,配齐集镇、过境公路、行政村(居)、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镇(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村级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镇镇对村居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一周组织暗访一次、通报一次,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转入长效管理后,每月检查两次、讲评一次,现场抽签确定检查村居,现场打分,对每次检查结果排名,给予排名垫底的村批评警告。
在检查中,对于一次排名垫底的村,给予主要负责人批评警告;两次排名垫底的村,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三次排名垫底的村,追究村主要负责人责任。
镇政府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适时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示范村和“环境优美镇村”。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村要大力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部门监管、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镇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附件:xx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附件
xx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为有效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农村环境卫生规范化管理,提高全相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制定以下工作标准。
一、公路沿线工作标准
1、国道、省道、县道每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沿线保洁和垃圾清理。
2、公路沿线干净卫生,视野范围内无裸露生活垃圾堆、白色垃圾。
3、公路沿线的排水沟渠通畅,及时清理淤泥,及时清理垃圾,及时清除杂草。
4、公路沿线市容整洁,视野范围内无残墙断壁,无露天茅坑粪坑,无栓养牲畜,无乱堆柴草,乱堆放渣土、建材杂物,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等。
5、公路沿线的广告设置必须经过辖区内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淮安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规范设置。未经批准、陈旧破损、影响容貌的广告牌一律拆除。
二、集镇工作标准
1、有明确的专职市容环卫管理机构,有分管领导;驻镇单位办公场所及居民小区环境秩序优良。
2、建立有管理制度、保洁责任制度、检查考评制度、经费投入制度等。
3、有生活垃圾运输车、转运场所或中转站、无害化处理场所。
4、范围内的水库、河渠岸坡整洁,无乱搭乱建,无乱倒垃圾,水面无漂浮垃圾。
5、集镇按照每万人配备不少于30名的比例配备保洁员,有专职人员负责督查、检查。
6、集镇街道两侧设有果皮箱,合理建设密闭的生活垃圾收集房或配备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箱体及容器干净、无污迹,无垃圾满溢现象。
7、集镇街道清扫每天不少于2次,路面、人行道无灰沙带、裸露垃圾堆、无漂浮物、污水乱流等现象。
8、集镇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陈旧破损。
9、集镇街道门头招牌实行一店一招,大小、形式、位置应基本一致、协调,无破损和乱涂画。
10、集镇集贸市场划行归市,摊位整齐,干净整洁,无马路市场、乱摆摊点。
11、集镇街道“牛皮癣”及时清理,无乱张贴、涂写、刻画。
12、集镇公厕干净卫生,无露天茅坑和简易茅房。
三、行政村(居)和自然村庄工作标准
1、每个行政村(居)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居)委会200m范围内和进入村(居)委会道路的清扫保洁,保持村委会周边整洁,无暴露垃圾。
2、自然村按照每300人的比例配备1名兼职保洁员、镇村公路按照每2公里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和镇村公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保持村庄环境整洁。
3、自然村按照每15户设置一个垃圾房或垃圾桶,每个村民组至少有1辆垃圾收集车,及时清运垃圾,送到镇镇指定的场所转运或处理,垃圾房或垃圾桶外无裸露垃圾。
4、自然村内无露天粪坑,户厕卫生。
5、村民屋前房后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视线范围内无白色垃圾、裸露生活垃圾及粪便、粪堆。
6、行政村(居)范围内河道、沟渠、当家塘岸坡保持整洁、生态,岸坡无乱建厕所、乱建圈舍、乱堆乱放、乱耕乱种等,无裸露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垃圾。
7、建立“十户轮值”制度,发动群众轮流值日、互帮互助,打扫卫生。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纳入镇规民约,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