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复习题
宪法复习题
1、公民和人民的主要区别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公民和人民在我国的区别主要有:①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②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③后果不同。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但并非所有的公民都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④公民是一般的个体概念,人民是群体概念。
2、宪法规范有哪些种类?
根据宪法规范性质与调整形式,一般分为如下几种:(1)确认性规范
确认性规范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认定,其主要意义在于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确立具体的宪法制度和权力关系,以肯定性的规范存在为其主要特征。确认性规范依其作用的特点,又可分为宣言性规范、调整性规范、组织性规范、授权性规范等形式。(2)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是指对特定的主体或行为的一种限制,也称其为强行性规范。这类规范对于宪法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中表现了宪法法的属性。(3)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这类规范主要是在调整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为行使权利与义务提供了依据,从我国宪法规定的角度来看,权利性与义务性规范有下列三种形式:
①权利性规范。宪法赋予特定主体以权利,使之具有权利主体资格;
②义务性规范,集中表现在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
③宪法中的权利性义务性相结合为一体。
(4)程序性规范
程序性规范具体规定宪法制度运行过程的程序,主要涉及国家机关活动程序方面的内容。程序性规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的程序性规范,如人大召开临时会议的程序,二是间接的程序性规范,即宪法典本身对程序规范不做具体的规定,而是通过法律保留形式规定的具体程序,如具体的选举程序。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①公民的平等权。所有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都不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公民都不得强迫其他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简言之,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④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⑤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宪法和国家赔偿法同时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⑥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以及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⑦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权利,公民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就有权进入各类学校或通过其他教育设施和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任何人包括其监护人在内都无权剥夺公民的受教育权;国家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以保证公民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同时,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公民又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一定形式的教育设施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其监护人也有责任帮助公民接受教育。另外,宪法还规定了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要给予鼓励和帮助。
⑧其他方面的权利。宪法还对特定群体的公民,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4、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和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块: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而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5、宪政的特征
宪政是指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①宪政要以宪法实施为前提和基础 ②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实施目标
③宪法观念与意识的普及是宪政建设的根本保障
6、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来源看,这一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创立的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国家形态的民主。
②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看,它全面、直接、充分地反映我们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整个国家政权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地位看,它代表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方面,而其他方面的政治制度,如军事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都只能表示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且这些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派生的,从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看,国家的一切重大事项,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实施。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发挥这一制度的伟大功效。
7、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①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享有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体非常广泛。第二,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非常广泛。
②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上一律平等;第二,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不可以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可以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③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也就是说,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因而切实可行;第二,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具有法律保障和物质上的保障。法律保障有立法上的、司法上的、执法上的各种保障,物质保障主要是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
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指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第二,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第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8、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宪法在法律上的特征。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①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②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具体来说即宪法不仅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而且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③在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般说来,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特别成立的。其次,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一般要求由制宪机关或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绝大多数表决通过,才能颁布施行。(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和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同样,社会主义宪法也是在反对资产阶级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对已经取得的权利进行确认的结果。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宪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块: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而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与民主紧密相连,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或者说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而且基于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以及宪法确认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可以说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9、宪法正文的总则与宪法序言的区别
①从法律效力的作用上看,序言虽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的作用方式不完全相同,有的序言如目的性序言和序言中的史实记载部分,就不具有规范性的效力和作用,而总则中的内容一般都有规范性效力,可以或者应该予以具体适用
②在宪法文本中同时规定序言和总则的情况也不鲜见,如瑞士宪法、中国宪法等
③从排列方式上看,总则是法律正文的主要内容之一,序言则是独立于正文之外的一部分
10、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
(一)选举的组织
我国主持选举工作的组织有两种:间接选举时,由该级的人大常委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直接选举时,设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二)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
选区是指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进行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区域,也是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在我国直接选举的地方,人大代表的名额分配到各个选区,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选举。在划分选区过程中,遵循便于选民行使权利、便于代表联系选民和接受选民监督的原则,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按每一选区1~3名代表划分(《选举法》第24条)。
选民登记是对选民资格的法律认可。凡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我国公民都应列入选民名单(《选举法》第26条)。
(三)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候选人,按照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举法》第29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均实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多于应选代表的1/3至1倍,间接选举多于应选代表的1/5至1/2倍。(《选举法》第30条)。选举委员会或者人大主席团,应向选民或者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代表,也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在选举日须停止介绍。
(四)投票选举
投票是选民或代表行使选举权的最后环节。直接选举时,由选举委员会主持投票选举工作,并可通过召开选举大会,设立投票和流动票箱的方式进行投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选举法》第40条)。同时,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即为当选。在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必须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才能当选(《选举法》第41 条)。
(五)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
罢免直接选举所产生的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罢免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须经原选举单位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该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选举法》(第47条)。被罢免的代表可以出席上述会议或者提出书面申诉意见《选(举法》第44、45条)。罢免决议须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同时,人民代表因故在任期内出缺,由原选区或原选举单位补选。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均可向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
11、我国宪法对宪法监督制度的规定具有哪些特点? ①确立了国家权力机关 监督制,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我国宪法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地表明了保障宪法实施的全民性和民主性 ③我国宪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组织保证,它可运用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国家机构的力量防止违宪事件的发生
④它采用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方法,既能积极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又能在危险情况发生时给以及时纠正
12、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在长期的人权实践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形成了自己的人权观,主要体现在: ①人权是有阶级性的
②各国人权实践总要受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③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生存权是首要人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则是生存权的保障 ④人权问题本质上属于一国内部管辖的问题,因而主要由国内法调整
13、论宪法对基本权利的规定
宪法对基本权利既有保障又有限制,试论之。
(1)从各国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及其政治实践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物质保障,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提供了物资条件;②政治保障,主要指国家政权的归属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③法律保障,即宪法不仅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而且通过依法制裁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行为,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有二:①绝对保障方式,根据这种方式,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规范不能有任意限制或规定例外的情形。由于绝对保障方式直接依据宪法规定并通过宪法自身的制度而实现,因而又被称为“依宪法的保障”方式;②相对保障方式,即允许其他法律规范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加以直接有效的限制或客观上存在这种可能性的方式。它表现为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方式由普通法律加以规定,对基本权利的限制也必须通过普通法律等。这种方式也称为“依法律的保障”方式。(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即有限制的。除最终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及由经济结构所决定的文化发展外,这些限制还有两方面:一是不得妨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二是不违反国家承认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目的。(4)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方式有三:①在宪法中直接加以具体的限制,即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某种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又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加以限制;②在宪法中不作具体限制,只规定依法限制的原则;③在宪法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不作限制,但对各种权利和自由加以总的原则性限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些都是保障中国公民享受人权和基本自由的重要原则。
宪法在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对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作了详尽的规定:
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等。
关于人身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宪法在规定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4、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试论“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 从宪法与宪政的角度来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1)从实证法的角度而言,宪法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的,因而是先有国家权力,然后才有宪法,然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受法制保障的公民权利;(2)从自然法的角度而言,宪法是权利的产物,而不是相反,即是先有权利,然后才有宪法;而国家权力只能由宪法设定和授予,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不得行使宪法所没有明确授予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先有公民权利,然后才有国家权力;(3)从宪政的角度而言,国家权力是有限的,它只能在宪法明确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行使,遵循“法不许可即禁止”的逻辑,并只能为着人民同意之目的而存在;否则,就构成对法制的侵犯,并最终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界限,是制约国家权力的基本因素,国家权力必须受制于公民权利;(4)从人权的角度而言,权利必须受到保障;人权只受成文法的明确限制,遵循“法不禁止即自由”的逻辑,一切“法律明文所设置的界限”以外的限制,都意味着对人权的侵犯;国家权力是为保障人权而存在的,是公民充分享受和实现人权的基本的必要的条件;离开国家权力的有效保障,公民权利便只有回归到“自然状态”中去,回归到祈祷上帝保佑或私立救济的状态之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目的,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得以保障和实现的条件和手段。
(1)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国家权力的实际行使主体是国家机关,在我国只要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而公民权利的主体是公民个人。
②国家权力具有强制性和主权性,对方必须绝对服从;而公民权利则是一种可能性或行为资格,当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公民只能诉诸国家权力,请求国家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2)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而人民占公民中的绝大多数。②公民权利中的民主权利,尤其是参与政治的权利,实际上包含着国家权力的因素。比如,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就与我国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形式民主选举权利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基础,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和标志。
③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上规定的各种自由和权利,能否得到兑现,要依靠国家权力来保障 ④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国家权力存在和运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⑤公民权利和自由是第一位的,国家权力的行使必然会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行使构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限制和剥夺,但限制和剥夺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
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是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15、如何理解和完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与“三权分立”政体下的“司法独立”是两回事。“司法独立”的概念是根据一些国家三权分立的政体提出来的。我们国家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立法机关,而且是权力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这是对“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最好的阐释。
为防止人为因素干扰司法活动,主要有以下举措: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三是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其律师,泄露或者打探案情等违法违纪活动。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这些举措对于保障法官、检察官严格司法、秉公办案具有重要意义。
16、试述如何完善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通过多年实践,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自治职能错位;自治组织经济状况差;人员素质较低;多数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民主建设,忽视、放松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落实等等。因此,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还必须完善和加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方面:
①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尊重居委会的自主权和法律地位。首先,在思想上和体制上改变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视为自己下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的看法和做法;其次,属于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应交给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确保自治组织直接行使宪法权力和权利。
②不断提高居委会和村委会干部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注重选拔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和中青年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对现有干部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
③尽可能增加居委会和村委会的经济来源。政府应从多方面帮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壮大经济基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
④搞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制度建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重点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从而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⑤发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健全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如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等。
⑥拓宽基层群众自治的途径和形式。如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治制度,制定结社法以实现公民的结社自由等等。
17、现行宪法经过几次修订,作了什么重要修改?
一、198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
(1)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2)对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作了修改,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二、1993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1)初级阶段理论入宪
(2)“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
(3)删去宪法第八条中的“农村人民公社”,增加规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4)“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5)增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6)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三、1999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三修改(1)邓小平理论入宪(2)依法治国入宪
(3)增加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4)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5)增加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么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镇压“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四、2004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
(2)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3)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5)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6)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7)增加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8)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9)“特别行政区代表”入人大(10)完善紧急状态制度
(11)在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中增加“进行国事活动”(12)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13)增加关于国歌的规定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修改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8、如何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
①制定监督法律。比如制定《监督法》等相关宪法监督的法律,以明确其具体职责及工作程序,对宪法监督专门机关的组成、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和监督内容、监督程序等进行规定,使宪法监督实施进一步规范化、法律化。
②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可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国家宪法委员会,专门负责解决有关宪法的争议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宪法争议一般都应由宪法委员会行使最终裁决权,但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性活动,如果宪法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提请全国人大审查决定的,可以由全国人大作出最终决定。因此全国人大仍然是宪法监督的最高权威机关,而宪法委员会从性质上讲则是全国人大监督宪法实施的执行机关。
③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宪法诉讼是社会公众赖以维护自身权利和纠正国家机关滥用权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考虑授权人民法院通过司法审查解决一些具体的宪法纠纷案件,允许公民直接依宪法控告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违宪行为。
④建立违宪审查制度。通过对国家的立法和行政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对违宪行为予以纠正和制裁,以保证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尊严。
19、分析我国宪法修改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1)近代意义的宪法产生以来,经济制度就成为宪法必不可少的内容。宪法对国家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立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一国经济关系的基本性质;②宪法以一定方式确认适合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③宪法还规定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措施。
(2)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无疑应该具有稳定性,不应该被频繁地修改,但宪法的稳定性又不是绝对的。为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的漏洞,宪法有必要进行相应修改。
(3)在我国经济转轨中,我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经历了从出现、发展到形成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同时,我国也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这种变化,宪法必须及时地做出反映。只有这样,宪法才能不与现实相脱节。同时,经济体制的变化也只有反映在宪法中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把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决策与立法结合起来,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的立、改、废结合起来,把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与维护宪法权威结合起来。20、如何认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一种什么关系?
该乡政府在某村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存在着违宪行为,主要表现在:①乡政府推荐许某为村委会候选人的做法干涉了村民的自治权。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推举村民委员会候选人是村民进行选举的一项基本权利,乡政府无权推荐候选人。②乡政府宣布选举结果无效的行为侵犯了村民的选举权。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选举村委会是村民选举权和自治权的基本内容,乡政府不得干涉,也无权宣布选举结果无效。
我们应该真正认识到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是非政权型的,即非国家性质的自治,而是一种社会自治。村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组织中心重要成员,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可以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无权对村民委员会发布指示和命令,不得干预依法应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第二篇:司考宪法复习题
单选题:
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关于我国宪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树立与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守持和维护公平正义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
C.宪法对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利的特别保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
D.禁止一切差别是宪法和公平正义的要求
2.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宪法文本的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B.《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制定、修改制度
C.作为《宪法》的《附则》,《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D.《宪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产生,两者同基层政权的相
3.关于宪法规范,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 C.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D.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相互结合为一体,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 4.近代意义宪法产生以来,文化制度便是宪法的内容。关于两者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文化权利和国家的文化政策 B.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文化权利
C.我国现行宪法对文化制度的原则、内容等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D.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国家机关的文化教育管理职权和文化政策,是宪法文化制度的主要内容
5.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国家结构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看,我国有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两种地方制度
B.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批
C.经济特区是我国一种新的地方制度
D.行政区划纠纷或争议的解决是行政区划制度内容的组成部分 6.关于《宪法》对人身自由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B.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 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7.根据《宪法》规定,关于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各专门委员会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决议,具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决定的效力
B.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 C.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任期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任期相同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8.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 B.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依法治国的水平和成效 C.高效公正权威的司法对于依法治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D.确立公民的“法律中心主义”意识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9.根据宪法分类理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成文宪法也叫文书宪法,只有一个书面文件 B.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1830年法国宪法是钦定宪法 D.柔性宪法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0.关于宪法实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宪法的遵守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形式 B.制度保障是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 C.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一种方式 D.宪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
11.关于宪法与文化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宪法规定的文化制度是基本文化制度
B.《魏玛宪法》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规定了文化制度 C.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教育权利是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 D.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文化权利)3
12.关于各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
B.散居少数民族应选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C.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占境内总人口数30%以上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相当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D.实行区域自治人口特少的自治县,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1/2 13.根据省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省质监部门对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某公司予以行政处罚。被处 罚人认为,该省政府规章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不能作为处罚依据,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关于对该省政府规章是否违法的认定及其处理,下列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由审理案件的法院进行审查并宣告其是否有效
B.由该省人大审查是否违法并作出是否改变或者撤销的决定
C.由国务院将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撤销的决定 D.由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其是否违法并作出是否撤销的决定
14.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村民委员会成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2届 B.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C.村民委员会选举由乡镇政府主持
D.村民委员会成员丧失行为能力的,其职务自行终止
15.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B.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C.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 D.宪法没有附则
16.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23题)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B.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D.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17.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24题)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18.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选举机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25题)
A.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
B.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C.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D.选举委员会对依法提出的有关选民名单的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19.根据我国宪法和港、澳基本法规定,关于港、澳基本法的修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26题)
A.在不同港、澳基本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修改港、澳基本法
B.港、澳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港、澳特别行政区
C.港、澳特别行政区对基本法的修改议案,由港、澳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团向全国人大会议提出
D.港、澳基本法的任何修改,不得同我国对港、澳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
20.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单选第17题)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
21.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载入现行宪法的是下列哪一宪法修正案??()(2010年卷一单选第18题)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22.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23.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在必要的时候,下列哪一机构有权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秘密举行?
A.十个以上代表团联名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C.全国人大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主席团
24.关于村民委员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年公布一次 B.村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制
C.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委员会 D.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村民小组长若干人组成
25.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
B.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政法)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C.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D.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并主持
26.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宪法》没有专章规定修改程序
B.《宪法》规定的修宪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立法法》规定,宪法修正案由国家主席令公布 D.《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规定,宪法修改以投票方式表决
27.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规定始于下列哪一部宪法?()A.1958年法国宪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1799年法国宪法 D.1908年苏俄宪法 答案:C 28.关于专门人民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专门人民法院是设在特定部门或针对特定案件而设立,受理与设立部门相关的专业性案件的法院
B.军事法院负责审判军事人员犯罪的刑事案件,军事法院的基层法院设在师级
C.海事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由最高法院管辖 D.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只设基层法院
29.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30.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由各代表团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B.两个代表团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C.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
D.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合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31.根据《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每次选举前选民资格都要进行重新登记 B.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
C.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申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D.法院对于选民名单意见的起诉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 32.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33.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D.同社会经济权利一样,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
多选题:
3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落实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
B.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建立以司法独立为基础的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
D.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在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中确立“法律中心主义”的观念
35.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选举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乡级人大接受代表辞职,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 B.经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乡级人大代表的要求
C.罢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三分之二以上的选民通过 D.补选出缺的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必须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36.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以实行入境管制
B.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任免检察官 C.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因行为不检或违反誓言而经出席会议的议员三分之二通过谴责,由立法会主席宣告其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 D.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37.根据《宪法》,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38.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自治和自治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特别行政区依照法律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 C.民族乡依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D.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9.关于如何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我国宪法的权力制约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从法律上构建起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 B.从制度上为各种监督的实施提供条件和保障 C.完善权力配置,恰当地建构各种权力关系 D.限制和缩小国家权力范围,扩大公民权利
40.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包括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C.国家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4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该规定要求国家保障每个公民获得住宅的权利
B.《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视情节给予不同时日的行政拘留和罚款。该条规定体现了宪法保障住宅不受侵犯的精神
C.《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该条规定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合理限制
D.住宅自由不是绝对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严格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并不违宪
42.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公民纳税义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家在确定公民纳税义务时,要保证税制科学合理和税收负担公平B.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基本制度实行法律保留
C.纳税义务直接涉及公民个人财产权,宪法纳税义务具有防止国家权力侵犯其财产权的属性
D.履行纳税义务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
43.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A.生命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B.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
C.《宪法》第4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D.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44.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制约原则?()(2011年卷一多选第59题)
A.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监督 D.法院对法律合宪性审查
45.我国宪法第六至十八条对经济制度作了专门规定。关于《宪法修正案》就我国经济制度规定所作的修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除第九、十二、十八条外,其他各条都进行过修改
D.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46.根据《宪法》和《立法法》规定,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委员长会议可以向常委会提出法律案
B.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3次委员长会议审议后再交付常委会表决
C.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草案公布,征求意见
D.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报告
47.公民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 B.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在我国法人也可以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C.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
D.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48.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组成 B.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C.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D.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49.关于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重视保障人权是宪法发展的共识
B.重视宪法实施保障,专门宪法监督成为宪法发展的潮流 C.通过加强司法审查弱化行政权力逐步成为宪法发展的方向 D.寻求与国际法相结合成为宪法发展的趋势
50.根据《宪法》规定,关于国务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B.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D.国务院依法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51.关于宪法表现形式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典是所有国家宪法结构体系的核心,均具有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特征
B.宪法判例主要存在于普通法系国家,这些国家具有“遵从先例”的司法传统
C.宪法判例在美国只能通过联邦最高法院新的宪法判例才能推翻 D.宪法判例在英国有着调整英王、议会、内阁之间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52.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民族自治地方有权自主管理地方财政 B.自治州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自治县政府有权自主安排本县经济建设事业 D.自治区政府有权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 53.关于全国人大职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B.选举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C.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与建置
54.关于特别行政区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职须年满四十五周岁 B.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由其法院和检察院组成
C.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各级法院都有权解释本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国务院有权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部分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55.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
B.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全面修改 C.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56.关于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下列哪些选项符合《监督法》规定?()A.县长可以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撤销个别副县长职务的撤职案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依法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撤职案
C.撤职案应当写明撤职的对象和理由并提供有关材料
D.撤职案由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57.关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符合《立法法》规定?()
A.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适用特别规定 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原则上不溯及既往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8.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A.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B.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
C.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 D.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59.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哪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A.罢免权
B.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C.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60.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中华人民共国主席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B.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D.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不定项选择题:
61.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立法权权限和立法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B.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予以公布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应邀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D.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举行会议七日前将草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
62.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国家机关组织和职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C.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构
D.地方各级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检察院负责
63.根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关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大报告,接受监督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委托下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C.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的机关的负责人签署
D.依法设立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
64.关于我国宪法对领土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B.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
C.《宪法》在国土所有领域的适用上无任何差异
D.《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土全部领域,是由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的
65.关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B.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制统一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C.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D.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国际法主体
66.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A.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B.属于国家内政 C.任何国家不得干涉
D.只能由《宪法》授权机关进行
67.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86题)
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C.审计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进行国事活动 68.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B.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 C.上级国家机关应该在收到自治机关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有关决议、决定执行的报告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D.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和外国进行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69.根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将上一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B.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本级政府应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委会报告
C.最高法院作出的属于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撤职案的表决采取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70.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 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残疾人可以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 等公共交通工具。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国家鼓励和支持提供电信、广播电视服务的单位对盲人、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给予优惠。”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在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B.从法的价值的角度分析,该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自由价值 C.该规定对于有关企业、政府及残疾人均具有指引作用
D.该规定在交通、邮政、电信方面给予残疾人的优待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71.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72.关于地方人大代表名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总名额不超过一千名 B.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六百五十名
C.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一百二十名
D.乡、镇、民族乡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 73.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关于乡镇人大主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由乡镇人大从本级人大代表中选出 B.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主持乡镇人大会议
C.乡镇人大主席在乡镇人大闭会期间,可以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D.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为乡镇人大会议主席团成员
74.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县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县人大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C.县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派出机关
D.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受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
第三篇:宪法学期末复习题
宪法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民定宪法是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2、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现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4、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的代表机关即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规定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只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集中同意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6、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选举为人民代表机关代表或某些国家领导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的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某些国家领导人员的权利。
7、特别行政区是指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8、私营经济是指私营企业,它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9、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10、国家机构是指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二、填空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行政法规和
2、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5、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
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即自治区、。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和道德建设。
8、中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中国权。生存权是中国的首要人权。
9、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机关,是
1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1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1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连续任职
14、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宪法性文件、权威学者的著述。
1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三、判断题。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2、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
3、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选举。(×)
4、特别行政区与一般的行政区域不同,具有特殊性。但在遵守宪法上,是与一般行政区域
一致的。(×)
5、人民的民主选举制由资产阶级首创,而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
6、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
犯。(×)
7、在各国的国籍法中,通常有两种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
籍,另一种是继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
8、我国国旗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确定的。
(√)
9、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地位的是1996年美国的《人权宣言》,马克
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概念。(√)
10、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它形式进行转让。(×)。
11、根据宪法,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
与计划生育法》。该法于2002年9月1日起实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律。(√)。
12、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选举。(×)
13、如果是自治区,那么自治机关应当是自治区人命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而自治区下设的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则不是自治机关。(√)
14、私营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这是他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本质区别。这里所说的私人,是若干人,而非一人。(×)
1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别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
人民政府的关系作了规定。(√)
四、选择题。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B三部宪法C四部宪法D五部宪法
3、按国家权力归属不同,近现代国家主要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C)
A君主立宪制B议会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总统制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
A3年B5年C6年D8年
5、宪法规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有(BCD)
A国家主席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BC)
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
7、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D)
A中央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世界著名的(D)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
A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
9、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ABCD)
A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
10、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
A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
1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
A共产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
C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2、在奴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
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
13、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A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
14、在总统制国家中,(ABC)
A总统是国家元首B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
C总统是政府首脑D总统对议会负责
15、宪法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有(ABD)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五、简答题。
1、简述宪法的作用。
答:1)宪法对于组织和规范国家权利的作用;
2)宪法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作用
3)宪法对实行法治的作用
4)宪法对经济的作用
5)宪法维护国家的统一
2、简述宪法规范制裁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答:1)公民对政治过程的监督是宪法制裁的重要表现形式,构成宪法特有的制裁模式,如
选举过程、罢免制度、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等。
2)近代宪法大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的违宪行为规定了追究责任以至
罢免的权利。
3)一些国家实行违宪立法审查制度,通过司法部门或特别机关,对违宪的法律、法规
予以撤消或宣布无效。
3、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P70
答:1)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3)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
4、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
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
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利机关的统一体系。
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5、简述我国公民平等权的内容。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男女平等;3)民族平等
6、简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群众性的社会组织,不同于国家政权组织和其他政治、经济等社
会组织。
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一个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组织。
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基层性的特点
7、简述国家主席的职权。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2)任免权
3)外交权
4)荣典权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职位的补缺
8、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2)人事任免权
3)国家重大问题的决定权
4)监督权
5)应当行使的其他权利
六、论述题。
1、试述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的意义。P167
答:第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都是构成一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离开了这些条件,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发展。
(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时甚
至是极其重要的。
(3)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和延缓的作用;
(4)地理环境的优越与否及自然资源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潜力,并直接影响到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分布,并且是造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5)而一定社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其增长的速度和人口的分布也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
民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2、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P108
1)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2)改进和健全候选人的提名办法
3)将人民代表的必备素质法律化,并坚持按照人民代表的素质要求,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
4)改进和完善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办法
5)健全对人民代表地监督机制
6)除了继续坚持按地区选举的制度外,还可以探索辅之以按界别选举与其他方式产生部分
代表的办法,使民主的选举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试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1)享有权利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
2)现行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范围很广泛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203
1)公民享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
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
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三)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1)现行宪法在确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时,是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现状,来确认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内容以及物质保障问题的。
2)现行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注重法律保障和实际的物质保障,因为任何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
(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公民享有权利和应尽义务是统一的2)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
3)权利和义务的彼此结合。
4)权利和义务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第四篇:大一宪法复习题1
宪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2.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A)。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与柔性宪法 D.钦定与民定宪法 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A.英国宪法 B.法国宪法 C.美国宪法 D.荷兰宪法 4.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A.《独立宣言》 B.《世界人权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请愿书》
7.旧中国唯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8.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主集中制 10.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A)。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11.我国现阶段的统一战线称为(C)。A.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 B.广泛的统一战线 C.爱国的统一战线 D.民族民主统一战线 1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多党合作制
13.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C)。A.二分之一至一倍 B.一倍 C.三分之一至一倍 D.两倍
14.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D)。A.全体人民 B.18周岁以上的公民
C.全体公民 D.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15.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A)。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人民政协
16.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不超过(C)。A.2500人 B.2800人 C.3000人 D.3500人
17.民族自治地方的(B)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A.人大常委会主任 B.行政首长 C.法院院长 D.检察院检察长 1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B)。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D.自治州自治县
19.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A)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A.10 B.20 C.30 D.60
20.全国人大代表按照(C)组成代表团。A.职业 B.地域 C.选举单位 D.民族
二、多项选择题(每给定的选项中有一个以上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6分)1.我国有权提议宪法修改的机关是(BD)。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与民主性表现在(AC)。A.废除了封建帝制 B.反对帝国主义 C.确认资产阶级民主制 D.实行君主立宪制 3.下列原则中属于1954年宪法原则的是(AB)。A.社会主义的原则 B.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法治原则 4.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有(BD)。A.绝对多数选举制 B.多数选举制 C.相对多数选举制 D.比例选举制
5.我国选举法规定,有权提出代表侯选人的是(ABC)。A.各政党 B.各人民团体
C.选民10人以上联名 D.各级政府 C6.我国经济制度基础是(AB)。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 D.私营经济
7.我国中央军委的组成人员有(ABC)。A.主席 B.副主席 C.委员 D.秘书长
8.宪法中规定限任两届的是(ABC)。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委员长 D.军委主席
9.澳门行政区行政长官依法对(AC)负责。A.中央人民政府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澳门特别行政区 D.国家主席
10.下列内容在宪法中有规定的是(ABCD)。A.国旗 B.国歌 C.国徽 D.首都
11.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ABC)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A.合法的收入 B.房屋 C.储蓄 D.土地
1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ABD)。A.言论自由 B.游行自由 C.罢工自由 D.结社自由
13.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的职务是(A BC)。A.国务院副总理 B.各部部长 C.最高法院法官 D.民主党派负责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和 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章,计 条。3.资产阶级共和制可以分为、和。4.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两类 和。
5.现行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6.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宪法 2.国体 3.民族区域自治 4.国家机构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简述宪法法律效力最高性。
2.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9分)
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宪法学期末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选(每个1分,共20分)1.B 2.A 3.C 4.A 5.D 6.A 7.B 8.D 9.B 10.A 11.C 12.B 13.C 14.D 15.A 16.C 17.B 18.B 19.A 20.C
二、多选(每个2分,共26分)1.BD 2.AC 3.AB 4.BD 5.ABC 6.AB 7.ABC 8.ABC 9.AC 10.ACD 11.ABC 12.ABD 13.A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2.序言 四 138
3.议会制 总统制 委员会制 4.单一制 复合制 5.侵占 买卖 使用权
6.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
四、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1.宪法
是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2.国体
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3.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域内的事务。4.国家机构
就是国家机关的总和,他是由统治阶级选拔出一批官员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按特定的职责关系组织起来,并按行政区域设置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体系。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不能和宪法相抵触;(2)违宪的法律无效;
(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2.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有: 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公民人格自由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
六、论述题(9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创造性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制度的学说在中国的具体应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实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的组织形式。(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充分和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的阶级本质。(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以其他制度为依据,可以创立其他多种制度。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面貌,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第五篇:比较宪法
比较宪法
第一讲 比较宪法概述
一、比较宪法之“比较”
1.问学生:比什么?
2.如何比?给我出了个难题。pisa与大饼、意大利面与面条,但是大家对大饼、面条的的味道一定比中国宪法更熟悉。怎么办?学吧。研一:学中国宪法前沿;研二:外国宪法基本理论
3.有人说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而不问别人?因为你身份特殊——文科硕士(已当了两年的研二的同学可能已经有了这个感受——有 学识渊博的义务:知道赵本山为什么不上春晚,哈文的显赫身世;西餐的吃法左手叉还是右手,怎么切牛排等等,又因为你是宪法学硕士,所以你当然要知道美国大选、德国总理、英国女王、法国总统、俄罗斯的国家杜马等等,要不然怎么称为宪法硕士呢?
4.这样一来,我的压力比你们大,因为我是你们老师呀,所谓硕导。其实。我也曾企图渊博过,为了在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显得有学问,挑灯夜战,可往往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记住前面的后面又变了。比如,刚搞清楚wifi是怎么回事,又听说还 有twitter;刚学会了XP,又变成了WINDOW7 5,实际上,不是我们这些所谓硕士有很多东西要学,各行各业的人恐怕都是如此。有人说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患上了一种学习焦虑症,要考证、考本、还有毕业论文。。。因为,每一个人和这个社会的关系都有一种紧迫感,好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怕被抛弃,于是兰蔻、雅诗兰黛、高级化妆品拼命涂到脸上,时髦衣服上身。但还是摆脱不了被抛弃的焦虑。
所以为了对得起硕士身份,求的一 份安心,需静下心来学些东西。另外,简单生活与扩大生活的关系
二、课程计划
第一部分各国宪政体制回顾 以宪政体制类型为划分标准 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日本 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美国 议会制共和制国家:德国 半总统制国家:法国 上述国家美国宪法是重点
说是回顾,也和本科时的要求不同,本科只要求了解是什么,研究生阶段还需知道为什么,有什么依据 为此,我们需要补充一些经典的著作和判例。比如英国宪法的代表作《英宪精义》、美国的《联邦党人文集》的有关内容,另外,对当代 的宪法的一些新观点、新变化也要有选择性的介绍一些。
如欧共体法院、人权法院、哈贝马斯、布坎南的宪政观等。这样第一部分才算掌握的比较完整,同时也为我们教学的第二部分比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 各国宪政体制比较(公权比较)
一、各国行政权力的控制 由于行政法主要是从司法角度上研究对行政权的控制,为了避免重复,我们主要从立法的角度来解析这个题目
二、立法权的制约与分享 例如法国的行政与立法的分权、议会的调查权、解散权以及起诉权等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主要涉及事权(针对事项的权力)和人事上的任免关系。这里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宪法的作用不同。单一制国家宪法主要是限制中央的权力;而联邦制国家则主要是授予而非限制。
第三部分 公民权利的基础理论比较
这部分主要介绍最新的公民权利方面的理论,如果有时间就多介绍一些,时间不够,把一些基础性的提纲介绍给大家,论文的时候,可 以有选择的运用。
三、参考书、网站
(一)参考书
张千帆:比较宪法——案例与评析 王广辉:比较宪法 韩大元:宪法学专题研究
(二)关注网站
北大公法网、中国宪政网、南方公法网
四、授课方式及要求
第一部分,各国宪政体制介绍,以大家讲为主,我做引导和总结。第二、三部分,以我讲为主,大家共同学习。
大家讲的要求就是到台前来,做展 示,就是我们常常说的presentation,而且要做PPT 第一讲
英国宪法
一、英国历史上的法治传统 二、三、英国宪法渊源
四、英国宪政体制标志英国宪法产生的法律文件
一、英国历史上的法治传统
(一)古代的法治传统
(二)封建法
二、标志英国宪法产生的法律文件
(一)对《大宪章》的认识
(二)《权利法案》的意义
三、英国宪法渊源
(一)宪法性法律
1.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条例》 2.1998年的《人权法案》
(二)宪法惯例
(三)宪法判例
(四)国际条约 《欧洲人权公约》
(五)法学著作 1.戴雪的《英宪精义》 2.白芝浩的《英国宪法》
四、英国宪政体制
(一)国王
(二)议会 1.议会主权思想演变
2.欧盟法对议会主权思想的冲击
(三)内阁首相
(四)法院
针对司法系统的宪政改革 讨论:
1.戴雪的《英宪精义》 2.白芝浩的《英国宪法》 3.欧盟法对议会主权思想的冲击 第二讲 日本宪法
一、明治宪法
(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二)打开国门
(三)明治维新
(四)明治宪法
二、日本国宪法
(一)制宪背景
(二)和平条款的含义及政府解释
(二)宪政体制 第三讲
德国基本法
一、德国宪法发展的历史轨迹(一)1850年普鲁士邦宪法;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三)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四)1949年5月西德基本法;
(五)1990年9月两德统一,对《基本法》某些条款做了适应性修订,10月3日起适应全德国。
二、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一)内容
(二)评价
(三)施密特的宪法思想
三、德国基本法
(一)宪政体制
(二)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
所谓宪法爱国主义,是指公民对现代民族国家普遍确立的关于平等自由权利的宪法原则的认同和忠诚。它是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伴随着自由的政治文
[1]化而出现的。宪法爱国主义作为一套信念与倾向,其目的在于确立与支持一种自由民主的统治形式,使得自由平等的公民能够相互证成其正当性。爱国归属的目标在于建立一种特定的宪政文化,这种宪政文化能够调和普适主义与特殊[2]主义。
宪法爱国主义和民主政治文化是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宪政观的两个核心思想。这二者也是他在思考东、西两德国家统一所产生的民族认同和公民身分问题时的基本著眼点。哈贝马斯坚持以民主共同政治文化,而不是以民族性为国家统一的基础。在德国特定的条件下,其理由为:第一、1989年后中、东欧形势和民族国家间的冲突,让人们看到民族国家并非解决之道;第二、民族主 义的兴起大大阻碍了经济和民主改革,造成欧洲经济联体的困难,使得民族认同与全球融合对立起来;第三、两德统一后,对来自非、亚、拉移民的排斥,落后於时代的清一色“欧洲”文化堡垒思想再度回潮。
哈贝马斯认为,存在多元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不能以民族认同来维系的。作为统一 和融合的基础,民族主义缺乏价值规范的基础。提出现代国家统一的价值规范问题,是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精髓。
哈贝马斯在现代国家统一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民族和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共同体是前政
治性的共同体,它的成员的身分不是公民,而是民族或文化竤体成员。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共
同体与民族或者传统文化共同体不同,它的维持框架不是自然的血缘或文化亲情,而是刻意
构建,因此也是“非自然”的社会公约。这个社会公约就是宪法。社会成员由宪法获得政治
共同体成员的公民身分,承担起公民身分也就意味著把与此不同类的民族或文化身分搁置起 来。社会成员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应当是一种政治性的归属感,是他在以宪法为象征的政治 共同体内的成员身分的表现,哈贝马斯称其为“宪法爱国主义”。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对“不回不归”和“回而不归”)具有直接的意义。我们思考当前中国面临的统一问题(包括“回归”、(三)哈贝马斯的欧盟立宪思想
施密特思想:政治关系是敌友关系,政治就是分清敌友。
1.强调人民制宪:宪法是通过拥有政治行动能力的人民的行为制定出来的,人民要想成为制宪主体,必须作为政治统一体而存在,不能是一个个体公民组成的群体。
2.紧急状态理论:《魏玛宪法》第48条是一个临时性规定,局势 缓和后应理性的制定《紧急状态法》。但该法不能约束第48条的行为,即总统不能囿于48条的“合法边界”,相反,总统为恢复秩序和安全,必要时可以施放毒气。
3.法西斯的国家主义和大民主思想:施密特赞扬法西斯国家,深信法西斯主义可以战胜自由主义。施密特对法西斯的赞誉和对自由主义的仇恨都是从他敌友区分论的政治神学出发的。他反对自由的“民主”和“法治”,主张全面、彻底体现国家集中意志的大民主。这种大民主也称为人民民主,其标准有三:“公开”、“欢呼”、“同质”。没有公开性就没有人民,人民表示同意应采取鼓掌的方式,匿名投票的民主不是人民民主。第四讲 美国宪法 《联邦党人文集》 布坎南宪法理论 第四讲 德国宪法 第五讲 法国宪法 第六讲 行政权力的立法控制 行政权力必须具备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如果行政权力不具备适当授权或超越了授权范围,法院应判其越权无效。
一、权力之紧急状态权
(一)美国的钢铁公司占用案
(二)案例分析
1.多数意见:宪法授权的严格解释——总统作为总司令的权力不能扩展到民用领域;
2.赞同意见:私法审查的标准与民主正当性挂钩
3.反对意见:原则与需要之妥协 4.内外有别,对外事务之例外
(三)法国总统的紧急状态权 宪法第16条规定了总统享有广泛的紧急状态权,哪国法院都管不了总统。
1.司法对总统权力的控制——有限 2.立法对总统权力的控制—未落实 紧急状态期间,总统不能解散议会。如果议会不同意总统的判断,可撤销紧急状态法令。但从没此实践
(四)非典的考验——宪法权利与紧急状态
非典期间措施疑问:
地方政府是否有权作出上述决定?——当事人是否可以提出争议甚至诉讼?——哪些部门可以在什 么情况采取什么类型和程度的紧急措施?——紧急状态的程序、如何执行——如何决定紧急状态已结束?_损失赔偿?
(五)如何权衡紧急状态下的不同权力?
法治优先还是需要优先?
紧急状态期间,行政发挥主导作用。但法院应如何做?立法机关应如何做?
二、立法授权
(一)授权理论的历史与依据
(二)法国历史上的立法授权
(三)中国最高行政机关的授权立法及其法律控制
三、立法否决
(一)美国的立法否决制度
(二)我国的立法否决情况
第七讲 立法权的制约和分享
一、法国行政与立法的分权
(一)法国宪法第34条和37条分别界定了议会和内阁的立法权。
(二)分权与授权
法国立法与行政分权格式表现为:几乎对于任何实体领域,议会的权力仅限于决定该领域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框架,剩下的细节便是属于内阁规章的范畴。在议会决定基本原则之后,把剩余权力交给内阁,其根据议会精神制定法律的实施细则。
(三)如果议会立法规定了过多细节,就侵入了属于行政立法领域,同样行政也不能规定基本原则问题,否则就侵入了立法领域。
二、我国立法与行政分权
(一)国家主席与人大及其常委会
(二)人大和政府的关系
(三)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权——立法法与法国宪法第34条之比较 1.出发点不同
立法法:保证立法权行使 34条:限制议会立法权 2.调控方向不同
立法法:隐含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属于纵向分权
34条:立法与执法全能分离,是典型的横向分权
3.产生上述不同的原因:制宪背景、宪政体制均不同
(四)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行政机关的立法权
人大常委会有可能侵犯国务院的立法权
三、预算权——总统则项否决权
美国宪法第1条7款授权总统否决过很多整个议案,但对于夹杂在国防、社会福利、公务员工资、重大工程等必要项目之中的林林总总的地方利益开支,总统面临着困难选择,或者否决整个预算,或者保
留整个预算,因为宪法和法律都没有授权他选择性否决的权力。1996年,国会通过了《则项否决法》改变了总统否决的传统模式。
四、议会解散权
责任内阁制国家,议会有权对内阁做不信任表决,与此同时,内阁一旦倒台,议会也要重新选举,并从中产生获得多数支持的新内阁。
五、议会调查权
中国人大的调查权,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从未行使过,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在实践中的运用也十分罕见。目前,调查权在县、市、省、全国四级人大的实际运用呈递减态势,越
往上阻力越大,难度越大。
第八讲 中央与地方关系
第九讲 公民基本权利理论的基础理论比较