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题库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读本》(作业及标准答案大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表述准确的是(C)。
A、社会稳定 B、人民富裕 C、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D、强调个人的、家庭的、特殊阶层的利益 2.对我国来说,(D)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A、20世纪头二十年 B、20世纪头五十年 C、21世纪头五十年 D、21世纪头二十年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D、保持社会稳定 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以下几项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A)是目标和关键。A、促进社会公正 B、规范社会行为 C、解决社会问题
2.以下几项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D)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A、促进社会公正 B、规范社会行为 C、解决社会问题 D、保持社会稳定 3.以下关于社会稳定的说法准确的是(C)。
A、社会稳定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静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 B、社会稳定是指社会没有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
C、政府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的政治行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 D、社会稳定意味着社会没有矛盾和对抗,没有社会问题
4.以下关于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D)。
A、稳定要靠发展和改革来积极争取B、没有经济的发展,稳定是一句空话C、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环境保障 D、没有改革,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动力,但却无法促进稳定
1.(D)会议上,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并明确提出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A、十六大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 2.下面不属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背景的是(C)。
A、社会转型加快B、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C、社区建设完善 D、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3.(D)会议首次将社会组织作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 A、十六大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 1.以下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是(C)。
A、维护社会公正 B、解决社会矛盾 C、建设服务型政府
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是(D)。
A、经济增长 B、社会公正公平C、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D、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3.下面不属于社区供给的是(D)。A、社区治安巡逻 B、社区绿化 C、社区环境维护
C、政府供给
C、市场监管
D、红十字会对社区的捐赠 D、自愿供给 D、社会管理 4.以下不属于公共服务社会化形式的是(C)。A、非营利组织供给 B、社区供给 A、经济调节 B、生产调度 5.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政府的职能,以下选项未提及的是(B)。1.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不包括(A)。
A、将承担起政府改革后的全部职能,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B、帮助政府建立起民主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成员有序的政治参与 C、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可以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
2.以下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免于登记或只需备案的团体是(C)。A、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
B、由国务院机构编制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
C、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地区活动的团体 D、法律法规规定的,自成立之日起具备法律地位、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3.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职责的是(C)。A、成立、变更 B、注销登记或者备案 C、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D、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行政处罚
D、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B)。
A、社团统一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登记
B、每一个社会团体都要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
C、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D、我国由地方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进行管理()5.以下关于社会团体的下设机构表述正确的是(D)。A、社会团体下可设分支机构、代理机构和办事机构
B、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是社会团体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依据区域划分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设立的专门从事该社会团体某项业务活动的机构
C、现行的管理体制,对办事机构实行登记制 D、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
1.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C),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A、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 B、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C、强化基础工作 D、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同推进()2.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必须抓好(A)两个基层体系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这两个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直接面向基层百姓,肩负着管理和服务基层群众的繁重任务,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我们党必须长期抓好的重要工作。
A、社区和村 B、居委会和村 C、社区和乡镇 D、居委会和乡镇
3.通过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对于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群众民主法制意识、(D)、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有着重要作用。
A、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自由权利 B、保障人民享有民主的权利
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D、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4.1998年(B)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制度逐步走上法制化、正规化轨道,该法于2010年重新修订。该法颁布实施以来,村民自治这种形式便被广大农村所采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5.党组织要善于领导和支持基层群众(C)的选举、管理、监督、服务工作。A、管理机构 B、组织 C、管理体系 D、团体()6.社区非营利组织和(D)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它们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把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提上一个新台阶。
A、民间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公益组织 D、市场组织()7.基层群众通过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增强社会管理的合力和活力,这种做法对于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A)、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A、社会协同 B、社区服务 C、社区管理 D、社区自治()8.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状况,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可尝试这样的做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来资金。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一些优惠、便利的投资条件,吸引外来资金对(B)建设进行投资。A、社区 B、基础设施 C、非政府组织 D、公益组织()9.基层社会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否,必须更加重视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层工作,(C),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保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A、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 B、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
C、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D、保障人民享有民主的权利()10.健康的社会组织是社会达到善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形成(“ B ”)的动态平衡机制,是公民诉求表达和释放社会压力的媒介和载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A、党—政府—群众 B、国家—市场—公民社会 C、国家—社区—居委会 D、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 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目前我国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约为(B)亿人。
A、2.1 B、2.21 C、2.5 D、3.2()2.到2050年,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将会达到(C)亿人左右。届时,我国将会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城市带为重心、以内陆城市群为中轴、以西部中心城市为集聚点的新型流动人口分布格局。A、2.21 B、2.5 C、3.5 D、4.2 3.2006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D)开始实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服务管理工作的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
A、2007年1月 B、2007年10月 C、2008年12月 D、2009年10月
4.(B)即要加强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出租房屋管理措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
A、“以证管人” B、“以房管人” C、“以业管人” D、“以人管人”()5.实有人口的管理包括工作对象管理、(D)、人口统计和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信息管理、人口档案管理等多项内容。A、社区服刑人员管理 B、精神病人管理 C、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 D、从业人员管理
6.在社会管理的视野中,特殊人群是指因为某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和关爱的人群。具体包括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吸毒人员、社区闲散青少年、(A)、孤残流浪儿童、精神病人,等等。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防止他们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A、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B、孤寡老人 C、无业人员 D、残疾人员()
7.要创造条件,建立、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重点解决“三无”(D)人员和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问题。
A、无财产、无工作、无家庭 B、无收入、无工作、无家庭 C、无收入、无工作、无财产 D、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业可就 8.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将(B)管理工作由登记、造册、入档等静态的、被动的模式,向跟踪、监督、服务等动态的、主动的模式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A、“三无”人员 B、特殊人群 C、无业人员 D、孤寡老人
9.要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要加强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检查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C)建设。A、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体系 B、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 C、保障机制 D、推进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10.不断加强保护机构设施建设。要以(A)为原则,认真做好本地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A、“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适宜” B、“管理控制”转向“服务管理” C、“户籍人口管理”向“常住人口管理” D、“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
1.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新原料、新技术以及包装材料的应用,导致了潜在或现实的(B)安全问题,有些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认识和研究出解决方法。A、生命 B、质量 C、生产 D、信息
2.食品药品的(A)决定了其一旦出现问题,在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A、特殊性 B、安全性 C、复杂性 D、敏感性()
3.对于食品药品产业的发展要严格规范,提高其(D),鼓励食品药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落实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完善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
A、生产规模 B管理水平C 经营水平D、准入门槛()
4.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要实行群防群治,建立科学、权威的(A),掌握舆论主动权,普及相关知识,及时公布科学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增强公众的信心和自我保护能力。
A、信息发布机制 B、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C、应急管理体制
A、2 % B、1.5 % C、1% D、0.8
6.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投入严重不足,设施陈旧落后,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B),不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会增加从业者患相关职业病的危险。
A、管理制度 B、防护设施 C、安全设施 D、资金投入
7.要狠抓作为重中之重的煤矿安全,解决好煤矿(A)和整顿关闭这两个难题,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A、瓦斯治理 B、安全生产问题 C、设施陈旧问题 D、应急管理问题)
8.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对的危机范围逐渐扩大,其覆盖面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覆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D)四个方面。
A、公共卫生 B、群体事件 C、社会稳定 D、社会危机()
9.2007年8月30日,(B)正式颁布。这是国家首次以“法”的形式对“突发事件应对”作了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C、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0.我国目前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缺乏完善、细化、广覆盖的法律体系,在制度上没有建立起高效公正的监管体系和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在产业的规范发展上既没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也没有完善的(C)还缺乏能够把握舆论主动权的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等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A、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B、安全生产监管体制C、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体系 D、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1.互联网自1994年正式进入我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截至2010年,全国网民人数达到(C)
D、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5.截至2005年,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C),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3%。人,互联网普及率达34.3%,超过30%的世界平均普及率,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A、3.86亿 B、4.25亿 C、4.57亿 D、5.26亿()
2.预计“十二五”期末网络人口将达(A)人。我国网络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受教育人口占比大,青少年占比大,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间2.3小时。
A、7.5亿 B、5.26亿 C、4.57亿 D、4.25亿()
3.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B)元,同比增长22%。2009年,淘宝网销售额超过2千亿元,增长近100%,已大大超过沃尔玛和家乐福销售额的总和。
A、7.5万亿 B、4.5万亿 C、4.25万亿 D、3.75万亿()
4.在互联网上,重要的不只是什么信息正在传递,还有围绕某条信息什么社会力量正在(A)。它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是社会结构的扁平化、信息传递的同质化,以及网络虚拟空间中的社会交往行为转变为现实组织行动的快捷与便利。A、聚集 B、发展 C、渗透 D、增长()
5.早在(D),美国便正式将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并于2009年5月23日创建了网络战司令部。其实质就是利用其目前在互联网技术、资金、市场上的巨大优势,向他国进行政治推销、商业推销、文化推销,来谋取美国的政治利益、商业利益、文化利益。
A、2000年 B、2001年、C、2002 年 D、2003年()
6.要维护信息安全,维护人民利益,维护互联网的繁荣发展。(B),依法管理,对话合作,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显著特点。A、吸纳民意 B、充分开放 C、政务公开 D、信息量大()
7.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党和政府必须调整社会管理模式,一方面大力推行党务、政务、社务公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B)。
A、了解民意、听取民声、集聚民智
B、吸纳民意、知晓民情、体现民智
C、形成官民互信、互助、平等、合作的关系 D、建立法制化的网络管理机制()
8.对待网络应与对待现实一样,设身处地,(C),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为由此造成的后果负责。
A、吸纳民意 B、集聚民智 C、讲求自律 D、多方参与()
9.利用网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有一套转批、办理、(A)、监督的健全机制,实现政府与网民“制度化交流”“制度化互动”。A、反馈 B、协调 C、互助 D、快速()
10.网络有害、不良信息泛滥是全球性的、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并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一如既往地立足我国国情,按照政府主导、(B)、民主决策、透明高效的原则,积极参与互联网国际治理。A、吸纳民意 B、多方参与 C、讲求自律 D、公众监督()
1.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C),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精神上关心群众 B、管理上相信群众 C、感情上贴近群众 D、生活上帮助群众()
2.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B)、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A、群众路线 B、以人为本 C、改善民生 D、倾听群众呼声()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社会革命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我们党(B)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基础。A、方针政策 B、群众观点 C、执政为民 D、社会管理()
4.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科学概括,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解决(D)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重要法宝。
A、民生保障 B、改善民生 C、社会管理 D、改革开放()
5.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B),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创新社会管理,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A、工作热情 B、首创精神 C、爱国精神 D、革命精神()
6.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是(A),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社会状态所提供的民生保障。所以,群众工作也即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A、民生 B、民情 C、民意 D、民权()7.社会管理的源头或者说基础工作,是改善民生。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D)。A、安居工程 B、群众工作 C、改革开放 D、社会建设()
8.要保障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D)、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A、快捷 B、专业 C、满意 D、安全()
9.要承担住房责任,通过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的途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加快推进住房标准体系建设,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加速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A)。A、公共租赁住房 B、经济适用房 C、商品住房 D、廉租房产()10.群众工作是(A)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A、社会管理 B、改革开放 C社会建设 D、改善民生()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BC)。A、行政管理是运用正式及非正式制度的方式进行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 B、社会管理既用正式制度的手段也用非正式制度的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C、社会管理具有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相结合的特点;而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D、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 E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
2.党中央曾提出要建立健全(ABCD)的社会管理格局?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E、社会组织主导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ABCDE)。
A、经济成分多样化 B、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 C、社会生活多样化 D、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E、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
4.以下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ABCDE)。A、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 C、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E、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5.以下选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分特征表述准确的有(ACD)。A、民主法治 B、公平公正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团结 1.关于社会管理基本任务的表述准确的有(ABCDE)。
A、应对社会风险 B、规范社会行为 C、解决社会问题 D、保持社会稳定 E、促进社会公正
2.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AD)是前提。
A、应对社会风险 B、规范社会行为 C、解决社会问题 D、保持社会稳定 E、促进社会公正
3.以下关于我国社会关系的新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有(DE)。
A、利益主体多元 B、城乡利益关系不平衡 C、区域利益关系不平衡 4.规范的社会行为具有(ACD)特征? A、普适性 B、法制性 C、标准性
D、强制性 E、多样性
5.化解社会矛盾需要(ABCD)。
A、重视、尊重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生命尊严B、建立和完善民意利益表达机制 C、完善合理化解机制D、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E、加快公民个人基本信息制度建设 6.要应对社会风险,应按照(ABDE)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应对社会风险的机构。A、统一领导 B、综合协调 C、统一管理 D、分级负责 E、属地管理为主 7.应对社会风险应着力(ABCDE)。A、完善管理领导机制 A、便捷性 B、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
C、统一性
D、有效性 8.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应遵循的原则有(ABD)。
B、完整性
E、针对性
9.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应遵循的原则有(BDE)。A、便捷性 B、权威性 C、统一性 10.要做好信访工作需要(ABCE)。
A、完善领导责任机制B、建立健全责任分工机制C、做好信访与网络联结工作D、做好坐等上门服务工作E、赋予工作部门一定的权力 1.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不包括(CD)。A、对其功能的认识有待加强
B、总体发展缓慢,数量少
D、及时性 E、针对性
D、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减少 E、社会问题日益减少
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D、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C、完善信息报告机制 D、加强法律和预案体系建设 E、加强国际合作 C、已经确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法制建设完备 2.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ABC)。
D、管理的体制机制与发展相互适应
E、总体上规模小、质量低
A、政府主导型模式 B、市场管理模式 C、社会自治管理模式 D、社会组织主导型模式 E、社区主导服务模式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鼓励公众参与,应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要把(ABCDE)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E、集体讨论决定
1.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形成(ABCD)的公共服务体系。A、惠及全民 B、公平公正 C、水平适度
D、可持续发展 E 社会组织主导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所强调的几项能力的提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息息相关。这几项能力包括(ABCDE)。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加快推进(ABCE)。
A、政企分开 B、政资分开 C、政事分开 D、政府与公众组织分开 E、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4.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有(ABCE)。? A、转变管理理念 B、明确界定政府职责,科学定位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D、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增加行政审批事项 C、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
E、要完善法制,坚持依法行政
5.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BDE)。
A、把增加和调整的审批项目落实到位B、加强后续监督工作C、建立分级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分头送达行政许可决定的操作规则 D、加大培育社会组织 E、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6.根据内容和形式,公共服务可分为(ABCD)。
A、基础性公共服务 B、经济性公共服务 C、社会性公共服务 D、公共安全服务 E、公共教育服务 7.以下属于基础性公共服务的是(ABE)。
A、供水、供电基础设施 B、邮电服务 C、科技推广、咨询服务 D、义务教育 E、气象服务
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ABC)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A、基本的 B、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C、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
D、有利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 E、能够体现先富帮后富原则的 9.以下关于推进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中来,由市场形成公共政策 B、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方式有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 C、公共服务社会化就是鼓励各种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 D、公共服务社会化就是要形成以社会组织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E、基本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不涉及选择权的问题,应均等化 1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包含(ABCD)几方面的内容。A、基本民生性服务 B、公共事业性服务 C、公益基础性服务 A、协同 B、自治 C、自律 D、他律 E、互律 2.现代社会从组织形态而言,存在(ABCDE)组织。A、政治 B、经济 C、社团 D、行业协会 E、社会中介组织
1.社会组织以其(ABCDE)为特征,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非营利性 B、民间性 C、公益性 D、自愿性 E、组织性 2.我国的社团可分为(ABCDE)类。A、经济类组织 B、公益性组织 C、学术性的社团组织
D、社会服务型组织 E、综合性社会组织
3.以下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体制表述准确的是(ACD)A、归口登记 B、集中管理 C、双重负责
4.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是(ABCD)。
A、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B、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7.成立社会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E)。
C、负责社会团体年度检查的初审
D、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 E、对社会团体实施年度检查
D、分级管理 E、多方负责
D、公共安全性服务 E、公共教育性服务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ABCDE)作用。A、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30个 B、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C、有固定的住所
D、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E、有合法资产和经费来源,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5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8.我国政府规定的社会团体不予批准的情况有(ABCDE)。
A、有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的 B、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C、在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D、在申请筹备时弄虚作假的A、筹备申请书 E、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9.下面对社会团体在申请成立时,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的文件表述不准确的是(BE)。
B、登记管理单位的批准文件 C、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
E、章程定稿 D、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10.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BE)
A、如果超过期限或者对登记管理机关不批准决定不服的,社会团体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 B、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就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而言,要以培育发展为重
C、社团管理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并不表明社团有级别,只表明社团的会员来源和活动范围 D、当前要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 E、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内部制度完善,充分实现了自我治理是我国发展社会组织很好的先决条件
1.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一种基层群众自治行为,这种基层群众自治形式是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ABCE),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A、自我管理 B、自我服务 C、自我教育 D、自我发展 E、自我监督
2.当前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和农村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ACDE)。A、村委会和党支部两委关系协调不够 B、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C、除民主选举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村民自治中难以实现
D、一些乡镇政权对村委会的过度干预,侵害了村民利益E、农村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3.完善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地实际状况,通过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ABDE)人民安居乐业。A、增加居民收入B、发展公益事业,C、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D、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合理需求 E、促进本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4.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人们对(ABCD)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在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同时,提供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也更好地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党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根本追求。A、社区服务 B、居住环境 C、文化娱乐 D、医疗卫生 E、公益事业
5.由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资金不足,社区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与政策引导,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尚不完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体系还未形成等原因,(ACDE)等各项功能在社区的整合中仍需进一步加强。A、社区服务 B、社区医疗 C、社区环境 D、社区治安 E、社区文化
6.十多年村民自治的实践,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发展,并实现了四个“转变”:(BCDE)。A、村务管理由过去的村党支部管理转变为村委会管理B、政府与村委会由原来的领导关系转变为指导关系 C、村干部由原来的任免制转变为直接选举制D、村务管理由过去的决策家长制转变为民主讨论审议制 E、村民由过去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
7.《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施(ABC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E、民主建设
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2010年重新修订,该法对村民委员会的(BCD)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各地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关的村委会运行制度,规范村委会自治行为。A、职能 B、性质 C、权限 D、活动办法 E、经费来源()9.有关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AB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B、《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C、《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D、《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E、《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0.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推进(ABCD)等,这就要求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渠道,确保社区和谐发展。A、硬件基础设施建设B、人员培训C、公共物品D、公共服务提供E、发展公益事业
1.2007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综治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 ABCE ”)的新十六字流动人口工作方针。从政策上明确对于流动人口将从“管理控制”转向“服务管理”。A、公平对待 B、搞好服务 C、合理引导 D、功能完善 E、完善管理
2.2001年至2011年是国家对流动人口问题最为关注的时期,从这一时期政策文本上看,重要的关键词主要有“有序流动”“完善管理,搞好服务”(ABDE)。A、“取消限制”“自愿救济” B、“改善就业环境” C、“规模适度”D、“一视同仁” E、“服务管理 3.实有人口是1997年公安部的“苏州会议”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相对于以往的“户籍人口”而言的。一般来讲,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BCDE),等等。随着本地区实际居住人员的增减,实有人口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动的。
A、流动人口 B、暂住人口 C、寄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员)D、户口待定人口 E、境外居留人口
4.要“建立健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人口管理的(ABCD)等方面全面进行努力,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A、理念 B、原则 C、方法 D、载体 E、功能
5.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融入(ABDE)的社会管理格局中。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规模适度 D、社会协同 E、公众参与
6.要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且在(ABCE)、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从而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牢固树立公平对待的理念,坚决纠正一切有损流动人口尊严和公民权利的歧视性做法。A、财政 B、金融 C、土地 D、社区 E、社会保障
7.以实有人口动态管理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管理形式上,很多地区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步形成了“(ABC)”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A、以证管人 B、以房管人 C、以业管人 D、以人管人 E、以事管人
8.以社区为基础对社区实有人口提供各种服务管理,要大力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建立起(ABCD)的社区服务体系。A、覆盖社区全体成员 B、服务主体多元 C、服务功能完善 D、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 E、社会保障完善
9.人口基础信息库一旦实现多部门共享,就可以将政府的(BCDE)功能向全社会化的网络迁移,构建并优化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的管理能力,为政府各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人口信息共享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A、决策 B、信息发布 C、管理 D、服务 E、沟通)
10在消除歧视的基础上,应以实有人口为基础,创新劳动就业制度,实现平等就业。因此,要进一步深入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BCE)就业机制。A、功能完善 B、市场导向 C、公平招聘D、规模适度E、择优上岗 1.我国宪法规定要保障人权,而生存权和健康权是公民重要的基本人权。因此,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关乎(ACD)的重大问题。A、国计民生 B、公共安全 C、社会管理 D、社会和谐和稳定 E、公共卫生
2.“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未来五年,我国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规划针对公共安全体系的四个构成部分:(ACDE),作出了总体性安排。A、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B、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 管理体制。A、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D、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E、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4.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先后颁布了(ABCE)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C、《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D、《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E、《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5.为应对安全生产事故高发的态势,政府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先后颁布了(ABCD)等法律法规来对安全生产进行规范。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D、《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6.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其中一些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尤其是一些矿产一线工人不但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而且缺乏必要的(BCD)。
A、专业知识 B、安全生产知识 C、操作技能 D、自我保护能力 E、专业技能
7.安全生产相关产业发展不规范,发展方式落后。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企业尚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BCDE)低效益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比如一些非国有煤矿依然采用落后的采煤方式,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 A、高能耗 B、高投入 C、高消耗 D、高排放 E、低效率
8.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ABC)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解决现今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已显现出力不从心。
A、不平衡 B、不协调 C、不可持续年 D、不可预E、不断发展
9.我国一些地区基层治安管理工作弱、基础差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制度不健全,(ACDE)的情况还大量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票否决”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A、机制不完善 B、专业人员不足 C、方法手段落后
D、基层信息不灵
E、工作不落实 10.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分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全民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
C、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D、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E、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C、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3.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ABCD)完善应急
B、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高(ABCE)处置水平。A、预知 B、预警 C、预防 D预告 E、应急
1..网络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开放性、渗透性、扁平化(任何一个人都可成为焦点及焦点制造者);二是(ABDE);三是不对称性、不可控性、难以预测性;四是科技含量高、无边际性、随身性、无线性;五是社会性、双刃性、复杂性。A、信息量大 B、传播速度快 C、充分开放 D、放大效果明显 E、互动性强
2.网络资源及各种业务应用日趋丰富,电子政务、(BCDE)在线数字内容等各类网上业务加快发展。A、网络平台 B、电子商务 C、远程教育 D、远程医疗 E、移动信息、3.(ACDE)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实现也离不开网络技术。A、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B、加强互联网建设 C、环境友好型社会 D、科教兴国
E、人才强国
4.社会管理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公民。而互联网在两者之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助于形成官民(ABCD)的关系。A、互信 B、互助 C、平等 D、合作 E、和谐
5.网络平台正日益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意、听取民声、集聚民智的通畅渠道,成为网民实现自己的(ABCE)的有效载体。A、知情权 B、表达权 C、参与权 D、表决权 E、监督权
6.互联网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网上的(ABCD)等问题,影响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损害人民利益,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A、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 B、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 C、网络诈骗和赌博 D、非法网络公关
E、群体性事件
7.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设立,是贯彻中央部署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建设、发展和管理,有利于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并完善法律规范、(ABCD)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A、行政监管 B、行业自律 C、技术保障 D、公众监督 A、行政监管干部“进不去”带头 B、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
E、信息安全
8.少数基层干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还不适应”,他们将自己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之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BDE)。C、法律规范政策“进不去”规定 D、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 E、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9.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管理规范化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还没有建立一体化的协同管理模式,政府管理多头化、分段式,缺乏(ABCE)和无缝的管理,存在政策空隙。A、统一 B、联动 C、协调 D、有效 E、系统
10.互联网管理上要体现“(BCDE)”的“四位一体”的协同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统筹协调的管理机构,对网络信息管理进行战略、整体和系统性的研究,建立健全一整套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网络管理立法,建立法制化的网络管理机制。A、依法监管 B、党委领导 C、政府负责 D、社会协同 E、公众参与
11.推进网络立法,应抓住网络数据安全监管、网络信息内容监管以及对特殊群体实施特殊保护等重点,并特别关注网络发展中的新兴领域,规范互联网(ABCD)等。A、域名管理B、域名注册 C、争议解决程序D、网站管理E、管理机构
1.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贯彻执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应该从人民群众(ACD)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A、最关心 B、最了解 C、最直接 D、最现实 E、最需要
2.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ABCE)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是对社会中的人进行管理并对其提供服务。A、规范社会行为 B、解决社会问题C、化解社会矛盾D、倾听群众呼声 E、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管理,就是要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通过(ABCD)的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A、人对人 B、面对面 C、手拉手 D、心连心 E、人助人
4.对社会管理工作满意不满意,要由群众来评价。采用群众工作的办法,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通过(ACDE),就可以保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深入了解民情 B、认真调查研究 C、充分反映民意 D、广泛集中民智 E、切实珍惜民力
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公平意识、(BCDE)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A、自主意识 B、民主意识 C、权利意识 D、法治意识 E、监督意识 6.“社会人”派生出如下五个问题:(BCDE)、社会稳定问题。A、法治意识问题 B、流动性问题 C、就业问题 D、社会保障问题
E、民族、宗教问题
7.当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批农民流入城镇(其中大部分成为农民工),而城镇针对这个群体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分欠缺;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ABDE),致使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难度加大。A、企业空了 B、家庭空了 C、土地空了 D、房子空了 E、干部空了
8.当前,应该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搞好(ADE)及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A、高校毕业生 B、社会人 C、海归人员 D、农村转移劳动力 E、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9.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就是要推动基层组织,把(ABCD)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A、知民情 B、解民忧 C、化民怨 D、暖民心 E、重民事 10.当前,各级党委应该努力提高自己(BCDE)的能力,应该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科学制定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支持并协助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A、了解社会 B、引领社会 C、组织社会 D、管理社会 E、服务社会
三、判断题
1.如果把社会主体分为政府、市场和社会,政府在行政领域和社会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让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逐渐体现出“整体性社会”的特征。(×)
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从一个“整体性社会”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社会”。(√)
5.当前,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呈现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局面。(√)
6.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任务。(×)7.社会矛盾是直接影响社会公正的问题。(×)
8.为促进社会公正,我们应依法建立以权利均等、机会均等、规则均等、分配均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9.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要遵循完整性的原则,就是要做到诉求渠道便捷畅通,并使群众诉求能够到达相应的层面。(×)10.健全群众利益的维护保障机制,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就是要做到提出的解决诉求的措施办法要统一切实可行。(×)
11.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利益分配矛盾冲突增加的情况下,要强化市场调节和化解的作用,淡化党和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12.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奠定基础阶段。(×)
1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转变观念,要由经济主体型和投资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14.虽然社会组织的业务和类型涉及方方面面,但我们应该制定出统一的政策,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15.要推动社会组织管理的发展,应坚持双重管理体制。(×)
我们要科学合理地构建社区组织体系,要引导和推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群众自治。(√)
1.政府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代替企业投资决策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经营管理。(×)3.依法行政就是要将政府的一切行为都纳入法制化轨道。(√)4.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强调其社会性,即将公共服务转移给营利组织。(×)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相等。(×)
1.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社会转型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化,目前已经完成,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应承担起管理和操作社会具体事务的责任。(×)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风险逐渐减少,为社会管理的加强和创新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4.全国性社团和地方性社团只能在相应的区域内发展会员、开展活动。(×)
5.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内部管理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6.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
7.登记管理机关在自收到上述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说明理由。(×)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并颁布实施。(√)2.要从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帮扶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直至其能独立运转。(×)3.各地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基层管理组织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4.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由多元化的主体协同推进的,各个主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5.社区、村民自治组织等从其性质上看,属于非政府组织,其自治、服务、管理等功能的实现过程就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过程。(√)
1.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到目前为止,收入已明显提高,能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各种各样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关注。(×)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3.近年来,在人口管理理念方面,我国尚未实现从“户籍人口管理”向“常住人口管理”的转变,对在本地长期居住的人口(如居住半年以上人口)开始进行全面的管理。(×)
4.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我国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发展健全完备,为加强社会管理奠定了基础。(×)5.社区矫正是将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和刑满释放后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1.食品药品监管执法部门职能有交叉,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工作效率低下,存在着重复执法和执法缺失现象,但执法人员没有不作为、乱作为。(×)
2.食品药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应该从源头到消费、售后,进行广覆盖,而目前这一链条中仍存在不少法律真空地带。(√)3.我国在检验监测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与发布以及标准的制定和使用等方面存在不协调、不配套、不统一的问题;(√)4.我国应将民间组织吸纳到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之中,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力量。(×)
5.要贯彻“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建立一个动静结合、人技结合的具备防范、控制、管理、打击等多种功能的立体防控系统。(√)
1.互联网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系统,给网络运行增添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3.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组织结构模式发生质的飞跃,从而积极地影响组织的行为,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4.电子政府的形成与发展将使传统政府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模式发生质的飞跃,从而积极地影响组织的行为,实现政府管理创新。(√)5.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方便、快捷、直接、有效、互动的沟通方式,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1.党和国家的事业现在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就是确立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办法,使之成为全党共同努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2.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前进是辩证统一的:离开人民群众,不依靠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政党就没有力量;放弃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责任,崇尚群众的自发运动,认为“群众运动天然合理”,是党的失职。(√)
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人民群众在收入分配上出现的差距,使群众之间、党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所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给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4.我国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担负着大量政府的职能,也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与西方的自治组织性质也不一样。(×)
5.我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是党与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些组织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宗旨、性质及组织形态与西方那些非政府组织是相同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读本》试题和答案
1.早在(2003年),美国便正式将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并于2009年5月23日创建了网络战司令部。其实质就是利用其目前在互联网技术、资金、市场上的巨大优势,向他国进行政治推销、商业推销、文化推销,来谋取美国的政治利益、商业利益、文化利益。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
2.要维护信息安全,维护人民利益,维护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充分开放),依法管理,对话合作,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显著特点。
A.吸纳民意B.充分开放C.政务公开D.信息量大
3.利用网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有一套转批、办理、(反馈)、监督的健全机制,实现政府与网民“制度化交流”“制度化互动”。
A.反馈B.协调C.互助D.快速
4.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职责的是(.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行政处罚)。A.成立、变更B.注销登记或者备案C.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D.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行政处罚
5.以下关于社会团体的下设机构表述正确的是(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A.社会团体下可设分支机构、代理机构和办事机构
B.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是社会团体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依据区域划分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设立的专门从事该社会团体某项业务活动的机构
C.现行的管理体制,对办事机构实行登记制D.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 6.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是(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A.经济增长B.社会公正公平C.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D.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7.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政府的职能,以下选项未提及的是(生产调度)。A.经济调节B.生产调度C.市场监管D.社会管理 8.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必须抓好(社区和村)两个基层体系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这两个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直接面向基层百姓,肩负着管理和服务基层群众的繁重任务,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我们党必须长期抓好的重要工作。
A.社区和村B.居委会和村C.社区和乡镇D.居委会和乡镇
9.社区非营利组织和(民间组织)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它们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把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提上一个新台阶。
A.民间组织B.非政府组织C.公益组织D.市场组织
10.基层群众通过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增强社会管理的合力和活力,这种做法对于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意义。A.社会协同B.社区服务C.社区管理D.社区自治
11.以下关于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没有改革,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动力,但却无法促进稳定)。A.稳定要靠发展和改革来积极争取B.没有经济的发展,稳定是一句空话
C.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环境保障D.没有改革,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动力,但却无法促进稳定
12.以下几项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保持社会稳定)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A.促进社会公正B.规范社会行为C.解决社会问题D.保持社会稳定
13.对我国来说,(21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A.20世纪头二十年B.20世纪头五十年C.21世纪头五十年D.21世纪头二十年
1.下面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表述准确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A.社会稳定B.人民富裕C.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D.强调个人的、家庭的、特殊阶层的利益
2.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将(.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由登记、造册、入档等静态的、被动的模式,向跟踪、监督、服务等动态的、主动的模式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A.“三无”人员B.特殊人群C.无业人员D.孤寡老人
3.要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要加强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检查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建设。A.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体系 C.保障机制 容。
A.社区服刑人员管理B.精神病人管理C.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D.从业人员管理
5.对于食品药品产业的发展要严格规范,提高其(.准入门槛),鼓励食品药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落实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完善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A.生产规模B.管理水平C.经营水平D.准入门槛
6.要狠抓作为重中之重的煤矿安全,解决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这两个难题,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A.瓦斯治理B.安全生产问题C.设施陈旧问题D.应急管理问题
11.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新原料、新技术以及包装材料的应用,导致了潜在或现实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些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认识和研究出解决方法。A.生命B.质量C.生产D.信息
12.下面不属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背景的是(社区建设完善)。A.社会转型加快 B.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C.社区建设完善D.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13.(十七大)会议上,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并明确提出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A.十六大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
14.社会管理的源头或者说基础工作,是改善民生。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A.安居工程B.群众工作C.改革开放D.社会建设
15.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是(民生),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社会状态所提供的民生保障。所以,群众工作也即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A.民生B.民情C.民意D.民权
16.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A.社会管理B.改革开放C.社会建设D.改善民生
1.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组织结构模式发生质的飞跃,从而积极地影响组织的行为,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答案: 错 B.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
D.推进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4.实有人口的管理包括工作对象管理、(从业人员管理)、人口统计和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信息管理、人口档案管理等多项内2.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内部管理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答案: 错 3.依法行政就是要将政府的一切行为都纳入法制化轨道。答案: 对
4.要从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帮扶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直至其能独立运转。答案: 错
5.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要遵循完整性的原则,就是要做到诉求渠道便捷畅通,并使群众诉求能够到达相应的层面。答案: 错 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逐渐体现出“整体性社会”的特征。答案: 错
7.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答案: 对
8.我国应将民间组织吸纳到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之中,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力量。答案: 错 9.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奠定基础阶段。答案: 错
10.我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是党与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些组织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宗旨、性质及组织形态与西方那些非政府组织是相同的。答案: 错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设立,是贯彻中央部署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建设、发展和管理,有利于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并完善法律规范、(ABCD)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A.行政监管B.行业自律C.技术保障D.公众监督E.信息安全 2.我国政府规定的社会团体不予批准的情况有(ABCDE)。
A.有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的 B.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C.在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D.在申请筹备时弄虚作假的 E.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所强调的几项能力的提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息息相关。这几项能力包括(ABCDE)。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4.十多年村民自治的实践,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发展,并实现了四个“转变”:(BCDE)。A.村务管理由过去的村党支部管理转变为村委会管理B.政府与村委会由原来的领导关系转变为指导关系 C.村干部由原来的任免制转变为直接选举制D.村务管理由过去的决策家长制转变为民主讨论审议制 E.村民由过去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
5.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AD)是前提。
A.应对社会风险B.规范社会行为C.解决社会问题D.保持社会稳定E.促进社会公正 6.以下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ABCDE)。A.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 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C.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D.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E.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7.要“建立健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人口管理的(ABCD)等方面全面进行努力,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
A.理念B.原则C.方法D.载体E.功能
8.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ABC)。
A.政府主导型模式B.市场管理模式C.社会自治管理模式D.社会组织主导型模式E.社区主导服务模式
9.“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未来五年,我国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规划针对公共安全体系的四个构成部分:(ACDE),作出了总体性安排。
A.保障食品药品安全B.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C.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D.严格安全生产管理E.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0.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就是要推动基层组织,把(ABCD)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A.知民情B.解民忧C.化民怨D.暖民心E.重民事
11.对待网络应与对待现实一样,设身处地,(讲求自律),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为由此造成的后果负责。
A.吸纳民意B.集聚民智C.讲求自律D.多方参与
12.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不包括(将承担起政府改革后的全部职能,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A.将承担起政府改革后的全部职能,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B.帮助政府建立起民主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成员有序的政治参与C.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可以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 13.以下表述正确的是(每一个社会团体都要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
A.社团统一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登记B.每一个社会团体都要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 C.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D.我国由地方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进行管理 14.以下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A.维护社会公正B.解决社会矛盾 C.建设服务型政府D.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15.基层社会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否,必须更加重视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层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保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A.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B.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C.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D.保障人民享有民主的权利 16.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制度逐步走上法制化、正规化轨道,该法于2010年重新修订。该法颁布实施以来,村民自治这种形式便被广大农村所采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D.《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17.以下几项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保持社会稳定)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A.促进社会公正B.规范社会行为C.解决社会问题D.保持社会稳定 18.以下几项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促进社会公正)是目标和关键。A.促进社会公正B.规范社会行为C.解决社会问题D.保持社会稳定 1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0.(“以房管人”)即要加强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出租房屋管理措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A.“以证管人”B.“以房管人”C.“以业管人”D.“以人管人”
21.到2050年,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将会达到(3.5)亿人左右。届时,我国将会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城市带为重心、以内陆城市群为中轴、以西部中心城市为集聚点的新型流动人口分布格局。A.2.21 B.2.5 C.3.5 D.4.2 22.食品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一旦出现问题,在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A.特殊性B.安全性C.复杂性D.敏感性
23.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这是国家首次以“法”的形式对“突发事件应对”作了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C.《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4.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投入严重不足,设施陈旧落后,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不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会增加从业者患相关职业病的危险。A.管理制度B.防护设施C.安全设施D.资金投入
25.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科学概括,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解决(改革开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重要法宝。A.民生保障B.改善民生C.社会管理D.改革开放
26.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A.群众路线 B.以人为本C.改善民生D.倾听群众呼声
2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社会革命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我们党(群众观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基础。A.方针政策B.群众观点C.执政为民D.社会管理
1.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系统,给网络运行增添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答案: 错
2.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答案: 错
3.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强调其社会性,即将公共服务转移给营利组织。答案: 错
4.各地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基层管理组织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答案:错 5.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利益分配矛盾冲突增加的情况下,要强化市场调节和化解的作用,淡化党和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答案: 错 6.当前,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呈现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局面。答案: 对
7.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到目前为止,收入已明显提高,能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各种各样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关注。答案: 错
8.食品药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应该从源头到消费、售后,进行广覆盖,而目前这一链条中仍存在不少法律真空地带。答案: 对 9.虽然社会组织的业务和类型涉及方方面面,但我们应该制定出统一的政策,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答案: 错
1..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管理规范化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还没有建立一体化的协同管理模式,政府管理多头化、分段式,缺乏(ABCE)和无缝的管理,存在政策空隙。A.统一B.联动C.协调D.有效E.系统
2.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是(ABCD)。A.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B.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C.负责社会团体年度检查的初审D.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E.对社会团体实施年度检查
3.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加快推进(ABCE)。A.政企分开B.政资分开C.政事分开D.政府与公众组织分开E.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2010年重新修订,该法对村民委员会的(BCD)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各地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关的村委会运行制度,规范村委会自治行为。A.职能B.性质C.权限D.活动办法E.经费来源 5.规范的社会行为具有(ACD)特征。A.普适性B.法制性C.标准性D.强制性E.多样性
6.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融入(ABDE)的社会管理格局中。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C.规模适度D.社会协同E.公众参与
7.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鼓励公众参与,应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要把(ABCDE)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A.公众参与B.专家论证C.风险评估D.合法性审查E.集体讨论决定
8.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ABCD)完善应急管理体制。A.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B.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C.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D.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E.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9.当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批农民流入城镇(其中大部分成为农民工),而城镇针对这个群体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分欠缺;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ABDE),致使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难度加大。A.企业空了B.家庭空了C.土地空了D.房子空了E.干部空了
6.以下关于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BC)。A、行政管理是运用正式及非正式制度的方式进行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 B、社会管理既用正式制度的手段也用非正式制度的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C、社会管理具有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相结合的特点;而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D、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 E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
7.党中央曾提出要建立健全(ABCD)的社会管理格局? A 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 社会协同 D 公众参与 E 社会组织主导 1.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党和政府必须调整社会管理模式,一方面大力推行党务、政务、社务公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吸纳民意、知晓民情、体现民智)。A.了解民意、听取民声、集聚民智B.形成官民互信、互助、平等、合作的关系
C.吸纳民意、知晓民情、体现民智D.建立法制化的网络管理机制
2.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创新社会管理,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
A.首创精神B.工作热情C.爱国精神D.革命精神
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目前我国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约为(2.)亿人。A.2.21 B.3.2 C.2.5 D.2.1 4.健康的社会组织是社会达到善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形成(“ 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
”)的动态平衡机制,是公民诉求表达和释放社会压力的媒介和载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A.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B.党—政府—群众
C.国家—市场—公民社会 D.国家—社区—居委会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1.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09年,淘宝网销售额超过2千亿元,增长近100%,已大大超过沃尔玛和家乐福销售额的总和。A.7.5万亿B.4.5万亿C.4.25万亿D.3.75万亿
2.利用网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有一套转批、办理、(反馈)、监督的健全机制,实现政府与网民“制度化交流”“制度化互动”。
A.反馈B.协调C.互助D.快速 3.早在(2003年),美国便正式将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并于2009年5月23日创建了网络战司令部。其实质就是利用其目前在互联网技术、资金、市场上的巨大优势,向他国进行政治推销、商业推销、文化推销,来谋取美国的政治利益、商业利益、文化利益。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
4.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职责的是(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A.成立、变更B.注销登记或者备案C.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D.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行政处罚
5.以下关于社会团体的下设机构表述正确的是(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A.社会团体下可设分支机构、代理机构和办事机构
B.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是社会团体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依据区域划分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设立的专门从事该社会团体某项业务活动的机构C.现行的管理体制,对办事机构实行登记制
D.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
6.以下不属于公共服务社会化形式的是(政府供给)。A.非营利组织供给B.社区供给C.政府供给D.自愿供给
7.面不属于社区供给的是(红十字会对社区的捐赠)。A.社区治安巡逻B.社区绿化 C.社区环境维护D.红十字会对社区的捐赠 8.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A.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B.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C.强化基础工作D.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同推进
9.党组织要善于领导和支持基层群众(管理体系)的选举、管理、监督、服务工作。A.管理机构B.组织C.管理体系D.团体 10.通过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对于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有着重要作用。A.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自由权利B.保障人民享有民主的权利 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D.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11.以下几项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保持社会稳)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A.促进社会公正B.规范社会行为C.解决社会问题D.保持社会稳定
12.以下关于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没有改革,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动力,但却无法促进稳定)。A.稳定要靠发展和改革来积极争取B.没有经济的发展,稳定是一句空话
C.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环境保障D.没有改革,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动力,但却无法促进稳定
1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14.对我国来说,(21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A.20世纪头二十年B.20世纪头五十年C.21世纪头五十年D.21世纪头二十年
15.在社会管理的视野中,特殊人群是指因为某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和关爱的人群。具体包括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吸毒人员、社区闲散青少年、(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孤残流浪儿童、精神病人,等等。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防止他们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A.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B.孤寡老人C.无业人员D.残疾人员
16.2006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2009年10月)开始实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服务管理工作的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A.2007年1月B.2007年10月C.2008年12月D.2009年10月
17.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将(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由登记、造册、入档等静态的、被动的模式,向跟踪、监督、服务等动态的、主动的模式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A.“三无”人员B.特殊人群C.无业人员D.孤寡老人
18.要狠抓作为重中之重的煤矿安全,解决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这两个难题,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A.瓦斯治理B.安全生产问题C.设施陈旧问题D.应急管理问题
19.截至2005年,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3%。A.2 % B.1.5 % C.1% D.0.8 20.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要实行群防群治,建立科学、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掌握舆论主动权,普及相关知识,及时公布科学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增强公众的信心和自我保护能力。A.信息发布机制B.突发事件应急体系C.应急管理体制D.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21.下面不属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背景的是(社区建设完)。
A.社会转型加快 B.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C.社区建设完善D.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22.(十七大)会议首次将社会组织作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
A.十六大 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六中全会D.十七大 23.要保障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A.快捷B.专业C.满意D.安全
24.要承担住房责任,通过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的途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加快推进住房标准体系建设,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加速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A.公共租赁住房B.经济适用房C.商品住房D.廉租房产
25.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是(民生),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社会状态所提供的民生保障。所以,群众工作也即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A.民生B.民情C.民意D.民权
2.判断题(本题总分2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0分)1.互联网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强调其社会性,即将公共服务转移给营利组织。5.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任务。
标准答案:true
| 用户答案:
2.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内部管理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答案:false
标准答案:false
| 用户答案:
标准答案:false
| 用户答案:
标准答案:false
| 用户答案: 4.要从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帮扶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直至其能独立运转。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让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户答案:
9.我们要科学合理地构建社区组织体系,要引导和推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群众自治。标准答案:true
| 用户答案:
10.党和国家的事业现在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就是确立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办法,使之成为全党共同努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答案:true
3.多选题(本题总分3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总计30.0分)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设立,是贯彻中央部署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建设、发展和管理,有利于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并完善法律规范、(ABCD)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A.行政监管B.行业自律C.技术保障D.公众监督E.信息安全 2.现代社会从组织形态而言,存在(ABCDE)组织。A.政治B.经济C.社团D.行业协会E.社会中介组织 3.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BDE)。
A.把增加和调整的审批项目落实到位B.加强后续监督工作C.建立分级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分头送达行政许可决定的操作规则 D.加大培育社会组织E.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4.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推进(ABCD)等,这就要求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渠道,确保社区和谐发展。A.硬件基础设施建设B.人员培训C.公共物品D.公共服务提供E.发展公益事业 5.化解社会矛盾需要(ABCD)。
A.重视、尊重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生命尊严B.建立和完善民意利益表达机制C.完善合理化解机制 D.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E.加快公民个人基本信息制度建设
6.以下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ABCDE)。A.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 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C.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D.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E.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7.以社区为基础对社区实有人口提供各种服务管理,要大力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建立起(ABCD)的社区服务体系。A.覆盖社区全体成员B.服务主体多元C.服务功能完善D.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E.社会保障完善 8.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ABC)。
A.政府主导型模式B.市场管理模式C.社会自治管理模式D.社会组织主导型模式E.社区主导服务模式
9.我国宪法规定要保障人权,而生存权和健康权是公民重要的基本人权。因此,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关乎(ACD)的重大问题。
A.国计民生B.公共安全C.社会管理D.社会和谐和稳定E.公共卫生 标准答案:true
| 用户答案:
标准答案:false
| 用
标准答案:false
| 用户答案:
7.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8.我国应将民间组织吸纳到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之中,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力量。10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ABCE)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是对社会中的人进行管理并对其提供服务。A.规范社会行为B.解决社会问题C.化解社会矛盾D.倾听群众呼声E.促进社会公正
1.社区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它们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把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提上一个新台阶。A.公益组织 B.民间组织
C.市场组织
D.非政府组织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A.以人为本 B.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D.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不包括(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帮助政府建立起民主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成员有序的政治参与
B.将承担起政府改革后的全部职能,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C.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可以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
4.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状况,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可尝试这样的做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来资金。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一些优惠、便利的投资条件,吸引外来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A.非政府组织B.公益组织C.基础设施D.社区
5.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是(民生),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社会状态所提供的民生保障。所以,群众工作也即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A.民情B.民意C.民权D.民生 6.以下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免于登记或只需备案的团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地区活动的团体)。A.由国务院机构编制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
B.法律法规规定的,自成立之日起具备法律地位、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C.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地区活动的团体D.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
7.以下几项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保持社会稳定)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A.促进社会公正B.解决社会问题C.规范社会行为D.保持社会稳定
8.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对的危机范围逐渐扩大,其覆盖面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覆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方面。A.公共卫生B.群体事件C.社会危机D.社会稳定
9.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新原料、新技术以及包装材料的应用,导致了潜在或现实的(A.质量)安全问题,有些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认识和研究出解决方法。A.质量B.生产C.生命D.信息
10.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是(.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A.经济增长B.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C.社会公正公平D.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11.到2050年,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将会达到(A.3.5)亿人左右。届时,我国将会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城市带为重心、以内陆城市群为中轴、以西部中心城市为集聚点的新型流动人口分布格局。A.3.5 动”。
A.互助B.协调C.快速D.反馈
13..下面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表述准确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A.强调个人的、家庭的、特殊阶层的利益B.人民富裕C.社会稳定D.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14.基层群众通过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增强社会管理的合力和活力,这种做法对于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意义。A.社区服务B.社区管理C.社会协同D.社区自治
15.要创造条件,建立、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重点解决“三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业可就)人员和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问题。
A.无收入、无工作、无财产B.无收入、无工作、无家庭 C.无财产、无工作、无家庭D.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业可就 16.(十七大)会议首次将社会组织作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
A.十六届六中全会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七大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创新社会管理,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A.首创精神B.工作热情C.爱国精神D.革命精神
我国目前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缺乏完善细化广覆盖的法律体系,在制度上没有建立起高效公正的监管体系和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在产业的规范发展上既没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也没有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体系)还缺乏能够把握舆论主动权的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等是不可忽视的原因。A.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体系B.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体制C.突发事件应急体系D.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B.4.2
C.2.5
D.2.21 12.利用网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有一套转批、办理、(反馈)、监督的健全机制,实现政府与网民“制度化交流”“制度化互19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A.改革开放B.改善民生C.社会管理D.社会建设 20.以下关于社会稳定的说法准确的是(政府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的政治行为,以此维护社会秩)。A.社会稳定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静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 B.社会稳定是指社会没有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
C.社会稳定意味着社会没有矛盾和对抗,没有社会问题
D.政府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的政治行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
21.下面不属于社区供给的是(红十字会对社区的捐赠)。A.社区环境维护B.社区绿化 C.社区治安巡逻D.红十字会对社区的捐赠
22.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09年,淘宝网销售额超过2千亿元,增长近100%,已大大超过沃尔玛和家乐福销售额的总和。A.4.25万亿 B.3.75万亿 网时间2.3小时。A.4.57亿 B.4.25亿
C.5.26亿
C.7.5万亿
D.4.5万亿
23.预计“十二五”期末网络人口将达(7.5亿)人。我国网络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受教育人口占比大,青少年占比大,青少年每天平均上
D.7.5亿
A.2.1
B.3.2
C.2.21
D.2.5 2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目前我国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约为(2.21)亿人。会建设? A.十六大 B.十七大 25.(十七大)会议上,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并明确提出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2.判断题(本题总分2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0分)1.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内部管理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错
2.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到目前为止,收入已明显提高,能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各种各样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关注。
错
错 3.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强调其社会性,即将公共服务转移给营利组织。错
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逐渐体现出“整体性社会”的特征。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转变观念,要由经济主体型和投资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对
6.为促进社会公正,我们应依法建立以权利均等、机会均等、规则均等、分配均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错
7.社区、村民自治组织等从其性质上看,属于非政府组织,其自治、服务、管理等功能的实现过程就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过程。对
对
错 8.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人民群众在收入分配上出现的差距,使群众之间、党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所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给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9.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系统,给网络运行增添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击等多种功能的立体防控系统。
对 10.要贯彻“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建立一个动静结合、人技结合的具备防范、控制、管理、打3.多选题(本题总分3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总计30.0分)1.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解决现今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已显现出力不从心。
不平衡 普适性非营利性()。
行政监管干部“进不去”带头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法律规范政策“进不去”规定 不协调法制性民间性不可持续年标准性公益性
不可预强制性自愿性
不断发展 多样性 组织性 2.规范的社会行为具有()特征
3.社会组织以其()为特征,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少数基层干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还不适应”,他们将自己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之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5.有关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高校毕业生社会人海归人员6.当前,应该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搞好()及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
农村转移劳动力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所强调的几项能力的提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息息相关。这几项能力包括(ABCDE)。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以证管人专家论证社会协同以房管人风险评估
公众参与以业管人
社会组织主导 以人管人
以事管人 8.党中央曾提出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
9.以实有人口动态管理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管理形式上,很多地区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公众参与1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鼓励公众参与,应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要把()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合法性审查
集体讨论决定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教育培训试题与答案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52 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案可以是物化是书面计划,有时也可以是头脑里的思路 √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动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55 国家课程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6 高考不改,新课程就无法进行。√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 58 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
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 60 错误也是课程资源。√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62 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试到法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
本次课改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展。√ 选择题:
1、基础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的根本特性是(基础性)
2、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主要是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这是学生学习特点是(间接性)
3、我国传统课程管理采用的三大模块是(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
4、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6、初中课程结构是(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课程不是教学的(权威)
10、校本研究的主体(教师)
1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12、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1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4、教学关系是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一统一实质是(师生交往)
1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16、新课程主张课堂上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活动时间
1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确立教育目的)
18、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19、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针对性)2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2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实施素质教学的核心点,也是我们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22、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
23、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24、教育的根本功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25、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
2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27、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28、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
29、课程管理体制上的三种基本模式是(国家,地方,校本)30、新课程认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材)
31、新课程认为最重要的的课程资源(教材)
32、课程的评价目的是(发展)
33、本次课改提出的具体目标是(6)项
34、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35、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
36、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的方法(交叉备课)
37、多元智力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之一,其提出者是(加德纳)
38、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斯腾豪斯)
39、现代学生的基本观点(发展人,自由人,教育活动主体)
4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41、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三个层面上展开
42、指出哪一组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感受、参加、养成)
4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54、教材编定,教学,评估和考试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
44、我国教育目的理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5、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指(培养目标)
46、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47、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4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9、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50、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
5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5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感受、参加、养成)
5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5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斯腾豪斯)
5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加德纳)
5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示范——模仿式)
5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都是主体)
5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6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6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上课)6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63、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6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65、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66、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67、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6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69、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70、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7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72、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7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75、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阅读、合作、行动研究)76、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77、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2009年全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7 判断题:智能理论认为,由于学生不同的职能特点,所以学习方式也应多样化。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知识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在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严重不足在课程目标上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社会本位、学校本位和个人本位。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合作。应试教育对教育功能的扭曲突出表现为把教育培养人的功能异化成了淘汰人的功能。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本目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研究型学习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学习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学习就是读书。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未来老师最大的挑战。学生犯错误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学生的厌学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新课程要求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对话。新课程认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新课程认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分析和选择。新课程将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界定为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新课程的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传统考试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新课程的评价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只是名称上的改变。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老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所谓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意味着要编写教材。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是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两种性质的课程资源评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课本知识就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进行学生评价时,评价内容应是全面的,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需求。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己的思想或教案。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2009年全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111、“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1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3、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C)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③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④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15、(A)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A.国家课程标准 B.地方教材 C.校本教材 D.教学大纲 116、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C)。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全部下放权力,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 117、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D)次。A.7 B.4 C.5 D.8 118、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C)放在中心位置。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教师和学生
119、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A)意义更大。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研组长
120、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C),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A.教学目标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教学要求 D.教学过程
2009年全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5
小121、_________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B)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 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D.信任学生 122、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__________的圣殿。(D)A.情感体验 B.师生交流 C.学生成才 D.人性养育 123、__________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A)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 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
124、“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A)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125、(B)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126、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A.单一性 B.多元性 C.动态性
127、“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B)的特点。A.科学性 B.灵活性 C.有创意
128、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A.促进发展 B.甄别与选拔 C.展示激励 129、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130、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131、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13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133、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134、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D.互动的 135、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136、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137、“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138、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39、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40、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41、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42、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3、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44、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2009年全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4 101、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10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C)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3、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C)A.三心二意 B.三令五申 C.三言两语 D.三番五次 104、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A)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 105、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B)
A.均衡性 发展性 互补性
B.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C.针对性 发展性 综合性
D.针对性 整合性 自主性
10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D)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0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A.改革开放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和平与发展 108、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A.小康社会
B.信息化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09、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B)
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
110、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B)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2009年全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3 大 中 小
8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A)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82、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A)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83、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A)
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②研究教材。③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④研究学生特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4、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B)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
85、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
86、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C)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7、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综合性
88、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
89、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C)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德育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④能力目标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90、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D)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91、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C)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92、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A)
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93、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D)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④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⑤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4、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
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A.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95、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A)
①均衡性②综合性③选择性④系统性⑤实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6、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97、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8、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9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100、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A)。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 C.合作性讨论 D.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2009年全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
大 中 小
51、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 B.创新 C.变革
52、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发挥 B.发展 C.发扬
53、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 B.改变 C.变化
5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 B.基本 C.必要
55、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重要 B.必要 C.首要
5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57、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5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59、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60、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
61、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2、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
63、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 B.耳 C.心 D.眼
64、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
65、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66、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
A.1/3 B.2/3 C.1/2 D.1/4
6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68、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69、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7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
A.时代的要求 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学校的要求 7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72、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C)
A.教学大纲 B.学生发展特点 C.国家课程标准 D.课程改革纲要
73、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C)
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 C.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 D.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74、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D)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
C.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C)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76、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B)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77、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8、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7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80、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
2009年全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考试及答案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1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1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1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1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2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2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2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2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2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26、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7、(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8、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29、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30、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A)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31、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A)
A.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2、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C)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A.因材施教; B.实践与思考; C.民主化; D.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33、(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4、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B)
A.建构主义理论; 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C.多元智能理论;
35、所谓“自我反思”是指(C)
A.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B.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C.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36、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A)
A.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B.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C.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37、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 斯基创造了(A)等教学方法。
A.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B.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C.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38、(A)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A.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B)
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4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A)
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41、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A B C)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42、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ABC)
A.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B.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3、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B)
A.国家统一管理课程 B.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C.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44、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ABC)
A.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B.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C.信息化课程资源
4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AB)
A.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B.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C.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
46、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ABC)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 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47、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ABC)
A.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B.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C.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8、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BC)考试、选拔方式。
A.学生自由选择 B.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 C.综合评价的
49、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ABC)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 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50、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一)1、排查治理企业安全隐患,应建立以()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A、企业 B、企业主要负责人 C、安全生产专业人员 D、地方政府 正确答案为:C
2、煤矿、非煤矿要安装监测监控系统等相应的技术装备,并于()年之内完成。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车辆,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于()年之内完成。
A、2年、2年 B、3年、3年 C、3年、2年 D、2年、3年 正确答案为:C
3、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A、15倍 B、20倍 C、30倍 D、25倍 正确答案为:B
4、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前置条件,把()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
A、职工安全培训 B、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C、排查安全隐患 D、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正确答案为:B
5、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必须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B、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C、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D、保障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为:C
6、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要积极鼓励和发展()检测机构。A、ST B、第三方 C、SGS D、AOV 正确答案为:B
7、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安全专项整治。
A、高风险食品 B、劣质食品 C、农副产品 D、非食品原料 正确答案为:A
8、构建(),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
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B、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C、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D、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正确答案为:C
9、()是派出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主阵地。A、卡口 B、路面 C、社区 D、街道 正确答案为:C
10、实施科教强警战略,要加强公安信息化、()的建设,把更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治安防控工作中去,不断扩大技防覆盖面,努力形成规模效应。A、现代化 B、数字化 C、科技化 D、社会化 正确答案为:B
11、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对事故查处实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层层挂牌督办,重大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A、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 B、地方政府 C、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正确答案为:D
12、要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的责任。
A、地方主要领导 B、上级企业负责人 C、有关部门 D、安全技术人员 正确答案为:B
13、要积极推进城市应急中心建设,逐步实现110、119和()三台合一,并网运行。A、120 B、114 C、126 D、122 正确答案为:D
14、对企业安全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的责任。
A、企业相关负责人 B、企业领导班子 C、地方主要领导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为:A
15、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A、强化意识 B、综合治理 C、健全法规 D、强化责任 正确答案为:B
16、要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的责任。
A、地方主要领导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 D、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 正确答案为:D
17、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理论。A、法制建设 B、民主建设 C、社会建设 D、文明建设 正确答案为:C
18、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是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从而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
A、第三产业 B、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 C、民间组织 D、外资企业 正确答案为:B
19、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A、社会和谐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 D、开拓创新 正确答案为:A
2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为:C
(二)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的总目标。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统筹城乡发展 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正确答案为:B
2、现阶段要统筹城乡发展,要建立()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B、管理民主、乡村文明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D、公平正义,村容整洁
正确答案为:A
3、在加强全民道德建设的同时,尤其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建设,为“民德”建设提供引导性、示范性。
A、政绩观 B、社会行为 C、长远利益 D、“官德” 正确答案为:D
4、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为重点的社会建设。A、民主 B、民权 C、民生 D、民意 正确答案为:C
5、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由()的根本性转变。A、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B、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向多元治理结构 C、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 D、集权制向分权制 正确答案为:B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是()。
A、统筹兼顾 B、舆论引导 C、科技支撑 D、政策完善 正确答案为:A 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列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专题,这一论述和报告中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部署,标志着党的()正式形成。A、社会建设理论 B、经济建设理论 C、文化建设理论 D、政治建设理论 正确答案为:A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为:B
9、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关键要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关系,维护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因为这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经济利益 D、政治利益 正确答案为:C
10、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A、自建住房 B、公共租赁房 C、公房 D、小产权房 正确答案为:B
11、加强社会管理法制建设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根本性工程。
A、源头性 B、创新性 C、实践性 D、前瞻性 正确答案为:A
12、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必须(),促使我们从思想上提高警惕,在行动上采取一些可控性的措施,把不利于和谐稳定的因素遏制在苗头出露之时。
A、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 B、加强社会管理预测体系 C、加强社会管理应急体系建设 D、提高对虚拟社会管理的水平正确答案为:B
13、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高温、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属于()
A、事故灾害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自然灾害 D、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为:C
14、重大刑事案件或涉外危机、恐怖袭击事件以规模较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属于()A、事故灾害 B、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C、自然灾害 D、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为:B
15、()危机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范围之内,可被县级政府所控制。A、一般(Ⅳ级)B、较大(Ⅲ级)C、重大(Ⅱ级)D、特别重大(Ⅰ级)正确答案为:A
16、()危机事件,表示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大,发生在一个县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县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
A、一般(Ⅳ级)B、较大(Ⅲ级)C、重大(Ⅱ级)D、特别重大(Ⅰ级)正确答案为:B
17、()危机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超出省级范围,需要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其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超出地方处理能力范围或者影响全国的)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A、一般(Ⅳ级)B、较大(Ⅲ级)C、重大(Ⅱ级)D、特别重大(Ⅰ级)正确答案为:D
18、危机事件的分期管理中,()危机管理主要任务是及时控制危机事件并防止蔓延,其关键在于快速反应能力。
A、预警期 B、爆发期 C、缓解期 D、善后期 正确答案为:B
19、危机事件的分期管理中,()危机管理主要任务是防范事件的发生,尽可能控制事态发展。A、预警期 B、爆发期 C、缓解期 D、善后期 正确答案为:A20、2005年,国家制定了(),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机制建设做出明确规定,使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走上法制化轨道。A、《国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戒严法》 D、《防震减灾法》 正确答案为:A
(三)1、美国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中,保持安全培训和准备状态,威胁程度属于()色。A、绿 B、黄 C、橙 D、红 正确答案为:A
2、美国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中,检查紧急程序,通知公民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威胁程度属于()色。
A、绿 B、蓝 C、橙 D、红 正确答案为:B
3、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等属于()
A、事故灾害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自然灾害 D、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为:B
4、资源、能源和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金融信用危机和其他严重经济失常、经济动荡等涉及经济安全的危机属于()
A、事故灾害 B、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C、自然灾害 D、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为:D
5、()危机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内或是波及两个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
A、一般(Ⅳ级)B、较大(Ⅲ级)C、重大(Ⅱ级)D、特别重大(Ⅰ级)正确答案为:C
6、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100万起,死亡13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元。
A、500亿 B、1000亿 C、1500亿 D、2500亿 正确答案为:D
7、危机事件的分期管理中,()危机管理主要任务是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可能恢复正常秩序。
A、预警期 B、爆发期 C、缓解期 D、善后期 正确答案为:C
8、美国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中,加强对重要地方的监视活动及对威胁的评估工作,威胁程度属于()色。
A、绿 B、黄 C、橙 D、红 正确答案为:B
9、美国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中,动员紧急救护队,并布置工作人员评估紧急需要,威胁程度属于()色。
A、绿 B、黄 C、橙 D、红 正确答案为:D
10、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最大特色是那种与“行政制”紧密结合、什么都管的()A、集体制 B、全民所有制 C、单位制 D、社区制。正确答案为:C
11、()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这是我国知情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正确答案为:B
12、社会结构转型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分化加剧,经济体制转轨则不可阻挡地引发人际关系疏松,传统联系减弱——所有这些都从各个方面促进市场经济下()的形成。A、陌生人世界 B、熟人世界 C、社会人 D、社区人 正确答案为:A
13、罗尔斯曾引述()的一句名言:“当我们合理地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反过来这个世界看起来就
是合理的”。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为:C
14、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系统的力量过于强大,社会系统的力量又过于薄弱,导致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活动具有典型的(),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A、政策倾向 B、政治倾向 C、利益倾向 D、行政倾向 正确答案为:D
15、坚持()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就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A、政府 B、公众 C、人民 D、社会 正确答案为:C
16、()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A、立法调查 B、论证会 C、听证会 D、座谈会 正确答案为:C
17、()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形式,在防治官僚腐败,保持国家机关廉洁方面具有其他监督系统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A、公民监督权 B、申诉权 C、检举权 D、控告权 正确答案为:A
18、我国()第41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恐高或者检举的权利”。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行政诉讼法 正确答案为:B
19、()指的是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双向互动式信息流通,包括“上向沟通”和“下向沟通”。
A、信息公开 B、信息对称 C、信息交流 D、信息沟通 正确答案为:B
20、更多的公众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在农村,由()组成的监事会有效地保证了基层民主监督的实现。A、村干部 B、乡镇干部 C、普通村民 D、村民代表 正确答案为:C
(四)1、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城”在()十分活跃。近年来,通过执行“新公民计划——绿色呐喊,走进农民子女学校”的环境教育项目,是呼喊82所郊区农村学校和城区农民工子女学校约5万名孩子受到了环境教育。
A、北京市 B、上海市 C、深圳市 D、湖北武汉市 正确答案为:D
2、申诉权是指公民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违法、失当的行政决定或司法裁判以及()的违法违纪行为侵害,向有关机关陈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A、上级领导 B、政府机关 C、他人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正确答案为:D
3、地方政府应该成立(),鼓励与发展公益服务类民间组织。
A、援助中心 B、劳务中心 C、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 D、救济中心 正确答案为:C
4、政府应保持民间组织的独立性,逐步消除某些组织的政治化、行政化、等级化和依附性倾向,促使其功能回归。
A、新闻媒体 B、网络平台 C、研究机构 D、民间组织 正确答案为:D
5、公众参与的核心内涵,是公众参与到与()相关的活动中去,或者说是“公民有目的地参与政府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单位利益 D、自身利益 正确答案为:D
6、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人民内部矛盾归根到底是()A、政治利益的矛盾 B、经济利益的矛盾 C、物质利益的矛盾 D、文化利益的矛盾 正确答案为:C
7、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具有()A、/对抗的性质 B、非对抗的性质 C、对立的性质 D、非对立的性质 正确答案为:B
8、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A、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B、矛盾斗争中发展进步的 C、矛盾对抗中发展进步的 D、矛盾调和中发展进步的 正确答案为:A
9、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A、关键还是要靠搞政治运动 B、关键还是要靠搞文化运动 C、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D、关键还是要靠改革
正确答案为:C
10、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A、一定会带来社会和谐与稳定 B、不一定会带来社会和谐与稳定 C、一定会使一切矛盾得到解决 D、不一定会使一切矛盾得到解决 正确答案为:B
11、用群众的力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A、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B、新形势的偶然要求 C、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D、新形势的主观要求 正确答案为:A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的矛盾 D、37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为:D
13、一段时间以来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A、主要问题 B、突出问题 C、重要问题 D、关键问题 正确答案为:B
14、导致部分群体心理失衡,引发矛盾冲突的心理根源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 B、政治结构的变动 C、利益结构的变动 D、社会结构的变动 正确答案为:C
15、人民内部矛盾是()
A、根本利益一致的非对抗性矛盾 B、根本利益冲突的对抗性矛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次要矛盾 正确答案为:A
16、矛盾存在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A、既客观存在,又日趋淡化 B、既客观存在,又日趋简单 C、既客观存在,又日趋复杂 D、既客观存在,又逐渐消失 正确答案为:C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是()
A、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B、集体的事业 C、国家的事业 D、团体的事业 正确答案为:A
18、要从根本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只能通过()
A、政治来构建 B、经济来构建 C、法律来构建 D、制度来构建 正确答案为:C
19、继续深化改革是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A、主要动力 B、重要动力 C、根本动力 D、关键动力 正确答案为:B
20、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社会成员都各有()
A、相同的利益和利益诉求 B、相近的利益和利益诉求 C、各不相同的利益和利益诉求 D、一致的利益和利益诉求 正确答案为:C
(五)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符合()
A、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B、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 C、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的 D、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的 正确答案为:A
2、建立建全信访制度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A、是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 B、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 C、是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D、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正确答案为:D
3、非政府组织概念的英文缩写是()
A、NPO B、NGO C、NBO D、NBA 正确答案为:B
4、社会组织,也叫(),通常叫做“第三部门”,它们属于狭义的社会领域。
A、权力领域 B、私人领域 C、经济领域 D、公共领域 正确答案为:D
5、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主要是指()。
A、不应从事经营性活动 B、不获得经营收益 C、追求利润最大化 D、经营利润不分配 正确答案为:D
6、相对于政府而言,社会组织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
A、能够提供多样的公共服务 B、具有相当程度的志愿精神 C、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D、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
正确答案为:A
7、公益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志愿性、()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组织属性和特点。
A、协调性 B、协同性 C、自治性 D、生动性 正确答案为:C
8、在社会建设中,社会组织是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政府转换的必然需要。
A、全能型 B、无限性 C、包办型 D、服务性 正确答案为:D
9、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充当社会矛盾的(),又可以充当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的角色。
A、缓冲器 B、催化剂 C、助推器 D、安全阀 正确答案为:D
10、“社会组织”概念的优势,就是它能够更好地突出其(),所以是一个更符合社会建设要求的概念。
A、社会性 B、国际性 C、统一性 D、协调性 正确答案为:A
11、由于()许多民间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很难获得“合法身份”。
A、筹资渠道狭窄,组织依赖过强 B、准入门槛过高,管理体制过严 C、公益性不足,互益性有余 D、法律体系不全,组织运行欠规范 正确答案为:B
12、政府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是大势所趋。政府与社会组织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产生良性互动,成为()关系。
A、合作伙伴 B、中央和地方 C、上级和下级 D、执政与参政 正确答案为:A
13、社会组织,也叫公共领域,通常叫做()它们属于狭义的社会领域。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 正确答案为:C
14、我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以非营利为特征,以()为活动方式,独立于党政体系、企业之外的正式组织。
A、公益性或互益性 B、按需分配 C、政府供给 D、按劳分配 正确答案为:A
15、一般认为,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和()
A、社区供给 B、银行贷款 C、服务收费 D、民间融资 正确答案为:C
16、公益性、民间性、()、志愿性、自治性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组织属性和特点。
A、多样性 B、灵活性 C、生动性 D、非盈利性 正确答案为:D
17、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
A、首要前提 B、基础 C、关键环节 D、重点工作 正确答案为:C
18、随着政府管理体制从全能政府向()的管理格局转变,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更多的公共事务交给社会组织承担。
A、小政府、大社会 B、重登记、轻管理 C、本土社会转型 D、现代性全球化 正确答案为:A
19、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在()
A、企业 B、顶层 C、民间 D、基层 正确答案为:D
20、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A、重要基石 B、重要纽带 C、重要保证 D、重要防线 正确答案为:A
(六)1、推广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这一模式是()
A、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B、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方法 C、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D、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正确答案为:B
2、社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以促进社会公正、共建共享社会和谐为自己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实质、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实际的切入点就是()
A、改善民生 B、发展民主 C、完善法制 D、深化改革 正确答案为:A
3、“社区”概念是个()概念
A、经济学 B、环境学 C、社会学 D、地理学 正确答案为:C
4、民生“()”表明我们党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建设。
A、三有 B、四有 C、五有 D、六有 正确答案为:C
5、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把()落实到社区制度的各个方面。
A、社会公平正义 B、可持续发展 C、爱国主义思想 D、经济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为:A
6、近年来,国内一些社区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社区服务方式,大力提倡“零距离”服务,更好地施惠于民。即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的服务对象之间,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在服务感情上的距离为“零” B、在服务内容上的距离为“零” C、在服务空间上的距离为“零”
D、在服务时间上的距离为“零” 正确答案为:B
7、(),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A、农业生产和发展 B、企业管理和创新 C、社区管理和服务 D、农民素质的提高 正确答案为:C
8、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要依托现有村干部和(),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A、农技专家 B、大学生村官 C、乡村教师 D、农民群众 正确答案为:B
9、()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A、强大国防 B、和谐社区 C、文明城市 D、先进理念 正确答案为:B
10、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是为社会构筑“防火墙”和“安全网”的必然要求
A、监管体系 B、行业协会 C、网络功能 D、服务体系 正确答案为:D
11、微观的社区建设是宏观的()构建的切入点和抓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A、和谐社会 B、市场经济 C、精神文明 D、政治体制 正确答案为:A
12、民生“五有”表明我们党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
A、文化建设 B、社会建设 C、国防建设 D、法制建设 正确答案为:B
13、以下不属于和谐社区构建自下而上的路径的是()
A、信息安全 B、高素质个人 C、和谐家庭 D、睦邻关系 正确答案为:A
14、造成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的原因,可以从政府、社区组织自身以及居民的参与几个方面去找,()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A、社区组织自身干预 B、居民的自治意识过强 C、企业积极介入 D、政府干预过多 正确答案为:D
15、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要依托()和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A、农技专家 B、现有村干部 C、乡村教师 D、农民群众 正确答案为:B
16、拥有人口信息的政府各部门业务系统相互独立,信息系统建设从业务上都是(),自成体系,各自有自己的标准规范
A、独立的 B、平行的 C、垂直的 D、交互的 正确答案为:C
17、()作为人口管理的法定职能单位,掌握的人口信息资源全面,对身份证号码等人口基本信息的登记最权威
A、公安部门 B、居委会 C、社区 D、单位 正确答案为:A
18、人口基础数据库记录的是以()为标识贯穿自然人生命与周期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
A、户口本 B、居民身份证 C、居委会登记信息 D、公安部门证明 正确答案为:B
19、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可以依据(),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
A、户口本 B、基础数据库 C、育龄妇女数据库 D、准生证
正确答案为:C
20、()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了首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A、2000年 B、2001年 C、2005年 D、2010年 正确答案为:D
(七)1、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但每年新增流动人口由近600万逐步下降到2050年的300万。
A、2.21 B、2.25 C、3.5 D、4.2 正确答案为:C
2、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实行的是()经济结构。
A、.城乡一元 B、城乡二元 C、城乡三元 D、城乡四元 正确答案为:B
3、对于残疾人群体,加快推进残疾人()建设(简称两个体系),为残疾人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A、.社会保障体系 B、服务体系 C、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 D、残疾人服务体系 正确答案为:C 4、2004年()等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充分认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重大意义,要求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行扶持政策,落实刑释解教人员责任和社会保障。
A、.国务院 B、劳动部 C、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D、公安部 正确答案为:C
5、归正人员属城镇户口的,回原籍所在地落户后,确认属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可有()实施过渡性安置及社会救助。
A、.民政局 B、居委会 C、社区 D、基层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为:D
6、“两库合一”中的两库,指的是()。
A、.固定人口库和流动人口库 B、全员人口库和固定入口库 C、全员人口库和流动人口库 D、户籍人口库和流动人口库 正确答案为:C
7、在人口的数据存储上,将人口流动信息作为全员人口信息的拓展。通过()人口平台,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人口信息的动态维护。
A、.村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正确答案为:D 8、2010年我国国家和省级数据库已收入流动人口信息()条。
A、.1亿 B、1.2亿 C、2亿 D、2.5亿 正确答案为:B 9、2009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表明,超过()有就业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未就业。
A、.30% B、40% C、50% D、60% 正确答案为:C
10、对城市(含城镇)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各地民政部门应()。
A、.按月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 B、按年发放一定数额生活补助 C、将其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D、一次性给予一定数额的资助 正确答案为:C
11、着力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要将()的残疾人纳入供养范围。A、.特别贫困 B、重度残疾 C、部分符合条件 D、所有符合条件 正确答案为:D
12、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A、.依法行政 B、.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发展科学技术 D、.调节经济利益 正确答案为:B
13、层级职能的划分,遵循()原则,即政府职能范围主要限于本行政区域内。
A、.属地 B、.安内 C、御外 D、.协同 正确答案为:A
14、公共行政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的不断提高。A、.行政效率 B、.生产效益 C、生活水平D、.劳动报酬 正确答案为:A
15、()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A、.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B、.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 C、技术手段的创新 D、.社会环境变迁 正确答案为:C
16、要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政府职能定位,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A、.对外开放 B、.机构改革 C、文化建设 D、.公共服务 正确答案为:D
17、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一直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要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A、.明显高于 B、.稍微高于 C、等同于 D、.明显低于 正确答案为:A
18、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财政支出必须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要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初步建立健全功能齐全、安全有效、()的城乡初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A、.快捷方便 B、.公平低价 C、动态管理 D、.独立运转 正确答案为:B
19、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切实缓解(),增加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A、.各级财政困难 B、.省级财政困难 C、市级财政困难 D、.县乡财政困难 正确答案为:D
20、应当从转变政府职能、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入手,创新现行公共服务模式,实现公共服务均衡、有效供给。A、.转变管理理念 B、.发展公益事业 C、解决社会矛盾 D、.完善监管体系 正确答案为:D
(八)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福利、财政拨款或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
A、.不同于 B、.等同于 C、相当于 D、.相似于
正确答案为:A
2、政府职能的()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A、.实施主体 B、.主要内容 C、实施手段 D、.完整体系 正确答案为:B
3、实现政府职能的主要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
A、.技术手段 B、.激励手段 C、法律手段 D、.教育手段 正确答案为:C
4、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
A、.根本保障 B、.外在动力 C、内在动力 D、.制约因素 正确答案为:A
5、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转变,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的许多非工作事务迅速外移,()的社会管理功能明显弱化。
A、.企业 B、.单位 C、个人 D、.社团 正确答案为:B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B、.对外开放深入发展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前提 C、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D、.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正确答案为:A
7、教育事业发展一直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要保证()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A、.国家助学贷款 B、.国家励志奖学金 C、民间捐助款项 D、.财政性教育经费 正确答案为:D
8、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较2010年底增加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
A、.1.18亿 B、.2.18亿 C、.3.18亿 D、.4.18亿 正确答案为:C
9、截至2011年6月底,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达到()人,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的98.8%,较2010年底增加840万人。
A、.1.90亿 B、.2.90亿 C、.3.90亿 D、.4.90亿 正确答案为:C 10、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增长率高达208.9%。
A、.0.95亿 B、.1.10亿 C、.1.95亿 D、.2.95亿 正确答案为:C
11、()或许是高官触网历史中值得记忆的一年。在这一年,人们知道我国的最高领导人也上网——在广州,胡锦涛总书记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正确答案为:C 12、2009年成都发生的()事件,相关部门在事发12小时后便发布信息称排除爆炸,翌日再称排除自燃,第三天称不排除有人纵火,最后宣布确定纵火嫌疑人。这样循序渐进的信息发布,及时消除了猜忌,将不良影响降到了最低。
A、.湖北石首事件 B、.杭州飙车案 C、.“6.5”公交车燃烧事件 D、.新疆“7.5事件” 正确答案为:C
13、在2009年5月()处理过程中,警方仓促之间向社会公布了“初步认定肇事车辆的时速是70码”这一关键信息,引起社会关注焦点转变,对肇事者的痛恨迅速转为对警察公信力的质疑。警方失去了对事件的话语权,每一表态和动作都饱受社会质疑。
A、.湖北石首事件 B、.杭州飙车案 C、.“6.5”公交车燃烧事件 D、.新疆“7.5事件” 正确答案为:B
14、根据2011年6月的统计数据,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上升到(),较2010年底增加0.4个小时。
A、.5小时 B、.8小时 C、.13.5小时 D、.18.7小时 正确答案为:D
15、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域名总数()个。
A、.180万 B、.250万 C、.786万 D、.1058万 正确答案为:C
16、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为()个。
A、.183万 B、.283万 C、.450万 D、.635万 正确答案为:A
17、我国5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数量增长较为突出,整体占比从2010年底的5.8%攀升至()。
A、.6% B、.6.2% C、.7.2% D、.10% 正确答案为:C
18、我国低学历网民继续增加,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从2010年底的41.2%攀升至()。
A、.42% B、.43.8% C、.50.2% D、.55% 正确答案为:B
19、我国从()年3月20日起,正式接入Internet,于1995年5月向社会开放网路并提供服务。
A、.1990 B、.1992 C、.1993 D、.1994 正确答案为:D
20、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国还存在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比如收入低、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保障弱等,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既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当务之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切实增强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通过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思想为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当前,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尤其要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真正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尽快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民生为抓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就是要突出人文关怀、着眼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完善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增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和效率;加快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决策纠错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和风险。要突出人文关怀,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着眼化解矛盾,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和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度为保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满意度,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
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
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
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出不穷。
2、社会风险的不断增多。
中国社会转型的风险:制度性风险;阶层性风险;分化心理性风险,现代社会风险。
1)、制度性风险: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社会人民群众不满和仇富现象,阶层对立;社会保障滞后;腐败问题严重,导致人民不满和仇官现象。
2)、阶层性风险:激化社会矛盾。
一是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削弱党的执政基础。二是中间阶层发育缓慢,中间阶层是社会的推进器;三是精英群体的结盟,其他群体很难上升和发展,使社会不公平。
3)、文化心理性风险:
一是平均主义心态;二是社会信任危机,政府、企业、个人不诚信问题严重;社会焦虑加剧,每个人出现焦虑。
4)现代社会风险:核灾难;生物基因;生态;经济金融风
险;
5)、从人口到社会结构:老龄化,城市化,流动人口,社会分化。
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只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化解各种风险;才能更好的实现民主法治;才能形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风尚;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秩序;才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事关执政能力和地位:我们的党只有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讲社会管理的理念和经验
一、基本理念:谁管,管什么和怎么管
1、社会管理是对整个社会的管理。就是国家由权利部门和授权的部门依据一定的规则,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干预、协调、调节、控制等,目的是提高对社会活动的管理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2、社会管理的主体:政府和民间组织。
3、社会管理的内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发展。
4、社会管理方式:不局限于监督和控制,社会生活和社会服务。
综上,社会管理的定义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委促进社会系统党的和谐运行和良性发展,共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5、社会管理相视的概念:社会建设、社会工作、社会控制、公共服务。
二、传统的社会管理
1、儒家的社会管理思想:孔子提出来的德治的思想,用仁爱的方式管理社会;梦之提出来的仁政,主张刚柔相济。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德治国。管理者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准。
2、道家的社会管理思想: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
3、法家的社会法律思想;反对礼制,主张法律的,刚性的管理制度,是站在统治的地
位提出的主张。重法、重势、重术。依法治国。
三、西方的社会管理:
四、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群众观,矛盾观,思想教育,全民动员,社会、经济、政治高度一致。
2、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法制观;稳定观。
3、1992年到2002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处理好社会突出问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三代领导人突出}
五、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和完善
2004年9月16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这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
2005年2月21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会议是提出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讲话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社会管理创新,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摆上政府更加重要的置......”。
陕西12.5规划,第十篇提出: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陕西。
第三讲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布局
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国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体来讲,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体制机制是还处在不少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不断探索和突破。
一、党的领导:从范围上看党的领导是全方位的,覆盖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层次上看党的领导主要是体现在根本性、全局性、关键性方面。从方式上看党的领导必须是坚持依法执政。从功能上看党的领导是必须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二、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保证社会管理的财政投入;培育社会组织、引导公民参与管理。
三、社会协同:
1、党和社会力量的关系:任何政党都必须积极面对社会组织,善于和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将社会组织的力量整合到党的执政体系之中,并成为执政的资源。
2、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关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推动持。社会力量能够更好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可以监督和制约政府,政府必须为社会力量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法律保障,政府必须对社会力量进行协调和监督。
3、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
四、公众参与:
1、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义:公众是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能激发社会活力,能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2、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的意识:
3、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文化意识。
4、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
5、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
第四讲维护群众利益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要加强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的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群众矛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及时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1、人民内部矛盾的体现:
1)经济生活领域: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凸显;贫富差距悬殊;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2)政治生活领域: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政治权利难以实现;群体性事件频发;民族宗教问题依然存在。
3)意识形态领域:新思想、新观念与旧思想、旧观念之间的矛盾;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东西文化的对话导致的混乱。
2、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1)根源:社会经济根源;体制结构根源;思想意识根源。
2)解决之道:坚持优先保障生产权利的原则,解决群众生存、吃饭问题;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第五讲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一、基层关乎成败: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社会管理的基石。
1、基层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地,基层社会矛盾多发的根源是:追求经济利益思想的极端化;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基层党政机关压力大。
2、基层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社会管理对象的多元化;社会管理内容的复杂化;社会矛盾纠纷群体规模化;基层人员流动频繁化。
二、城市社区管理创新
1、社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服务在基层;社会稳定的因素反映的问题在社会上,但发生在社区,社区处于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权责不称有责无权、管理缺位;人少事多任务繁重;设施简陋、资源缺乏;服务缺少、参与性差。
3、社区管理的路径: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走向自治;创新模式搭建平台;
第六讲农村社会管理
一、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城乡差距引发农村社会不满:
2、农村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拆村并庄运动;土地规模经营。征地拆迁。
3、农村教育、文化、信仰问题。城乡教育差距大。
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三、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途径。
第七讲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
一、社会安全感问题凸显
公共安全是指事关社会众多人的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的安全。安全感是人内的在街边需要。
1、民意表达的迸发:民众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表达他们对于安全的需要。当前民众安全感缺乏,正好反映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与国家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2、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解决了中国几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同时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个人私欲膨胀,同时,市场经济催生出来的私欲往往还和公共权力勾结连一起,产生出公权私用的腐败;
3、公共安全事件涌现:现在的安全事件不仅涉及传统的领域中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能源安全、社会 安全、防灾安全经济安全等问题,同时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日益引起民众的关注比如生态安全、金融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突发事件等,公共安全问题几乎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危害的灾难性、范围的广泛性、影响的关联性演变的隐蔽性等。公共安全问题成因复杂,主要是是天灾和人祸的结合,并以人祸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为主。
二、把好食品的入口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所系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1、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一是食品安全是以人为本,二是确保食品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
第八讲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的的本质全生产的目的就是使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00:02:44)
(二)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00:03:44)
(1)分割的监管体制导致权力分散。(00:06:12)
(2)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00:08:53)
(3)安全惩戒制度不完善。(00:11:18)
(4)安全生产监督力量不够。(00:13:46)
案例 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00:16:57)
联席会议制度的主要工作职能是,在省政府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及...(00:18:33)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涉及烟花...(00:19:20)
(三)理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00:21:12)
(2)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能力。(00:22:46)
(3)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00:23:19)
(4)增强安全生产的监督力量。(00:25:44)
四、群体性事件与和谐社会建设(00:29:48)
类型和特征(00:31:25)
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类型(00:31:34)
农民的“以法抗争”(00:32:53)
土地问题是目前农民以法抗争的焦点(00:34:41)
农民土地抗争的当事方发生了变化(00:35:37)
农民土地抗争的地域分布发生了变化(00:36:59)
农民土地抗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00:37:55)
农民土地抗争的冲突程度变得相对激烈(00:38:26)
农民土地抗争的语言发生了变化(00:39:05)
农民土地抗争的外力介入情况不同(00:39:55)
环境污染引发的维权案件值得注意(00:40:58)
第九讲工人的以理维权
工人维权抗争的原因复杂
工人维权抗争的主要方式
工人维权抗争走向联合劳资冲突将是工人维权抗争的主要形式
市民的“理性维权
物业冲突特征:暴力增多
业主维权的特点(房屋折迁问题突
维权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2008年6月28日贵州瓮安事件
社会泄愤事件对社会稳定的严重影响
社会泄愤事件突发性极强
2007年较大的泄愤事件
调整利益关系
社会不满会引发国家合法性危机
提高管治能力(00:22:28)
地方政府想尽一切办法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00:24:42)信息公开是依法处置的前提(00:
风险社会下的危机管理(00:27:49)
风险社会的概念与特征(00:28:52)
风险社会的特征(00:29:30)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中国(00:33:04)
社会风险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和处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00:33:41)危机管理能力创新(00:34:26)
完善管理主体,营造全民积极参与管理的氛围。(00:38:01)
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00:40:23)
第十讲社会管理中的社会组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在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发...(00:00:15)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00:01:13)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扫描(00:02:42)
(二)发展的特点与轨迹(00:07:46)
在数量方面,我国社会组织的总量呈现为在曲折中不断增长到发?..(00:08:17)在组织体系方面,我国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组?..(00:10:08)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整体推进,但是仍然存在着?..(00:11:27)在社会参与方面,人们社会参与的过程呈现出一个从有限群体的?..(00:13:41)
(三)社会组织的类型(00:15:56)
准行政组织。(00:16:30)
二、社会组织的“特异功能”(00:21:21)
(一)社会整合功能(00:22:07)
(二)中介沟通功能(00:27:58)
(三)公共服务功能(00:29:54)
(四)公权力监督功能(00:32:02)
三、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00:36:00)
首先,加强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创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和政...(00:36:54)其次,要改革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主...(00:38:30)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
一、坚持创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时期,切实打造一支“政治上、业务上、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新时期的现实需要。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无疑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抓思想建设,树立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理念。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根本在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和干部的思想实际,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引导队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利观和“公仆意识”,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干部职工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和大胆实践,勇于开拓的精神,能够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创造新业绩。
(二)抓素质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服务群众的能力。
要不断提升干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依法行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一是要突出培训重点,针对当前工作的实际,贴近干部岗位需求,本着学以致用、急用先学的原则,在培训内容上,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要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感染力和吸引力,广泛开展各类岗位练兵、课题攻关等活动,以考促学,以老带新,以讲传技,使干部职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觉主动地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注重培训效果,强化师资力量,重点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进行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要严肃培训结果考核,全面提高干部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科学文化、文明服务和身体心理素质。
(三)抓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风气。
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一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着感情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二是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要弘扬敬业、勤业、精业精神。在工作面监着历史转换的时期,要认清形势,适应变化、刷新职能、振奋精神,要深入开展推先进、树典型活动,切实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了一些树得起、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让先进典型成为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面旗帜。
二、打造社会管理创新新亮点
(一)建立“一站式服务”的新服务模式
为了使政府的管理纳入“服务、责任、法制”的轨道上来,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建立一种新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确定以提供“公共服务”作为本机构的管理宗旨,自觉地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主宰”地位,降格到为广大群众的“服务员”身份,主动向“服务政府”模式过渡。建立“一站式”服务,不仅仅是简化办事手续,其深刻内涵在于顺应了管理的发展趋势,强调管理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管理部门并不是自己在进行“孤家寡人”式的管理,而是激发众多的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下,政府部门是通过制定繁琐的制度程序去制约群众,群众只能被动地服从管理,甚至有逆反心理。现在观念转变为:政府部门的管理不仅是“对”群众的管理也是“为”群众的管理,是为了群众更好地发展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尽管在形式上政府仍然是管理主体,但决非意味着群众仅仅是管理的客体,它也应具有管理的主体意识。这种意识其实是新管理模式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成功的一个关
(二)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化是当今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镇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建立健全社区与部门“共建”制度
组织和协调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努力实现社区资源共享、精神文明共创、社区事务公管、社区治安共保。
1、建立意见征询、反馈制度。利用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等机会,听取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对社区党建工作报告的意见,征求对社区“共建和谐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反馈有关单位限期办理。
2、定期通报制度。把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工作思路及时向驻社区单位通报,把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及时向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反馈,促进工作开展。
3、驻社区单位帮扶社区制度。在一社区设点单位和驻一社区单位每年要提供一定物资、资金扶持,主动帮助一社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评选表彰制度。每年组织评选社区“共建和谐社区”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并予以宣传表彰,激发工作热情,推进社区“共建和谐新家园”工作扎实深入进行。
三、创新群众工作新途径,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
在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科学谋划重点工作,深入群众察民情,联系群众解民难,问计群众集民智,引导群众聚民心,亲近群众促民安,服务群众保民生。
(一)“民情联系卡”架起“干群连心桥”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听取民情、了解民情的长效机制,推行“领导干部民情联系卡”制度。领导干部民情联系卡片以简洁、通俗的形式,正面详细注明了领导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单位地址,反面附有单位的工作职能和业务范围,使广大群众易于接受、便于记忆。接到反映的领导要把老百姓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详细登记在“听、解、帮、促”民情登记表上,单位“一把手”亲自负责,将问题进行逐条逐项的协调解决,再把结果逐一反馈给群众,直到获得群众满意为止。
(二)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帐”
为了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党员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建立“零距离”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了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账”活动。记“民情日记”要求镇、社区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居民,真正帮助群众破解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民情台帐”要求围绕群众关心和关注的大事难事急事及意见建议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民情台账,进行双向反馈。对需要办理的事项及时反馈给镇分管领导和职能办公室,落实承办人,实行归口办理,并把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对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为避免流于形式,乡党委还实行动态跟踪,不定期督查,让“民情台账”真正反映民情,彰显民意,赢得民心。
(三)“便民导引图”导引服务理念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精益求精,制作便民图:政务热线、医疗急救、交通旅游、名企名村、公厕指示„„把便民图打造成一张魅力剑南的名片。一张小小便民图,点点滴滴的惠民之举方便了群众,温暖了民心,拉近了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距离。
四、立足源头治理,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宜关口前移,着眼于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产生,为有序有效的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健全社会规范体系。要建立一整套社会规范体系,使各方面行为有所遵循。发挥传统社会规范体系的作用。中国传统上讲“仁”重“礼”,应充分重视传统社会规范的社会管理价值,有效加以利用。
(二)加强道德建设。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爱岗敬业、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文明风尚。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三)要紧紧抓住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尤其要注意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过程中保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和保障水平的同时,注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由于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过大而引发社会矛盾。
(五)建立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状况的好坏。不少社会矛盾就是决策程序不规范、各方面意见反映不够、时机不当、负面影响考虑不周全造成的。因此,今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制定、重要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出台,事先都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把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环境影响、矛盾纠纷及各类不稳定因素予以充分考虑,权衡利弊,科学决策、谨慎决策、稳妥决策。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预先制定防范化解措施,落实责任,把负面因素减到最少。
要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大对社会管理的投入,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要抓住目前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契机,明确社会管理服务方面需要抓的重点项目,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早立项、早建设、早见效。要建立健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地区、部门协作配合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格局。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支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并善于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以此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的实效、发生的变化。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对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来说,只有社会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改善,社会才会有序、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社会管理创新,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发动治保、调解等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