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推荐]

时间:2019-05-14 05: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推荐]》。

第一篇: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推荐]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1]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国防法的重要举措。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党的十七大也发出了“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的口号。在广大大学生中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就会在他们中间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我国的国防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不安全因素仍威胁着人类安全。[2]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能源争端日益尖锐。发达国家不断向世界各地施加影响。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西化的企图从未放弃。我国在国防安全上存在诸多不乐观的因素:其一陆地疆界和海岸线漫长。这些地方在战时都极有可能成为侵略者入侵的门户。其二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复杂。陆上与14个国家接壤,在海上与八个国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某些邻国野心勃勃,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日益明显。其三边疆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东突势力日益猖獗,威胁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我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构成威胁。

2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任务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抓住世界总体趋于和平、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的大好时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我们的国防意识相对淡漠了,国防教育放松了。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长在红旗下,远离炮火和硝烟,生活在幸福甜蜜之中。殊不知,能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恰恰是我们祖国拥有强大的国防所致。近年来极少数人逃避兵役、不参加民兵训练、、不愿意报考军事院校等问题,都是国防观念淡化的具体表现。

二。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状

1、国防教育机构与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都已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组织——军事教研室(占85。3%),其余院校的任务暂时由武装部或其他部门代管。各校专职军事教师队伍现状除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30-49岁的占61。4%)之外,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占40。3%,特别令人不安的是有12。5%无学历,5。9%为高中毕业学历;从职称来看,问题更显突出,无职称者竟达46。5%。

2、教学模式与时间安排

国防教育课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国防观念和素质,学习军事知识与技能,达到预备役军人应有的水平。为达到其教学目标,现在多选定在校训练方式(占49。0%),也有近1/4的学校将学生送到部队训练(占25。0%)。目前各校的国防教育几乎都分为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两步进行。

3、课的性质与考核

现在虽然不少学校已开设了国防教育课,但是其地位、内容、考核等重要教学活动尚有较大差异。例:绝大多数学校把国防教育列为必修课(占96。2%)。但是至今尚有13。8%的学校把国防教育考核成绩单独核算,不列为升留级总成绩之中。这样,国防教育在整体教学乃至学生的心目中自然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4、经费投入与建设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下达经费的学校人均经费达到上级要求的只占16。7%,基本达到的占51。6%,经费缺口较大的占31。7%。由于经费紧缺,导致国防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条件的制约,影响其发展,其课程建设有较大难度。

三、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未形成统一,致使组织机构设立和管理体制方面缺乏健全的功能。目前,由于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思想认识有偏差、不统一,加之目标不明确,因而使得其综合教育功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始终处于低层次阶段,之所以这样,归根结底因为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开设课程不够规范,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是编制不落实,全国157所试点高校中有教师编制的为109所,占试点高校总数的69。4%。二是教师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使国防教育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三是缺乏形象直观的电化教学器材,大都存在不配套问题。

3.教育内容不够统一规范。目前,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对象,尚未建立系统规范的国防教育体系,缺少针对各个层次和对象的规范化教材。没有注重教育效果和国防教育的方法手段。开展国防教育,仅仅满足于讲了几堂课,组织了几次活动,没有更多地注重教育效果。

4.经费保障不够有力。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把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对经济建设投入力度大,而安排用于国防教育的经费却十分有限;有些没有把国防教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适当增加。

四.对策研究

从上述现状分析,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具有社会和现实意义,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也是必要的、可行的。所以探讨研究对策是当务之急。

1.强化三种国家意识,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指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这是关系国家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也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高校国防教育正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2.国防教育法制化。高校国防教育要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必须有法律作保障,要立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明文规定高校必须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并作为评估高校的一个体系,促进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防教育应逐渐成为一个学科,进行研究持续发展。争取各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3.应指令性明确规定国防教育在高等院整体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必修课程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并将其考试成绩计入升留级条件之中。

4.军事教师(指专职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关系到国防教育课程的深入发展、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今后要组建成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军事教师的70%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0%具有硕士学位,军事教研室的职称构成应接近1∶2∶4∶3(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5.为确保国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应大力提倡结合实践开展国防教育的软课题研究工作;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应予以支持和关照,创造条件,招标研究课题,召开学术研讨会,使我国的国防教育沿着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不断发展。

总之高校国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知识,具有思想性、指示性、实践性的特点。青年学生通过参加国防教育,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而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建设的紧迫感,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体质,提高劳动技能和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

以增强国防观念为主题的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1978~至今)

这期间的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理念从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转向以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为核心内容、以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为根本任务,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逐步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转移到了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也逐步由战备性的民兵训练转向了以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为核心内容、以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为根本任务的国防教育。

随着国防教育的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加深,普通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1991年3月28日,国家教委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下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检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标志着以往只有教育制度没有评估机制的格局开始打破,教育与评估的良性循环开始建立。同年6月国家教委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试点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指出“为推动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决定对全国141所军训试点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军训工作进行检查”,希望“通过检查总结交流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军训工作,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军训工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了教防厅【1996】1号文件,指出“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使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逐步规范化,国家教委决定成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于1997年4月正式成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国办发【2001】48号文件,对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设置、师资配备、派遣军官管理和训练保障等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成为开展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2002年6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教学大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的基本依据,对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做了规定。2004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根据《2003—2005年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规划》,到2005年,全国所有普通高等院校,都要普遍开展学生军训。

至此,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逐步迈向了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篇: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防教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和《国防法》,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掌握简单的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培养国防建设后备力量奠定基础。

二、工作措施

1、开展国防教育“五个一”活动,营造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每周唱一次国歌,每周升一次国旗,每月观看一场爱国题材影视片,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团队活动或班会,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知识竞赛或国防知识讲座。

2、落实各学龄段国防教育内容,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一至六年级教育内容: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知道一些著名的战斗英烈的事迹或故事,培养热爱、尊敬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3)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培养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养成良好的道德,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4)了解我国的疆域、周边国家的名称,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5)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区分海陆空军的服装等。

七至九年级教育内容: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了解有关国防法规,使学生初步懂得作为一个公民应履行的职责。

(3)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过程和丰功伟绩,学习解放军不畏艰难、英勇做战的优良作风。

(4)了解世界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了解当前国际军事形势及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居安思危” 的国防理念。

(5)了解中外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军事家。

(6)根据解放军列队条令,组织列队训练,学习军人的仪表作风,增强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7)组织学生学习“人防知识”,学习投掷、攀登、越野、野营、制作航模等军体活动的技能,养成机智勇敢、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德。

3、注重四个结合,拓宽国防教育渠道。

(1)做好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旨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全面素质。坚持国防教育以渗透教育为主,既不打乱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也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做到国防教育和学科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各学科教师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在活动课中和研究性学习中结合国防知识,组织物理、化学、生物科技兴趣小组和政治、历史、地理兴趣小组等,开展军事模型设计制作、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不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2)做好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体现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要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相结合,将军队的规范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学校管理之中,内务统一标准,物品摆放整齐,卫生管理定期检查评比等。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做好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要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清明节、“七一”、“八一”和“国防教育日”等,举行祭扫烈士陵园、革命歌曲比赛、国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以“热爱军队、情系国防”的主题教育,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国防教育实效。

(4)做好与学校文化宣传教育相结合,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国防教育。结合学校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在学校广播开辟国防知识专题节目,在校园设立教育宣传专栏,在校园文化布置中设立国防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宣传氛围。定期组织班级黑板报专刊评比等,积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4、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创建国防教育阵地。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学习英雄事迹、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英雄中队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文化拥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落实好拥军优属政策。

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全区各校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多办实事、重实效,为强化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开展“做军人子女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活动,精心为在我区就读的军人子女选配好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关心军人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切实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

(2)认真做好教育方面的拥军优属工作,对烈士、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入托优先照顾,体现我局对优抚对象的关怀。

(3)对分配在我局的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使他们安心教育工作,为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4)学校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慰问军烈属、部队官兵活动,为军烈属、部队官兵做好事。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各校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国防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日常工作,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坚持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2、学好《大纲》,认真落实。学习、实施好《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直接关系到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发展水平和任务目标的实现,对指导开展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校要高度重视做好学习宣传《大纲》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纲》的内容,增强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和按照《大纲》要求抓好落实的自觉性。

3、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各校要建立健全双拥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坚持把双拥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全面普及国防知识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双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各校要制定双拥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切实将双拥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二

20__年国防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和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塔城地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大局,深入学习宣传《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安全保障。

一、创新思路,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

各单位、各部门、驻市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防教育法》关于“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要求,运用各种契机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和覆盖面广的国防教育活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经常化、多样化、普及化。

(一)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征兵、学生军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时机,积极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特别是要认真部署组织好第十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国防教育法》颁布日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专题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会、征文、文艺演出和举办影视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赞颂祖国辉煌成就,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形成声势和规模,营造浓厚氛围。

(二)认真组织国防教育办公室在报刊、电视、电台开辟的国防教育专版、专栏、专题宣传报道、知识竞赛、征文及国防教育阵地巡礼等活动,不断提高国防教育的普及率。

(三)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栏等途径,把国防教育纳入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中,起到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不同群体的国防教育

各单位、各部门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防教育法》关于“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采取在职理论学习、党校培训、“过军事日”等形式,对各级干部进行深入扎实有效地国防教育,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中组部、总政治编写的《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基本教材,把国防教育同党校培训、党委议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牢固树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观念,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二)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课堂灌输、教学渗透和集中军训等渠道,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要把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推进国防教育“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之中,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读书演讲、军事夏令营等国防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三)各单位人武部要利用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任务等时机,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增强国防观念的教育。认真会同军地有关部门,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深入进行以履行国防义务为重点的国防教育。针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分散流动的特点,结合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任务等时机进行集中教育,培育他们具备昂扬的战斗精神、坚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战斗作风,树立常备不懈和敢打必胜的信心。

(四)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要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教育,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国防知识、国防意义,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普及教育,激发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热情。

(五)“八一”建军节期间,国防教育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一次领导干部军事日活动;在市属学校组织国防教育征文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

三、挖掘潜力,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的作用

(一)各乡镇、街道、驻市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辐射和教育功能,有侧重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依托国防教育基地,重点进行以国防知识、军事常识、国防法规、军事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重点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历史教育。

(二)加强基地管理,大力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特别是讲解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充实内容、丰富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实效。

(三)积极参加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吸取外地先进的管理和教育经验,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国防教育基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强化认识,切实加强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要认真贯彻关于“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抓好国防教育是践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国防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计划,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三)要充分发挥本单位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履行好组织、指导、协调国防教育的职责。要重视国防教育办公室建设,按照有关要求配备专职人员,强化素质能力,确保经费投入,提高工作效能。

(四)要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方位的国防教育工作格局,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借助社会力量,鼓励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和支持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好各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把国防教育阵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依托阵地积极开展活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三

20__年,我局国防教育工作要以为指导,以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我局干部职工的国防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国防观念,促进我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的原则

按照“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多方面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国防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围绕中心工作,深化国防教育

1.健全机制,责任明确,真抓实干

建立健全我局国防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由局长亲自带头抓,分管领导配合抓,中层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确定国防教育总体目标、主要工作、重要措施等,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国防观念

依据《国防教育法》及县统战部相关要求,结合“六五普法”,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防教育日”时机,利用宣传专栏、标语等形式,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国防教育观念。如:“五·一”劳动节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七·一”建党节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创新组织生活,铭记党的宗旨,增强国防意识;“八·一”建军节可组织职工到驻区部队开展主题为“热爱军队、情系国防”的宣传教育活动;9-10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观革命烈士故里,重温革命光辉历史;11月庆祝“十月革命”,让每一位职工了解“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等等。

3.加强领导,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抓好国防教育

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我局工作计划范围,坚持把国防教育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保证我局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国防教育法》及省、市、县国防教育工作要点为依据,进一步普及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全局职工素质,促进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第三篇: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教育法,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全民国防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三条 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第四条 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以下原则:

(一)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培养、典型推动、环境熏陶、文学艺术感染等途径,进行长期不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将教育融入公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其他重大节日、纪念日,征兵、民兵和预备役人员集训、学生军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时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系统的国防教育。

(二)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公民,着眼国防建设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使国防教育既覆盖全民,又重点推进。

(三)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通过普及国防知识,学习国防理论,引导公民认清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为履行国防义务提供思想保证;通过组织军事技能培训,体验军事生活,参与国防建设实践,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活动,增强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把国防观念转化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第五条 国防教育的对象根据公民不同职业、社会分工,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工人、农民、其他社会人员等类别。应当针对公民不同情况,分类施教,保证国防教育效果。

第二章 国防教育的内容

第六条 国防教育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依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方针原则确定。

第七条 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一)国防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我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斗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理论,提高国防理论素养和组织、参加国防建设的能力。

(二)国防知识。学习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和海洋权益知识,学习信息化战争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国防经济知识,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了解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兵役制度和国防动员体制,掌握基本的国防常识。

(三)国防历史。学习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国防与战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着重使公民了解中华民族为国家统一、独立、富强而浴血奋战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建立的功勋,了解革命先烈、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四)国防法规。学习宪法的有关条款,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国防法律法规,使公民明确国防义务与权利,增强履行国防职责、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

(五)国防形势与任务。针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讲清国家安全面临的战略环境,明确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任务,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

(六)国防技能。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和群众性的国防体育活动,使公民了解掌握防空袭、核生化武器防护、战场救护、轻武器使用、单兵和分队战术技术等军事技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国防技能。

第八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当地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灵活设置教育内容,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

第九条 各级领导干部是本地区、本部门国防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必须带头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活动。

第十条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与履行国防职责相适应的理论素养,熟悉有关国防法律法规,掌握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具备很强的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具备必需的国防知识,了解国防历史与现状,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和相应的组织动员能力,在战时或者平时处置突发事件中能够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维护稳定、开展自救互救。

第十一条 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信息化战争知识、新军事变革知识、国防经济知识和现代国防科学技术知识,国家主权、国防历史和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防形势与任务,基本军事技能。

第十二条 对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一)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应当将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纳入教学和培训计划,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由有关部门结合实际作出规定。

(二)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选送领导干部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

(三)各地区、各部门党委(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国防教育的内容。

(四)各地区、各部门应当采取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形势报告、组织过“军事日”等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

第二节 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有一定的军事技能;积极支持国防建设,自觉维护国防利益,有较强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信息化战争知识和国防科普知识,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家主权常识,国防历史与现状,国家安全形势,基本军事技能。

从事征兵、国防科研生产、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等国防建设事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学习和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门国防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 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在职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采取形势报告、理论授课和经常性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

国家机关公务员考核,应当设置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 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六条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初步形成国防观念,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第十七条 小学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国家领土及主权知识;国旗、国徽、国歌知识,党旗、军旗知识;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初中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国防与战争常识;中国国防简史;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近代以来我国反侵略斗争的历史;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

第十八条 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当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直观。

(一)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语文、历史、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之中。

(二)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以及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

(三)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驻地部队和军事机关应当根据实际,对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节 高级中学(含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九条 高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需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十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设国防教育教学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我国国防建设成就、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性质、宗旨和职能任务;国防法律法规;武装力量知识;近现代国防历史;国防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基本常识;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形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情况,应进行考勤登记。

第二十一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军训成绩应当记入学生本人学籍档案。具体内容要求,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执行。

第二十二条 高级中学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三节 高等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防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国防概况;世界新军事变革与军事高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际战略格局与我国安全形势。时间不少于三十五个学时。学生学习情况,应当进行严格的考勤考核,成绩记入档案。

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国防生,国防教育课程应当作为其学位必修课,并计入学分,学时、内容由所在高等学校与军队有关部门商定,一般不少于一百二十个学时。

高等学校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之外,应当积极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和举办国防知识讲座。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实际训练时间为二至三周,训练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具体组织实施,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执行。

高等学校国防生的军事训练,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在高等学校、当地军事机关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应当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国防教育教师。军事机关派出派遣军官,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五章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八条 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武装部,应当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筑牢国防观念,培育战斗精神,掌握现代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防建设,自觉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人民战争思想;国防法律法规;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后备力量建设知识;军事高技术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家安全形势;民兵、预备役部队职能任务。

第三十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利用政治教育和组织整顿、军事训练、执行勤务、征兵教育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采取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理论灌输与活动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基干民兵,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每年至少安排四次国防教育课,普通民兵和其他预备役人员每年安排二次国防教育课;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利用训练中政治教育时间安排国防教育。

第三十一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技能训练,按照国家有关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章 其他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三十二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应当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掌握国防常识,明确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十三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国防法律法规,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基本的军事技能常识。

第三十四条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结合征兵教育、拥军优属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退役军人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向居民和村民普及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

第三十五条 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承担国防科研生产、国防设施建设、国防交通保障等任务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国防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根据各自的活动特点,对所属工作人员和所联系的公民群体进行国防教育。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国防教育教员

第三十七条 国防教育教员根据工作性质,分为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专职教员主要承担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国防教育教学和学生军事训练。兼职教员主要协助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事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三十八条 国防教育教员应当从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较强的组织和任教能力的人员中选拔。专职教员应当具备教师任职资格或者是军队派遣军官。

第三十九条 非军队派遣军官担任国防教育专职教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

第四十条 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聘用军地有关专家、学者,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第二节 国防教育教材

第四十一条 国防教育教材分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教材等。基本理论教材主要适用于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编写。基础知识教材主要适用于面向社会普及国防知识,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组织编写。应用教材主要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教育对象开展国防教育,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有关部门依据本大纲并结合本系统、本地区的特点组织编写。

第四十二条 国防教育教材未经审查不得出版发行。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材,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专门委员会审查把关;应用教材由国家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军地有关部门审查把关。

第四十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编写国防知识读本,用于辅助和补充国防教育教材。

第三节 检查考评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情况,适时组织检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全民国防教育的落实。

考核评估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防教育法和本大纲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的国防教育,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大纲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大纲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公布施行

中国国防报

本报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日前由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公布施行。《大纲》的公布施行标志着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具有了法律保证。

此次公布施行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共8章47条,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目标等作了明确,对教育的内容、途径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规范,是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实施细则,与《国防教育法》共同构成了国防教育工作完整的法规体系.《大纲》明确,全民国防教育以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目标。《大纲》要求,全民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大纲》规定,国防教育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6项基本内容。教育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等5种不同公民群体实施。

《大纲》同时对国防教育教员的选拔、管理、培训和使用,国防教育教材的分类、编写、审查把关,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对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自2004年开始着手《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起草,今后将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本报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日前由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公布施行。《大纲》的公布施行标志着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具有了法律保证。

此次公布施行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共8章47条,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目标等作了明确,对教育的内容、途径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规范,是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实施细则,与《国防教育法》共同构成了国防教育工作完整的法规体系.《大纲》明确,全民国防教育以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目标。《大纲》要求,全民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大纲》规定,国防教育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6项基本内容。教育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等5种不同公民群体实施。

《大纲》同时对国防教育教员的选拔、管理、培训和使用,国防教育教材的分类、编写、审查把关,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对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自2004年开始着手《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起草,今后将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关于《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说明

根据国防教育法第30条规定,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于2004年3月组成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起草办公室,在中央、国家有关部委,解放军四总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拟订了《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必要性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的,直接关系到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发展水平和任务目标的实现,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推动国防教育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需要。目前,我国许多法规体系,是由基本法及其具体实施条例构成的,如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保护实施办法,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工作实施条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国防教育法是我国国防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所调整和规范的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不可能对各种类别的教育对象接受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和实施办法,都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制定国防教育大纲,就是耍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原则要求,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作出明确的可以遵循的具体规范。因此,国防教育大纲不是单纯针对某项教育或某一教育对象的“教学纲要”,而是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实施细则,与国防教育法共同构成了国防教育工作完整的法规体系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和发展的需要。全民国防教育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的,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国防建设的需要。随着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各地国防教育蓬勃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如何根据全民国防教育的本质内涵和特点规律,科学构建国防教育的内容体系;如何针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国防教育;如何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大众媒体,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等等。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国防教育大纲,可使全国各地在组织实施国防教育工作中,形成一盘棋,更好地反映和维护国防建设的整体利益,保证全民国防教育的健康、深入、持续发展。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质。而树立国防观念,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基木素质之一。制定国防教育大纲,明确规范公民国防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可以使国防教育更好地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教育之中,激励人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激发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转化为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力量。

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起草的指导思想和起草过程

大纲起草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针原则,依据国防教育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明确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目标,规范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和保障措施等,为促进国防教育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轨道,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提供可靠的法规和政策依据。

为了把大纲制订好,起草办公室在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拟制起草方案。召开有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党校、军委法制局、总政宣传部等军地专家参加的起草工作协调会,对大纲的定位、体例、内容、颁发以及起草需要把握的原则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形成起草思路和实施方案。二是收集有关资料。整理汇编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防教育的论述,中央和地方有关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各地开展国防教育的经验做法,为起草工作提供依据。三是专题调研论证。分别到辽宁、天津、上海、浙江、四川等省(直辖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组织力量就国防教育一些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的问题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提出对策措施。四是集中力量起草。组织起草小组的同志,集中三个多月的时间,认真起草,多次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五是多方征求意见。召开10多个座谈会、审稿会,两次将大纲征求意见稿印发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并就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多次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修改形成了大纲。

三、对大纲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名称,是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的。根据国防教育法的授权,借鉴国内外相关文件的写法,大纲以章节条款的形式,对全民国防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实施办法等作了明确。

(一)关于国防教育的内容。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基木的着眼点是服从服务于国防建设。因此,大纲规定,国防教育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根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方针原则确定。”(第六条)国防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涉及面广,综合各地开展国防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做法,大纲明确了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和国防技能等六个方面的国防教育基本内容(第七条)。并规定,“各地各部门应当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当地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灵活设置教育内容,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八条)这样,使国防教育的内容既系统规范,又灵活实用,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关于不同类别人员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由于每个公民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承担的国防义务和责任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国防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应当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分类组织实施。根据各地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经验,大纲将国防教育的对象划分为五类,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工人、农民等其他公民(第五条)。在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国防教育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之外的四种不同类别人员国防教育的目标、内容、采取的方法、落实的措施等,分别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三章至第六章)。

(三)关于国防教育的保障措施。这是开展国防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依据国防教育法,大纲对国防教育教员、国防教育教材和检查考评等作出了规定(第七章)。国防教育教员,主要明确如何选拔、管理、培训和使用,如何建立并发挥好讲师团的作用;国防教育教材,主要明确教材的分类、编写、审查把关等问题;检查考评,主要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对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的有关要求。

关于国防教育场所、国防教育宣传等问题,考虑到国防教育法己有明确规定,根据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大纲未再作出规范。

第四篇: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

来源:泰州国防教育网 | 发布:2008-7-24 | 作者:admin | 浏览:62次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教育法,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全民国防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三条 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第四条 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以下原则:

(一)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培养、典型推动、环境熏陶、文学艺术感染等途径,进行长期不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将教育融入公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其他重大节日、纪念日,征兵、民兵和预备役人员集训、学生军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时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系统的国防

教育。

(二)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公民,着眼国防建设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使国防教育既覆盖全民,又重点推进。

(三)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通过普及国防知识,学习国防理论,引导公民认清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为履行国防义务提供思想保证;通过组织军事技能培训,体验军事生活,参与国防建设实践,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活动,增强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把国防观念转化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第五条 国防教育的对象根据公民不同职业、社会分工,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工人、农民、其他社会人员等类别。应当针对公民不同情况,分类施教,保证国防教育效果。第二章 国防教育的内容

第六条 国防教育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依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方针原则确定。

第七条 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一)国防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我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斗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理论,提高国防理论素养和组织、参加国防建设的能力。

(二)国防知识。学习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和海洋权益知识,学习信息化战争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国防经济知识,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了解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兵役制度和国防动员体制,掌握基本的国防常 识。

(三)国防历史。学习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国防与战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着重使公民了解中华民族为国家统一、独立、富强而浴血奋战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建立的功勋,了解革命先烈、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四)国防法规。学习宪法的有关条款,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国防法律法规,使公民明确国防义务与权利,增强履行国防职责、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

(五)国防形势与任务。针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讲清国家安全面临的战略环境,明确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任务,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

(六)国防技能。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和群众性的国防体育活动,使公民了解掌握防空袭、核生化武器防护、战场救护、轻武器使用、单兵和分队战术技术等军事技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国防技能。

第八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当地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灵活设置教育内容,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第一节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

第九条 各级领导干部是本地区、本部门国防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必须带头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活动。

第十条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与履行国防职责相适应的理论素养,熟悉有关国防法律法规,掌握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具备很强的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具备必需的国防知识,了解国防历史与现状,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和相应的组织动员能力,在战时或者平时处置突发事件中能够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维护稳定、开展自救互救。

第十一条 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信息化战争知识、新军事变革知识、国防经济知识和现代国防科学技术知识,国家主权、国防历史和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防形势与任务,基本军事技能。

第十二条 对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一)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应当将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纳入教学和培训计划,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由有关部门结合实际作出规定。

(二)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选送领导干部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

(三)各地区、各部门党委(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国防教育的内容。

(四)各地区、各部门应当采取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形势报告、组织过“军事日”等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第二节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有一定的军事技能;积极支持国防建设,自觉维护国防利益,有较强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信息化战争知识和国防科普知识,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家主权常识,国防历史与现状,国家安全形势,基本军事技能。

从事征兵、国防科研生产、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等国防建设事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学习和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门国防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 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在职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采取形势报告、理论授课和经常性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国家机关公务员考核,应当设置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 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六条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初步形成国防观念,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第十七条 小学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国家领土及主权知识;国旗、国徽、国歌知识,党旗、军旗知识;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初中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国防与战争常识;中国国防简史;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近代以来我国反侵略斗争的历史;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

第十八条 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当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直观。

(一)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语文、历史、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之中。

(二)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以及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

(三)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驻地部队和军事机关应当根据实际,对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节:高级中学(含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九条 高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需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十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设国防教育教学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我国国防建设成就、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性质、宗旨和职能任务;国防法律法规;武装力量知识;近现代国防历史;国防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基本常识;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形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情况,应进行考勤登记。

第二十一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军训成绩应当记入学生本人学籍档案。具体内容要求,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执行。

第二十二条 高级中学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三节:高等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防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国防概况;世界新军事变革与军事高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际战略格局与我国安全形势。时间不少于三十五个学时。学生学习情况,应当进行严格的考勤考核,成绩记入档案。

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国防生,国防教育课程应当作为其学位必修课,并计入学分,学时、内容由所在高等学校与军队有关部门商定,一般不少于一百二十个学时。

高等学校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之外,应当积极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和举办国防知识讲座。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实际训练时间为二至三周,训练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具体组织实施,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执行。

高等学校国防生的军事训练,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在高等学校、当地军事机关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应当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国防教育教师。军事机关派出派遣军官,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五章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八条 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武装部,应当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筑牢国防观念,培育战斗精神,掌握现代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防建设,自觉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人民战争思想;国防法律法规;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后备力量建设知识;军事高技术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家安全形势;民兵、预备役部队职能任务。

第三十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利用政治教育和组织整顿、军事训练、执行勤务、征兵教育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采取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理论灌输与活动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基干民兵,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每年至少安排四次国防教育课,普通民兵和其他预备役人员每年安排二次国防教育课;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利用训练中政治教育时间安排国防教育。

第三十一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技能训练,按照国家有关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章 其他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三十二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应当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掌握国防常识,明确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十三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国防法律法规,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基本的军事技能常识。

第三十四条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结合征兵教育、拥军优属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退役军人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向居民和村民普及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

第三十五条 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承担国防科研生产、国防设施建设、国防交通保障等任务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国防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根据各自的活动特点,对所属工作人员和所联系的公民群体进行国防教育。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国防教育教员

第三十七条 国防教育教员根据工作性质,分为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专职教员主要承担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国防教育教学和学生军事训练。兼职教员主要协助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事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三十八条 国防教育教员应当从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较强的组织和任教能力的人员中选拔。专职教员应当具备教师任职资格或者是军队派遣军官。

第三十九条 非军队派遣军官担任国防教育专职教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

第四十条 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聘用军地有关专家、学者,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第二节:国防教育教材

第四十一条 国防教育教材分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教材等。基本理论教材主要适用于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编写。基础知识教材主要适用于面向社会普及国防知识,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组织编写。应用教材主要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教育对象开展国防教育,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有关部门依据本大纲并结合本系统、本地区的特点组织编写。

第四十二条 国防教育教材未经审查不得出版发行。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材,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专门委员会审查把关;应用教材由国家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军地有关部门审查把关。

第四十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编写国防知识读本,用于辅助和补充国防教育教材。

第三节:检查考评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情况,适时组织检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全民国防教育的落实。

考核评估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防教育法和本大纲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的国防教育,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大纲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大纲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学校国防教育

学校国防教育

本章所称的“学校国防教育”,是指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高等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学生(学员)所进行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法将学校国防教育单列一章,表明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共分五条,分别对学校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学校在国防教育中的职责,以及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在国防教育中的职责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第十三条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释义】 本条是关于学校国防教育的地位,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国防教育方面职责的规定。

本条第一款首先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这项规定,既确立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又强调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997年3月14日,我国公布施行的《国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国防教育法》重申这项规定,除了表明该法以《国防法》为依据,体现国家立法在全民国防教育上的一致性之外,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国防教育的规律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全民国防教育必须而且只能以学校国防教育为基础。首先,学校是国家在受教育者中集中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场所。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这种定位,一方面,说明公民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首先源自于学校,奠基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旨在通过学校教育保证实现对公民的基本教育,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项以普及国防知识、传授国防技能、培养国防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应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第二,教育学的规律表明,对公民的教育特别是对其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越是从小抓起,越能在其头脑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越能收到长远的教育效果。国防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公民只有从小接受国防教育,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第三,学校相比其他社会组织具有更为优越的教育条件,诸如完善的教学制度、固定的教学时间、配套的教学设施、健全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这些条件为学校按照国家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为国家通过学校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这虽然是一项原则性的法律规定,但对国防教育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就要求各地在开展国防教育时,必须高度重视抓好学校的国防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打牢学校国防教育这个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带动家庭的国防教育,通过学校的国防教育带动全社会的国防教育,以学校国防教育为基本依托,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水平。

本条第一款在确立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又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条第一款把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旨在强调,加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各级各类学校有责任把国防教育贯穿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活动,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并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本条第二款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国防教育中应当履行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负有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这种领导责任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所属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学校国防教育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议程。在工作计划中,应当对所属学校的国防教育作出统一部署,提出要求,明确应当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和协调所属学校开展共同性的国防教育活动,并针对所属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表彰先进典型,帮助所属学校及时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所属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情况,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估、督导、检查和考核,并将检查和考核的结果作为评定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所属学校抓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落实。第十四条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有条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与管理。

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释义】 本条是关于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

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应当与国家确立的初等教育制度相适应,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国防教育的要求、内容和形式上应当与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有所区别。本着这个原则,本条对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作了规定。

本条第一款首先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规定“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这项规定,一方面,强调了国防教育必须纳入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教育体系,必须贯穿初等教育的全过程,体现了“国防教育必须从小抓起”的立法思想;另一方面,考虑到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对国防教育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小学和初级中学实行初等教育,只设置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因此只规定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这是符合小学和初级中学教育实际的。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不是一项软指标,而是一项硬性规定。它要求小学和初级中学必须把国防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一项基本任务,切实做到国防教育“进课堂、进课本”,渗透到政治、语文、历史、体育、音乐等各有关课程的教学中去。通过这种纳入式、渗透式的教育,保证国防教育在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落实,使中小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树立建设国防、保卫祖国的观念,培育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

小学和初级中学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不是随意的。纳入有关课程的国防教育内容应当适应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和身心发育的特点,符合国防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和要求。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学校国防教育常规 》和《关于在初级中学进行人民防空三防知识教育的通知》的规定,小学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史,了解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熟悉我国和世界上著名的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民族英雄的事迹;了解核武器和常用兵器的基本知识,学习制作简单的兵器模型等。同时,还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使学生初步体验站岗、值勤等军事生活。初级中学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国防、国防教育、战争、和平和国家主权的含义,国防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以及有关国防法规;了解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学习解放军的优良作风;了解世界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史和当前的国际军事形势,认识在和平环境下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熟悉中外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等。同时,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和射击动作、救护、野外生存以及国防体育项目的训练,学习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防护知识和投掷、攀登、越野等必要的军事技能。

本条第一款在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提出要求后,紧接着从国防教育的形式上要求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根据这项要求,小学和初级中学在开展国防教育中,首先应当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课堂教学作为向学生传授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完成国防教育任务的首要途径和主要方式。与此同时,针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之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如举办少年军校活动、军事夏(冬)令营活动,组织国防教育主题队会,开展国防科普知识竞赛,参观国防教育展览,办国防教育壁报、板报和小广播等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使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走出课堂,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得到拓展和加强。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采取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的形式,都应当突出生动、直观、趣味性强的特点,注重教育特色,使国防教育活动充满生气和活力,这样才能对中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条第二款是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以及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指导和管理的规定。这项规定是在对少年军校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立法调研和充分论证,以及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表明了国家对少年军校活动在学校国防教育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用立法的形式予以肯定。

少年军校是1989年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少先队员中组织开展“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活动后,首先在河南等地创办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的。少年军校的办学模式主要是依托现有的中、小学校或者单独设校,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学习国防知识、体验军营生活为主要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教员主要来自当地驻军,主要利用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进行。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少年军校已发展到8000多所,每年在少年军校接受国防教育的中、小学生达到6000多万人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少年军校是培育少先队员“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感情,锻炼少年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能力的重要阵地,也是向中小学生教授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培养和增强其国防观念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因此,为了支持和鼓励小学和初级中学借助少年军校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推动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发展,本条第二款规定“有条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这项规定,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法律只是规定有条件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军校活动,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小学和初级中学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军校活动。也就是说,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和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军校活动。第二,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的少年军校活动,必须紧扣国防教育这个主题,偏离这个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不受国防教育法的支持和保护。

鉴于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的少年军校活动还在不断地发展,这项活动的内容、形式、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还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充实完善,本条第二款又进一步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与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是小学和初级中学的上级主管部门,共青团是直接从事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团体,宣传、文化等部门以及军事机关也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任务,因此,它们都负有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指导和帮助各地的少年军校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少年军校的管理机制,规范少年军校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加强少年军校的硬件建设,优化少年军校的社会环境,解决少年军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为了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已在1990年共同成立了“全国少年军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国少年军校的规划、组织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指导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国少年军校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1999年1月,经共青团中央批准,在北京成立了“全国少年军校总校”,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任名誉校长。该校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为全国各地少年军校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服务。这些措施符合国防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少年军校活动健康持久地向前发展。

本条第三款是关于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由于小学和初级中学没有配备负责军事训练的专职教员和工作机构,因此,根据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采取聘请校外辅导员的形式,协助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聘请校外辅导员的对象,既可以是当地驻军指派的人员,也可以是热爱国防教育、具有一定国防知识的其他人员。学校应当为受聘的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校外辅导员在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中,应当服从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安排,积极主动做好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由学校负责军事训练的机构或者军事教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

【释义】 本条是关于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

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以下统称“高级中学”)学生,其身心发展不同于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学生,其年龄已达到或者接近公民服兵役的年龄,是国家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从加强国防建设特别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出发,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提出了比小学和初级中学更高的要求。

本条第一款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这是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应当通过军事训练对在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一贯要求。我国《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第四十五条规定,“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重视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继续组织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军事训练。” 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中学高年级和大专院校,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等活动,增强他们对工农兵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并使之制度化。”在上述法律和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了军事训练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果。特别是1985年以来,我国在部分普遍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经过军地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学生军训办法。实践证明,将课堂教学和军事训练相结合,是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使青年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

本条第二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这项规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根据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比较系统的国防知识和相应的国防技能,所以,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不是将国防教育的内容分散地纳入相关课程,而是要单独开设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和保障国防建设特别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国防教育的要求。第二,高等学校设置的国防教育课程和高级中学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应当包括国防理论和军事训练两个部分,其基本目的都是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培养以履行国防义务为核心的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上讲,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合格的预备役军官;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合格的兵员。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制定的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的规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熟悉我国的国防历史、国防建设的现状和国防战略;学习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习军兵种知识,学会使用轻武器,掌握单兵战术动作要领和步兵战斗行动的一般原则;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共同条令,培养良好的军人举止和作风,并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行军和野营拉练。高级中学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及其简史;学习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的有关内容,学习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知识和城市防空知识以及战伤救护知识,了解现代战争的一般特点;进行轻武器射击训练,掌握单兵基本战术动作等。第三,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国防教育,可以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国防知识教育,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听报告、参观展览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可以采取校内培训和到当地驻军军营集训等形式进行。本条第三款对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的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根据《兵役法》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学生的军事训练;高级中学应当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为了保证军事训练机构和军事教员在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国防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并针对近年来一些高等学校在推行教育改革中裁并军事训练机构给高校国防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防教育法重申,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由学校负责军事训练的机构或者军事教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这里的“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是指2001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 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和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财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制定的《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军事课教学大纲》。上述《意见》和两个《大纲》分别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内容和形式、师资配备、实施步骤和要求、组织领导等作了详尽的规定。

本条第三款还规定,“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军事机关协助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是军事机关支持地方开展国防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军事机关主要通过选派人员参与有关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机构的工作和向学校派遣军官等方式,对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军事训练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目前,军队向全国高等学校派遣协助执行军训任务的军官已达到893名,这些派遣军官在协助高校组织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组织军事训练活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障。【释义】 本条是关于学校做好有关国防教育工作的规定。

学校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学生,学校负有直接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在学校。根据各地总结的经验,要使学校切实履行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职责,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以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把抓好学生的国防教育摆到学校工作和教学的重要位置。其次,学校必须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只有列入工作计划,才能使国防教育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年初有安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只有列入教学计划,才能使国防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安排中,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课时上,才能督促学校的教学部门和教员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实施对学生的国防教育。第三,学校必须加强对国防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妥善处理好国防教育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要特别注意在国防教育工作中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国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特色。同时,要加强对担负国防教育教学任务的师资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提高教员在国防教育教学方面的水平;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国防教育资源,努力拓展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渠道,使学校国防教育与社会国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国防教育的社会效果。

本条第二款规定,“学校组织军事训练活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障”。专门就学校组织军事训练的安全问题作出规定,主要是因为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不同于组织课堂教学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军事训练是有一定强度的体能和技能训练,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还包括射击、投弹等战术动作的训练,这就使军事训练中发生意外情况的机率增大。因此,本条要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军事训练活动,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组织实施,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的苗头和隐患,确保不发生任何意外,确保学生的安全。

第十七条 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培训计划,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

国家根据需要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学习和掌握履行领导职责所必需的国防知识。

【释义】 本条是关于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做好有关国防教育工作以及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的规定。

在学校国防教育一章中,对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在国防教育方面的职责专门作出规定,不仅因为这类教育机构的国防教育本身也属于学校国防教育的范畴,而且因为这类教育机构在对国家工作人员国防教育中肩负的责任重大。国家工作人员主要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他们代表人民直接掌管着国家机器,从事着国家政权机关的日常工作,他们国防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建设和国防安全。培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是国家专门为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从政水平而设立的,这类教育机构的直接任务就是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他们真正具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国防教育方面,本条要求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各级行政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和党校、团校以及其他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

对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如何履行国防教育职责,本条第一款提出了两项要求。一是要求“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教育机构对培训对象实施培训的基本依据。要保证对培训对象进行国防教育,首先要在培训计划中反映国防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在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时,必须安排国防教育的时间和内容,提出相关的要求和措施。二是要求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各级党校、大专院校、干部学校、职工学校和各类成人教育学校,应开设国防教育课,把国防教育作为学员、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设置国防教育课程是对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机构提出的一项硬指标,也是保证这类教育机构对培训对象实施国防教育的重要措施。只有设置国防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育机构按照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集中进行国防教育,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在具体落实这项规定时,对于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来讲,由于其培训的对象不同、培训任务不同,其国防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应当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

本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根据需要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学习和掌握履行领导职责所必需的国防知识”。这是国防教育法为贯彻“领导干部是重点”的立法原则而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在国家政权机关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权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国家根据政权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军事院校进行培训,使他们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国防理论,并与军队领导干部交流切磋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体会,共同研究探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问题,这对强化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全面提高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在选送地方领导干部到军事院校接受培训方面,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时,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该校设立国防研究系。国防研究系除培训军队高级干部外,还选调地方省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入学。1997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军地领导干部交叉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国家将根据需要选调部分地方省部级领导干部参加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学习。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每年举办2期,每期选调地方学员10名,学制两个月。国防研究班主要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点研究国际战略形势和发展趋势,我国安全环境以及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并采取理论讲授、讨论研究与国内见学、出国考察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十几年来,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已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熟悉国防战略和国防理论,具有较高国防素质的地方领导干部。国防大学培训地方领导干部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证明,国家有计划地选派地方领导干部到军事院校接受培训,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国防教育法在总结国防大学培训地方领导干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依法建立健全地方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培训制度,把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到军事院校接受培训的做法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立下来,为强化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保证培训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提供了法律保障。

下载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民国防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中,对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思考,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为提出新的改革创新思路提供参考依据和外部活动,使国防教育的改革成果共享,同时也能扩大高校国防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国防教育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05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1-12-02 【生效日期】1991-1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国防教育暂......

    为什么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为什么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1)可以提高全民国防观念,激励人们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 (2)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有效地防止和抵制各......

    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事迹

    国防教育事迹材料 我是涿州市第二中学的一名教师,大家都知道:“国无防不立,民不兵不安”这是一个民族强胜、国家强大的基本要素。在教好课的同时,我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瑞士的全民国防教育

    瑞士的国防教育 地处中欧腹地的“花园国家”瑞士,是一个小国,人口600万,军队仅4万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立国,东界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100多年来,处于两次世界大战......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

    1.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加强......

    2012学年度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总结

    西沟小学国防教育活动总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年的九月第三周周六为“全民国防日”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激发学生长大建设祖国,献身......

    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国防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德惠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工作要点提出的国防教育和各项工作任务,并把国防教育和各项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德育内容坚持常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