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2分,计1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指征病例:在一起暴发或者聚集性疫情中引起研究者注意的第一个病例。
3.艾滋病的窗口期: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
4.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 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5.聚集性病例:2例或以上病例或疑似病例在短期内集中发生在某单位(如车间、家庭、学校、医院等),病例之间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联系。
二、单选题(30题,每题1分,计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协程度(C)A、发病率 B、死亡率 C、病死率D、罹患率
3.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4.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B)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 5.疫源地消毒的常用消毒方法有(D)
A.煮沸消毒法B.消毒液浸泡法C.环氧乙烷简易熏蒸法D.以上都是 6.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B)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 7.潜伏期的意义,以下描述错误的有:(D)。A.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
B.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或有关规定予以留验或检疫;
C.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可根据潜伏期评价已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评价疫源地的消灭。
D.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最重要依据 8.不属于经蚊虫传播的疾病是(D)
A.丝虫病 B.疟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9.在我国蝇类的主要传播疾病方式是(A)
A、机械性传播 B、生物性传播 C、吸血性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
10.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在原有6种疫苗的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替代百白破疫苗,又将哪几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B)A、HIB、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B、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疫苗 C、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肺炎疫苗
D、甲肝疫苗、流脑疫苗、麻风腮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11.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是(D)
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D、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1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依次用(D)进行预警。A、红色,黄色,蓝色,橙色 B、黄色,红色,蓝色,橙色 C、蓝色、橙色、黄色、红色 D、红色、橙色、黄色和兰色
13.哪项不属于预防接种后的异常反应(A)
A.接种部位的红肿24小时后消失 B.癔病发作C.血清病 D.过敏性休克 14.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D)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计划免疫 15.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此种传播方式称为(D)A、空气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水平传播D、垂直传播 16.被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水是(B)
A、传染来源 B、传播因素 C、传播途径 D、传播方式 1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法定丙类传染病(A)
A、水痘 B、流行性感冒C、风疹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D)
A.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B.携带时间的久暂 C.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 D.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 19.下列那项不是传染病个案调查的内容:(D)
A 核实诊断 B确定传染来源及可能的传播途径 C 确定病人传播范围 D计算平均潜伏期并推算暴露日期
20.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C)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21.下列哪种排出门户通常是最难控制的,然而又是最重要的(A)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生殖道D、皮肤
22.下列动物中,哪种动物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D)A、家鼠B、牛C、鸡D、猪
23.当临床上轻型的菌痢病人所占比例增大时,在痢疾预防措施方面下面哪种措施是恰当的?(A)
A、对传染源的措施易于见效 B、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难于见效 C、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易于见效 D、研究菌型分布,找出敏感药物
2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C)A、隐性感染者和气溶胶传播B、潜伏期感染者和接触传播 C、患者和近距离飞沫传播 D、慢性感染者和气溶胶传播 25.目前我国引起霍乱暴发流行的菌株主要属于:(C)A、非O1群 B、O1群古典生物型和O139群
C、O1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群 D、O1群古典生物型和非O1群
26.某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D)A、2,2 B、1,2 C、4,2 D、2,1 27.对疫源地粪池内地粪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时,漂白粉的用量与粪便量大比例是(C)A、1:3 B、1:2 C、1:5 D、1:4 28.下列哪一项有关艾滋病的描述不正确:(B)
A、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B、艾滋病是不可以预防的疾病
C、艾滋病尚无法治愈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29.预防和控制麻疹,主要采取哪项措施:(B)
A、加强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B、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C、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D、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 30.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以下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
A、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B、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
C、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D、以上均正确
三、多选题(20题,每题1分,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目前影响霍乱疫情的不利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
A、农村土厨师缺乏食品卫生知识,家庭自办酒席现象增多并缺乏卫生管理
B、居民家用井水消毒得不到重视和落实,少数群众生活饮用水仍有以井水为主 C、部分农村地区化粪池、河水、阴沟相距很近,水体之间存在相互渗透和交叉污染 D、滥用抗生素,使得轻型霍乱患者被大多数医生忽略
2.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科履行下列哪些职责(BCD)A、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
B、负责疫情报告、传染病到消毒隔离、计划免疫接种、预防性投药等 C、积极防治传染病、结核病等常见、多发病
D、积极开展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规定2小时必须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ABC)A、鼠疫、人禽流感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肺炭疽、霍乱 D、艾滋病
4.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ABC)A、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B、1周内,同一学校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C、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D、3天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细菌性痢疾病例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哪些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ABCD)
A、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B、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C、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D、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6.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A、传播广泛,传染源周围发生继发病例,发病率迅速升高 B、切断传播途径的效果甚小
C、常有冬春发病率升高,经常与居住、工作环境条件有关 D、多为儿童发病较高
7.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传染病有:(ACD)A、病毒性肝炎 B、麻疹 C、伤寒 D、霍乱 8.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ABC)
A、计划免疫B、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D、新生儿增加
9.对传染病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ABCD)
A、医学观察 B、留验(隔离观察)C、应急接种 D、药物预防 10.以下哪几种疾病属于AFP病例:(ABCD)
A、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 B、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C、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D、肉毒中毒
11.以下哪几种是我国应报告的疑似异常反应疾病:(ACD)A、热性惊厥B、偶合症C、过敏性皮疹 D、晕厥 12.我市霍乱的控制目标是:(ABC)
A、不发生霍乱死亡病例 B、不出现疫情扩散导致的二代病例
C、不发生中、高强度流行D、开展口服霍乱菌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 13.下列免规计划中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CD)
A、8月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腮疫苗 B.儿童18~24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 C.18月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1剂次 D.3月龄起接种百白破疫苗
14.传染病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在订正病名中填写以前病名。B、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C、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D、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
15.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A、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B、在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实施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准确掌握疫情; C、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地方政府负责有关费用;
D、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16.在甲型肝炎防治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遏制春、秋两季发病高峰 B、立足长期治本,狠抓关键措施
C、科学实施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措施 D、严格实施疫点处理 17.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CD)
A、冰箱门内搁架不宜放臵疫苗 B、冻结过的乙肝疫苗可以使用 C、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D、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18.冷藏包(箱)的正确使用方法:(ABCD)A、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放在冷藏包(箱)的底层 B、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
C、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放在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 D、冷藏包的空隙用纱布或纸张填充,防止疫苗安瓿振荡破裂
19.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对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局部伤口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进行伤口处理
B、用流动的水、20%肥皂水或含有清洁剂水强力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C、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D、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20.关于手足口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B、传染源为病人和隐形感染者
C、主要经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 D、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简答题(5题,计20分,每题4分,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不需要展开说明)。1.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有哪些?
答: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2.饮用水传播流行特征是什么? 答:(1)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2)如水源持续受到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3)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3、洪涝灾区卫生防病的根本措施有哪些? 答:“三管、三灭、一清理”,三管是管水、管粪、管饮料;三灭是灭蚊、灭蝇、灭老鼠;一清理是清理环境。
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答:(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
(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5.简述霍乱暴发疫情处臵中对疫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的原则。答:原则:“早、小、严、实”,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四、问答题 1.计算题(1题,10分,请列出计算公式和配臵方法);
某地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必须用含有效氯2000mg/L到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现需要配臵4000ml该浓度的消毒液。如使用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如何配制?如使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如何配制?(请列出计算公式和配制方法)答:(1)使用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配制方法: 2000×4/(5%×106)=0.16L 准确量取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160ml,加水至4000ml,搅拌均匀即可。(2)使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配制方法: 2000×4/(25%×1000)=32g 准确称量32g漂白粉,用少量水溶解,静臵5分钟,取上清液倒入4000ml的容器内,加水至刻度,搅拌均匀即可。
2.案例分析题(1题,10分。给出案例,正确全面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2008年4月,某医院预防保健科接到报告,该镇中心幼儿园一周内发生多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临床特点:早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轻微咳嗽、咽痛和眼发红等症状,口腔粘膜光滑,体表可见稀疏的红色斑丘疹或针尖样红点,消褪的皮疹处留下较浅色素沉着。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全园学生380人,发病20例,罹患率为5.26%。提问一:你接到报告后,到达现场首先要开展哪些方面工作? 答(1)核实诊断,确定此次疫情的存在;(2)建立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3)对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4)形成初步假设;(5)现场采样(6)报告给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问二:到达学校后,要收集学校的哪些基本信息?
答:包括发生学校教职工和各班级的学生分布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是否寄宿等);全校的名册及单位平面图、示意图(注明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地理地貌、居住条件。
提问三:根据以上资料,你估计本起疫情可能的疾病和传播途径是什么?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采集哪些标本? 答:(1)可能的疾病有麻疹、风疹,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2)应采集标本有:咽拭子,血标本。
提问四:如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出风疹病毒,应采取什么措施及时阻断本起疫情的蔓延? 答:(1)隔离病人:对患病儿童进行隔离;
(2)严格晨检,及早发现早期病人,指导落实防控措施。
(3)加强卫生消毒措施:教室开窗通风,对教室内外环境、家具、用具、玩具及一切还在能触摸到的地方,用紫外线灯和84消毒液消毒。儿童被褥清洗曝晒。(4)开展应急接种
(5)健康教育:给每位家长发一份家长告知书,介绍疾病防治常识,特别强调孩子放学后尽量在家,不要外出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时消除家长不必要的恐慌。
第二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宣传材料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已为时已晚。
临床症状:
轻型:中毒时间短。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可出现虚脱或昏迷。
重型:发现时间过晚,会很快死亡。
现场急救: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时行救助:
1、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2、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3、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
4、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需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宣传材料 地 震 自 救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学校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2.不要回到教室去。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前!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时的9条须知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宣传材料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中毒特点
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应急措施
催吐: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家庭急救
1.补充液体,尤其是凉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5.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宣传材料
急性传染病预防
一、消化道传染病
防控措施:
(1)坚持积极防治、综合措施的基本要求。是以切断传播途径、特别是水与食物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2)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治标,一般是指临时性应急措施,治本措施,则指从根本上解决霍乱问题的永久性措施,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蝇);二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
(3)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
(4)建立、健全各级各类腹泻病门诊, 及时发现和处理霍乱患者。使当地出现的霍乱病例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和就地处理。
(5)设立有一定代表性的霍乱监测点,有计划地定时、定点、定量地开展对腹泻病人、外环境和食品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反馈信息, 指导防治。
(6)在疫点处理上遵循“早、小、严、实”的原则。
(7)不断完善和强化国境卫生检疫,严防霍乱自国门传入或传出。
二、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
9、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10、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11、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第三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度
一、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1)医院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公众健康的程度、受事件影响的范围等,遵循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响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权限、危害程度和紧急程度,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
(4)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二、现场医疗救援制度
(1)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突公共事件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技术研究,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应急现场检伤分类工作,到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现场,首先对伤病者进行及时有效有检查、处置,根据现场检伤结果将伤病者分为四类,标示不同的醒目颜色,分别为:危重患者,标红色,优先处置;重症患者,标黄色,次优先处置;轻症患者,标绿色,延期处置;濒死或死亡者,标黑色,可暂缓处置。
(3)现场医疗救援,包括抢险救护(将伤员从危险的环境中解救出来)、现场急救(对危重伤病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治)、伤病员转动(及时、安全、合理地疏散到有条件的医院)等。
(4)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求援知识普及工作,做好宣传资料的提供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广泛普及医疗求援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第四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处置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防止重大传染病疫情通过客运班车及司、乘务人员、乘车旅客等途径传播流行,保障广大旅客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广大旅客安全运输和应急物资及时运输,维护正常的交通客运秩序,安达市公路客运总站根据黑交发《关于下发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客运总站实际情况,制定安达市公路客运总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本应急预案所称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确定的传染病疫情。本应急预案所称交通卫生检疫是指根据《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对车船、港站、客运人员和货物等实施的卫生检验,紧急卫生处理,紧急控制,临时隔离,医学检查和留验以及其他应急卫生防范,控制,处置措施。本应急预案所称检疫传染病人、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是指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检疫传染病的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本应急预案所称乘运人员是指客车上的所有人员,包括车辆驾驶员和乘务人员、旅客等。
一、突发事件交通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务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在确保控制重大传染病病源传播和蔓延的前提下,做到交通不中断、客流不中断。
二、安达市公路客运总站成立加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主要任务
(1)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交通部、省厅及市委、市政府、市交通局关于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指导、协调全市交通客运系统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工作。
(2)负责制定全市客运系统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预案,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研究并进行重大工作部署。
(3)研究、处理其他有关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的重大事项。
2、组织机构成员
为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责任明晰、措施得力,提供组织保障。总站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站长任小组长。
组 长:刘春锋 *** 副组长:吴立敏
成 员:徐长伟 马伟东 闫德良 宋亚杰 刘英丽 董庆海
崔艳辉 于丽丽 王玉英 姜 微 吴连池 张晓艳 陶淑华 张 伟 张艳华 王秀玲
3、组织机构主要职责
负责总站系统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汇报等工作。职责分工:
郑晓云:对总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负总责。
吕 迪:负责总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面工作,思想发动、宣传教育、日常工作部署、监督检查等工作。
吴丽敏:负责总站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工作,负责监督检查站务、安检、执勤等部门工作、对进站车辆、人员宣传、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
赵春良: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讯和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消毒、清洁等工作,协助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张 伟: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站职工思想教育,宣传基本常识;负责对所有经营者、司乘人员的思想发动和宣传教育工作。
马伟东:负责总站站务工作,做好对营运车辆、司乘人员管理,负责对所有进站车辆宣传、消毒、清洁工作。
朱其富:负责总站治安保卫工作,负责所有进站行李、包裹等物品检查,对无三品的行包贴“无三品”标签,负责进站、出站车辆检查,门卫安全等工作。
闫德良:负责对所有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在突发公共卫生期间,加大对所有班车检查力度,保证班车安全、正常营运。
宋亚杰:负责分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加强分站出口营运班车检查工作,保证出城班车无三品、无超员。
刘英丽:负责对进站办理运送的行包、货物进行安全、“三品”检查,开展防爆、防碰撞监督检查工作。
三、安达市公路客运总站在市政府及市交通局统一领导、部署下,负责其所辖区域交通客运系统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工作,履行突发事件交通应急职责,应当与市、区卫生防疫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交通防范和应急责任制,保证突发事件交通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预防和应急准备
为防范和处理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制定的突发事件交通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突发事件期间,客运总站客运班车实行全面管制,严格按照市局的要求做好一切安全营运工作,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及时、方便、舒适客运班车。对客运站重大传染病病人、疑似重大传染病病人和可能感染重大病病人进行紧急隔离制,并立即上报市卫生部门与市交通局。发生突发事件污染客运班车时,应立即对污染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在取得卫生部门和交通部门共同许可时,给予发放有效营运手续。否则坚决停运与隔离处理。发生客运站被污染事件时,应立即对污染源处进行封闭与隔离,全面保障群众的安全,并上报市卫生部门进行处理。对客运站和客运班车的污染物应依据卫生部门指定地点、指定方式进行处理。不得私自进行处理。对突发事件期间旅客、防疫人员和救护人员,实行分离专车专线的运输,不得将旅客与防疫救护工作人员同车运输。突发事件期间,客运班车维护应按指定地点进行维护,坚决服从总站应急指挥机构管理。同时,总站设立专人对交通应急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最后通报各部门,形成宣传方案向指挥机构进行汇报。总站工会组织对突发事件交通应急处理人员进行组织和培训,并根据培训考核情况确定人员安置工作。在突发事件期间,总站党支部对交通应急处理工作的进行全面检查监督,记录在案,发现问题与违规等情况,立即处理。
同时,客运总站根据突发事件交通应急工作预案的要求,保证突发事件交通应急运力和有关物资储备,道路客运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客车、客运站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消除车、站的病媒昆虫和鼠类以及其它染疫动物的危害。在车、站发生突发事件,客运总站应当协助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应急预案启动后,客运总站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立即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交通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有关突发事件交通应急预案。
五、应急信息报告
客运总站建立突发事件交通应急值班制度、应急报告制度和应急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保证突发事件交通应急信息畅通。
客运总站按有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下列有关突发事件的情况。
1、突发事件的实际发生情况;
2、预防、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
3、运输突发事件紧急物资的情况;
4、保障交通畅通的情况;
5、突发事件应急的其他有关情况。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应当按有关规定向客运总站组织机构报告有关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理和紧急物资运输的有关情况。
1、总站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每日下午定时召开总站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各班组负责人参加应急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应包括:
各科室负责人汇报当天所做的具体工作、发现的情况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总站督查负责人汇报当天发现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
总站领导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当场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站领导向与会人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2、总站各部门主要领导每日适宜的固定时间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天工作,安排部署各部门的工作。
报 告 制
1、总站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在每日定时将每天消毒班车台数、次数、客运量、站内卫生消毒次数、有无疫情、留验人数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向上报总站领导小组。
2、总站领导小组根据以上信息,由专人负责详实地填写每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表》,形成当天的汇报材料,每日规定时间及时向上级交通、卫生部门汇报。
3、如遇有重大可疑问题或现象,应由总站领导机构立即向上级交通卫生部门汇报详细情况,并根据有关指示,采取相应措施。
信息发布制
1、总站工会收集、整理、汇总各科室、各班组上报的有关防治突发公共卫生工作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的“好人好事”等素材和信息,并根据总站防治小组工作的会议要求,定期发布总站内部防治工作简报。
2、总站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络与沟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报道总站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确保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有关信息,表达总站努力承担社会义务的责任意识和有力举措,树立总站良好的社会形象。
督 查 制
为确保总站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任务落实、职责明晰、管理到位、措施得力,总站在此期间成立由总站党支部及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工作督查组。主要职责如下:
1、对各自分管区域内客运站防治工作责任制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认真填写《总站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督查组记录表》。
2、在检查各部门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的同时,要对营运车辆的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和治理,做到防治与运营管理两不误。
3、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责任部门或主管人员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4、督查组负责人在总站每日召开的防治工作例会上向与会人员通报当天检查情况及尚存在问题。
5、妥善保管有关检查记录,以利备查。问 责 制
为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工作顺利开展,总站设立防治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职
责,成立监督检查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处理组。同时为加强防治工作绩效管理,严防人为原因造成工作纰漏,确保万无一失。总站对责任部门及主管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采取措施如下:
1、各部门负责人就本部门防治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效、尚须解决的问题等事项定期向总站进行述职,并接受总站对其工作考评。
2、总站针对防治工作例会所确定的改进事项和主要问题,跟踪难证各部门遵照执行和有效落实情况,作为对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考评的重要依据。
3、总站根据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对工作成绩卓著、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对谎报、瞒报、缓报有关情况,或玩忽职守、工作不力的,总站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切严重,给总站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的,总站将依据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客运总站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设立咨询、报告及投诉电话:0455-7223439,同时在客运总站问事处公布市、市交通局防治小组办公室电话:7339201卫生局防治小组办公室电话号码:***人民医院防治小组电话号码:***疾控中心电话号码:***。客运总站夜间值班电话号码:8162994。
安达市公路客运站
2012年1月1日
第五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制度
一、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执法调查核实,尽快初步判断(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
二、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组织现场调查;充分准备现场调查所需资料、物品,处置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三、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与控制措施相关信息,对现场调查与处置工作,并及时上报。
四、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进一步完善现场调查、修订或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五、及时报告或反馈调查处置的进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积极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六、现场工作必须服从统一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