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旅游年鉴》福建省旅游情况(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4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4年《中国旅游年鉴》福建省旅游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4年《中国旅游年鉴》福建省旅游情况》。

第一篇:2004年《中国旅游年鉴》福建省旅游情况

福建省

概述

【总体情况】 2005年,全省围绕“一条主线、两个提升、六项重点工作”的目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5881.31万人次,比增22.1%,旅游总收入685.23亿元,比增22.4%,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6%,超额完成年度预定目标。主要工作和成效是:创建海峡旅游品牌,闽台合作取得新发展;注重旅游规划,项目带动取得新成果;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市场开发跃上新台阶;提升产业素质,行业管理呈现新格局;开展先进性教育,干部队伍呈现新风貌。

先后出台《福建省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宴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工作的意见》等;坚持全省旅游经济形势季度分析工作机制,客观分析全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准确把握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态势,适时提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与省统计局联合开展建立旅游卫星帐户的前期调研,进行旅游产业经济统计核算的研究。

【旅游行业规模】全省共有旅行社54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1家(含出国境游和“金马澎游”组团社21家),国内旅行社504家。经评定批准的星级饭店共有39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7家、四星级饭店33家、三星级饭店178家、二星级饭店170家、一呈级饭店9家,星级饭店队伍进一步扩大。全省共有l3857名从业人员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其中9305人办理了导游证。全省拥有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1个世界地质公园(泰宁)、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个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5个4A级旅游区、5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单位,还有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省级优秀旅游县。

【举办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由国家旅游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旅游局和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香港旅蝣局、澳门旅游局、中华两岸旅行协会、台湾旅行业品质保障协会、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高雄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高雄市观光协会共同协办,是福建省历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多、影响最广的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领导会见重要嘉宾、开幕式和开幕晚宴、大型舞蹈诗剧《妈祖》专场演出;首届海峡旅游论坛、海峡旅游网站开通点击仪式、《海峡旅游》杂志创刊号赠阅仪式、海峡旅游合作与发展圆桌会议;重点旅游项目签约,旅游项目招商、推介、洽谈;旅游风光、旅游商品会展,旅行社互动交流、旅游业务对接、洽谈、签约及民俗风情表演等。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于9月6日至9月11日在厦门举办,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家旅游局和福建省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海峡旅游博览会展馆。

首届海峡旅游论坛以“海峡旅游合作与发展”为主题,海峡两岸旅游业界人士400多人参加,论坛演讲嘉宾从不同角度为海峡旅游经济圈建设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建议。闽台港澳地区旅游界人士120多人出席了海峡旅游合作与发展圆桌会议,就旅游交流与合作事宜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签订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旅游对接协议。海峡旅游博览会展馆面积6500平方米,设有320个标准展位,3000多名海内外嘉宾参展商参加盛会,累计接待客商及各地观众5万多人次;签订福建重点旅游项目22个、投资总额达80.5亿元人民币,各地签订的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38亿元人民币;签订组团合同1600多份,累计约38万人次,合同金额8.6亿元;签订组团意向书3750多份,累计约128万人次,涉及金额42.5亿元。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凸显“海峡旅游”主题,突出了福建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是海峡两岸旅游业界一个互动双赢、市场拓展和合作交流的特色平台。【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继2004年12月7日开通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之后,2005年6月27日顺利启动福建居民赴马祖地区旅游。办法实施《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旅游工作管理实施意见》;推出多样化旅游产品,制定“金马游”奖励政策;组织省外参加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旅游界人士赴金门旅游。截至2005年年底赴金马地区旅游共有223团组,4388人次。邀请120多名台湾主要旅行商组团来闽考察旅游 线路;承办国家旅游局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旅行同业联谊会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高层研讨会,探讨赴台旅游重大事项;组织福建省2l家组团社和台湾30家主要旅行社在厦门召开海峡两岸旅行商合作商谈会,签订旅游合作意向;利用影视文化平台,参与策划拍摄具有闽台旅游风情特色的电视连续剧《小城故事》,并与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神州任我行》栏目联办海峡旅游专栏。

通过以上举措,增强了福建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实现“两门”、“两马”旅游双向对接,来闽台胞58.94万人次,增长19.9%,扭转了近三年来闽台胞总量徘徊不前的状况。【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全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目标全面实现,主要体现在: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十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境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年均增长13.6%;旅游总收入2392.55亿元,年均增长17.6%,旅游经济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带动交通、商贸等相关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扩大社会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旅游资金投入加大,项目带动效应明显,形成武夷山、鼓浪屿等十大旅游品牌,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三是六大要素协调发展,产业供给结构合理,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旅游服务体系和日趋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四是行业管理力度加强,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建立各部门联动、省市县三级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黄金周假目旅游制度实现良性循环,假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带动旅游业进入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新阶段。【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

2005年全省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台湾旅游市场摆脱前几年增长缓慢状态,增速有所提高,成为今年人境旅游市场的最大亮点;欧洲旅游市场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逐渐成为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9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其中外国人72.36万人次,比增14.7%;香港同胞60.8l万人次,比增7.5%;澳门同胞5.28万人次,比增24.5%;台湾同胞58.94万人次,比增19.9%;旅游外汇收入13.05亿美元,比增22.5%。全省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前5名的旅游城市依次是厦门、泉州、福州、南平和莆田。

【出境旅游接待与收入】

全省21家出境游组团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39594人次,出境旅游业务利润1850.97万元,同比增长5.44%,占旅行社旅游业务利润总量的11.68%。2005年全省组织出境旅游人数前5名的依次是福建康辉国际旅行社、泉州中国国际旅行社、福建中国旅行社、福建省青年旅行社、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

【国内旅游接待与收入】

2005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跃上新台阶。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683.92万人次,比增22.4%,国内旅游收入达578亿元,比增24.9%。其中住宿设施接待国内游客3556万人次,增长17.6%,占全省接待总量的62。5%;居民家庭户接待游客373.36万人次,增长35.1%,占全省接待总量的6.6%;一日游游客1754.56万人次,增长30.7%,占全省接待总量的30.9%。在全省国内旅游收入中,外省游客消费达320.9l亿元,本省多日游游客消费达208.87亿元,一日游游客消费达48.25亿元,分别增长36%、9.9%和32.1%。全省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前5名分别是厦门、福州、南平、泉州、漳 州和厦门、福州、泉州、南平、漳州。

【红色旅游】全省围绕“古田会议丰碑,万里长征起点”这一主题,大力推动红色旅游的全面发展。一是制定《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颁布实施:二是3月份在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隆重举行福建省红色旅游启动仪式;三是与江西瑞金、井冈山等地合作,连点成线,打造闽赣红色旅游黄金线路;四是推动“五一”黄金周红色旅游宣传工作,与新闻频道联 合推出系列特别报道——《寻找红色记忆》;五是在桂林国内旅交会上着重宣传福建省列入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的两条线路五个景点;六是在《海峡都市报》推出“缅怀红色展海西风光”大型宣传活动;七是配合福建广电集团举办《从北京看西岸》电视论坛,于5月6日播出高端访谈类节目《福建红色旅游——红红“火”起来》,邀请国家旅游局领导和专家,讨论红色旅游与产业发展、老区经济、爱国教育、历史人文、“海西”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和意义;八是在《福建日报》开辟红色旅游专版;九是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同年,由三明市旅游局举办“2005年中国红色之旅”大型主题宣传,启动“闽东苏区山海红色之旅”活动,促进宁德山海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在黄金周期间,古田会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景点。

【旅游宣传促销】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扩大福建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国内旅游市场方面,着力开拓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重要客源地,在国际旅游市场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式联谊促销。

组团参加两大旅游交易会。4月份组团参加2005广西桂林国内旅交会,认购展台60个,签订组团人数110万人次、金额24亿元人民币,签订意向组团人数240万人次、金额49亿元。福建展团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最佳组织奖、最佳展台奖。组团参加12月份的昆明国际旅交会,福建展团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最佳组织奖、最佳展台奖。

各地纷纷组团促销。(1)1月莆田市旅游局赴浙江温州宣传促销。(2)3月厦门市旅游局赴德国参加第39届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ITB)。并举办厦门旅游恳谈会,达成初步协议10多份。(3)5月厦门组团赴石家庄、太原、西安、长沙、武汉五市促销,召开“海上花园,温馨厦门”旅游推介会。(4)6月80多个旅游企业组成的泉州旅游大篷车促销团一行90人赴河南、陕西两省重点推介泉州“海丝”旅游品牌,在郑州、洛阳和西安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5)6月武夷山市组团参加2005中国北方(长春)旅游交易会,先后在沈阳、哈尔滨、石家庄举办3场“人间仙境——纯真武夷山”旅游推介促销活动。(6)6月厦门市组团赴马尼拉、马来西亚、泰国宣传促销,当地150多家旅行社参加了促销活动,24家媒体作了报道。

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区域联动,构建多层面区域旅游合作体系。一是福州、宁德、莆田、南平、三明五市签订旅游合作协议书,厦门、泉州、漳州、龙岩签订城市旅游联盟合作协议,三明、南平签订旅游联盟合作协议,形成了三大旅游经济圈的区域协作格局;二是武夷山旅游节期间,邀请“长三角”、“珠三角”设区市旅游局领导参加,举办闽浙赣皖旅游商品及旅游资源展示和旅行社对接洽谈、闽东北五市旅游协作座谈会等活动;三是3月接待陕西旅游推介团一行来闽推介,两省商定就“红色旅游”等主题进行旅游客源互送、线路互联、资源共享;四是9月组织参加首届浙江山水旅游节,宁德市旅游局同温州市旅游局召开浙南—闽东区域合作研讨会,加强闽浙两省旅游交流,密切两省合作。

与中国旅游报社联合主办“相约海峡西岸、聚焦八闽风光”百家媒体福建旅游采风活动;建设福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宣传手段向高科技和多元化发展;邀请美国、应该、日本、韩国等新闻媒体来本省考察采访,通过境外媒体宣传福建。

【黄金周旅游接待与收入】全省三个“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028.7万人次,旅游收入52.66亿元,分别占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18.1%和9.1%。“春节”、“五一”两个黄金周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十一”黄金周,虽然强台风“龙王”正面袭击我省,造成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时分别下降24.5%和14.5%,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旅游局果断采取有力措施,及时疏散游客80多万人,全省未发生一起游客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事故。黄金周期间,各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消除旅游安全隐患;整治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黄金周旅游呈现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自驾车旅游渐成时尚等特点。【旅游节庆活动】以节会或活动为载体,树立福建旅游新形象。一是福建土楼文化旅游节,主要内容有《土楼回响》专场音乐会、旅游节开幕式、“游客眼中的土楼”摄影大赛、新闻媒体踩线、旅游商品展、百部自驾车游闽西和厦门等活动;二是中国武夷山旅游节暨第八届武夷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加强“大武夷”和全省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打造全省性的重要旅游和经贸合作平台,推动旅游区域合作,期间还举办了“武夷山——阿里山两三对接”仪式和《保护世界遗产宣言》签名活动;三是第三届中国海坛国际沙雕节,以“自然〃和谐〃统一”为主题,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密切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时代背景,集中展示八闽极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和自然景观,包括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四大旅游文化品牌;四是第二届中国〃白水洋文化旅游节,共签订项目22个;五是福建(闽南)海洋文化旅游节,以“海峡西岸、欢乐海洋”为主题,邀请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台湾、金门地区旅行商,全国部分旅行商及十三地市旅游局领导,进一步宣传推广闽南金三角,促进闽南金三角旅游区域合作;六是第七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七是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八是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

旅游行业管理 【旅游市场监督管理】与福建省经贸委、省文明办、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两盒开展“百佳诚信旅游企业评选活动”,评选出105家诚信旅游企业;深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开展导游员IC卡和旅行社经营行为大检查。组织指导各设区市旅游局开展旅行社市场专项整顿。重点检查旅行社对外承包经营门市部、旅行社广告、旅行社团队档案、旅行社经营场所、旅行社委托非旅行社单位或个人代理或变相代理旅游业务等行为。各级旅游质监所联合工商、公安、物价、交通、文化、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 8373人次,对518家旅行社进行了联合检查。福州市在8月份对全市108家旅行社及80多家门市部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6家不规范经营的旅行社及营业部予以警告、限期整改等行政处罚。要求全省各级旅游部门组织旅行社学习《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等法规和标准,指导旅行社完善和落实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导游管理、门市部经营等规章制度,加快形成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的机制。组织全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工作,全省共有112人参加考试,90人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截至2005年年底全省共有280人取得旅游行政执法证。

【旅游安全管理】 在福建省旅游行业深入开展建设“平安旅游”活动,把“平安旅游”建设纳入各地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媒介和形式,大力宣传“平安旅游”建设活动情况;二是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组织学习包括旅游法规在内的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三是大力加强A级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等基层旅游安全组织建设;四是举办以旅游安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班,普及安全知识,组织安全预案演练,并形成年度培训制度,保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快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制定《福建省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部署全省旅游部门防御第10号、19号台风工作。发挥假日协调领导小组作用,加大假日旅游市场整治力度,组织“黄金周”旅游安全大检查,与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行业监督形成良性互动,确保“黄金周”和日常旅游工作健康有序。

【旅行社管理】

一是严把旅行社审批、审核关。2005年共审批37家国内旅行社,上报国家旅游局批准厦门中星旅行社升为国际社。二是做好旅行社年检工作。应参加年检的旅行社542家(国际旅行社41家,国内旅行社501家),其中473家通过年检,通过率为87.27%;50家(国际旅行社4家,国内旅行社46家)暂缓通过年检,分别受到限期改正、警告等处分,占应检总数的9.23%;19家旅行社(国际旅行社l家,国内旅行社18家)不予通过年检,被注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占应检旅行社的3.51%。三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先后委托福州、厦门两市旅游局审批国内旅行社的设立,并明确了委托后的监管要求。全省有4家国际旅行社和2家国内旅行社进入全国双百强旅行社行列。【导游员管理】

开展导游员IC卡检查,福建省各级旅游质监所共检查导游人员15411人次,检查率168.48%,检查员人均检查129.5人次,查处违规导游298人,占导游总数的3.23%。在全国导游计分制管理公示排名中,检查率及人均检查次数均居全国首位。同时,落实导游年审制度、导游员档案制度,进一步完善导游网络化管理检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分配第三批外语导游员援藏任务,选派3名导游员赴藏工作。

【旅游饭店管理】福建省新评星级饭店57家,其中四星级14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27家。结合我省实际,调整饭店星级评定方式,将三星级以下的评定权下放给各设区市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调整充实省旅游星级评定委员会,制定《饭店星评员章程》,加强饭店行业协会建设,引导饭店搞好行业自律;建立全省旅游饭店业信息月报制度,及时了解全省饭店业经营状况,掌握饭店业发展动态;组织部分饭店行业管理和酒店管理人员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提高我省饭店专业化管理水平。旅游区(点)与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制订《福建省“十 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福建省滨海带旅游发展规划》和《闽台旅游合作区域规划》,指导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各设区市也陆续编制了“十一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在德化县、泰宁县等地开展旅游资源普查试点。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一区两带四群”的全省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区”即海峡西岸旅游区;“两带”即蓝色滨海生态旅游带和绿色山林生态旅游带;“四群”指闽东、闽南、闽北、闽西四大旅游产业集群,分别是:1.以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茫荡山一延平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等旅游景区(点)为重点,打造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旅游产业 集群;2.以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三坊七巷、船政文化、莆田妈祖文化、九鲤湖、宁德白水洋、畲族风情、太姥山、三都澳旅游景区(点)为重点,打造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旅游产业集群;

3、以厦门鼓浪屿、香山国际游艇码头、泉州海丝文化、崇武旅游度假区、漳州滨海火山、赵家堡、花博园、东山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点)为重点,打造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旅游产业集群;

4、以冠豸山、古田会址、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土楼等旅游景区(点)为重点,打造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旅游产业集群。《规划》总体目标是:把旅游产业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支撑产业,到2010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建设旅游强省打好基础。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在产品、市场、要素和区域协作方面形成旅游产业的支持体系。

一是以打造旅游精品为动力,突出旅游产品特色,提升旅游产品功能,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培植强势旅游品牌,构建以“旅游品牌、重点项目、精品线路、经典节庆”为载体的旅游产品支撑体系.从整体上提高福建旅游产品竞争力。实施“三个十、一个六”工程,即十大旅游品牌、十大重点项目、十条精品线路、六大经典节庆。

二是打造强势旅游品牌,拓展旅游市场空间,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渗透力;加大专项市场开发力度,优化旅游市场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扩张力;积极寻找区域旅游合作,搭建区域旅游合作平台,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亲和力。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最终在全省形成有重点、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的旅游市 场支撑体系。

三是交通发展要尽量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城镇建设要突出旅游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注意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完善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饭店、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协调发展的旅游要素支撑体系。

四是在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功能、拓展旅游空间、实现区域联动的背景下,创新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搭建海峡旅游发展平台,形成区域旅游协作支撑体系。突出“海峡旅游”主题,加强对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在建设海峡两岸旅游区中发挥主导作用。

【旅游投资和招商引资】

实施项目带动,促进产品开发。确定8个省重点在建旅游项目和6个重点预备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和国债资金以及省发改委、财政厅等相关部门的旅游建设资金,加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力度。2005年全省签订113个旅游项目(合同项目84个、协议项目29个),其中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签订旅游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80〃5亿元。参加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并组织各地参加中国武夷山旅游节,进行招商引资。做好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库和旅游招商项目库建设.筛选重点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168.76亿元,储备229个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重大招商项目64个。【旅游区(点)建设】

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城镇。泰宁县先后夺得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魅力名镇称号;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漳州花博园、平和三平旅游区被评为4A级旅游区;福建土楼、漳州花博园、连城冠豸山、福鼎太姥山、屏南白水洋及温泉、高尔夫等旅游产品也得到培育和提升,增强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新评龙海龙佳休闲山庄、福清天生林艺园和泉州豪翔石业有限公司为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旅游强县工作】开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县)”活动,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增强市、县旅游功能与基础配套设施,突出县域旅游特色,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载体。2005年组织了对连城县的创优指导,并通过验收检查,连城县被授予福建省第二个“优秀旅游县”称号。同时,积极指导莆田市、惠安县和东山县开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县)”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与教育培训

【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福建省委部署,省旅特局于1月31日至7月中旬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党支部14个、党员245名。经过广大党员共同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阶段任务,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群众测评满意率达98.6%。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变了机关作风,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围绕“以正确履行职责为核心,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旅游政风行风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旅游政风行风的好转,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在省旅游局机关实行较大规模的机关干部轮岗和挂职锻炼,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责任感。省旅游局被评为2003-2005年度省直机关文明单位。

与省委文明办、省建设厅、团省委等单位联合开展文明旅游景区、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武夷山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鼓浪屿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福州鼓山等13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风景区;福州外贸中心酒店客房部等13个单位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福州市新华旅行社等37个单位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旅游教育培训】组织福建省导游员资格考试工作,全省参加考试人员6042人,其中1865人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做好出国境旅游领队人员考试年审工作,全省21家组团社共有248人参加资格考试、589人参加年审考试,共有213人通过领队资格考试、568人通过年审考试。截至2005年年底,全省共有781名领队人员。

委托福建省旅游干校举办全省饭店和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培训班5期、培训学员321人,并培训旅游行业各类人员3746人次。厦门市旅游培训中心根据行业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工程建设,组织承担并完成了各类培训20期、6000多人次。

第二篇: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文字稿

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

[主持人 柳贡惠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大家上午好!在刚刚渡过首个中国旅游日之后,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诚邀国内外旅游学者、专家共同在一起,共同庆祝《旅游学刊》创刊25周年,共商旅游研究发展之路。本次年会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承办,由国旅总社、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中国旅游出版社等单位协办。首先我代表北京联合大学对本次年会的协办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0839] [主持人 柳贡惠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旅游学界、业界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年会开幕式暨《旅游学刊》创刊25周年,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同志;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安金明同志;旅游学界的老前辈、南开大学资深教授申葆嘉教授;北京首旅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中根同志;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徐永利同志;还有《旅游学刊》名誉主编刘德谦教授 [0840] [主持人 柳贡惠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我们还邀请到了Annals of Touism Research主编John Tribe教授;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国家旅游局中国社会哲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部分省市发改委和旅游委、以及包括港澳在内的国内兄弟院校的领导和专家们,让我们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0840] [主持人 柳贡惠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首先让我们欢迎《旅游学刊》名誉主编、旅游学界专家刘德谦教授致辞![0841] [刘德谦]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新闻传媒界的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第一个中国旅游日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这里召开,我谨代表《旅游学刊》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0841] [刘德谦]《旅游学刊》是时代发展的刊物,这是读者的信任,中国旅游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的结果。专家学者、业界朋友、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莅临今天的学术年会,这是自刊物1986年创刊以来,大家对它关心和支持的一个缩影。而这个年会的举办,也与刊物的办刊宗旨一样,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的平台,向大家推荐彼此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为了向刊物的特邀学术委员和在座的朋友们25年来的关爱和帮助,当面表示由衷的谢忱。谢谢大家![0843] [刘德谦]据客观资料分析,在我国近20年全国核心期刊的评选当中(4年一次),《旅游学刊》是连续5年获得认定的旅游学科惟一的刊物。《旅游学刊》在全国数千种刊物当中名列第22名,这个非常难得。2010年的资料是,全国出版刊物是9884种,2008年第5次核心期刊评选,扩大的核心期刊是1920种。《旅游学刊》之所以能取得当前这样的成绩,就像《旅游学刊》课题组在他的小结报告当中所说的,这个报告现在收到《论文集》当中了。这是当初创刊时,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领导集体面对历史机遇做出的服务旅游学科发展、服务全国的前瞻性的选择。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有30名,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艰苦奋斗,不断进取,即使在取得了中文核心期刊的地位之后,仍不断的反思,并在2005年主动提出了第二次创业。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2006年把《旅游学刊》双月刊改成了月刊,为满足那个时候旅游教育的需要,恢复了曾经一度停顿的教育人才之刊,为了中国旅游科学研究更好的融入世界,自2005年开始,出版《旅游学刊》英文版。[0845] [刘德谦]汇总20年的业务成果,出刊了20年的光盘版,2005年起还出版每年性的光盘版,并且次年随刊向读者赠送。为此,编辑部提出了“更加广阔的园地,更多人来耕种,更加丰硕的果实,更多人分享”的目标口号。现在这些工作预想都已经实现,而且已经建立了刊物自己的独立网站,同时启用了网络审稿平台,不仅拉近了读者和编辑部的距离,也让编辑部的工作效率更高。《旅游学刊》使卓有建树的专家愿意把他们创新型的成果交由《旅游学刊》来发表,使青年才俊让他们把最得意的文章交给《旅游学刊》发表。这些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和研究机关的学者,有的今天就光临了这次年会,在这里请让我代表《旅游学刊》对他们的到来再次表达谢意和欢迎![0846] [刘德谦]除了作者的重要之外,《旅游学刊》还与全国旅游学术社团和旅游行业组织有着很好的合作与相互支持,如与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合作出版文集,与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等合作主办或者是协办有关学术会议;与中国旅行社合作创刊《旅行社之友》,我们还承办了中国旅游饭店,与北京市旅游协会共同主办旅游业动态等。因为多种因素的欠缺,其中有的合作未能坚持到现在。不过合作中对于行业发展的推动,对旅游学科进步的推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受益,却一直是双方认同的。比如说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陈安泽先生,今天也发来了一封贺信。虽然有些贺信我们没有办法在这儿念,但是我们衷心感谢这些单位对我们的祝贺![0848] [刘德谦]《旅游学刊》发展也与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密不可分。从它创刊之日起,就一直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旅游局等单位的帮助,除了国家旅游局前几任局长也都为刊物题词、撰稿,而且很多地方的旅游局的局长都是我们《旅游学刊》的撰稿人。《旅游学刊》的成长,自然更离不开具体的成长的环境,那就是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是北京联合大学历届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关怀,是旅游学院历届领导集体关于《旅游学刊》的正确决策,以及学院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才让刊物有了它茁壮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植根于中国沃土,沐浴着时代雨露的《旅游学刊》,已经走过了它发展的25年。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编辑部的成员,我也在这里说一句自己的话,那就是“祝贺它25岁的生日,愿它在北京联合大学和旅游学院领导下,愿在已经选定的继承和创新的方向继续前进,创造出服务旅游学科发展,服务全国的更好的成绩。” [0850]

[刘德谦]刚才申葆嘉老师跟我说一个很过的夸奖词,他说他跟《旅游学刊》评语是什么呢?他说“《旅游学刊》是一部中国旅游的成长史”。我们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谢谢大家![0850] [主持人 柳贡惠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谢谢刘老师!学刊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关心指导,它像一株幼苗一样,在大家的辛勤浇灌下已经长大成才,我们希望以后得到更多的雨露,使《旅游学刊》更加的枝繁叶茂。现在有请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徐永利致辞!大家欢迎。[0851] [徐永利]尊重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北京联合大学再次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0852] [徐永利]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旅游业向着支柱产业迈进的今天,我们隆重举办“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诚邀旅游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回顾总结并分享中国旅游研究的成果,讨论和展望未来5年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关注,引领中国旅游的发展,其意义重大。[0853] [徐永利]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中国旅游研究前沿、理性、责任”,这也是《旅游学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一直秉承的办刊理念。25年来,《旅游学刊》以学术性、权威性、前瞻性融为一炉的形象,在全国旅游学界、业界已成为公认的、最受信任的专业学术刊物。这离不开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诚挚的赐教和大力的支持。[0853] [徐永利]至此《旅游学刊》创刊25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北京联合大学对各位来宾给予《旅游学刊》的厚爱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希望各位来宾一如既往的支持《旅游学刊》,关注北京联合大学的发展和建设。[0853] [徐永利]北京联合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特别是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已任,建校3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投身国家,特别是首都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面对“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北京联合大学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继续推动教育创新,继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北京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衷心的希望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在为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献计献策的同时,也为北京联合大学的发展建设提更多的宝贵意见。[0854] [徐永利]最后,预祝“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0854] [主持人 柳贡惠]谢谢徐书记。《旅游学刊》作为联大主办的一个学术刊物,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刊物,也是一所学校学术水平的体现,联大在未来将尽努力办好《旅游学刊》,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下面,我们有请北京首旅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中根同志讲话!大家欢迎。[0855] [李中根]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让我感谢主办方北京联合大学邀请我来参加“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开幕式和《旅游学刊》创刊25周年的纪念会。能出席这样高层次、专业性强的旅游学术研究盛会,我感到十分荣幸。我真心的希望研究学术成果可以及时有效的转化,并为旅游企业充分利用。[0855] [李中根]进入新世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我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各级政府空前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刚刚过去的5月19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中国旅游日”,这个表明了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这必然给旅游业和旅游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0856] [李中根]首旅集团投资经营现代旅游业和服务业。我们致力于提升旅游业的管理服务水平,力争为旅游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不仅承担了中央、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活动任务,还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充分利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学传统和优势,配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创建了市级实践教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共同探索构建旅游特色教学体系,首旅集团在过去跟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合作当中受益匪浅,今后我们也将继续支持他们的各项工作,为把旅游学院办成一流的旅游院校贡献我们的力量,尽我们的责任。最后预祝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0858] [主持人 柳贡惠]谢谢李董事长。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是学校的重要的手段和培养方式,过年来首旅集团给予了我们北京联合大学大力的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合作,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下面,请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安金明同志讲话。大家欢迎![0859] [安金明]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受北京市旅游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委托,我代表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我们也对多年来为北京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的各位专家表示深深的谢意。[0859] [安金明]近年来国务院和北京市出台了旅游发展的政策。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战略服务目标。去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力争2015年实现一十百千亿”的发展目标,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占全市GDP10%,年入境旅游超100亿,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才。北京旅游发展要实现自然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确认北京市旅游局更名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本次年会,各位专家将就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化以及30年来中国旅游成果当前走势等一体进行研讨,相信本次年会的召开,将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对北京旅游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感谢大家来到北京,诚恳的邀请大家对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意见。祝大家在北京的行程愉快![0901] [主持人 柳贡惠]谢谢安主任的讲话!接下来有请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同志讲话![0901] [王志发]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我们联合大学以及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今天能够应邀来参加我们《旅游学刊》的年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昨天晚上从外地赶回来,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没有什么准备。一是为了表明态度;二是来汲取智慧;第三也是来和我们专家学者交朋友。[0902] [王志发]“表明态度”就是国家旅游局对旅游研究工作应当说非常重视、非常关注。今天我受邵局长的委托,代表国家旅游局首先对我们这次年会活动表现祝贺![0903] [王志发]“汲取智慧”,就是想来亲耳听听我们专家学者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汲取大家的智慧。我确实不知道我们这个年会这么大规模,今天来了之后,我感到非常兴奋。我知道在国家旅游局“挂号”的专家学者,今天几乎都莅临会议。足见我们《旅游学刊》作为我们学界、业界领袖学刊的这种影响力、号召力。我还听说,我们在座的很多专家、学者就是在这个平台上成才、成长、成家、成名。因此,我再次代表国家旅游局,对我们学刊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0904] [王志发](《旅游学刊》)真是培养了一批大家,培养了一批专家。特别是方才我们刘教授,作为资深的办刊人员,讲的一席话,让我很受鼓舞。如果说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我觉得最缺的就是学术研究和理论指导。如果说中国旅游产业体系还不完善的话,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一个没有成熟理论指导的产业是不可能成为成熟产业的;一个缺少理论支撑的产业也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由于中国旅游产业起步晚,所以,我们在理论建设上有着先天不足,好在这些年在我们各大院校、科研单位,特别是在座的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理论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0905] [王志发]昨天,我和我们办公室的人议论了一下,我说我们现在的旅游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但是如果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我想谈几点需求方面的要求或者叫意见。[0909] [王志发]首先,就是需要多做一些基本理论的研究。从理论上,给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支撑,现在好像我们无论是教学单位、科研单位还是企事业单位,都缺少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以致我们包括在院校当中,在学界当中,尤其是在业界当中,都有一种误区,认为旅游没理论,包括学习旅游都不需要学习理论。尤其在院校教学当中,那么我想这是不是与我们旅游理论基础薄弱有关联,因此我觉得作为专家学者,作为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首先应该把我们中国旅游产业的理论体系完善起来,让我们有几本权威性的旅游学概论、导论、通论等等。使我们首先从理论上重视起来。[0910] [王志发]第二,我觉得我们就需要加强对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家都知道,国务院发文把旅游产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实现这两大目标,我觉得有很多战略上的问题需要很好的研究。比如说,战略性支柱产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特征?我们怎么实现这两大目标?我认为都需要我们做战略思考。[0911] [王志发]第三,需要加强对国际经验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别是始终把握国际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引导我国旅游业能够科学发展。[0911] [王志发]最后,我觉得还需要加强对热点问题的研究。现在应该说,有很多问题在困扰着我们产业的发展。有些问题可能都是“老大难”问题,比如说我们市场示范的问题,既影响了百姓的旅游质量,也影响到我们产业特别是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形象。比如,我们的导游管理问题,还比如我们的职业分类问题、产业政策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老大难”问题,可能有些还属于空白性的问题。所以,如果说今天要我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我们专家学者,对我们研究机构提一点建议的话,我认为就这几个方面请大家给予关注。[0912] [王志发]我们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的《旅游学刊》,应该说是我们学界、业界高度认可的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一直引领着我们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一直处于前沿位置。我也衷心的希望我们的《旅游学刊》能够越办越好,能够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产生或者培养出像我们在座的这些著名专家学者。也通过我们理论的创新、学术的创新,能够支持我们产业的创新发展。国家旅游局愿意为我们科研机构、教学院所和我们各位专家、学者提供竭诚的服务。谢谢大家![0912] [主持人 柳贡惠]非常感谢王局长,王局长向我们介绍了国家旅游界的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和重点解决的要务,并且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界的意见》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在这里我也代表联合大学表一个态:“我们联合大学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为把旅游学院建设成为中国旅游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和高质量产学研基地而不断努力。”我宣布“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开幕式到此结束,请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到9号楼下东侧合影留念。9点30分将进入大会主题报告,请各位参会人员返回会场。谢谢大家![0913] [人民网]年会“主题报告”环节开始 [0937] [主持人 黄先开 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旅游学院院长、《旅游学刊主编》]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参加“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0938] [主持人 黄先开]今天,我们新朋老友欢聚一堂,一同回顾《旅游学刊》与中国旅游研究共同成长、一起走过的25年,同时,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集中讨论未来5年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关注,分享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商中国旅游及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之路。[0939] [主持人 黄先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互动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旅游业界,还是旅游学术研究界,都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旅游研究成果,厘清当前的发展趋势,探讨“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五年规划、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0939] [主持人 黄先开]本次年会欢迎大家广泛参与,一同探讨相关问题。大家可以通过搜狐微博互动。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由去哪儿网站提供的价值1000元的旅行箱一只,每半天现场抽奖产生获奖者一名。[0939] [主持人 黄先开]在今天的主题报告环节中,我们首先有请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学刊》创始人、名誉主编刘德谦教授为大家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学科成长的时代推手——关于我国旅游学科成熟度的讨论》。有请刘教授![0940] [刘德谦]我演讲的题目是《学科成长的时代推手——关于我国旅游学科成熟度的讨论》。各位专家上午好!我想说的是,什么是“推手”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旅游生活的变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学科成长所必需的思想解放、所形成的外界条件,这些都成为了旅游学科的发展推手,从而催生了旅游学科,并且让它日臻成熟。[0941] [刘德谦]旅游学科成熟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这个是跟大家一起讨论:(1)旅游活动在中国经济社会普通居民的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受到普遍重视。(2)为大众旅游提供支持的旅游门类,正在成为庞大的产业集群。(3)旅游学科和旅游学科语言系统,旅游和旅游学科的概念体系已经获得广泛认可。(4)旅游学科基础理论已经建立,并在不断的得到丰富(5)旅游在学科当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兄弟院校的认同。(6)旅游与大多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一样,已经可以结合兄弟学科的优点,并其优点正在显露。(7)旅游法规体系和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旅游合作和旅游行业运行的规范,从而优化了学科研究的对象。(8)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现象已经形成,并且已经有了覆盖全国的趋势。(9)旅游学界和业界,对产业发展的态势密切关注,学科前沿研究正在赋予这门新兴学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10)另外一个侧面来验证,其间位置,旅游学科的地位已经形成了其他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格局。[0941] [刘德谦]这十个标准是互相关联、互相补充,下面我把它说的具体一点。在这里我抄了一点我对旅游学科的意见,旅游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产生发展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从旅游与社会、经济和整个环境的关系出发,对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对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对旅游业的构成与运行,以及对旅游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合乎本学科的具体研究,以及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阐述和解释,并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意见。[0944] [刘德谦]下面我来说说我提这十点成熟的标准,第一,旅游活动在我国经济社会当中,我国居民生活中的价值意义,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世界旅游组织,自1980年起在它的“世界旅游日”的口号中已经从各种角度进行了阐述,我国国务院文件强调培育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服务业之后,今年又设立了”中国旅游日”,这个也凸显了旅游对中国百姓的价值。现在居民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都增多,旅游的机会,比如说关于时间的观念,中国的假日制度的变动已经得到证实。1995年实施的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从而产生的“双休日”,之后出现了周末的旅游潮。还有我们的“黄金周”,都出现了旅游的井喷,都体现了居民对旅游的重视。还有去年 国内的出境人口加起来是21.5亿人次,这个也说明了旅游生活在居民生活当中的位置。[0947] [刘德谦]第二,为大众旅游所提供的支持,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正在成为强大的产业集群。之前旅游业已经被定为“支柱产业”,而在我们国务院文件里面,现在又把它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仅仅是支柱产业,而且是战略性,这说明它长期的意义,它事关重大的意义和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就现在而言,中国的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在成为其他门类的聚集体,也成为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业覆盖的不是一个门类,而是好多门类,而且正在扩大到其他的门类。这里姑且不说它的支持产业和上游产业。这里具体的就不说了。[0948] [刘德谦]第三、第四是旅游和旅游学科的概念体系和它的学科语言体系。旅游是人类的一项来源久远的活动,这个细说就不说了,中国怎么样不说了,西方怎么样不说了。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从1841年火车的运行开始是旅游业的萌芽时期,但是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是从197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以后才开始,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把旅游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当前,我国已经有了1000余所院校系,在向学生传播着旅游学科的概念体系,有近百万的学生,现在正在通过学校教育,系统的学习着旅游学科的知识。如果在网上查查相关数据库,比如说学士论文的数据库、硕士论文数据库、博士论文数据库、报纸的数据库等,自1979年起我国旅游的文献在18万篇以上,以旅游作为主题的文章是25万多篇,跨境旅游达到了176万多篇。[0951] [刘德谦]关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的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重要部分来认知来考察,在公报12个部分当中,旅游是与交通、邮电构成了公报的第7个部分。今年3月份,国务院新闻办和教育部推出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我们看看这个目录当中13大类的110个学科,有不少都没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出他们的位置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当中有20多个门类,有15个大类,396个分类,913个小类,然而其中的不少门类大类中的小类,都只能在国家经济当中充当一个较小成分的构成。[0952] [刘德谦]随着旅游活动的普及,我国的旅游活动语言和购买用语都已经逐渐形成。在我们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公布之后,旅游行业和研究用语更趋于规范。《中国旅游大辞典》即将出版,更加为旅游运行和旅游研究提供更多规范的基础,从而使得旅游学科的语言体系更加清晰和丰满。[0952] [刘德谦]我国旅游学科的理论建设,除了《旅游学刊》和其他兄弟院校的努力之下,教材的建设更加重要。刚才王志发局长也说到旅游学概论,这个其中多数取得的成就来看,不失为阶段性的代表意义,或者至今还保持着论断的深刻。受到多次欢迎的《旅游概论》,还有《旅游学概论》,申葆嘉主编的《旅游学原理》,还有《旅游基础理论学》都是经过许多院校的使用和检验,他们大多数一版再版,一印再印,很受学界的欢迎,并多有共识。尤其是有申葆嘉主编的《旅游学原理》的再版,都把主编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都融入进去了。[0954] [刘德谦]值得注意的,这些著作和教材,大多采用了旅游学三要素作为说明。其实,对于旅游学科的成熟与否,是否还可以讨论一下词语的难易?比如说“成熟”,对一年生的植物,结果以后就是成熟了。而对多年生的植物,“成熟”这一词用的就不多了,其实这个是一年一度开花结果的段落。对于学科来讲,它往往是起着某个时代跨时代的研究标志成果。但是社会科学的表现并不显著,比起自然科学的学科成熟度,经过我们的判断,这个是因为物质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跨越式相对有限,而人们的社会生活因为关联性太广,产生了很大的跨度。所以说人们愿意从多角度去考察它的成熟与否。[0956] [刘德谦]关于学科判断成熟与否有很多人研究,其中一些学者进行了专门性的探索。有德国的专家提出了这一探索,还有法国的教授都对这一研究形成了课题。比利时的教授提出的理论学科应该满足五个方面,他用第一个字母来代表是“PAIEL”。应该说,现在在中国旅游学科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衡量标准。[0957] [刘德谦]第五,旅游学在学科当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兄弟学科认可。目前,我国进入旅游研究的兄弟学科越来越广泛,从已经开展的研究和正式出版、发表的论著来看,还有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发展学、旅游管理学等等,从这些分支学科的命名来看,这个显示了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研究正在向旅游学科跨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分支学科作为旅游学科的共有,正好说明了旅游学在学科中间的地位已经得到兄弟学科的认同。[0958] [刘德谦]举一个例子:“旅游地理学”。很久以前陈老师在世的时候,跟现在北大的很多老师都谈过这个话题。他们说我们都是受陈先生的启发,甚至说自己都是陈先生的学生。他不仅评上教授了,现在地理学中间,公认了我们旅游地理的存在。比如说有一些期刊,像地理学的期刊后来改了地理学的核心期刊,再改成工业经济的核心期刊。但是在1988年调整中间,我们旅游学科的核心期刊又恢复到旅游经济类的期刊。还有经济学界对旅游经济的普遍认可,也就是说其他学科对旅游学科的认可,也是这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对于旅游学的研究方法,旅游学虽然现在还没有自己专业的研究方法,但是它跟大多数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一样,已经可以无障碍的选用兄弟学科的各种方法,而且旅游学科的特点正在显著。[0959] [刘德谦]还有独立性的学科方法,如果注意到交叉学科当中分类表示旅游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而要展开的多学科的研究。因为学科的应用和借鉴另一门学科的研究,正是交叉学科的特征,这个衡量标准对交叉学科,综合性学科就不完全适用了。[1000] [刘德谦]还有离开常住地人们的生活的活动,在常住地没有本质的差异;同时旅游服务的工具,除了顾客是外地人之外,它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内容,与提供给本地人也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所以说同样是对人类生活的研究,在方法上、选用上相互借鉴是十分自然的。[1002] [刘德谦]第七,旅游法规体系和和建设对旅游业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旅游法》的制定正在积极的推进。此外,我国的旅游标准化工作也是颇有成效的,其中旅游饭店划分的结点不仅取得重大成功,并且被很多国际饭店所称赞。我国旅游法规体系和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其所形成的对旅游运行的规范,从而就为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可研究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003] [刘德谦]第八,我国的旅游研究题目。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题目已经形成,并且呈现了覆盖全国之势。假如细分起来,一个人数可观的研究群体,他们正在进行了旅游学科的一系列研究,他们之间的会议研讨和学术期刊等等,他们相互沟通,他们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他们坚守教学岗位和教学活动。仅次一项也满足阿姆斯特尔关于旅游学科的要求。[1004] [刘德谦]第九,我国旅游学科的研究的生命力正在蓬勃发展。现在我们的低碳旅游研究等方面都几乎与世界同步,这些研究不仅进口着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赋予了这门学科更加活跃的生命力。其实只要社会在成长,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在进步,旅游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会有实现某一阶段物质成果的时候,但是不会有发展中止、停止工作的时候。[1004] [刘德谦]第十,旅游学的领域和地位已经没有任何学科可以取代。如果从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态势来看,我国旅游院校的规模、我国旅游多样化的格局及其机构的分布,从教师学生研究者的数量,尤其是现在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验证,不难发现,现在我国旅游学科的领域和地位,已经形成了其他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格局。我想这十个条件能够得到在座者或者是我们学界、业界同志的讨论,获得一定的认定的话,我们对中国旅游学科的日臻成熟的想法将会比较一致起来。申先生提了很多很重要的言论,其中有很多对于学科的认定,对于它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1005] [主持人 黄先开]感谢刘德谦教授的精彩发言!刚才刘教授的话,对我们整个旅游学科的创建、成长到逐步发展的过程,给了精彩的阐述。确实我们旅游学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旅游学科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下面,我们来听听中国旅游研究者的反思与展望。有请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教授给大家作主题报告——“顶天立地: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的几点认识”!大家欢迎。[1006] [魏小安]各位上午好,今天是我们旅游学者的大聚会,足见《旅游学刊》的领袖地位和号召。今天《旅游学刊》已经经过了25周年,我举得这25年来,《旅游学刊》主要体现在两句话上,第一兢兢业业、弃而不舍。第二叫做与时俱进,创新平台。我想这两点,也应该成为我国中国旅游研究的精神。[1007] [魏小安]我今天的题目叫“顶天立地”,我想起来80年代的时候,有过一次小的讨论,就是说旅游文化性和经济性。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候有点浅薄了,但是起点都是如此。后来于光远先生一锤定音,说“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这种话我们什么时候都可以这样说,后来我就去找了一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我问他怎么看,他说这个事要划分阶段。如果说我们定了一个产业,本身就是经济性,用不着再强调经济性。但是这个产业的特点就是文化性,但是到了后来文化就不是产业,而是事业。这个事业还有它的特点就是它的经济性。[1008] [魏小安]实际上,我们这么多年也在研究。现在再回想这个题目,应该有更深的认识,很自然就是旅游无所谓文化性、经济性,就是一种生活。因为旅游就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构造了一种现象。就现在来看,今年以来“幸福”成了一个主旋律,现在定位为旅游是创造幸福的概念,应该这样的定位。很自然,对于幸福的理解是多种多样。如果说制造业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服务业主要是提供便利,那旅游业就是创造性。[1008] [魏小安]我之所以说这么一个事,这个反映了我们的认识过程,但是多年以来,我觉得我们有误区,这个误区直接影响了旅游业,这个误区就是我们从国家旅游局开始一直到各级政府、各地旅游局总认为旅游的发展跟我们息息相关。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就总认为我们的工作能够推动一个行业的突飞猛进。但是从逻辑上不太成立,我的看法是不成立的,我们应该指定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既然我们对行业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但是就意味着这个行业有问题的时候也是你的。多年以来形成了这么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很少研究问题,甚至很少正视问题。打开以后就觉得形势一片大好,真的是一片大好吗?这中间就没有起伏、没有反复吗?有。可是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状态,我记得以前我也谈过,我说其他行业有一个特点,绝不避讳行业缺点,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借这个来争地位、争资源。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旅游局的工作力度不够、我们工作手段不足,多年以来在这一点上始终有一点误区,从而影响到了旅游研究成果,使我们很难正视问题,很难深层次的把问题挖出来。[1013] [魏小安]这里面,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政府是处于强势(推动位置),当然以后也是,那未来的发展会形成资本强势,就是政府强势加上资本强势,我们学者就变成了注视、变成了解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解读什么什么,我们为什么老解读呢?我们就没点自己的东西吗? [1013] [魏小安]这些年我认为刘先生说的,我们已经有大量的东西,也有大量独立的声音,但是这些独立的声音还不足。正是因为这样,同样也造成了造假,觉得学者是一种附庸。我们教育学这块比较独立,但是剩下的都是解读,这个不行。再加上现在各个方面的需求都非常的强烈,政府的需求、业界的需求、资本的需求,也使我们忙的不亦乐乎。今天这里有一篇文章,我不想念稿子,我就想把我最近考虑的题目简单说说。[1016] [魏小安]首先,现在我们对这些根本性的东西认识不够,或者是说我们的认识到了,可是为什么它没有转化成一个社会成果呢?孔夫子说“食色性也”,这就是原理,无需论证。旅游只是一个社会形式,旅游有人的自然天性,其实这个就是原理。这个东西我也没有仔细想,我就是一个感觉,为什么考虑这个东西呢?因为它涉及到我们人的自然权利。这个在各种公约里面也写进去了,但是我们围绕着这个自然权利也在研究。[1016] [魏小安]还有就是结构性的问题,我觉得下一步中国旅游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性的问题。但是,我感觉他们都有点晕,张口就是“未来5年是我们中国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这话你说不说都是这样,根据最近几年我在全国跑了十几个省,我了解的情况,我估计未来5年,中国旅游投资是5万亿。这个是什么概念?我们按统计下来,大概是5000亿的增量幅度。实际上不止这些,但是5万亿,这里面会有多大的水分?我们光说形势搞大了。但是这里面最大的问题,不是数量增长多少,因为数量有一个自然过程,你推动不推动都在增长,因为需求在增长、市场在增长,最大的问题是结构优化和水平提高。那下一步就是泡沫化,各行各业都有泡沫化的问题,旅游有没有泡沫呢?我们的泡沫表现是什么呢?我们这些泡沫对下一步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呢?一旦这些泡沫破灭了,会产生什么样的格局呢?比如,现在资本,尤其是强势资本大量进入,这只是一个看好旅游前景。很显然,房地产在限制,各个行业都在限制,大量的游资找不到出路。所以他们就想进入旅游产业,但是这样大规模的进入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1018] [魏小安]我们很少谈危机,好像危机还是传统概念,说危机是资本社会才有的,我们社会主义没有,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危机。这样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包括结构性的问题,包括泡沫的问题。实际上,这恰恰是需要我们学者发出独立声音的时候。但是现在大家都说盛世太平,这个问题谁来研究呢?现在很多投资商、老百姓大家都晕,我们也跟着晕的话,将来吃苦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学者,因为我们拍拍屁股走了,漂亮话说几句都走了。[1023] [魏小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旅游事业。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要想谋取中国旅游发展的地位,这个是核心。我们下一步的布局是产业旅游布局,这个涉及到我们国家总的经济利益的扩张,涉及到我们整个资源的斟酌,这个是国家最重要的。我们旅游发展如果离开了这个东西发展不了,因为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有过非常成功的案例。[1025] [魏小安]在这里面自然就需要研究中国旅游研究化的问题,包括价格权的制定、规则的参与权等等,我们现在大体上满足于话语权,包括中国代表团地位不高,他们给我们戴“高帽子”,一听这个还挺高兴,但是实际上是等着你花钱了。大家也知道,中国有钱。在我们这里花点钱,算不上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满足这个,在旅游权利建立和权利争夺过程当中,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地位。再过5年就是所谓的“世界旅游强国”了,世界旅游强国最根本的就是这个。如果我们还只是研究几个企业走出去,怎么走法,恐怕还是很难。[1025] [魏小安]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想着玩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地理学、文化、社会方方面面。实际上这个里面,我们这个学科的成熟度,我们首先不是说我做事情要符合规律,我们旅游学科是要研究旅游学科到底有什么规律。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我觉得我们现在不足。我们要把规律挖掘出来,然后才谈论符合规律、认识规律。也可以说,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很多国家受损失,中国是一个大国,同样旅游在这里面能得到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我们不研究,好像什么都是我们的工作成果,我们不这么认为。但是现在三个红利都在减少,到那个时候对我们旅游有什么影响呢?我想,对“十二五”,对发展趋势可能会明白一些。[1027] [魏小安]最后一个问题是小费,按理来说小费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但是我现在特别关注,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个问题,现在旅游的税费非常多,这种财税体制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什么了?我们利润空间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多,然后还有《劳动法》,所有我估计,下一步中小的制造业企业会大规模的破产,同样我们的旅游企业也会有相当的一批日子过不好。小费是一线员工薪资里面很重要的一点,至少从这一点上,对我们旅游企业减轻负担,同时能够保障服务质量,同时对于地方服务质量会有很大多作用。[1028] [魏小安]今天我只是把题目提出来,但是我想旅游生活在不断的发展,旅游产业在不断的变迁,不断的会有新的题目发生。很多新的题目,如果我们作为一个话题来讲,或者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它也没有那么新。我也希望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旅游学者能够更多的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能够在各个方面起到自己的作用,以避免摆脱我们只是注视或者是解读的这种形式。现在有很多报刊都邀请我去解读,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本来就不同意,我怎么解读?我要把我不同意的问题说出来,你还没法登。所以说,我们的媒体要有魄力提供一些不同声音的舞台和平台。最后,我希望《旅游学刊》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研究,不辜负大家对它的期望。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1029] [主持人 黄先开]感谢魏小安教授真诚直率的演讲!他给我们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旅游研究”涉及的方面比较宽泛,海外学者对中国的旅游研究、中国学者对中国的旅游研究在研究问题、研究脉络、研究趋势方面有何特点和不同?未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保继刚教授将为大家进行梳理和解读,他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有请保教授!大家欢迎![1030] [保继刚]各位学者、各位朋友,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来介绍一些我对中国旅游研究的一些想法。今天这个报告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国外学界对中国旅游研究的一个综述。这些年中国旅游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我们梳理了100多篇国外学者对中国旅游研究的论文,作为一个初步的总结。第二,是国内学界我们自己对中国旅游研究这30年怎么走过来作为一个梳理。第三,对未来的发展谈一点看法。[1031] [保继刚]国外学界对中国旅游研究,这方面没有时间展开讲,因为这个是做了两篇论文的分量,其中有一篇已经在《旅游学刊》发表了,还有一篇英文的稿子没有发表。我简单来说,如果从研究者的角度来分类,这个可以分三个大类,一个大类是指早期纯粹是外国人学了中文,学了中文以后,在中国做自己的田野调查,提出对中国旅游的看法。这样的学者,像美国在迈阿密大学的斯丹利·图丝(音译)教授,他还会讲维吾尔语,因为他在新疆呆过。还有一些学者在云南待过,还有的学者在贵州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些人是在外国人中能用中文来做研究的学者的代表,那他们所在的领域有像文化学、人类学,他们关注的是旅游发展等,尽管他们的一些观点得不到很多人完全的赞同,但是他们采用深入的田野调查的方式,他们调查的结果,对国际旅游学界了解中国,对中国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是很有代表性。但是很遗憾,外国学者真正学中文到中国做调查问卷的越来越少,就是能掌握熟练中文的人越来越少。[1034] [保继刚]另外一种像我们在座的一些教授一样,就是中国人到海外去读博士,特别是在博士期间,做了很多的研究。这部分人有一部分做完博士以后,回到大学教书的继续做研究。但是大量的人没有在大学做继续的研究,这部分人慢慢的就不出现了,所以有些学术信息随着时间在衰减。[1034] [保继刚]国外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学术关注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讲总体也在减少。现在发表论文最多的一部分是合作,合作里面有两个部分,一部分特别是有中国特别大的研究项目招了大量的中国研究生,有一些大学在中国招了大量的中国学生,而且对中国还进行长达十年的资助。这种是借助于中国的学生,或者是跟访问学者合作,或者到中国来参加访问项目,然后是实地考察以后做研究。另外一部分是观光旅游,没有做过很深入的调查,再跟我们的国内做合作,这种现象现在是逐渐多起来了。[1036] [保继刚]那这种现在的多起来,有很多因素。实际上魏小安司长在他的文章里面写的很精彩,这个现象我想国内外都是一样的,他说“不赶快出成果,学者的生存就有问题,没有专著教授的资格也有问题,商业社会,学术也亦然„„急功近利的社会需求、功利化的目标形成了中国旅游研究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现象。”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没有做比较细的文章分析。[1042] [保继刚]从学术贡献的角度来看,大概分几个类型,一个是引荐和应用的方面,就是把西方的理论引用过来,在中国进行应用。包括其他的一些理论,这些部分主要是介绍的作用,还有双方引荐,这个是两个方面的。另外一个方面的贡献,就是有一些理论检验的方面,就是把西方的理论应用到中国,比如说古镇保护等等。第三个方面,总体来讲在理论建构,基于中国的研究做出独立的理论建构这样的文章,目前还是比较少的。这个很简单的西方的学者对中国的研究,这个研究不包括港澳台的学者对中国的研究,主要是在海外的其他国家做的研究。[1043] [保继刚]第二个部分,简单对国内学界中国旅游研究的一个回顾。我曾经做个过一个旅游地理30年的回顾,把中国旅游地理分成三个十年来做一个回顾,这个现象基本上符合我们30年的理论研究。第一个十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是理想主义的阶段,在座的像吴必虎80年代读研究生的这一批人,我们都会很怀念80年代中期中国一段思想特别解放,学术特别理想化的那个时代,非功利的一个时代,功利主义非常少的一个时代。尽管这十年地理学、经济学、少数学科才开始介入理论研究。包括魏小安先生在80年代做了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尽管这个时候的文章数量,培养的人不多,但是这个时候做的一批基于中国本土旅游实践的非常“阳春白雪”式的研究,非常书斋化的研究,非常非功利化的研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为第三个十年的发展,我们在80年代积累了一批还具有一点理想主义的人才。[1046] [保继刚]第二个十年是“千军万马奔旅游”。那个时候学界是什么状况呢?我绝大部分的同学现在都在美国,一部分下海,一部分做官,学界当时留下的人很少。这个时候理想主义没有了,实用主义占主导,特别是旅游发展是很实用的学科,在旅游规划等等现实环境下,很多人都进入到旅游经济的领域。比如说景观设计、生态、地理、林学、农学、历史、文化,我们可以在历史系里面办旅游系,我们可以在地质协会里面做旅游协会等等等等,就是“千军万马奔旅游”,这样的情况下,真正具有理论贡献的成果不足,并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研究内容非常缺陷,研究本位性下降,研究规范性的问题,研究视野的问题,这个时期比第一个十年,对国际前沿的关注度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因为,年轻一代要么出国,要么下海,老一辈的人,在搜集文献或者是各个方面,已经有一定的限制、局限性。那这个时期,实际上是对国际关注度反而是下降的,所以说是实用主义阶段。[1047] [保继刚]最近十年,是“立足本土,接轨国际”,是理想主义回归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阶段。我们现在出现了一批立足本土,接轨国际的理论。这个时期,积极引进国外的成果,包括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并致力于本土化的过程。后来大陆学者的成果陆陆续续在国际刊物上出现,并且在增加,还有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旅游会议逐渐增加,这个是跟中国在世界旅游的地位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说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一些立足本土,接轨国际,尽管我们依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是我想对30年做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总结。[1048] [保继刚]第三,在这样一场会要谈中国旅游未来研究,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说很粗的勾几个线条,比如说持续关注旅游研究的理论建构,在30多年前,英国学者科伯特(音译)说过一句话,到今天仍然适用,他说“毫无疑问,未来研究中大的进展将是在概念上和理论上,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概念,只有案例数量增加以外,将不能有什么别的进步”。我们在立足本土,接轨世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大量的研究只是在案例的增加,而对世界旅游研究或者是理论没有概念上的贡献,那我们进步会很小。[1049] [保继刚]扎根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的深入调查研究,以理论思考可能形成系统的、抽象的认识,同样可以形成理智性的经验支持。中国的研究可能会提供一些经验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中国现实下来进行理论、进行提升,并实现同西方理论的对话,乃至最终的超越,实际上不是超越,不是我们一定超越谁,而是说基于中国的理论提出理论来解释中国,或者是解释中国的理论,将来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不能解释的东西,我们在中国提出来了,这个是我们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能得到大家认可和尊重的关键所在。[1050] [保继刚]还有强化旅游经济的知识和输出,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旅游,但是旅游研究的知识和理论怎么输出到其他学科?这是旅游研究下一步必须要重视的事。这种的理论输出,才能让其他学科认为旅游研究是一个东西,要生存。如果说我们只是说在小圈子里面说这是一个东西,我们在一个学科群里面很难占住地位。比如说地理学做旅游十多年,这些年得到了地理界的认可,标志性的东西是成立了专业委员会,旅游地理的研究成果在《地理学报》,我们最好的杂志上有比较多的声音。如果在第一个十年,几乎没有文章。第二个十年文章开始有,第三个十年文章很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旅游地理的资助,第一个十年只有几项,第二个十年多了一点,第三个十年大量的增多。所以说我们文章的输出,不仅要在旅游刊物上发表,那么能不能在中国社会科学等一流的杂志发表。我们经济学研究和经济的文章,能不能在经济学期刊等等这样主流其他学科的母体学科的主流杂志上发表,那这个学科就会更强的影响力,或者是知识输出,你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1051] [保继刚]另外一点,就是提升我们自身的旅游学术刊物平台的学术水准。今天是《旅游学刊》25周年,我们集结了海内外非常重要的一批学者,我们在这里非常祝贺《旅游学刊》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旅游刊物里面,我们只有一个《旅游学刊》能挤入我们的核心期刊,在我们学校里面《旅游学刊》是唯一一个二类刊物,其他的都是编外的。到了三类的话,在我们学校基本上不会有人看了。所以说提升整个旅游刊物的学术水准,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这个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应该说,我们还要继续强化同行的评价意识,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专家,充分利用我们海外的华人学者,在国际上的认可,提高我们刊物的认知度。[1052] [保继刚]另外,我们旅游研究的应用水平要有深度。我们现在有大量的旅游规划公司,国际咨询集团产生了。我们在规划的具体的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强大的力量,但是我们在影响到国家各级政府的大量决策方面,能不能出高水准的东西,比如说国务院41号文,如果在没有出台之前,我们有非常好的文章,把旅游业说的非常清楚,在国家对内战略、对外战略起很重要的作用,那可能我们的理论研究的应用型水平就会进一步的提升。我的演讲就到这里了,超了一分钟。谢谢![1052] [主持人 黄先开]感谢保教授的精彩发言,保教授从国外学界,我们国内学界对中国旅游的研究,在短短的20分钟之内,给我们做了一个全面、系统、深刻的分析。我也感触特别深,确确实实,在旅游的业界里面,我们旅游的研究,如何提升发展我们的发展思路。刚才保教授也提出来了一系列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今后我们的旅游研究要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这种全国的、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的一流刊物上,有我们旅游学界的声音。《旅游学刊》在国内有一些影响,但是国外有一批非常好的旅游业界的刊物,这次我们大会也非常高兴的邀请到了我们国际上权威的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ism Research主编Prof.John Tribe,下面我们有请John Tribe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1053] [人民网]Annals of Touism Research主编Prof.John Tribe做报告 [1054] [人民网]Prof.John Tribe结合近年在Annals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介绍国际旅游研究的现状、趋势和创新。[1056] [主持人 黄先开]谢谢John Tribe精彩的演讲,他演讲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国际旅游研究的一种大趋势,以及他们的选题,特别是印象很深的给我们一种大的创新。我们国内的旅游研究,可能不能仅仅的停留在解释我们的旅游的现象。通过我们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通过我们的研究引领我们旅游业的发展,这样是非常大的课题。前面几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解读了我们的旅游学科,旅游学科发展面临着大的发展趋势。从不同的视角,给我们的分析,我想对我们接下来从事我们的旅游教育也好、旅游研究也好,都会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1119] [主持人 黄先开]因为我们前面的安排非常的紧凑,我们接下来有10分钟的茶歇,11点半请各位专家学科,再回到我们这个会场,我们再接着下一个议题![1119] [主持人 黄先开]请各位专家就坐。现在我们开始第一论坛,“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研究的五年规划。有请论坛主持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大家欢迎![1139] [主持人 戴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各位上午好!现在很快到吃饭的时间,我们也抓紧时间。我们这个论坛讨论的嘉宾、专家学者包括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首席教授宋海岩教授;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张润钢博士;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崔凤军教授;去哪儿网副总裁张泽先生;有请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宁泽群教授 [1140] [主持人 戴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各位好,我们抓紧时间,开门见山。应该说难得有机会,我今天坐在这样的位置上跟大家聊天。我们这场讨论的的主题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研究的五年规划,我们刚刚做完国家的“十二五”研究发展规划,这个是对产业进行规划,对学术怎么进行规划,我还真不太知道怎么规划的。刚才几位演讲嘉宾说要创造更加自由的环境,尽管如此我们还要完成这个“作业”,既然是规划,那就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归纳,也离不开对现状的判断,并且对未来的谋划,大体上分几个小环节。首先有请几位跟我们聊聊,在过去5年,乃至35年期间,我们旅游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经验或者是启示?我想这个话题,是不是有请我们学术界,或者是目前学术界更有理论教授头衔的几位来先说说。先请海岩教授先说说![1141] [宋海岩]谢谢戴教授,很高兴到这里跟大家分享中国旅游研究具体性的问题,首先感谢邀请。那么这个话题,像戴教授说的,实际上是很大的话题,要归纳过去二三十年取得的成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1141] [宋海岩]我就讲几点,也就是从近几年个人对旅游问题的研究所遇到的一些趋势性的问题,我简单的归纳一下。因为还有其他的教授和学者,还有业界人士要发言,我就非常简练的归纳几点。[1144] [宋海岩]第一点,就是最近几年研究比较多的就是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因为游客现在消费者行为跟十年或者是二十年以前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十年以前游客的消费行为,还是大众旅游的趋势。在这种行为的驱使下,主要是由价格来驱动的。最近几年,游客的行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游客逐渐成熟,人们以兴趣为导向,已经不是完全是大众化旅游了,目的地的选择是以他的兴趣作为选择的。兴趣导向现象的出现,现在有很多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我想有对业界有两点启示。第一个是消费者行为,主要是新的研究显示,80后、90后逐渐成为主要的游客,他们的消费者行为跟传统的消费者行为不一样,尤其是他们网上消费更多一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跟他们消费行为融合在一起。这样对企业以后做产品开发、做规划等等有很大的启示。这个跟信息技术的融合,使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包括过去发表的文章,还有《旅游学刊》也有很多这样的文章。[1144] [宋海岩]第二,刚才John Tribe教授也提到这方面的问题,就是他本人认为旅游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他讲的这个很有道理,现在的旅游研究实际上根据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等这些学科里面吸取一些精华,应用到旅游研究上来,而很多研究者也是根据这个现象来对旅游进行研究。因此,他认为旅游学科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旅游作为一个学科,还没有成熟。这个就对我们在座的学者和教授,提出了很高的预期,就是怎么样使旅游学科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145] [主持人 戴斌]我们想重点问一下吴教授,过去5年中国旅游的经验。[1145] [吴必虎]我开始没有仔细看这个题目,我开始以为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规划,后来一看是“旅游研究规划”我就不敢上来了。旅游研究是不能规划的,旅游研究作为个体来讲,所有的旅游研究者应该有自由的研究范围,但是我想作为大学的校长、旅游局的局长,他们要做规划。[1146] [主持人 戴斌]我希望您给我们一些鼓励,过去几年里,您有很多的经验。[1148] [吴必虎]过去5年和过去35年,中国的旅游研究有几点可以提一下。第一点我想研究的对象从观光旅游向兴趣旅游变化。现在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就是休闲、度假都叫玩,这个旅游的范围扩大了。第二点,队伍和学科的变化。刚才John Tribe也讲到了,旅游研究不是一门学科,但是为什么我们到一起开会呢?所以,我认为旅游研究有一个共同研究,这个对象是一群学科,这一群学科在过去5年或者是35年来形成了一个“池子”,然后大家都到这个“池子里”。第三点是,说研究旅游没有经费,这个看法我不太认同。现在我们有很多基金会,应该说想做旅游研究的人,经费也是很容易的。[1149] [主持人 戴斌]那宁泽群教授怎么看呢? [1149] [宁泽群]刚才宋海岩说的那个观点,我不是特别同意,我也不太同意外国那个学者的观点。因为什么呢?我觉得30年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就。那么我觉得,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起点都致力于国外,而且我发现国外对这方面的兴趣并不是很集中。这个也可能基于国外的旅游发展没有我们发展的更迅猛,而且更重要。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是30年来关注的。另外一个是它逐步成熟,因为我主要搞旅游经济这块,最早是从马克思引来,后来逐步加入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东西,包括融合什么的、市场经济、财务的东西等等。现在逐步开始形成旅游经济学特有的一个研究的问题,这个都是一个进步。包括刚才保继刚教授也说过,说地理学会已经承认了旅游地理。所以,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体系是跟国际上有一些差异。这个和一些特点有一些关系,这个我待会儿再说。[1152] [主持人 戴斌]谢谢。[1152] [宋海岩]旅游经济学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有很大的发展和推进,但是你看旅游经济学的书籍和文章,你会看到,所有发表的文章,甚至旅游经济类的书籍,主要是用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去解释旅游现象。或者是说描述旅游现象的书,会用一些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或者是把旅游经济学的理论论述以后,举一些旅游经济学的例子。很多书籍都处在这样的阶段,旅游经济学已经慢慢的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它还是经济学下面的分学科叫旅游经济学,它跟健康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一样,他们都存在着经济学的分支。[1156] [主持人 戴斌]今天这个话题其实这个框架很大,所以说细节的问题我们另外找时间。刚才谈了很多我们的成就、人员、氛围、成熟度。我想我们过去在旅游圈里做了很多丰功伟绩。刚才吴教授提出来旅游发展30年,我们发展扩大了,人员不断更新了,经费也增加了。宋教授说,有些领域在逐渐成熟,而且跟国际的差距也越来越小。那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1157] [崔凤军]他们两位的发现都是正确的。我感觉到旅游的实践与旅游理论是相关的,我唯独看旅游,我觉得旅游的学术研究,现在缺乏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旅游研究的壳,就是原科学研究。也就是说要建立旅游的范式,可能需要点历练,需要点研究的投入。我觉得这是可能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1158] [崔凤军]第二个当然就是我们的旅游学科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问题。我们不要排除其他学科的理论,旅游研究只有二三十年,你现在没有几个可以作为成熟的理论,真正在实践中应用的比较好的,除了自然学科、设计学科之外,有三个东西。第一个是产业经济学。因为旅游经济核心就是中观经济,其实就是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很多东西都是非常非常有用的。第二个应用社会学,特别是应用社会学领域里面很多的领域,我在实践中可以大方的使用。第三个是公共管理学里面的领域,特别是跟政治学理论相关系的理论,比如说西方经济学的治理理论,他们强调各个方面的参与,让对旅游经济的管制是否可以更加放松?等等这些问题,我想是我更加关注的。[1159] [主持人 戴斌]您觉得这里面存在这个问题呢?因为今天我是主持人,我不能谈这些观点。我是想说,可能我们这个时候实践一直领先于理论。我想在座的已经成名的人之外,还有一些年轻同志,还有搜狐网、人民网会进行更大范围的直播,有一批年轻人想知道我们的看法。那我们是不是对现状做一些判断?如果对旅游学科做一些工作,请张总给我们说一下,就当前的环境下,我们旅游研究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对我们学术界有什么期待和要求呢? [1200] [张润钢]刚才听了几位的发言,我不是很认同刚才几位的说法。我自己的观点是,我觉得我们的旅游研究有这么多经济学家,但是从企业的具体实践来看,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很难在企业转化成实践的。而且中国旅游企业里面,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怎么样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逐步的更加适应这种充分市场竞争的需求,从企业治理结构,甚至包括政府管制,包括我们企业开发的产品,到底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越来越具有竞争力,至少在这一点可以这么说,我们迫切的希望我们旅游经济研究能够有更新的的实践性的成果。[1200] [主持人 戴斌]那么究竟有哪些需求呢? [1201] [张润钢]这个需要我们搞研究的人来研究我们有什么需求。[1201] [主持人 戴斌]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还有去哪儿网的副总裁张泽先生,我也想从您的角度,听听您的想法。[1202] [张泽]谢谢戴教授,我觉得在座的都是专家,泰斗级的人物。其实中国的旅游在全球是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而实际上中国的在线旅游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说携程旅行网,他们在线的领域里面已经可以跟全球最大的在线网站来抗衡。[1203] [主持人 戴斌]您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对在线网站怎么看呢?你们对学术界也有期待吗? [1203] [张泽]我们也期待着学者的研究。[1203] [主持人 戴斌]在欧美国家这种研究应该是比较多的,那么他们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怎么样呢? [1203] [宋海岩]“官学研”之间的关系,在国外,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实际上这三部分是不能分开的。“官场”实际上是提供研究经费和教学经费的,因为在英国的学校,英国有110多所大学,只有一所是私立学校之外,其他的都是公办的,是政府提供资金的。政府的职能是提供教学和科研经费。至于学校里面的研究团队和老师开什么课程,搞什么课题研究,政府是放开的。把只管给钱,不管结果。那他们怎么管呢?就是每一次5年的时间,他要做一个全国的、各个大学里面的研究评估,通过这个研究评估,决定给这个学校出多少成果,包括发表的文章,还有专利多少来看你的成果。[1204] [主持人 戴斌]就是看你发了多少文章,还有多少专利。[1205] [宋海岩]对。那么学校的话,它的职能是研究出来的结果,一定能够会应用到实践当中,才算你的研究有成果。除了你在学术上,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以外,同时还要考评你的创新,或者是研究结果,你在企业当中的应用。我们这个叫对业界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有一套评估体系,就是政府投资以后,还要看在学术上、业界上的应用成果,同时业界也参与学校的教研。他们怎么参与呢?他们参与学校里面的课程设置,他们一般大学参与进来的话,对学校课程设计他有发言权。就是说课程设计出来以后,一定要经过业界的认证,这个课程才能开出去。同时研究的话,企业当然也可以提供一些研究经费,比如说在国外,有一些航空公司会提供一部分资金,设立一个教授,这个教授负责这方面所有的研究。[1205] [主持人 戴斌]我能问一下,学校研究的经费来源是什么呢? [1206] [宋海岩]因为企业有一些项目,有一些项目课题,需要学校里面去研究,但是这个肯定是有经费的来源。业界有的时候一定要有经费支持,同时学校研究成果以后,业界要应用,这个时候业界不需要提供经费,但是它实际上是从别人的结果当中来收益,这个有公共的收益,也有特定的收益,这个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206] [主持人 戴斌]吴教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1209] [吴必虎]其实这个问题,很显然现在我们脱节,像理工和业界的距离,其实这个脱离很严重。这个有好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政府本身对教育管制太多。比如说教执委对各个大学办什么专业、上什么课管的很严。教育部有什么指令性的安排,所有的大学都要跟着它走。这两年教育部在评估北大的一些专业,他们要求所有的标准都一样。还有教授本身开课计划不是按照市场的要求,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1210] [主持人 戴斌]因为我们谈的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研究的五年规划,我们也想知道,究竟目前的政府企业需要什么?究竟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学术环境?但是建构是非常艰难的。[1210] [吴必虎]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讨论的。[1211] [崔凤军]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实际上从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对于旅游研究的要求应该是很高。但是现在目前旅游学术界满足不了这些要求。所以在旅游实践过程当中,更多的是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比如说我做旅游营销,旅游营销效果的平庸,就这么一个话题,旅游学术界内可能都支撑不了。比如说我一年有几千万的资金,投到不同的领域搞城市营销。他们到最后都会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类型。在管一个营销的时候,我招标、应标,我钱花不出去,因为没有一个类似的教授、领导的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不会。这个实际上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很不够的。[1211] [主持人 戴斌]他说上千万投下去,搞一个城市的营销,这个效果在经济学上怎么评估呢? [1212] [宋海岩]这个要看每一个营销的收益率,收入多少、投入多少,这个在研究上很容易做到,但是有没有人这样去做,这个不好说。所以,我还是想说,研究的体系跟实际脱节,这个现象实际上是永远存在的。正因为这样,人们都要想摸索实际,所以才做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个事情,就是说企业或者是消费者做出某一个事情以后,他才会主动研究这个事情。比如说去哪儿网这个网站,这个网站的发展的速度比国外的网站速度发展的比较快,是因为很多人关注这个网站,使用这个网站,才使这个网站发展得如此迅速。但是研究人员就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说当消费者在使用这个网站的时候,他会给企业提出一个什么样的启示。[1213] [主持人 戴斌]谢谢宋教授。我听明白了,就是在西方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且他们也有产业研究。还有张总,您这个去哪儿网办的这么好,这个是政府规划出来的,还是学校告诉您这个模式的? [1214] [张泽]没有。[1214] [主持人 戴斌]这个面临着一个问题,这种情况政府推动得了吗?学校推动得了吗?是群众的消费来推动的。学者的功能本身就有创造性的功能。我想对“十二五”期间,我们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环境,这个环境非常的复杂。与其互相指责,不如大家一起坐下来一起讨论。那么在未来5年中间,如果把中国旅游研究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我们应该怎么样呢? [1215] [宁泽群]我这个问题还是考虑了一下,因为刚才有一些观点其实我不是特别同意。原因在哪呢?比如说,我国产业提出的东西不能解决。其实是因为我们基础理论研究有问题,所以整个旅游发展模式出现偏差。这个时候它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实际上好像是基础理论。如果在“十二五”未来有规划的话,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可以考虑,我同意吴教授的观点,我认为学术研究不能规划、没有规划。因为它是一个个人创新的问题,可能就是这个人,他有这种想法以后,他提出一个理论或者是基础的观点,会引发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来深入形成这个理论的。[1217] [宁泽群]那么,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我认为我们国家目前旅游界出现的问题,跟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我们认为这个旅游应该增长,但是我们增长实际上按照数量来说,真正旅游的内核的东西并没有把握,所以说你不知道应该解决什么东西。[1217] [主持人 戴斌]你的观点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吗? [1218] [宁泽群]对。刚才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了国外有一种按照旅游者类型的,但是我恰恰认为,他的这个行为发展模式没有很好的进行研究,这个要反映到社会文明的层面。就是关于人的身心健康这方面没有人去研究,包括哲学意义上的一些东西。那么我们研究中国旅游的内核是什么?旅游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它是一个异地的关于休闲体验或者是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我们以什么方式来判断?而不是说,就是一个大家都去观光了以后,增长了以后,我这个经济就增长了,这个是最浅薄的(观念)。[1218] [主持人 戴斌]那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1219] [宁泽群]第一个是重点研究理论本质,特别是它的行为方案的模式。第二个观点是我认为产业的研究,应该落足于我们本国的情况,我认为,我了解了这个关于国内产业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跟我们体制有关系。这种情况不可能在国外出现。[1219] [主持人 戴斌]我问的是中国旅游研究的规划,而不是对中国旅游学术的规划。那么对于未来5年你还有什么期待呢? [1220] [宁泽群]我们要保持一个竞争性的市场,这样才会有市场的绩效,才会给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还有一个,我认为是总体的发展研究,就是政府这一层面。政府这一层面,就是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弄清楚政府该管什么,和不该管什么。这个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去管行业的东西,是政府的一个错位。政府应该管的是旅游的福利和整体市场的配备。[1222] [主持人 戴斌]那么您对未来5年,中国旅游经济应该加强哪方面的研究呢? [1222] [张润钢]我不是搞研究的,说不了那么专业的,我还是从需求来讲。我觉得旅游业跟传统的哲学、社会学科不一样,它已经形成了这么大的产业,我们不反对旅游研究适当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但是我觉得旅游研究的主题可能还是要提,因为这么大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不管对企业而言,还是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应该要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个是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我经常想,比如像中国乒乓球,这个是我们的国球,在全世界影响非常大,我们知道有乒乓球的研究所,他的研究所研究的不是乒乓球的起源、定义,他们更多的研究是这些完全技术层面的东西,比如说拍子、海绵。像我们做旅游行业研究的大部分的机构,应该在未来的规划当中,有一个更明确的自身定位。我是侧重政府还是侧重产业政策。总而言之,目前存在的跟行业有所脱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是我们定位不清导致的。[1223] [主持人 戴斌]希望各个研究机构定位更清晰一些是吗?如果您企业遇到问题,找不到一个机构或者是一个群体帮助您解决怎么办? [1224] [张润钢]我们自身努力研究解决问题。[1224] [主持人 戴斌]请崔主任从政府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观点。[1224] [崔凤军]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旅游学术研究有没有五年规划?我觉得应该有,绝对有。因为5年,你想想,首先这个是你个人的行为,你自己连五年研究什么都搞不清楚,你还当什么专家?政府也要有研究的规划,很多重大的旅游问题,如果政府给了规划,就可以让大批的专家去研究。但是为什么没有规划呢?我相信在座的专家5年肯定有一个目标,而且每年都有自己的目标,所以我觉得应该有5年规划目标。[1225] [崔凤军]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很多实践领域方面的要求是存在的。比如说对于外资进入中国旅行社行业,如果我们要提前研究的话,我们就不至于今天旅行社行业还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在加入WTO之前让外资进来,现在中国的旅行社行业现在处于什么竞争状态呢?就是过度自由竞争状态。[1226] [主持人 戴斌]您觉得旅游未来5年发展规划,这个由谁怎么做呢?这个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需要机构平台、需要机制来解决。[1226] [吴必虎]关于未来中国旅游研究的规划,我们应该做一些应用型的研究。我们应该找一些大学的教授做,作为研究者应该研究,应用理论而不是应用,戴斌院长应该有时间、有钱去做理论研究。这个是我提出的一个观点。[1226] [吴必虎]第二个,研究应该从政府发起。在中国,政府对所有的方面影响力很大,资源也最多。所以说从政府来讲,首先是教育部,教育部应该尽快推进旅游一级学科的建设,我们知道就像John Tribe讲到,旅游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有共同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但是我们必须要推动它的学科存在。否则的话,我们没有地方发论文,没有机会出国,所以说我们要尽快完成旅游学科的建设。比如说建筑学是土木工程,城市化是土木工程,最近城市化成功晋级一级学科,但是他们又不满意说,应该是学科门类。其实城市化设计很多,旅游也是一样,旅游涉及到应用,应该走到一级学科的建设。这个怎么建设呢?所以说,我们应该多找教育部沟通解决这个问题。[1227] [吴必虎]还有,就是国家旅游局本身。国家旅游局对旅游学的非常重视,比如说设立研究奖什么的,但是这个办的比较晚。另外就是研究钱太少。我的第一点观点就是应用理论研究。第二个教育部要推进旅游学科的一级学科建设,这样学科地位自然而然就起来了。第三个就是国家旅游局要重视专家的作用。因为我不是很正规的教授,因为我们在大学里面做旅游的都没有什么地位。[1229] [主持人 戴斌]我想问一下张总,您对中国的旅游研究有信心吗? [1229] [张泽]我有信心。我们要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我可能说的比较微观,中国日报2009年的一组数字,在线旅游收入增长到14%,但是美国的达到了70%,欧洲是50%,印度是30%。而在我们看整个所有的这些国家发展当中,达到20%的收益以后会成长为50%,所以说我们国家也会达到在线旅游的阶段。那我们也需要研究一下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在线旅游在中国旅游行业来说,已经是一个在国际上落后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更好的研究这样的模式,是不是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1231] [主持人 戴斌]好的。谢谢!再过五年之后,中国的旅游研究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1231] [宁泽群]戴院长,我插一句,因为我针对张总的问题来说的。因为他说目前中国的在线旅游非常低,像美国是60%、70%、80%,这恰恰是我们基础研究没有突破的问题。西方国家是散客旅游,中国是团队旅游。虽然中国散客化很高,但是基本上还是以团队旅游为主。等于是散客的研究我们是很弱的,包括规划上也是这个情况,比如说城市,我们城市明明它的最核心的资源是他的生活方式,基本的东西,但是我们把城市规划成一个景区,把真正的生活都给剔除了,这个是基本理论没有研究到的问题。所以才会出现政府去讲增长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1232] [主持人 戴斌]我们这场主题是中国旅游研究5年规划,这样的规划有一个目标或者是展望,这是什么样的目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去值得我们奋斗。那么对未来5年,我们中国旅游研究应该是什么样呢? [1232] [宋海岩]对于未来5年,中国旅游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上午保教授做演讲的时候提到的一点,其实搞旅游研究的人是旅游自己圈里搞的很多,也就是说国外发表的文章,基本发表在旅游专刊方面,很少有搞旅游的学者向经济学方面发表文章。我的意思是说,在未来5年或者是十年过程当中,搞旅游研究的人应该把视野放开,在学科之外,可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同时中国旅游研究,在未来5年或者是十年,将对世界旅游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这个有一个责任的问题,中国以后研究者有一个责任的问题,就是肩负起我国未来世界旅游的主流。[1233] [吴必虎]我主要是有几个数据,第一个中国旅游研究能在政府的主导下有相关的法律出台。还有一个是每个大陆人能够发表十篇论文。还有就是中国现在旅游系和旅游学院的大学可以多做一些研究的工作。[1238] [张润钢]旅游研究是一个产业的组成部分,长远来说,我们应该适应这个市场,需求的一定会蓬勃发展。不适应需求的,会慢慢的淘汰,从结果来讲都是这样。但是我相信我们大部分旅游研究的专家,总会随着这个市场发展一起发展,同时会适应这个市场的需求而不断的调整。[1239] [崔凤军]一句话,5年以后,我们旅游学术界创造了几个好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要素,其实5年5个理论够了。[1239] [张泽]学术研究在未来5年能够更多的研究让它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力,能够往最先进的生产力方面发展,政府也可以朝着这个方面努力。[1239] [宁泽群]我的看法是,我们希望我们原来非常温馨的旅游研究,回归到正常的旅游研究。[1240] [主持人 戴斌]现在我们给大家5分钟的提问时间。[1240] [参会者提问]我想问一下,刚才讨论的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涉及到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这个问题在1998年的时候,在我第一次遇到华侨城领导人的时候就在思考。我认为,第一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从什么学科领域,应该说理论是灰色的,实践是长青的,实践永远走在理论前面。那么理论给谁用?理论是做给研究的人,他要去概括、提炼现实的东西。然后他指导谁?他指导不了一流的实践者,指导的是二流的实践着,或者是其他的研究者的人。[1241] [主持人 戴斌]你是在阐述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在问问题。谢谢![1241] [参会者提问]我一共有5点我个人的看法,一个是过去5年或者是十年,更长的研究成绩很大,因为现实有很多问题,这是一个。第二个我感觉旅游研究应该要有规划,或者是计划。否则,你不知道研究什么。第三个,我认为旅游的实践是三个元素,刚才看了一个资料说,1979年旅游在大陆开始兴起,那么30多年来咱们旅游实践发展是快于理论研究的。我认为解决现实问题是关键的,比如说导游问题、业态的问题,还有旅游产品合法提供的问题,这个都需要我们研究。这里说一句话,现在那么多诺贝尔研究获得者,他研究一个厨房问题能够获奖,但是我们研究战略问题太多了,虽然我们需要,但是都研究就不成了。第四个,我要说的就是专业方向和领域乱,我们应该形成专业领域固定的领军人物。比如说可以三人组合、四人组合来研究这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有规划、计划,但是我们下面要干什么。我们应该要列出需要研究的主题,比如说100个问题,甚至更多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本身也能够提出100个研究的问题,这100个问题提出的对了,研究的对了,这个包括了中国旅游业的研究,这个方向对了。我们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有人来研究。大家可能没有想到,但是中国旅游研究院有责任、有义务来做这个事。我说完了,谢谢大家![1246] [参会者提问]我第一点点评,我是觉得中国旅游研究是不能规划的,但是研究是可以引领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这两年,每年都做出了很好的努力,听说今年总共有500人报,但是有23个人获得了研究项目的批准,这个努力很好,但是个努力还可以变得再好。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把它变得再好呢?可以把首旅、去哪儿网这些相关企业的钱,纳入到我们相关课题当中,去引领我们学术界向更深领域研究。[1246] [参会者提问]第二个是一个问题,我是华南师范大学的朱竑,我在我们学校旅游系的年轻老师评职称的时候,这个老师一个旅游学刊的杂志就来评教授或者是副教授,因为他看单位是北京联合大学,他就产生疑问。我不知道中国国家旅游局,还有中国旅游研究院,可否帮助我们成立中国旅游研究学会,把《旅游学刊》成为国家一级学会下属的一级学报 [1247] [主持人 戴斌]这个慢慢来,这些东西都在我们规划当中,领导对我们有规划、有安排,给我们一点时间。[1247] [参会者提问]我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从研究的角度,我们中国的旅游研究和西方比较先进的理论相比,我们最大的差别是什么?还有我们中国的旅游落后的是什么地方呢? [1248] [吴必虎]中国人做的旅游成果,应该说有一部分达到世界水平,但是他们英语不行,包括我自己的英语太差了。但是最大的差别是在微观研究、行为研究上面差别很大,在宏观研究、政策研究上面差别不大,甚至我们还超过他们。[1248] [主持人 戴斌]第二个问题请张总回答。[1248] [张润钢]他是说我们的产业跟西方的差别,我觉得简单的讲,别人是“成年人”、“壮年人”,而我们现在的阶段还是“小孩儿”,还穿着开裆裤。[1249] [参会者提问]您说的就是发展阶段的原因造成的,那发展要素方面呢? [1249] [张润钢]其实发展阶段也有差距,要素也存在。[1249] [主持人 戴斌]最后一个问题。[1250] [参会者提问]各位好,我是大地风景国际咨询的刘君,我想问一下当你们做实践的时候,跟政府或者是说理论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怎么样让实践真的实践出来?有妥协吗?还是说有共赢?谢谢。[1250] [崔凤军]就这个问题,我为此些了一篇文章叫《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这篇文章发表在城市规划杂志上。案例就是吴必虎在一次大会上和当时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之间的纠葛。他是讲科学的,他是讲政治的,吴必虎不讲政治,他把吴必虎批的一塌糊涂。我让吴必虎先生给王国平先生写了一封比较委婉的道歉信,所以说第二次会议上,王国平大大的表扬了我们一番。[1251] [主持人 戴斌]讨论结束。大家请用自助午餐。[1255] [黄先开]各位专家、各位老师,请大家就坐!大家下午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波论坛,主题是“十二五”期间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欢迎大家通过搜狐微博来参与我们的互动,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由去哪儿网提供的价值1000元的旅行箱一只。我们有请论坛的主持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教授![1408] [主持人 马波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大家下午好!首先邀请这次论坛的以下嘉宾入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教授。北京的交通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现在还在赶往我们论坛的路上。[1409] [主持人 马波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那我们请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授张曙光教授;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耀先生;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汪宇明先生 [1410] [主持人 马波]这个主题是非常好,但是时间非常有限,要用75分钟的时间结束。最后我们也留出15分钟,让台上台下有一个互动,我想我们今天的4位嘉宾,还有将来要加入的于先生,他们5位平时也不说大话、空话,今天他们更不会这样。这个问题时间限定是在“十二五”期间,背景是城乡统筹。最后我们要落脚到旅游发展,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从城乡统筹切入。[1411] [主持人 马波]首先,我想请我们的张曙光教授,谈谈对我们对城乡统筹的理解,首先奠定一个基础。张校长,在您看来,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城乡统筹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城乡统筹作为一项政策,最重要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呢?请您开篇。[1412] [张曙光]大家下午好!在座的都是旅游界的专家,我是客串,我是搞经济学的,大家跟旅游有关系。这样谈“十二五”城乡统筹,这个题目很大,因为你到底是指整个“十二五”发展的城乡统筹,还是我们旅游业的城乡统筹?我对“统筹”这两个字,不是太赞成这个事情。因为有一个问题,城乡统筹谁来统筹?统筹什么?这两个问题要弄清楚。那么城乡统筹总得有一个主体,现在城乡统筹都是政府来统筹,政府来统筹安排,那么统筹如果按发展来说,有规划统筹,这个是政府可以作为补充。建设要不要统筹?现在咱们统筹往往只有统一的东西,那么运营要不要统筹?经营要不要统筹?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说,我们要考虑城乡的发展,要让它不要共同发展,这个事情是应该的。[1413] [张曙光]现在的城乡统筹有很多内容,而实际进行中间有很多问题。因为现在的城乡统筹主要是政府来统筹,统筹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是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而重要的一个统筹的目标,就是农村那一块土地,就是要有建设用地。往往不管是搞什么事情,就是让农民上楼,然后把宅基地撤掉,然后把宅基地复垦,然后搞指标交易,卖了以后到城市里面搞建设,因为城市的土地不够。[1414] [主持人 马波]对不起打断一下,我们于教授终于排除万难,赶到了会场。请于教授就坐![1414] [张曙光]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对于我们旅游来说,我觉得从城乡统筹,也可能面临着很多灭顶之灾,这个可能重一点。但是你可以看到一点,现在到处在拆,连原来的农村全部拆掉。那么咱们旅游现在都要建设一套新的景点,这套景点建设的怎么样,很多现在的景点,造的那些人造的景观意义并不大,还不如咱们保留下来的传统乡村的风貌,可能更有利于我们旅游区发展。我们回去到了乡村里面可以看到我们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习俗,可以看到一些民风民俗。[1415] [张曙光]现在如果一拆掉以后,你说还有什么?我觉得就没有什么了。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对于旅游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对城乡统筹,在旅游上怎么去理解。现在很多地方就是搞旅游点也都是这个办法,也都是拆掉原来的地方,来搞旅游点。我觉得不是不可以搞,这个是可以搞,但是这个“搞”必须很好的研究它。我们现在往往是为了一点经济上的利益,而可能损失了长期发展的这种要求。另外一个问题,我觉得恐怕光有城乡统筹这个话,恐怕还不能完全解决旅游的问题。[1416] [主持人 马波]张教授,我想今天这个旅游的主题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从国家的政策来说,现在讲城乡统筹。然后城乡统筹会有很多表现方式,旅游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希望从城乡统筹这个大的层面介入。今天我想把5位嘉宾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常善于在宏观的层面上来理解和认识城乡统筹。另外一类是我们的3位,是从旅游的角度来促进城乡统筹。所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城乡统筹在“十二五”期间,当然它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那么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可能能够解决或者是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1416] [张曙光]好。我现在讲,我其实先讲了这个问题,接下来我倒觉得,从旅游来看,恐怕不是一个城乡统筹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现在来看,城市里面的旅游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所以,现在城市里面的旅游是一个如何能够提高能力水平,如何能够打造出它的特色来?而乡村的旅游,这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所以乡村的旅游是一个如何进一步开发的问题,是一个如何进一步铺开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个水平提高的问题,乡村旅游其实我觉得城乡旅游恐怕需要的是要做出它自己的特色。这个事情如果只是统筹的话,我倒觉得,把重点放到这个地方,就是城市,我们城市各个地方的旅游都不一样,就是城市本身的旅游也都有它的特色在里面。[1417] [张曙光]比如说你到扬州,或者是到杭州,杭州和扬州就不一样。你说古城,你到西安、到北京、开封也不一样。所以,我倒觉得是城市如何做出它的特色?农村和城市,我觉得完全不一样,农村的旅游就要利用农村的资源、农村的风土人情、农村的环境,农村的各种各样的人文景观,要利用这样一些东西,来如何打造我们农村旅游的特色出来。所以,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1418] [主持人 马波]旅游理念把这些认为是生命线,张教授讲的是乡村的特色,这个我们大家也都赞同这样的观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看到我们于教授过来以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喝水,中间又第二次喝水,现在又做了讲话的准备。于教授对于“三农”问题有很多的研究,今天从农历节气来讲是小满,我不知道在您的认识里面城乡统筹走到现在,您对中国的城乡统筹实施,您是“小满”,是“大满”还是“不满”呢?我们请于教授不要讲旅游的问题,就讲城乡统筹的问题。[1418] [于建嵘]会务组把这个议题发给我以后,我就想我到底讲什么问题。我还讲一个我最新的一个问题,就是上个礼拜天,我在网络上发了一条微博,我说希望北京市的人能不能把你们的那些不要的书送到农村去。我说了一个地方,没有想到,那天我们去了11部车,从北京、天津去了11部车、50多个人,去送书、去旅游、去玩。有一些人是特别有名的人,当时我感到非常奇怪。我说这么一个事情来了这么多人。他们说送书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大家一起到农村去看看。[1419] [于建嵘]今天我提一个新的看法,我认为可能现在我们对农村的旅游,不仅仅是他们去农村看了以后很新鲜,其实公益旅游更重要。讲城乡统筹的问题,我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农民到城里旅游的问题。城乡统筹实际上是我们一个观念,另外一个观念,城里的人只会关心农村,怎么组织城里的人到农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把公益旅游做一个突破。[1419] [于建嵘]今天我们又做了一个事情,我又发了一个微博,我说可以把书搜集起来,到农村送书。今天很多人都到农村送书去了。我们对城乡统筹,不能用简单的观念去理解,城市和农村怎么更加的一体化,有很多旅游景点,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对城乡统筹的理解能不能从更多的人文、文化理念和观念的理解。我早接多会务组的通知,我早就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事情我有一些看法,其实北京市城里的人非常想去关爱农村的人。那么做旅游的人,能不能把这个爱心桥梁搭建成,能不能有更多的公益旅游、爱心旅游?这个比一般讲的旅游更有意义。因为在我理解的城乡统筹,更多的是人文的统筹,现在城里面和农村的区别不一定是那么大的区别。所以我的一个看法,假如要从这方面探讨的话,我觉得要把人文、文化、爱心、物质融合在一起。[1420] [主持人 马波]两位大师主动把话题变成了城乡旅游的问题,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我这个心很踏实。当然,我们另外三位一直是在旅游战线上来工作的,我们杨振之教授所在的地方是成都,他个人在乡村旅游和城乡互动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请接下来的三位谈谈自己的看法![1421] [主持人 马波]杨教授,在成都这几年城乡统筹实践当中旅游业或者是旅游的开发,能够起多哪些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更要强调哪些作用?又要改变哪些方式呢? [1422] [杨振之]我是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城乡统筹的问题,这个不仅仅是旅游关系的问题,这个牵扯到我们国家未来几十年深刻的革命。我是这样评价的,首先是我们国家的农民和土地,1978年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包产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对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因为我经常在田间劳动,我是农民的儿子,而且我做研究生的时候,也在干农活。所以说我非常关注“三农”问题,现在出现什么问题呢?我到每一个村落里面,村落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儿,我国只剩下18亿亩耕地,耕地的红线不能动,但是已经使耕种的土地荒芜起来了。城市的农民都打工去了,以前都是把钱寄回去盖房子,但是现在他们都不愿意回去了,就直接转化成城市人了。其实这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制度问题,这个包括法律制度等一系列的问题。[1423] [杨振之]所以,我们学者要研究城乡统筹应该是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变革又一次新的变革。由于城市和农村出现了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其实是我们人为造成的不公平,也是历史的不公平。我们以前的生产要素配置完全是倾向于城市,而现在我们为什么把城市规划改变成城乡规划,其目的就是要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公正的发展,要公正的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生产要素,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1427] [杨振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刚才张教授说的旅游发展的问题。旅游发展是一个很小的东西,在旅游发展当中我们怎么解决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的关系,旅游业在中间起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是一个子课题,这个子课题的研究其实就是我们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前期城乡统筹的时间,我们土地结构要改变,就提出了土地流传。那怎么解决乡村在发展过程当中,同时它在变革当中怎么保持不乡村的乡土文化。我写过一本书《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就是我们要保存乡村的印象,对乡村的印象要保持乡村的生态空间、文化空间、历史文化传承、建筑体系,都应该保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保持,这个是它的一个问题。也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要搞乡村旅游,其实成都做的很好,我们在城乡规划当中帮助了一个林盘规划,这是一个生态的空间,也是生产的环境,为了保持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首先做林盘规划,就是把它像国家文物一样保护下来。那其他没有林盘保护规划的也可以撤,老百姓要过现代生活就让他过。后来我们创造了第二种形态,就是在靠近城市的农村,农民可以到小区里居住。第三种形态就是搞了一个大林盘,就是把小林盘组合成了大林盘,这样村落的格局不变,生态格局不变,只是这个林盘格局变大了。[1428] [主持人 马波]汪教授,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肯定也有城乡发展的现实、现象,您作为在上海工作的在全国有影响的工作者,您觉得在这方面上海有没有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呢? [1430] [汪宇明]结合上海的案例来讲,上海也有很多这种问题。另外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食品安全,西瓜爆炸、染色馒头,这两个问题,突出了解决乡村问题的紧迫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上海提出了几个目标,要率先建成全国城乡一体化格局。这个有很多路径,比如说乡村工业化路径,乡村城镇化路径等等,我们这里面,上海有一些做法,就是上海的旅游化道路,然后来实现自然要素。最近最新的动向,就是公共服务的根本性。就是把大都市区的旅游公共服务逐步由城市聚集,向乡村转移。我想,我要说的就是这个。[1431] [汪宇明]另外,有一个问题是现在有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把乡村变成了城市。一些鼎鼎有名的专家,做乡村旅游的规划往往采用的手法是城市规划的手法去做乡村,这样带来了城市和乡村没有区别的模式。[1431] [汪宇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乡村的被城市化。这些问题,我在想城乡统筹是不是中国的乡村,会不会被统筹掉?我是有一定的担心。[1432] [主持人 马波]关于城乡统筹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现在我们看到学术界、新闻界对海南城乡发展的差异性担忧。英国有一个诗人说过“乡村是上帝创造的,城市是人们制造的”。在我们国家很多人也在说,整个乡村的基础设施是非常薄弱的,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里面,如何考虑城乡统筹呢? [1433] [陈耀]海南国际旅游岛它最重要的任务,我们省长在去年年初记者会上的时候说,我们要打造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成为国内外游客度假的天堂。刚才专家们提那些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我来这个会议上,就想我要做的事,包括由旅游推进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不公平性,如果城市里没有这种倾斜,城市真的会比乡村更好吗?去年世博会我们有一个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说城市让生活更糟糕,因为太挤了,太嘈杂了。我们自己也在总结,我们海南岛怎么城乡统筹?一个是工业改造型,如果我们在基地的附近,也盖了房子,最后我们钱挣来了,工业改造是我们城乡改造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是不是远离城市、远离工业化,交通不是太发达的地方,我们这个乡村怎么统筹?那么是不是实现旅游业的发展,来实现城乡统筹。[1441] [陈耀]怎么统筹呢?我想城乡统筹这个应该叫“乡城统筹”,为什么这样说呢?“乡”不筹能成为城吗?其实只有这两个空间互相形成鲜明的对比,乡村才能吸引更多城市的人到这里体验。现在我们城市人到乡村旅游,在海南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少数民族欢迎大家来,但他们心里不平衡。最后你希望我们跳舞给你们看,越落后越好、越原始越好。所以说,真正的搞城乡统筹的话,或者是乡城统筹的话,我赞成刚才于教授讲的,要把爱心放到重要的位置,使老百姓、城乡都有公共的生活。当然,城市到乡村送书是爱心,以后乡村也要给城市送爱心。否则的话,你光是单向的话,肯定不行。你用赞赏的眼光、羡慕的眼光去到农村去,这才能实现真正的城乡统筹。[1442] [陈耀]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最近给不同的市县干部做报告,我提出来希望他们注意,我们在发展旅游的时候,要把谁放在第一位?我们认为旅游业传统的一句话“游客是上帝”,其实游客根本不是“上帝”,真正的“上帝”是谁?是我们当地老百姓,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农民。如果“上帝”不高兴、不愉快,我不可能让你愉快。因此游客是“上帝”的客人,“上帝”自己高兴了,才会以主人的身份好好招待游客,游客也会感觉到“上帝”的温暖,游客才能感觉到高兴和开心。[1443] [主持人 马波]那现在海南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1443] [陈耀]现在我们正在做实验,今年10月1号会实施。现在有一个村子的人,以前想方设法都想搞到城市里去要个城市户口,后来我们搞了试点以后,他们就不这样想了。[1444] [杨振之]我们成都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我们补偿给农民一定的金额,而且还有把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全部都买了。还有就是农民的土地可以保底分红。还有一个收入,就是农民重新当产业工人,一个月给我一两千块钱的工资,然后我来帮你耕地,他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使农民增产增收。还有投资商可以做农业,因为现在一家一户的农民,他没有市场化观念,进入WTO以后,投资商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比如说我种3000亩玫瑰花,然后我提炼玫瑰花精油,这样整个产业链都发展了,而且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资本也进入了农村,我认为这个是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现在科技进入农村、资本进入农村,农民的效益要得到保障。[1447] [主持人 马波]杨教授提到这个是城乡统筹土地发展集约化的趋势。其实不光是这个问题,就是在城乡旅游发展里面,我们也有很多学者都提出需要提高土地流转的水平。但是土地流转在现实过程当中看到很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哪些精彩的观点? [1448] [汪宇明]我们还想说几句话,土地流转是一个政策的问题,恐怕我们论坛很难找到道路,因为现在挑战很明显。这是中国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挑战。还有就是“十二五”期间,可能要从经济强职能的价值目标趋向,向文化建筑、生态文明方向转型。如果要实现公共政策的一个转型的,乡村旅游在发展上有一些值得帮助的问题。[1448] [汪宇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就是不要放大城乡一体化的情况,现在我注意到很多学者都在提“城乡旅游一体化”,在提这样的口号。那么城乡旅游一体化,再往下就变成了城乡旅游资源一体化、城乡旅游产品一体化,那么一体化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说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个是一体化,但是城乡不可能一体化,它只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更融合、更融洽。所以说我们在目标发展过程当中,可能还是要维护一个城乡合理的二元配比,而不是消除,这是一个政策层面。[1449] [汪宇明]还有现在乡村旅游发展低俗化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文明有很多好的东西要学习。上海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可以提更多的的口号,“乡村让生活更多彩”、“乡村让生活更美好”。另外,在国家层面很着急这件事情,就是要保护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区、省市级的乡村旅游基地、乡村文化基地、乡村农业经济的基地。这些都是被现代化发展过度当中,我们无视的一个层面。[1450] [主持人 马波]我们现实里面,乡村旅游确实表现的问题非常多。我想大家可以对这个进行讨论。[1451] [张曙光]就这个问题我讲一点,因为从2006年到2010年,我做了有关土地问题的三个研究报告。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做关于土地流转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我是考察过全国的很多地方,土地流转,我觉得现在从农地的流转来看,大概基本上是向好的走,就是政府的干预减少了,服务增加了,农民作主的程度在提高。农民也得到了一些利益。认为流转以后,实际上这个土地流转以后咱们看到的是土地产权的三权分离。如果说咱们过去合作化的时候,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是合一的,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现在的流转,承包权已经与经营权都分离。由于农地这块的收益较低,所以政府在这块并没有想取得什么收益。因为把这块流转以后经营权归了主体,就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投资,还有整个市场扩展联系在一起,那么农业现代化就可能发展。四川有些地方是不错的,这块我觉得问题不大,按照现在的东西怎么进一步推进,解决融资问题,解决乡村的一些企业家的问题,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我想还好。[1452] [张曙光]问题就在于建设用地这一块,现在的城乡统筹也主要在这一块。如果说,我们把城乡统筹变成能够使得基础设施,乡村也能够发展起来,那倒好办。现在的城乡统筹很多地方在做的是这块建设用地,因为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很大,它的级差基数很高。我觉得现在的问题在这块,而这块的问题能不能解决,我觉得是可以解决的,你比照农地的办法去做,就可以解决。那就是说,你把主要的收益给了农民,自然可以解决。[1457] [张曙光]旅游产业不光是旅游景点的问题,还有旅游产品的问题,特别是旅游服务的问题。实际上旅游我觉得主要的恐怕还是文化产业,旅游不仅要使人有物质享受,还要让人家得到精神享受的问题。我曾经前几年苏州南边有一个小镇叫梧桐镇,这个镇上有一个餐馆,有一道菜叫“八睡汤”(音译),结果其他人现在这个名字怎么来都不知道。只有一个老的服务员,可以把这套故事讲出来,而且讲这个汤怎么做,它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品尝过,他说有人去过,品尝了这个东西,然后说了什么。你去吃一顿饭肚子饱倒不是什么事情,但是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1458] [张曙光]我之所以对城乡统筹不完全同意,我有一些微词、有一些批评,其实不管是旅游业的发展其是整个经济的发展,我觉得现在解决的是如何更好的让利于民,这个是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这个样子,我想我们产业发展起来,可能一时有点兴旺,但是表面文章、损害的是我们长期发展的。从这一点上,刚才于教授讲,城里人可以送书,我倒不是说送书怎么样。但是人们可以自愿的去进行很多东西,旅游也是自愿的事情。那么产业发展,很多东西也是这样的东西。人可以自己去创造这个东西,而不是政府让你去做很多东西。我想这个可能是更重要的事情。好,谢谢![1502] [于建嵘]我们城乡统筹,并不是城乡像一个模式一样。不要动不动去打农民土地的主意,你搞旅游也好、搞城乡统筹也好,农民是需要重视的,不要动不动就搞农村的土地。成都的流转土地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去年过做了很多的调查,而且发表了很多批评他们的文章。我们一定要保证农民生活多元化的问题,不要把它变成一个统一的模式。我们讲城乡统筹,一定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权利,使农村生活多元化,这个恰恰有理论支撑。假如都是小别墅了,谁去搞发展呢?其实一个是土地,一个是户口,我坚决反对大规模搞土地流转。我认为,假如我们在城乡统筹中间考虑农民的生活,恰恰要考虑农村生活的多元化,这一点不考虑我认为不行。[1503] [于建嵘]还有一点,我认为是人文的观念。我们未来的旅游,我们假如真正去重视要想搞城乡统筹的话,我们要重视平等和尊重。我非常同意海南领导讲的话,今年年初我到海南去看过,他们做的非常好。所以说,我们要有一个人文环境,未来城乡统筹的旅游,就是要有尊重和平等。我实际上是想这两个观点,第一个是我是反对搞农民土地流转,让农村统一化生活的模式。我们要尊重农民生活的权利,我们要尊重农民就愿意住茅草房的权利,我们没有人能把握这个权利。这两点是我们未来搞旅游的观点,也是从社会学、经济学来看的观点。[1504] [张曙光]这两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也是我们现在正缺的。那么如何做到这两点,咱们现在搞这些建设的东西,你可以看看,真有点搞“运动”的味道。大家一个学一个,一个看一个,所以说干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如果不是一种强制的这种推进的办法,那么多样化的、自己选择的,都可以来生存下来,那就自己作主了。咱们现在是强力推进的办法,选择和尊重都不可能存在。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思想,来改变我们现在的做法。我觉得咱们现在很多事情你去讲口号很漂亮、目标很伟大。但正因为口号漂亮、目标伟大,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所以有时候违背了最根本东西。[1507] [张曙光]为了这个城乡统筹,你居然让一些人没有办法生存,以生命去维权,我觉得这种办法和目标,目标我们说的很好,但是办法违背了目标,直接损害了目标,走到相反的地方去了。[1507] [陈耀]我补充一下,城乡统筹就是尊重农民,要让农民自己感到自己是有尊严的。现在农民已经实现了利益成倍的翻番,我们发现有一个这样的情况,是政府指导、企业带动,就是企业增长了,你一亩地不是一千斤大米的钱,可能是两千斤、三千斤大米的钱。还有到企业就业,还有就是自家经营小客房,然后还有在村里种东西,还有养鸡。我跟他们说不要种水稻了,要种有机蔬菜。以后你可以教城里人怎么到地里捉虫子。我们最开始做工作的时候,农民根本不明白,我们把这个沙盘一做的时候,农民就明白了。现在我们造房子,农民天天看自己的房子建造的进度。原来我们少数民族妇女一定要生个男孩子,不生个男孩子没有人养老,现在我们农民说我不一定要男孩子了,我现在每年有十几万、二十万的收入,现在我还有房子。所以说,要让农民自己感觉到自己有尊严,这个也是我们的目标。[1509] [杨振之]首先是4位专家的观点我很赞同,但是有一个东西我要澄清一下,就是城乡统筹,不是把农民的居住方式全部改变,全部都改到楼上去住。这个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实际上城乡统筹,要就是农民的生存权利、生活权利,我们城市人口的公正性的问题,就是它必须要公正的获得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那么乡村旅游的发展,我毫不夸张的说,可能是拯救中国传统农村文化和拯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推手,也是我们乡村旅游未来做出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果不保持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的话,可能也没有生命力。[1510] [杨振之]以后我们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是乡村度假,就是城市的人在乡村住下,要体验乡村的生活,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那这样的话,我们旅游产业要升级,那这个也涉及到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我们的大院,一个一个的村落,哪些地方是可以保护,哪些地方是可以不保护的,农民发展起来,自己要盖小洋楼,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511] [主持人 马波]我们下面进入对话时间,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来发问。看来城乡统筹大家不是很关心。如果大家不举手,我刚才提到了这些嘉宾们的观点和介绍,我想要给农民自主的选择权利,我们是农业生产大国,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分散,但是我有一种担忧,就是这种分散性经营,这个难在发展质量上得到支持。我不知道,农户的这种分散经营模式能不能持续呢? [1512] [于建嵘]这个要分开看,现在农民一家一户的生活,已经不能支撑将来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农地比较紧张的地方,一亩地、半亩地。我们真的需要把农民的土地集中在一个地方来耕种,我请问你,他们这些人往哪里走?他们的经济效益是不是提高了?我一直对这个问题表示怀疑。[1512] [于建嵘]我去广东的一个小乡村去看,路边的房子都挂了一个牌子,现在说这是哪一年的房子,有这样的介绍。所以我刚才反复的强调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今天思考过农村的问题,假如我们要用一个旅游者的眼光去思考的话,我的确认为,我们一定要保护这种多元性。我一直认为农民本人的选择可能有一些非理性的,但是比你剥夺他要好的多。我不否认海南老师讲的观点,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想法,但是不能剥夺。我为什么批评成都的这个做法?我对成都的这个城乡统筹,我都有感触。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就是剥夺了我们的土地。我到成都跑了很多地方,我对成都的做法我都不感冒。虽然讲的天花乱坠,但是它核心的就是剥夺农民的土地。假如我们搞旅游的,再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个搞农民土地借口的话,我认为那是很危险的。真正的旅游就是多元性的,对于小农没有关系,这个也是市场发展的过程。当多种就业方式出现以后,农民也会增收,因为我们没有人有能力为了所谓的发展而能使农民住窝棚。不要告诉我,为了将来,我们今天可能怎么样。我对那种剥夺农民,要让农民暂时住窝棚的观念我不赞同,我不鼓励大生产,要慢慢来,不急。[1515] [参会者提问]有一个经济学家说过“影响越来得世界有两件事,一件是美国的高科技,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城市化。”我想我们谈城乡统筹,可能要放在中国城市化大的背景下来讨论。刚才各位在座的嘉宾讨论比较充分,我想问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实事求是的说,现在房地产商已经转战农村市场,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也有很多地方搞乡村农园等等。这里比较起来,这些房地产商是强势,广大农民是弱势群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怎么样去保证,从制度层面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这个是第一个问题。[1523] [主持人 马波]这个问题提给谁? [1523] [提问者]我就不说了,权利给你。第二个问题,就是刚才各位都讲到了转型,就是产业转型,农民搞第三产业,这个听起来很美好,但是我想请问如何从制度的层面,来保证我们的农民兄弟顺利的完成产业转型?而不是在30年、50年以后成为城市盲流。第三个问题就是在城市化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通过制度的成面来保证我们的乡村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得到保护,而不是被破坏? [1524] [陈耀]我讲讲我们海南现在的做法,就是首先从规划上来保障。举一个例子,你一个企业想在我海南以乡村旅游的名义来圈地的话,首先就是你规划能不能过?首先考虑到,你这个规划的时候,给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的?你是不是能让农民很高兴、很愉快的跟你合作。第二,你拿到土地的时候,我们土地建设指标很少的,你指标不够怎么办?你要想要更多的指标,你就要想怎么样把农民搞好。这个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1525] [提问者]海南的经验我觉得很好,但是现在海南的经验能不能有效的推广到全国? [1525] [陈耀]海南是被中央国务院定位为“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如果这个经验真的搞成规了,中央也会推到全国的,这个是政府的责任吧。[1525] [汪宇明]我来回应你的第三个问题,我一直把这个命题作为公共政策的理解,实际上我主张“十二五”期间,我们不要急功近利的抓,光只看到发展旅游对乡村带来经济上的好处。更多的要通过发展旅游来提高乡村在中国社会国家架构和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功能地位。乡村是不能缺失的,我们都是来自乡村,乡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我有这么一个观点。所以,不管是放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任何时候我们离不开乡村,回乡的情结我是比较重的。[1526] [汪宇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在座的好多都是研究性的人才,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刻不容缓的研究论文。我们需要有一批搞遗产研究的人,要转到农业遗产研究上面。如果这个研究不上来的话,没有一批理论成果或者是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还有乡村景观遗产这样一批研究成果,这个肯定是不行的。[1526] [张曙光]你这三个问题都涉及到制度问题,中国现在缺乏一套完善制度,能够保证你所说的这几个问题实现。你再看一个问题,咱们说有47%的城市化率了,但是你其中1.41亿进城农民工没有改变身份,因为1.41亿住在镇区里面,他是农业人口,但是也算到城市化率的人口里面。还有农村的留守儿童、农村的空置房子,这些问题没有制度能够解决。还有开发商到农村去,你可以看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咱们现在政府今年要盖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十二五”要盖3600万套。同时对一些小产权房不承认现有的合法性,这个问题不解决,制度是建立不起来的。[1529] [主持人 马波]谢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此打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个城乡统筹和旅游发展的话题,我们从来没有想过通过一个多小时把它搞清楚。今天的主题是“前沿、理性、责任”,关于城乡统筹,我记得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过一句话,对于城乡统筹我们既需要理想主义,也需要理性主义,也需要实用主义。我想我们城乡统筹的发展,也许在未来会进一步的反思这样的一个问题。谢谢各位专家![1530] [黄先开]接下来我们有15分钟的茶歇,请大家休息一下。一会儿回来参加我们的下一场论坛![1531] [黄先开]各位专家请大家就坐。我们接下来进行下一个论坛,下一个论坛的题目是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下面有请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教授![1542] [主持人 朱竑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首先感谢《旅游学刊》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来露一下面。让我来主持这一节,我是游走与文化地理研究和旅游地理研究之间的一个人。我是一个具有旅游性质的文化地理学者,同时也是具有文化性的旅游研究者,所以说要讨论这样一个很厚重的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1543] [主持人 朱竑]我不知道就这个话题之下,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是我们希望在未来得时间里面,有越来越多中国旅游研究的同仁,能够在有名的杂志上去发表文章,还是去关注更多的事项。[1544] [主持人 朱竑]从我自己对中国旅游十多年、二十年的研究来看,我觉得我很惶恐。我们全中国所有旅游研究者研究的成果加起来,可能跟宋海岩教授所在的香港大学比差的很远。我长话短说,今天我们有请嘉宾:第一位是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教授肖洪根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陆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邹统钎教授;南开大学教授李天元;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享 [1544] [主持人 朱竑]我们这一节讨论的话题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我想在形式上我们跟前三节有一点点改变,第一轮的时候,我们有请每个嘉宾讲3分钟的主题发言,第二轮的时候,我们希望在场的朋友以及不在场的观众朋友,通过微博把你们的消息和想问老师的名单发到微博上,这样及时把你们的问题引入到我们嘉宾的身上。第三个,我们再给每个嘉宾2分钟的时间发言,最后我们再来互动!现在有请谢老师就“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做三分钟的发言![1545] [谢彦君]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旅游研究的国际化这样一个话题是非常大,从中国旅游开始,大家就十分关注。这条道路一直在走,我觉得我们学术界的同仁,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但是限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上的特点,语言上的一种独特性还有其他的方面,这个国际化在我们旅游研究未来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1548] [谢彦君]我说说我怎么理解的国际化,尤其是中国的旅游研究国际化的内容。我觉得中国旅游国际化应该体现在三个层面:(1)视野。(2)方法。(3)规则。在视野上,我可以说一下我简单的经历,我1993年出国的时候,我发现那个时候每天所接触到的国外同行的研究是世界性的,等我头一年回到国内的时候那是中国的,第二年就是辽宁的。就是我们很多人忙于做自己的一块小地域的小空间的小范围里面这样一种研究。而在国外的学术视野上,他们就宽广得多。他们会研究摩梭人、研究中国的云南,还研究非洲,所以第一个是视野。[1548] [谢彦君]第二是方法。一个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所使用的工具,这块的定向研究、定量研究,这个大家都有感受。另外一个在方法这块,我觉得一个核心研究成果的交流沟通的平台,我们缺乏这个国际化。这方面,我们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的时候,曾经召开过一次亚太旅游学会的第八届年会,当时整个会议来了200多位代表,160多位是国外的学术界的,而国内仅仅来了60多人。而来的人,往往是在国外留学的博士生,我们所期待国内的“大腕”到的很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交流沟通的这种国际化能力薄弱。[1549] [谢彦君]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国际化是在规则上。我感觉我们国内的同行在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上可能也需要有国际化这样的视野。最重要的一个,我们常常会把科学研究和技术,也就是科学技术力量混为一谈,把创新科学研究当中的创新与技术方面的应用混到一起。我们很多话题是应用,并不是科学研究。简单来说,国际化可能在这三个层面上做更多的工作。[1549] [主持人 朱竑]谢谢谢老师,我们强调的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我们并不是说指望我们所有的成果都能在国际的刊物上去交流。我相信,尽管语言方面有些障碍,也同样可以做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我们希望我们研究的视野是国际的,我们文献的掌控是全球的,完全可以以世界级的文献作为我们的支撑。下面有请肖洪根老师,他的博士学位是在加拿大拿到的,后来博士毕业才加盟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学院。[1551] [肖洪根]我讲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我觉得不光是中国旅游研究、韩国旅游研究、日本旅游研究,除了英文之外的其他语言开展的旅游研究,也包括我们走国际化的道路,应该是一种趋势。这个趋势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比如说现在出入境政策很方便,学术界的人口流动很方便,语言也逐渐不是一种很大的障碍,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到国际性的杂志上去。这些技术上的障碍慢慢会被克服,其实也是在十天前,如果大家留意英文圈里面的一个科技文献出版社,十天前在他的网站上,全部用中文汉字登出,就是他们可以做中文的语言。那么标准的语言,只要观点好、写出来,我不知道要多少钱,但是这个网站上全部都有。在信息技术支撑之下的科学传播,最大的使用量这种趋势应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1556] [肖洪根]如果大家翻开一下1995年,尤其是2000年以后这几本大刊物的目录页,亚洲人的名字越来越多,亚洲的学者,非英语这些国家的,包括其他一些语言文化的学者,在欧美国家,在大学当中从教、从研的人越来越多。种种这些因素,我认为国际化可能是一种趋势,哪个地方走的快一些,哪个地方走的慢一些,这个是其实就是快慢的问题。华文学者的人数这几年人数很多了,同样,我把这个群体说成是一个“流放的研究者”,就是他们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方。与我们华人这个群体相比,韩国很多、希腊很多,他们也都是不是用英文写作的。我觉得更贴近的一个词就是多元化,这个是我讲第一个层面,就是技术层面的一种趋势。[1557] [肖洪根]另外一个层面就是知识传播过程当中,或者是科学传播过程当中“大同”主义。这个代表了一种泛式,就是为什么有这么一种方式,或者是为什么只有这一个声音。这个是更深层面的讨论。就是我们不一定非要用英文写的文章,我们也可以用中文写文章然后登在中国以外的其他的期刊上面,这个影响会很大,同样也实现了国际化的过程。目前从这个信息的流动来讲,我感觉我们中国旅游研究创造出很多不错的东西,在外面制造的影响力可能少一点。也就是说用英文写作的人,有多少人借鉴了我们的成果。一个是技术层面,因为时间问题、快慢问题,还有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知识问题,我们可以发出更多的声音。[1557] [主持人 朱竑]谢谢肖老师。其实我们在课题的时候,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到各个国际的平台上讲,因为我们很多研究没有讲,国外的杂志、刊物都不了解。在中国旅游国际化的道路当中,我倒觉得需要我们所有在座的年轻的和比较年轻的,以及不再年轻的人,要向日本人学习。我经常看到国际会议上日本的老教授,英语比我们差很多,一边在讲,一般在抹汗,但是他愿意把他们的东西讲出来。所以说我们要把这些东西讲出来,让我们中国研究走国际化的道路。下面有请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陆林老师![1558] [陆林]其实相对国际发展来讲,我们感觉到自己应该更多的学习别人,改革开放30年,这是我们国民的心理,包括旅游也是一样,我们要更多的学习,这是正常的,应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应该讲,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是受益,或者是说融入到全球,这个是最深入的一点。在这个产业链中间的分工,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我们在这方面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们旅游研究是这样,我们接受了许多西方一些研究的方法、价值观、思想,然后把它拿到中国来。用这样的一个视野来开展中国的事情,这个是非常重要的。[1600] [陆林]我们应该讲取得了不少的成就,那么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处在什么阶段呢?这可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比如说,在地球上,有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有咱们伟大的国家,我们的国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国情,我们这么多的人口,我们旅游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文化的这些东西,我们怎么去认识?有些东西,不是说现在国际上很难给你一个很好的解释。那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我们可能要创新,可能我们也要有一个理论研究的中国的模式,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1601] [陆林]比如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城市化背景下,在这样一个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在这样的一个国际分工的背景下。我们旅游企业的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包括它对生态环境的意义,这个我们要也更多的独立思考。如果我们不立足于本土,我们不立足于民族化,我们就很难有国际化,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这个是我想的第一点。[1601] [陆林]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我们怎么在旅游研究方面,我们能不能做更多的工作来解决我们现有的问题。我想我们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对象的发掘是比较精彩,也是比较复杂,许多东西科学问题、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现在我们有留学的经历,或者是说我们有深入考察的这样一批人才,他们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老是在想,中国在上个世纪前期,我们出了一些所谓的“大师”,这些“大师”就非常注意贯穿中西文化。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怎么提出这样的思考。第三个我认为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1610] [主持人 朱竑]下面请邹统钎老师。[1611] [邹统钎]首先感谢《旅游学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一篇文章评论说二外在大陆的院校当中,在国外刊物发表数字是排名第一位,这个是四川外国语学院和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两个教授一起合发的,我非常感谢《旅游学刊》表扬我们。[1611] [邹统钎]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的国际化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中国现在位置大概是什么的位置呢?就是总体上的实力进步非常快,但是个人和单个的学校,现在没有一个学校,或者是没有一个个人在外链研究上进入了在世界上前50名,在旅游研究上进入了前50名,在旅游发展和综合研究上进入前50名,现在主要排名前的主要是华裔的,其他方面排名前十的也是华裔的。应该说中国总体实力还是算比较靠前的,在旅游研究上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排在第17位的是宋海岩老师。中国既研究旅游也研究外链,华裔里面是印地安纳大学的一位华裔教授是17,宋海岩老师是14位,肖洪根是62位。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实力还是非常强。这个主要依据也主要是刊物,就6个刊物,外链方面主要是旅游的三大刊物,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真正在旅游行业有深入影响的根本就不出自于这六大刊物。其实评价的体系的东西,是这几个重要的旅游刊物,但是真正影响行业最重要的文章,根本不是在这些刊物上发展的。下面,我留点时间给其他老师。[1613] [主持人 朱竑]首先,请我们全场把我们热烈的掌声送给宋海岩老师和肖洪根老师,为我们华人争光。同时,我还要说明下邹统钎老师一个概念,他的统计指的是中国大陆,如果加上台湾、香港的统计数据,现在我们不管酒店管理还是旅游管理的排名都要往前提。[1615] [李天元]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我想对这个词,大家可能很容易意会,但是不能言传。什么叫国际化?什么叫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大家不妨想一下,当中国处在大唐盛事、八方来朝的时候,国际化意味着什么?大唐人的行为、大唐人的所见代表国际化。当时来讲国际化意味着“大唐化”,我想这个是一个问题。[1615] [李天元]现在我们大家都在强调国际化,虽然人们对于什么是国际化,并没有太过认真的思考,去提出一些衡量国际化的标准,那就是在外刊上发表了多少文章,参加了多少国际会议,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多少演讲等等。这个是不是就是国际化,这个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1616] [李天元]我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以为这家伙是不是反对国际化?其实不是,我不反对国际化。中国的旅游研究的的确确需要国际化。但是国际化究竟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国际化就是我们中国的国人的旅游研究,要能够融入到国际社会当中去,我觉得最基本的应该是这个,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说,通过这个国际化,更好的了解别人,宣传自己。为什么这样讲呢?中国的旅游研究的的确确有必要国际化。我觉得从两点我谈谈这个问题: [1616] [李天元]第一,你只有融入国际社会,你才能在旅游研究这个问题上,才能拥有跟国际上共同话语权的平台。我们跟国际上接触的近30年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跟别人交流某些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是你谈你的、我谈我的,但是说到最后,不知道在说一些什么。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共同的话题。比如说我们在旅游当中使用的一些术语,是不是能与国际接轨。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方面。你没有这个共同的话语平台,你要想融入国际社会,恐怕很困难,这个第一点。[1617] [李天元]第二,你只有国际化,才是真正能够实现我们宣传自己的一个途径。特别是反映国人在旅游研究方面一些独到的认识和观点,我们知道旅游研究它靠近社会研究的范畴,而社会研究的范畴尽管现在比较时髦的做法就是实证研究法,就是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去研究社会问题,这的确非常好。但是旅游研究当中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用实证法去研究的。今天上午有教授讲旅游不是一个学科,我觉得旅游不是一个完善的学科,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如果说它压根不是一个学科的话,那我们自己的工作到底是在干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南开大学的申葆嘉先生他研究的旅游学,他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人,还有怎么跟经济定义,你要说把这些东西马上在外国人(非华裔)的刊物得到发表,得到承认,我想这个是有困难的。[1619] [李天元]另外,我们这些研究成果都是走在前列的研究者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情况的观察、调查、了解总结出来的。比如说在旅游研究当中,很多很基本的概念,例如对旅游企业的划分,比如旅游企业,我们国内有很多人认为旅行社就是地地道道的中介机构,而不是生产商。对这个问题,西方文献当中没有提到过。实际上我们跟学生讨论的时候,我们从实践当中看到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这些问题,国人当中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可能还不适合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刊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以后我们真正实现国际化,让国际社会更好的理解我们中国的旅游研究,恐怕在我们学刊这方面要做更多的工作。如何去改进我们的研究质量、如何去提高我们的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如何加大我们海外推广,使我们的《旅游学刊》成为海外了解中国旅游研究情况的一个必须关注的刊物。[1621] [主持人 朱竑]谢谢。现在请李享老师的发言。[1622] [李享]谢谢大家,我想讲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世界关注中国;第二句话,中国的旅游研究关注国外的旅游情况不足;第三句话中国更应该关注世界。然后我分别解释一下。[1622] [李享]首先是世界关注中国。就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的重要经济体以来,无论是经济学界包括旅游学界都更加的关注中国,特别是关注中国的大陆旅游问题的研究。刚才邹老师提到那篇论文,他对十年以来11种国际权威的旅游学术期刊做了一个统计,那么专门针对中国大陆旅游情况的研究是197篇。我平均了一下,一种期刊应该在这十年当中是刊载了17篇,就是关于中国大陆旅游的研究。那么在这个当中,有50%是老外学者。我之所以说是老外学者,就是不是华裔的这种。[1623] [李享]我讲中国的旅游研究关注国外的情况不足,是这样的。就是说以往中国的学者关于国外的这种研究可能更多的是关于国外情况的理论方法方面的介绍,以及经验的借鉴启示和比较研究。那么真正的以国外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是非常少的。我和我的同事这两天,为了准备这个论坛我们做了一个研究。就是十年以来的《旅游学刊》,刊载的这个文章当中,关于以国外的旅游目的地、产品、行业的这种研究文章,而不是介绍文章,也不是综述文章,那么专门的研究文章只有7篇。其中4篇是中国大陆学者的成果,两篇是中外合作,还有一篇是老外的,中国人翻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想说中国的旅游研究关注国外的情况是不足。[1624] [李享]第三句话,我就是想讲中国的旅游研究更应该关注世界,为什么这样讲呢?我是基于两点:(1)应该说是到目前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有个条件,上午葆嘉老师也讲了老外学中文研究中国是挺困难的,而且还越来越少了。但是反过来,中国懂外语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从条件上来讲应该更优越一点。(2)现实的需求。无论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中国老百姓走出去、出境旅游。其实都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国外的旅游行业、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的。所以,中国的旅游研究应该以中国人的视角对世界的旅游研究做出我们的贡献。[1626] [李享]那么,我想今天我发现学刊有一个新的LOGO,我觉得这个LOGO非常体现了国际化,和我们应该是面对,特别是研究全人类面对的一些问题,我们都应该去关注、参与,而不是像谢彦君老师最开始提的,我特别同意。就是研究家门口的事,就会越研究越小,我也是研究以北京为例的事情。其实这个国际化应该是双向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可能我们《旅游学刊》也像新的LOGO一样是全球化的,会离SCI更近一些。[1634] [主持人 朱竑]我们这次会议有三个关健词,第一个是“前沿”,它告诉我们中国的旅游研究者要关注前沿问题,要跟国际最新的理论、最新的成果要去对话,不是说我不可以研究以前的事,家边的事,研究完了以后要去跟外面对话。第二个是“理性”,我们中国旅游研究在走向国际化过程里面,我们要保持我们的清醒,要有我们起码的理性。什么东西是我们坚持的,什么东西是我们可以往外面卖的,只有“理性”,我们中国旅游研究的放射才可以出来。第三个是“责任”。这个责任更多的是给现有的旅游界的“大腕”们提出的,对于我们成名成家的人来说,中国旅游研究的重任现阶段在你们身上,我们在努力的生存、努力生活赚钱的同时,还要关注到我们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有一个责任,就是除了自己的研究之外,还要带好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学生超过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他们的能力。最后一个责任,这个责任是对我们《旅游学刊》自己提的要求,希望《旅游学刊》能够成为嫁接国内研究和国际研究交流的很好平台,同时也希望《旅游学刊》水平能够不断节节攀高,让更多优秀的成果走向世界。这是这三个关键词提给我们这样一个要求,我们现在来看看下面人的提问。[1635] [主持人 朱竑]第一个提问是我们如何在借鉴国际期刊的理论下做出创新性的研究?这个问题有请肖老师做点回答吧。这个语句表达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回答了。先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理论研究主题一定要同欧美一样才是国际化吗?毕竟我们有自己的实际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请肖老师回答。[1636] [肖洪根]那我还是回答第一个问题,尽管他提的问题文字上不是特别的准确,但是我想可能是他想说的意思是,假设我们刊物发表的东西是最具有原创性的,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前沿的。像英文的刊物,借鉴英文的刊物,我们如何从中吸取一些东西做理论研究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方法上,从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的泛式上学习的东西多一些。我这样说,就犯了实证主义的毛病,因为实证主义认为,它是一个大领域在带动。假如说一个读者,你在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可能不是实证主义文章,这个是可以借鉴的,谁的文章做的很好,谁的变量做的最好,这个是看的出来,这个是有标准的。如果有一类文章,你可以从英文文章里面吸取过来,要学它、做它要很谨慎,这个是有建构性的文章,或者是解说性的文章,类似一种归纳式的逻辑方式,不是一个演绎式的逻辑方式。那样的文章,我们要学习的时候,只能是学习一种想法、一种思路,让我们打开一种思路。[1637] [肖洪根]我想,可能这个是有两种不同的学习。第一个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是一个学派,这个是可以学方法、学套路,我们可以学不少东西。另外一类文章是建构主义的文章,这个可以打开我们的思路。这两种学习其实都是可以借鉴来的。[1637] [主持人 朱竑]谢谢肖洪根老师精彩的回答。我套用一个香港大学前地理系主任的一句话,他说研究有两种方式,他说用数字做的研究比较容易做到,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学地理学、社会学,很多在地理学上华裔的学者,早期用定量的方式发表文章,但是真正的创造一个理论,建立一个学说这是非常难的。[1638] [主持人 朱竑]第二个问题请谢彦君老师回答。[1638] [谢彦君]我是在说我们的视野在国际化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举了一个西方人到中国来研究,但是我们中国人很少研究国外。我不是说研究的题材、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材料要去到国外,我是说自由。这件事可以最能清楚说明我的观点,我在印度的一个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我们学校定级别的时候,给定了一个四级。当时我跟主管领导申诉,我说你最起码给我定个A级或B级,因为那个刊物是相当权威的刊物。他跟我说你是写哪个国家的事?我说当然写中国的事,他说那就不行,你应该写国外的事。我说我是搞中国研究,对中国的情况最了解,中国的经济问题有可能孕育一些世界级的大家、一些权威、一些理论。我是说不是在材料上、研究对象上非得要走出国外,一旦我们在事业上研究非洲哪个地方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去研究国内的东西,在方法上、理念上肯定早已经国际化了。材料和对象,利用我们的优势常常会走本土化。但是规则、视野和方法一定是国际化。[1639] [主持人 朱竑]第三问题是问陆林老师的。陆老师在主题发言的时候,在宣传一个中国泛式。我们这个微博网友的问题是请问陆林老师,“中国模式的旅游研究是什么?”大概请您描述一下它的雏形。[1639] [陆林]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就是你必须要对世界上的东西清楚,如果你不清楚人家在做什么,人家为什么这样做,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那你就会很闭塞了。就是你只有了解了别人,知道了别人,然后你又了解了自己,这个时候你再来做这个研究,再来说这个话,应该讲你就是有底气,或者是你说出来的东西是具有中国逻辑。我想我们中国应该有咱们中国这样的泛式和模式,因为毕竟我们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人口独树一帜、文化独树一帜,政体独树一帜,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们要应该有大的贡献。[1640] [主持人 朱竑]陆老师自己的研究其实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样的研究是中国泛式。我们知道陆老师一直在研究黄山,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坚持本土的东西,就是国际化的东西。[1640] [肖洪根]我补充两句,我感觉我们在旅游饭店这个圈里面,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如果是非英语国家的其他语言的研究泛式。因为研究泛式有三个重要层面的讨论,第一个是本体层面。第二个层面是认识。第三个层面的讨论是方法论。哲学其实也讨论这三个方面,我想如果有亚洲泛式、中国的研究泛式,应该是在中国传统思想哲学思想指导下,把我们的认识如何延伸到方法论这个层面,那这个方法论就是用这种驱动思想作为研究,是亚洲泛式或者是中国泛式的研究。我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总用一个例子,我觉得是很好的例子,就是“神农尝百草”。这个是我们老祖宗做的事,他不知道这个草有毒还是可以止血的,他都吃下去。作为研究者也是一样,现在我们把我们传统的哲学思想不要停留在本体论层面,不要停留在认识论层面,能够把它下降也好或者是提升也好,就是能够在方法论层面表达它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工作。[1641] [主持人 朱竑]因为时间过的很快,我们今天三轮的主题演讲,嘉宾这边只出现了一位女嘉宾。刚才我看到很多微博不断给我们李享老师加油,下面请李享老师从一个女性的角度,你从事旅游研究的困惑和最大的期盼在哪里呢? [1642] [李享]谢谢大家,我正好准备了这样一个话题。我简单的说两句,就是什么呢?就是旅游研究应该是有一种国际化的心态,我给它概括两个词叫“忐忑”和“淡定”。尽管在中国现在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尽管在现在的这种评价体系下,但是还应该是向很多的老外学者他们那样的淡定的研究心态。因为确实,我们现在被体制、被评价体系,我用一个词叫“逼迫”,所以使大家的研究心态是比较忐忑。但是我有过两次跟外国人合作的研究,就是给我的感觉,他们的研究态度是很淡定的。比如说从研究时间的角度来讲,咱们所有的研究,包括评价都是有一个时间概念。但是国外的很多学者,他们的研究是根据这个研究项目,按照研究项目的自身规律来决定研究的时长。[1645] [李享]我知道一个美国人,他对于一项身高和成才的研究他跟踪了20多年。我想一个中国学者,如果就一项研究做20多年,可能就得饿死了。这个是我的想法,谢谢![1645] [主持人 朱竑]谢谢李老师,她更多考虑的是学科的发展,而不是性别带给她的困惑。最后请每位嘉宾给我们《旅游学刊》一个祝福,或者是对中国旅游研究的一个期望吧。最后请大家用掌声欢送他们下台![1645] [谢彦君]国际化不是目的,国际化是一种技术。[1646] [肖洪根]我们学院有一个刊物叫《中国旅游研究》,是宋海岩教授主编,《旅游学刊》也是我们非常推崇的一个刊物,如何把中国旅游研究推向世界或者是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旅游研究,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一起做,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做这件事。[1646]

第三篇:浅谈年鉴

浅谈年鉴及其作用

一、何为年鉴

年鉴属便览参考工具书,它按汇集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修订出版。其种类繁多,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年鉴的资料均录自上一的政府公报、文件以及重要报刊文章,因而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新颖,二是可靠,成为信息社会之骄子。因此,年鉴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年鉴的类型

年鉴由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构成一个多层次、多学科的整体系统。其中综合性年鉴包括国际的,如《世界知识年鉴》;全国的,如《中国百科年鉴》;地方性的,如《香港年鉴》。专科性的年鉴比较多,几乎各学科各行业都有,如《中国诗歌年鉴》、《中国电影年鉴》等。年鉴的特点、类型与编纂出版、读者对象、收录内容有一定的关系,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出版看,年鉴是出版物;

2、从收录内容看,年鉴是过去一年真实事件的记录;

3、从体例结构看,年鉴编排系统,查阅方便。总之,信息的新颖性和可靠性是年鉴的基本特点。

三、年鉴的作用

年鉴信息密集、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可信度高、资料系统,按连续出版,功能齐全,为读者提供最新信息和文献资料。它博采众家之长,集各种工具书的检索功能于一身,是检索工具的“多面手”。

1、为领导决策、规划提供权威文献依据

年鉴立足于现实,汇集过去一年里全面的信息和资料,报道事物进展消息,预测事物发展动向、趋势,既宣传取得的成就,也指出薄弱环节。因此,从宏观而言,年鉴反映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具有战略指南作用,它可为各级领导层了解和熟悉情况,研究制订规划和进行决策,提供全面、权威、精确、新颖的信息和依据。年鉴中常设有“法规”、“文件”、“政策”等栏目,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只要各级领导和政府机关经常博览有关年鉴中的政策性文献,就可以启发思想,打开眼界,获得借鉴。年鉴还特别重视提供准确及权威的数据、图表、统计资料等,它们都是经过各级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审核颁布的,可使领导者从量上掌握事物的发展。现在还有许多年鉴收一定数量的回溯性资料,即在注重共时性资料的同时,兼顾历时性资料,这为领导回顾过去,计划当前,思考将来,提供了逐年可比的资料。

2、为政治宣传、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提供丰富信息

年鉴作为一种权威性资料工具书,具有一定的政治宣传功能,它在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方面,也有其显著贡献。据报导,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时,常携带《中国百科年鉴》等,作为礼物赠送友方。因为一部《中国百科年鉴》宏观地展现了建国以来我国宏伟的发展画卷。它既是知识、信息的储存库,又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客观状况和历史轨迹,成为重要的政治宣传、文化交流工具,是了解我国的一个“窗口”。发展经济,促进基本建设,加强商品生产的横向联合,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等,都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情况,占有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广大的经营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常将年鉴作为一种了解市场信息、产品资料、掌握生产发展趋势、地区经济发展动态的信息源。特别是在国内横向经济联系中,人们利用年鉴密集、新颖的信息,广泛交流,在经济部门,尤其是工商企业之间,扩大商品、技术、资金的流通,沟通产、供、销渠道,促进国内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经济技术协作,以此带动全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3、为科研、教学提供有学术价值的参考服务

科研人员在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理论研究时,首先要通过广泛查阅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现有研究水平、研究成果、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才能避免课题的陈旧、重复,使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具有新颖性、先进性。而年鉴(特别是各专科年鉴)最易于集中、系统地反映某

学科、某专业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最注重反映学科的新发现、新动向。年鉴都特别注重实际,忠于事实,以事实来反映事物真象,让读者借鉴参考,不加入编者个人意见,这些特色都是深受科研人员欢迎的。可见,年鉴对科研人员选题、攻关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年鉴在教学活动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广大师生迫切需要年鉴的帮助。教师通过各专业年鉴中的专题述评、论著选介、学科发展综述等,了解学科发展的进展情况及有关的新资料、新观点、新成果,以便把最新的成就,最准确的数字及时运用到教学、教材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萃萃学们在求学过程中,年鉴是其重要参考工具书之一。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填写志愿,究竟哪所大学(学院)哪个系哪个专业最适合?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雄厚?解决此类间题,仍以查诸如《中国教育年鉴》及有关专业学科年鉴最为便捷。

4、为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便捷性服务

年鉴是块多棱镜,具有不少立竿见影的微妙作用,这也是大众读者受惠于年鉴的最直接方面。现代年鉴都强调使其成为群众了解当前时事,获得生活常识的朋友。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大量难以解决的繁琐间题,年鉴往往以其密集、权威、精确、新颖的知识和信息,满足人们这方面丰富多采的检索需求。现代年鉴都十分强调为社会大众服务,提供有大量的便民性内容。如《香港年鉴》大篇幅收录旅游交通指南、日常生活参考、居住须知、商贸指导、医疗服务等内容,以方便民众。由于年鉴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便览性,故有许多读者并不把年鉴当作工具书使用,而仅作为一般的浏览性阅读物。这种情况在国外尤为普遍。因国外的许多年鉴为追求效益,吸引更多读者,本着“你喜欢什么,我登载什么”的宗旨,在年鉴中收录有相当数量的名人轶事、风情故事、奇事珍闻、谜语笑话等,以供人们在业余时间获得艺术享受、丰富文化生活、调剂精神的娱乐性需求,不少读者就以浏览年鉴中此类资料为乐。

当然,年鉴的功能是丰富的,它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上述仅择其主要方面而论述。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和沟通年鉴与社会的联系,使之拥有巨大的读者群和雄厚的社会基础,让社会各界都来充分重视这一信息时代宝贵资料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倪晓建。年鉴开发利用二十例[J]。情报资料工作,1986,(4)。

[2]肖东发。年鉴与社会[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8,(2)-(3)。

[3]肖东发。再论年鉴的价值和作用[J]。图书馆建设,1993,(5)。

[4]高英。试论年鉴在信息咨询业务中的信息源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2)。

[5]林萍心。谈年鉴的开发与利用[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5,(3)。

[6]范青。年鉴工具书与图书馆工作[J]。图书馆学刊,1994,(1)。

[7]蒋铮。试论年鉴的职能和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1(1)

[8]王红。年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3)

第四篇:年鉴材料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具有资料翔实、反映及时、连续出版等特点。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通过年鉴,可查找近年来国际国内时事,各部门各行业的进展及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动态; 会晤

具体点说就是文件的分发,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维持秩序的人员,会议的座次排列,领导的席位,服务人员,选票的制作,代表证的制作,食宿和交通等等,很繁杂!与会议主办单位确认会议的报到日期、会议名称、会议用水牌和布标、到会的大致人数、使用会议室的日期和会议室摆设方式、会务组老师(或工作人员)到达日期(确认航班或车次)、会务组的会议要求(会议主办单位内容,到会讲课老师的安排和待遇、接送问题、酒店住宿安排、讲课的时间、有关会议安排的细节问题、会后考察的具体行程安排);相关会议使用设备的准备情况【如:会场布置情况、多媒体投影仪】。

会 务 系 统

1、接受任务,拟定方案:会议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议内容、日程、筹备组织分工、抽调工作人员、经费预算;

2、文稿准备:主报告、领导讲话、经验材料、主诗词、会议资料、会议指南、打印校对装订,制作证件:出席证、代表证、列席证、工作证;

3、制发通知:会议内容、参加人员、开会时间地点、会期、报到时间地点、往返车船、飞机时间;

4、收集名单:单位职务、姓名性别、民族、人数、到达车次时间、返程车次时间、分组;

5、会场准备:会标徽记、座席形状、座次安排、音响效果、录音摄像、照明通讯、茶水烟盘、花卉布置、会场卫生;

7、会前检查:检查会场、检查会议文件、检查后勤保障

会议秘书:会议简报、会务通知、会议总结、决议、传达提纲、会议新闻稿件;

第五篇:年鉴(范文)

某某镇2005年年鉴〔基本概况〕某某镇位于嘉峪关市东北侧,距市区约30公里,因境内有古某某堡而得名。北与金塔县交界、东南与酒泉市果园乡接壤、西与峪泉镇毗邻。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有天然牧草9.1万亩,水域5922亩,戈壁面积175499亩,沙漠面积14754亩。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比较平坦,地处东经98°27′,北纬39°52′,境内地势平坦,海拔在140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9℃,昼夜温差10--15℃,年平均降水量85.3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境内有魏晋墓、明长城、伊斯兰教香太师庙、李陵碑、某某林场、乾园山庄、某某草湖等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全镇设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共有2158户,总人口8225人,全镇共有耕地23756亩,林地面积32551.3亩,造林绿化面积29753.3亩,绿化覆盖率达到6.6%,防护林带接连成网。全镇有机井87眼,锅盖梁、拱北梁水库和讨赖河灌区的北干渠为全镇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某某镇西面紧靠嘉峪关飞机场,境内还有嘉新、酒新两条环镇公路通过,村组道路全部铺油硬化。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74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7709万元,二、三产业产值97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2元。〔经济发展状况〕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发展'两品一游“农业的总体思路,围绕万元院、万元室、万元园、万元田四个万元工程,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努力发展高附加值、精品、珍品特色农业。通过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去年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23756亩(实有面积),其中粮食作物2300亩,经济作物21456亩。形成了六大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洋葱产业:进一步做强了洋葱产业,严把种子关口,引进优质进口洋葱品种,提高播种技术,加强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教育农民正确使用农药。保持对产地和无公害品牌的认证,使我镇洋葱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提高知名度,洋葱面积达到17915亩。西甜瓜产业:抓好了野麻湾村的西甜瓜,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工业城市的天然优势,进一步打开了西甜瓜市场,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1570亩。日光温室:大力发展了以高效日光温室、中小型拱棚栽植和大田种植为主要栽培模式的蔬菜产业,形成规模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了无公害蔬菜和名、优、特蔬菜的生产,扩大了出口创汇蔬菜和反季节大棚蔬菜的生产规模,建立了蔬菜生产和良种繁育基地。畜牧业:抓住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加大了饲草的种植,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加大了畜禽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抓好了暖棚养畜和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引进、推广种植优质饲草,建成良种畜禽养殖基地,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和效益,不断发展壮大了以规模养殖为主的万元院。全镇各类畜禽存栏45432头(只),较上年增长60%,其中大家畜存栏1901头,羊存栏28902只,猪1631头,家禽13000只,各类畜禽出栏35762头。制种业:形成了以观蒲村、中沟村生菜、花卉制种为龙头,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效益好的蔬菜、花卉制种,各类制种面积达到1471亩。旅游观光业:依托魏晋墓、某某草湖、拱北梁水库等旅游资源,加大了横构村“农家乐”和某某草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从事“农家乐”等旅游观光项目,吸引农民离开土地积极开展餐饮、娱乐、小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业,启动民间资金100万元,完善了“农家乐”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

2、狠抓植树造林工作,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今年,植树造林的重点继续在公路沿线的断档地带,保护耕地的林网防护地段,农家乐旅游景点和居民点区域的美化上。各村都确立了相应的重点。一是抓好了某某旅游专线的绿化工作,完成道路绿化2400米延长。二是抓了某某村、中沟村移民点农田防护林建设,完成农田防护林面积230亩;三是抓好了横构村公墓区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共完成6.7公里。四是抓好退耕还林的自查自评工作,镇上抽调14名干部,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我镇退耕还林面积重新进行了自查验收。对去年退耕还林成活率较底、不合格的地块进行了补植补造。同时巩固好近年来退耕还林成果,抓好林木管护工作,采取统一管护和农户管护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严禁乱砍滥伐、乱牧乱放等破坏林木的行为发生。确保退耕还林面积,确保退耕还林成活率,确保全镇人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镇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按照市委《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和《某某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一批关系全镇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工程。一是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野麻湾村三组3公里管灌工程、观蒲村5公里“40U”型渠道、横构村一组1.5公里“60U”型渠道、某某村6公里“U”型渠,投入资金达80万元;二是机井及水塔工程:完成长城村七组、某某村六组、观蒲村六组、中沟村六组机井修建工程和横构村移民点水塔、中沟村六组、七组水塔、某某村一二三组高位水塔工程,投入资金82.6万元;三是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横构村四组960米的人畜饮水工程、中沟村4.5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和某某村5公里自来水管线改造,投入资金12万元;四是完成了水冲式公厕和排水管线的建设;五是完成了某某村--魏晋墓4.6公里道路的铺油造面;六是

某某村洋葱市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11万元,修建了围墙,配齐了招待所的设施。八是协调完成了政法综合办公楼的建设。

4、二三产业稳步发展,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在抓好第一产业的同时,继续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引导、培育和扶持。一是详细调查我镇农民外出就业情况及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建立全镇劳动力资源管理数据库。经过调查,我镇农民从事非农产业810人(包括外出务工516人,个体私营294人),获得总收入801万元,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人均获得收入980.66元;二是积极与劳动局和用工单位联系,组织农民劳务输出,组织观蒲村、中沟村76位农民到嘉峪关瑞东选矿公司、文殊棉籽油厂打工;四是加大劳务输出信息收集力度,发布用工信息4次;五是完成乡镇企业指标任务。全镇共完成乡镇企业生产总值10055万元,占全年计划的100%,较去年增长11.7%,其中工业产值完成8185万元,占年计划的170.5%,同比增长85.8%;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882万元,营业收入7846万元,上缴税金380万元。

5、壮大畜禽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加大畜禽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抓好暖棚养畜和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不断优化畜禽新品种,今年共完成暖棚圈舍建设任务145户,共改良牛羊新品种553头(只),品种有西门塔尔、荷斯坦奶牛、夏洛莱、海福特等;二是加大优质饲草种植。抓住退耕还林的有力时机,加大优质饲草的种植,引进、推广种植优质饲草,为养殖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快了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步伐,泥沟村、某某村、中沟村等养殖基地不断壮大,新建暖棚圈舍145户;四是加大了动物防疫工作力度,去年的动物防疫工作除了往年的防疫重点外,主要以防治高致病型禽流感和亚洲I型口蹄疫为主。镇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关于禽流感的指示精神,按照防治工作的要求,认真抓好了春防和秋防工作,截至目前,没有疫情传入我镇。防疫密度达到了100%。

6、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去年共引进项目8个,其中新建项目6个,扩建项目1个,在建项目1个。一是恒顺铁磨球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已经完成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二是恒达矿业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三是某某草湖旅游开发区项目,已开始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完成投资200余万元;四是中沟村肉羊育肥及奶牛养殖项目,总投资70万元,计划养羊1000只、牛100头,现已完成项目区林带建设;五是嘉峪关桃源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目前完成土地协议签定工作。六是隆升耐火砖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30万元,已经建成投产。七是甘肃恒源炉料公司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新上生产线三条,总投资2500万元,新上三条磨碎系统;八是嘉峪关市泗安兴安涂料厂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0万元,主要设备已经安装完备,到位资金30万元。

7、加大综治工作力度,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用”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加大纠纷调解力度,积极组织解决重大民事纠纷。同时不断完善各级调委会,每个调委会都有固定的办公室、铜制标牌、防伪印章和统计台帐,做到了组织、制度、工作、报酬的四落实。今年共调处民事纠纷24起,调解率100%,成功率96%。由于入手早,调处及时,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的纠纷和信访案件及时的得到了解决,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

8、政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镇政府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和郊区工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深入开展学习,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政府职能不断转变,镇村干部为农服务的意识逐步增强,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发展状况〕随着经济发展,全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率达到了100%;农村医疗条件正在逐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参合率达到68.4%;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主要指标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率100%。第五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进展顺利,共改造12户;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顺利完成;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基本农田标注工作正在开展;周密部署,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化、体育、交管、民政、双拥、残联、土地管理、妇女儿童、卫生、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下载2004年《中国旅游年鉴》福建省旅游情况(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4年《中国旅游年鉴》福建省旅游情况(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专家发言

    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 [刷新] [人民网]: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将于2011年5月21日-2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敬请关注! [14:57]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 柳贡慧 [......

    中国旅游规划方案之二:成都文殊院旅游规划案 范文大全

    熊大寻/文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更是这天府之国的精神聚会之所,中国旅游规划方案之二:成都文殊院旅游规划案。本次文殊院旅游规划项目,熊大寻从道教的起源和城市发展......

    福建省旅游规划公司整理总结

    旅游规划公司简介 一、福建省旅游规划甲级: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福建省旅游规划乙级: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旅游规划设计院) 泉州市融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三、福建省旅游规......

    中国旅游统计分析

    中国各地区旅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与统计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2001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的有关数据,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对我国大陆各地区的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作......

    中国旅游地理分析

    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学时数:48学时 执笔人:林 东 编写日期:2005年9月 任课教师:林东 工作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第一章 绪 论 一,旅游与地理的关系 (一)......

    中国旅游文化

    谈谈杭州西湖旅游文化对申遗的作用: 6月24日巴黎时间17:55(北京时间23:55),西湖荣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由此成为“世界遗产城市”。世界遗产西湖,世遗城市杭州,她们的“影响”,还是要通......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飞凰古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应强调旅游更深层次上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国旅游的发展,还是世界旅游的发展......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文化班号:学号:姓名: 成绩: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差异浅析 作为石头与木头构筑的史书,建筑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