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生态哲学)

时间:2019-05-14 05:4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生态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生态哲学)》。

第一篇:生态文明(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摘要】现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紧迫而必须的任务,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政府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科学发展观,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生态文明城市是必须全民参与才能达成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

紧迫而必须

重要意义

观念

措施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些年来我国在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资源、能源的高消耗,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制约着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少地方党政领导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奉行“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思路,动摇了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生态环境被破坏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是GDP无法弥补的,例如:北京有70%-80%的癌症和环境污染有关。肺癌成了头号杀手。经济发展的代价就是高额的医疗费用和日益憔悴的身体。因此建设具有生态文明的城市紧迫而必须。

【1】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群众是最大受益者【2】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

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人民和谐幸福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一个多方面的指标,是由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决定的。

首先,经济发展是实现人民和谐幸福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在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实现经济建设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将人民群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结合,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结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相统一。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其次,精神文明是实现人民和谐幸福的价值取向。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精神文化领域不断创新。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主体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幸福取向;二要充分依靠道德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规范人民和谐幸福的内在特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民和谐幸福的发展模式。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要通过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以解决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空间。

由此可见,物质文明是经济前提,精神文明是价值取向,生态文明是发展模式。只有建设好了生态文明城市,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才能得以提升。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只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可以说建设具有生态文明的城市既紧迫又必须。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键。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可持续的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有力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市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极易引发环境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激化公民和政府的对立与冲突,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城市居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并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过程,也是提高全体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它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竞争力。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有助于改善经商投资和旅游居住的环境,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合作,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1、生态成本观

决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样后代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改善环境,真是得不偿失。因此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绝不向后代子孙“征税”。

2、环境大局观

一切以大局决定取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决不搞只求城市经济增长,局部污染全局、生态环境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大局。

3、绿色政绩观

不再一味的追求GDP的提高而忽视了青山绿水,坚持吧生态城市建设作为统筹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载体,作为衡量政绩大小的一把尺子。

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

1、发展生态经济。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繁荣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度假业和商贸物流业,必须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像重视工业项目那样重视服务业项目建设。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2、优化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下大力抓好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加大执法监管力度,高度重视水污染的治理,加强城市治污、农村环境改善等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而破坏环境,也不能因保护环境而忽视发展,要切实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蓝天。

3、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市,就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主流意识,将生态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倡导生态生活方式,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突出城市建设的文化个性。

4、建设生态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市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要健全民主法

制,维护公平正义。要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抓好平安聊城建设和安全生产。同时,也要努力提升社会诚信、市场诚信以及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5、建设规划合一。首先,应采用反规划设计思路,结合良好的原生条件,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其次是强调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与生态性,根据植物群落和生态要求进行城市绿化配置,将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木本与草本,乔木与灌木进行合理搭配。三是追求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建成“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园林景观。

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受益,因此需要人人参与。实行生态文明需要政府的有效参与和企业的协商决策与合作管理。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绝不仅仅是被动响应号召,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只有全民参与生态文明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 2007年10月18日 中国环境报《什么是生态文明》

【2】 2009年7月10日

聊城日报《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大受益者》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哲学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漫长的考研生涯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考研政治课的学习,其中有一章重点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深刻了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放在是人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和应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必须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局部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个体的人或集团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为人类社会可能创造一时的物质文明,但也可能损害区域环境,使得公共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现实中无约束地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然而比较庆幸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马丹1300212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体现,也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和应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做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一、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1]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从“膜拜”“敬畏”自然阶段到“征服”“统治”自然阶段到“协调”自然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统一。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则是有意识、有计划并且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主体的人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其特定规律,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首先,坚持了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1]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在认真分析比较优势后作出的历史抉择,是在实施了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等基础上提出的一条符合国情的新的发展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还应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使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理想的新境界有序迈进。

其次,坚持了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的辩证统一。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人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自然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变化。“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这个生成和消逝的过程,可能是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但也可能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具体是向哪个方向转化还需要实践与时间来检验。“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我们只有利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观察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必须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局部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矛盾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指导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矛盾的。个体的人或集团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为人类社会可能创造一时的物质文明,但也可能损害区域环境,使得公共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现实中无约束地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参与人理论上均偏好寻求个人理性的纳什均衡——双方均取非公平利用公共资源环境,而先取公平利用(帕累托均衡),这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制度、机制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就是要平衡利益矛盾,实现公共资源和环境的合理配置。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在十八大上重点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哲学原理。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一句中体现了哲学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把有限的力量放在抓重点上。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则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矛盾。

生态环境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其他四个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矛盾相比是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生态建设为中心。

再者,“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体现出哲学原理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最后,摘要整体体现出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以互相关联的整体主义思想来审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人与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等利益关系,强调在生物圈中各种事物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个人或集团只是利益这个“大自我”中的“小自我”,人的自我利益与生态利益是相同的、一致的,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稳定与健康,是人类压倒一切的、生死攸关的最高利益需要。正如哲学原理中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生态环境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密切关联,

第五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我叫***,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伴着温和的春风,明媚的阳光和恩师们谆谆的教诲,我们成长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是祖国如花的未来,培养我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我们人生课堂中重要一课。一个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将为我们的成才搭桥铺路。

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温和的微笑;文明是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时那个优雅谦让的身影;文明是捡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弯腰;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时温情的让座;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唇齿间声声的礼貌用语。

杰夫莱斯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讲文明,懂礼仪”,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礼仪的本质。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净校行动”,现在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来了,大家都来共同维护我们校园的卫生;“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多了,同学之间多了一分谦让;放学排路队时,大家集合得迅速、整齐、安静,每个同学胸前的红领巾此刻显得更加鲜艳,路队能走很远不解散。只要你愿意去做,“讲文明,懂礼仪”将是一件极为简单、快乐的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我们要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所长,日有所增。同学们,我们应秉承和发扬我校“讲文明、重礼仪”的朴素风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以文明行为,促文明之风。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合力谱写文明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下载生态文明(生态哲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生态哲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筑梦未来 ——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谐建设;是一种人与自然双向受益的和谐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的和谐建设。去年11月......

    关于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

    生态文明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全体人民的共享生态权为其旨归的,是立足本国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既杜绝某些资本主义大国殖民主义性质的环境污染转移,也反对国......

    生态文明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

    生态文明(本站推荐)

    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B140409 姓名:印杏 学号:B14040935 2016年12月29日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是对充满灰色的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主......

    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第一,一定要把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节能减排的产业,资源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的产业,使我们的产业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