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启示(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5:3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启示》。

第一篇: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启示

摘要: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旗帜鲜明、主题重大,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尤其是报告提出的“四大考验”、“四大考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按照十八大部署,全面加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必须充分理解报告对军队的核心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更加坚定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十八大 理论创新 消防 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新形势下加强消防部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新时期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消防部队的新职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体落实到消防部队,就是要是在客观分析消防部门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作出科学的决策;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把科学发展作为消防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消防基础实施薄弱、消防装备配备率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大的客观情况。因此,服务地方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消防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重要职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新形势下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才更好地为服务地方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二)加强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十一五”期间,云南消防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十二五”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特别是省委、政府“桥头堡”战略的实施,确立了云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目标。可以说,消防事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观念,不断适应云南改革、发展、稳定的新要求,才能创造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成就。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大胆探索、克难攻坚,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消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解决好影响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瓶颈问题,真正取得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稳定的更大成果;

(三)加强消防部队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消防部门创新社会管理奠定新基础。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当前,社会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德修养,提高党员科学发展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开创社会管理的新局面。在实践探索中,要始终把总结、完善、提升成功经验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着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努力实现消防部门实施社会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二、以化解“四大危险”目标,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要以切实提高队伍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克服“精神懈怠”的问题,就是要教育党员干部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在事关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事关部队发展的问题上,事关上下集中统一的问题上,要保持清醒头脑,作出正确判断和决定。要毫不动摇地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断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追求,坚定奋斗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创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始终保持为民、清廉、务实的良好形象。要时刻铭记党的事业重如山,立志干事业,务求有作为。要始终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敢于创先争优。要大力营造决执行、主动执行、立即执行的工作氛围,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还要注意把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链接,确保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坚定创一流的信念,条件差而不畏惧,困难多而不退缩,遇挫折而不气馁;要增强创一流的勇气,对那些长期影响和制约本单位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下定决心,下大力气,不等不靠,主动解决;要强化创一流的措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现象。只要我们具备迎难而上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要以提高队伍履职能力和水平为促动,进一步强化大培训、大教育。“能力不足”也是制约党的事业阔步前进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消防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员干部在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管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的同时,必须依托多样化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地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对于从事业务工作的党员来讲,学习新业务尤为重要。党员干部只有成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才能在解决和处理问题时得心应手,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党员干部要好学善思,向书本要知识,向基层学知识,向实践谋知识,向社会求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素养,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三)以强化廉政消防建设为助力,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队伍作风整顿成效。消极腐败是十八大提出的“四大危险”之一,杜绝消极腐败同样也是廉政消防的应有之义。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党员干部“品德”的外在表现。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党员干部要自觉坚持长期锤炼、自强不息的修养方法,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修正个人行为。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善于控制和保持正面情绪状态,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回避、在挫折面前不灰心丧气、在紧张的工作中能沉着冷静、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坦然处置,让群众感觉有主心骨。要树立正气,“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于律己,廉洁从政,才能让官兵服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以应对“四大考验”主题,深入开展创新争优工作,不断提高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新时期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进一步强化队伍执行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党员干部要事事处处用自己的优良作风影响、带动广大群众。要密切联系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要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真抓实干,办妥几件大事、办好一些实事,办成一批好事。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经常换位思考,多体谅基层部队的困难,带着感情去处理基层官兵反映的问题,以赢得基层和群众的支持。一要强化抓执行力的意识。抓落实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也是党员干部的一种境界,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不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更是一个水平能力问题。对上级部署的工作要一抓到底,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纠正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不良风气。二要提高抓执行力的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新变化,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出思路,拿措施,抓落实,见成效。要率先垂范抓落实,提高效率抓落实,养成雷厉风行的良好习惯,保持快捷高效的工作状态,做到“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坚决克服说而不做、决而不断、抓而不紧的不良风气。三要健全抓执行力的机制。我们的一些工作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因为缺少规划和制度,而是因为缺少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工作中健全和完善责任、督查、考核等抓落实的机制,对重点工作定目标、定标准、定时限,以责任促落实,以制度保落实。要善于树立抓落实的典型,追究落实不力者的责任,让真抓实干的受鼓励,让推诿扯皮的受惩罚,以抓落实的机制保证抓落实的效果。四是要把提升新能力的成效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在一些基层部队,许多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决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要让实干成为我们最硬的功夫,党员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二)进一步强化党内民主,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工作中心、不同的工作重点。突出中心作决策,才能找准抓实工作的“牛鼻子”,才能保证把主要精力用到抓中心谋发展上来。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调研、精于思考,这样考虑问题就全面,处理事情就有办法,决策指挥就有章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决策的水平证明自己的能力,用科学决策的质效检验自己的作风,用科学决策的成果提高自己的威信,担负起组织赋予我们的重任。一是要团结协作。实践证明,班子的团结对整个队伍的团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基层党组织要树立民主作风,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主动做好维护团结的工作;作为班子成员,要强化团结共事的意识,培养团结共事的感情。要彼此多尊重,遇事多沟通,工作多支持,不要在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上争来争去,在一些生活琐事上斤斤计较。集体作出的决策,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在班子内部出现“杂音”。二是要统筹协调。党员干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必须正确对待各方面的利益,善于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总之,十八大报告是一篇旗帜鲜明、思想深刻、部署全面、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也是一篇蕴涵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总体布局、总体目标和要求,也作出了新概括,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要求,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使党的建设理论达到了新境界。必须紧扣主题全面学习领会,深刻把握精髓实质,切实用以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消防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坚持大事大抓、大力推进,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到消防部队各项建设和工作中,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第二篇:论十八大报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

论十八大报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

徐春艳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中共十八大报告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标更加全面,个人目标更加理性。加强信念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这次大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同时,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等为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提供了新思维。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ports on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stract: The reports on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a lot of new requirement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make the social ai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ersonal goals is more rational.Strengthen faith education, carry out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furth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re the content innova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reports raise further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 the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and to form the study moral models normalization, etc,provide us new thinking to wa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words: the reports on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novation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召开的一次关键的、举世瞩目的大会。这次大会旗帜鲜明,指导思想坚定,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建设口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当前,全社会已经掀起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报告的具体要求指导各行各业的工作的社会热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党性、政治性、社会性明显的实践活动,尤其需要学习十八大精神。首先,就要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提法和时代新要求。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向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向性问题回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什么”这一学科本源性问题。目标指向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和方法的选择,还关系到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标准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两个方面:为了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为了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且二者是统一的整体。十八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做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同时也就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1.目标的社会指向更加全面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指向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的目标。长期以来,社会发展被内在规定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政治民主、经济富强和文化繁荣。随着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任务,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任务;相应地,四大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更加明确了,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的生存以及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影响,党和政府也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问题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同等重要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伟大历史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社会发展目标无疑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标指向更加全面,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教育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衡量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此为依据,致力于为建设“济持续健康发展”、“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全面的社会目标指向服务。

2.目标的个人指向强调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个人指向主要表现为及时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人们高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各种层次、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具体的人,其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各不相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态度也不同,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个人指向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个人指向方面往往过于笼统,采取一刀切式的目标制定原则,忽视人的个性化存在,结果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不高、效果不明显等客观问题的存在。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科学论断。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人本取向的重要标志和政策理论依据,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群众,被群众接受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十八大报告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在正确判断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在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做出了客观总结之后,提出的理性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但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依然严重,“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公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存在疑虑,对政府官员和党的认同度不高,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前景存在顾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工作,理性地确立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暂时不合理、不公平问题能够及时作出回应,引导人民“理性平和”对待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既要清楚认识社会问题的存在,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历史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任务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十八大的召开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新的内容。

1.加强信念教育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公民进行理想教育,“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并且要将这种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各行各业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相联系,进行理想教育。由于理想是高于现实的,有时候甚至会觉得理想远远高于现实,从而让人的心理产生距离感,产生对理想的怀疑和对个人能力的质疑,这种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理想的实现。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信念往往与理想相联系而出现,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合理设

[1]想或希望,当理想被人们坚定不移并要付诸实际行动时形成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就是信念。十八大报告在之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本身就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坚定信念。信念是理想实现的推动力,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共产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普及和推广,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客观的,倘若没有理想,人们的生活便是毫无动力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仅仅有了理想,倘若没有信念,理想无疑是苍白无力的,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人民依然只会满足于当前的社会发展而停滞不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相联系,从实现小的个人理想到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

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在相互联系彼此认同、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状态。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新的美好的未来。要实现这一雄伟的目标,建立起坚如磐石的民族团结是一个重要的保障。近几年,我国发生大大小小的民族冲突很多,其中有些是境内外分裂势力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和煽动社会人员的狭隘民族情感造成的,例如2008年拉萨发生“3.14”事件,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7.5”事件,这两起事件都的险恶用心就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破坏各民族团结,妄图分裂祖国。还有些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由于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引起的,其中也不乏许多不法分子参与其中,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毛泽东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曾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前提。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针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首先,[4]

[3][2]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法规教育;其次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教育,要让人民认识我国历史的发展其实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历史,减少人们的狭隘民族情结,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同时,充分运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深入揭露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社会主义祖国的丑恶嘴脸和反动本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六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从企业到社区,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现实工作和学习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虽然只有24个字,但是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价值观做出了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党的理论长期总结发展的产物,它弥补了我国关于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空白,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随着国际之间的竞争由经济和军事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中共十八大在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4.重视生态道德教育 在我国,生态道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长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近年来不断爆发的地震洪水、各种流感,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人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同等的高度,形成“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报告从优化国土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生态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但是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仅仅依靠制度规定还不够,最根本的是要改变人们固有意识,形成生态认知、培养生态情感、践行生态行为,这就需要重视生态道德教育。首先,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生态道德常识,帮助人们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其次,要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比如生态荣辱观、生态责任感、生态是非观、生态价值观等等;最后,要形成道德践行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生态活动,让人们确实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使命。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媒介,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什么方式向人们传达其教育理念。一般来说,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是指媒体、报纸、网络等等。但是这种偏向于单向度“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群众认可度、接受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实效性不是很明显。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探讨也在不断的扩展和深入,而十八大报告则为我们探寻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参考。

1.以志愿服务为契机

志愿服务是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但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就有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封建统治者还是宗教组织以及民间团体都曾经是中国古代慈善活动的主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学雷锋”高潮,把中国传统的助人为乐与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是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式,以自愿性、公益性和无偿性为主要特征。1987年广州市诞生第一条志愿者电话服务热线,1888年天津市诞生第一个“为您服务”志愿者小组,1990年深圳市诞生第一个正式依法注册的志愿者社团,1994年诞生全国性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在我国已经经历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国内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如今,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与世界各国的非营利事业发展、志愿事业发展形成共同的趋势,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大。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主要有针对社区服务的志愿服务团体,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团体,以及针对某些特殊人群开展的志愿服务组织。十八大提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提升我国人民道德素质方法的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宣传工具,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以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让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形成长效服务机制,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2.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10月开始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道德理想,一种道德信念,一种道德精神,一种道德力量。但是这些感动往往停留在颁奖典礼的那一段时间,道德模范人物的影响力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有人将其原因归咎为是道德模范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这些感动国人的道德模范,其实大多数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甚至是在我们周围也存在许多类似的人和事。无论是学校道德教育还是公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拒绝传统的道德说教,要善于发掘和宣传身边的道德模范,将道德模范与身边的道德事件和人物相联系,增强道德模范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将宣传道德模范,向道德模范学习长期开展,实现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

3.深入开展精神文明活动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不道德事件屡见不鲜,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国教育体制问题。其实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大学教育,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步入成年,其道德品性大多已经成型,在大学期间进行道德教育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微小的。中国社会结构的调整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多元价值观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大学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产生巨大压力,加上中国心理咨询体系尚不够完善,等等,许多原因才会导致个别大学生道德扭曲。这虽然不能够全盘否认中国道德教育质量问题,但是起码也为我们国民道德教育敲响了警钟,尤其是以“微博”为主要平台的网络新媒体产生之后,越来越多的社会道德事件不仅在第一时间曝光,同时备受关注,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素质都产生了质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是一种形式,它应该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社区、单位和学校,将群众的日常生活与道德素质提升相结合。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社区为主要平台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倡文明生活方式,建设文明街道、社区、车站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类似活动的开展常常是短期的,例如“**文明月”“**文明周”之类,活动结束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一年一次的精神文明活动似乎成了一种宣传和“作秀”,不能真正达到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助十八大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东风”,深入而持续低进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个单位和部门、社区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相关部门要探索与自身的工作任务相关联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将道德素质的提升与业务质素的提升相联系,互相推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9.[2] 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8.[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7.[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作者简介:

徐春艳,女,湖北钟祥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Tel:*** E-mail:special_xu@163.com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樱园4舍222,邮编:430072.

第三篇:贵州:贵州消防总队“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及部队建设调研报告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辖4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2个专区,88个县(市、区、特区),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090.78万人。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矿产丰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公园省”之称。同时,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是全国唯一一个无平原支撑的省份,是一个有资源乏企业的省份,是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2009年,全省GDP为3893.5亿元,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人均收入三项指标均排名全国倒数第一。

贵州省消防总队下辖9个支队,1所学校,94个大队,97个执勤中队,现有官兵4014人。贵州消防部队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曾先后受到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检阅,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对贵州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关心和重视,是消防部队巨大的政治荣誉。长期以来,全省消防官兵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保稳定,实现了全省火灾和部队“双稳定”的目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贵州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概况

近年来,在公安部消防局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关心支持下,贵州总队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基本工作思路,充分克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欠开发”的实际困难,全省消防部队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排难而进,乘势而上,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亮点纷呈,实现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整体工作呈现出4个“三”的良好格局。即:连年保持了全省火灾“无大火之害、无群人之亡、无千万之灾”;部队管理“无刑事案件、无行政责任事故、无严重违纪”;火灾四项控制指数“零增长”,灭火救援“零失误”,部队管理“零事故”;班子建设面貌能力新提升,基层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农村防火工作取得新发展;全省以政府责任制为龙头的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农村消防工作、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勤务实战化、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志愿者工作等得到了公安部、部消防局的充分肯定,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交流,推动了贵州消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发展。

二、全省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面对构建社会化大消防格局的新形势,公共消防安全基础仍然不够稳固。一是社会化消防工作的格局尚不健全。全省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不够完善,各部门尚未形成推进消防工作的整体合力,特别是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履行消防安全责任不到位,消防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存在盲点,火灾防控体系脆弱,容易引发火灾。二是消防站建设推进缓慢。受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全省还有9个县未建公安消防站。三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较为缓慢。全省消防力量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仅有8个县建有政府合同制消防队,有企事业单位专职队56个,但由于受地方经费保障不力的影响,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全省乡镇基本没有形成战斗力的专业消防力量。同时,部队警力缺少与任务繁重的矛盾也比较突出,3、4人大队比较普遍。四是消防规划编制滞后。虽然我省县级以上城市完成了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和修订,但694个乡镇中还有217个未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全省应建市政消火栓15412具,实有11712具,欠账率达24%。

(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火灾防控体系仍然不够健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的强势推动下,全省较大火灾得到较好控制,重特大火灾得到有效遏制,但火灾防控体系仍然十分脆弱,总体呈现出“火灾态势平稳,火灾形势严峻”的局面。在城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地下建筑不断增加,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建筑物和火灾荷载大量增加,而城镇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又相对滞后,凸显出城镇防控火灾功能的严重不足。在农村,普遍存在着“三多”的问题:一是火灾次数多。近年来,全省农村火灾起数、损失数占总数的60%以上,死伤人数高达70%以上。二是救不到的火灾多。由于很多农村村寨“远”、“偏”、“高”的特点,自救能力差,消防队又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扑救火灾,特别是村寨无水、无路、无队、无设施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小火亡人多。在冬春季节,几乎每一、二天都有因火灾导致人员死亡。

(三)面对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新要求,部队基础工作仍然不够扎实。一是部队装备量少质差。全省装备建设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抢险救援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攻坚组装备、“高、精、尖”装备严重不足。车辆装备虽然在数量上基本达标,但扑救高层、地下及石油化工火灾和实施大型抢险救援的举高消防车、专勤消防车、后援消防车、大吨位消防车还十分缺乏。二是信息化建设步伐不快。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省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纵向比较有新发展,但横向比较,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缺口较大,硬件设施不完善,建设的合理性、科技性、开发性、应用性还不够。三是消防监督执法不规范。有的执法人员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为民的意识不牢固,个别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指定消防工程施工队伍及消防产品销售品牌;个别单位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情况,群众反映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对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部队形象造成了影响。

(四)面对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新期待,消防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够适应。个别班子职责意识、创新意识和抓大事、议大事、干大事、办实事的能力不强,重眼前轻长远,重业务轻队伍,重监督轻协调,重物本轻人本,重治标轻治本,重硬件轻软件,重“唯上”轻“唯实”,重部署轻落实,重管理轻教育,干部岗位素质不高,制度建设滞后,监督制约乏力,自身要求和管理跟不上。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认真对待,强化措施,化危为机,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推动全省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加快发展,后发赶超。

三、“十二五”期间全省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重点工作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时期,而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公共消防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安全性,事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治安稳定,事关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支长期与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作斗争的消防部队,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强化“防火”“灭火”中心工作,才能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健康发展。一是要牢固树立“和谐型消防”发展理念。消防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消防权益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利益,消防安全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作为新时期的消防部队,必须树立“和谐消防”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警意识,向思想要和谐;强化科技强警意识,以战斗力强和谐,强化消防责任意识,用制度保和谐,最终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和谐;二是要牢固树立“服务型消防”发展理念。消防部门作为政府履行消防行政管理的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全力构建以服务为理念,以公众为导向,以构建良好消防安全环境为根本任务,创立和发展良性互动的消防监督机制、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和灭火救援机制,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消防”模式。使各级消防机构不再充当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消防安全“守夜人”,不再去充当整个社会消防安全的“划桨者”,而是成为整个社会消防安全的“掌舵者”;三是要牢固树立“创新型消防”发展理念。要提高消防部队的创新能力,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快推进消防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大力培养造就富有自主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队伍,全力突破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瓶颈和桎梏,推动消防事业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中,做好“五个统筹”、推进“五个强化”,实现“五个突破”。

五个统筹,即:

(一)统筹思考队伍建设与消防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在消防事业的发展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没有一支过硬的消防队伍作保证,消防业务工作和消防事业的发展就是

一句空话。要深刻认识队伍建设在消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始终把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认真研究解决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部局关于“大教育”、“大培训”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快构建具有贵州消防部队特色的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全省消防官兵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的覆盖面和传播力,对内凝聚警心、激发斗志,对外占领阵地、树立形象,增强消防部队先进典型宣传的影响力,确保队伍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坚强的战斗力。

(二)统筹思考责任机制与消防工作的协调发展。“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是新《消防法》确定的消防工作原则,也是消防工作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反映,更是各级各部门依法治火的法理基础。各级消防部门要坚持“消防安全责任社会共担,消防安全成果人人共享”的社会消防安全发展理念,促请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实现消防工作从“人治”向“法治”的根本性转变,依法履行应尽的消防工作职责。全省消防部门作为消防工作的具体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在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协调配合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指导广大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为消防工作大格局的构建与有效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统筹思考部队“硬件”与“软件”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部队“三基”工程建设情况,找出薄弱环节,逐一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和步骤,扎扎实实加以推进。要深刻地认识到,在“三基”工程建设中,“硬件”建设是基础、是保障,“软件”建设是灵魂、是核心。“硬件”建设是有限的,“软件”建设是无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抓好“软件”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要抓的工作更多,可提升的空间更大。

(四)统筹思考消防监督与灭火救援工作的综合发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防”是“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合,“防”与“消”是实现消防安全的两种必要手段,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各级消防部门在消防工作中,必须坚持“防”、“消”并举,“防”、“消”并重的思想,将消防监督与灭火救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五)统筹思考城市与农村消防工作的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制度,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我们要认真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统筹城乡消防工作的全面发展,不断推动农村乡镇政府及基层组织落实消防监管责任,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多种形式的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自防自救能力,积极构建城乡消防工作一体化的良好格局。

五个强化,即:

一是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及官兵综合能力建设。不断优化支队、大队两级班子的配置结构,突出结构、年龄、学历和能力优势,选准、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两级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践行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活动,为部队圆满完成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组织保证;要不断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真正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的责任分清楚,自上而下分解落实到执行层、操作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推动部队建设实现新进步,取得新发展。

二是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一是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以贯彻落实新《消防法》为契机,主动当好政府参谋,推进以政府责任制为龙头的消防工作“责任链”的建立完善,健全政府公共消防安全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提高政府依法管理消防事务的决策力和执行力;重点抓好县、乡两级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领导责任,深化

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落实部门、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抓好本行业、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增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全面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广泛开展达标活动,推动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三是落实基层公安派出所及村民、居民自治组织的消防安全责任。依托农村和社区的警务平台,进一步明确派出所和警务室消防监管职责,切实增强村(居)民委员会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消防自治功能,健全村(居)民委员会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制定消防安全公约,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巡查;建立消防安全联防机制,实行群防群治,扎实推进社区、农村消防工作。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强化部队营房建设,优化器材装备配备,按照“结构优化、功能多样、先进实用、节能高效”的思路,实现消防装备的扩质提容;积极推进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切实将“硬件”做硬;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倾向,既要把“硬件”做好、更要把“软件”做强,尤其要通过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岗位大练兵等活动,着力提高部队的“软实力”,在增强官兵整体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三基”工程建设的层次、质量和效果,切实把基础夯实,把基层做强,把基本功练硬,促进消防工作的长远发展。四是强化火灾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构建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着力提升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推动政府、部门、单位、公民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工程、重点场所等“三重”单位的消防监督,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努力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公安消防铁军,大力提升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加强执勤中队的攻坚组建设,推进特勤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强化训练热度、高度、强度、难度,提升领导干部、各级指挥员临阵指挥的能力和官兵实战攻坚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发59号文件和公安部“长沙会议”精神,努力构建“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确保部队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强化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的契机,切实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乡村规划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村庄治理、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工程等同步投入,同步推进。通过试点建设、示范引路、整体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取得新突破,夯实农村消防基础,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农村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五个突破,即:

(一)在规范部队人力资源管理与使用上实现新突破。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和任用评价体系,努力形成素质考评、实绩评估、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激励机制,在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不断取得新进步;要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事张扬的干部;注重选拔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干部;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进一步提高部队选人用人的水平;要加强干部的培训力度,逐步推行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热点岗位干部轮岗制度,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库建设,加大对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完善专业技术干部考核、评审、任职、调级机制,实现增量提质的突破。

(二)在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各级消防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保障民生的原则,积极构建“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位一体的消防工作格局,实现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和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的新突破。

(三)在队伍正规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队伍正规化催生部队战斗力。部队管理要始终坚持以条令条例为依据,努力适应形势和任务的新需要,不断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不断赋予部队正规化建设“三定六化”(“三定”:即人员定责、物品定位、工作定效。“六化”:即管理条令化、教育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勤务实战化、保障标准化、消防工作社会化)新内涵,不断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层次和质量;要围绕全面打造法治消防、效能消防、服务消防、廉政消防的目标,全力推进“五率五规范四完善”执法规范化建设新模式(五率即:单位见警率、情况熟悉率、隐患查改率、案件合格率、群众满意率;五规范:即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规范调查取证、规范法律适用、规范文书档案;四完善:即完善现代警务机制建设、完善多警联勤体系、完善火灾等级评价体系、完善隐患排查整治体系),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在构建“防”、“消”结合一体化上实现新突破。推进防消工作一体化,必须从总队、支队层面研究防火部、司令部在防消结合上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好防消结合的源头性基础工作,进而推进基层大中队在防与消的实际工作中的结合。一是“六熟悉”与防火监督检查相结合。司令部门应有一定的防火监督检查权和处罚权,以利于情况熟悉、灭火演练等工作的开展,在熟悉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反馈并督促单位进行纠正,对消防设施损坏等问题要立即告知防火监督部门督促整改;防火部门应向司令部门通报重点单位火灾隐患、建筑工程投入使用情况;二是防火档案与灭火预案相结合。要对灭火预案和防火档案进行整合,制定“防灭一体式”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档案,实行一册管两册;三是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与重大火灾隐患排查相结合。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估与重大火灾隐患的排查工作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所区别,应整合相同部分,以提高效率;四是灭火救援与火灾原因调查相结合。建立灭火救援和火因调查结合机制,有利于火灾扑救和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在构建城乡消防一元化上实现新突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对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审时度势,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以新《消防法》强化政府的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等法规宣贯为契机,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发展,是全省消防部队当前都应积极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各级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强新农村消防安全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和保险体系,强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推进自防自救、村民自治、乡(村)规民约、农户联防、宣传教育、消防检查等措施的落实,构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从根本上破解我省农村“小火亡人”“火烧连营”的难题。

第四篇:新世纪党的人才理论创新成果及启示

新世纪党的人才理论创新成果及启示

沈荣华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09-23 06版:理论与探索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学习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才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新世纪党的人才理论创新成果丰硕

丰富和发展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论。2003年以来,胡锦涛同志先后在8次重要会议上,强调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比如,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又如,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再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论,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概念。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他说,要“充分认识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深刻理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同时把“人才强国战略”写进报告和党章,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些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工作已经从传统人事管理进入战略管理时代,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提出了党管人才的理论。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又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党管人才的本质是“人才强党”,就是“为国聚人才,为党聚人才”。党管人才的思路是“三个结合”,即党管人才必须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必须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相结合,必须与以法管理人才相结合。党管人才的方式是分类管理,主要是采取不同方式,把党管人才原则贯彻落实到六支队伍。党管人才的关键是制度安排,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从而以制度来保障和实现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提出了树立实践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科学人才观。他说,“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目前,虽然科学人才观观念深入人心,但一些地方实行的还是以学历、职称为人才标准的片面的人才观,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甚至已经影响到全社会。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施三大突破:人才内涵的突破,确立“大人才观”,真正做到人人皆能成才。人才标准的突破,坚持把品德放在第一位,坚持凭实绩使用人才。统计方法的突破,确立“分类统计”思路,人才可以有学历概念,例如本科以上;可以有职称概念,中级以上;可以有职务概念,党政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 人员;也可以有能力、业绩概念,如一些有特别专长的技工也是人才等。

提出了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理论。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他还强调,“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能力建设要着重培养三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现在,与人才强国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十分明显,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提出的“能力不足的危险”还普遍存在。必须从建设人才强国的高度,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加强人才培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路子。

提出人才评价要创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理论。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在今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两个“坚持”,“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前提下,人才评价创新了“三个认可”:即党政人才评价由群众认可,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由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由社会和业内认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人才评价方向明确了,是我国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创新。

提出了要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的理论。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深化人才工作的体制改革,胡锦涛同志提出两方面要求,一句话是,“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一句话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只讲一句话不行,这是因为,在目前转制经济情况下,我国的人才流动完全靠市场机制还不行,还要靠政策法规导向,还要加强思想教育。针对人才市场建设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三条措施来解决:一是根据十七大要求,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二是要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三是根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必须把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职能分开。

提出了要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理论。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是加紧培养造就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又提出要“大力培养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笔者认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一要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二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三要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四要加强和改进国家重要人才安全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在三个方面政策力求突破:要更好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真正享受高层次人才的同样待遇;要进一步改善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较大幅度地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构筑“学校世界”通往“职业世界”的桥梁。完善了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的理论。中央领导历来重视人才的收入分配问题。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就指出,“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强调“要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笔者认为,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必须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要健全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要以保障激励政策,鼓励人们离岗创业,为在职优秀人才离岗创业排除后顾之忧。

提出了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廉价的劳动力大军是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构成因素。这一模式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其缺陷也日渐明显,比如低附加值、低端产业增长、高能源消耗等,都亟待纠正。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中央还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提出了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的人才发展6句话的指导方针,核心是“人才优先”四个字,这是一个时代性的人才战略思想,其实质是要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事实上,人才优先是世界各国建设人才强国的基本路径,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这三个国家都采取了“人才优先”的战略决策。人才优先,胡锦涛同志认为主要是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坚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提出了人才“以用为本”的理论。“以用为本”是人才理论的重大创新。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以用为本,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增强人才工作整体活力,特别是要很好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要改进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服务,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主要包括5个方面:一是构建促使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二是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三是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四是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五是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保障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丰富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理论。胡锦涛同志指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突出培养出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这是为更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为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远不是人才资源强国,特别体现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极度匮乏。因此,必须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提出了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的理论。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此,必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包括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制定完善出入境和长期居留、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加大引进国外智力的力度,探索实施技术移民,等等。

提出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社会建设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社会工作人才十分奇缺,已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据2008年统计,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仅11万人。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中央提出把社会工作人才单列为第6支人才队伍,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开发这支队伍。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要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要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等。

提出了要对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整体设计的理论。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科研院所、学校、医院实际都存在行政级别,这使得行政权力凌驾于科研、学术、医疗权力之上,使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针对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中存在的这些倾向,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对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整体设计,加大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攻坚力度,进一步增强各类人才整体合力和加强人才工作各个环节配套衔接”。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又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事业单位实行职员制。这是人才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中央对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的智慧和勇气。

完善了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的理论。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胡锦涛同志特别提到“要抓好青年人才”,他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前景。”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用“我特别要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说明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他说,“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这次“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也说,“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此,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领导的理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领导,是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贯思想。早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胡锦涛就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组织领导”。2010年,在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进一步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而奋斗。”因此,我们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有效整合人才工作资源;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落实人才服务职能,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从上述梳理和概括中看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人才理论创新,不仅成果丰硕,而且重大命题多,原创性理论多,这些创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宝库中的最新成果。

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人才理论创新的深刻启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人才理论创新实践,给我们进一步推进党的人才工作理论创新,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是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的创造性活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以用为本”、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人人皆可成才等重要思想,都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这就启示我们,没有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就没有人才事业的大发展。今天人才研究工作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认真总结我国人才工作实践创新的经验,充分吸收利用国外人才开发的有益做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创新理论体系。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党的人才发展理论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针对和解决人才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进行的,是以指导和推动人才发展为目的的。比如,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针对世界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情况,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创新理论和发展战略,形成了促进科学发展的新人才观。又如,针对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不强的现状,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使我国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发展的新阶段。这就启示我们,进行人才理论创新,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以人才发展理论引领人才事业发展,在建设人才强国实践中创新中国特色人才理论。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大胆而又谨慎地推动体制改革和创新。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就预言:“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总体上看,我国过去30年人才发展主要靠政策推动,未来30年人才发展主要应该靠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就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人才理论创新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能不能大胆而又谨慎地推动人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将决定人才理论创新突破的关键。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根本保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才科研队伍建设一直十分关心,要求加强人才学科和科研机构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有理论引领,制定重大政策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和充分论证,破解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提供及时的对策研究,提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需要技术方法的不断创新。组织好全国的专家和研究力量,发挥党和政府在人才发展中的决策咨询、决策论证、决策技术支持和政策储备的作用,特别在做好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方面下功夫。

人才理论创新一定要构建充满活力的科研工作新机制。要借鉴国内外科研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动科研管理制度创新,不断优化人事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资源管理、成果管理,探索符合科研工作规律的管理服务新机制,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凡是有利于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科研和管理人才成长,有利于科研成果积极转化的改革措施,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充满活力的科研工作新机制。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第五篇: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创新理论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 “一二五”期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3.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是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5.胡主席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则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6.胡主席提出领导干部要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决策平是各级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集中体现。7.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永远是领导人民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我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9.必须划清的“五个重大界限”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中国特色军事制度同西力军事制度的界限。

10.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必须把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为根本目的。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军履行使命的基本实践,是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1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关键是要科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12.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I3.党的十七大报告详细阐述“党员主地位”的基本含义包括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

1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1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l6.当前要抓好培养的“四类人才”指的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

17.胡主席把我军的优良传统概括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人民军队必须深入开展军队历史使命、马克思主、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项重大教育。

18.党的十七大提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19.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

2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是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发挥重要作用。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政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史使命。我军政治工作本作风和方法是实事求是和联系群众。

22.当今和今后一较长时期,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

23.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6.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就业是民生之本。

27.胡主席“七一 ”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另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8.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29.90年的奋斗历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三件大事”的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深刻指出“两个不可逆转”,即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31.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一个鲜明的亮点,是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成就”,即: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33.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个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34.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个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35.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36.胡主席“七一 ”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四个选择”,是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

37.胡主三席“七一 ”重要讲话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做出“两个不愧为”的历史结论,即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38.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

放,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五个坚定不移”大政方针。

3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和谐文化。

党史军史

41. 1920年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建立最早并作为建党发起组的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42.1927年八七会议土,中共中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43.1927 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主要包括:

1、支部建在连上。

2、连以上设立党代表。

3、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

4、营、团建立党委等内容。

44.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4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宣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以南昌起义的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46.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47. 1936年12月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有效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中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

48.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自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华北战场上对日作战的第一个大歼灭战。

49. 1939年l0月,毛泽东在《 <共产党人>发刊词》 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50.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51. 1944年9月8日,为悼念张思德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 为人民服务》 的演说。

52.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4 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

53. 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4. 1948 年1 月,毛泽东在《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 中,第一次把我军民主制度概括为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这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

55. 1949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国旗,规定了国歌,决定了首都。

56.1951 年5 月23 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经过谈判,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57. 1964 年10月16 日,我国在西北核试验基地首次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58.1971 年10 月25 日,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的2758 号决议。59.1987年10月,党的十三人首次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0.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策法规

61.《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提出的“四个基本”是指: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

62.连队行政例会主要包括班务会、排务会、连务会和连军人大会。班务会每周召开一次,排务会每月召开一至二次,连务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连军人人会每月或者一个工作阶段召开一次。

63.连队日生活依次包括起床、早操、整理内务和洗漱、开饭、操课、午睡、课外活动、点名和就寝等内容,休息日和节假日可以推迟三十分钟起床。

64.升国旗时,队列军人应自行立正,行注目礼,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文职干部,行举手礼;单个活动的军人,应自行立正,着军服时行举手礼,着便服时行注目礼。

65.军人不得与社会上的非法组织和非法刊物以及有关人员联系,不得参与地方大众传播媒介开展的交友活动。

66.军队的连队及相当的基层单位和各级机关,凡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设立党支部,原则上都应当设立支部委员会。

67.全体党员都应当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68.党委议事和决策必须按照确定议题、准备预案、提前通知、充分酝酿、民主讨论、会议表决、形成决议、决策实施的程序进行。

69.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的“一诺三评”活动,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方式。

70.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内容包括:党委班子好、制度落实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成绩好、官兵反映好。

71.严禁军人家庭计算机接入军队各种涉密计算机网络系统。严禁用军用电话接入地方互联网。

72.不准在家庭计算机上处理办公、教学、科研等涉密信息,不得使用地方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传送涉密信息。不得在互联网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等上发布、谈论和传播涉密信息。

73.严禁在对外交往和招生宣传中泄露与军队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等有关的军事秘密。上互联网时不得暴露军人或国防生身份,不得利用到部队见习锻炼拷贝、复印和保存涉密资料。

74.驻校选培办要坚持每季度安排一次保密知识学习教育,每半年组织一次安全保密检查,每年逐级逐人签订保密责任书。办公电脑设定开机口令和系统密码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绝。

75.军队人员不得开通手机位置服务功能,不得在办公场所使用手机上网。严禁将手机带入作战室、情报室、机要室、通信枢纽和舰艇、战备工程等重要涉密场所。

76.军区为贯彻落实军委5号文件精神,明确规定凡涉密计算机违规上网、“机跨两网”的行为一经查实,一律先免职再处理。

77.使用未安装《计算机及其载体保密管理系统》 的计算机和未注册的移动存储载体处理、储存涉密信息的,一律按违纪论处。

79.招收国防产生,应坚持的原则是统筹规划、按需培养、注重质量、公平竞争、全面衡量、择优录取。80.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政审合格,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分配;二是品德优良,遵纪守法;三是年龄在二十周岁以下;四是体检合格。

81.招收国防生时,男性身高162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每一眼裸眼远视力在4.6以上,矫正视力在4.9以上。

82.从高校在校中选拔国防生时,选拔范围以理工类专业为主,本科生从二年级学生开始选拔,研究生一般从一年级选拔。在高校享受其他定向专业义务性奖学金的学生不参加选拔。

83.国防生报考研究生时,应当向驻校选培办提出书面申请,由军区级单位政治部干部部审批。培养目标为指挥干部的,毕业时不得报考、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类干部的,毕业时经批准可报

考或免试推荐攻读军队院校、培养国防生高校的研究生,被军队院校录取的,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办理入伍手续。

84.国防奖学金按照每人每学年10000元执行,由学费、杂费和生活补助费构成。其中学费、杂费学杂费5000元,由驻校选培办挂靠单位后勤财务部门与高校结算,其余部分由国防生本人缴纳;生活补助费5000元由驻校选培办逐月发放给国防生本人。

85.发放国防奖学金的起止时间,从招收或者选拔当年9月份起算,止于毕业当年6月份。国防生提前毕业到军队任职的,在首次任职命令下达当月起停止发放国防奖学金。

86.国防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发或者不发国防奖学金:(一)在规定学制内未完成学业需要延长学习时间的,延长期内不发国防奖学金;

(二)服兵役的,服役期间不发国防奖学金;

(三)提前毕业的,从毕业的下一个月起停发国防奖学金;

(四)符合《 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 违约、淘汰条件的,驻签约高校选培办应”几及时停发国防奖学金。

87.国防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为违约,解除协议,取消资格:1.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或者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的;2.触犯国家法律受到刑事处罚,严重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或者被高校退学、开除学籍的;3.违反规定转学、转专业、考研、结婚或者不执行其他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4.以逃避到军队工作为目的,故意不达到军政训练要求,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完成学业的5.无正当理由要求解除协议或者拒不服从毕业分配,经教育无效的;6.采取其他手段,拒绝、逃避到军队工作的。

88. 对违约国防生的处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违约的,高校应当作退学处理,情节恶劣的开除学籍;2.毕业后拒绝、逃避到军队工作的,在有关法律规定年限内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国企职员、报考研究生或者出国。3.军队和高校应当将违约情况记入学生档案。4.违约国防生应当退还已享受的国防奖学金,同时缴纳2 至3倍的违约金。5.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应按照《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党纪处分。

89.国防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淘汰,解除协议,取消资格:1.受到高校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2.因为自身学习训练原因(主观故意者除外),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3.因为身体疾患原因(自伤、自残者除外),经一年以内时间治疗仍不符合体格检查标准的;4.其他不适合继续作为国防生培养的。

90.军区在签约高校国防生中开展评选“优秀(毕业)国防生”时,优秀国防生主要从享受国防奖学金满一年的国防生中评选,评选比例不超过各年级国防生总人数的20% ;优秀毕业国防生从当年毕业的国防生中评选,评选比例不超过毕业国防生人数的10%。91.优秀国防生在9 月份评选,优秀毕业国防生在6月份评选,驻校选培办要对评选对象进行不少丁于10 天的公示。优秀国防生由驻校选培办研究批准报军区备案,优秀毕业国防生由选培办确定推荐对象报军区审批。

92.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享受普通生权利外,还享有下列权利:① 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② 享受军队提供的军事教育训练资源;③ 对驻校选培办的有关处理有异议,可以逐级申诉;④ 达到培养目标毕业后,到部队任职。

93.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履行普通生义务外,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 遵守军队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防生形象和荣誉;② 服从驻校选培办的教育管理;③ 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任务井达到考核标准;④ 履行培养协议,毕业时服从军队分配。

94.高校和选培办组织国防生新生复审复查,时问应当控制在国防生新生入校后的15 天内,复审复杳合格者,经大军区单位干部部门批准后,确认国防生资格;不合格者,取消其国防生资格,按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处理。

95.国防生档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 部分是由签约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管理的大学生档案材料,第二部分是由驻校选培办管理的国防生培养材料。其中第一

部分材料由签约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第二部分材料由驻校选培办收集、整理和保管。96.国防生档案转递时必须填写《 档案材料转递单》,应通过既要通信寄达接收单位干部部门或者派专人取送,不得交国防生本人携带,转出逾期1个月未收到回执的应及时催要。未足额退缴国防奖学金和违约金的淘汰、违约国防生,驻校选培办要协调签约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97. 驻校选培办应以住校办公为主,住校办公应建立考勤登记制度,每个干部每周住校时间一般不少于4天,双休日、节假日因组织国防生军政训练或其它活动末休息的,可以安排调休;参加省军区(警备区)组织的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时,每所高校要安排一名干部值班。

98.国防生招收选拔、毕业分配、报考研究生、淘汰解约等重要事项,驻校选培办应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经省军区(警备区)政治部审查把关后,报军区审批;国防生违约淘汰处理,实行相对集中办理,军区每半年研究一次。

99.对国防生在校选拔、毕业分配、评先评优、党员发展等敏感事项,驻校选培办应视情采取会议通报、张榜公示、网上发布等方式,实行计划、条件、程序和结果“四公开”。

100.选调驻校选培办干部一般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干事选调对象应具备旅团以上机关或基层营连主管一年以上任职经历,职务在正连职与正营职之间;教员选调对象应具有部队任职经历,具备师以上教导训练机构或军队院校3 年以上教龄、讲师以上职称。

下载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启示(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启示(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包括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创......

    党的十八大报告

    为实现党的“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习党的十八精神辅导报告 西乡县堰口镇古城初级中学 商正华 各位老师,党的十八大闭幕以后,学校各按照上级要求迅速在全校掀起了学习宣......

    党的十八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是六点要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

    党的十八大报告_(全文)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八日) 胡锦涛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

    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加强和改进党的理论创新

    加强和改进党的理论创新 今天我要讨论的课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创新理论。那么,什么是党的创新理论,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有什么样的魅力,党的创新理论给我们哪......

    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2009-11-11 13:33:00来源:《浙江日报》2002-09-16作者:黎宇 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学习、研究一个科学的革命的思想和理论,弄清......

    党校心得1——关于党的十八大理论

    党校心得1——关于党的十八大理论 2013年10月25日,我开始了第一节党课学习,陈老师围绕“党的十八大理论”讲了许多,我作为一名党校学习者,通过这次的学习,使自己受到了很大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